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目视化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7:20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实验教学体系;创新与保障

G647

针对影视艺术系的专业教学特点,如何规划构建一个适合影视类教学需要的实验室体系,对已构建的音视频实验室如何管理,成为了高校影视艺术教学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和探究的命题。出于此目的,本文就高校影视艺术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供音视频实验室建设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以及从事音视频实验教学的同行们在实际工作中共同研究与探讨。

一、实验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迅猛发展,需要高校提供和培B更多戏剧影视艺术专业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这对高校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办学理念、教学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院校的教育是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它必须依据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以科学的教学系统和模式去支撑。[1]人才培养依赖高校教学的俩套体系:一是课堂教学体系,二是实验教学体系。而实践证明,只有将这两套体系在教学实践中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落实到提高人才素质能力的培养上来。

近年来,将实践融入教学,作为艺术技术结合的切入点,并在教学中将其与理论教学多重结合,有机穿插,让学生在接受书本知识的同时,亲自上手操作,并将练习的量变转化为创作的质变,从作业到作品,从实验走向实践,真正使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验室成为:“课内的实验平台,课外的时间基地,创新精神的成长摇篮。综合素质的锤炼熔炉”。[2]实践证明,戏剧影视创作实验室体系的不断构建和完善对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项目的实施工作起到重要支撑和帮扶作用。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人才的培养,而人才培养的成效体现在教学成果的展示上。根据戏剧影视类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要求,老师在实施教学的备课过程中,将设置大量的学生课外作业和期末作业,这就要求在老师引导下采用设备、时间、场地和内容等方面开放式的实验教学平台。

戏剧影视专业实验室的设立拓展了技术培训认证项目的人才培养工作。提高学生务实技能和专业水平,提供给毕业求职的学生专业技能证书,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增强,影视人才专业化起到较强社会辐射作用。

二、影视制作实验室管理现状及问题

实验室的建设在影视艺术的课程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思维方面的培养担负着相当重要的作用。[3]目前戏剧影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仍有许多不足和问题:首先学院乃至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与其建设的需求不相协调;对实验室器材的管理体质不够健全,尚未建立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拍摄制作设备缺失;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失;实验教学管理缺严格少规范;实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三、影视制作实验室管理改革创新的方法

1.深化改革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验室体制机制建设,完善实验室管理治理体系。将戏剧影视专业实验室作为表演、拍摄、剪辑等项目活动配合专业教学活动。

2.加强实验室与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调整改善。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运用能力为突破口,建立完善的实验室体系,以提高学生整体综合素质为目的而进行改革。

3.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队伍建设。采用自行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与我院教学、科研水平相适应,其年龄、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

4.加强实验室制度建设,完善实验室考核和评估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相关规程》结合我院戏剧影视教学实验室的发展现状和建设需求,加强我院实验室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4]

5.利用当前实验室条件和能力,对全院甚至全校师生开放,对社会有关团体开放,进一步扩大办学教学范围,促进社会与高校资源共享,平等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

四、影视制作实验室管理改革创新的要求

根据我院戏剧影视文学教育的特色,实验实践教学的发展力求达到以下要求:

1.实践性:传统教学逐渐向实验教学靠近,且教学环节、目的逐渐由普通高等院校教育实验教学的演示型、验证性向实践性过渡,以微电影、话剧、舞台剧制作和实验室建设为核心,充分利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更多让学生有教有类。

2.综合性:逐步改变影视实验室单一、传统模式,建立综合性、高素质型的专业实验室。不断拓展实验设备的条件和功能,实现实验、实践有机衔接、多项互动,全面培养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关系,从而塑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效果。

3.现代化:随着社会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需要尽快跟随时代步伐和现代化科技改造手段的来临,提升教学实验设备功能的水平,由传统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向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过渡。[5]

4.职业化:高等院校的教学目的宗旨一方是提高教学人员的专业职能、素质和道德,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

五、结语

管理和建设好戏剧影视实验室的工作对高等院校的影视艺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戏剧影视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一个复杂且重要的系统工程,还是培养传播影视人才,培养戏剧之星的有力保障。构建影视传播体系即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不是教育内容的简单增减、方法的改进和教学制度的改革调整,而是要对现有教育结构和功能进行重新构筑,建立符合影视传播类院校发展的、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教学创新体系。教育工作者应将现代的教学观念、创新的教育思维贯穿其中的每个环节,使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真正有实施的内源、动力和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扬,《数字化时期高校影视教学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卷宗》2015.6

[2]张建荣,《影视传播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与探索》,《今传媒(学术版)》2014.10

[3]钟康云,浙江传媒学院,《对影视艺术类高校音视频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2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

一、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在实践性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转化成实践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的桥梁。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仅是验证旅游理论的主要场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平台。

1、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是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的要求

旅游管理学科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让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作为实践性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它的行业指向性是非常强的,主要是为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行政单位和外事接待单位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适应面较广的专业管理人才。旅游业的综合性和高度关联性等产业特点,要求旅游管理人才不仅具备旅游管理经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而且要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能力与素质。因此,作为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务必考虑本行业对管理层面人才的特殊性需求,强调厚基础、强能力、广适应的素质教育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大方向,要想达到目标就很有必要加强专业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环节。。

2、建设旅游管理实验室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需要。

新建本科院校近些年得到了迅速发展,其主要发展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职能是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在学科专业建设上,加强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各类应用型人才。在产学研合作上,强调科研技术服务的应用性,为地方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提供直接的科技文化服务。实验室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场所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是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针对专业和课程设置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规划地进行最优化教学的实验基地。基于此,高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数字化的特点

旅游管理实验室综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应用技术数字化,一方面体现在信息的获取上。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运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是旅游管理实验室的重要手段。数字化特点的另一方面,体现在旅游管理实验室的设备具有高度的数字化特性。旅游管理实验室中都采用了大量先进的数字设备。这样的装备贴近时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对本实验课程更深的理解和认知能力。数字化特点,还体现在思维方式的培养上。旅游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融合的产物,具有综合性特征。社会科学,传统上习惯于思辨能力的培养,注重形象思维;自然科学更注重逻辑思维的锻炼。随着时代的变迁,旅游管理实验室中广泛的应用数字化设备或利用数字化技术获得需要的资料、信息,无形中提高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加了学生对其他门类学科的兴趣。对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有重要的意义。

2、具有综合性特点

旅游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特征,是一个既包括自然科学又包括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对于人的培养也是涉及到社会观、价值观和是非观的综合培养;从服务对象来讲,旅游管理实验室不仅可以为本专业服务,还可以为其他专业甚至社会人员服务,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在管理方面,要对人财物进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1)以人的内在素质、综合性人才为培养为目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重在培养人的内在素质培养人正确的社会观、是非观、价值观。旅游管理实验室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室教育提升新一代大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由于人类缺乏相应的社会观而导致的社会问题。举个例子,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可提供学生测量河流的流速、水资源情况,在此过程,学生对水污染有了直观感受从而会更加珍惜资源。

(2)以对象大众化为服务目标。相对于其他实验室来说,旅游管理实验室更具有大众化的特征,导游模拟实验室、双语实验室、客房操作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等不仅可以对本专业的学生开放,还可以对其他专业的学生甚至社会有关人士开放,服务对象具有普及化特征。

(3)管理手段具有综合性特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硬性管理包括物的管理、环境的管理、制度的管理以及资料的管理。另一方面是软性管理,主要指人的管理。其中,硬性管理必须落实到人,实行人员负责制。对于人的管理,管理无定法,根据具体情况实行有效的综合管理。

