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6:44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1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全面预算;财务战略

【中图分类号】tU1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001-02

一、财务战略与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和关系

战略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总指导思想、总目标和总任务。企业战略是指企业为在较长的时期内的生存和发展,充分估计影响企业长期发展的各种因素,所确定的行动的总规划和一系列措施。其内容包括经营领域、差别优势、目标成果、战略行动。

财务战略是为谋求企业资金均衡有效的流动和实现企业战略,为增强企业财务竞争优势,在分析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资金流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资金流动进行全局性、长期性和创造性的谋划,并确保其执行的过程。它是企业发展战略的一个子系统,是对企业财务活动制定并实施的中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企业财务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合理调集、配置和利用资源,谋求企业资金的均衡、有效的流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战略管理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时,需要企业财务管理的支持。实施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保持企业健康的财务状况,有效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

企业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在制定长远规划时,财务规划是必不可少的。实践证明,有没有科学、合理、连续的财务规划,系统的财务预算以及准确及时的财务战略管理信息反馈系统,是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的基本差异所在。而没有财务规划及财务预算的企业,将无法获得财务战略上的成功。

全面预算是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出发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体员工参与,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全部内容的预算体系。是指以货币及数量形式反映企业未来一段时间内全部经营活动各项指标的行动计划。它是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纲”,主要作用是:规划企业在预算期间的经济活动及其成果;实施经济业务监控的依据;评定考核各公司、部门工作实绩的标准;确定各公司、部门工作目标、方向;实现公司总体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科学的控制行为,是企业实现短期经营目标,实施战略目标管理的重要手段,它是具有科学性、系统性的经营管理工具。全面预算管理目标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预算管理的起点是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动进行事先安排和计划,对集团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和控制,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其实质是根据企业战略配置资源,预算内容所体现的是企业的战略意图。

财务战略具有长期性、全局性、指导性、竞争性、稳定性、追求长期利益的特点,它的特性决定了企业财务战略对财务计划的指导作用。全面预算按时间划分为年度预算和月度预算。企业编制的全面预算一般以年度计划为主,这是短期计划。而财务战略考虑的是长期,它不仅仅着眼于目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更重要的是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编制预算必须考虑同企业的财务战略是否一致。财务战略从总体上规定企业制定各阶段计划的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编制全面预算,要有利于强化内部控制,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企业加强财务管理,严格预算控制,提高资本增值效益。而财务战略考虑的是企业的长期效益,在财务战略实施的各阶段中,短期效益必须服从长期利益。企业财务的月度、季度、年度计划可以根据生产经营情况适时的进行调整。而财务战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战略规定了企业发展的总方向,依照科学程序制定出的财务战略一般不便轻易调整。对于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必须通过调整具体的战术来解决,这种战术可以由各阶段具体的财务计划和项目计划来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实施的保障与支持系统,它是与整个企业的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人力资源流的要求相一致的经营管理指标体系。战略管理在任何一个现代企业都居于核心地位,其他的系统管理都要服从、支持企业战略的需要。缺乏战略引导性的预算是没有灵魂的预算.难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价值;而没有预算支撑的战略是不具操作性的空洞的战略。预算对战略实施非常重要,因为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具体计划,是监测业务运行的过程,是其向实现长期战略目标推进的工具,是考核业绩的重要尺度。

二、房地产企业的经营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地产业发展迅速,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和规模日益增大。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在城镇规划区内的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的企业,其经营的特点为:(1)开发周期长,大多数项目跨年度,需要2-3年,且涉及外部因素多;(2)开发投资额大,动用资金多,成本开支大,资金周转慢,变现能力差,财务风险大;(3)销售受国家政策和金融市场影响,销量和售价波动大,企业把控难度大,经营风险高。

房地产的经营特点决定了企业全面预算执行和控制的基本思路: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预算编制为起点,以预算执行和控制为主体,以预算考核为保障。具体为:以开发项目的整体预算为主体,以项目开发进度控制为重点,以动态成本控制为核心,以合同管理和现金流量管理为手段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房地产企业财务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合理调集、配置和利用资源,谋求企业资金的均衡、有效的流动,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全面预算发挥着连接企业战略与战略执行的纽带作用,企业战略规划属于长期目标,是制定年度经营目标的指导依据,房地产企业从企业战略规划出发,以年度预算的起点,确定年度的整体投资、融资,销售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现金流量、土地储备、开发进度目标(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质量目标等目标,将战略细化落实到年度进行执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全面预算管理在财务战略具体运用

1、财务战略实施的准备工作

企业管理者应树立全局观念,采用内部咨询的方法,明确搭建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阶段性目标和步骤,将全面预算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并切实做好下列工作[4]:

(1)分析现有的预算管理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

(2)提出全面预算管理与执行的组织框架。

(3)详细设计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与制度。

(4)认清阻力和可能面对的问题,坚决贯彻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5)建立以全面预算为核心的财务管理体系,提升财务与会计工作的价值。

2、财务战略实施步骤:

实施财务战略是现代企业追求效益需要,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财务战略效益实现的重要保障,财务战略实施是通过一定的程序,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实现财务战略的行动过程。财务战略实施是财务战略管理的主要环节,它包括确定财务战略目标、制定财务计划、拟定行动方案、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工作程序、做好战略宣传培训、实施战略控制等工作步骤:

(1)确定财务战略目标。财务战略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具体化,是做好财务战略规划、制定财务战略并组织实施的前提,为企业财务管理与决策明确发展方向,并指导企业各项财务活动。它更侧重于企业长远目标和可持续发展。

(2)制定财务中期计划。财务中期计划是介于长期战略与行动方案之间的计划。从时间上讲,它一般在l-3年之内。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了比行动方案更全面的内容。在财务战略的时间跨度不是很长的情况下,财务计划通常就是年度计划。

(3)拟定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对财务计划的进一步细化,是实施某一计划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具体安排。

(4)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以货币和数量形式综合反映企业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和经营成果的预算,主要包括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财务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预计利润表、预计现金流量表等内容。从财务战略的角度讲,全面预算是财务战略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定量化,是财务战略行动方案及相应措施的数量说明。

(5)确定工作程序。工作程序规定了完成某一行动或任务的步骤和方法。企业在确定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工作程序时,必须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财力,使之与财务战略目标的要求相适应。

(6)做好财务战略宣传培训。财务战略通过全面预算来付诸实施,全面预算实施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相关人员,为确保财务战略的有效实施,企业需要将财务战略及其分解落实情况传递到内部各管理和全体员工。

(7)实施战略控制。在财务战略实施过程中,由于受内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财务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定目标往往会出现偏差,为此就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财务战略控制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通过全面预算编制与执行和控制分析,将财务战略的实际执行情况与预定目标进行比较,检测二者的偏离程度,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使之保持协调一致的过程。企业管理层和财务部门应加强对财务战略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动态监控,定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对于明显偏离财务战略的情况,应当及时进行内部报告;因经济形势、产业政策、行业状况、不可抗力、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应当按规定程序调整财务战略。

企业应以全面预算为核心,建立科学的财务战略和经营战略,对财务管理体系进行诊断分析,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和企业价值,进而加强投资、融资、股权与收益、资本预算等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以全面预算为核心,健全成本管理与控制、财务分析与评价、绩效管理与激励、税务筹划与管理、资产管理等管理会计工作;以全面预算为核心,健全会计核算、内部控制等财务会计工作;以全面预算为核心,设计科学高效的财务组织结构与财务管理流程,优化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科学运用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张国兴.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审计是财务战略效益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商情,2009,(26):74.

[2]陈述兴,冯琳.企业财务战略初解.经济论坛,2003,(1):46-47.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2

理财市场日渐成熟,但人们对产品的关注往往多于理财规划。财务规划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理财师最担心客户提供的财务状况不够真实,无法掌握其真实财务信息,因而一切规划都无从谈起。

人们担忧个人隐私泄露,不愿将家庭财务的真实信息透露给理财师,这样的财务规划必然不准确。所以,你要么告诉真实的财务信息给理财师,要么就自己动手了解家庭财务状况,并学做财务规划。要知道,财务规划是理财规划的基石,有了财务的分析,“上层建筑”才有望达成。

理财目标不明确

“相比国外的投资者,国内投资者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投资理财时频繁地买进卖出。”恒安标准人寿首席营销官张见表示,“导致这一现状的根本原因,是投资者没有明确的家庭财务规划目标。”

具体的理财目标是理财规划的重点。别人会向你建议不同的理财目标,但是你必须明确自己究竟想要何种目标。张见认为,个人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并确定自己的财务目标,不要有太多的随意性,或者盲目性,然后根据目标来设计并实施理财方案,并根据市场自身的变化进行调整,以便它一直跟随目标而动。

财务规划不从长远期考虑

花旗银行连同清华大学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城镇家庭收入和资产显著增长,但相当一部分人群缺乏长期、系统的财务规划。比如没有从人生阶段的长远期着手,没有考虑自己退休后的财务规划。

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人的收入、支出、风险承受能力与理财目标各不相同,理财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确定自己阶段性的生活与投资目标,时刻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风险承受能力,不断调整资产配置,选择相应的投资品种与投资比例。

认为省钱就是财务规划

在生活中,很多人理财,最直接的做法就是省钱,认为省钱就是理财。但在家庭财务规划中,理财师往往不太建议客户缩减家庭开支,因为这与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如果理财规划意味着降低生活水平,那规划本身的意义也就不太大。

财务规划的核心是让家庭了解自身的财务状况、目前理财目标和家庭风险。所以,省钱并不能达到理财的目的。而财务规划更有利于过度开支的家庭通过财务分析,利用多元化的手段,防止过度开支。人们可通过记账软件了解家庭支出,并控制开支,然后将家庭的结余进行合理的保险和投资规划。

把钱都存成长期储蓄

很多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利息,常常不加思量,就把钱都存成长期储蓄,比如5年期或是3年期。

