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概念界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0:39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1

【关键词】课程;教学;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139-01

前言

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是从学校体育学中分化出来的理论学科,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又是课程与教学的下位概念,两者都统一于教育学这个大系统。课程与教学相互独立,它们属于不同学科范畴。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程是教学的前提,课程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没有课程理论作指导,教学活动就会陷入困境;教学是课程的表现形式,通过教学活动将课程理论转化成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课程理论,从而引领新一轮课程变革。因此,弄清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对体育教育的理论建设有价值,而且对体育教育实践也有重要意义。

1.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研究

1.1研究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概念的必要性

体育是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分支,教育学的发展为体育学科的理论建设奠定了最原始的基础。但令人遗憾的是体育学科研究尚不完善,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更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起步较晚,而且关于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研究的专著和书籍并不是很多。我们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要了解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含义,我们必须要了解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弄清楚两者所研究的问题和范畴,这样才能够探究好什么是体育课程、什么是体育教学,而且在平时教学的实践中,体育课程是指导体育教学的前提。

1.2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

要想界定什么是体育课程,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课程?我国教育学家胡德海认为:课程是依据一定社会的教育目标和学生年龄特征为一种载体而把作为观念形态的教学内容规范化、程序化和具体化。这是我们进行体育课程研究,指导体育教学的基础。

当前关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研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例如李艳翎对体育课程下的定义:体育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学生自主发展目标所赋予的体育内容及其结构、进度和进程。这些观点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体育课程概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但是,这些概念中缺乏对体育课程概念界定的理由和依据。对于体育课程概念的界定,本人倾向于以下观点:体育课程是国家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规定的,以及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所要达到的体育文化和技能素养、实践能力和体质健康标准的总体规划或设计。这一概念的提出,进一步阐述了体育课程概念内涵的基本问题以及体育课程教育的组织形式和功能特点,基本明确了体育课程的范畴。

1.3体育教学概念的界定

中国古代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分别出现“教”与“学”两个字。比较甲骨文中“教”、“学”两个字的构成,一般认为“教”字来源于“学”字。在西方,learn与teach是同一词源派生出来的,关系十分密切,美国教育学者史密斯曾说:teach自古以来就同learn结下了不解之缘。因此,从词源上讲,“教”与“学”从一开始就是一对相互依托的词语。

根据教与学的起源与发展历史,结合现代教学论的基本观点,本人将体育教学的概念概括为:体育教学是为实现体育教育目标,以体育课程所规定的内容为媒介,以特定的体育教学内容为依据,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而进行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形成完善的个性品质和思想品德,促进个体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

2.学校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

2.1什么是学校体育课程论

依据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张学忠等人提出:学校体育课程论是研究学校体育课程领域最基本的理论、实践、管理和相关学科关系等一系列问题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提出,为解决体育课程范畴领域诸多复杂的关系问题,以及处理体育课程内部和外部、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学校体育课程论研究时间较短,仍然只是一种新兴理论体系,还没有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因此,学校体育课程理论体系建设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逐步补充和完善。

2.2什么是体育教学论

根据教育史料的考察,德国的拉特克第一个提出“教学论”概念,他的教学论主要研究怎样教的问题,他把新的教学技术称为“教学论”;后把这些理论用马克思主义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形成了传统的教学论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学论发展到现在,有三种主流观点:(一)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学科;(二)教学论是研究教学一般规律的科学;(三)教学论是研究教学的一种理论。

3.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之间的关系

3.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现代课程论的基本观点认为,课程与教学属于目的与手段、内容与途径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虽然相对独立,分别侧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课程内容直接规定教学内容,教学也不断对课程的实施进行反馈,指导课程理论发展不断完善。美国学者塞勒曾经用三个隐喻来说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我们颇有启示。隐喻一: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隐喻二: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隐喻三: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首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正是如此,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一份同样的课程方案,不同的教师对这个方案的理解会有偏差,教师的专业能力等诸因素也会有差异,因此在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会有所不同。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地对课程方案进行评价,使课程理论螺旋式地向前发展,以促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做铺垫。

4.小结

综上所述,必须要处理好课程和教学的关系,更要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课程论必然要考虑课程的实施问题,教学理论必然要考虑与教学方法相关的教学内容问题。只有正确处理好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育事业才能健康地向前发展。只有处理好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课程才能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学,使教师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胡德海,关于“课程”、“素质”两个概念的认识和界定问题[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81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2

关键词通识教育自由教育文化素质教育专业教育课程设置

解放初期,由于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由解放前的通才教育向专业教育转变,“专业化”教育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导思想。专业化的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急需的人才。随着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社会的发展,这种过分专业化的弊病开始显现,培养出来的人才基础较弱,素质较差,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1995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进行改革,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改革的核心,并在此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比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都已经积累了关于通识教育的经验。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理念与目标的偏差,常常使通识教育成为一种形式被泛化,使其课程设置偏离其教育的本质。本文通过对通识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之间的关系辨析,期望能对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给予一定的借鉴。

一、通识教育概念梳理

迄今为止,通识教育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我国李曼丽学者搜集了从19世纪初期通识教育一词到提出以来到目前为止、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著作及著名学者对通识教育内涵的表述,共计50种左右。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通识教育的内涵被赋予一定的时代特征,而且各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本身定位不完全相同,通识教育的内涵也稍有差异。我们不能追求概念表述的统一,但要把握通识教育最基本的要义,这样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通识教育。

80年代中期,中文“通识教育”一词由台湾学者根据general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的思想翻译转换而来。翻译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于“通”和“识”的解释。19世纪之前generaleducation,liberaleducation一般指中小学教育的总称。第一个把通识教育与大学教育联系在一起的美国博德学院教授帕卡德(a.S.packard)。他指出,我们学院预计给青年一种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一种古典的、文学的和科学的,一种尽可能综合的(comprehensive)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学生提供所有知识分支的教学,这将使得学生在致力于学习一种特殊的、专门的知识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945年,美国哈佛大学委员会在《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inaFreeSociety,俗称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中对通识教育第一次做了界定,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指在培养学生成为一个负责任的人和公民。1998年,americantaskForceonGeneraleducation报告对通识教育作出定义,即“通识教育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1999年李曼丽对通识教育做了界定:“就其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卜洁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通过教育理念、培养模式与制度相结合的方式,使受教育者成为具有较高道德修养和较好文化艺术素养的能够融汇自然、社会、人文科学基础知识的全面的社会公民;旨在培养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并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教育体制,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自从1945年《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一书把“自由教育(liberaleducation)”改成“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以来,对于通识教育概念的辨析,学者基本上比较认同的观点就是一种培养负责任的公民的教育。

二、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

要准确把握通识教育的内涵,首先应该对目前我国学校教育中通识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1、通识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从6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纠正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的问题,直到90年代中期,提出文化素质教育的概念,理念上是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强调鼓励与尊重学生个性,兴趣的发展,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理念如出一辙。我国学者宋东锋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内涵比通识教育要窄,但它体现了通识教育哲学观。从这个角度,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可以说是通识教育的另一种称谓。陈向明学者在《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一文中指出:通识教育是位于素质教育之上的一个概念,是人才的一种培养模式,而素质教育更多的是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教育的实施形式。二者的教育目的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都是以人的发展为基本核心,主张教育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培养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人。

2、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一书中对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专业教育的关系这样论述:

教育可以被分成两部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和专业教育(specialeducation)。“通识教育”这个术语有点模糊苍白。它并不是“一般”知识(如果有这样知识的话)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意义上的针对所有人的教育。它指学生整个教育中的一部分,该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负责人的人和公民。而“专业教育”这个术语,指的是在培养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教育,此两者同为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完全分离的。认为这两种教育是有明显的区分是错误的。自由教育的根本含义即“适于或有助于造就“自由人”。从这一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和自由教育的目标是相同的。自由教育可以看作是通识教育的早期阶段,它的本质相同但程度有所差别。

这一论述是在民主社会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关系上的区别与联系,也从目标和本质上对自由教育与通识教育做了说明,这在本质论上帮助了我们对于它们关系的认识。基于此,自由教育、通识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从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它们都是给专业教育提供肥沃土壤和培养有责任公民的教育。尽管各国在实施途径和程度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且通识教育建立在自由教育之上,通识教育是一个人成为社会人的基础,专业教育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方向。

三、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课程是实施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迄今为止,高等教育界对于通识教育已经普遍接受,而且成为一个热点讨论的话题,对于通识教育的实课程设置却良莠不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高校还是“两边抓”。一边高喊通识教育口号;一边轰轰烈烈搞专业教育,特别是地方高等院校。一方面是由于对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理解偏差,另一方面是由于政府和社会施与的巨大就业压力。这就迫使地方高等院校始终脱离不了专业教育的阴影。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决策者自然倾向于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所以在我们强调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能力,作出恰当判断能力,辨别价值能力”的同时,也基于“政府与文化精英主导的共识诉求”。在这种共识下,高校决策者从课程设置入手,寻求我们最优化的课程设置。笔者从哈佛大学通识教育最新的课程改革设置来探讨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1、哈佛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

19世纪至20世纪,哈佛大学共进行了四次通识教育改革,其中1978年通识教育改革计划即“核心课程报告书”最有影响。进入21世纪,哈佛文理学院宣布启动自197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课程改革,改革的核心是核心课程。最终在2009年哈佛大学全面实施通识教育工作组报告通过的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课程结构由3部分组成:通识课程、主修专业课、自由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分为8个领域:艺术与诠释、文化与信仰、经验推理、伦理推理、生命系统科学、物理世界科学、世界诸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其中包括两三门必修科,一般是英文写作、外国语言、计算机等。本科毕业生在校需修满32门课,其中需要完成12门通识教育课程,3门公共必修课程和9门核心通识课程,占总课程的37.5%。从哈佛大学每次的改革中可以看出:哈佛大学在各个不同时期对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目标的要求是一致的,而现在的每次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价值观教育和思考方法的教育。

