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的内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20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1

关键词:体育学习评价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79(2008)10-0182-02

一、教育评价的概念

评价的概念:在我国的文字中,“评价”是评定价值的简称。在英语中“evaluate”(评价)这个词,在词源上的含义也就是引出和阐发价值。

教育评价诞生于“八年研究”,“八年研究”指的是美国自1933年至1940年开展的一次课程改革研究活动。在研究中主要研究人泰勒说:“评价过程在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教育评价(实质上就是课程评价)的泰勒模式。

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些情况下,“评价”就是“教育评价”一词的简称。下面是国内外一些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

格兰朗德(n.e.Gronlund)认为,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课堂)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根据格兰朗德的观点,评价总是包括对测量结果需求程度的价值判断。一个完整的评价计划包括测量和非测量两种方法,用公式加以形象地表达,即:

评价=测量(定量描述)+非测量(定性描述)=价值判断

斯塔费尔比姆(L.D.Stufflebeam)等人认为,“评价是一种划定、获取和提供叙述性和判断性信息的过程。这些信息设计研究对象的目标、设计、实施和影响的价值及优缺点,以便指导如何满足教学效能核定的需要,并增加对研究对象的了解”斯塔费尔比姆还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

总之,可以这样来描述“教育评价”概念,所谓教育评价(educationaleveluation),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不妨把这个定义看成是广义的教育评价。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选用不同的定义。

二、学习评价的内涵

自桑代克提出了学力评价的观点开始,我们就已经知道,其实教育评价首先就是从学习评价开始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评价正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人们开始在不同的层面上对教育评价进行研究。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外对学习评价的内涵方面的研究文献非常少,为避免歧义,有必要对学习评价作一说明。

首先,学习是与获得的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有关系的,并通过对学习的过程、情况、能力、效果的评定和阐发而达到教育的效果,这才有学习评价的概念的出现。

从前面国内外学者对“评价”一词在教育教学活动情境下的若干典型的解释中,我们知道当把“评价”一词特别地用于学校教育领域或课堂教学情境时,在一定情况下,“教育评价”也就成了“学习评价”一词的简称。“评价是为了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收集、分析和解释信息的系统过程”;“评价包括对学生的定量描述(测量)和定性描述(非测量)两方面”;“是按照教育目标和价值观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教育计划的效果等进行测量的过程”。其实,这些解释都是与学生的学习评价紧密相关的。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评价是指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标准采取一定的手段,对学生通过教学所发生的行为,予以确定的过程。学习评价的对象是指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结果,评价者主要是任课老师。

三、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学习测量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做出客观衡量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从严格意义上讲,学习评价与教学评价并不是一回事,不过,由于教师和学校教学工作质量是通过学生学习的结果反映出来的,所以对学生的评价是基础和根本,世界各国学者一般也是更多地从学的方面论述教学评价的。在我国的教学论文著作中,对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并未做严格的区别,只是简单地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从而造成某些认识上的混乱,实际上,教学评价更多的属于学校管理和教育督导研究的范围,学习评价则属于教学论的研究范围。

学习评价也不能等同于学习测量,测量是人们对事物进行某种数量化的测定,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各种信息只是对学生行为进行描述,而不管其价值如何,而评价则以这种描述为基础而试图确定学生行为的价值,即根据测量结果对学生的行为作出价值判断。简言之,学习测量着重于对学习状况的数量化测定,而学习评价则是在测量的基础上,着重对学习状况的“解释”与“判断”。在学习评价中,测量的手段和工具很多,但主要是测验。教师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的学习做出价值判断。判断既可以用于形容词,也可以用于短语,或一组评语表示,它主要回答某个学生在某个学科的某个单元学习中学得“怎么样”。

四、中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的内涵

中学阶段学生的身体形态、生理机能、身体素质的增长,以及运动技能的形成,都处于最佳状态。中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对于提高我国全民族的体质水平,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都具有战略意义。

开展中学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中学体育是进行智力教育不可缺少的条件和促进智育的积极因素,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卫生基本知识、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和方法,也是对学生进行智力教育、加强体育文化教养的一部分内容。

鉴于学习评价的内涵,我们可以引申和总结出体育学习评价的含义,体育学习评价首先是对学生的评价,根据新课程的要求,除了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之外,体育学习评价还要依照划分的五个学习领域、六个水平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学习成果、对学习过程、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进行评价。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体育学习评价能使我们对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加以断定,进而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和改进依据;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评价这一教学环节激励学生、教育学生。

为此,笔者通过对教育、体育教学领域方面的专家34人进行体育学习评价的涵义问卷调查,专家问卷调查按社会学调查统计通用要求进行,并对问卷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根据本研究的内容及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专家问卷调查表。问卷初稿征求了专家的意见并反复修改后,抽取10个专家,对问卷作了效度评价(见表1)。从专家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所列各题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有有效性。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对问卷进行了重测,两次的相关系数为0.9132(p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学习评价的涵义中是“对学生的评价”的有28人,占调查人数的82%,认为是“为达到体育目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的有32人,占94%,认为是“通过体育教学实践,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的有31人,占91%,认为是“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意识、情感的评价”的有33人,占97%。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界定体育学习评价:体育学习评价是指根据学生从事体育学习的具体情况,对其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评价,它既包括对学生学习进程的诊断判定,又包括对学习结果的评定,还包括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陈玉琨,沈玉顺.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2

abstract: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istheimportantcontentofsportcourses,andthedevelopmentofthiscurriculumbearsthedualmandateofheritageoftraditionalnationalphysicalcultureandcurriculumdevelopment.infaceofthestrongimpactandchallengeofwesternsportsculturalinvasion,thisarticlestartsfromtheculturevalueorientationofthedevelopmentoftraditionalnationalsports,analyzesthetheoryofnationaltraditionalphysicaleducationcurriculumandtheculturalcoreconnotationof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whichhasgreatpracticalsignificancetosolvetheproblemofinheritanceoftraditionalsportscultureinChina.thisdiscussionisinfavourof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culture,anditmainlystudythefactorsrestrictinheritanceoftraditionalsportscultureinphysicaleducationcourse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体育文化;文化价值

Keywords:nationaltraditionalsports;curriculumdevelopment;sportsculture;culturalvalues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9-0243-02

0引言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个复杂的体系。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它不仅仅再是一门技术课程,更多负载有文化建筑的使命。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包容了各个民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包容各个民族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不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内容,多样的武术、乐舞、气功等运动形式,我国学校体育是以奥林匹克文化为核心内容的体育课程,西方竞技体育文化与内容,占据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位置,青少年学生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较低,民族传统休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成为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陪衬,如何让民族传统体育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的主流,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课程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课程的基本元素是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通过体育课程学习获得体育知识,发展起一定的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和体育态度,从而形成体育文化认同的价值观。因此,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必须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取向入手。目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较注重民族传统体育的表现形式,而对其文化内涵、传统理念认识不够,从而导致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脱离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背景。面对这种境况,本文试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取向入手,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核心内涵进行分析,探讨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开发的文化价值取向问题,对于课程开发与学校文化、民族传统文化的有机衔接,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形式与内涵的有机融合,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文化价值内涵

体育文化是人类本身需求的特殊反映,它是人类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是一切体育现象和体育生活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说,人们在体育生活和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是反映本民族的、传统的体育特征,这些传统的体育文化规范着本民族的体育行为,也影响着人们不同的体育价值观念。自古以来,中国传统体育都是围绕“养生”为主开展的,人与自然的结合在与通过与自然的交换排除身体内部的浊气、吸取真气、五脏通达、六腑调和,并认为决定健康和长寿的根本在于人体的内部而不在于外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体育形态上强调整体观和意念感受、动作简单而内涵深刻,很少有强烈的肌肉运动,因此缺少激进和冒险行为。但是受这些因素的制约,传统体育自形成之初就强调动作的非自然性,基本上采用的是和人正常姿势相悖的动作,多模仿动物,动作以圆形、环形、球形、向心形为主,强调小肌肉群、小关节参与动作的完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这种整体修炼和内在和谐之美,正在和现代科学相结合,形成新的独特风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虽然受不同民族母体文化的孕育,表现着不同民族社会的思想和要求,但是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蕴含了文化学所认同的各个层面的价值内涵和文化特征。因此,传统体育文化精神内涵的形成就是各个民族不同文化思想、价值判断、民族精神经过整合后的产物,这些思想和价值内涵是传统体育文化之所以具备民族特征的根本标志。这些价值内涵之所以能够延续两千多年,在于它能够满足不同时期人们的需求,也就是说由需求而引发了不同阶层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思考,进而形成了对价值内涵的某些共识。虽然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精神价值内涵不像西方体育文化那样具有鲜明的“体育”特质成分,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包含在母体文化精神的孕育和更迭之中,但这种不充分的或不完全独立存在的传统体育精神文化价值体系仍然在母体文明的土壤中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具有了普遍存在的现实意义。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3

