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中的色彩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08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1

1框架清晰、重点突出,全面介绍服装设计中的美术知识

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框架清晰完整,全面介绍服装设计中的美术知识。全书目的明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服装美术设计能力的提升。编者以简单易懂的语言,素描写生、色彩写生的练习为主要任务目标,搭建起了极为扎实的服装设计美术基础。以色彩绘画章节为例,色彩是服装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服装设计学习的基础环节,该书涵盖了色彩绘画的工具材料和特性、色彩基础知识、色彩写生等多个层面的内容,通过色彩的调配、色彩的观察等训练让读者充分掌握绘画色彩的特点。相关内容条理清楚、全面深入、层层递进,在帮助读者开展训练的同时又培养了服装设计的色彩体会。

2内容丰富生动,阐明了绘画色彩在服装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对服装的风格及特色影响极大,当代服装美术设计中大量地运用了绘画色彩的技法,两者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一方面,染织、刺绣甚至绘图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以将绘画作品直接运用在服装上,展现直观的美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创意中并不直接体现绘画作品,而是含蓄地展示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绘画色彩在服装美术设计中的重要性都可见一斑。全书共分成12个章节,其中前7章以素描基础知识、透视基本原理、素描写生为主,第8~12章则针对色彩绘画的内容对绘画色彩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作者围绕绘画色彩,介绍了色彩的产生、物体的基本色彩等知识点,围绕这些知识点设置了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等任务,对服装设计师的色彩运用给予了相应的帮助。实际上,书中无论是对色彩基础知识、色彩静物写生还是对色彩风景写生、色彩设计等内容的编排,都做到了循序渐进、生动清晰,极好地展示了绘画色彩涉及的基本知识和实践作画的要领,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与实操性。

3可操作性强,体现了绘画色彩与服装美术设计的融合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2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绘画;教育方式;建议与意见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243-01

一、应用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绘画感

首先,在日常的绘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数字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因为数字技术图像的立体感比较强、清晰度比较高、对绘画作品的投影和成像处理较为方便可以形象的反映出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给人以最形象最直观的视觉描述,可以提高人们对雕塑作品的欣赏水平,多空间角度的对绘画作品进行最细致的观察,有助于学生绘画感的提高。数字多媒体的绘画作品的投影是一种形象化的图形绘画的视觉立体表达,它可以加强学生对世界形象化的感知,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在其大脑中形成对世界形象化的思维,加强事物的认识能力。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图形认识的培养,自己动手描绘自身认知的世界的色彩,有利于学生能更加具体的认识世界和事物,加强对图形的感知能力,培养绘画艺术的感觉体验,加深学生对图形色彩世界的认识,充分认识到色彩的斑斓变化,体味不同色彩带来的精神享受,有助于学生形象化思维的不断形成,有助于学生绘画感知能力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人格养成,性格树立,思维认识的深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色彩的不断作用下,学生对颜色的感觉联想就会越来越丰富,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其精神素质。

二、学生动手绘画实践以培养色彩感知

学生自己动手画画课以真正获得感官经验。以色彩的图形为导向的学生心灵中走进课堂、走进花园,走向校园、走向社会、回归生活世界。同时色彩与图形的多元搭配,能让学生主动构建世界的认知结构,完善自我的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塑造整体人格。达到绘画感知不断增强的目的。在进行课堂绘画教育中进行多动态的色彩视觉感知培养,树立学生的自我学习的信念,努力通过对色彩的认知,培养学生对色彩学习的认识,努力提高对色彩认知自觉和高度的色彩图形认知自信,使孩子绘画的意识思维状态活跃起来,改变自己认识世界的方式,全面多角度的认识世界的色彩。在进行绘画课堂教育的情况下,要充分开展“教”与“学”的有机结合,组成优化的教学模式搭配,带动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进而引导学生对绘画文化的价值观念的理解,在绘画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培养理想,树立清晰的人生的价值观念。在进行绘画教育的时候要把文化的精神内涵和理念有机的结合到一起,吸引学生对绘画艺术文化的关注,激发学生对艺术文化的认知程度。

三、课堂教育模式的建立

课堂上,老师要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课堂的教育,除了创设情景教学法,还适时采用讲故事、演讲、小品,竞赛、课本剧表演等方法,激发学生们学习艺术绘画的兴趣。在课堂上利用表演教学时,注意兼顾各种档次的学生,让他们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实际,要求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想像表演,由优生和后进生进行组合,由优生带动后进生,教师做适当指导,由于准备充分,安排合理,从而获得成功,让他们充分品尝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1)鼓励学生极积发言并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2)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尽可能的给其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以此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3)要培养学习兴趣以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4)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教会学习并顺利实现自主学习;(5)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其自主学习的表现进行激励;(6)要给学生以充分地独立思考、自主参与的时空。使其有学习,有体会,有展示,有思考的机会,从而进一步培养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增强他们的艺术绘画感,激发学生学习绘画的兴趣。做好对孩子教育的发展典型,组织学生品悉艺术作品,带动孩子对绘画精神的认知,让孩子真切的感受到绘画目标的价值所在,同时要鼓励孩子树立自己的绘画方式,鼓励孩子放飞自己的梦想,要从绘画文化的角度出发,打造孩子的绘画精神,塑造孩子的艺术感知;把孩子的理想与艺术文化的价值理念,牢牢的结合到一起,树立多彩的艺术人格。

四、结语

在中学绘画教育的阶段要注意技术手段的运用和课堂教育模式的建立,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吸引孩子对绘画的关注,同时以不同的绘画作品的艺术色彩展示培养孩子对绘画色彩的认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激发孩子对绘画学习的兴趣,全方位的提高孩子的艺术绘画感。

参考文献:

[1]袁莺.油画创作实践中的女性艺术意义[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4.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3

关键词:艺术理念艺术构建风格化辨识度

一、创作理念风格化与创作艺术辨识度

艺术理念的培养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对“大艺术”“大美术”的多维度理解,既有外在现象的艺术美感,又有内在本质的精神,具有较强的兼容性、延展性。这对辨识度较强的油画创作起到指导意义。创作理念风格化源于具有独特视角的艺术观察与艺术思考。在油画教学中,学生的艺术敏感度与艺术思考力对于其油画创作而言具有较大的影响。创作活动和创作形式都是对艺术思维的延展表达。如何让每名学生都能够形成独特的艺术品质、艺术见解和艺术风格,是高校油画教学需要研究、探索的内容。这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教师引导学生审视客观事物,注重对艺术创作构建的思考,增加主题绘画实践操作的多样性,在弹性较大的艺术创作空间里探索多种表现语言。教师应立足于多元艺术的当代背景,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艺术创作实践,使学生不断变换艺术视角展开思考,合理表达艺术观念,在不断尝试新思路、新表现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独特的创作理念与绘画风格。油画创作具有辨识度,需要具有较鲜明的绘画面貌、专属的绘画语言与绘画风格。学生提升艺术创作的辨识度需要提高综合能力和感性认知、增强理性思考和对油画的认知。教师应引领学生将视野与思维放置在更宽泛的“大艺术”范畴中审视,接触更多艺术门类的审美理念,提高学生对美的理解。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提倡理性思考与艺术构建,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多种工具,探索绘画形式和画法的多样性,包括对于空间的理性认识与重组、不同材料的探索与尝试、色彩情感与形式构建能力的积累等。多维度思考和延展语言表达对艺术创作辨识度的提高具有导向作用。