2、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现状

中国目前的课程设置组织分为三层:国家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军事理论)、学校课程(全校公共课和选修课,英、体、计、数选修课为素质教育通选课)和学院(系)课程(专业教育课程),而我国普通高等地方院校的课程设置包括:“两课”、语言类课程、体育类课程与一些工科或文科类学生必须修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必修课共4分左右,学生的自由选修课一般只有6学分左右(最少的3学分,最多的10学分左右),公共选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比例一般为10!1,台湾地区为3!1,日本为1!2,美国为1!3.5。

3、理想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组织三层系统之下,笔者认为:在国家课程和专业课程选课制不变的条件下,对学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和通识教育选修课。并且国家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总和数量应该不低于学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数量。对于通识教育必修课包括:语文写作,计算机,英语;通识教育选修课可以参照复旦大学通识教育“六大模块”(文学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世界视野与现代化认识、科学精神与科学探索、自然生态与生命关怀、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根据不同的专业,在选修课上有选择性的侧重。比如说,今天人类的所有知识划分为: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类,人文学院的通识课程,要加强社会和自然领域方面加强;工学院要加强人文和社会领域;商学院要加强人文和自然领域。

通过以上理想的课程设置,在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今天,才能使大众化的我国高等教育从传统的专业化教育中走出来,培养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有教养的国家公民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顶尖人才才能成为一种可能。

参考文献:

[1]苍晓凤,张晓琳,张颖.当代我过通识教育之浅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8).

[2]王革,薛岩松,莫逆.哈佛通识教育观的演进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1,(6).

[3]李曼丽.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3.

[5]李曼丽,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1).

[6]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3(10):12.

[7]卜洁,胡涌,柳小玲.中国通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J].中国林业教育,2010,11(6):6.

[8]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3):67.

[9]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建构反思;1995-2005[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10]王革,薛岩松,莫逆.哈佛通识教育观的演进与展望[J].高等教育研究,2011,(6):5.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3

关键词:高校;隐性课程;德育

一、引言

在关于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中,多数学者关注的对象是显性德育课程,尤以“两课”为多。同时,随着课程理论界对隐性课程的重视,隐性课程开始进入高校德育课程改革研究的视域。在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中,绝大多数学者持有乐观态度,不仅认为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中有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把它视为高校德育改革的新途径。有学者甚至提出,隐性课程是“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

虽然学者们对隐性课程推崇备至,然而在实践中它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高校把它等同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的干脆拒绝承认它是一种德育“课程”,把它摒弃在整个德育课程体系建设之外。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它的德育作用缺乏认识之故。那么,高校德育工作者究竟如何看待隐性课程呢?

二、隐性课程的内涵

隐性课程这一概念自提出以来就饱受争议,如同它的上位概念“课程”一样,隐性课程也陷入了定义众多、难以明辨的困扰。之所以有众多对隐性课程的不同理解,主要原因是学者们对“课程”和“隐性”的理解各不相同。具体说来,他们的分歧主要表现在:(1)隐性课程传递的内容是什么(经验、文化还是其他);(2)学生习得隐性课程的方式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的;(3)隐性课程是否可计划,其结果是否可预期;(4)隐性课程存在的范围有多大,除了学习环境、学校环境,是否包含家庭、社会等校外环境。

隐性课程首先是课程的下位概念,因而它的概念外延不能超出课程概念的外延。其次,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概念,两者具有共生性,没有隐性课程,显性课程的概念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们应该在课程概念的外延范围内,在与显性课程概念的区别中对隐性课程的内涵做出理解。那么,课程无论是经验的还是知识的,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它有一个根本的特征就是由学校实施的,且传递范围在学校内。如果并非是由学校实施,那么就不是课程。课程作为一种教育影响,它与社会或家庭教育的影响的区别正在于此,这也是我们不能将来自社会或家庭教育的影响视为课程的原因。以此分析为前提,再来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区别中对隐性课程概念的内涵进行界定。

隐性课程不能等同于自然影响或环境。我们承认在现实中会有一部分因素对学生发生影响,这种影响我们无法控制,如来自社会或家庭的影响。如果将这些因素统通划入隐性课程的范畴,除了将隐性课程变成一个更加让人捉摸不透的概念,进一步加剧课程概念泛化的趋势外,没有任何好处。课程,无论是经验的还是知识的,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它有一个根本的特征是由学校实施的,且在学校范围内完成传递过程。正因为此,课程才与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有了区分。隐性课程也必须满足这两个条件,否则它就不能被称之为“课程”,而只能称为“影响”或“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分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有意获得或无意获得作为划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标准。这种分类方法有一定可行性,但其弊端在于忽视了隐性课程的课程属性,很容易把社会影响也归入到隐性课程中。对隐性课程概念内涵的认识应当是以上两者的结合,不仅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角度,也要从学生获取经验的角度来考查。因为实际上隐性课程中的教育效果并不是完全不可预期的,如教师本人的道德修养就是一种隐性课程,它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是不可预期的。而显性课程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也并不是完全能够预期的,如我们虽然可以通过考试为辅助手段来检验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是否掌握了知识,掌握知识的情况究竟如何,这些是事后对教学效果的评价,而非事前的预期。因此,按照课程实施方式和学生获得方式这两个维度对课程进行划分似乎更为合理。

三、高校隐性课程在德育中的开展方式

(一)多渠道确保隐性课程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1.将隐性课程纳入高校德育课程管理体系中。

在高校德育实践中,隐性课程并没有被纳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很多教师从固有的课程观念出发,直接对“隐性课程”这一概念进行否定,这就是隐性课程在实践中得不到应有重视的主要原因。隐性课程被视为一种可有可无的教育影响,要想实现它的功能只能依靠教育者个人的自觉和责任心。而在教育者个人没有这种自觉意识或者责任心不强的时候,隐性课程不仅不可能发挥应有的功能,甚至会发挥负向功能。这对于高校德育工作来说,显然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因此,必须将隐性课程纳入高校德育课程体系,明确隐性课程的地位和作用。同时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将隐性课程从开发到实施的具体过程做出规定,为教师和德育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规范和程序。

2.将隐性课程与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相结合。

辅导员是现有高校德育工作体系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而,对他们的考核应当以是否履行了工作职责为准。然而,现有的高校德育工作中,辅导员对上级布置的杂务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自己的核心工作任务。将隐性课程与高校辅导员考核制度相结合,能够引导辅导员开拓工作思路,积极发挥主动性发现和掌握更多的工作途径和方法,更好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也可以引导高校管理者或其他人员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再思考,规范管理者和其他人员的行为,避免使辅导员过多地承担自己核心工作之外的其他事务,更好地发挥出他们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3.将隐性课程理论与高校教师的培训相结合

目前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中,虽然有一些教育学的内容和知识,但它们主要针对教学工作,而没有或很少涉及高校德育工作的内容。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识是发挥隐性课程功能的必要前提,因此,应当把隐性课程理论与高校教师的岗前培训结合起来,让教师们上岗之前就能明确自己对学生负有的德育责任,能够对自己教学工作中的隐性课程有所理解和认识,从而避免隐性课程发挥负向功能。另一方面,隐性课程理论也应当在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中有所体现。随着教学经验的日益丰富,教师对隐性课程的认识日益深刻,这时再检视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他们会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也能够以后的工作中更有意识地发挥隐性课程的功能。

(二)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实施中各参与主体的作用。

1.德育工作者是实施隐性课程的主要力量。

德育工作者指高校中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人员,包括辅导员、学生处和团委的工作人员等,他们的核心工作职责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高校德育的主要力量。德育工作者比专业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组织、实施隐性课程,而且,通过实施隐性课程,德育工作者能够提高自身工作的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学生课堂外的时间,设计并开发多种隐性课程,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学生的亲身经历,达到促进他们社会化进程的目的。同时,德育工作者可以协调、整合高校中的多种因素,设计并开发整体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功能。

2.专业教师要有意识地利用、优化隐性课程。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各学科教师对学生德育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都要利用学科教学帮助学生塑造人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个性和能力,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在教育内容中,亦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坚强意志和心理调适能力等。在各门学科的结构中原本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德育内容,一些充满哲理的学科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们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学科知识能够成为学生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基础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条件以及陶冶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媒介。此外,从教学的需要来看,单纯的知识传授已不能满足今天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要求。教学从来不是单纯传授知识的活动,而是具有教育性的活动,教学总是结合着育人的目的。

3.重视学生对隐性课程的主体建构。

隐性课程具有很强的个体性,学习结果随学生个体的经历、性格等的不同而有着很大的不同。因此,实施隐性课程,不能够像显性德育课程一样,只重视教授和传输,必须充分考虑隐性课程的主体性,必须对学生的经历、性格等背景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隐性课程的建构。在建构过程中,要注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反思自身和自我发展的能力,教会他们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克服各种挫折、学会调整各种关系和矛盾等,只有这样,隐性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社会化过程由教化向内化的转变,使学生社会化的目标由完全的同一性向有个性的发展转变,纠正目前德育工作中在学生社会化问题上的一些错误倾向,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的社会化进程。

