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00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1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a-0093-01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一、通过观察提高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和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孩子绘画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着好奇与想象。教师要引导孩子将周围事物大胆地在绘画中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正确引导孩子观察周围世界,使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例如,在观察建筑的时候,可以从它的造型、层次、门窗等方面引导孩子观察;在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从它的根、茎、叶、花托、树冠、树干以及根须等角度进行;在观察动物的时候,可以对它的外形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进行观察;在观察海、陆、空交通工具的时候,同样可以从它的外形特征开始观察;在观察人物的时候,可以对他的外貌、头发、衣着打扮等进行观察。……边观察边讲解,使孩子对周围事物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从而丰富孩子的经验,提高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为孩子的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提问,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孩子的绘画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引导十分重要。当孩子的创作画面需要充实、完善的时候,教师可以说:“你想想还可以增添些什么?”“他和谁是最好的朋友?”“他喜欢和谁做游戏?”……在教师一次又一次的提问、追问下,孩子的绘画内容会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创造性。

在进行《贪吃的小猫》绘画活动中,许多孩子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了小猫。可是只有简单的猫形象,没有创造和想象,整个画面显得那样的单调和整齐划一。于是我设置了这样的提问:“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它想吃鱼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小猫吃完鱼又是什么样子的?”“小猫没鱼吃的时候又会怎么想呢?”……在教师的提示下,孩子们的画面逐渐丰富,越来越具有想象力,整个画面彰显出孩子眼中的童话世界。

三、通过名作欣赏,使孩子获取更多的创造灵感

孩子的创作灵感不仅来源于生活,来源于世界,还可以通过欣赏大师们的作品来获取。引导孩子欣赏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表现手法、表现形式、表现内容……通过作品给孩子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孩子在边欣赏边思考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创造和想象灵感。在欣赏的时候,教师的语言引导、提问、总结都能使孩子的观察更加细致深入。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获取创作的灵感。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欣赏,“这段音乐里有什么?”“这段音乐给人的感觉是什么样的?”……种种提问,让孩子伴随着音乐大胆想象,并且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以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通过评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作品评价是老师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部分,也是提高孩子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幼儿绘画活动中的评价不是对幼儿的技能技巧进行评价,也不能简单地用“像不像”“好不好”“对不对”的模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在评价孩子作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自己作品的内容。老师也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你这幅画画的是什么呀?”“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你最喜欢你画中的什么?为什么喜欢?”……在边回答边想象的过程中,孩子把自己的创作意图大胆地展现出来。在孩子自主评价的过程中他们也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满足和自豪感。孩子的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2

关键词:丰富;保护;游戏;故事;音乐

是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善于思考,是衡量儿童智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可是,有的孩子想象力贫乏,无论是绘画、搭积木还是玩泥沙等,都会表现出想象力差、想象层次低的倾向,大都是一味地模仿、复制,使孩子缺乏应有的个性和特点。

儿童想象发展有什么特点呢?(1)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幼儿经常会受外界新鲜、刺激的事物的影响,想象的目的不明确、不稳定。(2)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初期常常依赖成人的言语描述、引导或者外界环境的刺激,离

开这些就难以进行想象;到了中后期,改造成分增多,逐渐出现独立、新颖的想象。

根据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教师和家长可以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培养。

一、丰富孩子的知识,使他们头脑中有更多事物的形象

要知道,想象并不是凭空意想,它也需要孩子头脑中一定知识的积累。虽然有些想象出来的事物,是孩子从未见过或是客观世界并不存在的,但构成这些想象的素材却是他们从客观世界中接触过的零零碎碎,并通过所学的知识拼凑出来的。所以,要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接触各种各类事物,如:可多带他们去不同的地方游玩;多看动画片、童话故事、科幻电影……在他们的脑子里储备丰富、具体的形象,为进行充分想象提供条件。

二、保护孩子的幻想和虚构

孩子可能会有一些离奇的,甚至是脱离常规的想法,但这正是丰富想象力的表现。特别是三、四岁的儿童还分不清实际存在的东西和他们想象出来的东西,常把自己幻想的东西当作现实的东西而“说谎”。此时大人应该要了解清楚并加以引导,必要时甚至可以适当地跟着孩子一起幻想、虚构。千万不可错怪孩子,开口就骂,以免挫伤孩子想象力的发展。

三、经由游戏活动培养想象力

游戏能有力地促进儿童想象的发展。儿童在游戏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各种活动,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孩子在做游戏的时候,往往对游戏中的人物、道具自言自语、自编自演,这表明孩子已是想象活跃期,这时大人最好不去打扰他们。另外,也可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想办法解决难题,或创设各种情境以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四、经由给故事续结尾、给画面添画等的方式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

可以先讲一个故事的前段,然后让孩子来补充故事结尾;讲

完故事,请孩子来描述故事中角色的形象或动作细节;给孩子提供一幅画面简单的画,请孩子根据所给内容,用自己的想象力添画背景环境或人物、动植物,使画面协调,而且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画完后再请孩子讲述自己的作品……这样既可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又可以了解孩子想象力发展的过程和水平。