把钱都存到长期储蓄,不仅达不到理财的目的,还丧失财务规划机会。一旦家庭急需用钱时,再去办理提前支取,虽然提前支取的部分会按照活期利率算利息,没支取的资金按照原来的利率算利息,但是还会有利息损失,资金的流动性也显不足。因此,你需要将长期、短期以及活期储蓄按比例规划好。

认为投资就是财务规划

很多人把投资股票、基金、保险、房产等同于家庭财务规划,还专注于单纯的理财产品排行的研究,或是依靠理财软件完成财务规划。这种投资虽然可能一时会有获利的,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规划,也很容易让自己成为金钱的奴隶。

财务规划不能公式化地套用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规划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而是应通过财务规划,让家庭财务状况更健康、更稳固、更安心,心理的需要逐步得到满足,生活更幸福。这也恰恰是财务规划的意义所在。

把理财等同于投资或投机

很多人认为家庭理财就是投资,把理财=投资=投机=追求高回报、高风险(产品)。实际上,理财和投资是有区别的。投资为博取利益的最大化,而理财实际上是做资产的配置,在确保资金稳定的前提下,追求一个稳定而长期的收益。所以,理财并不等于投资,更不等于投机,理财是一种长期的、理性的、专业化的投资行为。

在恒丰财富高级顾问唐绍云看来,投资赚钱并不是我们真正生活或理财要追求的目标,而是实现我们生活目标的工具和途径而已,它最大的意义在于平衡人生不同时期的收支不平衡。

忽视了保险规划

实际上,科学的家庭财务规划是按比例分配的,保障、消费、投资一样都不能少。

“在合理规划家庭财务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了解各种投资理财工具的风险和收益特性,避免投资组合与投资目标出现错配。”有着16年保险从业经验的恒安标准人寿首席营销官张见表示,“由于保险的特殊性质,普通投资者理解困难,常常在家庭财务规划中忽视保险的作用。”

在理财金字塔中,风险防范是基础,包括银行储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其次是家庭的债务,比如购房贷款等;再者是消费基金,包括购车、旅游、购房、教育等基金和日常的生活消费;最后考虑投资,包括股票、期货、房地产、黄金、艺术品收藏。

为了发财买保险

“买保险是不能发财的,保险只是一种财务安排,买保险是为转移风险。”国家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彦斌说,人买保险的目的不是发财,而是避免因意外疾病或年老而变穷。要知道,保险是一种保障性的理财工具,指望通过买保险发财不可能,除非是死亡或高残,保险公司才会赔付高额的保险金。

先给孩子投保

很多人都觉得现在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买保险先给孩子买。孩子当然重要,但是保险理财体现的是对家庭财务风险的规避,大人发生意外对家庭造成的财务损失和影响要远远高于孩子。因此,正确的保险理财原则应该是首先为大人购买健康险、寿险、意外险等保障功能强的产品,然后再按照需要为孩子买些健康、教育类的儿童保险等险种。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3

1.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立法

与国际通行做法不同,目前我国的政府同事权划分不仅没有统一的宪法与法律依据,就连一个权威性政策依据也没有,这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极不相称,并导致了许多问题。目前政府间支出划分的交叉、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某些支出责任转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通过大量专款介入本应由地方自主安排的支出、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的不规范,以及地方随着减免中央税收等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应该具有的基本框架和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已经比较明朗,立法的时机和条件应该已经成熟,不宜再拖。致于具体的划分办法,包括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支出、税收和财政责任,在今后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再分别立法,“政府间财政关系基本法”可以暂不涉及,但基本原则应该明确无误地写进去。

2.政府问收入的划分

目前我国政府间收入的划分至少有四种标准,即除了以税收作为划分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所有制标准和重要性(是否是重点企业)标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下一步应该按照规范分税制的内在要求,逐步创造条件,以税收作为划分政府间收入归属的唯一标准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在税种划分、分享税率(对同一个税种的税基由各级政府各自按不同的税率征收)或者二者的某种结合这三种形式选择。全部按税种划分虽然是一个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但对税收制度本身的设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可行而又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采取税种标准与税率标准相结合的办法来划分。

3.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基本上限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收入再分配和经济稳定三个领域;二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建立起合理分工、协调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三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投资性支出、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和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科学事业经费支出范围。

4.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均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政策目标和中央对地方进行财政制衡的重要手段,各国都非常重视。在我国,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包括多种形式,总的金额也相当大,但是,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是通过不规范的形式转移给地方的,没有地区均等化效果。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虽然比较科学和合理,具有均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机制,但是实施时间不长,特别是由于受中央财力的限制,力度不够大,转移的资金非常有限,对缩小地区间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近期应该着手在三个方面搞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工作。首先要归并和简化转移支付体系,形成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以专项拨款为辅助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结构模式;其次要集中财力用于扩大过渡期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最后要尽快对现行专项拨款进行清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该取消的要取消,该合并的要合并。我国的专款很大一部分属于均衡拨款性质,应当进行清理,不能继续增加专款总量。专款分配方式也亟待改革,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做法,这些国家有一整套专款分配公式来保证专款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有关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也应加紧进行。

5.省以下财政关系

中央政府在规范省以下财政关系方面,应该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具体说来,在尊重“分级管理”所赋予地方政府的自与调控权的同时,依照“统一领导”的基本精神,由中央政府对“省以下”分税制体制作出原则性规定与政策性指导意见。长期以来,“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是我国处理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所奉行的基本原则,在具体事务处理上表现为“下管一级”。中央政府在规范“省以下”分税制财政体制方面的作为,应与现行的财政管理原则相适应。以此而言,中央政府规范“省以下”分税制的形式、范围与程度将是有限的。中央政府在规“省以下”体制时,必须考虑现行省际问“省对下”体制的级次差异。目前,一部分省区对下体制是“省直接对县”,另一部分省区对下体制“省对地市”、“地市对县”。无论将“省对下”体制统一到哪一个级次,都会有一部分省区对现行体制作较大的调整,牵动多方利益调整,操作难度不可忽视。省级政府应采取适当措施,对辖区内的财力差异进行必要调节。可行的办法是比照中央对省的“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其低限目标是满足县级政权运转合理的、基本的需要。

考虑到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地理、人口和民族大国,也是一个典型的单一制国家,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过去的实践也典型地证明了这点,随着1994年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我国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有了重大改革,向规范化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比较规范的政府间财政关系模式相比,目前我国政府问财政关系在许多方面还很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1.政府间财政关系方面的立法

与国际通行做法不同,目前我国的政府同事权划分不仅没有统一的宪法与法律依据,就连一个权威性政策依据也没有,这与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极不相称,并导致了许多问题。目前政府间支出划分的交叉、本应由中央政府承担的某些支出责任转由地方政府承担、中央通过大量专款介入本应由地方自主安排的支出、中央与地方税收划分的不规范,以及地方随着减免中央税收等等,都与此密切相关。

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我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应该具有的基本框架和应该遵循的一般原则已经比较明朗,立法的时机和条件应该已经成熟,不宜再拖。致于具体的划分办法,包括中央与地方如何划分支出、税收和财政责任,在今后条件和时机成熟时,再分别立法,“政府间财政关系基本法”可以暂不涉及,但基本原则应该明确无误地写进去。

2.政府问收入的划分

目前我国政府间收入的划分至少有四种标准,即除了以税收作为划分标准外,还有行业标准、所有制标准和重要性(是否是重点企业)标准,由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下一步应该按照规范分税制的内在要求,逐步创造条件,以税收作为划分政府间收入归属的唯一标准划分。具体来说,可以在税种划分、分享税率(对同一个税种的税基由各级政府各自按不同的税率征收)或者二者的某种结合这三种形式选择。全部按税种划分虽然是一个比较彻底的解决办法,但对税收制度本身的设计有非常严格的要求,这在目前的情况下是无法实现的。可行而又比较合理的做法是采取税种标准与税率标准相结合的办法来划分。

3.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

目前我国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划分主要应从三个方面加以改进。一要合理界定政府职能范围,基本上限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收入再分配和经济稳定三个领域;二要科学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经济管理权限,建立起合理分工、协调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三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支出范围,主要包括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财政的投资性支出、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和教育、文化、卫生以及科学事业经费支出范围。

4.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均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施中央对地方的特殊政策目标和中央对地方进行财政制衡的重要手段,各国都非常重视。在我国,目前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包括多种形式,总的金额也相当大,但是,大量的转移支付资金是通过不规范的形式转移给地方的,没有地区均等化效果。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虽然比较科学和合理,具有均衡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内在机制,但是实施时间不长,特别是由于受中央财力的限制,力度不够大,转移的资金非常有限,对缩小地区间财力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近期应该着手在三个方面搞好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工作。首先要归并和简化转移支付体系,形成以均等化转移支付为主体、以专项拨款为辅助的政府间转移支付结构模式;其次要集中财力用于扩大过渡期转移支付规模,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力度;最后要尽快对现行专项拨款进行清理,在合理分类的基础上,该取消的要取消,该合并的要合并。我国的专款很大一部分属于均衡拨款性质,应当进行清理,不能继续增加专款总量。专款分配方式也亟待改革,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的做法,这些国家有一整套专款分配公式来保证专款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此外,有关转移支付制度建设方面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数据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也应加紧进行。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4

(1.管道局第六工程公司,天津300272;2.中油管道物资装备总公司,河北廊坊0650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企业的进步。我国财政的重要来源就是税收,其是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据。企业作为主要纳税人,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规划的重要依据,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税收筹划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般而言,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具有十分紧密的关系,两者在内容、职能、目标以及经济活动等方面具有相关性。因此企业在规划税收时,必须要以财务管理理念为依据,对风险、货币价值以及成本收益加以综合考虑,这样能使得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提高,减轻企业税收的负担。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税收筹划;相关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5.35.109

在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中,财务管理是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中的各个环节。税收作为一个重要变量,对财务决策以及财务管理活动的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1]。