(三)积极开发隐性课程资源。

1.建造内涵丰富的校园景观,以景观育人。

校园景观主要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包括校园的布局、建筑设施、园林景观、绿化带、标语、画像、纪念碑、雕塑、宣传栏等。校园自然景观由教育者精心设计和安排,利用校园原有的自然条件建成,能够体现和反映着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学生通过审美活动从中体会和习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对美的评价和感知。“山光悦人性,湖水静心情”,校园自然景观以整洁优美的环境,充满活动和生机的花草树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心理上的安全舒适,从而产生一种规范化的体验。与此同时,学生也能够从中建立起对学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校园人文景观有着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内涵,可以通过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感受和情绪,启迪学生的认识,开导学生的心灵。如校园内悬挂的标语、横幅等,直接地体现了教育者的价值观念,能够对学生起到引导、提醒、规劝的作用;校园建筑的布局设置,可以让学生形成秩序感,养成规范的观念;校园雕塑、著名人物的肖像、格言等,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激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克服困难,实现成功。

2.塑造深厚的大学精神,以精神育人。

大学精神是高校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集中体现,它凝炼了高校的历史与传统,表现出高校与众不同的办学思路和特色,体现了教育者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大学精神对学生的价值观发展和个性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清华大学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复旦大学的“止于至善”等都是在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不断强化、代代相传的大学精神,它能够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力量,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实现道德上的完善和提升,因而是高校带给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塑造深厚的大学精神,首先需要不断积累和丰富大学历史文化资源,在学校传统的继承上进行创新发展。其次,大学应当与时代密切联系,树立适应时代要求、体现时代精神的教育目标,将此作为大学精神的内涵之一。最后,大学精神应当通过校训、校徽、校标等“显性化”,让学生在感受学校独特的精神风采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境界,完善自己的道德追求。

3.注重教育者言行的示范作用,以行为育人。

教育者有着双重的社会角色,他既是一个社会人,不可以避免地有着社会人的喜怒哀乐,有自身的需要和认识;同时他也是社会代表者,向学生传递社会规范,是社会道德观念的解释者和权威。教育者正是通过树立他的道德权威地位对学生施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方面的诸多影响。而道德权威的树立与教育者在教育生活中表现出的一言一行有很大关系,如教育者如果自身表现出不良的思想道德素质,就会削弱他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地位,使学生对他的教育产生怀疑。因此,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必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自己的亲身示范来树立权威,同时帮助学生学习社会所认可的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促进学生社会化。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教育者不仅指专业教师,高校内的其他一切工作人员,包括德育工作者及行政人员都是教育者,他们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教育影响。

4.开展具有思想性的各种实践活动,以体验育人。

实践活动是由高校精心策划,组织大学生亲身参与,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以思想政治、学术科技、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为内容的各种活动。它将校园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相融合,联合并协调制度、组织、人员、设施等要素,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亲历性是实践活动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感受校园文化的精神本质,在体验中深刻反思,重新审视并确立自己的价值观,进而提升精神境界。与此同时,学生在活动中与他人进行协调、沟通,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面,还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提高了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了学生的社会化。

四、总结

现有研究中隐性课程在学校德育中(尤其是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很多学者及研究人员的论证与阐述。走入现实的高校德育实践,走入当代大学生群体,了解大学隐性课程内涵,研究大学隐性课程的德育方式及其实现途径,为合理利用、优化隐性课程;为高校德育改革工作提供建议;为帮助大家从理论上对来自实践的问题做出回答提供了新的思路及方法。

参考文献:

[1]李大健.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探索[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李定仁,徐继存主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英]麦克・扬.未来的课程[m].谢维和、王晓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5][美]霍尔、戴维斯.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陆有铨、魏贤超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6]晏惠.潜课程的德育功能探析[J].探索,2005,(01):156-157

[7]杨建平.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J].江苏高教,2005,38(05):99-101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4

[关键词]交叉型教学流体力学类比

“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精英人才”是高等院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和导向。高等院校秉行“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批满足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对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和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十分必要。

一、“交叉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

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传统模式是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式,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主动性学习不足,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足。不能满足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现实要求。

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成为目前学科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大量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新的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以及优势学科方向的凝练,都依赖于多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与融合。积极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以为高等院校的学科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机遇,并据此提供一条可行的路径。科学所探讨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的规律本无学科之分,只是人为将之分为不同的门类,因此,所有的科学研究不应当以学科作为界限。学科交叉、学术交流和团结合作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必然要求。很多诺贝尔奖的诞生都是得益于团队合作与学科交叉,学科建设是学校事业发展的根本,学科交叉有利于出创造性成果,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科研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现在,我们通常强调科研方面的多学科交叉,而忽视了教学方面。在教学方面,多学科交叉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交叉型”教学方法的作用

“交叉型”教学是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实现“科学无界限”的完美结合。“交叉型”教学模式融理论基础与专业培养为一体,是研究型大学的基本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构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三维一体。“交叉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一性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出的,是指教师以主讲课程内容为基础,融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加以传授,让学生体会多学科之间是有联系的,不是独立的,可以触类旁通,加深理解和便于掌握。专业基础课教学是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可以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能动性,对强化专业课教学效果,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思维活跃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交叉型”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流体力学是工科学校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一定的分析、解决本专业中涉及流体力学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打好基础。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流体的主要力学性质、流体在静止和相对平衡时压强的分布规律、计算和测量方法、理解涡动力学原理并掌握流体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基本方程,理解并能应用理想流体和粘性流体的运动方程。内容涉及:流体力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流体平衡微分方程;流体静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压力;压力作用点;作用于曲面上的液体压力;液体的相对平衡。描述流体运动的方法;流动分类;连续性方程;流体微团运动分析,无旋运动和速度势,不可压流体的平面运动和流函数。理想流体的动量方程;理想流体的能量方程;不可压缩流体的一维流动,积分形式的动量方程和动量距方程。流体的涡旋运动。应力张量及形变率张量之间的关系;粘性流体力学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粘性流动的基本性质;精确解;相似理论和量纲分析;边界层理论。湍流产生的随机性;湍流基本方程;湍流的半经验理论;湍流边界层。课程的重点是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课程的难点是边界层理论和湍流边界层。但作者发现在课程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以全时段讲授为主的模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心理,课堂效果并不理想,同时若单一以教学参考书为主线讲授,在教和学两个环节对细节的把握和理解都不尽如人意。申请人前期尝试运用类比的方法授课,也就是在介绍流体力学的概念和定理时,与数学和物理知识相类比,同学可以很快接受,理解也较深刻,讲授课程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很多与数学和物理密切相关,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联系,走向前台,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

举例一:

流体力学中的很重要的内容势流理论,在势流理论中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势函数的引进,这里高等数学的格林定理就有着重要的作用,两者密切相关,所以在介绍势流理论时,格林定理要有意识地引入和重点阐述,并且将两者对应起来,使学生在回想起数学重要定理的同时,对流体力学的概念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清楚地掌握。

举例二:

在介绍激波概念时,可以借助如下两个图例,图1是通过计算在不可压缩领域借助浅水波方程给出激波的图形,图2是通过实验在可压缩领域给出激波的图形,在不可压缩和可压缩两个情况下,激波的图形是具有相比拟关系的,是可以类比的。

同样,水动力学的控制浅水波的方程和空气动力学的可压缩气体方程形式上相似,具有比拟关系。两个方程的形式如下:

浅水波方程:

可压缩气体方程:

形式比较复杂的方程,通过联想比拟,就可以通过记住浅水波方程就可以记住可压缩方程的形式。

在流体力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数学物理的概念和定理相联系,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概念及定理间的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并使学生养成严格的推理、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流体力学教学中,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交叉,不仅对流体力学的理解有帮助,也可以加强其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学科之间可以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参考文献:

[1]张兆顺,崔桂香.流体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miltonVanDyke,analbumoffluidmotion,theparabolicpress.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5

在认识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之前,有必要对管理和领导的概念做出区分。

一、管理与领导

就像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概念上的界定一样,关于管理和领导的含义也出现了不同的看法或表述。

关于管理,人们有着各种不同的解释:管理是通过其发挥的某些职能,来更好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能力和物质资源,实现特定目标的活动。[1]管理,是相关人员对各种资源进行适当领导、组织、安排,完成预定的目标和任务。[2]

通过这些解释,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管理是和目标及其相关决策相联系的。

布什和格拉沃指出,领导是指向预期目标的影响过程,包括激励和支持他人在清晰个人、专业价值的基础上实现学校的愿景[3]。彼德·诺斯豪斯认为,领导是个体影响群体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4]关于领导的含义众说纷纭,但能总结出核心的要素[5]:(1)领导是一个过程;(2)领导包含影响;(3)领导出现在一个群体的环境中;(4)领导包含实现目标。

基于上述分析得出:领导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影响力带领被领导者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二、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

1.课程管理。对课程管理含义的表述多种多样。比如,有学者认为,课程管理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对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进行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的过程。[6]对于课程管理的不同表述,都体现了管理的本质,但更加强调对课程的管理。

笔者认为,课程管理应该包含以下几个层面:(1)课程管理囊括与课程有关的所有活动;(2)课程管理还包括与课程有关的人、财、物及相关组织中所进行的一切活动;(3)课程管理包含目标,一切活动都围绕这个目标进行,最终实现预定目标。

2.课程领导。目前,对课程领导含义的界定,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从过程的角度看,萨乔万尼指出,课程领导是“充实教师专业技能,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支持,创生优质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校文化,实现教育目标。”[7]欧维和罗奇把课程领导界定为,“结合学校课程与教学,重视学生学习的改进,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8]

综合各种观点,笔者认为,课程领导是在课程领导者的带领下,规划学校整体发展愿景,为完善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等一系列的活动过程。

三、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的关系

关于二者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三种看法:

1.课程管理和课程领导相互独立。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要想管实现学校的发展,就必须实现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的转移,摆脱传统课程管理的束缚。

