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十篇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十篇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06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1

关键词:童话情结健康发展积极影响

儿童离不开童话,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安徒生说没有童话的童年是不幸的,童话为儿童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精神摇篮,使儿童体验到了童年的快乐。儿童时期形成的童话情结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童话里的情绪情感,可以丰富青少年的情绪情感体验,促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一、对于童话情结的解读

精神分析认为情结是由一些被意识压抑的意念(即无意识的思想、感情、知觉、记忆等)所组成的具有类似核心作用的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往往是由个人情绪经验中的一个重大伤害而产生的[1]。童话伴随着人的童年,许多人都是读着童话长大的。童话的世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童话里的人们爱憎分明。成人的世界相对来说比较复杂,没有绝对的善与恶,没有简单的真与美,青少年的情感在原有的认知模式里受到了挫折,这使他们的童话情结得以唤醒。

如果说情结仅仅是由一种挫折经历造成的,那是片面的。情结也有一种稳定情感的持续作用,它能唤醒人的无意识情感。童话情结也是一种情感情结,它的作用就是唤醒人们潜意识中追求美好的情感需求以及集体潜意识中的幸福感。童话情结产生于个体外部和内部的现实冲突中,这里说的个体外部是指青少年成人后的现实世界,而内部的现实世界是指青少年形成于童年童话及在此基础上的情感认知。因此,可以这样界定童话情结,它是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为基础,由于早期的童年情感经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形成的,以丰富的、幸福的、美好的童年情绪情感体验为核心的,能够为人的情感体验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并具备唤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

二、童话情结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作用

童话情结作为一种能够为人的情感体验提供持续稳定的动力和唤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童话情结可以使青少年充满爱心

童话情结具有强大的吸附力和自主性,它给青少年的情感提供原动力。出于童话情结,青少年会感动于鸟语花香;青少年会对弱者产生同情,对残者产生悲悯情怀;面对大自然神奇,青少年会产生无限的向往和感动,这些都得益于童话情结的原始情感。童话要传达的永远是关于爱的主题,爱亲人、爱朋友、爱大自然,除此之外,还有悲悯的情怀,对弱者的同情等。在童话的世界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的,青少年可以与动物对话,可以与蓝天白云为伴。童话里的真、善、美以及单纯和简单生活模式,可以为读者建构自己的精神世界提供参考和借鉴的模型。这样,以童话里的情感教育为依托的认知教育就有了强大的情感支撑。

(二)童话情结可以促使青少年寻找幸福感

幸福感与物质、教养、文化、年龄、社会角色、人格、自我意识等有一定关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对人们的要求和定位不同,因此,人们对幸福感的感知和要求以及定义也是不同的。Democritus和epictetus认为,并不是发生在人们身上的事件决定了他们是否感到幸福,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决定了人们的幸福感[2]。现代人的幸福感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固然是由一种信仰危机造成的,此外也与人们的文化、价值观、性别、年龄甚至基因有关。看完一部反映亲情或友情的电影、文章之后,青少年会感动得泪流满面,他们会忽然有很强烈的幸福感,就好像一种久违的童年气味唤起了他们很多美好的回忆。童话情结作为一个独立自我的完整个体,其核心内容是情绪情感体验,有时它就像一个开关控制着青少年的情感生活。有的青少年情感丰富,就会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伤怀;而有的青少年情感迟钝,他们对任何景物和场景都显得麻木。童话情结唤醒了青少年潜意识中对真、善、美的追求,并使之成为他们的意识,由于有了意识,他们才能感知,才能理解,才能发现自己的需求,找到通向幸福的道路。其实,童话情结一直都以幸福的情绪情感体验对抗着外部的情绪情感世界,当这种对抗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像挫折情结一样爆发,此时青少年感到不幸福,才会意识到自己对幸福的需求,才会去寻找幸福,这样才有可能找回幸福感。

(三)童话情结可以促使青少年平衡自我与现实的冲突

美国每年都有大量的不仅适合儿童也适合成年人观看的童话电影、电视剧上映,其收视率之高是其他节目无法可比的。这些电影、电视剧里除了儿童的纯真以外,更多的是英雄般的冒险。其整个剧情讲述的是被青少年丢失的童年的成长经历。现实世界的矛盾,在童话的世界里被夸大地发生和解决了,青少年在那里可以体验到一种解决冲突的轻松和愉悦,这种情感能够使现实世界中的冲突得以缓解。这样一来,青少年就不用那么痛苦地调节本我和现实的冲突,超我也得以放松和休息,在童话的世界里人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四)童话情结可以提高青少年的意志力

意志作为一个独立的精神原动力影响着人的情感世界,但是这种意志的成长需要丰富的情感体验和内在的精神动力为基础。童话情结起源于集体潜意识,以丰富的情感情绪体验为核心,它对意志的原动力作用是强大的。青少年的意志离不开他的情感体验,青少年的情感体验决定了他的意志水平。而童话情结影响了青少年的直觉思维方式,丰富了青少年的感知觉,加深了青少年情感体验的深度和广度。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

基金项目:信阳师范学院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课题编号:2011GGJS―07)。

作者简介: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2

【摘要题】青少年成长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犯罪/儿童福利/政策框架

【正文】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青少年政策议题

中国处于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人口结构与家庭结构转变、城市化、工业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处境和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导致青少年问题突出,成为公共政策与社会政策核心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史无前例的社会结构快速转型时期,社会环境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和人口老龄化浪潮等凸显少年儿童议题,在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与家庭生活状况发生重大转变情况下,独生子女已成为社会现实问题。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乡村社区的少年儿童通过各种途径进入大城市,城市居民家庭生活方式转变导致大量少年儿童成为“问题儿童”、“困境儿童”和“边缘儿童”,城市化、家庭生活状况与儿童少年问题的内在逻辑联系,成为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重要议题。对于当代中国社会来说,影响少年儿童问题的重要因素是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和本土化需要,无形之中增加儿童少年问题的复杂性,外来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都影响少年儿童行为。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结构转型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结构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调整自然反映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少年儿童同伴之间的关系上。简言之,社会结构转型和宏观取向的国际、国内社会环境“不约而同”聚焦儿童少年问题,使本来就十分突出、重要、复杂和敏感的少年儿童问题,更加显赫、重要、复杂、格外敏感。

少年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模式,实质是政府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框架,精髓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决策者与社会管理者如何正确认识、看待、处理棘手的少年儿童问题。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问题核心是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是儿童福利与保护议题。在国家与个人关系框架中,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最为基础、最为重要,最具社会经济政治涵义。这意味少年儿童问题是错综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政策框架中处于基础地位,意味儿童福利是个人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和社会福利服务的基础部分,地位举足轻重。纵观中国少年儿童的研究状况,我们可以清楚看到少年儿童研究的两次理论政策研究高潮,第一次研究高潮期是1980年代早期,第二次研究高潮期是1990年代中后期,研究高潮动因、推动力量、研究主题和研究兴趣却惊人相似:预防青少年犯罪和少年儿童犯罪行为研究。[1]然而二次研究高潮的显着不同之处是,1990年代中期以来,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党中央战略决策和公共政策议程的优先领域,政府形成清晰明确的儿童发展政策,如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儿童问题成为关系家庭幸福美好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繁荣富强的重大战略议题,少年儿童工作和相关的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少年儿童研究成为“显学”。党和国家有关少年儿童的政策法规大量涌现,少年儿童问题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战略重点。如何正确认识、理解、对待和处理少年儿童问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战略议题应运而生。

二、欧美国家的经验与国际社会的惯例

欧美国家与儿童的关系性质、类型主要是社会政策、社会福利、家庭福利与儿童福利,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最高目标,生活福利和社会保护色彩浓厚。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现代化以来,儿童、妇女、家庭、工作与生活议题成为“社会问题”,童工现象、童年社会化、妇幼保健、教育和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等议题格外突出。[2](p28)当时不仅18岁以下的儿童少年问题突出,18岁以上的青年问题同样格外突出,引人注目。为了解决青少年问题,确保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正常参与社会生活和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基督教青年会(YmCa)、基督教女青年会(YwCa)等一大批非宗教性民间社会服务机构诞生,他们主要以青少年为服务对象,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多样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满足青少年多样化和不断发展基本需要,通过社会服务活动预防青少年犯罪,发掘青少年发展潜力。[3](p2)英国当时为青少年、穷人、失业者、长期病患者和其他需要帮助人群提供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服务活动的民间组织如此众多,以至产生专门从事民间组织规划协调发展和科学管理的慈善组织会社(CoS:CharityorganizationSocieties),慈善公益事业、社会服务与社会保护事业兴旺发达状况由此可见一斑,[4](p5)基本假设是社会有责任满足青少年的需要,如果人们的基本需要无法满足,缺乏正常化与合法性的宣泄渠道,他们就会采取手段。十九世纪末期,相对单纯生活化与娱乐已无法满足少年儿童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何确保所有少年儿童享受基础教育服务,使少年儿童从工厂和街头巷尾生存转入到学校,摆脱愚昧无知和文盲落后困境,提高未来公民和劳动力综合素质与市场竞争力成当务之急。英国1870年《中等教育法》规定,强制学区中所有5-12岁的儿童入学,接受基础义务教育。1918年教育法取消小学学费,规定14岁为义务教育离校年龄而不准有任何的例外

。[5](p18)同时,如何提供综合性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预防疾病,降低生育风险,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确保所有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成为健康政策中心议题。1902年助产士法和中央助产士委员会应运而生,生育健康、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等服务迅猛发展。[6](p64)

1902年英布战争结局震动朝野上下,全国舆论哗然,国民体质和健康状况成为社会的热点。1904年英国政府组建关于国民体质恶化的联合委员会,1905年组建公立小学儿童医疗检查及用餐营养的联合委员会,1907年普遍实行学校医疗服务,1911年颁布《国民健康保险法》,1918年母亲与儿童福利法授权地方政府保护母亲、婴幼儿健康,且成社会服务主体。[7](p230)现代儿童福利、妇女福利、妇幼保健、家庭福利、基础教育、基本健康服务等制度框架诞生。

