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课程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21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1

摘要本文从实验课计划和提纲、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课的实施和总结几个方面介绍了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实验课

计算机科学的课程不但有较强的理论性,也有较强的实践性,理论和实践是紧密相关、相辅相成,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加强对理论的理解,特别是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大专院校,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例如,我系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中Foxpro程序设计的总课时数是80,其中讲课44课时,实验36课时,由此可见,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是计算机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开设实验课,就是给学生一个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必须亲自动手操作,来加深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计算机是怎样操作、如何运行的。通过上机实验让学生演示和操作软件的各种功能,了解它的特点和作用,逐步熟悉和掌握软件的功能及使用。尤其是《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程序设计》等课程,学生在实验中要自己编写程序,在计算机上进行编辑处理,程序调试和运行,从中可以发现问题,改正错误,学习编程的经验,最终获得所需的结果。因此,如何开好计算机实验课,对促进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讨论怎样上好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课。

1.完善的实验课计划和提纲

上机实验计划是实验课的总体安排。包括实验题目、时间、地点、课时分配、实验次数,硬件和软件环境等内容。以便任课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之间能够很好的配合,提前安排上机实验的有关事项。每一次上机实验都要有实验提纲。实验提纲格式为:

(一)实验题目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要求

(四)实验内容

(五)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六)实验思考题

实验提纲必须和实验计划一起编制,两者协调一致,实验提纲是实验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细则。由系或者教研组组织有经验的教学效果比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对每一门计算机课程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精心策划,统一编制,在教学中不管是那个老师上这门课,都要按照统一的实验计划和提纲进行实验,学生在实验提纲的指导和安排下上机,完成实验课程,根据实验提纲执行情况书写实验报告。教师也是按实验提纲的要求来检查实验结果,评定学生成绩。因此,教师在进行实验提纲编制时对每门课程的每一次实验课都要有周密的安排,进行精心的设计。

2.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

计算机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是非常繁琐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硬件环境

实验室内学生上机所需的计算机及有关外部设备都要能正常运行,功能完好,适合学生上机实验,学生所用的磁盘要合理分配,集中管理,一些辅助教学设备(如投影仪、无尘黑板等)都要能满足上机实验的要求。

(2)软件环境

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验计划,选择好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高级语言环境、应用系统和辅助教学软件,预先把这些软件装入计算机内并调试好随时可供调用。若有网络环境,管理员要为每一个上机的班级设置各自的帐号,根据实验计划分配所需的软件和必要的权限。另外,版本新、功能强的杀毒软件也是必不可少的,管理人员要随时用它来清除计算机系统内的病毒。

(3)组织和管理

计算机的使用要严格管理,要保持良好的秩序、严令学生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有条件的实验室要实行学生上机自动管理(学生上机之前用上机证划卡,系统自动为学生分配一个机号,该生即可在这台计算机上上机,否则该生不能上机),该系统还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上机时间,我们曾经根据这个功能破获了学生盗窃计算机内存芯片的案件。如果实验学生的人数超过计算机台数,最好是分组进行实验,使每个学生都有上机的机会,同时也便于管理和辅导。管理人员要严格控制学生使用外来磁盘,预防计算机病毒带入实验室。

(4)教师和学生

教师要对实验课的全过程进行周密的思考,要避免出现漏洞和疏忽;而学生要按实验提纲作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特别要学生自己编程上机时,学生一定要在上机前准备好程序,实验时主要是编辑输入程序和调试程序。

3.实验课的实施

计算机实验课是计算机课堂教学的继续,也是教学效果的初步体现。为了上好计算机实验课还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实验课开始时,老师要重申本次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指明实验要点和要注意的事项,对实验中的疑难之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要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说明。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初次使用的应用软件或生疏命令,教师要首先进行演示和讲解。

在实验中要尽可能发挥计算机的优势,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特别是学生进行程序设计的实验时,教师可以先演示和讲解自己在科研工作中开发的一些应用软件,将一些程序设计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以后能尽快动手进行程序设计。另外,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效果比较好的辅助教学软件,例如,《数据结构》课程的实验课,可选择集编辑、编译、调试为一体的pascal可视集成环境Vp1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作业系统aD1,pascal源程序可以在Vp1上可视执行,能同步演示程序和数据的动态视图,为学生理解算法、学习编程,调试程序提供了便利的环境,aD1可对数据结构的程序设计作业进行测试评分,可以大大提高软件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最后一点,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有高标准严要求,学生在操作计算机时一定要按规范和标准进行,如,开机、关机、入网、退网等要按正确的步骤,键盘打字的姿势要正确,特别是学生在编程时要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要注意培训学生在计算机使用中的应用能力和应变能力,为学生今后独立操作和使用计算机打好基础。

4.实验课的总结

通过上机实验,学生对老师讲授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技术和有关算法都有了较为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此时,教师要及时督促学生总结上机实验中的收获,巩固所学的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直接体现了学生上机操作的情况,是对实验过程进行概括和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及课时数

(二)实验题目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要求

(五)实验过程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方法

1引言

大学期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之一《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基础的计算机技能,以便于以后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方便实施和讲解,因而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一门理论课。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重点在于其实践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清楚自己的不足和所不理解的知识点,老师也能了解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这门课的掌握情况,进而方便老师进行教案设计,为下节课讲解提供依据[1]。计算机课程所重视的应该是创新,但现在各大高校计算机课程却都以理论知识验证为主,形成重验证轻创新的偏差学习,难以激发大学生学习热情,且在程序设计上没有重大突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并没有被发掘。教学新课程改革以来,关于计算机的课程设计正逐渐转向正常,学生的创新意识正不断被发掘和刺激。以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积极主动参与能力为目标,进行计算机程序类设计课程的教学探讨[2]。

2当前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情况

2.1计算机软件开发系统庞大学生容易失去信心

例如Java技术中所包括的技术规范范围复杂且庞大,在实际运用中也受到众多条件限制,大学生必须付出更高的学习成本来进行技术规范的理论学习。然而若真正意义上进行程序设计,又感觉理论知识的学习无法与实际贴合,力不从心,失去信心。

2.2严重缺乏学习兴趣、主动参与性较差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方式依然是ppt展示,老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依旧是被牵引的一方,加之课程内容多,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参与性较差。

2.3计算机课程实践模式单调,学生普遍缺乏实际经验

现阶段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授课方式仍以理论课为主,上机实际操作课时较少,且上机课也只是进行理论知识验证,关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却很难实现。

2.4考核方式仍以试卷为主

这种考查方式只能确定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和概念的理解认识,但对于实际操作却并不能完整体现,进而也无法实现创新意识体现的最终目的。