钟启泉认为,课程领导是与课程管理有区别的。他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摆脱历来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的管理思想,强调学校自身的创造力,学校要把日常的课程实践活动进行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9]汪菊也认为,使用“课程领导”正是要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课程管理范式决裂,以昭示一种新理念的诞生,以及改变陈旧的决心。[10]

研究者对该观点的支持主要基于两点:一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管理”阻碍了学校的发展;二是“课程领导”作为一种新理念,注重领导者对各成员个体价值的尊重和对权力的共享。因此,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在特定环境和时期内是必要的。

2.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领导是管理的一部分,是管理的下位概念。课程领导的研究是从课程管理研究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新兴领域。[11]因此,课程管理包含课程领导。

郑先俐、靳玉乐就认为,课程领导是一种新的管理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的管理观——以后现代和人本管理为理念;(2)新的组织观——人力资源组织观;(3)新的系统观——开放的系统。”[11]

3.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相辅相成。这种观点认为,就我国目前现状而言,课程领导还不足以取代课程管理的位置,要适当地将二者相结合。课程管理关注的是按照国家或上级的要求照章办事,保证学校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课程领导更关注课程的变革、创新以及团体内民主平等的氛围。而具体到学校校长本人,他应该是兼管理者与领导者于一身。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指出,那种试图将课程领导取代课程管理的想法有些夸大了课程领导的职能。当然,这种区分不在于肯定哪一种更好,我们要做的是在两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12]

笔者认为,第一种观点过多地关注了传统管理模式在课程实施中造成的负面影响。管理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课程管理吸取了最新的管理理念,并非课程领导才体现出一种全新的管理观。这种急于将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划清界限的做法存在一种盲目追捧新名词、新概念的现象。第二种观点也不足以概括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关系,课程领导是相对于课程管理提出的一种较进步的理念,课程领导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课程管理在实施中的不足,在常规的学校管理中,课程管理确有课程领导所不及的地方。

因此,笔者更同意第三种观点。从管理与领导的含义可以看出,领导一词的来源虽然产生于管理,但其理论却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管理,更具创新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课程领导完全脱离课程管理,课程管理理论的动态发展性也使课程领导理论不断地发展并超越。因此,课程领导具备课程管理所不具备的优越性,同时课程领导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完全颠覆课程管理的理念,而是更对课程管理理论研究的延伸与拓展。

总之,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是相辅相成,不可完全分离的。从理论运用的过程中,既要看到课程管理的积极作用,又要注重课程领导创新性一面的运用。而从实践层面看来,不同学校中教育的问题千差万别。因此,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实施是无法进行明显区分的,一所优秀的学校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同时拥有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特征,在常规性管理过程中更多地体现课程管理,而在个性化、创新性的工作中则主要体现课程领导的特点。

注释:

[1]丹尼尔·a·雷恩著,孙耀君等译:《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2]吴志宏,冯大鸣,魏志春著:《新编教育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Bush,t.andGlover,D.(2003)SchoolLeadership:Conceptsandevidence[m].nottingham:nCSL,2003:10.

[6]李朝辉.从管理走向领导——小学校长课程领导的个案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

[4][5][美]彼得·诺斯豪斯著,吴荣先译.领导学:理论与实践[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2.6.

[7][8]黄显华,朱嘉颖.一个都不能少——个别差异的处理[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10.

[9]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m]全球教育展望,2002:12.

[10]汪菊.课程领导研究——一种综合的观点[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与教学系,2004:12.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6

1.1素质的涵义、结构

素质教育是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研究素质教育必然涉及到素质这个问题,因为人的素质是作为素质教育的逻辑起点。其狭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神经特别是脑的特性,以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在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关于素质概念的理解,在内涵和外延上都突破了狭义的素质的概念。在素质的内涵上不再局限先天的遗传的生理素质,而且包括后天的素质,在外延上既可指个体素质,也可以指群体的质量或性质。概括地说,广义的素质包括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是指在先天的生理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从而在后天获得的相对稳定的属性。根据素质的涵义和人的身心活动特点,笔者把人的素质基本结构划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生理素质包括体质、体格、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运动器官、本能、潜能、体能等。心理素质包括认知、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自我意识和个性等品质。社会素质包括科学、道德、审美和社会生存等素质。上述关于素质的概念和素质结构的观点,是现代素质观,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

1.2素质教育的涵义和内容

我们分析了素质的概念和基本结构以后,就有可能进一步对素质教育作深人的研究。由于素质教育是作为应试教育相对立的概念提出来的,因此,必须对应试教育的涵义与特征作出解释。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着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我们把这种倾向叫应试教育。学校体育的应试教育主要反映在重视以参加比赛为主的校运动队训练,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体育教育,我们把它称为“应赛教育”近些年我国为r克服应试教育积极采取措施,实行把体育作为升学考试的科目,学生为了取得好的成绩,积极进行练习,但仅局限在考什么练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新的“应试教育”又应运而生了面对这一问题不能不令人思考,什么是素质教育,它的涵义和内容是什么,学校体育如何进行素质教育任何科学研究,最基础的工作是对研究对象的木质作出概括,提出界定素质教育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并广泛地被人们使用,但对这一概念的涵义的认识却是多种多样究竟如何对素质教育的概念作出科学的界定.成为素质教育研究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素质教育的涵义作了明确的界定,即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木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概念是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和多年来对素质教育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出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二是从人的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从人的共性与差异性特点考虑,促使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素质和素质教育概念的科学界定及其基本特征的揭示,为我们研究素质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技能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以上素质教育概念、特征和内容的明确,为我们研究和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2学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2.1更新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上的一场变革,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前提。我国自从1903年公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并设置体操科以来到现在为止的近百年间,学校体育教育思想观念经过了六次较大的变革。20世纪初期军国民主义体育教育思想从日本出人我国,并伴随着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学校得到广泛推广。体育课主要以传授兵式体操为主。1922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壬戌学制”,宣布废除军国主义教育,由欧美的自然体育取代兵式体操,并把学校的体操科正式改为体育科。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以儿童为中心,提倡民主、自然的体育教育,主张体育即生活,强调体育的科学化、教育化,体育教学的个体化,体育教学环境的自然化,体育内容的游戏化,以自然的运动为手段,培养学生民主自由的人格。这在我国学校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我国学校体育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全面否定,学习引进了前苏联的以掌握技能为主的体育教育思想,一直到70年代我国学校体育主要是以“三基,’教学为主,以竞技运动为中心。虽然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方面有所收获,但对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方面存在一定的弊端。因此,在70年代后期有人提出学校体育应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体质教育”的观点,并在学校体育中得以实施。但由于体质教育把学生作为纯生物体强调身体训练,忽视心理和社会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产生喜欢运动而厌烦上体育课的倾向。

随着教育和学校体育改革的发展,80年代学校体育由体质教育向注重学生身、心、群全面发展的“三维体育观”演进,并在80年代后期从日本学习、引进了愉快体育的思想。愉快体育是在日本“新学力观”指导下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是根据美国卡尔•路易斯1938年提出的游戏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把握运动的特性,运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满足学生对运动的需求。日本学校体育经过十几年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过份强调学生的娱乐性而导致运动能力的普遍下降,这一问题已引起日本教育界的关注。我国学校中的愉快体育教学到目前为止人们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模仿,还没有从理论到实践上把握愉快体育的内涵和本质,很多地方的愉快体育教学变成了放任教学,难以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近现代学校体育思想观念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是我国学校体育系统性的、整体性的、实质性的改革。首先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通过体育教育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第二是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本的现代学校体育教育观,学校体育必须冲破以竞技运动为中心和片面追求金牌的模式,力争吸引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健身活动。这既是我国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所要求的,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所要求的。第三是树豆终身体育观,重视培养学生体育态度、兴趣、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使学生终身享受体育的乐趣。第四是树立学校、家庭、社会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观念,家庭和社会要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责任,形成以学校为主,以家庭和社会为辅的一体化体育教育模式。

2.2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任务

健康的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近年来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我国学生的健康状况仍令人忧虑。据调查统计,营养不良和低体重学生达32.6%,超重和肥胖学生达7.3%,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特别是心理障碍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另据上海市调查统计,中小学生心理发病率达15.04%。如何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之中,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这既是新世纪教育工作者应完成的重要任务,也是新世纪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者应努力探索的新课题。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界定的健康标准,一是身体不虚弱,没有疾病;二是心理要健康;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强。新的健康标准的提出,正在带动学校体育卫生观念与功能的转变,原有单纯注重大肌肉活动量,增强体质和提高竞技水平的办法,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和满足全体学生参与体育和健身活动的需求。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新的健康教育观,并积极进行健康教育的各项实验,把先进的知识、技术、经验和成果迅速地引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尽快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3重视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

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一个人的素质水平,实际上是他的能力结构效能的综合反映。在素质教育中寻求最佳的知识结构,实现最佳的能力结构,是学校体育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近些年国外对学生基础学力的要求和评价有了重大变化,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提到第一重要的地位,把知识、技能、理解退后到末位。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等之前,必须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为前提。这种基础学力观的排列顺序是同教学流程相吻合的。首先必须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展开思考和判断,并在这个过程中主动练习、掌握各种技能,最后达到认识和理解。通过无数次的循环,学习水平不断提高,以至上升到相当高级的程度,从而使学生由过去的“学会”变成“会学”。当然,过于强调体育兴趣、态度的培养而忽视知识、技能的学习掌握,就会导致学生运动能力的下降。因此,学习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态度有机的结合,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体育学科能力主要包括主动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等。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包括基本活动能力、锻炼能力、体育娱乐能力和体育欣赏能力等。培养学生体育学科能力,是学校体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因此,不应局限在体育教学,也应在课外体育、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全方位中进行。