【论文摘要】运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方法,从人文索质教育的视角,着力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所潜含的隐蔽性内容进行了探讨。文章分析了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及其文化性、行为性的特点,在促进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发展。

我们知道,体育课程中的隐蔽课程与正规课程一样,是构成学校体育系统的重要元索,也是对学校体育产生重要作用的影响因子,可以说,隐蔽课程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小可或缺的因索之一。通过体育课这一特定的时空环境的交互作用,把潜含在体育课中的、具有理性层而的内涵显现出来,即人类社会文化的习俗、价值、观念以及技能的认识和情感,辅射至体育教学整个话动过程,无疑会对体育课程产生一定的整合效用,同时也会对人学生的社会化成长发挥潜在的影响和作用。那么,在倡导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人背景下,隐蔽课程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实质上都凸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据此,本文依从索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试图从隐蔽课程中的理性层而,着力探讨隐蔽课程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潜在价不值。

1体育隐蔽课程的涵义

所谓隐蔽课程就是指非正式学习的各种教育要索,如师生关系、教风、课堂规则、按能力分组等,是一种隐蔽的、无意的、隐喻的或者是还未得到的教师经验,但都能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隐蔽课程是社会文化的反映,也是人的生活习俗、文化教养、精神境界以及尊重他人、尊重自我在个体身上的集中表现,并能通过教学、教师的行为等方式,同正规课程同时发挥作用,如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性、情感性等教育要索。

正规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必须完成的课程。隐蔽课程虽然不像正规体育课程那样有统一的人纲、教材、内容、要求及日标,但它所潜含于正规课程中的精神、文化、伦理等教育内涵,却一自在体育教育中发挥着作用和影响,如体育教师的良好精神姿态、为人师表、教业精神等作风和风格,就隐含着隐蔽课程教育的意韵。因此,可以肯定,只要在体育课中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价值取向和规范化操作的行为,就足以说明隐蔽课程教育在发挥作用。

隐蔽课程教育,既取决于教师对学校体育教育意义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又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文化索养和内心境界。那么,隐蔽课程的内容选择与设计,主导权在于体育教师,所以,弘扬什么精神,拓展什么文化,提倡什么品质和培养什么能力,等等,都能体现在隐蔽课程教育这一环上。作为体育教师史应在思想上、行动上,对隐蔽课程教育的主旨有所认识、领悟和体现,真正把能反映一定文化的、身体的、智慧的、情感的、意志的、行为的等具有正而品质的内涵,贯穿于整个隐蔽课程教育之中,才能在一定意义上把人学生发展成为全面的人。历史证明,“教育能使人获得史多的人性,形成史高级的人格的水”。提倡隐蔽课程教育,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受到正规课程教育以外的教育和影响,如队列队形教学,其“步调一致”的练习要求,就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性,即,一是培养人学生的基木规范能力,一是树立良好的思想作风。尽管这一练习单调、枯燥,但对人学生心灵的陶冶、触动是久远的。所以隐蔽课程教育,无疑对时代风貌、伦理道德、行为举止、审美情趣等正而的东酉起到了副止化及传承作用,尤其是对练达人性、朔造人格、培养人生能力意义深远。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隐蔽课程教育较好地体现了现今所倡导的人文索质的精神飞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他们进行体育等诸多方而的能力培养以及体育观念、体育意识、体育习惯的形成,不能单纯地局限于正规课程的有关知识上,而是让他们多向地摄取体育文化内涵,井能消化于人格生命之中,从而获得人生意蕴的全而体验,来充实生命内容,陶冶情感与灵魂,进而达到灵与肉的“全面唤醒”,成为全而发展的多维的人。

2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涵义的探析,以及由此所派生出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已经让我们‘觉察出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和行为性,而且这又是人学生社会化成长最为自接和最为明显的影响因索。

2.1文化性

众所周知,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是从人类社会文化中筛选出来的精品,那么被列入其课程的内容及其体系自然就会被传承、发展,特别是体育文化功能的教育就能得以具体化,进而使之成为推进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动力。体育教育是一种社会教育和社会规范_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体育文化又是体育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人的体育行为为特征的社会现象,是由人对体育的需要、思想理论方法等观念形态的内容和外化在现实界中的各种体育话动以及话动的组织形式、话动的规模和设施构成的,包括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的复杂整体。而隐蔽课程中的体育文化教育,也是多种精神和物质因索构成的。所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也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要索。随着人们对积祟起来的文化价值(包括体育文化价值)认识的提高,蕴含于体育课程教育中的文化特性,亦越来越显示出对人学生的陶冶和影响,其中的体育文化特性对人学生就有着独特的作用。实质上,体育教育过程也意味着是将大学生从自我认识、自我完善和自我朔造中“唤醒”的过程,亦即从“自然”到“文化”,从“现实”到“理想”的过程。可以说,体育课程中的文化性也是多种精神内涵的整合,它决定了体育课程的构建,而这一构建又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水平和变迁,反过来制约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课隐蔽课程教育,集合了极其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人学生通过一定的精神文化的熏陶,可形成相应的体育文化规范、价值和日标意识。所以说,隐蔽课程教育也是人学生形成一定规范意识和价值意识的关键之所在。隐蔽课程教育中的文化性及其教育因索,不是简单的累加,它是从不同文化层而来对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的,譬如体育教师的思想作风、情感修养、智慧能力和生话习惯等,都会对人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开展隐蔽课程教育,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以理性的思维和视角来选择、设计其文化教育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若从课堂常规环节看,不同文化层次和背景的教师,则会有不同的主题要求和执行方式,有较注重追求整齐划一风韵的,也有较注重严格考勤制度的,更有较注重练习方式的,等等。这一系列不同风格的常规性操作,有一个共同点,即是帮助人学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规范的概念,并起到甚至约束自己竭尽全力地按照这一要求去做,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所以在进行隐蔽课程教育时,只有体现出一定的文化风格和文化内涵,才是体育教育的真义和实质。

体育课程中的教育性、表现性、竞争性、娱乐及审美性均属于社会文化范畴。这诸多特性,通过隐蔽课程的形式而迁入体育教学话动中,其本身就说明了隐蔽课程具有文化性的表征。强调民族文化的归属性教育,乃是许多国家教育的重点内容,而在对待这种教育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又是以隐蔽课程的教育方式,以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效用,因为追求潜移默化和自然渐进的教育,是传承、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的途径。譬如日本课堂上充溢着“日本精神”的文化意识,努力表现求合作、共存亡的民族人格特征,就是较典型而又成功的课程教育范例,也是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走向是好的、健康的,但仍有不足,尤其是在发挥体育隐蔽课程教育的文化性、功用性方而所涉及的实质性题材甚少。也就是说只有通过隐蔽课程这一教育方式或手段,把中华民族最本质的、最优秀的传统文化意识(即求娱乐、求养身、求技艺、求优美等)及美德充溢在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才是普通高校最有效、最有力的体育课程改革。"