3改革教学方法,加大激励制度

老师的教学任务重点不是讲解,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教案设计上,只有明确的教案设计,才能针对性进行训练,才能依据计算机程序设计知识具体应用确定教学重点。此外,老师必须建立互动课堂,只有与学生有足够的互动,才能更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计算机程序设计类知识讲解[3]。特别是在学生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老师要依据学生潜力做合适的引导,从而刺激学生找到最佳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学习的热情。由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同于其他专业,在毕业离校后,大都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进行程序项目开发,特别是在小组开发程序设计的途中,重视团队彼此的配合默契,通过互相探讨、阐述自身观点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方式来提升小组成员之间对于程序项目开发的动力。为积极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可以适时增加一些类似讨论课题的交流活动方式来进行程序设计,并进一步提升运用[4]。对学生进行启发性问题挖掘,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时,提前让学生完成课本内容预习任务,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启发性引导。比如,计算机课程中所指的对象是什么意思;类和封装又指的是什么;以现实生活为背景调查人群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且要依据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登记和处理,以小组团体的形式整体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也为今后更深入学习计算机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4重视学生的实验预习和准备情况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在进行教学实践时,由于学生缺乏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对计算机的不熟悉,容易出现慌张、不知所措的情况,进而导致计算机课程不能顺利进行。形成这种局面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并未按老师要求进行课程预习和前期知识回顾,这些无法顺利完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深入的感知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由于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各种状况发生。为解决此类问题,老师必须加强自身知识能力,除此之外就是要正确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际重点内容,老师还要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设计安排,以吸引更多学生专心听讲,以完整的知识武装自己。计算机课程的专业较多,因而实验课内容也十分广泛。这就需要老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并调整课程内容讲解模式。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在上课时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中难懂的问题[5]。避免盲目从众,还可以依据学生自我兴趣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思维创新并验证实验结果。所以,老师要依据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验方式来让学生确定自己的独特方式,学生也可以积极主动的选择可以激发创新思维的各类课程活动方式,结合自身特点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项目设计,进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兴趣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

5通过上机试验提升综合项目的设计能力

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因而上机实践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为提升学生对于课程设计的整体感知和理解,老师有必要在第一次上课时就给学生进行整体理论框架知识简述。并依据课程实际进行详略得当的说明,这样既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也可以为该课程理论知识实践奠定基础。

6重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6.1对于实践中常见问题的分析解决

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中,学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自己难以解决的代码错误问题以及操作错误问题。这些问题若没有老师帮助解决,学生很难进行下一步的程序设计。计算机实践课程通常都是大课,70人左右同时进行,计算机实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多种多样,若是只由老师单独进行辅导,实在难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也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难以提升的根本原因。对此,若采取“老师为主、学生互助”的方式则可以极大提升计算机课程实践效率[6]。老师在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时,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有耐心的解决,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在指导练习时可以让周围的学生一起参与起来。比如:针对实践课程代码编程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积极鼓励学生建立讨论组,通过沟通交流相互讨论的方式,发现实践问题所在,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提高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效果。老师也要从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课中总结经验,以更完善的辅助学生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

6.2课堂知识向课外知识的纵向延伸

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老师就可以把课程知识进行纵向延伸。学生依据课程上学到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运用在课外知识纵向延伸上。同时学生还可以与老师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这样可以极大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质量,也更有创新性的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7]。

7学生要善于进行自我总结并自我评价实验结果

老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实践能力制定评判标准,并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解进行基础评估,若学生自主的进行实践内容的准备、实践课题的总结和经验积累,则老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想法合理的提高分数。学生在进行计算机程序设计时,老师要强调学生的自我管理,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方式为自己负责,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可以与同学商量共同解决,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总结和知识归纳。

8考核方式优化改革

(nuclearsystemoptimizationreform)现阶段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通常以笔试成绩为主,重点在于考察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这对于学生来说要求记忆的东西过多,学生并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内容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设计,这也就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学生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在试卷上并不能完整的展现。虽现在强调平时成绩,但其所占的小比例并不能改变期末成绩,期末成绩仍然是最终判断标准[8]。

8.1增强实践方面的考核优化改革

新课程改革下,要求把实践课分为几部分进行考核,并依据各个阶段的平均成绩判定实践总成绩。实践部分的分数仅占总成绩的37%。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设计风格理念,这样才能保证设计出来的程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8.2期末考试方式优化改革

在日常考试中,通过程序设计的方式给每位学生分发不同的考试题目,学生要依据题目要求进行相关程序设计,从分析题目入手,结合代码规律,独立且完整的完成实践考试。期末成绩改用答辩的方式进行,重视学生的沟通交流以及灵活转变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的分析水平,从而增强学生运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一门重视实践的课程。尤其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老师只做一个引导人,并通过符合学生认知习惯和规律的方式科学合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此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中要持续围绕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教学上的优化改革,从而提升计算机程序设计实践的教学质量。

作者:刘琴单位: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学院

参考文献

[1]邹汪平,蔡劲松.基于能力导向的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内容相关性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6(06):72-75.

[2]张雪松.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改革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22):194-195.

[3]耿姝,逯柳,王树芬.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6(09):50-53.

[4]钟文峰,晏志英,胡荣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信息通信,2016(09):277-279.

[5]袁凤玲.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实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6(03):52-53.

[6]杨日璟,焉德军,辛慧杰.非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03):271-274.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标准;教学改革

高校工科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科学使用装备、科学管理装备、科学研究装备的技术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工作原理,旨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的了解和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掌握,对于培养学生的机电设备计算机控制方法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计算机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开设是随着计算机及应用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而提出的。在九十年代中期,其逐渐成为各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国内几乎所有院校(特别是工科院校)的大部分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硬件基础或相关的课。《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也是我校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以应用计算机硬件为主要技术思考、分析、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需要让学生更多地掌握计算机接口及其应用知识,以期能应用所学知识深刻理解实际装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解决实际问题,尽快适应岗位,胜任岗位。

现行的课程标准基本按照“微计算机原理、微计算机接口、微计算机应用”三个层次进行讲述。其中,微计算机原理部分安排24学时,包含4个实验学时,接口和应用部分共安排16学时,包含2个实验学时。从课时分布上看,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都过于偏重于微计算机原理部分,这虽然有利于学生对微计算机内部工作原理的理解,但是由于接口和应用部分的课时偏少,又不利于学生掌握微计算机在实际中的应用,而实际工程应用方面的知识才是这些学生在第一任职岗位上所更需要的。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学生需要学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不仅是设置培养计划所要遵循的原则之一,也应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课程标准进行调整,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加适应学生第一任职需要。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课程标准调整的总体思路是根据学生培养方案,在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总课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减少微计算机原理部分的课时,增加接口和应用部分的课时,适当增加实验课时,减少课堂教学课时,并且实验更偏重于接口和应用部分。

1、课堂教学

工科专业学生的第一任职一般都是技术管理岗位,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硬件技术,主要涉及的是微机和接口芯片的外部特性,以及如何通过总线实现微机与各种接口电路及外设连接、组成微机应用控制系统等,而一般不需要进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底层开发,所以在选择、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围绕计算机系统及其各大组成部分的硬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这样一条主线展开,强调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并适当淡化微机内部和芯片内部原理,而强化基于总线连接的外部接口与应用。

但是,在现行课程标准中,微计算机原理部分的“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两节内容共占用16个课时。汇编语言是一门与机器语言最为接近的编程语言,掌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确能更加深入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但是汇编语言不同于高级语言,其指令多且难记。虽然学生已经学习并初步掌握了C语言程序设计,有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基础,汇编语言程序对其而言也是晦涩难懂,编写汇编程序更是困难。所以要想掌握汇编语言,学生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掌握计算机接口及其应用的知识,花过多的精力学习汇编语言不仅不能突出重点,而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再用到汇编语言知识,白白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得不偿失。因此,应降低学生对本门课程中“汇编语言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相关内容的学习要求,并相应减少其所占的课时数。