五、经由各种音乐活动,给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音乐可以把孩子引向一个奇妙的境界,使他们的思想变得活跃,想象更加丰富多彩。如:音乐中描绘小鸟的轻盈姿态,孩子听到后就会想到小鸟飞翔的动作;随着美妙的音乐,有不少孩子喜欢边唱边做各种动作;或根据音乐,孩子会把学过的诗歌当作歌词,甚至自己编歌词唱出来。这些都是孩子们发挥想象的创造活动。所以,可让孩子多听各种音乐。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3

【关键词】想象型;谎言;心理分析;应对

成人对幼儿说谎普遍头痛,将之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动不动与品质恶劣挂钩。其实,谎言的问题相当复杂,不能片面看待。笔者认为,不是所有谎言都是问题行为,关键是弄清谎言的性质、频率、程度。有的谎言比如想象型谎言,只是儿童心理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不但不能简单否定,而且应该认识到它在幼儿成长中的独特价值。所谓“想象型谎言”是指儿童由于认知的局限和想象力的发展,滋生出幼稚、夸张和烂漫的想法,从而对事物判断和描述时产生失真的现象。它的实质是孩子想象力的反映,属于无意说谎的一种,与诚实不诚实没有多大关系,更与故意的欺骗和蓄意对真实情况加以歪曲的行为有本质不同。

一、想象型谎言产生的心理分析

1.认知局限,混淆现实和想象

幼儿一般要到3或4岁,才能逐渐将现实和幻想区别开来。在此之前,由于认识能力及思维能力发育尚不完善,尚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因此很容易想当然地认为事情就是他所以为的那样。孩子们会把一些没有发生的事情当作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会把自己想象的一些事情当作是真的事情。当孩子渴望一件东西,他们把希望发生的事情想象成现实,从而在无意识中说出和现实不相符的话,这种说谎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现实和想象。

2.炫耀或希望被关注

有时为了争取朋友的好感,压倒他人,孩子常会夸大其词。当一个孩子说家里有玩具时,由于攀比心理,另一个孩子可能吹得比前面那个孩子还要大,即使他家没有那么多的玩具。此时的谎言只是他想象力的表达,他用谎话表达自己的想象,并且在想象中获得战胜他人的满足。此外,编造谎言的另一种原因是希望引起他人的关注。孩子常常用特别丰富的动作表情和“耸人听闻”的语言编造谎言,然后观察对方的反应。如果成人反应过分,“孩子动一动,家长跳一跳”,则正中其下怀,因为他成功吸引了对方的关注,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并且在对方的高度关注中获得了心理的满足。

二、想象型谎言的应对策略

1.转变观念,不过度反应,不简单否定

首先,应认识到想象型谎言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儿童心理发展到特定阶段所出现的现象,不必要太紧张。有关研究表明,儿童说谎情况随年龄增长变化。两岁时,20%的儿童会说谎。3岁时这一数字达到50%,4岁时接近90%。另一项研究表明,幼儿在2-4岁,说谎将会达到高峰期,6岁后就逐渐减少,这种阶段性差异是和他们的智力的发展相关的。三四岁的孩子常常分不清自己想象的事情与真实的事情之间有什么不同,他们的想法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和非现实性。他们试图用言语描述某种虚构的东西,努力把自己编织的幻想说得和真的一样,同时他们也从心底里以为那就是真的。这种“谎言”与其说他们在说谎,倒不如说他们提供了错误的信息或者夸大了信息,其实质是孩子想象的反映,与故意撒谎、恶意撒谎性质不同。因此,对于这种想象型说谎,家长不必大惊小怪,它是儿童智力成长的重要步骤,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分辨能力的提高,这类说谎现象会慢慢减少。

其次,不简单否定,更不要随意给孩子贴上品质恶劣的标签。遇到孩子说谎的时候,很多家长通常会感觉到愤怒,口不择言的说出诸如“你就是一个爱说谎的孩子”,或者给孩子贴上“小骗子”、“谎话专家”、“吹牛大王”等标签。这种做法不但对孩子改掉说谎的毛病没有任何帮助,反而对孩子的说谎行为起到了强化的坏作用。因此,当发现孩子说谎了,千万不要急着去责怪孩子,有时孩子自己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简单的否定会让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导致孩子不敢说话,生怕一说话就出错;当孩子的叙述和事实不相吻合时,也不要急着给他扣上“撒谎”的帽子,要站在他那个角度想一想:孩子这样说,是否有他的理由。比如,他“吹牛”自己像超人一样,那么,他的内心是不是希望自己能够飞翔?是不是希望象超人一样无所不能?这是否是他内心欲望的投射?