三、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和问题

随着新建本科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旅游管理实验室应运而生,由于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在初期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存在着整体水平不高、功能单一、使用率低、管理混乱等问题。

1、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但整体水平不高。近些年以来,新建本科院校得到了迅速发展,大部分由专科升成的本科院校在建设初期需要通过各方面的投入使自己尽快适应本科院校的要求,实验室作为其硬件建设的主要任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对广西区内新建的本科院校的调查,90%以上的院校有旅游管理实验室,旅游管理实验室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过程。但是总体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从根本上来说,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建设重视不够就是对旅游管理学科的重视不够。人们通常认为实验室是理工类的专有名词,实验室就是理工科的实验室,学校往往对理工科的实验室非常重视,但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却容易忽视。所以,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还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充其量建一些餐饮、客房实训室就相当于是旅游管理的实验室了。旅游管理实验室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实验室的建设处于一种自发分散的初始状况,整体水平不高。

2、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目前,新建本科院校旅游管理实验室设置大多,受到重视和普及,旅游管理实验室具有文理综合特征,它的发展和规范将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沿袭专科阶段的设置方式,依靠专业和教研室,按课程设置实验室,一个实验室为某门课程或某个专业服务。这种“小而全”的设置模式,造成实验室服务范围较小,实验项目较少,达不到实验室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更不能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进行集体攻关等重任。

3、开放时间短,使用效率低。不管是基础实验室还是专业实验室和综合实验室的使用率都很低,不足20%。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拥有计算机等基础实验室,根据笔者的观察和调查,发现只有10%左右的学生用于查阅资料等,大部分都将计算机作为一种娱乐工具。某校承担着市场营销、国际经济与贸易和旅游管理等相关专业的机房,开放率不到40%,而且在开放过程中,只有近四分之一的机器能正常使用,实验室的功能不能充分体现。专业实验室也是类似的情况。某校的餐饮实训室和客房模拟实验室每次只能安排3到5人进行实训,规模小,效率低。

4、各部门相互牵制,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新建院校实验室管理中,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人员分别由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教务处和教学院系管理,涉及的管理部门过多,往往不能很好地配合,或者工作环节过多,办事程序繁琐。如教学仪器设备的采购,大多数先由各实验室(中心)根据自己的实验教学需要申报购置计划,教务处从全校的角度,结合仪器设备经费情况,对购置计划进行审核,将审核结果送国有资产管理处(总务处、设备处)购买。各实验室人员由于不经常和设备仪器厂家交往,对新的仪器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厂家的信誉掌握不全,难免出现申报的型号、性能不能完全符合实验要求,或者申报的价格不合理,从而影响仪器设备的采购。另外,采购部门由于不懂得实验教学,只能按照实验室提出的实验设备的厂家和型号购买,而不能在采购过程中从各种不同的厂家和型号中选择性价比高的其他仪器设备。

四、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思路

1、结合院校和地方实际,对旅游管理实验室准确定位。从目前情况看,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仍处于摸索阶段,对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定位成为实验室建设成败的关键。大部分人认为旅游管理实验室极易简单地将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的研究和教学手段当成实验室的主要功能,自然而然地将实验室建设成为计算机房。其实,要真正发挥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在建设初期要正确定位。比如位于湘粤桂三省交界处的贺州学院,所建设的旅游管理实验室除了能进行实验室的基本操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突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特色,以此来增加实验室的附加值。

2、适度超前,实验室建设要具有前瞻性。当今时代变化,信息更新迅速,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与时代特别贴近的专业,所反映的都是时代前缘的信息,因此,旅游管理实验室的建设要适度超前,否则,刚建好就被淘汰了,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比如,旅游管理实验中心的导游实验室,现在已经是第六代产品了充当主角了,第五代试验器材早就落伍了。

3、引进和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高校实践性教学需要既通晓理论又强于实践的教师,即“双师型”教师,但当前高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由于职称、科研及学历等多方面的切实压力,大批年轻教师无心致力于费时费力的实践性教学工作。“双师型”教师的缺失制约高校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和推进。对于“双师型”教师,学校要从职称、福利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建立一套“双师型”教师管理机制,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4、理顺实验室体制,规范实验教学行为。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完善主管实验室工作的行政机构;实验室实行主任负责制,按《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聘任专业实验室主任;通过定岗定编,业务考核,择优聘用一批精干、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人员,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全面实行校室两级管理体制,实验室(中心)直接接受教研室直接专业管理,与系部的隶属关系剥离,杜绝三级管理。

五、结语

旅游管理实验室尚处于建设摸索阶段,并无统一模式,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结合院校实际,突出自身优势与特色,在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成为培养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重要平台。

参考文献:

[1]廖开顺,俞裕喜.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文科的思考[J].怀化学院学报,2004,(2):81.

[2]陈实,潘铁京.应重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5):102.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3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人本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人才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因此,如何实现实验室的现代化管理,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服务,是高校实验室工作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大力推进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视人的发展为管理的手段和目的,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

1以实验制度为本,健全人

在现代社会,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实验室的有效管理必须依赖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离开了一定的规章制度,任何管理都是空谈。但是,过分地强调科学管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硬梆梆的数字去约束实验室人员,使他们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的挫伤,这种管理,其本质还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非人本管理。这种过于强化制度管理,用管理企业的办法去管理实验室的做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需要。要从思想上、组织上破除过去那种“经验型”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实施“用事业吸引人,用政策激励人,用真情温暖人”的人本战略,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一套行之有效的、充分体现人本管理内核的规则,不仅是优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科学、有效管理实验室的保证。

对实验室人员讲尊重、讲理解、讲感情,体现了“人本管理”思想,这种管理并不是与规章制度之类刚性管理相脱离,而是紧密相连、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认真研究实验室人员的动机和需要,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很好地统一起来,对待他们做到“宽容、宽厚、宽松”;在制度设计上要贯彻人本主义的管理理念,体现人性化管理思想,如工作时间长短、人员多少的安排;任务轻重、完成时间的规定;岗位责任、目标实现的效率效益、奖惩措施等都应该充分体现人性化规律,在制度化的运作过程中,采用激励机制刚柔并举的运作方法,对实验室人员融入人文关怀,更要注意在执行刚性制度时体现人本关怀的精神,把管理目标化为实验室人员认同的思想,把管理纪律化为实验室人员自觉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室教职工参与管理、接受管理的积极性,实现规章制度与教职工思想、理想、追求、情感的和谐统一。

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的巨大作用。管理者要灵活运用制度、激励、沟通三法宝,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充分肯定每位实验室人员的工作与业绩、特长与优势、责任与权利、进步与发展,把每个实验室人员的点点滴滴的工作成绩化为一股合力,鼓励他们敬业爱岗、自觉奉献,正确地处理好个人与集体、责任与权利、纪律与自由、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规则上能做到“罚不避亲,赏不避仇”,在用人上能做到“想干事的就给机会,能干事的就给岗位,干成事的就给地位”,着力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的氛围,使实验室人才队伍充满生机和活力。

