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4:36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1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教育理念是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只是简单重复过去的老方式、老办法,就难以收到好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拓宽思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认真研究和深入探索学校教育工作新的特点和规律,形成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的新观念,这是中学德育的关键所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1.确立“德育核心”的观念。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抓好德育工作,对学生终身成长将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现在的学生将是我国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成长状况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因此,推进素质教育,必须确定以德育为核心的观念,真正把德育工作置于学校素质教育的核心地位上,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领会、掌握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德育核心地位,一方面要明确德育课程设置和教育内容,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不断改进德育方法,特别是评价方法。另一方面要将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其他各科的课程和各项活动中去,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各环节中都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这个灵魂。

2.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学生是德育工作的对象,德育的宗旨是塑造灵魂。而要使每个学生都得以生动活泼地自主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确立学生为本的观念,把学生真正摆在德育工作的主体地位上,尊重他们,相信他们,理解他们,与他们平等相待,教育他们学会做人,鼓励他们不断发展,取得成功。切忌把学生当作客体,脱离学生的实际,遭到学生厌弃。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基本思想,始终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根本原则,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要注意为学生创设有利于他们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合理要求,科学引导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学生参与德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团队和班集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主观能动性;在抓住共性问题的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把育人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心上。

3.确立“有效德育”的观念。有效德育,即德育的有效性,它是确立德育核心地位的落脚点。而德育有效性又有整体和个体之分,整体有效性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是隐性的;个体有效性通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的可能效果明显,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效果不明显。为此,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稳扎稳打,注重实效,努力提高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的有效性;要遵循德育工作规律,尊重学生成长和认知规律,克服形式主义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入情入理入微;要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高效的运行机制、科学的评价机制、严格的约束机制、有力的激励机制,努力使个体的有效性聚集成部分的有效性,在逐步积累成整体的有效性。

4.确立“依法治校”的观念。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校教育活动有序运行,以顺利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必须确立依法治校的观念,为此,学校必须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一方面,通过组织教职员工学习和领会《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的精神实质,增强他们“依法治学”、”依法育人”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法制学校,聘任综治校长,开展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提高他们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学校还要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约束师生的行为;学校领导、中层干部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遵章守法,廉洁自律,为全校师生树立榜样。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事业在健康、有序的状态下顺利发展。

5.确立“全员育人”的观念。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项工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多面性、同一性等特点。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决不是一日之功、一人之力,而必须全员参与、全员负责。学校每位教师,甚至职员、工人等都是而且应当是德育工作者。只有提高全员育人的认识程度,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德育工作变得生动具体;只有依靠全员的渗透作用,才能使德育与其它各育有机结合起来。为此,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格局,学校党、团、队要齐抓共管,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等各个部门要密切配合,班主任、科任教师要通力协作,形成一个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以学会做人为本,全面均衡发展

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才,先要成人,做人做不好,知识再多也不是好人才,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做人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教育、延安精神教育和基本的道德素质教育,侧重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所学的道德准则落实、内化和贯穿到每日生活和学习之中,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言行,引导他们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夯实做人的基础。这就要求学校在进行做人教育时,第一,在做人目标设定上要注重基础性,教育学生做一个“文明人、现代人、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人”;第二,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明确层次性,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三,在教育方法的设计上要强调主体性,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变那种“我教你学,我讲你听,我打你痛”的被动局面;第四,在德育要求上应注意实用性,做到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强:“做文明人、现代人”――讲安全,讲礼貌,讲纪律,讲卫生;讲学习,讲科学,讲礼仪,讲奉献。具有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国爱社会主义的人”――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

三、活跃德育主阵地,跳出教学抓教学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单靠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学校教育应着力培养一批会做人、会学习、会生活、会发现、会创造的全面型人才。当前过分注重学习成绩的现实情况,既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不符合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开展形式灵活的德育活动,调节师生的生活,才能挖掘师生更多的潜力,才能培养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的长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因此,我们要在不降低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切切实实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拓展德育活动的空间。