二次世界大战强烈刺激政府广泛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纠正自由市场经济体系失效,极大推动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制度发展,以家庭、福利、教育、健康为主的儿童福利制度形成。战争促使“集体主义国家”迅猛发展,战后首先通过是以卫生部长艾迪逊命名的艾迪逊法,其最大历史贡献是规定地方政府为工人阶级建造住房提供补贴,改善居住状况和生活环境,发展公共住房部门,极大改善国民的身心健康状况,显着提高所有公民的生活质量。[8](p38)最重要的是,1942年诞生的《贝弗里奇报告》奠定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框架,该报告建议从扩大覆盖对象范围、扩大覆盖风险范围和提高待遇标准的角度改革社会保险,建议建立家庭津贴制度,以根据家庭收入水平和生活需要为儿童提供某种形式的津贴制度,建议为所有公民,包括家庭主妇、无业人员、未成年人、退休人员提供全面医疗康复服务,建议为所有妇女提供生育津贴、遗孀津贴,建立覆盖全民和由摇篮到墓地的福利国家。[9](p4)1944年通过的巴特勒教育法规定,政府为所有儿童提供普遍的、免费的国家中等教育服务。1948年通过有深远历史意义《儿童法》,巩固现有儿童照顾立法,促进家庭社会工作。[8](p45)1948年工党政府创立全民健康服务(nHS),标志福利国家与社会政策框架最终形成。[10](p1)家庭、儿童福利、教育服务、健康服务和兴旺发达的公共服务体系为儿童发展营造适宜环境。

美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状况,为如何思考青少年问题提供又一典型例证。美国建国早期基本采取英国伊丽莎白时期济贫法制度与价值观念,儿童照顾形式主要演变脉络是济贫院的院内救济照顾、学徒契约、院外救济、孤儿庇护所和家庭收养,清楚反映儿童照顾形式演变背后隐藏的儿童保护福利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儿童优先和最适合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是家庭等观念发生革命性变化,为十九世纪末期的慈善组织运动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奠定价值基础、组织基础和广泛社会基础,儿童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成为公共议题。1909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白宫召开首次具有历史、划时代意义的白宫儿童福利会议,会议明确指出儿童问题的核心是,家庭生活是文明的最高和最好成果,除非迫不得已的原因,儿童不应被剥夺家庭生活的权利;儿童不应只是因为贫困的原因而被带离他们的家庭;收养家庭应为那些收养儿童提供最希望的照顾;政府应设立儿童福利局,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等。首次白宫儿童福利会议的首个副产品是以“资助父母法案”着称的“母亲年金法案”,目的是支持母亲继续在自己家中照顾她们的孩子。第二个重要成果是1912年成立了儿童福利局。以后美国分别于1919、1930、1940、1950、1960、1970、1980、1990、2000年召开白宫儿童福利会议,儿童福利范围不断扩大,由儿童福利、健康、教育标准扩大到青少年犯罪研究。与此同时,儿童福利局还管理联邦童工法、母婴法,管理联邦社会保障法中的儿童福利提供,管理紧急和婴儿照顾法,确保儿童福利健康发展,儿童法律保护框架呈“社会福利化”趋势。更为重要的是,美国儿童照顾发展变迁轨迹同样呈现整合化、服务化、规划化和福利化趋势,儿童福利范围覆盖家庭生活、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社区娱乐和法律保护。[2](p56)

北欧挪威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同样如此,儿童福利与健康照顾是福利制度基础,相关法律规定有儿童法、收养法、教育法和现金补贴法,儿童福利呈医疗保障化趋势。[11](p5)这说明挪威的儿童福利达到更高层次,健康照顾服务已超过教育而成为儿童福利主要内容。

欧美国家儿童照顾、儿童保护与儿童福利制度发展演变过程形成若干国际惯例和结构性发展规律,为设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选择儿童照顾方式和从事儿童保护提供宝贵国际经验。首先,少年儿童是社会福利与社会保护最基础、最重要的服务对象,是最典型的依赖群体,少年儿童因其身体、精神心理、人格和社会适应能力发育不成熟、责任有限而受到社会保护。这种思想价值观导致人们对待少年儿童问题应采取截然不同成年人的观察视角和判断标准,这种否定成人思维,承认少年儿童特殊需要,强调未成年人需要社会提供特殊保护服务思想,为现代少年法、少年刑法、少年司法和儿童福利事业奠定思想基础,体现人性之光。[12](p3)而且少年儿童的法律保护和司法保护是社会保护的最后部分,重点和关键是如何预防犯罪。其次,少年儿童问题核心是为其营造宽松、和谐、安全、优美生活环境,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生活,确保儿童少年身心健康、无忧无虑、快乐幸福成长,使他们成为未来社会合格主人公。如何发展家庭津贴和生育津贴制度,保持、支持家庭功能正常化发挥,是儿童福利制度核心。第三,少年儿童的核心问题是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确保正常的儿童社会化过程与环境,使其成为合格的、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这就要求家庭、国家与社会为少年儿童提供多样服务,以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各种基本需要,和谐家庭生活、环境卫生、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家庭照顾、义务教育、健康照顾、心理辅导、公共卫生、职业培训和社区服务等是儿童发展必须的基本服务,没有或缺乏或服务质量不高状况,必然直接影响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13]这意味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迫切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优质的社会服务和全面综合照顾保护。第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涉及众多领域,儿童福利成为联结家庭福利、妇女福利、社区福利、国家福利、社会福利和市场福利的最佳连接点、交叉点和重叠点,儿童福利至关重要。这意味儿童福利是观察文明发展程度、社会现代化、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阶段的最佳角度。第五,所有现代国家都承认保护少年儿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是政府不可推卸的基本职责。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成为观察、解决少年儿童问题的制度化途径,是社会发展基本方向。三、中国青少年中国青少年研究典范与理论基础均处于结构性转型过程之中,新型现代少年儿童研究典范的雏形清晰可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青少年研究蓬勃发展,取得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总体来说,像当代中国社会和少年儿童群体一样,少年儿童研究典范同样处于结构性转变过程之中,传统研究典范与现代研究典范并存共生,相互交织,成为中国社会基本特征。概括来说,中国少年儿童传统研究典范的首要基本特征是“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1949年以来,少年儿童实际工作与理论、政策研究的重点始终是如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如何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革命意志教育,如何进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国家对大中小学生进行广泛、深入、持续、全面政治思想教育成为中国教育体系的突出特色。这种结构性特征典型反映在少年儿童研究工作和理论视角中,成为传统研究典范首要特征。换言之,注重道德化福利观与伦理道德教育,是中国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基本制度特征。[14]令人欣慰的是,改革开放特别是1990年代以来,儿童发展十年纲要已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儿童发展领域已覆盖人口控制、计划生育、妇幼保健、食品营养、环境保护、安全饮用水、基础教育与扫盲、社区福利与家庭保障、儿童权益保护、优生优育优教等几乎所有领域。[15]

其次,少年儿童工作对象与研究对象存在双重标准,一方面所有少年儿童都是工作对象,另一方面只有极少数各类困境儿童和未成年犯是服务对象、研究对象,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中的选择性与困境儿童群体化特征明显,并未将所有少年儿童和正常儿童都纳入工作范围。长期以来,少年儿童工作与研究主要侧重某些特殊群体,在少年儿童福利与社会保护工作中,主要是局限于孤儿、弃婴、残疾儿童、农村儿童、贫困家庭儿童、流动儿童、服刑人员子女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等,他们是少年儿童群体中的困境儿童和失依儿童,是最易受伤害的群体。政府、社会为这些儿童提供优质机构照顾与保护服务,努力满足其基本生活和发展需要。[16]但是这种十分有限的国家福利服务反映出缺乏普及性的儿童福利制度,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缘国家福利保护。理论上说,所有少年儿童和未成年人都是国家儿童福利制度的基本服务对象,然而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正常儿童无法享受国家福利,甚至许多困境儿童尚未纳入国家儿童保护网,国家尚未完全承担照顾保护所有儿童的基本福利责任,选择性色彩浓厚。[17](p2)这种状况容易加剧用特殊性、而非普遍性,问题化、而非正常化的思维看待少年儿童问题,难以准确了解绝大多数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难以制定科学合理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框架。

第三,少年儿童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相对狭隘局限,侧重意识形态宣传和伦理道德教育,侧重于问题儿童和家庭,关注少数群体问题,以儿童福利、家庭福利、社区福利、健康服务、教育服务、公共住房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范围的儿童福利保护体系尚未成为基本的工作范围,少年儿童服务与保护范围过于狭窄,例如基础教育、健康照顾、心理咨询都未纳入福利范畴。长期以来,中国社会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非常狭窄,社会福利概念基本等同社会救助概念,这种状况自然影响儿童福利概念的内涵、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政策模式选择,结果是只有国家兴办的儿童福利院和儿童福利院收养的孤儿、残疾儿童才是儿童福利对象,只有基本的生活照顾和基本生活服务才算儿童福利基本范围,儿童心理咨询、基础教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健康照顾、社区服务等诸多基本儿童福利服务内容都不是儿童福利范围。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儿童福利院和基本生活照顾、基本生活服务之外的研究都不是儿童福利理论政策研究,自然也缺乏儿童福利理论研究的视角,刑法化与泛法律化的倾向比较明显。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普遍将儿童福利需要社会问题化,通常从社会问题化取向来看待儿童。这种状况基本成因是中国社会缺乏现代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的观念,缺乏福利文化基础。

第四,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研究工作分散在众多部门,形成条块分隔与零碎分散状况,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与制度化的儿童福利制度安排和思想理论体系,无法有效满足少年儿童不断增长和日趋多样的基本需要。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始终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多个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少年儿童日常管理和服务提供工作,例如民政部负责孤残儿童、流浪儿童和艾滋病致孤儿童的家庭寄养、机构照顾和生活养育,教育部负责适龄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劳动社会保障部负责职业技术培训工作,卫生部负责少年儿童的优生优育、食品营养、妇幼保健、预防接种、身体健康和学校健康,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计划生育、人口控制、生殖健康、母婴保健和健康教育等,中国青少年工作委员会负责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工作和少先队、共青团和各级团组织建设,全国妇联负责婚姻家庭、家庭生活、计划生育、妇女解放、妇幼保健和妇女权益保护等工作,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负责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特殊教育、就业培训、关爱保护和福利服务,人为将系统、整合的儿童需要分隔为不同部门的服务,自然难以满足儿童整合性发展需要。这种四分五裂的工作体制直接来源于缺乏以人为本和以儿童为中心的系统性儿童福利理论。

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主要是组织性、教育性和政治性的,功能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补救性,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思想体系,儿童福利制度功能作用发生负面转变,不利儿童福利政策发挥应有的积极性与发展性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少年儿童工作性质主要是政治性、道德化和组织化活动,且工作重点是预防青少年犯罪,注重社会结果和关注少数问题儿童,少年儿童工作体制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总体来说,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儿童福利理论无形中加剧这种状况,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服务提供和服务组织运作模式高度政治化,儿童福利化色彩淡薄。这种现实状况反过来又严重制约儿童福利理论发展,制约现代儿童福利思想广泛传播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政治化、刑法化、道德化的儿童福利理论产生广泛影响,导致少年儿童工作体制与儿童福利思想难以发挥应有积极作用,功能作用发生消极的影响。