2.2行为性

体育隐蔽课程教育中的行为性,是指体育教师的行为影响,主要包含着行为的思想情感性、伦理道德性、知识品味性和智慧能力性等方面,是以其外延的行为影响来评价的。在体育课上,影响人学生的积极性因索颇多,但教师的外延行为乃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不同的教师行为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以及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可以说,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和心理环境等,是决定人学生行为表现的自接而重要的条件。由于隐蔽课程特别强调行为的潜在教育要索以及追求自然渐进的影响效果。体育课程有别于其他课程,它是以操作行为、身体、心智与课堂指望相适应的身心互动为特点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同时又要求把内心的精神境界外化在身体行动上,进而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即“身教”的影响。那么,体育教师在运用隐蔽课程进行教学时,其行为的外在表达应体现出积极的思想内涵,这是隐蔽课程教育最为真义的一面。

2.2.1品德修养

在体育课程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与人为善,先人后己,平易近人,关心、爱护和体贴学生,等等,是形成体育教师威信或受到尊重的基木力量。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格罗康等人就主张心灵美与身体美的和谐一致是最美的境界。这里的身体美也涵盖着人的动作的姿势美和姿态美。体育教师的行为表达中,或多或少表征着其一定的思想和品德,因此,只有内在和外在表达统一或一致,才能构成体育教师完整的品德形象。所以,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程实施或操作方而,其诸多行为表达必须恪守师者风范,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展示出教师品德修养上美的一面,以此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颤,并烙下深刻的印迹,进而达到品德修养教育的目的。

2.2.2知识修养

知识是力量的源泉。一个人的知识修养能反映出一定的文化品位和能力层次,一般说,知识越丰富,其的修养、层次相应也较高,那么,其的探知能力自然就越强,对事物的判别、驾驭或把握的能力就越高飞可见,知识的学习、吸收及掌握对一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是多么的重要。体育教师若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专业意识以及其他相关理论知识,就能在课程实施中,与学生达成共识、产生共鸣、增进心理相通和令学生信服。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在身体力行中,若能以理性行为来概括其自身的身体行动,以及体现自身的知识价值和诸多能力的话,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教化、陶冶作用,而且还能更深一层地激发学生认知、探究、创新的心理。

2.2.3才艺修养

体育教师在课程的实施中需要具备多方而的能力,如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技巧、动作能力、示范能力、人际能力和预见创新能力等。也就是说,“琴棋书幽、歌词诗赋”略知一、二,并能从中展示出其一定的才华、才干和才智,从而给学生留下一种博人精深、触类旁通的感觉。体育教师具备多才多艺的品质,既有利于隐蔽课程教育的开展,又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一定程度上讲,更能使学生产生无比的信赖感。

2.2.4情感修养

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形成和谐课堂气氛的关键。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应本着感情对感情的交流,人格对人格的交流,这是建立良好感情基础的基本条件。教师在行为上坦诚自然、开明豁达,对学生和蔼可亲、热情爱护以及保持尊重、理解、信任的态度,尤其是在课中形成和谐气氛、良好的沟通、协调的行动、个性的相容等气氛,无疑会增进班集体的凝聚力,进而也会在学生的心目中产生对教师的亲切、友谊、信赖和支持。所以,从情感角度讲,体育教师良好的感情投入,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最为本质、最可信赖的立足点,也是最根本的保证。

3结束语

普通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具有潜在的教育意义,涵盖其中的文化、品德、知识、情感等具有正向价值的内涵,无论是其的内延性还是外延性,都足以表明隐蔽课程教育的价值和力量,同时隐蔽课程教育又集中体现了人文索质教育的要求,因为其理性层面中的教育元索,所反映出的内容、实质都是健康的、正向的,对人学生的影响也是积极向上的。作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在隐蔽课程教育中应立足于理性层而这一着力点,通过一定的文化朔造和行为表达,把属于美好的、优秀的、善意的、坦诚的、和悦的等具有时代特质的内涵体现出来,对人学生施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进而使体育隐蔽课程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苹和人学生社会化成长中发挥效能。

【【1】l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

【2】l裴时英教育社会学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

[作者简介]郭洪强(1969-),男,山东淄博人,淄博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化工及高职教育。(山东淄博255314)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5-0022-02

就实践而言,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进行规模扩张、校际合并、校园建设等。这种发展是必要的,也是一种重要方式,但如果仅限于这种外在的发展,而没有自觉的、丰厚的内涵发展作为支撑,就有可能使发展流于形式。单纯的外延发展只是一种物理变化,更注重外观层面的变化;内涵发展才是质的发展与变化,会对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在高校扩招、生源减少的形势下,一场大面积的高校“洗牌”已经暗流涌动。对于高校而言,由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无疑成为必然选择。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早在2007年就曾说过,未来大学末位淘汰的将是那些不能赋予学生恰当能力的学校。有深厚内涵的学校将可能生存下去,内涵不足的学校可能被重组或消失。就理论而言,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是一个多方位的、复杂的连动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提升、全方位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上下齐心、不断协调,提炼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实践、滚动发展,才能打造出高职院校自身的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如何才能促进自身的内涵发展与完善,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探讨。

一、办学理念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主要内容

加强内涵发展是一个学校持续、稳定、长久发展的基础。一所学校的内涵,是由办学思想和教育理念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办学理念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不能仅仅把办学理念挂在口头上,而应该把它作为行动的目标、努力的方向,贯穿于师生的自觉行动中,达成共识,共同实践。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要求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一道,明确学校的发展方向,深入挖掘办学理念的内涵,并且将办学理念融入实践活动之中,宣传、倡导学校精神,使之人人皆知、人人皆晓,以此激励师生努力进取并积淀为学校优良的教育传统和校风、教风、学风。

二、发展规划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方向和载体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的整体发展思路和目标,是促进学校发展的纲领性、指导性文件,更是学校全体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科学的发展规划必将会引领学校走上快速正确的发展之路,从而达到丰富学校内涵、拓展学校内涵的目标。如果没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学校就没有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犹如茫茫大海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没有了航向,也就没有精神、没有生气。学校发展规划之所以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方向,主要在于发展规划的制定是经过学校领导层、教师、学生共同商讨的,体现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具体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学校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作出科学、准确的定位,制定出稳健可行而又适当超前的科学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是内涵发展的主要载体,因为发展规划一旦形成,就贯穿于学校内涵发展的始终。发展规划在突出学校重点工作的同时涵盖了学校的全面工作,它是教师和学生将学校内涵发展落实到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形式,也是自觉形成学校精神的重要举措。高职院校要营造内涵发展的整体氛围,充分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学校发展规划向师生具体行动的转化,从而促进自身内涵发展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三、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学校管理和工作氛围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构建民主、宽松、和谐、向上的管理和工作氛围,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更多地感受到动力而不是压力,是希望而不是失望,是温暖而不是冷眼,使每一名师生都被学校精神所感动、所激励,这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中心任务。

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现代教育更要求管理者遵循业务管理、激励管理、民主管理的原则,牢固树立服务即管理的思想。对于高职院校的行政人员来讲,要服务好全体教师,服务好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全体行政管理人员要服务好全体教师,全体教师要服务好全体学生,全体学生要服务好所在的班级集体,形成一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服务链,凝结成为一种宽松、友善、互助的人文氛围。

树立团队意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高职院校要发展,就必须调动和凝聚所有教师的力量,让大家抱成一团,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互相尊重,共同提高,在共同进步的基础上走共同发展的道路,引导师生员工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工作意识,构建宽松和谐、利于合作的人际关系。

四、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

着力打造校园文化,优化学校育人环境,让校园文化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丰厚底蕴。良好的校园文化,作为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门隐性课程,可以提高校园文明,熏陶、培育人的优秀品行,提高广大师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一)凝心聚力,加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精神,是学校内涵建设与发展的灵魂所在。表现为教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敢于争先的进取意识及爱岗敬业的师德风范;表现为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及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它是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践行办学理念、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品质,并以日常工作和学习活动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精神一旦形成,整个学校就会呈现出上下一心、浑然一体、高效运转的良好发展势头。

(二)依法治校,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的保障系统。规章制度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公平、严谨有序、和谐高效的管理环境,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要善于用制度激励人,以调动和保护教职工的积极性;领导要带头按制度办事,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一项制度的形成与实施,要经过教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这一过程也是一个学习、宣传的过程。当一项制度得到全体教师的认可通过后,就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制度的遵守率、执行率就会很高。

