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6:56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1

一、进入实验室上课的老师及同学必须先学习并遵守此实验室规章制度。

二、进入本实验室的老师和学生在做实验前,必须熟悉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及各类仪器的性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对易出事故的操作步骤,实验老师提醒同学注意,以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

三、实验前要全面检查安全,实验要有安全措施,如有运行中的仪器设备,实验人员不得离开现场。使用电器设备时,应特别细心,不用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切不可用湿润的手去接触启电闸和电器开关。

四、在实验室内不得高声喧嚷,不得随便串走,不准搬弄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

五、实验室内严禁吸烟、饮食。如遇火警,应根据起火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灭火。除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灭火外,应马上报警(火警电话为119)。火警解除后要注意保护现场。

六、在实验过程中,仪器设备如发生故障,应立即报告指导人员及时处理。

七、学生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服从实验老师的安排和指导。如违犯操作规程或不听从指导而造成人身伤害者应自负责任,造成实验仪器设备损坏需按学校有关仪器设备损坏赔偿规定进行处理。

八、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将仪器设备各部分旋钮恢复到原来位置,拔去电源插头。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2

管理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医院或(和)研究院的实验室管理也是一门学问。现结合我院中医临床与科研实验室的情况,谈一点自己的管理体会。

1制度与管理

有规矩才能成方圆,实验室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要管理好科室和发展业务,就必须采取和执行合理的管理措施与规章制度。我们先后制定完善了生化实验室、免疫微生物实验室、血液体液实验室等各室的规章制度;制定了从科主任、主任检验师到技师的专业技术人员职责;制定了仪器管理、安全管理、纪律考勤、奖金分配、优质服务措施等各种规章制度与措施几十条。

当然,规章制度不是用来装饰门面的,有了制度就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目前人人平等,科(室)主任也不能例外,而且要带头认真执行。执行制度成功与否领导是关键。执行制度要奖罚分明,不怕得罪人,也不怕委屈自己,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论事不论人。执行制度贵在坚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习惯久了形成自然,自然而然以后人人就会自觉遵守。

科学规范的管理督促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职业道德。规章制度紧紧围绕着“一切为了患者与临床,服务于患者与临床”这一宗旨。我科(室)具有特色的十条优质服务措施,如函寄检验报告、上门服务、传真网络咨询服务等,一直坚持多年至今不懈,受到许多患者和亲属和好评,也先后分别受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重庆日报》、《重庆晨报》和《现代工人报》的报道赞扬。

2实验室建设促进业务发展

实验室业务建设包括不断引进和开展新实验、新技术。作为中医单位的临床实验室,不但要满足临床和患者的需要,而且还要不断创新,创出自己的特色,也要有超越临床的勇气。实验室一方面借助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来发展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要不断引进人才和外出学习,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同时,也要跟上科学规范的管理。近年来,我科(室)先后派出6人学习和进修,在读专升本4人,研究生毕业1人,大学毕业和中高级职称者占全科人数的80%以上。在仪器设备方面,我们先后引进和添置全自动生化分析仪2台、血液分析仪3台,以及基因扩增仪、尿沉渣流式细胞分析仪等仪器设备。编写并实施了实验方法和仪器的标准操作规程sop,开展了临床生化、免疫、细菌、血液、分子生物检测等一百多项检测项目,经济创收大幅增长,业务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连续多年获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常规化学质评优秀。

3管理促进科研工作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3

【关键词】基层医院;化验室;质量控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医院的建设速度也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基层医院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加强基层医院管理会计制度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化验室工作人员的从业安全性,也可以提高化验室的工作效率及质量。

1基层医院化验室质量控制问题

1.1规章制度不健全

基层医院是我国医院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但是国家制度更多地关注医院的医疗队伍、硬件设施、药品、培训、监测、管理等相关制度,上述相关制度比较健全。但是对于化验室的相关管理制度却有待于完善。没有完善的制度,则无法可依,对化验室的管理做不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导致实验室日常管理没有完善的措施和规章制度,工作缺乏法规制度的约束,监督管理乏力。规章制度不健全既无法保障日常化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又无法应对突发事件,使化验室无法体现价值,做好基础支持工作。

