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25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1

1.新闻生产方式的变革

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传统新闻的生产模式受到冲击,并且逐渐形成了依托大数据而存在的数据新闻,新闻的前期搜集与后期整理、制作都围绕着数据的搜集与解释而展开,同时也打破了传统的新闻媒体对新闻的垄断与控制,尤其是许多互联网交流平台的开放,使得普通用户也能成为新闻的搜集者,同时新闻的传播也更加的便捷,更具有时效性。

2.新闻报道方式的变革

传统的新闻报道通常都需要依赖电视、报纸等较为固定的传播模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同样也造就了一大批互联网社交新闻媒体,逐渐形成了以全样本、可视性和重质化为报道特征的数据新闻报道模式,同时也大大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1.新闻传播人才需要丰富的文学知识与扎实的理科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综合素质也在素质不断提高,对于新闻的报道工作早已不是简单的新闻采集工作,更重要的是对已有新闻事件的信息筛选的过程,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新闻传播人才具有扎实的理科基础,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机以及数学等理科基础知识,将新闻事件进行简单的处理,同时以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在人民群众的面前,将新闻的数据信息在最短时间内传达给新闻关注群体。

2.新闻传播人才需要熟练的业务技能与经营管理的能力

随着大数据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人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首先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媒体业务技能,这其中包括摄影、录像、编稿、报道等四个方面,同时还需要掌握基本的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以及新闻挖掘手段和工具的使用。其次由于目前大数据正在与传统的新闻传播媒介相互融合,互联网的数据新闻传播使得新闻的传播变得方便快捷,也让人们在作为新闻信息传播者的同时也成为了新闻传播的管理者,因此也对新闻媒体人的专业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大数据时代下的谢恩媒体传播人才来说,如若想要更好地实现新闻的价值,则必须要学会要管理新闻传播,制定全面的新闻媒体管理方案。

3.新闻传播者需要基本的数据思维与数據的分析能力

正如前文所提及的对于新闻传播者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具备基础的数据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正在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要求,因为大数据所造就的数据新闻无时不刻都在运用着数据信息,而对于新闻传播人才来说,面对相同的新闻数据信息,如何将其通过筛选、分析等手段转变成为具有可读性的新闻素材已经成为工作常态。在这个过程中就要求新闻传播着具有一定的数据思维能力,不拘泥于传统的新闻分析模式,勇于创新思维、突破局限发掘出可供利用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同时面对繁多的新闻数据信息能够精于挑选与分析,从看似普通的新闻数据中破获重要的新闻信息。

三、大数据时代下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

1.打破学科限制,培养复合型人才

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闻传播行业的变革使得传统的新闻传播学的教学难以适应其发展,同时许多的高校也纷纷开始着手有关于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改革,尝试打破关于各学科之间的限制,积极融合各科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本学科的知识,闭门造车,学生一级教师都应该认识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仅仅掌握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的。

2.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学的质量

当代对于数据新闻的产生与报道都需要新闻传播学、数据的处理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多种专业知识和能力,因此作为高校新闻传播学的教师其实也需要与时俱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知识储备,才能向学生传授更优质的专业知识,为社会培养出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性素质人才。而在许多的高校内部实则很难做到,许多的高校教师往往只精于本专业的知识,同时大多数的教师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从未接触过社会的新闻工作媒体,本质上是缺少实践经验的,这也极容易导致新闻传播学的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同时还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在新闻传播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让教师深入到实际的新闻媒体内部学习,增强实践经验同时清晰地了解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2

   新闻传播作为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其首要功能是信息功能,即通过新闻传播来传递信息、交流情况。但这一功能仅仅是新闻传播的表面功能。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深层研究和探讨,总结出了关于新闻传播的一些基本功能。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948年,政治学家、传播学的先驱哈罗德·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的关于新闻传播的三个社会功能的经典论述:(1)环境监视(2)使社会各个不同部分相关联以适应环境(3)使社会遗产代代相传。之后,在1957年,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书中,又增加了第四个功能—娱乐。后继的学者基本是在这四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新闻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加以具体化。在我国,学者们的研究重点较多集中在新闻传播的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服务社会、传授知识、提供娱乐、刊登广告等社会功能上。

   在学者们研究新闻传播的这些社会功能中,其实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新闻传播对这个社会有序、良性运行而起到的管理作用,只不过大部分学者都未明确提及“管理功能”。第一位明确提出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学者是威尔伯·宣伟伯。他在其1982年出版的《传播学概论》中把新闻传播的功能归纳为监视、管理、指导和娱乐四个方面。宣伟伯并且认为:“传播的四大功能,很可能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根本没有发生过变化,尽管利用了不同的组织机构来执行这些任务。”威尔伯·宣伟伯对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的概括和总结,更加全面地反映了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使其表现地更加完整化和全面化。

   但是新闻传播为什么会具有社会管理功能?对这一问题,这位提出者并没有做过多的论述,而此问题的回答,却又是使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得以承认和凸现的关键。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对“管理”这一概念进行分析、理解。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管理是指“管理者在认识并掌握管理对象系统的内在联系和外在环境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管理职能的各项基本活动,有效地组织和利用系统内的管理基本要素,以期达到系统预期目标的普遍的综合性运动过程。”①从这一概念出发,首先可以看出,一切管理活动应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管理主体,就是管理者、人;二是管理客体,就是管理对象,由人或事组成的动态系统;三是管理效果,就是管理主体作用于管理客体上要达到的预期目标。而构成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要素的主、客体和传播效果是与管理活动的这三个基本要素一一对应的。新闻传播的主体、即新闻传播者对应着管理主体,他们通过大众媒介一系列的消息以形成社会舆论导向,从而影响受众内心信念,进而对受众的思想、行为、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新闻传播的客体、即新闻传播受众对应着管理客体,新闻传播受众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他们接受管理者的各种信息,在强大的社会舆论形成并影响其内心信念时,他们就会改变其思想、行为和活动。新闻传播效果对应着管理效果,就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信息,形成的社会舆论,能否真正影响受众的思想、行为、活动,从而达到预期的传播,即管理效果。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与管理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一一对应,这就首先在构成因素上保证了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其次,从“管理”这一概念出发,可以总结出管理的几重内在含义文中所列含义均引自《管理学》,李培煊着,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版。,而这些内在含义在新闻传播对社会的管理功能中也能得到充分体现。第一:“管理是为一定组织目标服务的,它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过程。”新闻传播往往是代表社会某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这个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出于自身的政治目的,总是希望社会的舆论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从而为夺取或巩固政权奠定良好的舆论基础,因此任何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都会有意识、有目的利用新闻传播为自己的目的服务,以期达到管理组织,甚至管理社会的目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引自江泽民同志1989年11月28日在新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第二,“管理活动强调以人为中心,人是组织的实体,管理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一点在新闻传播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新闻传播的受众是由人构成,而新闻传播者为了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就要在传播中切实地以受众为中心,针对所服务受众的实际情况,合理发放信息,进行新闻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既服务、又管理的效果。第三,“管理包括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职能,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一点也充分地反映在新闻传播工作的流程中。不论广播、报纸,还是电视、网络,都由一定的组织机构进行操作。这些组织机构往往是在上级机关的领导和所代表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下,对其所进行的新闻传播进行系统地计划和组织,这样,才能保证所传递的新闻信息及所形成的舆论导向能真正对社会起到管理作用。第四,“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开展工作的,有效的管理必须审时度势,根据情况的特点进行活动。”在每个时期,环境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管理者、即新闻传播者要针对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新闻传播活动。例如和平时期,新闻传播就应多宣传生产创新,战争时期就要宣传保家卫国,洪灾发生则要宣传抗洪抢险。根据不同的环境开展工作,新闻传播的管理效果才会切实有效的体现出来。“管理”概念所包含的四重内在含义,在新闻传播活动中,都能得到充分体现,这就更进一步地在实际特征上说明了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第三,由“管理”这一概念还可以进一步引申出管理方法的标准。任何一个社会的有序运行都要有良好的管理体制,而每一管理体制都有其自身的管理方法。在现代文明的社会里,管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硬性管理”(也称“刚性管理”),例如政策管理、法律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等等,另一种是“软性管理”(也称“柔性管理”),例如舆论监督、社会风俗、公民道德等。硬性管理更多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它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规范、条例来约束整个社会的行为活动,它要求整个社会的成员都必须遵守其管理,否则将会受到规章制度的制裁;而软性管理则更多体现的是人性的自律,不论是舆论监督、社会风俗、还是公民道德,它都是直接或间接内化到社会成员的内心,使他们不敢做一些违背社会舆论风俗、道德的事,否则他们将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和良心的折磨——虽然他们的行为未必会受到硬性管理的约束和制裁。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的发挥,更多就是借助软性管理的管理方式。它不像政策、法律、规章,制定出条条款款,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而是更多靠新闻报道、舆论宣传来引导受众的内心信念,使他们自觉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从而接受新闻传播的管理。

