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10

体育课程方案篇1

关键词:体育、艺术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前言: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新课程改革呼之而出,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撞击着传统教育的方方面面。

随着当代体育锻炼理念和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当代的中学学校体育教学也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正渐渐远离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要求。这就对我们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课程的体育教学理念(健康第一)应如何推出适合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内容和教学方法?应该如何对学生的体育课学习作出合理的评价?

一、新课改下的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校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之一,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活动的中介,学校的教学内容是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讲义,活动安排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及行为。体育教学内容是指为了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卫生保健基本知识和各种运动动作。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而努力,这就要求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切的课堂教学包括体育课堂也要改变以前“放羊式”的自由活动,尤其是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提高,学生信息接触面的扩大,学生的兴趣变得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教学内容不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二、新课改下体育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体育新课程的改革给学生的体育课带来了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也给他们的体育锻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体育新课程的改革给学校体育老师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对现今的体育老师要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不但要掌握多种专业技能,还要把握流行元素、跟上时代;不但要掌握体育专业理论,还要能解释一些体育锻炼内容里面蕴含的基本原理;不但要具备基本的教学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展开创新型的教学方法。

三、新课改下高中艺术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与催化剂,在高中生学习艺术的过程中尤其如此。就要求高中艺术老师在进行艺术教学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课堂角色,从以往的传授艺术技能、知识向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转变。艺术老师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方法,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艺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和主动意识转化成持艺术课堂环境。

作为艺术的一种,艺术的课堂环境不能像数理化那样,死气沉沉,大家都在自我思考中,高中艺术的教学不能如此,艺术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创建一个宽松、活跃的艺术课堂环境,尊重学生对于艺术作品的独到见解,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不是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而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过程。艺术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哪怕它是荒谬的、无道理的,甚至是相反的见解,积极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以创新精神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主张,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积极探索的过程,很多的艺术教学实践都表明:老师在放弃权威、指令者的角色后,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和教育环境,是有利于学生活泼、自由的学习艺术的。

(三)要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多媒体已经逐渐普及到各大学校中,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不仅是一场教学方法的变革,还是一场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在内的一场历史性变革。伴随着现代教育方式的日益推进,传统的艺术教学手段以及教学模式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恰好有力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给艺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四、结束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进入实施阶段,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的方面都比原来的课程有所新的突破。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其它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学生正在由"书呆子"型的学习方式转向主动、活泼、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随着体育和健康在当今社会渐渐受到重视,中学的体育课堂教学必然会发生质的改变,这表现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许多方面,包括教学环境的变化,教材的变化等等。因此,现代教师面对这样的挑战必须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做适应性的变化,才能适应新时代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将“健康第一”和“终身锻炼”的理念用合适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进行普及。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高中艺术教学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艺术老师要坚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贯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全面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郑剑锋.浅谈新课程下的体育教学改革之本[J].新视角,2008,(1):114~115

体育课程方案篇2

关键词: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方案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304-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云南中医学院受场地设施、师资等教学资源的限制,公共体育课程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2008年学院迁呈贡新校区,全面贯彻落实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新一轮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已迫不及待。我们将针对中医药院校的专业特点、学生需求、师资和场馆等条件,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从而满足学院体育教学、群体活动和运动队训练的需求。

一、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实施中存在不足

自1982年6月国家卫生部、教育部、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发出“关于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体育课中增加传统保健体育内容”的通知以来,经过20多年的教学实践,云南中医学院将传统保健体育作为一二年级学生必修内容,共60学时,使得传统保健体育项目逐步形成了学院体育课程的特色。

公共体育基础课主要以传统保健体育项目为主,占教学比重的41.7%;田径、篮球、排球、游泳共占教学比重的41.7%,课上很难进行系统有序的教学。为了解决现代体育项目教学时数、项目少的问题,2002年6月学院开设了院级选修课(篮球、排球、足球、武术、散打、健美操)。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程内容,迎合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公共体育课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开课的总学时少,项目分散

云南中医学院开课对象为一二年级学生,没有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及研究生开设体育课。对于学制大部分为五年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来说,体育课的数量明显不足。同时,学生在两年内完成4套传统保健体育功法及田径、篮球、排球、游泳等项目的学习,在教学时数有限的情况下项目较分散,学生很难在课堂上熟练掌握某项运动技能。

2.特色课程构建初见成效,改革观念并未深入人心

学院在体育课程设置上虽然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价值取向,但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生搬硬套现象。传统保健体育学时和套路相对较多,比重过大不适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现代体育需求。同时,存在学生对传统保健体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课后没有成为锻炼及娱乐的主要手段,致使该项目不能真正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3.对传统保健体育理论重视不够

传统保健体育有其独特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中理论体系是精髓,是中医院校开设此类课程的初衷。学院在特色课程建设过程中淡化了理论的传授,养生保健的精神实质被忽略,使学生仅学到了外在的套路,而没有深入地进行内化核心的领悟。

4.教学资源薄弱

近年来,学院不断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教学条件有所改善。现投入教学使用场地共有各类场地19936平方米。但是,缺少室内体育场馆,使健美操、瑜伽、乒乓球和羽毛球等学生喜欢的热门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二、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设想

随着2008年学院整体搬迁,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得到加强,为学院新时期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了物质保证。为紧跟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立足中医院校办学的特色,体现学院传统保健体育教学的文化性、中医性、时代性特点,我们提出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1.课程模式

医学专业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处在青春期和中医药院校的特点,采用“以生为本,构建特色”的体育课程模式。其含义是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自身条件,允许学生进行纵向选择多个层次的课程,或横向选择多个方向的课程,逐步打破年级界限,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2~3项运动技能(包含1项传统保健体育项目),拥有自我参与体育锻炼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健康体育习惯,最终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2.基本特征

学生可根据自身条件,兴趣、爱好等,从第三个学期自愿选择体育课程。学院给予一定的选课自由度,提供充分的锻炼空间;以过程性评价反馈学生阶段锻炼的效果,使学生保持自信和激情,在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形成自己的体育生活方式,自主构建自己的体育文化体系,真正理解体育与健康内涵,从而走向“阳光体育”的境界。

三、课程方案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新校区的教学条件、学生兴趣爱好及中医院校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坚持最优化和合理化,即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又能办出中医学院的传统保健体育特色。同时,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要充分利用新校区的场地器材资源和教师专项特长,最大限度地开设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1.课程内容

(1)云南中医学院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学院体育课程内容将分为两大部分,即理论知识部分和实践技能部分,两部分内容相互渗透,整合成完整的体育课程模式。第一,理论知识。健康知识:体育卫生知识;运动营养知识;健身安全知识。传统保健体育文化知识。现代体育文化知识。专项竞赛规则。体育欣赏。第二,实践技能。竞技类:技能的训练;技能的提高;群众性竞赛活动。素质类: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娱乐类:现代休闲体育类。保健类:保健养生类;传统保健体育类。

(2)课程内容设置

第一,分段式基础教学阶段。课程分为两部分,即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

理论部分包括健身锻炼的科学方法、终身体育与健康、体育生活方式与健康等专题,主要对大学一年级的新生进行体育思想教育。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体育健身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教会他们合理健身锻炼的方法和手段,了解新型“体育观”和“健康观”,建立良好生活方式。

实践部分是对新生进行体育基本技能的培养,尤其是各种全面提高身体素质的可操作性的手段和技能。开设的课程包括身体素质练习课、基础课等。

第二,特色选项阶段

在本学期内学生必须选择一项特色课程。这些特色项目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工作和民族习惯。传统保健体育项目的蓬勃开展,将更加丰富我校体育文化的内容,符合我院的办学特色,在体育领域首次体现人文参与精神,也将在较高层次上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做出贡献。

第三,自主+特色选项阶段

学生在第一阶段的教学后将实行第一次选项分流,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及自身条件,对学院提供的各项选项课程进行自主选择,课程的目标要求比第一学期有所提高,理论课的教学注重精讲,重在培养学生对自己选项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新兴体育运动将会给云医带来新的气息,又能满足学生追求时尚、崇尚休闲的需求。在本学年开设特色课程选项课程,巩固第二阶段的教学成果,形成我院的特色,提高竞技水平。

