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孝道心得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4:29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1

摘要:当前,一些中小学的孝道教育在目标定位、内容建构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要真正实现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必须重视孝道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在内容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衔接,在教育模式上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孝道教育传统文化德育

作者简介:陈建浦,男,浙江省浦江中学,中学高级教师;沈卫华,女,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

孝道是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如今,面对社会变革、制度变迁、全球化挑战下的道德困境,传统孝文化的德育价值再次受到中小学的青睐。许多学校为缓解学校德育的困境,尝试挖掘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将孝道引人中小学教育,取得了不少成效。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局限,主要表现为在目标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教育模式方面尚未真正体现现代教育理念与价值追求。只有突破了这些局限性,孝文化潜在的现代教育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一、孝道教育既要实现道德教化功能,更要重视文化传承

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转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伴随多元文化的冲击,学校德育实效性低下,中国社会道德建设面临巨大困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统道德力量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其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道德教化起点和基本内容的孝道,更因其独特的德育价值受到重视。这是因为作为“德之本”的孝,其最初的涵义是敬亲养亲,是一种建立在亲子血缘关系之上的人伦道德。它既符合人类的自然天性,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又符合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同时,孝道作为中国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信条,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已成为一种文化基因影响着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度,在各地有丰富的地方资源。将其引入学校德育有利学校开发和利用本土化的德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能破解学校德育远离学生生活的难题。另外,孝的内涵经过不断的理论改造与创新,范围从最初的家庭道德向社会道德、政治道德乃至人类道德拓展。这一独特的文化特征有利其与学校德育的全面对接,从而在学生道德品质和政治素养的提升以及理想人格的养成等方面全方位地发挥作用。因此,为破解学校德育的困境,许多中小学纷纷把孝道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中,希望借助这一中国传统道德的力量,提升学校德育的效果。

然而,现代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又不应止于此,孝文化本身的传承以及以此为切人点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启蒙是其更重要的目标。学校教育历来在传统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使命,这一使命在全球化背景下显得尤为沉重与迫切。这是因为全球化的浪潮在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的同时也对民族文化带来不少的冲击:异域文化的强势入侵消解着本民族的文化个性,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被破坏,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缺乏认同感。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内核和文明土壤,是一个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的身份标识,是国家走向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也是个体的精神家园和自我认同的精神之根。在中小学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意义重大,它有助于保护、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促使年轻一代树立文化主体意识。而孝文化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文化特征决定了以它为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孝文化不仅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德行标准、政权维护的思想工具,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石,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民族文化的演进和传统政治的进程。它不仅是我国传统社会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基础与核心,儒家思想的仁、爱、智、信、义都可以从孝文化中找到渊源,而且也是释、道思想体系的重要范畴。可以说孝文化是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绕不开的内容。同时,经过几千年统治政权的推广与强化,孝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各层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国有广泛的社会认知和生活基础,这为孝道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推行孝道教育,帮助学生认识中国传统孝文化,并以此为起点了解和认同以孝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来源、精髓和时代特点,形成文化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德育需要孝文化,孝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又要借力于学校的平台。学校开展孝道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借助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来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也要以此为切人点,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和创造力。当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互通共赢时,传统孝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才得以真正全面地体现。

二、孝道教育内容的构建应与学校德育衔接,注重规范性与系统性

孝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中的一些内容已不符合时代精神,甚至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相背离。这就需要对传统孝道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语境的表达,才能使学校孝道教育真正发挥德育价值与文化传承的功能。然而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对孝道的现代解读往往比较随意,各行其道。大部分学校把孝道教育等同于亲情教育、感恩教育,使孝道仅局限于私德范畴。另一些学校则是从孝道思想中随意截取部分内容,组成几个相互独立的主题,突击搞几次活动、作几场讲座,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种对孝文化碎片式的解读和随心所欲的肢解使学校的孝道教育零碎而分散,缺乏有机统整,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认识与理解孝文化,更难对它产生文化认同。与此同时,孝文化的德育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孝道教育与学校德育无法全面融合,优势互补,难以产生持续的教育效果。因此我们认为,传统孝道思想的现代改造必须在系统梳理孝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与学校德育全面融合。

传统孝观念经过历代儒家的理论拓展和统治者的实践强化,已发展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思想理论体系,内涵极为丰富。这就需要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梳理与整合,让学生理解孝道的产生与历史发展,以及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影响。孝道思想包括个人修养、家庭伦理、社会伦理与政治伦理等多方面。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关注孝的爱亲养亲的内涵,更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将这种具体性的爱亲向一般性的爱人转化,进而爱社会,爱整个人类,爱世界万物,把孝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结合起来。这样,孝道的德育资源才真正全面地得到开发和利用,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传统孝道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以及现代意义及未来趋势,完成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在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对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行现代诠释,赋予其全新的时代内涵,使之全面融入学校德育实践中。首先,这种现代的诠释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与我国学校的德育目标保持一致。由于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承载的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深层的价值追求,是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的重要源泉,因此把传统文化与政治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共同的做法。事实上,正是因为几千年来,历代正统学说对孝观念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顺应历史发展需要的挖掘、拓展与完善,才使它得以从最初祭祀祖先的宗教伦理逐渐演变为家庭伦理乃至政治伦理,在中国历史上发挥提升个人修养、维系家族、凝聚社会,衍续文明的重要作用。在今天,传统孝道只有被赋于顺应时代需求的解释和理解,才能在当下发挥其潜在的德育价值,才能面向未来绵延不断。所以,学校的孝道教育必须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在统一性,把孝道教育与青少年德性养成结合起来,并结合时代文化特征与学生心理需求给予符合现代语境的表达。其次,针对孝文化内容庞杂的特点,为了使孝道教育更好地融入学校德育实践,我们可以采用“模块”的理念,把逻辑关系紧密、教育目的和手段相近的内容整合成主题化、综合化的德育模块,如规范教育模块、人格教育模块和立志教育模块等,并根据学生认知规律,整体规划,分阶段有序推进。其中规范教育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关心自我、自然和社会,具体包括生命知识教育、自我保护教育、生活规范教育、学习习惯教育、遵纪守法教育;人格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成为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具体内容有心理健康教育、责任感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立志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奋斗精神和形成学生的生命自觉,促进学生在传承中国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发展,内容有“三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意志毅力教育。这样,孝道教育既可以全面地渗入学校德育,从而经常化、系统化、规范化地推进,又能为学校德育注入新元素,使之更具开放性与生命力。

三、孝道教育的模式应强调平等地对话与交流,鼓励反思性建构与批判性思考

孝道历经千年传承,文化资源丰富,经典读本层出不穷,民间孝德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孝道教育也因此离不开经典教材重温,传统民间孝德故事学习,古代优秀德育思想借鉴。但是现代孝道教育要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蜕变,迸发活力,彰显新价值,除了正确的目标定位、现代化的内容改造以外,在教育模式上也应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其实质是关注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以生为本,重视学生主体性和独立性,与学生的心理需求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而不是如当前许多学校开展的孝道教育那样,教育者凭借权威地位,以“独语”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有关孝道的知识与外在的规范体系,辅之以机械的操练与模仿,形式大过实质。

第一,在教育中应改变单向度传递信息的德育模式。学校德育要借力传统孝文化提升实效性,不能只满足于对孝文化知识以及伦理规范的浅层认知。孝道教育的旨趣远不是孝知识与外在规范体系的传递,而是在于孝文化精神内涵的影响,目的是要让学生不仅从认知上,更重要的从情感上、信念上对孝文化的精髓产生认同感与亲近感,在道德情感与动机上认同孝文化中所蕴含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并自觉地外化为行动。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只是单向地向学生传授孝德知识,释义古代经典读本,讲述古代民间孝德故事,未必能真正打动学生内心,使学生产生心灵共鸣。事实上,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有各自丰富的精神世界,在接受学校教育之前,对孝道有自己的认识与理解。由于中国近代新文化运动对传统孝文化的落后性和消极性进行过猛烈抨击和彻底否定,孝文化远离学校教育,许多学生对孝文化的认识主要源于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往往与“三纲五常”等封建思想等同,缺乏系统性与完整性。伴随外来文化的夹击,孝文化在这些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经常是保守而封建的,落后于世界和时代,应该被淘汰。这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学生内心的这些认知与情感上的冲突,通过平等对话,双方敞开内心,共建彼此信任。在此基础上,教师深入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对孝文化的前认识。对于那些有悖于现代价值观念的内容如绝对的长者本位、服从权威等思想,不是一味地回避遮掩,而是应当允许学生质疑,甚至主动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和分享,观点的碰撞、反思与修正,形成视界的融合,使学生充分认识孝文化的两重性:认可孝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在当今社会的价值,理解和悦纳其中具有继承价值的如孝亲敬长、珍惜生命、忠实诚恳、承志立身等思想;对孝文化的局限性应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观察,不能因其局限性而非理性地全盘否定而是应该探索如何突破这种局限陛。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能让他们在对孝文化全面认识与理性反省中,萌发文化主体意识,完成对孝文化在知、情、信、意上的反思性重构,激发自身在孝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责任感,并赋于孝文化以新的理解和内涵。这个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实现孝文化现代性转换的过程,也是学生发展道德判断力与道德情感的过程。

