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5:23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1

本教材的设计是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尤其是信息技术与体育学科之间的整合。本节课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重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线,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以达到学有所得的目的,进而养成终身体育意识。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体育活动方案的设计

本课内容是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生活动兴趣开发的一项新的、学生乐于参与的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与课外辅助资料的有机整合。通过对学生参与过的游戏、活动进行总结,并结合学生生活环境,进行体育与健康教育,同时要求学生在学会创编体育活动方案的同时向家庭和社区积极宣传,运用课程知识,使教材内容向社会纵深辐射。

三、学生分析

参与本课的学生为七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与创造能力以及收集信息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他们有很丰富的想象力,对新鲜事物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与参与意识。所以本课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

四、教学设计

(一)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

本课教学内容是《校本教材开发—体育活动》课题中的一次阶段性理论课,属于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创新,是根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趋向以及通过对学生课后体育锻炼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并结合新课标精神在突出培养学生运动参与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积极尝试。由于课的内容上让学生从平时喜欢参与的游戏活动和体育活动中提取精华,设计更新的适宜参与的内容。因此,无论从设计活动本身,还是设计出的活动方案都是学生乐于参与的,也是易于向家庭、社区的纵深辐射进行推广的。同时其成果将成为我校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重要内容。

(二)采用合作性、探究性、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本课是单元教学计划中的第二次理论课,通过师生相互构建课程内容,共同完成研究内容的选择、组织和编排。提出、分析问题后充分利用校园网和国际互连网来解决问题。即要为那些受时间、场地、器材影响的人们设计体育锻炼方案,学生通过上网查阅、收集、整理资料,最后设计制作活动方案,都体现了探究性和研究性的一个学习过程。将课堂学习和创作成果通过相互的交流及课后的实践来不断完善,并且其成果可以为家庭、社区或者自己体育锻炼带来方便和好处,并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通过整个研究学习过程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并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2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计划实施策略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计划作为施教基础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体育与健康课程校本化的实施内容越来越丰富,教学资源的多元素内涵也在不断地增加,等等。同时,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要求体育教师对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有关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健康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传授、学生体能的有效发展、运动与健康综合评价的内容与标准等。如何将这些内容整合,如何形成有效的实施机制,如何走校本特色发展的道路……此时,制定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操作性的体育教学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好的体育教学计划是有效实施教学、精致规范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它能够帮助教师理解、领会课程标准的理念,便于教师清晰、完整地设计课程教学过程。同时,也能体现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如何制订好体育教学计划,需要我们从深层次的角度领会与理解《课程标准》的理念精神,并开展深入细致的创新性研究。

一、研究创新校本化体育教学计划的实际意义

体育学科的教学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教学特征,制订教学计划时,在依据《课程标准》相关具体要求的基础上,还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学校场地、器材资源、体育教师专业水平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因此,研制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计划,并形成操作性强的文本资料,不仅便于有效教学的实施与管理,能切实将计划落实并应用于课堂教学,杜绝随意的教学行为,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体育教学计划制订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为研究体育教学计划校本化制订与实施的实际状况,我们曾经采集了20所中学(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的体育教学计划样本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一是进度计划缺少全校性的统筹安排,各年级教学进度安排出现混乱;二是教学进度与学期计划、学时数安排与单元教学计划不太相符;三是单元教学计划中对三年教学内容难度的安排不够合理,递进程度不够明显;四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够具体明确,无法去检查教学的质量;五是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方法、标准不具体,评价手段单一;六是选修个性化教学没有具体要求,随意性较大;七是高中田径必修课的内容安排,未能与本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结合起来;八是高中体育与健康学分认定没有计划、标准和办法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影响教学活动价值实现的效果,因此,在制订校本化教学计划时,要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研究与讨论,结合本校的实际进行调整与完善,使体育教学计划符合课程目标的要求。

三、研究与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四个步骤

体育教学计划包括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这四种计划虽有各自的教学设计特点,但都是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的,它们互相衔接,互相促进,紧密结合,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文件。

第一步:制订学年教学计划。

计划指标:年级、学期(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教材项目内容(必修或选修、健康教育、考核内容)、学时分配、学分认定(高中阶段)。

第二步: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

计划指标:周次、课次、教学内容(依据学年教学计划中的教材具体教学内容,每个教材的教学内容学时数要与学年教学计划相符)、考核内容(具体考核内容和办法)、体能发展(内容要细化,如耐力素质变速跑100米快跑+100米慢跑)。

第三步:制订单元教学计划。

是依据学期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某项教材,按课次顺序排列的单项教学进度,具有专项性教学的特点。

计划指标: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练习内容和练习步骤(研究该项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分析其技术结构,依据学生的特点、运动基础确定教材的难易程度合理安排)。

第四步:编写课时计划(教案)。

教案是体育教师依据教学进度、单元教学计划来执行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上好课的前提。教案编写的内容要与前面的相关计划对应,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有步骤、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四、研究与制订体育教学计划的改进措施

(1)采取集体备课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计划的研究。教研组长先拿出计划制订的整体思路,让各年级备课组都能清楚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各年级备课组进行进度、单元教学计划的构思与设计,也就是按照教学计划制订的四步骤进行研究与编写。

(2)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出不足的部分进行修改。例如按课程要求将各年级教学进度与学年教学计划进行比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季节将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将各年级教材教学时数进行细化安排。

(3)依据本年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文件要求,将测试内容与田径教学内容结合安排。

(4)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以及教学目标的要求,研究确定考核内容与标准。

(5)对健康教育内容,可依据教材进行有计划的专题教学,并研究与制作系列课件。

(6)将学分认定实施的计划与办法纳入到学年教学计划中,要让每位体育教师都能熟悉学分认定要求,以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提出这方面的要求。

五、学年教学计划多元素融合案例

以某校高一年级为例,学年教学计划多元素融合案例如表1所示。

六、有效落实体育教学计划的实施策略

(1)不断强化新的课程理念,使体育教师在全面认识课程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如何选择符合课程目标体系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达成课程目标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探讨,集思广益,提出实施策略,以应对体育课程发展的新环境。