第四,技能与个性创新阶段

在此期间,将从各专项课程活动中发现选拔优秀体育尖才,组成我院的专项竞技队和预备队,并利用选项课程资源,重点培养这些人才,充实我院竞技体育人才库;同时在该类选项课程中,逐渐培养我院的优势项目。该类课程的开展将会把我院体育课程改革推向高潮,对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以上各学期,对于伤、残、病及特殊体型等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我们将专门开设保健体育课,满足他们体育学习和锻炼的需求,使他们学会适应自身情况的锻炼项目及方法,以促进其身体保健和康复,帮助他们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特点的切实可行的健身计划与健身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2.课程特点

(1)现代与特色课程统一

课程改革后,在内容方面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教学状况。课程内容将把现代体育与传统保健体育的实践与理论知识集合在体育课程之中,增加了人文体育知识的比重,增加了体育素质练习的内容,为健康体育奠定基础。

(2)强化师生互动

我院这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重大转变,增加了选项课程的比重,特别是高级选项课程的开展,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空间,使得教师对学生的生活方式、体育与健康观念的影响不断加大,通过教师运动技能的传授、文化思想的教育,以及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熏陶,学生会逐渐培养出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健康向上的体育生活方式,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扩大课内外互补

我院这次体育课程改革以“大课程”的观点统领全局,将体育课程从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娱乐,从有形的身体操作延伸到无形的精神塑造,扩大了课堂内外的互补空间。特别是在课外特色体育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的身体去经历民族传统体育或时尚运动,用自己的心灵亲自感悟运动的魅力,对体育的诸多文化、精神有内在的情感体验,从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对自然、对人类、对社会的热爱。

云南中医学院将进行的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有效地将现代体育和传统保健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塑造学院公共体育特色课程、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和“终身体育”的新型课程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云南中医学院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实施意见的通知[Z],2007.

[2]许桂芝,路俊艳.对体育课程设置与改革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2005,9,(3):66-69.

[3]翟立武.高等中医药院校传统保健体育教学改革特色[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3):92-94.

体育课程方案篇3

[关键词] 课程设计  法律和学习指导框架  教育教学理论  课堂教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各界人士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我国的职业教育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借鉴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教学模式,使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无论是在定位上还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存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德国作为世界上职业教育发展最的国家之一,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下面,从法律法规和学习指导框架、教育教学理论和课堂教学三个层面就德国职业院校课程方案设计的支撑和原则进行探讨。 

        二、 法律和学习指导架框层面的支撑

        1、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与法律框架条件。

        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由完备的法律规范进行支撑,完备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个人的专业能力发展是作为国家的公民权利和义务被立法规定的,所有公民应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为行使自己的权利和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法必依和执法必严也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公民有依法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第六条指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组织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依法履行实施职业教育的义务。

        在德国接受职业教育即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在我国,公民有接受职业教育的权利,但职业教育的义务是行业或企事业组织。权利和义务没有在公民个体上得到体现。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中各个学科专业的技能要求是严格遵循职业的工作和业务要求而提出的,由政府统一制定大纲,具有统一的标准,我国的职业规范杂、多,劳动社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行业、各职能部门都有,种类繁多,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完善和统一。

在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的教学应特别强调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将工作技术与能力提高相结合。应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实行自我导向学习,并尽可能多的和学生已有知识相联系。目前,我国也开始注重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的培养,但效果不明显,直接原因就是知识体系杂乱,不健全,没有一个统一的指导思想。

        2、时间框架条件。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中专业的教学大纲,是根据现有的对专业人士和相关专业技术员的相应要求,来进行制定的,有统一的标准。职业技术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建设应考虑专业人士和技术员的要求。在必修课和选修课程的层面,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的课时要求基本相似,关注学生基础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在实施效果上,与行德国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3、课程框架条件。

德国高等职业专业学校的每一个专业的教学大纲中的所涉及的能力和内容都是根据学习范围而进行确定的。职业行为能力是在实际的情境中设置相关的问题和内容结构,学生在相应的情境中对相关内容进行学习和分析。

德国的职业教育中,为了有利于对每个教学设计领域内的内容进行必要的协调,需要建立年度工作计划。在工作计划中,所有的教师应组成一个工作小组,共同决定教学方法和教学重点,这些方法和重点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并没有完全做到,或只是局限于某一个专业领域而没有扩展到整个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德国,由于教学过程具有了更大的独立性和更广泛的自主性,使得高等职业专业学校发展有了很大的加强。教师的任务是根据职业学校的教育要求,考虑学校和地区的特点来充实教学大纲中的课程要求并在课堂中实施。因此为了实现相关的、全面的课程计划工作以及行为导向的教学概念。面在我国,教师局限性大,操作空间有限,教学自由度小,教学中出现问题更改不灵活,学校的管理体制上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学领导部门应为在复杂的现实问题中实现智力和行为能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该计划的设置应尽可能多的考虑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

        三、 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

        1、 心理学基础。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使学生为复杂的职业工作做准备。不仅在学校中而且在许多经济学领域中。可以看到,在教学中获得的、传授的知识很难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正确的应用。在这个领域中“传授”的概念经常存在一个误解,即它仅仅意味着知识从教师的头脑中“转移”到学生的头脑之中,这一观念在教育心理学中是完全错误的。因为知识不是可转移的客观对象,而是个人头脑中建构的结果。

        另一方面在学习动机和情感方面,传统观念有着不良的影响。在非正式群体中,元认知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组织与当前仍沿用的学习组织形式是不相容的。对于学习者来讲,事实性知识经常仅仅是“惰性知识”,即容易记忆的知识,而非是可应用的知识。

        对于知识的获得不应仅仅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为导向,而更应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因此,应建立一种积极地、可自我控制的、建构的、情景的和社会化的知识获取过程。知识的获取过程是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独立的过程,它是和许多方面相互依存甚至重叠的。但是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将其拆分开来,对其个别部分进行思考。

        2、能力。

        为了实现职业行为能力的教育目标,学习者必须将专业能力转化为知识、个人能力、专业能力三个部分,并能够审视和控制自身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成功的应对新的、意想不到的和日益复杂的职业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行为能力将不仅仅是专业、方法、社会和学习能力的总和,还应对个人学习和小组学习过程中的技能进行开发。教学应解决下面两个问题,即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技术和如何有效的培养新技能。在教学中,应根据学习者现有的和可获得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并充分调动学生的意志力、学习动机和社会能力,来解决不同情境下的问题。能力一方面与已有的知识内容相联系,另一方面又可理解为是对这些知识内容的实际操作。 

[参考资料]

体育课程方案篇4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学校体育课程教改的背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3的体育专业学生对专业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面对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当前严峻的教学现状,提出了新的课程教改模式(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和创造型教学原则。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人,人们已经认识到素质教育在中小学教改中的地位和作用,然而在以培养师资为主的高等师范院校,却还是沿袭了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大学生主体意识、创新意识的发挥和培育。体育专业由于学生文化成绩较差,更暴露了专业理论课应试教育的弊端,理论教师常常照书宣读,即使有所发挥,也只是讲些题外趣闻,有时理论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详尽解说理论要则,学生却听不进去。另外,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分数的制度又养就了学生考前1-2周突击复习的坏习惯,使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缺少主动性、积极性,学生的各种能力得不到发展。基于素质教育中“学会生存,学会学习”的要求和造就新世纪体育师资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我们提出了以学校体育学这门兼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专业理论课为突破口的体育专业理论教学整体教改方案—,’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

1教学改革的背景

1.1知识经济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知识经济将在21世纪成为主导经济。这对教育提出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应当说,教育理论界多年前就已经注意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到若干前奏性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例如: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1972年发表的《学会生存》就自始至终暗含了培养创造性以适应生存需要的主题。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进一步指出:“教育的任务虽毫无例外是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报告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作为教育的4个支柱。报告对尊重个性发展给予特别的强调,这实际上囊括了构成现代化创造型人才智能结构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