另外,现行课程标准中“微计算机接口和应用”部分因课时较少,讲述的内容更多还是在接口芯片的原理和性能上,对接口的实际应用仅详细讲述了“8255a并行接口芯片”,而8251a串行接口芯片也仅仅是简单介绍其主要结构、性能和用途,并没有着重讲述其具体应用。而“数/模转换”、“模/数转换”、“计数器”、“单片机”等常见的典型接口及应用都只作为自学内容,也没有安排专门的实验学时帮助学生理解相关接口知识,所以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对计算机在实际中应用了解得还不够。因此,很有必要将这些比较典型的接口芯片及其应用列入课堂教学,以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在实际中应用的形式和方法有比较深入的理解。要多结合舰艇动力装置和机械控制类的接口等在舰艇上的应用实例,让学生熟悉接口控制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并要及时跟踪最新装备,将其与本门课程相关的技术应用引入课堂,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验教学

现行课程标准中安排了3个实验,共6个学时,其中有两个实验是为学生深入理解微计算机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相关知识而设置的,另外一个实验是为了让学生运用课堂学习的知识,结合具体硬件,熟悉计算机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根据课程改革思路,在课堂教学内容偏重于接口和应用部分的同时,不仅要增加实验课时,还要让实验教学也应偏重于接口和应用。因此,可将本门课程的实验数量调整为4个,共6个学时,微计算机原理部分占用1个实验,而接口和应用部分占用3个实验,在保留原有的8255a并行接口控制实验的基础上,增加8251a串口接口通信控制、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等多种接口应用型实验。

3、考试评价

现行课程标准采用考试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考试一般采用开卷的形式,占课程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但是目前,在广大学生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考试轻实验的现象。为督促学生重视实验教学,应要求学生重视实验报告,启发学生创新思维,鼓励学生认真总结实验经验,杜绝抄袭他人实验程序和实验结果等现象,并应在适当增加实验课时的同时也要增加实验在最终成绩重的比重,与此同时,需要完善学生实验考核成绩评定,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教学的积极性,达到学生实验动手能力的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合理比例。所以,将课程总评成绩分为卷面成绩7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10%三部分。

三、设立不同的课程标准

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是我校各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全校各专业,无论是电类专业还是非电类专业,课程名称统一称为“计算机硬件基础”,但是实际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根据学生学历层次和专业情况不同,执行的课程标准并不相同。于是出现了同一门课程,执行的课程标准却不同,严格来讲,课程标准不同的课程不是同一门课程。因此,很有必要将该课程根据所执行课程标准不同将课程名称加以区分,让课程名称更加规范。

就我校目前实际情况,各工科专业都开设了“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有部分专业是非电类专业,其课程标准与其它电类专业的课程标准差异较大。因此可以将电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硬件基础i”,将非电类专业开设的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名称改为“计算机硬件基础ii”。这样可以明确不同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也不同,而不再出现同一门课,课程标准确不同的现象,从学校层面上规范了课程名称。

四、结束语

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各个领域,但是应用层面和方式差别很大,所以在“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确有必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不同来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使其与本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目的相适应,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教员根据课程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结合教学的具体内容,以教学原则为指导,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先进的理论创造性地组织教学,将以往“要学生学”改变成“学生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和能动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立刚等.“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的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9):109-112

[2]吕海燕等.《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21(5):238-245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4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硬件专业基础课,它的先导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和“汇编语言”;后续课程有“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接口技术”、“单片机”等过渡课程,关系较为密切的课程还有“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开发”等,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组成原理”基础课程关系

由图1可见在这些涉及到硬件较多的课程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最主要的课程,在一系列软件、硬件课程中起着承上启下和支撑作用,是所有后续硬件专业课的基础和支撑,教学内容也在计算机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生能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逻辑组成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用、设计及开发能力。它既有自身的完整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践性。该课程具有知识面广、内容多、抽象枯燥、难理解、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如何把握课程的主线和重点,使学生扎实掌握计算机系统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牢固建立整机概念,同时强化硬件实

践,培养创新理念和创新能力,成为建设该精品课程的重点。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首要任务

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师资素质的提高。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对课程建设来说至关重要,是实现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一方面,我们积极参加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积极组织和鼓励教师自觉结合教育教学改革中所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进行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努

基金项目:内蒙古师范大学精品课程建设教学研究课题科研基金(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2008]第7号文件)。

作者简介:侯宏霞(1975-),女,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应用。

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为了促进教学,我们经常组织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即集体讨论确定教学大纲和教案,研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安排确定教学实践环节;组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安排新任课教师试讲,并对其进行评议;传达全国性学术会议研讨的热点问题,使教师了解学科前沿动态,提高教学质量。通过这些教研活动,统一了教学内容、进度和要求,克服了教学的随意性,增强了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肃性;保证了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使之能追踪学科前沿,紧密结合高等教育改革实际;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授课的反映,便于任课教师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了教学的整体水平,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成长。

2优化教学内容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内容组织,应该从整机概念出发,以计算机的5大部件内容为主线,以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为重点。我们将教学内容分为3个模块,如图2所示。首先介绍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引导学生自顶向下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i/o等主要部件以及连接它们的系统总线。其次介绍中央处理器,讲述CpU的功能和结构,并对影响CpU特性、结构和功能的算术逻辑单元及其运算方法、指令系统、指令流水、中断系统等进行详细分析。最后是控制单元,在详细分析时序系统以及微操作命令节拍安排的基础上,分别介绍如何用组合逻辑控制和微程序控制两种方法设计和实现控制单元。这样对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按模块进行划分,将相关的内容归到同一个块中,并将块与块之间的联系一一展示出来,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结构明朗、联系紧密的统一体。学生就能对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进行纵向的扩展和横向的比较,加深记忆。[1]

另外,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当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适当增加有关计算机各部件的演变历史和最新技术的知识,增加了对现代计算机系统中涉及的流水线技术、总线技术、高速缓存技术、数据传输方法、高性能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和主要技术的简要介绍。在CpU部分,除了介绍从80386、80486到pentium的演变过程,还以80486和pentium为实例,对微处理器的关键技术作简单说明和归纳,锻炼学生把学到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联系起来。[2]

图2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内容关系图

3改革实验教学

3.1改革实验教学内容

理论是基础,但绝不可忽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我们将实验

教学内容分为3个层次,如表1所示。首先是基础验证型实验,该类实验主要涉及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实验目的是使学生验证、理解、巩固并掌握课内所要求的基本教学内容。其次是设计应用型实验,该类实验以“任务”或“课题”形式提出实验要求和具体的实

验成果,要求学生通过有关课程或自学方式,掌握实验所涉及的知识,通过综合利用这些知识来设计、开发并最终完成实验项目。第三是综合创新型实验。该类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的能力,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

表1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内容

层次划分实验项目

基础验证型运算器实验、时序电路的组成与控制原理实验、存储器实验

设计应用型设计八位aLU实验、基本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

综合创新型复杂模型机设计与实现实验

其中,部件实验主要是以基础验证型实验和设计应用型实验为主,其内容包括运算器、存储器、总线传输、微程序控制器等;整机课程设计是以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为主,是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这几部分实验随课程进度分散在不同阶段完成,这样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使其对计算机的每一部分都有深入的了解,由此加深其对课程内容和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计算机的组织、结构和工作原理,从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感性认识。

