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42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1

一、当前临床检验技术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前不少医院存在检验人员与临床医师之间缺乏沟通,且互相之间产生矛盾等问题。检验人员在检验工作中总是指望临床医师能及时跟上检验科推出新检验技术的步伐,并想让临床医师体会到检验技术中一些高度专业化的难度,从而形成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导致不良的医疗合作关系产生,从而容易出现医疗缺陷并引发医疗事故发生。这主要的根源是检验科检验人员和临床科医生缺乏互相的合作关系及检验和医疗技术方面的沟通[1]。针对上述问题,检验科要做到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使检验质量显著提升,加强检验人员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检验人员素质,规范化、标准化、系统化检验工作,日益改善检验科和临床科人员的关系;严格认真做好室内、室间质控,确保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和精浓度,减小试验操作经过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结果的差别;增强仪器运用管理,保障仪器能正常使用:检验科自动化仪器使用能力的提升,要运用经国内有关行政部门认证注册并检测及格的医疗仪器。要创立、健全检验仪器管理运用案卷,对仪器登记注册、责任到人。同时,检验科要认真贯彻“三基”、“三严”的学习方针[2],同时要定期考核。应从检验工作的本色出发,加强急救医学、急救技术知识的培训。增强工作职员应对医疗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对新知识、新测定办法、新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步骤应实行重点培训并严格考核,不断增强检验人员的基本医学知识。检验科要加强和临床科室的互动合作与交流,熟悉不同疾病的试验室查看本色和疾病的诊断标准,理解临床常见病例和高发病例的相关医学知识,不断学习和积累临床知识和临床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检验能力。

二、提高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整体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检验科需要建立和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技术质量保证机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加强对试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建设,严格的试验室标准作业程序,同时要求编写Sop文件,为试验室的规范化化管理和质量确保机制的创立供应相关的文件依据,尽量使检验经过标准化、精确化、程序化。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要严格按照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需求和检验质量管理的需求对检验人员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控,严格监控室内质控记录和室间质评成绩,对发觉的缺陷和事故隐患进行及时处理,尽量避免医疗缺陷和医疗隐患事故的发生。落实管理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具体情况。院方在对检验科的具体管理情况应落实到实处,不定期地对检验科人员进行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和监督。考核时要注意到整个检验过程中检验技术质量的考核,也要保证阶段性质量检查得到全面落实。加强医学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的联系,双方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实现相互发展。检验科工作根本任务是为临床一线医生决定诊断、判定疗效、查明病因、施行临床医学研究等提供全面准确的医学检验数据[3]。为此,临床科室医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就成为检验科检验人员改进工作办法、提升服务质量的依据。检验科人员要积极和临床科室人员不断地进行联系和交流,每次召开质量分析会要邀请资深的临床医师参加,积极听取临床医师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和要求,对临床医师提出的建议及时进行研究和有效施行,提高检验工作质量。

三、增强阶段质量控制力度,确保医疗服务质量提高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2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7(a)-201-02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像人们传统常说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格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环节。临床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要获得患者体内客观、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工作者必须加强有效的合作,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地降低检验全过程中的误差,尽量减少各种影响因素,确实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的诊疗依据。

1选择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求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定人,从临床实验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都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如何合理选择检验项目、使其发挥临床最大的功效是每个医师必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要求医师在认识疾病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的实验方法。同时还应对该检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检验的生理、病理、药理因素等深入理解。掌握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疗程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与检验人员一道共同探讨,选出最佳、合理、具有实用性的检验方法。通过临床长期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出对某种疾病最直接、最特异、最经济的项目及项目组合提供给临床。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无针对、无目的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大组合”。这样,既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过多的检验会提供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从而干扰诊断治疗。

2高度树立检验质量意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

临床检验技术水平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如果没有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作依据,临床诊疗工作就非常受限,所以,要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就必须加强检验科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资和投入力度。而检验质量又是检验科生存的基础,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先进的仪器、方法也得不到信任,因此在检验科工作当中,要一切围绕质量这一核心,教育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质量是科室发展永久的主题,只有质量作保证,检验科才能得到临床认可,科室才有地位和权威。

2.1认真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程序就是从医师开出医嘱申请到检验分析开始这一环节。其中包括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到运送等一系列过程。以上工作均由医师、护士来完成,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好,不符合规定和要求,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文献报道,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有80%的报道可溯源到质量的不合乎要求,而且,这一环节潜在因素多,很难控制,因此,需要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共同把关,多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真正做到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干扰因素,使送检的每份标本能符合要求,能真实地反映患者的情况,为标本的正常检测奠定可靠的基础。

2.2加强分析中质量控制

临床医师、护士可以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但对于一份真实的标本,其结果的准确性则依赖于检验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检验科人员素质低、专业技能差、设备落后、管理跟不上都会影响检验质量及结果的可靠性,所以要获得准确的检验报告,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①提高检验人员的医德修养和业务技能,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所有检验人员必须持相应专业职称证书方可上岗。②用于检验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尤其是精密仪器要指定专人维修、保养,定期进行仪器校准。③科室应成立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系统,按要求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室自己的靶值,严格控制实验误差范围,积极参加科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此推动科室检验质量的稳步提高。