2.4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树立起新的思想观念之后,必须要有一整套教育措施和方法予以保证。

首先是要构建新的学校体育与保健课程体系。依据国际上普遍遵循的课程设置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的原则,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为:小学低年级阶段以运动教育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要对运动教材进行加工,使其游戏化,通过各种游戏使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小学高年级阶段以目标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通过运动实践体验到实现目标的愉悦,逐渐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爱好和基本活动能力。中学阶段逐步实行选修课程,并随着年级的提高逐渐扩大选修的范围。强调问题解决学习、自主学习和系统学习,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自我健身的知识、意识与能力,使之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养成经常锻炼身体和自主运动的习惯。高中阶段以选修课程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适当扩大选择的运动领域和项目。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和保健的方法,形成自我健身的技能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具有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意识和本领,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第二是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现代教育要求学校体育的教材力争做到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基础性与先进性的统一,实践性与理论性的统一,趣味性与系统性的统一。重点是研究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的问题。

第三是教学方法的改革。素质教育所要求的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已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立体化的大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由注重掌握技术、技能,向注重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态度、兴趣和习惯的方向转化;由单纯强调运动成绩和达标成绩的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化;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自主活动;教师的角色要重新定位,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方法,向以师生共同活动的方法转化;由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化;体育保健理论课程要由单纯的语言讲授,向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教学转化,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和自主运动。

第四是评价方法。学校体育素质教育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学生素质发展的评价、监控体系,在评价内容上要改变以学生身体素质达标成绩的单维性评价,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等多维性评价;变注重学生运动成绩的结果评价,为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实行学生素质发展综合记录。在评价的方法上,要做到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特别是被评对象积极参与评价,这是评价科学性的重要体现。在评价方式上,根据体育特点应强调体育运动实践活动是素质评价的有效方式。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7

关键词:民办高校服务创新教师管理创新

一、引论

关于我国民办高校管理和发展的研究,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外部环境优化。认为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应同等对待,且要制定有利于民办高校发展的政策,优化民办高校发展的环境,支持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规范。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外部政策支持外,还在于内部管理的规范。第三阶段的重点较集中在民办高校发展的内部管理创新。认为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除外部环境优化、内部管理规范外,更重要的在于管理创新,以形成民办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将服务创新管理理论应用于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研究,探索我国民办高校服务创新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为我国民办高校的管理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1]

二、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概念是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上发展的。主要是利用熊比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Bilderbeek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适用于服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一般创新模型。该模型将服务创新的概念具体到四个维度,是服务创新内容的深入和细化,该模型的提出给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维度1:新服务概念。在制造业创新中,产品和过程是有形可见的,但在服务业中,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

维度2:顾客界面。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

维度3:服务传递系统。“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该维度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内部组织安排,即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企业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产品。

维度4:技术选择。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基于服务创新的民办高校教师服务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的概念及方法是面向企业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创新对企业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留和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那么,要把服务创新的理念引入民办高校的管理以增强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和形成办学之特色,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买方市场”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存在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者为吸引更多的需求者而展开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服务概念必须有新的拓展,应对入校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特色的教育服务,以吸引生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在高校,为学生提供服务的主体是教师,如何通过管理创新来培养一支符合民办高校教学特色的教师队伍,是民办高校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下面,本文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民办高校教师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民办高校教师服务管理的“四维度模型”。

1.服务概念

服务创新的第一个维度是服务概念的创新。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服务概念呢?如果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在校学生应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什么是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是-个特殊的服务产品,它有-个提供和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适应性。笔者认为,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应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适应的教育计,让学生真正地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目前,进入民办高校(本科)的学生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本科):有一定的基础,有较强的上进心,且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希望在大学阶段学到有用的知识;第二个层次(本科):基础一般,上进心一般,学习积极性不强;第三个层次(专科):基础较差,缺乏上进心,学习积极性较差。这些生源的特殊性在公办二本以上的高等院校是较少遇到的,然而,民办高校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从公办高校引入,而公办高校的生源由于录取分数线的限制,基本上要高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层次,这个高层次的教学模式用于民办高校的教学,自然会给教和学带来一些问题。据调查,在给民办高校本科学班上课时,认真学习的学生大概是1/3,较认真学习但还是到课的学生大概也占1/3,而经常逃课,即使到课也讲小话或睡觉的学生也占1/3。而在给专科班上课时,听课的可能只有1/4的学生了,绝大多数学生是在辅导员的要求下来到教室的,书包有时都不带,只带一个手机上课玩。教师在课堂上讲课,讲到中途往下一看,听课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学的积极严重受挫。有些教师在公办高校任教,到民办高校兼课,感受更深。一名教师讲,他在公办院校很受欢迎的本科课程,到了民办高校反应一般,难以达到共鸣,再给民办高校专科生上课,情况就更差了,讲课时眼睛不敢往下看,若往下看,听课的寥寥无几,讲课的兴趣荡然无存,课都无法讲下去,只好自我陶醉,望着窗外或望着天花板讲,一鼓作气地、不停顿地把课讲完,讲台上是教师大汗淋漓,声音不断地讲课,台下是讲话的讲话、睡觉的睡觉、玩手机的玩手机,真是教与学的两重天,这名教师讲,他一进专科班的教室就心里害怕,不知道这两节课如何完成。

究其原因,应是教学模式与教学对象不适所造成的,进入民办高校的本科生和专科生这个群体在学习上有他们的特殊性,最主要的特征是基础差,但产生基础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想学好,但能力有限的;有不愿意学的;有受环境影响而没学好的等。其次是学习的积极性不强,因为基础差,学习不是他们的强项,在学习上较难超越他人和超越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丧失了。对于这样的群体,用公办一本的教学模式来应用于他们,自然会产生教与学不适应的现象,其结果是学生难学,教师难教。[4]

要办好民办高校的教育,形成民办高校的教育特色,必须从民办高校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入手,应用服务创新的概念,重新设计民办高校教育模式。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和多年的教学体会,再结合服务创新的概念,提出以下三种教育服务概念:

(1)考研型教育计划

对进校的本科学生,按其高考成绩,在班级较多的专业中编-个高考分数较好、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考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班。这个班的教学模式可按公办高校教学模式实施,并且加考研指导和考研课程的开设。

(2)应用型教育计划

对于没有编入考研教育计划的其他本科学生,全部编入应用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应以应用型的课程开设为主,全面采用案例或实验教学。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重新设计,不能完全采用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

(3)操作型教育计划

对于专科的学生全部编入操作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系列的实际操作课,以动手为主。该教学计划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针对专业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为了实现这三种民办高校的教育服务概念,需要有三支不同的教师队伍来完成不同的教育计划,这也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的前提。目前,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管理,基本上采用公办高校教师管理模式,并没有体现民办高的教育特色。针对从上提出的三种教育计划,本文提出如下三种教师服务管理创新的概念:

(1)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考研型教育计划的授课和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其教学工作量应是应用型教育计划和操作型教育计划的倍数,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应有一定的学历和职称要求,其主要任务是科研工作,承担较少的理论型教学工作量,实行科研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科研主要力量。

(2)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应用型教育计划的授课任务,科研上作基本要求。其教学工作量应是操作型教育计划的倍数,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应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其主要任务是应用型教学工作,实行教学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教学主要力量。

(3)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

这类教师主要承担操作型教育计划的授课任务,科研不作要求。其教学工作量为基础工作量,对进入这个管理计划的教师也应有一定的学历要求,其主要任务是操作型教学工作,实行教学目标管理,为民办高校教学辅助力量。

2.顾客界面

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教师服务管理创新的顾客界面呢?笔者认为,以上三种教师服务管理计划的管理目标、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的创新性设计就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的笫二个维度。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是提供给民办高校教师的具体管理服务。此三个教师管理计的建设和实施,可以满足民办高校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其原有的基础上真正地学到知识和技术,使教与学有机地结合成一体。

3.传递系统

服务创新的第三个维度传递系统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即实现服务创新概念和计划的组织保证。那么,在民办高校中实现教师管理创新的传递系统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实现的传递系统和组织保证是学校与学院两级教师管理组织。民办高校的现有教师队伍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公办高校的退休教师;二是公办高校的兼课教师;三是民办高校的自聘教师。前两类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经验自然只适应于笫一种教学计划,笫三类自聘教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也很大程度受一、二类教师的影响,与一、二类教师的教学模式基本无异。所以,要实现民办高校教师管理创新,实施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学校与学院两级教师管理创新至关重要。[5]

4.传递技术

传递技术的选择是服务创新的笫四个维度,在民办高校的教师管理创新中,其主要体现在科研型教师管理计划、应用型教师管理计划、操作型教师管理计划管理技术的选择和创新。如何充分地应用现代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先进技术对三种教师管理计划进行高效率的管理是民办高校教师管理中一个重要研究课题。[6]

参考文献

[1]aa,w。vander&elfringt。Realizinginnovationinservices[J]ScandinavianJournalofmanagement,2002(18):155-171

[2]Gadrey,J。,F。Gallouj&o。weinstein。newmodesofinnovation:howservicesbenefit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Serviceindustrymanagement,1995(3):4-16

[3]Bartvanark,LourensBroersma&pimdenHertog,Servicesinnovation,performanceandpolicy:areview[eB/oL]http://www1ggdc1net/pub/SiiD_papers/synthese%20paper1pdf,2003

[4]孔颖.我国民营高校发展中的热点研究问题.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8(1):18-22

[05]孙广勇.民办高等教育的地位变化与政策调整.高教探索,2008(3):84-88

[06]周彬.民营高校办学策略探析.河北工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3):34-37

作者简介: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8

关键词:学校体育;理念;观念;概念

自上世纪末的后五年起,我国的相关文章中出现了“理念”一词。时至21世纪初的今日,各行各业均在使用“理念”一词。我们学校体育界也同样在频繁运用这个词。“理念”一词,含义是什么、为何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在人们还没有采用“理念”一词之前,类似的用词是什么?查阅学校体育的相关文章,可以发现是“观念”,再向前一段时间,就要算“概念”。那么这三个词语又有何种联系及区别?

