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十篇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十篇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8:08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1

[摘要]:本文提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阶段性发展和方法论运用的变化。分析的重点:1、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2、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3、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4、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体育新闻传播(指吸取传播学的科学路径及合理内核,在传统新闻学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审视体育新闻传播现象)研究与方法论(指以对活动与现象的认识方法为对象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们运用怎样的观点考察活动与现象,并把认识加工成系统化的理论方法)运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这期间,既有经验可以总结,也有可引以为戒的问题存在。总结三十年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与方法论运用,对未来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不揣浅陋,对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与方法论运用的历史进程做整体而粗疏的考察,不当之处,希望得到学界同仁的指正。

18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起点与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

1985年,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由马信德撰写的《体育新闻abc》,虽然这本书的学术研究样式还不太成型,但不能不认可它是我国第一本体育新闻的研究成果。书中对体育新闻的起源、功能、特征、采访术、写作、直播与解说艺术等方面的介绍,为我国体育新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在研究方法上,马先生主要遵循的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指导下,经验总结型的研究方法。作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体育记者,对体育新闻在采访实践中所能遇到的各种情况,针对这些情况应采取的对应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作者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概括出对体育新闻记者的特殊工作要求:熟悉竞赛规则、了解运动技术、深入赛场内外、亲临比赛现场、由表及里善于挖掘与发现数字背后的故事。对体育新闻的特殊功能也提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思考,提出在新时期体育新闻是焕发民族精神的“振奋剂”,是爱国主义的“活教材”,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播种机”,是精神文明的“测试仪”。

290年代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展开与体育学研究方法论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继奥运金牌零的突破,足球职业联赛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全国各大媒体迅速开辟体育专栏、体育副刊、体育频道,体育新闻以空前规模的传播局面登上媒体平台。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也开始在学术期刊上出现。

最早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论文发表在《中国体育科技》1994年4期上,由秦春霖撰写的《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大众传播对于竞技体育商业化的驱动和影响》。该文着重讨论了体育商业化和大众传播的结合基础,大众传播对体育商业化的驱动作用,以及大众传播影响下商业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特征。

紧接着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年1期上,又刊出了由郝勤撰写的《对体育新闻学学科性质特征及学科建设》,文章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对体育新闻研究的性质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体育新闻是现代新闻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体育的重要特征,是现代体育与新闻媒体的高度结合;体育新闻学是一门边缘性、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至此以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文章相继在各种刊物上出现,体现出研究内容从窄到宽,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学术研究成果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参研人员从少到多,最为集中的参研者是体育院校体育学研究学者等研究特点。

从研究的方法论角度来看,由于这一时期的研究者们,多为体育院校的体育学学者。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上更多地是借鉴与运用体育学的研究方法。而我国体育学研究方法,受到体育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很大,因为体育史学科在我国体育科学领域是最早出现的、研究成果较多并相对成熟的一门学科,从事体育学研究的学者们也大都有体育史学的学术背景。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在后期的发展,首先是提出了应当全面地理解史学方法论,纠正时期提出的阐明历史问题的方法只能是阶级分析方法的观点。指出社会历史研究必须从事实出发,立足于研究对象整体,用历史的观点考察问题。其次是多学科方法引入历史研究,包括有系统方法、社会学方法、历史比较法、心理学方法等。另外还提出了对实证方法的重新评价,重新提出重视“尊重事实,尊重证据”的实证方法。

在这样的学科方法论的指导背景下,最初的具有开拓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多数是运用体育史或体育学研究的方法论,去解释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如陈天仁的《体育信息传播对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上海体院学报》1996年1期),韩志芳的《1978---1996年我国报纸体育信息传播的题材变化》(《河北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郝勤的《体育新闻价值与价值实现》(《成都体院学报》1998年1期),易剑东的《体育新闻报道的困惑与选择》(《体育文史》1997年6期),周果的《论体育消息导语的心理接近性》(《沈阳体院学报》1998年3期),高松龄的《从

3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扩展与传播学研究方法论

2000年以来,围绕着申办奥运、筹办奥运、举办奥运的重大赛事活动的主线,无论电视媒体、报纸媒体、网络媒体的体育节目频道、栏目、体育专刊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迅速扩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高涨期。

在全国体育院校校刊和综合性新闻传播期刊上,不间断地刊载有关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学术论文,也陆续出现了有一定学术质量的研究文章。如肖沛雄的《论体育市场和大众传播》(《体育科学》2001年1期),王宏江的《我国当代体育报纸现状分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4期),黎莎的《对体育新闻基本特征的探讨》(《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4期),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的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2004年,由高等体育出版社出版了郝勤撰写的我国第一部《体育新闻学》专著,在全国体育新闻理论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该书的出版是我国体育新闻研究开始系统化的重要标志。

紧接着的2005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成立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研究分会;2006年第八届体育科学大会首次列出了体育新闻与传播专场学术论文报告会;2008年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组织了体育新闻与传播的分会场。在这些首创性的、显著性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活动的带动下,研究成果日益丰硕,进一步体现出学术研究成果显著增加,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内容全面(涉猎到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史学研究);研究参与人员形成以新闻和体育新闻专业研究生、教师为主,媒体新闻工作者为辅的局面等特点。

值得欣喜的是这一阶段在研究方法论运用上的突破。最突出的是传播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引入与渗透。这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是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队伍里,开始引进了一批传播学研究学者,他们对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方法的突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以往的体育学者们积极与全国新闻传播研究的主战场接轨,主动将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方法与理论运用到体育新闻传播的研究中。

我国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主要是引进与借鉴西方传播学方法论的研究成果,其中以批判学派的定性研究方法论和经验学派的定量研究方法论为主流。传播学的经验学派,主要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特点是:对现行社会体制是否合理并不关心,而是维护与改进现存社会体制及其功能。在方法上坚持经验性的实证研究立场,在方向上坚持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在指导思想上则坚持多元主义的社会观。直接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相对的批判学派,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批判学派主要的理论研究视角有:政治经济学(politicaleconomy)批判的观点;主流意识形态分析(dominantideologicalanalysis)的观点;唯名论(nominalism)和多义性(polysemy)研究的观点。