   通过以上对新闻传播的管理构成要素、管理概念内含定义和管理方法的分析比较,首先就不难从理论上印证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

   二、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体现的途径

   新闻传播具有社会管理功能,除了在理论上要得到印证,更要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在现实中,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得以体现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条。

   1-政治宣传

   政治宣传是新闻传播社会管理功能体现的第一个途径。它是新闻传播最基本、最主要的动力。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有许多都是政党机关创办、经营的,而政党、机关创办这一事业的首要原因是为了宣传自己的纲领、路线、见解和主张,以期得到广大民众的理解、支持和接受。毛泽东同志1925年在《<政治周报>发刊理由》中就提到“向反革命宣传反攻,以打破反革命宣传,便是《政治周刊》的责任。”资产阶级政党经营新闻传播事业,也主要是为了作政治宣传。例如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资产阶级革命派创办的《中国日报》、《苏报》、《民报》等,也是为了替自己做政治宣传。即使是一些资产阶级私人办的广播、电视、报纸,其目的也是为了宣传自己的意志、主张、见解。美国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就指出:“报刊的老板和经理决定着哪些人、哪些事以及这些事实的哪一种说法可以向大众公开。”《报刊的四种理论》,韦尔伯·施拉姆等,北京:新华出版社。

   新闻传播通过政治宣传对社会进行有序管理,这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对于“宣传”一词,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成立的哥伦比亚大学宣传分析研究所曾作过权威的定义:“宣传是以个人或集团为既定目标,运用心理操纵手段,来陈述观点,采取行为。”这一定义表明,宣传不过是一种单向的传送信息的行为,但它并不是简单的灌输,而是通过“操纵”宣传对象的心理活动来达到自己的管理目的。按照这一定义,通过政治宣传达到管理效果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例如,“清政廉洁”是中国共产党对党内各级领导干部的一项严格要求。因为党风廉政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重要问题,因此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党采取各种措施,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内学习活动,发动起了“三个代表”、“八荣八耻”、“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学习。为了进一步扩大学习范围、深化理论学习成果,新闻传播对此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报道。在宣传报道中,新闻传播既树立起了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一大批普通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也无情地揭露了成克杰、胡长清、丛福奎、慕绥新、王怀忠、陈良宇等一大批高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新闻传播对党内各级官员加强理论学习、进行自我约束起到一种无形的督促作用,前车之鉴,不得不虑。通过政治宣传,新闻传播的社会管理功能得到充分体现。

   2-经济促进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3

一、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与构成

⒈新闻传播规律的内涵及特征

理解规律是理解新闻传播规律的前提。“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②“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③那么,所谓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关系,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一个事物运动变化的相对比较稳定的轨迹或者方式,主要是由该事物系统内部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决定的④。正是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动力,也正是在系统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了事物的具体运动方式。如果事物运动变化的轨道或方式始终依赖要素间某种或某些稳定的关系,这种或这些稳定的关系就是规律性的关系;这种或这些稳定的关系决定着事物变化发展的基本秩序和趋势,因而也就是该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因此,规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描述的、反映的不过是事物或者一个系统相对比较稳定的、常态的运动变化方式、变化趋势。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认识活动,必然具有自己特殊的活动规律。马克思认为,“要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连植物也具有的那种为人们通常承认的东西,即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这些规律是它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脱的。”⑤根据前面对规律的基本认识,新闻传播规律要探讨的问题,就是新闻传收过程中,传收之间内在的、稳定的、本质的关系。

新闻传播过程本质上是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的以新闻信息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信息交往活动、精神交往活动,其间依赖各种各样的新闻传播媒介。看得出,“新闻信息的分享是结成新闻传播关系及推动新闻传播过程不断循环往复的基本动力,它不仅是讨论整个新闻传播过程的基本出发点,也是归纳新闻传播过程规律的立足点”⑥。

新闻传播是由传播者、收受者、传播媒介和传播内容四大要素构成的⑦,因而,新闻传播规律就蕴含在这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之中;这四大要素的相互关系最终可凝结为传收主体之间的关系⑧,这也正是新闻传播过程的总矛盾和基本矛盾,因而新闻传播过程的基本规律就是传收主体间恒久的、稳定的关系的体现和反映,即新闻传播规律揭示的就是传播者如何通过传递新闻满足收受者新闻需求的内在关系,这种内在关系就是存在于、作用于新闻传播过程的不以主体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法则――新闻传播规律。

作为规律体系中的一种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具有任何规律都具有的第一特征――客观性;作为人类认识实践规律的一种,新闻传播规律是主体性的活动规律,即新闻传播规律是作为新闻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一种活动规律,也就是说,新闻传播规律具有主体性;作为一种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具有一般规律都具有的稳定性特征,即新闻传播规律的存在与作用具有历史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作为一种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规律,新闻传播规律具有随新闻传播水平、新闻传播方式、新闻传播规模不断变化而变化的特征,这也可以看做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历史性特征。

⒉新闻传播规律的基本构成

如上所说,新闻传播规律揭示的是,构成新闻传播系统的基本要素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内在的、稳定的、固有的、本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媒介如实又有选择地及时公开传送收受者需知而又未知的新闻事实信息⑨。因而,新闻传播过程像其他信息交往、精神交往形式一样,在本性上永远都是传播者与收受者在一定传播环境中的互动过程,互动律可以看做是新闻传播的永恒规律、总的规律⑩。但这一概括必定过于笼统、过于大而化之。要具体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还需要揭示这一总规律的内涵。那么,新闻传播规律主要有哪些具体的表现?新闻传播规律主要由哪些主要规律构成?

经过研究,我认为新闻传播规律主要由以下三大规律构成{11}:

第一,新闻传播效用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传播系统内部基本要素之间所凝结的一种稳定关系就是:传收者双方利用新闻传播媒介、收受媒介,通过同一传播过程追求不同的效用――传播者追求传播需要的实现,收受者追求收受需要的实现。追求一定的传播效用和收受效用无疑是新闻传收的直接目的或者说是动力根源。只有这样的动力根源或者说动力关系存在,新闻传播才能得以存在和展开。因此,新闻传播效用律,实际上就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动力规律。任何新闻传播的展开过程,都是双重主体双重目的通过新闻媒介的互动过程。

第二,新闻传播选择律。任何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都是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源主体、传播主体、收受主体、控制主体),主要是新闻传收中的双重主体――传播主体和收受主体――选择的过程和选择的结果。新闻传收行为,从总体上说是一种主动的、自觉的行为,选择机制支配着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新闻传播的经验事实、实践过程告诉人们,凡是发生新闻传收的时候,凡是发生新闻传收的地方,就存在着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的互相选择行为。尽管双重主体由于所处地位、活动方式的差别,而在选择的方式、选择的程度、选择的水平上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同和差别,但他们之间互相选择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实在现象。因此,对于新闻传播来说,对于任何一次具体的新闻传播过程来说,选择是内在的、必然的,传播者与收受者互相选择的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稳定的、不可避免的关系,因而是一种规律性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行为。