现有少年儿童的工作体制和儿童福利研究模式存在诸多结构性、系统性、体制性弊端和负面影响,亟待改变,刻不容缓。首先,儿童福利价值基础“意识形态化”和“伦理道德化”,而非生活化与社会目标化,促使少年儿童过早涉足政治生活,加快少年儿童政治社会化进程,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造成少年儿童对政治议题不应用的反感、厌倦和消极抵触情绪,不利少年儿童成人后的政治参与和政治思想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去意识形态化已成当务之急。其次,服务对象的选择性,主要局限少数困境儿童和研究领域的局限性、犯罪问题化倾向,既违背儿童福利制度安排的普及性原则和正常化儿童为主的国际惯例,又极容易误导公众,还不利于体现政府的社会福利责任承担,不利于培养大批合格接班人和高素质的公民群体。第三,狭窄的社会福利与儿童福利定义、社会问题化的儿童形象容易造成人们的思想混乱,

对待儿童问题的刑法化与泛法律化解决的倾向加剧少年儿童问题的政治化和去儿童福利化,其结果常常适得其反,不仅无助于解决少年儿童问题,而且还可能加剧恶化现存问题状态。第四,分散分隔的少年儿童工作体系和缺乏综合性、系统性、整合性、以儿童为中心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容易忽视作为整体、全人的儿童,常常看到儿童问题的某个侧面或局部状况,不能最大化满足儿童的需要,不利于儿童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儿童优先和儿童权利原则实现。最重要的是,不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整合利用,甚至浪费宝贵资源,难以发挥综合性作用。第五,少年儿童工作的功能作用政治化冲击了儿童福利事业的人性化、保护性和福利性色彩,缺乏社会性、发展性、福利化、生活化取向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对儿童、公众没有吸引力。更为重要的是,少年儿童工作体制和运作模式政治化、组织动员化结果是无法有效团结广大少年儿童,无法充分发挥儿童福利制度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社会投资和社会融合积极作用。

四、社会政策框架与生活化儿童福利体系

社会发展议程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社会政策框架设计实质是如何设计现代社会福利制度,以改善全体国民的生活质量,提高个人福利与全社会的福利水平。社会发展问题核心是社会生活质量问题,社会生活质量问题实质就是社会福利与社会和谐,关键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市场与社会市场、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关系。社会政策是国家、社会有关社会福利基本原则与指导方针,目标是提高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福利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个人福利是个人幸福美好的生活,社会福利是全体成员的总体福利。

英美社会政策框架的基本范围广泛,基本包括经济市场和财富积累以外所有社会消费活动,主要是社会救助、社会保险、遗属津贴、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服务、社区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领域,覆盖国民日常工作生活的所有领域。[18](p2)在社会政策框架与社会福利制度中,少年儿童福利服务与社会保护处于基础与战略性地位。不言而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战略中,社会政策框架设计与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直观,事关社会发展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战略大局,事关国家、市场、第三部门关系框架,事关政府治理合法性与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等重大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重新设计、改造和重构中国的社会政策框架,发展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少年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既是最佳突破口,又是制度建设最基础性部分。中国拥有世界上绝对数量最多的儿童,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是全社会的责任,中国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优劣直接关系世界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优劣,儿童福利制度具有的重要现实意义、理论意义、政策意义和国际影响是怎样估价都不会过高。

社会结构转型时期中国儿童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基本方向是改革传统儿童福利制度,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体系,以满足亿万少年儿童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儿童福利制度与政策模式的政治化、组织化、意识形态、伦理道德化、条块分隔、狭义性、选择性和单纯政治思想福利等倾向明显,儿童福利制度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这种状况受国际环境、历史传统、政治体制、经济因素、社会结构与社会文化等多因素影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背景下,改革已有的儿童福利制度已成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国际惯例和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优先原则,按照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现状,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与政策模式选择的方向是十分明确的。首先,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生活化福利为主,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快乐幸福成长,生活化福利基本涵义是指少年儿童的基本需要是以衣食住行用玩乐体等生活需要满足为主,只有基本生活需要满足,才能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才能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目标。从理论角度说,社会福利研究对象就是生活问题,因为社会福利就是幸福美好生活。[19](p2)而且生活化儿童福利制度是解决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和组织化少年儿童等问题的基本策略。其次,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社会化福利为主,打破各部门兴办儿童福利的制度局限,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增设儿童福利局,以统筹规划和统一组织领导各行业、系统的相关工作,从社会体系和社会系统工程角度建设以儿童为中心,而非以服务机构为中心儿童福利制度。第三,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综合化福利服务为主,满足少年儿童多样化的基本需要,确保少年儿童身心健康与幸福快乐成长。这意味应将社会救助、家庭津贴、遗属津贴、设施服务与福利服务、教育服务、健康照顾服务、公共住房、就业辅导服务、社区发展服务、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都纳入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范畴,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照顾服务。第四,儿童福利制度框架设计应以发展性和预防利服务为主,努力降低或淡化刑法化、社会结果化和犯罪化倾向,转变价值观念,改变传统思维模式,从全新角度看待儿童问题。社会、政府有责任为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避免、防止他们走向犯罪之路。[20](p1)

为建立生活化、社会化与综合化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政策体系,我们应做和该做事情还有很多,思想观念创新、体制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理论创新和运作机制创新任重道远。首先,优化宏观社会环境,明确社会责任,为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少年儿童既是社会环境对应物与客体,又是社会环境组成部分和主体。如何为少年儿童营造适宜社会环境关键与核心是转变观念,改变人们对儿童问题错误观点。其次,价值观念更新和思想意识转变是构建新型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选择政策模式的前提,世界各国和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说明:除非有尊重儿童权利和基本需要思想,否则不会有真正符合儿童利益的儿童福利体制。[11](p208)因为价值观念决定社会行为模式,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观念革命是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基础。第三,在国务院职能部门中创造儿童福利局或更高行政规格的行政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协调全国少年儿童工作,这样既可克服少年儿童工作现存的条块分隔状况,又可以显着加强国家对少年儿童工作的领导,真正体现儿童优先和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显示政府福利责任承担,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地位,有利创造独具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社会政策模式。第四,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建立“学校社会工作制度”,为少年儿童提供全面社会心理支持。第五,为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特别是计划生育和提高人口素质国策,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儿童社会化、儿童生活照顾、情感安慰、身份角色塑造、家庭养老、家庭生活等诸多社会功能,为困难家庭建立家庭津贴制度、遗属津贴和养老津贴成当务之急,家庭津贴制度基本功能是确保家庭在遇到经济困难时不会因经济原因而影响家庭功能发挥,避免将“家庭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避免将“个人麻烦”转变为“公共政策”议题,充分体现社会预防原理,能在幸福美满家庭生活与建构和谐社会中发挥不可缺少积极作用。世界各国儿童福利与社会福利制度建设的国际经验、国际惯例也充分说明家庭津贴必要性。第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理论政策研究,探索中国特色的儿童福利理论体系与制度安排,特别是加强儿童福利基础理论研究,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的“社会福利”性质与社会政策属性,明确教育、健康照顾的“社会福利”性质,明确少年儿童工作目标,重新定向少年儿童工作和发展方向,广泛开展纵向历史比较研究与横向国际比较研究,开展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探索儿童福利发展变迁的结构性规律,总结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造福全人类。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3

  2018年,在市团委的带领和教育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XXX少先队以XXX少工委X届X次全委(扩大)会议为契机,全面履行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基本职能,有效推进少先队、学校共青团各项工作发展,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一、少先队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推进思想引领,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祖国的朴素感情。开展“红色旗帜代代相传”、“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系列教育活动XX场次,覆盖少年儿童XX万余人。加深少年儿童对党和国家的朴素情感。开展新年圆梦微心愿活动,在全市各族贫困家庭少年儿童中征集节日心愿,通过微信平台愿望清单,由爱心人士进行认领,全市近200名贫困家庭孩子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实现了新年愿望。还组织这些贫困少年儿童感受阜康文化建设,观看了电影,一起度过快乐的节日。开展“科学家进校园活动”3场次,覆盖少年儿童800余人次;举办“书香润心灵 悦读促成长”读书活动,引导中小学生与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少年儿童开启心灵之窗,覆盖少年儿童4700余人次。在“六一”期间在全市举办了“红领巾喜迎 我是党的好娃娃”少先队鼓号队大赛暨阜康市少先队员卡通形象会,通过鼓号队展演进一步提升少年儿童的仪式教育,增强仪式感。

(二)以推进少年儿童“融情教育”为抓手,加强少年儿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少先队活动课说课大赛、“在祖国的怀抱中”主题队日活动直接参与少年儿童1312人;“千名各族少年儿童与内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百名中学生与内地大学生结对子”活动中实现结对少年儿童1049人;“我在城里(农村)有个家”等融情活动直接参与少年儿童1256人,引导各民族少年儿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开展“你来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粽子”等融情实践活动15场,参与少年儿童9276人;“民族团结好伙伴”、“少年儿童共话民族情”等15场主题队日活动的开展,直接影响少年儿童4274名,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少年儿童的交往、交流、交融。在六一前夕,与宣传部、教育局联合举办百名美德好少年颁奖典礼,同时,组织各民族少先队员600名、贫困学生50名,为他们献上一台精彩的儿童木偶剧《小蝌蚪找妈妈》,引导少年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面对各种困难,要有勇敢、自强、自信的品质。在暑假期间开展“红领巾双语”小课堂活动6场,聘请优秀返乡大学生为辖区流动务工人员子女、访惠聚人员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开展学习辅导、趣味思想教育。

(三)积极开展“牵手行动”关爱活动,竭诚服务少儿成长。制定了《阜康市重点少年儿童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牵手行动”任务分工及督导考核办法》和《阜康市重点少年儿童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制度及职责分工》,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与任务,170名重点少年儿童实现了与帮教辅导员的结对。充分利用“3·5”中国志愿者日、宪法宣传月等节点,在全市各基层团组织开展法律法规、安全自护、防灾减灾等宣传教育活动3场次,并组织重点少年儿童参与其中,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群体应变自护能力。开展“献爱心促融情助稳定”爱心捐助活动,组织全市各级少先大队收集旧教材、工具书、文化用品、闲置衣物等1200公斤,通过整理发放给需要帮助的少年儿童。

(四)持续提升自身建设,夯实少先队工作基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核心作用,更好地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激发少年儿童的成长梦、成才梦、报国梦,提高我市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科学化水平。下发《关于做好校级少先队员代表工作的通知》,加强了少先队中队、小队建设,推进小干部任期轮换制度,规范小干部民主选举程序。努力加强少先队基础知识的教育。在各少先大队,利用少先队阵地及“六一”儿童节等节庆日,加强少先队队史、队礼仪、队基础知识等教育,增强少先队员的荣耀感,各校的少先队基础知识水平进一步增强。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巩固(红领巾)广播站、队室、主题中队会等阵地,加强少先队组织对社团的指导和干预。将辅导员培训作为工作重点,为辅导员的成长创造条件。开展了阜康市辅导员技能技巧大赛,选派了3名辅导员参加昌吉州少先队辅导员技能大赛,并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力量。组织开展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1次,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有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能掌握少先队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有效指导少先队活动的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辅导员。