(2)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经常检查教学计划执行的情况。通过检查,了解执行计划的进程和所要达到的效果程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纠正偏离计划的状态,使教学计划得以顺利地实施。同时要重视检查教案的实施状况,采取抽查、互查、听课等方式,以促进教案优质化、规范化、合理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要积极开展多形式的集体备课,加强教法研究,力求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用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来达成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教师不仅要研究教的方法,而且要研究学的方法,以教法促进学法的改进,以学法促进教法的革新,使教法与学法相结合,为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搭建宽阔的平台。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85工程”大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381(2013)06-0024-07

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概况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1];2011年7月,教育部了第一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和学科专业名单[2],其中包括61所高校、462个本科专业或试点班以及293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2011年9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名单[3],共包括高校133所;2012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4],其中包括362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95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自此,共有194所高校(办学实体)、824个本科专业或专业类和388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进入“卓越计划”行列。

2011年1月,教育部的《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指出“卓越计划”的目标主要有二:其一,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其二,以实施“卓越计划”为突破口,促进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全面提高我国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5]。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层次涵盖工科的本科、硕士、博士3个层次,类型包括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多种工程师后备人才[5]。

“卓越计划”具有3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1]。

二、“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分析

(一)研究对象

在教育部前后公布的两批合计194所“卓越计划”高校(办学实体)当中,共有27所“985工程”大学(第一批19所,第二批8所),合计分别占“985工程”大学总数和“卓越计划”实施高校数的69.23%和13.92%。作为我国的顶尖大学群体,“985工程”大学因其在学术水平、教育资源、社会关系等方面的优势,在培养创新型、高层次人才上居于重要地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卓越计划”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因此,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地位和作用上,“985工程”大学都是实施“卓越计划”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的“卓越计划”实施效果不仅关乎整个“卓越计划”的成败,也对其他类型大学的“卓越计划”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另一方面,“课程体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所能呈现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6]。课程设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的实施能否达到预定目标。而在现有的关于“卓越计划”包括其课程设置的研究当中,主要以理论研究和经验介绍为主,实证研究缺乏。

综合以上原因,本研究随机选取了第一批“卓越计划”高校中的湖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山东大学3所“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实验班)(详见表1)为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对其课程体系的统计与分析以及与相同但未参与“卓越计划”的专业的课程体系的比较,发现目前我国“卓越计划”实施当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对策,为“卓越计划”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及统

分析本部分所有数据均来自所涉及高校“卓越计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或由其他的数据计算所得。湖南大学培养方案见;山东大学培养方案见http:///zygcs/pyfa/.

为清晰、完整地展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体系,以了解其课程设置的实际状况,本部分从各校各专业总学分及平均值、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通识课程设置、实习实践课程(环节)时间、伦理课程设置状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1.总学分及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在“卓越计划”专业(实验班)的总学分上,无论从每个专业还是从各专业的平均值看,华中科技大学都是最高的,湖南大学其次,山东大学最低。而且在以上3所大学内部,各专业总学分数值也相近,如华中科技大学在188.5—206分之间,湖南大学在173—178之间,山东大学在160—166.5分之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高校间人才培养的特色和差异。

表1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总学分及平均值

2.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从表2可以看出,3所大学的课程大致都包括通识课程、学科及专业课程、实践环节3个板块(其中华中科技大学另有课外学分部分),这与“卓越计划”所强调的“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要求是一致的。不同于华中科技大学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平均学分及所占比例最多(高)而学科及专业课程次之,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的学科及专业课程无论绝对值(学分)还是相对值(比例)都处于决定地位,通识课程次之,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居末。在各校内部,这三类课程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大小是一致的,即某类课程的绝对值大,其相对值也大。具体来说,3所大学通识课程的平均学分及比例由多(高)到少(低)依次为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山东大学,而在学科及专业课程方面,依次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实践课程(环节)方面,依次为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南大学。因此,从平均学分及比例这个角度可以发现,相对而言,在这3所大学当中,华中科技大学更为重视通识教育,湖南大学更为重视学科及专业教育,山东大学更为重视实践环节。

表2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课程结构及各类课程的平均学分和比例

3.通识课程设置。根据对这三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公共)课程的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卓越计划”专业的通识课程设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思政课程(“两课”)、传授工具性知识与技能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占据比例过大,如湖南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除开放实验、体育与军事课程外几乎全为此类课程;其二,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如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卓越计划实验班”的“电路理论”课程。此外,根据对这些专业中可供选修的通识课程数量和比例的统计,发现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在这3所大学17个“卓越计划”专业当中,可供学生自由选修的通识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平均为5.12%,最高的仅为12.5%,其余皆在10%以下,若干专业甚至为零。

4.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1)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及企业学习时间。在17个专业中,共有16个专业(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除外)在培养方案中提供了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时间信息,但仅有5个专业(湖南大学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在培养方案中规定了明确的企业学习时间。以一学年36周计,仅从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总时间看,这17个专业当中就有10个专业没有达到教育部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所要求的“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如单从企业学时间看,在明确提供信息的5个专业中有1个(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没能达到这个标准。而如果将军训等校内实践与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的时间去除,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国家规定。

(2)企业部分的实习实践课程(环节)及

时间。从表3可以看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大致都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毕业设计等内容。明确提供这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为湖南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山东大学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专业。从明确提供实践内容时间信息的专业可以明显发现两个问题:其一,毕业设计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这就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进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时间不足;其二,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

表3两所“985工程”大学“卓越计划”专业实习实践课程(环节)的企业部分

5.伦理课程。经统计分析,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山东大学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未详细列出全部课程名称及其实施场域,因此无从判断,但在列出的课程中没有与伦理教育直接相关的课程。,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几乎没有。强调一般的道德修养固然重要,也更为根本,但它不能代替专门的工程伦理教育。而且在目前“两课”重灌输轻实践的教学方式下,仅仅依靠单一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就想保证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伦理是非常困难的。

(三)“卓越计划”专业与普通专业的课程体系比较

作为国家实施的高等教育重大计划,“卓越计划”有着特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因此,有无特色是“卓越计划”是否有存在必要的根本,也是这项重大教改计划成败的关键。进入“卓越计划”的专业(以下简称“计划班”)相比没有参与该计划的同一专业(以下简称“普通班”)应该呈现出明显的特色和差异性。但现实状况是否如此呢?为此,我们需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状况。由于以上3所“985工程”大学“普通班”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未在网上公布以及不详细等原因,因此本文仅选取了华中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第一组)、土木工程(第二组)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第三组)共3个专业进行“普通班”和“计划班”的对比(见表4和表5)。