第二,孝文化教育的形式与取材要回归学生生活。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充分考虑中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成长需要。这是德育以生为本的具体体现。但是传统孝文化的载体一一古代经典读本以及民间孝德故事,大多以古文的形式出现,对学生来说艰涩难懂,年代久远,与自己的生活距离遥远,不易勾起兴趣,更难引起共鸣。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找到传统孝文化与学生文化、学生生活实际的结合点。通过开发本土特色的校本课程、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孝德知识与观念、构建“孝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展主题和形式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等各种途径来推进孝德教育。让抽象的孝文化转化为学生直接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生活。在理解、体验和践行三个层面上引发学生道德思考和情感共鸣,最终达到文化熏陶、人格培养、提升道德素养的目的。在教育内容的取材上,应避免哗众取宠、一味追求眼球效应、脱离学生生活的形式主义做法。教育案例、活动主题、隐性课程资源等都应尽可能地源自于学生亲身经历或耳濡目染的生活经验,尤其是能反映学生实际生活和真实世界的冲突与矛盾,能帮助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资源。如举办“助力高考”、“草坪养护行动”、“光盘行动”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活动;开展“孝义之星”的评比活动,利用校园文化长廊、黑板报、升旗、集会等形式和场合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地域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访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深层感悟,使他们从中感受到传统孝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文化受益感。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2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正向值;积极作用

如同谢幼伟说:“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上作用至大,地位至高;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1]”孝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居的地位毋庸置疑,回顾中国社会文化历史,很容易就能找到孝的发展痕迹。可以说,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社会,中国文化也是以“孝”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也是孝文化发展的进程。对于传统孝文化的界定存在诸多说法,笔者在这一问题是较为赞成台湾学者杨国枢的意见,他认为,“传统的中国不仅仅是以农业立国,而且是以孝立国。”“孝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色。”的确,儒家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菁华成分。然而,任何一种文化的发展,一定有其优秀成分,同样存在糟粕之处,孝文化也不例外。

一、传统孝文化是符合自然规律的文化

作为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孝文化在其正向值方面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文化的发展,只有首先做到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在历史阶段立足,有资格作为文化来传承。孝,原始意义中包含一层解释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广为流传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是在阐述“孝”的这层意义。自然繁衍,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形式,人类社会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完善,依靠的就是传宗接代。《易经》曰:“天地之大德曰声”。天地是万物化生,而男女夫妇之合才有子女,有子女,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子女向其尽孝的对象[2]。另外一点,儒家之孝道,表现出对生命生生不息的肯定和对血缘关系的眷恋,自然规律与人类发展的结合就在于对于亲情及血缘的重视,对于生命的尊重从珍爱生命中可以看出其价值所在。再言之,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的许多习俗都蕴含了孝的意味,表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相结合的尽孝方式。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与孝有关的礼仪也是多种多样,如生居礼、丧礼、祭礼等[3]。由于“孝”在起源时期对于生命的崇拜,使其发展过程中始终尊重生命、热爱生活,充满对自然的尊崇与爱,这样的精神贯穿于孝文化的始终,使其在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积极作用。

二、传统孝文化是和谐身心的文化

传统孝文化中存在一项重要的内容――感恩。感恩作为孝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孝文化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感恩,对于个人身心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这一方面,孝文化很好的规定了子女要对双亲所尽义务以及常怀感恩之心。子女应该对自己的父母极尽孝道,这在任何时候看来似乎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归根结底,是在要求子女对父母始终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理上,行动上尊崇孝道,离开感恩之心谈孝道,是空谈和“伪孝”。子女在父母年迈之时,对双亲怀有一颗感恩之情,赡养父母,孝敬父母,我想这也是孝之所以为孝的基本要求和基本价值……从报恩之情出发,对一父母尽孝在中国传统孝德中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奉养父母、赡养双亲和敬爱父母、尊重长辈。奉养父母、赡养双亲是子女对父母报恩之情的最基本的表现。在中国古代,也被视为子女的社会义务和道德责任[4]。只有懂得感恩,爱戴父母双亲,才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进而提升个人高度,实现人生价值。

三、传统孝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文化

孝文化历经千年考验,并且,在转型期的中国,继续发挥其作为道德层面上的积极作用,这一点足以说明孝文化的进步性以及孝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孔子在《论语・学而》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这是对孝文化的精辟论述和极佳阐释。孝文化的对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可以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中得到印证。从历朝历代对于“孝”的重视到当代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构想,这其中的发展,无不体现孝文化的积极意义。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因子,家庭的和谐发展对于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家庭和睦是对和谐社会的基本贡献,家庭成员将这种和谐的家庭温馨融入社会,社会也会受到感染,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倡导孝道文化,就是在孝敬老人和关爱他人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国民素质[5]。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孝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一直以来,儒家文化强调“孝”和“仁”,并把其内涵作为出发点,儒家学说倡导:个人如以爱亲之情推己及人,仁爱的境界就有可能实现。“泛爱众,而亲仁”,在这小小六个字的引导之下,中国人民的性格之中被深深的烙下了爱、敬、守、礼四个方面的特点。追求淡泊宁静,追求心身和谐,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家国和谐,始终是中国人内在的心理需求和人生实践。由此可见,传统孝道伦理对塑造国民性格方面确实起到了极大作用。传统孝道经过两千多年的教化和践行,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独特而不可剥离的一部分[5]。其正向值必将伴随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发展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注释:

[1]谢幼伟.孝与中国文化[a].谢幼伟.孝兴中国文化[C].青年军出版社,1946:2.

[2]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人民出版社,2001:21.

[3]李秋梅.传统孝道伦理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D].青海师范大学,2008.

[4]武宜俊.中国传统孝德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5]陈晓丽.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变迁及时代价值[D].兰州商学院,2012.

【参考文献】

[1]孔子.孝经[m].经济日报出版社,2012.

[2]周桂钿.中国儒学讲稿[m].中华书局,2008.

[3]张树骅,宋焕新.儒学与实学及其现代价值[m].齐鲁书社,2007.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3

摘要:从古至今,“孝”一直是中华民族推崇并遵奉的一个重要道德伦理规范和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促使家庭和谐的一个关键因素。传统的孝文化不仅规范了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标准,而且表现为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有利于增强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有利于应对我国面临的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有利于养老问题的解决和在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风气。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从小做起,遵守孝道,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和爱国情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和谐社会;构建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伦理道德规范,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在《中国文化要义》中,梁漱溟认为:“中国文化在某一意义上,可谓为孝的文化。”[1]传统孝文化中父慈子孝、尊卑长幼、敬老爱老等思想对于巩固封建伦理等级制度、维护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传承孝文化,不仅对当时甚至对现在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必须对传统的孝文化进行改造和利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孝文化。

一、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中国传统孝文化是在华夏数千年历史中孕育、形成和发展的。历经数千年文明进化,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体系和社会意识形态,渗透至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代新儒学的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写到:“中国文化自家族生活衍来,而非衍自集团。亲子关系为家族生活核心,一孝字正为其文化所尚之扼要点出。”[2]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和被充实。

孝的最原始意义始于殷商、西周时期,是指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为祈求平安而进行的一种祭拜祖先的祭祀活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大教育家孔子丰富和发展了孝文化的内涵,阐述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的观点。他把协调亲子关系的孝作为爱人的根本。随后,孟子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4]的观点,还进一步强调服侍、尊敬家族长辈事人生最大的事情。孔孟对孝的论述,确立了传统孝道的基本面貌,即规范家庭内部的伦理道德标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儒家宣扬的家庭孝道有生养、死葬、时祭三层含义。《礼记・祭统》有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孝者,畜(养)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是故孝子之事亲者,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由此可见,儒家将祭祀作为祖先生命得以延续的象征,并强调养观其顺、丧观其哀、祭观其敬的孝道形态。孔子还认为对父母尽孝最难的就是始终做到和颜悦色,子女对父母一定要尽心奉养[5]。