1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的相关性分析

1.1内容关联性

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以及股利分配四个板块。这四个板块对税收筹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一般在筹资活动中,由于筹资方式不同,税收法规对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因此企业在进行税收管理与筹划时,必须要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融资方式[2]。此外,在进行新的投资时,必须要确保节税和投资净收益的最大化,综合考虑投资地点、投资行业以及投资方式等方面。在进行生产生活经营时,要想有效增加筹划的空间,可以选择恰当的会计方法;值得注意的是,税收政策会制约利润分配以及累计盈余。总的来说,税收筹划贯穿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并与财务管理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1.2职能统一性

税收筹划在财务决策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进行税收筹划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各方面的税收信息进行收集,并充分利用决策理论与方针,从而确保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一般而言,税收筹划是企业进行财务规划以及预算的具体表现,税收筹划与财务规划彼此影响,相互促进,财务规划对税收筹划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税收筹划又为财务规划服务,以财务控制为依据而进行。企业的财务控制有利于税收筹划方案的贯彻落实,因此在实施税收筹划方案的过程中,必须要对纳税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对税金的支出进行监督;同时要以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不断调整和完善税收筹划方案,确保企业经营的顺利进行[3]。

1.3目标递进性

税收筹划作为理财活动和策划活动,从学科角度而言,税收筹划结合了税务会计以及财务学的相关知识;从目标和作用角度而言,其属于财务学。税收筹划作为理财活动,在实际活动中,贯穿于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在选择和设计税收筹划的方案时,其往往以财务管理的最高目标为依据而进行。一般来说,企业税收筹划的目标以及方向,是由财务管理目标决定,其必须要服务于财务管理目标。企业在制定税收筹划的目标时,必须要确保其层次性与科学性,与财务管理目标相契合,从而有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1.4经济活动融合互动性

税收筹划的技术性以及政策性较强,其与企业财务管理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要想保证税收筹划执行效果的提高,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在财务管理中及时有效纳入税收筹划,并利用各环节的互动,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此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要有效保证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之间的融合互动,由于财务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受税收政策的影响,因此在实施税收筹划时,往往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直接影响。一般而言,税收筹划的提高会促进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进步,同时财务管理的实施有利于税收方案的改进。

2财务管理理念在税收筹划中的具体应用

2.1成本收益

一般税收筹划在获得一定的税收效益时,也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税收筹划成本包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以及风险成本三部分。直接成本是指纳税人为了使税收款项节省而消耗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其主要包括税收方案的实施成本以及设计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企业在实施某一项税收筹划方案时,对其他税收筹划方案的最大效益加以放弃,具体而言,不同的筹划方案会有不同的优势,如果选择一种筹划方案,则必须要失去其他筹划方案的优势。风险成本是指企业税收筹划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因失误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前,必须要以经营成本为依据,合理选择和使用税收筹划方案和筹划方式,对比分析不同的税收筹划方案,确保其预期效益高于筹划成本,从而实现良好的筹划效益。

2.2货币时间价值与延期纳税

一般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在资金周转过程中,时间增长时,货币价值会相应增值。货币时间价值理念广泛应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如净现值法以及内含报酬律法等。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有效应用货币时间价值,在不改变纳税总额的基础上,初期上缴较少的税款,后期上缴较多的税款,这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2.3风险分析与控制

税收筹划虽然有利于企业的节税收益,但是也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风险。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可能会面临不成功的风险。如在税收筹划的过程中,税务机关在认定税收筹划时存在的风险、错位运用和执行税收优惠规定、错误理解税收政策等。如果企业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不重视这些风险,结果往往会背离最初预测的目标,因此企业必须要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确保筹划方案的顺利实施。由于风险具有不确定性,经营环境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风险控制,对筹划风险保持警惕性。此外,企业可以建立相应地税收预警系统,确保系统科学、高效地运行,从而对税务政策的执行情况、企业经营的状况、税收政策的变动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查找存在的问题,有效规避风险。企业要想保证税收筹划的顺利进行,必须要建立和完善预警控制体系,加强风险控制,提高税收筹划的实施效果。

3结论

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之间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主要表现在经济活动的融合互动性、目标的递进性、职能的统一性以及内容的关联性。一般而言,税收筹划具有多样性以及复杂性,涉及的范围较广,比较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因此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合理制订税收筹划方案,对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正确认识税收筹划。同时企业也必须要科学应用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确保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毕笔实.浅析企业财务管理与税收筹划的关联关系[J].经营管理者,2012(2):153.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5

关键词:研究型课程;辨析思维;自主学习

一、引言

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常是信息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长期的训练使学生不能形成系统、连贯的思维方式,学生对教师有过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milneandmcConnell,2001)。这些都迫切地要求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

本文以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财务管理课程为例,说明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研究型教学设计与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的特点是强调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以课程专题研究(courseresearchproject)为训练载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criticalthinking),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self-directedlearning)。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其特征表现为:学生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学习新知识;有针对性地根据问题的需要学习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辨析式思维能力;有能力识别和搜集相关资料,可以高效率、高质量地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国外许多学者研究认为,现行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能力。辨析式思维强调的是批判性的思考方式、认知和学习的一种能力,强调有选择性地对知识和信息加以判断与评价。

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种学习方法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特点: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深入研究和理解的兴趣,使学生成为发现、理解、评价以及应用知识的主动参与者。②有针对性地学习。从对现实问题思考中加深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和应用能力。③组织学习小组合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④开放式的动态信息资源和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机会自主确定分析对象、鉴别问题、搜集信息。⑤非结构化的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有机会接受现实的、复杂的管理环境,并逐渐养成对问题反复思考的习惯和质疑的学习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式思维。

在工商管理类本科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课程专题研究的形式实施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课程专题研究,是在运用专业课程其他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从专业课程教学中提炼出的关键性、综合性问题为主题,利用开放性的资源环境,结合现实商业环境,由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进行分析和研究的过程,并完成研究报告,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理念和核心,也符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的特点。

三、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1、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内容与训练体系设计以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基础,以案例分析和课程专题研究为主要训练载体。笔者根据本科生财务管理平台课的特点,遵循研究型课程教学的理念,设计了以价值管理为主线的三个系列课程研究专题和体现财务管理核心内容的六个分析案例。每个研究专题都使相关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点体系,通过完成该研究专题,可以轻松地掌握一系列相关的知识点体系,提高学习效率;案例分析则针对一些重要的财务理论进行基本训练,在学习核心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对研究相关专题未涉及的知识点进行补充。两部分内容相互结合、相互补充,使整个财务理论知识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体系。

在研究型课程教学中,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关键在于对问题的选择与设计。本文以公司价值管理为主线,设计了公司财务状况分析、财务预测和价值估价三个核心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包含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的知识点群,同时,三个研究专题知识点群之间紧密联系,涵盖了财务管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这三个研究专题的逻辑关系是:①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针对公司过去的经营与财务状况,目的是发现公司过去及目前存在哪些财务问题,并延伸寻求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司调整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②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对公司近期未来的规划,强调在上述公司财务分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公司进行短期预测和规划,解决公司营业收入和融资策略相配合的问题,是对公司短期的价值管理;③公司价值估价是对公司的长期价值管理,通过对公司价值评估,发现影响公司价值的主要问题及关键因素,为管理层进行价值管理提供依据,也为投资人提供相应的投资建议。学生在完成三个研究专题的同时,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并运用上述系列研究专题所涉及的理论与方法,也关注公司在当前、近期与长期价值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建立价值管理的理念。

2、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问题设计

(1)公司财务状况分析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研究专题的分析框架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杜邦分析体系和现金流分析两部分,涵盖了三张基本财务报表的全部信息。学生通过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历史平均水平比较,对公司的基本财务报表全面解读和分析,发现公司目前存在的财务问题以及引发财务问题的经营与管理的因素,为管理层进一步改善公司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价值提供依据。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样本公司存在哪些财务问题?

引导学生采用本研究专题提供的分析框架对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财务问题;

②产生这些财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这些根源对财务问题有怎样的影响?

引导学生寻找公司财务问题背后的根源,探究是什么样的经营问题导致了这些财务问题,又是如何对企业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财务分析的理解不是仅仅停留在财务指标的计算和简单的比较分析上,而是深入分析财务问题产生的根源,并逐渐体会到经营策略与财务策略的相互关系,以及体会如何通过调整经营策略来有效改善公司的财务状况。

(2)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问题设计

公司财务预测与规划研究专题,在财务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协调解决公司过去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调整公司近期未来的经营策略和融资策略,是对公司的短期价值管理,对未来经营期内公司价值目标进行修正和调整,为提高公司的长期价值提供依据。本研究专题设计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不同于传统的财务规划。传统的财务预测与规划主要运用销售百分比法,一般分为收入决定融资和融资决定收入两部分。传统的财务规划一般都把扩大产品市场份额、保持企业销售的快速增长作为公司的发展战略和追求的目标,只是单纯地考虑公司的市场目标,而没有考虑与公司市场目标相配合的各项财务目标,特别是公司的财务价值目标。但是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更关心公司的财务目标如何更好地与市场目标相统一、相协调、相配合。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与规划,是将公司价值目标与营业收入与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相配合情况下公司的财务规划。对传统的财务规划方法的不足进行了改进:①对各项目的预测不是简单地同比例地放大或缩小,而是要考虑各类资产以及资产项目与主营收入之间的联动关系;②考虑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③针对资产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④根据预期的财务指标以及改变假设条件后的可持续增长率,更能反映公司在预测期的情况;⑤考虑了公司的主动投资行为。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如何基于核心财务价值指标进行财务预测?引导学生采用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预测方法,结合公司的财务比率对公司短期未来进行财务预测。

②如何解决企业营业收入和融资规模、融资方式的配合?