四、培养创新精神是德育的侧重点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2

一、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现状在学校管理中,德育工作难开展。其原因有:

1、社会原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环境对农村中学生的影响极大,社会上的一些不丈明现象,在中学生身上时有浮现,对学校德育教育冲击很大。农村学生原本固有的诚实、勤劳、朴素、爱劳动的品质,受到一些不良文化的侵蚀。如:暴力、凶杀、色情等影视书籍,充斥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在农村,成人的聚众、酗酒、上网打游戏等不良习气,对是非辨别能力较低的中学生有着巨大的诱惑,好多人已受到感染,使德育工作出现了“五加二”等于“零”的情况(五天的学校教育被两天的双休日社会影响下,其效果等于零)。在一切向钱看的观念影响下,很多农村中学生表现得心理浮躁,感到读书无望,提前辍学步入打工者的行列,致使农村中学的学生巩固,德育工作彳艮难做

2、家庭原因:农村中学生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教育观念和方法上存在误区。部分家长重商轻文一心搞经济建设,只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子女的品德教育,只重视对子女的物质关{不而缺少感情

投入。有些家长因社会就业难、就业面窄等问题,产生了新的“读书无用”的思想,丧失了教育孩子的信心,产生了不想让孩子上学的思想。加之农村“留守儿童”的增多,孩子与家长之间产生代沟,隔膜严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脱节,辍学现象时有发生,且辍学后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这对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了新的挑战。

3、学校原因:由于现在大多数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的现象依然存在,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加之农村中学教育方式陈旧,教育方法单一,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品质和传统道德的培养,极易使中学生形成偏执、孤僻、自律能力差的不良品质。

二、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学校仍然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阵地

1、调整德育工作的重心,把学校建成学生成长的乐园。要顺应时展,真正实现德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使命,必须对传统的德育模式进行改革和调整。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充伞发孓学校的育人功能。在德育管理中体现德育的人文性,创建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环境。学校的教学楼、操场、墙壁以致每一个角落,都要营造人文气息,让学生感到校园处处都育人。

2、尊重和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校的主人翁地位和创新精神。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无知和错误。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爱的温暖。学校应该寸巴沉闷的课堂变成快乐的学堂,寓德育于学校的各项工作活动之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

活动,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环境中成长,学生才会热爱学习、热爱学校。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3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践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环境中的当代中学生正接受着广泛的社会影响,他们在社会及家庭中耳闻目睹了许多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出现学校教育与学生认识社会相左的现象。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学校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首位,将学校日常教育与德育相结合。

1.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做学生的楷模。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工作的全部就是为人师表。”从老师身上,学生会无形中意识到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他们会模仿和效法教师的行为,甚至终身受其影响,表现于社会。因此,老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有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魅力人格,教师必须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多读书、读好书,做学生的楷模。

2.个性与共性相结合,在共性中创造个性,在个性中发展共性。个性与共性相结合,要求学校德育工作中既有对班级所有成员的要求和良好班级风尚的建立和维护,又充分关注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发展。老师在班级整体发展中尊重学生个体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个体发展反过来推动良好班风形成,促进全体成员全面发展。因此,在共性中创造个性,在个性中发展共性,才能真正促进学校德育有效开展。

3.将社会现实与传统美德、活泼班风和纪律教育相结合。现实生活中,学校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接受的是正面的德育教育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然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现象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严重侵蚀和毒害广大青少年的灵魂,阻碍他们健康成长,给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带来很大难度。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把传统美德教育与对社会现实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健康而高尚的品德。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丰富的实践活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开展。

学校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活生生发展中的人,所以必须使他们成为一个完全的人,尽情享受人生,把学生带入真实生活中,激励他们在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交往、经历、体验、创造、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一系列德育观念和理念知识融入真实生活中,促进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统一。同时,学校应确立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做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和责任感,有助于良好校风形成,同时学校还组织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运动会、广播操比赛、有将征文等多种竞赛,成立兴趣小组,这些活动较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尊敬教师、团结同学、勇挑重担、敢于发言,极大地丰富德育工作形式和内涵。