通过实验,一是能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书本知识;二是可以锻炼和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可以促进教师在教学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提高教学质量。[3]

3.2改革实验教学的组织方法

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是我们实验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课堂上教师只是启发性地讲解各模块的工作原理,其余部分全部由学生独立完成。每次实验严格遵循课前预习、课堂训练、实验调试、验收Y果的实验环节,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要求学生给出实验重要环节记录手写稿,包括实验进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回答实验教材中以及教师课堂上提出的思考题,它将贯穿于整个实验阶段,体现学生实际实验的情况,是学生独立实验的一项重要证明。

3.3探索适应精品课程的实验评价体系

3.3.1采用学生答辩的方式

实验结果验收环节是非常重要的,是实验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为了保证学生能够真正在实践中提高

自己的动手能力,并且掌握相关的基本原理,必须抓好实验验收环节。在实验结果检查时,需要检查所有的电路设计和实验台演示的完成情况,每个学生要讲述实验原理、阐述有哪些创新或改进之处,老师还要对每个学生提出3~5个问题。学生现场答辩演示情况可以反映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直观地了解学生是否能够学以致用,达到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目标。

3.3.2使用量化的成绩评定方法[4]

实验课程成绩主要由学生的出勤情况、预习情况、实验操作过程和实验报告4个成绩综合评定。其中,实验操作过程为主要评分依据,实验成绩的具体考核方式为:

(1)出勤情况按次记,每次2分,总分12分,缺课1次扣6分,但无故缺课2次以上,实验总成绩记0分。

(2)预习按次记,每次3分,总分18分,包括实验准备情况和预习报告,随堂抽查或在实验报告的预习部分体现,缺1次扣6分,但预习最大扣分不超过18分。

(3)实验操作过程按等级评定,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为a(90)、B(80)、C(70)、D(60)、e(50),占实验总成绩40%。

(4)实验报告,按等级评定,每个等级对应的分数为优(90)、良(80)、中(70)、及格(60)、不及格(50),占实验总成绩30%。

综合评定实验成绩为:

实验总成绩=出勤+预习报告+实验操作过程×40%+实验报告×30%。

4结语

总之,“计算机组成原理”精品课程的建设应该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先导,以提高师资队伍素质为前提,以优化教学内容为基础,以改革实验教学为保障,以推进教学资源共享为原则,集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建设和管理制度于一身的整体建设。同时,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超大规模集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对该课程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袁媛,叶正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09(9):529.

[2]徐洁,俸远祯.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3]汤晓安,王文惠,郝建新,等.精讲多练打造“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精品课程[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7(6):58-59.

[4]侯宏霞.关于提高“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课程教学质量的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8):154-156.

thepracticeandResearchonexcellentCoursesConstructionofprincipleofComputerorganization

HoUHong-xia,SonGYun

(ComputerandinformationengineeringCollege,innermongolianormalUniversity,Huhhot010022,China)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5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职业技术学院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开放型、外向型、实用型人才,是摆在从事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理论课教学的改革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将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尽可能注入通俗有趣、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中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又增强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实施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是以明确的任务作为课堂主要教学目标,在学生实践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自我分析、解决、总结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实施任务教学法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进度、学生所关心的问题,针对某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要求,设计一个包含相关知识点的综合性任务,使学生在真实的问题下应用旧知识,探索新知识,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加深和迁移。

3.实施问题教学法。高职高专学生的基础较差,在学习中表现理解能力差的特点,因此,在理论教学过程中,要结合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将以往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转变为教师寻找、发现与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中增强理解,培养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充分调动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新理论。

4.改变授课模式。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效果要通过学生的主动理解掌握来实现。因此应采用交流式、对话式、讨论式等多种互动的模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让课堂变为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课堂。

5.使用多媒体授课,课堂渗透实践。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在讲授理论知识时经常会遇到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概念、理论和算法,教师使用多媒体对它们进行演示、模拟,使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从而使学生便于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语言课程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实践课教学的改革

1.精心设计实践内容。教师既要善于营造热烈的群体氛围,又必须给学生留有冷静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设计实践内容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体现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激发高职高专学生的灵感和创造欲,使学生对实验内容感兴趣,产生上机一试的愿望。这样,就可以充分挖掘高职高专学生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创新,通过上机实践,完成实践内容,增强高职高专学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把高职高专学生从枯燥的程序设计中解脱出来;二是要注重实践课与理论课相适应。实践课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设计实践课内容时应做到内容和时间与理论课教学内容相适应,这样才能够加深高职高专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三是注重尺度的把握。在设计实践内容时,难易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是教师要考虑的内容。对于工作量小题目可以一人一组,但对于工作量较大题目,一个学生在一次实践中无法完成,那么就要开设小组来设计,使学生从接触这门课开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协作精神。对于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实验内容,教师在实践前给出解决问题的总体框架,把理论课教学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并且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留给学生,要求学生在理解问题的总体框架下完成相关问题的设计,从而既培养了学生对待实际问题的总体设计能力,同时又达到了巩固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目的。

2.主动指导。在传统的实践教学中,教师总是等学生问问题,这种被动指导存在着许多弊端,特别对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来说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学生刚接触编程,实践过程存在很多问题,有时学生碍面子或缺乏自信心,即使有很多不懂的问题,宁可不做也不问教师。这样一来使学生从课程学习的一开始就害怕上机,因此要改变这种指导方法,作为任课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发现问题,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集中演示,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实践内容。

3.注重实践过程。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践结果,把实践内容布置给学生,学生交上机报告,教师认真批改报告,至于报告中的结果是怎样来的,具体实现过程是什么,作为教师却全然不知,因此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的全过程中去,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加强实践课讲评。作为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绝对不能忽视实践教学中讲评这一重要环节。以往教师只对理论课上布置的作业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忽视实践课的讲评。实践课是检验学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情况的一把尺子,不注重实践课讲评,结果使实践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差,从而影响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

三、其他方面的教学改革

1.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教学艺术无止境,不善于总结自己在教学中经验的教师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相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绝不能从一而终,一成不变。我们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它进行分析,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

2.课程考试考核方法。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学习目的就是为了应用,因此,对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考核应将重点放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上,只有学生真正能够应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说明学生掌握了这门语言。所以要改变以往以理论为主的考核方法。

3.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了教学质量。计算机语言类课程具有种类多,更新快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跟上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不断地充实自己,适应多变的语言环境,同时,由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众多后续课程的基础,这就要求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师不仅要精通语言,而且要精通计算机其他方面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刘建华.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模式初探.高教论坛,2005,(01).

[2]王航宇.浅议计算机语言的发展趋势.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02).