2.3加强分析后质量保证

这是检验科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完成患者样本检测后就要出具检验报告。此时应认真做好结果审核和发放工作,科室应指定具有高级职称资格或科负责人认真审核后签发报告,并形成制度。如遇特殊标本或医师对检测结果有质疑时,及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采取复检,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开展新业务,引进新技术

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离不开实验诊断水平的提高,这给检验科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有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国内外医学新动态,掌握新知识,大胆开展新技术。当今检验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使一项新的检验项目让临床接受,是检验科的责任。科室应从实际出发,在准备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仪器的同时,应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可行性论证。力争多开展一些既能指导临床诊疗又实用的新项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4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

有文献报道,在整个标本检验过程当中,检验前所占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而且,分析前的具体工作全部由医师和护士来完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检验人员一方面要寻求机会向医护人员介绍医学检验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项目及临床意义,多介绍正确采集标本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还应适时建议和帮助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分析检验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多深入病房,及时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的意见、建议带回,便于及时发现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得到整改。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临床和其他医技科的配合。多年实践表明,检验科是联系临床科最为密切的科室之一,检验科建设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很多信息都来自检验科,并以此作为评价临床诊疗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检验科要谋求发展、得到临床认可同样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大力配合,这就要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检验人员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工作的中心全部围绕临床诊疗活动。要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积极协作,共同配合,从严把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前,郑磊,曾方银.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的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2):67-69.

[2]张美和,宋文琪.应重视检验与临床的交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27(12):880.

[3]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全国首届医院临床实验室自动化学术峰会会议纪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5):1116.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3

随着组学技术渗透至检验领域,使得检验医学朝向分子化、标准化、网络信息化发展,也使得检验医学要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屏障,并与之紧密交叉配合,从而产生转化检验医学这一崭新的理念。通过各种先进的转化检验方法,可发现个体的差异(如个体基因差异),从而进行个体化医疗。可见转化检验医学和个体化医疗均是转化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化检验医学相对传统检验医学有以下特点:①传统检验医学主要功能是参与诊断疾病,而转化检验医学除了参与诊断疾病之外还能指导临床用药和治疗。比如,转化检验医学可依据个体基因差异,解决该个体用何种药或多少药、何时换药或停药等问题。②转化检验医学能评估患病风险。这种基于个体基因差异而进行的疾病预测和评估,就使得对疾病的预测、预防和诊疗更有针对性。

2加强转化检验医学人才的培养

转化医学理念要求多学科、多专业交叉配合、相互促进,这就要求检验人员树立转化医学理念,积极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新知识,具备“基础-检验-临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拓创新与转化应用并进,推动转化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迫在眉睫。应以患者为中心,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依据科室技术梯队的建设需求,积极培养高素质的转化检验医学人才。

2.1做好转化检验医学人才培养的长期规划与重点做好长远规划,建设好培养复合转化型人才的坚实平台,逐渐建成人才梯队[6],规划好各级人员的培养重点。①对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人才,实行双向目标管理和动态管理,鼓励他们以转化医学理念为指导,积极主持和参加科研项目、新技术和新项目的攻关;②对高级职称的人员,发挥其技术和经验的优势,面向转化医学方向,开展新项目和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③对中、初级职称的人员,重点进行专业知识和转化医学的培训。

2.2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检验医学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治依据,转化检验医学指导对疾病的用药、评估与预防,直接服务于患者与临床。因此,检验人员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态度、严谨认真的作风与团结协作的精神、强烈的责任心和全心全意服务精神,并时刻以医学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做到爱岗敬业、吃苦耐劳。通过加强医德规范和学习先进事迹,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

2.3加强培养质量控制意识之前医学检验质量只要求满足临床需求,为患者和临床提供及时、准确和可靠的检测结果。而转化医学模式下更强调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预测和个性化医疗等的研究,对医学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才能为基础和临床间的相互转化提供质量保证,才能为疾病的及早预测和个性化诊治提供质量保证,这也是转化医学的具体要求之一,没有高质量的医学检验就谈不上高效率的医学转化。因此,必须加强对疾病样本库、标志物和检测数据库的研究,对检验前、中、后的全过程,包括从医师开检验单到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本运送、标本处理、标本分析及结果处理,直至签发报告与反馈,都要进行高效的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持续提高检验质量[8]。加强医院实验室与各相关科室的相互沟通与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检验医学的质量保证。全面的实验室质量管理以提高检验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以更高的检验质量满足转化检验医学的发展需求。

2.4加强转化医学理念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检验人员要积极参与转化医学的理论培训和平台建设,持续提高专业素质和多学科知识学习,这是转化理念发展的基石。不仅要有过硬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更要有严格作风、严谨态度和严密组织。重视继续医学教育,鼓励各种在职培训和学历学习,鼓励多学科知识、转化理论的学习,开展多科室间专题讲座,参加医院内外的继续教育学习和外出进修学习,建立转化医学教育考核制度和档案,以满足医院发展和医教研工作的要求,更好地适应转化模式下实验室和临床医学的发展。

