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十篇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十篇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5:54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1

关键词:医学检验;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339-01

近20年来,医学检验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日益强大,它涉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医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管理学、经济学、经营学等多学科内容。在医学体系里,它主要作用表现为:对疾病的诊断、疗效及病程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提供准确、及时的实验数据和检测手段,并能结合临床提供咨询和对数据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使之转化为临床诊断信息。随着科技在医学界的广泛应用,临床医学对该学科的依赖和需求日益增强。本文将简要在各方面探讨其发展趋势,并对一些不足之处提出一些建议。

1检验医学发展现状

1.1检验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据笔者了解,目前,全国共有27所院校设有医学检验专业,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近20年来,高等医学检验教育在国内经历了创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在学科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框架已基本形成,围绕整个培养目标所构建的课程体系和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也有一些定式,现已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具有普通检验本专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医学科学学位)、本硕连读七年制(医学专业学位)、成人检验本专科、高职检验本专科等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教育体系。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了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

1.2质量控制管理体系逐步趋于完善。我国的质控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如临床生化已形成了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倍受重视。分析前质控、分析中质控及分析后质控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保证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3与时俱进,设备和技术得到良好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了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了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

2目前医学检验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学检验水平还是存在几个重要问题:

2.1理论体系不够完善。近年来,我国医学检验领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硬件”的建设上,对检验医学的理论研究重视不够,我国的医学检验目前在一定程度上还只能称之为“实验医学检验学”尚未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新的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的交流融合不够,人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较低,阻碍了检验医学获得更大的发展,这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应引起重视。

2.2没有对人员进行合理搭配。现在医学院中许多临床科室人员臃肿,检验队伍力量分散,不能形成应有的“合力”。这种现象带来了诸多弊端,如(1)在同一医院内重复配置人员设备,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2)无法进行系统、科学的质量控制,难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从事各项目检验的专业人员由于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管理,很难使其业务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2.3质量控制工作不好。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质量最重要的关键之一,没有质量的检验不仅不能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信息依据,甚至还会造成误导,给患者带来痛苦和损失。

2.4高素质人才缺乏。尽管我国医学检验教育发展已经历了近50年的漫长时间,但在我国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地区的基层乡镇医院中,高级医学检验人才严重缺乏,制约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影响临床医疗工作的质量。医学教育必须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

3对医学检验发展的一些建议

3.1加强信息化和科学化发展。信息技术是廿一世纪发展趋向,集成电路、光导纤维、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国内、国际的互联网络将实现实验室之间,实验室与临床、医院间、图书馆之间,市内、国内、国际的信息交流,远程多媒体教育,远程实验室诊断系统会得到广泛的利用。因此,在临床检验领域,建立以收集加工信息,实现信息共享为目的的信息系统已是必然趋势。

3.2向自动化和集中化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检验学的发展,临床及科研部门对临床实验室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许多以往依靠人工进行检验的项目逐渐被自动化仪器代替,无论检验的速度或检验项目的数量均比以往大大提高,如果仍然采用人工方法进行检验结果的登录、计算、报告,就不能适应实验室的正常运作,解决的途径是采用电脑技术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3.3提高检验人员素质。未来的检验医学向着自动化、信息化发展,应根据社会和检验医学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检验人才。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检验人员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蓝保毅.检验医学的发展前景、趋势及潜在瓶颈[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2

1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近些年来,我国的医学检验技术快速发展,医学检验设备也得到了全面更新。医学检验技术在许多疾病的判断以及治疗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更多的患者从中受益。医学检验技术的创新,像生化检验中的酶促速率法分析技术以及微生物检验中的全自动鉴定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检验工作的敏捷度,也让检验工作的功能更好地发挥,促进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除了医学检验技术,检验仪器的发展速度也可谓十分迅猛,在医学领域引起了不小的哄动。就目前来看,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以及临床检验,都已经基本实现了自动化或者半自动化。与传统的医学检验工作相比,当前的医学检验工作给临床部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持。检验科在医院的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受到更多人的重视。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高低,可以从其医学检验水平的高低上反映起来。在医学检验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今天,可以被检测的项目越来越多,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也更加依赖于医学检测,检验学科的教学发展需要高校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

2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发展趋势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重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学习临床医学理论与检验的理论技术、基本操作技巧,让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可以在各级医院与防疫部门从事科学的医学检验工作,成为专业的医学人才。目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去处变得多元化,就业的基本方向基本为进入各级医院的检验科、防疫站检验工作、血站检验;商品的检验;环境保护与海关检验;医疗检测设备的维修等。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多元化趋势的出现,极大地体现医学检验专业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化的一面。在医学检验工作自动化与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许多中小型医院以及防疫部门都提高了对检验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基层医院也认识到检验人员实践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性,他们更加需要那些拥有全面医学检验理论知识以及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另外,疾病控制中心以及血站的成立以及私立医院的增多,使得社会对于医学检验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高,为当代大学毕业生提出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法