再次,应认识到想象型谎言的独特价值。并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消极的,有的谎言也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如孩子在打针时,成人问他痛不痛,孩子为了表现出勇敢的精神把自己想象成,而连声说“不痛,一点儿也痛”,这种作用就是积极的。想象型说谎作为创造性思维能力一种表现。对孩子的智力的良性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孩子聪明的表现。一个孩子能把完全没有的事儿编得有鼻子有眼儿,没有很好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做不到的。孩子首先要清楚真相,然后构思一个虚假而连贯的故事,向他人讲述,整个过程中还需不断观察对方反应,猜测对方是否相信,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因此,必须认识到,伴随幼儿夸张的幻想所产生的谎言消极后果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严重,它通常是无害的,是儿童心理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美国著名小儿科医生贝里·布拉泽顿在他的《触角》一书中指出,幼儿有时候爱假装是一种正常现象,是孩子想象力发育良好的重要标志。从情感的角度而言,充分的想象力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明白他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因此,当听到幼儿在吹牛的时候,与其担忧,倒不如放松一点,将此视为儿童展现自己丰富想象力的一个机会。

2.把握好尺度,防止成为习惯性谎言

幼年时期想象型的说谎,虽然有积极的意义,但也不能无原则的鼓励,如果处理不当,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引导,也会影响孩子对事物分辨能力的提高,进而使孩子养成说话不负责任的不良习惯。无意和故意都是一念之差,有时候想象的谎言说多了,自然也就麻木,无论什么谎言就会随口而来,天长日久,渐成顽习。当发现问题严重,想予以矫治时,为时已晚。因此,对于儿童类似于“吹牛式”的谎言,除了鼓励、表扬他们创新的想象力外,还须把握尺度,善于引导,防止转化成为习惯性谎言。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逐步帮助他们学会区分、表达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差异。可通过一些小故事,身边的客观事物,或通过书本、电视等一些直观手段,让孩子获得正确的知识,逐步学会客观的看待事物,弄清楚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想象出来的,不能一切都想当然;当孩子不会表达自己的想象时,要帮助他学会表达。比如提醒他可以用“我想……”、“我希望……”等词语;当孩子夸大其词时,可以这样提醒他:“我听起来,你像在讲故事。或者说,这在我听起来不像是真的,这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吗?”。只要引导得当,孩子就会逐渐把现实和想象区分开来,从而在发展孩子想象力的同时,避免将想象型说谎转化为习惯性谎言。

作者简介: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4

创意的黄毛丫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有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你还记得自己孩提时很多的天真烂漫和奇思怪想吗?是否感叹岁月一步步侵蚀了它呢?你惊奇于自己的想象力是怎么丢掉的时候,是不是也得警惕自己的宝宝不再重蹈覆辙呢?课堂上老师提问:“雪化了是什么?”有一个孩子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老师生气地说:“荒谬之极,难道你连这点常识都不懂,你以为这是写诗呢?”让我们再看看美国课堂上发生的故事:同样是老师的提问“树上的叶子是怎么掉到地上来的?”一个稚气的小女孩嘴里冒出了很多很多的答案,她说:“爬上树摘,用剪子剪、使劲摇……”虽然没有一个是标准答案,但老师还是笑眯眯地听着,并竖起大拇指赞扬学生“想法多”、“有创意”。

是的,谁不曾有过充满想象力的童年呢?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最后都是被一次次的考试和所谓的标准答案抹杀了。想象力从哪里来

一个曾在中国和美国做过二十几年的教育专家说:“论聪明,美国孩子也许不一定比得上中国孩子,但中国孩子缺少的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呢?

想象力的培养并非凭空而来,想象力要靠家长和教师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培养,指导他们多接触事物,多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丰富知识,增加表象储备,为想象力的发展做好准备。一个好的艺术教育者,不仅仅要教会儿童画画或音乐,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于生活、艺术所具有的审美能力,并能随时随地提高儿童的审美品位,继续保持和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美的景色,美的事物,美的感情,只有眼睛发现了美,手才能创造美。要随时随地让儿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如水中的鹅;房前屋后的树;窗外的风景;街上的行人,色彩斑斓的自然界,都可能是美的构成,生活中一幅幅美的景象都可以让儿童画下来,或用照相机记录这个美的瞬间,再通过它们来充实和开拓儿童的想象力。家长带孩子在自然界中观看景物时,可以指导孩子用辨析的目光从形、神、色等方面去鉴赏大自然提供的素材,以便做成画或写成作文,使孩子从自然界中吸取营养,提高素质。

另外,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应该多用开放式的方法提问,提出答案丰富的问题让自己的孩子去寻找。在这种寻找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会得到足够的发展。而且,孩子越小,他的想象力培养的空间越大。

鲁奇卡的好奇心

孩子的个性尽管千差万别,但是有好奇心却是孩子的共性。好奇心是孩子求知欲最直接的反映,越是聪明的孩子,好奇心越强。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不是一句空话,当父母的要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看到新鲜好奇的东西,做父母的表现出漠然的样子,就会冷了孩子的心。孩子的好奇心有时会冲破父母的知识范围,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对孩子的发问一时答不上来,可以通过翻书或向人请教,有了正确的答案,事后再告诉孩子,千万不能搪塞敷衍。

要知道,每一个天真的心灵都有一个完美的有待开发的好脑袋。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呵护和开发这个未来有无限可能的小脑袋瓜,再也没有谁会比孩子的求知欲更旺盛,满足他的好奇心,他的将来就会给你一个很大的惊喜。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利奥彼德・鲁齐卡的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幼儿时的鲁齐卡富有强烈的好奇心,他常瞪着大眼睛问父母:“天为什么是蓝的?”“水从哪里来?”……许许多多的“为什么”使他的父母解答不了,但他的父母并不阻止儿子发问,而是怀着喜悦的心情鼓励儿子:“好好学习吧!相信你将来会弄懂的!”正是这样的鼓励,使鲁齐卡不断奋进,最终登上了科学的巅峰。