二、艺术构建是艺术理念的载体

高辨识度的油画创作涵盖了艺术理念模式和艺术构建能力。自主的艺术表达能力是艺术构建的核心能力。艺术的构建能力在油画教学中一直是重点培养内容,教师须完善学生的综合专业素养。

1.培养色彩美感

创作中情感信息的传递与色彩表达有密切的关联。色彩表达是艺术构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艺术理念中传递情绪信息的载体,并具有专属的表现语言与审美风格。在油画创作中,不同艺术风格的色彩美感彰显出画家对色彩运用的独到见解。感知色彩是油画专业教学的重点环节,色彩多元化、实验性的表现能力,是油画创作艺术多样性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从不同艺术角度感知物象的色彩存在与色彩传达,如色彩冷暖、色彩情感、色彩薄厚、色彩远近、色彩强弱等色彩状态,引导学生主动研究色彩语言和色彩美感,完成从自然色彩到艺术色彩的蜕变,提高创作能力。色彩美感是感知色彩时的心理状态,在艺术创作时,是艺术构建形式中的色彩导向,其与创作题材、创作情感、画面感具有密切联系。培养色彩美感离不开色彩修养的提升,需要学生具有完整的色彩理论知识体现、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的艺术构建能力等。色彩美感的培养与色彩表现力的提升,能够使学生掌握理性加工、提炼具象素材的方式。

2.发现材质美

表现绘画面貌的视觉美感是视觉艺术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画面的视觉冲击力是画家要把握的重要因素。不同质感、不同肌理的复合化材质的参与,不同材质的相互渗透、相互重叠、重组构建等方式,使油画语言更加丰富、多元化。在油画教学体系中,综合材料媒介应用于油画创作是一个全新的艺术形式,其通过对不同材质的搜集加工、对各种质感的肌理分析、对艺术面貌的美感分析等,结合主观情绪进行艺术构建,结合主题进行多样性实验,发现综合媒介的独特艺术语言,发现各种物质材料的质感、肌理具有的特殊美感。这种材质美的发现,对于艺术创作而言,是一个观念表达的多维度延展。材质美体现在不同物体的质感、肌理的个性属性上,不同的材质都具有其个性的空间特征,不同物质的物理性质在艺术表现中具有独特的美感信息、情绪信息,是画家表达自己对物象的认知和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运用适当的媒介材料传递情感,使材料自身属性和艺术理念协调、统一,构建一种专属语境,丰富了个人绘画语言探索领域的多样性,符合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教师在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根据画面需要选择适当的材质与肌理进行表达。运用综合材料媒介只是画家传达抽象观念的一种创作手法。材料的运用,提供了更自由的表达方式,启发了绘画观念,拓展了绘画语言,为形成完备的艺术理念提供了探究的可能,为完善艺术构建的实验性提供平台。

3.多样化教学实验

油画教学是教师综合培养学生艺术理念与绘画实力的过程,学生由自然状态的再现到艺术状态的表现,完成艺术构建的蜕变。在油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积累艺术语言方面的基础知识,解决学生在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将写生与创作相结合,学会从加工自然色彩向艺术色彩转变。培养学生的色彩美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通过多元化的色感实验训练,从不同主题、肌理、情绪表达等方面逐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使学生积累丰富的视觉经验、绘画经验,提升对艺术理解的宽度与高度。首先,教师应让学生系统了解色彩学知识,感知色彩美感,分析色彩表现与情绪表达,完善色彩知识体系,为色彩美感的培养奠定基础;其次,教师应开设主题训练课题,渗透艺术理念;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不同材质的实验,发现材质美,积累实践经验与视觉经验;最后,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创作练习,融入抽象符号化理念,引导学生打破习惯性审美的规律,探索个性化表达,从而在绘画上寻找自我见解和思想内涵,确立自己的艺术语言体系,体现作品艺术美的秩序感与语言符号的标志性,完成艺术理念的更新、艺术构建的蜕变。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4

1.1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正确的教学应能激起幼儿“求学的欲望”,对学习“有兴趣,并感到愉快”。借助什么来诱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从而喜欢绘画呢?我国传统的美术教育受前苏联教学论思想的影响,基本上是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对幼儿个性的发展重视不够。绘画,是幼儿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的有效途径。对于还不善于运用语言和文字的幼儿来说,绘画是幼儿用来传达情感的视觉语言。它不仅使幼儿获得美的感受,发展了幼儿美好的情感,陶冶了幼儿的性情,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还能促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思维能力的发展。绘画中优美的造型和鲜明的色彩能增进幼儿愉快的、健康的情绪情感,调节和丰富幼儿的精神生活,对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绘画,幼儿将自己脑海中的意象、心绪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表达出来,创造一个属于幼儿自己的世界。幼儿画并不单单是一幅画,而是幼儿的全部自我表现。在绘画中,幼儿表现了他的思想、感情、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幼儿从很小便开始了绘画活动,早期的绘画经历了涂鸦期和形象期。对于刚入园的两、三岁幼儿来讲,只能画出一些乱线、乱点或乱色块。他们最初的涂鸦是没什么表现意图的,并且小班幼儿的观察力较差,手部小肌肉及功能尚未完善,动作不协调。当幼儿的脑、眼、手日益协调,脑和眼对手的控制日益加强之后,幼儿绘画也渐渐出现转机,可以画出近似某物的形象了,这便进入了形象期。一般三岁以后幼儿绘画具有形象期的特点,即已有初步的图画构思,能按物体使用颜色、区分颜色,但又是经历了画出轮廓到涂满颜色的发展过程。如何更好地开展绘画教育,使幼儿从信手涂鸦逐渐过渡到有意作画。首先应从兴趣入手。普辛曾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大千世界,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存在着色彩,从小让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来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从而激起表现的欲望。

2小班幼儿色彩审美感知的特点

2.1在感知物体色彩方面具有敏锐性、丰富性。幼儿只对具有较强视觉刺激的色彩感兴趣,较多地注意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的物体。如:在组织幼儿观察花和树时,幼儿明显地对五颜六色、色彩鲜艳的花感兴趣一些,会停下来欣赏它,有感知它外形、色彩的兴趣。在教学活动出示教具时,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的教具比色彩暗淡的教具更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更易激起幼儿感知的兴趣。

2.2每个幼儿都具有自己的个性,在对色彩的审美感知上,幼儿有自己的偏好性。在感知色彩时,幼儿会特别关注自己中意的颜色,而忽视了对其它颜色的审美感知。在创造表现时幼儿会较多的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如:有的幼儿喜欢红色,他在观察物体时就会较多地去感知红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蓝色,他在生活中就会有意识地去寻找并感知蓝色的物体;有的幼儿喜欢黄色,他在绘画创造时就会大面积地用自己喜欢的黄色来表现物体的色彩。