目前,我国有一百多所高校设有医学检验专业,要完成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学习,需要四到五年的时间。每一所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发展方向不同,一些学校重视临床检验,一些学校则重视实验检验。当代高校应当建立正确的人才培养观念,不能只追求高精尖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单一地追求每一类型,要顺应人才市场的需求,顺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求。重视医学检验应用型人才培养,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3.1加强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要让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能够适应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能力,高校应当对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进行优化,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建设食品检验专业以及环境保护检验课程、试剂研制课程以及营销课程等,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实力,为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医学检验专业的教学模式应当向实践能力培养方向进行转化,对学生的医学检验技能进行培养。医学检验仪器是支持医学检验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检验仪器的正确使用,对于学生医学检测专业技能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许多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教学都忽视了学生医学检验仪器使用能力的培养,这就使得许多毕业生不能满足相关单位的用人需求,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目前,社会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做好课程优化,无疑是扩宽了学生的就业途径,给学生提供了更多个人发展的机会。

3.2加强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体系创新

要培养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工作者要本着培养高素质的医学检验专业人才为己任,尽最大可能开辟第二课堂,促进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教学活动与岗位实现无缝连接。高校应当结合医学检验专业的特点与课程的具体性质,明确重视基础,强化实践的教学原则进行开展教学。多引导医院的一线医生与专家到学校进行授课,利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优势,让更多的实践中的真实检验事例成为课堂教学内容。其次,学校要加强与医院或者防疫部门的合作,给高校的医学检验专业打造一个实习基础,让学生有机会有场地去感受真正的工作内容与环境,促进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开辟第二课堂,才能给学生真正的实践能力培养机会。

4总结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3

关键词医学检验在校本科生就业认知就业期望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科学事业不断发展,近年来医学检验专业不断更新技术和政策改革,随之而来的就业等问题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是四川省特色专业,研究将以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认知及期望数据为基础,来探索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就业认识及就业动态趋势,并根据我们的调查分析针对就业指导方面提出建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为2009~2012级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本科生,共计480人,抽样调查320人,有效样本是269,样本有效率为84.06%。

1.2研究方法

对在校生进行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以及对有效的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进行回顾,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频数和百分比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一般情况

2010年~2012年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就业率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达到90%以上。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医学检验专业就业容易的同学占18.22%,情况一般的占57.99%同学,比较困难的占6.32%同学,不了解就业情况的同学也占相当的比例。被调查的在校生中,约有66.91%有过职业规划,其中详细规划的仅占10.00%,没职业规划的占29.00%,同时也存在少数部分人(约4.09%)职业规划由父母决定。

2.2最主要就业压力来源

社会在发展中每个时期对人才的需求都不一样,相应地,专业、学历对于就业的影响也就显现得比较明显。①数据分析最主要的就业压力来源于用人单位门槛太高,占49.44%。其次,有33.83%的在校生认为毕业生逐年增长,供大于求,才是他们最主要的就业压力。家庭的过高期望及薄弱的课外实践也成为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当然,目前女生就业更为严峻也不容忽视。详见表1。

2.3期望的工作类型

由表2数据分析知道,大部分的同学(78.07%)在未来职业规划中会选择医务工作,这说明了医学生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而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除上述之外,报考公务员、个人创业、科研所就职及其他行业也是同学们期望选择。

2.4期望的医院等级

总体来说,同学们的就业期望大都趋向于三级医院。从2012~2009级,对三甲医院的就业期望呈明显降低趋势,而对三乙医院的就业期望趋势与前者相反。随着在校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相关就业信息的分析了解,以及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往届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的认知,2009级学生的期望的医院等级主要是三乙医院(40.35%),而其他低年级学生更加倾向于三甲医院。

2.5各年级期望月薪

1999年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城市居民职业声望量表”显示,“医生”在69种职业中排行第14。②本专业四个年级同学对工资期望值不同,2012级同学工资期望值较其他年级高,68.03%的同学在经济浮动和物价持续上涨的现状下期望工资待遇达3000元甚至更高。

3讨论及建议

(1)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四年的招收人数比全省其他医学院校多。78.07%的同学选择从事医务工作,说明学生通过在校期间的积累学习,已树立了较牢固的专业思想,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取向。从医院级别的选择期望中不难看出,该专业学生大多期望医院等级是三甲和三乙医院,没有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医疗人才分布格局和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改革及医疗人才在省市大型医院已趋饱和,而基层医院严重不足的现状。结合医学生特点,计划暂时不工作继续深造的学生占10.04%。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读书来逃避就业压力,造成了就业观的扭曲;同时因为很多学生期望进入大型医院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这些医院的门槛要求高等因素使得在校生早有继续深造的规划。

(2)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近几年就业率一直保持很高的水平,但来自各方面的就业压力激励该专业学生不断寻找强化自身能力的方法及途径。调查分析,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在校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有无专业技能、外语能力、沟通交际能力、社会实践经验等对就业的影响,他们认为其中最需要强化的方面是专业能力(44.61%);其次是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及外语能力。数据逐一分析得知,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是2012级学生认为应对就业压力的最重要的法宝,比例为33.33%;然后再是强硬的专业能力(28.00%)。随着在校期间专业知识的积累及对社会实际情况的更深入认知,2009级在校生更加重视专业能力,比例占56.14%,而2010级有51.43%的人,2011级有46.27%的人。整体数据说明现在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学习成绩在今后的就业当中不是唯一的标尺,综合素质才更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都成为了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重要指标,也是所有学生亟待提高的就业能力。