第二,儒家孝道还强调子女对自身身体的爱护和尊重。《孝经・开宗明义》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6]而且,《论语・里仁》中记载:“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6]由此可见孝敬父母首先应做到自尊自爱,即使不能陪伴在父母身边,也应告知父母自己身在何处,免除父母对儿女的担心。

第三,传统孝道还强调要“悌”兄,在家庭内部,孝要求弟弟对兄长要“悌”。所谓“悌”,就是要尊敬兄长。

传统孝文化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维持家庭宗亲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内涵逐渐延伸到政治领域,被看作维护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道德力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孝道文化中对父母的孝敬推演为对君主忠诚。曾子曰;“孝子善事君”,即孝敬父母的人一定善于侍奉君主。由此可见,曾子将“孝道”与“忠君”联系起来,给家庭孝道文化打上了浓厚的“忠君”烙印。

其次,孝成为进仕的一个考察标准。比如“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把遵守、践行孝道与求爵取禄联系起来,这成为孝道社会化过程中最强劲的动力。

二、弘扬传统孝文化对和谐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上,传统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协调人际关系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内容之一的孝文化,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是我们值得借鉴的宝贵资源。批判地继承和发扬传统孝文化的合理成份,尤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包括如下几点。

(一)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实现家庭和睦

我们所追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归根结底就是使每个家庭的和谐,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家和万事兴”。国家、家国,家和国方和,方能以和谐促稳定,加速我国实现小康的步伐。家庭是构成社会机体的细胞,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尊敬和孝敬自己的父母,团结和帮助自己的兄弟姐妹,我们的家庭人际关系就不会存在矛盾。而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不仅能使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得到身心的放松和调整,并为人们从事社会活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而且家庭成员可以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蓝本,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其他人,以此类推到整个社会,从而达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实现和谐社会的终极目标。

(二)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的解决

孝亲尊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组成部分,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将“亲其亲”进一步提升,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7]养成养老、敬老、爱老的良好品德,进而使家庭尊老敬老的良好家风代代相传。这也将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整体道德素质的提升。

(三)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利于增强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

自古以来,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敬业报国。忠君爱国是孝文化的基本思想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因此,孝意识能够起到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孟子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7]可见,修身是孝最基本的内容,孝文化能够塑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进而才能实现家庭和谐,、国家稳定发展。

三、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的优良传统

传统的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其重要的现代价值,大力发掘和弘扬这一现代价值,便是我们目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弘扬传统孝文化,必须坚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弘扬孝文化,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传统的孝道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情合理的内容,也有愚昧过时的说教。我们必须要批判地继承这份文化遗产,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反对,也要反对全盘西化思想。我们应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与时俱进,赋予具有时代性的新内容。

(二)弘扬传统孝文化,加强舆论宣传与法制建设,使遵守孝道、崇尚孝文化深入人心

良好的舆论宣传,是弘扬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手段。各种媒体理应及时对那些社会不良道的现象给予曝光,使之受到全社会的谴责。与此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仅要通过无形的道德说教来弘扬孝道,还应该通过严厉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和控制那些虐老不敬老的不良风气,同时还可以通过经济性的、荣誉性的奖励措施来引导广大人民积极投身孝文化的实践中去。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必须应大力提倡从我做起,从娃娃抓起

弘扬孝文化不仅要弄清道理,而且躬行实践。纸上谈兵不如亲自体验,道德的养成必须经过真诚的道德实践。

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成年人来说,难处不在于能否理解,而在于是否能身体力行。因此,弘扬孝道,应该大力提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要使子女懂得和践行孝道,应该从小抓起,让他们从小就树立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观念,这对于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校作为社会主要的教育单位,理应对学生加强中华民族孝文化传统美德的教育,以多种形式开展以孝亲敬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从小就接受良好的孝文化教育,让我们中华民族孝文化的优良传统得以世代相传,发扬光大。(作者单位: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3.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07.

[3]杜占明主编.中国古训辞典[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99.

[4]洪振涛主编.孟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2.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4

孝,是人们心灵里盛开的鲜花。它比自然界的花朵更为永恒、持久地散发着清香。孝是一种博大。它包容世间万物:世界有多大,孝就有多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们:

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是中国人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一个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多元文化体系。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是政治道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是当今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不可忽视的精神支柱和中坚力量。

孝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尊奉的传统美德。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如周代将孝道作为人的基本品德,当时提出的“三德”“三行”,成为社会道德教化的核心内容;春秋时期强化礼教,《左传》中有“六顺”: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战国时期,孔子继承了商周的伦理思想,创建了独特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理论基础,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南宋的朱熹在继承儒家传统思想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佛道思想,提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20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道德规范。综上可见,孝道已成为了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与核心价值观。

“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文化,“民用和睦,上下无怨”,又是和谐文化.中国特色文化,理应承继这份道德遗产,发展这份优良传统,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伦理精神与道德规范。

孝道文化,社会文明的力量。孝,狭义上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上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感恩,狭义上说就是感激父母,广义上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基础的孝道文化中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

几千年前,孔子曾写出一部被誉为“使人高尚和圣洁”、“传之百世而不衰”的不朽名著——《孝经》,千百年来被视作金科玉律,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对其推崇备至,产生了人类文明的伟大力量,成为独特的中国孝道文化。

孔子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内涵可以从如下五方面来理解:敬养父母。这是对双亲而言。敬养父母是人类的天性。孔子认为:“父子之道,天性也。”意思是说,父母培养教育子女,子女奉养父母,这是人类一种天性。又说:“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这是孝敬父母的天性五种表现,只有这五方面全部做到,才称得上是能侍奉双亲的孝子,也才能算是真正体现了人的孝亲的圣洁本性。

战争年代,我们提倡忠孝不是忠于某一个人,孝于某一个人,为国家尽忠,为民族尽孝就是最大的孝。把“不独亲其亲”、“老吾老”的传统美德,熔炼、提升为革命传统美德。在这种思想道德观念指导下,许多革命烈士通过尽“忠”去实现尽“孝”,积极投身革命,解放全中华的父老双亲,使其从根本上改善政治、经济地位,实践了“最大的孝”,体现了最大的忠。新中国成立以后,进一步继承发扬了“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宪法中不仅将赡养父母列为儿女的义务,而且在公共福利事业中,建立、发展、壮大了社会主义的敬老事业,形成了良好的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将孝道文化精神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紧密结合起来,以报效祖国和人民,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广大青少年应具备的广义的“孝与感恩”的崇高品德,是传统美德现代化的需要。

感恩教育,传承孝道文化。孝与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自古就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经典名句。孝敬父母是子女的伦理规范与道德责任,是做人的修养与觉悟。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开展感恩教育是对孝道文化最好的继承。

感恩是人类社会最朴实的情感表达,是社会道德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提倡诵读《论语》、《孝经》、《礼记》、《弟子规》等传统经典,使人们特别是未成年人从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思想养分,懂得孝敬和感恩父母。最后,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传承孝道文化的正能量,真正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谢谢!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学会感恩,做孝顺儿女”。

世界上有一种宽容的爱,他的名字叫父爱。

世界上有一种琐碎的爱,她的名字叫母爱。

父母的关怀就像一把伞,为我们遮风挡雨

父母的教诲就像-一盏灯,为我们照亮前程。

父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父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shuò]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一件件生活中的小事蕴藏着亲人们对我们的爱,一句句动人的话语洋溢着父母对我们的情。

我们在无微不致的关怀中成长。父母为了我们失去的太多。父母为了我们付出的太多。但是我们对他们连了解都做不到,更不要说做了什么。

在家中,我们是不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父母为自己忙前忙后;是不是在不高兴时,对他们冷淡,甚至顶撞他们,使他们失落伤心;在学校里是不是对学习敷衍了事,不努力学习,学习不尽人意,是否违反校规校纪,让父母为此伤心担忧;是不是在社会中言谈不当,行为举止无法做到文雅礼貌而是父母受到非议,作为儿女的我们是不是该反思反思了。

我们已渐渐长大,父母因为我们操劳,慢慢的老去,此时不报更待何时。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今天,我们在这里,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那么,怎样才能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呢?感恩父母,绝不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赡养,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精神上的安慰。这体现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体现在点滴小事中,在家中,多为父母分担家务,与父母聊聊天。在学校里,努力学习知识,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为父母增光添彩,这不就是感恩吗?