这个问题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的财务规划的核心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按照传统的财务预测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学生需要全面考虑公司的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要在达到预期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实现既定的净资产收益率目标,并能完成对公司的融资规划,安排好融资规模及融资方式,即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财务目标的统一。

(3)公司价值评估问题设计

公司价值评估专题,是一个综合的研究专题。需要结合公司的历史财务状况分析和未来财务预测方法,对公司未来一个时期内的经营情况进行全面的预测,并根据各价值评估方法的原理,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对公司的长期价值进行评估,实现公司长期价值管理。是三个研究专题中对学生财务判断能力、专业敏感度要求最高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研究专题的核心问题设计:

①影响公司价值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从公司价值管理角度提出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不是单纯地预测数据而完成一个价值评估作业,而是从管理层对公司进行价值管理的角度,思考哪些因素对公司价值有着显著影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公司价值的,并为管理者提出可行的价值管理建议。

②公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这个问题从投资人角度提出,公司价值评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为公司的投资人提供有效的信息。公司的投资人需要从公司的价值评估报告获得公司未来发展潜力的相关信息,并作进一步的投资决策。因此,学生还需要从投资人的角度分析,样本公司的真实价值是被市场高估了还是低估了,样本公司是否仍值得投资人投资。

学生在这两个问题的引导下,完成价值评估的同时,从公司的价值管理和市场价值角度对公司进行全面的分析,从而对长期价值管理有了深刻的体会。

三个研究专题选择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主体,逐步提出层层深入的研究问题,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有针对性地搜集相关信息、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财务理论知识;同时,这些问题又是置于开放式资源环境的研究问题,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每个研究问题都没有惟一的答案,选择的样本公司不同,公司的经营方式、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问题的界定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每个研究专题又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研究问题,涵盖了一定数量的财务理论和知识点,可以细分为若干个具体问题,小组成员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共同合作完成研究专题。每个研究专题只给学生提出基本研究目标、可能用到的研究方法,由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根据公司的特点自主决定需要的相关资料、研究方法、具体研究问题及确定研究方案,给学生更大的空间挖掘公司的信息和分析深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实施

课程专题研究教学的具体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教师对研究专题项目所要达到的研究目标、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数据库资源、分析模型与工具、评估标准等进行介绍,对学生进行前期的指导和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交流沟通;

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

①确定研究对象。每组学生根据公司相关信息的可获得性,选择较感兴趣的某一行业的某一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由学生自主选择研究的样本公司,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的积极性,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②确定研究问题并细分为具体问题。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在研究问题的引导下,结合公司的特点和经营情况,确定公司围绕该专题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并细分问题。如对财务规划问题进行细分,确定具体研究项目为经营战略研究、利润规划、资产规划、融资规划等几部分,再针对各个具体的研究项目,结合公司的基本情况制定研究方案;

③拟定小组工作计划。确定具体的研究问题后,学生小组成员讨论拟定较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各成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明确的工作计划安排和确定的分工,有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并督促大家按时完成工作,使整个学习过程有序而高效。

④自主学习并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根据研究专题的内容和解决问题需要的知识准备,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搜集信息,必要时可以小组谈论共同解决,或请教教师。例如,对公司财务预测和规划时,需要学习销售收入预测、股利政策、项目投融资方式、资本结构等相关知识模块。

⑤侧重发现问题。学生选择的公司不同,规划时会遇到不同的具体问题。例如,规划时可能要考虑:公司未来的市场需求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的关键因素;目前资产规模和结构存在的问题;采取何种融资形式配合资产规模与结构的调整等,根据研究公司的具体特点,确定研究的重点,为提出解决方案做准备。

⑥提炼研究结论。完成研究内容,并依据对研究结果的判断得出合理的研究结论。针对研究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完成相应的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为测评阶段。学生根据每一个研究专题的要求撰写并提交研究报告,就研究成果进行陈述,并回答其他学生及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提炼各小组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点评;测评各小组的研究报告。

财务管理研究型课程的问题设计及教学实施过程,是一个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的思想和培养学生辨析式思维的要求。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通过小组合作,针对现实财务问题进行深入地、反复地探究,不断提高对专业知识及其应用的理解程度。

四、结论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6

一、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兴起背景

(一)需求方:客户理财需求日益增长

麦肯锡公司曾预计,2002年中国个人金融理财服务市场的税前利润将达310亿美元,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极具潜力的国家。虽然这一预计显然高估了一些,但国内“理财热”的兴起却是显而易见的。分析表明,理财热的兴起至少有以下几点因素:

1.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据国家统计局资料表明:1978—200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43.4元增加到2001年的6859.6元,年均实际增长达到6.4%。在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恩格尔系数下降加快。200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1978年的57.5%相比下降了19.6个百分点。特别是1996年至2001年,恩格尔系数下降速度明显加快,共计10.7%,年均下降2.1%。显而易见,人们的货币支付能力大大增强之后,在满足基本消费的同时,有了更多的资金满足其他方面的消费。

2.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体制改革激发了居民的理财需求。最近几年国家推出的货币分房化、教育产业化以及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也激发了居民理财的需求。也就是说,现在人们必须自己面对怎样实现家庭的购房计划、保障下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保障自己的健康以及安享晚年等人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全面的、相互协调的家庭财务计划和投资计划,即我们常说的理财规划。

3.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20世纪的最后10年,我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了西方国家资本市场近百年的历程。从金融品种看,股票基金债券等常见的投资工具都初具规模。截止2002年9月,我国深沪两市总市值达4.4万亿元,上市公司数有1200多家,投资者开户数达6850万户。金融产品的日渐丰富既提高了人们的投资理财意识,又为人们的理财规划提供了可实施的投资渠道。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地对800人做的专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4%的人对个人理财服务感兴趣,41%的人需要个人理财服务。pa18个人理财网站专业调查显示:50%以上的人是无计划分配资产的;78%的人愿意接受专家顾问意见,自己理财;25%的人愿意接受服务委托理财;70%的人认为有必要时常对自己的投资绩效进行评估;50%以上的人愿意支付顾问费。由此可见,我国居民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是热切而且比较成熟的。

(二)供给方:应对市场竞争,提供增值服务

我国保险市场竞争加剧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而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各公司最有力的竞争武器。近两年来,分红投资类保险品种,成为我国寿险业的高速增长的主力军。中国保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截止2002年10月底,全国保险公司寿险业务保费收入为1832.4亿元,同比增长约70%。分红类保险等新产品成为新的增长点,2002年上半年分红险保费收入达624.06亿元,市场占有率52.58%,同比增长1057.48%。国外成熟市场表明:无论是分红险还是投连险,该类非传统寿险都是未来保险市场上的主流产品,而该类产品的成功销售非常需要销售人员提供全面的理财规划服务,综合分析客户的风险偏好和资金状况等因素,将产品销售给能够承受投资风险,有理财观念和理财需求的客户,否则后患无穷,国外市场经验就是如此。

此外,在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机构全面进入国内市场,其参与竞争的重点主要就是提供理财服务等一系列中间业务,而在这方面,外资保险具有更雄厚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国内的保险公司要想保持或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不断壮大自己的个人理财服务队伍,提供优质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

(三)中介方:未来潜在的理财服务供给者

虽然我国新兴的保险中介机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家专业中介公司找到了长久稳定、附加值高的主营收入。据悉,多家保险中介机构都在积极策划提供专业的理财规划服务,以中介人的独特位置来彰现自己从事理财业务的独立性、专业性和客观性,以此作为公司发展的有效武器。

二、国际上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概况

(一)CFp服务理念对寿险业的影响

研究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就不能不研究CFp(CertifiedFinancialplanner)。CFp是国际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理财规划职业资格,2001年全美职业资格中排名第一。尽管CFp不是寿险专业从业证书,但是在国外,获得CFp证书的人中,有70%以上同时持有保险经纪人和证券经纪人资格证书,CFp天然地同寿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相联系。虽然寿险从业人员中CFp的总量有限,但CFp所倡导的“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全方位的理财服务理念却深入人心。国外的寿险公司,如友邦、纽约人寿等公司一直致力于理财规划服务的研究和开拓,并建立起了自己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队伍,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

(二)亚太地区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状况

在亚太地区,人们习惯称理财规划为“财务规划”。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都是国际CFp理事会成员,因此这几个国家的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渐成规模,以财务顾问的身份为客户进行理财规划正成为新世纪寿险业务员的转型目标。在刚刚落幕的第六届亚太寿险大会上,理财规划的挑战与角色定位成为此次大会的主轴。马来西亚2002年推出了“最佳建议规范”和“独立财务顾问”制度,要求寿险业务员必须收集客户充裕的资讯以后,才能提出适当的建议和寿险产品给客户。新加坡从1988年要求寿险业务员开始运用理财规划为客户进行资产分配,自2001年7月1日开始,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规定所有寿险业务员在提呈建议书的同时,必须让客户知道自己赚取了多少佣金。佣金透明的目的在于让保险业务员像医生、律师般收取专业的服务费用,提高业务员的形象和地位。

三、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内容及影响

(一)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基本内容

全面的个人理财规划涉及各类金融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某个理财规划师要提供从提出理财建议到完成具体投资操作全过程中的一站式服务。从成熟的欧美寿险个人理财市场服务看,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首先是某位理财规划师提出“理财建议”,然后再寻找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来具体实施理财规划方案。

从服务内容上看,寿险业理财规划服务主要包括:保险、投资、税务、退休、教育、遗产等六大方面。提供上述六方面的全部规划也称为全方位的理财规划。事实上,提供理财规划服务并不一定要求面对所有客户时都提供如此全面的规划,按照客户需求和寿险业务员的个人专业水平,也可以就某一个财务问题提供单一的解决方案(单方位财务规划),也可以主要提供保险、投资和税务方面的规划(多方位财务规划)。

从实施过程分析,CFp的标准执行程序共六步:第一、设定目标,目标必须有时间性、实际且明确;第二、收集客户资料;第三、分析个人财务状况,找出其长处和短处;第四、根据客户能力和理财目标,制订理财建议;第五、实行规划,因为行动最重要;第六、定期检查,因为理财规划是动态变化的。

从寿险业务员的角度看,其实可以将以上六步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从第一步到第四步为第一阶段,即提出规划建议阶段;后面两步为第二阶段,即理财建议的实施和绩效考核阶段。不同专业背景的业务员可以在两个阶段中扮演不同重要程度的角色,但是无论如何,在第一阶段,寿险业务员必须要为客户制定一套全面的、互相协调的、可操作的理财建议,在这个阶段,寿险业务员就相当于客户的“军师”,要提出战略性的资产分配建议。并在该大前提下,为客户制定更具体的保险规划,同时推荐其他领域的专家来协助客户实施其全面的理财计划。