本文试图就这几个问题作一探讨。作者力图从理性上把其作为一种学校体育的文化视点,结合当前学校体育改革实践及理论来论述。更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同行关注。

1 对三个语词的考察

1.1 词意考查 理念1983年1月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还未收录“理念”词条。1992年版的《新现代汉语词典》将“理念”注释为观念,如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辞海》指出,“理念”为旧哲学之名词,柏拉图哲学中的“观念”通常译为“理念”。而康德、黑格尔等人的哲学中的“观念”指理性领域的概念,亦称理念。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哲学大师们并没有对“理念”有一个统一的概说,而却与“观念”、“概念”有着相似的用法;当代中国人仅在十多年前才开始使用“理念”的。

人们现在对“理念”的认识,剔除了古代哲人过分强调的哲学思辨及复杂多义的成分,把它相对简化为“人们经过长期的理性思考及实践所形成的思想观念、精神向往、理想追求和哲学信仰的抽象概括。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理念”:是诸理性认识及其成果的集大成。它既包含了认识、思想、价值观、信念、意识、理论、理性、理智,又涵盖了上述思维产品的表现物,如目的、目标、宗旨、原则、规范、追求等,而后者使“理念”这一抽象的概念具有了直观的形象,能更真实地反映和表现“理念”的内涵。这样一种界定也较好地解释了当今社会人们何以如此广泛地运用“理念”的词意原因。

观念《辞海》将其注释为看法、思想。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概念《辞海》将其解释为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概念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

1.2 学校体育界对三个词语的实际使用 20世纪80年代初,林笑峰先生率先提出了体育的概念问题,把体育定义为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这对于后恢复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起到了积极作用。随之,引发了一场持久的体育概念大讨论。“概念”一词,是这一年代的热点词汇。

90年代初,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人,许多专家学者从新的视野来认识学校体育,提倡从单一的生物体育观念向生物、心理、社会三维体育观念转变。紧接着的又有终身体育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的深入探讨。“改革首先需要转变观念”成了人们的共同认识。

新世纪初,“理念”这个词被学校体育界内普遍使用。如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思考、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等。考察那些使用理念的文章,我们有这样的发现:多数作者在体育理念使用中,回避了对这个词语本身作必要的说明和界定。这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相当多的作者视体育理念如同体育观念、体育思想一样使用,自然不必解释。二是体育理念”一词的偏爱。念确实是个与体育观念等词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有着难以言传的新意。不管哪个原因,这种现象都显示了人们对“理当我们的视角锁定在“概念―观念―理念”的链上,我们可以捕捉到我国20多年来的学校体育改革的走向轮廓,而学校体育改革的实践又引领着人们使用热点词语的变化。这真是一个有趣而又耐人寻味的现象。

2 三个热点语词使用变化现象的探讨

2.1 社会大背景的影响 如果我们的视线上移到我国的社会大背景上,就会很清楚地看到整个社会的热点语词使用的变化。学校体育与全社会两者之间使用的热点词汇及其变化的同步化,显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紧密,也体现了学校体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的探索精神。

2.2 学校体育改革实践智慧的展现 近二十多年是我国社会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带来了对诸如“体育”、“学校体育”的不同理解;处于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们对“体育”、“学校体育”又有不同的追求。然而,人们还是偏爱按传统的习惯――用下定义的方式来阐述“体育”、“学校体育”。这样就形成了相关的“概念”泛化,也造成了体育工作者的困惑。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步认识到这种“概念”的泛化,其实是各种人们观念的不同、追求的相异。于是人们开始相应地用“概念”、“观念”、“理念”这三个含义相近的语词分别来表示、称呼各自的见解及追求。

2.3 科学术语单义化的趋势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西方学术典籍和现代科学技术被大量介绍到中国。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填补汉语文言词汇中巨大的术语空缺,学术界就创造出大量的新式词汇,从而形成了现代汉语。正如王力先生所总结的那样:“现代汉语新词的产生,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尽量利用意译;第二个特点是尽量利用日本译名。”本文中频繁出现的“概念”、“体育”,也都是直接从日本译名借用过来的。但这个造词的过程也是充满了用词的矛盾、混乱:往往同一语词,几乎用之者一人一义,十人十义,令人迷离恍惚。不过,更为值得注意的是,一批科学学术术语在译成现代汉语过程当中已出现少义化及单义化趋势。正如刘立群博士说的:英语“1aw”词分别被译为现代汉语的“法律”、“规律”、“定律”等词,就是这种单义化的突出表现之一。“概念”、“观念”、“理念”这三个语词的同时存在并且为人们热用,也正符合目前科学术语单义化的趋势,同时也给人们留下了进一步对这三个语词做出单义化假定的课题。

3 对三个语词的剖析

3.1 三个语词的单义化假定及其关联 从哲学的角度看,语词主要有三大类:专名、类名、理论术语。古代《墨经・经说上》称:“名:达、类、私。”专名(私名)仅指一个特定的对象。类名则指一类事物、一类性质、一类动作等。理论术语即指人们在进行各种理论探讨中所发明、使用的语词,亦称达名、哲学术语。同样从哲学研究层面上看,语词主要存在三类词义:字面义、内涵义、外涵义。专名有两层词义:外涵义和字面义。类名有三层词义:外涵义、内涵义和字面义。大多数理论术语只有两层词义:内涵义和字面义。对于类名及理论术语中的合成词来说,其内涵义与字面义往往会不一致。“概念”、“观念”、“理念”这三个语词属于理论术语。现对这三个语词作如下单义化的假定。

概念一词中的“概”为要略、概括;“念”为考虑、念头。“概念”一词的字面义是头脑中所概括出来的一类东西。其内涵

义是反映、概括一类实际存在事物的特有属性。观念一词中的“观”为观察。“观念”的字面义是观察事物的总看法。其内涵义是人从某一视角观察事物的总认识。理念一词中的“理”为理想、理应。“理念”的字面义是理应的看法;其内涵义是对事物理性的思考及其向往、追求。

上述三个语词有着不同的含义,但又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可简约示意为:

概念(事物的实然状态之抽象)一一观念(视角转换下的界定)一理念(事物的应然状态判断)

某一概念,是在原有观念视野下对事物的实际状况的抽象表达,也隐含着相应的某种理念。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视点会变化,视角会转换,继而产生新的观念,也会相应提出新的理念。虽然,只有当某一概念所指称对象的实然状态普遍地发生变化之后,概念的内涵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但是,若非有识者不断向原有的观念提出挑战,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念,原有的观念就难以改变,更难指望新的概念的出现。进一步也可以这样说,对诸如“什么是体育”问题(即概念内涵义问题)的追问,只有在一定的“社会模式”中才有可能得到一个暂时的回答,在不同的“社会模式”中则会有不同的回答。

3.2 三个语词的分说

3.2.1 反思“概念” 正确认识、运用体育概念,有利于体育学科建设及体育学术交流。改革开放之初的体育概念的讨论所引发的学校体育改革即显示了这方面的作用。但体育概念讨论至今,尚无一个定论、体育这一概念有多重含义、常易发生歧义等又昭示了概念的复杂性。依照本文以上论述的思路,与其说概念的复杂性,毋宁说以往在使用“概念”、“观念”、“理念”这三个语词上的混淆。

体育这一语词,是一个类名词。其字面义是身体的教育。体育发端于工业革命时期,原先称呼为体操。当工业文明跃过其早期的偏颇(即指人类智力在文明发展中地位急增,而人类肢体、体力功能被机器工具等取代,导致“体育”在社会中地位的衰落),日益走向完善之时,以人的身心和谐发展目标的现代教育体系应运而生,并从中产生出作为教育范畴的现代体育概念(p.e)及其实践形态――学校体育。这时的体育概念的内涵义就相当于其字面义。但是,20世纪初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开始使体育溢出了教育的范畴。特别是近30多年来,国际上不仅体育教育面目一新,大众体育异军突起,竞技运动更是突飞猛进。整个世界的体育面貌已是今非昔比,“体育”一词的内涵和外延都已起了变化。周西宽先生认为,原有的“体育”(p.e)成了狭义的体育概念,事实上存在着一个总概念的体育,并把其简述为:“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此时的体育的内涵义就与其字面义不一致了。

从哲学、逻辑学方面来说,概念作为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其内涵只能根据它所指称的对象的“实然状态”规定,即对既成事实的概括,然后按照逻辑学下定义的规则,提示它与同一属概念下的其它种概念之间的差别。这就是科学理论中的概念,或者说是概念的一般定义。但是,在实践理论中另有定义性的陈述。而这种定义性的陈述与概念的一般定义是有差别的。著名分析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在他的《教育语言》一书中认为有三种定义性陈述。1)规定性定义:指创制的定义,也就是所下的定义,在同一著作中要求被界说的术语始终表示这种规定的含义。2)描述性定义:指适当描述被界说的对象或使用该术语的方法。3)纲领性定义:它或明或暗地说明“事物应当是什么”。据此,教育家陈桂生论述,许多不同的教育著作对同一教育概念(如课程、教学)所下的成打的定义,其实未必都是真正的定义,而是关于某种教育问题的新价值观念。它们实际上是不同学者倡导的“好课程”、“好教学”观念,是关于它们的“应然状态”的判断,属纲领性定义,也属于对课程和教学的理念的表述。陈先生还进一步指出,在教育学陈述中出现的教育诸概念“泛化”现象,主要原因是教育“理念”与教育“概念”的混淆,尤其是以教育“理念”代替了教育“概念”。

