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3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

音乐教育心里健康教育体系

一、前言

在学生阶段,一般来说是一个人处于生理和心理皆不成熟的阶段,在情感和意志品质上也存在不成熟的一面,他们的心理状况随着环境、生活条件、学习情况等变化,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变动,其主要表现为不太适应新的环境、缺乏自信或过度自信、轻度失眠、焦虑、猜疑心过重、人际关系不协调、学习方法不当、轻度忧郁等,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他们往往表现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对挫折和逆境不能承受,因而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难于适应。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音乐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独特的作用,其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及效果,是其他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和无法比拟的。学生阶段正处于心理成长的过渡时期,对情绪和情感的体验极为丰富,而这些情绪和情感的体验又是与他们的需要、愿望、动机相关联的。音乐对于调节他们的情感、情绪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音乐教育作为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它是以音乐为媒介的。音乐是一种强有力的感觉刺激形式和多重感觉体验,它包含了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并对其起发挥作用:从物理学上看,音乐是一种有规律的含有各种频率的机械波。具有一定规模和变化频率的声音振动作用于人体各部位时,胃、肠、心脏、脑电波等随之产生和谐共振,各器官节律趋于协调一致,各器官的紊乱状态改善,促进身心康复;从生理学角度看,节奏活动是人一切活动的基础。音乐的节奏可以明显的影响人的行为节奏和生理节奏,如呼吸速度、运动速度、心率等。当优美的音乐声波经听觉器官转换成生物电信号作用于大脑时,会提高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促进分泌有利健康的激素,从而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系统,促进唾液分泌,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人保持良好的心态。

三、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等方面。

1.音乐教育可培养学生健康情操和人格

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人们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比如,通过给大中学生欣赏电影《贝多芬传》,可以使学生了解贝多芬精神并从其音乐作品中获得优秀的品质,懂得“成功不是战胜别人而是战胜你自己”的道理,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战胜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在转化所谓的“问题学生”时,运用好音乐可以发挥一定程度的辅助教育功能,克服部分后进学生的闭锁心理和畏难心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发挥音乐的直观优势,可以轻轻抓住学生的耳朵,触动学生的心弦,引发一种情感涟漪和感情共鸣。“问题学生”往往容易产生自愧不如、丧失信心的自卑心理和胆怯行为,通过聆听某些歌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这些学生的消极心理。因此,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利用音乐教育加强学生的情绪调适是十分重要的。

2.音乐教育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表达障碍和心理困扰的青少年,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自我表达障碍和自我评价的低下,他们不能够正确地接受自己,也不能成功地与其外部世界建立正确的联系,因而表现出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采用音乐教育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音乐可以成为一个人自我表达的媒介,成为丰富自我情感和促进自我成长的途径。特别是在集体的音乐活动这种无威胁的、安全的人际环境中,人们可以通过音乐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意念和思想。在音乐教育中通过使用各种音乐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使他们可以在音乐活动中获得成功感的体验,而这种成功感的体验对于一个人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3.音乐教育可增强学生集体协作观念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正如我们创造音乐一样,音乐也塑造着我们,音乐促进和矫正各种社会交往,音乐开辟了了解人们情感世界的特殊渠道。一方面音乐创造了增强亲近感、减轻个人孤独感的友好气氛,消除了交往中的紧张心理,容易使学生的内心世界相互敞开,彼此沟通,进而产生坦诚相待的健康心理倾向。

音乐教育活动通常是集体参与的活动,这种共同的活动过程又常常有助于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密的合作关系,并进一步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因为音乐的本质要求参加者的密切配合和精确的合作,任何合作上的失误或失败都会马上导致音乐效果的不和谐与失败,而且这种不和谐与失败会立即反馈给每一个参加者的耳朵,造成听觉、心理,甚至生理上的不,音乐本身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来强迫所有参加者进行完全的合作,并迫使人们控制可能破坏音乐和谐的任何自我冲动和不良个性表现。因此,参加者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和相处的能力和技巧,这种在音乐中的合作能力最终会泛化和迁移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另外,音乐的魅力和愉悦性也会吸引那些社会性退缩的学生参与到音乐的社会活动中去,从而改变其自我封闭状态。

4.音乐教育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心理上和个性趋于成熟,要求独立自主的活动,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迅速增强,概括能力和组织能力进一步提高,情感体验也十分强烈。音乐教育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创新实践与感受体验的广阔空间。音乐教育活动能使学生真正“动”起来,扩充大脑的思维量,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审美情趣、人格修养、实践和创造能力。如果在音乐教育中加入影视,将更能体会音乐作品的意境,可解决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让学生更直观地在互动中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参与活动、体验快乐,真正实现快乐课堂,从而满足学生极强的“体验饥饿和“求知欲望”。现在人们非常重视右脑功能的开发,而音乐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减轻左脑负担,预防和治疗因过度使用左脑而导致的各种身心疾病,而且对于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有着很大的潜在作用。

5.音乐教育可陶冶学生形成良好性情

音乐教育对人们道德、意志、品格、情操来说,也会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况下有所影响。虽然,不能完全像我国古代儒家那样,把音乐艺术对道德的作用扩大到相当巨大的地位,正所谓“乐者,德之华也”“审音而知乐,审乐而知政”等,如多听高尚的音乐,确实会使人们的情趣高洁起来,因为它是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

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格的完善。学生是完成人格构建的重要阶段,是不断扬弃旧我,积极发展和建设新我的时期。因此,完善人格的铸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音乐在陶冶性情,完善人格方面可发挥其重要作用。早在西周的“六艺”教育中,就认为“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孔子也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音乐不但是人格铸造的重要途径,而且能使它达到成熟完善的境界。

四、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

随着认识能力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文教育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想构建音乐教育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体系,能够把音乐教育纳入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为进一步推进音乐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展开注入生机和活力。目前,迫切需要音乐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挥其独特而更大的贡献。

首先,应建立音乐教育心理咨询平台,让学生加强对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规律,需求什么形式的音乐抒发自己不同的情绪。如雄壮豪放的进行曲能催人进取;旋律优美的轻音乐能使人心旷神怡、轻松愉快等;然后,成立音乐教育社团、协会,把音乐爱好者集中培训与指导,培养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由他们去开展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将更有协调力,而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可让学生互相帮助、相互交流、共同支持达到改善和适应社会的心理目的;最后,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自我调整,积极面对现实,从根本上调整他们的心态,塑造良好的自信心和心理素质。

五、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2

【关键词】小学生;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中国社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方面很容易失衡,因此加强小学生价值观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什么是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教育是社会或学校用一定的价值观念、价值原则、价值规范对社会成员或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帮助他们形成符合社会要求所包含的价值标准,价值目标等一系列的价值思想体系。针对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除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以外,还应把重点放在生态价值观、责任意识观等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设立课程或组织各种活动来完成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帮助同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指社会实践中的个体具有的能够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完善的人格特征,积极的认知、情感、意志,对自身的情绪心理良好的调控能力,并尽可能地发挥自身的身心潜能的和谐融洽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帮助学生树立完善的人格,形成积极的认知和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的一系列活动。