二、学校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

(一)扎实做好学校团员青年思想引导。扎实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大宣讲15场,受教育学校团员青年近2000余人。举办“书香润心灵悦读促成长”读书活动,引导少年儿童与书交朋友,与智慧牵手,让书籍为少年儿童开启心灵之窗,参与团员青年1200余人。通过开展各类团员青年体育赛事、“去极端化”小品文艺巡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约10场次,覆盖团员青年4000余人,深化团员青年的“去极端化”教育工作。坚持用优秀学生团员典型激励少年儿童,大力开展“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先进典型评选,挖掘学生团员身边的温暖与感动,教育引导学生向身边典型学习。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团员青年,举办了“青春喜迎同心建功总目标”青春分享·音乐会,并对优秀青年进行表彰,进一步教育全市广大青年团员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弘扬“五四”精神。

(二)有效开展学校团员青年关爱行动。以“法治进校园”为抓手,增强学校团员青年法治意识,充分利用“3·5”中国志愿者日、宪法宣传月等节点,组织普法宣传员、法律援助志愿者宣传法律知识、政策法规等,受教育团员青年3500余人在全市各学校团组织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自护、医疗救护、防灾减灾等实践演练活动,受教育团员青年2700余人,切实提高少年儿童群体应变自护能力。

    (三)抓好学校团组织建设工作。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如学校党团联系例会制度、民主评议考核团建制度等,将学校党建与团建工作结合起来,并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考核当中,做到党建带团建。在学校创新的开展民主评议团员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团员学习团的基本知识,重温《团章》,让学生评议团员的表现,通过找差距、查不足,不断增强团员的意识和素质。实施“青春面对面”机制,定期开展团员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思想和成长,针对不同类别学生普遍面临的思想困惑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收集和总结,为学生教育引导工作打好基础。加强班级团支部、年级团总支、学校团委各级团组织建设,规范选举程序,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严格执行入团标准,提高团员质量,规范团员注册程序,规范数据信息统计,按照“一证一卡一档一信”的要求,实行团员规范化管理。坚持执行入团宣誓、戴团徽、唱团歌、过团日和“三会两制一课”等工作制度,狠抓团员意识教育。

(四)助力学校团员青年健康茁壮成长。为促进学校团员青年健康成长,坚持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合理设置团员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在管理设置方面,依托学校团委和团总支层层建立青年志愿者服务组,日常活动的开展由学校团委统一负责管理,面向校内外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在内容设置方面,结合学校团员青年的特点及实际,立足团员青年的成长成才,适当的面向社会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做到有的放矢,不走过场。如:“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天山天池山地马拉松赛事、第二届天山武林大会等志愿服务活动。通过适当的参与各类社会层面的志愿服务活动,不但提升了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了各学校团员青年间的交流、交往和交融。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员有待稳定。少先队辅导员属于少先队组织,更属于学校。由于学校领导存在“大力抓好教育教学工作”的思想对少先队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学校在安排辅导员上,随意性很强,人员调换比较频繁,影响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发展。

二是评价有待完善。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兼代其它学科,不是专职地从事少先队管理和研究工作。而学期结束后,评价少先队工作的重心往往是该辅导员所带班级的教育教学成绩。没有专职的工作定位,造成少先队辅导员的地位不被重视,工作也就不能正常开展,评价也难以定夺。

三、解决办法

   一是逐步解决学校“缺人干事”问题,增强少先队的自转能力和服务功能。督促学校对少先队辅导员做到随缺随配,每年至少对少先队辅导员进行一次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工作能力、明确工作任务、掌握工作方法,尽快成为少先队工作的行家能手。

二是两把尺子给辅导员“定身”要使少先队辅导员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应该首先解决其身份问题。在对辅导员评价时,要用两把尺子去衡量。将辅导员在少先队工作中取得的荣誉纳入职称考核内容,落实辅导员各项待遇,让少先队辅导员和广大教师从政策上感受到少先队工作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以“青春喜迎党的”为契机,开展专题报告宣讲、青春故事分享、团队仪式教育、网络主题活动等,教育引导各族团员青年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理想信念。

二是通过XXX及寒假重要节点,在各少先大队中广泛开展“你来我家吃馓子,我到你家吃月饼”、“我在城里(农村)有个家”等品牌活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4

【关键词】代谢综合症儿童肥胖病因分析

1小儿神经内科代谢综合症的诊断

世界卫生组织把一个人身上出现高血压、高血脂、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等多种病理状态集结的疾病,统称为“代谢综合症”。作为一种多病因、多组成、多表现、多危害的特异性症候群,代谢综合症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肿瘤等诸多疾病的共同病理基础。

依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公布的我国小儿神经内科代谢综合症的诊断标准。符合以下5项条件中任意3项,就可认定为代谢综合征:

①甘油三酯≥1.1毫摩尔/升;

②高密度脂蛋白,男孩<1.17毫摩尔/升,女孩<1.3毫摩尔/升;

③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

④腰围大于同年龄、同性别总体人群腰围的75%;

⑤收缩压或舒张压大于同年龄、同性别及同身高总体人群的90%。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5~17岁儿童中,有64.1%的人出现代谢异常。15~17岁的青少年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为3.3%,另有19.8%的青少年至少有2项指标异常,64.1%的青少年至少有1项指标异常。

2儿童代谢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分析

儿童代谢综合症是一种可以致死的、可以治疗的、但往往又不被人们所重视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代谢综合症(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我国国内多数研究者认为“胰岛素抵抗”是代谢综合症的始动因素。胰岛素抵抗及继发的高胰岛素血症,可导致一系列的代谢紊乱和心脑血管疾病,是冠心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共同土壤”。

代谢综合症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儿童及青少年的健康,它是身体代谢失调(如腹部肥胖、高血压和胰岛素抗性等)的一个总称,能够增加患心脏病、动脉壁斑块积累和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风险。许多儿童代谢综合症的患者都存在肥胖、营养过剩、贮脂过多等异常。脂肪在胰岛细胞堆积可导致β细胞分泌功能受损;在骨骼肌和肝脏堆积可致ir;肝脏贮脂过多还可导致血脂异常;血脂升高可致血栓形成和炎症状态,肥胖还可致高血压。这些异常深层次的病理机制均可能与脂肪组织功能异常有关。代谢综合症有时也叫做x症候群,被认为与肥胖、缺乏运动和遗传等多种风险因子有关。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征包括腹部脂肪组织过多、高血压、胰岛素抗性或葡糖不耐性、血脂紊乱、甘油三酯水平高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以及血液凝结的异常等。临床研究发现rxr(retinoidxreceptor)蛋白在脂质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这种蛋白能够与其他几种核受体结合并形成分子复合体—heterodimers(异构二聚体)。每个复合体然后控制与调节脂质和胆固醇代谢有关的特定基因。当rxr与一种叫做ppar-gamma的细胞核受体结合时,它能活化一套基因;当与另外一种lxr受体结合时,它会活化另外一套基因,但所有这些基因都与脂质代谢有关。

3儿童代谢综合症防治方法与措施

儿童期肥胖呈日益增加的趋势。肥胖不仅严重影响到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会带来自卑、自闭等心理和行为问题。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针对儿童代谢综合症进行防治?首先,对儿童进行饮食行为、生活方式、体格发育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同时,对儿童期肥胖的危害、成因及早期干预,每位家长都应密切注意孩的肥胖问题。第二,密切注意儿童肥胖两个高发期。婴儿期:在婴儿期,孩子活动范围小,睡眠时间长,吃的食物营养丰富,加上有的父母给孩子进食不控制,这样很容易造成肥胖。在婴儿期肥胖的孩子,到两三岁以后,随着孩子活动量的增加,肥胖现象可以改善。学龄初期:中度以上单纯性肥胖的儿童,开始发胖的年龄大多在5岁左右。这个时期儿童的肥胖主要是由不良生活方式所致;过多地吃甜食和洋快餐,加上运动过少等原因。这个时期,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饮食多加指导,就可以减少肥胖发生的可能。

4小结

代谢综合症的发病是个长达数年且悄无声息的过程,但鉴于其危害巨大,提醒家长对肥胖儿童进行早期预防,坚持运动锻炼和调整饮食等健康生活方式,必要时接受系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5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绘本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和家长的认同。今后,中心将提供绘本资源,运用“绘本阅读+亲子共读+心理辅导”模式,为儿童提供绘本阅读服务的同时,宣传亲子共读理念,同时通过绘本表演、心理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的理念与技术,在提高儿童阅读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同时,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6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了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839号(教育类344号)提案答复的函。全文如下: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收悉,经商国家卫生健康委,现答复如下:

  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工作。

  一、制定政策文件,对青少年预防抑郁症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国家和教育部在一系列关注青少年精神健康、预防抑郁症教育的文件中,都对青少年精神健康、抑郁症防控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01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明确将抑郁症定义为精神疾病。2019年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宣传部、文明办、网信办、教育厅(委、局)、民政厅(局)、财政厅(局)、广播电视局、妇儿工委办公室、共青团、妇联、关工委12部门联合《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要求,到2022年底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落实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干预措施。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组织辖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将防治抑郁症作为试点特色项目,加大重点人群干预力度,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学、高等院校所有学生的必修课,每学期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授课,指导学生科学认识抑郁症,及时寻求专业帮助等。

  二、多渠道推进青少年抑郁症防治工作

  (一)加强抑郁症防治工作部署。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宣传部、中央综治办、民政部、教育部等22个部门共同印发《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健康中国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作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卫生计生牵头、综治协调、部门各负其责、各方积极配合的心理健康服务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机制和目标责任制,推动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单位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各级各类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衡量干部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提升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理素质。《方案》中明确要求,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要在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建立协作机制;与民政、宣传、文明办、广电、网信、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7

[关键词]社区管理;儿童保健;服务模式

我国有3.6亿儿童和青少年,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为广大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卫生工作的要求。【1】儿童保健是对儿童进行整体的、全面的、连续性的健康管理。随着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含义的改变,儿童保健概念也随之变更,即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适应社会能力的全面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社区管理模式下儿童保健服务的工作绩效,本文从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出发,提出了社区管理模式下如何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的措施,使得社区医疗机构在构建卫生保健网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儿童保健服务的内容