2以实验室人员为本,重视人

在实验室建设的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实验室的管理对象常常包含“人”和“物”两个方面。从现行实验室管理的情况来看,对“人”和“物”的管理,只是表现为对“人”的约束和对“物”的限制。这种管理显然不合时宜。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室将成为一种系统化、专门化、个性化以及高技术含量的开放式创新服务管理系统,是信息网络、信息通讯、智能化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基地。面对科技发展的高速化,实验室的服务越来越强调“个性化”和“智力含量”,更加强调服务方式的创新、服务手段的改进、服务水平的提高。创新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校内实验室完全开放;设计型、研究型、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设;科研项目的开发、研究和转化;教学实验项目及仪器设备资源使用状态快速技术服务;远程教育或其它教育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虚拟化;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的实验室资源共享以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都离不开实验室人员的参与。实验人员在高校中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面对这一现实,在管理上迫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的知识、人的智力和人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建设,突出对“人”的管理,不能将对“物”的管理思想运用到对“人”的管理之中,也不能将管理的目的停留在“人尽其才”上,而要发掘潜能、发挥能力、发展能力、发现能力、使用能力、完善能力和培养能力,即在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基础上,达到人力资源最大程度的开发。推动实验室工作事业发展的真正动力,主要不在于硬件设备,而在于人所拥有的知识、智慧、才能和技巧。为此,实验室管理应将人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作为其核心价值,建立健全人性化的科学管理体系,把人本管理思想运用于服务管理、制度管理等各方面,使高校实验室管理更加突出以实验室人员为本的管理思想,更好地调动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以实验水平为本,开发人

实验室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它拥有多少先进仪器设备、环境条件是否优越,更重要的是看它是否拥有一支热爱实验室工作,能熟练掌握现代实验技术和对实验室进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的实验师资队伍。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方针,着力打造一个爱岗敬业、高中低技术职称匹配、知识结构合理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3.1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地位,充分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作用。由于历史的原因把实验室技术人员统称为教学辅助人员,无形中把他们划出教师队伍,实验教学也变成了教学工作的次要部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实验技术人员不是一般的“教辅人员”,而是具有某种技术的专业人才,既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知识,又要有实验室管理的能力。他们的工作对实验教学起到了根本的保证作用。实验室技术人员也是实验教学人员,也是直接为学生答疑解惑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实践优势,兼任实验教学任务,特别优秀的,可以作为实验教师;同样,实验教学人员也是实验室技术人员,也要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课的准备,没有绝对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之分,要彻底打破身份界限,真正树立同为学校教师、同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在职称评审上一视同仁,在进修培训、评优评先等方面也要一视同仁。注重解决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条件和有效激励等问题,以利发挥实验室人员的聪明才智。

3.2健全激励机制、评聘机制和保障机制,以提高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为中心,创造有利于队伍建设的制度环境。根据实验室自身建设的特点,采用灵活的倾斜政策,提供人力、财力保证,使更多的高、精、尖的人才进入到实验室中去,最大限度地激励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行“奖罚、培养、引进”的方法,从根本上激活实验技术人员的内在动力,通过良性的体制建设,使实验教学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主动适应实验教学的需要。要鼓励实验技术人员参与到教学改革中去,要利用高层次人才的流动,带动实验技术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在体制上,实验室和教研室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直属学院或系领导管理;在资金投入上,实行立项拨款、专款专用的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在实验室人员配备上,根据工作量及学科特点优化组合,注重学历、职称、年龄、技术、工种等方面的合理配置,便于实验室工作的有序运转。

3.3应高度重视实验技术队伍的业务培训。学校应为实验技术人员的终身学习提供制度性的保障措施,使每一位实验技术人员都能公平地享有继续教育的机会。应结合实验室的发展目标和需要,有重点、分层次地制定科学的培训规划,针对不同层次实验技术人员的不同需求进行各种能力培训,通过专业学历教育,岗位技能培训,中、短期进修培训,参与科研与学术交流等形式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自身素养和创造力,优化实验室队伍的知识结构。实验技术人员在认真负责好自己的主要课程的同时,还须熟悉其他课程的工作,做到“一专多能”,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有效地整合团队智慧,实现成果共享,共同提高,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4以实验理念为本,培育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不断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实验室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历史和未来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停留于概念和科学技术的构造,无论什么学科专业的教学都应该扎根实际,重视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智慧和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学生生存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是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质量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我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战略举措。高校实验室要根据学科、专业的发展,做出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规划,根据教学、科研任务,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和科学研究任务,根据实验技术革新发展,不断开发仪器设备的功能和新实验。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从培养创造型人才出发,整体规划设计实验,对实验内容进行系统优化和革新,把培养目标融入精选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中去,不断开出对培养创新精神有显著效果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要按照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培养出发,建立目标明确,结构合理,科学的独立实验教学体系;要建立不断更新和改革实验教学内容的机制,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减少重复验证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实验教学,学生不仅能自由选择实验类型,也能自主选择实验个数。这对我们所有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要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上下功夫,不仅自身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还要带动和培养学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出发,结合专业实行自选实验;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注重发挥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实验能力、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实验教学成为学生有效地掌握和运用科学技术与研究理论的方法和途径。

5以服务质量为本,发展人

现代社会,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越来越为更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的管理,必须强化服务意识。人本管理思想是实验室服务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实验室提供全面、优质服务的保障。

5.1建立健全教学实验室的开放机制,实现实验室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的过渡是现代化教育对实验室管理的要求。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时间、空间和实验项目等全方位、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实验资源的作用,健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培训,加大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力度,实现大型仪器设备持证上机的全天候开放,为广大师生提供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

5.2在教学仪器的配备上应实现由达到配备标准为目标向满足实验教学需要为目标的转变,努力追求教学仪器资源的最优配置,最大限度地避免仪器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在仪器的管理上应实现由数量满足需要向完好率满足教学需求转变,演示仪器和分组仪器的配备要与学校的规模和教学水平相适应。

5.3在经费的投入上应做到每个学期都有计划、有预算,建立良性的实验经费投入机制。要充分认识到仪器的更新购置、实验材料和化学药品的消耗是学校正常的不可缺少的支出,要保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

5.4营造“以人为本”的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从加强教育,提高实验人员素质着手,建立起强烈的安全意识和自觉的安全行为为中心,让“事事要求安全、人人需要安全”的安全理念、“以人为本、预防在先”的安全思想和安全规程必须遵守的安全准则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行动的一部分。让师生员工在校园安全文化氛围中陶治情操,提高修养,追求文明,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张新红.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探索[J].吉林教育,2008,(11):21.

[2]李智玲.高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8,(1):109.

[3]谢传钢,桂裕清.论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创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4,(4):219.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4

首先,建立稳定、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在岗位设置、人员编制、职称评定、实验技术立项和成果奖励等方面制订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吸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从事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实验教学。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技术人员应既会摄影、摄像、编辑,又能进行平面设计和课件制作,还要了解网络技术和远程教育知识。其次,提高实验队伍的学历层次,鼓励在职攻读学位、短期培训、参加学术交流,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整体素质。(4)改革体制,健全制度。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应在学校宏观管理的前提下,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首先,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应在学校实验中心一级统一管理下,院系二级管理应按照学科设立相应的分室,明确分工、责任与权利,发挥各实验室的积极性,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其次,根据管理目标和任务健全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这是管好用好实验室机器设备的保证。如《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室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开放登记制度》、《仪器设备管理责任制度》、《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办法》、《仪器设备报废和赔偿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仪器报损制度》、《实验室仪器共享管理办法》、《实验耗材申请制度》、《实验室仪器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制度》等,做到有章可循。第三,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管理,学生实验的时间、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维修情况记录、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都应该有明确的记录。(5)改革实验教学体系,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建设思路,坚持“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实践与创新全面提高”的教学理念,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面开放的实验教学体系。首先,对实验教学整体优化,建立起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其次,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减少验证性实验;第三,采用分层次、多手段教学模式;第四,实行有序、开放的实验室管理新模式。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笔者借鉴其他高校教育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经验,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的特点,认为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应建设以下六个主要专业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同时也可以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提供实践场所。