通过对比分析,大致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通识课程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上,两者差异并不明显;第二,两者的课程结构几乎一致,即基本上课程模块是相同的;第三,相对于“普通班”,“计划班”明显更为重视实践教学,无论从学时、学分以及占总学分的比例来看都是如此;第四,从实践环节看,“计划班”明确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实践范畴。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和山东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计划班”较之“普通班”还增加了毕业实习这个环节。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对“卓越计划”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计划班”与“普通班”的课程体系比较,大致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思政课程、工具性知识与技能课程等外在功利性明显的课程占据比例过大,而致力于使学生获得一般发展的课程缺乏;将原本属于学科或专业范畴的课程置于通识课程体系当中,挤占了通识教育的实施空间;选修课程比例较低,学生选择余地小。

2.企业学习时间尤其是直接的实践技能培养时间不足。在文章涉及的17个“卓越计划”专业中,大多数(10个)的实习实践总时间不足一年,如果去除校内和社会实践课程(环节)时间,将有更多的专业达不到教育部所规定的“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的规定。不仅如此,毕业设计还占据了个别专业学生企业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导致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时间不足。此外,还存在实践课程(环节)的实施场域没有进行明确规定,毕业实习(顶岗培训/工作)与毕业设计的时间没有做出明确划分等问题。3.伦理课程缺失。统计发现,这3所大学共17个“卓越计划”专业基本上都只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道德与法律”这一门伦理教育课程,而没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

4.“卓越计划”专业的特色在实践教学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更为重视实践教学,同时将毕业设计纳入企业学习范畴,同时增加了毕业实习等环节。但在通识教育部分以及整个课程体系的构成上,“卓越计划”专业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为进一步完善“卓越计划”,加强“

越计划”的特色,根据对3所实施“卓越计划”的“985工程”大学及其第一批“卓越计划”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统计所发现的问题,初步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完善通识课程。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当代工程的疆界已远远超出了工业活动的范围,已成为以制造活动为基础,涉及科学活动、社会活动、管理活动、文化活动在内的复杂体系[7]。工程的复杂性要求工程师的素质结构是综合性的,即现代工程师不仅需要掌握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这就需要以通识教育作为基础。另一方面,“卓越计划”旨在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这样的培养目标也决定了“卓越计划”需要高度重视通识教育,因为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是“思维的创造性、良好的认知结构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等”,而通识教育“强调的人格教育为创新人才提供了道德保障,其强调的知识整合、视野拓展利于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其注重的能力、方法训练有利于启发创新思维,其蕴含的‘以人为本’有利于创新人才的个性发展”[8]。因此,鉴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当前“卓越计划”实施当中通识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高校需要完善通识课程设置,强化通识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训练思维、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个性品质养成、公民意识陶冶、非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具体来说,一是坚持通识课程的“通识”特性,即“具有贯通性、普遍性的知识,对于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根本意义的原理性知识”[9];二是加强通识课程中选修课的比例,以给学生广泛的选择空间,以适应其学习兴趣和发展需要。

第二,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细化各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卓越工程师属于应用型人才,扎实的实践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国的现实决定了我国的高等工程本科教育不可能像美国那样走培养工程师毛坯而在就业后再由企业进行工程师综合素质与能力训练的两阶段模式[10],而需要在本科教育期间就通过多种实践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其中,企业学习阶段的各种实践对于学生来说因具有巩固和拓展知识,培养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获得生产经验和技能,熟悉和适应企业环境等功能,所以其成效就成为决定“卓越计划”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针对前文发现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具体来说就是在培养方案中确保学生一年左右的企业学习时间,并增加学生直接参与生产实践的时间。同时,还要对各个实践课程(环节)的学时和实施场域分别进行明确划分,即某环节具体是多少时间,究竟在校内还是企业实施。只有规定明确,才能执行顺畅,落实到位。

第三,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面对一项工程,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会不会做”,还要问“值不值得做”、“可不可以做”、“应不应该做”。因此,工程教育还要凸显工程理念、工程伦理、工程文化、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10]。而且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高科技如果由素质不高的人去掌握,就难以发挥其正面的作用,就可能以其负面的作用严重危害人类,遗患后世,甚至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性后果[11]。近些年发生的“瘦身钢筋”、“地沟油”以及屡屡见诸媒体的“楼脆脆”等低劣短命建筑事件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的道德问题。这既受目前整个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同时也源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功利主义倾向。

当下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偏爱技术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而以价值理性与人本主义文化所构成的“非技术能力”的培养环节被长期且严重压抑[12]。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形成技术至上的工程理念,而忽视了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因此,基于工程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和专门工程伦理课程的缺失,需要设置专门的工程伦理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一个人的品性更多地来自遗传以及幼年时的家庭环境与经历”,因此,“意图通过大学里的工程伦理教育让一个不道德的人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显然不可行。但对于道德品质良好的学生,通过工程伦理教育,提高他们识别伦理问题、伦理推理与判断的能力等却大有可为”[13]。

在课程内容上,“提升伦理意识,应让学生了解工程中存在的形形的伦理问题,使他们拥有道德敏感性,能够在工程实践中快速察觉其中可能存在的伦理问题,为进一步的伦理判断打下基础。提升伦理判断能力,需要学生在识别

工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其伦理价值观,依据一定的伦理原则或规范进行伦理推理,进而做出判断”[13]。因此,工程伦理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如下内容:工程中的伦理问题、工程中的伦理冲突和伦理决策过程的影响因素[13]。

在教学方式上,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采取案例教学、学生讨论、课堂辩论等方式,如“可让学生先阅读伦理理论课本和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感悟报告,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安排和引导下展开课堂辩论、小组讨论,在师生互动和学生相互启发下逐渐生成自己的伦理智慧”[12]。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eb/ol].[20130506].http://.

[2]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年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6].http://.

[3]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eb/ol].[20130506].http://.

[4]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eb/ol].[20130506].http://.

[5]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eb/ol].[20130506].http://.

[6]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1(6):2729.

[7]汪应洛,王宏波.工程科学与工程哲学[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9):5963.

[8]庞海芍.通识教育的动力与阻力[j].高校教育管理,2012(3):711.

[9]张楚廷.高等教育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74.