儿童保健主要是在医生的带领下对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进行负责,并指导公共卫生医师及预防保健医生与社区护士进行具体管理。其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及学龄期保健。①新生儿保健是工作以喂养、保温及清洁卫生为主。②婴幼儿保健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过程中实施的保健,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创伤、中毒、传染病为主。③学龄前期保健是指3~7岁儿童的保健,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和传染病为主。④学龄期保健是指7岁到13岁(青春期前)的保健,保健工作以防止龋齿、近视和慢性疾病为主。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工作是重点。

另外,社区免疫接种也非常重要。儿童免疫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包括①儿童的建卡,主要是完成儿童基本资料信息管理。②接种登一记管理,主要是接种登记、修改特殊情况的接种日期、打印疫苗的接种预约时间、打印儿童的接种卡等。③接种记录的补登,主要针对流动儿童的历史接种情况进行补录,以保证该儿童有完整的接种一记录。④各类报表生成与统计,可以生成和打印免疫接种情况月报表、儿童免疫完成情况年报表、儿童预防接种年龄组人日统计表等等,可以一次性生成所有报表,非常方便、快捷

二、儿童保健服务管理模式的构架

为儿童保健服务提供相适宜的管理模式,强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儿童保健管理中所起的基底作用,以其作为儿童保健管理的核心机构,为辖区内全体儿童提供常见疾病诊治、基本保健及特需服务。

儿童保健管理工作主要由全科医生团队完成,全科医生负责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并负责指导公共卫生医师及预防保健医生与社区护士进行具体管理工作,或者是由全科医生指导下的专职儿童保健医护人员负责儿童的系统保健工作。同时,这种模式还强调要进行儿童动态监测及其他相关成长发育等健康监测工作。[2]在这种模式下,卫生行政部门上要承担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行政管理,妇幼保健部门承担对儿童保健工作的技术指导,疾病预防与控制部门承担对儿童计划免疫与预防接种的业务指导工作,妇幼保健的上级机构或相关医院承担对儿童疾病诊治指导并接受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转诊。

三、社区管理模式下加强儿童保健管理的措施

3.1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

目前群众对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愈来愈呈现多元化、多层次的特点,从最基本的测量身高、体重,到较高层次的智力发育、行为指导;从身体不适到精神心理异常,为保健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内容。为此,儿童保健服务必须适应这种现状,必须迅速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以优质服务赢得服务对象的信任,在技术一服务一效益的良性循环中增强自身活力,并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保健服务资源及管理网络,尽可能将基本服务覆盖所有的辖区儿童,所提供的保健服务内容能够覆盖所有年龄段的儿童,使特殊服务尽可能满足所有需要享用的儿童,满足社会的需求。

3.2组织培训、定期指导

在新形势下,要提高儿童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也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服务、规范管理才能实现。为此,要贯彻社区健康服务的工作方案的要求,选拔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业务能力强、政治思想好、服务态度优的儿科或妇幼医师担任儿保门诊工作,通过开展各种社区儿童保健的有关理论、技术操作和服务内容的培训活动,尽快转变他们的观念,适应社区健康服务工作,宣传防治与质控作为重点的体弱儿童管理和小儿“四病”,同时推广儿童心理、眼保健、口腔保健等适宜技术,并对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从事儿保工作。【3】并定期组织区、镇妇幼保健部门到各社区健康服务站儿保门诊检查、指导工作,及时指导工作中的不足之处,组织个服务站之间进行相互参观学习,吸取他家之长。

3.3制定考核标堆,进行评估

对社区健康服务站进行评估,有利于社区服务质量的提高,根据各地区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阶段评估和年中审查,对表现突出的单位进行奖励,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划拨社区预防保健基本服务补助经费的依据。对于达不到标准的单位,给予相应的措施处理。

四、体会

儿童时期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最迅速、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卫生保健和教养方法是否得当,不仅关系到儿童的健康成长,而且对他们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进行定期地、动态地、系统地观察和了解,及早发现缺点、疾病,及时予以矫冶和指导,使社区健康服务真正的走近千家万户,使儿童享受到最基本的健康保健服务,有利于儿童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应充分发挥社区儿童保健的地区性和可及性优势,加强完善社区儿童保健工作,提高社区居民对儿童保健的认识,将儿童保健工作系统化,及时发现儿童的健康问题并加以预防控制,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成长。

参考文献:

[1]徐志浩社区儿童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6).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8

【中图分类号】G478 R179

【文章编号】1000-9817(2012)01-0001-04

【关键词】学生保健服务;组织和管理;卫生保健提供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学生是一个处于身心健康和综合素质发展关键时期的特殊群体,学生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及社会和谐发展。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人群高度聚集、群体性事故和公共卫生事件多发的特殊场所。学校卫生工作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7年5月7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学校卫生工作的措施和要求。现就学校卫生工作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述评如下。

1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

1.1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起步 学校卫生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它最初在学校开展一些以促进学生健康为目的的项目,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学校卫生工作始于20世纪初,1925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当时的北京市政府警察局在东城合办卫生事务所,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包括学校卫生工作,逐渐在学校开展学生体检、健康检查、健康教育及预防接种等工作。1929年2月,当时国家政府的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组织了学校卫生委员会,同年颁布了“学生健康检查规则”。该学校卫生委员会是我国第一个有关学校卫生的行政管理专门机构。1935年制定了“城市小学学校预防沙眼方案”,供推广实施。但由于当时的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军阀混战,学校卫生工作没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设施,医学院校没有设立预防医学专业,从事学校卫生工作的专业人员很少,学校卫生工作几乎没有开展。

1.2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平稳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十分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发展儿童健康和学校卫生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51年8月6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了《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就学生体检、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等做出明确规定。同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召开了首次全国学校卫生工作会议。自1951年到1966年教育部或/和卫生部有关学校卫生工作的通知、指示、政令等十多项,主要涉及学校卫生管理机构设置、学校医务人员编配及职责,要求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爱国卫生运动、加强改善学生营养、预防接种、防止传染病流行、学生常见病防治等。如1961年1月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保护学生视力的通知》;1964年9月,卫生部、教育部、文化部、建筑工程部、国家体委、、全国妇联、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联合《关于试行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草案)的联合通知》等。上述法规政策的规定为新中国学校卫生工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并使学校卫生工作体系逐步得到完善。20世纪50年代,随着部分医学院校学校卫生教研室的设立和各级卫生防疫站学校卫生科的建立,全国学校卫生保健工作初具规模,学校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得以逐步开展,并在工作中逐渐完善了各级学校卫生保健系统。1960年,随着学科研究领域的扩展,学校卫生学改名为儿少卫生学,由叶恭绍教授主编的全国医学院校使用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的出版,标志着儿少卫生学科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1966-1976年的“”,使学校卫生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1978年4月14日,教育部、国家体委和卫生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通知》,要求恢复或重新制定学校卫生规章制度,学校卫生工作得以恢复。学生近视眼、龋齿、蛔虫、沙眼、肺结核、鼻病和脊柱弯曲异常等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工作得以恢复,并逐步得到发展。

1.3中国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是学校卫生发展最快、成效最大的时期。1979年5月15-22日,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体委、卫生部、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会议明确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高对体育卫生工作的认识、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机构、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卫生规章制度、重视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会议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2007年5月7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指导等一系列卫生政策措施,将对学校卫生工作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1.3.1学校卫生管理法制化 1979年12月6日教育部、卫生部联合颁布了《中小学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80年8月26日联合颁布了《高等学校卫生工作暂行规定(草案)》,1990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教委和卫生部颁布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对学校卫生工作任务、工作要求和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使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法制化。为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教育部、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和学校卫生标准,包括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学校疾病防控、学校健康教育、学生健康体检、学校卫生设施与条件建设、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机构及人员管理等。如《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2002年)、《学校食堂从业人员上岗卫生知识培训基本要求》(2006年)、《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1992年,2008年重新修订)、《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2003年)、《中小学生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08年)、《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2008年)、《中小学校卫生室器材与设施配备目录》(1993年)、《关于农村学校卫生厕所建造的指导意见》(2004年)、《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2008年)、《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876-2002)、《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实施方案》及《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暂行管理办法》(2000年)、《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5年)、《高等学校医疗保健机构工作规程》(199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监督工作的通知》(2010年)等。

1.3.2学生健康监测制度化 《1978-1985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将“对我国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形态、机能、

素质进行调查研究”列为纲要19项主要任务的第3项,1979年在16个省市开展了7~25岁城乡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调查。1985年,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国家科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开展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性、多民族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在1985年调研的基础上,1987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原国家教委等6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结果和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意见》[(87)教体字022号]中,明确提出建立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研的制度,以及时了解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新的健康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确定每5a开展一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自1985年至2010年已成功地组织开展了6次大规模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工作。2002年,在每5a开展一次大规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的基础上,又在全国部分地区和高等学校建立了“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网络”,每2a开展一次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从而形成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年)明确要求,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使青少年学生每年都能进行一次健康检查。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对健康体检项目、经费解决途径、体检机构资质、健康检查结果反馈与档案管理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1.3.3学生常见病防治规范化 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全国爱卫会共同下发了《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1992年)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1993年),对学生常见疾病(沙眼、视力不良、龋齿、牙周病、贫血、营养不良、肥胖、肠道蠕虫病等)的筛查、治疗和预防,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等方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国学校卫生工作者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等措施,经过10a的努力,使得曾经严重威胁我国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沙眼和蛔虫感染两大疾病患病率大幅度下降,如城乡学生沙眼患病率分别从1992年的15.88%和17.87%,下降到2000年的7.5%和8.0%;城乡中小学生蛔虫感染率分别从1992年的14.94%和26.60%,下降到2000年的1.1%和6.6%,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蛔虫感染率已下降至1%以下,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1996年3月,农业部、卫生部、国家教委和国家轻工总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大豆行动计划”的通知》,确定了10个经济欠发达的县(市)和2个经济较发达县(市),进行课间为中小学生提供营养丰富的豆奶为主的“大豆行动计划”的试点。1997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学生营养午餐”。2000年8月,经国务院领导批准,由农业部牵头实施的《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正式启动,该计划是借鉴国际经验,为改善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向在校中小学生提供由定点企业按统一质量标准生产、配送的学生饮用奶的专项计划。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和家长的营养知识教育,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内容,实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要求学生营养餐要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学校组织、家长自愿”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作用,动员各有关部门、生产企业、中小学校、民间团体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要因地制宜,探索学生营养餐的发展途径与做法;要坚持质量第一,把好卫生关;贯彻科技支持;要开展宣传教育,取得全社会支持;要与现有大豆行动计划、学生奶计划等专项计划相配合。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科学营养等健康教育,建立和完善青少年营养干预机制。201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意见》,提出了启动国家试点、支持地方试点、改善就餐条件、鼓励社会参与、完善“一补”政策等五方面内容。