小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育人的工作,都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观念,健康成长。因此,将两者教育有目的地结合起来,将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如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呢?可以从教育方法着手。

(一)用疏导法进行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有一定的限制,为了让他们能够有正确的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健康心理状态,可以采用疏导的方式帮助孩子们认识到什么样的观念是正确的,什么样的观念是错误的。比如,曾经三年级一班有个同学小明,受到拜金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钱可以解决一切,居然花1元钱要求同桌帮他抄作业。遇到这样的事情发生,班主任如果只严重批评加严厉惩罚,小孩子的内心可能会产生阴影。因此,对于此事的处理,我们建议采用疏导法。疏导法是先打开孩子的认识思路,探寻孩子内心的认知观念,教师根据孩子的述说,找到孩子认知的错误点和错误观念产生的原因,用真实的结果帮助孩子分析什么样的观念是错误的,应该怎样认识金钱。疏导法不建议用惩罚来对付孩子的这种因为思想认识的错误而做出的错误行为,因为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清自己的观念的正确与错误,挖掘到根源才可以帮助孩子树立争取的价值观。

(二)小学生和心理健康教育都可以采取个别交流法

个别交流法是教育者根据教育对象的个性特点和他们身上存在的和出现的不同情况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个别交流法对处理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孩子们的价值观念和心理方面有了问题,通常不愿意公之于众,有的人选择和信赖的人述说,有的人干脆闷着。个别交流法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通过与孩子们平等地交流沟通,让孩子们(受教育者)产生一定的信赖,他们便愿意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往往一个问题孩子的出现,不仅仅有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还伴随着心理健康的问题,因此。把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个别交流法教育中,会有很好地效果。

(三)把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融入实践教育环节

真正有效地教育,不是等学生们出现了问题才去一一纠正孩子们的认识,而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把正确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知识都潜移默化地输入孩子们的意识里,让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小学的实践教育环节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环节、课外活动环节、社会实践环节。在这些环节中,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或者活动内容,把我国弘扬的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进去,孩子们从小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心理认识与外部世界也两相呼应,和谐一致。这样才有利于我们孩子的成长。

价值观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在教育方法有共同之处外,它们的教育内容也是相互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包含着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价值观教育中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两者互相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我意识教育与自我价值判断相互渗透

“自我意识”是心理学中的重要内容,自我意识的培养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工作。“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小学生有了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认清自身的缺点,对自己有正确的整体认识,学会扬长避短,不会因为别人的评论而轻易改变自我概念。也就是说,小学生有了积极的自我意识,可以预防和减少由于外界态度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反之,如果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消极,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缺点,对别人的评价比较敏感,这样很容易产生忧郁、人际关系紧张、精神病等不健康心理,从而影响心理健康。不仅如此,小学生自我意识直接影响其对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认识和评价,这种关系的认定成为小学生衡量自我价值的重要依据。小学生只有具备正确的自我意识,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才会对自我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评价和认识,才能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正确的理解和把握。同样,小学生的“自我价值”也影响和制约着其“自我意识”,没有正确的“自我价值”就不会有正确的“自我意识”,正确的“自我价值”的培养能够促进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提高。

(二)价值观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之一

小学生由于自身及外部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在学中难免产生厌学、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迷茫等问题,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地解决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学习心理影响心理健康,而这些问题要得到根本的决,就要靠以正确知识价值观的培养为中心的一系列的引导措施,使小学生对学习知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小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

【参考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3

[关键词]大学生亚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作者简介]陈长虹(1971-),男,江西九江人,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08-GJ-152)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9-0072-02

当前,我国经济环境变革,文化思潮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压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使部分大学生产生了疑惑、烦躁、沮丧、疲惫、委靡等不良心理反应,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高校如不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转化教育,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恶化成为精神疾病甚至心理危机。因此,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提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策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1.“三观三义”教育。“三观”教育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大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正确对待人生中的困境,正确处理奉献与索取的关系,才会树立远大的理想、崇高的抱负,才能以此磨炼自己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只有培养正确的意志观,才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热情,转化环境、学习、工作和就业等方面的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三义”教育即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以大学生的内在成才需求为动力,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培养他们为社会奉献的事业心、责任感,把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联系起来,为一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着重解决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利益需要、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教育引导大学生克服亚健康状态,逐渐消除困惑、苦闷、空虚、无聊、目标缺失、委靡不振、自我认知失调等不良心理反应。

2.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在价值观多元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是当前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新坐标,它渗透在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不仅影响着社会的风气,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侵入,大学生在价值多元的妥协中形成了价值标准的相对化,许多主流价值被相对化,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界线模糊。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时代里,大学生如何观察客观世界,如何体验宝贵的人生,如何审视历史,又如何创造美好的未来,都与大学生的品格塑造和精神历练息息相关。当前大学生之所以会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出现疑惑、烦躁、烦恼、沮丧、自卑、误解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迷失方向,出现好逸恶劳、见利忘义、违法乱纪等现象,正是缺少了这种精神与品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精神品质作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弘扬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澄清大学生的观念,净化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使他们真正成为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的社会主义新人。

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1.通过理论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品质。亚健康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效有密切关系。一方面,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的人生“投资期”,在这一时期内,大学生在思想上从不成熟到日益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确立。另一方面,大学生亚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产生的原因及出现的不良心理状态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对他们进行系统教育和日常教育时,也应该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传授不同的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2.通过疏导教育,克服心理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大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强,但逆反心理严重,因此说服和引导更为必要。通过积极热情的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有的放矢,化解矛盾,润物无声,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克服亚健康问题的不良心理反应,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大学生的人格,将他们放在平等的地位来对待,以诚相待,循循善诱,与他们交朋友,经常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彼此交换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和理解,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周围的人和事,既不抬高自己,也不贬低别人。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亚健康的不良心理反应,使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取得进步。

3.通过实践教育法,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克服心理亚健康状态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一是扩大社会接触面,有效弥补书本知识的不足,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二是能够培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明确是非、善恶、美丑的标准,进而提高思想觉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强化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思想情感、意志和信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强化,其行为习惯更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才能形成。四是实践活动法能把大学生的理性认识逐步转化为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促进了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创建和谐校园环境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环境,有利于净化大学生心灵,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有效克服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状态。创建和谐校园环境的主要任务是创造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校风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诸多不良心理反应。因此,高校应该下工夫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和学术活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融洽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着力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尤其要突出其文化内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创建良好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是关键的育人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依据,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创造的对人的思想情感产生激励、鼓舞和促进作用的环境。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转化教育离不开良好的教育环境,离不开全体教师的力量,这一环境来自于学校全体教职工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度共识。因此,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可以共同努力,营造一个乐观、积极、向上、尊重、友善、宽容、朝气蓬勃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这个环境对学生心理亚健康的教育转化是大有帮助的。