(二)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影响

从直接的产品推销转变为围绕客户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这个过程本身可以说是行销史上具有质变意义的一大步,寿险业推行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将对整个寿险业、寿险公司、人及中介机构以及寿险客户本身产生重要的影响并带来多赢结果。

1.对寿险业的影响。整个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助于提升保险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提高公众的保险理财意识,避免少数不良人的行为影响到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说,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推行,也是寿险业规范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标志之一。

2.对寿险公司的影响。个人理财服务有助于开拓中高端客户市场。通过客户保险需求的深度挖掘,提高客户的口袋占有率,不仅可以给公司提供源源不断的业务收入,而且可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开发出最令客户满意的新产品,占据市场先机。同时,要满足客户的综合理财服务需求势必引起寿险公司与银行、证券等跨行业金融企业的合作,通过客户资源共享,创造更多的主营业务及其他业务收入。尤其对具有综合性的金融集团背景的寿险公司更为有利。

3.对寿险人及中介机构的影响。实施理财规划服务,要求业务员具备较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按照CFp的“4e”标准,实施理财规划服务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在考试、教育、经验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达到较高水准,才可能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在寿险业推行理财规划服务,必然会推动业务员提高自己素质,转变自己的角色,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朝CFp的最高职业资格迈进。如果能够出台强制性的法规,规定人销售保险产品必须提供全面的财务建议,则效果将会更加明显。另外,保险中介机构也有机会分到一杯羹,以提供理财咨询、培训和收取产品佣金找到立足之本。

4.对寿险客户的影响。毫无疑问,寿险客户也是真正的受益者,通过接受理财服务,他们可以明白自己的财务状况,明白自己究竟需不需要保险,需要多少保险以及需要什么样的保险;同时他们还可以明白自己的理财目标和生活目标是否合理,通过家庭资源的合理分配,以最经济的成本实现自己的综合理财计划,从而做到“明明白白消费,轻轻松松理财!”

四、我国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和发展趋势

(一)目前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缺陷

1.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有效的理财需求和供给都不充分。虽然国内个人理财规划服务需求日益显现,少数公司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总体上讲理财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初级阶段意味着理财服务市场本身并没有巨大的理财服务的主动性市场需求。虽然潜在需求很大,但现时的有效需求很少,普通的寿险业务员仍然可以用传统的产品推销式的方法获得客户。与此同时,理财服务的供给者也是风毛麟角,同时受制于人队伍总体素质低下等原因,所提供的理财服务层次较低。

2.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市场影响力有限。由于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体系尚未建立,虽然各保险公司可以选拔自己的精英业务员进行理财规划方面的培训,并尝试为客户提供个人理财服务,但由于没有系统的培训体系和专门统一的培训教材,也没有权威、中立和专业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资格认证证书,这些理财规划人员的理财规划技能和服务品质都难以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同,市场影响力有限。

3.现时金融产品的数量和品种不能完全满足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要求。虽然国内各项理财金融品种已经相继出现,但各领域的金融品种都相对初级,如股票市场不规范、银行产品简单、基金投资风格趋同、保险产品流行一阵风等,这些都制约着理财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效果。

4.现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国内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法律监管体系,个人税法的不完善,遗产继承等方面法律制度的空白,以及寿险行业理财规划服务的行业标准欠缺等,从制度的层面制约着综合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

(二)国内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发展趋势

1.寿险业开展个人理财规划服务所需的法律法规正逐渐健全和完善。个人理财规划服务的良性发展需要一个相对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理财”的专业性、复杂性、可操作性和隐私性,需要银行、保险、证券、税务、遗产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约束和保护,良好的制度环境是个人理财规划服务发展的前提条件。如同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一样,实施财务规划服务的保险监管部门规章也有可能出台。

2.寿险业个人理财规划服务行业组织逐步建立和规范。随着第二届中美策划金融论坛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国际上金融领域最权威和流行的个人理财规划(CFp)副业资格有望登陆中国大陆,CFp标准的引入将大大有利于保险业理财服务的开展。拥有权威认证,参照4e标准培养出的专职理财规划队伍,必然会提升理财规划师的职业影响,并刺激潜在的理财需求转化为显形需求。同时,保险业的理财规划行业协会在中国金融策划协会成立之后也有望诞生,行业的自律规范有可能逐步形成。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7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策划

财务策划与一般的财务会计工作有很大区别,其比较注重整个企业的资本运营和财务统筹。财务策划的主要范围包括储蓄/投资、保险规划、信用/贷款、税务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由财务策划的主要范围可以看出,其主要以规划为主,是从财务管理的整体来考虑的,是财务管理具体实施的主要指导。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一定程度上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财务策划又在财务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财务策划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一、企业财务策划的重要性

首先,财务策划是制定财务战略的必要手段。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确定财务战略具体目标是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战略总目标和企业内外环境因素来进行。企业财务战略管理需要设计战略方案,将此方案付诸行动。此方案在实施行动过程中,要评价实施效果。为了使企业拥有强大的竞争力,通过对企业财务战略的研究,扩大财务管理眼界。在财务战略的研究中,制定财务战略非常重要,针对企业而言,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财务战略是首要问题。其次,财务策划是企业决策的关键。财务策划比较灵活。通过核算、记录和报告等活动是会计所侧重的,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状况都是由这些真实、公允地反映出来,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会计工作是一项规范性极强的工作。财务策划活动能够为企业投资者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个价值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投资策划、税务筹划、融资策划等来实现的,由此可见,财务策划互动灵活性较强。再次,财务策划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财务策划已经成为企业策划的重要角色,并且企业的其他策划也渗透了财务策划。在日常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策划占据重要位置,企业经济运行中肯定有一些管理盲点,而这些盲点一般通过财务策划自我诊查就能够发现,然后将漏洞堵塞;通过内部控制策划计划、调整和评价企业经营活动,从而将企业的管理措施、规章制度、组织形式等制定出来;企业在商业信用、吸收投资、银行信用等方面进行选择时主要靠筹资和投资策划来进行,企业生存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由是否能够选择好短期投资、长期资产来决定。企业哪些成本存在多余现象可以由增收节支策划来进行,并且能够将出现问题的经营环节确定出来。在合理避税、债务重组、企业合并等重大财务事件中,财务策划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财务策划的另一个用途就是在产品定价、工资及奖惩策划以及财务政策等方面被运用到。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都进一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了扩充。

二、企业财务策划具体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

财务管理者必须强化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意识。现代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及一些突发性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往往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企业有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日常管理工作中规避风险很重要,但风险与报酬相伴而生,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选择,这是财会人员的一大挑战。强化风险意识就会为及时的财务策划做好思想准备,实际上财务策划的初衷就是规避风险,就是为了能通过一系列的预测、规划和修正等方式有效的避开风险,同时,由于事先的财务策划制定了有效的实施策略,又为后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指导。所以,强化风险意识,是增强现代财务管理者财务策划水平的思想准备。其次,企业要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为财务管理者实施财务策划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

2.对理财目标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首先,企业理财目标需要深化。传统的理财目标就是如何使经济利益达到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利润最大化,在这种理财目标的驱使下,很少关注财务策划,而是把精力放到过程控制和事后修正方面,这样做的后果是虽然短期内实现了利润的增多,但是损害了企业的长期利益和利益相关者,也不能使企业的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在当前市场经济的环境条件下,企业理财总目标应由“利润最大化”深化为“每股收益最大化”,以体现利润的内在质量及股价市值的最大化。使企业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有机结合,维护所有者及其他利益关系人的共同利益。其次要调整资本结构,获取“财务杠杆利益”,这是做好财务策划的前提。即如何结合企业不同时期、不同情况,权衡得失,对企业适度负债做出正确选择,合理安排资本结构,使之既获取较大的财务杠杆利益,又不影响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企业的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财务管理者在实施财务策划的余地,一个优良的资本结构可以实现资本成本最低,也可以保证企业运作中有稳定的现金流,甚至会决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因此,企业要在深化理财目标的同时,深刻分析企业但前的财务状况,调整可能存在问题的资本结构,从而为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财务策划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

三、结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而负责的系统工程,企业应该以财务策划为契机,采用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为财务管理构建科学规范的体系,使企业财务运营和管控能力能够在更深层次上提议提升,进而确保企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滔智:财务战略及其战略控制系统[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5(07).

[2]黄国良潘华钟晓东:基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的财务战略研究[J].当代财经.2004(05).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8

关键词:企业;财务;目标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财务目标管理是指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通过目标管理的方式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从而激励企业的管理工作人员以财务目标作为工作目标,并借助于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度,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得以实现。在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力度薄弱以及资金利用效率相对较低的背景下,开展企业财务目标管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规范化与制度化,已经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改革的主要趋势,这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财务目标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企业发展经营的财务目标,主要是指企业的利润收益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产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这些财务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完善的财务管理工作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以财务目标为基准的预算管理。即企业通过结合自身实际状况,初步确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并结合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以及企业的年度发展计划,制定完善的预算计划,从而对企业的资金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并对企业的收支状况进行全面的核算。

(2)资金管理。通过对企业的资金进行重点控制管理,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出现资金闲置或者是资金周转不良等财务问题的发生。

(3)财务分析工作。根据相应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周期,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与预测,进而直接的反映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并借助于及绩效考核管理的方式,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果。

(4)监督约束。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以及企业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必要的规范与约束,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开展。

(5)资产管理。主要是针对企业的固定资产以及流动资产进行管理,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避免各种资产浪费以及资产流失问题的发生。

二、企业财务目标管理保障措施

(1)结合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首先,企业应该结合战略发展规划,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细化制定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为了便于企业财务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以便于真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首先,必须能够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因为偿债能力也是企业财务状况好坏的关键目标。其次,能够反映企业的利润能力,并将盈利目标纳入到企业的财务目标管理之中。第三,能够反映企业的营运能力,营运能力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科学合理的设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为企业财务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导向。