[10]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11]杨叔子.下学上达,文质相宜[m]//眭依凡.学府之魂——中外著名大学校长教育理念:第1卷.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95104.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4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政治体制改革也不断深入,国家在实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同时,不断地下放权力,尽管学校层次仍然没有多少课程权力,但当时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区范围内,都有一小部分权力安排地方课程或者说乡土课程,以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义务教育普及的需要,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教委也适时地制定了课程教材发展规划、课程教材多样化和三级管理政策,确定了教材审定制。这些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进入适当的分权时期。

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拉开了课程改革的序幕,也是课程政策地方化的开始的一个标志性法律。该法规定教材由以前的国定制改为审定制,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进一步强化了“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思想。1988年5月国家教委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该计划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同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上海和浙江进行以地方层次课程决策为主的课程改革试点;1989年国家教委批准,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实际,编写多种不同的教材,并在不同的地区进行实验,然后正式推广。进人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政治、社会、经济及学校改革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国家教委在1990年对1988年的教学计划做了修改,1992年8月,又正式颁发并在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下称《课程计划》)。以后,《课程计划》便代替了原来的教学计划,规定了地方课程,并规定由地方政府规定统一的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教材实行“一纲多本”。

《课程计划》首次提出了“国家安排课程”和“地方安排课程”,实现了建国以来课程管理政策的较大突破。但课程安排基本上是以国家为主,地方安排课程的比例依然很小,留给各地管理课程的余地还不大。1993年2月,我国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必须大力加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1996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规定学校应该“合理地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这一部分应占周总课时数的20%—25%。并规定“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这是我国课程改革的又一次转机,它可以说是校本课程的雏形,为后来校本课程政策的出台打下了基础。在这一阶段,我国课程政策向地方分权趋势明显,但是学校在课程政策的主体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就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而言,国家课程还是占据着主体地方,地方课程处于试验阶段,处于辅助及补充的地位。

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多元发展阶段(1996年至今)

在1996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中明确提出:“普通高中课程由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之后,为保障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1999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课程教材三级管理模式的运行,使课程权力部分地下放到了学校这一层面。实行三级课程政策的实质是课程权力的再分配,意味着基础教育的课程从“自上而下”政策机制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双向政策机制的转变。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的调控与指导,转变政府的职能,适当扩大地方尤其是学校的课程权力,改变“坐等上级指示精神”的被动局面,调动各层级权力主体积极性,使其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去。如200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地方和学校安排的选修课占周课时数的10.8%至18.6%,同时学校还需要承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占8.8%)的课程,从而改变了以前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完全被动、接受的角色,在原则上肯定了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权力和地位。为了更好的落实三级课程政策,国际陆续出台一系列保障政策。2001年6月8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结构上提出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教材编写与审核上“实行国家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建立教材编写的核准制度,教材编写者应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毽汀于办法》,向教育部申报,经资格核准后,方可编写。完善教材审查制度,除经教育部授权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外,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跨省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须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查,地方教材须经省级教材审查委员审查。在课程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上,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遇到的问题。在2003年颁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以及高中各的《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程标准除外)中,学校课程权力的进一步下放表现得更为充分。校本课程开发、校本教学研究以及校本评价,都依赖学校层面的课程权力的充分发挥。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5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课程课程实施基本问题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计划、课程采用与课程实施等三个互相影响和制约的部分。作为把预先设计完好的课程计划付诸教育实践的环节,课程实施既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又是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和决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课程实施或者课程实施成长问题,那么即使德育课程设计得非常完美,也难以发挥其内蕴的重要价值。因此,必须对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两个基本问题,即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和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加以厘定和明确。

一、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问题

所谓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价值观”[1],它从根本上集中反映了人们对课程改革计划与课程实施的具体过程之间所存在关系的实质性认识和理解。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忠实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忠实而严格地把预先设定的德育课程计划付诸德育实践,而这恰恰是衡量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能否达成预期效果和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如果德育课程计划的“达成度”愈高,就表明德育课程的实施愈成功;反之,则意味着德育课程的实施存在着较大问题,须要进一步改革与完善。从本质特征上来看,这种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在对中小学德育课程、知识体系以及教师角色性质的认识等诸多方面,认为德育课程的内涵是指一种计划或一些具体的东西,教师既能加以实施,也能进行评价。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本质意蕴,就是教师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对德育课程计划或德育课程预定方案加以具体落实的活动。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课程专家优选、编定和提供的,教师对之不具有发言权和主动权,教师角色的本质就是忠实执行德育课程专家所制定的德育课程计划。换言之,教师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承担的其实就是一种“传递者”的角色,他必须严格按照德育课程专家制定的详细的“使用说明”,按图索骥、简单机械地实施德育课程的教学。由于德育课程计划总是被忠实地执行,因而这种价值取向认为,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之前,应当对教师进行适当的培训;而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则应当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控和支持。由于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视为从制定改革计划到实施计划、从改革计划的制定者到实施者之间的单向度过程,突出彰显了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决策者与课程计划制定者对课程执行者的调控,因而支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技术理性”。

2.适应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与其说是一种忠实执行的过程,不如说是一种讨价还价的活动。教师在实施预先设计完好的德育课程计划时,他并不是完全地循规蹈矩和按图索骥,而总是试图根据德育实际和自身情况,对预设的德育实施方案进行重新考量,以便能够更加适合自身目标。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应当是基于德育课程计划与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在德育课程目标与要求、理念与内容、方法与途径等方面互相调整、改革、完善和适应的过程。任何一个德育课程计划的实施,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计划的改变,以便能适应其所面对的具体、生动和鲜活的德育实践情境的独特诉求;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导致原有课程实施过程产生变化,以便能适应新的课程计划的客观需要。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不仅涵盖课程计划中正规的、显性的、系统的内容,而且也涵盖了学校、社区、社会及家庭等特定情境中非正式的、隐性的、偶然的内容,而后者恰恰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方案的制定。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不应当把它看作是德育计划或技术手段的简单机械的“装配”,而必须从目标方法的调整、师生需要和兴趣的变化以及组织的调适与适应等方面,对德育实施方案进行整合与优化。教师作为德育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有权利且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德育课程方案的改革与完善。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情境间交互作用的过程,突出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执行者之间的理解和尊重,因而影响这种价值取向的主要是“实践理性”。