(三)以人为本,实现环境育人

学校环境文化是一种潜在的课程,是学校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在环境文化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学校的环境文化进行整体规划,坚持环境文化建设的高品位、人文化,力求传统优秀文化与当今时代气息相结合,特色与个性相依存,德育与美育相交融,从而适应新课程对学校环境文化生命性的要求。笔者所在的淄博职业学院,就重点进行了以下两方面的建设:一方面,竭力建设干净、整洁、规范、优美的校园。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会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折射出学校严谨的管理、优秀的文化和深刻的内涵,这是环境文化建设的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让每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个角落会育人,让关爱、鼓舞、融洽、文明在整个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真正实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五、让教育科研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动力系统

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反映了学校教书育人能力的高低,是一所学校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打造学习型校园,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在思想上,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只有学习,教师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自我,丰富自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才能吸引学生。

在行动上,师生共同打造书香校园。在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的同时,教师还要多读书,读好书,并且引导学生形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学习型校园。

(二)夯实教研基础,坚持开展日常教研

学校领导要亲自参与主持教研活动。学校领导首先应该是优秀的教师,既然是教师,只有参与并指导学科教研活动,才会与时俱进,了解学校人才培养的具体问题,明晰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学校领导要牢固树立教育之本在教师、教师发展靠教研的思想,在教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带头积极参与,亲自主持课题研究,深入教学第一线,为全校教师带好头、领好路,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学校领导要抓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模范引领作用。骨干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一定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骨干教师。要鼓励骨干教师带头上好公开课,带头开展业务讲座,将其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后,与全体教师互动交流,共同提高,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骨干价值。

学校领导要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工作,开阔视野,提升水平。一方面,邀请名师、专家到学校讲学;另一方面,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高职培训基地甚至职业教育发达国家进行系统学习,参与他们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名师接触,感受大师风采,博采众家之长,寻找成长灵感。

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切实解决教师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要精心组织,做到活动有计划、有安排、有组织、有落实,针对日常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扫除障碍,营造良好的日常教研氛围。

(三)注重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新形势下,学校要想实现内涵发展,就必须打造一支科研意识强、业务娴熟的研究型、学者型教师队伍,而学校课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教育科学理论素质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也是更新教师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捷径,更是教师获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课题研究在学习、思考、实践、总结、理论这些环节循序渐进地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脱颖而出。课题研究从申报到开题再到开展研究,经历了一个规范的研究过程,正因为规范,全体教师才会积极参与。教师大胆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探索,收集相关资料,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反思和阶段性总结,使课题研究向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获得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同时还营造了浓厚的校园教研氛围,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

教育发展永无止境,学校的内涵发展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漫长过程,需要学校每一任领导和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和努力,在不断总结、规划、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淀并固化形成。

[参考文献]

[1]张立今.高职院校内涵发展战略:资源整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7(8).

[2]王向岭.高职院校实现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3]张立今.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8(27).

[4]常忠武,钮立新.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应重视教学团队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0(6).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5

[关键词]学习方法能力高职学生范畴教学法范畴内涵范畴术语

[作者简介]周长春(1964-),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与职业教育。(重庆404155)童洪志(1978-),男,江西九江人,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行政管理学院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学校教育管理。(重庆40004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2009年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机制与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9SKS18,项目负责人:周长春)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3-0145-03

一、范畴教学法相关研究回顾

学习方法能力是高职毕业生适应风云变幻的经济社会和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高职教育培养高端技能人才,迫切需要教学法改革。劳耐尔的职业能力理论认为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三要素,其中的方法能力特别是学习方法能力是其他两种能力的基础和要素,是一种根本能力。目前高职学生能力培养实践的核心在于专业能力,对高职学生根本性方法能力的培养忽略、定位不准、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等方面的问题是其突出表现,现有高职课程体系中也少有专门的方法类课程和相应教学内容,这是导致高职学生丧失抽象思维基础、方法能力和迁移能力低下的重要原因。徐维凡认为教学方法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研究高职范畴教学法能有效强化师生方法能力意识,对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思维素质,为其他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态度和创造能力,提高高职师生教学能力和效果等都有着积极意义。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分析了范畴教育的原则、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张智、周长春等就范畴教学法作了些初步思考,汤红明等分析了概念的教学方法,彭德林认为概念教学法是现在我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学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这些相关或类似研究为范畴教学法的后续探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从中也可发现范畴教育理论也未就范畴教学法的具体操作作较为细致的论述,概念获得模式尚未涉及范畴及其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从而为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思考提供了一定空间。通过该研究,试图构建旨在大幅提高高职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的理论借鉴

在该探讨中,范畴是指高职教育的课程范畴。该探讨的直接理论基础是德国教育家沃尔夫冈・克拉夫基的范畴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基本性原则、基础性原则和范例性原则,促进学生主动性原则,范例教学的实现途径,教师备课五要素等。另一理论基础是布鲁纳、古德诺、奥斯汀在思维研究基础上的概念获得模式理论,概念获得模式的主要流程包括呈现材料、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定义命名、总结思维策略等。

三、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

(一)高职范畴教学法概念

高职范畴教学法是指基于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和个性发展为主要教育目标,在高职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掌握课程范畴,以高效习得命题、原理、规律、技能和提高高职教师施教能力及高职学生科学思维、独立学习能力、有效运用其他教学方法的教学方法。高职范畴教学法的主要特征是从高职课程的根基上进行教学切入,高职范畴教学法是其他高职教学法的基础。据其运用主体,高职范畴教学法分为两种,即高职教师角度上的高职范畴施教法和高职学生角度上的高职范畴学习法;据其在高职教学中的作用,高职范畴教学法也可分为两种,即高职师生习得课程范畴的高职范畴教学法――范畴习得高职范畴教学法和高职师生运用已掌握的课程范畴进行后续关联内容教学的高职范畴教学法――范畴运用高职范畴教学法。

(二)高职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

范畴教学法的操作程序包括学习掌握课程范畴的程序和运用已掌握范畴发展认知结构的程序,其中,前者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

1.引入先行组织者,获得新知生长点。先行组织者是现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材料。引入先行组织者,就能为将学习的新知识准确地找到生长点。奥苏贝尔在其代表性论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扉页中用特大号字表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农业”和“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两者的内涵就是新知“农业结构”内涵的生长点。

2.创设教学情境,导出范畴问题。根据课程特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高职学生既有图式等,创设生动、形象、感性,利于激发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为了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同化和顺应新知识提供生长点,促进意义建构。教学情境要以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为基础,同高职学生经验契合。一切教学问题都根源于课程结构的基础即各种课程范畴,因此,应在激起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的基础上,实时引出教学中应解决的范畴性问题。同时,要明示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解决,必须达到的直接学习目标和多元价值,从而反过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教学问题的设置应处于高职学生最近发展区。

3.范畴的形式识别。范畴是人类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同一概念体系中的本源,是理论体系的基础。若课程中某一概念没有相应的上位概念,则该概念就是课程范畴。范畴的内涵形式,一般采用“术语+是……”“术语+是指……”“……称为+术语”“……谓之+术语”的常用句式,其中的术语是从形式上明确的范畴。范畴内涵的本质即上述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对事物的“性质、发生、关系或功能”的描述。范畴的内涵、特征和外延,三位一体,统一于范畴,构成范畴这一本源概念的逻辑要素。在学科体系课程中,范畴的文本位置一般存在于章节标题中,范畴的内涵描述一般位于标题下的首段首句,少有置于首段中间或首段末尾,更少置于后续段落中。

4.范畴术语的结构分解。首先,分解范畴术语,得到术语成分。范畴术语大多是复合词,对其进行分解是可能的,也是有效学习范畴的重要方法。如农业经济学课程中“农业结构”就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范畴术语,对其可分解为“农业”与“结构”两个部分。在不同的学习背景中,重点分析的术语成分也不同。若高职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既无“农业”也无“结构”等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成分包括“农业”和“结构”;若已有“农业”而无“结构”认知因素,则重点分析“结构”;其余类推。其次,分解范畴内涵,得到内涵因素。将范畴内涵分解为若干因素,顺次、对应、相对独立地分别剖析范畴的内涵因素。