三、以学会做人为本,全面均衡发展。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仅靠课堂上所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所以学校教育必须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和创新。过分强调学习成绩,既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又不利于教育质量提高。教会学生做人,并使之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要成长,先要做人,而做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做人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教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规范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夯实做人的基础。同时学校要确立“全员参与”的观念,学校每位教师都应该是德育工作者。因此,学校应要求广大教职员工通力协作,形成以德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努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造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切切实实开展有效的德育活动,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拓展德育活动空间。

四、建设优美的校园环境,以优雅的物质文化陶冶人。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4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农村小学班风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点,小学是最基础的育人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不仅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样做人,从小就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共同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班级是学校教育最具影响力的团体。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自然成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对于如何带好班级,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我有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一、率先垂范,做德育教育的引领者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力更强。因此,班主任要率先垂范,做好学生的榜样。班主任能否利用好自身所处的有利地位,充分扮演好“班级灵魂”的角色,时时处处用自身的行为准则给每一位学生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就成为班级德育工作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农村小学的孩子相比城市孩子在家庭教育环境和自身学习环境都相对较差的实际背景下,这一因素尤为重要。为此,讲桌我亲自擦;教室的地面尘土多时我自己拖;碰到学生时面带微笑主动打招呼;学生有错时,态度和蔼,用亲切的语言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时时处处让学生感受到师德的存在。

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反映一个班级精神面貌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培养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良好班集体是我们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在班级中要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形成正确的舆论。规章制度和正确的舆论对学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班内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良好风气,针对“放学后,窗户无人关;学生的作业本摆放乱”等身边发生的这些小事开展一个主题班会,让学生展开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践证明,有了良好的班风,对每个学生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保证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在农村,家庭教育是个薄弱环节。为了促进学校与家长之间的合作,应该认真做好家与校的联系工作。

近年来,我校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定期做好家访工作,或以《告家长书》形式向广大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动态,指导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积极取得家长的配合,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本学年,我校还建议家长以书信形式,给学校的各项工作尤其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和全体教师都吸收了不少科学的、适用的德育工作方法,同时也提高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注入了新的力量。

搞好家庭教育,重要的是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所以,要对学生家长进行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地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使其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充分发挥三者应有的职能,共同培育好下一代,也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所以老师还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并利用《素质报告手册》和家长及时联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尊重、信任、理解学生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众所周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际都是以尊重、信任和理解为基础的。要带好一个班级,首先就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待人。要理解学生,就要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去理解学生的心灵。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必须遵守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分析处理问题的原则。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5

作为一名政教处主任又是一名班主任,我深刻体会到德育工作在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经过30多年的实践,我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作如下思考:

一、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我国要求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德育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家徐特立曾说:“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后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教育家杜威也说过:“没有离开智育的德育,也没有离开德育的智育。”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老师要处理好学科知识与德育的关系、知识教育与德育渗透的关系。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每一科都可以成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比如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知识都蕴含着丰富的优秀的思想教育的内涵,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有孝亲敬长和诚实守信的,有保护环境和风俗习惯的,还有揭示社会现象的等等。比如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任课教师会注意抓好品德课的特点,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教授数理化科目时,作为政教处主任我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好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中知识的重要性。在上体育课时,我要求任课老师不仅要加强学生的体能锻炼,更要培养促进社会发展的人才,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通过体育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集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得意志品质,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所有的科学文化知识都应触动学生的灵魂,助其成长。在平时,我会和每一位老师交流,告诉他们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利用社会力量提升德育管理水平

首先,我校积极与各种社会资源的联络,并将德育管理工作与社会实践连接起来,增加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学习主动性。学校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以班级为单位,或者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从而实现德育实践活动的目的。例如,每年我校积极开展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苗为民故居参观活动,带领学生进行实地学习,结合社会力量来增加师生的德育知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情怀。其次,加强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并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特点,制定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德育管理工作方案。最后,加强学校的家长的联系,学生的教育是双向的,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首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由于农村学生父母外出打工的比较多,农村中学生的“学困”现象一直比较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知识水平低,长年外出打工的比较多,不懂得教自己的孩子,结果孩子没人管没人问,或者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只是一味地指责、“大棒教育”,缺乏耐心,不能真正的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与孩子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因此,我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和开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意识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一切以学生的成长为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三、通过各种活动营造德育氛围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德育方法单一,以惩罚为主。