四、努力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常态化

1.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体系。高校必须构建新的工作体系,实现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工作常态化,让大学生走出心理亚健康状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设立专门部门,配备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规范管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考核考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建立心理健康测评体系,积极开展组织测评工作,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教育转化;第二,设立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学生档案,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工作的预见性;第三,编辑大学生心理亚健康康复实用手册,指导学生对心理问题的自我测评,自我调适。

2.加强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队伍建设。大学生心理亚健康转化教育的成效取决于师资队伍的素质,一是要下力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要坚持少量、精干的原则,配备教师。二是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的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的要求。三是要重视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重视兼职教师的心理问题,需补上心理健康这一课,通过自我调节、整体联动、有的放矢、从我做起等途径,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成为教育转化大学生心理亚健康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当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2]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刘基,牛正兰,何继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邓卓明,任一明.社会时尚与当代青年[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万斌,张应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邓卓明.冲击・变奏・超越――西方社会思潮与我国青年人生观问题研究[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8]雷敏.当代大学生心理疾病报告[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9]焦满金.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谐统一[J].生活教育,2007(7).

[10]王福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J].教育与职业,2005(10).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4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价值干预 价值中立

心理健康教育是应该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还是应当接受价值干预,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且至今仍无定论。对这个问胚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澄清理论认识上的疑点,而且也有助于消除实际工作中的困扰。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问题,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拒绝价值干预,但价值中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其存在的理由和适用范围,且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不同于德育中的价值干预,它必须坚持一定的原则,体现自身的特色。

一、心理健康教育无法拒绝价值干预

首先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性质来看,它属于教育学科性质。班华教授在其《心育论》一书中就认为,心理教育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的产物,是从心理学逐步走向教育学的分支学科。既然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育学的分支学科,那么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真正区别又在何处呢?“向来教育常与其相关科学依赖很深,特别是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为其基础科学,甚至被认为是一种综合科学或应用科学,其实,教育学尚有其专门领域,它与其他学科最大不同在于具有‘价值导向’(value-orientation),教育的功能就在使教育者向好的方向改变,能做‘积极适应’(positiveadjust-ment)。”这说明,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最大区别在于“价值导向”。既然如此,心理健康教育就不可能拒绝“价值干预”,拒绝价值干预就意味着把自己排除在教育之外,其自身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其次从心理健康的标准来看,不少人都承认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是。“适应正常或良好”。当然,这里的适应包含着发展的功能,因为发展是指向更高水平的适应。其实,无论我们怎样理解这个“适应正常或良好”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即适应什么、如何适应、如何发展和向何处发展的问题。如果回避这个问题,适应与发展本身就会失去意义。所以“适应正常或良好”本身就已经包含了价值判断的成分。我们曾在《论道德健康与心理健康――兼议心理健康教育功能、价值、目标的拓展》一文中通过对健康的整体论视角的解读和对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的追问以及不同学派心理健康观的审视,提出了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一新的命题,认为心理健康无法离开道德健康。以上这些说明心理健康本身就具有“价值内涵”,因而不能理解为纯粹的心理机能状态。

通过以上的简要分析,我们认为位列教育学科体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能、也无法回避价值干预的,因而它必须接受价值干预,这是教育的本分。

二、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中立原则的适用范围

心理健康教育接受价值干预,是否意味着它应该完全排除价值中立的存在?我们认为对这个问题应作实事求是的分析,切不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门的教育活动,它的实施途径分为课程设置、学科渗透、寓于活动、优化环境和心理咨询等。可见,心理咨询只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之一,或者说,它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但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特殊领域,有各种相对成熟与独立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如心理分析疗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存在主义疗法等等。其中并没有哪一种学派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就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历史来看,在过去,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十分激烈,各学派的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恪守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对其他学派的理论与方法很少问津。而现在,大家终于意识到不同疗法之间其实可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因而许多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家逐渐抛弃了原先的门户之见,采取一种包容与务实的态度,接纳并采用多元化的理论观点与技术方法,以期取得最好的咨询与治疗效果。这样,当代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就出现了一种整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心理咨询工作也不能将某一咨询流派的理论与方法视为唯一的标准,而排斥其他的理论与技术。就价值中立而言,它只是来访者中心疗法所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并非所有的咨询流派都认同这一原则。因而,即使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价值中立”也不是一条不可动摇的“神圣法则”。在很大程度上,它取决于咨询者依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经验在面对具体对象与具体问题时所采取的具体策略与技术。也就是说,是否坚持“价值中立”有一定的灵活性,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而不应将其视为僵死的教条。以往,我们在这个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误区,不仅将“价值中立”视为心理咨询必须要坚持的原则,而且还将其无限扩大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个领域,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中的诸多困扰。

总之,我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面对价值干预问题,但这并不说明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完全排除“价值中立”。相反,价值中立有其存在的理由与适用范围,它应存在于学校心理咨询这一特殊领域,并且它的运用取决于咨询者的个人经验、技术特长及其面对的具体情况。

三、实施价值干预必须坚持的几条原则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回避价值干预,那么它与德育的价值干预又有何区别呢?我们认为,鉴于两者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干预不同于德育,是一种特殊的干预,是具有自身特质的干预。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认为这种特殊性就是它特有的人文性。什么是人文?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叔子说:“人文是要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是要关心人、集体、国家、民族、社会、自然界,是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是人要成为人的精神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的教育,它尊重人的生命的存在与价值、人的自由与尊严,从满足人的最基本的心理需要出发,教会人一种生活的智慧与态度,促进人的心灵的成长、人格的健全发展、人性的完满和精神世界的提升。因而,心理健康教育所洋溢着的是一种浓郁的人文气息,守护着的是教育的人文关怀立场。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这种人文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方面不同于德育,它需要坚持如下几条原则:

1、间接性原则

所谓间接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并不直接承担德育的任务,即解决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问题,而是依托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和方法,有意识地、隐性地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生成与巩固。间接性原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价值干预的最主要、最基本的原则,它集中地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特有的人文情怀。从形式方面来说,它主要采用渗透、濡染与陶冶的形式,追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的意境与效果。也就是说,它并不直

接向受教育者灌输各种价值观念,强迫学生接受,而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途径,如课程设置、学科渗透、环境优化、活动开展等,让学生在提高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影响。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要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无论是环境氛围的营造,各种活动的开展,还是素材的选用,都要考虑到其内在的价值导向性。例如,关于人际交往的指导,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掌握人际交往的策略与技能,还要通过恰当的形式,如小品表演、小组辩论等,使学生领悟到健康的人际关系的建立是以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这样学生自然就会明白,所谓人际交往的技能并不是指阿臾奉承、逢承拍马、“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而是指“高超的语言技巧、善于体察人意、及时抓住契机、注意随机应变等”,是与宽容、真诚、理解等美德以及个人的人格完整独立联系在一起的。