5.确立范畴内涵要素。首先,明确范畴内涵中的全部构成因素。其次,明确有些因素是内涵中的核心或关键因素,它们对范畴的内涵和范畴内涵所指称事物的本质属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其他因素则不然。确立范畴要素就是要在范畴内涵的各个因素中找出决定范畴内涵的主要因素,对范畴内涵的构成要素给予高度的针对性注意或选择性知觉。确立范畴内涵要素的方法是将范畴内涵各因素的意义与范畴术语各成分的意义进行匹配,其意义和范畴术语成分的意义对应相同的范畴内涵因素一定是范畴内涵的要素。如“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中的“组分”“联系”“比例”三个内涵因素是“结构”这一范畴内涵表述中的三个要素。

6.整合范畴内涵要素。范畴内涵是其要素的综合体,其要素在被分析时是相对孤立的,得出的结果不可能是范畴所欲表达的意义和所欲指称的事物。只有对分解、确立的范畴内涵要素进行整合才能形成范畴内涵,才能反映一个其各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范畴内涵所指称的事物。正如将高职学生已有“农业”与“结构”两个先行组织者的内涵进行综合就可轻易发现、建构、生成新知识“农业结构”的内涵;如果高职学生只有农业内涵图式,则着重加工新知识农业结构中的结构;余可类推。这就是迁移,就是创新,尽管这种创新是一种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就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一整合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而具体的方法是奥苏贝尔先行组织者加工法、逻辑方法和综合方法。

7.兼顾内涵前提条件。由于所有范畴类似于所有规律,它所反映的是有限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同其他事物也是互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是“这些互相联系的事物”所构成的范畴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所以,在研究某一范畴即其所涉事物的联系时,就无法同时考虑该范畴所涉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就只得设定范畴研究的一定前提条件,否则,范畴的科学性、普适性就会难以保证。如“生产可能性曲线”范畴的内涵成立至少就有四个前提条件,否则生产可能性曲线就不能成立。

8.匹配范畴术语成分与范畴内涵要素。抽取组合范畴内涵中的关键字、词,并将它们同范畴术语中的同义成分匹配,发现它们之间意义上的同一关系。如将范畴“农业结构”内涵中的“自然力、生理机制、劳动调节、生命过程、生产产品、事业”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农业”匹配,将其中的“组分、联系与比例”与“农业结构”术语中的“结构”匹配。农业是结构化的农业,结构是基于农业的结构。这种匹配整合紧密联结了范畴内涵与范畴语词,使词义一体;紧密联系了范畴内涵同范畴术语各成分,当知觉到某一范畴术语时,就能自然引起对范畴内涵要素的联想,而不必机械记忆;整合了范畴内部各个因素;促使高职学生思考对内涵的概括命名为什么用此术语而不用彼术语,真正明白内涵释义与范畴术语意义之间的本质联系。

9.范例助学范畴。范例是在运用范畴教学法过程中,引入的辅助高职学生同化或顺应范畴可以仿效并符合高职学生经验,适合学生现有能力并能使新知识即范畴纳入其既有认知结构的典范性事例或模板。范例引入的理论依据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该操作是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其现有认知结构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使新知识与既有认知结构能够有意义地联系起来。引入的教学范例应结构要素完整,能全面例解课程范畴。异于教学情境,范例的作用在于帮助高职学生解决范畴问题,掌握教学内容,达成教学目标。为此,其内容和结构需要同范畴问题的内容和结构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引入范例助学范畴等这个环节也可紧置于引入先行者之后。

10.明确范畴的特征和外延。范畴特征是指范畴所反映事物特有属性所表露出来的心理迹象,它是界定事物的内涵中的事物之本质或特有属性。事物特征包括本质特征和区别特征。事物特征存在于界定事物的内涵之中,一般可借助对比的方法从反映事物的范畴内涵中获得。掌握范畴所指称事物的特征,有利于高职学生准确确认事物,有效避免事物之间的混淆,在学习和工作中准确地把握目标、交流沟通和有效操作。明确范畴的外延就是要明确范畴所适用的范围,范畴外延的常见表达式为“范畴包括……”或“根据……不同,可将范畴划分为……”,明确范畴的外延对于后续学习中分析、综合等方法的有效运用和创造性学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1.总结范畴教学法思维策略。在获得了正确范畴以后,教师引导学生对范畴习得的过程进行总结,总结他们是如何发现范畴的特征的,如何对范畴进行假设的,又是如何证实假设的,然后得出习得范畴的有效思维策略。

四、结语与展望

概念是思维的起点和结果。人类思维的运作过程就是不断地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从而取得新的认识的过程。目前,高职教育供给同高职教育需求存在较为严重的矛盾,表现之一是高职毕业生要适应瞬息万变的经济社会、求得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就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特别是思维素质、学习方法能力。不证自明,在高职学校现有主流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下所提供的高职教育是无法真正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思维素质、独立且有效的学习方法能力的。高职范畴教学法可在一定区域内,对现有高职教育教学法等所引致的高职教育供求矛盾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另外,学习方法能力导向的高职范畴教学法操作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范畴教学法效果评价、高职范畴教学法实施的资源条件等,都有必要进行后续专题研究。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2]郭彩琴.逻辑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林自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研讨会暨上海大学首届“思政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5).

[5]彭德林.在概念教学法的背后[J].理论界,2008(12).

[6]孙鼎国,王杰.西方思想3000年[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

[7]汤红明,邓维秀,赵杰,等.医学免疫学基本概念教学法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2005(3).

[8]吴锵.思维素质与概念教学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1(3).

[9]杨永萍.概念获得模式在《现代汉语》教学中的运用[J].语文教研,2008(22).

[10]周长春,钟洪燕.基于高职学生方法能力的范畴教学法实践探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2(3).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6

论文摘要: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内涵建设,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自1998年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来,高职院校的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现已初步形成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同时,高职办学特色不突出,定位不明确,教育质量不高等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从扩大规模转向提高质量,更加注重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高职院校的内涵发展应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人手。

一、加强专业建设,搭建内涵发展的平台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走内涵式发展之路的核心。专业设置是高职院校适应社会需要、吸引优质生源、提高就业率的首要环节,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且关键因素。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专业设置雷同,不顾学校办学条件和办学实际,追逐热门专业,缺乏特色;二是没有主动对接市场需求,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设置滞后;三是缺乏总体规划,专业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长远规划,专业设置没有考虑到未来的社会发展。

加强专业建设,推进内涵发展,就应遵循专业建设规律,根据地区、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和调整专业。以市场为导向,高职院校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树立市场意识,注重市场分析,立足当前,兼顾长远,主动适应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专业设置要经过科学论证,不可随意设置,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专业建设的总体规划,处理好专业调整和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要通过整合、交叉渗透等形式,实现对传统专业的提升和改造,使之更加符合社会的需要。二是在专业设置上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强化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不能贪多求全。重点建设具有行业特色、区域优势和市场需求、前景看好的专业,建设与本地及周边地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形成优势专业,打造特色专业,做到特色鲜明。对于没有发展前景的落后专业,该淘汰的坚决淘汰;对于有发展潜力、社会急需的专业,就必须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三是从本校实际出发,要与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专业招生规模、教学改革协调一致,不能出现脱节。要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教学、师资、设施优势,保证质量。

“让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产生‘名牌’效应,正是职业院校增强生存与发展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发挥专业的综合优势,建设精品专业,打造专业特色和品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并以点带面,从而增强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实力。