1.2生物安全隐患

1.2.1实验废弃物处理不当实验室的医疗垃圾主要包括感染性垃圾、病理性垃圾、药物性垃圾及化学性垃圾等,这类垃圾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如果处理不当会成为疾病感染和社会环境污染的源头[1]。因此生活垃圾与医疗垃圾应该处理,分别销毁。部分基层化验室没有将医疗垃圾单独处理,未经处理的垃圾直接丢弃,影响环境,造成安全隐患。

1.2.2消毒灭菌工作不严谨因为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个别基层医院的化验室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养成了不严谨的消毒和隔离习惯。化验室工作人员经常与患者、医用标本接触,皮肤直接暴露和被感染的机率增加,如果没有进行系统和严格的消毒即易被感染。接触不同的部位,也易成为传染源[2-3]。化验室人员也需进行器械操作,如果器械消毒灭菌工作不彻底,也易增加化验室内感染,即影响了化验室工作环境,也影响了化验结果的准确性。

1.3工作环境设置不科学

医院有各种各样的患者,也就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及病原微生物。而化验室是集中检验设备、检验样品以及患者的综合场所,因此化验室整体环境应该合理布局,将整个化验室化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各区需严格管理,防止环境紊乱,增加传染的机率[4]。同时各个环境区需按照不同的卫生级别,进行彻底消毒。防止因为环境消毒不够彻底,通气条件差而导致卫生状况差,导致在化验室的各级人员包括患者及工作人员的交叉感染。

1.4质量意识淡薄

化验室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淡薄,为了提高工作速度,忽略了自我防护及质量意识,例如操作时不戴口罩、手套,不穿防护服,器械随便乱放,用过的和没有用过的随意放置,在化验室的洁净环境下,吃东西,接电话。洗手与清洁器具不彻底,穿着工作服随意出入生活区、污染区和工作区。因没有充足的质量意识,而带来安全隐患。

2基层医院化验室质量控制方法分析

2.1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基层医院的具体情况,建立化验室管理制度。质量制度围绕安全进行,以能够指导化验室安全工作为前提。制度内容要包括感染管理制度,定期对化验室进行消毒。制定样品、设备及制剂消毒、清洗条例,且有专人监管。感染期由专人负责,实行隔离制度,不经允许不可以随便进入。加强制度与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定期进行考核,将制度与法规深化与落实下去。质量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列为绩效考核,与化验室工作人员的10%的奖金挂钩[5]。

2.2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2.2.1加强安全防护减少皮肤暴露,购置专业防护设备,防止酸、碱、化学药品及污染样本的侵蚀。添置洗眼设备及淋浴喷头,以备紧急状况时,如化学试剂入眼时可以进行清洗,以减少损伤。增加化验室排气设备,设置有害气体、液体处理设备。医用垃圾分类处理,按有关规定焚烧处理。

2.2.2安全处理医疗垃圾医疗垃圾的妥善处理,对于良好控制化验室的质量有重要意义。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及混合处理,需在消毒后再进行处理。采血用的针头、刀片和装血液样本的容器要置入垃圾盒,对检验仪器产生的废液应进行消毒处理,合格后进行排放,不合格者经高压消毒后再行处理。医疗垃圾处理、消毒需要有记录,严格执行垃圾交接制度,且有专人负责管理。

2.2.3加强人员安全意识化验室工作人员在检验时需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抽血时需带手套,切忌用手直接取针头。如果手受伤出血,则需给予消毒处理,严重受伤者注射免疫球蛋白。检验工作前后需洗手,选择抗菌能力强的洗手液,流水冲洗需达一分钟以上[6]。

2.3加强工作环境质量控制

实验室总体环境应该是温湿度适宜,通风洁净。根据化验室的工作性质,将化验室分为污染区、缓冲区和清洁区,各区设定洁净级别,且有明显的分界线。同时对化验室要用紫外线进行消毒,消毒次数为每次1h,每日给用2次。设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对门诊化验室的物体表面和空气进行净化,以保证化验室的洁净[7]。

参考文献

[1]黄正文,张斌,艾南山,等.八种医疗废物处理方法比较分析[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8,25(3):313.

[2]毛素秣,潘义英.谈浅医院感染与控制[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87.

[3]刘香.浅析院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422-442.