[3]杨辉军.浅谈计算机语言课程教学.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6

关键字:计算机应用能力;教法改革;Km教学法

教学法是传授知识者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对教学任务的完成的质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知识传授者在确定了所授课程的教学要求后,为了获取相应的教学成果,就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法。因而,教师在教学法上作了大量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改革成果。如已具有完整形态的的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式教学法以及Km教学法等。在以上教学法中,Km教学法是由北京科技大学杨炳儒教授倡导提出的,是将“知识逻辑结构”与“思维导图”进行融合,以知识逻辑结构为核心,经宏观知识架构与微观演绎铺展,形成相互融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一、Km教学法的内涵

Km是指在“知识逻辑结构”的总体架构下融入“思维导图”进行微观演绎。K是通过知识逻辑结构图的形式给出所论知识系统的总体框架,表示了其中各知识子系统间的内在联系,是从宏观层面而论的,而m则是从微观层面揭示了知识子系统中思维过程的一种自然导向的表达。

知识传授者在其教学过程中先将所讲课程的总体框架或结构介绍给学习者,把学习者所应用的课本由厚变“薄”,使得学习者对所学知识的全体能够做到一目了然,这种处理方式使学习者很容易理清所学课程的总体结构;之后在框架中填充各部分相应的具体知识内容,也就是知识传授者把所授课程的知识点再次变“厚”;最后知识传授者再把填充到框架中的本课程知识概括总结起来,也就是把所授课程的知识再次变“薄”填补到该课程的主框架中,这样就使得学习者进一步加深了对所学课程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完全符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认知规律。

二、Km教学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公共基础课,分为基础教学部分和程序设计教学两大部分,Km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仅符合了该教学方法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认知机理,还有助于教学者系统而有重点地组织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完全符合大学生学习思维的逻辑认知过程,将其教法贯穿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1.“大学计算机基础基础教学”Km教学法的应用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方法上,我们将Km教学法中的“薄—厚—薄”的教学思路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就做到了不仅能将该课程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了逻辑衔接并且能有侧重点地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相应的知识。具体做法是,我们首先给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知识总体架构,之后依据思维导向对不同的知识点实施相应的启发式教学,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展开,最后给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相应习题供大一学生上机实际操作,最后对该课程所学理论及实验知识点进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Km教学法在本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不是单一的,同时它需要与其他集中相应的教学手段、实验练习题目等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教学”Km教学法的应用

“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是牡丹江师范学院师范生必修公共必修基础课,该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掌握了VisualFoxpro编程的一般思维和方法,可以获得其他计算机语言类自学的能力。之后学习者可以此为基础,逐渐掌握其他复杂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过程,为学习者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于此可见,VisualFoxpro程序设计课程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课程,Km教学法完全适用于该课程的教学。

学习者学习《VisualFoxpro程序设计》时遇到的较大问题是——该课程的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紧密,该问题可以通过采用Km教学法中的逻辑框架图来解决,逻辑框架图能较好地体现该课程的知识整体性,从而实现了将该课程的知识点“由厚变薄”。本课程的逻辑框架图如下:

三、《大学计算机基础》Km教学法取得的效果

通过Km教学法在《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将教学过程归纳为“抽点—连线—成网—扩展”的知识逻辑加工过程,这种教学思维完全符合Km教学的基本理念。Km教学法的实施,提高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兰芳.高师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1(10).

[2]张桃红,彭珍,杨炳儒.“C程序设计”课程的Km教学法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

[3]鞠小林,陈继红.基于Km教学法的软件工程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0).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师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Km教学法的研究(n0.12-XJ14033),牡丹江师范学院校级科研指导项目(qz201213)。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7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可编程器件;实验评价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构成及其各个部分如何协调工作[1]。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3],它以数字逻辑课程为基础,而自身又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基础。同时计算机组成原理又是一门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课程实验一直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各高校也很重视,在实验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2009年11月在南京召开了“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群”的实验教学研讨会,会上讨论了国内实验教学的进展和不足,本文立足于此次会议,结合各校的实验教学环节,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为例,对实验教学进行研究。

1课程设置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将计算机组成原理作为第一门专业课程安排在数字逻辑课之后,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指令系统、处理器组成(运算器、控制器等)、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流水线技术等[1,4]。组成原理一般会安排在大二下学期甚至大三上学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与其他专业课程同时开课,使得学生在没有掌握计算机组成之前就开始更高层次的专业课学习,这样无法体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专业基础课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学习了国外大学的做法,开设了一门计算机入门性质的课程,如清华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开设了计算机系统导论课程,课程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专业的一些入门知识:最底层的器件逻辑门电路微结构指令集结构程序算法问题域。这样,学生对计算机有了概括性的基础知识,这样就可以避免课程安排的问题了,同时,教师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上就可以更加深入地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

各校一般都在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中安排试验[4-5],课程的总课时中有专门的实验课时,让学生在学习理论课的同时完成实验,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学生能够将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同时进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但是由于进度安排的问题,综合性的大实验(如处理器设计)只能被安排在学期后段,学生需要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精力才能完成。对于一些无法单独在组成原理课程中实现的更大规模的课程设计型实验,需要学生掌握系统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等课程的知识,也需要更多的实验课时,为此,一些学校开设了专门的计算机综合实践课程,如东南大学的计算机系统综合课程设计、中国科技大学的计算机系统原型设计等,这些课程综合了计算机学科多方面的知识,以计算机组成原理为实验基础,进一步拓展了实验的领域。

中国科技大学华夏班在课程设置上参考了国外大学的一些方案,面向计算机系统结构学科发展前沿,强调前瞻性、先进性和实践性,探索出了计算机组成课程群课程设置(见表1)的新方向。

从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出实验在总课时和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几乎占到了二分之一,并且计算机系统原型设计是一门实验课程,分为a和B两个部分,a为CpU设计,B为系统软件设计,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原型。清华大学在课程设置上也与其类似,只是没有专门的实验课程,内容也简化很多,主要着重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相关内容。

2实验设置

目前国内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都已经逐

渐向处理器设计这一方向靠拢,差别只在于实验的方式和难度。表2是参加此次会议的几个学校课程实验设置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验已经由以前的验证性部件实验逐渐过渡到处理器设计及计算机系统搭建这一层次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作为实验平台[2],这样能够大大提高实验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安排不同层次和难度的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验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实验样式也不再呆板和单调。但是,这样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实验评价机制,做到公平和公正;还需要学生掌握硬件描述语言和相应的eDa工具软件,这些就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者得到先修课程的支持。

2)指令集基本上都是mipS或者类mipS的,其好处是指令系统成熟,格式规整,有很好的技术和文档支持。使用这类的指令系统,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设计出来的处理器结构也更加规范,而且有很多相应的设计文档和实例可供参考;其次,如果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内容,就需要相应的编译器等工具的支持,mipS指令系统在这一点有很大的优势,有了这些工具开发难度能够大大降低。因此目前来看采用mipS指令系统是一个很好的方案。不过这样也有一些缺点,采用统一的指令系统限制了学生在指令系统设计上的灵活性,使得设计出来的处理器过于类似,过多的设计资料也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容易偷懒,使得实验效果降低。

3)基本上将流水线等知识应用到实验之中[5]。由于各个学校都在不同程度的推进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革,普遍将流水线、高速缓存等内容加入了教学计划中,实验中也相应的加入了这些内容;同时mipS指令系统能够很好的支持流水线的设计,现有的资料和教材大多也是围绕着流水线处理器设计展开的,因此流水线处理器的设计已经成为了各个学校实验的基本内容。在清华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并没有规定一定要实现流水线,要求学生完成多周期或者流水线处理器的设计,仅过几轮实验教学,学生普遍选择了流水线处理器的设计,因为多周期处理器的设计并不比流水线处理器设计简单很多,而且相应的设计资料较少。不过有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就是为了组成原理实验有更好的显示度,在实验中加入了不少其他课程的内容,比如编译、操作系统等内容。这些内容安排在单独的综合实验课程中还可以,放到组成原理课程实验中就有些喧宾夺主了,学生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在这些内容上,组成原理实验还是应该以理解计算机组成及工作原理为目的,不需要完成其他课程的内容,只有少数能力较强的同学在完成了基本内容后,才值得鼓励去做这些事情。