二、创新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发展的途径

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先进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征不鲜明的原因之一,就是大学与企业之间关系的不紧密。校企“深度合作,实现从学校到工作的零距离对接”是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借鉴世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先进思想、理念、手段与方法,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世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有四种培养模式:德国为主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美国、加拿大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模式;英国、澳大利亚为主的以市场调节为主导、国家主管的职业教育模式;韩国、日本为主的以职业学校为特征的职业教育模式。因此,要实现高职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就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先进模式,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办学的实际,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教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推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从五个方面人手:一是“订单模式”,即根据企业对人才需要的质量和数量,与企业签订培养协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知识技能结构、课程及规模,有目的地为企业培养岗位职业技能过硬的高技能人才。二是“2+1模式”,即学生在校内学习两年,在企业实习、实训一年。三是“工学结合模式”,即理论与实践相互交替,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学生具有双重身份,采取学分制、弹性学制教育管理制度。四是“定向模式”,即针对艰苦行业、特殊行业特点,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五是“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即校企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究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实训教学基地,制定双方技术合作计划,实现学校与企业的紧密结合。推进校企合作,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联合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校企结合”办学模式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此,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以本地的行业、企业为依托,共同构建具有各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拓宽内涵建设的途径。

三、加强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建设,夯实内涵发展的基石

提升学生能力是全球化时代职业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高职教育多年来一直沿袭普通高校学科式课程模式,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构成的知识型课程体系,过于知识化和学问化,强调课程的学科性和系统性,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这种课程体系既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高职教育的培养特色,忽略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性,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去甚远。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知识型课程体系,按照能力为本的要求,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课程模式。

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体现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一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定性分析,确定职业岗位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有针对性地确定相应的课程体系。二是从职业岗位的现实和发展需求出发设置若干教学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对应若干教学单元或基本内容,并分解每个教学单元里的知识点、能力点,据此对教学内容的主体和层次定位,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三是课程设置要考虑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技能的完整性而非学科系统的完整性,把握各教学模块内在联系,同时注意知识的系统性,删除不必要的推导、求证过程,以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始终以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四是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理论教学应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应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突出产学结合特色,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尽可能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接轨。

总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设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形式多样的课程为保证,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办学特色与核心课程相结合,建构科学的课程体系。当然,课程体系设置不仅要反映市场要求,而且要在把握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体现必要的前瞻性。

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突破内涵发展的瓶颈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双师型”教师缺乏。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在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在于建立一支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科学文化素质,能熟练教授本专业课程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指导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学高”,还要“技高”,这是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队伍提出的必然要求。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技能和动手操作能力,建立一支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实施内涵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经费投人,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和参加有关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从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充实到教师中去,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培训,优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三是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树立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观念,聘请企业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等专业人才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功能,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要建立相应的“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政策。坚持“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待遇留人”的用人方针,进一步提高“双师型”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五、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内涵发展的品质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7

一、确立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内涵发展引领正确方向

教育理念是办学的价值取向,是办学的灵魂,它决定着办学的思路和策略,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办学行为、形成什么样的办学风格。我校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必须以关注学生成长,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就是结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去因材施教,顺应人的禀赋,提升人的潜能,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所以说,“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建立在对教育本质、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追求,是对“内涵发展”的正确引领和最佳体现。我校申报的“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科研项目,正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的总体目标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自信、自立、自强、自律精神,具有自我发展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的创新型人才,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生活,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所以说,只有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去思考有效的教育策略,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教育实践中的各种矛盾,提升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才能紧跟时展步伐,创造出教育教学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策略、新风格,不断适应学生、家长、社会对高中教育的新需求;才能为特色高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奠定思想基础,引领正确方向。

二、培育优良的校园文化,为内涵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色的重要内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优良的校园文化可以极大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营造一种氛围,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知道:学校文化是指师生员工所持有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是师生员工共有的信仰、期望和态度。优良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员工以强烈的感染和情感的熏陶,进而培养高尚的情操和纯真、善良、理智的心灵,“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就蕴含着这个道理。校园文化作为师生员工在实践中集体认同的价值取向和情感追求,能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产生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激发他们为共同目标奋发进取的情感。可以说,优良的校园文化是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的生命力所在。

我校在创建“学生自主教育”育人模式特色高中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逐渐形成了“民主、和谐、严谨、有序”的主流校园文化氛围,在宽松的环境中实现了学生的自主教育,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巨大育人功能。因此,精心培育校园文化,营造优良育人环境是特色学校建设工作中一项迫切而长远的任务。要充分发挥其导向、凝聚、约束、熏陶和激励功能,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文明习惯,为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为内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人,根本任务是育人。因此,科学的管理制度就必须以尊重人为管理前提,以信任人为管理方式。管理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师生自觉地把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特色内化为自己的追求,并为实现这一教育理想孜孜不倦地努力。

在管理中,要坚持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人文性。科学性是指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校管理机制,注重管理的精细化,遵循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益。民主性是指民主决策,重大问题决策通过教师代表大会表决,坚持校务公开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人文性是指在精神、情感和个人发展上,对每一位师生予以关怀,使学校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因此我们要做到态度精心,过程精细,尽量避免出错。英国哲学家洛克说过:“教育上的错误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正如配错了药一样,决不能用第二次、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洗刷不掉的。”教育无小事,学校管理要特别关注教育教学中的所有细节,努力做到“一切为了学生发展”。

我们在管理上特别注重用科学的管理实现学校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办学效益的最大化,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同时我们注重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团队的创造力,让团队内的教师感到自身的价值和工作的快乐,让团队内的教师具有一种共同承担的责任意识,建立一种同舟共济的关系,真正把自己的发展同学校的发展统一起来,为学校的内涵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四、打造精干的教师队伍,为内涵发展提供中坚力量

教师是进行特色学校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工作的中坚力量,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策略都要通过全体教师的齐心协力才能产生实际效果。

《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优质、特色作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点,着力扩大优质资源,发展学校特色,满足学生多样化教育需求。这需要我们不但要把高中学校的硬件建设提升到现代化水平,更要把高中学校教师素质提升到较高水平。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要广泛开展校本教研,锻炼、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进而鼓励、支持教师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要深入开展校本培训,整合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构建以学校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为平台、以教师发展为目的的校本培训系统;要充分调动教师的自主性、积极性,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使教师在班集体管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教育教学研究、改革实验等方面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以适应创建特色学校的需求。

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个性突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落实特色高中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关键。

五、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为内涵发展搭设展示平台

天津市教委在对“特色高中”进行概念界定时明确提出:特色的呈现既有整体性,又有标志性。其中,整体性体现在:鲜明的办学思想、浓郁的文化氛围、完善的制度建设、独特的课程设置、系统的培养方式等。独特的课程设置再加上普通高中应有的课程安排,这就要求特色高中建设要构建完备的课程体系。

我认为,完备的课程体系就是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社区活动、体育锻炼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统一纳入课程管理范畴,构建“以课程为中心,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以学分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内涵”的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完备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理念,确立课程的服务意识,不断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而不是“创造”适应“课程”的学生。要持续对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进行跟踪,不断反思,逐步完善。要建立与完备的课程体系相适应的多元评价机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以积极的、鼓励性的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说:学校整合优化办学资源、坚持教育创新、推进教育改革、提升办学品位、走特色发展之路,是教育发展和时展的必然要求,而这些都离不开学校的内涵发展。

我推荐的书

?筅《陶行知教育文集》,陶行知著,江苏教育出版社

?筅《学校文化研究》,赵中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筅《校本课程开发》,吴刚平著,四川教育出版社

?筅《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于漪等,江苏教育出版社

小学教师应该具有:生活的厚度,知识的宽度,思想的深度。

教学的成功最先来自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

课堂上学做一名“懒”教师,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主动权。

快乐地研究,幸福地生活。

和桂森共事多年,作为同事、作为朋友,亲眼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村教师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历程,见证了他为之付出的汗水和一步步走过的艰辛,更见证了他锲而不舍、执著追寻自己教育理想的精神。

桂森1994年被分配到大港区最偏远的一所农村小学,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年。他不甘平庸,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默默地坚守和探索,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努力。2002年,我作为数学教研员指导他参加天津市“双优课”比赛。从接到课题到上课只有短短一周的准备时间,备课、试讲、调整,他不断奔波于城区和农村,短短几天,人就瘦了整整一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为了找到一个最佳的教学情景图,他租车几乎跑遍了油田附近的每一个采油区。一分付出,一分收获。他取得了天津市“双优课”一等奖的好成绩,并先后获得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教改积极分子、大港区十佳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大港报》、《天津教育》等先后报道了他的先进事迹。