在不少农村初中学校,德育方法非常单一,缺乏体验教育,只是空洞说教;一些老师的教育方式以惩罚为主,甚至出现一些体罚学生的行为。在个别老师看来,学生是吃硬不吃软的,跟他和颜悦色地说服教育,还不如直接使用惩罚的方式更直接有效。所以,简单粗暴的方式成为大部分农村初中教师常用的德育方式。

(二)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作用被弱化。

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是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它们肩负着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职责,但是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德育教育过程中,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这种作用出现相对弱化的倾向,甚至被许多学校忽视,育人意识不强。很多学校的共青团、少先队部形同虚设,只是在完成上级工作布置时,才被动地开展活动;同时,许多团干部、大队辅导员都是兼职,平时的教学任务繁重,时间有限、能力有限、经验不足,开展的活动更注重趣味性,未能从启发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角度设计各种团队活动,完全没有发挥其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家庭教育出现误区,家长配合度不够。

随着“外出务工热”的发展,农村的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家里的老人有心管、无力教,导致孩子自由散漫、误入歧途的案例越来越多。同时,由于大部分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不高,对孩子要么是“过分袒护,过分放纵”,要么就是“一言不合,棍棒伺候”,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到初中阶段,许多家长管不了了,只能把孩子交给学校,完全依赖学校的约束教育。当孩子在学校违反纪律、出现问题,需要家长配合时,许多家长的态度是躲避,或者一味维护自己孩子的利益,这就导致学校德育工作难以有效地开展。

(四)思想品德课重知识轻情感教育。

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今天,“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但在许多农村初中学校,老师们一心只为中考服务,他们更关心学生的分数,只重视知识的讲解,注重教授学生答题技巧,培养他们的应试能力,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启发及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教育和引导。

(五)未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对学生的了解不足。

社会在发展变化,学生也在发展变化,但在当前的农村初中德育工作中,许多学校没有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也不考虑现在学生的个性特点,盲目遵照上级的活动安排开展德育工作;许多班主任只是一味地根据以往经验进行本班的德育教育,忽视当下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及学生新的变化,这样的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二、农村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发掘多种德育渠道。

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多开展体验教育,避免空洞说教,除了通过强硬手段解决问题外,更多地应该从心灵上对学生进行疏导,让学生真正从思想上接受教育,从而在行动上有所改变。

同时,要努力发掘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除了班会课、晨会等德育方式外,还可以通过节日教育、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开展德育教育,充分运用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多种渠道宣传德育,让德育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校里面的一草一木都成为德育教育的资源。

(二)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等组织的育人功能,塑造学生健康的品德。

作为学校中优秀学生的团体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应该积极发挥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团员、少先队员成为德育教育的骨干力量,通过他们的行为表现影响其他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同时,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活动的契机,在各项活动中渗透学校德育教育,倡导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主导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一次的团队活动都能够真正发挥团队组织的德育教育功能。

(三)加强家校联系,多方面赢取家长的配合。

相对学校而言,家庭是学生更熟悉、待的时间更长的场所。要做好德育工作,家校联系不能断裂,学校应该多与家长沟通联系,通过家长会、座谈会、校讯通短信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相关的德育知识,让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德育引导,争取家长的配合,促进学校与家庭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四)努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质量。

作为思想品德课的科任老师,我觉得,思想品德课在一个学校的德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它的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育,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和感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把思想品德课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老师在上思想品德课时,不仅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还要注意在整个授课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通过知识点的讲授,引导学生思考,升华主题,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让他们从情感上认同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态度和习惯,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五)深入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7