[4]赵劲松,李满元,王爽.检验科预防医源性感染的防范措施与管理办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12):1391-1392.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4

1按标准,建制度

1.1规范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建设

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和《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JGJ91―93)》等标准,对实验室生均使用面积大小、与师生的健康和安全相关联的实验室采光、照明、通风换气、环保、消防、水电、疏散等很多项目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根据现代生物学实验的特点,采取诸如生物培养室应布置在建筑物尽头,避免人流交叉感染等具体措施。

因此,在实验室设计和建设阶段,应认真学习有关实验室建设的相关规定,根据生物学实验的特点,规范生物学实验室的建设,消除安全隐患。

1.2完善生物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制定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如“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条例”、“实验室仪器管理、使用和操作规范”、“实验室危险品管理办法”、“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实验材料和实验废品管理办法”、“实验室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学生实验守则”和“实验室应急预案”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均有规可循、有章可依。

2强教育,重保护

2.1加强生物学实验的安全教育

加强学生、教师和主管领导的实验室安全教育。每学期在使用实验室之前,学生、教师和主管领导都应学习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每次实验之前,教师都应根据每个实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实验的特点和可能产生的安全问题,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2.2重视学生实验时的安全保护

在教育学生重视实验安全时,也要注意不要使学生产生对实验的畏惧感,泯灭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可能对人体产生安全危险的实验,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如戴护目镜、穿工作服、戴防护手套等。

在使用离心机时一定要用天平配平,切不可粗略估计;取样时要等离心机转子停止转动后再开盖;使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要注意锅内的水量,并确保安全阀完好可用;使用无菌工作台时,紫外照射消毒应避免强紫外线对人体特别是眼睛的照射。使用烘箱和培养箱时,应注意检查和值守,避免温度失控而导致失火;生物学实验中的一些化学药品是有毒有害的,因注意使用方法和废液的安全处理,以及应注意生物材料的安全使用和用后处理。

3勤检查,找问题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5

[关键词]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71-02

1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高职教育对实验室管理的特殊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扩容,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实验室的管理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验教学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的高低。

1.2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以上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有专家指出,高职教育是“昂贵”的教育,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投入巨资购置实验设备。比如,2009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正式发文《关于确定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浙教高教〔2009〕53号)正式拉开了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的序幕。浙江省财政将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二十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示范建设过程中,二十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纷纷加大对实验实训的投入,投资资金占整个学校示范建设资金总额的比重都比较高。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本人所负责的纺织实验室为例,2009年示范建设以来用于新设备的投入共83.7万元,共购置新设备110多台套,新增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地摸索这些新设备的性能,然后才能很好地使用它们,很好地管理它们。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与时俱进。

2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以下是笔者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结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1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孟子曰:“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有“规矩”之约束即是符合规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为了使实验室能够规范化管理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结合本校实际这里主要谈实验室制度化管理中的三个重要方面。

(1)对教师:设置规范的管理流程。对于有实验实训教学需求的专任教师,本校规定在每个学期初的两周之内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表》,并经教研室和分院审批,下达给本专业的实验员。同时,有实验教学计划的老师根据实际需要申报实验实训耗材。实验员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购买的数量并报分管领导审批购买。这样就能确保本实验室的实验实训顺利开展。另外,有科研需求的教师和学生期初提出《实验室课外开放申请》,在保证计划内实验实训教学正常的开展的基础上实验室合理安排课外开放。实验员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表》和《实验室课外开放申请》排定本学期的《实验室使用安排表》。这样既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又能规范化管理。

(2)对学生:要求遵守规章制度。对于首次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同学,本实验室管理人员组织一次实验室制度学习,让他们能够明白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应该对本实验的财产与安全负责。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每一位同学都应该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实验指导人员的允许不能擅自操作实验设备仪器,注意实验室的用水用电安全,实验结束实验物品归位等。

(3)对实验物品:规范实验物品流转管理。本人管理的实验室涉及对化学药品的管理。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对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敲响了警钟。本人在实验室管理中,对于实验过程中涉及化学药品的,坚持由实验教师与实验员一起把控药品的用量与流向的操作规程,做到在药品使用完毕后立即存入药品库,此外,对于实验实训过程中实验耗材的领用课前由实验教师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表》来实验员处领取,并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实验实训课程结束以后实验教师负责回收剩余的耗材并归还实验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建立相关考核机制,作为执行制度执行的保障。人人都遵守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实训教学井然有序的开展。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来保障实验室管理制度得以执行。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我院专门设置了实验考核环节。考核是为了教师、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分院根据本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训考核制度。即对于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的老师由实验员对他们进行“规范化”考核,如有没有督促学生实验物品归位、有没有关闭水电、有没有做好实验仪器使用登记等。同时,老师又可以考核学生,对于没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学生联合学生辅导员提出批评教育或者酌情的扣除他们的操行分。

