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十篇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十篇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2:41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1

关键词:思政元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教学;考核方式

当前高校艺术教育大力推行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新时期高校美术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探》中提到美术史课程要实现与思政教育的同向同行,必须立足于时代特色,从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思考[1];《艺术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研究》以艺术课堂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为研究对象,结合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个性特点,提出了现阶段通过艺术课堂应加强艺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等[2]。本文重在研究如何把思政元素很好地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堂。十八大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提出的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3]。这些为本次教学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将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堂是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中得到升华的一种课程路径探索,能实现美育、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教学目的。

一、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本课程需要主讲教师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等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的教学[4]。首先,本课程教学改革应明确课程定位,即是以专业知识为主、思政为辅。既不要把工艺美术史课上成思政课,又不能让工艺美术史只停留在“技术”和“史料”的层面。其次,教师需要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调整中国工艺美术简史的教学大纲,打造师资队伍,实施课堂教学、课程考核及教学评价等,完成此次课程改革。

二、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教学的路径

(一)挖掘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探索两者的“结合点”教师先要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找到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与社会现实、学生思想动态的契合点,把工艺美术史里的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如夏商周青铜器、战国的漆器、秦代兵马俑、唐三彩无不让世界称奇,让中国人骄傲和自豪。本课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流失海外的艺术珍品,教师应让学生了解其历史背景、谈想法、出主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国家强烈的责任感和爱国之情;找到古代工艺美术作品中具有绿色设计、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系统化设计、科学设计等因素的作品,如彩陶中众多人性化设计的例子[5]。汉代长信宫灯是利用虹管灯的原理,把产生的烟雾通过青铜制作的宫女的衣袖和手臂进入宫女的体内,达到了减少烟雾,让室内清洁的目的,这是绿色设计的典范。长信宫灯的灯罩可以转动,调节光线的强度和角度,这又是科学设计的范例。还有如西汉九子漆奁的系统化设计、东汉马踏飞燕中完美的力学原理等。学生对这些工艺美术赞叹不已的同时也可以从中获得极大的启发,再用于今天的创新设计中。

(二)探索适宜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找到的“结合点”实施教学首先,撰写新的教案,包括课程切入点、德育元素应用、教学内容、方法及实施过程。教师应注意工艺美术教学中思政元素融入的时机要适当,并对德育元素进行合理和节制的使用,坚持德育元素和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有机融合的原则。其次,在教学课程中注意教育方法的艺术性。教师在讲授工艺美术知识时可以为学生提供精美的工艺美术作品,增加课程的形象性。如讲述商代妇好墓的发掘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的艰辛工作和敬业精神、西汉霍去病墓石雕体现的家国情怀、陕西人民用生命保护昭陵六骏的英勇事迹、元代黄道婆对中国棉纺技术的巨大贡献、明代家具在世界家具史上的卓越地位等,以此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感染性,强调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丰厚积淀下,中国的工艺美术技术需要薪火相传,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承担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任务。最后,教师团队在课后作业的设置方面也应做一些调整。如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几人一组,每组形成一个团队。教师把思政元素和工艺美术结合的内容以一个个课题的形式安排给每个组。组里的成员自行分工,有的查阅资料、有的对总体教学进行设计、有的整理和消化资料、有的制作课件、有的演讲等,之后每个团队学生代表在课堂中用20分钟展示。形式不限,学生可用传统授课方式、访谈方式、辩论方式等进行展示。学生把中国工艺美术史的学习和思政相结合,转化成主动性的学习和探究,通过教师倾听、学生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来完成课堂作业。这种方式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学习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的主动性及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在中国工艺美术间史课程中接受思政教育的抵触心理。

(三)探索适宜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的考核方式第一,我们对学生的平时成绩的评定发生了变化。除了一些平时的习题外,教师应结合各种课堂教学方式进行现场评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第二,教师应对期末考试进行改革探索,即把思政和工艺美术结合的内容形成各种题目,用答辩的方式进行。因为学生人数较多,答辩教师人数不够、上课时间不能统一等诸多因素,这种考核方法未能坚持下去。目前,我们采取了在期末试题中增加思政元素比重的考核方法。如“请列举中国古代工艺技术处在世界前列的工艺美术作品并简要分析。结合你的专业谈谈当今工艺美术设计如何做到发展与创新”等,让学生对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堂有足够的重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思想道德修养。

(四)课后教师记录典型的教学案例,调整和完善教学手段,进行课程反思因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是新生事物,没有旧例可循,教师在探索过程中应经常总结和反思。对于对融入课堂效果很好的思政元素,教师课后应整理归纳,对典型的教学案例进行记录、分门别类和完善,整理成教学案例库。其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教学评价及反馈分析教学效果,反复比对,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在以后的工艺美术史教学中灵活使用。另外,笔者也把思政元素和工艺美术结合的题目做成了试题库,用于学生课后作业和期末考试中。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改革在学校实施了一段时间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看,此种教学方法行之有效,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如艺术教师在思政理论方面的欠缺、对思政元素植入课堂中“度”的把握都是一个尚未突破的问题。

三、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程教学的创新点

(一)实现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笔者在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课堂实践过程中,对教学行为、学科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反思、研究与改进,从而形成较系统的、科学的教育思想,并逐步形成课程思政课题“思政元素融入中国工艺美术史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一方面,教学为课程思政课题明确了方向,提出了问题,也成为科研成果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科研成果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让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采取“二旧化一新”的创新思维模式思政和中国工艺美术史分开来是两个“旧”的元素,但它们融合起来可以形成“新的”元素。这些旧元素看似不是太调和,但找到它们的契合点,就会让它们焕发出新的生机。如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对工艺美术作品的正确审美和评述、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工艺美术人性化设计的讲解、对学生爱国思想、民族精神的培育融入中国工艺美术的史料分析等。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2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研究;实践

[abstract]thecourseofarchitecturalaestheticsisanimportantpartofarchitecturaltheorycourses.itisanimportantsummaryofarttheoryondesigningpractices,andalsoanimportantwaytoguidedesigningpractices.Basedonthequantityof16classesasanexample,andaccordingtothereferencematerial,thepapersummarizedtheteachingcontentwhichcanbecarriedoutandcurriculumevaluationwayofthecourse.

[Keywords]architecturalaesthetics;teachingresearch;practice

1.引言

当今我国的许多高校建筑学专业都开设了一系列建筑美学类相关课程,如东西方建筑史学、建筑赏析、建筑美学、建筑表现等。这些课程,有侧重于美学理论研究的,如建筑美学史,也有重视实践操作的,如建筑表现。美学类课程的积极开设,是提高学生专业美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设计实践与美学艺术的相互交融实现的重要途径。

《建筑美学》是建筑美学类相关课程组成部分之一,课程性质是理论与设计实践并重。《建筑美学》课程何时开设,以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例,一般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学习东西方建筑史理论知识,然后在中高年级阶段学习《建筑美学》,一方面深入消化中西方建筑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建筑美学鉴赏、分析与设计能力,专项总结了重要建筑设计规律与手段,以理论指导学生建筑设计活动,提高创造水平与设计能力。

《建筑美学》的课时量,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该课程性质一般为选修课,课时量最少可为16学时,多至32学时不等。《建筑美学》课程的参考资料比较丰富,目前比较多用的教材,如曾坚编著的《建筑美学》、沈福煦编著的《建筑美学》,还可参考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部分内容,另外侯幼彬编著的《中国建筑美学》,对于研究中国建筑美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筑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受其课程性质与课时量多寡的影响,不同院校该课程的采用学时量或许不太一样,选取的资料也多样化,因而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形式没有固定的范本。本文以16学时量为例,根据前述参考资料,研究了《建筑美学》课程可编制的教学框架与总体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与考核模式,同时考虑以一定期限为实践阶段,以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与结果反馈,逐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达到最佳效果。

2.教学内容与考核形式

2.1教学内容

综述前文所述相关参考资料,结合16学时课时量要求以及教学进度安排,初步确定《建筑美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框架以及章节,如下:

(1)第一部分建筑美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①建筑美学的起源与概念

②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

③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关系

(2)第二部分建筑形式美规律

①建筑艺术美规律

②建筑形式美法则

(3)第三部分西方建筑美学史纲

①西方古代建筑美学历程

②西方现代审美拓展

③西方当代审美变异

(4)第四部分简要阐述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第一部分建筑美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是开篇首先必须要阐明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直入了解与内容框架的建构。这一部分可参考曾坚编著的与沈福煦编著的《建筑美学》部分内容,作一个简明而确切的建筑美学概念与研究范畴的阐述。对于本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大约为1学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美学一词的起源,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提出,建筑美学的提出者则是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然后介绍建筑美学的定义,建筑美学直接关系到建筑学、美的艺术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系到建筑美学研究内容的具体界定。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两者兼顾。