我们学校体育界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体育是身体教育或体质教育”,这不能算是对体育下的一般性定义,而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的定义,是针对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学校体育的“应然状态”的一种体育理念。这种理念,在实践中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实践的深入,也必然要被另外的理念所取代。又如,“竞技运动”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体育理论界把其定义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身体能力、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比赛。”实际上,这是一个规定性的定义,有其使用的限定范围。科学的定义应是对历史的现实的竞技运动全部事实的概括。正如周爱光先生所指出的,竞技运动的(科学)定义,应把“大众竞技运动”和“学校竞技运动”包括进去,解释为:“一种具有规则性、竞争性及挑战性、娱乐性和不确定性的身体活动。”再如,有这么两条有关篮球的定义。我国教科书上是这样陈述的:“篮球是用手投篮,以得分多少决定胜负的集体运动项目。”而美国nBa教练员托尼来华讲学时说:“美国nBa认为篮球的本质是通过篮球运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实际上,前一条定义是属于描述性定义;后一条定义应属于纲领性定义,表述的是一种篮球运动的理念。

概念的一般定义就是概括实际存在着的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即其内涵义)。那么,总概念的体育能否成立,关键就要看其包括的各对象(即其外延)有否共同的本质属性。对此,有不少的研究者都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且也尝试做出了基本一致的一般定义。如张洪谭教授定义:“体育是旨在强化体质的一切非生产性的人体活动。”又如博士生唐炎近期做出的概括:“体育是以发展人的自然属性为目的的身体活动。”在总概念的体育确立的条件下,学校体育的描述性定义是整个大体育在学校中的反映、缩影;一般定义是通过身体活动进行的教育。

3.2.2 重视“观念” 小概念的体育(p.e)发展成为总概念的体育,这是基于事物发展、变化后对其共同本质属性的概括抽象之结果。同时也可以说,这是人们从过去主要从生物学、教育学层面去认识和界定体育(p.e),转移到从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视角来综合观察和界定体育总概念。正如刘吉同志所说:跳出体育看体育,这是对体育加深认识的重要方法。所谓跳出体育,主要是指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对体育这个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多视角、多层面的“全息”透视。

3.2.3 善用“理念” 人们广泛使用“理念”一词,除了上文提到的词意方面的原因外,还跟当今社会的转型、知识观的转变及改革实践的深入相关。以前,我们常被提问或自问:“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知识”、“什么是体育”。结果是非但回答不准,而且还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定义,并由此发生了无结果的争论。久而之,谁听到这样的问题,内心都不免心烦、困惑、胆怯。现在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了其根源在于我们一时说不中那个惟一的本质,而人们却偏爱于用下定义的方式来回答。“什么是某某”,这种问法本身省略了任何的语境,不是期望一个具体的人带着个人的成见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期望一个具体的个人一下子能够超越任何语言、文化背景的限止直接切中“某某”的惟一本质。于是,人们聪明地转变了提问方式。上述的问题被转换为:“你对某某是怎样理解的”。这样一来,谁都乐意或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这个问题了。“理念”一词,正好承担起这样的回答,人们纷纷使用“理念”,来展示他们的思想观念、理想追求。

人们在使用理念一词时,也要注意:一是与概念一词相区分,二是要善用理念。2004年第6期的《中国学校体育》发表了卷首文章:试论学校体育新理念中的“度”。此文针对当前实践中一些同志在更新和落实理念时产生的种种不当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正确把握理念的“度”,也就是要善用理念。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9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100025)

摘 要:本文从政府层面的政策文件和规范以及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等两个方面对优质课程资源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质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标准,希望能为后续的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厘清思路,提供参考。

关键词:优质课程;概念界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G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7-0212-04

收稿日期:2015-02-15

基金项目:本文是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DHB12111

作者简介:秦立栓(1965-),男,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研究;郑丽(1966-),女,河北石家庄人,教授,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教育管理研究。

关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和研究,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政府层面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文件和规范,学者们也纷纷就优质课程资源的界定、建设理论、技术实现、优质课程群的研究及建设、优质课程教学模式、优质课程网站、优质课程引进与共享以及优质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1.政府层面的政策文件和规范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1],要求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这一通知标志着我国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正式启动。在该通知中,教育部首次提出了精品课程的概念。所谓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2003年7月,教育部又推出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2]。该文件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对精品课程评审的说明,其次是对评审指标及内涵的解读。评审指标共有一级指标5项,分别是:教学队伍(20分)教学内容(22分)教学条件(20分)教学方法与手段(18分)教学效果(20分)。另外还有100分的课程特色项目。对于上述一级指标,文件又进一步地划分为14项二级指标,用以对申报精品课程的各项目进行全面细致地评审。

2005年7月,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5)》[4]。其评价指标中的一级指标仍然由5项构成,但是与2003版不同的是,教学内容一项的分数上升为25分、教学条件一项的分值则下降为17分,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软资源的重视。另外,特色项目中原有的100分仍然保留,但其被细分为了两个部分,除了按照特色打分外,对“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的评审占了其中的20分。

2006年4月,教育部出炉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5]。与2005年版本相比较,2006版指标体系中,部分内容有了明显的变化,包括分值、新增指标、观测点、评估标准等。在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方面,2006版强调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方法的改革;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协调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并做好与课程的整合。“教学方法与手段”一级指标的分值上升为24分,其中“教学设计”二级指标突出了“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观测点,其评估标准为“重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设计。”在“教学手段”二级指标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被作为主要观测点提出。

2007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7)》[6]。与以前的版本相比较,这一版本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其“教学内容”一级指标的分值已经上升为27分,而教学条件的分数进一步下降为15分,反映出教育部对精品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视程度。另外,“特色及政策支持(100分)”一项中对“所在学校支持鼓励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措施得力”的评审占了其中的50分,比例进一步加大。

2008年,教育部颁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8)》[7]。虽然与以往版本相比较,2008版未作重大调整,但指标中所涉及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准确、重点更突出、内涵更清晰、要求更具体。例如:2o08版中提出在教学设计中必须重视研究性、探究性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在该文件中,国家精品课程被定义为“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它是高等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与深化教学改革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系统的课程建设,是优质课程资源,其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水平、有特色、可示范、能推广、受重视”。另外,与之前的版本还有一个不同在于最后的“特色、政策支持及辐射共享”项目。分值仍然为100分,但是非常突出的是“辐射共享措施有力,未来建设计划可行”被明确提出,并占到了该项中30%的分值,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资源的辐射作用以及能否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共享的重视程度。

2010年,教育部公布了《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10)》[8]。与2008版相比,2010版中“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二级指标中更加突出“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人员配置与青年教师培养”,其分值与原来相比提高了50%,显示出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师整体队伍的重视。另外,针对“网络教学环境”二级指标中的“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观测点,2010版更加突出了“辅教、辅学功能齐全”;针对“录像资料评价”二级指标中的“课堂实录”观测点,2010版虽然分值没变,但其评审标准及要求大大加强,增加了“能有效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地对问题进行深入浅出的阐述,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内容娴熟、信息量大;课堂内容能反映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的新内容,表明教育部对精品课程建设尤其是其网络教学环境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为学生提供更加实际的辅教、辅学功能,便于广大学生在更为广泛的时空范围内进行自主学习。

2011年7月1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9],指出要“引导高校加强课程建设,形成一批满足终身学习需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网络视频课程和一批可供高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免费使用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文件的建设内容一项中,明确提出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的意见。2011年10月12日,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10],就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1)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内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包括精品视频公开课与精品资源共享课,是以普及共享优质课程资源为目的、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服务学习者自主学习、通过网络传播的开放课程。“十二五”期间,教育部计划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其中2011年建设首批100门,2012—2015年建设900门;同时计划建设5000门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和运行机制。提出了“政策与经费支持、技术与系统保障、监督与管理、推广与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五项措施。(3)组织管理。教育部提出了具体的组织管理意见。

2012年5月21日,中国教育部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11],明确提出: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将组织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共享系统……实现课程的基本资源免费共享、拓展资源有条件共享,保证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便捷获取和使用,满足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多样化需求”。

总之,通过对自2003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及相关政府部门颁发的政策文件和精品课程建设规范等的梳理,可以看出国家对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和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推广共享应用的决心。为了确保该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教育部也推出了一系列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保障措施。所有这一切都将对促进我国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利用发挥重要的作用,满足学习型社会人们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多重需求。

2.学界的主要研究领域

2.1关于优质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

关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学者们有着多种解读。范兆雄副教授在《课程资源概论》一书中指出,“课程资源是指供给课程活动,满足课程活动所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构成课程目标、内容的来源和保障课程活动进行的设备和材料”[12]。华东师范大学的吴刚平教授认为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13],徐继存,段兆兵等将课程资源定义为“是课程设计、实施、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14],黄晓玲将其界定为“是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系统物质、能量和信息等结构元素的源泉,是课程实施中富含潜能的内容系统和活动支持系统,是课程实施得以高效开展的依托和保证”[15],杨小微则认为,课程资源“是有利于滋养和培育人的身心素质的各种物质的和精神的‘质料’和条件”[16]。刘中顼在《优质课程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之良方》[17]中,将课程资源分为软资源和硬资源两种类型。认为“课程资源中材质性的资源,诸如设施、设备及教学环境等,属于硬资源范畴;而课程资源中发展性的资源,诸如教师、教材及课程本身等,属于软资源范畴”。作者通过研究高等教育发展史得出结论:决定教育质量的,不是课程硬资源,而是课程软资源。