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的引导下,体育新闻传播研究找到了新的学术研究兴奋点和增长点,无论是经验学派的实证研究方法和批判学派多元定性研究的思维方式,都开始在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初见端倪。如郭晴的《对成都体育新闻受众的实证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4年4期),毕雪梅的《体育新闻传播提供娱乐的另一种解读》(《体育文化导刊》2004年10期),张延平的《语义活用——体育新闻语言常用的修辞手法》(《河北体院学报》2004年1期),肖鸿波的《试论体育专业报纸的垄断趋势》(《上海体院学报》2004年6期),陈国强的《大型体育赛事的媒介服务——以2006年网球大师杯为例》(《传播学论坛集》2005年),罗青的《全球化体育事件与国家形象营销》(《传播学论坛集》2006年)等等。这些研究在具体的研究方法上,除采用传统的文献资料法、比较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方法外,更多地是运用了传播学研究的方法,如内容分析法、个案研究、控制实验、实地调查、抽样设计与实施、问卷设计与可行性分析、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等。在理论模型上,也更多地借鉴了西方传播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如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媒介生态理论、媒介双重性理论、“知沟”理论、“拟态环境”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理论、媒介批判理论等等。

总体来说,2000年以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在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的运用上,有较大的突破,使体育新闻传播研究越来越接近新闻传播常规性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也引来了新闻传播学界的关注。纵观整个研究成果,无论学术专著和学术研究活动,在学术质量上都比前一个阶段有明显的提高,但在研究中,也有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

4改善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思考

纵观三十年来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发展,尤其是在近几年由于借鉴与运用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及具体研究方法,有力地推进了体育新闻传播研究向前发展的步伐。但当前在研究中,牵强模仿和套用传播学研究样式及理论模型的倾向,是不予提倡的。也就是说切忌不要从定性研究模式,向传播学经验学派定量研究的过渡倾斜。不能不承认,这许多年来,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的研究中,我们似乎更缺乏精确的经验主义传播学的研究传统,差异造成更大的吸引力,形成引入的主流,这也是经验主义传播学在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有牵强模仿和套用研究样式、理论模型的原因之一。

过分看重实证的定量研究也会有失偏颇。其实社会现象非常复杂,其中变量复杂多变,单靠实证的数字与材料是不可能得出全面的结论的;而且每个人的思想都会对自身有所影响,所谓以“纯客观”的态度来进行研究也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我们知道传播学批判学派与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差别,除了方法上侧重面不同外,在研究视角上也存在较多的差异。批判学派一般是从宏观、中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经验主义传播学较多地是从具体问题出发,较为微观地分析各种因素如何构成某种结果。但是双方不论在方法还是角度上,仍然是互通的。目前美国英国等国不少的传播学者,观点上属于批判学派,研究方法上则采用了相当多的经验主义的作法。因此,在我们引入传播学的方法论视角时,应该关注到这种世界传播学研究的发展趋势,不要片面地强调某一种研究视角与研究手段的运用。

培养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也是目前体育新闻传播研究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回顾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进程,可以看到我们最初的研究更多地是遵循研究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学术积累,从自我母学科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去研究体育新闻传播活动与现象,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就目前我们正经历的传播学研究方法论运用的过程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跟着大传播的研究走),还缺乏主动的思考方法论问题的意识。而事实上任何研究都存在着方法论的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将促成重大研究成果的出现。

当然这样的情况与我国科学研究整体上对方法、方法论的漠视有关。而与国人这方面轻视态度相反的是,西方的学术研究则很重视方法、方法论问题。从西方科学研究的历史长河来看,从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到培根、波尔普,再到库恩、马克斯.韦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从辩证法、工具理性到归纳与演绎、证实与伪证、范式理论、科学研究纲领、反对方法、价值中立……,各种方法论的探求已成为自觉。必须承认,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与重视方法论问题息息相关。著名生物学家巴浦洛夫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研究方法每进一步,我们就更提高一步,随之在我们面前也就开拓了一个充满着种种新事物的更辽阔的前景。因此,我们头等重要的任务乃是制定研究方法。”

目前我国各大高等体育院校的学者们,陆续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的体育新闻传播研究选题。这些较为重大研究课题的展开与研究成果,除了对已有研究方法论的更主动、更客观、更准确、更熟练地运用之外,还应该重视结合体育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概括和提炼适用于体育新闻传播研究的方法论观点,以及具体的研究方法或理论模型。在提倡体育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多元与开放的同时,还要考虑研究方法的创新性——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与体育新闻传播的特殊性和体育新闻传播实践发展相结合。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2

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长,直到现在也还没有真正独立,还是一个二级学科。没有独立,说明它还稚嫩,还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然而,最不凑巧的是,在它还十分稚嫩的时候,碰上新中国历史上尚未出现过的大学生http://就业难的时期。本文将对传播学教育的若干问题与学科的发展作一阐述。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

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沦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3

近年来,有人提出,进入21世纪,新闻学必须审视自己的学科地位和影响。一些新闻定义丢弃“事实”与“报道”的传统品牌转而突出“信息”与“传播”。这就又引出一个话题,传播学与新闻学是否一回事?在研究这个问题前,先要搞清什么叫新闻。