1.2应试教育的弊端

“应试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建立在“仓库理论”基础上的,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难以应付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复杂局面。“应试教育”旨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结果大多数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开发,多样化的创造个性得不到发展。在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中表现为把知识看作是一种能力,对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情感、思维、个性体现并不重视,在教学中常常表现为反复灌输,并以考试成绩定论等手段以推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以考试结果为学生综合成绩的传统评价模式,养成学生平时不读书,考试靠突击的坏习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创造动机得不到发展,“应试教育”选拔出的“精英”,大多成为高分低能。这种填鸭式灌输教学方法,使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现成的结论,只对结果、目标感兴趣,而对探求规律的过程本身缺乏热情。在体育专业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弊端体现在:1)考前用功压倒平时兴趣,用外在的压力抹杀人天生具有的对知识追求、好奇和内动力。2)教师压倒学生,教学被看作是教的过程,而非学的过程,学完全服从教。3)死的知识压倒活的学习活动,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的知识都不能转变为学生现实的学习活动,理论脱离实践。4)学习内容的先后是以理论知识的复杂程度而不是以人的学习心理为次序,知识被看作是一种外在强加物。

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体育专业理论过程中,也普遍产生了种种厌倦情绪。在1998年对本系1.2,3年级150人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上理论课的注意力集中的有21.02%,较分散的占80.31%,还有8.61%的学生上课不守纪律;从整堂理论课的精神状态上看,只有14.96%的学生精神处于饱满状态,说明上课时精神状态欠佳。2000年对本院1,2,3年级共428人进行调查,喜欢上理论课的占33.51%,说明理论课对学生吸引力不够,学生认为专业理论课的影响因素次序为:授课方法(35.66%)、教师教学风格(25.47%)、个人动力(13.94%)、考试压力(11.53%)、教师个性(9.38%)、其它(4.02%),说明教师授课方法和教学风格是影响学生态度的主要因素,教学效果改进的主要责任在于教师和教师所采用的教法。

1.3教师教改的迫切需要

面对体育专业学生对理论课学习缺乏兴趣、理论教师上课难的现状,教师在探讨如何进行深入教学改革,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目标,又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使教师从灌输式教学中解脱出来,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他们在局部上进行了改进,如教材改革(通过精选教材内容,增加内容信息量等),教学方法的改革(通过讲座、讨论、课外作业、多媒体教学等),但没有跳出教改活动围绕教师“教什么、怎么教”的传统框架,没有能完全从学的角度人手研究学生学习的过程、行为、情感、动机等,然而它代表了体育专业理论教师的一种改革心声,一种迫切的变更需要。

2“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1集学术主义课程论与人本主义课程论优势为一体

学术主义课程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一个流派,其影响远远超过了由博比特(Bobbit)创立的工学主义课程论与康茨(Counts)、布拉梅尔德(Brameld)创立的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斯坦豪斯(Steln(;use)、布鲁纳(Bruner)、施瓦布(Szchwab)等,它认为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异常复杂的竞争时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机会和能力,把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因此它主张(1)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来组织课程;(2)设计螺旋式课程、重视内容安排的序列化;(3)突出知识形成过程教学;(4)提倡教师引导下的发现学习。然而这一流派也暴露出了过分强调理论,偏重课程的学术化(培养少数尖子式教学课程),被认为是使学生“非人性化”,妨碍了“完整人格”的实现。

人本主义课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梅茨等人,它认为课程应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到满意的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意(affect)、认知(congnition),感情(feeling)、理智(intellect)、情绪(emotion)和行为(behavior)等,并发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建立了“人性中心课程”(Humanity—centeredCurriculum)。它的出现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重视人文学科课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在实施中易助长自由主义。

基于上述现代西方各流派的优缺点,在体育专业理论教改过程中,首先需考虑到应针对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以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同时也要注重改变传统的以教师压倒学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以体现学生的情感、需要、兴趣等因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积极学习过程,造就学生学会学习、学习适应、学会生存的能力。因此,我们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是以培养学生能力,适应社会需要为核心,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尊重学生情感、需要、个性、兴趣为向导,集学术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优点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2.2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把教学(视听)理论总结为“经验之塔”(见图1)。

戴尔认为靠言语符号、视觉符号而获得的抽象经验,其学习过程速度较快,但不易保持,易遗忘;而通过观察途径而习得的经验,是情境教学,学习速度中等,不易遗忘,易保持;而通过具体实践操作而习得的经验,学习速度慢,但牢固可靠。从目前体育理论教学的现状看,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经验获得的途径,虽然也曾有人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而获得的抽象经验的教学模式。本教改活动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设计、查询、合作、讨论、演说、辩论等,并结合具体实践活动,使观察和实践结合起来,并配以多媒体教学,以利于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实践运用和牢固掌握的整体教学目标。

2.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事物由各人方式去理解,因此强调以个人本身经验来解释现实,斌予意义,并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着重小组合作学习。根据以上理论,教师在给定问题后,就得让学生自己在课外收集各种材料,按自己的思想去解释现象,并重视小组合作、商讨,如此既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发挥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发展自我提供了条件和环境。

3“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教学模式与特点

“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教学模式如下:教师研究学校体育学学科结构、确立教学起点和教学逻辑秩序~设置章节问题情景~师生协商、确立教学目标~课外资料收集或课外观察或实践活动~个人和小组合作研究~整理和写作一课堂论点呈现、提问、讨论和辩论(结合多媒体教学)~教师综述~结果记录。

4“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创造性教学原则的提出

与传统应试的教学法相比较,“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在学习组织、学习系统、学习控制、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详见表1)。

在体育专业理论教学中,我们提出了“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的创造性教学原则。

4.1学会学习的教学原则

一个学生如果没有学会学习的能力,而是靠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那么随粉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也将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所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环节都要围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能力这个主题,这是索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不断适应新时代、新知识的迫切需要。“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就是调动各种因索,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下,让学生课外自寻资料,自编提纲,课中自我表现,与同学间合作,课后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来体现学生自学、自教、自评的能力,以发展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会学习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从传统教法中接受教师和书本里那些现存的知识和解题答案。

4.2自主学习的教学原则

“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在课堂内外,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由此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班级集体化教学和个别化、个性化、因材施教的矛盾,采用了创造性教育思想和原则、改变教材体系和课堂内外教学模式,以教师指导,师生协商教材,学生自编提纲,小组讨论,小组合作,课堂角色教学等主要形式,教师再不是照本宜科,而是组织引导、控制答疑等途径与学生交往,如此,自然形成了课堂内外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改变了教师满堂灌、学生无心学、死记硬背的教学弊端.真正体现学生自主、自愿、积极主动、热情的学习气氛,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4.3师生协商教学的原则

传统教学法以书本为主,教师按规定的教学目标,照本宜科,这样既抹杀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全面改进了师生间的关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采取了以学生兴趣出发,结合指定教学目标、基本教材,教师与学生共商讨和制定学习目标、学习体系、课堂教学形式、内容、教学方法,并共同进行课堂评价与教学效果评价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教学思想。通过师生协商形式,尊重了学生愿望、兴趣、爱好,表达了学生真正的学习思路、情感、思维方式,同时又激发了教师的教学热情,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投人学习过程中,给学生创造一种不受干扰和评价影响的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由联想式的发散思维,发展了智能。

4.4合作学习的教学原则

应试教学的特点就是学习的个体化,从知识的预习、课堂理解、记忆到课后的复习都是学生个人的事,最后的考试也是衡量个人知识多少的一种形式,因此,这种教学不利于发展学生间的社会交往素质和心理品质。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发展学会生存能力,而生存能力最关键的素质就是群体间相互交际、相互合作能力。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所进行教改活动的一条重要思路就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并与老师一起合作教学的能力,按不同兴趣爱好、教学目标分小组,每个小组在课外一起搜寻资料,讨论题目,编辑教材和学习素材等,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积极思维。

课堂教学更是合作学习、合作教学的产物,小组间的不同观点的竞争促动学习小组内的合作,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学习中接受同学间的知识。师生之间也采用合作教学的形式,鼓励让学生上讲台,让学生扮演学者、教师、社会活动家等角色,教师则成为学生的“辅导角色”,在一旁组织课堂秩序,并加以指导。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合作者、向导,师生关系转换成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关系,由此来发展学生合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争能力等素质。