在社会中,我们举止端庄,言谈高雅,品德高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赢得邻里们的一致好评,我们,为自己代言,也是为父母代言,这不更是感恩吗?感激父母,给了我们宝贵的生命,感激父母,给了我们最无私、最伟大的关爱。

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轰轰烈烈的去为他们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感恩伴我们进步。孝顺让我们成熟。

千言万语一句话:让我们学会感恩,做孝顺儿女吧。感谢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最爱我们的人------爸爸、妈妈我爱你们。

以孝亲为主题的演讲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古人云:“人孰能不老?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把“孝”字作为伦理道德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而且,把孝敬父母、赡养老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贤能的人,只有一身倾注着孝与德,才能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孝道演讲稿。我作为当代的一名少先队员,理应把在家孝敬父母、关心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关爱同学;在外提高自身人格,弘扬美德作为我的行为之准则,只有让孝德在心中扎根,才能使孝德伴我行。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是如何做的呢?

在学校,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多次取得优秀的成绩,处处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连续四年每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学习上,我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积极发言,家庭作业认真完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担任数学课代表的我对工作认真负责,任劳任怨,不仅有特色地管理着班级,而且能及时、耐心地帮助班上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提高学习成绩。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下学期,班上一位好友对数学不感兴趣,家庭作业有时不能按时完成。针对这位同学的现状,我主动与这位同学交谈,共同探讨如何学好数学的方法,多次利用双休日时间到他家帮他复习功课,解决数学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提高很快。

我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孝道演讲稿。曾经我在作文中写过《我是妈妈的好帮手》、《等》、《自立》等文章,在日记里也记录到自己所发生的事情:如在车上给老人让座、拾金不昧、维护班集体、与破坏绿化环境的人作斗争、遵守交通规则的心得体会。在学校,我尊敬师长,彬彬有礼,是一个受到老师和同学一致称赞的“开心天使”。

在家里,我孝敬父母,关爱长辈,常常帮父母做及所能及的家务事,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好孩子。

记得在我刚上一年级的'时候,我的妈妈常因上夜班或下乡工作,没有很多时间照顾我,从小养成独立生活能力的我,主动帮助妈妈承担了一些家务事,如洗碗、做卫生、整理衣物等等。我的奶奶生前因骨盆粉碎性骨折长期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乖巧懂事的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主动帮助妈妈细心照料奶奶,放学回家跟奶奶端茶喂饭、倒屎倒尿。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帮奶奶洗澡时,我亲切地对妈妈说:“妈妈,等你老了的时候,我也会和我的媳妇帮你洗澡。”看到妈妈灿烂的笑容,我也自我陶醉。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5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5-0115-02

传统孝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在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极大改变,孝道观念淡漠,农村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在当今农村“孝文化危机”的情况下,传统孝文化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然有着积极的功效。

一、传统孝文化的历史嬗变

对于“孝”这一观念产生于何时,学术界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大体上存在着三种看法:一种认为孝是父系氏族时代的产物。二种认为,孝起源于殷代。三种认为孝正式形成于周初,这一观点被大多数的学者肯定。三种观点虽不统一,但孝大兴于西周,并且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却是毋庸置疑的。孝在西周的社会作用,主要是以维系宗法制。为适应历史形势,西周实行地域分封制,各诸侯国在经济、政治、军事上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统治集团内部权力趋于分散。为维护统治,西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基础宗法制,在血缘的基础上,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以加强团结,使周天子以及奴隶主贵族的家庭财产不致分散,地位不致下降。孝的内容也由善事父母扩展到敬奉祖先,祭祀先祖便意味着“小宗”孝于“大宗”,诸侯孝于宗室。这样,“孝”便走出了家庭伦理的范围,使子女对父母的义务扩大成为“小宗”对“大宗”的义务,父子关系便扩大为政治上的君臣关系,以“孝”为中介形成了家族与国家、伦理与政治的统一,即“家国同构”。

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瓦解,西周分封制受到破坏,以嫡长子继承为基础的宗法制受到严重的冲击,“孝道”也被动摇,即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以儒家为主要代表,思想家们开始对传统孝文化进行新的改造。孔子在西周孝亲的基础上将孝和仁、悌相结合,提出:孝亲不仅是养亲,更为重要的是敬亲与爱亲。如何敬亲爱亲,孟子说:“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孝文化经儒家改后,随着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地位的确立,孝文化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至汉朝,统治者提倡“孝治天下”,以孝作为制国安邦的主要手段,孝被纲常化、神秘化,使孝不仅具有人伦特色,也具有政治特色。经过宋明理学家的进一步宣传与改造,孝道向极端化、绝对化发展,最后成为封建统治者统治、欺骗、愚弄民众的工具,从而使孝道成为精华与糟粕杂糅的复合体。

纵观孝文化历史流转发展,不难看出,中华民族具有十分浓烈的孝亲情怀,这种发自血缘本能的孝亲意识经过历代思想家的理论升华和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宣扬,使“孝”从家庭伦理范围推演出来,逐渐转变为社会伦理和政治伦理,传统孝文化在“家国同构”的古代社会中成为文化的根基。

二、传统孝文化的内涵

传统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深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其内涵深厚丰富,但归结起来,大致有三个主要内涵,即《孝经・开宗明义》所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事亲”基本要求为养亲、敬亲。所谓养亲即是赡养父母,这是孝的最基本要求,“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父母的养育之恩比天还高,因此赡养父母乃是子女义不容辞的义务、责任。如何养亲,传统孝文化中多有论述,如《吕氏春秋》中的五养:“养有五道:修宫室,安床第,节饮食,养体之道也。树五色,施五采,列文章,养目之道也。正六律,和五声,杂八音,养耳之道也。熟五谷,烹六畜,和煎调,养口之道也。和颜色,说言语,敬进退,养志之道也。”除养亲之外,“事亲”还要求敬亲。所谓敬亲,即子女发自内心尊敬父母。赡养父母是孝的首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比养更为重要的是敬,“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如何敬亲,关键为“无违”。所谓“无违”即顺,要求子女对父母顺从,有三层含义:首先是顺礼,即子女严格奉行礼节侍奉父母;其次要顺志,即子女要把父母的志愿作为自己的志愿,帮父母完成心中所想;三是谏亲,当父母犯错时,子女应向父母谏言,父母如不采纳,子女仍然要顺从父母。

“事君”即为忠君。由于我国传统社会有着特殊的“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国”是“家”的推衍,因此,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孝亲与忠君是相通的,忠君是孝亲的泛化,故“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君具体要求:其一,臣对君应绝对忠诚,做到“事君不贰”,对君不欺、不叛,没有二心;其二,臣事君要尽心竭力,奉献自己的一切,必要时可以牺牲生命,“为人臣者,杀其身有益于君则为之”;其三,事君不应出于私心,应持利君、利国、利社稷的公心。

所谓“立身”即是承志立身,光宗耀祖。如何承志立身,光宗耀祖?首先要承志,《中庸》指出:“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尽孝不仅在父母生前侍奉顺从,若父母去世,子女应当继承他们的遗志,去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功业。“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继承父母遗志,替父亲达成未竟的心愿,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不容忽视之“孝”。其次要光耀门楣,曾子把“孝”分为三个层次:“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曾子所说的“不辱”即是要“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也就是“荣亲”。子女如果能在社会上扬名并且成就一番事业,从而备受尊敬,这样可以使父母乃至整个家族都感到荣耀,继而使父母和家族的名声得到彰显,这不仅是子女自身价值的实现,也是对孝的最高要求,即“立身行道,扬名传后世,孝之终也。”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注重对子孙后代德行的培养,从而使他们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这是父辈对子女最高期许,也是子女所努力达到的孝的最高目标。

三、传统孝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中国自古以来即为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把中国农业文明史与中国的文明史相提并论并不为过。因此,农村社会成为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与发展载体。而传统农村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缘、地缘、业缘”为基础构筑的社会关系,因此,亲情、乡情、友情是中国人不可缺乏的心理依托。因此农村社会关系网络中,传统的孝文化起着特殊的纽带作用。现阶段中国社会处于转型阶段,农村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孝文化作为农村文化的根基,其发展遇到前所未有挑战。

(一)现阶段农村孝文化的现状

1.孝观念淡化。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从过去的小农经济社会发展为工业化的现代社会,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使得家庭结构由传统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成员的独立意识日趋增强,过去农村家庭以父子关系为中心逐渐向夫妻关系偏移,因此,农村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社会相比,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的观念已不适合当今农村社会的发展,例如传宗接代,父母在不远游、养儿防老等观念与现代农村人产生分歧。同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涌出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使得一部分农村青年的伦理道德意识不强,传统孝道推崇的尊老养老观念在当代农村青年中日渐淡化。因此,在婚后小家庭经济独立发展情况下,使年青一代在情感上与父母日渐疏远,而更多关注他们自己和下一代。