2.5加强新技术的掌握与应用随着基础医学和现代科技的发展,检验医学领域中的新技术也不断增多,化学发光技术、电化学发光技术、流式细胞术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床旁检验技术等不断应用于临床,作为检验人员要适应检验医学的发展,接受新技术,不断学习掌握最新技术,并积极将其转化与应用到临床中去,为丰富转化检验医学作出努力。

2.6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有创新才有发展。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探索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转化医学基本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合作,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为疾病预防与诊疗技术,使基础研究实现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转化过程。学会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查阅文献资料,设立科学假设和科研题目,并进行实验设计和科学论证,最后得出科研成果和经验。转化医学的实现需要有综合性团队共同完成,实验成果转化研究的关键是从临床实际需求出发,构建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转化平台,加强学科整合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合作。在转化医学模式下检验人员应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积极参与临床科室的科研工作,不断促进双方技术的提高与转化,通过合作加深与临床协作,提高检验人员科研意识和水平,更好地完成科研工作。

2.7重视信息化管理,促进信息的交流与转化医院信息化可加强医院各科室间的有效、快速连接与转化,提高医疗、科研、教学、后勤等管理水平。检验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其他应用系统实现无缝衔接,使检验信息真正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自动化,检验数据与临床病例紧密连接与转化,利于统计分析与科研转化,更好地为转化检验医学服务。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4

一、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

医学检验的过程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一个是样本采集的过程,另一个就是样本检测过程。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绝大部分原因是出在这两个阶段中。

1.样本采集阶段

样本采集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管是对受检验的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项,样本采集是非常严谨的,采集的样本要代表患者体内某个项目的指标,这个指标与标准值有什么差别,进而判断患者的病情,且只有当样本采集工作完成好后,样本检测的结果才可靠,但事实上,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却往往会出现很多因素,影响样本采集的质量。例如,检验患者的身体因素、采集的技术、设备、工作人员等,如果其中某个因素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采集样本的总体质量。此外,采集后的样本在保存过程中,如果没有满足样本保存需要的条件与环境,医学检测质量控制就会出现问题。

2.样本检测阶段

样本检测是对采集的样本进行某些指标的测定,检测过程中往往需要用到非常先进的仪器,与采集阶段相比,出现的问题可能会更好解决,因为采集阶段中出现的问题里有很多是非技术原因,而在检测过程中,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非常关键,如果仪器或是技术出现问题,那么样本检验的质量就会直接受到影响。

二、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的措施

1.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

在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有很多是因为医学检验人员的原因而产生的,检验人员对相关检验知识掌握不够,在检验过程中忽略某些步骤,仪器设备等使用不当等,都会影响检验质量,所以要加强医学检验质量控制。首先,提高医学检验人员的素质。作为一名医学检验人员,掌握充足的医学知识是必要的,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检验方面的很多知识都在不断进步,检验人员应经常关注这方面的知识。检验人员要重视样本采集与检测对患者的重要性,本着对工作及患者负责的心态,在工作时认真落实好每一个步骤,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跟患者、临床医师反映,必要时重新检验,务必保证医学检验的质量。

2.用科学合理的技术采集检测样本

  技术是控制医学检验的前提,对检验项目不同的样本在采集与检测的过程中,其技术也可能不一样。在对受检验者确定检验项目后,医生需要为患者选择最为科学合理的检验技术,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不管是样本采集过程还是样本检测过程,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设备、试剂等,都需要检验,特别是试剂的检査,很多试剂都有其特点。例如,在空气中暴露后会与空气中的某成分反应而失去效果。在样本检测过程中使用试剂时,一定要规范使用试剂#不管是试剂的种类还是用量等,都应再三确定,确保采集检测样本的过程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控制医学检验的质量。

3.规范采集检测样本操作

选择科学合理的检验技术后,操作过程对医学检验质量控制也有非常关键的影响,在医学检验中,检验不同的样本有不同的技术,而采用不同的检验技术,其操作规范也不一样,在对样本的采集与检验过程中,确定检验技术后,其操作步骤也基本确定。医护人员在采集样本或之后的样本检测过程中,一定要规范操作,一旦出现问题,哪怕是非常小的差错,都应向医生报告,不能因为自己的操作失误影响医学检验质量。

三、结语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5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院检验技术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在我国的众多医院中,检验科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安全隐患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加强检验科对医院感染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其对于保障我国的医疗安全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我国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入手分析,进而对预防医院感染的相关对策和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对我国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有所裨益。

【关键词】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5-1134-02检验科属于医院科室中的辅助和技术科室,它承担着患者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等临床标本的检验工作[1]。现阶段,住院患者的医院感染已经收到了医院领导和医护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了,然而,担负着检验、化验工作的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检验科医务人员不慎被病原菌感染的情况日益增多[2]。所以,详细地了解并分析现今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探讨我国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对于做好实验室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检验科工作人员感染及保障我国的医疗质量等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价值。1.检验科控制医院感染的现状

首先,医院检验科人员偏少、素质不高,且对于医院感染的认识不足。现阶段,我国医学检验人才仍然比较紧缺,再加之一般具有高学历、高水平的优秀人才都不愿意到医院的检验基层中去工作,便致使我国检验科人才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临床医学人才的增长速度。现今,许多医院的检验科医务人员都是由其他的医疗专业转行过来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的缺乏使其只能够机械地模仿别人,而不能够对设备和仪器进行正确、科学地日常维护与保养,更加不能够将检验结果与临床有效地结合起来。此外,我国检验科医务人员普遍缺乏对于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侥幸心理极为严重。