2.3幼儿对物体的感知兴趣、绘画兴趣有时也受情绪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情绪性。在高兴、求知欲强时,幼儿对颜色鲜艳、对比强烈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在伤心、难过时,幼儿对颜色较暗、色彩协调的事物感兴趣,有用它表现自己情绪的愿望。

3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原则

3.1从注入式转向启发式。在活动中注意启发幼儿的主体性、主动性,提供幼儿自我表现的机会,积极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表现方法;启发幼儿的审美能力,提供丰富的视觉环境;启发幼儿的创造能力,运用各种创造性的方法,引导幼儿的创作。

3.2从单纯注重作业活动转向审美活动的全过程。幼儿的美术活动不应单纯地限制在课堂上,更不能单纯地为完成一次作品而活动。在研究过程中重视整个活动的过程,在活动中,关心每个幼儿是不是感到有兴趣,积极性高不高;能力强的、能力弱的是不是都在活动,是不是都得到发展等。只要孩子在兴致勃勃地活动,就可以借助教学促进幼儿的自信心、求知欲、审美欲和创作欲。

3.3从单纯模仿,以象不象看待幼儿作品转向让幼儿自由发挥,大胆想象。由于小班幼儿的观察力、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绝不考虑自己想的与实际情况是否相吻合。于是幼儿的画线条不直、歪歪扭扭、比例不正确、造型不完整、只是大致相似,甚至很不象样。这时及时给予幼儿作品充分的肯定,不以成人的观点说些带有批评的话,因为那样会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失掉绘画兴趣,引起厌烦情绪。耐心地引导,大胆鼓励幼儿自由地发挥,表扬他们的所见、所想、所希望的事物,充分了解幼儿的创作意图。幼儿在得到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后,才会感到他的画是有意义的,绘画的兴趣更浓,进步更快。

4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措施和方法

4.1措施。(1)题材内容新颖。一定要选择幼儿生活中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题材。幼儿喜欢动物,无论是小动物,还是大动物。幼儿喜欢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东西,如:红旗、花、气球等。幼儿吃的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萝卜等。这些都易引起幼儿感知的欲望,绘画的兴趣。(2)形式活泼多样。游戏能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利用多种玩色游戏、色块拼图、色彩填色、讲故事、猜谜语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色彩的兴趣,对绘画的兴趣。

4.2方法。(1)相似联想激趣法。同一物体联想出不同姿态,颜色、形状相同或相似物体的联想,可以激起幼儿表现物体的兴趣。把所要画的物体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幼儿能理解的几何图形,启发幼儿想象同一物体的不同姿态或与之颜色或形状相同、相似的物体。这样幼儿既有表现不同物体的兴趣,又使幼儿有选择地进行绘画。(2)过程激趣法。重视幼儿在表现物体过程中审美感知、色彩运用等各方面的发展,肯定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继续感知与创作表现的兴趣,不过分注重结果的效果。因为小班幼儿双手协调动作不完整,创造性和想象力异常丰富、千奇百怪,创作无意识、不稳定,幼儿最终的作品效果也许不如过程中好。(3)角色激趣法。把他们放入某个角色中、配以某种身份,使他们以角色的身份、游戏的方式进入绘画活动中,带着某种任务去参与活动,更有兴趣,坚持性更好。

5幼儿绘画兴趣发展的三性

5.1幼儿参与绘画活动表现出较强的积极性。以知识技能的传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示范——模仿的手段进行注入式教学的绘画活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大部分幼儿是被动参与绘画,对颜色的运用单一,只有技能的发展,没有情感、能力的成长,总体发展水平偏低。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幼儿参与绘画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大部分幼儿能主动参与绘画活动,情绪愉快,在绘画中能积极开动脑筋想象,大胆下笔和用色。特别是幼儿喜欢用色彩来绘画,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身边美的事物,喜欢用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幼儿在用色上也比以前丰富,有了一定的审美感知能力。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5

儿童的心灵成长,来自生活中各种快乐的经历,由此可以获得内心的感受和滋养。同样,儿童的心灵成长也经受了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和痛苦,当孩子在接受痛苦和挫折的时候,家长和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做好接受挑战的准备,让他们鼓起勇气面对突如其来的心灵压力。拼色画册的创作性开发就是以此为基点,通过画面的情感安排,颜色的合理搭配,故事的积极情节来引导孩子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心灵阴影,享受快乐生活。

二、《拼图画册》的概念

《拼图画册》是一类帮助初学绘画的儿童提高对绘画、构图、色彩及绘画心理素质认识的创新型教学图画册设计。它的主要特点有:趣味性、实用性、动手性、引导性等。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一类儿童游戏—-拼图游戏,它是学习和娱乐的结合产物,更加符合当代儿童的学习追求和内心向往。学习中娱乐,娱乐中学习,两全其美的结合让孩子主动学习,喜欢学习,热衷于学习。本人以及我的开发小组就《拼图画册》作出了进一步的工作开展,通过对小学生实地项目教学研究发现《拼图画册》是一类心理辅导与教学的辅工具。《拼图画册》从初稿到完成设计样本出炉:初稿设计、图库收集、图库整编筛选、四川灾区实地考察、最后定搞、封面设计、老师专家意见、最后整改、完成创作九大主要步骤,深刻认识到拼图画册开发研究的重要性。《拼图画册》的设计是基于小孩子喜欢的一类游戏——拼图游戏,所创新的一种针对于绘画颜色教学的画册。鉴于当代孩子对于小游戏的喜爱,我们把学习与游戏结合,使得孩子在学习中感受乐趣,享受学习,提高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本项目是我们集体研究开发的一类创新研究项目。《拼图画册》主要由每页构图、构图色彩区域编号、编号对应色彩展示,颜料、画笔、样品图案展示。

三、《拼图画册》的运用原理与教学功能

儿童绘画与色彩教学是儿童绘画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儿童绘画的自由表达方式决定了儿童绘画教学的灵活性,儿童绘画的创造力决定了绘画教学的引导性。在色彩缤纷的美丽大千世界中,色彩是我们生活环境的灵魂,在更加具有想象力的儿童心里,色彩更加是不可缺少的生活组成部分。色彩教学在儿童绘画教学的组成部分中占据不可分割的地位。在绘画色彩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定位呢?这个是我们应该明确和研究的方向。首先我们在进行儿童绘画色彩教学中应该明确认识儿童绘画的特点和儿童绘画的发展方向。

儿童绘画特点具有:独特性、自由性、创造性、发展性等,儿童的绘画发展性主要体现在其心理素质的变化上。儿童的绘画发展和心理素质是同步变化的,绘画的变化很大一部分表现在绘画色彩的体现上,心理素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父母老师教育、本身经历等条件上。所以儿童的绘画发展是发展变化的,我们要牢牢抓住儿童的绘画心理进行绘画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研究儿童绘画与色彩教学之间的联系是对儿童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负责和积极促进。如果说儿童绘画教学是我们儿童美术教育事业的目的,那么色彩教学就是我们完成我们儿童绘画教学目的的重要组成方式之一。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儿童绘画与儿童色彩教学的详细内容,让我们在以后进行儿童美术教育事业中更加具有积极的针对性。