(3)通过对川北医学院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本科生就业认知及期望的调查分析,从事医务工作是医学检验学专业在校生最主要的就业期望。因此,在今后的就业工作中,高校在在校学生就业规划中及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必须加强,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多方面(开设就业专题讲座等)的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就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学生就业心态的教育,引导在校本科生端正就业心态;同时引导学生积极了解社会职业发展和职业素质要求,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基层工作的重要性,鼓励更多的人服务于基层;结合医学生需要终身学习的特点,鼓励更多的在校生选择考研、规培等途径缓解就业压力。学校应对就业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尝试性的改革,采用开放式的授课方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环节,提高在校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兴趣及认知度,鼓励更多的在校生扩大扩细自己的就业规划,为走向更多的社会服务平台做好准备;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建立起一批稳定的就业基地。③

注释

①北京地方高校学生就业心态和就业能力分析研究——基于2009届毕业生的调查[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12.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4

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急诊的院外抢救也成为医院工作向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延伸,因此急救医学、灾难医学成为了如今急诊医学中发展越来越成熟和日益重要的学科。医院急诊不仅承担院内住院患者、转运如急诊等病人的抢救、治疗和护理,同时也承担起院外抢救的社会重任[4]。目前医院急诊的院外抢救,随着抢救设备的更新、抢救技术的完善和急诊医务人员对抢救技术的熟练掌握,急诊的院外抢救时效性和抢救效果得到了很大提高。急诊网络的完善为院外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从接到抢救讯息到派出急救车到现场,在事发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患者病情评估与分拣到开展紧急抢救与治疗,从现场救治到病员转运到从院内,院外抢救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工作模式。其中离不开信息时代急救网络带来的讯息传递,更离不开急诊医务人员日趋成熟的抢救水准,同时也离不开越来越密切的医护合作程度。

2急诊护理工作的现状

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急诊护理工作也产生着巨大的进步。急诊的护理工作更加能够适应临床急诊医学工作,在急诊预检、急诊评估和抢救、配合医生治疗和护理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急诊科室所遇到的患者及病种没有专科性,护理工作也自然会面临各种不同类型的患者和病种,需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治疗和护理,因此急诊护理工作也随之成为了集急救、护理与医生的全科护士。在急诊护理工作中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如预检分诊、分拣病人,以及面对急症患者能够及时准确的启动应急预案、做出较为准确的护理评估工作等[5]。这些工作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完成且准确将患者分拣,对患者能否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与抢救是至关重要的前提,对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急诊护理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

3.1急诊预检系统的发展趋势

急诊预检系统是应用一定的预检、分拣标准,对病人进行快速、有序、及时地分类、分流的流程与方案。一般地,当急诊患者来就诊之前都会需要经过一定的预检分诊,也就是将患者进行快速分类并指导就诊的过程。这样的工作能够保证患者得到正确、及时的处理,不致耽误病情以及浪费医疗资源。在急诊预检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急诊护理评估工作。随着急诊医学的迅速发展,急诊护理评估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主要是在评估工具方面,首先是院内急诊护理评估方法主要是iSS、niSS和apa-CHeii等评分方法。院外护理评估方面主要是CRamS和其与创伤评分程序相结合的评分方法。那么院内与院外护理评估的结合,即院外采用CRamS与创伤评分程序结合,进行院前急救的护理评估方法,转运到院内,就需采用iSS或niSS评分法进行评估。在持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过程中,即患者病情转入较为稳定时期,采用apaCHeii评分法检查患者病情发展与预后判断[4]。通过一系列的急诊预检与评估工作,确保了患者得到及时、恰当的救治。

3.2急诊护理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

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了护理团队的管理、临床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以及优化与增加服务项目来提升社会效益等几个方面。急诊护理工作特点主要是病种或病情复杂、危急,并发症较多。因此,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有较强的评估能力、抢救水平以及病情观察与监测能力。在急诊护理管理工作中和护理团队素质的提高对于护理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5]。因此加强人员的培训、分层管理、资格认证和定期考核都是较常采用的管理方法。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面,在科内、院内等层面定期对急诊护理质量进行考核,以及关注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护理人员对工作环境、工作量等的满意程度等几个方面,来了解并发现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进一步发扬的经验,再通过经验总结、调整与完善各项工作并形成计划,接下来再实施,再发现问题、再改进。在一系列循序往返的改进过程中将护理质量不断提高,最终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以及让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具有更高满意度[6]。其次,在扩充服务范围和提升急诊的社会效益方面,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急诊所遇到的患者及病种都相对复杂和不固定,护理工作中也需要按照个性化的护理方法,对不同的患者进行特定有效的护理。