关键词: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95-01

德育工作在学生成才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生一辈子的发展都离不开德育工作,无论是学习还是以后进入社会学生的成才和成人都需要德育实际效果的指导。但当前在农村中学里面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但没有实效性,甚至还没有很好的开设,而《中学德育大纲》中对中学德育工作的定性是关系到能否把中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一代,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主要是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没有将德育工作放在与其他工作等同的位置上,因此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应该建立在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基础上进行。

1当前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

1.1学校缺乏总体规划

目前一些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展得不是很好,就目前来看最大的问题是学校缺乏总体的规划,没有总体规划的工作是很难取得一定的实效性的。目前一些农村中学将学校工作的重点仍然停留在并且是单纯的停留在学科教学上,学生考试成绩的好坏、分数的高低仍然是主导,这种规划是不正确的。学校应该是以育人为根本的单位,应该将育人的高度提高甚至站得更远一点。如果单纯的只看重一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的话,学校教育影响力就不会凸显,对学生的成才也不是好事。没有全面总体规划的教育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出教育育人的效果。因此农村中学在德育工作这块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定位,对德育工作有一个总体且可行的细致规划。

1.2学科课程仍占主导

学科课程占主导,这是在许多学校都存在的现象。无论是学校的领导、教师还是学生的家长以及学生自己都认为在中考时能够考一个比较高的分数比什么都重要。至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成长尤其是与人沟通和交流方面的能力,大家都不怎么关心,认为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伴随着学生一天天的长大,学生自己的这些能力会逐步成长起来。但现实却不是这个样子,现在有一大部分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高分低能的情况,这只能从一个侧面反应学校德育工作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而在学校里面学科课程占据主导地位的现状是制约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改变这种以学科课程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而实施全面注重的教育模式,争取让学生成为学习成绩和德育都能发展的人,以为学生步入社会做充分准备。

1.3没有专业的德育教师

农村中学由于办学经费紧张,学校里面除了有大量的学科老师外没有专业的德育老师。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主要是靠班主任去完成,班主任也不是专门做德育工作的老师而是学科课程的老师来兼任班主任来对学生开展德育工作。而一些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和重心还是学科教学,抓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工作。因此在农村中学应该根据学校的规模和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一到两名专业的德育教师开展德育工作才能有效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要获得实效性需要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重视和解决,因此在分析了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后应该就德育工作如何加强实效性进行有效的对策分析。

2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需要从改变学校现有不合理观念、上级部门加强对学校的指导以及配备专业的德育指导教师指导德育工作的开展这三个方面一起努力才能从真正上提高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1改变现有的不合理观念

不合理观念的改变是农村中学德育工作能否真正落到实处的优先前提。农村中学由于其地理环境的影响,其所受到的教育影响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讲都有很大的影响,相比较起城市中学德育而言有着一定的滞后性,这是农村中学德育客观上存在的问题。客观上的问题需要时间去解决,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式是学校首先改变原有的不合理观念,树立正确的合理观念,学校的重视和总体的一个规划。将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在育人的角度凸显出来。具体而言学校应该从宏观层面把握中学学校教育的本质,教书育人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中学阶段作为学生成才与成长的重要阶段不能只是教书而没有德育育人,因此应该突出德育育人的重要性,只有整个学校重视了德育育人,凸显德育育人的高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才有保证。

2.2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对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由于存在着不合理的观念以及一些具体操作层面的问题。因此作为上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指导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邀请一些德育方面的专家定期到农村中学开展一些知识讲座,并聘请专家进行长期指导,这样才能将专家的经验有效的利用到农村中学德育建设上来。此外应该注重和加强农村中学和城市中学的联系,尤其是应该让那些德育工作开展得比较好的学校对农村中学的德育工作开展结成互助队,以此进行帮扶。

2.3配备专业德育教师

专业教师的存在能够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加专业化,因此农村中学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德育教师。专业德育教师到校以后应该和班主任一起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专业德育教师其定位在于对学校进行宏观把脉,对学校的德育方针和政策与领导一起进行协商和拟定。在微观方面,德育教师应该深入到相应班集体,指导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在德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纠正和指导以使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能够真正从每一个小的细节体现出来。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的落实是建立在相关问题分析基础之上的综合解决,需要各级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学校教师、学生乃至学生家长一起努力才能使学校的德育工作真正的体现在育人上,才能使学生真正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8