(2)建立完善的企业财务目标管理监督体系。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目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通过辅助设置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不受制约的顺利开展。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将企业内部审计作为监督管理手段,结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周期,在企业内部开展深入全面的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反映,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量。

(3)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工作的实质就是企业财务的计划管理,因此对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目标化的管理,必须突出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目标管理的主要手段。在具体的管理措施上,首先企业应该综合内部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料数据,并借鉴往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依照企业的工作计划以及财务收支计划,完善企业的预算编制计划。在企业的预算计划编制结束后,应该将预算计划交予企业的哥哥科室部门进行复核,并汇总意见进行调整后送报主管部门审批。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则应该按照内外统筹、严格执行的原则,避免随意修改企业资金支出计划的现象发生,强化企业预算计划的严肃性与约束性,提高企业的整体预算管理水平。

(4)提高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必须对企业发展经营过程中的市场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控制,通过建立全面的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体系,避免企业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并最终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控制体系应该涵盖企业的资产管理、债权管理、融资担保、物资采购以及税务筹划等一系列的内容。通过对企业经营市场环境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风险发生概率评估、风险预警以及风险控制等措施,实现企业发展经营财务风险问题的规避,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基础保障。

(5)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的考核评估。为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各项制度措施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得到确实的贯彻于落实,必须重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考核评估。重点针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涉及到企业的经营能力、发展能力、盈利以及还债能力等几方面的财务指标进行重点分析。通过考核评估准确的反映企业在资产运用、规模以及效益成长、资产报酬率、债务处理等一系列的财务状况。通过这些经济方面的考核评估,督促企业财务管理朝着精细化、规范化与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在财务目标管理过程中,首先必须合理的设置财务目标,并通过强化制度建设与风险防范,完善预算与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实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制度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1]谭忠游.管理熵、管理耗散结构理论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再造中的运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9

【关键词】神华员工;职业培训;宜增内容

近年来,神华在员工配备、职业培训的总量、分布和质量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必须看到,当前企业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社会的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进步和神华的效益增长,使神华员工的可支配财产稳定增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员工的价值取向随社会文明的提升也在不断丰富和变化,这就需要企业结合社会发展,动态调整职业培训内容,与时俱进地为员工的工作生活提供得力的指导与帮助,进而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有机扩容和转型升级筑牢基础、营造氛围。

一、现代企业职业培训的内涵及特点

企业的职业培训,亦称“职业技能培训”或“职业教育”,是指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对劳动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和训练,使之掌握所从事工作的必要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企业加强职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有利于加速培养技术业务骨干和熟练工人,进而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当前,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化,现代企业职业培训的外延不断扩大,内容不断丰富,与产品特性、员工需求和市场扩张相匹配,企业职业培训内容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教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实用性与管理针对性。即培训不仅要确保毕(结)业生直接上岗作业,同时还要关注生产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竞争效果,促进教学与生产经营及社会实践相结合,既培养人才,又可获得社会和经济的双重效益。

例如为提高员工的综合工作能力,可对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业务和产品培训,对营销人员进行技术应用与管理培训等,以利于企业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员工智力,培养复合型人才,有效拓展市场。这一点在神华现有培训内容中体现得很突出、也很具体。

再如在培训中提出课题,模拟管理、宣传等实务操作,或组织学员深入现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与开发工作,之后总经验,研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制定出可行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业务流程,强化培训效果,直接指导实务。神华企业各分公司近年来的培训对此项内容也多有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二是具有较强的社会性、时代性和灵活性。一方面在培养对象上依据岗位的实际需要灵活确定;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依据社会主流思潮、员工的工作生活进行调整和扩充,以更好地指导员工的思想理念和工作价值取向。这样的培训主动引领企业文化趋向,使企业文化深深扎根在员工内心,进而增强企业文化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认同感。

例如为培养高新技术专业人才,2003年马云不惜斥资300万元,把1名员工送到美国一家企业去学习网络技术;再如微软企业为激发电子编程人员的创造力,公司的技术研发部没有作息时间规定,只有工作任务和进度要求,员工任何时间都可以到单位或在家中上班和下班;当发现大量技术人员抓紧夜间工作时,微软公司又推出内部员工健身培训和健康培训,以促进员工树立健康高效的工作意识和作息规律。实践证明,健康培训纳入职业培训后,进一步增强了技术人员对微软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工作责任感,企业的工作效能进一步提升。

三是综合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多数企业培训开始突破传统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关注和强调综合的职业素质培训。对员工而言,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业务技能只是形成生产力的基础,而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并不一定能给企业带来持续增长的效益。而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员工,即使在工作知识或技能上有所不足,也会为了实现企业目标而主动、有效地学习去提升自我,从而跟上企业发展的步调,成为企业所需的人才。而塑造员工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和诚信务实的工作作风,则需要对他们开展生活实际与现代知识相结合、工作需要与时代新兴理念相贯通、与时俱进与自我完善相融合的职业培训。

作为中国现代企业代表的神华集团,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展经营生产工作,工艺技术、安全标准和流程要求十分严密,近年来,职工对操作技能的熟练掌握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均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专业知识,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能动性,使企业经营管理更趋高效?笔者认为,增强企业培训的社会性与时代性,不失为一种破题关键。

二、神华企业职业培训宜增内容之原因

鉴于上述企业培训内容的延伸,同时中国神华面临管理与发展转型升级的需要,为使现有员工更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适应神华现代企业文化建构,并与之高度一致,建议对神华的职业培训增加职业规划、理财规划和健康管理等内容。原因概述如下。

一是神华企业员工队伍稳定,开展职业规划培训,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效力,促进员工个人发展和职位提升。“十一五”期间,神华员工平均离职率仅为1.8%,远远低于相关企业的离职率水平。同时神华员工的职业特点是专业技能性要求高,对劳动体能要求强,企业中的专业技术和技能操作人员占75%以上,平均年龄36岁;男性占80%。开展职业规划培训,可以促使员工正确地评估自我能力,与企业发展要求对标,科学地确定自我发展目标,激发工作热情,完善工作技能,从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企业定下培养和塑造员工的方向,便于企业更长久的选人、育人、用人、留人。

二是神华企业的员工收入较高,开展科学的理财规划培训,会使员工的收入合理保值、增值,趋利避害。目前神华员工的月收入高于各子(分)公司所在地各类企业的员工收入。工资收入是员工辛勤工作的收获,也会促进员工物质财富的积累。目前社会投资渠道很多,金融产品、房地产、收藏品等投资年收益不一而足,教给员工正确对待钱财,树立资金的安全意识、科学合理地储蓄和投资,对员工稳定的家庭生活、积极作为的工作态度和健康向上的财富观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不为钱囿、不为识短,远离资金风险,是摆在神华员工面前的人生课题。增加理财培训,就成为神华企业长远稳定发展、爱护员工、提高员工职业素质的新内容、新举措。

三是神华企业生产一线员工安全性要求高,非工作时间比较集中,对此,建议效仿微软公司的做法,加强对员工的健康管理。通过启发和培育员工的业余爱好和运动习惯,不仅可以增强员工的体质,还可全面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责任感。同时,神华员工中有一定的人员属于夫妻两地分居状态,健康的兴趣爱好和健身运动,还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和家庭的热爱、依赖与关切,从而使员工家庭稳定、生活充实、身体健康、工作努力、精神愉悦,最大限度地减免员工违法犯罪的发生,有效提升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和神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文质量。

三、职业培训宜增主要内容

(一)增加职业规划培训,帮助员工正确树立人生目标

1.职业规划的主要内容

职业规划,全称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是指一个人对他一生工作时间内发展历程的计划、实施与思考。具体来说,即个人在对自身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最佳的、最适合自身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具体的学习、培训、实践等安排及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

职业规划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帮助员工把工作干好,它让员工通过自审与总结,客观地了解自己和社会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掘自身潜力,致力于提升自我和丰富职业内涵,包括提升知识的容量、工作的能力、兴趣爱好及特长等诸多方面来实现人生的目标。因此,职业规划的根本,是一种务实的职业态度,它具有较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等特点。

职业规划可以分为短期规划、中期规划、长期规划和人生规划4个不同阶段,短期规划一般是对近一年的工作、学习习惯进行改造、提升,并确立目标跟进;中期规划一般是对2-3年内的生活、职位与能力提升提出目标;长期规划一般是对5到10年内的工作发展、生活愿景进行计划,并确定积累的标准;人生规划是包括工作、生活、兴趣及一生工作追求的蓝图。

2.培训的方法与目标

做好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员工是好事,对企业是大事。结合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职业规划培训重在引导与示范。

1)讲授与启发

职业规划对神华员工是一门较适用的必修课,无论对新员工,还是在职的老员工,让大家清醒地认识和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到提升自我的方法和路径,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通过课堂讲授,使大家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企业发展密切相联,职位的晋升只是职业生涯进程的单个目标而已,虽然不是任何人都能成为团队的领导者,但所有员工都因尽职责而达标。

培训要重点关注员工的兴趣和感受,启发大家结合各自的岗位要求,为自己量身定做一份系统的职业规划方案,包括给自己定下短、中、长期目标。当学员认真制订出人生第一份身在神华的职业规划时,他的职业成长即与神华密切相联,并对神华文化充满职业认同。

2)组织示范。针对神华年青人多的特点,培训中可鼓励学生当众宣讲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生动地陈述职业自我管理与完善,给他人以启示。也可特邀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深厚业务素质的老员工,谈他们在神华的历程及对学员的期望,并回答学员感兴趣的问题等。这样,员工顺着企业要求的方向发展,工作才有效率,职业成长目标将会水到渠成。

3)跟踪规划成效。职业规划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如果不进行合理的指导,有的职工会在职场或社会发展中迷失而不知所归。建议企业以3年和5年为一个阶段(30岁以下的员工要3年一个阶段,40岁以上的员工要5年一个阶段),开展职业规划的对标和跟踪培训,对其自我改进情况进行指导、修正,进一步增强职工与神华企业发展的契合度。