4.5从创造中发展知识的指导教学原则

与传统应试教育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和掌握知识不同,“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的创造、想象知识能力,从收集资料、自编教材开始,学生就根据师生协商教材目标,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接受大量的不同内容和不同观点,然后总结出自己所需内容和观点。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小组之间的交换意见,教师的指正,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最后通过自我评估、写小论文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这种从创造中、实践中获得知识的新途径,远比死记硬背知识来得主动、形象、巩固。

4.6不同学习机制不同指导教学原则

在课堂教学这一重点活动过程中,‘旧标一半导式”教学法还考虑了不同学习者与对象间关系的间题,帕森斯曾把学习的机制划分发明、模拟和同一化。结合“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我们把发明指向为以小组形式自编而形成的新的学习内容,模拟是学习其他小组制定和教师修正的新的学习内容。同一化则是学生在思维活跃、创造性人格奋发时,接受所学内容,此时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发明和模仿机制也随之增强。这条原则暗含着3个前提:一是按学生知识水平、能力高低、个性、风格等多样混合原则编小组;二是班组小组中鼓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学习,不搞互相比赛、惩罚、成绩排队张榜、相互监督这一套;三是在创造中、快乐中、热烈中接受和学习新知识。

4.7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教学原则

我们以新型的创造教育思想彻底改变了“应试教育”高分低能、高学历低创造力的状况,全面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目标一半导式教学法的教学,我们强调了学生以下能力的培养和发展:1)搜寻资料的能力,即通过图书馆查寻资料能力、收集资料能力、编写提纲能力等;2)独立创新能力;3)和别人合作工作的能力、团结协作能力;4)组织学习活动的能力,即通过小组活动,组长负责主持教学活动;5)学会学习能力、独立操作能力;6)演说能力,表达、辩论能力;7)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初步实践能力;8)初步科研能力;9)自我评价能力;10)他人评价能力。

5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配备条件

(1)以小班、中班的形式上课(20—40人)为宜,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各项活动。

(2)考试制度是教学的指挥棒,必须进行彻底的改革,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且教师需有较大的自。

(3)为学生提供方便的文献资料查询服务,包括提供校内“中国期刊网”资料查寻服务。

(4)学期开始,教师应向学生公开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使学生明确了解本学期的教学目的、任务,以便学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体育课程方案篇5

1

理念的改变

长期以来,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课时,更多地只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安排教学,教学

过程以“教”为中心进行教学安排,这一切都只是围绕教师为中心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让我们已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技能发展,不仅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专业水平,尤其需要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开展有效的实验与科学研究,要求我们要具有具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转变我们的思想,改变我们的观念。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口号,其实也就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的四个新理念:

3.1.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课程是所有学校课程中唯一与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的课程,因此理应为促进学生健康,培养合格、健全的国民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学校教育课程中都不可能缺少体育课程,这是因为体育课程在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方面所起到作用是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例如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课程标准认为:“体育可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以达到中国传统五育并重的教育宗旨。”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融合与学生身心发展密切相关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方法,关注学生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生活方式的形成。无论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锻炼,都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

3.1.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而运动兴趣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又特别重要,因此只有学生对体育活动有兴趣,并使体育活动成为学生自己的内部需要,他们才会自觉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因此,体育课程应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学生有了运动的兴趣才会经常参与体育锻炼,才能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才能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意味着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重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但并不排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指导作用,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需要进行示范和讲解,但并不是要过分强调教师自己的指导作用,也不要花费过多的时间进行示范和讲解,应该留有尽可能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释放情绪和体验愉快,并获得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3.1.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是为所有学生所设置的一门课程,体育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有运动天赋的学生。因此,体育教学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可能受到同等的尊重和关注,都能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和进步。许多国家或地区,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例如美国加里福利州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种种差异,为所有学生规划学习进程,并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乐趣。”

要以新的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工作,我们必须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所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身体活动去实现健康目标;实际上,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在学好体育基本技能与发展身体过程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应能力的提高。今后我国中小学的体育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的行为表现,更要重视学生在课外坚持锻炼身体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3.2

教案的改变

3.2.1教案的格式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季浏对教案的格式有句名言说的非常好——“教案无格式”。

仅从这一点就说明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格式固定,有的甚至是艺术型的教案表示了一些不满。但同时广大的一线体育教师又期盼着一种崭新的教案格式的诞生。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三段”式教案对以往的教学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作用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因为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见的“社会适应”“心理健康”等教学目标都没有出现,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都是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千变万化的,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式应对随时变化的对象显然是不行的。新课程标准也没有给出统一的教案格式,这为我们体育教师留有广大的发挥空间,因此许多教师对传统的教案进行了修改,例如简化教案,加强教案的灵活性,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只要教案有利于教师的教以及能促进学生的学,这样的教案就是好教案,是值得我们广大的体育教师去学习和借鉴的。

3.2.2教学目标的设置

由于体育的功能和健康概念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程所肩负的“育人”任务将更加艰巨。

新课程标准把原来的认知、技能和思想情感领域目标发展成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使体育与健康课学生学习目标的内涵得到极大的拓展。在一节课的具体教案中,目标与内容则是具体的、相辅相成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来制订。新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在把握课程五个目标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把一节课要教给学生的体育知识、技能和促进学生某些方面的发展紧密地结合起来,逐步达成课程的总目标。一节体育课具体要安排几个教学目标,应当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实际水平及教学环境等因素,实事求是地制订出具体的、恰当的、本节课能够达成的目标,并反映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的体育学科的本质特征。

3.2.3重、难点的确定

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过分地强调竞技体育,导致体育与健康课教学的重、难点往往就是所要教授技术动作的重、难点。但随着体育课学习领域的不断延伸,体育与健康课中的重、难点已经不再是所教技术动作的重、难点,它还有可能是社会适应、运动参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例如我们可以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作为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重、难点不再是唯一,而应该是多元化的。每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应该十分明确,采用的教法、学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具体编写教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最重要的两三个学习领域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并且要把最重要的放在首位,其余依次类推。只有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经过科学分析制订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才能指导我们进行体育教学实践活动。

3.3

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让学生们每天10至12小时坐在那里读书、听课、思考、记忆、同想、再现,以便能同答教师的问题——这真是一种无法胜任的、使人精疲力竭的劳动,他归根结底会摧残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可见,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会把学习活动变成沉重的、枯燥的、单调乏味的事。

传统的体育课一味地强调教师采用传授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一种接受式的学习方式,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强调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助长了学生学习的依赖性,同时泯灭了学生的创造性,更不会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仍是当前最经常采用的一种学习方式,而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如何把这种学习方式运用得更合理、更符合现代人发展的需要。为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练习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的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中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代表的新的学习方式运用而生。

自主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让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安排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调控,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得以确立;自主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从“学会体育”到“会学体育”,即形成一种体育学习的能力,可以使学生在课外即使没有体育教师的指导也同样可以进行体育锻炼。体育运动中不但许多运动技能需要改造和创新,而且许多游戏方法、练习方法也需要改进和创新,学生探究和创造出来的内容和方法更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兴趣爱好,因而更受学生的喜欢。更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习惯。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学生的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不仅如此,新课程标准还积极倡导和实践学习方式的个性化,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视角出发,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

3.4

师生关系的改变

传统体育课程中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主动传授与被动接受的关系,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始终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体育教师处于绝对权威的地位,体育教师与学生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往”,认为体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如果没有交往,就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传统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学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无法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难以适应新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新体育课程要求体育教学通过交往,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师生关系。体育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教师既要参与到学生的体育学习和活动中去,也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充分发表学生自己的见解,同时使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在同他们一起学习和活动。新体育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而尊重和信赖学生是实现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因此必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必须真正尊重和信赖他们,否则,新的教学理念就无法得到实现。