一、对新闻定义的讨论

1.对新闻定义的理解。先看看新闻的定义我们知道新闻的定义最早是陆定一提出的“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个定义几乎占据主流观点半个多世纪,用今天的眼光看,确实存在着“时态单一”的先天不足,所以后来有人又加了“和正在发生、发现的”几个词,合起来就成了“新闻是新近发生的和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我的看法是,这个定义排除了报道主体的限定(不仅仅是新闻媒体或者记者,但加这八字有点多余——以前的新闻定义谁也没有设定主体),加了报道方式和手段,加了“将要发生的”,时态更全面,但加了“重要”限定过于模糊,什么是重要或者不重要?有什么标准?同时报道者也见仁见智。应该是“具有新闻价值的”,而加上“具有新闻价值的”,既多余重复又互相矛盾(这里的“事实”一定有新闻价值,否则就不可能叫新闻;同时解释概念时不能出现和概念相同的词语);说成是“竞争活动”显然又舍本求末,因为新闻报道的目的是将新闻事实传播给大众,而竞争是报道过程中的状态和表象,它说明不了新闻的本质内涵。故我认为还是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发现的)、正在发生的、将要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比较合适。去掉报道方式是因媒体不同各有所表,无须多言;去掉“重要”的原因已讲了。新近限定了新闻的本质,正在发生是因为现代传媒手段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如电视、网络、手机的现场直播,将要发生的是说预测性报道和重大事件可以提前策划,进行报道。而“发现”有两层涵义,一是原本发生或者存在但现在才为人所知,如考故发现,档案解密等;另一层就是现在媒体都越来越强调“解读新闻”,即在别人或者自己已经报道过的事实基础上发掘出新的,更深的意义(后面专门要谈)。这是我们对新闻的定义讨论。这是把报道者作为主体来定义的,要是将受众作为主体来定义,我认为更简单: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闻所未闻的事实。”新近发生是新,闻者,听也,观也,思也。

一个概念,叙述角度不同,可能解释的词语也就不同,但意思是一致的。如谈媒体传播的符号时,说分文字符号和视听符号。其中视听可以说“声像”或者“音画”。至于在新闻学中,能不能用“信息”来代替“事实”,用“传播”来取代“报道”,我认为是约定俗成的习惯说法,人们都明白传播学和新闻学是两门不同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学科,并没有谁取代谁的意思。因为信息中肯定包含事实,而新闻报道的过程也就是传播信息的过程,只不过这里传播(或者叫报道)的信息是有新闻价值的,即新闻信息。

2.对信息概念的理解。信息论中对信息是这样解释的:信息(information)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还是messaging?)。信息的通俗哲学表达就是物质世界的运动状态与转换方式,是物质的本质属性。信息相关资料:图片信息(又称作讯息),又称资讯,是一种消息,通常以文字或声音、图象的形式来表现,是数据按有意义的关联排列的结果。信息由意义和符号组成。文献是信息的一种,即通常讲到的文献信息。信息就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传递信息的方法:多种多样,数之不尽。一般的公众信息是通过媒介传播的,包括网络、广播、电视、手机、海报、报纸等。现代汉语词典这样介绍信息的:(1)音信、消息;(2)信息论中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可见,事实是信息的构成部分,也可以理解为新闻无事实不是新闻,信息无事实不成信息,故而我们研究新闻学不要拘泥于名词的变换,理解本质才是重要的。有人干脆把新闻学称其为新闻传播学,但要这样称呼,又可能会引起新的误会和混淆,还是沿用新闻学为妥。

3.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关系。两门既联系紧密又有本质区别的学科: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学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如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通常“称新闻传播学”)。所以,传播学的研究范围和对象要比新闻广很多。

二、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区别

国内早期提出的新闻学,因其是在较高层次传业,一般是大学的专科,所以加上了一个学字,其实新闻本身包含的学术内容很少。1949年以后国内仅存的几所大学新闻系,就新闻教学而言,依然主要是传授从事新闻工作的技艺,而没有什么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从事新闻教学的学人开始探讨除了新闻业务以外的问题,例如新闻传播活动和社会不同领域活动的关系,新闻教学开始带上了一点学,有了一些学术内容。

新闻及其相关活动作为传播现象,并不局限于新闻采编现象,包括各种社会因素对传媒运作,内容和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内容对受众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以及新闻传播活动对于其他领域的社会活动的影响,这些都是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方面。

转贴于

1.从两个学科研究范围比较。新闻学(journalism)的产生早于传播学(communication),应该说新闻只是一种特殊的传播现象,更确切的说,属于大众传播。传播的范围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新闻学研究的是新闻本体,而传播学研究的是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传播学涵盖了新闻学,新闻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

2.从两个学科的诞生背景、起源、现状和未来比较。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分析,新闻学的研究要远远早于传播学。早在20世纪前,德国的大学中就开始有学生以报纸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20世纪初新闻学作为一门概念体系严密,结构完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热门学科,其理论研究已很成熟。美国各大学纷纷建立新闻学院,进行新闻学教育;而传播学真正形成,则在20世纪50年代,传播学成为大学的正规课程也只有半个世纪的历史,所以属一门很年轻的新兴科学。同时传播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新闻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政治学、信息论、控制论等诸多科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彼此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正因为如此,到目前为止,传播学的对象问题既不像许多成熟的学科那样已经有公认的定论,它的研究领域也并不十分明确。相反,带着不同学术背景,抱有不同课题关心的学者从各自的角度探索传播问题,有人从传播效果方面提出“一是大众传播的有限效果论”,一是“两级传播”和“舆论领袖”的本文由收集整理观点。有人从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方面提出了“5w传播模式以及大众传播三功能。”学说(美·哈罗德·拉斯韦尔《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5w传播模式即:谁(who)?说什么(sayswhat)?对谁(towhom)说?通过什么渠道(inwhichchannel)?取得什么效果(withwhateffect)?大众传播的三种功能即监视环境、协调社会以及文化传承)。由此形成了传播学的分科领域——大众传播学、文化传播学、广告传播学、政治传播学、传播社会学、传媒经济学等等,十分繁荣,而作为各学科的基础的传播学基本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所以说,传播学是一个泊来品,国内传播学研究起步不久,发展程度还很有限,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差距,未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单纯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传播学无疑占尽优势。新闻学则与本国国情结合较为紧密。但从就业看来,两者差别不大。

3.从两者的研究对象方面来进行比较。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其研究对象是新闻采编现象或者说新闻传播现象,而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是人类传播活动现象,包括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而新闻的传播,主要依赖的是大众媒介,也是传播学所研究的对象,所以从研究对象来看,传播学较之新闻学要大的多。传播学研究人类社会的一切传播活动。新闻学研究的则是这些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4