其次,医院检验科检验质量控制意识薄弱、自我防护意识淡薄。据调查,我国医院检验科中的大部分医务人员对于检验质量的控制方法和流程等均缺乏普遍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室内质量控制意识的缺乏,将会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人员安全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此外,医院检验科人员往往缺乏对于检验前和检验后的质量控制观念,其主要表现为:对标本采集的方式、时间及保存的不够完善;对于检验中仪器、设备的情况无法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对于检验结果缺乏必要的逻辑性与合理性分析等。

第三,医院检验科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未受到医院管理人员的充分重视。近些年来,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医院的检验技术也随之提高,其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使医院的管理者逐渐的意识到了检验科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并不断增加了对于检验科硬件设施及资金的投入。可是,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医院对于检验科的综合投入仍稍显薄弱,具体表现为:尿液分析仪、半自动化生成分析仪、血球计数仪以及血凝仪等基本检验设施配备不全;盲目地、缺乏论证性的购买一些不常用的医疗检验仪器,占用了大量的资金投入;有些医院为了节省检验设备的投入,仅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而购进了一些质量差、价格低的仪器,使检验结果无法保障,严重地影响了医院的医疗质量。2.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医院检验科人才的培养,充分重视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医院应该采取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的优秀人才到医院的检验科中就业,以补充医院人员严重不足的检验科。另一方面,医院应该注重现有人员的继续教育及定期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和手段,提高当前我国医院检验科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此外,提高检验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亦相当重要,医院应该遵循经常化、制度化、全面化的原则来宣传感染知识,使检验科的医务工作人员能够自觉树立防护医院感染的意识,并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防护能力。

其次,加强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设施建设,强化检验人员医院感染的意识。医院检验科的医疗工作人员都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院实验标本的生物危害性,并严格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则和要求,定期组织医院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隔离方法以及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等技术的学习,严格执行考试上岗的政策,并将此项工作的考核纳入到医务人员的年终考核中,让整个医院的所有医务人员均牢牢地树立起生物安全的理念,真正地从思想上重视,并从自我做起,以有效地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

第三,加强对医院检验科的资金和设备投入,以保障检验质量。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工作来抓。医院检验科的医务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将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最新精神和信息向管理人员和领导汇报,以促进其医院感染管理的意识的提高。此外,加强对检验科的资金投入,增加检验科的设备和仪器购置,并通过正确的论证方法及科学的论证体系等对所需购进的设备和仪器进行科学、有效的论证,以保障设备和仪器的质量及使用效率。3.小结

总而言之,检验科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不仅关系着检验人员自身的健康及家庭的幸福,更加关系着医院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所以,医院的管理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价值,并将其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才能够达到预防医院感染的目标,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医院检验科预防并控制医院感染的能力和水平,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我国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质量。参考文献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6

【摘要】我国的检验医学已发展成为与内科、外科并列的医学领域重点学科,检验医学进入了一个仪器自动化、方法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的新时代。在高速度发展的同时,新的理念需要深化与理解,新事物需要逐步消化与吸收,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不断总结与提高,因此实践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检验医学;医学检验;工作理念;临床

1临床医学与实验医学的关系慎密

医学检验又叫临床检验,临床医学的发展与实验医学的飞速前进密不可分,以临床医学与生物学三大工程(基因、细胞、蛋白质)为例,如Dna合成技术,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细胞和器官培养技术,Dna、Rna提取技术,层析技术等都是21世纪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的聚焦。例如神经生物学迅猛发展,在生物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领域中,正在崛起的认识科学和行为科学,对精神世界进行研究成为可能,这对于人类思维发展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又如基因技术不仅在遗传病、产前诊断、肿瘤、老年疾病等看到光辉前景,在这些疾病的预防、病程观察及治疗发挥作用,正常基因得以表达,从而使有缺陷的基因错误信息能够获得纠正,使细胞、器官功能恢复正常。通过上述,临床医学面向21世纪发展将对实验医学有更高的要求。

2工作理念的转变,检验管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医学检验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纽带,是多学科的组合体。现代的医学检验是一个庞大的部门,其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能够进行上千种试验,每天发出成千上万的报告。如何管理好这一庞大部门,保证其正常地科学地运行,特别是保证其发出报告的可靠性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50~60年代,依靠几台显微镜、离心机就可以完成三大常规工作,有一台目测比色计就可完成大多数生化测定项目,依靠医师的知识和经验就能管理或控制检验科的检查质量。而现代检验室中,常听到的则是医师所不熟悉的术语,如eQa(室间质量评价),iQC(室内质量控制),pt(能力比对检验)等等。这些检验工作理念的转变,显示了检验管理的科学化。现在也已经建立了很多制度并设立机构进行管理,包括方法标准化、实验室和检验人员资格能力的考核认证、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仪器试剂的质量考核监督、实验室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量评价等等,都有一套制度,甚至立法形成法规。今后国际范围的质量控制,相互承认的资格认证,以及检验方法的国际标准化必将进一步加强。