体育课程方案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在档案课程开发及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档案课程增加有限,并且多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档案课程设置,受教育者接触更多的反而是非档案核心的内容,造成对档案理论及实践的认识和理解越来越少,有喧宾夺主的倾向和趋势。2、作为支撑档案课程的媒介——档案教材及其配套书籍等资源建设也未达最佳状态,需要改变教材的单一化,走向多样化和特色化。3、现有的档案课程及其资源开发集中于档案教育工作者,而数目众多的社会档案工作机构及人员参与程度严重偏低,从而使档案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有一定的脱节。

二、档案课程开发的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课程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①课程作为教育得以实施的工具和媒介物,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是整个教育系统的软件,是学校全部教育活动的预定“程序”,学校教育的全部实践都是以课程为轴心展开的。课程问题是规定以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来培养新一代的人的问题,它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它提供一种具有系统的育人目标、分类分领域的学习内容、多样的学习渠道和周密的教育进程的育人计划;并提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信息载体,如文字教材、音像教材、电脑软件以及活动指导书。这些育人信息载体既蕴涵着学生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多种间接经验,也可引导学生去获取必要的直接经验;既包含着学生认识世界、了解自己所需要的媒体,也有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主动进行探索的指南。档案课程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档案课程对于培育未来的档案工作者起着角色确立、档案工作规范与方法内化以及职业能力胜任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是档案教育教学过程和环节不可或缺的内容载体和工具,其自身的开发和完善决定了档案事业的长效发展与活力。

三、档案课程开发的模式

档案课程开发实践可通过档案学科课程开发、档案综合课程开发以及档案活动课程开发来实现。

1、档案的学科课程开发

档案的学科课程是以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科目,是一种单学科的知识组织模式。现有的档案学科课程是基于档案基础理论课和档案应用技术课两大体系来设置的,但总的来看,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学科课程设置上多有交叉重复的现象。部分课程名称虽有差异,但在课程目标及内容大纲上并无显著区别。二是较偏重文史类型的课程,科技、管理类课程仍是弱项。课程改革虽删除了一些陈旧的课程,补充了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管理等新内容的课程,但是其新陈代谢的力度还是有所欠缺。三是缺少与时代相呼应的档案课程。对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变革和创新所引起的变化缺少课程上的积极应对,这与培养方案的时滞性有关,通常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是在学生进入校门之前敲定,而大学一年级基本无缘于档案专业课程的学习,更多的专业课程学习是在大学二、三年级完成的,因此培养方案至少有一年以上的时滞存在,很多新科技前沿、管理前沿的内容没有及时地反映到课程设置上来,而把目标寄望于在教材和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去填补,影响了知识和技能学习的质量和水平。

为此,档案学科课程开发和设计不应被忽略,尽可能使学科课程的差异化拉大,满足档案事业涵盖面广、业务涉及领域复杂的特点;提高档案科技、管理类课程的比重,满足科技发展给档案事业带来的变革要求;在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应体现出一定的空间灵活性,满足环境变化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新挑战。

2、档案的综合课程开发

综合课程是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综合课程一定意味着包含源于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课程要素,并将这些课程要素以某种方式与一个主题、问题或源于真实世界的情境联系起来。档案学科并不仅仅具有自身的独特性,档案有与其他事物相生的共性,档案教育有其能够综合化的基础,如以信息资源为中心设计和开发档案综合课程;又如在社会走向法制化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事物的证据性价值,可以利用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特质在证据性价值方面所发挥的独到作用,与法律等相关课程内容结合、渗透形成档案综合课程;再如档案集知识内涵、知识形态于一身的知识属性使得它能够广泛渗透于其他各种学科知识的教育当中,也能够很好地使档案走出专业圈子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不同门类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也是设计综合课程的一种方式和策略。

在具体的形式上,可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来设计和开发档案综合课程:

一是档案的学科综合课程。以档案学科或档案的文化知识为课程整合的基点,打破和超越档案分科课程自身固有的逻辑,形成一种把档案相关的不同内容有机整合为一体的新的逻辑,以克服档案分科课程所造成的档案知识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通过寻求其与不同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将档案知识的学习与其他知识彼此整合起来,这不仅有助于优化学生的档案认知结构,丰富档案学科的知识背景,还能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档案知识的无尽兴趣。高校普遍开设诸如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文献检索等课程,就体现了课程综合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也为档案课程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

二是档案的社会综合课程。以与档案有关的社会生活的问题为课程整合的核心,使学习者熟悉、适应或改进档案及其环境。如以社会记忆作为课程整合的核心,以社会记忆的创造、留存、维护和传承作为档案的社会综合课程的内容;或以不同类型人群为对象开发特定的档案综合课程,如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档案人员开发具有不同特色的档案综合课程,这对于档案教育和培训都是必需的科目和教材。

档案综合课程的开发,可以避免单一的档案课程因内容的枯燥而带来的厌学和抵触情绪,但它也并不是几门传统学科知识的拼盘或混合,而是一种有效的整合,形成的是一个新的有机体、一种新的逻辑结构。

3、档案活动课程开发

档案的活动课程强调档案活动和经验在学生档案知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历史上中外教育家充分论证了活动课程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以及杜威所提出的“教育即生活”都是很好的理论基础。现代西方国家为了适应科技迅速发展的需要而开展了“科学、技术、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其基本精神在于把科学教育和当前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间接参与现代生产和社会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科学的社会功能。档案学兼具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性质,因而档案活动课程的开发有必然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为此可通过与家庭结合、与社会组织结合来设计和开发档案活动课程,让学生在与档案相关的活动中学习档案知识,掌握档案技能,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动课程以开放性学习促进学生档案专业知识的全面发展,对于启迪学生学科融合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考空间和专业创造能力有积极的作用。

四、结语

正如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在《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一文中指出,档案思想最引人注目的要属根据国家档案概念建立起来的以司法——行政管理为基础的档案工作向建立在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和利用基础之上的社会——文化档案的变化。这种转变表明档案和档案工作实质上已经涉及到每位公民,这既是档案课程开发的依据和基础,也是档案教育的现实诉求。

注释: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体育课程方案篇7

【关键词】课程规划课堂教学拓展课程课改保障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转变育人模式,课程改革又是转变育人模式的重要因素。本轮深化课程改革把“选择性教育”思想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本质上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将深化课程改革作为余姚教育内在发展和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抓手,紧紧抓住“四个点”,以此推动本轮课改向纵深发展。

一、抓实课改规划――深化课改的起点

个性、拓展、整合是浙江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词,它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权”,需要校长有卓越的课程领导力,切实做好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确保深化课改有序、有效地进行。为此,在加强学习和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强化“论证指导”这一关键,对76所学校课程改革方案论证全涉及、指导全覆盖,整体提高学校课改规划的质量,使之成为这轮深化课改的一个亮点。

(一)明确顶层设计内容,搭建课改方案框架

习惯于执行课程计划的学校,缺乏对课程规划的意识和能力,需要有明确的规划内容和框架。于是我们根据这次深化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提出学校在深化课程改革顶层设计时,务必编制好“三方案+三表”。“三方案”(一总两分):《学校深化课程改革总方案》+《学校拓展性课程实施方案》+《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三表”:总课程表+作息时间表+教师任课情况一览表。

(二)指导课改经典案例,提高课改方案档次

要整体提升每一所学校课改方案的档次,需要有几个高质量的样板作示范。我们在课改初期,重点打造了两所学校的课改方案:长安小学“BeSt”课程和实验一小“实美”课程,点亮深化课改的航行明灯。

(三)研制方案论证要点,明确课改方案标准

有标准才有方向,“怎样的学校课改方案才是优秀的”,一直是我们重点思索的问题。为此我们研制了以下七条论证参考要点,促使学校课改方案更规范、科学、系统:①能依据校情和核心素养理清办学方向,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明确且合理,关键词提炼恰当;②课程结构符合上级规定,且能支撑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办学特色,逻辑性强;③方案结构完整,责任落实明确,措施具体到位,安排合理有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④围绕课程改革的立德树人、拓展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进、教师团队、互联网+教育等方面全面推进,且主攻方向明显,亮点突出;⑤课程建设的程序明晰,有一套课程开发、选用、审核、选课、实施、评价等具体要求和做法,力求拓展性课程精品化、系列化;⑥课堂教学改革追求“学为中心”,组织保障到位,措施手段有力,任务目标明确;⑦方案整体性和统领性较强,与学校三年发展规划紧密结合,体现课程改革与教育科研、教研组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紧密结合。