第三,新闻传播接近律。新闻传播过程直接表现为传收主体间的事实信息(广义上还有意见信息)分享或共享过程,而“达到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之间的精神交流与接近,进而产生行为上的某种一致”,“是新闻传播的深层目的和理想境界,也是新闻传播过程遵循的一条重要法则”,可以称之为“最佳双重主体接近律”{12}。因此,新闻传播接近律也可以说是新闻传播目标律。传播者与收受者之间的接近,是一种新闻传播过程创造的内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关系的存在和延续,新闻传播也就不存在了;如果传播者与收受者都没有相互接近的愿望和动力,新闻传播也就不可能得以延续和发展。因此,新闻传收活动中双重主体的接近是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关系、客观规律。

⒊三条规律的基本关系

新闻传播效用律、选择律和接近律,是从不同角度对新闻传播过程总规律――传收主体互动律的――具体化。效用律揭示的是新闻传播过程得以运行的动力规律,追求效用、满足需要是所有新闻传递与收受活动的根本动力;选择律揭示的是新闻传播过程得以运行的方式方法规律,或者说是手段规律,任何一次新闻传收活动都是通过一定的选择手段得以实现的;接近律揭示的是新闻传播过程追求的目标规律,人类创造新闻活动、通过新闻传收就是为了达到人类之间的交流和接近。这三条规律,在动力、手段、目标之间形成一种自然的内在逻辑关系,比较全面地揭示了新闻传播过程的客观内在关系。

二、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有多方面的内在要求,限于篇幅,我们只简要论述最为主要的几个方面。

⒈以新闻思维(新闻观念)对待新闻传播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首先当然是把新闻当做新闻看待,把新闻传播当做新闻传播对待,以符合新闻本性的新闻思维方式对待新闻和新闻传播。

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监测环境、守望社会的一种特殊认识活动,新闻是对现实世界中最新的、有意义的变动的及时反映。怎样才能“监测环境、守望社会”,对于传播者来说,就是按照新闻思维方式、新闻观念指导自己的新闻传播活动。我把新闻思维概括为“倒金字塔结构式的思维”{13},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传播者在应用新闻价值标准选择新闻事实时,总是首先选择最能满足新闻价值标准的事实,然后才会选择能够满足新闻价值标准的事实,最后才会选择勉强满足新闻价值标准的事实,也就是说,新闻选择是按照新闻价值大小程度依次递减的,是典型的倒金字塔思维方法支配下的选择。运用这种思维方式选择的新闻内容才符合上述新闻传播规律的要求。

其次,从最为直观的新闻传送方式来看,任何一种媒介形态的新闻编排,从宏观到微观,几乎都是倒金字塔结构方式;典型的、占主导地位的新闻再现和新闻建构方式,仍然是倒金字塔结构方式。倒金字塔结构方式,之所以能够成为比较稳定的新闻传送方式、新闻文本结构方法和写作观念,就是因为它体现了新闻自身的本性和新闻传播的直接目的――以最简洁、最快捷的方式向人们报告最重要的事实信息,从而实现传收双方的最有效的沟通和接近,而这,如前所述,正是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

再次,任何新闻媒体,在受众定位问题上,总是首先把传播指向的核心受众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将其称为“目标受众”,而把其他受众则称为“边缘受众”。新闻媒介总是优先满足目标受众的新闻需要,然后才会尽可能满足更多受众的新闻需要。任何媒介的受众结构模式都是倒金字塔结构模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受众结构是按照倒金字塔思维观念、思维方式选择的、建构的,而这样的受众定位方式,本身就是新闻选择律要求的必然,也是实现传收双方有效接近的前提条件。

⒉以新闻标准选择新闻传播内容

在新闻传播内容选择上,新闻传播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按照新闻标准选择,而不是按照其他标准选择。如果首先按照宣传标准、公关标准、商业标准、主观意志标准等选择新闻传播的内容,那就意味着新闻传播将不再是新闻传播,也就根本谈不上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如果不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还想取得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那无异于痴人说梦。

新闻标准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两类:规律性标准,包括新闻价值标准和媒介形态标准;规范性标准,包括合法性标准、合德性标准、合政策性标准、合纪律性标准{14}。新闻内容首先必须具有新闻性、具有新闻价值属性,否则,传播就不再是新闻传播。新闻价值属性为什么能够成为确定新闻报道内容的标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具备这些属性的事实,不仅能够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也能够满足收受主体的新闻收受需求。因此,用来确定新闻报道对象的新闻价值标准,是新闻传播选择律的必然。媒介形态标准要求选择报道内容时,要考虑媒介的“工具尺度”或“技术尺度”,符合传播工具的客观属性。有什么样的传播工具才能进行什么样的传播,不同媒介拥有不同的技术支持,不同媒介传播新闻的媒介符号系统也有一定的差别,这些都是客观的东西,作为传播者必须遵守客观规律。传播主体还要根据一定社会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具体的条件确定新闻传播的内容。这是因为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政策规定、纪律约束等,决定着新闻传播媒介的根本制度和新闻传播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新闻业自身的行业规范、职业理念和运作方式。新闻传播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不可能完全超越整个社会系统对它的诸多约束和限制。因此,按照一定的规范选择新闻传播内容同样具有必然性。

在这两大类标准中,规律性标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规范性标准是对符合规律性标准事实的进一步的合目的性选择。规律性标准反映的是新闻传播的客观需要,是一种规律性的要求;而规范性标准更多的是一种合目的性的要求。如果法是良法,德是好德,政策科学,纪律合理,其本身就是对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反映,是社会生活对新闻传播在事实选择时的要求,在这一意义上,亦可说合法性、合德性、合政策性、合纪律性是一种合规律性的要求,是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要求,因而,科学的规律性标准与合理的规范性标准本质上总是统一的。

⒊以新闻传播原则传播新闻

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客观、全面、公正、及时、公开等{15}。只有严格遵守新闻传播原则,才能具体实现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内在要求,因为新闻传播诸多原则是新闻传播规律的具体体现。

传播者怎样才能高质量地满足收受者的新闻需求,实现与收受者的有效互动,达到二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和接近,达到利益的共同追求,对于传播者来说,唯一不二的法门就是按照新闻传播的原则反映新闻事实,反映人们生存、生活、学习、工作的环境的最新变动。我国新闻界(连同我国党和政府)在汶川特大地震报道中,为什么能够赢得国内舆论、世界舆论的普遍赞扬,最重要的就是因为新闻报道把“以事为本”和“以人为本”高度结合起来了,就是因为新闻界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对地震、救援等连续不断地进行了全面的、立体化的客观报道。从根本上说,则是因为我们的党、政府和作为其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介尊重了新闻传播规律,按照新闻传播规律进行了新闻报道。有报刊评论家做了这样的总结,恰好说明了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事实上,中国政府对地震灾情的及时公布就是一起典型的新闻传播案例,尊重新闻的规律换来的是媒体对政府的信任与尊重,换来的是国家形象的提升,这也充分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一个国家要塑造良好的形象、影响他国受众的能力,不仅取决于政府的治理能力,还要能够把握全球化背景下信息传播的规律,以更透明、更公开、更及时的方式来应对突发事件。”{16}

注释

①《人民日报》在随后发表的题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社论中认为,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分析了新闻宣传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着重强调了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就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行动纲领。”参见《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载《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一版

②田心铭:《认识的反思》,第22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③陶富源:《实践主导论――哲学的前沿探索》,第222页,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④这是一种必然性的变化方式,但是,当事物与其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它会出现很多偶然性的变化。一个事物发展变化的轨迹或方式不仅取决于其内在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取决于它作为整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3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⑥黄旦:《新闻传播学》,第235页,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⑦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48页―第5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⑧参阅杨保军:《新闻活动论》,第96页―第10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⑨参阅项德生、郑保卫主编:《新闻学概论》,第86页~第88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⑩参阅姚纪纲:《交往的世界――当代交往理论探索》,第86页~第9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关于新闻传播规律的构成,我曾作过专门探讨和总结,至今没有改变基本看法,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我在《新闻价值论》《新闻理论教程》《新闻活动论》中的相关论述

{12}参阅杨保军:《新闻价值论》,第230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参见杨保军:《倒金字塔――新闻思维的规律性结构》,载《新闻战线》,2008年第6期