2.2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样就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如上所述,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视加大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投入,实验室引进了很多新设备新仪器,这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学校要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很多学校普遍存在“轻视”实验员队伍建设的现象,以致实验员的素质较教师队伍稍逊一筹。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实验员实验技能,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实验技能比武等活动,给予实验员一定的奖励。同时,实验员应经常性参加各类培训或脱产学习,精通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本专业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技术的关注,及时完成专业知识的更新。

其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服务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立足本职工作,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是被动地根据实验计划来准备实验,指导实验,而是要为了使实验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教学生怎么做。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应树立较强的为教学、师生和科研服务的正确意识,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一切辅助工作,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工作。在疲于应付繁重的实践教学任务之际应该不断总结,从中得出一些更好的更适用于实际的管理经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不定期的与本校其他实验室管理人员或者兄弟院校的同行开展经验交流工作,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2.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一直是教育部门十分重视的问题。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本校实验室实行院、分院、实验室管理员三级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室人员管理。有实验计划者方可进入实验室,无实验计划的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制度;二是配备消防设施。每间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性质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安全员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或者更换消防设施;三是实验室环境的安全管理。加大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防辐射等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四是安全教育。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或者参加必要的消防演习。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生应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实验的首位。

2.4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的设备根据总类跟性质进行编号并输入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这样进入系统就能查看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等。同时,每个仪器的使用情况也可以显示,如在使用、申请报废、已报废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地将使用情况发生变化的仪器设备信息进行更新,这样对即将开展的实验教学能很好地把控。

(2)建立实验室耗材电子账册。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电子账册,账册中包括耗材的名称、生产厂家、价格、数量。耗材情况及时更新,如实反映耗材的库存情况。这样既能及时地进行耗材采购,又能避免重复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实验信息及时上传校园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前两周将即将开展的实验教学安排上传校园网。上传内容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班级、指导老师、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特殊要求或注意事项。这样既能方便老师了解实践教学进展,又能方便学生提前为实验做准备。

(4)增加网络上与学生的互动。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网络有特别的喜好,我们与时俱进在校园网建立实践教学的讨论专区。学生在讨论专区可以将自己对于实验教学的想法要求与实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大家感觉很轻松。

21世纪是飞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而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邱泽明.加强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5):33-33.

[2]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21.

[3]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52-156.

[4]徐家宁,侯文海,王英华,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创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ii):71-73,116.

[5]周芬.浅谈纺织实验教学改革――以高职染整专业为例[J].管理观察,2008(24):83-84.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6

摘要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新建本科院校

abstracttheapproachesofimprovingthelaboratoryavailabilityfactorwereanalyzedfromtheintegrateofexperimentresource,constructionandplan,regulationsandsystem,buildingupexperimentalteams,managementoftheassetsanddocument,thelaboratorysafetyandtheopen.thepurposewastoprovidethetheorybasisanddoagoodjobinthelaboratoryforthenewlybuiltundergraduatecoursecollege.

Keywordslaboratory;construction;management;newbuiltcolleges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实验室的高效、合理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实验室工作是办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较多,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道尚少,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应树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务求实效、不断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整合实验室功能,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本着实用、高效、节约、开放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笔者根据实验室工作实践,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思考了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整合现有实验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升格而来,且多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并存。对旧的实验室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任务。实验资源整合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调整组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根本宗旨。实验室按照分级设置的模式进行建设。学院按照全院基础实验中心、多学科多专业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实验资源。各系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设置。例如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实验室设置如下。基础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营养实验室、显微镜室、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专业实验室:分子生物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食品工程实验室、中药材中试提取室、植物育种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紫外分析室、凝胶成像室、中药材检测室、中药材重金属检测室、中药材农残检测室、制备液相室。