4结语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5

【关键词】输血性传染疾病;化学发光法;手术;医院感染

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都是当今社会上流行很广的传染性疾病,其发病人数逐年上升,且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危害日益严重,已成为当今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手术是临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救治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也可以造成与血液相关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1]。为了有效地防止经血液传播性疾病和医疗纠纷,有利于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根据《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我院临床科室对手术患者的乙肝病毒(HBsag)、丙型肝炎病毒(HCV-ab)、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b)和梅毒螺旋体(tp-ab)等可以经血液传播疾病的传染病标志物的进行检测,现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368358例手术患者的四项传染病指标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所有标本均来自2011年1月1――2013年12月31日间我院住院手术患者,共计368358例,年龄2-92岁,其中男195348例,女173010例。采用无菌真空管抽取外周血3-4ml,标本无溶血、脂血。

1.2检测方法四项感染性标志物均应用CHemCLin-6000型半自动化学发光仪进行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检测盒,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盒,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盒,获得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盒均购于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和仪器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检测。

1.3统计方法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阳性率比较并采用x2检验,p

2结果

2.1总体趋势统计分析发现,2011年――2013年间,368358例手术患者中HBsag、tp-ab、HCV-ab和HiV-ab输血前感染性标志物的阳性检出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见图1。

2.2四项标志物的检出阳性率2011年至2013年,调查的手术患者中HBsag阳性率最高,2011年为9.39%,2012年为9.85%,2013年为11.2%;tp-ab阳性率次之,2011年为2.86%,2012年为3.29%,2013年为4.05%;HCV-ab阳性率2011年为2.39%,2012年为3.18%,2013年为3.62%;HiV-ab阳性率2011年为0.36%,2012年为0.53%,2013年0.74%,见表1。

3讨论

手术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也存在感染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风险,同时手术室也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部门。为了判断和分析血源性疾病的病因,划清感染疾病的责任,减少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近几年本院严格按要求对手术前患者进行输血前四项(HBsag、HCV-ab、tp-ab、HiV-ab)检测。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完善健全,全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务院卫生部新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后,在应诉医患纠纷的问题时,法律上采取的是举证责任倒置[2]。所以受血者术前检查备案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旦发现经血清传播的疾病感染,可明确是术前已感染还是因手术而感染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医院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输血前检查血液相关传染病能够发现潜在传染源,也有助于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时加强隔离防护,能使医疗全过程中对医疗器械等进行更加科学合理消毒、灭菌等处置,避免院内感染,预防职业暴露而造成严重后果,万一有闪失,也能够及时采取相应的紧急预案、降低和避免事故的发生,因此术前四项检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

本文对泸医附院2011年至2013年间368358例手术患者输血前四项HBs-ag、tp-ab、HCV-ab、HiV-ab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显示,乙肝表面抗原检出率最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调查的手术患者中HBsag阳性率最高,2011年为9.39%,2012年为9.85%,2013年为11.2%,与全国人群HBV慢性感染率(约为10%)相似[4]。梅毒检出率居第二位,2011年为2.86%,2012年为3.29%,2013年为4.05%,其检出率也是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据报告显示:我国的梅毒患病率也是逐年增加,2009年报告327433例,发病率年增长14.3%。2010年全国梅毒报病358534例,比2009年增加17.02%,是全国乙类传染病的第三位。钟艺华等[5]对该院手术和输血前患者研究发现,2007年到2011年间梅毒阳性率从2.29%增加至3.60%,也呈上升趋势。丙型肝炎危害性大,其对肝脏的破坏是持续的、隐匿的、不可逆转的,超过80%的感染者将发展成慢性肝炎,丙肝发展成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肝炎。由于至今没有研制出丙肝的疫苗,使得丙肝的危害从某种意义上说比乙肝更为严重。本研究中,手术患者HCV-ab阳性率2011年为2.39%,2012年为3.18%,2013年为3.62%,与我国人群中丙肝抗体阳性率为1-3%大致相同。血清中HiV-ab是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病毒感染的重要标志之一,本实验结果得出,手术患者HiV-ab阳性率2011年为0.36%,2012年为0.53%,2013年0.74%,呈逐年增加,位于输血性传染病的第三位,可见该疾病目前的发病率和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但其危害性最大,到现在还没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工作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应对输血或血液传播性疾病作出相应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它及其传播途径,同时还要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的预防,当然也要对丙肝的加强监测。以对HiV阳性病人做流行病学调查为例,调查内容应包括:性别、年龄、户籍、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有无吸毒、输血、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以及患者对HiV传播途径、临床表现等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做全方位的调查研究,还应扩大调查范位和人群,这样既可以统计出本地区近年来的HiV感染率,还可以分析其感染的高危因素和高危人群,为防治工作提供更具体、科学的理论依据。

本调查分析的送检标本虽然仅来源于本院住院手术患者,但不难看出,近年来人群血液输血相关或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加强对住院患者手术输血前四项的检测,既有得于区分和界定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责任,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又能提高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防护,降低职业危害;还能控制和减少医源性疾病的传播和院内交叉感染,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蔡焕荣.9754例手术或输血前四项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1,22(17):117-118.