{14}关于两类标准的详细论述,可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五章

{15}关于这些原则的详细论述,可参阅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六章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4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提升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化的深入,我们面临的舆论生态以及新闻媒介的运行机制也发生了变化,对广播记者而言,我们工作的着力点,是要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建立现代传播体系。广播记者在媒介传播活动中处于特殊地位,因此,加强广播记者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其媒介素养,是迎接新兴媒体的挑战,参加国际信息传播的竞争的内在要求。

一、何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主要是指了解和使用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媒介素养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学者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则起步较晚,于20世纪末才开始。英国学者提出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通过开展对公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进一步强化并提高他们抗拒大众传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满足”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公众认识大众媒介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理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已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由最初的教导青少年如何规避大众媒体文化的消极影响,逐渐变成一种终身教育。

二、对广播记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提升广播记者的媒介素养,加强对广播记者的素养教育,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广播记者素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重新认识媒介信息的一些特质。作为沟通交际的中介,媒介具有实体性、中介性和扩张性。一方面,作为传受双方传输信息的技术手段和信息载体,媒介具有物理属性;另一方面,作为从事采集、制作和传播信息为己任的报社、电台、电视台和网站等社会组织,媒介具有社会属性。在其社会组织层面,媒介为社会某一阶级或组织机构所操纵,它们代表着一定的阶级利益,因此,媒介信息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代表着一定的价值观。

其次,了解媒介建构的理念,它包含以下几点:

(1)媒介建构具有现实性。我们说,媒介改变了人们对周围现实和整个世界的态度和看法。而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为了帮助受众解读媒介信息背后的社会,从而更加真实地认识当今如此复杂的现实世界。

(2)媒介信息具有差异性。媒介信息包括表层信息和深层信息。笔者认为,知识结构完备、认知水平高的受众能够理解表层信息,解构信息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意涵,从而能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取舍;而知识结构不完备、认知水平不高的受众不能接受深层信息。因此,媒介素养中的能力结构影响信息的传播效果。

(3)媒介内容具有商品性。媒介内容的建构受经济水平的制约,经济的发展,决定媒介技术的飞快发展。而公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个社会的进程。所以,提高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是媒介人员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如何提升广播记者媒介素养

1、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

政治素养对广播记者来说至关重要,在新闻工作中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这是因为广播除了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其本质是党的舆论宣传工具。广播记者有强烈的事业心。强烈的事业心是干好新闻工作的力量源泉,只有热爱自己的岗位,工作才有动力。只有具有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在辛苦的新闻工作中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把优秀的广播节目奉献给人民群众。另外,广播记者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因为,广播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是党的重要舆论宣传阵地。记者必须把舆论导向和社会效益作为最高标准。如缺乏这种责任感造成舆论导向的错误,势必影响宣传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是广播记者政治素质的基础。社会转型期,是体制转型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矛盾凸显期。我们要磨炼沉稳的职业观,需要拓宽知识结构,需要提升自身的从业技能,需要坚强的党性,需要塑造大气的世界观,需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合肥广播电视台始终将提升广播记者的政治素养作为重要的一环,狠抓政治学习不放松,每周均组织记者进行集体学习,要求记者每周阅读有关政策和文件,写心得体会。

2、提升广播记者的道德素养

广播记者应加强自身的认知水平、选择能力、价值取向、传播技巧和职业道德等一系列素养。《新闻记者》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评选”出国内媒体年度“十大假新闻”,在2003年的“编者按”中指出:作为新闻从业人员,我们深深地感到自责和愧疚,因为在我们的理念中,新闻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评选”只是游戏之作,通过“评选”使假新闻从此销声匿迹,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假新闻如雨后春笋、越打越多。在道德的天平上,记者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假新闻。合肥广播电视台将提升广播记者的道德素养作为重中之重,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从源头上杜绝假新闻。

3、提升广播记者的新闻素养

广播记者必须关注社会,服务社会,但是又要远离物欲、超越世俗,以探索真理、捍卫正义的勇气,成为时代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众所周知,新闻素养是记者的工作基础。对记者来说,求实、求准、求新、求快、求变,是我们必备的意识、素质和工作作风。抓社会主流、抓最新动向,应当是记者的基本能力。报道什么、如何策划、如何报道、报道效果如何?是记者应当随时考虑的新闻业务问题。新闻素质能为记者插上腾飞的翅膀。作为记者,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进一步加强自己在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文学等各方面的修养,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丰富的大众传媒业务常识,是一个合格记者所必须具备的基础。合肥广播电视台注重组织策划各种活动,不断提高记者的新闻素养,每年都有不少作品在省市新闻奖评选中获奖。

4、提升广播记者的知识素养

(1)增加知识储备。广播记者是文化的使者,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以扎实的文化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进一步体现节目整体效果,是我们的追求和目标。老一代广播电视工作者在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如著名播音艺术家夏青在播音创作中所体现出的精美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恰当的分寸;《话说长江》《话说运河》中,透过陈铎和虹云的语调,我们仿佛听到了历史悠远的回响,感受到奔涌着令人悸动的热烈。知识有永恒的魅力,也是成功的基础。

(2)丰富生活阅历。丰富的生活阅历是记者不可多得的财富,是增加新闻的真实感、可信度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广播记者应深入社会,了解生活,掌握社会跳动的脉博和趋势。

(3)借鉴群众语言。广播新闻的语气、语调乃至表情达意,都体现在词汇上。到基层去,学习群众语言,就会使我们的稿件充满活力,才能有独特的个人风格。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5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新媒体舆论导向

中图分类号:G222.3文献标识码:a

1深刻理解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职责

广播电视具有新闻传播、社会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等基本功能,而其中新闻传播功能是广播电视的首要功能。坚持新闻立台是广播电视的根本属性,是广播电视的立身之本、强台之基,是广电媒体事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明确新闻类节目的主要任务就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宣传企业形象,展示企业特色,反映企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传播主流价值。要坚定主心骨,坚守大方向,始终把新闻宣传作为企业广电媒体的主体任务。要深刻理解和履行好广播电视的基本职责,牢固树立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把握新闻宣传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把党性原则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原则,把坚持正确导向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灵魂,把客观真实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生命,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职工群众心声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使命。要以突出新闻制作、传播为主线,合理配置各种资源要素,从整体上完成自身的转型发展。要在人员、资金、设备等方面,对新闻综合频率、频道及其新闻类节目予以优先配置、重点支持,并结合各自的专业特色,加强专业类新闻和各类节目的导向把关。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新闻报道内容、形式、载体、手段和方法,积极、主动、真实、生动地反映时代主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要加强频率频道和新闻节目品牌建设,不断提高质量和水平,增强新闻传播的感染力、公信力、影响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确保广播电视新闻宣传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2正确把握广大受众对新闻传播的新需求

受众是信息传播的接受者,也是传播活动的参与者。获知新闻信息是受众的第一需求。随着社会经济转型发展,人们的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法制意识和监督意识都在不断增强,特别是在社会利益格局调整、多元文化价值观交融、互联网和微博等新兴媒体兴起、舆论环境日趋复杂的背景下,广电媒体必须改变过去“我播你看”的传统受众观和传播观,不断适应时代新变化,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新需求,才能赢得新的生机和活力。为此,要更加注重满足受众对知情权的诉求,增加新闻报道播出数量,优化新闻节目布局结构,提升新闻信息传播时效,拓展新闻节目广度深度。要针对当前油田热点难点问题,注意从广大职工群众的关注点入手,加强正面解释引导。要更加注重改进新闻传播方式,使新闻报道视角与受众接受心理有机结合,并在受众参与和与受众互动中实现新闻有效传播。要采用原生态反映、纪实化风格、平民化视角、连续性跟踪等报道方法,探索新闻传播规律,找准契合受众的心理和接受习惯,打动观众,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3积极探索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规律