实际上,检验学科的发展更多体现在检验医学理念的变化上。目前检验技术正在逐步向“小型化、简单化、床边化”发展,各类床旁试验(pointofcaretest,poCt)使检验人员可在患者身边进行各项试验并即刻得出结果,大大方便了病人和临床,充分体现了人性化。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医院检验科从事检验工作,医生或病人把标本送到实验室,再将检验结果报回临床,被称为“医学检验”。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实验室工作不再是机械的标本检查,要综合病人变化、临床诊断,结合数据做判断,还要对临床医生得出的试验诊断提供咨询,称为“检验医学”。从“医学检验”到“检验医学”不仅是一个词汇顺序的变更,对学科发展理念、服务模式、工作范围、知识结构都有深远影响。过去检验科“以标本为中心,以实验数据为目的”,而现在检验医学“以病人为中心,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为目的”。在现代检验科室中,人人参与科研,人人参与同临床对话和对检验结果的阐释,科研素质的提高和临床技能的培养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职位:检验医师。

3加强医学检验实验人员学习临床知识,接触病人开展经常性与临床工作者对话极为必要

Schwarz在“开展临床与实验室对话”一文中强调了实验室管理的要素就是交流、对话。和临床医师定期交流、交换意见,可将医生的建议和专业问题深入阐述。这对只接触实验室标本的检验人员尤为重要,因为影响检验结果除合格的标本、准确的操作外,还有临床的用药等治疗措施。如在判断血气酸碱分析结果就与病人的输液特别是碱性液相关。不了解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同样的例子在输血后可影响血液分析和骨髓检查结果。Schwarz提出“一个实验医学工作者没有同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实验工作者也要倾听病人的意见。一份有氨味的尿液(碱性)常是病人不了解尿液分析必须留取新鲜尿,是放置一夜后造成的。同样常在门诊看到病人送检的粪便是“正常”的(实际上他不了解要送检含粘液、脓液、血液的病理部分粪便)。这样的例子很多,同病人的沟通、解释也是有益的。我们就碰到女性病人送检有阴道分泌物污染的前段尿,造成结果明显异常。其实用无菌棉签搽拭尿道外口,真正留取中段尿就能避免污染。实验室人员必须要求自己不断学习新知识,开展新的实验方法,才能在与医师对话过程中提出新观点,例如循证医学(euidencebasedmedicine)就强调实验方法的渊源性及存在的问题,在实际中发现后正确解决。例如出血时间的毛细管刺血法(Duke)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既不反映血管损伤,也不证明血小板减少,就要选择敏感的其他方法取代。不看书,不上网就掌握不了新理论、新技术。此外,实践、实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4医师到实验室主动与检验人员对话是加强沟通的积极措施

有的医院试行新分配的临床医师(特别是内、儿科)到实验室轮转,了解实验检查项目数周周,这是有助加强医检联系的好办法。医师在开展科研课题时要主动与实验人员联系,指定方案,共同努力完成,也可以邀请检验医师为临床开展讲座,对新开展的实验项目的标本要求、参考值、影响实验因素、临床意义等进行讲述、最好由临床出面邀请实验相关人员到病房参加病例讨论及查房。讨论对话不仅活跃学术气氛,也可以加深相互了解与支持,共同努力做好工作。

参考文献

[1]JonesRt•educationinthemedicallaboratoryScience:thepastandFutureDevelopments[J]•medLabSci•1987,44:388-392

[2]朱忠勇•医学检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J]•临床检验信息,1999,6(3):74-80

[3]GuilesHJ,ward-CookK•Learningandutilizationofgenericskillsbypractitionersinthefieldofclinicallaboratoryscience/medicaltechnology[J]•ClinLabSci•2006,19(2):104

[4]丛玉隆,秦小玲•检验科治理中的几个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11(26):649-651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7

有的中医师认为,中医诊断疾病最基本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法,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精髓,而检验是西医的技术,如果把检验报告单作为诊断的依据,作出的诊断就不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而是运用西医的诊断,变成了西医,只有西医才需要运用检验手段诊疗疾病,那中医不是变相地西医化了吗?不明情况的患者也会认为,我来中医就诊的目的就是不需要叫我们做这样、那样的检验,你这样不是叫我白花钱吗?更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我一个小小的感冒,你也让我去先查个血常规?

检验能为中医的诊断提供帮助

首先,检验结果可以帮助中医分析病因。在许多情况下,仅凭中医的望、闻、问、切并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这种传统的诊断思维方式和方法虽然体现了中医宏观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其获得的信息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模糊性,同时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不能完全解释疾病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借助现代检验技术,可以更客观、全面地反映病理变化,防止或纠正单纯通过医生由外揣内对疾病本质认识的主观臆测或片面性,迅速诊断病因。如临床特征为腰痛,常见于肾结石、肾盂肾炎、脊柱疾病等。如果仅凭中医的四诊法如何区分?又如以贫血为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中医称为"血虚",而贫血又可以分为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仅凭四诊法是无法具体区分的,但是如果能结合检验技术,就可以更加明确病因,指导临床具体用药,提高诊疗疾病的准确性,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可对血虚、气虚、阳虚、阴虚及某些脏器功能状态的亢进与不足提供重要的病理依据,有助于制订客观的治疗方案,使其能对症下药,达到药到病除的作用。