2.孝文化教育缺失。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孝的历史价值缺乏公正客观的认识,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将孝文化排除在外,甚至很长时间将孝作为批判、抨击的对象,因此,在现代教育的范围内,忽视了对孝文化的教育培养。同时,现代农村家庭也忽视孝的教育。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当今社会父母对子女最大的希望,农村父母概莫能外,因此,现代农村父母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以及父辈所经历的动荡与不安,让今天的农村父母对子女无比地关爱,无私地奉献一切。久而久之,养成子女自私的性格,对父母要求变为:父母能给予我们一切,也必须给予我们想要的一切。子辈人只懂索取,不懂付出,更没有感恩之情。

3.孝文化实践弱化。随着城镇经济发展,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几个月、半年甚至一两年才回家探望父母,农村空巢家庭大量出现,父母自己单独生活,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子女的照顾。相反,不少老年父母还要替外出务工的子女照料孙辈。同时,农村孝亲也缺乏精神上的孝敬慰藉。随着社会变迁速度的加快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拉大,父辈与子辈的情感交流变得更加困难。部分子女除提供物质供养外,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体贴关爱。甚至,少部分子女拒绝赡养老人,认为年老的父母是自己致富路上的绊脚石,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无着落。

综上所述,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状况和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建设农村新型孝文化刻不容缓。

(二)传统孝文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但是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必须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从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考察可知,孝文化在对农村社会和家庭关系的维系与稳定中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维系着农村社会亲情和乡情的伦理秩序,从而也维系着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孝的这种功能与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家庭和谐离不开传统孝文化。虽然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现阶段,我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为广大的农村提供高标准的物质生产与生活保障,因此,农村养老仍然依靠家庭。家庭和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追求目标,发挥传统孝文化中“善事父母”合理内核,有利于调整农村代际伦理,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从实践途径来论,可以社区文基础单位,以丰富的形式宣传传统孝文化的内涵,彰显传统孝文化的伦理价值与意义,积极倡导养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在农村形成浓厚的尊老敬老氛围,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其次,传统孝文化有助于培养新型农民。新型农民不仅能掌握一定劳动经验、生产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市场意识、市场竞争能力,具有接收信息以及反馈信息的能力,同时还具有与现阶段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新型农民是建设新农村必须依靠的高素质人才。传统孝文化通过“孝”社会伦理及政治伦理功能,将子女对父母的孝敬与赡养推广出去,形成“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的意识,从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与关爱,即传统孝文化所说的“仁爱之心”。这种仁爱之心,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现念,对培养新型农民、塑造高素质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若想发挥传统孝文化的积极社会功能,还需要通过现念对传统孝文化加以新诠释与改造,赋予传统孝文化以现代意义,从而避免传统孝文化中的一些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为构建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观念引导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学勤.孝经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徐元浩.国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2.

[4]王云五.礼记今注今译[m].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

[5]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6]刘毓庆,李蹊.诗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肖群忠.孝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收稿日期:2014-10-26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6

关键词:孝道文化农村养老模式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关于养老问题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对养老现状的分析、城乡养老制度的建立,以及养老模式的选择上,而从文化角度阐述养老模式的文献相对较少,特别是我国传统的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的研究很少。我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传统的思想文化在当今的社会仍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笔者选择从孝道文化的视角来阐述对我国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二、孝道文化概念的文献综述

孝道文化是家庭私有制和父权制产生以后形成的一种伦理道德,即子女奉养父母。它反映了中国人特有的代际情感模式,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独特文化。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含义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孝文化是指家庭子女对于父母的奉养;广义的孝文化是把家庭子女奉养父母与修身、治国、平天下等相联系。杨懋春认为:“孝不一定是一种美德,而是一种当然的事,也是作子女者的一种义务,或一种应当扮演的家庭角色。”(杨懋春,1972)孝的行为方式是对父母“衣食上的赡养”。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崇老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传统的农业社会,老人是家庭和社会的权威。经过伦理的倡导和法律的维护,孝文化已成为中国国民心理的一部分,在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渗透(肖群忠,1998)。很多学者将孝视为中国的根本文化,中国社会是以孝为基础的社会(杨国枢,1989)。中国人将孝道视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且主动顺从,他们都会因为孝道观念而照顾老年父母的日常生活。孝道规范对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有巨大的影响。黄坚厚在对我国台湾地区青少年关于孝道的调查中发现,孝道对于青年人孝敬父母有深刻的作用(黄坚厚,1989);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城乡调查”显示,老人中担心子女不孝敬的为数不少。总体而言,多数子女是孝敬父母的,老年人对子女持肯定的态度。但也有1.2%的城市老人反映子女不孝顺,29.7%的老人担心子女不孝顺(张秋霞,2003)。传统孝道观念在现代中国社会依旧存在,调查表明华人社会中一直存在着尊敬老人的传统价值观。香港城市大学2001年中国七城市的孝道实践研究显示,中国人仍然崇尚传统的孝道观念(关锐煊、张宇桥、伍锡洪,2003)。2000年中国城乡人口一次性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内的孝道广泛存在,孝文化仍然担负着联系父母和子女的纽带(伍小兰,2003)。

在我国传统的古籍记载中,孝道与养老模式的建立也有着密切关系。《尚书・酒诰》记载说:“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孟子提出:“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离娄上》)《孝经》提出:“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孝经・庶人章》)[2]

由此可见,养老是传统孝道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正因为如此,中国人一直有着极强的家庭观念,中国社会的养老模式也一直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中国的法律与道德也一直强调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因而,分析传统的孝道文化对于我们分析农村的养老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三、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及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一)传统农村养老文化的内涵

从上文的分析中可知,中国传统养老文化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一部分,而儒家文化的核心――孝道观念则构成了传统养老文化的思想依托。从现有资料看,传统农村养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养老、尊老和送老。

第一,养老。物质供养与精神赡养的统一,供养有两种:一种是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无冻饿之虞,“是谓能养”;一种是将最好的东西奉献给老年人,使其饱食暖衣,营养充足,“是谓善养”,传统养老文化主张后一种。另外,养老不能只注重物质而不注重精神,如果没有爱的精神,“虽日用三牲,尤为不孝也”。

第二,尊老。要养成尊老的社会风气和相应的社会伦理道德。如在尊老风气上,指“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另外,传统文化中“长幼有序、尊老、敬老”社会伦理道德体现在称谓、礼仪和吏制等各个方面。如在称谓上,称长者父老、父兄;在礼仪上,古代敬老,行有行礼,坐有坐礼;另外,在吏制方面,国家设立父母官,“职养德高年长者”,以敬养老者,让其安度晚年,享受社会尊敬。传统养老文化不仅把“尊老、敬长”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而且是“养老”的最高境界。

第三,送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葬意义深邃,其重要性超过了养生者。“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重视送老的观念,不仅导引出传统社会中一些“生不极老,死乃崇丧”的反常现象,而且培植了中国传统养老文化的特性。民间说法,“生要在苏杭二州,死要在厦门泉州”便是很好的写照。[3]

(二)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农村社会养老模式的选择受传统养老文化的影响。第一,“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在儒学中,许多对孝的论述和要求,对于养老模式的选择起着制约和规范作用,使养老由一个简单的个人行为,演变为一种规范的社会行为,敬老、爱老、养老成为社会公认的美德。在传统社会里,传统养老文化的核心――孝观念在传统社会里被绝对化、宗教化。强调父为子纲,孝子要想方设法孝敬父母,在这种情况下,家庭养老模式就被理念化。“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家庭养老从注意对老年人生活的实际利益转移到注意其中蕴涵的理念。这种经过数千年积淀的形成的传统养老文化理念在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第二,我国古代兴行“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并且历代法律也都对子女不孝规定了严格的惩罚措施。此外,国家还通过“举孝廉”,表彰孝道有成的孝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行孝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可以说,孝道文化不仅影响个人赡养自己的父母,更强调了从国家的高度上对老人的赡养,即社会养老。因此,在考虑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时必须考虑我国具体的文化背景。

四、孝道文化影响下的农村养老模式选择――建立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

在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建立一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相结合的综合型农村养老模式,是必然的选择。