[2]朱建军,刘云珍.举证责任倒置对医务人员的影响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396-398.

[3]王友新,钟瑜,黄玉香.等.输血前四项感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5):373.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6

【关键词】:现代兽医行业科学发展信息化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S851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更追求的是生活的高质量,追求的是安全与健康。因此,对肉、蛋、奶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禽流感在全球泛滥,口蹄疫在世界各地蔓延,甲型H1n1流感正横扫五大洲,疯牛病正在一步步入侵人们的脑细胞。除此之外,猪瘟、鸡新城疫等古老的疫病又以新的流行方式威胁着畜禽,猪的蓝耳病、圆环病毒病也正对养猪业造成巨大损失,给人们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越来越重视兽医在保障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性。

一、适应新形势要求,信息化发展

信息化浪潮将现代人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化时代。每个行业的发展也必须适应潮流,才能在发展中进步,在发展中提升。因此,兽医行业也要树立起与时俱进的观念,在行业中推进信息化的进程。

所谓兽医行业信息化,是指为全面提高兽医行业经济运行效率、兽医行业劳动生产率、兽医行业竞争力,在兽医行业生产、管理、经营各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电脑、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的动态发展过程。在整个兽医行业信息化建设中,硬件(电脑、网络等设备)是基础,软件(办公软件、各种应用软件)是条件,信息资源(资料、消息的收集过程)则是重要的生产要素。

完善兽医行业信息网络建设,首先要加强兽医行业信息员队伍的建设,开展兽医行业信息员培训,拓宽信息渠道,推广信息来源,搞好信息采集工作,建立一支自上而下、高效灵活的兽医行业信息采集、整理、队伍;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网站中的栏目,增加一些对兽医职业具有指导意义的信息栏目,例如“案例分享”、“疑难解答”等信息;最后,要加大网站的宣传、推广、普及,养殖户是兽医行业信息使用的主体,必须使他们学会在网上获取信息、分析信息,使网站上的信息真正用于生产实际中,发挥出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建立网站的最终目的。

二、营造集群效应,产业化经营

产业化发展是时展的必然趋势,每个行业都概莫能外。因此,我们要积极研究兽医行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新变化、新特点,并用以指导生产和工作,加快产业配套建设,增强发展科学性,走产业化道路,实现行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营造集群效应,加强群防群治,在当代是兽医发展的趋向和机遇。过去群体防治一直被认为是中兽医的弱项,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随着人们对环保和自身健康的重视,用抗生素和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所引起的各种问题迫使人们寻求一种新的代替药物。而中草药源于天然,毒副作用小,无残留的特点必然成为人们寻求的趋势,这就为中兽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而通过群防群治形成产业化发展,则是兽医业发展的必然之路。

首先要从根本上树立产业化理念,具有超前意识,由“单打独斗”向形成产业为主转变。随着畜产品短缺时代过去,以及经济收入的增加,人们已经由吃饱向吃好转变,对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兽医的行业要求也逐步提升。

其次要调整思路,加强政策引导,积极推广产业链条延伸经验。实行“政策引导,防疫站联合,兽医主动参与”的模式,从疫病预防、种畜禽检疫、技术学习、经验推广,实现配套衔接,形成从源头到结局的完整产业链条,不仅可以实现统筹兼顾,高强度防治疫病,而且能够保证从业人员的素质水平基本趋于一致,从而根本性地保障畜禽的安全性,实现根源安全。总之,建立并完善兽医行业产业链条,让疫情预防、从业人员素质提升、整体行业素质改善等诸多相关环节融入到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当中去,可以实现整体应对市场,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规模防治,有利于兽医行业的长远发展,全局发展。

三、重视行业薄弱环节,提升应对能力

每个行业的自身发展都有缺陷和不足,在我国兽医体制中也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和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等问题,影响了行业长远发展和社会应对能力。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重视行业薄弱环节,可从几下几方面入手:

完善健全兽医行业工作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

加强基层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

加强乡镇兽医从业人员技术培训。如今的基层兽医技术人员,不仅承担了畜禽疾病诊治任务,还肩负着新技术推广、法律宣传、疫情调查和向上级通报疫情的责任。因此必须加大乡镇兽医和防疫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兽医业务综合素质,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工作的质量。应该在行业中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切实加强兽医行业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7

1积极实施人员培训,强化人员素质,提升技术水平

兽医实验室是实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动物疫情预警预报的技术支撑,而实验室技术人员是兽医实验室的技术支撑,直接决定着实验室的能力和应对突发疫情的实力。可见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为此《管理办法》规定了兽医实验室人员的考核标准,着重突出了技术人员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则明确规定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并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确保使用的标准是最新有效地版本。