共存、互补、融合、创新是当今媒体的基本生态。面对“三网融合”的发展趋势,广电媒体必须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展新闻舆论传播新领域,创建新闻舆论传播新平台,形成新闻舆论传播新业态,确保广电媒体的主流地位,发挥广电媒体新闻舆论宣传主体作用。一方面,要正确处理好应对新兴媒体与强化主流声音的关系。在网络舆论泥沙俱下,不辨真伪的传播环境下,广电媒体要坚持自我判断和价值标准,避免不加选择,盲目跟风和被渠道化,成为网络舆论的推手和帮手。要做到既高度重视网络舆论关注的热点,又以自身的权威声音正本清源、以正视听,抢夺话语权,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扩大广电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要遵从媒体融合下的新闻传播规律,加强新闻传播高新技术的运用,积极探索构建以广播电视媒体为核心主体的多媒体新闻传播新平台,抢占舆论引导的制高点,推动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微博、手机电视、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广泛调动和运用各种媒体资源,拓展新闻节目覆盖面,打造立体化多平台的传播模式,实现与读者近距离的接触和互动,让新闻报道更加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百姓,形成主流媒体新闻舆论引导合力。要加强广电新闻从业人员新媒体技能和素养培训,增强全媒体环境下从事新闻采编、传播以及多媒体联动报道的能力和本领,为深化新闻立台、多出精品佳作提供新的传播平台,占领新的宣传阵地。

4充分发挥新闻工作者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6

【关键词】新闻传播;人才;素质教育

新闻新新闻教育是一个浩大而又重要的系统工程,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这一工作。新千年即将来临之即,素质教育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掀起,如何培养新世纪的合格新闻人才,全面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是摆在新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新闻实际工作是新闻教育的基础,新闻教育源于新闻实际工作,又服务于新闻实际工作。

我国目前的新闻教育对新闻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远远落在新闻实际工作对新闻教育提出的要求之后。虽然近几年来,中国新闻教育作了一些改革,如提出“文理渗透”的方针,增设了高等数学、自然科学概论,加重了文、史、哲类课程等,但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上,仍然囿于传统的模式。按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与新时期新闻传播事业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加之教材陈旧,设备缺乏,手段落后,师资老化,网点分散,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政治觉悟不高,知识基础不厚,动手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不能满足新闻事业对新闻教育的要求拖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发展的后腿。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素质,必须做到以下三星点

一、改变新闻教育观念,是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前提

信息社会的不期而至,第四媒体的悄然崛起,情况复杂起来一方面,传统新闻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在增加自身科技含量的同时纷纷加盟群,内质和外貌都已今非昔比另一方面,朋群的综合性、多维性使得信息传播活动既丰富多彩,又扑朔迷离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传播观念的建立,大众传播业与电信产业的融合必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新的新闻教育观念要求新闻教育必须实施通才教育,从单学科教育转向多学科综合教育。复合型传播人才的培养必须通过多学科综合教育,不仅要接受文、史、哲等人文学科教育,还要接受物理、数学、信息、电信、计算机等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显而易见,新闻传播业在传播新闻信息时,应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应运用一定的传播形式、传播方法和传播手段进行传播。这种传播的业务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深厚的新闻理论基础和扎实的新闻业务能力、技能。另一方面,新闻传播业所传播的信息内容又远远超出新闻传播学领域、具有广泛性和多学科性的特点,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广泛性和多学科性的特点,涉及到文学、历史、哲学、经济学和其它社会科学领域,涉及到更为广泛的自然科学领域,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繁荣,新闻传播媒体对科学技术、经济工作的报道量将进一步增加。这种报道内容广泛性的特点,则要求新闻从业人员博览群书,具有广阔的知识面,成为多学科的“杂家”。

二、加强政治和业务素质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的基础

新闻传播人才必须有极强的政治素质,忠诚于党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遵守党的宣传纪律自觉地为党的新闻事业奋斗、献身。

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新闻工作掌握在什么人手里的问题,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方向问题,关系到新闻工作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起什么作用的问题。因此,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素质,关键是要坚持新闻教育的政治方向。坚持新闻教育的政治方向,必须明确两点一是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国家,我们所从事的事业应该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闻事业。二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们的新闻工作、新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础同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理论。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7

关键词:新闻再传性可读性必读性

当前,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出现了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新媒体,使信息传播内容和渠道更趋多元化。同时,随着受众阶层不断分化,新闻改革的深入发展,新闻理念的持续创新,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每个人都既是信息传播的主体,又是所有信息的接收者,可以说,人人都是报道者,“我传人人,人人传我”。新闻被多个媒体和受众再传播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产生了一个新闻再传性的问题。

新闻的再传性

由于新媒体的出现,人们对多元信息的需求,以及对某一新闻后续进程的了解需求更加迫切,使新闻再传性在信息传播多元化、信息载体多样化、信息传播平台多渠道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关注。根据新闻再传性的特点与传播本质,我们可把新闻再传性定义为:新闻被受众接受后再次传播的可能性。也就是新闻信息的再次可传播率。再传性是在媒体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强调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具体体现。

新闻再传现象是伴随着新闻传播而产生的,是新闻传播的再继续。从传播内容上说,新闻再传性是新闻改革的要求,是新闻理念变化的结果,是新闻改革在可读性、必读性基础上的一个延伸;从传播过程上看,再传性符合“两级传播”理论规律,“两级传播”理论证明了新闻再传性的存在,但“两级传播”只注重传播过程,新闻再传性是个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传播的信息内容是决定新闻再传性大小的关键因素,但传播过程中的诸因素对它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再传性现象的出现,将导致新闻的内容与潜在语义出现变化,从而使新闻再传性出现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将直接影响新闻再传性的效果。

当前许多媒体在“百舸争流”中争当“主流媒体”,打造权威性,塑造公信力,增强核心竞争力。那么,这种权威性、公信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具体体现是什么?我们觉得那就是媒体所做新闻内容的再传性。所以看媒体对个别新闻事件的选择是否具有再传性,对媒体新闻的权威性就是个说明和证实。也就是说,一家媒体所发的新闻、时评、观点等被引用、被转载、被再次传播,就说明这家媒体所提供的新闻、时评有价值,也就证明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文摘、转载、电视读报等都是再传性的表现,网络新闻传播主要是基于再传性的传播,网络上的一些热点问题也都是由于再传性而引起的。

我们研究新闻的再传性就是要研究新闻传播内容对受众的影响,使更多的受众自觉成为“两级传播”中所说的“意见领袖”。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我们首先就要研究新闻传播的内容,使新闻内容具有再次传播性。因此,理解新闻再传性的含义,笔者觉得应把握以下几点:

1.新闻再传是一种新闻信息再次共享、扩散的活动。也就是说受众(包括媒介、个人和组织)将自己从大众传播媒介获得的新闻,通过某种途径再传递给更多的人所共有的过程。

2.新闻再传的主体具有双重身份,它一方面是大众媒介新闻首次传播的受众,另一方面它又是新闻再传的发起人、传播者。

3.新闻再传性能够实现的前提,是“意见领袖”的形成,由新闻的受众变为新闻的再次传播者。

4.新闻再传是一种传播行为,也是一个传播过程。把新闻再传作为一种传播行为去理解的时候,就要把它当做是以人为主体的传播活动。把新闻再传作为一种传播过程研究的时候,就要考察传播过程的诸因素如媒介、受众等对新闻再传性的影响。

5.新闻再传实际是内容传播的再延伸、再深化,一方面满足了受众对新闻后续发展的信息需求,另一方面也促使新闻再传朝深度方向发展,从而使新闻再传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

新闻再传性研究的现状

新闻再传性的理论基础。新闻再传性的理论基础和依据是两级传播和多级传播理论。美国社会学家拉扎斯菲尔德提出了著名的“两级传播理论”,“两级传播理论”的基本内涵是指思想观念通过新闻媒介直接传给舆论领袖(又叫意见领袖),再由舆论领袖传给其他社会成员,新闻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会受到社会基层意见领袖的影响而减弱。“由于这个过程分为前后相连的两个阶段,所以称为两级传播。其中第一级传播是从大众媒介到舆论领袖,第二级传播是从舆论领袖到全体大众。”①后来,施拉姆把两级传播修正为多级传播或n级传播。n代表不确定的数,它或许是一,或许是二,或许是三、四、五、六等。n级传播论可以说是对两级传播论的完善和发展。②由此可以看出,新闻再传性的传播过程也是按照两级传播、多级传播的规律进行的。