其实,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医已借助了检验这个技术,尽可能多地为中医的诊断提供病情信息。现代检验技术是对中医临床医生四诊的补充和延伸。具体分析起来,检验技术的运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了作用。

实践证明,中医是可以借助检验技术提供可参考的病情资料。患者病情的异常改变及治疗后功能的改善,都离不开用各种临床检验技术去加以印证。如肝功能、肾功能的理化检验指标,乙肝两对半、类风湿因子免疫指标的应用,可直接或间接地说明该系统的病理改变,可为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十分必要的参考,也是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医与西医,其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是不同的,其思维方式与诊疗手段存在差异,但二者研究的对象是一致的,即人的健康问题。

检验技术为中医走向现代化发挥作用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8

文章编号:1003-1383(2010)04-0496-02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0.04.065

继续医学教育作为一个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终身性医学教育,已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先进实验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在临床实验室逐步普及的今天,继续医学教育对于提高检验人员综合素质和检验医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中华医学会和各级临床检验中心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对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经费投入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状况并不十分乐观。

一、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教育现状

1.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经费投入少在欠发达地区具备提供省级以上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资质和能力的机构屈指可数,每年可开展的i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远远不能满足当地医疗机构检验人员的需求,而且项目培训的覆盖面也多集中在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1]。这些地区虽然设有一些医疗机构和医学院校,但检验专业高级人才的缺乏,影响开展相应项目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继续医学教育资源不足,成为制约继续医学教育的瓶颈。资金投入少,是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又一突出问题。按照目前外出学习费用每人2000~3000元标准计算,许多医院检验科每年只有极少数的人员外出学习,也就是说,每年除了科主任、少数技术骨干外,其他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甚少,因此,欠发达地区的检验人员大多数人每年都无法按要求完成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尤其是i类学分。笔者对几所二、三级医院97名中级和中级以上检验人员2008年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调查结果显示,当年完成继续教育学分者仅为33%(32/97)。

2.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未得到足够重视虽然自1992年国家继续教育委员会颁布《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规定》以来,各省、自治区相继制定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办法和学分授予规定,建立了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机构。医疗机构也加强了对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特别是医疗、护理专业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得到了广泛重视[1]。相形之下,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管理薄弱,表现为完整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或者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对未能完成学分的原因无分析和处理措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似乎除了对晋升专业技术职称有影响外,再无其他作用。因此,检验人员中普遍存在着“晋升时抓学分,晋升后无所谓”的现象,有的检验人员认为“职称已经到头”或“申报职称的年限未到”,而满足于“完成工作,不出事”,对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不重视;科研工作滞后甚至不能开展,或只是作为配角参加临床医生的科研,科研论文也成了“晋升文章”。

3.现代远程医学教育尚未得到普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自主性、交互性、教育性等特点,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局限,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系统进行自主地学习,有效解决了在职人员工学矛盾;其学习内容的自主性满足了人们按需学习的愿望;其开放性特点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实现教育公平,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提供了条件。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远程医学教育并未得到很好地应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宣传培训不到位,一些检验人员对远程教育不了解,大部分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主要还是通过外出进修、短期培训、学术会议等途径获得。

二、思考与建议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习不再是简单的一劳永逸的行为,而是贯穿于学习者的整个人生。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检验人员综合素质、专业工作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的转变,使得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开展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检验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医院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因此,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理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1.加强监督管理,统筹兼顾、协调各学科的发展医疗机构应该重视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避免重临床,轻医技的思想,全面落实员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制度,依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建立科学合理的继续医学教育评估体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制定切合实际的继续教育评估指标,对不同级别、职称人员,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内容的重点应有不同要求,中级职称人员应该重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重视技术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流于形式的理论考试。根据医院发展需要,有计划地派送中青年技术人员外出进修,鼓励中级职称技术人员参加科学研究,撰写科研论文;对于高级职称人员,则应强调开展科学研究,撰写论文,业务讲课,培养下级技术人员[2]。医疗机构主管部门定期对本单位的继续医学教育工作进行评价,定期进行统计验证员工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对不完成继续医学教育的原因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严格执行卫生部关于继续医学教育学分与卫生技术人员年度考核、职务聘任、职称晋升、执业注册的规定,促进卫生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鼓励科室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继续教育培训。加强外出学习、进修人员的管理,对外出参加学习、进修的检验人员,规定其义务对内进行业务讲课,介绍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技术,避免把外出学习当作“公费旅游”,杜绝“开幕式上现一现,开幕式后人不见”的现象。几年来,我们利用医院网络系统,开设检验园地,定期将外出进修、学习人员讲课的课件放到园地中,这不仅有利于检验人员学习提高,而且对临床医务人员及时了解检验医学发展,加强了检验与临床之间的交流起到一定作用。