1.现代教育媒体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能力,主要用来完成教育技术学导论、教育电声系统、教育媒体的理论与实践、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一般配备的设备有幻灯机、投影器、电视机、影碟机、计算机设备、视频展示台、扫描仪、录音机、打印机、录像机、多媒体投影仪、电子白板、电声设备(话筒、调音台、均衡器、压限器、分频器、效果器、延时器、功率放大器、音响)等,以及相关软件编制所需要的材料,如投影片、幻灯片、磁带、光碟等。

2.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教材、电视教学专题片以及多媒体视音频的处理能力,主要用来完成教育电视系统、新闻采访学、电视节目制作实践、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电视音响与照明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具体包括:彩色摄像机的技能训练、录像机的操作使用技能训练、布光技巧训练、配音技巧训练、线性编辑系统的使用技能训练、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实用技能训练、光盘刻录、录像带复制等。该实验室一般应配备:彩色摄像机、录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线性编辑系统、调音台、字幕机、特技机、话筒、光盘复制机等设备,以及相关的软件系统,如3Dmax动画软件、premiere、eDUitS影视制作软件、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各种节目制作辅助软件。

3.多媒体技术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能力。主要用来完成计算机基础、信息技术与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和开发、平面设计、动画制作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具体包括: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设计,网上资源检索,采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等多媒体素材,局域网组建和使用,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研究等。一般配备的设备有:网络服务器、视频展示台、调音台、话筒、打印机、扫描仪、投影机、微型计算机、网络交换机、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刻录机等设备以及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如办公系统软件of-fice,动画制作FLaSH、3DmaX,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文字制作软件Cool3D,软件课件开发软件authorware,音频处理软件SoundForge、Cooledit,视频处理软件premiere,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Dreamweaver,网络教学管理软件,多媒体应用软件如音频格式转换软件Goldwave,视频格式转换软件winaViVideoConverter,压缩软件winaRa,暴风影音媒体播放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各种辅助软件等。

4.摄影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培养学生摄影创作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主要完成摄影技术与艺术课程、艺术基础美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教学任务。具体包括:摄影器材的使用技能、拍摄技术、冲洗加工技术、图像的后期处理技术、摄影布光技巧等。该实验室一般配备:数码照相机、灯光、布景、打印机、扫描仪、计算机等设备以及相关的图像处理软件和摄影耗材。

5.微格教学实验室

该实验室主要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主要场所之一。主要完成教学设计、教育学、学科教学法、微格教学与教研等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也是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微格教学系统的使用训练、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模式改革、师范生教法课程改革等。该实验室一般由一个中心控制室和五个左右微格教室组成。该实验室一般配备:微格教室主要有摄像机、云台、录音机、录像机、投影机及控制台,控制室用一个计算机处理中心和多个计算机处理终端,通过系统接口电路把整个系统的外部设备连接起来。该系统具有测试功能及受训者资料管理功能,实现了评价者给受训者评分自动化及受训者在册、训练科目、训练内容、训练成绩、训练日程表等资料的管理,为评价者对受训者的教学评估提供了理论数据。

6.网络(远程)教育应用实验室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5

摘要:基于高校智能实验室系统的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评估是高校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为实验室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遇,高校智能实验室建设应运而生。一个先进和创新的智能实验室系统,可以提供全新的学习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Bp神经网络;智能实验室;绩效评估;管理信息系统

引言

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由硬件平台、管理软件系统和基于信息控制技术的实验室管理控制系统3个部分组成。通过网络电源控制器监管仪器设备,将预约、门禁刷卡连用进行身份识别,并通过高清晰视频监控系统对实验过程进行监控。实验用户可以直接进入实验室使用权限内的仪器设备,实现实验室对学生的全面开放,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实验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实验室建设方式,在实验室管理实践中优势在于:确保实验室开放时间与空间,以确保有效的操作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加强实验室规范化管理,减少实验室专门团队的工作量,保证实验室运行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产生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整理后,以指标可视化形式在系统中展现,能为实验室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支持,更好地规划实验室的建设。

实验室绩效是衡量实验室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获取的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信息,集中在大数据中的核心问题:教育数据的应用,由此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实验室绩效评估,优化出对实验室绩效影响最大的因素,也是资金投入方向,为实验室管理人员提供支持,更好地规划实验室的建设,合理配置实验室资源,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投资,逐步改变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理念。

1、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理论

本文在东华大学智能实验室系统建设项目中绩效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初步拟定提出了一套实验室绩效分析的指标体系,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再分别进行细化,得到二级指标15项,该体系一级指标包括实验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三大项,二级指标包括实验室利用率、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等15项指标,以此作为高校教学实验室评估体系的指标集合。

为推动实验室的高效发展,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对高校实验室进行绩效分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检验各学院实验室用于实验教学和对学生开放使用的效率,在对实验室进行科学客观的绩效评价基础上,探索实验室建设投入分配的新机制,东华大学开发了实验室绩效分析模块。以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收集的基础数据为依据,运用绩效分析数学模型对各学院实验室进行绩效分析。

东华大学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物联技术捕获在线数据,通过与校管理层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后,得到一致的需求,最终由吴良老师提供可以形成数据信息报表的统计数据模型,即可对i个学院的绩效值的可视化展示,以此来考核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教学的效率。下面对东华大学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中绩效评估指标可视化展现形式做简单介绍。

依托实验实训智能管理平台收集的数据,整理出实验室工作投入部分数据和实验室工作产出部分数据,并据此对实验室的绩效进行分析。

1.1实验室工作投入部分数据

1)实验室专职管理、工作人员数和人员结构;

2)当年投入的实验室日常运行经费(分学院、学科);

3)当年投入的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费和累计近5年投入的建设经费(分学院、学科);

4)实验室现有的设备台数和设备额总值;

5)实验室用于学科实验教学的面积。

1.2实验室工作产出部分数据

1)实验开出率:实际开出的实验数/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数(分学院、学科);

2)学生参加实验情况及效率:参加实验的人时数,实验室开放的人时数,大型仪器设备使用人数和使用机时数(分学院、学科);

3)教师参加指导实验的人数(分学院、学科)

4)学院实验室接待外学院教师、学生人数和人时数(分学院、学科)

1.3实验室效率计算指标

1)生均实验人时数。计算每个当量学生进实验室的人时数。(分基础、专业、学科和学院);

2)实验室大型设备仪器利用率(对每台10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进行统计计算);

3)大型仪器设备的平均利用率;

4)专职管理人员人均接待学生、教师的人时数;

5)实验设备完好率;

6)教师参加指导实验占实验指导人员总人数的比例;

7)实验项目开出率(分基础、专业、学科和学院)。

2、基于在线数据诱导作用的实验室管理系统建设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是基于绩效分析计算指标的。由于学院实验中心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以及实验室建设投入分配的新机制需要探索。在此情况下,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实验室综合效率值是比较客观合理的。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实验室的分析仪器连接起来,通过建立以实验室为中心的分布式管理体系,根据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理论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数据网络化共享、无纸化记录与办公、资源与成本管理、人员量化考核,为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和实验室的全面管理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