文学艺术――想象力的魔法盒

没有孩子会拒绝《哈利・波特》那个浪漫而神奇的魔法世界。正如我们童年没办法拒绝看《et外星人》一样。多带孩子看这些童话色彩浓厚的文学作品,能极大地开发孩子的脑神经。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5

【关键词】幼儿;创造力;培养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是现代社会对当代教育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3到6岁的幼儿是创造力、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时间。他们可塑性强,是创造力发展最有潜力的时期。但幼儿创造力的培养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需要成人不断启发、引导。

一、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调查显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考虑的会比较全面,重视孩子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更多的把孩子学会了多少字、会唱几首歌等作为标准,而忽视对孩子心理的影响,当然在孩子创造力的培养上也很难给予正确的引导。

二、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没有想象也就没有创新,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必备的心理素质。几乎每个两三岁的孩子都喜欢用笔乱涂乱画,孩子笔下那些奇形怪状的图案和乱七八糟的线条,是孩子独特心灵的独特表达。幼儿的想象以无意想象、再造想象为主,天马行空、不受约束是其最大特点,其中不乏创造性的萌芽,了解幼儿想象的这种特点并给予必要的鼓励和引导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意义重大。在幼儿想象力的培养上平时要多注意让幼儿多观察、多接触大自然中的树木花草、虫鱼等各种动植物以及雷电雨雪各种自然现象,以丰富幼儿的表象,为幼儿的想象提供足够多的材料。发展幼儿的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为幼儿的想象的表达提供多样的表达形式。

三、注重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又叫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指在解决问题时有新的发明和发现或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不是发明家的专利,一般的人包括幼儿也有。此外如果这些发明和发现对个人来说只要是新的、以前自己从未发现过的同样可视为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所以要想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首先,要提高认识,打破幼儿无创造性思维的错误想法。其次要发展儿童的言语。幼儿言语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表达,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听、说、读、写、画的技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表达其想法。第三,注意对幼儿进行各种思维训练如成语接龙、故事多种结尾、固定图形添笔画等以培养幼儿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等。

四、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1.积极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积极探索

好奇心是创造力的“种子”,是创造发明的起点。要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就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户外活动是引起好奇心的关键。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认识山河,接触动植物,到商店看看各种新奇产品,这些都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创造力。

2.鼓励孩子发问

孩子爱发问,是求知欲的一种表现,孩子发问正表明了孩子在用脑思考,此时若能给以巧妙的回答,就会激发他的求知欲望,点燃他智慧的火花。因此,父母要积极鼓励孩子提问题,对孩子提的问题,首先要耐心地、充满兴趣地听;其次对孩子提出的问题,不要急于回答,要给孩子留出思考想象的时间和空间;第三,可在孩子回答问题后再向孩子提些新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

3.鼓励孩子在“破坏”中探索

许多父母埋怨自己的孩子不爱惜东西,到手的玩具,不到两天,就被拆得七零八落,其实这是不对的。孩子可以通过这种“破坏”活动,使自己产生一种愉悦的情感和感官体验,通过愿望的满足,来探求周围的世界并获得新知。我们应该积极鼓励孩子们的这种“破坏”活动,可以将已坏的闹钟或可以拆卸的玩具等提供给孩子玩,并给以指导,并且在孩子玩的过程中适时向孩子提出一些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因此孩子们“破坏”造成的损失,换来的却可能是他们精神和智慧上的财富,这是任何东西都买不来的。

4.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创造性

爱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游戏可以使孩子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和智慧,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更是发展幼儿的创造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家长要做的是:一是要为孩子寻找伙伴,提供活动场地和游戏所需的物品;二是有时间的话要在旁边欣赏孩子们玩游戏,甚至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去;三是听从孩子的设计,鼓励孩子主动积极地选择游戏的主题,自由地进行游戏活动,不要在孩子的游戏中纳入大人的设想,要让孩子自己设计,并听从孩子的指使。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6

“脚是用来走路的,将来用来踢球”,爸爸妈妈都会这样说。瞧这个宝宝多聪明,他才不管大人的规矩,用脚抱奶瓶,喝得好痛快。

孩子富有想象力的非逻辑念头是值得保护的。孩子的想象是自发出现的,因此就有可能自发地消失。家长如果不注意有意识地培养,随着逻辑思维的发展,孩子很可能逐渐丧失这种观察问题和表达想法的灵活角度,难以将想象力引向更高的水平。

喜爱以一种不寻常的视觉图画来表达想象的结果,是具有很高创造潜力的孩子一种特别重要的标志。大多数人习惯使用静止的、垂直的、水平的角度观察和表达事物,有创造性的孩子偏偏不这样,他们的画常常表现出某种不寻常的角度、方位和关系。如画一只小猪,别的孩子都从正面画,侧面画,亮亮却画了一只四脚朝天的小猪,与漫画家的构思不谋而合。