客观的职业规划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完善员工的工作技能,还可帮助员工实现工作的价值。因此员工人人都要规划,人人都要示范,由此打造活力四射的神华企业文化风貌。

(二)开展个人理财规划培训,帮助员工积累财富、趋利避害

1.个人理财规划的主要内容

个人理财,与家庭理财是同一概念。个人理财规划,是通过整理和分析个人(家庭)收入、消费、资产、负债等数据,根据个人的用钱目标、风险承受能力、心理偏好等,设计家庭整体财务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过程。

理财规划的目标,一方面是合理利用家庭财务资源,有效安排消费,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流出;另一方面是有效安排保险和投资,做到对生活保障,使个人及家庭的财务状况处于最佳或可控状态,从而提高生活品质。

随着社会生活进入理财时代,民众家庭金融资产不断增加,神华员工也不例外。当前的理财渠道除惯有的储蓄、国债、保险外,间断性热炒的投资方式有人民币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外汇、期货、黄金白银、房地产、艺术品等,日常还有地下钱庄、天使投资、社会企业集资等。由于投资的品种和渠道日益增多,所需的专业知识也不尽相同,投资方法也很难完全掌握,易于民众掌握的有效的理财方法,是根据个人不同人生阶段的财务状况、财务需求和风险承受力,组合投资,以实现个人财务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培训的方法与目标

1)通过讲授建立正确的理财理念

理财,特别是金融理财培训的费用很高,就是因为培训的核心是“钱”,钱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性,理财培训就是针对钱的特性进行分析、计算和演示。重点是教育学员树立正确的理财理念:一要走出“理财就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的误区,树立理财既要开源又要节流的理念;二是走出“穷人钱少谈不上理财,富人钱多不需要理财”的误区,树立不论贫富都需理财的理念;三是走出“理财只是为了发财”的误区,树立理财是为了丰富生活的理念;四是走出“理财只是一时一事行为”的误区,树立终身理财的理念。21世纪是互联网金融理财时代,理财教育方兴未艾,在个人理财和公司理财时代到来的现在,谁理财,财理谁。

2)讲授理财风险,警示员工远离资金风险。

理财风险的核心,是资金的风险,因为钱是趋利的,而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因此我们不可忽视资金的安全特性。并且资金的安全性要大于趋利性。员工的资金和资产,是员工的劳动所得,因理财不当或不懂理财而流失,对员工个人和企业都是损失。风险,就是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企业教育员工看好家财,正确对待风险、远离风险,是对员工的切身关爱,也是提升员工职业素质的切实做法。培训可针对目前神华职工身边的资金风险讲起,就民间集资和资金链断进行讲解,指导员工远离非法集资,避免误入资金圈套,增强对资金的管理驾驭能力。

3)指导员工理财规划。

个人理财,绝不是购买一个保险产品,开一个银行账号或证券账户,而要根据其人生各阶段的特点来制订理财目标和实施方案。因此理财培训要重点分析员工的收入和人生阶段,指导大家分求学成长期、社会青年期、成家立业期、子女成长期、空巢中老年期、退休老年期六个阶段的财务进行打理规划。鼓励大家演说各自的理财规划,引导学员间相互评点。

神华员工不仅从神华获得工资、福利与培训,还获得财富保值增值的技术,这将势必带动企业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与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开展健康管理培训,教育员工珍爱所成、享受人生。

1.健康管理培训的主要内容

健康管理通过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通过培训的指导,适量适度、适可而止地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等,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对个人,健康管理使身体状况得到改善,节约了更多的治疗经费;对社会来说,也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员工是企业的生命,是为企业带来效益的最重要的因素。目前大多数国内企业对“健康管理”的认识和理解是体检和员工福利。虽然国家已经实行了社保体系,并提供公司员工相应的医疗保障,然而现有的医疗保障只能满足员工最基本的医疗需求,只有当员工生病以后才能使用,但是当员工处于“亚健康”状况以及“高危”状况时,该社保体系不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而当员工处于亚健康或低迷的工作状态时,这种低效工作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而最终遭受损失的还是企业本身。

因此,企业的“健康管理”是一个管理体系,它通过培训指导,使员工获得全面的健康,最终达到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幸福指数和竞争力、降低医疗费用支出、享受健康幸福生活、提高企业绩效的目的。就此而言,员工是企业的生产力,健康的员工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培训的方法和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对影响健康的因素进行过如下总结:健康=60%生活方式+15%遗传因素+10%社会因素+8%医疗因素+7%气候因素,由此可见,生活方式管理是新兴的个人健康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策略。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培养,培养的主动性在人们自己,就是强调个体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如何培训员工,使之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健康的身心目标呢?

第一,教育。通过培训,指导员工成功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健康,让员工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全面了解和懂得如何运动、如何食疗、如何减压、如何调节心理、如何调整居家环境等达到身心的适意与轻松。

第二,锻炼,身体力行保健康。企业可以组织教授员工太极拳、八段锦、广播体操等;还可从心态(理)健康出发,推荐健康图书阅读,组织员工琴棋书画的展览、表演赛、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员工的业余兴趣爱好,鼓励员工业余健身、休闲,亲近大自然。

第三,交流沟通。引导员工就自身的业务爱好、健身运动和旅游体验互相讲授、互相学习。采取“人人当学生、个个当先生”,分小组互相提问等手段,引导员工互相学习与借鉴,掌握新的健康方法。当员工互相交流、学习时,能迅速减压,并增强员工的自信,提高对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使用率。

第四,使用健康管理工具。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人们自己制订一系列的健康计划,由执行者靠毅力自觉执行,通常半途而废的居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一系列的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工具为人们提供了不少便利,使得生活方式的养成更有趣,人们也更有动力。

总之健康,决非一日之功。企业要培训员工从年轻时就要对健康做终生的规划,避免“病到身时苦觅药”,心态健康向上,情绪乐观豁达,这样从身心上强大自己,让自己胸怀宽广,是少生病、常健康的最佳良药。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神华将培训文化更好地与时展与社会变化相结合,将会进一步发挥职业培训对员工的促进和激励作用---职业生涯规划,促使员工有目标地工作;理财规划,使员工实现财务自由;健康管理,引领员工健康快乐地工作生活。这些现代文明的管理理念与知识系统会更好地满足职工和企业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将企业员工的财务安全和人生安全也纳入神华企业的文化管理内容,这将进一步丰富和充盈神华企业“安全文化”内涵,并有效推动神华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陈武魁.企业员工培训管理的思路和方法.职业,2012.7

[2]《职业生涯规划与自我管理》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2010年8月1日)

[3]《金融理财》中国注册理财规划师协会培训教材,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06年6月)

[4]健康管理.百度百科[引用日期2013-04-16

[5]《神华集团强化风险预控管理努力实现安全发展时间》2012-07-19文章来源: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理财规划的具体目标篇10

一、企业集团类型与预算管理控制体系

对于企业集团发展而言,其发展战略的关键在于解决以下两大问题:(1)公司战略定位及各子公司的经营战略与中长期规划;(2)集团管理控制模式,它是通过组织调整、权力配置来管理和协调集团内部业务关系,以保持集团整体经营战略的实施,并保证其整体收益最大化。

从企业集团战略定位上,我们可以将企业集团分为两大类型,即资本型(控股型)企业集团和产业型(混合型)企业集团(王斌、张延波,2000)。对于资本型企业集团,其总部的作用在于进行投资规划与产权管理,它类似于port(1987)所提出的组合管理模式(portfoliomanagement);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则是一种以产业链为支持的企业集团,母子之间、子公司之间存在很强的业务关联度,管理总部的主要任务是战略定位、业务协调及资源配置,因此它同时要求对战略、产权和业务三方面进行全方位管理。

针对这两种不同的集团类型,人们开始讨论其各自的内部管理控制风格与体系,及其这些内部管理机制对其整体业绩的影响。goold和campbell等人的研究表明,集团母公司管理导向与控制机制是影响公司整体收益能力的关键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产业相关性很高的企业集团,如果母公司总部不能有效地强化其内部管理控制,也可能无法将其潜在协同效益发挥出来,因此产业间的高协同性并不完全代表整体高效益;反之,产业相关性很低的企业集团,如果母公司总部能够强化其内部管理控制职能,其集团整体效益也可能完全会得到充分体现。

为此,goold和campbell等以总部与各业务经营单位间的管理关系为出发点,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分为三种不同模式,即战略规划型(集权型)、财务控制型(分权型)和战略控制型(折中型)。goold和campbell关于企业集团管理控制分类方法,对企业集团的预算控制意味着:(1)不论何种管理类型的企业集团,母公司总部都应将预算控制作为其管理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2)不同管理导向的企业集团,其预算控制导向、管理重点与方式存在某些差异。我们将按照goold和campbell和思路,来重点阐述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

二、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及总部管理重点

(一)战略规划型企业集团-集权预算模式

战略规则型企业集团的主要特征是业务关联度强(如横向一体或纵向一体化)。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各子公司之间较强的业务协同性,使得总部协调功能发挥所得收益大于协调成本,如总部统一采购和营销、统一对外筹资等经营或财务战略,会提高公司整体效益。基于此,母公司总部在进行集团控制时,一般均将预算管理定位于:第一,集团内部的统一的资源规划系统;第二,集团内部信息反馈系统和作业控制系统;第三,企业集团内部业绩控制系统。

这种定位的目的在于通过集权化预算控制方式,来强化总部财务规划功能,理顺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之间的财务关系。在战略规划型企业集团看来,战略目标的实现是第一位的,集团内部的所有分部或经营单位都是实现公司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预算与战略管理的结合来看,这类集团的预算控制系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预算导向必须符合母公司产业发展战略,母公司与子公司的预算目标明确,且市场导向(如占有率)及相应的市场预测结果可能成为母子公司各自预算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2)强化预算的资源规划功能,在预算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将一切经营活动所消耗的财务资源全部纳入预算体系;

(3)总部具有对下属经营单位的预算控制权,下属经营单位往往只是预算执行主体而非预算决策主体;