(一)《拼图画册》与儿童色彩表现

成年人运用文字、语言、音乐、情绪等一些符号进行自我的表现和交流,儿童在处于幼儿期还不能像成年人一样运用上述符号进行自我的表现和人际交流,所以绘画就成为了儿童完成自我表现和人际交流的表达方式。儿童的绘画意义很容易便被我们看懂,他们表达感情的方式很单纯,这便定向了我们对儿童绘画教学的方向性和绘画教学的方式。儿童绘画的意义是什么?儿童绘画的意义在于表达自我。以儿童为核心,以教学为目的,正确引导儿童在绘画中如何表现自我。儿童绘画反映了儿童本身的生活、思想、情感、个性特征,儿童绘画更实现了儿童心智的开发和创新思维的锻炼。儿童绘画很大一部分动力来自其本身对某些事物的好奇心和想象,不会完全受到事物的变化而改变其绘画的方式和结果。所以我们在欣赏儿童绘画作品的时候经常看到:想象丰富、线条扭曲、画面笨拙、色彩夸张、天马行空等,这些都是儿童绘画的特征。在这些儿童绘画特征中我们分析:我们该如何进行儿童绘画教学?我们该如何明确儿童绘画教学目的呢?在当代儿童教育中家长对儿童本身绘画心理的影响占据很大。很多儿童是在父母的督促下走进各种绘画培训班,学习绘画也是在一定的监导下完成的。所以由于多数家长对儿童绘画的不了解和认识偏差性,导致多数儿童本身对学习绘画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方向不明确的结果。我们开发的《拼图画册》在运用中达到了指明绘画的方向和绘画知识的教导。所以在进行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从儿童的兴趣和爱好上出发。儿童绘画教学应该结合科学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审美情操,发掘儿童的绘画潜能。同时,在儿童进行绘画中对他们进行品德、意志等的教育和影响,完善儿童心理素质培养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美术教育事业的目标与责任。

(二)《拼图画册》与儿童绘画色彩教学

儿童了解的最直观的色彩就是色相: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最直接现实的具体颜色。怎么样让儿童在绘画创作中运用这些色彩更加搭配、和谐便是我们色彩教学的主要目的。儿童绘画中对色彩的把握和学习中,会跟着其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和提高。色彩教学初期,很多教师只给孩子们提供三原色——红、黄、蓝。通过实地小学考察发现,很多孩子在绘画中追求色彩斑斓,认为颜色丰富便是美而忽略了画面的主色调。在指导儿童运用《拼图画册》进行色彩练习时,我们主张一幅画要达到和谐,需要一个主色调,就像一个队伍需要一个统帅一样。当一个画面有了主色调后便会让孩子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认识色系。例如:浅蓝、湖蓝、钴蓝、深蓝、群青等就是一个色系共同组成一幅绘画作品的主色调时整个画面也就和谐统一了。在本画册中我们还让孩子们认识到色彩分为冷、暖色调。冷暖色调在画面中起到互相映衬、互相对比的作用。接下来便是调和色,调和色也可以说是上面所说七大色相调和出来的,它具有色彩的包容与和谐性。在画面过渡与演变的地方需要用到调和色。在儿童绘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教师都不给孩子准备黑、白两色,因为黑色在绘画过程中不容易控制容易显脏和显压抑,这不符合儿童绘画教学的目的。白色在儿童绘画中显空洞很难体现在儿童绘画作品中的作用.红色给人以奔放活跃、温暖,蓝色给人以宁静、宽广、天空的感觉,黄色给人健康、丰收、满足的感觉,黑色压抑,白色空洞、阴险。所以在本画册的儿童自由绘画中,通过儿童所运用的色彩便能读懂孩子的内心向往,这便是俗话说的:读画识人。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6

关键词:绘本色彩低年级教学目标定位

中图分类号:G623.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2-01

1引言

绘本作为低幼儿童的早期阅读材料,在教育教学中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县城区域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进行相关的探讨研究。

2巧用绘本色彩

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图画书,一般以图画为主,并兼有少量的文字,有些绘本甚至只是以图画的形式展现。绘本的图画是绘本的命脉,而绘本色彩更是展现图画的第一视觉语言,所以绘本色彩在绘本教学中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对绘本色彩的认知和引导。

2.1正确选择教学内容。

在绘本使用中,教学老师往往盲目的选择教学内容,在发掘教学内容中存在很多的不规范和不科学。

2.2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绘本色彩的感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对红、黄、绿、黑、白等主要颜色具有一定的感知和分辨能力,而对于其他复杂的过渡色分辨能力较弱,通过绘本教育教学,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绘本色彩的感知,结合五颜六色的自然景色,进而培养幼儿对色彩审美。

2.3巧用绘本色彩,助于引导认知不同事物。

利用绘本色彩的不同,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感识不同事物。

以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节认数为例,通过不同的水果的颜色和形状,能够让小学低年级学生辨别水果的不同,通过这种辨别,即可以数出各种水果的个数。

2.4巧用绘本色彩,结合对画面的感知,助于理解绘本内涵。

绘本色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审美体验。通过绘本色彩的展示,结合学生对画面的感知,能够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绘本内容和内涵。

2.5注重绘本色彩体验,提高学生色彩运用能力。

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注重学生对故事情节以及意境的体验,使学生更加理解绘本内容。在学生理解绘本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对绘本色彩的体验,能够提高学生色彩的运用能力。

3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

绘本是二十一世纪最适合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教学书籍,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然而在当下的绘本教育中,由于绘本教学内容没有标准化,因此教育工作者们往往也没有明确目标定位,现就研究探讨县城区域小学低年级绘本教学的目标定位问题。

3.1认知绘本教学存在误区

就目前在绘本教育教学中,存在很多误区。教育教学工作者没有规范的选择教学内容,造成了随意而盲目的的教学情况。其次,在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往往只是单纯的讲图画给学生听,使学生失去兴趣,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学中仅仅单纯使用死板的语言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3.2教育教学形式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多媒体的使用,以多媒体课件使用为主,附一提问、推断和猜测的形式来帮助小学低年级学生进一步的理解绘本内容。针对许多教育教学中出现的课堂的枯燥乏味,笔者认为多媒体中的绘本教学,除了传统的图画和文字外,还可以适当添加部分动画的形式,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采取通过听录音,再模仿故事,复述故事,表演故事的形式展现。

3通过绘本引导来教育教学

教育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以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节认识乘法为例,为了让学生来认识乘法,通过对加法的引导来认识乘法。兔子的只数是2+2+2=6(只),鸡的只数是3+3+3+3=12(只),也就是3个2相加等于6,4个3相加等于12,那么就可以通过引导指出3乘以2等于6,4乘以3等于12。