关于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它包括建筑美的艺术哲学、建筑美的历史进程和建筑的审美心理等方面。建筑美的艺术哲学具体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美的历史进程指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的审美心理学,则包括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方法等。

关于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关系,建筑美学是属于科技美学中的实用美学,和文艺美学、社会美学等相并存。建筑美学与门类美学有一定相关处,也有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建筑形式美规律,沈福煦与曾坚编著的《建筑美学》以及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都有相关阐述,以此为参考。第一节建筑艺术美规律,参考沈福煦所著《建筑美学》下篇幅“建筑美学与建筑”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造型、比例与尺度、轴线、虚实与层次、建筑形象的起止和交接、空间布局、建筑与色彩等七个章节。此部分内容授课学时大约为5学时。

第二节建筑形式美法则,参考曾坚著《建筑美学》与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讲述传统建筑美学理论即形式美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空间序列等。这部分内容授课学时为4学时。

第三部分西方建筑美学史纲,参照陈志华所著《外国建筑史》、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与曾坚所著《建筑美学》,简要讲述西方由古代到近现代建筑美学发展历程。以低年级阶段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知识为基础,本部分内容简要阐述西方建筑美发展历程,并重点突出建筑美学的内涵。最后补充讲解西方当代建筑审美变异。此部分授课学时为4学时。

第四部分中国建筑美学,参照《中国建筑史》与曾坚著《建筑美学》以及侯幼彬编著的《中国建筑美学》,以大量优秀实例分析讲解中国建筑美学的独特性。此部分内容授课学时为2学时。

2.2考核形式

建筑美学理论知识的巩固,重点体现在考核作业上。基于课程性质与课时有限,本课程设计任务可以以学生同年级阶段其它课程建筑设计作业为依托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区别于其它建筑设计,要则重于体现设计中的建筑美学意匠。具体来说要求学生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个人作品,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显示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意识。要图文并茂,图片表现恰当,内容说明确切。所以这样不同课程可相互利用相互促进,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一方面促进美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另一方面反向引导去作后续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水平与能力。

3.总结

关于参考教材的选取,感谢建筑前辈给我们提供的珍贵资料,每一本书都是精华,由于课程性质与课时量的原因,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量内容进行教授。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相关书目也值得推鉴,不一一累述了。所有相关资料依然可以作为推荐资料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教学只能是抛砖引玉,所以资料是非常值得推荐与学习的,更何况对建筑“美”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专业内人士都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ⅳ-ⅴ.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3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历史;概述;发展;特征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历史和概述

远古时期的中国,就已经存在了“设计”这个意识,只是当时的人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比喻罢了。从古至今,各个阶段的设计艺术我们都可以用简单的言语来巧妙表现当时的设计风格。正是有这样悠久的历史文化做基石,中国现当代的环境艺术设计才能紧跟世界的潮流不断发展。

环境艺术不是纯欣赏的艺术,是人创造的、人类生活的艺术化的生存环境空间,而“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的一门实用艺术。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注重的是环境的实际品质,并不关心这类概念,对其理解一般还停留在凭经验和情绪化的描述上,环境艺术理论也没有引起设计师和理论家的足够重视。环境艺术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学科中的一种,它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变化及历史变迁常与建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极为类似,但它们还有着很大的差异。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的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出现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的官方建筑、民间建筑和公共建筑当中,艺术设计风格受西化影响较重,尤其是受“新艺术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的影响十分强烈。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较快,提出了“独立自主、勤俭建国”的方针,因此,环境艺术设计也提出了重在追求功能,强调使用的原则,以朴素大方、自然为主,突显出建国初期的简朴风格。80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使得国民经济迅速的发展起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国的建设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德发展高潮,这也给环境艺术设计尤其是室内设计、建筑设计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发展机会。这时,各种发展格局也一一被提倡出来:一是强调和追求传统风格和民族形式;二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进行有机的结合;三是简洁大方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以上这三种设计风格,之后经过演绎、流变,现今仍然广泛流行与各类的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中。

同时,大规模的城市建设的发展,促使设计师们对整体规划、整体设计意识有了必然提高,也促使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诞生。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4

自本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美术研究受到西方艺术研究方法的影响,特别是1949年以后,更多的学者和书画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使中国美术的研究方法有了重大突破。艺术院校培养了美术史论研究的专门人才。随着美术考古发掘不断取得的新成果和美术创作的繁荣,美术研究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回顾本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历程和学术成果,拟对中国美术史研究、美术理论研究以及对外国美术的介绍和研究等三个方面,逐一论述之。

一 中国美术史研究

“美术”一词源于古罗马的拉丁文aRt,是“五四”时期移入中国的。在此以前,中国古代的有关著作只有画史画论、书史书论等专史专论。直到本世纪中叶,这种状况没有多大改变。用现代方法研究和写作的比较系统的专史出现于20年代中期。1925年出版了潘天寿《中国绘画史》,随后,陆续出版了郑昶《中国画学全史》(1929)、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1)、滕固《唐宋绘画史》(1933)、陈师曾《中国绘画史》(1934)、秦仲文《中国绘画学史》(1934)、俞剑华《中国绘画史》(1937)等多部史著。50年代以后,才有所谓综合性的美术史出版,如胡蛮《中国美术史》(1952)、李浴《中国美术史纲》(1956)、阎丽川《中国美术史略》(1956)、王逊《中国美术史讲义》(1956)等,同时,也有一批专史和断代史出版,如阿英《中国年画发展史略》(1954)和《中国连环图画史话》(1957)、王伯敏《中国版画史》(1961)、郭味蕖《中国版画史略》(1962)王伯敏《中国绘画史》(1982)以及王伯敏主编的8卷本《中国美术通史》(1988)、毕克官、黄远林合著《中国漫画史》(1986)、张少侠、李小山合著《中国现代绘画史》(1986)、薄松年《中国年画史》(1987)、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1988)、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1985)、王子云《中国塑雕艺术史》(1988)、陈少丰《中国雕塑史》(1993)等。

本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美术史研究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的初始阶段,其突出成就表现为对古代美术史料的系统化梳理,并开始对一些门类——主要是绘画发展历史的整体把握,逐渐地形成了叙述性艺术史(以绘画为代表)的现代形态。郑昶《中国画学全史》、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以及滕固《唐宋绘画史》代表了当时美术史研究的最高水平。郑昶将绘画史的发展划分成实用时期、礼教时期、宗教化时期和文学化时期的分期是独有创见的。俞剑华《中国绘画史》收入了历代画家,资料详尽,其师承、派别关系条理清晰。滕固《唐宋绘画史》则将以往艺术家本位的历史演变改为以艺术作品为本位的历史演变,把绘画风格的演变作为论述的主线。这一时期美术史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美术史还基本上限于绘画史的单一范围,为以叙术性的史料为主,研究还不够深入。

本世纪中叶,美术史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此前和同时期的考古发掘丰富了美术史资料,特别是丰富了古代美术实物资料。一些分门别类的专史和专题研究就某一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或印证的成果。这些都促进了研究的广泛性和深化。从50年代开始,陆续出版了不同版本的中国美术史著作,并且,展开对各门类美术发展历史的综合性研究。研究者试图或努力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开始注重于精神生产与物质条件特别是社会背景的相互关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的传统的研究方法。这既是这一阶段(乃至本世纪)中国美术研究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成就。这一时期在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颇为可观,差不多可以说,三维空间造型艺术不为史家重视的历史宣告结束。李浴、阎丽川、王逊等史家著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毋庸讳言,由于不可避免地受到当时政治及文化环境的制约,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些观点还显得简单化,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庸俗社会学等的影响。

进入80年代以后,美术史研究又有了长足发展。这一时期已经形成了一支可观的专业研究队伍,其中包括美术学专业的博士和硕士。美术学学科建设意识的觉醒和一个时期里人文学科中方法论更新的讨论,促使美术史研究对以往研究方法的检讨,并不断纠正此前研究中的某些失误。美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以及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提供了借鉴和参照,并使研究走向深化。这一阶段的美术史研究的成就和特点集中地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一大批关于传统绘画以外的诸门类美术的专史出版,如工艺美术史、陶瓷史、染织史、年画史、漫画史、版画史、壁画史、雕塑艺术史等。专史著述使对某一门类的材料发掘和收集得更为全面,使研究更为深入,更加系统化。从总体来看,则拓宽了美术研究范围,其中不乏镇补空白的项目。

第二,对美术史中个案和专题的研究篷勃展开。自70年代末,先后举办过浙江与黄山画派、黄公望、恽寿平、清初四画僧、八大山人、石涛、扬州画派、近代四大家等相当规模的学术研究会,有的会议之后还出版了专论集。此外,还有相关的研究会成立,如石涛研究会、八大山人研究会、吴昌硕研究会、黄宾虹研究会等。