(4)资本分配以支持公司总部战略为主要标准,而不以财务可行性为主导,子公司没有投资决策权,各子公司都只是利润或成本中心而非投资中心;

(5)详细地规定了下属经营单位的作业程序与财务运作规则(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在考核预算时主要根据各子公司所占有资产总额的收益情况来进行;

(6)强调总部的基础设施和财务集中服务(如要求资金集中结算、收支两条线管理)。因此,不难看出,这类企业集团的预算管理是全面的,它既强调预算管理的战略目标导向,同时又强调预算的全程规划与全程控制、财务(预算)与非财务(作业)统一性等特点。

(二)财务控制型企业集团-分权预算模式

这类集团的主要特征是下属各子公司间业务关联度较低、协同效益差,母公司将自身定位于从事资本运作的实体,以股东的权利来行使其买入-持有-卖出决策。在这一定位下,母公司更多考虑的是下属子公司的业绩是否达到母公司期望,因此,母公司的预算控制体系是基于业绩上的财务控制而做出的。

其预算导向及相关特征主要表现为:

(1)母公司对下属子公司的预算导向是目标型的,即目标或期望资本报酬率(roe)会成为子公司业绩预算目标的起点,目标控制与目标管理成为预算管理的主要特征;

(2)子公司根据母公司集中认定的预算目标来编制自身的预算,这一预算要符合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母公司对预算形成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

(3)利用预算监控来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但预算监控以不损害-各子公司独立财务运作为前提;

(4)预算指标是核心式的关键指标体系,过程指标相对较粗,但结果考核指标很严,预算考核成为评价母公司是否对子公司进行再投资或其他决策的主要参考依据;

(5)母公司对子公司是否追加投资,主要从财务上看各子公司是否已达到了母公司所规定的资本竞价条件。其中竞价条件主要是母公司进行资本投资时所能接受的最低收益率,总部负责资本竞价管理,审定资本预算,并分配资本。

经营上的分权必然要求财务控制上的相对集权。在这类企业集团看来,结果考核上的集权是其主要控制特征,预算控制是实施财务控制的主要手段,“用预算数据说话”成为一种管理文化。但由于它只强调结果而不考虑过程,因此,短期预算目标的合理确定就非常重要,母公司过高或过低的目标导向都不利于集团整体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子公司是否实现了预算目标、是否存在人为的利润操纵等等,都是母公司关注的焦点。

(三)战略控制型企业集团-折中预算模式

战略控制型企业集团试图将上述两种模式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即在关注战略目标导向和过程控制的同时也关注预算结果。它代表了自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以来战略管理由战略规划转向战略控制的趋势。在这种模式下,母公司作为战略筹划者,主要从事以下工作:(1)制定集团主要政策;(2)在各子公司业务计划与母公司资源可供性协调的基础上,按照集团整体最优化原则向各子公司分配财务资源;(3)母公司提供预算大纲和预算思想,具体预算由子公司编制,但需经过上级主管(包括业务归口部门主管和上一级预算管理部门等)认定与初审,由母公司最高权威组织审批下达;(4)母公司严格评估各子公司的业绩。

在这种管理控制模式下,预算管理采用折中型的做法,其管理要点主要有:

(1)母公司作为战略筹划者,根据市场环境与集团战略,提出母公司战略目标,如明确进入(或巩固)哪些产品领域、这些领域的销售增长率或利润增长率等;

(2)根据产品领域优先顺序,由母公司提出企业集团的资本预算,以确定对各子公司的资本分配政策(如哪个子公司的投资应当追加,追加多少等);

(3)采用自下而上式预算编制模式,强化对下属预算的审批权;

(4)重点审核各子公司的重点业务预算,对获准通过的业务预算进行全方位的监控;

(5)加强对各子公司预算执行情况的评估与考核。等等。应该说,战略控制型管理导向是当代企业集团管理的主要方式,预算模式摆脱了“事无巨细的战略规划型”的各种不足,同时也避免了“粗放管理的财务控制型”的诸多缺陷,具有很强的“资源规划与结果控制相结合”的综合特征。

三、我国企业集团预算控制的基本取向:折中预算模式

预算管理已成为我国企业管理的一种机制,为此国家有关部门都相继出台了一些在国有大中型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政策与办法。对于企业集团而言,我们认为预算管理应当而且必须成为母公司强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机制,但是如何强化预算控制职能,还有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必须做。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是明确我国企业集团预算控制的基本取向,即对上述所讨论的三种模式进行取舍。

(1)从企业集团类型看。我国企业集团的组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在1991年至1997年间,国家先后确定了两批共120家试点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都是典型意义上的产业型企业集团,而纯粹资本型的企业集团还为数不多。对于产业型企业集团而言,其组建的基本动机也是为了规范集团业务关系、提高内部业务协调能力和增强集团整体效益。因此,采用分权式的财务控制型管理导向不可能成为这类企业集团管理之首选。在母公司管理内容上,战略管理、产权管理和业务协调管理三位一体,这一特征就决定了企业集团管理控制模式是战略规划型,或是战略控制型。

(2)从集权与分权角度看。在全球范围内,企业集团的产业结构与组织模式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如果将企业集团产业结构分为单一产业、主导产业、相关产业和无关产业四个层次的话,则管理模式上所采用的集权与分权程度也顺次选择高度集权、相对集权、高度分权和完全分权四个形式。我国企业集团内部产业结构大都介于主导产业和相关产业这一区间,相对集权和高度分权模式都是可供选择的。这就意味着,战略规划型和战略控制型两种管理控制导向都是可取的,与之相对应的预算管理模式也可能是战略规划型预算控制模式,或者是战略控制型预算控制模式。

(3)从母公司的管理能力看。母公司预算控制能力是在战略规划型或者战略控制型两者间进行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如前所述,战略规划型预算控制模式要求母公司是全能式的,而这一点在我国是做不到的,更何况它还会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如子公司积极性不易调动、母公司预算是否具有权威性值得怀疑等)。相反,战略控制型预算控制模式对母公司提出的要求会更高,但所要做的工作量并未加大,它关注战略、关注重点业务规划、关注结果考核,母公司并不替代子公司进行直接管理,而是在集权基础上分权控制。因此,这一模式同样适合我国当前现实。

四、国企业集团折中预算模式下需要关注的两个重要问题

(一)关于预算权

从公司治理角度,预算作为监督、控制经营者行为的一种机制,其预算权(包括预算目标的确定、预算审批权限、预算追加权限和预算考核权限)均由公司董事会行使,经营者自定预算、自我考核预算并不符合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原则。我国《公司法》对此也有所规定。在这一前提下,问题是作为母公司是否有权力并直接对下属子公司下达经营预算?如果有的话,子公司董事会的地位如何考虑?如果没有的话,如何保证母公司整体经营战略通过预算方式来实现,即如何实现战略控制型管理?通常,母公司对子公司预算的直接影响通过以下方面来体现:(1)通过战略来影响子公司预算目标与导向,如,母公司将短期经营战略定位于市场份额增长、利润增长或者两者兼顾,这种导向会通过母公司预算管理大纲的方式来下达给子公司,子公司编制形成的预算必须符合这一导向,从而贯彻母公司战略意图;(2)通过在子公司中所占有股权的份额,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在子公司董事会中的席位,来间接控制子公司预算形成,这一形式并没有破坏子公司作为独立法人应有的法律地位;(3)母公司预算管理部门具有对子公司经营预算进行业务审核的权力,从而保证子公司预算管理不偏离母公司的战略控制目标。

(二)关于短期经营战略与年度经营预算的整合:预算大纲

集团发展离不开战略,战略规划有长有短。适用于年度预算的是短期经营战略或规划,它以集团长期发展战略为基础,以母公司年度预算编制大纲的方式体现,对所有成员企业具有约束力。母公司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主要考虑以下两大因素:

(1)市场导向还是利润导向。市场导向以市场占有率或增长率来体现,在预算管理思想中,它要求将子公司业务量或业务额作为核心指标,围绕市场预测来编制预算。利润导向则以利润额(率)为目标,要求预算编制围绕毛利、息税前利润(ebit)、息税前利润加折旧(ebitda)、利润总额或税后净利润等来编制,体现目标利润实现所需要的业务规划、资源配置、作业安排等一系列预算过程中。不同的导向还带来不同的预算思想,从而形成不同的预算编制体系。

(2)财务导向与经营导向。财务导向要求一切为财务目标而服务,预算目标即为短期财务目标的体现,财务目标的实现以预算实现为保障,财务业绩及财务数据成为评价子公司经营好坏的唯一或主导标准;财务导向还要求预算规划必须稳健,经营活动的发展速度以不超过财务资源所能提供的支持为限(即不高于财务上的可持续增长率),同时负债规模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额度之内;利润的质量要求以相应的现金流为评价标准,经营现金流量利润率等指标会成为预算考核的关键指标之一。经营导向的预算体系以经营活动为重,一切围绕经营活动的开展而配置资源,财务资源成为经营战略的支持系统,预算管理的核心是经营规划及相应的作业规划,财务规划是次要的。

五、本文小结

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是强化企业集团管理控制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对集团控制类型的区分,以及预算模式的选择,为我国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提供一种想法和思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能还会出现很多更为具体的问题,如预算与计划、预算管理与目标管理、预算委员会的定位与权责等,都因不同的集团类型、不同的管理理念、不同的企业文化等而存在不同的预算解决办法。

主要参考文献

王斌、张延波。2000.《企业集团组建与运行中财务与会计问题研究》,财政部1999重点会计科研课题。

王凤彬。2000.集团公司产权管理中几种组织模式比较。改革。5

fredriknilsson.2000.parentingstylesandvaluecreation:amanagementcontrolapproach.managementaccountingresearch,11,89~112.

goold&campbell.1987.strategiesandstyle:theroleofthecenterinmanagingdiversifiedcorporation.oxford,basilblackwell.

goold,campbell&alexander.1994.corporate-levelstrategy:creatingvalueinthemultibnsinesscompany,johnwileyandsons.

bettis,r.a.1981.performancedifferencesinrelatedandunrelateddiversifiedfirms.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37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