富于想象的孩子还善于关注事物内部的活动。他们能想象出蚂蚁窝里面是什么样,想象出一个死记硬背的小学生大脑里灌进了什么。

亲子游戏:

为了发展孩子的想象力,爸爸妈妈应经常鼓励孩子从不寻常的角度去看问题。

难倒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拿来一个日常用品,如筷子、拖鞋等,与孩子做一个游戏:让宝宝说出它的其他用途,如筷子除了用来吃饭,还能用来干什么?当孩子说出一个爸爸妈妈意想不到的答案,爸爸妈妈就要说“我怎么没想到?”宝宝就赢了。

我是生气的鸵鸟

带孩子到动物园观察动物时,注意在不同的角度看动物会有什么变化。让孩子模仿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动物的姿态,例如模仿鸵鸟弯下身子吃东西,模仿鸵鸟生气,蓄势待发要冲向人群。模仿鸽子在空中飞翔,还模仿停下来吃食,相互啄身上的羽毛,头朝前翘翘尾巴。

蝴蝶飞呀飞

用白纸做手工做一条蝴蝶形状的手套,孩子一般把蝴蝶的正面画在手套上,或者把手套剪成蝴蝶的正面形状,要引导孩子想象侧面看到的蝴蝶,再做一个蝴蝶立体展翅的手套。

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充分展开想象,做类似的手工。

想象画――看不见的故事

想象一部洗衣机内部的衣服在欢笑“我变干净了!”把它们画出来。

想象一个地底下发芽的豆芽“我要去见阳光”,把它画出来。

想象半透明的毛毛虫的内部器官“我饿死了”“我撑死了”,把它画出来。

读者反馈

我是一个生活在县城的小学老师,由于生活环境相对闭塞,对孩子的教育也只能是循规蹈矩。直到我在《家庭科学》杂志上看到“儿童创造力训练营”这个栏目,感觉就像是遇见了多年寻而未得的老友,无论是关于敏感性的训练,还是关于想象力的训练,我都带着儿子认真的去做。经过近半年的练习,我发现儿子的思维活跃了很多,幼儿园的老师也说他比以前敢说敢想了。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以前每遇到他不理解的事情或解答不了的问题,他会习惯的说“妈妈你告诉我”,现在,这句口头禅变成了“妈妈,是……的吧”,虽然他的猜测不一定是正确的,但这证明他能够主动的思考问题,我认为,这种进步比什么都重要。跃跃妈妈

“儿童创造力训练营”,当我在贵刊上第一次看到这个栏目的时候,心头一震。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大多数都是功能性的,很少有侧重于开发孩子创造力的课程,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创造力的开发是很重要的,但却没有什么可行的办法去实际操作。所以,能够在杂志上看到由创造教育专家主笔的文章,使我们感到非常高兴。尤其是每篇文章都附带一些训练项目,这些有趣的题目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既提高了孩子的能力,又符合他们爱玩的天性,希望以后这类的游戏能够更多一些。芊芊妈妈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7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创造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幼稚的,幼儿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幼儿时期是人创造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培养想象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他们的想象能力是极其丰富的,在他们的言行中处处蕴藏着许多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但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想象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1帮助孩子产生奇思妙想

要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教育可以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发现、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的能动性。记得有一次我在开展《有趣的镜子》这一主题活动时设计了《万花筒》这一课题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很乐意并且能够尽情去玩万花筒,玩的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孩子们对万花筒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果万花筒的奥秘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奇妙想法出来了:有的说,如果我把鱼缸做成三棱镜,那鱼缸里岂不是有好多条鱼?还有的说,如果我把房子设计成三棱镜,然后在房子里放盆花,那房子不就成了漂亮的花园了?各种想法接踵而至,此时的我对孩子的想法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我们家长平时还可以经常带孩子玩一些能让孩子产生奇思妙想的玩具。如:玩电子玩具车,首先让他充分地玩起来,乃至对车的本身性能产生好奇,甚至可以让其把车全部拆开去寻找其中的奥秘;还可以让幼儿任意去玩闹钟等等。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一次次发现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注意鼓励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发问,鼓励孩子的大胆想象。在游戏中,我们教者应该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往往更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2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期是孩子最富有想象力的阶段,孩子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无拘无束地表现着他们的童心和童趣。创造性活动的活力在于它给与孩子各种的机会和空间,给孩子各种挑战。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条捷径,会为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在创造性活动中,为孩子开放班级的工具区,提供各种材料,用变化的活动方式无不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持久的创作热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多样化的材料,引导他们创造不同的作品,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如:在我们小班,同样的模仿小鱼,孩子们会做出很多种的样子,每一个造型都是他们对小鱼的理解。在自主工作时间里,我们可以将孩子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作,仔细的观察,积极的引导,会有更多让老师惊奇的收获。还有在搭积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搭建出很高的楼,当楼的高度逐渐增加,倒得危险度也会直线提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想办法,怎样让楼既高又不会倒塌,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经过很多次的努力,才能成功,但从中就会激发孩子不断想象和探索。其探索的热情也将会不断提高。但我们常常看不到孩子的世界,不能理解他们的创造性。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以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让孩子从自己的创作过程及我们的鼓励中体验到想象和创造的成功、快乐和自信。用心去做一个孩子的伙伴,为他们创设丰富的想象的资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我们的收获将会源源不断。