第三,两部大型美术史编撰和出版。一部是王伯敏主编的《中国美术通史》(8卷),另一部是王朝闻总主编的《中国美术史》(12卷)。前者综合了自50年代的来大多作为教学之用的中国美术史诸版本的优长,并充实了大量新的资料,观点明确,体例清晰。后者突出的特点是,以历代美术作品与审美主体之间审美关系的发展演变为论述主线,探寻美术发展的内在规律,其主意之新、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该书于1996年完稿,正在印制中)。这两部史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当代美术史研究的总体水平。

以上所论述的是旨在探寻美术发展规律的中国美术史研究。这是中国美术研究的主要方面。此外,还有属于发掘、整理、鉴定、编录等史料建设性的方面。后者是前者的的基础和首要条件。作为史料建设方面的美术史研究,又有两大类别:一是对文献资料和传世藏品的考据、整理、编篡、著录;二是对地下美术作品的考古发掘,即美术考古。本世纪在史料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1911年,黄宾虹、邓实开始收集编篡《美术丛书》,集历代书画、雕刻摹印、瓷铜玉石的著作,至1928年四集编竣(1947年增版),收入著作有285种。余绍宋编著《书画书录题解》(1932)将东汉迄近代860种书画论著加以分类评述,不蹈前人,言必己出。这一时期的史料性著述还有罗振玉《雪堂书画跋尾》、《南宗衣钵跃尾》、庞元济《虚斋名画录》、王士元《麓云楼书画略》、张大千《大风堂书画录》等。50年代以后,于安澜《画史丛书》(1962)有较大影响。该书选辑自唐至清的22种画史著作,以断代、地方、别史、笔记等四类编篡,有很强的检索使用价值。俞剑华《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美术家人名工具书。《敦煌莫高窟内容总录》是由敦煌研究院整理编写的,该书反映了近40年间车内外关于莫高窟壁画、雕塑研究成果,内容全面,体例统一,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外,还有郭味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傅抱石《中国美术家年表》和《石涛上人年表》、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中国书画目录》、徐邦达编《中国书画鉴定概论》等。这一时期所编篡的主要史料有《隋唐画家史料》、《宋辽金画家史料》、《元代画家史料》、《明代院体浙派史料》以及《扬州画派研究丛书》等。80年以后的大型图录资料有《中国历代名画集》、《中国古代书画图录》、《中国雕塑史车录》、《中国工艺美术图录》、60卷本《中国美术全集》、14卷本《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以及各大博物馆收藏精品集。

这些著作者大多继承了中国人文学科学者治学的传统,从浩如烟海的文史资料中钩沉拨要,发掘寻绎,按照一定的宗旨和体例编篡成书。还有一部分作者是美术品鉴定家,他们有条件接触古代美术作品真迹或实物,积累了丰富的鉴定经验和相关的常识,从而往往就时具体作品的鉴别入手,著书立说。总之,他们的研究成果和著述的价值更主要地体现了作为美术史深入研究的材料和依据,其中大多成为美术史学者必备的资料或工具书。

20世纪美术考古的成就更为显著。中国美术考古是中国考古学的一部分,它发生于本世纪20年代后期。首先,起于裴文中等人对于北京房山县周口店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随后,又对河南安阳殷墟遗址、龙山文化遗址以及浙江良渚文化遗址进行发掘,从而,对史前时期及殷商时代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玉器及古文字学等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美术考古研究中,吴金鼎对于陶器的研究,容庚、郭沫若、徐中舒、唐兰对青铜器及其铭文、图案、金石及古文字的研究,陈万里对敦煌石窟艺术的研究,瞿中溶、关百益对汉画像石的研究,梁思成对古代建筑的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开拓意义。还应该提到的是,岑家梧《中国艺术考古学之进展》(1941)和冯贯一《中国艺术史名论》(1940)。岑著对中国美术考古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和论述;冯著则对中国美术分类作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使美术的门类突破书画的限制,扩展到包容了石窟、青铜器以及建筑的范围。

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发掘成果不断出新,美术考古学者对材料进行整体化的把握并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不断改进研究方法,使中国美术考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中国考古学的黄金时代。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原始陶器、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的陶塑、杭州良渚文化的玉器、四川广汉青铜器,都是中国古代美术中熠熠闪光的伟大作品,也是中国美术研究的重要对象。至于闻名于世的陕西秦兵马俑、长沙马王堆汉墓、河北满城汉墓、西安唐代皇族墓、北京明定陵等遗址中令人惊叹的美术遗存,更是极大的丰富了美术史研究的内容,甚至,有些考古新发现使原来美术史中的某些论述不得不重新改写。

二 美术理论研究

20世纪上半叶,美术理论一度活跃。这同美术处在从古典向现代形态转折时期有密切的关系。美术创作自身的捩转,西方现代思潮的东渐,以及一批批学子留学归国后兴办美术教育等,都是促使美术理论活跃的重要因素。美术理论研究也分两部分,即偏重于对美术现状及发展趋向的评论和偏重于美术美学的基础理论。

世纪之初,评论性的美术理论是相当活跃的。这些理论的提出者人多面广,不仅有美术史论学者,还有文学家、教育家以及社会改革家等。康有为《万木草堂藏画目》(1917)和吕徵、陈独秀《美术革命》(1918)中都提出对中国传统文人画进行“美术革命”的主张。1919年前后,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演说著文,主张中西文化融合,采西洋所长。鲁迅发表过多篇关于美术的文章,提出艺术为人生,拿来主义等观点,对于版画创作及有关方面都产生过较大的影响。徐悲鸿《中国画改良论》(1920)提出“守、改、增、融”的改革主张,认为应该用西方的写实主义来改良中国画。高剑父《我的现代画〈新国画〉观》和高奇峰《画学不是一件死物》都主张中外古今的折衷。林风眠《东西艺术家之前途》(1926)、《重新估定中国画的价值》(1927)主张调和中西艺术。民国初年,林纾《春觉斋画论》认为“法律须尊古人”,反对吸收西方绘画。金城《学画讲义》(1921)认为画无新旧,应“守古人门径”。此外,同光《国画漫谈》、倪贻德《新的国画》(1928)、胡佩衡《中国山水画写生问题》(1921)、贺天健《我对中国画之主张》(1934)以及傅抱石《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观察》(1937)等都先后对中国画的发展发表了文章,阐述了各自的见解。这些理论大致上分为以西画取代中国画,对中国画改良和折衷,以及反对改革而独守古人门径的三种基本观点。

作为美术学的理论研究者大多受到外来美术理论或美学的影响,有些人曾经翻译相关的著作后又才投入美术理论的研究。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著作体例与传统的画论已经拉开了很大距离。陈师曾《文人画之价值》(1921)对文人画的界定和价值作了精辟论述,是近代文人画研究的奠基之作。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1931)及《国画苑》(1935)在对谢赫六法论的研究中应用了西画批评的概念。傅抱石《中国国民性与艺术思潮》(1935)以及《中国绘画思想之进展》(1940)等著作,考察了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的发展规律以及画家创作时的精神状态。邓以蛰《画理探微》和《六法通论》写于三、四十年代之交,以史论结合的方法对中国画研究自成体系,提出中国画的发展分期和中国画“生动与神合而生境界”的美学结构。宗白华《中国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义》(1935)及《中国艺术境界之诞生》(1949)等论文从直观的方法揭示了中国绘画美学的特征。此外,吕徵《美术概论》(1923)与《晚近美学思潮》(1924)、林文铮《何谓艺术》(1931)、朱光潜《文艺心理学》、伍蠡甫《再论中国绘画的意境》(1944)以及钱钟书《谈艺录》(1947)等在当时美术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些著述,是对书法、工艺、雕塑与建筑等门类的专题研究。如:黄宾虹《古印概论》(1930)、沙孟海《印学概论》、胡小石《中国书学史绪论》(1943)、商承祚《说篆》(1943)、权柏华《古瓷考略》(1930)、邹朱崖《刺绣源流述略》(1930),莫天一《塑述》(1930)、张充仁《雕刻的必要因素》(1941)、朱培钧《雕刻泛论》(1944)、姜丹书《中国建筑进化谈》(1929)、张俊kūn@①《建筑艺术》(1941)等。

20世纪上半叶美术理论研究状况大致如上所述。其中学术专著较少,大部都是发表在报刊上的文章。这一时期,曾有许多美术期刊创办,从1911年至1949年间全国美术期刊、特刊、增刊等累计近四百种。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期刊大多持续的时间不长,不少是只出刊几期甚或一期即告终止。

50年代以后,美术理论研究跨进一个新的阶段。美术院校史论系或史论课程的设置,逐渐造就了一支可观的美术理论队伍。美术期刊、报纸副刊的定期出版和诸多美术专业出版社的建立,都为美术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前优越的条件。当然美术创作的活跃与繁荣是促使美术理论发展的直接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美术理论研究又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从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