(四)论证学校课改方案,把握深化课改方向

方案在实施前需要进行科学的论证,确保方向正确、目标合理、措施到位。而这单靠学校的力量明显不足,我们就抓实“论证”环节,确保学校方案有思想、有措施、符合逻辑。我们组织部分优秀校长和专(兼)职教研员成立学校课改方案论证指导组,分学段分类分组对各学校“三方案”“三表”进行论证,分别采用a、B、C、D等级赋值,对相对优秀的a、B类学校进行指导,C、D类学校则要求重新设计,并将达到a、B类学校的课改方案编入《启航深课改》专辑。目前这样的论证和指导已经历时一年半,已汇编三个专辑,直到所有学校“全通过”。

(五)组织现场交流观摩,提升课改领导能力

深化课改需要校长卓越的课程领导力。课程领导力主要体现在《学校课程规划总体方案》的编制和实施中。它需要一个交流学习平台,需要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培训和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对所分城区学校、中心学校、非中心学校分别召开课改推进会和现场会。目前,已举行3次大型活动、6次分组活动和10余次小组活动,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明显提升,学校课改方案的质量明显提高。

至此,我市已构建一套学校课改方案论证和指导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有效地提高了学校课程改革方案的整体质量,为深化课程改革开了个好头。

二、优化课堂教学――深化课改的重点

课堂改革始终是课程改革的灵魂,仍然是这次深化课改的重点。课堂改革的方向是:推进体现学科本质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推进小班化教育、多形式实施协同教学和个别化教学,促进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一)项目驱动,课堂改革成为核心任务

自2008年起余姚市就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2012年起启动“快乐学习行动”项目,以深化课改的余姚行动来打造减负提质的余姚模式。这些项目的重点在于打造高效常态课,建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系。该项目及子课题分别获省市成果一、二等奖。

(二)专家引领,“以学定教”成为课堂方向

课堂教学改革需要专家的引领。2016年,五十多位省市专家指导我市课堂教学改革,“以学定教”“学为中心”已经成为我市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学为中心”课堂教学体系的基本特质已经明确:①以学生的“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为价值追求,突显育人目标;②以“简洁活力、扎实有效”为组织要求,注重课堂效率;③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教学方式,注重学习方式转变;④以“分层―合作”为教学模式,突显“学为中心”理念。

引入Steam课程,探索“跨界”整合。我们引导优秀教师组成研究团队,跨学科进行课程拓展与整合,推进项目学习,将科学、技术、数学、工程和艺术整合起来,真正实现课程整合。如我们开发的《快乐科学》《神奇的光》等课程就体现了多学科跨界整合的特点。

四、夯实保障机制――深化课改的支点

深化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条件来保障。我们在硬件和经费有效保障的基础上,着重从以下方面来支撑深化课改的推进。

1.厚实德育功能。立德树人既是深化课改的起点,也是终点。因此,一方面强化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功能。我们在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引导广大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突出育人功能,将教书与育人相融,将育人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另一方面编写基于余姚地域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材。结合中国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研究》,我们开发了两套义务教育段德育教材:《姚江情》(初中)和《姚江行》(小学),探索和构建基于余姚地方文化进行核心价值观浸润的德育教育体系。

2.提升教师素养。深化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教师的专业能力培养,进一步健全教师队伍建设的研训体系。在这方面我们倾注了不少心思,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包括:新教师的初始指导和目标引领;教坛新秀、学科骨干、名师的阶梯培养体系和考核奖励制度的制定;开展规范、示范、名牌教研组评比,规范区域教研和师徒结对活动;开展专题和项目研究等。

3.丰富评价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引领着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抓住了“评价”就抓住了教育改革的“牛鼻子”。目前相对成熟的评价改革有:小学低段全面推行“模块游考”;小学音体美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义务教育段期末质量数据采集分析;推行“等第”和“星级+特长”评价等。正在开展的评价专项研究有:基于现代技术和大数据的评价和改进;关于拓展课程实施水平的评价;学生拓展课程过程性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测评等。

回顾近两年的深化课程改革过程,余姚教育呈现出一些可喜的变化。“选择性教育”思想得到广泛的认可,课堂教学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拓展课程为有特长的教师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学校课程改革的意识和热情持续高涨等。

毋庸讳言,深化课改也存在许多瓶颈和节点。如:习惯于执行的校长还缺少课程实施顶层设计的能力;习惯于拿来的教师还缺少课程开发的水平;评价制度改革滞后制约着深化课改的推进;课堂中理念与行动脱节、技术与应用脱节、教学与练习节等现象时有存在等。为此,我们将从“德育课程整合”“主题下的基础性课程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实施”“基于互联网的生本课堂教学”“评价引领教学改革”“体艺课的分层走班”等方面入手,组织研究团队,确定实验学校,结合课题研究,进行深层次的专题研究,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探索性工作。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方案篇8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所制定的实施人才培养活动的具体方案,是一种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整体方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各高校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订工作更趋科学和合理。2014年国家启动招生制度改革,各高校为应对此次改革,按照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启动和实施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近期高校普遍开展和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高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

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要明确所依据的原则,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各高校在不同时期所遵循的制定原则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与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

培养方案是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组织教学和培养人才的基本依据,学校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养方案,各专业在制定培养方案时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和市场变化,使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向能够符合社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要[1]。

(二)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渗透的原则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基础性特点,需要加强通识教育(宽口径、厚基础),使学生具有能够适应终身教育和社会发展变化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更新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基本素质,这也是很多高校强调通识教育的原因;在通识教育基础上加强基础性和平台性课程,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在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学上开展专业教育,突出专业特色,建立与时俱进、深入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须体现逐步过渡、相互渗透的原则,避免本科教育教学内容偏窄、偏专、偏深的倾向[2]。

(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

各高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要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为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创造客观条件,这也是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同原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在课程设置与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与要求等方面,配置多种课程模块,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与成才方向加以选择;也可设置专业的准入准出标准或人才培养分流机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发展路径甚至专业的机会。

(四)加强实践教学,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原则

实践教育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重要手段。随着国家、社会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视,“强实践”已成为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共识。各高校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设置包含实验、毕业设计(论文)、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科研训练、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就业创业训练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上述原则为各高校在制定方案时所遵循的共性原则。除此之外,各高校还会根据各自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情况、专业特色等制定其他相关原则,如遵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制定方案、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多元培养的多元化课程体系设计等。

二、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程序

传统的培养方案制定程序是从专业培养目标出发直接过渡到确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然后再确定其下一层次的具体课程设置及学时分配。这种程序存在随意性大、受制定者自身素质影响等问题,随着制定工作的开展,各高校逐步探索出一套科学和合理的程序来规范制定工作,主要程序包含以下几点。

(一)构建强有力的工作机制保障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组建培养方案修订专家组和工作组,专家组由专业负责人、高水平专家以及熟悉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专家组成,负责培养方案的研讨、顶层设计、制定与审核工作。工作组一般由各院办主任、主管教务排课的老师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组成,负责对培养方案中课程进行编码、格式调整、教务系统与培养方案一致性核对等工作,参与培养方案制定全过程,为专家组提供教学运行过程中的建议参考。

(二)深入学习,充分调研,保证培养方案制定的先进性

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分为横向调研和纵向调研,横向主要指由学校牵头从方案整体设计出发进行的调研以及由各专业牵头进行的专业调研;纵向主要指对国内“985”“211”等高校以及行业企业进行的实地调研,对国外知名大学先进教学经验的实地及网络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新需求,明确人才培养新趋势以及新思路。

(三)聚焦办学特色,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

经过前期调研,结合学校定位、办学特色,提出人才培养理念及目标,培养理念及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超前性,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例如培养目标反映出学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与专业领域预期能够取得的成就。

(四)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确定专业人才毕业要求及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按照精细化设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理念,根据培养目标进行反向设计,明确学生的毕业要求,将毕业要求逐条细化形成若干具体的指标点(包含学生毕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针对每个指标点,确定两门或者多门课程予以支撑,最后综合考虑“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先基础后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确定课程先修后继关系,从而构建起完整的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选择教学模式和方法。