2.加强现代远程教育的宣传和管理,拓宽新途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这一新的教育模式,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丰富的信息来源,知识的快速更新,使学习者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灵活性和开发性的特点,不仅有效解决了在职人员工学矛盾,使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解决了仅依靠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学习班获取Ⅰ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的难题,这在目前继续医学教育资源和经费投入有限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不失为开展继续医学教育的有效途径。目前卫生部批准的多家继续医学教育网站,为卫生技术人员参加继续医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医院主管部门应根据医院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积极宣传、引导和鼓励检验人员通过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对卫生技术人员进行必要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使远程教育成为卫生技术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检验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关系到检验队伍人才培养和人员素质的提高,欠发达地区检验人员继续医学教育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铁梅,伊沙克.王凯,等.新疆地区继续医学教育专业和地域分布现状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4):4-7.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9

   1.1检验医学科技含量的不断提升医疗技术的发展

   自然要求科技含量的提升,在技术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检验科引进大量先进仪器,而这些先进仪器不仅要求操作者具有很高的专业素养,而且还具有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随着基因技术、蛋白组学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使检验科结果更加精确,这些进步无疑会给患者带来福音,但同时要求检验科人员的整体素质以及掌握高技术能力不断提高[2]。

   1.2患者对检验科检验项目以及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

   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人们对医疗技术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在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及家人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而使人们对医疗专业知识的认知不断加深,这些都导致了人们对检验科检验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而随着疾病的发展,特别是针对一些特殊疾病在诊断检验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以及技术的更新,致使病患及其家属对疾病相关的检测项目需求不断升高,这些都要求针对检验科的管理要与时俱进。

   2科学管理检验科

   综合以上原因,要求对检验科的管理要实行有效科学的方法。针对检验科科学的管理既是时代的需求,又是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更是医药工作发展的需求。因此只有对检验科进行全面科学的管理,才能满足各方需求。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检验科进行科学的管理。

   2.1提高检验科的硬件水平

   根据患者医院就医的流程,或多或少的都会要求患者去检验科进行相关检查。由于医疗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致使许多难以治愈难以诊断难以控制的疾病都渐渐被攻克,而这些疾病的诊断离不开检验科的发展,更离不开新的检验技术以及新型检验仪器的运用,因此针对检验科的科学管理首先要落实在这些硬件水平上,对先进仪器的科学管理对先进技术的掌握运用适应时代的需求,也顺应医疗事业的发展。

   2.2提高检验科的软实力

   医疗领域的发展导致医院对医疗领域高水平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首先,先进的检验技术先进的检验仪器要求高水平的检验人员,好的技术好的仪器只有高水平人才才能使他们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对检验人员的要求首先要有过硬的技术水平以及操作水平。其次,对检验人员而言,还需要提高检测人员的服务理念。随着医疗检验科学的发展,检验人员不单要扮演为临床医生提供临床数据这一角色,还要加强自身的服务理念,及时的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交流,将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的所看所感所想及时的反应给临床医生,以便于临床医生更加准确的分析患者的病情。最后,要求检验人员加强生物安全意识。检验科的生物安全问题是检验人员所面对的最严峻的问题,检验科在服务于患者的过程中,会产生血液、体液、化学物等多种类型的生物垃圾,对于这些潜在的污染源,合理的安置极大的考验着每一个检验工作人员,只有将这些污染源在源头上通过消毒的手段处理才能向外输送,严格控制污染物污染水源等,全面禁止污染物未消毒处理直接进入下水道等,采取可靠有效的措施保障检验科的生物安全[3]。加强对医学检验仪器、医学检验试剂的保管,最好专人负责保管,同时实行仪器谁使用谁负责制度。提高检验人员自身素质,不但要熟练掌握各种检测方法,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仪器,对实验细节的把握要好,懂得仪器原理,学会排除简单的故障,学会维护保养医学检验仪器。对试验方法,试剂选择,仪器的操作规范要熟练掌握,且要加强样品的保存意识,尽量避免样品在检测之前出现各种物化参数的改变。高水平的管理要求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风险问题,避免重大骤就会导致患者服药方法出现偏差,或者是出现了不良反应后无法自行处理。③素质心理:剂师的基本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对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明显不足,而且也不积极进行学习,导致了工作中的失误。也有的药剂师本身的心理状态没有调整到最好,出现了消极怠工,认真度和责任心不强的情况,只想着发完药品就完成任务,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做好本职工作。④患者原因:些特殊的患者,例如学历低、年龄大、年龄小等情况的患者,他们对于药剂师的讲解不能够完全理解,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进行服药,从而导致了用药失误的情况。

   3综合措施

   3.1完善管理想要将患者的用药失误率降低,首先要做的就是将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将药剂师的管理严格化,采取监督制度,派专人对药剂师的相关工作进行不定时的检查,同时还要对其进行相互监督,药剂师之间要相互发现对方存在的工作失误。同时,还要对药品的管理进行完善,对药品的购入、摆放、保存等管理进行完善,要将外包装比较接近的药品进行严格的分类,最好是将这些药品摆放的距离拉开;还要对被零拆的药品进行严格的管理,拆开后剩下的药品不得原理其原来的包装,以便药剂师下次取药时方便;还要对药柜的摆放进行科学管理,将同种类药物的药柜呈左右分开,可以对药剂师起到参考的作用。