在前一阶段里,美术理论研究的内容比较集中,研究的范围也比较窄,主要是现实主义美术理论,以及相关的美学和美术创作理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王朝闻《新艺术创作论》(1950)、《新艺术论集》(1952)、《面向生活》(1954)、《一以当十》(1959)、蔡仪《新艺术论》(1951)、《新美学》(1951)《现实主义艺术论》(1958)、王琦《新美术论集》(1951)、《艺术形式的探索》(1981)、温肇桐《中国绘画艺术》(1955)、《力群美术论论文集》(1958)、洪毅然《美学论辩》(1958)、吕荧《美学书怀》(1959)、朱光潜《美学批判论文集》(1958)、《谈绘画》(1958)等。除此以外,还有一部分关于工艺美术研究的论著,例如:吴劳《工艺美术论文选》(1963)、童书业、史学通《中国瓷器史论丛》(1956)、傅扬《青花瓷器》(1957)、沈从文《龙凤艺术》(1960)、庞薰@②《图案问题研究》(1953)、黄考yáng@③《湘绣》(1959)等。此外,还有一大批对古代及近现代画家研究的著作,它们介乎于史论之间,或可视为对美术史中的专题研究。总之,这一阶段的美术理论研究基本上限于现实主义美术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以及相关的美学思想。在研究方法上也比较单一。特别是十年“文革”期间,由于政治上极左思潮的影响和形而上学思想的流行,艺术工具论盛行,彼时的美术理论大多流于片面和肤浅。

进入80年代以后,经过思想理论上的拨乱反正,美术理论研究走向正常,并蓬勃地开展起来。某些所谓研究禁区逐渐打破,从而拓展了研究的范围和领域,也促进了研究的深化。美术创作思潮的空前活跃,表现手法的多向探讨,使偏重于美术现状与发展趋向的理论研究得到充分的发展。思想理论界以及相关人文学科中的探讨和争鸣对美术理论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80年代的十年中,批评性的美术理论研究大致上是伴随着一次又一次所谓热点问题的讨论而高潮迭起。例如,在美术理论界先后展开了关于人体模特及裸体艺术(1929)、美术创作中形式与内容、抽象美问题与自我表现问题(1979、1980)、中国画是否“穷途末路”的问题(1985)以及美术新潮问题(80年代后期)。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探讨,不仅同彼时美术创作思潮与实践密切相关,而且,同当时思想界、文化界集中讨论的热点问题也具有内在联系。在上述问题的讨论中,势必涉及到一些关于美术特征、性质等基本理论,以及美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等。这些讨论大都是以文章表述的,刊登文章的主要阵地是《美术》、《江苏画刊》、《美术研究》、《美术史论》、《美术思潮》、《新美术》、《朵云》以及《中国美术报》等。

美术基础理论研究在此阶段特别是自80年代中期以后出现了高潮、进入80年代以后,美术学专业的硕士、博士研究生陆续毕业,成为美术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力量。在解放思想、开拓思维空间的同时,文艺理论界关于方法论的讨论也充实、更新和改进了美术理论研究的方法。对美术基础理论的研究是多维向的;有审美心理方面的研究,如王朝闻《审美谈》(1986)、《审美心态》(1989)、翟墨《艺术家的美学》(1989)、丁宁《美术心理学》(1994)等;有对艺术发生学方面的探讨,如邓福星《艺术前的艺术》(1986)、刘骁纯《从动物的快感到人的美感》(1986)、张晓凌《原始艺术的精神》(1992)等;有探讨传统书画基本原理的研究,如徐书城《中国画之美》(1989)、董欣宾《中国画对偶范畴论》(1990)、韩玉涛《中国书学》(1991)等;有研究民间美术的著作,如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的观念》(1992)、潘鲁生《中国民间美术工艺学》(1992)、《中国民间美术社会学》(1995)等;有探讨美术基本范畴和原理的著作,如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1991)、王宏建、袁林编《美术概论》(1995),有美术比较研究的著作,如邓福星《绘画的抽象与抽象绘画》(1990)、陈建初《智巧与美的形观——中西建筑文化比较》(1991)等以及《中国图案比较》(1996)等;专题方面的研究有陈醉《裸体艺术论》(1988)、徐建融《心境与表现》(1993)、李广元《东方色彩研究》(1992)等。

三 外国美术研究

中国学者对外国美术的研究,是从翻译和介绍开始的,而且,对外来美术史论的翻译和介绍一直同对外国美术的研究并行。从一定意义上说,翻译介绍外国美术以及有一定代表性的外国美术史论著述,是对其进行研究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从20年代至40年代末,特别是在20年代和40年代的20年间,是介绍和研究西方美术的一个相对高潮时期。一大批学子纷纷出国留学,他们在引进西方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著述,对外国美术的传播者和研究者中,不仅有美术家和一般的美术史论研究者,而且还有作家和人文学科学者。对外国美术及其理论引进的一个重要方式,是发表在当时为数众多的美术报刊上的文章。有些期刊还特别侧重于对西方美术的介绍和传播,如上海出版的《中华美术报》、《美术》、《艺术界》、《美育杂志》、《亚波罗》、《艺苑朝花》、《上海艺术旬刊》(后改名《艺术》)、《美术杂志》、杭州的《中央画报》、《艺风》,南京的《中国美术学会季刊》等都登载过在当时产生过相当影响的评介西方美术的史论文章,二、三十年代出版的代表性著作有:丰子恺《西洋美术史》、《西洋美术史纲》、《西画论丛》(1937)、陈之佛《西洋美术概论》(1934)、《西洋绘画史话》(与陈影栋合著,1940),李金发《意大利艺术概要》、《十九世纪法国三大雕刻家》、李鸿梁《西洋最新的画派》、汪亚尘《国画与洋画》、岑家梧《史画艺术史》(1937)、《图腾艺术史》(1938)等。当时的一批翻译过来的著作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如板垣鹰穗《近代美术史潮论》(鲁迅译)、顿拉克《阿波罗美术史》(李朴园译)、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阿美其里斯《美术考占一世纪》(郭沫若译)、里德《今日之艺术》(施蛰存译)等。

从5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引进中国的外国美术主要是苏联美术和一部分欧洲古典美术。在理论上,则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艺术论著和革命现实主义的艺术创作理论,除此以外的内容,基本上被拒之于国门之外。50年代,中苏友好合作,文化艺术交流频繁,苏联美术及美术史论著述的中译本蜂涌而入。实际上,这种文化交流并不对等,苏联的艺术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示范,所以,中国美术界基本上是被动的接受,而缺乏批判性的研究。中国学者对苏联美术的研究著述是不多见的。对于欧洲古典美术的研究著述大多为编著,而且也比较简略。当然,也有少数学者对西方美学和一些东方国家的艺术进行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可以例举的著作有:倪焕之《苏联美术》(1951)、唐德鉴编著《希腊雕刻简史》(1955)、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1955)、《东方艺术丛谈》(1956)、江丰《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美术》(1952)、朱龙华《希腊艺术》(1962)、丁文光《犍陀罗式雕刻艺术》(1963)、丰子恺《雪舟的生涯与艺术》(1956)、王文秋《匈牙利的造型艺术》(1957)等。此外,还有关于乔托、提香、达芬奇、米开兰琪罗、拉斐尔、戈雅、德拉克罗瓦、米叶等西方美术家和列宾、苏里抖夫、希施金、列维坦等苏联美术家介绍的著作。朱光潜《西方美术史(上、下)》(1961—1964)、汝信、杨宇《西方美学史论丛》(1963)也成书于这一时期。还应该提到的这一时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一批译著,如涅陀希文《论艺术中的典型问题》(杨成寅译.1954)、《艺术概论》(1985)、梁斯柯芙丝卡娅《列宾评传》(严摩罕译.1958)、约翰雷华德《印象派画史》(平野、殷鉴、甲丰译,1959)、锡德尼芬克斯坦《艺术中的现实主义》(赵沣译.1964)等。

从以上所引著述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外国美术的介绍和研究:主要集中在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同时,这期间的介绍和研究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只介绍苏联和东欧少数国家的当代美术,引进有限的艺术流派、艺术理论和艺术思想,阻隔了其他国家和民族美术及其理论的引进,特别是西方正在盛行的印象派之后的美术。并且,由于政治观念和意识形态的不适当介入,对于欧美艺术特别是欧美流行的现代艺术及思潮,缺乏实事术是的分析与评价,在认识中带有主观片面性。以至在始于60年代中期的文革十年中,对外国美术的介绍与研究告于中断。