[摘要]随着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已经与我国整个高等教育事业和全国新闻传媒业的生存与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入手,提出了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5

如果我们读几本新闻学方面的教科书或者文章,但感觉从中没有多少“学”的感觉,那是现有的研究氛围、研究能力和研究积累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早年我们不能因为炼金术没有什么“学”的感觉,而不承认有“化学”和“物理学”一样。

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为原杭州大学新闻系,是浙江省最早开展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的部门。今天的浙江大学在新闻人才的培养、新闻传播理论的研究等方面成绩卓著,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着媒体人才。就此,记者采访了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请他来谈谈浙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这几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他对当前新闻与传播学界的一些看法。

人才培养――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

记者:我们知道浙江大学新增了新闻传播学博士点,成为为数不多的具有博士授予权的新闻传播院校之一。您能否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科的历史与发展?

吴飞: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前身系1958年创办的杭州大学新闻系,是国内较早建立的新闻与传播专业,1998年浙江大学四校合并,在管理体制上采取系所并行,目前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下设一系三所一中心:新闻与传播学系、传播研究所、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广播电影电视研究所以及视观学与新媒体研究中心。其中系下辖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广告学三个专业,主要从事本科教育;各研究所负责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培养。

记者:据统计,中国目前有数百所高校开设新闻传播专业,与其他学校相比,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吴飞: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新闻学教育重在为新闻单位培养新闻职业人才,但我们近几年已经将这一培养目标转向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闻传播人才方面。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培养方面,追求的是“宽基础、厚理论、重实践”的方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提高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基本问题和基础理论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具有相应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基本技能;自2000年起,我们本科生一二年级就需要学习大量的其他学科的课程,如物理、高等数学、生物学、化学与人类文明、军事基础、法学概论、现代西方人文思潮等等都是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其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能力,提高科研水准,充分体现研究型特征;其三,追踪学科前沿,把专业学习与解决现实问题相联系,适应传媒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以上发展思路,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已经对课程设置、专业方向、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调整,这些正是为了适应传媒业发展趋势的要求。

二是与业界的联系方面,我们起步比较早。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在1997年就与浙江日报、新华社浙江分社以及浙江省广播电视厅等单位一起,确立了社会联合办学模式,受到了教育部的肯定。从历年就业情况来看,浙江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除了传统新闻专业仍旧以去各大媒体就业为主之外,其他专业尤其是具有市场化特色的专业则已经完全摆脱了单一媒体去向,而即便是在传统媒介就业的学生,也超越了以往单纯的采编写工作职岗,介入到了媒介经营管理、媒体策划等工作领域。研究生毕业则主要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少数著名企业和跨国公司。

三是从传播学这一学科讲,我们在传播与社会、传播法、文化产业、动漫传播、媒介经营管理、整合营销传播方面都有显著的特色。在这几个研究领域,我们可以说处于国内前沿水平。近几年,我们学院的老师,每年都有一到两项研究课题得到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出版著作和发表文章的质和量也有显著的提高。

记者:教育部把传播学同新闻学一样列入博士和硕士专业目录,这会对传播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您如何看待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关系?

吴飞:这对于提升传播学的学科地位和培养相关的研究人才,当然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关于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关系问题,我没有什么新的见解,与大多数学者的观念相同,即新闻学与传播学是两个有密切联系但又有各自独立的运行规律的学科。不过相比较而言,传播学的范围似乎更宽更广一些,因此诸如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等都是其研究对象。但新闻学侧重研究的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新闻与宣传传播活动。

新闻涉及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

记者:您曾经获中国青年社会优秀成果专著类最高奖、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浙江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据我了解,您之前并不是新闻系出身,是后来才转向对新闻业务的研究,现在在传播经营管理方面也有了很高的成就。是什么因素促使您在专业方面有这样的转变?

吴飞: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研究对我来说,既偶然又必然。必然是我从小就喜欢新闻职业,希望自己也能从事“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工作。偶然的是我当年报考杭州大学的研究生时,新闻专业正式从中文系中独立出来,这使我有机会成为杭州大学新闻学方向第一批研究生。

应该说,我的研究还刚刚起步,虽然有一些成绩,但远非我自己的期望,也远不如许多同行们的成绩。我目前的研究重点是“传播与社会变迁”以及“传播法”。之所以从事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自己喜欢,另外也觉得是社会需要。在经营管理方面,我谈不上什么成就,只不过学校刚好需要人上这方面的课而已,现在我已经不做这方面的研究和教学了,因为我们学院有比我更合适的老师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记者:很多人认为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反之有很多搞经济、学政治的到最后更能在新闻这个领域有所建树。而且我们经常会听到新闻无学、新闻博学,您对此怎么看?

吴飞:在我看来,要做好新闻工作一要有新闻敏感力、二要能吃苦、三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四要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无论你是学新闻的,还是学经济、政治或者理工科方面的什么专业,只要你具有这些能力,你就有了一个新闻工作者的潜力。“学新闻的却并不一定能干好新闻”这并没有什么不可以理解,就像学经济的不一定成为优秀的经济学家、学管理的不一定是管理企业的能手、甚至学法学的不一定是能干好律师或者法官工作一样。如果一个人没有新闻敏感、没有悟性,而且甚至可能根本不喜欢他自己的专业,那做不好新闻工作是很正常的。

我从来不认为新闻无学,因为新闻涉及的是人类最重要的交往现象,这一现象至今还有许多规律未被发现。如果我们读几本新闻学方面的教科书或者文章,但感觉从中没有多少“学”的感觉,那是现有的研究氛围、研究能力和研究积累等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就像早年我们不能因为炼金术没有什么“学”的感觉,而不承认有“化学”和“物理学”一样。

关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

记者:有一种这样的说法或趋势,现今的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这是否是对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一种误区?对于当前新闻教育中的学术化倾向,您是怎么看待的?