(五)“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完善培养方案,制定配套课程大纲

方案制定过程中可以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组织教师、学生参加研讨会吸纳他们的建议,同时邀请相关企业专家、校外专家共同参与研讨,对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订,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此外,要制定与培养方案相配套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使其与培养方案相匹配。

三、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及课程设置

培养方案的框架是指其包含的要素与格式,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编写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培养方案框架与过去教学计划的主要区别是它更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使教学计划与其他各环节能够有机联系起来。根据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情况来看,其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专业介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基本要求与毕业标准、学制与学位、专业核心课程、毕业最低要求、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布、主要实践环节、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指导性教学计划、实施建议、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n程编码规则及选课说明等内容,这种培养方案整体框架将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教学实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课程设置是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内容,各高校结合自身的特点及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包含以下内容:课程教学、集中实践环节以及第二课堂(课外实践、素质拓展),其中课程教学又包含基础课(通识教育基础课)、专业(学科)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主干课)、专业选修课(跨学科选修课)等。

四、整体优化融入改革思路,突显育人特色

各高校在不同时期会实施各具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改革往往以培养方案的制定为切入点,如南京大学的“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方案制定中加入了专业准入与专业准出标准;如课程改革类的如在方案中开设创新教育类课程、新生研讨课、全英文课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如实践教学改革类的在方案中设置“第二张成绩单”,增设素质拓展学分,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道德修养、文艺体育等活动即可获得相应学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顺应时代潮流,紧跟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度融合的步伐,将mooC课程纳入培养方案,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如专业建设类改革的融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思想,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及要求制定方案,促进专业探索人才培养方式和手段,使人才培养能够与国际接轨。

将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改革思路融入培养方案制定中,使培养方案能够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等改革实施方案有机结合起来,是当前各高校制定培养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结束语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最基础性的工作,也是最根本的工作,是一个包含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学分分配、教学大纲制定、教育教学改革等内容的综合系统。本文通过思考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所遵循的共性原则、制定程序、课程设置以及方案特色等内容,为各高校科学构建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体育课程方案篇9

关键词:体育;公开课;准备;注意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6.06.001

体育公开课是体育教师教学素养综合体现的一个有力窗口,同时亦可视为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一剂强心针。体育公开课是体育课中的精品,它不同于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而需要体育教师精心策划,认真准备,全力以赴。

1一堂体育公开课的塑造过程

一般而言,从接到公开课任务到正式上课,执教体育老师都会有比较充裕的准备时间。有学者从备教学内容、任务、方法、组织过程、语言示范、场地器材等八个方面对如何准备一堂公开课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1]也有学者从看课的角度对体育公开课的目标、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分析总结,反过来为公开课的准备提供借鉴。[2]但笔者这个准备阶段可大致划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过程。

1.1内容确定,方案设计

接到体育公开课任务后,首先要做的是确定教学内容,并围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案。而教学内容的确定一般有指定和自定两种形式,如果是自定形式,那体育教师就需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花一些心思。可坚持扬长避短的原则,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教学场地器材、学生年龄特点与体育基础等因素来确定。同时,也要根据课的类型在完成一堂课的具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又有所侧重。[3]一旦教材内容确定后,便是教学方案的构思与设计。这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到精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执教老师的个人智慧,更是体育科组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体现,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借助集体的力量,对一堂体育公开课的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大环节中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组织形式、练习时间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形成初步的教学设想。

1.2理清思路,撰写教案

教案的撰写是体育公开课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进一步理清教学思路的过程。当有了大致的上课思路后,便要将教学构思以书面教案的形式呈现出来,再多的教学设想只有首先落在文字上才有依附,才可能被实现。一般情况下,公开课教案要比常态课教案更加严谨、规范、细致,它在整个公开课中称得上是一项比较宏大而细致的工作。言其宏大,原因有二:一是教案的撰写伴随着公开课的全过程,它是一个反复修正调试的过程。二是教案撰写必然涉及多方面知识需要收集参考,如技术动作的要领及重难点、练习队形的图形表达等。说其细致是因为教案不仅要呈现一堂课的教学流程,即“学什么”的问题。还要交待清楚“怎么学”的问题,即每一项练习的目的、方法、形式,甚至是教师的用语、站位以及教案格式等细节问题都有要求。所以教案撰写一定马虎不得,要想上好课首先要写好教案。优秀的教案不一定能上出优质的课,但优质课的背后一定有一份优秀的教案。

1.3尝试实践、反复打磨

一个教学设想从形成到成熟都需要经过一个反复实践的过程,要想在公开课上呈现出一套成熟的教学方案,就有必要在正式上公开课之前对现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尝试实践,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案,这个过程也可称之为“试课”。任何一堂公开课都缺少不了这个理论付之实践的环节,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足为过。这个实践打磨的过程是全面而细致的工作,它要求具备较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每一次尝试并不一定要检验所有的设想,可以只是其中一个部分。比如这次课主要实践准备部分的热身操,下次课又尝试基本部分中的分组练习环节,再下次课重点检验结束部分的放松练习环节,甚至同一个练习方案可以反复实践好几次,以求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再将每一个环节串连起来进行完整试课,并作出整体调整与改良。如此这样有针对性的对各个教学设想进行尝试实践,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正。另外,实践打磨除了进一步改良教学方案之外,还要重点考虑每一个练习环节的可操作性。再好的教学设想如缺乏可操作性也是无意义的。而一个练习方案是否具有操作性则可以从安全系数、难易程度、练习时间、场地器材等因素进行考量。简单地说,一个练习如果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则其可操作性不强。如果练习难度太大,学生通过努力也很少有人能掌握,则其可操作性不高。如果一项练习在组织形式队伍调动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则也可认为其可操作性不强。如果练习对场地器材有特殊的要求,而实际情况又满足不了,则该练习在此时可视为操作性不强。在试课过程中要从细节入手,不断检验每一个练习方案的可操作性,以期达到练习效率最大化。

1.4查补漏,轻松上阵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试课之后,教学方案逐渐趋于成熟定型。在正式上公开课前夕,执教老师应该对整堂课有清晰的理解。而最后阶段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树立自信,查缺补漏。上课之前要将所要用到的场地器材布置到位,打印教案,备好手表等,并相信自己通过前期的精心准备,已经能够轻松掌控本次课堂,做到轻松上阵。

体育公开课不仅要求呈现出一套精彩的教学方案,更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有条不紊的展现出来。这相对于平时的常态教学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所以一堂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就显得格外重要。上述准备过程的四个环节看似有先后顺序,实则是相互联系整体。撰写教案的过程将最初的教案构思具体化,试课的过程将教学设想实践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反过来又促进教案的修正与完善。而准备工作做的如何也直接影响正式上公开课的心态。从意义上看,尝试实践,反复打磨的环节应该是最为突出的,体育公开课成功与否与试课多少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试课的过程既是在检验一个练习方案合理性,同时也是在完善这个练习方案,使其更加精彩。而且通过多次实践,体育教师对本次教学过程的驾驭能力得到巩固与提升,为最终呈现出精彩的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要想上好一堂体育公开课,精心准备才是硬道理。

2体育公开课中的两点注意

不言自明,体育公开课的注意事项要细说起来那可大有发挥之余地,然笔者认为从宏观上来看,有两点不得不提。

2.1上课的主体是学生,并非评课标准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样的话语经常出现在体育教学设计中,这种理念应该说已经深深被体育教师所熟知,然而在实践中却很难得到真正落实,更多流于口号。根据笔者的经验,体育公开课,尤其是新教师的公开课更容易受评课标准的影响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忽略学生主体性并非是一般意义上所指的老师讲解太多学生练习太少这样一层含义。它所指的是在前期教学设计上,教师更多地从个人角度及评分标准出发设计练习内容、练习手段、练习过程,练习方法等,而对该练习与学生的关联性考虑相对较少。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在机械地执行既定的教学方案,而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生的练习体验。例如评价标准中要求练习方法多样、组织形式灵活,则一门心思去设计花样的形式而不顾实际的练习效果。评价标准中要求课堂教学体现出分层教学,则不顾学生实际水平差异,硬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再有为体现评价标准中对个体差异的关注而进行一些无实际意义的象征性个别指导。类似这种为多样而多样,为灵活而灵活,为分层而分层,为差异而差异的做法,其教学过程完全以评价标准为导向,最终会将整个教学引向机械呆板。