70年代末,外国美术研究又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高潮。如果说,此前两个阶段对于外国美术更偏重于介绍,所及范围还比较狭窄,所及内容还比较浅显和零碎的话,那么,在这新的研究高潮中,研究的成分则大大加深了,所及范围也大大的拓宽,所及内容也比较深入和系统化了,仅在80年代的十年当中,翻译过来外国美术史论著作就有七十余部。这些译著对于外国美术的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外艺术家的展览,频频来中国展出,与之相关的美学、哲学、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等外国学术名著也纷纷移译入境,中外特别是中国同欧美国家的文化艺术有了更多的交流。这为外国美术研究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里,研究外国美术的中国学者也比以前增多了。美术专业期刊几乎都辟有外国美术介绍与研究的专门栏目。从下面所列举的一些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中,也略约地反映了在这一阶段里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如:李浴《西方美术史纲》(1980)、吴甲丰《印象派的再认识》(1980)、常任侠《印度与东南亚美术发展史》(1980)、迟轲《西方美术史话》(1983)、刘汝醴《古代埃及艺术》(1985)、张少侠《欧洲工艺美术史纲》(1986)、穆永麟《西方美术史略》(1986)、朱铭《外国美术史》(1986)、邵大箴、奚静之《欧洲绘画简史》(1987)、王琦《论外国画家》(1987)、吕澎《欧洲现代绘画美学》(1989)等。

在这一阶段翻译过来的数十部著作中,影响较大的有:《罗丹艺术论》(沈棋译,1978)、秋山光和《日本绘画史》(常任侠译,1978)、阿纳森《西方现代艺术史》(邹德侬等译,1986)、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1988)、雷、Η、肯拜尔等《世界雕塑史》(钱景长译1989)、赫伯特、里德《现代绘画简史》(刘萍君译,1979)等。比较有影响的译丛有:《现代美术理论翻译系列》(四川美术出版社),《二十世纪西方美术理论译丛》(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和《西方现代美术史美术理论翻译丛书》(江苏美术出版社)。

80年代特别是80年代后期所出现的外国美术研究热潮是空前的,它是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国民视野的大拓展,是中国对西方文化艺术的全面开放和接受。从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在美术学研究中的反映。它之所以呈现为一种热潮,还因为在经过长时期的封闭以后,人们怀有逆反的心态和好奇的心理,从而形成一种爆发性的态势,从而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作为美术学研究的一个领域里,中国学者和艺术家忽然面对新颖的研究对象,并接触到异域学者特有的思考方式和表述方法,这就促使他们自觉与自觉地会对中外艺术加以比较,自觉不自觉地汲取外国美术研究方法中的优长,这对于美术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就观念和思维启迪的意义上说,对外国美术介绍和研究的意义,也许并不仅仅限于美术研究自身的范围。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方右加方下加土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5

关键词:《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美学思想

柏拉图出身于希腊雅典的贵族阶级,年轻时师从苏格拉底。在苏格拉底被当权的判处死刑之后,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学。到公元388年,他重新回到雅典建立自己的学园,受徒讲学,并继续以对话体的形式写作阐述自己的哲学和美学以及政治思想。

柏拉图一生所写的对话由四十余篇,涉及美学,哲学,政治等多个方面,但是遗留至今的有二十八篇。《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包括《伊安篇》,《理想国卷二至卷三》,《理想国卷十》,《费德若篇》,《大希庇阿斯篇》,《会饮篇》六篇,分别阐释了柏拉图对诗的来源,文艺的功用,文艺对现实的世界的关系,修辞,什么是美以及美与哲学修养等,美学问题的认识。

一.诗的来源

《伊安篇》所讨论的主题是关于诗的灵感来自哪里。苏格拉底对伊安说:“你解释荷马,并非技艺,知识。”“你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向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遣你,像欧力庇得斯所说的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的赫库里斯石”。苏格拉底终于说明了观点,那就是诗人凭借灵感。根据朱光潜《西方美学史》,柏拉图的灵感说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是所谓迷狂说,第二种是灵魂回忆说。

迷狂说是指“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的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就没有能力创造,就不能成诗或代神说话……神对于诗人们像对于占卜家和预言家一样夺取他们的平常理智,用他们做代言人”。柏拉图说明艺术并不是技艺,不是人可以控制的东西,它是从神那里来的,是诗人在失去理智进入一种迷狂状态之后,得到神的旨意而来的,诗人只不过是神的代言人。那么神,诗人,以及听众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灵感是怎样传递的?苏格拉底说:“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它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递传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项链。”

灵魂回忆说是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每个人的灵魂,……天然的曾经观照过永恒的自然界,否则它就不会附到人体上来。但是从尘世事务来引起对于上界事物的回忆,这可不是凡是灵魂都可容易做到的,凡是对于上界事物只略越窥见的那些灵魂不易做到这一点,凡是下地之后不幸洗染尘世罪恶而忘掉上界伟大景象的那些灵魂也不易做到这一点。剩下的只有少数一些人还能保持回忆的本领。这些少数人每逢见到上界事物在下界的摹本,就惊喜不能自制,他们也不知其所以然,因为没有足够的辨别力。”

关于诗的来源或者说文艺的创作问题上,柏拉图坚持的是灵感论。虽然它有希腊神话神秘主义和宗教主义色彩,但在当时却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成为人们系统研究灵感和解释灵感现象的起点。当然他在为灵感论辩护时完全否定了艺术技巧和培养艺术才能,是反理性主义的,也对后世西方美学发展史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文艺对现实的关系

在柏拉图之前的古代希腊美学家大多坚持摹仿说,也就是文艺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在《理想国卷十》里,柏拉图提出了三种世界的观点:理式世界,客观现实世界,和艺术。他通过床这个例子解释了这三种世界。床有一个理式“床之所以是床的理式”,是木匠不能创造的,是自然中本来就有的,“是神制造的”;木匠依据床的理式,利用工具制作出来的个别的床,因为木匠不能制造理式,于是他制作的床只是“近似真实体的东西”;画家只是摹仿者,摹仿“神和木匠所制造的”,而且只是摹仿了床的外形。“所以模仿和真实体隔的很远,它在表面上能制造一切事物,是因为它只取每件事物的一小部分,而那一小部分还只是一种影像。”通过这个例子不难看出柏拉图对文艺与现实关系:艺术只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摹仿,而客观现实世界又是对理式世界的摹仿。艺术与理式世界即真实体之间并不是直接的关系,中间夹隔着客观现实世界,所以艺术只是反应了客观现实世界的外形,它不是真实的,只能是“摹本的摹本”,“影子的影子”,“和真实隔着三层”。

三.文艺的社会功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一就是对理想国保卫者的教育,他认为对保卫者教育的目标是要把他们培养成“正义”的人。所谓的“正义“就是理想国的公民的三个等级:哲学家,其次是战士,最低的是农工商。这后两个等级都要听命于哲学家,国家才能有“正义”。人的性格的三等级:理智、意志、农工商的是。人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也就要受理智的统治。也就是理想国中的各个阶级都站在他们所应站的岗位,理智要胜于意志和。柏拉图对文艺作品做了全番的的检查,他首先发现在荷马史诗和悲剧中,神被描写的和凡人俗子一样满身的毛病,他认为这回腐蚀儿童,对他们是有害的,无法培养他们的品德。于是柏拉图对文艺作品的内容做了规定:“神不是一切事物的因,只是好的事情的因。”“神是尽善尽美的”,“神在本性上的是自然纯一的”,“神不是魔术家,不变化他们的形状,也不再言语或行动上撒谎欺骗我们。”然后他又规定了文艺的模仿方式:直接叙述“从头到尾都用摹仿”;间接叙述,以及这两种形式的混合。柏拉图认为间接叙述最好,间接叙述是指“只有诗人在说话”,因为“每个人只能做好一件事,不能同时做好许多事,如果他想做许多事,就会哪一件也做不很好。”这与柏拉图对正义的理解不谋而合,理想国的各个阶级都各职其位,各尽其力保卫理想国。规定文艺作品的内容和文艺模仿的形式,是因为柏拉图看到了言语或是文学对人的影响,其目的是文艺必须符合理想国,必须为政治服务,必须有利于巩固“城邦”,维护“正义”。

四.什么是美

《大庇阿斯篇》讨论的主题围绕着什么是美展开。苏格拉底向希庇阿斯发问什么是美,这里的美是指美的定义,美的本质。而希庇阿斯说的两个答案都是具体的事物:“美就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小姐”,“黄金是使事物成为美的”,但是都被柏拉图一一反驳。但柏拉图自己在回答什么是美的时候,他又了自己所提出的美是“恰当的”,美是“有益的”,美是“有用的”,美是“听觉或视觉产生的”。最后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只是说定义美是“难的”。其实从《理想国卷十》中,柏拉图关于艺术,客观现实世界和理式世界之间的关系中不难发现,柏拉图眼中的美是存在于理式世界的,他否认了客观现实世界中有真正的美。