2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

2.1学校卫生法制化建设有待加强 1990年4月25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6月4日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10号、卫生部令第1号的《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作为指导学校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已公布20余年,其中部分条款已不适应当前学校卫生工作实际和现实要求。另外,《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力度不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

2.1.1《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需要修订 《条例》应将学校教师及职员纳入学校卫生服务中,因为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性社区,学生、教师及职员是学校这个特殊社区的组成人员,他们的健康状况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如教师、职员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造成学生伤害,甚至死亡时有发生;教师、职员患传染性疾病致使学生感染,甚至暴发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因此,在《条例》的第一条和第二条规定中应该纳入学校教师、职员的健康问题。《条例》应纳入特殊学校,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三条规定了“本条例所称的学校”,没有体现特殊学校,如盲、聋、哑学校,培智学校等,这部分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服务,不能体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及社会公平性。《条例》第六条规定了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预防性监督,但2004年《卫生部关于卫生行政许可项目清理结果的通知》(卫政法发[2004]277号)显示,2004年5月19日《国务院关于第三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公布取消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卫生许可。造成许多地方无法依据《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开展“县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校舍的选址、设计实行卫生监督”,使得学校选址存在问题,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另外,学校食堂、厕所、卫生室等布局不合理,造成学校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有发生。《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和常见病是20世纪80年代问题,现在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发生明显变化,伤害已经成为学生的第一位死因,近视眼、肥胖、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学生主要健康问题;学校卫生工作重点需要在常见疾病防控基础上,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早期预防、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监测及干预等工作方面。《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了各级卫生防疫站的职责,但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存在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需要修订《条例》对各部门职责进行明确分工。

2.1.2学校卫生政策法规执法力度需要加大 《条例》第五条规定: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6h,中学不

超过8h,大学不超过10h。《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制定并落实科学规范的学生作息制度,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h,初中学生9h,高中学生8h。但家长、校长、社会对“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及学校卫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而是“智育第一”的观点,追求中考、高考升学率为中心的意识,仍强势存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贯彻落实不够,《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执法不力。

2.1.3学校卫生标准需要制订或修订 学校卫生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有利于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常见病和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开展,有利于规范学生健康管理和学校卫生服务。学校卫生标准的对贯彻执行学校卫生法规、加强学校卫生监督管理有重要意义,对强化学校卫生的科学管理具有推动作用,学校卫生工作呈现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但截至目前,我国学校卫生相关标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部分标准还存在标龄太长,如《标准对数视力表》(GB11533-1989)、《儿童少年血红蛋白筛检》(GB/t17099-1997)。现有标准不能覆盖所有健康问题,特别是某些主要健康问题,如儿童青少年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没有中国的标准。因此,亟需完善学校卫生技术规范、工作规范、管理规范,确定儿童青少年形态指标、机能指标、素质指标、健康状况和身体测量正常值,完善并拓展学校建筑设计与设施、学校生活服务设施、学校家具及教具、儿童青少年卫生用品、教育过程、儿童青少年健康检查及管理、健康教育规程等方面的卫生标准。

2.2学校卫生管理体系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四条规定: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卫生部和教育部均有相关司局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规划,在省、地市和县级卫生厅、局和教委负责当地学校卫生规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使得各地在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时在规划上没有作为一个整体、在工作上没有形成一个平台、在管理上没有建立长效机制,从而影响学校卫生工作的开展。

2.2.1学校卫生管理网络不健全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600:1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但由于学校人员编制限制,很难达到《条例》规定,大部分中小学校甚至没有校医。有校医的学校,由于校医自身素质、工作任务繁重琐碎,仅限于对学生的轻微疾病作应急处理,很难开展相关传染病预防、学生常见病登记等学生卫生保健工作,使学生常见病的三级预防工作不能顺利开展。

2.2.2学校卫生监督指导滞后 本世纪初,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的意见》,卫生部司局内部调整,监督司撤销学校卫生处,职能分散到相关司局;2001年各级卫生防疫站也进行机构调整,分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部门,针对学校卫生监测、监督和技术指导职责划分不清,出现工作衔接不畅、推诿等现象。另外,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被取消,学校卫生工作多被纳入公共卫生科或者慢病科室,而这些科室工作繁忙,涉及学生的预防保健工作很难系统开展。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监督中心亦未设立独立的学校卫生监督科,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分别由食品卫生、环境卫生等科室负责,致使某些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成为盲角,而某些学校又陷入重复监督中,加重学校负担。

2.3学生健康监测体系不完善 教育部牵头,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参与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自1985年起每5a开展一次,已经进行了6次调查;教育部自2002年起在部分省市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系统,每2a开展一次监测活动。这2个调查系统形成了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监测)及公告制度。自1990年开始,卫生部建立了学校卫生年报制度,学校卫生统计年报表纳入国家正式卫生监督体系,并于1991年开始试报,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每年向卫生部上报学校卫生监督情况、学生预防保健和学生疾病发生情况。目前,卫生部监督局已经建设了学校卫生监督信息直报系统。卫生部分别于2005年和2008年开始了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

上述学生健康监测系统的建立使我们初步掌握了中国学生生长发育、学生常见病现状和发展趋势等信息、为中国学校卫生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了基础,起到了很好的探索和先导作用。但是,中国中小学生健康监测体系和信息系统不健全,在信息的收集、共享和利用上存在很多困难。如监测点校代表性不足、随意性大;数据收集渠道不畅,质量差;监测内容不能反映学生健康状况的全貌。同时,未形成一个多部门共享的信息收集和互动网络,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为学校卫生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2.3.1学生健康监测内容不全面 青少年体质包括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行为和适应能力,目前在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中涉及体格发育、生理功能、身体素质及相关疾病。例如,1985-2010年的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检测项目主要涵盖形态、机能、素质、健康状况4个方面的24项指标,包括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上臂部皮褶厚度、肩胛部皮褶厚度、腹部皮褶厚度、脉搏、血压、肺活量、50m跑、立定跳远、斜身引体(7~12岁男)、引体向上(13~22岁男)、仰卧起坐(女)、握力、50m×8往返跑(7~12岁)、800m跑(13~22岁女)、1000m跑(13~22岁男)、坐位体前屈、视力、龋齿、血红蛋白、粪蛔虫卵、月经初潮、首次遗精等,但缺乏心理发育和适应能力监测。另外,缺乏青少年体质健康相关因素的监测,如健康相关行为监测、学习卫生及生活环境卫生监测等。

2.3.2学生健康监测人群覆盖不全面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监测)目前只覆盖了正常儿童和青少年,对于肢体残疾,听力、视力残疾,智残儿童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及生理功能,以及肥胖、营养不良等常见病的发生率则缺乏全面数据。各种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学生也应当纳入到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体系中来。

2.3.3学生健康监测管理不统一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由教育部牵头,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但各省、市、自治区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业务牵头单位不甚统一,甚至是临时组建队伍。同时,学生常见病防治监测,因病缺勤、因病休退学、死亡监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等,目前基本没有开展。卫生部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学校教学生活环境卫生监督,但各地市的学校卫生监督工作发展极不平衡。

2.4学生重大疾病防控适宜技术缺乏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

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持续上升,乡村学生上升幅度大于城市学生,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2010年学生发生肺结核、乙肝等法定报告传染病524539例,死亡313例,学校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占全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80%以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要求,通过5a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普遍达到国家体质健康的基本要求,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营养不良、肥胖和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针对近视、肥胖、传染病、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中小学生重大健康问题,目前还缺乏相应防控适宜技术。

2.4.1肥胖筛查和控制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制定了《儿童青少年肥胖控制指南》,但实际工作中缺乏儿童肥胖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适宜技术。儿童青少年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没有接受过专门技术培训,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质量受到影响。农村地区中小学仍然面临着体育、健康教师编制不足、工作量过大、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大部分乡村学校的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体育、医学教育背景,因知识、能力所限,很难高标准地完成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目标,直接影响课程教学质量和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

2.4.2近视筛查与预防适宜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视力检查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调查中所使用的检查方法,主要适用于教育学现场筛查,无法取代临床检查。发挥眼科医生和基层校医积极性,完善近视的筛查程序势在必行。国家应加大人力、物力方面的资源投入,开展检影验光、现场视力检查相结合的大样本调研活动,进一步规范视力不良筛查、诊断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将国内外研究最新进展转化为实践,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应树立“治假(近视)是手段,防真(近视)是目的”的观念,坚持治疗。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帮助青少年掌握科学用眼知识和方法,降低青少年近视率;中小学教师和家长都要关注学生的用眼状况,坚持每天上下午组织学生做眼保健操,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控制近距离用眼时间。学校每学期要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2次监测;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照明、课桌椅达到基本标准,改善学生用眼卫生条件。落实《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2008年)。

2.4.3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还不完善 我国现有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存在机构设置不够完善、人力单薄、设备不全,应急预案存在内容不够细致或操作性不强,事件发生后的危机处置迟钝,部门之间缺乏协作、联动。同时,现有学校突发公共卫生防控体系的研究不多,且多从整体角度设计,研究多限于宏观政策方面,应急预案在设计和制定上缺乏全面、系统的危害性和脆弱性评估,和当地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缺少一整套系统、规范、科学、应用性强的防控体系和处置手段。尤其在我国农村地区,有部分学校甚至连基本的公共卫生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他们不仅容易发生突发卫生事件,而且一旦发生往往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因此,亟需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适宜技术研究,建立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体系和工作机制。

3 学校卫生工作的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发展思路,将心脑血管病、肿瘤等重大非传染疾病防治和城乡社区常见多发病防治作为发展的优先主题。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目标是实现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2007年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明确指出,儿童青少年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水平不仅关系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而且关系整个民族未来的健康素质,必须把增强儿童青少年体质、促进他们的健康作为战略任务。因此,儿童青少年健康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基础。另外,加强学前教育,需要关注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教育过程和教学形式适合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农村地区教学网点布局调整,需要关注寄宿制学校卫生管理、常见病防控、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等;西部农村贫困学生营养补贴,需要进行学生营养教育和营养干预,营养补贴政策落实及实施效果监测和评价。《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18岁以下儿童伤害死亡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6,控制儿童常见病和艾滋病、梅毒、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以2010年为基数下降1/3,控制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超重/肥胖、营养不良发生率等目标要求,为开展学校卫生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将促进学校卫生工作的全面发展。

4 当前我国学校卫生工作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1学校卫生政策层面 积极推动《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修订工作;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规划;制定学校卫生标准,特别是针对寄宿制学校及幼儿园相关卫生标准;制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落实情况督导、检查要求。