复旦大学教授童兵在《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一书中写道:“受众是社会成员之一,他们收受新闻信息之后,由于一定的心理需求会向他人转述这些信息。”这样“受传者成了新闻信息再次传播的中介,他本人则成了人际传播中的信息传播者。”③这些都成为我们研究新闻再传性的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新闻再传性的研究现状。当前国内还没有人系统明确提出新闻再传性的概念,相关的研究也不是很多。王亚明曾提出党报新闻要“加大可传播性”,认为“看了就想告诉别人的新闻,才是好新闻”。④这是较早提出“可传播性”概念的文章。以“新闻再传性”作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搜索找不到相关的条目,综观笔者掌握的文献,还没有发现系统研究“新闻再传性”的文章。孔祥科曾提出“再传性”一词,认为新闻媒体的信息“不仅应当具有可读性、必读性,最好还能具备一些再传性”。⑤总体而言,上述研究反映了学者对新闻再传的现象已经有所注意,但是对新闻再传的原因、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发展趋势仍然没有展开更透彻的研究。

新闻再传性促使新闻业务的变革

新闻再传性使新闻理念的创新和发展在可读性、必读性的基础上又推进了一步。新闻再传导致新闻业务的变革,它将使新闻的后续传播变得更加重要,而且能够在新闻首传的基础上衍生新的新闻价值出来。所谓新闻首传就是指新闻媒体对新闻的首次播发。新闻再传是基于新闻的首次传播而发生的。新闻再传是对首传新闻的筛选和扩散,是一种认同和共通的结果,首传新闻是再传新闻的信源。

新闻的首次传播通过的是大众媒介,是一种大众传播,而新闻再传则可以是大众传播,如转载、文摘、电视读报、网络传播、手机传播等,也可以是人际传播,如聊天、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新闻再传通过的载体既可以是大众媒体,也可以是小众媒体(也称为自媒体)等。因此,新闻再传就在某种程度上提出了新闻必读性、可读性的思考,由此带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新闻业务改革的新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的喻国明教授认为,大众媒体内容可划分为三个层面,即必读性、可读性和选读性。喻国明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对媒体提供内容的分析,是指媒体通过这三个层面的内容构筑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而笔者这里所提出的“可读性”、“必读性”和“再传性”,是根据当代中国新闻理念不同时期的变化和新闻改革现实提出来的,是符合新闻理念历史演变过程和规律的另一个层次的概念。确切地说,笔者在这里分析的不是媒体内容的划分,而是新闻理念的演变和发展。

新闻再传性对新闻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时代变化对新闻提出的课题、任务和要求也在变化。对于新闻的功能,我们一开始主要强调的是宣传,这时提出增强可读性。后来,随着社会的变化,时代的变迁,新闻的功能也发生了变化,认识到新闻的主要功能不是宣传而是传播信息,这时提出必读性,对选择新闻提出倾向性,这是随着新闻功能的多样性而提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现在又提出再传性,对新闻的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读性、必读性和再传性是在新闻改革的不同阶段关于新闻价值不断调整的情况下提出的,是新闻业务改革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对新闻的不同要求。

新闻的可读性是新闻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程度。可读性是新闻改革在新闻表达方面的体现。新闻的必读性反映的是读者对新闻的依赖程度。

新闻改革从可读性到必读性,是一个重要的转变和价值提升过程。新闻做到了必读性,对读者产生了作用,然而读者本身又是能动的,一条新闻信息读者觉得对自己有用以后,还会再乐意告诉别人,这样新闻的必读性又向再传性发生转变。再传性使新闻在可读性、必读性的基础上又具有了公共性和广泛有用性。

新闻的可读性、必读性和再传性三者之间是一种包容的关系,不是孤立和排斥的关系,其基本内核应该是一致的,只是侧重面不同,根本的东西是利益的接近性,也都是新闻价值的具体体现。可读性强调的是阅读兴趣的接近性,阅读的趣味性,变阅读为“悦读”,是对新闻表现形式上的要求。必读性强调的是内容和利益的接近性,更贴近读者的实际需要,与特定读者的职业、业务、兴趣等相联系。再传性是读者对新闻再次传播的可能性,是对媒体新闻内容权威性、公信力和有用性的认可,并在内容上从个人向群体转化,由单个个体的接受,再向群体传播,带有公正性,也更加满足了受众本位的意识。从可读性到必读性,再到再传性,这样对新闻的发现、表达和选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强新闻的再传性,这也是媒体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闻再传性研究的现实意义

研究新闻再传性对新闻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0多年的新闻改革中,我们先后提出过新闻的可读性和必读性,现在我们再提出“新闻的再传性”,使它作为新闻改革的延续,成为下一步新闻改革的方向,探寻新闻传播的较佳模式,为新闻改革服务。

今天,随着3G手机、ipV6等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知道,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新闻传播主要是新闻的再传播,当然,现在一些大的网站也开始有自采新闻,中国新闻奖也设立了网络新闻的奖项,但网络上的大部分内容还是从传统媒体转载过来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海量信息的出现,分众化时代的到来,新闻的再传播现象出现了越来越强劲的势头,同时,时代对媒体传播的新闻是否具有再传性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因此,研究新闻再传播现象,把握新闻再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代信息爆炸时代,信息量太多,垃圾信息太多,海量的信息让受众无所适从,受众希望媒体更加严格的选择,受众希望看到媒体的报道,不仅乐于阅读、收视、收听,而且会情不自禁地向周围的人、向熟悉的人再次进行传播。这是受众的要求,也是媒体的责任。

从另一方面说,选择最具有传播性的信息,也是媒体实现权威性的途径。媒体提供的新闻应该是真实权威有用的,是可以引起再传播的,媒体报道中再传性的东西越多,媒体的公信力就越强。权威性基础上的公共有用性,是新闻具有再传性的核心,最有用的信息,才是最具有再传播性的。

总而言之,新闻再传向学界和业界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即其是如何传播的,在传播过程中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它为新闻内容的再利用、再增值提供了新的渠道,从而使内容生产获得更多的效益,从这个角度展开,新闻再传为我们在信息传播多元化的今天提供了如何实现信息再利用,从而获得更多效益等启示。

注 释:

①②李彬:《传播学引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第154页。

③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142页。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8

[论文关键词]新闻教育;职业道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突飞猛进,生机盎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批青年才俊,“新闻记者”成为许多青年学生向往的理想职业。伴随着新闻行业的迅猛发展,全国各类大学开办新闻传播专业的热情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底,我国高等院校中新闻与传播学类专业点已经接近700个,在校生l3万多人,每年毕业的学生则高达3万余人。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了新闻从业人员结构的较大改变。有关资料表明,截至1983年底,全国设有新闻专业的高等院校只有l4所,在校本科生1482人,研究生103人,共培养新闻专业毕业生5200多人。其中分配到新闻单位的约3000人,仅占当时新闻从业人员的1.2%。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当时高等院校新闻专业毕业生对新闻业的影响是很小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新闻教育事业开始飞速发展。1997年上海广播电视媒体从业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其学科背景为新闻传播学的占到30.6%,而25岁以下的年龄组中,比例更是占到了45%。另据对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的调查,有新闻传播学教育背景的从业者已经占总人数的49%_2。可见,具有新闻传播学背景的大学毕业生已经成为新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充分说明这些学生在大学阶段的教育背景会直接影响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必然会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为了使自己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以市场为导向,培养“上手快、高效率、多技能、新科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就成为各新闻院系的共同选择。于是,各院系在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上煞费苦心,而在人文教育方面却不自觉地停下了脚步。高等教育紧跟社会经济及科技发展的步伐,及时与经济社会接轨与生产企业沟通完全必要,但如果完全由过去的“象牙塔”转变为社会的“服务站”,过分偏倚社会价值而忽视个人素养,这种模式很显然背离了高等教育的精神,其潜在危机将很快暴露出来。综观目前新闻教育,由于多年来对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的缺失及完整人格塑造的忽视,已经给媒介自身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危害。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从业人员角色意识差,职业道德严重缺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品质和传媒形象,成为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针对这些问题,高等院校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有的伦理道德规范,还要充分研究由于社会发展而引发的伦理道德规范的变化,适时提出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新的伦理道德规范,为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高等院校要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扮演主角,发挥更大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一、充分认识社会现实对新闻教育在伦理学方面的挑战