通过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建设,将各实验室进行数字化改造,建成网络化、智能化的实验室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的远程管理、实验预约与设备管理互动、门禁系统与实验系统联动,并通过信息采集单元来感知、获取整体实验室的相关设备运行状态、实验室监控画面等等资料,通过原有系统和新系统的整合,结合物联网应用的模式,形成在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全新的智能化管理模式。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对实验室的理论计算结果—实验室综合指数,作为实验室绩效的评估指标。在衡量实验室绩效时,一般是对实验室绩效的实测值即理论计算结果(例如:功效系数法、综合指数法等)。

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通过物联技术捕获在线数据,通过与校管理层用户的沟通与交流后,得到一致的需求,最终提供可以形成数据信息报表的统计数据模型,即利用可视化技术,实现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实验设备(仪器设备在用率、仪器设备预约使用率),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开出率、实验综合比率、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利用率、实验室开放率),对i个学院的绩效值的可视化展示,以此用来考核实验室管理和实验室教学。

3、利用Bp神经网络优化实验室绩效评估指标

Bp神经网络的好处在于,可以发现未知模式中数据的规律,并能够处理多种类型的数据。故高校实验室的绩效考核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克服了传统评估程序来创建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数学解析式的问题,同时也使评估更加准确。因此,充分合理地利用神经网络理论来建立实验室绩效评价模型是绩效评估的有效方法。

神经网络用于描述信息的特征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在本研究中,影响实验室绩效的因素是输入向量,实验室综合绩效是输出向量;输出的幅值之间以及如果预期的幅度有误差,并且误差在预定范围之外时,误差调整层之间的连接权重的阈值,并且神经网络的隐藏层和输出层的节点按一定的方法,该误差,直到系统是可以接受的,而在此时,权重,阈值不变化。

基于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的绩效评价模型网络结构的合理设计: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为实验室绩效的影响因素,实验室综合绩效指标为神经网络的输出向量,系统误差,设计合理的网络结构,训练样本输入网络,网络性能评价模型后,直到满足规定要求后所产生的需求。神经网络工具箱功能是完美的,它提供了多种功能,通过网络,初始化函数,训练和仿真。

4、结论

本研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了模拟训练,得出的结果表明:

1)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用Bp神经网络训练后,再通过网络泛化,即可得出较好的结果。此外,测试样本的误差普遍不大于学习样本,基本满足了教学实验室绩效评估的精度要求。

2)上述数据说明,在教学实验室评估及相关问题上使用Bp神经网络能够较好的完成评估问题。

3)从模型的输出结果来看,其仿真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非常接近。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运行稳定后,各项指标提供数据抽取、分析,可以直接在系统中可视化展示,各项指标数据的得到后,在Bp神经网络模型中,这些数据输入后,可以直接得出各实验室综合指标,起到预测功能。

实验教学(实验项目开出率)影响该高校智能实验室绩效,是因为高校资金投入、高校实验室建设希望教师、学生真正利用实验室建设的实验教学,对实验项目开出情况统计,真正对高校人才培养产生意义,因此高校资金再投入、实验室再建设时,要注重实验室建设的实验教学,关注实验项目开出情况,落实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人才培养上。

参考文献:

[1]吴文华,杨庆,沈新等.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72-176.

[2]吴誉兰;舒建文;胡友君.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及其对策[J].科技信息,2010(13):62+18.

[3]郁聪.高校实验室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2.

[4]莫寅斌.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1(6):175-176.

[5]朱蕾.高校开放性实验室教学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2007.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6

关键词: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023-02

实验室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素质教育、培养高科技创新型人才、发挥社会服务功能的关键,决定一个高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是高校教育管理及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在实验室中,学生能够学习知识技术,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开发科研创新思维,有着与单纯传统理论学习完全不同的作用。所以,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物质资料等的质和量,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科研水平、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校的办学效益。对实验室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能够大幅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所以,实验室管理工作是高校充分发挥职能、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环节。目前,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全面深入,国家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并逐年增加经济投入,同时各个高校积极提高办学水平,向现代综合型、大规模大学方向发展。因此,各高校投入巨大资金购置、更新实验室仪器设备,使实验室现代化大型科技设备在价值和数量上迅速增长,实验室规模和科技水平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实验室规模的大幅提升,也会相应地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多数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水平,并没有跟上设备更新的步伐,之前的惯例模式与当今新形势下的高科技设备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如设备购置、淘汰和更新衔接、设备重复购买与闲置、设备利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效系统监管制度、没有良好实验室文化氛围等问题。因此,加强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对充分发挥实验室职能、保持实验室高效合理使用、进行资产保值与合理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一、实验室管理现状

实验室管理工作通常是目前高校管理中的薄弱一环。加之近年来,高校改革及扩招致使各高校的实验室出现快速、持续的增长势头。由于全国各高校的实验室总量的日益庞大和数量的急剧增加,对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所以,高校实验室管理成为重要课题。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发现,高校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出现若干不容忽视的问题。

1.实验室的资产管理意识理念淡薄,有重投资轻管理的情况。由于高校实验室资产价高数多,所以对实验室资产的管理责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大部分高校长时间以来普遍存在着重视资金投入而忽视实验室资产的管理,财政拨款是高等学校实验室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大部分来源。对成本核算,学校实验室进行的很少,一般不进行资本折旧,直接导致资产的运用与管理严重脱节,在投资效益和投资监督评估上,非常缺乏相关的管理机制。

2.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与机构不健全。高校实验室的设计原则以相关资源的配置和各学科的设置为根据建立起来,常常采用两级分层管理模式,属学院级统一管理,但并没有设专门的主管部门对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日常性管理。大部分高校教务处与实验室相对独立,给日常管理带来很多麻烦,对高校创新实验教学开展的研究性和综合性实验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此外,因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没有相应的工作考核制度,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评估通常得不到重视,因此导致实验室可能出现的各种日常问题得不到解决,效能降低。同时,在管理工具和手段上的落后,造成实验室缺乏实时、动态的管理。

3.实验室管理人员建设制度不完善。由于近年来的需要,全国大部分高校普遍扩大引入高水平实验教学人才的力度,但总体上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对实验室人员的重视程度。好多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停留在“辅助教学”性质,处在相应的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与之带来的是,同普通教学岗位相比,地位低,薪酬少。地位的不平等,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在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上有很大影响,人员流失时有发生。

4.安全隐患问题。目前,高校实验室规模扩大,部分实验化学药品种类繁多,有部分易燃易爆甚至有毒物质;实验过程中,会产生“三废”物质,及过期、失效试剂药品等。若上述问题处理不当,将会构成环境污染。为了防止环境污染、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发生,为保证科研工作及实验教学的安全进行,需要采取详尽的安全保障措施。

二、加强实验室管理措施

1.加强实验室资产管理,重视实验室日常管理。(1)及时清查,保持资产数目准确,设立专人,在规定时间内及时清查实验室设备、仪器、耗材等,进行统计,使实验室资产实时更新,保持准确,以把握实验室资产动态。同时,为避免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供应不足现象,须及时将实验室现有仪器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清理,清楚地统计出报废仪器设备台数、可正常使用仪器设备台数、已坏待修仪器设备台数等,以此为基础制订仪器设备年度添置计划。同时,应注意教学科研工作需要,按轻重缓急列出购置顺序。(2)加强设备仪器的日常维护。在实验室的日常使用中,将检查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作为一项常规工作,若发现问题,须及时处理,妥善处理好设备供应、维修与管理之间的关系。由于高校实验室设备仪器种类多样,服务功能单一,所以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全方位管理,重视全过程技术跟踪管理,其中包括设备选择、购买、接收、安装调试、应用、维修及报废等环节。无论哪一环节出问题,都会打乱教学计划,影响科研工作进行。