3.4巧用绘本,练习说话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图文并茂的绘本更能够吸引学生兴趣,在教育教学中,教学工作者除了声情并茂的讲述外,还应当示范朗读给学生,教学生练习说话。在教学绘本中,教育工作者通过自己对绘本的感知,用自己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展示给学生们,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育工作者还应把自己的感受感知,以及自己快乐的情绪用语言来表达出来,学生们就会受到强大的语言的熏陶,从而加深对绘本内容的认识。通过仿写句子,学生们可以练习如何说话。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展示,引导学生进一步想象,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感知,用自己的话再表达出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5落实人文目标

在教育教学中应当落实人文性,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正确树立人生观,培养良好的品格,落实人文目标。

6结语

绘本教学是当今教育学生的重要方式,绘本教学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巧用绘本色彩的教学,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巧用绘本色彩、图画和文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使课堂也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正确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教育学生中也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晓梅.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绘本――绘本《点点和多咪的信》《拍花萝》的教学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7

关键词:媒体艺术教学

引言:

近年来,各大院校纷纷成立数字媒体艺术这个新专业,意在培养既懂技术又懂艺术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为了达到这个培养目标,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一直是讨论的重点,而作为具体实现培养目标的各个课程该如何进行有效地教学设计得到的关注并不多。如作为基础课的《色彩》在教学方法上直接沿用传统美术院校绘画专业的色彩教学体系,教学内容一般包括色彩静物写生和色彩风景写生等,以此训练学生扎实的绘画功底。这种利用大量课时强调熟练绘画技法的教学方式实际并不符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导致学生在基础课程上学到的绘画技法难对继续在其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发挥作用,造成基础课程知识和专业课程知识断层。所以,在具体教学中该如何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使其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将其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能够用于实践工作,是每个专业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由于每个学校所处的地域不同,制定的培养方向也不尽相同,下文仅根据我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方向并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讨论一下《色彩》课程在基础教学中要考虑的一些问题。

1.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色彩教学目的及要求的思考

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强调技术的新型艺术专业,这里的“技术”与传统的艺术专业所要求的“技术”已经大相径庭。传统的艺术专业尤其是绘画专业设置色彩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色彩观察方法和色彩的表现技法,强调学生对颜料色彩的艺术表现。在这样的目标指导下学生可以选择成为一名画家。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要培养有艺术修养的技术人才,该专业的学生以后能够利用计算机新的媒体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和创作。在这样的专业大目标下,色彩教学的目的理应是通过数字工具这类媒介来训练学生对数字色彩的运用能力,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等数字工具进行色彩创作,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字技术这种新方式进行色彩艺术的表达。基于这一点,专业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的是运用“数字色彩”创作的技术,而不是过去过分侧重的“颜料色彩”的表现技术(技法)。该课程的基本任务在于阐明以计算机色彩为主线的基本原理和创作要求,讲述数字色彩在数字绘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数字色彩的基本方法,学会使用计算机软件、扫描仪等工具进行色彩创作。

2.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色彩教学内容的思考

前文已经提到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色彩课程需要通过数字工具来达到教学目的,但这不并代表课程的教学要完全围绕计算机软件展开,具体的内容设置反倒不能完全依赖计算机软件而存在,而是应该把艺术色彩的原理融合在数字化色彩创作之中。色彩教学内容的调整方式其一是删除原有的与新教学需求不相符的教学内容;其二是增加优化课程的训练课题,把色彩基础训练同专业设计基础相结合,提高学生全面的色彩把握能力,为设计色彩和影视后期调色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建立起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实践的衔接与过渡。

色彩课共64课时,以往的安排大致是静物写生、风景写生和材料绘画占据四分之三的课时量,将最后仅剩的四分之一课时量安排学生进行自由的色彩创作。这样安排的原因在于学生艺术高考前掌握的绘画基本功还不够扎实,需要进一步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再添加材料绘画项目以丰富学生的表达,最后安排创作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我们知道,培养学生创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我并不同意以往大多数人习惯认同的“练习到足够量才能进行创作”的说法。以往的学生一般在大二开始学习专业课时才被要求进行创作训练,大一进行的全都是教师具体指定的练习,学生的想法力难以发挥,在基础课阶段没有养成独立创作的意识。所以在有限的64课时里,我将创作训练始终贯穿于整个色彩课程之中。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材料体会。这一阶段的学习安排16课时量,要求学生以收集材料和肌理的方式来体会材料自身的材质美和色泽美,并学习如何运用各种材料肌理灵活地创作综合绘画。如此安排并不仅仅为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肌理画,而是给学生提供多一种角度的思考。即绘画可以以多种方式进行,那么设计同样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设计逻辑。这样的内容安排可以使学生快速摆脱高考模式,开始有意识的进行创作。

(2)命题色彩创作。这一阶段的训练安排16课时量,场所仍然在画室,主要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题目进行绘画创作,使用的材料不限,可以是材料结合颜料色彩,也可以只用颜料色彩,在作画材料方面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进行选择。具体要求是学生针对每一个命题需要准备多个方案,方案以草图的形式呈现,最终定稿由教师提供建议。在这一学习阶段,学生要根据命题将自己的想法以图画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是一个将抽象想法落实可视图像的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训练项目,用以培养学生清晰的图像表达能力。另外,不同的学生针对同一个命题会有不同的表达内容和形式,以这种方式提倡并鼓励学生进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3)CG绘画创作。这一阶段的训练安排32课时,场所迁至计算机教室。要求学生自由创作CG绘画。从这一阶段开始学生创作的形式变了,从传统的架上绘画过渡到现代数码绘画,开始学习如何将在前两个阶段中巩固和拓展的艺术色彩的原理逐步融合到数字化色彩创作中。使用数字工具进行绘画,学生在创作绘画的同时必须逐步熟练操作绘图软件,所以当学生能够深入完成一幅CG图时,他也同时学会了软件操作技术。这阶段的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创作中学习计算机软件、扫描仪等工具的操作技术,技术同时促成创作想法可视,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数字色彩艺术的表现能力,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色彩应用打下基础。

3.关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色彩教学方法的思考

在整个色彩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持开放的态度,以引导的方式进行各阶段的教学,给予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地创作,强调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收集资料的好习惯,通过搜索及时补充并拓展课程相关知识,达到自学的目的;将教学内容延伸至社会项目,如组织学生参加征稿比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使课堂训练更具实用性;结合课堂教学多引领学生参观相关艺术展览,了解当下潮流趋势,加深学生对色彩实用价值的理解,达到开阔眼界、丰富思维、提高色彩艺术修养的目的;结课后举办作业汇报展,尊重学生的创作成果,同时使学生重视课程作业,提高教学成效。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8

关键词:小学生绘画教学、色彩、情感

身处童年时代的小学生在初始接触绘画时,并不具备很多专业性的绘画技巧,但是如同他们的性格一样,他们的情感真实自然,笨拙饱满,他们天马行空的内心世界来自于自己生活中所接触到的事物和绮丽多变的大自然。世界是怎样呈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就如何作画。小学生的绘画作品稚拙而率真,色彩鲜艳而饱满。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小学生绘画色彩的特点,结合当前小学绘画色彩搭配教学的现状,分析如何进行实际中的色彩搭配教学。