2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要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规范化的建设实验室。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在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步实施,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时,应以本科专业为主、兼顾专科专业,力争做到既能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又能满足非师范专业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要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时,应先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先配置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多学科公用的先进的、实用的和急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也应纳入规划之列。商洛学院近年来以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中药资源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组成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对学校实验室现状(包括设置体系、服务功能、任务效益以及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环境设施等)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全校实验室发展总规划、审定各学科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全校实验室投入经费、审查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考核评估实验室规划执行情况等。各系结合全校总体规划,在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制订自身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2]。

3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措施与保证[3]。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按照教学评估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验室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教学登记制度、实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违章处理办法。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方面,制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仪器设备借用制度、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预约制度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实现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卫生方面,制订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守则等,使实验仪器、药品、用具摆放有序合理,实验室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方面,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药品使用管理办法、废液回收办法等,确保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的主体,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多出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实验技术人员考核。

实验技术队伍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的保管、日常维护,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

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确定相应统一的培训内容。经常组织实验室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定期开展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对实验装置、仪器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做到全面掌握。聘请兄弟院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实验室培养1~2年,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实验室的安全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鼓励实验室人员多参加有关学术讲座、聆听学术报告,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流动编制,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到实验室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水平。最近几年,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先后派出6名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其中4名实验教学人员获得上岗培训证书。有4名实验教学人员参加仪器操作培训班。聘请2名兄弟院校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有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轮流参加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化考核,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5加强实验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这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制,将各个功能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大型仪器设备)责任到人,管理者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的验收建卡、使用维护以及借用。一是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批量仪器设备及药品的采购要采用招标方式,购置的仪器设备,经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合格后,方可向商家付款,规范物资采购渠道,杜绝质低、伪劣产品流入实验室。制订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对每个具体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参考使用说明书,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建立详尽、规范的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的故障表现及处理措施,打印、压膜塑封,供使用者按章操作。每次调试或使用均有详细、规范的记录,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计量仪器定期进行校正,保证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仪器设备在帐物卡齐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二是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首先成立低值易耗品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采购计划、安排人员分工、供货商家的招标及最后决定供货商家。其次成立采购小组,负责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进行具体分工,账、物、资金分人管理,批量的耗材2人以上采购。在此基础上,设立监管小组,负责定期对采购过程、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6搞好实验室文档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通过建立完整的文档,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4]。

实验室文档管理包括技术人员档案、教学资料、仪器资料、科研资料、实验室开放资料、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实验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聘任、外出进修情况、考核材料、奖惩情况、等情况,对各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队伍配置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实验教学资料的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进度表、实验课表、实验教材样本、学生实验考试试题、实验报告、实验开出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借用记录、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记录、实验值班记录、工作日志等,制订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规程,设计各种教学资料管理登记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规范登记。平时及时收集、记录,期末进行整理分类、汇总成册。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购置时间、生产厂家、报废时间等进行详细的登记。仪器设备说明书及维修记录的管理,将各种仪器设备说明书按类存放,并在扉页上编写目录,以便查找方便。另外,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作为维修仪器设备的依据,应认真填写并按各个实验室不同仪器设备分类装订成册[5]。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教师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自制的实验用具等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登记。

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师的科研、学生的综合性实验、科技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对外服务的项目、时间等及时登记,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例如实验室对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平等,也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实验室文档管理引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实验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具有工作效率高、易于实现资源共享、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等优点。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实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引用信息化管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探索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7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对进人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束起长发。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使用易挥发的药品时,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远离火焰和热源。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实行“两专两双一督”的管理制度,即专柜、专账、双人双锁、监督管理,做到定期清点,账物相符,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在保管人员的监督下准确取用,并有使用人和保管人共同签字的完整使用记录。使用记录应保存备查,保证人身安全。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工作制度,对专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专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在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完好。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实验室使用完毕,及时关水、关电、关窗、关门。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8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实验室开放管理包括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首先是校内开放。一是为承担的教学实验课程开放,包括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是为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开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锻炼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开放,支持教师多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其次是社会开放。一是向其他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6]。

9参考文献

[1]陈华絮,杨素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55.

[2]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

[3]张力,解庆林,朱义年,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217.