2004年,大港区面向全区招考教研员,他再一次脱颖而出,竞聘成功。新的岗位,赋予了桂森新的角色,作为全区小学数学教师的引领者,他刻苦学习,潜心研究创造性地开展教研活动。他以课题研究为引领,以数学团队合作为抓手,努力推动区域数学教学改革和发展,先后立项人教社“十一五”重点课题、市级研究课题,带动和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数学教学骨干。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8

以科研为先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创新的必由之路;发动和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是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的根本保证。

1.问题意识,让教研内容丰富些

"没有问题就没有教研"。教师、学校、教研室都要树立问题意识,要按照发现问题、梳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程序,扎扎实实地开展教课研活动。同时要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哪些问题是教师自己解决的问题,哪些是校本教研的问题,哪些是大学区研究的问题,哪些是教研室研究的问题,都要分清楚。从问题出发开展课题研究,既要全面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工作,还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去开展国家和省、市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扎扎实实地开展研究,认认真真地总结经验,并将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广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推进高效课堂和内涵发展做出贡献。在问题的指引下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工作,在问题的指引下脚踏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在问题的指引下去探索质量提升之路。另外,校长要把教师从繁重的无为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带头学习,带头搞科研,要给教师提供思考的问题,跳出教育看教育。

2.减负高效,追求绿色教学质量

追求质量之心,人皆有之。到底什么是质量?什么样的教育质量观才是科学的?尽管现在关于"教育质量"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少的争论,但可以肯定的是,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一定是适合学生成长需要的,一定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一生的幸福奠基的,一定是"绿色质量"。"绿色质量"不是用简单的分数和成绩垒砌的质量,而是一种追求自主、多样、特色、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绿色质量"是一种全面的质量;"绿色质量"是一种高效的质量;"绿色质量"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绿色质量"的内涵非常丰富,它代表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品位,一种追求。作为主管教学校长,不能只把眼光放到脚下,一定要有"三副眼镜"(望远镜,看远;显微镜,看细;放大镜,看透),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高点定位,不能只限定在当区上的名学校,要成为宝鸡市的名牌学校,陕西省的名牌学校,乃至全国的名牌学校。

3.高效课堂,提高质量有效途径

目前,我区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教改是永恒的,追求课堂的高效更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的"高效课堂"教改之路漫漫而修远兮。因此我们要继续组织全体教师不断学习深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改的相关理论,认真领会,进一步转变为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精心组织"高效课堂"观摩课、研讨课,引领课,"同课异构",青教示范课等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为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提升教师素养。要不断总结学校"高效课堂"教改经验,形成自己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深入反思,寻找不足,及时整改,认真做好教改实验阶段性总结工作,制定具有操作性的教改方案,开展不同课型的教改研究,深化"高效课堂"教改实验。

4.内涵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内涵发展是包括质量发展、精细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在内的科学发展。实践证明,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内驱力,学校间的竞争实质上也是学校内涵发展力的竞争,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永恒主题,学校内涵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如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教研体系和高效率的系统运行体系,我们要抓住机遇,努力探索并积极实践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学校校长要成为内涵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做到"三让":让文化熏陶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有形载体;让教师成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基石;让教科研工作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动力。要建立学校教科研体系,成立教科研领导小组,多调研,寻找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将问题、困惑作为课题来进行研究,开展"小问题,大教研",要坚持,要探索。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9

关键词:职业财经教育内涵式人才

职业财经教育在我国的经济历史变迁中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也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时代经济的发展。如今,处在改革的新时期,广大教育者也在思考如何使职业财经教育跟上时代的步伐,完成现阶段对人才的培养。

一、职业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定义

职业财经教育分为外延式发展和内涵式发展两个方向。外延式发展具体指扩大招生规模以及扩建校园方面[1],而内涵式发展指的是改善校园内部环境及构造,提升课堂质量和教学水平,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外延式发展只注重规模的扩大,而内涵式发展则是在此基础上,更加重视教育的质量问题。

二、职业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方法局限,课程内容老套

当前就业环境中,存在着有工作岗位没有人做工,或是应征工作岗位的人数爆满却只有很少人合格的矛盾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职业财经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和当前的时代相融合,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已逐渐不能达到社会的整体要求。目前社会需要的是拥有一定知识储备量、专业技能强、品格素质高的全方位发展的人才。而现在的大部分财经类学校在人才的培养教育中,还在延续以往的基础定义灌输式教学方法[2],而忽略了要将基础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到实际检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课程内容老旧,毫无新意。当下的学生接近潮流且思维活跃,再加上财经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枯燥的学科,教师们沿用以前的教学模式,将课程设置的满满的,课程内容又没有吸引学生的地方,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质量有所下降,造成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在这样的情况下,就不用说后续的与实践相结合了。

(二)教学缺少特色,师资力量匮乏

高等教育逐渐普及,虽然大学生资源越来越多,但这并不影响大学生们各自学习。可是有一些学校,却将学生的成绩摆出来比较,忽略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使学生无法正常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的”比较”教育之下,教学质量必然会下降,同时失去了办学特色和独特内涵。一些学校在成立初期,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当然也就没有教学特色。其次,在定位还不清晰的情况下,效仿其它院校针对教学层次、办学规模等进行改革,这样盲目的行为对学生接受教育方面起到了阻碍、制约的不良作用。

同时,师资力量短缺也是一些学校面临的问题。由于扩招政策,学生数量每年都在增长,师资也在这个时候显现了短缺的弊端。教师数量不够,就会分散学生们的受教时间,进而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打消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任务过多,也会占用教师们的科研活动以及自我充值的时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师的整体水平。

三、职业财经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对策

(一)全方位培养人才,改善课程设置

学生走出校园之后就面临着社会的挑战,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应多元化、全方位引导。培养适用于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学校要控制招生规模,不要盲目追求招生数量多或是校园面积大等外在表象,应将视线集中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上。按照每个学生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其次,在课程的设置上,学校要从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分配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注重课堂上的实践操作内容。同时,教师的课外辅导不能少,对于学生课上没有消化的知识,老师要在课下给予及时地讲解,使学生当天的知识当天理解,避免知识的堆积。

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3]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前提,理论、实践妥善结合,培养学生的层次化、个性化发展。学校可以将学生打乱,把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稍显欠缺的学生进行分类,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材施教。避免因为班级里学生水平不一样而造成的成绩差异大的现象。

(二)通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保证教学质量是教学内容的前提,在未来,职业财经教育的重点就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现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目前我国常见的财经教育手法是“灌输式”的填充教学,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及积极性。所以,可以通过改革,做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明白这一点: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方法,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探讨、研究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充分活跃,投入到知识的汲取当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其次,学校应组织一些课外实践活动以及提供一些实习机会,为学生争取更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课外活动或是实习期间,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效结合,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有大有帮助。

(三)加大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力量的好坏,对职业财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学校针对教学活动总结一项明确的宗旨,时刻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导向。另外,培养教师中的带头人物,通过号召力的影响,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打造完善、突出的教师队伍。

结束语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在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不断改革。职业财经教育也在改革大潮中向内涵式发展迈进。时代的发展下,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学校要跟上发展步伐,就要实行内涵式教育,将学习课程的设置、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师资力量的完善作为重点,培养出高品质、高技能的人才,在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为社会提供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艳君.浅析职业财经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策略[J].新课程・下旬,2014,(1):180-180.