吴飞:我不认为“高校、新闻研究机构在日益重视各种理论的同时,对于新闻学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却逐渐淡薄。”应该说,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在学界还是有不少人在追寻,反倒是业界因为屈从于意识形态与商业利润的双重压力,而表现得多少有点无所适从。虽然也有一部分学者(可能也包括我自己)因为各种的利益之诱而显得目光短浅、迷失方向甚至忘记知识分子应尽的责任,但我相信大多数学者是清醒的,也是很努力的。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可能畅快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表达自己想表达的思想罢了。

记者:国内高校的新闻院系,对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重视似乎有所欠缺,能够系统而全面地开展新闻职业理想教育的高校并不多。而浙江大学的新闻学科在这个方面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对新闻学子职业理想教育向来是非常重视的。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6

一、新闻理论

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多次结合新闻工作实践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我国新闻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劲头。在媒体融合进程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新闻学科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016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科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趋势。在新闻传播学科研究中细分化与专业化不断增强,更加专注于学科基础理论与概念的研究,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其下设多个领域均有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在深化新闻领域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引入交叉学科知识与思维模式,横向拓宽研究领域,为新闻学科的研究提供新视角。总体来说,本年度新闻学科研究兼具变革与创新、探索与建设、深化与反思的特点。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快完善对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其中所列举的11个学科中包括新闻学。

新闻研究是研究新闻活动作为人的活动、作为主体的活动的基本特征、功能、作用与可能规律。“新闻主体”是新闻研究的真正出发点与归宿处,“新闻主体论”理应成为新闻理论系统的核心内容。①

现阶段中国新闻学理论真空的主要原因在于主流价值观尚未凝聚共识,便被去中心化的亚文化所解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重新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就要对“新闻学”重新定义,并重塑新闻理论主体性,从中国的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研究。②

重新梳理包括在新闻观念、理论等方面的边界问题与演变路径,为探索中国新闻学发展规律提供可行路径。通过梳理改革开放后中国新闻理论研究内容和框架结构,有学者认为中国要产出能同国际新闻学术界平等对话的学术成果,应当在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赋予学者充分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权利与自由、充分吸收包括西方国家新闻传播学科知识与原理等其他学科的养分。③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面对新历史时期的新闻舆论工作,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科学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创造性地提出关于开展新闻舆论工作的新观点、新理念,进一步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党的十以来的新闻宣传思想,既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不断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党的理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6年2月19日,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就我国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与新要求,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地位、责任使命、基本方针、根本保证等内容,为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指明方向。针对同志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学界展开了广范围、多角度、深层次的探讨与研究,探究其理论基础与创新之处,使得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拓展与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2016年4月19日,同志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从四个方面深入分析网络安全与发展的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对信息技术的重视,从信息革命带来的技术发展态势、网信事业的发展到核心技术突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再到技术人才培养,从三个层次深化互联网技术观。④

面对快速演变的媒体环境,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媒体的作用,并形成了新媒体观,强调新媒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把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强调利用新技术占领信息制高点,鼓励理念、体制机制变革,重视网络强国战略的构建与国际话语权的掌控。⑤

在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创新与发展研究的基础上,重新梳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传统观念也成为本年度的研究重点。受众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论及的重要内容,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受众观进行详实分析,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受众观”的特点与规律得以被揭示。⑥

(二)新闻基本概念

新的传播技术不断推动媒介生态环境的演变与革新,传统的新闻概念与理论也在新的历史环境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与特点。“新闻”内涵、新闻形态、新闻的生产与消费等领域都被互联网重构,新闻核心知识与知识领域的边界逐渐趋于模糊,重新考虑核心知识领域的知识特性重建边界,并着重研究知识领域定界的复杂性,是新闻业边界研究的新方向。⑦“新闻”中的“新”超越线性时间的“新”,整合事实和链接相关联的事实,已经成为互联网新闻的题中之义,再界定的“新闻”打破了传统的新闻线性生产模式。⑧

在多维度快速变迁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在网络新闻业的专业主义建构中既是专业主义的有效助力,也以一种去“专业化”话语挑战着职业新闻人对传统专业主义规范的坚守⑨,新闻专业主义开始被视为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断改变媒体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媒介伦理提出了挑战。在缺少把关机制以及传播主体多元化的影响下,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日趋远离主流伦理意识,并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媒介伦理失格的乱象。因此,狭义的新闻职业伦理已经难以覆w所有的传播主体,公民的传播伦理应当与新闻职业伦理共同构成传播伦理概念内涵的两大基石。⑩

新闻真实是新闻实践与理论研究最基础的问题。新的传播生态格局中,新闻真实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反映(性的)真实”、“再现(性的)真实”,即新闻真实要回到事实真实这一基本要求。11但新闻不是事实本身,两者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差距,因此,新闻真实表现为一个过程。而泛众传播时代的到来虽然使得新闻真实程度没有大众传播时代高,但新闻事实显现的过程要比大众传播时代短。12这就需要专业媒体提高辨别信息真实性的能力。

(三)网络与新媒体

“新媒体”是当今媒介社会中使用广泛的词,也是最难界定的模糊概念之一。依据“新媒体”概念的演变过程以及其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与使用的不同情境与指向,新媒体的概念得以被界定:主要指基于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其他现代信息技术或通信技术的,具有互动性、融合性的媒介形态和平台。13平台化发展是当前国刃旅教宀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利用开放平台实现数据生成、传播已经成为当前国内不少媒体的重要举措。如微信平台生成新闻是在交往中产生,这种新闻方式打破了大众媒体新闻生产中生产与消费的二元对立和线性序列,形成无本原生产,表征了全新的新闻范式。14

新技术不断推动着新的传播方式诞生与发展,网络视频以及直播产业在2016年开始进入发展快车道。具有更为直接化、感性化的情感偏向以及个体化、私语化偏向的移动网络视频传播,不断加剧着符号意义的流失,削弱符号的叙事意义。15目前,数据新闻已经成为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其全面的呈现方式可以规避以往陈述新闻所导致的舆论与审查问题。