[4]原宝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63.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7

关键词 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

高职院校实验室是教学、实训、科研的重要基地,危险化学品是必不可少的实训教学用品,危险化学品包括强酸、强碱、易燃易爆和剧等化学试剂,具有腐蚀性强、易中毒等特点,若缺乏一定的使用安全知识操作或使用不当,易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这些特点和情况使得加强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对于实验室,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不够重视,制度不健全,虽然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相关规定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但不够科学完善,制度不够细化,使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真正地发挥作用。

1.2缺乏安全意识

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繁多、性质差异较大,高职院校的许多学生对其不具备一定的常识,尤其是文科类生源学生,对于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缺乏基础性的认识,使得其在实训过程中对于危险品的安全使用意识淡薄,而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对于各类危险化学品的认识不够全面,安全使用和储存方面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导致经常有违章操作的现象发生。

1.3危险化学品购买、存放、使用等环节安全监管不到位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量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没有按需购买,危险化学品存量较大或者购买前根本不清楚库存量就盲目购买。同时,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没有专人负责,教师和学生随意放置和使用,未做好相应的使用记录,领用量过大,用不完的就直接摆放在实训室,未及时归还入库保存,或者不明确使用之后的废液如何处理,经常有随意将废液倒入水池的现象存在,这些都导致危险化学品对实训室及师生形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1.4安全防护措施不健全

许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缺乏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有毒气体使用时未配备相应的通风橱或通风系统防护设施,未使用防毒面罩等防护装备;对于强酸强碱易腐蚀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未配备相应的防护手套、口罩等个体防护装备;对于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未设置专门的存放地点,或者与其他危险试剂混放,未设置专门的储存柜等。

2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对策

2.1完善规章制度

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做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为使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管理,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学生守则”、“实验室管理守则”、“实验工作人员管理细则”、“实验员管理考核办法”、“实验室化学试剂使用与管理细则”、“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使用与管理”、“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等相关制度,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责任制”,一定要严格贯彻执行。

每学期针对清查暴露出的危险化学试剂管理松散失序,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将实训试剂全部统计、归类,建立独立封闭的试剂室,实行专人管理制度和试剂进出库等级制度,确保危险化学药品的使用安全,防止意外的发生。

2.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业务水平

为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师生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意识,实验室应经常开展关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教育培训或讲座。同时,学校应对大一新生开展实训室安全知识相关教育。在学生上第一节实训课时,教师与实训室负责人应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明确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规范,对于以后的实训课程,在每次授课前均应对所涉及的化学试剂给予相应的说明②,尤其对于危险性化学试剂,应重点强调并多次提醒,增强学生使用危险化学试剂的安全意识,避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2.3加强危险化学品的日常管理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应按需购买,适量贮存。对于实训室危险化学品的购买要制定相应的审批程序,由指导老师根据实验教学的需用量向实验室管理负责人申报,再由院(系)负责人审批,对于需经公安局审批并备案的危险化学品应及时申请批准、备案,严格按程序执行。

危险化学品购回后,应交库房储存,统一管理。按管理类别和化学性质分类设库,专人管理,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和严格领用的库房管理程序。领用危险化学品,应注意做好信息记录,包括领用数量、日期、领用人、用途、用量、归还时间等信息。危险化学品的库存品种、数量、地点以及库管人员的情况应报当地公安部门备案。

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做相应的处理,严格控制废液直接倒入水池,在实训室配备相应试剂废弃物回收瓶,根据危险化学品试剂的性质分类存放,并定期回收至相应的机构进行化学品废弃物的处理,尽力避免实训室环境的污染及危险事故的发生。

2.4加强安全防护,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科学管理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当前,中小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配备了一定的仪器设备,有了专职或兼职实验员。并且为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国家教委制订了《加强中学实验教学的暂行办法》(1988年)。这也就是说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让实验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充分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并使之不断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中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现根据我从事十余年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中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问题。

一、明确管理目标,加强管理意识

(一)中学实验室管理的主要方面

1.为保证实验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需要,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仪器配备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购置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并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工作。

2.根据各实验室的情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管好、用好实验室的各类仪器和各种药品。

4.合理规划安排学生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利用实验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5.做好实验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

(二)领导重视协同合作,强化管理意识

中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室管理的好坏,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教学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

二、科学管理使实验管理更规范

(一)加强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中学理科仪器配备目录》,结合学校实际,购置仪器设备等。同时,要保证账目与橱柜中的卡片、实物相统一,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账、卡、物相符。