   3.2人员管理对制度完善之后就是对人员的严格管理,提高药剂师本身的专业素质。要定期安排其进行相关的学习补充知识,同时也要对医生进行管理,严格要求处方的书写规范。最后就是要加强药剂师相关责任心的建设,让药剂师在工作时能够保证心态的稳定,对工作的认真态度[7]。

医学检验技术的认识篇10

[关键词]医学检验;就业;综合能力;体外诊断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2019JGa262)

[作者简介]罗伊凌(2000—),女,广西玉林人,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医学检验技术在读本科生,主要参与医学检验人才培养教改研究;王俊利,博士,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改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38-0135-02[收稿日期]2020-07-10

体外诊断技术,简称iVD(inVitroDiagnosis),是基于对人体各种检测标本的临床有效诊断信息的综合分析应用,辅助疾病发生、发展、预后等的实验诊断产品与服务。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及检测量近年来飞速增加,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1]。但是优秀的体外診断人才需要各方面能力综合发展,这迫切要求我们研究当前医学检验体外诊断行业发展新形势,遵从“医学检验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重构医学检验技术本科高质量应用型人才课程体系,增强检验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培养优秀的体外诊断人才。

一、现状调研及存在主要问题

1.体外诊断技术快速发展,但匹配培养人才缺乏。体外诊断技术通过对人体体液、细胞、组织样本等各种检测样本体外检测,其核心市场产品包括试剂、组合试剂、校准物品、对照材料、质控品、装置等,故与检验密切相关的体外诊断试剂研发与管理尤为急需人才。当前,国家大力提倡鼓励创新创业,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急需我们调整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适应iVD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2.学生对于体外诊断技术认知不清晰。通过对现在医学检验技术本科生的线上问卷调查及座谈交流等方式,探讨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的了解程度,了解学生对综合能力培养的态度等问题。经调查,本校检验专业学生对体外诊断普遍不了解;仅有不足5%生了解体外诊断概况。此外,检验学生认为从事体外诊断急需创新意识、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学校应针对性的开设多种特色课程。当前医学检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是既往适配各级医院,特别是县乡级检验科人才需求的传统培养模式,与体外诊断新人才需求存在不匹配的问题,因此医学院校非常有必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检验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二、分类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对策

1.加强引导教育,增设体选修课程。由于检验分析自动化,医院等单位对检验人才需求减少,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体外诊断作为新兴产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急需大量医学检验专长了解体外诊断技术的本科人才。因此,为适应体外诊断发展的特殊人才需求,急需调整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建议在医学检验专业大一入学起始,应以行业发展和就业需求为导向,设置“体外诊断”特色拓展方向。结合当前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现状以及国家当前政策,校企结合,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体外诊断选修课程模块,为今后的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可以开设医学实验技术与设备、临床检验仪器与技术、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与生产、医学市场营销学、体外诊断企业运营与管理等体外诊断选修课程,增进检验学生对体外诊断的认知,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对检验学生进行体外诊断方向的特色培养,拓宽检验学生就业途径,进而解决检验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分类引导与特色课程体系建立,指导学生专业方向选择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未来就业奠定理论基础,进一步探索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复合型应用人才。

2.加强创新能力培养,适应行业研发需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国家得发展战略目标,然其瓶颈因素为培养国家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故而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但是,大多数医学检验技术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其一学校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督促力度不够,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的条件有限;其二学生主动培养创新能力的意识不强。根据以上两点的特殊性,我们从以下探索培养:一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到科技创新,才会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作为高校大学生,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从而在实践活动中发现医学检验前沿技术或实际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研究并解决问题[3]。二是提升学校基础科研实验室建设,通过开放性实验设计及实验室开放,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及科研素养的培育。还可以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升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沟通能力,适应行业市场需求。人际沟通能力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润滑剂,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基本需求与综合能力的外在表现。众所周知,在第三方检验机构就业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还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但在医学检验专业存在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忽视学生沟通能力的情况,导致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毕业就业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沟通障碍,因此要求学生在加强学习理论基础上,重视自身沟通能力的培养。因此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如何加强检验学生的沟通能力培养进行讨论:一是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才会为此有相应的行动。二是学校加强相关课程建设,并且与市场营销相结合,将教学法与角色扮演法相结合,使学生在多元的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利用声情并茂的情景,设身处地地进行实际沟通,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再者,教师进行授课的方式也应该有所转变,创设自由、民主的上课氛围,鼓励同学在自由的空间中敢于沟通,乐于沟通;这些有效的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沟通积极性,让学生从本质上学会沟通、善于沟通。

4.商务礼仪的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商务礼仪课程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学生品格、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现阶段第三方检验行业发展迅猛,检验专业学生从事第三方检验机构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医学院校很有必要对检验专业学生开展商务礼仪教育。一是進行商务礼仪教育宣讲,依据体外诊断企业现代化用人标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内容,并采取多元化的课程,让学生将商务礼仪理论知识标准烂熟于心。二是可以邀请企业礼仪专家来校进行相关课程建设和指导学生礼仪实践,促使学生知行合一,强化学生对商务礼仪的认知能力,培养礼仪自觉。三是学校应紧密人才培养目标需求,开展校企合作,协助育人培养模式,通过亲身体验和学习,激发自身对商务礼仪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