2、尊重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立性,要认识到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为学生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影响创设融洽的氛围。前面我们说过,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干预是通过渗透、濡染和陶冶的形式进行的,而这种渗透、濡染和陶冶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因为说到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师生双方的人际互动的交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包含着师生双方价值信息的相互影响与交换。“因为价值观是每个人内在的评价系统,它决定着人对外在事物的评价态度,规范和引导着人的一切认识与行为”,因而教师的言谈举止即使未涉及到价值问题,但他(她)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本身就已表明了自己的某种价值倾向,这种无意间所流露出的某种价值倾向很容易被学生捕捉到、感受到。对教师来讲,一方面要对自己的价值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努力使自己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符合德性的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方向;另一方面,教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减少阻抗、敞开心扉,从而在耳濡目染中亲其师,信其“道”,恰如“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片云推动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3、主体性原则

所谓主体性原则,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干预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学会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而对自己的成长负起责任,发展起自我的力量。主体性原则是教育者面对学生的价值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基本准则。我们说,道德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内在前提,这说明道德问题可能会引起心理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心理问题本身就是道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者有时不得不面对价值问题,对学生进行价值干预。但这种干预不是训斥、说教。教育者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也不对学生的价值观简单地做出是与非的判断。而是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索,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一番梳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观与其行为、情感等的联系”,这样学生就能找到当前情感与行为背后的价值根源,认识到不同的价值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可鼓励学生自己作出价值判断和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当然,在学生不能顺利进行自我探索时,教师可帮学生作出价值澄清,但同样不作判断,而是用自己的价值观(也包括其他的价值观)向学生的价值观进行挑战,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价值选择及其行为后果,从而帮助学生自主地建立起适当的价值系统。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5

关键词心理健康社会文化自我意识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复旦投毒案尚未告破,大洋彼岸的象牙塔内又惊闻枪声。令人深思是什么原因让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选择非理性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在社会舆论广泛探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的问题之时,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也是悲剧的主要成因。本文结合时事事件,从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出发,就社会文化(socialculture)和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两个因素,阐述两者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1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mentalhealth)又称心理卫生。从国外研究看,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心理健康就是“爱与工作的能力”,“勤勉地完成任务、做好工作”;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适宜的社会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其自身特点相符合的结果;人本主义理论认为,自我实现、自我接纳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元素。从国内研究看,林崇德(2003)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既包括积极的、消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核心是自尊;姚本先(2010)认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生理、心理和社会性方面达到协调一致,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功能状态。尽管,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国内外就心理健康的标准的核心思想是可比较的。参考相关文献,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应为:智力水平正常、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和谐、生活平衡积极、社会适应良好、情绪乐观向上、意志行为健全、人格统一完整、心身特征一致。①

2社会文化与心理健康

“文以化之天下”,文化本义就是通过社会性的规范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②它是社会里一群人共同遵循的特殊生活方式,表现在其传统思维、信仰、生活习俗、价值观念等,经由世代相传而保留,也是群体人们所遵照的行为准绳。③“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社会实际上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④因此,人的行为深深的打上了社会文化的烙印,受社会文化的控制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也不例外。这种影响可分为三个方面,(1)对人的知觉、思想、情感以及行为方式的潜在影响;(2)价值观的影响;(3)可观察的外显特征的影响,如语言、风俗等。同时,社会文化通过两个途径,即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教化和非规范化的社会文化渗透,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⑤

价值观是个体行为因素的主要动力。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个体与他人的合作;对集体尊崇,遵从公共规则,追求公共价值;与他人、集体利益矛盾冲突时的牺牲。⑥个体主义的价值观表现为独立性和自主意识,提倡实现个人的目标和愿望,反对任何外来的影响和压力。⑦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同个体主义价值观的碰撞。高等院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理念的阵地,价值观冲突在所难免。由此引起的心理健康标准的变化使得个体面临更多内在的挑战。社会舆论在此背景下,对校园悲剧的反思,将悲剧的形成看作是学校缺乏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进行考量,认为个体出现问题源于社会。

3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self),指个人的反身意识,即以自身为对象的意识。⑧与其将之看成一种概念,不如看成一种体系,包含功能、结构和发展三部分。Burns(1982)认为自我意识的功能是,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对经验的解释、决定人的期望。⑨Freud认为自我包含在人格结构中,可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Rosenberg(1979)认为自我概念结构可划分为:现在自我、期望自我与表现自我。⑩关于自我概念发展,其核心机制是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及与他人的相互作用,Cooley(1992)称其为“镜像过程”形成“镜像自我”,mead(1934)称其为“一般化他人”。豘总之,自我意识对个体的行为有着调节和定向的作用,体现着人的自主性。同时,自我意识同社会化紧密联系,共同指引着个体的行为。

大学生是拥有自我意识的个体,一方面,可以自由支配个体的行为和自主思考,另一方面,也明晰社会规范对于个体的约束,接受教育对其社会化的改造。复旦投毒案中嫌疑人林某,高学历,为人谦虚,因与室友发生口角,遂投毒谋杀,死者刚直博。从心理健康的标准看,与人的摩擦便产生如此极端行为,心理不可谓健康。同时,人际交往的挫折情境下,便动杀人念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弱,亲和性差。此外,死者黄洋的直博经历也成为悲剧的诱因。总之,人际交往挫折及“妒忌”心理折射出林某自我意识的不完善。

4小结

人的行为导向机制有两个方面,一是依赖于外部情境,如社会文化,二是在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下实现的自主性。校园悲剧的成因既是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也是行为个体的自我选择,甚至是毁灭。在现代心理健康的标准下,浮躁的社会气息、成功学的泛滥以及成绩动机(performancegoals)的教育模式等社会文化因素与自我心理健康意识等自我意识的长期忽略的教训是深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空谈,须从以上两个角度深入。

注释

①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9.

②李平.中国文化概论[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

③曾文星.华人的心理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④埃利奥特·阿伦森.社会性动物[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⑤张向葵,丛晓波.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3):229-233.

⑥杜鸿林,赵壮道.集体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理论与现代化,2011.4:53-57.

⑦李灏,翟石磊.基于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价值观的中美思维模式的反思[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19-124.