可见,如果实验室技术人员的知识储备,技能状况不能得到同步更新,势必落后于动物疫病和检测标准的变化,无法快速、有效地诊断疫病,更无法从根本上提出预防、控制的有效措施。因此,应该从规范和标准、技术操作、法制意识、生物安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等多方面对技术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人员的素养。一是充分相信潜意识作用,从最基本的技术操作开始进行反复练习、逐步强化,建立标准、精确、细腻的操作习惯。二是积极组织兽医实验室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培训和交流活动,与国内同行多接触、多交流,拓宽视野。比如参加国家、省级兽医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设立的培训班、研讨课;中国兽医大会等大型的交流活动等。三是自行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合作,进行短期的技术、知识培训,提升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四是定期举行内部学习、交流,学习国家最新的检测标准以及实验室《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生物安全知识等,强化自身素质。通过学习、培训,达到交流进步的目的,扎实掌握检测技术,真正做到领会技术精髓,能够依据不同病例,快速选择正确、快捷的检测方法,准确出具检测结果,从而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预测疫病流行趋势,有效地指导实施防控。

2细化环节,优化程序,建立合理、规范系统的工作流程

从小处着眼,兽医实验室的工作职能是诊断疾病,检测免疫抗体是否合格;从大处着眼则是系统地整合辖区内疫病状况,统计、分析、预测疫病发生、流行趋势。兽医实验室除一般的检测工作外,还应担负病例分析和数据汇总、存档工作。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工作流程,十分必要。经过不断地改进和摸索,笔者认为应形成一条以样品、检测报告为主线的工作流程,力求检测过程流畅、不重复不拖沓,检测结果可重复,可追究。。

3积极实施实验室资质认证,进一步提升整体实力

实验室资质认证是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的基本条件和能力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的评价和承认活动,其形式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可见其是保证实验室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的基础和依据;是实验室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大力加强内部建设和管理,争取早日实现认证。

所以各级兽医实验室应建立并贯彻运行能够与检测、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作业指导书;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且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协调实验室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报送等活动的管理体系文件、质量体系文件。同时还应逐步建立实施内部审核及管理评审体系,系统的、定期的审核管理体系和质量体系的缺陷和不足,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实现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只有将管理体系、质量体系、评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从本质上提升实验室的软实力,加之完善的基础设施、设备,做到软件、硬件合二为一,必能打造一个职能明确、快速高效、能力超群的兽医实验室,以便更好地监测疫情、检测疫病,更好地为当地畜牧业的大发展服务。

4强化意识,提升生物安全管理力度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8

[关键词]基层医院;HiV筛查;试验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R44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236-01

当今世界艾滋病流行日趋严重,感染率也在逐年上升,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在2009年11月24日联合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报告显示,目前全球有大约3340万艾滋病感染者,其中2008年新增感染者270万人,200万人死于与艾滋病相关的疾病。中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将防治艾滋病作为关系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1]。艾滋病的日益流行,已严重的危机社会的政治经济稳定,也危及到普通人群和医护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医源性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降低医源性感染,我国在基层二级医院开展设立了HiV初筛实验室,在边远基层地区设立了乡镇卫生院哨点HiV筛查项目的检查[2]。由于在一些基层医院的实验室设备欠缺,人数少,不能广泛开展运用酶联免疫(eLiSa)测定方法测定HiV,而且检测时间长,费用昂贵,只有采用HiV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进行初筛。此方法的应用后,及时,快速的为条件不具备的实验室筛查HiV开辟了绿色通道,也为一些二级医院的急诊手术HiV的初筛提供了依据。为了对比二者的灵敏度及特异性,防止漏检,我院初筛实验室进行了先应用GiCa筛查后再用eLiSa方法复检地方法,进行了5960人次的患者结果验证,将eLiSa和GiCa两种技术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实验对象自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0日来我院住院患者,并且都是临床医生明确诊断后要求做有创伤检查及手术患者术前感染筛查的空腹血清,共计5960例,其中男3675例,年龄在12―70岁,平均42.5岁,女2285例,年龄23―60岁,平均28.6岁。

1.2检测试剂HiV抗体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为韩国制造,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免疫测定原理,使用纯化HiV-1基因重组抗原(gp41,p24)及HiV-2基因重组抗原(gp36)组成抗原标记胶体金;eLiSa检测试剂为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双抗原夹心法酶联免疫法试剂盒。两种试剂均符合临床初筛检测规定和要求。

1.3检测方法对准备术施行有创伤性检查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抽取空腹血样,首先由检验科值班人员对血样进行离心,分离血清处理后用HiV抗体金标法试剂在15分钟内快速的,做出初筛结果若是急诊需要就电话告知临床大夫结果,平诊不必告知结果,在初筛后将血样集中用eLiSa法在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步骤进行筛查检测,正常若是阴性则发出HiV筛查正常(阴性)的检验报告单,若为阳性则用这两种试剂重复各做一次,若仍为阳性或一阴一阳,就将此血样和在抽取患者血样标本按三级包装送样标准一同送往市级CDC的HiV初筛中心实验室进行筛查,等待筛查结果,给患者暂时发出“HiV抗体带复查”报告。

1.4仪器检测仪器为甘肃省CDC统一配备全自动洗板机,雷杜Rt-2000i酶标仪及其中文系统等软件配套设备,madeinKorea的手工法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1.5统计方法先用GiCa初筛阴性后,再用eLiSa法作出的阴性为真阴性,阳性以送往市级HiV初筛中心室和甘肃省CDC的HiV确认试验室回报阳性结果为真阳性,分别计算GiCa和eLiSa的特异性,灵敏度,检测总准确率等技术参数。