3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创造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小猴运西瓜”,西瓜用皮球来代替,游戏规则是把西瓜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不能碰西瓜。幼儿根据规则,大胆想象,最后想出了许多办法,如用双腿夹住皮球,像小兔跳一样将西瓜运到终点;把球胸贴胸或背靠背夹着,像小螃蟹横着走将西瓜运到终点。在游戏中,我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引导幼儿设想、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激发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如在玩绳游戏中,我问:我们应该怎么玩绳,多数幼儿马上说出“跳绳”“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我继续问:“除了这些,还可以怎么玩?”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幼儿的兴趣逐渐增强,很快提出了其他玩法,如“马拉车”、“过河”、“跳圈”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想,游戏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眼界,发展了智力,拓宽了思路,以想象代替现实,以模仿创造了“社会生活”,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4在实践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想象是创造的前奏,不会想象就不会创造。对此,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好奇的张扬,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多鼓励和提倡儿童大胆地画,无论是想象画、写生画、创作画、自由画,都应让儿童亲自去体会一下,实践一下,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儿童的聪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水果想象画”,在孩子们观察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基础上启发想象:“现在我们来变魔术,让这些水果变成小精灵,有眼睛、嘴巴、手、脚……而且会哈哈大笑,会生气,跟小朋友一样,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如果你是水果小精灵,你愿意打扮成什么样子,做什么”。孩子们兴奋不已,随着音乐做出了各种动作,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绘画时兴致昂然,边画边联想,没有一个说“老师我不会画的”。结果有的画出了水果小精灵放录音机开舞会,有的画出了西瓜国王发脾气,有的画出了美的菠萝公主,长着长长的卷发,穿着美丽的花裙子……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宝宝的想象力是需要有足够宽松的空间来培养和发挥的,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善待宝宝的奇思妙想,给宝宝多一些自由摸索的机会、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宝宝畅游在梦想的天地中,打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8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学;运用;融合

(1)前言

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同时还能对孩子的身心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那么,游戏应该如何融入幼儿园的教学中,更大化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关键难题。下面我们就探讨分析一种能使游戏融入幼儿园教学的方法,真正发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作用。

(2)当前幼儿园教育的状况分析

幼儿园教育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一步,幼儿园的教育情况能够影响幼儿的智力以及日常知识的接受能力,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虽然已经开始加强幼儿园的教育,开始注重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学习,例如:语文、算数、英语的教课等等,但是在现实的教学中,幼儿教师还是保持传统的教学方法,灌输式的教学,这对于幼儿的发展、学习是非常不利的,阻碍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抑制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失去了童年的乐趣。

为了改善幼儿园教育的现状,我国教育部也开始着手对幼儿园教育进行改革,开始注重幼儿的智力发育,并提出了“将游戏运用到幼儿园教育”的理念,使孩子在游戏中开发智力、学习知识。

(3)幼儿教育中游戏所起到的作用

(一)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这也是他们童趣的表现,但是,现在很多的孩子对上幼儿园很排斥,归根到底就是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孩子不喜欢,使他们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和兴趣。而根据孩子爱玩的特点,适当的在教学中加入游戏的运用,能够提高孩子参与的兴趣。例如:表演故事《迷路的小花鸭》,老师当旁白,让孩子自由发挥,运用肢体语言或自己的语言对故事进行演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不仅提高了参与的兴趣,还提高了理解能力、表演能力,而且在游戏中还能学到迷路以后应该怎么办,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二)利于幼儿理解、学习知识

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如果就靠直白的语言区教学,可能导致孩子对知识的不理解,孩子根本学不到知识,因此,利用游戏的语言去教育孩子,有利于孩子理解、学习知识,能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中,幼师可以给孩子多放一些动画片,观看之后,让孩子们自己进行表演,能够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表达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或者,在英语教学中,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小动物的卡通形象,让孩子每人手中拿一个,然后老师说到哪个动物单词,拿到此动物的孩子就站起来,表演一个节目,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英语听力能力,还能使孩子对英语单词的记忆力更深刻,对他们学习知识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有利于幼儿想象力、智力的开发

幼儿时期是智力发展的最好时期,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能够有效的开发孩子的智力,还能唤起他们的想象力。例如:幼儿教学中,加入魔方、拼图等元素,使孩子在拼图的过程中开发智力;对于幼儿大班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加入剪纸、小制作等游戏,让孩子自己动手,自己动脑,开发孩子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提高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作用的措施

只有让幼儿园领导认识到游戏的重要性,并使其利用有效的方式,将游戏渗入到幼儿园教学的各个方面,使游戏贯穿幼儿园教育的教学体系,户内游戏与户外游戏相结合,对幼儿教育能起到很大的帮助。

(一)运用角色游戏,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角色游戏主要就是通过模仿别人,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力,扮演各种角色的游戏。角色游戏能使孩子通过观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提高观察力,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