第一,家庭养老。“家庭养老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文化模式。家庭养老的运行,主要靠的不是现实行为,而是源于文化的动力”。[1]家庭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西方国家“接力式”的代际关系(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无赡养父母的责任)不同,我国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迁,家庭结构的变化还是生活方式、文化模式的改变,始终保持着传统式家庭,父母有养育子女的责任,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代代相传。尽管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但并不能否定家庭养老的价值。由于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欠发达,农村社会养老体系的暂时缺损,农村老人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还将主要依靠家庭养老,我们应充分肯定和发挥家庭的养老功能。中国农村之所以普遍采用家庭养老,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农村普遍存在的现实经济状况。由于农村一直以来生产力水平的落后,使得老年人在丧失劳动能力后也就丧失了从土地中获得金钱的来源。而他们的孩子也就相应地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第二,实行农村家庭养老符合中国人传统的敬老、养老文化心态。就我国而言,人们选择农村家庭养老还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因素。中国儒家思想中的“要孝敬”、“勤持家”、“讲礼俗”、“重人伦”等文化传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这种思想与旧中国不发达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相匹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敬老观和养老观,并支配着中国人养老方式的选择。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比较愿意采用农村家庭养老方式赡养老人,老人也希望晚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因而,政府和社会都广泛提倡这种养老方式,并以法律和法规的形式予以大力推广。第三,社会养老无法替代农村家庭养老实现精神慰藉功能。物质上的供养虽然构成养老的最基本和最低层次的需要,但是它是养老得以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活照料是养老的第二个层次,它是在物质供给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精神慰藉是养老的第三个层次,因而也是最高的层次,它是养老的深层境界和高层追求。

第二,社会养老。要充分发挥国家的主导作用,正确估计和利用国家的权力和威望,在国家政策等相关制度的正确引导下建立和完善现代养老模式。传统养老文化的模式是国家性家庭养老。也就是说,国家的支持在家庭养老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没有国家的支持,家庭养老行为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其实,无论在哪个历史阶段,国家都能在社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如我国现代的婚育文化,社会主义敬老养老文化的形成,国家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可低估的[7]。社会养老是运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社会服务而实施的,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独立生活的重要支柱。

第三,自我养老。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受经济发展的影响,核心家庭的出现,人口流动的出现,甚至是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人们对传统的文化观逐渐淡漠,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不断弱化,这就要求农民个人培养和强化自我养老保障意识。一般而言,家庭中经济资源大部分是老年人一生的财富积累,老年人不应一味地“无偿”转移给下一代,而应强化对经济资源的控制,利用这种控制权进行自我养老。

五、结语

笔者以孝道文化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为主线,探讨了在传统的孝道文化的背景下,农村养老模式的选择,这就说明了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农村养老模式的重要性。随着我过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养老方面的缺失,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模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作为这种养老模式的思想根基,孝道文化的作用也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3]高和荣.构建中国农村养老方式[J].人口学刊,2002,(1).

[2][5]潘剑锋.传统孝道与中国农村养老的价值研究.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4]沙莲香.中国人的民族性(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7

关键词:辩证看待传统孝道

一、传统孝道观的演变和发展

在中国早期社会,最初意义上的孝道仅仅局限于宗法和家庭伦理的范畴。直至后来儒家把孝道从家庭推向了社会,把孝移到“忠”上,将忠孝视为一体,从而使孝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孝道成了同时维系家族和社会道德的纽带。到了汉代,孝被政治化,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且“举孝廉”,孝道成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再到宋明时期,孝道更是被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加以扭曲,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愚孝在当时成为道德的楷模。

传统孝道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从整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传统孝道有三个层面的意思:第一,对宗法的无限追求。如对延续生命、传宗接代、祖先的崇拜等。第二,善事父母,孝道的最基本的伦理意识和规范。包括对父母的事生和事死。事生是指养亲、敬亲、顺之以行、谏之以礼;事死则是指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及继志述事、大孝终身慕父母。第三,修身、忠君、敬老。此乃是由孝道衍伸出来的社会道德伦理意识和规范。

二、传统孝道的内涵

依据孔子对孝的要求,子女要时刻把父母放在心中,对父母要常怀关爱之情,这是孝敬老人的最低要求。当我们成家立业之后,父母亲开始衰老,甚至生活上难以自理。这个时候是最需要儿女的照料。因此,这个时候子女要保证父母物质生活的需求,做到有吃、有穿、有住,生活不受饥寒,有病能及时得到治疗。“明礼之人,必有爱心”。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爱父母是自然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如果连父母都不供养,老人吃饭都成问题,哪还能谈得上“孝道”?“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养亲尊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孝道内容,是我国古代的各家各派,都十分重视修养问题。《礼记》云:“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意思是孝顺的行为可以分成两个等级:最高一等的是言语、行为和内心都能尊敬父母,其次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表明了养亲尊亲是我国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原则,也是继承和推崇传统孝道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养亲尊亲在古代思想家的著述中多有论述,并且作为一种规范、礼法与我国的传统道德规范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伦理。孝道从内容上可包括敬、信、诚、慈、温、善、顺、和、礼、让、谦、亲、宽、明、直、俭等,若从行为上说,“孝”则表现为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妯娌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公而忘私、扶贫济困、热爱人民、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等。

三、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传统孝道

“养亲尊亲”既是一种最高的道德标准,又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品质,在家庭关系中,惟有从养亲尊亲出发,才能达到家庭中“人恒爱之”的彼此相爱的和谐关系。注重传宗接代的传统孝道,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血缘关系的维系,形成孝顺长辈、恪守孝道的风气。使得父母老年有保障、在维持家庭地位、扩大家庭规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中国文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定的外延,渐次积淀和化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情感,成为一种永恒的人文精神、普遍的伦理道德,对构建中华传统人本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它毕仅是农耕经济时代的产物,又是延续了数千年宗法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主要内容,历史的局限性显而易见。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有合理的内核也有过时的内涵。这种双重性影响又往往纠葛在一起,好比一把双刃剑,难以断然割裂,必须历史的辨证的分析。

从孝的内容来看,孝道中的孝养等是传统孝道的精华,它既为中国历史上一切思想家所推崇,也为普通老百姓所熟知和践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使个体的道德达到完善;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从整个社会来看,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孝道作为封建道德的基石,其消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带有鲜明的封建主义色彩。首先,封建孝道具有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孔子也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其次,儒家孝道思想中“君臣、父子”的关系以及“礼制"中的等级观念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种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虽然也有尊老爱幼的思想,但长永远在上,幼永远在下。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再次,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孝道精华的同时还有看清其不足之处。它有其与封建社会政治相联系的封建性糟粕,即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如对父母的绝对服从、传宗接代、厚葬久丧、移孝作忠等,这是我们应该抛弃的。

参考文献:

[1]孙希旦,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m].中华书局,1989.

[2]郭庆祥,《中庸》[m].东方出版社

[3]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论语・里仁》

[5]《曾子事父母》,《大戴礼记解诂》卷四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8

一、临沂“孝”文化特征

(一)临沂“孝”文化的地域特征

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二十四孝》故事,其中有七孝的故事发生在临沂。可以说临沂的孝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沂蒙孝文化既有中国传统孝文化的普遍性,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性。以这七孝为例为代表分析古代沂蒙人的“孝”传统,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孝养,这是从物质生活方面给父母以生活保障。如鹿乳奉亲的郯子、负米养亲的仲由。二是孝顺,即遵照、顺从父母的意旨行事,可称之为顺意,这个方面是精神层面的。如闵损单衣奉亲、卧冰求鲤的王祥等。三是孝尊。孝不仅在物质上精神上给与父母满足,更要在内心真正的尊敬父母,为父母着想,爱戴父母。如戏彩娱亲的老莱子、啮指痛心的曾参、闻雷泣墓的王裒。上述的孝养、孝顺、孝敬仅是根据故事情节所做的一个简单的划分,而孝的内涵是不能这样截然分开的。这些孝子不论采取的是何种方式,其实都是将“孝”内化成自己内心的一种准则、一种情感,自觉地去孝顺父母的这样一种行为。

(二)临沂“孝”文化的普遍特征

临沂地处鲁南,受鲁国儒家文化的影响,所以临沂孝文化也具有山东孝文化的其他层面的一些普遍特征:一、忠孝两全。对国家而言,自古忠臣多出于孝子,孝忠相通,孝始忠结。二、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己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这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三、生育后代。这是对后人而言。人类生命是一个链条,生育后代既是生命延续与民族繁衍的需要,也是承继孝道文化的责任与义务。

(三)临沂“孝”文化的当代特征

一方面,当代临沂孝子事迹和孝悌故事更是层出不穷,“十大孝星”、“十大敬老楷模”、“十大模范老人”事迹感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近几年,临沂市老龄化趋势将进一步加速,临沂老年人口达到了181.9万人,占临沂市户籍人口总数的16.34%,为全省老年人口第一大市。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达到了30多万人,临沂老年老龄化加快,出现了高龄老人多、“空巢”老人多、农村老人多等特点,在老龄事业的发展还不能满足老龄人口迅速增长需求的情况下,在对待老人、养老方面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些不孝顺老人的风气抬头,个别地方甚至出现触目惊心的虐老案件。这些情况说明,在新形势下弘扬孝道文化,并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临沂“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的主要途径