2结果

利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初筛HiV抗体结果见下表

备注:真阴性以eLiSa阴性真阴性结果,真阳性是甘肃省CDC的HiV确认实验室回报阳性结果为准。

3讨论

目前,艾滋病感染人群在我国出现上升趋势,而且有高危人群向低危人群发展。艾滋病的日益发展和流行,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在医疗急救和常规治疗中也严重危及医护工作者,容易出现职业暴露,因此准备术施行有创伤性检查和手术的患者在术前及抢救的的过程前必须进行HiV的初筛。而在县级以下基层医院检验科设备相对简陋,不能完全开展HiV筛查的基本检验方法,只能先利用快速,经济,简单的GiCa金标层析试剂进行初筛,之后再利用eLiSa方法进行复检,甚至到高一级的医院及省级CDC的HiV确认中心复检。

标准的eLiSa方法利用HiV抗体血清学检测已被广泛应用[3],适合大量标本的筛查,并且需要实验室多人,酶标仪等设施齐全的检验设施,更为重要的是一般检验一批标本需要2―3小时,在临床需要急诊或者初筛时不能满足快捷,时效性的需要。所以GiCa金标层析试验方法就满足了及时,快捷,初筛的临床需要,而且对于基层医院的检验科经济压力也能够减少,并且易于开展。本次两种方法结果观察,其特异性都是100%,GiCa金标方法灵敏度为85.7%,eLiSa方法复检灵敏度为100%,能够杜绝漏检的可能性。

由此,只有从两种检验方法的成本,敏感性,特异性,实际操作步骤的繁简及时效性综合进行评价后,GiCa金标层析试剂优于eLiSa方法,采用GiCa金标层析试剂能够快速检测到HiV抗体携带患者,尽快发现后对准备术施行有创伤性检查和手术的患者做出预防措施。杜绝HiV携带者进一步传染,杜绝医护人员的职业暴露事故的发生。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医源性HiV的感染。但在对于患者的检验报告单应先发出HiV抗体待检结果,只有在eLiSa方法复检及省级CDC的HiV确认实验室确认后才能发出报告,也符合《艾滋病毒抗体筛查技术操作规范》(2009版)。

参考文献

[1]在新华网上《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09年11月24日的2009年全球艾滋病流行趋势报告.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国艾滋病监测技术操作规范》(2009版)第二章HiV抗体检测.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9

对于自己当年的选择,俞熔谦逊表示,“时代背景是今年刚刚验证出来的,当时看不出来。”

2013年底,他在《创业家》的会议上发言时,认为“医疗健康行业,还没有诞生真正的巨头,这是大家的机会所在。”时隔半年,他对未来移动医疗大发展的前景,有了新的认知。当下,医疗健康投资风起云涌,大的机构也好,资本巨头也好,有影响力的企业家能够逐渐进入,俞熔不怕竞争,对这个行业,多点关注反而是好事。“以往,医疗健康行业受人关注度不够,现在国家机制在转型,消费者观念在变化,各种天时地利人和在推动医疗行业,这是大的时代背景。”他的态度,相当乐观。

变革,可以预见

与创业者精专的态度不同,俞熔对行业的思考集中在移动医疗发展的大方向上。慢而有条理的,他把移动医疗的发展,归结为几种变革趋势。第一是标准化、可量化的医疗服务,例如临床路径治疗方案的标准化,这在美国已经非常成熟,二是慢性病管理体系化,有赖于家庭和私人医生体系的完善,这也将成为下一个行业创业热点趋势,三是远程医疗技术,依赖于高效的信息化及创新的技术手段。四是筛查检测、重大疾病诊治的个体化。不管哪一种趋势,都少不了大数据的支持。

他屡屡提到大数据的重要作用,对于较为特殊的医疗健康产业,大数据的意义不可低估。与美年大健康的特色服务相关的,则是中医标准化管理的部分。

在完全基于西医标准化体系的体检行业,美年的立身之道与众不同,他们为使用者给出中医诊疗方案。以中医手段辩识体质,再根据西医的检验方法,针对性给出一些解决方案,既可以有传统疗法,也有健康食品、保健品上的建议。有别于一般体检给出生硬报告的方式,美年的中医服务,更类似增值附加服务。在美年的体检中心里,中医是随处可见的装饰元素,华佗、孙思邈的画像挂在楼道中,西医体检项目完成后,中医手段才开始,填写问卷,勾选身体状况,医生给出关于基本体质判断,再搭配上传统的号脉,对体质和调养方式,做出建议。

“如果你已经有了一些器质性的疾病,肯定我们会推荐、动员,或者帮助你去医院治疗,但很多人是生活方式或亚健康带来的一些慢病,这些问题不是去医院能解决的,需要长期的健康管理,这部分病人实际上量更大。”和美年赢得客户喜爱的原因一样,生活方式、慢病或者亚健康,也是移动医疗的机会所在。