⑧豘章志光,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6

[关键词]大数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在视察中国科学院时强调,“大数据是工业社会的‘自由’资源,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大数据时代,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国际国内竞争日益尖锐和激烈,大学生不仅面临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更要承担发展带来的挑战。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概念阐释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1.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把心理健康定义为,“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体自身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顺势而生。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根据个体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有关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受教育者的心理施加影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1]377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任务是预防和治疗受教育者的心理疾病,激发其潜能的发挥,有助于受教育者优秀品质的形成及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734可见,人不能脱离集体生活而单独生存,否则,人将失去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在当今大数据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交往更加密切,大学生需要具备更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心理健康,要求大学生能够适应当下和变化的生存环境,具有完善的心理特征,紧跟时代潮流,对发展变化的外部环境做出及时的心理调控。总的来说,大学生心理健康内容主要包括,开放创新的思维、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求新心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认知与调节能力、健康向上的心态五个方面。健康的心理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正常学习和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大学生的心理存在问题,那么将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其次,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紧密联系、缺一不可。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对身体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心理素质健康向上的大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在自身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21世纪将真正属于能承受社会和经济改革所带来冲击的人格健全者。”[3]152时代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勇于面对挫折,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大数据背景的相关特点

大数据(BigData),又称“巨量数据”、“海量数据”。迄今为止,对于大数据的定义,科学界没有一个公认的定论。大数据概念最初被使用时是指,由于数据量太大,现有的软件工具不能对其进行正常的处理,所以,要对数据处理工具进行改善。学者根据不同标准给大数据下了不同的定义。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编著的《大数据时代》把大数据定义为,“不用随机分析法(抽样调查)这样的捷径,而采用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4]39大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的定义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认为大数据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笔者更倾向于麦肯锡研究所对于大数据的定义。大数据背景的主要特点是数据的数量巨大、价值密度低、种类复杂、更新速度快。正是由于人类迫切地追求对于未知世界的认知,大数据才有了发展的不竭动力。世界已经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很多国家看到了大数据背后的价值,把大数据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2012年3月,美国启动大数据研发计划,截至到2014年4月,世界上已经有63个国家拟定了公开政府数据计划。以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紧跟时代步伐,坚持与时俱进,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数据资源开发共享”,带领全国人民拥抱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时代将要释放出巨大价值,使得我们选择大数据的理念和方法不再是一种权衡,而是通往未来的必然选择。”[4]94高校要充分探索与利用大数据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作用,使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经济革命,也是一场教育革命,“在教育变革的大数据时代,谁占据了教育大数据,谁就把握了教育的未来”[5]163,大数据技术使跟踪每一位大学生的数据成为可能。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现从群体向个体转变,真正实现个性化教育指日可待。在这场教育革命中,机遇与挑战共存。曾在讲话中指出:“机会稍纵即逝,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一)面临的机遇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抽样调查法。这种研究方法是在被调查者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调查过程中,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调查的结果反映的是被调查对象的整体情况,不具有针对性。调查活动也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的局限。借助大数据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一方面,大数据能对所有研究对象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解决了传统研究方法中的样本代表性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方法是在被调查者无意识下进行的,不会有外界干扰因素,可以更加客观地反映所有被调查者的真实情况,有助于老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大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的建立。与此同时,大数据技术可以及时更新数据信息,打破了传统研究方法的时空局限性,不仅节省了研究成本,而且提高了研究效率。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功能,对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对于可能出现心理问题或者已经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制定及时有效的教育措施。对于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同学,要利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具有个性化和创造力的人才。此外,大数据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了解自己的平台,大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了解自身的心理状况,并做出及时调整。

(二)面临的挑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大数据为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首先,大数据带给人类的难题之一就是数据处理。大数据的诸多特点对高校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具备对大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才能挖掘出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其次,大数据时代信息的碎片化、非结构化,使数据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充斥一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冲击的负面信息。当前,我国还未出备的大数据相关法律法规,这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否认的原因之一。此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大数据意识,这严重制约了大数据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应用与作用的发挥。与此同时,大数据也给心理健康教育者带来了挑战。传统的教育方式都是以教育者的单向传授为主,而大数据时代,学生可以借助大数据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接受时代前沿的信息,甚至有时候学习到的知识要超越老师,这会使教育者在学生心中的权威地位遭遇挑战。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要正视这种挑战,树立能者为师、教学相长的理念,营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三、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对策

(一)创新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大数据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有能力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处理、使用,从而实现“知识解放”。所有科技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人是教育的核心,教育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首要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无论怎样改革、创新,都不能脱离培养心理健全的人这个主题。“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进行教育创新。

2.价值主体性原则

价值主体性指的是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如果客体能够满足主体的需要,则认为客体对于主体是有价值的。反之,如果客体不能满足主体的需要,则认为客体对于主体而言是没有价值的。本文强调的价值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对于受教育者需要的满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都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注重教育对于自身需要的满足。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大学生发生的新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必须考虑到大学生的价值主体需求,根据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并外化于实际行动。大学生从内心真正接受教育内容,会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实现。

3.联系实际的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这里所讲的联系实际原则,是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要联系大数据时代背景,利用大数据关联性的特点,充分挖掘大数据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潜在价值,在这种价值的指引下进行创新,使创新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创新的要求。

4.情感渗透原则

情感渗透原则是指,教育者在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时,要体现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大数据是冰冷的文字信息,但人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动物。现代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过去传统式的单向灌输在大数据背景下已经行不通。教育者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需要辅助情感教育,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教育者要理解与关注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运用适当的方法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创新的对策

1.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

当前,我国网络用户超过了6个亿,微信、QQ聊天、微博等通讯软件成为了大众的沟通方式。人们沟通方式的转变为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一条新路径。高校要抢占网络这个公共交流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双向互动的教育模式。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人们更愿意倾述自己的真实心声,高校可以通过分析大数据预测每一位学生的真正需求,以此来制定教学方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学习借鉴全国各地成功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以便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麻省理工第十六任院长苏珊•霍克菲尔德认为,在线教育与住宿制教育不具有对抗性,相反,它是另人鼓舞的教育解放联盟。线上教育不能脱离线下教育而独立存在,由于网络环境的开放性,网络信息纷繁复杂,大学生对于信息的筛选能力有限,线上教育需要在线下教育者的引导下开展,从而使大学生接受正面的教育信息。此外,受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反馈教学意见和自身需要,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双向互动。

2.健全大数据支撑下的大学生心理档案数据库

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不只是商业竞争的需要,也是教育创新的需要。大数据为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创新的机遇。大数据时代,高校的数据与日俱增,在遵循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利用这些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将极大地促进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高校须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处理机制,对学生档案大数据分类处理并及时更新。通过数据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发现变量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及时掌握每个大学生的学习情况、情感变化、生活状态,依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那么,我国教育一直倡导的“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必将实现。

3.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测机制

大数据背景下,在微博、微信、QQ聊天等网络社交平台,大学生更愿意借助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工具记录和表达个人的真情实感。高校可以通过分析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特点大数据,分析出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重点关注可能出现心理问题的同学,并对他们的行为数据进行持续跟踪,制定及时有效的教育方案,防范于未然。2012年12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讲话中指出,党风廉政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防微杜渐。对于高校而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追求的最好教育目标不应该是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而是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可见,高校在学生个人信息大数据的支撑下,通过对数据分析,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测机制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佘双好.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7