2.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与机构。(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实验室管理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需要符合学校的规定,顺应当前的时展趋势,能够从宏观协调整体运转,同时符合学校实际操作情况,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规章制度要不断完善,根据实际情况更新调整,以适应当前实验室的管理需求。除实验室中的基本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办法》、《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还应有设备购置制度、验收领用制度、检查维修制度、报废制度等,不仅涉及仪器设备等硬资产,还要涉及科研教学文件、技术操作资料等与科研技术、师资队伍及社会服务等在内的软资产。(2)落实规范机制,使规章制度具有约束力和强有力的规范作用,落实到个人的操作机制。将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合理分工,按照分级管理机制和实际应用情况的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个人,权利到人,责任到人,权责清晰,使每项制度具有可操作性,提高管理人员遵守制度的自觉性,整体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层次。

3.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以及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在实验室建设中,实验室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实验室应重视对实验人员实践技能的培训,积极鼓励实验人员参加有助于提高业务水平的会议,拓宽实验人员业务水平,全面熟悉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提高对设备的维护维修水平。学校实验室应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精干高效、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结合的实验室管理队伍,这是提升实验室教学质量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有力保障。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和岗位培训,使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实验室管理的专门知识和基本理论,是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有效途径。

4.运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在实验室固定资产的数据管理中,配置一台专门的固定资产数据管理服务器,运用网络化管理方式,增加各院系的实验室管理人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时效性,由校一级实验管理中心对服务器的数据进行统一实时有效管理。在管理中,我们应注意:资产科目的规范性,账务、名称、型号要保持一致,将实验室设备进行明确分类,固定摆放位置,建立条形码快速管理等,以及建立实验室管理清册、移交清册,将管理责任落实。实验室固定资产的统筹管理,要想做到简便、规范,以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重要的措施是采用先进管理工具和先进管理方式。高校实验室资产利用率的上升,对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提高实验设备利用效益,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加强各院各部之间对实验的信息共享和合作交流。利用校级网络条件,建立实验室资产共享平台,使实验室设备的互联互通渠道顺畅,提高实验室各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效益。这有利于各院各部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避免低水平实验室的重复建设,极大地保证实验室仪器及设备的最优配置。其次,提高实验室利用率的另一方式是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在满足本院本部实验室需求的前提下,利用实验教学的时间间隙,对外开放,提高实验资源的利用率,扩大效益。

5.加强实验室安全保障。首先,制定严格的安全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将安全意识贯彻到实验室的每一处、实验的每一步。其次,增加消防设施,及时进行检查维修,更新保养,同时使消防通道保持通畅,及时消除可能的危险因素。再次,组织实验室使用人员进行有效的学习,提升遇到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在实验设备材料的购置与使用存放时,根据特点进行分类放置,危险品要存放在指定地点,避免扩散污染等。在实验室的使用过程中,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常规性检查,及时消除潜在危险因素,尽量减少废弃物,妥善处理“三废”物质。

参考文献:

[1]朱文雁.高校实验室的资产管理与文化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2).

[2]黄婧.高校实验室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机械管理开发,2006,(2).

[3]刘彦玲.高校实验室资产管理工作探析[J].科技向导,2011,(33).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7

关键词: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研究

1前言

实验室管理的成效和水平是目前衡量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实力的主要标准,因此,本科院校十分重视对自身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尤其是数学实验室的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科研设备的健全,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技术和水平日益提升,无论是在设备投入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际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了学术研究的进展和创新。因此,本科院校必须针对该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关举措,以此促进高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有序进行。

2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数学实验室管理的观念落后

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在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观念落后的现象,实验室管理主张平均主义思想,管理人员创新观念不强,实验室的器材和设备虽然比较健全,但是由于实验室管理较为分散,实验室管理环节的衔接性较低,本科院校为了实现实验室建设管理经费的平衡,不能进行相互合作,从而难以引进较为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从而实验室的整体力量难以有效提升。同时,对于数学实验室的管理而言,各个教师之间缺少协调和沟通,实验室管理没有形成有机体系,无形之中增加了数学实验室管理费用。

2.2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

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是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最为根本性的问题,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机构众多,职能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以仪器设备管理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为重要辅助,以经费核算为保证。同时,随着我国本科院校招生数量不断增加的状况下,多数本科院校急剧扩大实验室规模,导致实验室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目前的教育现状。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不健全主要体现在数学实验室管理人员缺少协作、实验室设备购置重复浪费、实验室规模与高校教学活动不相适应、实验室教学效果弱化等方面,影响了我国本科院校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3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素养较低

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素养较低严重制约了高校数学教学活动的质量提升,是目前较为普遍的问题之一。在我国本科院校师资队伍管理过程中,实验室教学人员学历不高、实践经验尚不丰富。一方面,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以中年教师为主,缺少新鲜血液,缺少与外界的沟通联系,难以接触先进的科研成果和思想;另一方面,实验室师资队伍更新速度慢,随着新技术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实验室管理需要创新理论基础、创新科研成果,不断提升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自身素养。

3促进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的举措

3.1提升对数学实验室的认识,转变观念

促进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的规范化首先要提升对数学实验室的认识,转变观念,具体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提高对数学实验室作用的认识。对于本科院校而言,数学实验室管理的有效与否直接关乎其学术活动的顺利开展以及高效科研成果的创造,因此,实验室管理,尤其是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其实验室建设对于本科院校建设发展更是至关重要。本科院校要坚定这一认识,不断提高对数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视程度,重视实践的作用。第二,转变观念。随着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本科院校实验室管理也面临着众多挑战,实验室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本科院校科研成果的发展,也难以适应科学技术急剧变化的社会背景。因此,本科院校要转变数学实验室管理观念,与市场经济接轨,力求为社会的发展带来最大的社会效益。

3.2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

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健全是发挥实验室效益的根本举措,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出发:第一,建立管理数学实验室的行政机构。行政力量和学术氛围的双重保障将会使得数学实验室管理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保证实验室管理人员、设备的完善和更新。第二,加强数学实验室规章制度建设。无论是数学实验室的管理,还是实验室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严密的规章制度加以保障,以此稳定数学实验室管理的有序进行。实验室需要完善、规范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逐步实现依法建设、规范建设,满足本科院校学术建设的需要,同时为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支持。此外,数学实验室建设需要重视学生的力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角色[1]。总之,数学实验室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本科院校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

3.3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需要从实验室队伍建设以及实验室教师素质的提升两方面出发:第一,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2]。数学实验室队伍建设需要树立正确的管理观念,首先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是实验室的中坚力量,他们对于学术研究以及科研发展状况十分了解,因此,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是实验室管理的关键所在。第二,实验室教师素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提升教师本身的道德素养,培养其爱岗敬业的精神。而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实验室师资队伍管理的核心,教师要掌握实践的基本要求,掌握学科本身发展的最新动态,以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实验室实力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实验室建设观念落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师资队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科院校应从提升对数学实验室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加强本科院校数学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改进数学实验室管理体制,提升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促进本科院校学术进步以及科技创新。

作者:高一文单位:重庆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8

论文摘要:分析化学实验室是化工学院中一个重要的基础技能培养实验室,将此实验室采用开放式教学和管理模式,既能调动学生实验兴趣的,使学生能主动的,自愿的参加开放性实验,又能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和场地的利用效率,对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好处。