在临沂继承发扬孝传统文化不仅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呼唤。

(一)突出创新,以孝文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

1、突出理论创新,在批判继承创新孝文化。在扬弃中凝练孝敬美德。今天,时代进步了,社会发展了,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观念不能全盘吸收,而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如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中华传统孝文化熠熠生辉。临沂传统的孝文化既有值得当代我们传承学习的地方,也有一些与现代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我们必须建设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处理好“二个关系”。首先,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其次,处理好民间风俗与政策法规的关系。

2、突出实践创新,形成孝文化传承常新效应。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要不断发挥孝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关键是要实践创新,构建一系列长效机制。首先,要推行孝道仪式化。孝既应发自内心、也要需要有载体、有仪式,无论是正在行孝,还是教儿女如何学习尽孝,都需一套约定俗成的程序,或简或繁,有之,方可学可效,便于传承。其次,要把孝提到公共文化的高度,把孝文化纳入公共文化体系中,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今天进行公共文化创新,则可与养老、老人文化、老人社区建设相联系,对传统孝文化进行当代创新。

(二)推动孝敬美德融入生活,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以“四进”为载体,开展“行孝”系列活动。第一,“孝文化”进机关开,展了以“感恩”、“回报”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号召各单位干部职工每周回家看望一次双方老人,每季度为老人安排一次体检,每半年给老人买一件新衣服,每年为老人安排一次旅游。各单位建立完善了“个人德孝行为”管理档案,把德孝情况作为晋级评先的重要依据。第二,“孝文化”进农村,开展了以日常生活中的问候、关爱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给老人清扫一次卫生、每周给老人洗一次澡、每月给老人改善一次生活、每年给老人拆洗一次被褥。村委会将这些情况作为评选“十星级文明户”的重要依据,定期评议。第三,“孝文化”进校园,在广大中小学校重点开展了以“问、帮、写、读”为主要内容的“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向父母问一声好、每周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每学期向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每年和父母共读一本尊老敬老书,并激励学生争当“孝亲敬老”的好孩子。第四,“孝文化”进社区,各级妇联妇联在广大妇女中开展了争当“好儿媳”活动,让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崇孝敬老活动中来。通过不同形式的活动,从不同角度找准相应群体的情感共鸣点,营造出“家家倡文明,户户讲和谐,个个求上进,人人促发展”的良好氛围,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活动更具有亲和力。

(三)以“孝敬”切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半功倍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9

关键词传统孝文化大学生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各类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可贵的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相关权威调查,大学生总体上积极乐观,政治素质过硬。几十年以来,高校培养的各级各类人才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在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个人品德的培养和教育尚需进一步的增强和改进,进一步地探索更加有效的途径。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主体的实际情况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需要增强有关孝文化教育的分量,实施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以期达到良好的教育目的,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一、中国传统孝文化的阐述

孝,是我国传统伦理的核心观念与特色,也是中华传统伦理体系的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传统中国社会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可称为孝的文化。所谓孝文化就是关于孝的观念及规范和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那么什么是孝呢?《尔雅。释训》的解释为“善事父母为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也就是说“孝”字是一个会意字,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因而自古孝就被看作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扩充开来传统孝文化就是特指孝道以及与此相关的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家庭伦理关系的处理问题。

在我国古代,孝意识的产生是基于个体家庭产生而出现的文化现象,孝文化就是一种家庭文化,“孝”无疑就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说,“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性,体现出字辈对父辈的敬爱侍奉。我们可以看到,长期以来,人们关于“孝”的内容存在着一些基本的方面。比如,“孝”就是“养老、敬老、尊老和送老”等等,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他还将孝概括为“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除此之外,在中国传统社会,这种以家庭、血缘为基础的孝道还包括溢出家庭伦理生活的范围演化形成的政治规则,比如“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的“六顺”,其归属就在于君臣、父子关系中奉行的忠臣孝子,反映出封建社会家国一体的政治伦理秩序。可以说,几千年来这种以孝道为基本内核的传统文化,维护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中华文明的延续发展和个体以及社会层面道德教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其形成于特定的小农经济基础上,仍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价值。

二、传统孝文化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因而这项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科学合理地融入优秀孝文化的内容,可以在多个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有利于大学生思想教育内容的更加完善。

如前所述,人才培养,德育为先。宋代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曾有过精彩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同志也曾深刻地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然而,我们也都清楚的知道,要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靠单一的某方面是不可能的,需要综合的、立体的因素共同产生作用。这其中就离不开科学的、合理的、全面系统的思想教育内容,这是高校思想教育活动开展实施的重要依托,否则思想教育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不可能收到应有的效果的。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科学理论成果和鲜活实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内容体系,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社会实践总是不断发展的,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应该进一步增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孝文化的内容。文化传统常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因而民族文化是有鲜明的继承性的,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繁衍发展中,文化的传承是其中重要的方面和历史责任。回顾中国的发展历程,可以客观地说,由于种种原因,自近代以来出现了传统文化近乎断层的局面,尤其是以孝道为主要内容的孝文化更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扫荡和冲击。这种情况带来的后果就是直至今天,传统文化的教育力度还有待增强,教育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甚至在有些人心目中对中国传统孝文化依然存有偏见和抵触的情绪,片面地认为弘扬孝文化就是削弱现代人的主体性,民主性,是培养封建主义的孝子贤孙。我们知道,我国传统的孝文化确实产生、发展和成熟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当然存在着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两面性,但不能由此就否定它在人才个体道德培养中的积极价值。要看到人才素质的培养中既有政治品德、政治方向的大问题,也有个体道德的完善方面,传统孝文化能为大学生个体道德的发展和完善提供重要的资源,在高校思想教育中纳入其中,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会更加完善。

(二)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孝经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意思是说孝为道德之本,孝道是教育的出发点。汤一介先生认为,“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学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论语。学而》中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也就是说“孝”是“仁”的根本出发点,不过不是“仁”的全部意义,“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必须扩大到社会伦理。仁者爱人,这种以爱为基础的品德培养有着强烈的现实价值,它使得个体的品德修养有着现实的根基,也为这种品德的辐射增强了能量,所以在家国一体的封建宗法社会就有着移孝作忠的品德发展路径。在当代,传统孝文化的教育为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完善提供重要的支撑。任何个体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格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健康的情感教育在内。现在的中国,独生子女成为了大学生群体的主要构成对象,他们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喜欢西方的生活方式,很多独生子女还是家中的“小皇帝”,当之无愧的中心人物,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感恩意识和回报意识比较淡漠,更不知孝为何物。这种情况如果不加纠正,势必造成人格发育不良的后遗症。他们可能就不懂得爱,也不知如何去爱,不知如何去爱父母,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对家人与社会的付出也不懂得珍惜。试想一下,如果在我们的教育中能批判的继承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培养大学生健康的情感,以对父母家人的爱作为爱之升华的根基,这对大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熏陶、健康心灵的培养以及应有的责任感的提升将大有帮助。

(三)有利于消解社会不良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

改革开放给我国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大学生不是在真空中成长,社会环境和种种现状必然对其造成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这其中不乏一些消极的因素。而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大都处在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深层次思想观念还未最终形成,因而,科学有效的孝文化教育能很好的帮助他们分析判断、明辨是非。当代中国,开放程度越来越高,西方外来文化中有些消极的因素很容易带来冲击,比如在人们主体意识、自我意识、经济意识不断增强的同时,商品拜物教的观念可能产生家庭成员间温情被冲淡的危险。现在社会中父母与子女分居已成为普遍现象,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呈现出疏远的趋势。另外,在我国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也出现了社会竞争加剧、社会流动性增强等现象,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孝意识的培养。如果在学校教育中能够融入有效的孝文化教育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家庭和父母的责任和爱,将会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产生积极的效应。

三、积极探索高校孝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但教育成效的取得最终离不开切实有效的实施途径,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本人认为要做好高校的孝文化教育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发挥大学课堂进行孝文化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弘扬传统孝文化,高校课堂是责无旁贷。在课堂教学中要旗帜鲜明的倡导孝道,在内容上融入孝德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辩证的看待和分析传统孝文化的相关要求,还可在大学生中开展孝道观现状的调查,做到有的放矢,增强针对性,并在形式上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帮助大学生养成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的良好品质。