通过阅读《柏拉图文艺对话集》,简要的分析了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加深了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但是仅仅阅读这一本书,获得的对柏拉图美学思想的认识是很有限也很片面的。

参考文献:

[1]李醒尘.西方美学简史[m].上海文艺出版,1988.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6

[关键词]电影批评;美学观点;史学观点;批评标准

中国当代电影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已逐渐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与之相应的电影批评则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和深化。电影生产与电影批评之间的良性互动,将有利于我们这个时代融合了最丰富艺术手法的艺术门类,在符合我国自身社会历史文化要求的轨道上健康发展。

当下的电影批评涉及诸多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层面的电影文学批评、影视产业层面的电影文化批评、市场经济层面的商业媒体批评以及网络语境下的受众自发批评等。这些批评途径往往因立场不一、视角不同和知识结构有别,而在批评标准上呈现较大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是我国当代电影批评建立良性批评生态的必然,但多元格局并不排斥和否定对批评标准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性原则,因为后者将有助于多种批评标准在具有参照功能的平台上展开有效对话。这种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本原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

一、“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对于中国当代电影批评的意义

中国当代电影批评是中国当代文艺研究工作的一部分,它们共同置身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中国化发展的语境中。“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对整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工作发挥理论框架的作用。

“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艺批评实践中被明确提出的“最高的标准”。但批评标准并不是孤立的,它是文艺观念在文艺批评层面的投射。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建立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文艺是社会意识形式的一种,在社会结构中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对而言,“更高地悬浮于空中。”[1]这种文艺观兼顾文艺的社会历史属性和文艺的特殊性,因而在批评标准上形成“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特定表述。

所谓特定表述,一方面是指“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不是可以随意拆分的两个独立的范畴,而是一个整体。在二者的表述顺序上,“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位置不可调换,这源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对文艺特殊性规律的认识和尊重,即在文艺批评中,首先应当看到的是批评对象作为文艺现象的特殊性而不是其他。对于中国当代电影批评而言,“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这种关系结构所给予的启示在于,电影批评是一种复数批评,其中包括对影视作品文艺属性要求较高的批评,也包括对文化、市场、社会心理等文艺属性不那么明显的层面的批评。但是在电影批评视角下,其文艺属性必须被首先关注和充分发掘,进而获得在社会历史背景下对影视作品内涵的阐释。

另一方面,“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不可分别单独使用,必须将二者视为一对共同参与文艺批评实践的范畴,缺一不可。“美学观点”不是仅仅对文艺作品的形式结构发言,“史学观点”也不是简单地将社会历史现实作为作品内容来看待。马克思在对《济金根》的批评中,对席勒式的传声筒和莎士比亚化有褒贬不一的评价,其中重要的差别表现为前者以割裂的方式处理文艺作品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而后者则将丰富生动的情节与五光十色的社会现实融为一体。这源于马克思主义对“美”的理解本身就置于唯物史观的视野中,“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274已然表明“美”始终参与到人类历史发展和人自身发展的过程之中,须臾不可分离。而不以唯物史观看待美学观点,则有可能迷失于对文艺作品形式技巧的逐新追奇上。中国当代电影不乏情节编排、拍摄手法或者视觉效果等方面的新奇独特,但如果这些艺术性的指标缺乏与社会历史现实的根本联系,那么也就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与大众声气相通的可能性。

二、“政治标准/艺术标准”中的电影批评

中国当代电影的发展是经历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坎坷一路走来的,历史上电影批评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电影批评的发展,其实发挥着潜在参照系的作用。

文艺思想中对“政治标准”第一位的看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深影响了中国当代文艺事业的发展,其中也包括电影批评。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成为当时发动思想文化界批判的导火索,这场讨论由刚开始的“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双管齐下,发展到后来的思想政治批判,批评标准演变为纯粹的“政治标准”。

“政治标准”和“艺术标准”的规定在理论渊源上与列宁文艺思想中的党性原则直接相关。《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列宁关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齿轮和螺丝钉”的譬喻,被运用到对中国革命文艺与整个革命事业之间关系的看法中。[3]因此,文艺被要求服从于能够代表阶级和群众需要的政治,“政治标准”的第一性不容置疑。然而,在具体的文艺批评工作中,操作这一标准的首要问题在于对“政治”的理解,是将其理解为政策、政见,还是忠实于《讲话》中的原意,将其理解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这在当时是对文艺批评工作具有决定意义的关键,“艺术标准”的合法地位也必须经由对这一范畴的正确理解才可能得到承认。而在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中,无疑是前一种理解占了上风,有研究者将其命名为“文人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发生了一桩错误的婚姻”[4],指的就是文艺批评向政治批判的全方位妥协。这种妥协助长了对这部文艺作品的评价由“政治标准”上不符合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改良主义”倾向,到文艺批评完全让位于政治话语,成为超出文艺批评之外的对创作者个人命运的操纵。

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文艺批评极端政治化的一种表现,但追究其中批评标准方面的问题,则在于“政治标准/艺术标准”对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的理解产生了某种程度的错位。首先,是无产阶级文艺事业的党性原则与文艺批评的特殊规律之间的错位:在文艺批评中,本应是以文艺作品的美学属性为立足点考虑社会历史问题,而不是僭越或让位于政策需要,以当务之急的革命任务为出发点考虑文艺问题。其次,是“政治标准”与“史学观点”“艺术标准”与“美学观点”之间指称对象的错位: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讲,政治只是社会结构中属于上层建筑的一个中间环节,唯物史观的丰富内涵无法只通过这样一个环节阐释出来,“政治标准”并不能替代唯物史观在文艺批评中的投射“史学观点”;“美学观点”与“史学观点”的不可分割性,在“政治标准/艺术标准”的具体操作过程中遭到忽略甚至否定。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电影批评中逐渐有所转变。

三、中国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当代电影获得了日渐宽松的创作环境,与之相应的电影批评在批评标准上也呈现出对“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更加多元化的理解。

80年代,《庐山恋》《芙蓉镇》《黄土地》等电影作品的相继上映,伴随着文艺界的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中国当代电影批评呈现繁荣态势。这时的电影批评不再拘泥于被歪曲理解的“政治标准”第一位,而是广泛吸收和借鉴西方现代文艺思想中的一些新观念,开始转向关注电影本身的电影本体批评,与此同时,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的文学性、电影的娱乐性等话题都成为电影批评关注的热点。[5]以电影《芙蓉镇》为例,当时出现了从表演艺术、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在形象塑造上的差异、性心理分析、导演模式等多个角度展开的批评,这些夹杂着对电影美学朦胧的建构冲动的电影批评,在对电影本身的解读过程中展现了它们对“美学观点”的理解和认同。

90年代的电影批评更显“众声喧哗”,与当时国内文艺理论界对西方新潮理论的庞取博收同步,电影批评中引入了意识形态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等新的批评理论,文化研究视角吸引了文艺界的关注。一方面,这些新的批评理论文化视角对仅限于从艺术角度阐释电影作品的电影本体批评起到了补正和拓宽视野的作用,使诸如隐藏在《黄土地》的定点摄影、呆照的长镜头以及快速跳接等镜头语言之下的导演意志得以揭示,对谢晋系列影片中塑造女性形象的男权中心意识发出质询,对张艺谋影片中的“隐含观众”――西方中心主义权威予以揭示。[6]另一方面,文化研究视角在电影文本与电影批评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关系,后者往往将前者作为对各种文化理论加以演绎的范例,在对电影文本解构和揭秘的过程中达成对社会历史现实的批判。而实际上,这种文化视角是包括电影批评在内的文艺批评曲折地表达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愿望的方式,是一种从文化层面阐释的史学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史学观点”相比较而言,这种史学观点更多地表现出对意识形态影响力的认同,即设想通过对隐秘的意识形态的揭示,达成对社会历史进程真实性的描述,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所在。而现实的历史进程“归根结底”只能经由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和相对运动实现,“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2]207

在电影批评面临各种“后理论”文化视角的同时,源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消费文化也成为电影批评的又一大语境。来自媒体方面的声音往往以炒作、“捧杀”或“棒杀”等方式参与到电影批评之中,而具有实际内容和有效对话的批评逐渐变得难以吸引人的目光。在历史消费主义的观念误导之下,不仅一部分影视生产成为娱乐消遣的商品制造,与之相应的电影批评也成为以票房高下或花边新闻多寡论成败的排行榜。对“历史”的这种解读,与消费文化对新历史主义的消费有关,“历史的文本性”消解了历史被真实叙述的可能,而这种观点的极端化演绎则是文艺创作对历史具有虚构的合法性。这实际上已经走向了一种的迷途。

正是在这种批评视角多元混杂的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的“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更加显示出对电影批评良性生态建设的指导意义。健康的电影批评不是政治批判的工具,它既不可囿于电影本体只关注形式结构和语言技巧方面的阐释,也不可自得于泛文化视角中虚拟对社会历史进程的解决之道,更不可迷失于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中一味娱乐历史消费历史。“美学观点和史学观点”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标准参与到电影批评的实践中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66.