(二)分类存放保证安全

对理化生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来说,要特别注意精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实验药品和材料按普通药品和危险品分室保管,剧毒药品,易燃易爆品,应将它们存放专门的危险品仓库,专人保管,并采取必要安全措施。药品和设备按配备目录顺序分橱分层摆放,为取用方便,橱上应放置相应的橱窗卡。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可行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中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规程》等,这些制度各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各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各类单、册、簿使用登记制度。主要是一单五簿一表:实验通知单;演示或分组实验开出情况登记簿、仪器维修和保养登记簿、损坏赔偿登记簿、自制教具登记簿、借还仪器登记簿、贵重仪器损坏赔偿报批表。

(二)加强人员管理,服务实验教学

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好坏,直接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关,所以对实验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组织各种专业培训,使他们弄懂理论,精通教材,掌握实验的各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装备,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保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搞好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好实验教学来配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多方面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利用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他们培养成21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樊厚龙.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1995(03).

[2]张育新,董萌,郝晓东.新加坡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及经验借鉴.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9

关键词:“破窗”理论软环境科学

一、阐述“破窗”理论

“破窗”理论是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提出的,他们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某个建筑物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作用。实验室的软环境是指物质条件以外的如思想观念、制度、管理、服务等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

二、护理学实验室软环境建设的意义

护理学是一门关于人的科学,其工作是以母性的慈爱为基础,以对人的关怀照顾为目的,来维护人的生命与健康,因此护生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医学基础知识,还要具有稳定的心态和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样才能认识人、理解人和关心人。许多研究证明,人文素质已成为护士职业素质的底蕴。护理学实验室是护生学习护理技能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中,“破窗”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1]:一个整洁有序,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团结和谐的实验室环境,能使工作人员和参与实验的学生心情舒畅,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自觉保持和爱护实验环境。相反,如果实验室管理混乱,有章不循,仪器设备无序摆放,实验物品随意丢弃,在这样的环境中,护生就容易产生“你乱我也乱,你不管我也不管”的从众心理,这样不仅会影响教学,影响学习效果,而且不利于护生人文修养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这种理念,我们在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中以“破窗”理论为理论基础,进行规范化建设。

三、“破窗”理论在护理学实验室软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破窗”理论给予我们很大的启示,对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着眼点于细节之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是维护和谐实验教学环境的基础,由于实验教学中学生活动空间大,教学环境复杂,学生自主意识强,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因此需制定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2]。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借鉴兄弟院校实验室管理经验,我们在学校实验室管理规章的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制定了实验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包括实验室日常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实验室开放制度、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仪器管理制度、实验课程管理制度。各项制度简明扼要,挂在实验室显著位置,让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和进入到实验室的学生都理解熟知。

2.营造良好的护理文化氛围

护理是一项科学与技术、行为与情感、道德与品质相互交融的职业[3],护生的责任感就是对自己、对他人、对专业和社会负责。实验室是培养护生职业态度和人文修养的重要基地,实验室良好的文化,对老师和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在实验室建设中从内部装潢,形象识别等方面入手,充分利用走廓、模拟病房、操作室等区域,全面展示护理文化。实验室墙壁上张贴南丁格尔画像、名人名言、与护理有关的图片和护理操作流程,上课时教师和学生都必须着装整齐。护生在这样的环境学习,会受到整体美的熏陶,并对护生的职业素养和角色适应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是实验室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方面,和谐的环境需要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在和谐实验教学环境构建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因此,我们注重教师的自我建设,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准和文化专业素养,互相扶持,建立和谐的教学团队,这样不仅会提高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也会间接影响到学生的行为。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教师对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在指导实验中要表现出充分的耐心,尤其是应多关心性格内向和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多与其交流及指导,提高其自信心。实验室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4.在实验室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