除了产生新的新闻生产模式外,社交媒体也影响着政治参与程度。网络社会运动凭借社交媒体或数字技术工具正在迅速兴起,其日渐成为当前社会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重要形式。

2016年10月1日,世界互联网管理权从美国政府长期监管下的iCann机构受众转移到一个国际多方利益攸关方力量角力下形成的一个新的国际机构中,网络空间将迎来一次格局与秩序的大洗牌。16目前,新媒体存在着对权利扭曲和权力的不当限制等问题,其根源在于自由与秩序的法律价值在新媒体中的不平衡,而事前限制与事后规制相配合是规制新媒体法律进路的可选方法之一。17

由于受到传统学术研究的束缚,目前新媒体研究整体学科面貌呈现出理论与现实、科学研究与社会需要难以平衡的局面,依据“认识-视角-方法”的路径构建多层次研究框架是新媒体研究的出路之一。18

二、新闻业务

(一)媒体融合

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面对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依据国情与国内媒体现状,提出要重视网上舆论宣传,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

本年度,分析媒体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寻出路仍旧是学界研究的重点。通过对国内110家主流媒体展开调查,60%的媒体完成两微一端的布局,但限于人力、经费、制度等资源条件,媒体两微一端运营后备动力和创新激励不足。19

互联网作为一种改变社会资源配置、“权力结构”和游戏规制的革命性力量,传统媒体自绝其外或者仅将互联网作为延伸自身影响力的工作的做法难以持久。20也有学者认为我国传统媒体的深层危机是产能过剩,传媒产业去产能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式,进行“关、停、并、转”改革创新。21而新闻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新闻模式与新兴的技术特性相结合,这既需要国家政策的顶层设计引导,同时也需要媒体行业主动采用新技术,积极融入融合浪潮。

媒介融合实践不断推动着学科创新与发展。媒介作为嵌入物和中间体,对信息资源和传播过程进行资产重组,形成跨界融合。跨界融合及其形成的跨界媒体不断重塑传媒产业形态与传播智慧格局,并改写或重写新闻和媒体的知识体系,推动新闻学知识体系进行“范式转换”。22

(二)新闻法

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本年度关于新闻法的研究重点在网络治理与公民权利保护。尤其是关于个人隐私保护,相较于前一年热度不减。个人网络隐私既包括网络私密信息,也包括网络安宁。收集和使用个人网络信息,收集行为本身或在使用个人网络信息过程中侵害他人隐私。23面对信息的获取和挖掘对公民隐私权的挑战,我国虽然相继出台保护用户隐私的法律条文与政策,但是总体来看依旧缺乏强有力的立法基础与保护。

在全球信息公开法治化浪潮中,信息权作为基本人权得到越来越多的法律保护。面对中国信息公开的困境,需要在“变法模式”下引入“自发模式”,以“自发模式”促“变法模式”,实现立法模式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真正构建起权利型信息公开制度。24

本年度,对新闻工作者的劳动权保护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对美国、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劳动法规条款及典型案例的梳理与分析,劳动权真正获得保障有赖于“集体协商权”的运用,但是媒体从业者普遍表现不佳。因此,媒体从业者群体须破除其“专业人士”“知识分子”“白领”的身份迷障,增强其劳动权益意识。25

(三)新闻实务

传播技术不断推动着新闻报道形式的创新与发展,本年度探求技术对报道影响以及分析报道案例的研究成果较为显著。

每一个媒体形式和技术都会是重塑获取信息、感知现实和话语表达的方式,智能技术是媒体进化的重要一环,其对时空压缩、场景再造、传感器社会的打造和放大,对媒体而言,这是演进也是变革。26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广泛使用推动传统新闻与高新技术相结合,实现沉浸式的新闻报道形式,增强用户参与感。但也存在过于注重技术导致要素表现重于核心议题传达,以及片面追求影响效果的放大而导致舆论引导效果的弱化等问题。27

不少学者针对新闻报道案例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分析或探求背后的成因、特点及影响。有学者以把关人理论、框架理论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为支撑,考察特大事故的媒体呈现途径、影响因素,以及其15年间在媒介语境中的守望与遗忘路径。28

三、新闻史

在本年度新闻史的研究中,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在对新史料的挖掘上成果颇丰,关注领域也从原有的报刊史拓展到新闻核心概念,并在新闻的外延影响上采用更丰富的视角切入,真正打破以往“历史的报刊”,转向“报刊的历史”研究。对外国新闻史的研究也有所拓展。

(一)中国新闻史研究

关于中国新闻传播事业诞生的时间与考察标准,有学者认为应以新闻传播活动的诞生为标识,而非“纸质媒介”。并指出先秦时期“史官记事”等社会传播活动主要承担着“辅佑政事”与“延揽民意”的功能,依稀显现新闻传播活动的多种特质,可以看作是我国大众新闻传播活动的雏形。29从宋代始,经筵会讲形成了“自下而上”的政治传播传统。但其传播机制和政治传统在历史变迁中发生了变化,影响了“建构政治共同体”的战略功能实现。有学者总结其传播机制对功能实现的影响,为当下政治传播提供历史借鉴与启示。30

清末民初依旧是研究重点关注时期,本年度针对报刊与政府之间关系的研究更为集中。针对清末“官营商报”案的研究以小窥大,成为观察预备立宪时期各方力量的影响以及报界政治生态的一个窗口。31也有学者从“媒介政治化”角度出发,指出《苏报》的“放言革命”以动员为风格,以组织行动为旨归,并以革命实践的推行者造就了思潮与运动,改变政治运动方式。32随着民国初期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分化对抗,报刊与政治的关系看似愈加紧密,背后却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上海报界抵制《暂行报律》加诸报刊的政治规训,报刊被建构为牵制国家的“结构性力量”。但近代中国的“共和”有自身的复杂性与中国性,包含多重意涵与价值对抗,带出了民国初年多样的报刊实践和媒介化政治。33