3.创生性价值取向

这种价值取向认为,真正有价值的德育课程,应当是由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创造生成的德育经验;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在具体德育实践情境中创造生成新的德育经验的过程,预设的德育课程计划所能发挥的作用,只不过是为创造生成新德育经验提供一定的选择依据而已。中小学德育课程就其性质而言,应当是一种地地道道的经验性课程,具有较为显著的情境化和人格化特点。因此,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是师生之间合作互助、创造生成的过程,是师生共同的德性成长、精神提升和人格完善的过程。

依此来审视,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表现为“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和建立。教师、学生和德育课程环环相扣,紧密联结在一起:外部的课程专家是一种“教师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开发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成为“文化共同体”中具有组织和监控作用的一环;作为内部的德育课程学习者和体现者的学生,则成为“文化共同体”具有积极参与作用的一环。这三者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形成一个系统、完整和紧密的“文化共同体”。这种“文化共同体”充满了内部张力,蕴涵着巨大的创造智慧,正是由于它的稳步运作,才使得德育课堂成为了“没有人拥有真理,但每个人都有被理解的权利的场所”[2]。该价值取向把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看作是德育课程计划和德育主体之间积极互动的过程,充分彰显了德育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课程计划的制定者与课程的执行者之间的文化关系和文化使命,因而制约价值取向的主要是“文化理性”。

二、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问题

美国课程专家辛德等人主张把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划分为四类:与德育课程改革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素;校区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如地区课程改革的需求、地方的适应过程、地方管理部门的支持等;学校水平上制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环境对德育课程实施的制约。[3]据此,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从下列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1.教育主体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教育主体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和学生。首先,任何德育课程计划只有经过教师的德育课程运作,才能转化为现实的德育效果,因此教师是影响德育课程实施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直接参与者和推动者,德育课程计划能否最终获得成功,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知识、能力、态度、情感及适应情况,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某些德育课程计划之所以未能达成预想的美好结果,其主要原因往往并非德育课程计划自身的问题,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未能积极参与其中。其次,课堂是德育课程实施的主要场所,发生在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往往直接地决定德育课程改革的成效,因而学生应该受到与教师等其他学校人员的同等关注。学生在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出现积极的变化,而学生恰恰是这些变化的“主角”,成功的德育课程实施须要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二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是不同层面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结果,学生自然也不例外;三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能使自己建立对课程改革的“拥有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课程改革,从而使师生之间形成更为稳固的课程改革“联盟”;四是学生参与德育课程的实施,在一定意义上也具有“方法论”上的优越性,它能够加深学生对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解及认同。

2.文化背景因素

文化是一个范围极为宽泛的概念,其中尤以价值文化为核心。首先,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已经形成的价值取向,它往往会成为一种左右师生行为的重要因素。如忠实性价值取向容易诱发德育课程方案按部就班或被动地执行;适应性价值取向能够激励实施者积极主动地把德育课程方案付诸实践,并能根据实际情况对既定方案加以及时修订和完善;创生性价值取向则有助于使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不仅能把既定方案作为课程开发资源,而且也能对其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积极主动地实现德育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对德育课程改革所持的态度,它对德育课程的实施起着更为直接的作用。德育课程实施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就须要激发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积极态度体验,促进其主动、快乐地参与其中。倘若实施者对德育课程改革持有的是消极的态度体验,德育课程实施的难度势必就会大大增强。最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文化背景是指学校及社区的历史文化,它是德育课程实施的限定性因素。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总是与学校历史紧密相连,如果学校历史上存在着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推进新的课程改革就会比较顺利;相反,课程改革的推进就会相当困难。

3.资源条件因素

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内课程资源与校外课程资源两种,它对课程实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价值作用,因为“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也就是课程资源的适切程度”[4]。首先,德育课程资源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德育课程资源的基本支撑;一旦德育课程资源过于贫乏,德育课程的实施就必然失去了重要依托,就会沦入“纸上谈兵”的尴尬境地。其次,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范围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德育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以及对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及运用程度。也就是说,德育课程资源越丰富、越生动、越鲜活,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就会越深入、越顺利、越有效。我国有研究者曾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了全国范围的调查研究,在回答“您认为本校新课程实施的不利条件”问题时,大约78%的教师选择了“教学设施等物质条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在回答“您认为新教材使用的难点何在”问题时,大约93%的教师选择了“缺乏必备的课程资源”。[5]这充分表明,德育课程资源是影响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除了要加大经费投入以及减少浪费之外,必须注意对教师德育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和自主开发能力加以关注和提升。

4.理论基础因素

中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施离不开与之相关的理论支撑,只有在清楚了解和准确把握这些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德育课程实施才能最终取得良好效果。德育课程理论的发展状况、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成果等,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德育课程的顺利实施。特别是关于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策略的研究成果,如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策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学生融入德育课程实施的策略、德育课程资源的支持策略等,往往都会对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产生直接影响。以教师德育课程的进修策略为例,教师进修得越及时,学习得越深入,训练得越充分,德育课程实施的程度就会越高。但进一步的问题是,教师进修的德育课程如何设计?由谁来实施?采用什么方式实施?在什么时间学习?经费和人力如何保障?如何确定教师参与德育课程实施的性质、时间、范围及策略?教师应当怎样再造德育教材,使之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已有道德认知基础和道德思维水平相契合?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究的有价值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也就是说,有关中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理论研究越是全面和深入,其所取得的成效就会越优良和持久。

――――――

参考文献

[1]贾海菊.课程实施的价值价值取向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美]小威廉姆・e・多尔著.课程愿景[m].张文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J・Snyder,F・Bolin,K・Zumwalt.Curriculumimplementation[a]in:iackson,pw.etal.HandbookofResearchonCurriculum[C].newYork:macmillanpublishingcompany,1992.