对于护生来讲,大部分护理操作项目需要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达到孰能生巧的程度,因此护理实验室需要在课外时间开放,为学生操作练习提供方便。课时外开放常常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此时教师一般情况不可能到岗,因此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实验室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出现了盲点。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考虑到了学生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首先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设立组长和总负责人,实验老师根据每班的具体情况排班,每班按计划分小组轮流进行课后练习,组与组之间要进行实验物品的交接。实验室建有开放时间学生签到本,每个进入到实验室练习的学生都要签名,组长掌握学生练习的总体情况,教师通过签到本可以了解学生课外练习出勤情况。同时,我们在大二、大三班级的家庭困难的学生中,挑选责任心强的学生到实验室参与勤工俭学工作,使他们在实验室开放期间充分发挥作用。在没有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内多媒体网络系统和开放式护理辅助教学系统回放和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有助于保障实验室开放期间学生的学习。在教师不在的情况下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不仅保证了实验室物品和环境的安全,有利于实验室管理且有助于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实验室软环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要素,而且相互影响[3],软环境的建设需要从细节入手,日积月累,润物细无声。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无论是实验室管理还是实验教学质量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室安全卫生状况已经成为常态,在有关部门各级各类检查中得到好评。

参考文献:

[1]刘丽华.“破窗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9,31(13);1696.

[2]燕艳,朱磊.破窗理论构建和谐的实验教学环境的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6);143-145.

[3]吴之明,秦海宏,钟丽丽.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8-10.

化验室管理规章制度篇10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 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 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 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 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 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 部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 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四)负责监测人员考核认证和优质实验室评比的日常工作。

第三章 质量保证的量值传递

第九条 标准物质是量值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或其他经过国家计量部门授权的单位负责研制、生产和提供各类环境监测所需的标准物质。

第十条 各级环境监测站应追踪总站或其他经过计量部门认证的标准物质的量值。严禁提供、使用超过保存期限的标准品。

第十一条 各类环境监测计量器具应由计量部门或其授权单位按有关要求进行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第四章 实验室和监测人员的基本要求

第十二条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监测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室安全操作制度;仪器管理使用制度;化学试剂管理使用制度;原始数据、记录、资料管理制度等。

第十三条 实验室应保持整洁、安全的操作环境,按有关规定配备必要的仪器设备,指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校准。

第十四条 环境监测人员一般应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掌握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不符合要求者应接受技术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监测工作。

第五章 质量保证工作内容

第十五条 监测点位的布设应根据监测对象、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和具体条件,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经过优化确定后原则上不变,确需变更时,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报上级监测站备案。国控网络站变更测点时须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批准并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备案。

第十六条 采样频次、时间和方法应根据监测对象和分析方法的要求,按国家环境保护局颁布的有关技术规范、规定执行。样点的时空分布应能正确反映所监测地区主要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波动范围及变化规律。

第十七条 采样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认真填写采样记录,采样后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保存,尽快运至实验室分析,途中防止破损、沾污和变质,每一环节应有明确的交接手续,最后经质控人员核查无误后再行签收。

第十八条 分析测试时应优先选用国家标准方法和最新版本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其他方法时,必须进行等效性试验,并报省级以上监测站(包括省级)批准备案。分析人员在开展新项目(包括本人未做过的项目)监测之前,要向质控人员提交基础实验报告。

第十九条 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采用自控和他控两种方式:

(一)分析人员可根据情况选用绘制质控图、插入明码质控样或作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进行自控。

(二)凡能做平行样、质控样的分析样品,质控人员在采样或样品加工分装时应编入10~15%的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样品数不足10个时,应做50~100%密码平行样或质控样。

第二十条 实验室之间质量控制采取下列方式:

(一)各实验室配制的标准品应与国家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试验。

(二)上级站经常对下级站进行抽查考核。

(三)上级站组织下级站对某些样品的部分监测项目进行室间互查。

第二十一条 监测数据的计算、检验、异常值剔除等按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监测分析质量保证手册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第二十二条 各实验室在报出分析数据的同时,应向质控室提交相应的质控数据,待质控负责人审核无误后,全部数据方能认为有效,经三级审核,业务站长签字后数据生效。

第六章 质量保证报告制度

第二十三条 环境监测系统实行质量保证工作报告制度。二级站应在每年一季度末向总站提交上年度质量保证工作总结和本年度工作计划,基层站也应在上级站规定的时间内报送有关质量保证材料。

第二十四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常规监测中质量保证、监测分析人员考核认证、实验室考核评比、人员培训、标准样品及质控样品的使用和新开监测项目的进展等情况。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向上级站作出专题报告。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监测站和网络成员监测站。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之日起施行。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相关文章:

1.放射科质量管理规定

2.放射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3.环境监测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