一、小学生绘画色彩的两个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绘画风格和色彩特点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幼年时倾向想象方面,童年时倾向写实方面。根据实践教学中的经验,将小学生绘画色彩分为意向色彩和写实色彩两大类。

1、意向色彩

“意向”与“想象”是一体的,意向来源于想象。处于绘画意向期的儿童的年龄段是6岁到9岁。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想象”占据了色彩描绘中的绝大部分,他们的智力对真实世界的关注较少。他们在作画时会选择自己较为喜欢的色彩,作品构图和场景以及人物安排都自然随意,率性而为。我们要给处于“意向色彩”阶段的小学生足够的自由,来激发小学生在绘画色彩搭配中的天赋,培养他们的创造力。

2、写实色彩

年龄愈大的儿童开始逐渐由“想象型”绘画转入“写生型”绘画,绘画构图和色彩描绘开始模仿成人绘画中的写实风格。处在“写生型”绘画的学生多在9岁到13岁之间。教师在这一阶段的色彩搭配教学中,应让学生对色彩的基本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如色彩的对比、搭配、色调的不同等。同时也要教授学生构图的基本理论以及绘画中的透视规律等,帮助学生把握在绘画中自然风景的透视,指导学生建立基础的绘画理论。

3、注重意向色彩

儿童感性思维占绝大部分,理性思维还在不断构建不断完善中。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认识都是凭借与生俱来的直觉。他们对于现实世界的直觉性认识,通过绘画这种方式来展现出来,产生感性而直接的视觉效果,用以展示其天真烂漫、绚丽缤纷的内心世界。儿童绘画的本质内涵就是如此,因此在色彩搭配教学中我们应重点关注对学生的色彩直觉培养,对色彩直觉进行训练,保护儿童绘画与色彩搭配的这一珍贵特质。

二、色彩搭配与小学生情绪个性

小学生的绘画中情感和情绪比重较大,对于他们来说,绘画是情绪的一种宣泄和情感的表达。小学生的思维动态在小学生的绘画中同样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小学生在绘画的色彩中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和缤纷的想象,我们可以从他们色彩的运用中发现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情绪表达、性格特点等。色彩是儿童在绘画中表达情绪的方式,是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使用色彩和使用语言一样,是一种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工具。

1、色彩运用与儿童心理

从色彩的选择、色彩明与暗的对比、曲线和直线的组合运用,这些特点都能从中发现儿童的性格特点和情绪。儿童在绘画中,如心情开朗愉悦,使用的色彩也是活泼的明朗色调,如:红色、黄色、粉红色等。在抑郁、低沉、烦躁时,则使用较多的暗调色彩,如黑色、棕色、白色、灰色等,而且整个画面较为沉闷,色彩也比较单一。在绘画色彩上使用暖色系较多的儿童,如粉色、黄色、红色、橙色,情感上一般较为满足,心境上也较为自由,表现儿童的内心世界是较为调和的,自我也较为完整,儿童的精神状态是幸福快乐的,家庭环境也较为和睦。而使用冷色系较多的儿童,如黑色、蓝色、紫色、灰色等,反映出儿童压抑、低落、反抗、不满的心理状态。

2、绘画教学与儿童心理

对绘画色彩较为明朗,使用暖色系较多的小学生,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他们运用色彩来表达心理、情绪的能力,在色彩选择。色彩搭配方面予以指导。对使用冷色系较多的儿童,我们要在心理方面对其进行疏导,在生活方面给予更多关爱,将心理教育融入到绘画教学当中去,尽力给小学生一个较为开朗、积极的心境。

三、关于色彩的主观性

在绘画色彩的运用问题上黑格尔说道:“色彩是构成画家的最主要部分,所以使画家之所以成为画家的是色彩的运用。”接着他又说:要想展现绘画者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美妙的心灵,必须通过色彩来淋漓尽致地表达。世界是绚烂多姿五颜六色的,而各种色彩能充分地表达画家的性格、情绪等。在孩童时期,当他们接触外部世界的时候,往往都是通过眼睛来进行最直观的接触。儿童的天性在于对看到的东西特别敏锐,特别好奇。而最能引起他们注意力的,就是那些辨识度特别高、较为明亮的色彩。另外,年龄逐渐增大之后,他们从注意单一色调逐渐向混合色调转变,辨色的能力不断提高。据研究分析,7―12岁的儿童的绘画作品,他们画作中的色彩纯度性较高,而且他们的画作中色彩的

运用带有强烈的主观感受和个人特质。

1、教学中应注重色彩的主观性

通过对以上儿童心理现象的分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色彩的主观性。现代素质教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我,而绘画色彩能用艺术的方式充分表达儿童的内心世界。绘画色彩是儿童在素质教育中体现情感的一个重要方式,儿童的审美选择和他们的表达方式,跟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是吻合的。绘画的色彩作为儿童内心情感的体现,应给更加无拘无束,释放孩子的天性,突出色彩的主观性。

2、强调以固有色为主的绘画色彩方式

在小学生写生绘画课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应减少较多的绘画技巧成分,应采取以固有色为主的课堂色彩教学。以固有色为主的教学方式,就是将物体的环境色和光源色至于最末,以固有色为主体,而在构图和物体、人物造型上以二维空间来展现。以固有色为主的绘画方式与儿童的心理较为吻合,但是这种绘画方式并不是死板地将物体的原有色彩生搬硬套,直接转移到画作中去,而是以情感为基础,以主观表达为重点,来表现儿童画天真烂漫、天马行空的特点,充分展现童趣、童心、童真是儿童画作的最大特点,也是实际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保护的重中之重。强调固有色的绘画色彩方式,和写作教育中的拟人、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法,也是儿童画作中引人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结语:

小学生拥有丰富的情感和敏锐的内心世界,从而在通过色彩来表达时,他们的绘画色彩世界也是绚烂多姿的。我们应该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他们绘画尤其是绘画色彩的重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品质,最大程度的挖掘儿童潜在的绘画天分,给他们的才能一片沃土,让他们的创造力在绘画色彩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参考文献: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9

关键词:情感;力量;色彩;表现

文森特·凡高的绘画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又不失引人深思的象征内涵而为人们熟知的。凡高开始其艺术生涯的年代正是西方绘画艺术在诸多层面都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年代,而色彩的解放就是其中最明显且极具本质影响的变革之一。印象主义画派受西方现代光学发展的影响和启发,主张室外作画,注重外光分析,追求瞬间光色印象的表现,把文艺复兴以来的静态的色彩再现转变为动态的色彩再现。而凡高从印象主义出发,并超越印象主义,将这种动态的色彩再现发展到由主观体验所控制的感彩的表现,从而成为现代绘画色彩全面解放过程中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有着重要的影响及意义。