[4]黄水源.政治文化社会化与《武训传》批判[J].前沿,2010(02).

[5]章柏青.电影批评:在反思中前行――中国电影批评30年的演进与嬗变[J].当代电影,2008(12).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7

(二)在教师条件上要加强专业素养及对艺术采取更开放包容的态度,具体策略包括:1.培养创作的习惯或实务经验。2.对艺术史与人类历史的融会贯通,至少对于重大艺术事件的发展,例如印象派的形成和当时社会的关系,我国前辈艺术家的创作史实等。3.充实基本美学素养,例如视觉原理原则、视觉心理学的认识。4.对艺术创作采取广泛包容的态度与认识,例如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多媒体、民俗、大众等。

(三)在课程规划上要符合教育原理,具有:1.继续性:考虑学生年龄与生活环境,注重经验的累积与发展。2.程序性:注意教材衔接,由简入繁。3.统整性:美术史、美术批评、美术创作和各科目教学的统整运作。

(四)在材料搜集上媒材多元,具体可亲身接触为佳,包括:1.视听媒体:利用网站或多媒体软件素材。2.实体教材:原作、复制品、印刷品、明信片、图片、影片、录像带、幻灯片等。3.机构参观:校园陈列、博物馆、美术馆、文化中心、社教馆、画廊、庙宇教堂等、古迹等。4.各出版社课本教材综合组织。

(五)在教材选择上要考虑教学实施的效能与便利性,1.选择有重点的主题,由浅到深的层次系列。2.范围包含本国和外国、古代到现代的不同文化、地域、时间、社会传统及现代艺术,尤其不可忽视现代艺术。3.选择内容宜考虑学生感性立场及心智成长的特征,尤其是内容的文化水平。4.选择风格类型时,宜考虑最代表性的作品为主,尤其同一风格宜多选几张。5.选择复制品时,宜以最忠于原作的为主。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8

[关键词]原版电影 宗教 历史 文艺

电影是当今世界不可或缺的文化载体之一,它用丰富多彩的内容给人们带去无数的视听盛宴。同时,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文原版电影还为英语学习者提供了纯正的语言学习环境,是理想的外语学习工具之一。鉴赏原版电影、学习地道英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观看电影的动机之一。这里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语言传递了文化信息。通过了解文化能够更好地理解语言,在观赏原版电影的时候我们应该本着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多留意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更有助于对地道英语的掌握。本文将通过几部影片简述电影在展现西方宗教、历史和文艺三个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

一、电影对宗教的阐述

宗教是西方社会意识的核心部分,它渗透在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也因此不可避免地被融入到电影艺术的表现中,成为电影描述的主题或者背景。

影片《埃及王子》以《圣经・旧约》中《出埃及记》为蓝本,通过对埃及王子摩西坎坷而传奇一生的刻画。讲述了摩西接受神耶和华的旨意带领苦难的希伯来人逃出埃及人的奴役,经过一番苦难之后终于在旷野上(也即今天的以色列)重建新生活的故事。影片虽与圣经故事略有出入,但依然是保持了《出埃及记》的核心内容,也即赞颂了摩西对耶和华(上帝)的忠诚和他对和平、自由的向往与追求。故事本身是对犹太民族和宗教历史的追溯。展现了当今西方文明的根源,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化、了解宗教文明的入门资料。

当然,电影对宗教的探讨也不仅仅局限于对经典故事的再现,在以现代社会甚至未来社会为背景的故事中,也能看到明显的宗教痕迹。

比如电影《克隆人》就是典型的将《圣经》情景运用到未来世界的科幻片,影片中可以看到克隆人在克隆工厂里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知人间寒暑,也不知男女之别,就像《圣经》中的亚当和夏娃本在伊甸园一样。克隆工厂的管理者则扮演着上帝的角色,他们制造出这些克隆人,像上帝造人:他们又像上帝一样阻止这些人接触外界。该片从社会伦理意义上提出了克隆人的社会身份这个问题。另一方面又批判克隆人类是对上帝的不敬,人不可能像上帝那样创造人类和世界。电影的内涵在宗教层面上是矛盾的,既肯定了上帝又否定了上帝。

二、电影对西方历史的描述

文化是历史的沉淀,文化也演绎了历史的发展。电影在传递文化信息的时候经常将历史作为描述主题,通过回顾历史来追溯文明源头。通过观看原版电影来深入了解西方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西方国家的民族情感和价值观念,也更有助于我们对西方文明的理解。

希腊是现代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因此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者英雄人物的故事常常是电影导演们喜好的题材。例如影片《角斗士》就是一部以古罗马历史为背景的史诗大片,它通过对古罗马英雄人物麦克西姆斯跌宕人生的讲述为观众展现了古罗马鼎盛时期的社会风貌。该片的历史背景是古罗马两朝皇帝可・奥勒留与康茂德的交替时期,详细介绍了宫廷的全过程和当时罗马人的政治生活。片中的老皇帝的原型就是历史上指挥战胜日尔曼人的皇帝马可・奥勒留。电影通过虚构与整合,艺术的再现了历史。古罗马是西方法制和民主社会的摇篮,深入了解罗马历史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社会体制、理解西方社会价值观。

此外,美国虽然只有几百年历史。它的发展过程却是世界历史上不可忽视的一段篇章,从最初的殖民主义扩张到南北战争,再到当代的人权运动和近年的9・11事件,美国的每次社会变革都在世界历史上有着深远意义。关于美国历史的影片如今已不胜枚举,这里仅以电影《最后一个莫西干人》为例。该片以十七世纪英法两国争夺美洲殖民地为背景,着力展现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斗争,以及被殖民者之间由矛盾激发的战争。在历史上,殖民者对印第安人采取了赶尽杀绝的政策,本片表达的是这段历史的反思和对印第安人的不幸遭遇的悲哀。现在。虽然美国的印第安人已经得到了相对平等的地位,但歧视与隔阂尚未完全消除。该片为我们深入理解美国当今社会矛盾有着借鉴作用。

三、电影对西方文艺的演绎

电影在本质上是艺术表现的媒体,通过胶片表达其他类型的文学艺术是电影经久不衰的主题。西方文艺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而表现西方文艺的影片则是电影中的奇葩。比如根据莎翁著作改编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将剧院搬上银幕,把杰出的戏剧带入了家家户户。如今,千古传颂的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爱情悲剧已经被多次搬上银幕,分别由各个时期的导演拍摄出各种不同的风格,但是不变的是对原版著作的原汁原味的演绎。观看这一系列影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莎翁的作品,深入体会英国文学的魅力。可以说,电影对文艺的展现是当今人们品味文学艺术作品的一种新途径。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9

关键词:高校;成人美术教育;水彩课程;教学;探讨

普通高校成人美术教育由来已久,但是今年随着高校课改,成人美术教学的课程需要得到新的梳理。本文以水彩课程教学为案例,在分析当下普通高校成人美术教育现状的同时引入案例,希望从课程安排、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现有成人美术教育的不足,为新的教育模式开辟路径,帮助成人美术教育在教学过程上获得提升,从而引入现有的美术教学当中,解决其所存在的教学问题。

1普通高校成人美术教育现状

众所周知,艺术的本质在于其具有的审美特性。审美即主体通过感官对美的对象进行体验和感受,从中获得精神的享受与启迪,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方式把握人们的内心体验,人们能够在艺术的独特审美体验中获得心灵的自由,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这是艺术之外的事物所无法企及的,也正是艺术审美本质的表现。艺术的审美本质决定了艺术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审美的,失却了审美,艺术教育也就失去了主心骨和独立性。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对艺术教育本质属性的理解到苏联美学家斯托洛维奇对艺术教育本质的判断,作者向我们娓娓道来,在缜密地分析后对艺术教育的本质下了结论: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只有突出了其审美本质属性,才能塑造美的灵魂,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本质的澄清对有效实施学校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2水彩课程教学现状