民国初年新闻观念从表面到内在的发展和深化,背后的动力之一是传播技术,可以说,传播技术对我国新闻专业理念的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34

民国时期的新闻业对外交流是该时期新闻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国前的新闻业对外交流则是基础。有学者首次梳理中国人对外新闻交流的开端、中国政治人物在海外的新闻活动等,分析归纳民国前中国新闻界对外交流的特点。35民国时期的新闻教育、新闻道德讨论也成为学界所关注的热点话题。

(二)外国新闻史研究

此外,针对国外新闻史的研究较往年也有增加,弥补了一些外国新闻史研究中理论思想的缺位。国内学者常认为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出版自由思想是对立的。为了修正这种“对立”认知框架,有学者梳理汉密尔顿所经历的三个历史事件,深入探讨了汉密尔顿的出版自由思想,并探究汉密尔顿在本土研究的缺失。36詹姆斯・凯瑞的新闻历史观同样也是国内学界长期忽视的一个问题,凯瑞新闻史观的脉络被重新考察。37

针对日本新闻史的研究,有学者认为在战时体制下,日本报界既顺从帮助宣传战时言论统制政策,反过来也不断被军国主义控制和利用,既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38日系蒙古文报刊既是日本侵略者的统治手段,同时也是具有民族启蒙意识知识分子的抵抗工具。39

注释:

①杨保军.“新闻主体论”论纲[J].国际新闻界,2016(1):88-101.

②胡珏、虞鑫.构建中国特色新闻学: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J].国际新闻界,2016(8):92-115.

③童兵.中国当代新闻理论框架结构解读[J].新闻爱好者,2016(3):12-18.

④殷乐.把握态势加强连接推进互联网发展和治理的中国之道――学习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15-25.

⑤黄楚新、、任芳言.试论的新媒体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7-17.

⑥童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受众”[J].新闻与写作,2016(10):53-57.

⑦郑忠明、江作苏.作为知识的新闻:知识特性和建构空间――重思新闻业的边界问题[J].国际新闻界,2016(4):142-156.

⑧陈力丹、胡杨、刘晓阳.互联网条件下“新闻”的延展[J].新闻与写作,2016(5):49-53.

⑨张志安、吴涛.互联网与中国新闻业的重构――以结构、生产、公共性为维度的研究[J].现代传播,2016(1):44-50.

⑩张咏华、贾楠.传播伦理概念研究的中西方视野与数字化背景[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2):120-125.

11杨保军.新闻真实需要回到“再现真实”[J].新闻记者,2016(9):4-9.

12陈力丹、孙龙飞、邝西曦.泛众传播视域下的新闻真实[J].新闻与写作,2016(3):51-55.

13彭兰.“新媒体”概念界定的三条线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120-125.

14谢静.微信新闻:一个交往生成观的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4):10-28.

15王长潇、任媛媛.移动网络视频传播偏向性的媒介影响与意义重构[J].当代传播,2016(3):31-33.

16崔保国.网络空间之力模式的争议与博弈[J].新闻与写作,2016(10):23-26.

17王少、孔燕.规制新媒体的法律进路研究[J].当代传播,2016(2):67-70.

18谢新洲、李冰.新媒体研究的困境及发展[J].新闻与写作,2016(2):29-32.

19向安玲、沈阳、罗茜.媒体两微一端融合策略研究――基于国内110家主流媒体的调查分析[J].现代传播,2016(4):64-69.

20张志安、曾子瑾.从“媒体平台”到“平台媒体”――海外互联网巨头的新闻创新及启示[J].新闻记者,2016(1):16-26.

21崔保国.传统媒体的深层危机是产能过剩[J].新闻与写作,2016(7):29-34.

22韩立新.时空转移与智慧分流:媒体的分化与重构[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5):98-112。

23宋素红、罗斌.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及侵害方式――网络服务提供者收集和使用个人信息的性质分析[J].当代传播,2016(2):63-66.

24黄建友.中国信息公开立法模式变革探讨[J].当代传播,2016(2):71-73.

25夏倩芳、李婧.媒介转型与媒体从业者的劳动权保护[J].新与传播研究,2016(3):38-58.

26殷乐.智能技术与媒体进化:国外相关实践探索与思考[J].新闻与写作,2016(2):20-24.

27张志安、曾子瑾.网络时政新闻的亲近性文本研究――以三家央媒2016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J].新闻大学,2016(3):38-44.

28闫岩.喧哗与寂灭:中国特别重大事故的媒体呈现(2000-2015)[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5):73-97.

29赵云泽、丁琢、孟雅、李师贤.辅佑政事与延揽民意:先秦时期社会传播活动的功能考察[J].国际新闻界,2016(6):129-140.

30朱鸿军、季成浩.经筵会讲:一种中国本土的政治传播仪式及其演变[J].现代传播,2016(10):18-24.

31李卫华.清末“官营商报”案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3):59-75.

32黄旦.报纸革命:1903年的――媒介化政治的视角[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6):22-45.

33周叶飞.报刊与政府关系的重组:报律风波中的“共和”想象[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6):46-61

34王润泽、余玉.技术与观念的互动:民初传播技术进步与新闻业务发展[J].国际新闻界,2016(3):133-150.

35倪艳年.论民国前国人的对外新闻交流及其特征[J].现代传播,2016(6):25-30.

36彭桂兵.汉密尔顿与出版自由:新闻法制史的考察――兼论“二元对立”框架生成的反思[J].国际新闻界,2016(8):36-53.

37方晨、李金泳、蔡博方.忽略的维度:詹姆斯・凯瑞的新闻历史观及其批判[J].国际新闻界,2016(2):131-149.