4)实验规模较大,需要多个同学分工协作来完成。在以往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中大多数是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学生往往可以独立完成,但是处理器设计这一类的实验单靠个人完成对学生的压力太大,这就需要学生组成一个驼队来完成实验,这样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工作量,还可以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一个团队规模控制在2~3人比较合适,人数太多会造成有人懈怠,达不到实验目的。

3实验管理和评价

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内容和形式的更新,具体的实验管理方式和评价机制也有了很大的改动。以前是以实验室为主的实验模式,学生根据实验室安排的实验内容和时间来完成规定的实验;现在则是实验室根据学生的实验进度和需求,提供相应的实验支持,包括设备、场地以及人员等。

以清华大学的组成原理课程实验为例,前两个验证性的实验安排在实验室统一完成,帮助学生熟悉软件工具和实验设备,然后再安排课程大实验。大实验过程中会将实验设备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在宿舍进行实验,同时实验室保证一定的开放时间,方便学生来实验室做实验。在整个过程中安排三次集中的实验课程,实行小班教学,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掌握学生目前的实验情况,控制实验进度和解决学生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室的主要作用就是后勤保障和监督进度,协助和督促学生完成实验。

由于实验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实验已经不能简单的通过检查实验数据来评定一个实验完成的程度,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我们的大实验,首先会提供一套标准的测试程序,通过这些程序来检查实验结果是否正确;然后学生需要针对自己的处理器提供自测程序来体现自己设计的处理器的特点,这些测试都是需要教师或助教现场检查的,检查的同时会询问他们在设计及实现的过程中是否独立完成以及各自的分工,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抄袭现象、工作量分配是否合理。对于完成较好或者有所创新的小组给与加分奖励[7],并鼓励其在实验总结课上展示自己的成果。将这些汇总然后结合实验报告及平时实验情况,就能够给出一个比较全面公平的实验评价结果。

在这种实验管理模式和评价机制下,能够很好的提高同学的积极性和对实验的整体把握程度,教师也能够掌控好实验进度和学生掌握情况,达到很好的实验效果,不过这需要教师和助教通力合作,所花费的精力也比较多。

4结语

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在内容和形式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高校都有着自己的发展思路,但是大的方向是一致的,总体说来就是实验已经由验证型实验过渡到设计型实验,内容也变成了在可编程芯片上进行处理器设计,进而形成一个简单的计算机系统,可以说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实验已经由验证计算机各部分功能逐渐过渡到设计及搭建计算机系统这一层面上。

参考文献:

[1]王诚,刘卫东,宋佳兴.计算机组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7.

[2]罗克露,谭华,单立平.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4(3):57-59.

[3]郝秉华.结合eDa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践教学探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1):103-104.

[4]叶雪军,唐建宇,熊威.基于eDa的计算机硬件课程实践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7(7):90-93.

[5]Davida.patterson,JohnL.Hennessy.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硬件软件接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68-383.

[6]王诚,刘卫东,宋佳兴.计算机组成与设计实验指导[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2-48.

[7]马明涛.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11):21.

investigationandResearchontheexperimentteachingofComputerorganizationCourse

LiShan-shan,QUanCheng-bin

(LabforComputereducation,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8

关键词:主导―主体;外语院校;计算机基础

1外语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文科计算机教学的实质是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重点、着眼信息素养培养的一种教育,以满足社会和专业本身对文科毕业生在计算机知识、技能与应用能力方面的要求”[1]3。

现阶段,外语院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以教授“技能”为主,是属于“从技术中学习”[2]27,大多数学生往往停留在“知道、领会、重复应用”这种低阶思维和能力的层面上,最终很难实现“用技术学习”[2]27,不具备“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和能力。即以信息技术为认识工具和手段进一步对本专业和其它专业的有效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实现《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对计算机教学的本质要求。

2“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概念

“主导―主体”即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指教师担负教导、引导、辅导、评价、育人等作用,学生主体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真正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动地观察认识客观世界。“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90年初在我国正式试验以来,改变了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发展学生的智力、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文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设计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能力。

3建构“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学时建议:计算机大公共课程:8学分,不少于144学时,其中上机实验不少于一半学时”[1]359。就《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来看,教学可分为课堂面授和课外实践两大环节。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首先要给学生传授信息技术的相关技能,并考虑到文科类学生的特点:理性、逻辑思维相比理科生要弱一些,所以在课堂上宜采用“教师主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技能,逐步建立起逻辑性思维。但完成这一环节并不是目的,课堂上的学生只是“知道、领会、重复应用”信息技术,还要让学生具备“分析、综合、评价”信息技术的能力,所以需要对课外实践环节进行设计,帮助学生达到“用技术学习”这一目的。为此,教师需建构“情景”,设计自主学习策略,让学生在“情景”中实践和运用所学到的技能,所以课外实践环节宜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课外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与课堂上的“教师主导”教学模式综合起来,可以形成“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里我们以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excel函数和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为例,设计“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3.1课堂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3]173

“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与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有密切关系。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学习,而不是发现学习,但这种接受学习应该是有意义的。在excel函数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可以熟练掌握学习过的函数,但一遇到没学过的函数,学生就不知所措了。究其原因,学生只是记忆了一些常用函数的使用,并没有掌握函数的使用规则,即只掌握了个别,没有把握总体。在这里,我们使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学习者特征分析。首先要了解学习者的原有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为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作好准备。在excel函数的学习中,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可以进行“因材施教”。如对数学基础一般的班级,可以考虑学习函数进行数据统计(高级筛选、合并计算、数据透视表等),而对数学基础较好的班,可以考虑学习函数进行数据分析(如excel抽样、协方差分析、趋势预测等)。

2)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呈现并讲解先行组织者和唤起学生以前的知识体验。先行组织者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建立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桥梁。在讲授excel函数的时候,可以先引入函数和单元格引用的概念,如从函数的定义和使用开始讲解,再讲授单元格的相对、绝对、混和与三维地址引用,而不是直接就讲“SUm,aVeRaGe”等常用函数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从总体上和概念上把握函数的用法,而不是记忆一些常用函数的使用。

3)介绍与呈现新的学习内容。教师对当前的学习内容进行介绍与呈现,学习材料的介绍与呈现应有较强有逻辑性和结构性,以便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的组织结构。在excel的函数学习中,学生建立了对函数的总体认识后,教师可先对一些常用的函数计算进行讲解和演示。如常用函数“aVeRaGe,iF”,统计函数“CoUnt,moDe,RanK”等。

4)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进行教学。策略的运用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把新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如果新旧知识之间存在总括关系,则可采用“逐级归纳”策略;如果新旧知识之间存在类属关系,则可采用“渐进分化”策略;如果新旧知识之间存在并列组合关系,则可采用“整合协调”策略[3]177。在excel函数的教学中,就可采用“渐近分化”的策略。先讲授最一般的、抽象概括程序最高的知识,即函数的总体概念,然后再将教学内容逐步细化、深入,即举例说明一些常用函数的使用,并演示如何利用excel的帮助和internet来获取帮助信息。