4.2学校卫生组织管理层面 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在政府领导下多个部门共同协调,包括教育部门、卫生部门、体育等部门,以及卫生部门内部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学校卫生工作平台,将学校卫生作为一个整体,才能更好地纳入国家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有利于将学校卫生工作所需费用纳入公共卫生经费支付范围。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9

一、高度重视、凝聚人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一)进一步加强关工委机构自身建设。我局关工委与抚州市关工委联合下发《关于切实加强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后,各地加强了关工委组织建设。现在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立了关工委组织,关工委主任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分管领导和学校领导担任,关工委成员由素质高、能力强、经验丰富、有一定的影响,且有一定数量的“五老”(校内校外的均可)同志担任。关工委下设了办公室,确保了关心下一代工作有机构,具体事情有人做。

(二)积极配合做好关爱报告团工作。为充实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开拓学校德育的途径、形式,丰富学校的德育资源,市、县(区)关工委成立了关爱报告团,聘请了一批德高望重、学识渊博、造诣深厚、阅历丰富、热心奉献的老同志担任关爱报告团成员。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每学年都要会主动聘请、精心组织、妥善安排关爱报告团成员为学生作1-2场报告,各学校每学年听报告的学生面达到了30%以上,一个学生在一个学段(如小学、初中、高中等)至少听到了一次关爱报告团成员作的报告。今年,为了在青少年学生中进一步宣讲党的精神,对广大青少年学生开展“党史、国史和家乡史”教育,我局与市关工委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市关爱报告员为青少年学生作思想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报告的通知》(抚教基字[2017]13号),聘请了10位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赴我市部分县(区)、学校作报告,老干部们将从理想信念、礼廉教育、道德修养、抚州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展开宣讲。

(三)加大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宣传。对于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出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各关工委进行了认真总结、宣传和推广,并适时进行了表彰奖励,不少学校还通过墙报、简报等形式,营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扩大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影响。我市在全省青少年五好小公民“阳光校园.我们是好伙伴”主题活动中,抚州市教育局、关工委、崇仁县教育局关工委、乐安县教育局关工委被评为先进集体;崇仁县教育局江胜章、乐安县教育局陈春兰等被评为优秀工作者。

二、缜密谋划、全心付出,扩大原有工作成果

局关工委能结合全市实际,不断探索关心下一代工作新领域,从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到等拓展到道德规范,心理健康,安全教育等,根据学生的年龄思想变化不断探索新的工作领域。

(一)继续深入开展“校家同创”工作。2006年6月,我们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实施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校家同创”德育工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为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实施成果,今年我们继续加大组织推动,把“校家同创”工作纳入学校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继续深化教育内容,强调学校注重育“心”,引领每个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信仰、习惯、道德和行为;家庭注重育“情”,重视亲情和生活学习自主能力的培养;社会注重育“德”,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建立教育网络,大力支持学生的各类德育活动。继续强化学校阵地作用,学校和教师是“校家同创”工作的主阵地、主力军,形成了工作布置由学校牵头,工作过程由学校跟踪,工作效果由学校反馈,工作督促由学校承担,并从人力、财力、物力上对“校家同创”工作大力支持,学校成了“校家同创”工作的依托,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中心枢纽。

(二)继续开展“廉洁修身教育”活动。2011年,市纪委与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廉洁教育”读书活动的通知》(抚纪字[2011]3号),在全市青少年学生中开展了“廉洁修身教育”读书活动,编写了《廉洁修身教育》系列教材,为廉洁修身教育提供了载体,该教材成为全省第一本省级廉洁修身教育地方教材,填补了我市省级地方教材的空白。2017年,将《廉洁修身教育》系列教材进行了再版发行,全市中小学校“廉洁修身教育”活动得到更深入的开展。

(三)继续做好地方教材开发利用。继续做好《品读临川文化》系列校本教材面的发行,利用我市独具魅力的临川文化资源,开设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课程,用乡土资源、乡土情怀、乡土文化教育学生,增强中小学生文化自信。

三、拓宽思路,挖掘资源,丰富德育工作内容

(一)开展主题教育。在全市中小学生中开展“弘扬八一精神.重温建军历程”读书征文评比活动和中小学教师“经典导读十大名师”评选活动。2017年初,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抚州市教育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弘扬八一精神重温建军历程”主题读书活动》(抚宣字[2017]2号),11月,我们开展了评奖活动,全市共收到征文做平396篇,共评出一等奖52篇,二等奖105篇,三等奖126篇,导读名师10名。

(二)推进戏曲进校园。与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戏曲进校园实施方案》,通过“十个一”的载体,掀起戏曲进社区、进校园、进课堂的热潮。成功举办首届全市中小学“戏曲广播体操”比赛,近2000名中小学生参加了比赛,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组织学生参加汤显祖国际戏剧节暨戏剧交流月活动,获得优秀组织奖,被多家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三)推动研学旅行工作。代市政府拟制并下发《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举办了“品读临川文化热爱家乡抚州”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启动仪式,组织了“重走八一路”大型研学旅行活动,市局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的通知》,召开工作推进会,研发课程方案、开展研学导师培训、制定工作规范、建立准入制度、搭建工作平台,探索符合抚州区域特色相对规范完善的研学旅行工作模式,全市近4万学生参与研学旅行,该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组织全国、全省文明校园推荐和第一届市级文明校园评选工作。我市东乡三中被评为全国文明校园,抚州一中、临川一中、临川二中等8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全省文明校园。会同市文明办,制定市级文明校园评选标准,全市38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

(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发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全面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举办全市学校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参训学员中50余人通过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18人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为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人才支撑。

(七)深化国防教育工作。联合市委宣传部、军分区政治部共同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中小学生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推进全市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落实省厅要求,将《高中生军事理论知识与训练教程》列入我市中小学生教学用书选用目录。指导开展全市高中开学军训工作,3万余名高一新生全员参加了军训。

四、突出重点,多措并举,提高德育工作效率

今年,我们结合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和学校教育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解决诸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不佳、体质下降以及对特殊学生群体关爱不够等较为突出的问题:

(一)多渠道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是人的立身之本,青少年思想品德如何,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我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少年,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人生价值观。加强了青少年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引导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加强了青少年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观念,降低青少年犯罪率。坚持理想与现实相结合,把个人成长和家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远大的抱负与爱家乡的实际行动结合起来,教育青少年为家乡建设和赶超发展作贡献。开展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积极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中华民族时代精神。加强了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教育青少年把自己的成长与祖国发展、社会帮助、父母养育结合起来,饮水思源,感恩于党、感恩于先辈、感恩于父母、感恩于教师,更好地回报和服务于社会。

(二)多形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青少年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社会的“本钱”。我们教育青少年树立健康人生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增强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帮助了青少年掌握卫生知识和体育锻炼方法,增强青少年疾病防控和健康维护能力,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加强了疫病防控,有效防止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和蔓延,保障青少年身体健康。加强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社会、家庭教育形成合力,采取多种形式,共同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性格和战胜挫折能力。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让“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成为每个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增添和完善了各种体育设施,为青少年体育锻炼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三)多平台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人的进步灵魂。我们以创新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基本创新能力为主要特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我们充分相信学生创新潜能,热情鼓励学生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的氛围。我们掌握学生思维发展规律,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想象力,以促进学生思维更好发展。我们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保护学生质疑欲望,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帮助学生产生顿悟。我们根据学生技能水平,提供相应学习机会,激发学生学习自信心,使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兴趣,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四)多方位给予特殊群体关爱。经久不衰的农民外出打工热潮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剧增,留守儿童中,境况好的尚有单亲或祖父母倍伴,境况差的竟孤身一人在家中艰难度日,这种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近5年来,全市农村寄宿制学校新建宿舍面积8万多平方米,建立“留守儿童”之家120多个,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服务工作提供了平台。临川区教育局组织33所乡镇中心小学和5家街办社区分别和有关单位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间表,实行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并组成了126支志愿者队伍,形成了一张完善的关爱网络。宜黄县教育局与大学生“村官”一道,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办起“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留而不孤。乐安县教育局联合各乡镇和保险公司,成立了“留守儿之家”,设有“家长”,并积极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了电脑、电视、体育用品等活动设施,切实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东乡县教育局以东乡三中为基地,实施了“关爱留守儿童双百万新蕾工程”,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初步实现由“管食宿、保平安”向“重思想、抓习惯”转变,其“校中建家”模式获得家长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资溪县联合交警部门,建立的学生上下学“小黄帽”路队制,保障了农村“留守儿童”交通安全。抚州市成功学校,专门招收农村“留守儿童”,给“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馨的家,一方茁壮成长的乐园,一片放飞理想的天地。广昌县建立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重点帮助农村困难“留守儿童”,广昌二小的帮扶工作受到教育部的表彰。其它县(区)根据本地情况,均建立了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平台,为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撑起了一片蓝天。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的要求和下一代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地工作,在党的精神指引下,把关心下一代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篇10

新居民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跟随父母背井离乡,生活在城市社会的底层,遭受到有意或无意的社会排斥,无法享受到城市儿童或是农村儿童的基本权益和保护措施,进入了社会关爱、社会服务的“灰色地带”,逐渐被“边缘化”。

截止6月底,嘉善县共有新居民儿童XX人,其中0-7周岁XX人,7-14周岁XX人。新居民儿童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他们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新居民家庭在嘉善县工作、生活的和谐融入,也影响到嘉善县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因此,搭建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促进新居民儿童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实践情况

1、建立健全底数清楚、动态准确的新居民儿童登记管理体系。一是强化新居民儿童人口和居住信息登记管理,深入贯彻落实《浙江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条例》,定期开展专项排查行动,在着力构建新居民人口信息实时管理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新居民儿童信息采集,定期分析新居民儿童数据变化情况,实现新居民儿童动态化、数字化管理。二是实行新居民儿童分类分情管理,根据是否辍学、居住年限、日常表现等内容,对新居民儿童实行分类分情管理,重点对辍学在家、问题新居民儿童进行排摸登记,并与全县各综治工作站、新居民子女学校及时进行信息比对,全面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建立相应档案,为服务管理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信息资料。

2、建立健全全面覆盖、均等服务的新居民儿童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做好新居民儿童免疫接种工作,认真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落实新居民儿童免疫接种属地化管理政策,及时为新居民儿童免费办理预防接种卡证和第一类疫苗免费接种服务,让新居民能享受到同等的权利和预防接种服务,目前嘉善县共有28410名新居民儿童接收预防接种。二是做好新居民子女学校饮食卫生工作,结合浙江省卫生强县创建、食品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加强对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卫生管理,全面建立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切实提高新居民子女学校食堂的自我管理水平,新居民子女学校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三是广泛开展新居民儿童健康教育工作,借助新居民协管员日常办证契机,及基层新居民办证窗口、卫生院等阵地向新居民家长发放《健康指导书》等各种健康宣传资料,并结合各种卫生纪念日、宣传日,多种形式深入新居民子女学校开展新居民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增强新居民儿童的卫生防病意识。