一、凡高绘画中的色彩语言的形成

凡高油画作品中的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也并不是在他刚开始其艺术生涯时就具备的,他对于自身这种感彩本质的觉醒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形成首先是与凡高那苦难的人生经历、独特的性格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凡高1853年出生于荷兰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

凡高在学画的初期,感受到德拉克罗瓦绘画的“头脑里的太阳和心中的风暴”的强大震动和滋养,他也分外敬重米勒,他朴素而充满强烈的宗教意味和道德意识的绘画艺术,引起了凡高的强烈的感情共鸣。在他学画的早期就大量临摹了米勒的印刷品。虽然后来的艺术风格已经与米勒大异其趣,但他仍然梦想着画一件像米勒一样深深触动人们心灵的作品。《食土豆的人》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在画中表达了自己对跟他一样生活在苦难之中的农民的同情和尊敬。在绘画表现上重视农民形体和姿态的塑造、环境氛围的营造,以粗犷的笔触,浓重的色彩去填充他的画稿。颜色由于反复涂抹,显得厚重混浊,缺乏透明度。

很明显,这一时期光和色彩并不是他关注的重点,它所追求的这种“真实”也并不是学院式的视觉再现的真实,而是一种他的主观感受的真实。就像在给他弟弟泰奥的信中所说:“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你应该明白,我不愿意他们是学院式的准确……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可能变成不真实的,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这些话告诉我们,凡高的绘画从一开始就有着非常强烈的主观表达的意识,这种主观感情的表达并不是通过色彩来实现的,但这种情感倾向使他得以牢牢把握住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

不可否认,凡高作品中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的形成得益于印象主义画派的色彩理论和实践,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凡高在荷兰期间——即在正式接触印象主义画派之前——就已经(即使仅仅是在直觉上)认识到色彩解放的可能性。“色彩自身就能表达某种东西”,这是1885年,也就是他创作《食土豆的人》的这一年,他在他所居住的荷兰小村期间所写下的。

1886年是凡高绘画艺术的一个转折点。这一年,他来到法国巴黎,被印象主义画风中的那种明亮且极具动感的色彩所吸引。在印象主义绘画光色理论和实践的启发之下,他逐渐改变了他的色彩感觉方式,由以前的那种传统的静态的色彩感觉方式转变为印象主义画派的动态的色彩感觉方式。色彩感觉方式的改变,大大地改变了他的绘画作品的面貌。他兴奋地说:“……法国的社会指导着我的思想,显得这么有益,非常有益,也有益于全世界。”他抛弃了荷兰时期的那种灰褐色调子,画面色彩开始变地鲜亮起来。原来画面中一直保持着的黑色不见了,也没有了灰色和褐色,画面所呈现出来的是印象派并置笔触的红黄蓝三个原色和由他们混合而成的绿色、紫色、橙色,特别注重色彩中的补色关系。

凡高从印象主义绘画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但是他从来都没有像印象主义画家那样完全沉溺于光与色的表现之中。就像我们前面所讲的,凡高是一个有着强烈的主观表达意识的艺术家,他的绘画不是为了再现视觉的真实,而要表现他对事物的真实的感受和自己的感情。这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愿望和他心中所蕴藏的那股强烈的激情,使他必定要抛弃荷兰画派的那种灰色调子,也注定他会迅速远离印象派。凡高几乎在接受印象派的同时就已经开始对印象派的绘画理论产生质疑。他们在实现视觉的真实,追逐光与色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感情的表达,这与凡高那充满主体意识的精神状态相去甚远。凡高的绘画中独特的审美力量并不单单是视觉印象的强烈,而还有蕴涵在视觉因素之中的情感体验的深刻。在他给泰奥的信中曾明确提到这一点:“我在巴黎所学到的东西现在离开了我。我恢复了在我知道印象派之前我曾有过的理想,如果印象派画家不久就指责我的创作方法的话,我不会感到惊讶。因为滋养我的创作方法的,与其说是他们,不如说是德拉克罗瓦的思想。因为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自由而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凡高不再满足于像一个印象主义者那样仅仅去表现自己的感觉色彩,而是将色彩看作是非自然主义的表现因素的直接工具,看作是精神领域(诉说人类命运的真相)的预言者,试图在色彩和感情之间找到一种契合的方式。

凡高通过各种色彩实验来研究色彩强度增加和减弱的自然规律,但是他的目的并不在于这些研究和实验本身,而是为了挖掘色彩自身所具有的那种强大的表现力。他对他的这种探索的前景充满了希望,在给他弟弟的信中说到:“我相信,一个新的色彩家画派将会在南方扎根,我越来越感到北方画家们只是把他们的理想寄托在用笔功夫和所谓的绘画性上,而不是依赖色彩本身来表达事物。”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一种新的和感情紧密结合着的色彩表现形式开始出现在他绘画作品当中。他于这个时期所创作的《向日葵》、《夜间咖啡馆》以及众多的肖像作品中,可以明显地看到这种强烈的情感色彩的存在。凡高从自然物象中抽取颜色,然后通过色彩的对比或交融,来增强色彩的精神性,使颜料和深藏于心的真实感情达到了直接的重合。这不只是一个如何使用色彩的技巧问题,而是色彩观念从物到人的色彩本质的一种深刻变化。

二、凡高情感色彩语言的表现

从印象主义到后印象主义,凡高发展了一种有着清晰运动感的线条和强烈色彩的绘画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情感色彩语言。因为,不论是古典主义对色彩的静态观念(固有色),还是印象派对色彩的动态观念(条件色)的认知,都只是把色彩作为观察的结果来表现,有意无意中阻隔了心与物的直接通联,而凡高则把动态的色彩观念引向观察过程本身的表现,这样,他就在绘画中真正引入了心灵世界的直接表达。

凡高绘画作品中的色彩具有明显的象征性倾向,这是他的情感色彩语言的特殊性之一,也是他与印象主义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本质区别。色彩在印象主义者那里多半还只是一种物性表面的光色存在,只是对客观世界的光色变化进行“准确”描绘的手段。他们看重的仍然是色彩视觉的真实,并不关注色彩所具有的情感及象征意义。而凡高由于强烈的主观表达意识的介入,往往使色彩具有某种暗示性的力量。凡高对于色彩的暗示性力量有着浓厚的兴趣,在这方面他可能是受到了德拉克罗瓦有关色彩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他说:“我不知道在我之前是否有人谈过示意性的色彩,德拉克罗瓦和蒙蒂切里虽未谈及过,却实践过。”

凡高对于色彩的这种暗示性力量的运用,突出地体现在他的那幅《夜间咖啡馆》中,他说:“我在《夜间咖啡馆》里用红色和绿色表现人类的可怕的情调。这些色彩,不是呆板的按照现实主义立场的字句来说,是眼睛的欺骗者;而是一富暗示性的色彩,他表现出人们火热的情绪活动。”《夜晚的咖啡馆》是由深绿色的天花板、血红的墙壁和不和谐的绿色家具组成的梦魇。金灿灿的黄色地板呈纵向透视,以难以置信的力量进入到红色背景之中,反过来,红色背景也用均等的力量与之抗衡。这幅画,是透视空间和企图破坏这个空间的逼人色彩之间的永不调和的斗争。结果是一种幽闭、恐怖和压迫感的可怕体验。作品预示了超现实主义用透视作为幻想表现手段的探索。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一方面是熟练地应用了透视技法,但更主要的是由于画面中的极具暗示性、精神性的色彩关系的组织运用。凡高的创作始终是以一种感情上的“现实主义”为目标,是一种感情的集结和疏导,由此而产生的情感色彩形式往往显得更为单纯和强烈,因此具有更强烈的情感影响力。超级秘书网