科学的评课标准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可以使一堂体育课走向规范,适当的参考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完全按照标准的条条框框来设计体育教学,则无疑是画地为牢。事实上是先有课再有评课标准的,评课标准是从体育课的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的。也许哪一天评课标准会因为你的一节公开课而改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所以体育公开课,尤其是新教师的体育公开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方案的实际意义及学生实际练习效果,而不是所谓的评课标准。因为一个有实际成效的练习方案,不用去硬套评价标准,它自然是好的。

2.2聚焦学习内容,细化教学过程,精选练习手段

一堂体育新授课必定有一个核心的学习内容,它可以是某一个运动技术或者是某一项运动素质。体育公开课,首先要懂得聚焦学习内容才有可能做到条理清晰。所谓聚焦学习内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整堂的教学过程必须是密切围绕该学习内容来进行设计安排的,所采用的练习方法与手段都必须是直接性或辅助于学习内容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将泛化内容具体化,具体内容重点难点化。例如足球脚内侧运球技术可具体细化为脚内侧和脚背内侧两种,所以首先要明确所要学习的是哪一种,然后再从中细化出其重点与难点。如果学习内容得不到聚焦,就很容易导致学习内容的泛化,而宽泛的学习内容必定会使练习方法和手段变的粗糙,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方的互动过程,它是课堂中传授新知识新技术的关键部分。体育教学中要注意教学过程与练习过程联系与区分。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主要是运动技术学习之初,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拟练习的过程。练习过程多是在教学过程之后学生对所学技术进行强化巩固的过程。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对某一运动技术的学习情况如何,除运动技术本身的难易程度及学生运动基础的因素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过程。粗糙的教学过程只能让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大概,唯有更加细致的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体验到运动技术的每一个环节与动作,从而产生更为细腻的运动体验。由于运动技术本身存在着技术性强弱的问题,所以针对不同的运动技术做不同细致程度的讲解与示范,采用不同难易程度的辅助或练习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才是有效的教学过程。技术性强的运动技术如球类、体操等的教学过程在不影响技术连续性或整体性的情况下要尽量做到细化。而技术性相对较弱的如长跑等技术教学则可稍简化,但简化并不等于粗糙。体育公开课中,教学过程应围绕被聚焦的学习内容及其重难点进行具体细化,使学生不仅能对技术的整体感知,对技术的局部细节也能有切身的体验。

教学手段是强化巩固所学运动技术的保障,它是为掌握提高运动技术服务的,恰当的练习手段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技术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公开课中所选择的练习手段必须要有强烈的针对性,每一个练习手段都应该有明确的服务目标。应尽量避免泛而粗的练习手段,这也是实践中常出现的不良现象。前面提到运动技术被聚焦的更具体,重难点更突出,这就要求为技术掌握服务的练习手段也相应的要细化,细化到既要服务于运动技术整体,还要服务于运动技术的重难点及各环节。以此为依据,才能使练习手段的确定更具明确性,才能更好地使练习手段发挥实际成效。

总之,没有精心的准备就不可能有出彩的体育公开课。体育教师要特别重视公开课的前期准备工作,多思考多请教多磨练,多从练习实效出发,而不以评价标准论成败。

参考文献:

[1]贾于宁.如何准备一堂体育公开课[J].新课程(下),2015(5):27.

体育课程方案篇10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604(2012)09-0006-05

一、问题提出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课程是幼儿教育的核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课程”成为学前教育领域继“儿童发展”和“教师发展”等之后最主要的研究主题(王磊、刘晶波,2008)。

当前幼儿园课程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活动与反思、课程元研究、课程设计等主题上,与此同时,课程与教师、园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潜课程等问题逐渐成为新的研究取向(王磊、刘晶波,2008)。这样的研究趋势表明,幼儿园课程建设在新的教育观念以及教育民主化、课程决策权力下放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影响下,更加重视幼儿园作为课程建设主体对课程体系的整合和构建。因此,幼儿园的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既有主题、领域等综合形式的课程,也有艺术、国学、体能等“特色”课程,可以说每一所幼儿园其课程方案的内容都不尽相同。

幼儿园课程的表现形式是幼儿园课程方案(徐明,2000)。幼儿园的课程方案是指幼儿园在其独特的内外条件的相互作用下自主构建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方案的理念、目标、内容以及实施途径和课程评价等,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的整体面貌。其中,课程方案的内容作为整个幼儿园课程方案的主体部分,是幼儿园课程理念和目标转化为教育现实的中介和载体。课程方案的内容具体表现为幼儿园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因此是了解幼儿园课程现状的重要途径。

随着我国幼儿园课程建设朝着本土化和园本化方向发展,当前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日益变得多样化和个性化。然而,我国幼儿园课程在建设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混乱”和“超载”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本研究即以幼儿园课程方案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沈阳市一些幼儿园的走访调查,了解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设置情况。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研究选取沈阳市15所不同类型的幼儿园作为调查对象,分别以英文字母a~o代表。调查主要采用访谈和观察法,以幼儿园主管教学的园长为访谈对象,每次访谈约1个小时;同时在每所幼儿园选择一个班级进行一日随班观察,观察时间为1~2天。通过对园长的访谈,了解一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整体情况;通过随班观察,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设置和实施情况,并对访谈内容进行验证。幼儿园及访谈对象情况见表1。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将幼儿园课程方案中设置的课程粗略划分为主体课程和个性化课程两部分,并作如下界定:主体课程是指每天都会安排和组织实施的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干内容,这种课程多是教育部门指定统一实施的课程。个性化课程是指幼儿园为凸显自身特色或为满足家长和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在主体课程之外开设的课程,是在教育部门指定课程或教材之外自主选择和设置的课程。15所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1.幼儿园课程类型

(1)主体课程

在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中,有11所幼儿园将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主体课程,有3所幼儿园将根据省编教材组织实施的领域课程作为主体课程,有1所幼儿园单纯以识字、算术为主体课程。据此,可将被调查幼儿园课程方案中的主体课程分为三种类型:主题形式的课程、领域形式的课程和小学化形式的课程,其比率分别为73%、20%和7%。

(2)个性化课程

被调查幼儿园开设的“个性化课程”达12种,主要有英语、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感统训练、体能、音乐、国学、舞蹈、思维训练、口才与表演等。①其中设置比率最高的是英语,其次是数学、美工、阅读,科学、思维训练也占有一定的比率。

2.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

(1)课程科目数量

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调查表(表2)显示了被调查的15所幼儿园目前开设的所有课程内容,其数量见表3。

15所幼儿园在主体课程之外都设置了数量不等的个性化课程,将主体课程算作一科,其余类型的课程各为一科,被调查的幼儿园中设置3科课程以上(含3科)的共有13所,占被调查总数的87%。

(2)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学习类课程主要的实施途径,因此每日集体教学活动的频次能够反映幼儿园课程方案内容的容量。幼儿园每日集体教学活动频次统计如下。

由表4可知,每日组织3次以上(包含3次)集体教学活动的幼儿园有12所,占被调查幼儿园总数的80%,其中4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4次集体教学活动,20%的幼儿园每日会安排5次集体教学活动。

以中班为例,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为20~25分钟,一天安排3、4、5次集体教学活动所用时间分别为60~75、80~100、100~125分钟。以幼儿在园一日9个半小时(早上7∶30~下午5∶00)计,各类生活活动时间共计约6个小时(午睡与整理时间约3个小时,两餐约1个小时,如厕、喝水与点心时间约1个小时,入园后、离园前活动约1个小时),《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要求的户外活动时间为2个小时,剩余1个半小时可以用于专门的学习活动(或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以此作为衡量标准,上述15所幼儿园的一日集体教学活动时间几乎都超标了。

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