关键词:心理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和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面对新时期“90后”大学生,运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或手段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已不足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并显示其手段的弊端或不足。已有研究证实,个人心理对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心理成长发展时期也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依托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基础上,不断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认同基础上不断将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才能不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加强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其价值观教育不仅关系着自身价值实现,还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需求,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罗爱军、屠冬梅等学者一致认为,树立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内在需耍;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深刻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思考[1]。加强高校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当前高校大学生不断受到“拜金”、“崇洋媚外”等不良价值观的渗透和影响,加强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尤为凸显。只有在青年时期不断加强教育和正确引导,才能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培养更多符合我国发展和需求的人才。

2当代“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2.1认知方面: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但容易自我为中心

自我意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最突出最重要的年龄特征之一[2]。大学生不断丰富他们对外部世界了解基础上,开始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想要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不断完善自我。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和实践经验偏少,因此自我意识在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方面存在偏差,在自我认知中表现出过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拒绝,在自我体验中表现出过于强烈的自尊心和过于强烈的自卑感[3]。同时“90后”大学生又是在“6+1”(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家庭结构中成长起来,长期受到父母和长辈的关心和呵护,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很多时候优先考虑的都是自己。

2.2情感方面:情感外显而张扬,情绪容易心境化

“90后”的情感强烈,外显而又张扬,想说就说,想做就做,极富个性。很多时候情绪像“疾风骤雨”,但有的时候又容易“欣喜若狂”,其情绪具有明显心境化的特点。会因为自己的成功而兴奋不已,也会因一点小事而哀伤不已。同时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高速互联网的发展,更多的“90后”开始付诸于网络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长期沉迷于虚拟世界,精神世界空虚。因而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2.3思维方面: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早熟但反叛意识强

“90后”所处的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他们乐于接受海量的信息,更容易接受各类新异、新鲜事物,“早熟”是当代大学生共有的特质。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是成人,具备了独立思考和自理的能力,不希望由家长出面包办一切。但是他们独立自主行为背后却有着幼稚和不成熟的表现。当代大学生对于各种社会现象有着超乎他们年龄成熟的想法,这种成熟有时也有不可避免的幼稚。同时他们反叛意识强,不走寻常路,不喜欢按部就班,家长或者老师要求他们做的,他们一定要逆反,即使内心已经接受家长或老师的要求或建议,但外在行为上要表现出他们的“特立独行”。

2.4行为方面:自主自信而又依赖性强

“90后”是一个更年轻、更自我、更张扬的青年群体,他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渴望有成人感[4],因为渴望得到来自父母和同辈的认同,他们更多的表现出成熟。但事实是,表面上的成熟掩饰不了他们内心的幼稚。虽然他们自主自信,但他们还暂时摆脱不了长期以来来自家长和长辈的各种精心呵护和照顾,因而在表现独立自主的同时,他们不免又表现出了强烈的依赖性。

3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了社会主义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奋斗目标、努力方向和行为准则[5]。但由于受我国传统思想教育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容易采用“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即采用简单说教或者硬性灌输等方式。一方面容易造成学生反感,另一方面教育效果得不到保证。在毛诗焙和周炳等人的研究中发现针对“90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教育内容没有契合“90后”大学生的需求,使之脱离实际;思想政治理论课沦为形式,教学效果欠佳;“90后”大学生对现有的教育途径不感兴趣[6]。作为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如果不能遵从其心理发展过程和心理特点,那么对其的教育自然达不到效果。作为“90后”的大学生,其身上具备鲜明的个性特征,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者,须从学生主体的心理出发,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观教育,才能保证教育效果。

3.1大学生心理健康是对其进行价值观教育的前提

青年学生价值观是在生理和心理发展基础上价值观念逐步明确的过程[7]。当代大学生,其生理发展已趋于成熟,其心理机能还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认知能力、情绪和情感体验、意志力等方面都在不断趋于成熟。但心理机能成熟的前提条件是个体心理的健康,只有个体心理健康,才能有稳定的情绪、合理的认知、坚强的意志,才能保证其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政治道德品质的基础。”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之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从而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影响到大学生个人正确的价值观形成。有研究

显示学生的价值观和心理健康具有正相关,学生心理健康越健康,价值观越正确和积极,对理想和就业有把握;而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对人生和生活的态度则相对消极,对社会和他人持有怀疑态度,自信心不足,依赖性较强,并渴望拥有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8]。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是保障其价值观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3.2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态度形成理论能够推动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态度分为三个阶段“顺从―认同―内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过程,显示出与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关联。顺从阶段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按照社会规范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认同阶段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态度,使自己与他人一致。而在此阶段,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内化阶段是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愿意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认同是态度形成的关键阶段,价值认同的过程就是主体不断调整与客体的关系,对自己的观念重新选择和定位,再经过实践体验,形成较为固定的态度[9]。因此,在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需首先考虑如何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心理学认为个体大学生只有认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心理接受,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那么对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发挥出来。

3.3遵循学生心理特点,是价值观教育的关键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8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意义;思路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2-0125-02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

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以人的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

生命教育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

1.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

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促使其身体健康和安全,促进其身心和谐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是因为生命教育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优良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丰富生命价值,实现生命的整体性发展。

2.生命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涉及每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但是,目前部分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命价值迷失,缺乏生命责任感和生命健康与安全的科学防范知识,致使他们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能力不足,意外事故频发。仅2011年2~7月全国大学生登山被困遇险事件就连续发生10余起;或者轻视生命,自杀现象异常严重,据2009年上海市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上海当年大学生自杀死亡人数占非正常死亡人数的80%;或者漠视生命、残害生命、甚至践踏生命,一系列校园伤害等危及学生生命安全的恶性案件接连不断,如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案”、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药家鑫”案和河北传媒学院“李启铭案”等,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有这些,不仅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且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和谐校园的目标背道而驰。痛定思痛,使我们认识到,对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教育的的悲哀,对生命的漠视是教育的失职和不幸。

3.生命教育是对高等教育内容体系的重要完善和补充

受应试教育和现代社会“科学化、技术化”教育价值观的影响,目前高校教育“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明显。湖南师范大学周庆元教授认为,近现代教育的深刻危机在于它已经抛弃了它的本真性,而成为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工具或手段。教育根本不被认为是人类生存的基本实践活动,而仅仅被理解为达到现实功用的一种有效手段。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很多高校把就业作为学校育人的终极目的,课堂教学仍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课外的各类活动也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为主。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缺乏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缺乏明晰的、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学生对生命的死亡缺乏认识、理解和接受;学生对生命的价值、意义思考得少,对“人是什么?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才能活得更有意义?”等重大问题深感困惑。对此,鲁洁教授也曾进行了深刻剖析与批判,认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在目标,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