(二)运用表演游戏,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

幼儿天生就有爱表演、爱玩的天性,一味的讲课可能会制约孩子这种天性的释放,因此,在教学中加入表演游戏的运用,能更好的激发孩子的天性释放,使孩子得到满足,同时还能提高孩子的表达、表演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孩子的故事理解能力;或者,老师可以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让孩子自己大胆的想象,以加深他们对母爱、父爱的理解。

(三)运用交通游戏,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传统幼儿教育中,对于交通安全的知识可能也仅限于“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理论教学,这种理论孩子能够记住,但是能否学以致用,真正的遵守交通就不一定了,因此,幼儿园可以通过运用交通游戏,使孩子加强对交通安全的认识,增强孩子的安全意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游戏教育对幼儿园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开发孩子智力,还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同时,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以及体育游戏的融入,还能使孩子培养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学到很多不同的实际应用知识,并且能有效增强孩子对家长的理解,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海东.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实现路径[J].学前教育研究.2009(12)

[2]刘慧.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游戏精神的探寻与重塑[J].学前教育研究.2010(06)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9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孩子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立体纸模制作正是典型的手脑并用、手眼协调的活动,有利于全面开发孩子大脑,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立体纸模制作帮助孩子达到“智力全能”。这种全能表现为:第一,孩子在制作过程中学会思考,锻炼手的协调性,提高动手操作能力。第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思考力。立体纸模都是特定物体的造型,孩子在制作时就必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反复实践,使自己所剪、折、贴的形状符合实际物体的形象。第三,制作还可以锻炼孩子的意志,培养孩子持之以恒的品质。做立体纸模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一步步有顺序,按规则进行制作。要做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作品,就必须按先后顺序一步步地来进行,否则就会失败。在各种各样的制作实践中,可以培养孩子们一丝不苟、不慌不忙、坚持到底的优良品质。第四,享受到自己的动手成果,增强自信心。孩子们喜欢做事,更喜欢成功,并且特别喜欢在成人和小朋友面前炫耀自己的成果,孩子自己制作纸膜有利于培养自信心。

折纸,最经济、简易可行的全能动手游戏

玩纸是孩子的一种天性。折纸是最经济、简易可行的一种儿童动手游戏。通过折纸活动可使幼儿认识空间方位,建立几何物体的概念,发展手的动作,培养目测能力,所以,折纸活动是一项有利幼儿身心发展的活动。折纸简单但是作用全方位。第一,折纸可以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能发展孩子的动手能力。第二,它能培养我们按步骤有顺序地认真做事的良好习惯。第三,它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第四,由于折纸的可塑性极强、千变万化,可以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第五,好的折纸作品造型优美生动,折叠过程中孩子能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教育,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第六,折纸辅助孩子理解抽象的分数、几何图形等,空间想象能力也在一次次地折叠过程中得到提高。第七,折纸时常常需要交流,交流中发展孩子的表达能力,增进孩子之间和亲子之间的交往,协作中增强感情。

贴纸,动手性认知益智游戏

贴纸是一种以认知为主、培养孩子动手的益智性游戏,适合年龄较小的幼儿,孩子在玩贴纸的过程中能达到对事物认知、看图思考、手脑配合等目的。玩贴纸游戏对孩子的五大好处:一,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二,引起孩子的注意力、锻炼小手的灵活性。三,贴纸融入了日常生活的认知内容,能够满足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四,能够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五,激发孩子的创意神经元,提高孩子的创造性。

在家中创造新鲜有趣、构思巧妙的场景,让孩子在玩粘贴纸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简单有趣的知识,将快乐游戏和轻松学习完美结合。

涂色,促进孩子的美感发育

3~4岁孩子的眼球已经发育完整,他们对美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这个阶段开始通过玩涂色来训练孩子的审美是最好不过的方法了。“妈妈,青蛙是什么颜色的?”“花朵都有什么颜色?”等一连串的问题,看似幼稚,其实都是孩子观察平常生活所思考的。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发现美的眼光。

对于初接触涂色的孩子,家长要给孩子选择内容丰富、动手简单的材料,循序渐进让孩子能够很轻松地掌握技巧,很快地完成作品,获得成就感,从而提升学习兴趣。

走迷宫,培养孩子的逻辑判断能力

3岁及3岁以上的孩子,常常对迷宫游戏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因为此时孩子已经具备了分析、辨别能力,善于发现新事物,且能注意到事物的微妙变化,并能对事物的不同反应做出很好的判断。迷宫游戏能很好地益智健脑、提高多种能力的游戏。父母可以通过孩子们最喜欢的走迷宫游戏,培养、提高孩子运笔、观察、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简单的迷宫探索游戏作用不简单,培养孩子的方向感、逻辑能力、推理能力、记忆能力、判断能力、观察能力、空间能力。在愉快的游戏过程中,孩子的智力将得到快速提升。

认知卡片,熟能生巧的益智游戏

从学会认知身边常见的灯、花、猫、狗等物名开始,鼓励孩子在听到物名后用眼睛看,用手去指、用嘴说、用笔画,要经过逐件反复温习物品孩子才能记牢学过的东西。

认知卡片要从孩子熟悉的物品开始,从孩子喜欢的东西开始,让孩子听、说、读、写、画多种动作共同应用,达到熟能生巧的记忆。

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篇10

关键词:幼儿创新能力培养方法

一、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创新能力,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能力,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