5)对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来促进对新知识的掌握。教师可在“渐进分化”的基础上,再运用“逐级归纳”策略,从讲授的常用函数中总结、抽象出excel函数使用的一般方法,与前面提到的先行组织者策略相吻合,从而加深学生对函数的了解和使用。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我们考虑放在课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实现。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进行学习者的特征分析;激发学习动机;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呈现新的学习内容;运用教学内容组织策略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机械的,是在教师主导下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有意义联系。即完成了“从技术中学习”,学生对课堂新知识能“知道、领会和重复应用”。

3.2课外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是一种能很好应用于实验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以教学内容和扩展内容为任务的载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协作式学习的教学模式。针对excel教学的相关内容,我们考虑结合计算机软、硬件知识部分,让学生以小组形式(2~3人)自行设计一个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方案(任务),这个方案包含高、中、低三种家庭计算机的硬件配置,学生根据自身的具体需求来选择最终的配置方案,并陈述理由。配置方案用excel的数据表和图表来完成,教学实施步骤如下:

1)提出任务。任务按难易程度可分为3类:模仿型、扩展型和创新型。模仿型的任务是对课堂内容的重复性操作,在课外的实践环节中,我们强调后扩展型和创新型任务的设计和完成,以帮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对教师来说,要创设任务情境,帮助、引导学生提出任务。对学生来说,要将课程中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形成任务。

2)分析任务。分析任务是对完成任务的前期准备。教师传授分析任务的一般方法;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导方法,联系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当前的任务。如对家庭计算机配置方案的任务,教师可提供分析任务的建议:一是可进行市场调研,到电脑市场实地了解;二是可利用internet查找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方法,自行决定怎样分析任务。

3)完成任务。完成任务阶段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但不能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学生需要查找、整理大量信息和数据,形成解决任务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和其它同学、小组交流、进行协作,优化任务解决方案。因为本文中考虑的任务是扩展型和创新型的,必然有一些知识是超出书本范围的,这些知识也是要求学生自主进行网络探究。如在考虑计算机CpU、内存和主板的搭配上,就需要了解FSB的概念,这是需要学生进行主动探究才能做到的。在最后形成的不同配置方案中,学生需要用excel公式对收集到的计算机配件价格进行统计,并利用excel图表对各方案的硬件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决定最终采用的方案。

4)评价总结。评价总结阶段主要分为自我评价总结和教师评价总结。首先学生对自已的任务进行自评,并写简短的总结报告。然后教师对学生的总结基础之上进行评价总结,并将优秀作品在课堂上示范点评。对任务的评价总结可形成过程性评价。

从以上步骤可以看出,从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到评价总结的全部学习过程,都是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协作学习,其目的是让学生由“从技术中学习”的阶段,过渡到“用技术学习”的阶段。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起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

3.3支撑“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主导―主体”教学过程的实施是依赖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的。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我们设计并使用四个信息化教学平台,作为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环境”。这种“环境”能够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信息获取、资源共享、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教与学方式,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网络课程平台。网络课程平台主要是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课程的平台。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我们提供了充实的教学资源,内容超过了教材所包含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学生可在自主学习环节中,利用网络课程进行复习、拓展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进行自我测试。由于该平台没有提供作业批改功能,所以我们以“课程中心”平台作为补充。

2)课程中心平台。为了更好地完成课外“任务驱动”这一实践环节,我们利用了课程中心平台。学生将完成的任务提交到课程中心并进行自我评价,老师在课程中心里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再次评价。

3)网络考试系统平台。网络考试系统主要是组织实施期末考试,可定义考试策略,根据题库(题库可由教师自行扩充)自动抽题形成试卷,并自动评分,形成终结性评价,再与课程中心的过程性评价综合,形成学生最后的成绩。

4)教务管理系统平台。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登录、查询学生成绩,提供学生对教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平台。教师可根据学生对自己的评价,找到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

4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采用“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使许多教师开始关注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对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得到了提高。通过课程的学习后,学生可以利用学习到的信息技术解决专业学习和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达到了“用技术学习”的目地,也达到了《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中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开发完善信息化教学环境,使“主导―主体”教学模式更能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优化计算机类课程的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9

关键词:虚拟实验;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p391.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8-0061-03

一、引言

大w计算机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计算机必修课,迄今该课程已经开设了二十多年,该课程历来是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热点。我国“十五”到“十一五”期间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最显著成果是将课程的地位从原来的选修课改为公共基础课,并逐步在课程体系及教学资源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国际上“计算思维”理念渗入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形势影响下,我国一批院士学者在“十二五”初期开始提出了以计算思维推动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经过了近五年的教改研究,一些先行者将支持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注入了大学计算机课程,以此为核心展开教研和教学活动[1]。

如何更好地开展计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计算能力既不是一种教学形式,也不是一种知识内容,而是一种能力素质,因此它必然通过学生主动思考学习获得。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经历了从技能到能力、从工具到方法的过程后,基于计算思维的计算能力培养将成为第三次课程改革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导向。我们可以很容易教会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也很容易让学生去记忆并理解一些基础知识,但是无法教授计算思维的能力,因此大学计算机教育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这样一种环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而主动获得计算思维的能力。本文通过研究用虚拟实验方法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点难点内容,并阐述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应该如何设计和配合。

二、虚拟实验教学方法与研究

虚拟实验是指借助于多媒体、仿真和虚拟现实等技术在计算机上营造可辅助、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软硬件操作环境,实验者可以像在真实的环境中一样完成各种实验项目,也可以将可视的信息流动、不可见的微观结构以视觉方式展示,所取得的实验效果等价于甚至优于在真实环境中所取得的效果。相较于传统实验,虚拟仿真实验不受时空限制,并且可以完成真实实验设备不具备或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2-3]。

根据教育部大学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指导思想,大学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包括计算机信息数字化基础、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算法与程序设计等内容。我校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面向该课程设计研发了一套面向计算思维培养的教材、一款面向重点难点教学内容的虚拟实验库以及一个配套的支持在线实验的教学系统[5],构建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展示了“理论+概念+方法”的全新教学方案[6]。该教学方案已经被国内多家高等院校采用,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与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运用于计算机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等领域[7-11]。下面以三个典型的实验案例说明虚拟实验在大学计算机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研究。

1.计算机数据表示虚拟实验案例

由于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数值型数据以及非数值型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和处理,非数值数据包括字符、声音、图形和图像等。字符型数据在计算机中的编码表示与输入输出的信息交换是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西文字符和汉字字符的输入、查找与显示的过程,以及aSCii码、汉字输入码、国标码、机内码、字形码等多种编码的作用和编码方法。