笔触和色彩的密切结合是凡高情感色彩语言的另一主要特色,他将印象派的色点发展成色线,他的这种色线不再仅仅服务于形体,它本身就是画家的感情的一种直接的表现。他画面中的无处不在的跳跃的、疯狂转动的笔触和着那饱含感情的色彩,暴风雨般地铺陈在画布上,形成一种强大的精神和视觉冲击。

三、凡高的色彩表现对现代绘画的影响及意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凡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但凡高的绘画中独特的审美力量并不单单是视觉印象的表述,而是蕴涵在视觉因素之中的深刻情感体验、表现,以求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凡高在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基础上把内在感彩本质释放出来,把现代性的感彩本质呈现为独特的个性色彩形式。情感色彩本质被他们在自由精神状态下转移到画面上,用色彩情感律动主导着绘画形式,通过色彩的单纯化给予绘画更恢宏的风格,并以新的色彩观念增加了色彩表现的精神含量,从而使后印象主义较之印象主义以前的绘画色彩具有更强的精神震撼力。

绘画中的色彩知识篇10

【关键词】素描;透视规律;视平线;色彩学;实践

水粉作为表现色彩的一种途径和方式,成为了很多艺术爱好者学习和创作的主要方式,由于水粉画的材料简单便于携带以及价格不是非常昂贵,工具简便、易于携带、材料属性容易掌握和学习,便于修改的特性,成为了当今艺术考试的重要参考科目之一,以便来检测学生的色彩训练及考试科目。随着文化和时代的发展,水粉不仅只是一门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出现了新的生命被广泛的应用到设计和其它领域。例如招贴广告、服装效果图、舞台美术、包装设计、壁画、连环画等,就时常出现在我们的身边并且被广泛的应用。

一、首先我们从扎实的素描来入手谈谈与水粉的关系

素描是任何绘画的基本功,它涵盖了对于客观物体的造型要求,而且还注重物体的体积感,黑白灰的层次,三大面五调子。无疑也是水粉绘画的重中之重,一个连单色造型都没有能力的人是无法把带有颜色关系的物体处理好的。也曾有人认为不学习素描能否可以学习好水粉画,应材施教,因地制宜。毕竟这是对少数人而言的。不是不可以直接学水粉,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得知,例行效果不佳。因为在造型上的问题通过素描来解决是比较理性的。素描能暴露出很多绘画基础方面的问题,对于造型和体积感的锻炼一目了然起到作用的。在我们的中国画绘画艺术中主要是通过线条来表现的,所以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所以同攻素描练习时可以提倡用线条来表现,不必拘泥于“没有线,只有转过去的面”的主张。没有绝对的事物,任何事情都是可以转化的,因此这种方法并不是不可行的。通过线条来表现物体的轮廓,然后用黑白灰三大面五调子的方法来区分和塑造表现对象的形体,这便是我们经常用到的方法。在素描的绘画过程中,我们应该从整体出发,改正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从局部绘画出不来的这种情况。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基础恒定,决定深入的程度,而渐渐转入细部刻画。在我们观察主题物的时候不能目不转睛的观察对象,应该考虑它在整个空间中的关系。你的主体物是整体的,物体的远近虚实的表现,都可以充分的表现出来。切忌不可盯着一处的进行绘画,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对画面整体控制的主动性。

二、技法理论是画好水粉画的必要条件

1、透视学

在绘画的过程中处处不离透视。学习透视:一是要将现实的客观物体与绘画中的透视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抓住重点,透视学是掌握视觉中静物近大远小规律的科学。透视的存在使得我们的画面更加的具有空间感。但如果严格的按着科学的透视推理来进行绘画创作的话难免有些牵强。因为在绘画实践中却难以使用几何计算法,而主要依靠目测,它是感觉,画出来是艺术,这和科学有区别。

2、色彩学

色彩学的论述有很多,观点也大都相得益彰。但是这种纯粹的理论学术对于实践科目很强的绘画来说帮助并不是非常明显。首先,对于光学的研究以及色彩的的研究从学术范畴来说与绘画还是有所区别的。懂的光学与色彩构成并不能为你直接的实践所带来什么显著效果。例如仍然不会调色。几乎所有的色彩学,都会谈及色轮表。当然这是学习或者研究绘画都必须先学习到的知识。从而让我们知道颜色与颜色的不同之处,比如它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什么是补色以及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等等基本色彩知识。可是到了我们学习水粉画时,去研究色轮表的构成,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复制色轮表的调色方法时,我们时常用到的是图案的调色法,与水粉绘画的区别相差之大。应此我的观点是:在水粉绘画的学习路途中大量的实践是起主观因素的。

三、大量的练习和研究是画好水粉画的关键

从调色入手,首先,我们应该认真仔细的知道颜色在调色盒中摆放的规律,颜色的使用方法以及属性。颜色并不是在调色盒中任意摆放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讲究的,通常都是按照由浅到深,从暖到冷的上下排列。与油画的调色方式和区域大径相同,分别按照暗面、灰面、亮面三个区域划分,渐进式的调色。而不是局部或者一小块的进行调色。其次,在绘画的过程中调色的意识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是调色盒中的颜色什么事理论上的色彩,他们的区别在哪。美丽的颜色是通过合理的调和从而出现的。我么通过在绘画的过程中观察,用画笔在调色板上调出自己需要的颜色,用以塑造形象。通过饱和与微妙的色彩调出的色彩高级灰,使得画面色调和色彩的品味就耐人寻味,使得欣赏者也只沉醉于造型与色彩之中但却无法理解其中颜色的巧妙之处,也无法用语言准确的形容。所以说,在我们明白调色盒的摆放规律与调色规律后,还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练习,才能把水粉画画好。

我们在画水粉的时候应该一直以前面的条件提案和训练目标作为参考认真练习,给学习水粉绘画的爱好者们一些参考的信息。水粉画写生以其静止的状态、固定的物体给初学掌握艺术规律提供了良好基础,绘画者可以反复推敲画面的构图、节奏、大小、疏密、虚实、质感等因素,潜心研究绘画规律和技法,从而使绘画水平得以提高。但前提的基础和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总体上来说,如果我们要学好水粉,就必须考虑到很多的因素,透视的存在使得画面的纵深更具有表现,素描的练习使我们造型的能力慢慢增强,对于色彩的控制力使得我们可以更加精彩的表现出我们对物体的个人感受。只有综合以上几点,才能够使得我们的水粉会技术越加的熟练。总之,任何绘画的基础都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