论文摘要:德育工作有效性缺乏是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做好德育工作的主要障碍,其成因既有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也有重“技”轻“德”的观念误区以及德育主体自身的问题。要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就必须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实施明确目标、完善课程模式、优化校园环境、提升德育工作者素养等策略。

论文关键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困境;制约因素;策略

200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仍面临许多困难,究其根源,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不足是制约德育工作有序开展的“瓶颈”之一。实践表明,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针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教育等提供思路与方法,有利于培养出适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迫切需要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现实困境

(一)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矛盾突出

德育工作的“应然”状态是指德育工作应该放在学校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而“实然”状态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德育让位于智育或者技能培养的现象仍然存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的战略主题,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中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以德为先的方针,加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强其实效性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目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从管理者到一线教师、从家长到学生,大多对德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德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口号与行动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口号中重要、行动中不要”是部分学校管理者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思想”。另外,一部分家长与学生错误地认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农业从业人员的教育类型,对“德行”的要求远远低于技术与技能。可见,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存在着明显的、难以调和的矛盾,并已成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顽疾”。

(二)德育内容与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脱节

《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应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加强爱岗敬业的职业思想教育、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文明规范的职业纪律教育等,特别是教育学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懂得生产足够数量粮食的重要性,懂得在各种食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有效防止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和科学选择食品添加剂的必要性等等。但是,现实与理想往往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德育的时空仅局限在学生受教育期间,德育内容仅局限在德育课等教科书中”。这方面的问题,在涉农中等职业学校表现得更为突出。德育工作仅仅是围绕德育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而开展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德育理论的宣读等,严重脱离了中等职业学校涉农专业学生的思想与生活实际。此外,德育效果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德育无用论”这一观点的形成。持这一观点的人们认为,学校开展德育工作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因此,学校还不如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三)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德育育人模式”必然要求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包括德育课教师,还应包括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社团工作者,以及受聘兼职的各类相关人员。教师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起关键作用的因素和条件,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其中德育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直接的思想品德教学,促进学生品质和道德的养成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文化课、专业课教师等其他德育工作者对学生施加一种间接的道德教育,主要表现在:文化课、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党团活动对学生的熏陶与感染,以及德育工作者的示范、引领等等。因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者的思想品德状况、职业道德素质与业务水平的高低,对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者不仅总量缺乏,而且结构不够合理,“全员”的德育育人模式任重而道远;此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因工作地点、薪酬、生活环境等条件,缺乏一定的职业幸福感与工作满意度,马虎应对、敷衍塞责。显而易见,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不高是当前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中面临的重大困境。

二、制约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社会转型期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实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的确立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但由于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城乡二元制度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社会转型的后期效应正在影响着农村社会的改革以及农民思想道德的建设。

为了追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瓜农无限制的给西瓜注射生长剂,最后导致西瓜“爆炸”。透过现象看本质,瓜农之所以做出这种损人又损己的事情,是因为社会转型期农村社会潜伏着不和谐的因素——道德危机。“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这一现象在农村地区、农民身上也有体现。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传统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而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制约着农村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

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的一般本质属性,即职业性与技术性。涉农中等职业教育不仅培养从事种植、养殖等传统农业类型的从业人员,更应该适应现代农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懂销售、会经营的现代农民。农业产业化的趋势下,锤炼农民的经营销售能力、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首先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手。诚实守信、勤俭致富、珍爱耕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其次,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以加强农林牧渔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契机,努力实现“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满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然而,目前许多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仍然过分强调学生技能的养成,重“技”轻“德”观念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序开展,导致了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面临一种“被孤立”的境地。