一、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教学

随着用人单位和社会对人才基本技能日益重视和整个社会教育理念的更新,虽然学校正在逐步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但主要还是停留在传统培养模式,注重共性培养,忽视个体发展的需求,在实验教学方式上表现为一味的整班教学和固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缺乏自主。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很好选择就是在搞好传统教学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我院在分析化学实验开放性上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积极的尝试。主要集中在实验教学项目上,经过教师们的努力研究,我们将以下的实验项目开设为开放性实验项目:1.HCl-nH4Cl混合溶液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2.福尔马林中甲醛各含量的测定加成法—酸碱滴定;氧化法—酸碱滴定(反滴定法);3.鸡蛋壳中钙含量的测定(酸碱滴定法;eDta络合滴定法;高锰酸钾法);4.pbo和pbo2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测定;5.黄铜中铜锌含量的测定;6.胃舒平药片中al2o3和mgo含量的测定;7.水果、蔬菜、药片中抗坏血酸(Vc)含量的测定;8.硅酸盐水泥中Sio2,Fe2o3,al2o3,Cao和mgo含量的测定。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要求是比较高的,可以锻炼学生的基础分析化学能力,以及设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的管理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不仅将实验室为学生实验教学,而且对科学研究提供有目的地性开放。为了加强其的管理,我院制定了详细的管理规范。

(一)、全院各分析化学实验室,除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教学外,还应在计划外安排时间向学生开放。教学实验室积极开设形式多样的开放实验,逐步实行实验室全面开放。

(二)、实验室开放的含义

实验室开放是指各教学实验室在完成计划内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设施条件等资源,面向学生开放、为学生提供实践学习条件的一种手段。

(三)、实验室开放的形式

实验室开放的形式分为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自选研究课题型等。

1、教学实验项目开放型

指由于学生选课冲突、生病请假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排的实验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内的实验教学项目,需要在其它时间安排进行实验。

2、学生参与科研科技活动型

实验室根据教师科研项目以及各类竞赛活动等的需要开放研究题目,也可根据实验室特点自拟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吸收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实验室参加实验。

3、自选研究课题型

结合学生社团、兴趣爱好者协会的活动内容,或结合学生科研课题,鼓励学生自选实验研究课题,在开放实验室中完成课题的方案设计、试验装置安装与调试,完成课题研究并撰写实验报告。

(四)、实验室开放项目的申报和审核

1、项目申报

各实验室根据学校要求和自身条件,报出拟开放的实验项目,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实验室开放项目申报表》,由学院上报教务处组织人员对申报的开放项目进行评审。

2、收费标准的审核

由教务处将通过审核的开放实验项目的收费标准报学校收费领导小组审查,由收费领导小组报市物价部门审批,获得批准的项目方可对学生开放。

(五)、实验室开放项目的实施

1、每学期开学2周内,学院将本院分析化学实验室的学期开放计划报教务处,由教务处汇总后向全校学生公布。

2、每学期开学4周内,学生根据教务处公布的开放实验项目,根据自身需要,进行实验项目申请,并填写《攀枝花学院学生开放实验申请表》,经指导教师和实验项目开放单位签字同意后,由实验项目开放单位拟订实验项目开放课表,并通知学生。

3、各分析化学开放实验项目开出单位认真组织学生完成相应实验项目。

(六)、实验室开放管理

1、学院实验室开放工作在分管实践教学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实践中心协调组织实施。学院要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实验室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活动,各实验室应积极做好实验室开放工作。

2、各实验室根据本管理办法和实验室特点制订相应的实验室开放实施细则并报学院备案。

3、申请参加非教学开放实验项目的学生原则上应是成绩优良或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各院(系)应予以严格审查。

4、参加开放实验的学生应按确定的实验时间、地点参加实验。因特殊原因不能在预定时间内参加实验,应按实验室规定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另约时间补做;对无故缺席实验的,取消其参加开放实验资格。

5、各开放实验室应根据学生人数的多少和实验内容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并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6、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前,应阅读与实验内容有关的资料,准备好实验实施方案,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可暂停其本次实验。对于部分实验,可视具体情况,在实验前增加专门的实验安全教育,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

7、学生进入开放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损坏仪器设备的须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8、在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加强对学生实验素质和技能、创造性的科学思维方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的培养;要做好安全和开放情况的记录。

9、学生在实验项目完成后,应向实验室提交实验报告、论文或实物等实验结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提交的实验结果和实验态度等内容及时进行考核,确定成绩,在学期结束前报各教学单位教学科研办公室。

10、每学期结束前,实验室应及时做好开放实验的总结工作,将开放实验的进行情况按规定格式写出书面总结,交各实践中心存档,并报教务处实践教学管理科备案。

11、学院将定期对实验室开放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结果将作为对各实验室考核和审批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重要依据之一。

分析化学开放性实验室作为工科专业实验室的一种重要形式,既具有实验的趣味性、主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等特点,又有开放性本身所特有的条件不完备性、结论不确定性、内涵可发展性、思维不约束性等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欢迎,也受到越来越多的教师的肯定,尤其在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特殊的作用。在我们化工学院的开放性实验教学实践和探索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对实验室的教学和管理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王成强.关于高校实施开放性实验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8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9

随着实验室的数目增加,一个实验室管理员通常要兼管多个实验室,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上容易产生漏洞。建立视频监控系统,能有效弥补实验室安全漏洞,提高安全管理有效性。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投入大量资金,在每个实验室都安装了高清晰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录像实时传送到中心的监控室,并自动存储。实验室管理人员随时监控实验室的情况,大大加强了中心实验室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时,通过监控系统,管理员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仪器、违反实验室规章制度的行为可以及时进行纠正,有利于维护实验室安全良好的秩序,促进师生中间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实验室氛围。

2化工实验教学信息化平台软件环境建设

(1)网络化实验教学平台

化工实验教学中心在传统的课堂讲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生构建了网络实验教学平台,实现了多元化的实验教学模式。通过整合实验教学资源,实现了对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实验项目、大纲、讲义、仪器设备、习题、多媒体课件、实验录像、仿真实验、虚拟实验等教学资源的上网开放,学生通过网络实验平台还可以进行实验准入测试、提交实验报告、在线交流答疑等。

(2)开放式实验预约系统

中心开发了开放式实验预约系统,该预约系统采用网上预约实验的方式,即学生可以网上选定实验项目、实验时间、查询实验成绩。预约系统分为三个角色:学生、老师、管理员,按照不同角色进行登录认证。通过登录该系统,学生可以预约实验,查看、取消已经预约的实验批次,查看以往实验成绩,查看下载实验课表;老师可以进行实验批次信息的确认、查看选课人数、学生信息,查看并导出实验课表以及进行实验评价打分;管理员负责对整个系统的基础数据维护,包括学期管理、实验项目和实验批次安排、实验室管理和老师信息管理职能。同时利用设计、搭建的短信平台,实现了实验预约的短信提醒功能,即在实验开始前三天左右,通过公共短信平台向学生发送短信,提醒学生实验具体时间和地点,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实验预约系统的功能。实验预约系统打破了班级的界限,改变了过去按同一模式进行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

(3)虚拟实验室

我校化工实验教学中心以化学工程实验装置为原形,开发了集3D高仿真展示、多媒体授课、预习、复习、数据处理为一体的化学工程实景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将平面流程立体化,将单元操作的流程、实验操作视频和实验原理动画等信息生动逼真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在虚拟场景中自由漫游和穿行,实现了人机互动,大大丰富了实验教学内容,有效扩展和延伸了现场实验教学。中心还设计了配套的网络预习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实验教学的预习环节,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率。目前中心开发的虚拟实验有“原油实沸点实验”、“泵送装置综合操控系统”、“板式精馏塔传热实验”、“吸收”、“精馏”等。