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传媒的形态无时不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新的传播媒介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对于网络传播这样一种发展尚未定型,尚有诸多不确定性存在的传播形态而言,与之相连的新的教学内容的开拓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开设了《“网络社会”中的责任:今天和明天的新闻伦理学》作为研究生选修课,他们认为,因特网正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媒介,然而大量有关资料表明,对于网络空间不负责任地滥用的现象相当严重。而今日的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将是未来的新闻传播学界与新闻传媒管理的骨干力量,他们必须认清网络使用中的社会责任问题,学会对有关问题作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和评判,学习制订相应的决策、规范,以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接受因特网带给新闻职业道德的挑战并研究制定相关的传播政策。

二、加大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的分量

我国的新闻伦理和道德课程开设较晚,从1980年代,一些大学的新闻理论课或新闻业务课才开始以专题或者专章的形式讲授新闻职业道德。到1990年代,这种教育有了进一步发展,一些大学的新闻院系开设了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系统讲授新闻伦理道德,从而结束了我国大学新闻院系未开设新闻伦理道德课程的历史。虽然有了相应课程,但是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并没有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而被纳入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许多院校把这一课程列为选修课,有的院校甚至根本就未开设。反观一些新闻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他们大都十分重视大学阶段的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美国大学的新闻院系在20世纪20年代就开设了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课程,例如1924年出版的纳尔逊·安特宁·克劳福德著的《新闻伦理学》就是大学一个学期的新闻道德课的基本课本。

我国高校的新闻院系应该充分认识到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把新闻伦理和新闻职业道德课纳入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列为学生的主干课程,使学生清醒地意识到,学好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是从事新闻事业的必要条件,只有打好了道德基础,才有可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前几年,新闻界广泛开展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新闻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而高校新闻院系承担着培养未来新闻从业者的重要责任,应使在校新闻学子打好政治理论根底和职业道德基础,为新闻单位输送合格的新闻人才。

三、注意教学内容的通用性与前瞻性

在新闻职业道德教育中,应能覆盖一些带有前瞻陛的问题。如在网络传播中有很多伦理道德问题都还没有定论,像“网络空间中的隐私权问题”、“对取自网上并用于新闻报道中的信息的核实”等问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会遇到。如果在教学中,把这些问题融人对新闻传媒业具有通用性的新闻道德基本原则之中,如遵守有关法律、不侵犯公民隐私权的原则,坚持新闻真实性,防止新闻失实,反对以讹传讹的原则等等,则会对学生有莫大的帮助。

新闻伦理学教育内容中通用性与前瞻性的平衡,有助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深刻认识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并懂得如何在不同的传媒环境中奉行新闻道德原则的高素质的新闻人才。虽然新媒介的发展及其介入新闻传播活动在新闻行业的伦理道德中引入了新的问题,但是新闻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仍然是阐述新闻传播工作的社会责任、社会义务与道德要求,提供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的道德关系,规范新闻从业者职业行为的道德准则,其基本原则是具有稳定性的,并且是探讨与网络空问有关的新闻伦理道德问题及其对策的基础。

四、强化新闻职业教育

新闻职业道德教育要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人手,从讲清道理人手,给受教育者打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理论基础。实践证明,新闻从业人员只有掌握了新闻学的系统知识与理论,才能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才能在职业生活中自觉地履行道德义务与责任。我国的传统新闻教育囿于能力教育模式,偏重新闻操作技能的训练,对新闻学的基本内涵、基本理念的教育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卡莱教授的文章《新闻教育错在哪里》提出了新闻教育的三条原则。他强调,新闻学是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新闻教育应当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理念和职业素养;不能把新闻简单地等同于传播和媒体;不能把新闻学同广告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等相关学科相混淆。新闻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理念,真正弄清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弄清新闻事业的宗旨、任务和职责是什么,什么是新闻事业应当做的,什么是新闻事业不能做的;弄清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和职业素养是什么,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等等。

五、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9

【关键词】微博;微博新闻;新闻性

一、微博的发展

2009年8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2013年上半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达到5.36亿。截至2013年6月,仅微博每天和转发的信息就超过2亿条。然而2014年1月,CnniC的《报告》显示,2013年微博使用率已开始下降,微博用户规模较2012年底减少2783万,微博使用率比上年降低9.2%。

从2012年底,微博发展进入衰退期,用户量骤减、活跃度降低,除了新浪微博,其他各类微博网站发展也遭遇瓶颈。

二、微博上的马航事件

微博历经两年红火,2012年逐渐走向沉寂。在2014年3月,由于马航事件,微博再次得到了网众的关注。

2014年3月8日,马航失踪的消息由@微天下于8:29在微博平台首先,而微信在这一信息比微博迟了半个小时。仅仅三天,“马航飞哪儿去了”的微博公众号已拥有三万多粉丝。

马航失踪,微博的功用重新被认可,网民及很多专家意识到,微博虽然收到了冲击,但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仍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渠道。而微博的新闻性,正是这种不可缺少的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

三、微博新闻性的特点

1.微博是传播“新闻”的渠道,也是产生“新闻”的平台

如果把信息比作商品,微信做的是直邮生意,而微博则是一个百货商场。在微博这个商场中,正品和赝品参差不齐,若真新闻为正品的一种,那假消息理所当然是赝品。而不论正品和赝品都可以由微博这个商场的卖家自己生产,也可以从外界获取在此平台上。因此,微博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既是“新闻”的传播渠道,也是“新闻”的产生平台。

相同于传统媒介,微博是一种传播新闻的渠道;区别于传统媒介,微博还是一个生产新闻的平台。微博会生产“假新闻”,当产生的“假新闻”传播范围广,受众范围大,“假新闻”就会受到传统媒体的更正再次成为新闻内容。同时,微博也能产生真新闻,体现在微博互动中信息的可挖掘以及微博话题的设置上。现今很多娱乐新闻的发生都缘于微博之间的互动,尤其是未被外界曝光的情侣之间。

马航事件上,人们通过微博更新可获得最新信息,体现了微博具有传播渠道的功能。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用户大肆煽情,广大网众对媒体的做法发出了质疑。因此,微博也产生了马航事件的相关新闻。

微博具有传统媒体的传播新闻的特性,同时还有着媒体做不到的产生新闻的功能。微博的这种特性,让新闻报道内容更丰富,话题多元化。

2.微博“新闻”传播过程中,真实性、时效性及可读性影响微博的发展的直接原因。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却是微博“新闻”的致命。时效性和可读性使新闻报道锦上添花,对微博“新闻”却是雪中送炭。

在新闻传播中,并不存在绝对真实的新闻,然而相对的真实是事件作为新闻的基本要求。相比之下,微博“新闻”真实性的要素大多得不到保证。

传播的开始,微博“新闻”信息源的真实性就得不到保障。网络用户的泛滥,导致实名制也不一定能保证信息源的准确。传播过程中,微博“新闻”以网络传播的方式进行病毒式传播。受传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送者,噪音可以出现于传播过程中的各个环节。[1]噪音的出现,使信息出现各种的误差,距信息源越远,接收者接收到的信息的准确信就更低。

马航“新闻”一经传播就被网众接受,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信息者已经过认证,且直接受众群庞大。而昆明砍伤事件之后,微博上有利用民众不安心理,造谣其他火车站也出现暴徒砍杀现象。这种假新闻在网友之间相互转发,一段时间后才被确认为是假新闻。不真实的“新闻”损伤了网众对微博的信任,真实性成了微博的劣势。