创造性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幼儿时期关于创新能力的拓展,对成长教育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创新能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一种能力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最珍贵的东西从人才转变为信息,又从信息转变成为创造的能力。谁能夺取先机在未知的领域做出成就,开辟出他人不曾发觉的商机或机遇,谁就是时代的引领者。一个孩子将来能在事业上生活上发展到何种境界,关键就在于他的创新能力。

二、幼儿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

1.抓住游戏对儿童创新能力的启发

幼儿的游戏主导着他们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幼儿的各种学习多是通过游戏活动进行的,游戏是幼儿教育的最佳途径。而游戏中通过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使游戏本身富有浓厚的创造氛围。象征性的主题游戏需要选择主题、创编情节、角色协调,各种现实物的替代符号的创想和灵活运用以及人际矛盾的协调等,这都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想象,激励他们提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容小觑,具有其他活动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游戏是促进幼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渠道,要求儿童拥有与他人进行言语沟通,自我控制,理解他人和理解游戏规则的能力,这些能力对幼儿创造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营造宽松愉悦的游戏、学习氛围

研究表明,宽松的氛围可以释放孩子的创造潜能。培养幼儿创造能力的过程中,为幼儿营造一个宽松愉悦、安全和谐的环境和氛围是至关重要的。在宽松良好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一般较有自信心,爱冒险,善于尝试新事物,喜欢以创造性的方式表现自己。孩子喜欢动手,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作为家长或老师,如能在合适的时间,适当地干预、指点、示范,就能促进孩子的创造行为。

父母应给孩子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自由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此时父母应尽量袖手旁观,不急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也不要急于宣布结论或提供答案。只有在孩子缺乏信心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时,父母才可伸手帮一把,提一些方向性的问题,如:“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为什么不这样试试看呢?”以拓展孩子的思维空间,重新激发孩子的创造热情。这类活动一般每次持续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为宜。

3.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创新激情

幼儿阶段在人成长的一系列阶段中,扮演着“好奇宝宝”的角色,从3岁至6、7岁,儿童记忆力会有显著的提高,逻辑思维也开始萌芽。在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幼儿阶段,儿童的无意想象经常出现,而有意想象日益丰富。随着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观察能力的提高和表象的丰富,幼儿的想象活动发展出创造性成分,而随着各种知识的不断丰富,脑中储备的大量表象以及思维发展的抽象概括能力水平得到提高,创造能力便得到明显的发展。

作为家长或老师,应不时启发孩子勤发现,多思考。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及寻求答案、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游戏中,从多角度看待事物和分析事物,逐渐养成自身的思维模式,创造模式。比如,父母给孩子买了一个电动玩具小汽车,可以适当询问孩子“这跟你原来的玩具有什么不同之处?”“这跟平时我们家里的小轿车有什么不同?”“怎么样才能让玩具小汽车往前跑,往后倒,往左转弯?”再比如,孩子喜欢吃红烧鱼,可以在吃饭的时候询问他“鱼还有什么不同的做法?”“红烧鱼和清蒸鱼在味道方面有什么不一样?”“红烧鱼的味道是甜的,酸的还是辣的?”

通过这种适当的引导,可以引导孩子多问问题,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事物,都可以作为启发孩子多角度思维的内容。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4.课堂学习引导

幼儿进行学习的环境基本是幼儿园的课堂和家中。在幼儿园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珍惜孩子们的好奇心,通过实践活动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引导和训练。

例如,美术的发散训练,可以让孩子们自由绘画自己想画的东西,可以是天空、太阳、云彩、溪流、大树、家和爸爸妈妈,通过绘画的线条及涂鸦了解孩子们的性格及内心感受。比如,一个幼儿大部分涂鸦的色彩都是红色和黄色,则能反映出他热情的性格;但如果是绿色和蓝色为主调,性格则偏沉静。

再例如,音乐创造性的培养,可以给予孩子们一些简单的乐器,如竖笛、小鼓,培养幼儿的结构感及音乐感,也可以弹着钢琴让孩子们自由的哼歌吟诵,对思维的发散具有极大的效果。

除音乐美术这些基础的素质教育环节之外,家长还可以在家买一些提高孩子创造能力的教具,如七巧板、沙画、算盘等,教会孩子们使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可以通过操作过程及最终成品了解孩子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5.参加各类社会活动

参加社会活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激情。例如带领孩子们参观当地的科技馆,了解科技作品,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或是参与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组织的各类公益活动,增加爱心的同时,接触社会百态,为创造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

三、结语

幼儿的创造想象能力具有新颖性、神奇性、超越性和前瞻性。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可以超越一切。创造想象的性质是科学思想发展的前奏,儿童的创造想象蕴含着理想性,潜在着指向未来的方向性。

孩童时期的异想天开在成人世界看来过于虚幻,但却代表着未来科学幻想的先声,保护和发展幼儿的创新能力,成为世界教育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璇.论自我意识在儿童个性和潜能发展中的培养价值[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