[4]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6

【关键词】工科 教学计划 制订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指出:“要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各大院校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之后,教学计划无论是编制形式还是其具体内容都做到了规范化、标准化,让教师、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教学内容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安排有章可循。下面就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和社会的一些反馈情况对工科专业的教学计划进行探讨。

1严格遵循教学计划制定的基本程序

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程序:广泛调查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论证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学习、理解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规定;教务处提出本校制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要求;由院(系)主持制定教学计划方案,经院(系)教学工作委员会讨论审议,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主管校长审核签字后下发执行,以确保教学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2深刻理解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规定

借鉴国内外高校之经验,掌握本学科门类科技前沿研究动态,在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管理原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体现教育部颁布的学科门类修订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和基本要求,充分结合本校学科优势与教学特点而提出的一份如何编制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显然这是各专业人才培养蓝图设计的指导书,应当既有理论蕴涵又有实际指导价值的顶层设计,实现教学计划与时俱进。

3确立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

各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体系,是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来制订的,因而定位专业培养目标是制订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遵循国家教育方针,依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各层次、科类培养目标,体现对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基本素质的全面要求,体现不同层次、不同学校的特色。

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强调指出:“教学计划的修订要充分体现整体优化的原则,科学地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制订整体优化的本科专业教学计划,首先要处理好专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之间的关系,明确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各层次间知识的衔接。其次,整合课程设置,根据培养目标构建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发生。对于同类专业间的共同基础课程,要加强内容和体系上的统筹和协调。”

目前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是一个指导性计划,学生以教学计划为指导,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自身的特点和要求等自主地、灵活地安排学习进程,选择课程。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不同的课程组合便形成了多种多样的课程体系。为使学生既系统地学到专业知识,拥有宽厚的知识功底,同时又具有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课程体系具有足够的广度、深度和梯度,凸现课程发展的宽口径、兼容性、弹性化、开放性和实践性。

4.1宽口径

我国的本科专业设置,一度分得特别细,基本上按照二级学科甚至三级学科来分。由于本科教育教育不象研究生教育,研究方向或研究领域比较细而专,本科教育是打基础,专业分得过细势必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十分有限,就业面很窄,可迁移性差,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基础课程教育不仅是构成学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重要环节,还是学生文化素质养成的主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温床。既要加强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又要重视加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基础,还要突出学生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以及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4.2兼容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导致众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这就要求改变过去那种学科间“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淡化专业界限,考虑知识结构的纵横网络关系,增加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和重组,避免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删减和堆砌,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连贯性与各学科知识、技能、过程的相通性,加强理工结合、文理渗透,设置综合课程,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法,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其中,学科交叉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特征。从学科的发展与综合化出发,合理构建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整合、重组课程无疑是构建培养方案时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切忌将新知识机械地叠加或简单地按照相关专业的课程。要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学生的视野。

4.3弹性化

社会发展千变万化,人的需求多种多样,各校校情千差万别,只有建立弹性课程体系才能以变应变。弹性化是指课程体系有可选择的弹性空间,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个人潜能、兴趣和爱好的余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扩大选修课的种类和比重,增加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如大型综合课、小型独立课、专题研究课等;压缩课内时数,给学生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设置辅修课程、双学位课程和重修课程以及分层次设置和分模块设置课程等都可以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

4.4开放性

课程体系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信息的接纳和课程体系本身的开放状态。课程体系对外界信息的接纳是指体系能根据外界信息的变化随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充实、更新和变革。课程体系本身的开放状态,一是同一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各课程要素之间相互开放、相互融合,打破传统的各课程要素的知识内容自成体系的封闭性,避免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出现重复现象;二是校内各专业课程体系相互开放,打破专业限制,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课程;三是打破各高校甚至职教、普教、成人教育、业余教育和国外教育彼此隔绝的状况,构建相互开放的立交桥,实行学分互认。全方位的开放,将从根本上打破封闭,形成良性吸纳和互动机制,扩大学生视野,培养适应面广、不断获取新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4.5实践性

大学生尤其是工科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为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实践教学是工科专业学生培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确实保证必要的实验时数和实习周数,使之达到基本要求,不能因学时减少而削弱和降低对实践环节的要求。这种实践教学体系是与理论教学平行而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的。

近几年工科专业相应的实践环节有所加强,这反映了教育思想观念转变和教学改革的成效现在工科学生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多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或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或论文等,内容十分丰富,作用也十分明显。

高度重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检查监督教学计划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教学设想及课程体系,那么执行并实施教学计划也应是严谨、有效、一丝不苟的。既要鼓励教学管理者和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反映出的科学思想去创造性执行与实施,又要谨防和克服各种随意性,这样才能达到教学计划的科学设想和目标。因此,教学计划执行与实施过程管理的根本任务是调动教、学、管的积极主动性,重视教学计划的实施和检查监督,保证教学稳定、有序、高质量地进行。

总之,教学计划管理是一项体现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特征的教学管理工作。它有很强的科学性、实践性,因而需要以现代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其相应理论作指导,特别需要哲学高度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需要有长时间的、大量的比较教育研究和资料、经验积累作基础;当然也更需要有一支教育思想水平和现代化教育管理水平比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尤其重要的是要以为教师服务的理念去组织教师完成编制、执行与实践教学计划,这样才能搞好教学计划管理。

参考文献

[1]冯志敏,叶宏.美国大学教学管理与教学模式的研究[J].高教探索,2002(3):44~46.

[2]段东红,张忠林,刘世斌等.化工类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尝试[J].化工高等教育,2004(3):104~106.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7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体育与健康

新课程标准实施已经有几个年头,体育教师对新课标下怎样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是各抒己见。按照新课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体育教师有什么要求?以下,笔者就怎么样上好体育与健康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细读新课程标准,领会其深切内涵

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基本问题以及基本理念,所以,弄清楚新课程标准的内涵对于自己的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师要全面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领域的划分,增强对体育健康三维观的认识。

教师应该深刻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来指导自己进行科学的健身运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自己的体育爱好,为从事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了解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教师应该熟悉自己的教学对象,体育教师更亦如此。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面对的是初、高中两个阶段的学生,他们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教师应该了解两个水平阶段的学生身体、心理等发展的规律以及不同变化。针对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的个体差异,确定合理的水平目标。教学方法以及手段的采用,也要考虑两水平阶段学生的特点。教师还要及时发现和了解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合理的要求,采取学生提出的有建设性的意见,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

三、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因地、因时制宜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对象有所了解,也要熟悉身边的教学环境,能够发现和充分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以及开发一切可以为体育与健康教学服务的可用资源,例如,场地,器材等方面。教师应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教学内容。例如,某些地区的学校场地狭小,器材数量较少,而同一时间上课班级较多,这就需要进行分项目教学,一定时间后各班级再进行轮换。另外,教学内容的安排也要符合本地区季节和气候的变化,例如某些地区多雨或风沙,教师就要准备体育与健康理论课的教学内容。