虽然上述各位学者对课程资源的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但其本质实际上是一致的。我们认为,课程资源,尤其是优质课程资源,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优质课程资源是展示教师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为学习者提供优质教学内容和服务的资源。

目前,国内外一流大学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均非常重视,推出了一批优质的视频公开课程,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国外的如耶鲁大学公开课程、麻省理工大学公开课程、哈佛大学公开课程、斯坦福大学公开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开课程、卡内基·梅隆大学公开课程等;国内的有清华大学公开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公开课程、华南理工大学视频公开课程以及其他国内重点大学如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制作的视频形式的网络公开课。除了优质视频公开课程以外,优质课程资源还包括课程建设所涉及到的很多内容,如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管理等。在我国,优质课程是以精品课程作为基本形式进行体现的。虽然优质课程的范畴远远大于精品课程,但为了引导高校教师的课程建设方向,实现在公开、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统一的评价标准,国内的优质课程基本上是按照精品课程为标准进行建设,并按照级别的不同分为校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以及部级精品课程等多个层次。

2.2关于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研究

针对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问题,学界给予了高度关注。

周明圣,蒋平在《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困境与对策》[18]一文中分析了搭建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困境,认为:精品课程网站质量建设滞后,降低优质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完善的检查和评价机制缺乏,部分精品课程资源精品不“精”;精品课程资源宣传力度不大,优质教学资源互动平台发展受限。针对上述问题,两位学者提出了四项解决对策。

刘中顼[17]认为“优质课程软资源存量不足与配置不均是制约教育公平的瓶颈”,而解决配置不均问题的最有效举措,是优质课程软资源无校界共享。

徐丹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研究》[19]中提出,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主要有二:降低课程成本,提高教育经济效率是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直接目的;提高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的终极追求。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周子游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部级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研究》中,通过对部级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状况的调查及研究,指出“共享理念缺失,共享运作模式不成熟、共享资源建设存在不足”是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的主要问题[20]。他认为,自2003年4月我国精品课程项目启动以来,共建成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0284门,其中部级精品课程3835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持续的重建设轻维护、重评比轻共享的风气一直阻碍着精品课程的开放与共享工作。

全国政协委员刘晓在2012年全国两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比较之下,我国高校的网络公开课程无论是数量还是社会效应远不及国外名校。虽然,我国多年前就实施了高校建设精品课程并上网向社会公开的举措,但上网和利用的情况都不尽如人意,有的是死链接,有的长时间内容无更新,产生的社会影响较之国外一流大学差距很大”[21]。对此,刘晓委员积极支招,他建议教育部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网络公开课程平台的建设与管理,组织人员整合国内外一流大学免费开放的优质课程资源,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分门别类进行展示。同时,组织人员系统、准确地将外文版的世界一流大学免费开放的公开课程翻译成中文,免费向所有学习者开放。此外,抓紧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加快我国“985、211”大学建设并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其优质课程的进程。

通过对上述学者以及其他更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发现,我国目前精品课程存在共享资源的利用率低,参与学习讨论的学生较少,课程影响力不足,普通高校学生对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并不十分了解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在今后花大气力进行解决。

总之,优质的课程资源在建设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是国内外名师名家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中不可多得的瑰宝。为了更大限度地发挥这些优质课程资源的作用,满足不同地域范围内各类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对优质课程资源可共享性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只有能够被学习者方便地获取和共享学习,优质的课程资源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2.3关于优质课程资源质量的评价研究

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能力,教学测量和教学评价有着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是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古往今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我国教育部人事司组编的《高等教育学》中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学测量就是一种判断事实的活动。它用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如实地描述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水平[22]。对高等学校而言,教学测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学生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进行测量。教学评价则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22]。如果没有有效的、科学的课程评价、反馈机制,就很难客观、公正地评价教育资源共享所取得的成效[23],课程改进也将失去客观依据。

西北大学周超在其硕士论文《课程评价理论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究》[24]中认真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课程评价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国外的六种评价类型和九种评价模式。针对部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通过对比国外先进成熟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周超认为目前精品课程评价体系中存在行政化色彩比较浓重、评价标准单一、评价主体单一、评价手段和方法单一等不足和缺陷。

彭欢燕、周子游、周超等人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我国的精品课程质量评价更多的是在申请称号之前,还没有建立动态的评价体系和过程性评价。对于已经成功地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而言,由于缺乏后续的考核评价以及落实情况检查,因此影响了精品课程资源品质的可持续提高和发展[20][24][25]。

国外学者对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课程质量评价的研究开始的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课程评价之父”泰勒曾把课程与教学评价看作是“对课程与教学目标实际达成程度的描述”。美国课程评价专家克龙巴赫(L.J.Cronbach)指出“课程改进、针对学生的决定、行政法规”是课程评价的三种功能。关于评价模式方面,泰勒提出“目标达成模式”,斯太克提出评价的“外貌模式”,古巴、林肯提出“回应模式”等。《一项评估学生关于远程教育课程质量意见的工具开发》(DevelopmentofaninstrumenttoassessStudentopinionsoftheQualityofDistanceeducationCourses)《西印度群岛远程教育中心大学的课程开发和实施的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incoursedevelopmentanddeliveryatthe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DistanceeducationCentre)旨在通过一定方法获得学生对教师和课程的反馈、评价,以此为据更新课程资源,保证网络课程资源的质量。《高等远程开放教育课程的网站质量评估》(assessingtheQualityofwebSitesUsedinHigheropenDistanceeducationCourses)通过对希腊开放大学教育网站计算机科学课程两个模块质量评估经验的总结,介绍目前可用的质量评估方法,以及评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指出为取得较全面的评估数据,建议教育机构应将整体描述和检验、测试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25]。

除了上述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外,教育部以及其他一些相关的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精品课程的评估指标和政策、规范等,为学者们开展研究和广大的教师进行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提供了准绳和依据。综合上述政策和理论研究的梳理,我们提出如下优质课程的评价内容和标准,见表1。

总之,关于优质课程资源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优质课程资源概念的界定、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以及优质课程资源的评价内容和标准等几项研究进行了综述和界定。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优质课程资源本身的质量及评价,以及其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合作建设并得到卓有成效的共享,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在现实应用中也还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为本课题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和切入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

程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3433188.htm

[2]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eB/oL].

http://wenku.baidu.com/view/892fce2eb4daa58da0114a08.html.

[3]黄硕,项国雄.国家精品课网站建设现状研究[J].现代教育技

术,2008(5):99-103.

[4]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5)》.[eB/oL].http://

wenku.baidu.com/view/1635285bbe23482fb4da4cea.html.

[5]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6)》.[eB/oL].http://

wenku.baidu.com/view/fd769dc76137ee06eff9187f.html.

[6]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7)》.[eB/oL].http://

lnen.cn/upload/file/070517084933830.doc.

[7]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08)》.[eB/oL].http://

bjedu.gov.cn/image20010518/651897145573507072/34880.doc.

[8]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2010)》.[eB/oL].http://wenku.

baidu.com/view/1d9f3c9851e79b89680226ef.html.

[9]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

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http://wenku.baidu.

com/view/f5a01f36eefdc8d376ee328d.html.

[10]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

http://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

201111/126346.html.

[11]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eB/oL]http://moe.

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843/201206/xxgk_

137250.html.

[12]范兆雄.课程资源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3]吴刚平.课程资源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2001(9):59-71.

[14]徐继存,段兆兵,等.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J].学科教育,

2002(2):1-5.

[15]黄晓玲.课程资源:界定特点状态类型[J].中国教育学刊,

2004(4):36.

[16]杨小微.课程:学生个体精神生命成长的资源[J].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108-113.

[17]刘中顼.优质课程软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是促进高等教育公

平之良方.现代大学教育,2012(5):8-13.

[18]周明圣,蒋平.高校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困境与

对策.中国大学教学,2008(11):76-78.

[19]徐丹.高等学校课程资源共享研究[D].中南大学,2002.

[20]周子游.部级精品课程网络共享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

2012.

[21]刘洋,陈娟.让公众享受更多免费优质的大学课程.人民政协

报.2012年3月14日.第B05版.

[22]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

[23]尚玉梅.高等教育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24]周超.课程评价理论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的应用研

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7.

[25]彭欢燕.高等敎育网络课程资源的可共享性[D].中南大学,

校本课程概念界定篇10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刻理解,是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什么是校本?有人把它更简练清晰的表达为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是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在学校中,是指要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学校自身的问题,要由学校中人来解决;基于学校,是指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所开展的一切活动。理论界对于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定位:一是校本的课程开发,二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是一种绝对意义上的课程开发,是学校对课程进行独立自主的开发,目前,这种课程开发对于学校来说并不适合,能够进行绝对意义上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几乎是不存在的。与此相对应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大多数学校而言则具有普遍性。目前比较认同的校本课程开发的定义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教学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理论基础

现代数学教育理论与新的学习方式。⑴问题解决: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是指综合地、创造性地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去解决那种并非单纯练习题式的问题,包括实际问题和源于数学内部的问题。⑵做数学: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⑶现实数学教育:情景问题和数学化是现实数学教育思想体系中重要的概念。它们既是获得数学概念、数学方法的源泉又是应用这些概念和方法的领域。

三、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

⑴丰富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有个性地发展。⑵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新课程的实践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⑶实验国标教材校本化处理的原则和策略,落实知识内容领域的课程目标。⑷实验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内涵的理解、素材开发的原则及教学策略,落实该领域的课程目标。

四、数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