通过“西文字符编码虚拟实验”,学生借助于虚拟键盘、虚拟内存和虚拟显示器实现西文字符的人机交互,实现西文字符的输入、查找与显示的过程演示,如图1所示。首先,学生在虚拟键盘上选定一个字符,并填写该字符的aSCii,实验将该aSCii的二进制保存在虚拟内存中,然后开始字符查找并显示的过程,最后要求学生填写该字模的前6个字节的十六进制编码。学生完成该实验后,不仅了解西文aSCii码、字形码等多种编码的作用及编码方法,而且加深对二进制编码方法和信息交换等技术的理解,掌握计算机字符编码与信息交换的基本方法,进而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并能充分理解和掌握二进制编码方法并拓展应用。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汉字编码与汉字库实验”,用于模拟汉字的各种编码的自动转换过程,以及汉字显示所要进行的汉字库查找过程,如图2所示。该实验采用两个设定的汉字“形”和“字”为例,通过学生的输入产生相应的输入码,之后实验自动演示后续编码转换过程。并且要求学生选择不同的字体,之后实验流程将在相应的虚拟汉字库查找该汉字的字模,并在模拟终端显示该汉字。学生完成该实验后,不仅能掌握汉字的输入码、机内码、国标码、区位码的表示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而且能了解汉字字模与汉字库的概念及功能,并掌握汉字点阵码、汉字字模以及汉字库的不同概念和应用。

2.计算机网络教学虚拟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计算机网络的本质就是实现计算机的互连互通,核心内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是如何通讯的。重点内容是让学生理解整个过程,进而对相关的知识能够消化吸收,而不是将网络体系割裂为通讯介质、信号类型、协议架构等复杂的知识体系,这种方式或许适用于培养专业的计算机人才,但是不适用于刚刚入学并且充满好奇心的大一新生。因此我们设计了“广域网通信与邮件传输”虚拟实验[6],用于对电子邮件发送过程的网络通讯过程进行剖析,涉及了广域网网络通讯的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图3所示为广域网通信与邮件传输实验的实验界面。

该实验模拟从电脑发送邮件到邮件服务器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首先计算机到域名解析服务器获取邮件服务器域名所对应的ip地址,然后通过ip路由的方法将邮件发送到对应的服务器。其中覆盖的知识点包括域名解析、ip地址及其子网掩码、邮件服务系统、点到点的通讯、网卡及其数据链路层、端到端的通讯、路由器及其网络层等。

该实验的目的不是强调某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是从系统的角度,让学生理解网络是怎么工作的,各部分功能组件所起到的作用。这样就能以典型的应用背景将计算机网络基础中的主要知识点串联起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相应知识点,而且能够掌握在网络中的作用和意义,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3.计算机体系结构虚拟实验案例

在计算机工作原理与硬件体系结构中,涉及了内存、CpU、寄存器、程序计数器、算术逻辑单元等基本部件,指令和指令系统以及地址总线、控制总线和数据总线的三总线结构。知识点比较多,并且由于计算机的微观结构不可及,导致计算机指令的执行过程高度抽象、难于理解。

我们设计了“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虚拟实验[6],构建了计算机CpU、内存等的实验环境,将涉及计算机指令执行的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算术逻辑单元、地址总线等不可及的硬件微^结构通过虚拟仿真可视化。同时以加法操作指令为例,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展示了程序分解为指令和指令如何编码、寻址、存储、解码、执行、跳转的全过程。图4为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实验取数据阶段的示意图。

三、虚拟实验教学实践

我校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理工类学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课程,学时总数为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计算机信息化基础、计算机硬件体系结构、计算机软件平台、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数据处理、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该课程的难点在于学时少、教学内容多,如何在较少的学时内让学生快速理解并掌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是该课程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实验的教学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和学习。

经过教学实践的大学计算机课程虚拟实验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我们从开发的虚拟实验平台中选取了26个虚拟仿真实验,与相关的理论教学内容相结合,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总结学生的反馈意见,虚拟实验教学环节有效地强化学生理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兴趣等。

虚拟实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具有建设维护成本低,平台扩展性好,利用效率高等优势。将虚拟仿真实验应用于实际教学,能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整合优质的理论和实验教学资源。教学实践表明,虚拟实验是学生真正理解理论知识并运用于实践的重要保证,有效地解决了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实验教学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2]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8.

[3]王卫国,胡今鸿,刘宏.国外高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现状与发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5):214-219.

[4]北京理工大学“大学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DB/oL].http://.

[5]虚拟实验工场[DB/oL].http://.

[6]李凤霞,陈宇峰,李仲君等.大学计算机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李凤霞,彭远红.虚拟实验方法全面助力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5(17):1.

[8]张春英,赵艳君,谷建涛.构建虚实融合的地方高校计算机实验平台[J].计算机教育,2015(17):2-5.

[9]翟宏宇,赵建平,底晓强等.基于虚拟仿真平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5(17):6-9.

计算机的课程总结篇10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计算机基础;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引言

计算机是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要进行选修的课程。计算机教学的价值在于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顺利地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因此,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面对全校学生,为他们提供最优质的教育,如何做到这一点,值得高校计算机教师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达成不良

教学目标指的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能够达到的结果,高校计算机的教学目标,总大方向来看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从细节上看,是使学生能够主动应用一些工具型软件,或者主动解决一些计算机问题;除了计算机专业学生之外,还有些学生也要求在计算机编程方面略有涉足。但是,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方面存在问题,并没有将学生的学习要求分类细化,导致很多学生学无所用,还有些学生“学不会”,以至于总体教学目标达成的效果也不好。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

计算机已经是目前普及的个人工具,但计算机基础应用知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的,例如word文档编辑中的一些细节等。然而,正是由于计算机是普及性的个人工具,学生对计算机基础学习的热情不是很高。学习兴趣不足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的缺席率居高不下,课堂控制难度大、教学效率也比较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高校计算机教师必须解决的教学问题。

3.学生实践能力弱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知识应用于实践,了解计算机基本运行规则、熟练掌握基础软件的应用、自行解决简单的计算机应用问题。但是,除了安装软件、打游戏、进行简单的杀毒和程序处理等问题,很多学生对基础软件的应用能力还是比较弱。学生实践能力弱导致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有效性低,这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必须要应对的一个问题。

二、解决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的对策

1.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应充分考虑计算机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把体现计算机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虑到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的特点,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变的课程;另一类是动态的、变化相对快一些的课程。应根据不同专业分别规划这两类课程。例如,文学专业以及英语、历史等专业,在撰写论文方面需要应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文字处理软件,那么,应该对这些院系设置专门的文档处理和应用专题课程;而生物、物理、化学等专业对计算机编程应用较多,则应该专门设计实验程序编程课程。

2.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小组讨论、上机演示和答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任务和案例系统地融合多门课程所学知识;还可以采用学生自主网络学习和教师课堂总结的教学模式,学生提前自学课程内容,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这些教学模式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教师为主导,从而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

3.开辟课外教学资源

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能力的发展,始终应该以知识的应用为前提,而校园环境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应用空间比较狭窄,即使教师在课堂上强调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如何重要,学生因为应用频率低,始终不会对其产生重视。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的实践性,建议高校开辟课外教学资源,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参与实践的方式应用计算机基础知识。例如,帮助学校图书馆进行电子书录入和编辑;组织计算机、手机基础程序问题解决小组,帮助学校周边的居民解决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去电脑科技城进行周末实习实践,通过为顾客介绍电脑的配置、应用性等,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这样的课外教学资源的开辟能够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边学边用,体会到学习的价值,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应用性。

三、结语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问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变以及课外资源的开发进行解决。但是,这些问题解决对策的应用需要以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师资和教学资源为基础,这意味着,高校计算机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致力于本校计算机学科建设,只有这样,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问题才能够彻底解决。

参考文献:

[1]董勤勤.探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09):101-102.

[2]殷昱煜.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J].电子制作,2013(03):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