3、建立健全公平共享、优质服务的新居民儿童学校教育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多方协作的共育模式,成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进新居民子女教育工作,严把“三个关”:一是把好入学关,由新居民事务部门等部门核准入学的四个条件,教育部门按照审核情况来接纳新居民子女入学;二是把好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安全关,加强对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安全、接送车辆安全、招生、卫生等方面的督查力度,确保消除安全隐患;三是把好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收费关,严格制止乱收费现象,对符合条件的在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就读的学生继续实施减免课本费政策。二是充分发挥公办学校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办中小学吸纳新居民子女入学的空间。同时,对就读新居民子女学生实行无差异化教学,所有中小学实施混合编班随班就读,倡导融合教育来全面提升育人效果,促进新居民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共同发展。2014年上半年,嘉善县义务段新居民学生人数为21979人,其中公办吸纳为17956人(小学14004,初中3952),公办吸纳率为81.7%。三是着力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的管理,加强对新居民子女学校的督导评估和年度考评工作对通过考核的新居民子女学校给予经费奖励和补助,嘉善县至今已安排奖励补助经费达1000万元,有效改善新居民子女学校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加强公办学校和新居民子女学校结对管理工作,挑选公办学校的校级领导、中层干部,到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担任管理者,全面负责学校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并选派12所公办学校参与对嘉善新居民子女学校管理;和相关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嘉善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安全管理督查整治制度,如接送车接送和车辆安全管理制度、食堂卫生改造和管理制度、饮食卫生和防疫接种管理制度、消防器材配备和使用制度以及校舍安全检查制度等。四是强化新居民子女学校教学质量检测,通过开展新居民子女学校教师培训、县教育局研训中心教育教学工作调研,共同做好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教学质量监控,做到“五个统一”,推动我县新居民子女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提高。

4、建立健全预防为主、社会联动的新居民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体系。一是建立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模式,以创建“幸福家庭”为重要载体,建立健全“新居民家庭、教育机构、政府部门、房屋出租人、用工单位”五位一体的联动机制,成立了嘉善县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嘉善县新居民家庭教育工作的意见》,并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三级新居民妇女工作组织网络,成立嘉善县新居民妇女联合会1个,镇级新居民妇女代表会9个,规模以上企业“新居民妇女之家”90个。二是建立新居民家长学校,组织构建县、镇两级新居民家长学校组织网络,针对新居民家庭教育需求,采取集中授课、交流心得、互动游戏等形式将青少年心理特点、沟通技巧、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及预防等知识纳入家庭教育教学内容之中,进一步提高新居民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以及与沟通能力。目前,共开展培训33期,受教育新居民家长3606人。三是建立新居民儿童综合帮教机制,成立“新居民阳光家园”组织,组建了一支学历素质较高、家庭教育经验较为丰富的“新居民阳光妈妈”队伍,提供“以新育新”式的综合帮教服务。在新居民子女发生打架斗殴或轻微犯罪时,及时介入提供“一对一”结对帮扶,协调新居民家长、学校及新居民青少年,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截止目前,共帮扶结对新居民青少年70人。四是推出新居民家庭教育“新蓓蕾成长”计划,配合嘉善县全国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试点工作,制定出台以新居民家长学校工作机制逐步完善、新居民家庭教育互动平台基本建成、新居民家庭教育志愿队伍逐步充实为目标的新居民家庭教育“新蓓蕾成长”计划。

5、建立健全普法为主、均衡发展的新居民儿童综合素质提升体系。一是加强新居民儿童普法教育,加强“六五”普法教育“五个阵地”建设,优化新居民普法宣传队伍配置,建立新居民六五普法“乡音”讲师团,重点突出对新居民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举办新居民学校学生“热爱祖国、勤奋向上”法制宣传教育系列活动,以“我爱祖国我爱党”征文比赛、“小手牵大手”法律知识竞赛和法制教育手抄报比赛为内容,加强在校新居民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工作。二是加强新居民儿童思想教育,在新居民子女学校柳州学校、车站路小学建立新居民道德讲堂,在新居民儿童中开展弘扬社会公德和开展法制教育,提高新居民儿童道德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依托新居民“乡音”讲师团成员深入新居民子女学校开展“中国梦”、“十”精神宣讲活动,引导广大新居民儿童树立科学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丰富“新居民儿童”新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弘扬“善文化”为契机,积极培育新居民儿童文化事业,鼓励有才艺的新居民儿童加入县新居民艺术队,定期进企业、进集聚区进行公益演出,丰富新居民文化生活。同时,组织开展新居民亲子运动、新居民文艺汇演等活动,进一步提高新居民儿童自主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今年共开展文艺演出28场次,参与新居民471人。

6、建立健全布点合理、运行有效的新居民儿童合法权益维护体系。一是建立建立新居民妇女工作体系,成立全市首个县级新居民妇联,扎实推进县、镇(街道)、村(社区、企业)三级新居民妇女组织网络建设,并成立新居民巾帼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新居民儿童法律维权、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务,共成立新居民巾帼志愿者队伍9支,新居民巾帼270人。二是打造“团组织+‘青年之家’”的新居民青年工作体系,率先成立了全市首个县级新居民团工委,在各镇(街道)全部建立功能齐全的“新居民青年之家”9个、服务点298个,并充分发挥“12355”青少年热线、“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平台作用,免费为新居民团员儿童提供现场法律咨询和帮助申请法律援助等服务,积极维护新居民儿童合法权益,关心帮助弱势新居民儿童健康成长,接待新居民团员儿童法律咨询66人次。三是建立“一社双工”新居民儿童关爱联动机制,在全县范围招募持证社工和义工志愿者担任新居民儿童维权法律顾问,依托致和社工服务社为新居民青少年提供法律咨询、建议、等综合维权服务,切实维护新居民儿童合法权益。目前嘉善县共有持证社工277名。

二、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随迁的新居民儿童违法犯罪问题较为突出。因新居民家长观念、工作时间、高考政策的影响,部分义务教育阶段的新居民学生六年级毕业或初中阶段辍学在家,由于缺乏有效的教育约束体系以及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情况较多,盗窃等犯罪案件比较多发。据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以2011年为例,全县当年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人员总数为1460人,其中新居民未成年人为73人,总占比为5%,在全县被采取刑事措施的未成年人中占比93.59%,同比增加2.29个百分点。同时,盗窃等侵财性犯罪占比为80.8%,同比提高了近30个百分点。

2、县城区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入读公办学校难度较大。因魏塘街道、罗星街道、开发区(惠民街道)集聚了全县70%左右的新居民人口,其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存在一定的困难。目前,嘉善县12所新居民子女学校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镇、街道,学校间为争夺生源,存在无序竞争、恶性竞争的现象,直接影响了新居民子女教师质量以及对教育教学方面的有效投入。同时,新居民随迁子女学前教育机构也存在着无序管理的现象,无证的幼儿园、幼托所数量较多,缺乏有效的监管,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3、新居民家庭教育氛围还不够浓厚。虽然嘉善县妇联在新居民家庭教育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因新居民家长文化素质整体偏低、工作时间长、人员流动性大等客观情况的影响,新居民家长对子女家庭教育重视程度还不够,在具体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掌握不够,与子女主动沟通交流意识仍旧比较差。同时,部分职能部门也并未有效地将新居民家庭教育纳入本单位的年度工作计划。

三、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思考

新居民儿童问题是我国改革和发展带来的一种特殊现象,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促进新老居民和谐生活需要解决的一个难点,也是加强新居民服务管理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的一个重点。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新居民儿童问题,采取必要措施,做好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1、构建新居民儿童服务管理保障体系。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范围广,需要明确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并强化工作职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统分结合、部门合作的组织保障体系。教育部门要不断提高新居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吸纳率,规范学前教育,加强对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的扶持,提高教学质量;司法部门要加强对新居民儿童的普法宣传,深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预防新居民未成年人犯罪;新居民事务部门要创新新居民儿童宣传教育方式,利用互动性强、新居民儿童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载体,进行科技、文化、法制等宣传教育;卫生部门要进一步扩大新居民公共卫生均等化覆盖范围和服务项目,使新居民儿童享受均等化的卫生服务。同时,要建立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专项经费,保障新居民儿童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有效开展。

2、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教育与管理。目前嘉善县新居民民办学校12所,2所公办学校全部吸纳的新居民学生,新居民学生人数达2.19万余人,受学校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等因素,新居民子女学校教育参差不齐,进一步整合嘉善县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新居民子女学校考核管理和软硬件建设,为新居民子女创造良好的就学环境。

3、加强新居民家长学校建设。充分发挥新居民家长学校在增强新居民家庭成员沟通能力、交流家庭教育经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创新新居民家庭教育课程编排模式,根据新居民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不同学龄段孩子家长、不同职业层次家长的需求,编排新居民家庭教育课程内容,形成“菜单式”点播服务。借助集中授课、观看录像、交流心得、互动游戏等新居民家长参与度高的教学形式,增强新居民家长与子女的参与度,取得新居民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提升家长学校办学质量。

4、充实新居民儿童关爱队伍力量。建立由热心新居民儿童教育工作、具有较高文化教育素养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新居民儿童服务志愿者队伍。另一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动员离退休干部、党员、教师、新居民家长、政法干警、青年志愿者及其他社会工作者,充实新居民社工队伍,共同参与到新居民子女的教育管理中来,开展新居民子女的教育帮扶、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社区矫正等志愿者活动。对有不良行为、刑释解教等“问题青少年”,要落实专人做好帮教工作。

5、关注新居民子女心理健康。由于新居民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综合影响,新居民儿童自闭现象比较普遍,他们遇到问题不愿沟通、不擅沟通,缺乏有效的疏导途径,造成许多新居民青少年心理障碍,容易引发激情犯罪、暴力犯罪。一方面要在新居民子女学校开设心理课程和配备新居民儿童心理疏导室,为新居民子女提供心理疏导服务,解决其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惑和增强新居民子女对心理辅导的认识,以缓解新居民子女在融入当地学习、生活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同时,组建新居民心理志愿者服务队,定期到新居民子女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专业知识讲座与辅导,解答新居民子女心理疑惑和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塑造健康积极的人格。

6、充分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利用社区资源,在宣[,!]传栏上张贴有关新居民儿童教育法律法规和现代家庭教育知识,使广大新居民家长切实加强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将新居民儿童作为社区实践活动对象之一,鼓励各镇(街道)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文化场所、文化设施向新居民儿童开放,组织新居民儿童共同参与暑期实践活动,丰富新居民儿童子女的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