四、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一般分为水平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教学计划应符合整体性、连贯性和灵活性的原则。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认真研究各学习领域的目标中有关初高中水平目标及内容标准,根据其学习领域及内容要求。另外,教师还应该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学生特点等实际情况来确定水平阶段的教学课时数,然后在分配单元教学计划中去,确定单元教学内容的课时数。

制定单元教学计划时,教师应从水平计划里每一个学期的内容集群中选出,学习内容的结构和特点确定学习步骤,并对各步骤的课时数进行分配。

课时计划即教案,教师应在充分考虑教学目标、对象、教学条件等因素根据单元教学计划确定,教案的编写是教学结构和过程的书面表达形式,其除了具有科学、灵活的特点外还应该体现个人风格。

教师要严格按照计划内容执行教学并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教学计划,使之其更能服务于体育与健康教学,更能丰富学生的体育文化生活。

五、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按照教学计划精心备课,在教学设计时,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各环节的过渡和衔接要平缓,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科学、灵活且能够紧扣中学生心理变化和教材的特点运用。另外,教师清楚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奋点是在情绪方面,而教学比赛更能引起学生在情绪上的变化,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启发式和探究式学习,例如,可以用语言启发学生,采用提问的形式,也可以分小组进行探究学习,开展小组间的讨论或比赛,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教学时间或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该设计一些能够发挥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环节,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团队的力量,经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获得顺利,学生会更加的兴奋。

在教学评价方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其自尊和自信,淡化学生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准确的了解和评价自己。在评价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评价标准应有所区别,课堂中多采用即时评价,学生取得的哪怕是微小的成绩,要及时给予表扬,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评价形式,教师要将自己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其他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经常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特别是在课堂的高潮部分,学生处于完全兴奋状态,安全意识减弱,教师要不断提醒学生,及时排除任何安全隐患。

六、教师积极完善自身综合素养

中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且这一阶段的学生偶像性心理逐渐增强,这就要求教师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榜样和示范,积极完善自身,教师除了掌握丰富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努力做到博学多才。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时,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做到,声音洪亮,讲解精炼,抑扬顿挫,突出重点。动作示范要优美、准确、有力度,能够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对课堂的管理和控制要松紧得当,对学生要求严肃而不缺乏温和。在对待扰乱课堂纪律和犯错误的学生时,要采取合理、巧妙、有效的方法对其批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教师要准确处理同学生的关系,加强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以及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压力与烦恼,获取学生的信任,做学生的好朋友。

七、及时总结,弥补不足

“智者远虑,必有一失”,尽管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考虑的非常周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预见将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的适宜与否或者教学手段与方法的不适合性。教师要认真分析、总结,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或者将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进行阶段性总结,即一个单元教学计划完成以后的总结。也可以进行课时性总结,即对一节体育课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也是展示体育教师教学艺术最好的舞台。体育教师只要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积极钻研,敬业、精业,自己的课堂就会更加有声有色。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8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实施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113-01

一、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实施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但总体情况并不太理想,缺乏本土化研究,缺乏统一的教材,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普通存在脱离学生实际的情况。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功能理解过窄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探索与启动阶段,应该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们在大学阶段就自己未来的职业理想与生涯做出方向性的选择和思考。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大多数高校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只片面理解为顺利促进大学生就业,忽视了对大学生整个群体全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未真正、全面实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而是与一些就业服务相等同,仅仅把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缓解就业压力、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功利教育。正是由于对职业生涯教育功能的片面理解,尽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中普通开展,但实际上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难以实现。

2.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内容应用生硬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落脚点是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行动以实现自己的生涯规划。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些高校仍主要采取就业指导的形式,课程内容偏重于空洞的职业生涯的理论和概念,而不是根植于鲜活的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导致一些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理论性太强,与现实严重脱节,并不能完全解决择业就业中所面临的问题。不少授课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课程内容缺乏素材的收集,没有具体的主题设计与探索,很容易出现课堂上“听了课很激动”,课后“做起来很被动”的情况。

3.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的体系缺乏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现阶段作为公共必修课,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应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使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生涯始终。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完成两个转变,即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变。但由于高校专业设置的混乱,高校自身对人才培养目标的模糊和专业师资力量的缺乏,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路径没有完全打开,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内容缺乏针对性,难以真正贯穿到大学教育的各个阶段。

二、改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的思考

1.深入理解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

职业生涯课不是专业课,不是传授专业知识,而是改变学生的行为,让学生对专业进行认同,激发学生产生自己认同的生涯目标,结合眼前的机遇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职业方向、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为实现职业生涯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生涯教育的目的,要在教育过程中兑现,让学生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做不完怎么办,帮助把行为边界画出。

2.巧妙运用生涯规划的步骤与理论

通过了解KSt理论,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大学生涯规划中最重要的是端正学习态度,帮助学生理解在大学里究竟要学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技能和品质则是从知识体系的构建学习中获得的。因此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通过参与课堂的学习、课后的阅读和老师的课题中,这才是学生在大学里最宝贵的财富。

通过临界反思、拟物想象等理论,帮助学生通过过滤器厘清自己关注什么、自己的风格和自己的价值倾向,改变习惯、态度,树立信念,找到自己生涯价值的内驱力。

通过ptiD理论,帮助学生探索最适合自己的方向,了解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原因,明晰自己内心的方向,更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与规划。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9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体育教师 主导作用

前言

新课程改革要求开放课堂,以学生的自主、健康、充分发展为核心,以开放性的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线来达到教学目标。在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老师们往往会有这样的困惑,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如何体现?完全放开则有“放羊”之嫌,统得过死,则与新课程标准精神相违背。甚至有人认为,无论什么科目的教师完全可以胜任体育教学,因为完全开放了,什么都可以由学生做主了,体育教师也就不起什么作用了。怎样正确认识新课程标准背景下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一年多以来,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我们觉得,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对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上。在这些方面,体育老师有着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来看:

一、教师应对教学目标制定进行宏观调控

目标是一个阶段学习的指南,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围绕着如何实现目标来实施。一个合理的目标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积极地学习。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毕竟有限,要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只有靠体育老师利用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帮助学生,正确指引他们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目标。

二、教师应对教学计划制订进行宏观调控

计划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铺路石。好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在制订计划这一环节,教师应根据发展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可以让学生自己订计划草稿,草稿完成后,一定要交老师评阅,再返回修改。老师应在学生自己计划的基础上对违背运动规律的部分加以修改,活动方式原则上不要做太大的改变。每周或每个小的周期制订一次计划。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便于学生和老师及时对教学活动做出评价和调整。