4.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社会物质与精神失衡现象日益严重,在现代文明生活的外表下还存在着生存危机和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例如,自然资源枯竭、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生存环境日益恶化;青少年热衷于“死亡游戏”、吸毒成瘾,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实用主义泛滥;由于缺乏健康的性教育和性引导,大学生婚前同居导致人流等随意处置生命的现象频频出现。所有这些都是缺乏生命意识的体现,也是大学生缺乏终极信仰和关爱情怀的体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二、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思路

叶澜教授指出,人的生命性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1.教育理念人本化

生命教育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位的教育,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要改变以往科学至上、技术至上的教育价值取向,把生命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纳入学校教育计划。

以人为本的生命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全体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为其终身幸福奠定基础;二是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提升其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三是着眼于学生建立与自我、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

2.教育内容系统化

(1)加强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掌握生命知识,唤醒生命意识,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唯一性和不可逆性,意识到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进而促使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生命意识,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2)加强生命安全和生命健康教育。教给学生各种生存的知识和处理危机的方法,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安全意识和生命安全观;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培育“生命至上、健康第一”的生命健康观。

(3)加强生命情感教育。要在学生的心灵播下爱的种子,培养他们美好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懂得尊重和珍惜生命,进而提升生命意志力。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促进生命和谐。

(4)加强生命价值教育。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首先在于生命的存在,在此基础上才能提升和发展生命;懂得人的存在,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人的生命除了自然性,还具有社会性和超越性。引导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坚定信念,树立崇高理想,以此更好地发展生命,不断提高生命的责任感和意义感。

3.教育途径多样化

(1)通过课堂教学强化生命教育。当前,我国大陆多数高校尚未对大学生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仅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涉及生命意义、价值、健康和安全的教育。因此,我们不仅要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为基础,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而且还要通过其他课程强化对学生的生命教育,形成系统的生命认知。如在自然科学课程教学中讲解生命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在哲学中讲解生命的元认知和物质基础;在社会学中讲解生命从属于社会的本质

属性;在心理学中讲解物质生命机体的有限性和精神(心理)成长的无限性;在伦理学中讨论生命存在的伦理(道德)意义与价值存在等,使课堂教学成为生命教育的主渠道,不断通过课堂教学强化生命教育意识,使学生获得有关生命的知识,深刻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并努力使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内化为实现生命价值的积极行为。

(2)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渗透生命教育。大学生渴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和课外活动。我们可以根据他们这一特点,并结合其生活经验、成长需要和社会实际,充分利用形式多样的课外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实施生命教育。如通过鼓励、组织学生到社区、到边远山区参加扶贫济困、法律知识宣传、义务家教等社会公益活动,到地震灾区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使学生在奉献爱心、服务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中体悟生命、感受生命,正确认识生命的本质,体验生命的价值,进而学会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联系学生可能遇到的不良诱惑、潜在危险、非法侵害等,通过逃生、救护演练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自我安全防护和自救的技能。

(3)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进行生命教育。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对陶冶学生的心灵有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对大学生的意志磨炼和人格塑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高校生命教育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学生,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学校要以丰富多彩、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平台,努力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美好青春生命的舞台。如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体育活动,既能锻炼大学生的体魄,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实现生命的和谐,又能使大学生感到身心愉悦,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而为大学生个体生命的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举办一些关于生命安全与健康的讲座,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开展预防艾滋病、远离等主题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增强保护生命的意识,形成对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

4.教育要素综合化

首先,社会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为大学生的生存和生活提供舞台,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和生命教育课堂。因此,要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健康的生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要在全社会为学生营造珍惜生命、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将生命教育融入环境保护、法制宣传、义务服务等社会工作之中,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唤起每位社会成员对个体生命的关注。

其次,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是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实际上,家庭日常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蕴藏着生命教育的因素。家长不仅要关注和满足学生的物质需要,而且要关注学生的精神需要。既要帮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帮助学生直面人生,快乐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9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大学生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时代。科技的发达、物质的丰富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同时,却又使人们走入了另一个怪圈。许多人不堪重负,精神失衡,生命意义缺失,杀人、自杀等恶性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状况又如何?“郁闷!”“无聊!”“崩溃!”走在大学校园里,类似的口头禅不绝于耳。近年来,大学生浪费、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从云南的马加爵残杀同学案到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弑师案,都是大学中发生的典型暴力事件。据南京危机干预中心曾对南京部分大学的调查发现,大学生自杀率为20/10万,即10万人中就有20人自杀。自杀已成为15―35岁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是什么样的理由能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春选择自我消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一幕幕轻视生命、摧残生命的事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传诵生命的气息。”笔者认为,引导大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关键在于推行生命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他们学会珍爱生命,提升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一、生命教育的提出与内涵

生命教育思想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了生命教育的理念,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生命教育理念就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生命教育的实践也得到逐步发展。1996年前后,我国台湾地区因校园一再发生暴力与自戕案件,引起台湾当局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2]。近年来,一些大陆学者在传统人生观教育的基础上,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新见解,但具体到教育基层一线,无论是宣传还是实践我们还不到位。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虽然国内外的学者有多种表述,但精髓基本一致。归纳起来具体包涵三个层面:

一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命,进而重视、珍惜生命。首先,让他们了解生命的诞生历程,领悟生命体所承载的希望,感受哺育生命的艰辛,从而形成对生命的珍惜之情和敬畏之情。其次,让他们了解生命历程的酸甜苦辣,体会生活的艰辛、生命的脆弱与顽强,使他们学会感恩,懂得珍惜生命。再次,走进死亡教育,让大学生对死亡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使他们懂得生命的宝贵与有限,从而更加热爱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二是教育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培育健康的生命态度。生命是一个过程,在个体生命中不仅有鲜花和笑声,还有荆棘和泪水。生命教育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艰辛、挫折和不幸,但其中却承载着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它不仅仅属于个体本身,还与父母、朋友、社会密切相连,所以在逆境中,谁都没有权利草率结束自己的生命。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大学生明白:我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替代我!无论我身上有多少缺点和不是,无论他人和我有多么不同,我都必须要尊重他人,悦纳自己。

三是探讨生命的意义,提升对生命的尊重与关怀,陶冶健全人格。教育的根本职责在于“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人之所以为人,就是会去追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帕斯卡尔说过:“活着却不知道人是什么,这真是糊涂得不可思议。”如同苏格拉底的名言:“未经思考过的生活不值得活。”人要不断地对生活进行反思和批判,在超越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生命的永恒价值,它是对生命的突破,对本我的不断超越,以此实现“终极关怀”和人的理想与信念。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实针对性

大学生自杀、校园暴力、残害生命等事件以及校园中还普遍存在的虚度年华、浪费生命等现象,折射出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现象日趋明显的现实。这些现象的发生方式尽管不同,但极其相似的一点是: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和社会都付出了程度不同的代价。我们必须反思其原因何在。大学生的生命意识缺失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教育环节的原因,还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而当下迫切推进生命教育最直观的主要有两个视角。