普通高校水彩课程属于热门课程,对颜色的赏析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设计色彩的感受。对水、颜料、工具的掌控有助于学生增强对艺术技巧的掌控性,而水彩本身与国画及油画互通,有一定的艺术联系,因此学习水彩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基于此近年来水彩课程受到了热追,但是其课下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感到学习的知识过于狭隘,不能全面了解水彩课程。这是因为在成人美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课程“稀释化”严重,如水彩画课程教学应当从《水彩画艺术史》开始,对水彩画的文化、兴起所处在的年代、近现代的发展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水彩画的艺术发展规律,而现代化的快速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单纯地从技法上出发,力求教会学生在短时间内如何运用水彩画,从“道”变成了“技”。基于这一点,不难发现,水彩画课程教学在课时安排上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代成人美术水彩画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临摹、速成、复制”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起到引导作用,而是如同文化教学一样进行填充式教学,课程设计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课程一开始就是以讲技法为主,同时要求学生对优秀作品进行临摹复制,考核标准被设定为“临摹优秀与否”。这一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大部分经历投入在技法的学习上,忽略了对于水彩艺术的了解。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艺术课程的教学,尤其是艺术史和文艺史的教学需要学生自我研读与探索,教师能够做到的是在一旁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对艺术产生兴趣,而现在的教学,教师完全充当全职教育者的角色,课堂教学没有情景,分析问题过于古板,这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如何帮助教师完善教学制度,帮助学生走出填充式教学,就成为美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的思考方向。

3提升水彩课程教学对策研究

综上所述,水彩课程的弊端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与课程设定两大方面。作者认为,教师也在其中有一定的教学责任,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课程设定最终都是以教师为主导所进行的教育形式,因此要解决普通高校水彩课程成人美术教学问题,从而延伸到所有教学问题,就必须从三个方向出发:第一,结合实践需求和艺术理论需求完善课程设定,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所教学生的艺术文化水平,加深其文化内涵素养,使其在工作当中能够将美术艺术与工作实践相互结合。因此,在进行课程设定时,首先应该重视艺术理论的培养,其次应当重视时间的需求,最后还应当重视实践与理论需求的结合,以这三点构筑成主要的课程设定内涵,拉开课程时序,遵照“433”理论,重新划分课时安排。第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教师的引导力,提升教师对学生在学习艺术文化知识过程中的辅助力,而并非教师的思想意识灌输,构建合情合理的课堂模式。作为艺术教学,应当将艺与术放在第一位,依托优秀的情景实践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所学课程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提升学习的效果。最后应当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激发艺术形式与技能实践的相互融合,鼓励教师站在引导的位置,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完善教实结合。

4结语

普通高校成人美术教育的研究很多,但从教实结合理论上研究的文章并不多。作者依据国外经典著作《审美价值论纲》从艺术与实践的领域出发,从教程与课程安排的角度出发,以水彩画作为案例,以研究整体成人美术教育为出发点进行分析,以教实结合为论证点,重新解读问题。高校成人美术教育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成人美术教育中遇到的业余性以及短期学习等问题,对教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是成人教育又不同于速成班,不能够简单低将基础内容灌输式地传递给学习者。本文以水彩课程教学为例进行深入的探讨,实质上是要针对成人教育的现状和特殊性,剖析重要的教学模式,引导和重塑成人教学的针对性,通过一定期限、短期内容的客观要求,不断地强化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与引导,让成人在加深兴趣,在教学中深入学习。一方面加强理论基础的学习,一方面要保证观念上的正确性,在教学模式的循循善诱和课程体系设置的步步引导下,不断提升学习者的认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普通高校不普通,成人教育不简单,教学模式齐全完备的新特征。

参考文献:

[1]黄会林.经典美术读解教程(前言)[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2]a.L.KronerandClydeChuckhole.Culture:aCriticalReviewonacceptsandDefinitions[m].newYork:RandomHouse,1952:71.

[3]additions.美国传媒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

[4]杜天力.审美价值论纲[J].文学评论,1992(6):44-57.

简述对工艺美术史的理解篇10

内容摘 要:设计艺术是最古老的艺术,也是最广泛存在于人类实践活动中的,与人类文明进程息息相关。本文试图通过对中西方设计艺术本质特征的比较研究,以预测其发展趋势,为我国设计艺术的发展提供参考作用。 

关键字:设计艺术 本质特征 发展趋势 

一、中西方设计艺术溯源 

从最为广泛的意义上说,人类所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原创活动都可以被称为设计。从这个角度来说,设计的概念未免过大,因而我们这里讨论的是具有明确限定的狭义的设计,即合乎目的性,具有功能性、艺术性、科技含量和经济利益的设计。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设计艺术都具有一个漫长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化的历史进程。 

(一)中国设计艺术历程简述 

中国的设计艺术可以追溯到几十万年前的石器时代,原始社会人类设计的石斧、石刀具有对称、节奏、光滑等朴素的形式美,包含有一定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手法。中国是个历史悠久,地广人多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智慧的人民在生产工具和技艺的变革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在不同的时代也创造了不同的设计艺术成就。先后留有原始社会时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石器和陶瓷设计艺术;奴隶社会时期的伟大创造——青铜器设计艺术;封建社会时期更是百花齐放、灿烂夺目,建筑设计艺术、园林设计艺术、家具设计艺术、服饰设计艺术、瓷器设计艺术、雕塑设计艺术等都在世界设计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断层。五四运动之后,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开拓者和创始人之一的庞薰琴和一批设计家、设计教育家从西方引入现代设计艺术思想,对中国现代艺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国后,由于种种原因,设计艺术在我国只是被定义为“工艺装潢”这类狭隘的范围,并没有形成设计艺术的产业化,对经济的发展没有起到其应有的作用。直到七八年代改革开放后,中国的设计艺术才真正发展起来,逐渐成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艺术。 

(二)西方设计艺术历程简述 

西方原始社会时期设计艺术和中国一样集实用和审美于一体,具有朴素的石器时代的痕迹。奴隶社会时期古埃及设计创造了辉煌的金字塔艺术。古希腊的多立克柱式、爱奥尼亚柱式、科林斯柱式奠定了世界建筑设计艺术的基础,其各方面的巨大成就也开创了欧洲设计艺术的历史。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时期,由于受宗教的影响较大,中世纪的设计艺术推崇精神上的表现。哥特式的建筑是此时的代表,造型高拨、挺直,讲究装饰。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的设计艺术得到空前的发展,出现了像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以及拉斐尔等大师级的人物,这一时期的设计艺术崇尚个性、自由、解放,对后来工业时代的设计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西方现代设计艺术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工业革命的结果。随着18世纪的工业化,机器时代的到来,设计艺术也超出了为少数贵族服务的范畴,为大众所消费、设计与制作,生产活动分离,设计也超出了功能性,具有装饰性、趣味性、象征性等特征。19世纪下半叶,英国出现大规模的“工艺美术”运动拉开了现代设计艺术的帷幕,之后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经历了更加宏大,影响更广泛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独特的“装饰艺术”运动以及流派众多,艺术风格多样的现代主义设计。西方设计艺术发展到现代主义之后的设计时期,出现了耳目一新的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如今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设计艺术必将继续绽放出新的绚丽火花。 

二、中西方设计艺术本质特征的比较 

要比较中西方设计艺术本质特征必须从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入手,实践的理论指导理论的实践。不同哲学思想与美学思想的指导,设计的创作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中西方由于地域差异,人文环境的不同,设计艺术所依托的哲学与美学思想也有着显著差异。中西方设计艺术哲学与美学思想是个宏大的论题,若真要求解非我能力所及,笔者不妨在这里管窥一二以抛砖引玉。当然中西方哲学与美学思想不能割裂,笔者分开论述只是方便在设计艺术这个特定的领域作些有意义的探讨。 

(一)中西方设计艺术哲学思想比较 

“天人合一”宇宙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对中国设计艺术特别是园林设计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设计引山水入园林,曲径通幽,借境移情,既有人工设计的诗情画意又有与自然和谐,与天道和谐的意境。“天人合一”是古代哲学史中无论孔子儒家还是老子道家都强调的观点。《老子》中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主张天、地、人都统一于象征着自然无为的“道”。又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认为天下万物由道而生。从中分析可以知道人的设计实践是效法“道”的,而“道”是效法自然的,设计也就是效法自然的。中国古代设计思想家还将设计门类与五行学说联系起来,运用“五行”概念来阐释行业行为与自然现象“相生相胜”即相互对立相互作用的关系。老子并在此基础上有提炼出“阴阳说”,建构出宇宙本原“道”之学说。庄子继承发扬了老子的观点,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一种原初、真实、本质的状态。 

中国的设计艺术思想深受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支配,有着鲜明本质特征:(1)材美工巧。讲究天时、地气、材美、工巧,深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人的宇宙观。(2)以用为本。强调用和美的统一,与荀子的“美善相乐”一致。(3)文质彬彬。追求“质”和“饰”的和谐统一,(4)顺物自然。崇尚自然顺物自然是其时期的核心内容。(5)重己役物。强调使用主体的感受并追求功能与审美的统一。(6)物以载道。以物载道、言志、象德。如“玉有九德”,象征着不同人的身份和地位。(7)象。象是古代设计思想的基本,如观物以取象、立象以见意、境生于象外。这种以象为中心的思维方式、认识方式、抒情方式奠定了中国设计艺术的美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