体育教学有着别的科目所没有的不可控性。如气候、场地的改变,就极大的影响着教学计划的实施。在学生实施计划,向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由于这些不可控因素的存在,往往会出现教学进度与计划不符合的现象。而学生遇到这些往往会束手无策。这时,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及时调整计划和目标。使教学回到正常轨道上来。如突然降温后,加大了学生练习难度,降低了学生的练习效果,分组活动受到阻碍。老师及时组织学生修改练习计划,采用整班上课,集中练习基本素质。这样,既保证了教学效果,又恰当的利用整班上课的气氛,加强了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三、教师应对课堂教学活动组织进行宏观调控

传统的教学要求课堂教学非常有序。老师和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很有讲究的。这种教学方式,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放的体育课则完全不同。一堂优秀的开放型体育课,追求的外在表现是如何将机械的口令化为某种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有效的渗透到课堂里来。追求的实质性的目标则是完全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一致的。是完全符合健康第一,发展第一,兴趣第一这个总的目标的。在课堂上,学生按照自己制订的活动方案进行锻炼,或整班教学,或分小组活动,不再拘泥于某种固定的形式。教师则完全作为参与者和指导者。不是老师要学生学什么,而变成了学生要老师教什么。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在全盘掌握活动计划后,有目的的参与各组的活动,对各组活动情况进行指导或小班化教学。要求老师对将出现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及时、尽快的解决问题。

四、教师应对课堂评价进行宏观调控

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应有自评,有互评,有师评。自评由小组组织,小组长对自评负责。互评由小组组织,但应及时将反馈意见交老师处理。师评阶段由老师组织,老师应站在不同于学生的高度,从自主发展、健康发展、充分发展的角度给予课堂教学以全面的概括。对学生的发展做一个过程性的评价。

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做出不同的改变。但我认为,总的规律是不变的。以上是一些个人不成熟的看法,希望能给同行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季浏.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篇10

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增强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总结教学成果,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做为创业教育的根本。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将本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科学运用,对学生未来创业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创业教育;营销策划;课程;教学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立足省情校情,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协同育人机制,通过提高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了大学生创业就业的相关工作。做为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增强创业教育的认识,不断总结教学成果,将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做为创业教育的根本。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融入创业教育,可以很好将本课程相关的知识,通过科学运用,对学生未来创业起到很好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一、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营销策划》课程还多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案例教学为主的教学形式,理论上更多的是重复《市场营销》课程知识点,有的虽然引入了项目教学方法,但多采取的是仿真项目,先定一个策划项目,然后学生根据项目提供的相关信息来完成策划任务。这样虽然对学生实践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但在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仍显得欠缺很多,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上还存在不足。主要原因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存在不够丰富,从而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严重的制约。针对此问题,在《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围绕学生营销策划能力提升,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设计等,重视将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能力不断提高做为教学的突破点,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技能保障。

二、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的相互关系

(一)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要求相一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营销策划》课程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相比其他课程而言,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系统性。在教学中,通过以学生训练为主导,以营销能力的提升为最终学习目标,这些也与创业教育的要求也十分接近。在对创业项目分析时,也需要学生对项目有很强的风险评估能力和可操作性。在创业教育的实施中,是以学生为自已动手实践为主,教师通过指导来降低创业项目的风险。

(二)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互为补充。我们都知道创业的成功与否,与创业的策划能力关系密切。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内容在这方面,为创业教育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而通过创业教育,也可以为《营销策划》课程的实践活动提供很好的载体,通过对项目的评估,策划实施,也为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实战平台,进一步对学生学习此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检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三)创业教育与高职院校《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要求相一致。《营销策划》课程要求策划人要具有良好创新思维能力,才能使得策划方案更具有创意,也能打动更多的受众。创业教育也要求学生有具有强烈创新意识,二者的要求有很大的共性和一致性。

三、创业教育融入《营销策划》课程教学的方法

(一)提高学生对《营销策划》课程认识,对创业中营销策划重要性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使学生在市场意识得到提升,对市场机遇的洞察力敏感性进一步增加。在本课程有限的教学时间,通过在丰富的教学手段的运用,将营销策划思维的系统性更好的体现出,使学生对市场的认识也更加深刻,进而有利于学生创业就业能力。

(二)为了使创业教育更好实施,需要提升《营销策划》课程在专业教学中所占比重。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群体,在进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时,应有所区别。针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增加本课程学时数,有创业计划和兴趣同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营销策划知识进一步拓展,从而更为学生创业就业意识和能力提升提供服务。

(三)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设计教学情境。以创业项目来设立教学情景,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的策划方案和创意,对比不同方案对创业项目是否成功的影响进行分析。有条件的情况,可以让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来进一步加深对于不同方案和创意的优劣评估。同一创业项目,在课程教学进度的不同时期,分别由学生为主导来开展方案的策划工作,体会各种不同策划理论知识的运用。

(四)以创业计划步骤为环节来设计教学任务。一个好的创业项目载体是不够,还需要将此项目进一步分解也一个个策划活动或方案。而《营销策划》课程的教学,也在需要设计一个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策划活动,最终完成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就目前的营销策划课程教学来看,营销策划活动内容包含很多,但仍以市场营销的内容为结构主线。在对创业教育的引入后,可以通过对创业计划书的完成为主线来创立课程教学内容。

(五)以学生为行动主体来组织教学。创业教育和《营销策划》课程教学设计理念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是以实战性、可操作性、创新性、学生为主体来开展的。因此,《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应通过任务驱动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通过对教学过程细化,可以分解成六个步骤:提出任务;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和归纳;对完成任务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和信息进行搜集;按分析或方案思路来完成任务;提交任务结果;任务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处于指引和考核评价的角色,学生则是行动和主导的角色。为了使任务更好的得到完成,可以通过运用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讨论法、游戏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好的理解领会任务要求,从而更好的完成教学所需要达成的目标。

四、结束语

做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不仅要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总量和覆盖面,还通过进一步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来推动优质学校建设。另一方面,在创业教育中,通过用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教学,增强院校办学活力。

作者:胡敏单位: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卫红.营销策划教学创新技能与策略探讨[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0(1).

[2]朱华锋.建立营销策划课程独立内容体系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