(4)远程控制实验

远程控制实验是一种崭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学生通过对虚拟仪器面板的操作,实时操作控制远程的硬件设备实体,并通过视频把实际实验场景反馈给学生,从而得到真实的实验数据,加强了实验操作的真实性。远程控制实验弥补了仿真实验和虚拟实验的不足,在实现软件共享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做到了实验硬件资源共享。目前我校化工实验教学中心正在筹建远程控制实验,将远程控制实验作为仿真、虚拟实验的延伸和扩展,为学生提供一种全新的实验模型。

3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知识培训

要提高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网络信息技术知识与操作能力,加强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信息化素养成为一个重点。中心多次组织实验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化方面的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派出实验技术骨干到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开展得较好的同类院校进行学习交流,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吸取各高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新理念和新经验,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素养和管理经验。

4结语

实验室目视化管理篇10

关键词:瘫痪实验室;虚假实验;以人为本;需求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无论是美国、德国,或是我们的近邻日本,都对实验教学予以足够的重视。盘点世界最著名的物理实验室,如英国剑桥大学的卡文迪什实验室、美国哈佛大学的杰佛逊实验室、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有着共同的特点,从建立至今大都有近百年历史,以基础研究为主,各有特长,充分发掘国家财力、人力、物力,重视高精尖项目的研究和科技创新,重视吸纳精英人才。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验室的作用日益明显,特别是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实验室,更要着眼长足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科技的越来越重视,早在1979年在北京举办“首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作品展览”,至今每年都在举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那么,今天以中学物理室的发展为见证,来探讨一下目前中学物理实验室最迫切的需求与发展。

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贵州,我们的实验室已步入信息化,走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步伐。2013年秋季,在中国贵州黔西南州兴义,最好、最美的生态校园、数字化、智能化校园,由兴义八中教学集团引领,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企业投资,以“书院式办学,名校带新校的新思路,创建了新体制的初中”的兴义市阳光书院正式招生,走进阳光书院物理室,这是全省最好的实验室之一,有传统标准化实验室三间,数字化实验室一间,所有仪器设备按省级一类示范型重点初中配置,还有专职人员管理,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和人力。这无不标志着国家有关部门对教育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一个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但是,根据教学发展的需求,深入了解实验室发现,目前实验室的管理是差强人意的。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实验室,满足教学的需要、发展的需

求呢?

首先,应避免“瘫痪实验室”的出现,简单理解,瘫痪实验室,在学校实验基础设施较齐全的情况下,实验室管理责任不明确,实验工作没有很好或正常运行起来。长此以往,导致实验教学没能正常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学校管理问题,另一方面反映出实验在部分教师心中的地位仍然不受重视,进而就是实验管理者的态度问题。正所谓“态度决定一切”,任何事情只要认真对待并付诸行动和努力,坚持就会取得相应的成效。

其次,不搞“虚假实验”,概括地说,就是教师该演示的实验没给学生演示,本该由学生完成的分组实验,学生没有亲手实践,但实验室的档案记录又是完善的,完全为了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实验室工作而伪造实验记录。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大致分析有几点:(1)有实验室仪器不足、设备不齐全;(2)任课教师不重视实验;(3)管理不完善、没有落实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处于“瘫痪状态”,等等。

结合实际,实验室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为学生和教学的发展为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国家实施新课程标准改革在义务教育阶段设置综合课程1~9年级有7个阶段,两个阶段就出现“科学”,科学与创新(3~6年级);科学与知识,无不体现国家关注科学、技术于社会的相互影响,重视对学生各阶段的教育。对与生产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校课程体系应该追求的最高目标。而学校实验室是师生研究科学的基地,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的象征。那么,实验室的发展有没有发挥其作用,满足师生在教学中的需求呢?上文提到的阳光书院的实验室已经走向智能化、数字化阶段,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可目前我们仍然处于摸索、探究和适应新技术的阶段。以中学物理实验为例,其实,目前广大师生真正需要的是:

1.有一个设施设备较为健全的实验室,实验设备较为先进,该有教学资源配置较完备,仪器较为齐全,能够保证基本的实验正常开展

中国是人口大国,全国有中学近10万所,中学生1亿多,尽管国家每年在实验建设方面投资大量财力、物力,但根据各地办学情况,资金分配不足和不均匀,尤其在很多较为贫困的地区,实验设备不齐全、仪器不足,仪器质量差,使用寿命短,资金有限,不能及时更新等,这些严重影响实验教学。想要学生“动”起来,首先得有学生需要的最基本的器材。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科技发展,我们希望实验室的设施设备若没能达到齐全和及时更新,但起码的品质保证要有,在生产教学仪器方面,希望国家有关部门加大监督力度,保证实验室设施设备的品质优良化,科技走进校园,学生促进科技的创新和发展。谢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校园,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

2.精细化的管理,实验室要有专职人员管理

实验设施设备器材是前提基础,一名好的实验管理员尤为重要,实验管理老师是连接教师、学生、器材设置的纽带,一名好的实验管理老师,应当把仪器当作“宝贝娃娃”,爱护它们,又要充分发挥其作用,一名好的实验管理老师应当有一定的专业功底,一名好的实验管理老师应当具备和所有教师应有的职业道德精神。还应当把实验室看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对待师生应当如招待“客人”般热情,按要求打理和布置好这个“家”,既要熟悉“家里”的一切,随时做各种记录,补充日常所需,其是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人物,学校没有一个好的实验管理老师,实验教学工作难以进展。谈到“管理”实验室,我们可以查阅很多资料,熟读“中学实验员手册”,结合实验室的财产、学校的学生人数,班级数量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每个学校的情况不同。但我们可以尽可能地做到规范化管理。实验室没实验时的工作准备(做好各项档案填写、表卡建设、仪器检查、检修、防尘、防生锈、防潮、通电、防虫、防老化、保养等),教师的演示实验准备,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实验前应该做哪些准备?所有器材检查和调节好,实验时应当辅助实验,协助教师完成学生分组实验,并针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好科学处理和记录。实验后应及时与师生沟通,听取师生意见和建议,发现不足之处应想办法改进,做好安全卫生工作。积极开展实验课外活动,组织开展一些与实验有关的社团活动,如可以与任课教师一起组织“科技作坊”“校园科技馆”等社团,把实验探究活动真正交给学生亲手实践。带学生参观、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电厂,参加一些科技展、汽车站展,亲自参与一些电脑维修、汽车技术维修等,搭建多元化教育平台,拓展人才培养途径。

3.教师积极主动搞好实验教学

学生的很多活动由教师调控,教师应当积极主动组织好实验教学,不搞虚假实验,每次实验教学认真准备和完成,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操作习惯,了解世界先进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明白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性和肩负民族的使命感,从点滴做好,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珍惜实验室的一切劳动成果。还可以把学生平时做的发明创造放在实验室展览。有的教师准备一个实验非常认真,如兴义阳光书院的窦元敏老师,自己做教具,准备一个实验要一天的时间,实验室器材不够时甚至自己购买,每年自费几百元购买一些实验室没有的器材用于教学,她的课可以说是名师、专家级别的,深受学生欢迎。每次实验讲解、使用、操作都严谨规范科学,学生深受熏陶。

总之,学校实验室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亦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象征。我国是人口大国,实验室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实验室作比较存在很大差距,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学生实验室的建设越来越重视,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得靠我们所有人不懈努力方见成效。

参考文献:

[1]周月娟,方玉禹.实验室创新实践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