在俞熔看来,移动医疗的好处,不言而喻,它让信息透明,让资源配置优化。医生和患者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对于国内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现状来说,更是有充分的正能量。“但在这个行业里,商业模式也存在一些短板,比如说医疗行业的闭环怎么形成,线上线下怎么结合,在o2o大行其道的当下,我还是很少听到医疗行业的o2o。”

他也审慎地认为,不少移动医疗应用看似取得成功,但一个严峻现实摆在眼前,移动医疗的风险边界难以界定。“大多数移动医疗的应用,其作用究竟是咨询,还是诊断,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分析。”

除了收购之外,俞熔一直关注培育或者挖掘健康类、医疗类的中小企业。三年前,他投资了一家做电子耳蜗的企业,属于相当细分的业务。产品有慈善性质,为先天耳聋的孩子生产植入性的器械,帮助他们产生听觉、学会说话,从而渐渐接近一个健全的人。这样的市场需求数以百万计。一个耳蜗手术需要20万人民币,大多数农村的孩子消费不起,电子耳蜗的生产,与其说是医疗辅助设备,更有一点慈善性质。他也把预防医学上下游产业当作发力点,有关健康管理、平台、数据和客户资源,凡是有助于美年大健康整体发展的,也在他的涉猎范围。2013年,美年投资了一家专门用物理光学方法降血脂的医疗创业公司,实际上,血脂异常亚健康人群为这样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在俞熔的分析之中,中国有糖尿病患者九千万,高血压患者一亿到两亿,人群数量远大于进入医院治病的人群,针对这些慢性疾病的服务,都有很不错的发展机会,是极好的创业方向。

作为出手快又狠的投资者,抢占移动医疗的开放平台,才是俞熔布局的长远策略,尽管真正披露产品可能要到一个月以后,但他还是介绍了美年移动医疗产品的大致脉络,“全能的个人医疗开放平台,从预防、医疗评估、健康管理,包括后续的健康相关服务的,这是一个小的Bat。”

移动医疗的市场,无限宽广,而当下,正是进场最恰当的时候。

当前医学检验发展趋势篇10

1软件教学法的定义

软件教学法,是指借助软件的窗口、对话框、菜单、操作过程、输出结果等信息组织教学或参与教学的方法。它不同于实验课或上机课,是理论课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在统计软件的选择上,国际通用的统计软件有SaS、SpSS、Statistica、Stata等。其中SpSS是非专业统计人员的常用软件,具有操作简单,输出便捷的优点[2]。本文基于SpSS统计软件介绍软件教学法。

2软件教学法的实施与体会

2.1突出教学内容,拓展学习范围中医药统计学中存在着众多的统计量,因为各自适用条件不同,用途也有所差异。掌握适用条件,合理选择统计量是医学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统计学的关键。在SpSS中统计量是按类型分块出现的,若以此为依据组织教学能够使统计量系统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起到提纲挈领,突出教学内容的作用。如在讲授数据分布特征时可以以Frequencies:Statistics对话框(如图1)为依据进行集中趋势的统计指标、离散趋势的统计指标等内容的讲解。再如在讲授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方法的选择时可以同时列出方差齐时两两比较的14种可选方法和方差不齐时两两比较的4种可选方法(即one-wayanoVa:postHocmultipleComparisons对话框,如图2)。这样做首先通过对话框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可选方法的多样性;然后通过讲解使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及条件,决定统计量的产生和最终选择;最后由于教学过程中的详略处理不仅能够使学生掌握重要的统计量或比较方法,而且为进一步学习其它统计量或比较方法指引方向,以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拓展学习范围的目的。

2.2强化逻辑判断意识,简化检验过程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不仅取决于资料的类型、设计方案、研究目的等因素,适用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的因素之一,适用条件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不同。如在两定量资料总体均数差异的比较分析中,若资料满足独立、正态、方差齐性,则选择成组t检验;若不满足方差齐性,则进行成组t′检验;若不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则可进行变量变换或选择非参数检验。因此,在两定量资料总体均数差异比较的教学过程中,要先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再进行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与讲解。如果完全遵照此过程进行授课,检验过程重复、冗长,学生容易失去兴趣和思考方向。软件教学法有效地化解了这一矛盾,为统计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教学过程中,借助软件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方差齐性检验,学生仅需依据统计软件的输出结果做出判断与选择。这样做不但强化了逻辑判断条件意识,而且简化了适用条件的检验过程,节省出大量时间进行统计背景、统计思想和分析方法的教学,增强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2.3增强英语能力,为实验课或自学做准备

SpSS统计软件采用英文界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软件教学法可以自然实现中英文对照,进行简单的双语教学,有效提高学生们统计英语的应用能力,为阅读英文书籍及文献打下良好的基础。软件教学法将统计软件的应用融会到中医药统计学的教学中,不仅加强学生们运用统计软件参与统计运算的意识,培养多角度进行数据处理的能力,而且在授课过程中适当进行软件操作,可以为实验课或对统计软件的自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