38孙继强.论战时日本报界国家宣传机构身份的构建――驳日本报界“受害论”战争责任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5):113-125.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7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人数考试科目参考书目备注011新闻传播学院(电话:025-83686366) 70  本院所有专业都不接受单独考试。055200新闻与传播 36   01新闻与传播硕士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④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试科目:1102新闻与传播业务综合《当代西方新闻报道规范:采编标准及案例精解》,张宸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美国新闻史:大众传播媒介解释史》(第9版),埃德温-埃默里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当代广播电视概论》,陆晔、赵民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广告策划与创意》(第2版),蒋旭峰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传媒经济与管理学导论》,阿兰.B.阿尔瓦兰主编崔保国杭敏徐佳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复试参考书:《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网络传播概论》(第4版),杜骏飞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初试参考书适应于复试。专业学位,学制2年。050302传播学 20   01传播史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0传播史论④959研究方法与传播业务 复试科目:1103传播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阅近年来出版的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影视传播03网络与新媒体04传播社会学05广告学06媒介管理07南海舆情管理050301新闻学 14   01新闻理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622新闻传播史论④946研究方法与新闻业务 复试科目:1101新闻学综合及研究设计

不设特定参考书目,请参照近年来出版的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基础课程教材译著,并关注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热点。方法部分参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材。 02新闻业务03媒介融合04媒介经济05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8

[关键词]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新闻传播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和重要,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为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巨大、直接与明显。新闻传播事业在中国,已成为联接新闻信息产业和以高科技为特征的传播技术产业的桥梁,不仅有其经济效益,而且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迅猛发展,给中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契机。

一、新闻传播学的发展特点

1.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有较强的实用性质,但理论色彩较弱。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已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报,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以及广告、公共关系、媒体经营的研究等等。

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法学、经济学等等,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融合,新传媒的研究发展迅速。

2.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各媒体不再仅仅是党的机关报或国家的广播电视台,也是经济实体和利益单元,报业和广电业的集团化,传媒之间的竞争内地传媒与境外传媒的竞争,都要求各媒体的负责人懂得传媒经营。把受众接受传媒作为消费行为的研究,将传媒娱乐视为经营策略考察也纳入了传播经营的理念之中。

随着中国传播业近几年的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近几年,该研究扎实而有成效,涉及新闻官司的各个方面,从各种新闻侵权现象到著作权问题,从隐性采访到隐匿权、更正与答辩,就论证的范围而言已经相当全面而完善。

3.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变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包括卫星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有的学者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指出中国电视产业的三人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目前,舆论监督成为与新闻理论、新闻法治和职业道德相关的一个重要学术课题,并涉及到了社会学、政治学和公民权利的研究等等。中国的新闻学从传统的党报理论转向一般新闻学理论,其背景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环境变化,“舆论监督”的内涵发生了变迁。

二、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特色的研究

中国的新闻传播教育已具备相当的规模与条件,也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只要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看问题,坚持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办实事,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局面一定能够开创。

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研究当中,关于教育特色的研究最为重要。怎样形成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特色呢?首先,要充分依托自己学校的特色,根据自己学校的性质地位和特点来办专业。这样才能把专业和学校紧紧融合在一起,充分集中和整合学校的所有学科的优势,扬长避短,突出自己专业的特色。比如一所体育学院的新闻传播专业,就正好从体育上做文章,努力探索体育新闻办学的途径,着重在培养优秀的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上突出特色。其次,要充分考虑自己学校所处地区、城市的特点,发挥地区优势,突出地区特点,在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上做文章,紧密与当地党政部门和新闻传媒单位结合,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如一些地方民族大学的新闻传播类专业,就可以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优势,在民族新闻的教学与研究中独树一帜,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做出有特色的突出贡献。第三,要充分调动本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现与培育教师们有特点的教学与科研新经验、新成果,不断努力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某一方面、某一项目、某一课题上,做出新的突出的研究成果,并以此为契机,不断培育出特色。第四,突出特色,还要善于和勤于在办学中不断总结与积累经验,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认真回顾一下在办学中哪些事情是做得好的,哪些地方还有不足,师生们的反映如何,新闻传媒界和社会的反响如何,从而去发扬和推广好的办学方法、模式与经验,克服与改进不足之处。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是一项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其前景十分广阔、光明。但同时,也面临着十分激烈的挑战与竞争。常有一句话叫“不进则退”,实际上现在的情况是,进步慢了,也是后退。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精神,努力发展新闻传播教育。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不断推进教学科研改革,为培养更多优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新闻传媒人才,不断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是现代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新闻学起步较早,在新闻传播学教育方面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与借鉴。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论文网LunwenData.Com]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         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论/文/网LunwenData/Com]

参考文献:

[1]Garnhamnicholas,CapitalismandCommunication:GlobalCultureandtheeconomicsofinformationLondon1990.

新闻与传播学研究方法篇10

>>困局与出路:新闻传播学术理路探微我国省级新闻与传播学术期刊研究取向分析新闻传播学专业期刊的学术发展与变迁中国的“美国中心论”与中国新闻业和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新闻学与传播学学术期刊影响力研究报告(2005-2006)传播学术史研究的耕耘与收获传播学术史研究的方法与路径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困境与出路传播学面临的危机与出路人大审议的困局与出路限购政策的效果、困局与出路微信营销的困局与出路文化强农:公共文化服务的传播困局与治理路径基于传播学视域中的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中美新闻传播学学术传统比较研究回归学术:新闻传播学的发展之路中国新闻传播学术研究30年欧洲公共广播电视的困局与出路中小企业融资困局:新解与出路电视舆论监督的困局与出路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8]董天策,胡丹.中国内地媒介批评论著十年扫描[J].山西大学学报,2011(2).

[9]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入门[m].李平,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10]董天策.消费时代与中国传媒文化的嬗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1]董天策,昌道励.中美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比较——以2000-2009年《新闻与传播研究》和《JounalofCommunication》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12]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3]董天策.新闻的真实性是什么?——兼论新闻理论体系的科学性[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4(5).

[14]列奥·施特劳斯.现代性的三次浪潮[m]//丁耘,等,译.苏格拉底问题与现代性——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二,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5]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8.

[16]尤尔根·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7]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m].郭官义,李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18]埃德蒙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m].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19]列奥·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m].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