(二)积极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优良品德的重要领域,它对学生的品德培养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浸染和熏陶的作用。由于大学教育以自主性为主的特点,可以说在校大学生大部分生活学习的时间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因而在高校孝文化的教育中必须注重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活动的开展,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比如有的学校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假期为父母洗脚,尽管在形式上引发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有效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孝心”和感恩意识的觉醒是有激发作用的。同时,高校还可以多方面发觉身边的案例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前段时间,我国根据现实情况的发展,向全社会颁布了新的“二十四孝”,这是孝德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社会在发展,我们在弘扬传统孝文化的同时,只有不断融入鲜活的内容,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有着源头活水,真正取得成效,在继承中发展。

(三)切实发挥家庭在孝文化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

孝文化说到底是属于家庭伦理的范畴,家庭在对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工作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家长本人首先对学生进行孝德教育的问题上不可掉以轻心。较长时间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在部分家长的观念中重智轻德的倾向较为突出,学生在成长中出现一俊遮百丑的情况,只要学习好,其他问题不重要。这样的后果当然是谈不上对学生孝德的要求。要知道,家长在学生的家庭伦理教育中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日常的朝夕相处、潜移默化中发生持久的影响作用。即使在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家长仍然可以通过多种交流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告诫和引导。

传统文化孝道心得篇10

关键词:传统孝道二重性孝道式微孝道立法

中国的孝文化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初始意义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生儿育女,延续生命。最早的汉字“孝”,则出现于距今约3千余年前的殷商时代。不过,当时“孝”字仅见于卜辞一处,用于地名。所以,现在还不能断定殷商时代的“孝”字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孝”字,与当代“孝”字含义完全一致的“孝”。根据现有资料,较早的见于《尚书·酒诰》篇,其中有言日:“肇牵牛车,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意思是说,人们于农事完毕之后,赶着车出外做些生意,用以孝敬奉养自己的父母。《伦理学大辞典》对“孝”的解释是:中国最基本的传统道德规范之一,有三层含义。一是必须孝敬自己的祖先,按时恭敬地祭祀祖先,继承祖先的事业,按照祖先的规定办事;二是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恭谨地侍奉父母;三是立身行道,效忠君主,立业扬名,以显父母。这一解释是对古代孝道的概括,而在现代生活中,孝道的表现形式可能已经有了一些变化。比如,祭祀祖先没那么勤勉庄重了,服从父母没那么绝对了,光宗耀祖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但如果核心的原则没有变,孝道的现代意义到底在哪里呢?诸如此类问题,无论对传统孝道是采取弘扬重建还是怀疑批判的态度,都必须予以深入思考。在此,笔者略陈己见,以资探讨。

第一,对先秦与后期儒家的孝道应予以区别。孝的问题是儒家整个伦理学说的组成部分,与其他部分以及整个思想体系有内在联系,不可人为地分割开来。同时,孝道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轨迹。先秦儒家孝道自孔子创立,曾子继承和完善,孟子、苟子等人的进一步补充后,成为儒家最基本的伦理价值信条。其内涵包括家庭伦理和国家政治伦理两部分。到了汉代,由于统治阶层对其加以改造利用并逐渐法律化,其内涵已发生了很大变异,在许多方面甚至背离了先秦儒家的原始初衷。至宋明清时期,孝道在理论上更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的新特点,最终成为封建家长制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和后世愚孝的根源。可见,先秦儒家孝道与后期儒家孝道是有很大差异的,故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别认识。毋庸置疑,先秦孝道从根本上来说是基于血缘关系和宗法观念的产物,一旦形成又反过来为维护宗法社会服务。就先秦孝道而言,确实存在着重葬祭之礼、讲究爱有差别、过分强调父母长辈的权威和尊严、肯定“无违”和“父子相隐”等片面愚昧落后的缺陷,这是应当认真分析并将之加以剔除的。但不可否认,与后期孝道相比,先秦孝道更具平等性、相互性、合理性,其中包含着可资借鉴的合理因素,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安宁、促进人际关系和实现代际关系的和谐、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以及培养人们的爱国精神都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第二,对传统孝道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孝道在社会生活中有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它在一定时期内有力地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和谐发展,凝聚着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维系家庭团结和保持社会稳定,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长期等级制度的社会中,“愚孝”被当作道德楷模,把牺牲子女的基本权利作为道德教条,把压抑人性作为“孝”的必然归宿。故而随着西方启蒙思想的涌入,在新文化运动暨时期,陈独秀、胡适、吴虞、鲁迅等思想家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猛烈地抨击了传统孝道的残酷性、保守性、虚伪性及其危害。与此同时,梁漱溟、冯友兰等现代新儒家则对孝道持肯定态度并给予积极评价,认为孝的伦理可以为今所用,可以进行现代转化,综合创新,弘扬发展。建国以后,受左倾思潮的影响,以《二十四孝图》为代表的传统孝道,又遭到了全盘否定。因此,传统孝道在社会文化和民众实践中,呈现出继承、弘扬与挫折并存的历史命运。当前,我们重新审视传统孝道时,理应采取历史、辩证的态度。要看到孝道本身具有二重性,即人民性和封建性并存,精华和糟粕共生。所谓人民性,指的是孝乃基于人类自然血缘关系而产生的对父母亲人的亲爱之情、敬忠之行。这是一切仁心善德的基础,也是人类对亲子关系普遍规律的合理认识。只要人类亲子关系存在,那么这种伦理感情和伦理义务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且作为人类伦理文化的精华而具有某种永恒的价值而具有继承性。而封建性,是指孝道在封建社会中被统治阶级拿来作为其宗法等级统治的精神基础,并对此不断加以极端化、专制化、神秘化、愚昧化,从而使人形成愚忠愚孝。以巩固他们的专制统治。诚然,中国传统孝道有过时之处,有维系宗法社会等级制度的痕迹,但讲孝不等于“封建”与“落后”。无人性的孝道要彻底破除,但是孝道精华也不能抹杀和抛弃。我们在评价传统孝道时,一定要对这些有清醒的认识。

第三,对“孝道式微”应持理性的认识。由于社会转型带来的传统道德体系的瓦解,“啃老、虐老、遗老”现象层出不穷,传统孝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对“孝道式微”的局面我们不应过于惊诧,而应持理性的认识,看到现象背后的必然性:其一,传统孝道的经济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我国古代社会是以农业生产为其基本生产方式的,中华文明也是以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为主的,农耕文明的稳滞性与传承性决定了先人认同耕作经验的权威性。因此,老年人在农业生产中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生活知识、生产经验、生产技能、智慧,对于年幼晚辈都是极为宝贵的财富。这种“出于对劳动经验的崇拜的祖先崇拜”,一定程度而言,就是农业社会尊敬老人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的根基。现代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已不主要靠老年人的身教口授。年龄已不是权威的象征和一笔宝贵无比的财富了。老年人在整个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中下降,使得“孝文化”基础变得更脆弱了。换言之,我国古代孝道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长辈的绝对权威结合在一起的。当晚辈的知识结构、资源财富、权力声望都超过他们的长辈时,角色敬重也就转移了。其二,传统孝道的社会功能已经日趋微弱。我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带来家庭结构的变迁,联合大家庭解体,核心家庭占主体,家庭结构趋向于小型化、松散化。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多地靠亲情力量来维系,“孝”的伦理道德已不再强有力。人们学业、事业的成功,除主观因素外,家庭因素也在社会化过程中更多地让位于社会因素。同时,大家庭的解体与重组,使家庭部分功能弱化,部分功能转向社会。在社会转型中,家庭小生产功能向社会大生产功能转移,家庭教育功能向幼儿园、学校及社会教育功能转移,家庭经济赡养功能向社会保障功能转移,家庭生活照料功能向社区服务功能转移,老年人养老方式也从单纯依赖血缘网走向依赖社会网。由此,传统家庭血缘网络结构的分化减少了人们对传统孝道的依赖程度。其三,传统家庭观念与尽孝观念已经日渐淡化。由于提倡尊重个人独立人格,现代人趋向于事业认同,以个人成就为价值取向,家庭意识逐渐弱化。家庭本位让位于个人本位,使得“孝”的意识慢慢淡化。同时,现代劳动力的流动就业方式,使家庭成员就业区域扩大,人们在职业与地理位置上的分散性,拉大了亲属问的生活距离。多数子女与老人分居,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此外,不同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造成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行孝”也更加不容易了。在尽孝问题上,许多年轻人认为,目前社会资源流向已向老年人倾斜,如果在家庭中还要赡养老人,那么老龄社会的发展是以牺牲中青年的利益为代价的。因为中青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必须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他们为赡养和照顾老人而付出时间和精力。势必影响其学业和事业,甚至导致下岗。影响其子女的教育和成长。而不少老年人也认为,现代社会的家庭代际重心转移,要求子女尽孝的时代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