1.高校教育:缺乏生命教育内容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针对性,首先就是要明确它所针对的对象,即大学生的生命教育现状和当前高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生命的视角来看,教育是一项直观生命的神圣事业。教育首先应是关怀人的生命、关注人的价值和人性完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4]生命教育的价值日益凸现,但遗憾的是,高校教育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加上政治、经济等外在因素的强行介入,使高校演化为工具的制造厂,谋求的是“何以为生”的本领,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思考,忽略了情意的培养,没有教育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没有引导学生对人生的负责。大学校园虽然没有升学的压力,但仍旧过分地强调智育和技能。长期以来,生命教育的缺失,不仅使学生体验不到生命的乐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义,还导致学生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视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学生的情感、心灵和个性受到忽视,甚至被压抑,他们知识的增长以情感的麻木和冷漠为代价,最终导致了他们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怀疑与幻灭。高校至今仍缺乏生命教育的氛围,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内容,忽视大学生生命意识的培养。为此,“我们必须反思我们的教育,使教育重新承担起拯救生命、唤醒生命意识的责任和使命,这就是时代急需的生命教育。”

2.大学生个体:精神迷惘和心理危机

大学生生命意识缺失与社会、家庭、学校等众多外因的影响有关,但最直接、最根本的影响还是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内因。

大学生生命认知的偏差和生命信仰的匮乏导致他们无法正确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心灵空虚迷茫,以至寻找无聊刺激,虚度光阴,自暴自弃……他们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首先,缺乏积极的生命价值观是导致生命意识缺失现象发生的重要思想基础。研究发现,自杀的人缺乏对生存的重要信仰和价值的认识,一旦遇到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或感到痛苦和压力时,往往会放弃解决问题的努力和尝试,而选择轻生。因此,缺乏对生命足够的反省,缺乏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缺乏积极的生命态度就有可能被生存的空虚感所笼罩,产生内在的挫折感。其次,心理断乳期的精神迷惘和自我认同的危机也与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有关。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所说的“自我认同的危机阶段”或者说“心理断乳期”,容易陷入对自我价值的迷惘和认识不足中,也容易陷入对生命的无知和对生命方向的茫然中。

三、强化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对策

1.将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生命意识缺失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危机,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异常心理现象。但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课堂之中,没有专列相关内容。推进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首先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有关生命教育的章节和活动。拯救自杀者,主要不在于改变外部的物质生活环境。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依然有自杀的;生活在艰难环境中的人,依然有坚强乐观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一个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生命、对待人生。通过对大学生实施生命意识的教育,促使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信仰,进而形成积极的人生观,懂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才能走出生命意识的误区。

2.博采众长,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是一种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丰富生命教育的内容,一是要吸收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理论的积极方面,做到古为今用。比如,在儒家看来道德义务比人的生命更为贵重。人的生命因道义而有价值,因之而可贵。生命和道义相比,后者重要得多,道义是至上的。为了坚持道义,即使牺牲生命也不犹豫,这是我们应该吸收的。但儒家所提倡的重生命的社会形式、轻个体的存在价值;重生命的自然形式、轻生命的创造意义等生命意识取向是需要批判和扬弃的[7]。二是对于西方文化中有关生命意识的理论应吸收其精华,抛弃其糟粕,做到洋为中用。一般来说,西方文化所注重的是个体人生幸福,注重的是合理地高效率地充分地享受人生。关注个体幸福的深度和广度,强调肉体欲望合理满足等人本主义生命意识应为我们所借鉴和学习。而对其人的本性是自私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等生命意识的消极方面,应加以批判。

3.实施分享与体验方式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因此,生命教育还必须要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境”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进行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个人才能更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例如,开展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模拟盲人的生活,体验盲人活动的艰辛,可以增加对盲人的敬佩与关爱。生命教育还要善于引导大学生体认生命负面状态的意义与价值,如孤独是一种生命负面状态,但又是生命的一种独特体验,在孤独中可以从容地体验生命的静美情趣;再譬如,国外一些大学开展的“模拟葬礼”,旨在引导大学生体验死亡的感觉,把人生置于强烈的痛苦背景中,以刺激其重新发现和体认生命的美好,从而珍惜生命,寻求和实践自身独特的生命意义与价值。

4.积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心理咨询网络

除了要对广大学生开展普适的生命教育内容之外,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实际问题,做到共性的课堂心理教育和个性的案例问题解决相结合。要建立和健全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配备合格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及时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学业、人际关系、经济、情感和就业等各个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和矛盾,疏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将自杀等念头消解于萌芽状态。此外大学生往往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和烦恼,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设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和开展网络心理咨询,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消除他们的各种顾虑,让他们能够敞开自己的心扉,诉说种种的不快,宣泄不良情绪,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帮助大学生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范莉莉.浅谈大学生生命教育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示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29-31.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篇10

一、明确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品德教育帮助其把握方向。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以积极进取的,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作为人格的重要核心,并且具有高度的社会义务感和责任感,希望能够通过对自己身心潜能与创造力的不断开发来不断地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这里可以看出价值观、世界观、信念等道德内容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所要追求的目标。品德教育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2.品德教育能够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实效性。如今,品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已经成为了大众所关注的焦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进行渗透,能有效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小学生品德教育中的优势

1.与品德教育有共同的教育目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的对象都是学生,基本职能都是“育人”,都需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内容相互融合。无论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品德教育,都需要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进行关注,两者侧重点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心理层面上的东西,而德育则主要是解决道德认知、爱国主义情感、遵守道德观念的意志等各种思想道德层面的东西。

3.职能相互衔接。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成才,为社会输送合格的人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学生是否能够成才、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品德教育的基本前提。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改善,让学生能够保持一种主动接受教育、积极完善自我的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与其他教育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4.拥有可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他人的价值观、重视个性发展等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品德教育所应该共同遵循的教育规律。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1.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理念之中。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德育工作者不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政治导向与道德导向,还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重视,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加强对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强他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

2.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方法之中。在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用一些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从而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与调试。同时要尽可能改变过去那种单项灌输的教育方法,让学生拥有自我选择、判断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判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内容之中。教学中对学生最显而易见的道德影响体现在教学内容之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了认知、情感、意志、性格、气质、能力、动机、学习、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做人产生影响。在进行品德教育时,不仅仅需要重视政治思想教育,还需要将现代人所应该具有的观念和素质、各种心理问题的防范和调节等各种内容纳入到德育中,让学生在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还学会如何为自己创造健康、幸福、美好的心理条件,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4.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品德教育过程之中。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对相关内容进行领悟,并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调适,让学生能够处于一种自觉自主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将“说服”真正转变成学生自己的“心服”,从而成为学生自己的内在素质和个性品质。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