真实性让微博发展受阻,而其时效性和可读性却让微博新闻有了更多的发展潜力。

微博“新闻”借助微博平台的病毒式传播迅速且便利,同时能够以一种半广播的形态进行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微博“新闻”内容的可读性增加了受众接收新闻的兴趣。由于微博的时效性、可读性,微博成了用户接受信息的一种首选平台。

马航失联是突发性事件,它的突发性,复杂性,以及伤害性等备受人们的关注。在短时间内要保持信息的畅通,微博是最好的工具。权威机关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第一时间准确的信息,且能通过改变文字的风格语气,增加图片等来增加信息的可读性以及对受众情绪的引导。

从某个角度来看,微博“新闻”的新闻性一直影响着微博的发展,或是反向亦或是正向。

3.微博“新闻”不一定有新闻价值,却具备新闻价值全部要素,在新闻信息传播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即事实本身所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2]新闻价值的前提条件首先事件是事实,在事实的基础上,特殊素质总和越高,新闻价值就越高。

微博上海量的信息,不一定都具有新闻价值,然而这些信息却具备着新闻价值所需要的所有要素。传统的认识中,新闻价值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及趣味性等几个基本属性。不同的媒介,不同类型的新闻,新闻价值要素不一定相同,然而无论是哪类新闻要素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新闻价值要素,一方面体现了事件本身对受众的有用性,具有能够满足社会公众对公关关系新闻要素的素质[3]。同时,新闻价值要素也符合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规律,这些要素使通过用户自发的通过微博平台及转发微博“新闻”来满足对新闻的需求。

正如对马航事件相关新闻的转发上,转发者作为新闻的二次传播者,或许只是因为重要性,认为转发信息能够让事件相关者的受众获取及时的新闻信息。这是传受主体之间稳定关系的体现和反应,这种内在的关系存在和作用于新闻传播过程中,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新闻传播规律。

在微博“新闻”中,这种稳定规律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微博“新闻”有着新闻价值要素,这些要素促进了微博“新闻”的传播。

传播时,受关注的微博“新闻”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如诺依曼“沉默的螺旋”中,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因此,具有新闻价值要素的微博“新闻”被“多数”受众接受后,成为了网众们普遍关心的“新闻”。

微博“新闻”中,存在马航事件的真新闻,也有金庸去世的“假新闻”。在这些“新闻”事件中,都有一个共通点:不管其是否有新闻价值,但是绝对具备新闻价值的要素。这些要素使事件符合新闻信息传播的规律,更符合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因此微博“新闻”在新闻信息传播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四、微博“新闻”传播对微博的意义

微博平台上新闻性信息的传播业已成为中国式微博的独有特质。尽管微博“新闻”的真实性以及其所带来的无价值性,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微博的发展。但微博平台不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渠道,同时微博还是一块新闻产地。与此同时,微博“新闻”传播的迅速和灵活,也让微博成为了受众接受新闻信息的首选。微博“新闻”的传播特点符合“新闻”传播以及信息传播的规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微博“新闻”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微博上的新闻仍是微博发展过程中的筹码,微博的新闻性是微博回归路上的强大牵引力。

参考文献

[1]苏振东.新媒体环境下的互动传播模式研究,2011.

[2]余家宏.《简明新闻学辞典》,1983.

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篇10

论文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基本创优能力

1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新闻传媒业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虽已得到长足发展,但其新闻编辑主体其思维意识及综合能力等均存在一定落后性及缺乏性,导致新闻编辑综合能力落后。首先,其落后性主要表现在新闻意识方面,我国电视新闻编辑普遍存在新闻敏感度不足及缺乏危机意识,我国电视新闻媒体属事业单位,其经营模式缺乏自主性,因此长期落后的发展理念及经营模式导致包含新闻编辑在内的各新闻工作者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及发展意识[1],新闻素养缺乏;其次,新闻编辑在工作时其思维意识受限,缺乏创新及形式多样化,现阶段我国新闻节目在播出时,仅以单一的新闻串播为播放形式,而对于其播放的新闻内容缺乏深入点评及研究,各新闻编辑在此固定式的流程中语言缺乏新意,缺乏激情,难以吸引观众,同时各电视新闻节目其形式过于单一化,导致节目编排及设置未遵循大众心理需求,最终使观众逐渐失去信心,产生厌烦心理;最后,在新闻传播形式日益增多的今天,各新闻类节目层出不穷,跟风现象也日渐严重,我国大多数电视台在进行新闻节目制作及新闻报道时,开始模仿其他电视台或国外节目播放形式提升收视率,有的地方电视台开始模仿省会城市并以地方方言进行报道[2],不伦不类,长此以往,严重阻碍电视台发展,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2浅议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创优能力

2.1敏锐独特的新闻视角,较强的政治素养

敏锐独特的新闻视角及新闻灵敏度是新闻编辑所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稿件进行分析,对新闻素材进行探究,发掘新闻要点及独特的新闻视角,新闻编辑对新闻素材的挖掘直接决定着新闻关注度及该新闻的舆论发展,同时各新闻媒体在报道时需把握正确的舆论方向,故而对新闻编辑的政治素养等具有较高的要求。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时期,因此在新闻报道中经常遇到舆论导向较强的新闻,若新闻编辑在对相关新闻素材进行整理时,缺乏敏锐的政治及新闻素养[3],便难以实现对舆论论点的准确把控,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影响国家政策持续良好推行。因此,各新闻编辑应具备敏锐的新闻视角及较强的政治素养,以理性思维实现舆论分析及发展。

2.2编辑策划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时较强的编辑及策划能力对自身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编辑能力主要表现在各新闻编辑其编辑技术及对编辑形式的应用,优秀的新闻编辑需掌握先进的编辑技术及编排方式,以多样化的编辑方式将好的新闻呈现在大众视线中,因此各新闻编辑在工作中必须不断进行自我技能提升,现代企业管理论文及时掌握最新科技,在稿件编辑及整合过程中,了解观众的具体需求,使新闻符合大众的欣赏观念,不断促进电视新闻良好发展[4];除此之外,电视新闻编辑还应具有一定的策划能力,在对新闻稿件组织及策划过程中,需把握时展重心,掌握时展方向,创新新闻播出形式,注重对新闻主题的表现及策划,不断促进电视新闻节目的良好发展。

2.3知识积累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过程中除需完善应用现有的编辑能力及编辑知识外,还应注重自身知识的完善建设与发展,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电视新闻编辑需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身分辨能力及编辑能力,实现知识有效掌握,不断促进思维认知改变,除此之外,各新闻编辑还需对社会生活、文学及经济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新闻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故只有掌握一定的综合知识,才可胜任该项工作。

2.4负责能力

电视新闻编辑在工作中,负责能力也是其基础需具备的能力之一,电视新闻节目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受众群体非常广,因此各编辑需考虑受众群体的利益,只有抓住受众群体的感兴趣的新闻点才能提升自身收视率[5],扩大市场,在选编新闻时,各编辑主体应及时联系群众,以服务群众为主体,以专业能力及负责能力为主体实现对相关新闻的

编辑。

2.5较强编排技术

新闻编排是电视新闻编辑重要工作之一,各新闻编辑在新闻编排时需注重对新闻传播效果等的关注,若要实现该工作的有效性开展,各编辑应注重自身心理知识及艺术等相关规律性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操作中,如在对新闻编排时,各编辑主体应根据自身的播放特点及受众群体心理特征,对娱乐新闻及政治新闻进行合理性安排,对相关新闻框架、新闻内容等进行合理设置,掌握各新闻之间的相关性,实现新闻栏目高效性制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社会发展中电视新闻编辑在电视新闻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发展意义,目前由于我国电视新闻发展的局限性导致我国电视新闻编辑其综合素养仍存在较大问题,故而针对此类问题,我国各新闻编辑需注重自身综合素养、编排技术、策划等能力的提升,不断提升自我能力,促进我国电视新闻行业的高效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林丽彬.电视新闻编辑的基本素养和能力探讨[J].新闻传播,2013(8):51,53.

[2]李艳馥.电视新闻工作中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科技传播,2011(17):2,8.

[3]云燕,贺丹彦,呼和,等.电视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J].新闻论坛,2014(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