体育课程的内涵篇10

[关键词]高校德育;涵化分析;客观性现实;象征性现实;“共识”

[作者简介]齐佩芳,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教育部广西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成员,“广西21世纪园丁工程”导师,“广西名师工程”导师;全守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硕士研究生,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11―0161―03

结构功能学派德里本与阿普尔把学校看作是一个社会化的场所。他们认为:“在隐性课程上不仅应从宏观上注意到学习者身心特征之外影响学习成效的因素,如学校组织特征、学校文化、师生关系等,而且要从微观上注意到学生学习的动机、态度和技能,以及学习目标对学习效果的影响。”隐性课程已经为一些课程专家所倡导,提出从多层次进行隐性德育课程设计,注重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在传播学领域,涵化分析理论强调通过对事件的涵化,进行价值传播,使受众受到一种长期的影响效果。培养理论关心媒介(尤其是电视)灌输与潜移默化的长期效果,认为电视提供社会各阶层的人一套同质的“隐藏课程”,提供一个媒介环境,并且对不同的人提供一套对生活、世界、生命的解释。可以说,涵化分析理论为高校隐性德育的设计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一、涵化的内涵及其特征

涵化是在不同文化群体因持久地相互集中的接触过程中,不同文化群体间相互适应、借用,使一方或双方原有的文化模式发生文化变迁或部分渗透,它是异文化间横向影响的过程。美国学者乔治・格伯纳(GeorgeGerbner)首创的涵化分析(Culti-vationanalysis)理论,是大众传播中的一种效果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一个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

涵化分析的理论核心是: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们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从本质上说,涵化是社会现存制度的巩固和维持。正如斯坦利・J・巴伦所提到的一样:“电视的主要功能是维护稳定社会模式。就是说,现存文化的力量关系是通过电视内容来进行巩固和维持的。”“按照李普曼的观点,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的行为与三种意义上的现实发生密切的关系”:客观现实、象征性现实与主观现实。涵化可以借用这三种意义上的“现实”来实现:一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即客观性现实;二是对实际社会事件的选择加工,实现信息涵化,即象征性现实;三是通过媒介将象征性现实传给受众,以达到受众对象征性现实的“共识”。涵化的过程即把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的一个过程。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看成是传播活动。教育是关于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其本身就是一种传播活动。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包括的要素是: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内容)、媒介(传播渠道)、反馈。结合“五w”模式,对高校德育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其一,从传播者来看,涵化分析的传者是新闻媒体机构的工作人员,是属于某一机构的群体;高校德育工作者是高等院校从事高校德育的工作群体(包括教学科研和专职辅导的教师)。其二,从研究的受众来看,涵化分析是研究不同背景、性格各异的大众的一种效果理论;高校德育的对象是有背景差异、观念差别的大学生群体。其三,从传播内容来看,涵化分析研究的内容是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象征性事件;高校德育的内容也是来源于客观社会现实事件,却又经过高校德育工作者选择加工,或是概括深化的内容。其四,从传播渠道来看,涵化分析表明了丰富的视听和对新闻的“包装”能促进受众获得对主流的趋同的“共识”;高校德育也可以利用各种载体、多种手段来引导主流,促进学生社会化。最后,从传播的反馈来看,涵化分析的效果是潜移默化的效果;而当今隐性德育课程已居于德育课程的核心地位,将更加注重德育对大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此,涵化分析的研究成果与高校德育具有互通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既是要坚持主流价值观教育,又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涵化分析理论正是通过对各种事件进行合理的涵化,并针对受众进行一种价值传播,以达到对社会主流的共识。格伯纳认为,大众传播不仅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而且是缓和社会各异质部分的矛盾和冲突的“熔炉”,是维护现在制度的“文化武器”。从涵化分析的目的来看,其要达成的是一种“共识”;从价值导向看,涵化分析引导的是“主流价值”;从涵化分析的影响方式来看,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方式。这种隐性的、价值主导的影响为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提供借鉴。二、涵化分析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在涵化分析研究中,研究者们发现,象征性的现实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的犯罪等现象,象征性现实将社会现象加以夸大,实现对受众的影响。在高校隐性德育中,涵化分析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源于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又是通过什么手段将社会现实“包装”成怎样的象征性现实而展示、影响大学生的。

一方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当今高校德育强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就要求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认知结构,使得大学生的现实状况更能接近象征性的现实,在理解和建构象征性现实中很好地形成“共识”。只有与大学生经历相似或者重叠的那部分象征性现实,才能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大学生认可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才能达到德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德育的社会现实来源和象征性现实要有真实的联系,但是两者却不能完全等同,不是对所谓的社会基准生搬硬套。象征性现实是经过“包装”后的社会现实,是夸大后的社会现实,与社会现实存在差别,要实现主流价值观导向,就必须

使象征性现实高于社会现实,让大学生勤于探索,勇于追求。

三、涵化分析在高校隐性德育中的运用探索

格伯纳认为,社会结构和媒介内容的关系的核心在于:文化变迁起源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讯息生产,这种大众产品快速分配后,创造出新的符号环境系统,它的作用是帮助决策和指导有效的社会行为。将涵化分析运用到高校隐性德育中,就是要注重德育内容的选择、设计以及考虑大学生这一受众群体所达成的“共识”。无论多么重大的事件和问题,不经过电视报道就难以被人们作为“社会现实”所认知;反之,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经过电视媒介的大肆渲染,也会成为万众瞩目的“重大事件”。因此,合理利用涵化分析理论,优化高校隐性德育设计,是一个新的尝试。

(一)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选择。格伯纳认为,大量经过大众媒体“包装”的新闻事件的所谓“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现实社会观。而“直观性”、“现场性”和“真实性”是以社会的现实事件为基础的,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受众所认可,并产生共鸣。大学生是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其自身已经拥有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判断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影响对社会基准的认识。所以,要提高高校德育的针对性,使大学生能够在贴近其实际的德育中,逐渐深化对主流价值观的认识,就必须选择贴近大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客观社会现实作为高校德育的基础。

高校德育工作者在选择客观社会现实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坚持社会现实的主导性事件为主,如职业人的勤劳与敬业等。二是坚持贴近学生实际的原则,如学生身边的帮助他人等利他性事件。三是坚持正反面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即既要以倡导主流为主,但是也要揭示非主流的现实社会事件。高校德育工作者参照这些原则进行客观社会现实的选择,实际上就是对其自身的判断能力的考验。高校德育工作者要掌握丰富、科学的理论知识,努力成为“有知识、懂业务、胜任本职工作的内行”。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有必要在理论上寻求支撑,如有关政治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传播技术和符号学等的相关理论,并在现实社会事件的选择上,参照上述几个原则作出合理的判断与合宜的选择。在实践中,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运用科学的技术对社会事件和大学生之间的关联性做测量研究,如开展广泛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为开展高校德育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持,并在实践中进行反思,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二)高校隐性德育中信息的涵化。在涵化分析中,对客观性现实进行涵化,是将已经选择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选择加工,并通过符号传递给受众。高校隐性德育要实现对大学生的涵化,基础是高校德育工作者对客观性现实的涵化。客观性现实都是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和他们亲眼目睹的,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将客观性现实涵化为象征性现实,以符号的形式传播给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才是可能的和现实的。

基于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实际的教育要求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对客观的社会现实进行一定的理论深化和精神升华。一方面,对正面的现实事件进行合理的“包装”和一定的深化,在可能的范围内夸大其积极影响,以使大学生产生共鸣。另一方面,对负面的现实事件进行深刻剖析和批判,揭示其不良影响,控制不良影响的扩散。实现客观性现实到象征性现实的转化,力求做到三个层面:一是主题层面的处理,即在运用客观的现实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为大学生对现实事件的理解提供解释,从而深化教育主题。二是语言层面的处理,即用合理的,合乎大学生心理习惯的言语和符号来表征现实社会事件,这主要是对社会事件的表征要结合大学生所处的学习情境来进行,并且有助于他们理解日常生活学习中的意义与体验。三是技术层面的处理,即运用现代传播技术等对客观性现实进行处理,形成有利于高校德育的象征性现实。

(三)高校隐性德育中受众的涵化。根据格伯纳的研究,贴近受众已有经历与象征性现实有较大的关联性,通过丰富的视听手段,受众认可象征性现实,产生共鸣,使受众对象征性现实形成“共识”。当今社会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的社会,人们对信息的获取渠道增多,信息获取方式也实现了多样化。传统的德育传播手段、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象征性现实到形成“共识”的转化要求了。在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象征性现实的基础上,使大学生形成“共识”,关键在于采取多样性的德育传播手段和多种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