(三)德育主体自身的原因

按照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小不同,德育主体主要包括施加主体和接受主体两类。前者是指教师、学校管理者、家长、社会等,后者即是学生。教师职业素质的高低,学校管理者对德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力,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及其接受水平等,都影响着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并制约着其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发挥。现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有待提高,这直接关系到德育的成效;二是学校管理者的德育思想与观念有待进一步端正,这是德育工作有序开展、顺利实施的思想基础;三是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三者彼此分离甚至抵消,应当认识到它们有着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必须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形成德育合力,共同促使受教育者品德的养成与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四是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较差,思想道德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等一系列状况制约着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发挥。

三、增强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有效性的策略

(一)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

德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活动。因此,增强涉农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有效性首先要明确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德育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对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的具体要求,是德育目的的具体化。”根据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目标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农民“学农、爱农、守农”思想的形成;二是继承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成为爱党、爱国的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技术与管理人员。

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已逐步深入。新农村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的发展对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规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系到涉农中等职业教育“量的提升”与“质的实现”。其中,“质的实现”应该是涉农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的统一。培养学生渴望学习农业相关知识与技能,热爱农村、愿意留守农村并服务新农村的建设,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学生献身农业的理想,是涉农中等职业教育“质的实现”的途径之一。传统农民的艰苦奋斗、质朴善良等美德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在农村社会开始蔓延起来。为此,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传统美德教育、诚信守法教育、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

(二)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德育课程模式

德育课程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中介和载体。《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四门课;另外,各地区、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选修课的内容。涉农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德育目标,建立并完善具有校本性、活动性、生活性的模块化德育课程。模块化的德育课程设置应包含职业能力模块、职业素质模块、职业心理模块、职业生活模块以及公民教育模块。显而易见,模块化的德育课程应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基础,以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养成为目标,通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生活教育、公民教育来实现。完善涉农中等职业学校模块化的德育课程是增强德育效果的途径之一,在涉农专业本质属性的要求下,有利于根据新型农民、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技术与管理人员的生涯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习惯等。

(三)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

优化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校园环境,就是建立一种具有“职教特质、区域特色、农村气息”的校园文化和氛围。“职教特质”着眼于涉农中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及其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即校园文化的建设应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来办事;“区域特色”是基于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的角度,涉农职业学校依托各地区的特色资源、迥异的地域文化等构建具有区域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农村气息”是指涉农中等职业学校的环境建设不仅要体现出区域特色,反映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面貌与实际情境,还应集中体现在办学目标、管理理念、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着重展示设施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等专业的风格、风貌。涉农中等职业学校一般都设在农村地区,既是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又为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培养一大批实用技术人员,是新型农民、职业农民的摇篮。校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的因素,间接影响着学生品德的形成及素质的提升。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熏陶、感染学生,使其朝着“真、善、美”的方向发展。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9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思想德育;教育

在提出“应当从战略性的高度重点建设中国农村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育应当将思想德育工作放在战略性位置,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需将“传道”放在首要环节,即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知识讲授之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思想德育工作,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重点工作,其在实践发展中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现实性问题,学生出现的问题,根源在于教育制度和理念建设的不足,鉴于此,教育工作者应当认识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提升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质量的新渠道。

一、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

1.农村中小学“德”与“智”发展现状

当前,在我国农村中小学,重视“智”的发展,忽视“德”的发展是普遍现象,虽然强调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多年,但是由于考试机制的存在,应试教育离不开中小学教育的舞台,知识教学和道德教育时有冲突,中小学通常都将知识教学放在第一重要的位置上,农村的中小学生在升学压力的背景下,思想道德教育中“德”与“智”这两个本不冲突的因素,成为了两者必须选其一的问题。与此同时,对于学生的德育情况考核机制还停留在传统的科目考试成绩为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通常比较僵化和走过场,对于其重视程度也很低,通常将对于德育的认知代替了行动,对于德育评价的模式僵化,科学性比较差,这就导致农村中小学对于德与智的平衡性把握有限。

2.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现状

我国当前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其实效性在不断提升的基础上,针对性弱的问题逐步凸显出来,很多农村中小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都没有科学的机制体制,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变化,需要制定新的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制度、方法,缺乏科学有效的良好标准来进行新背景下的德育工作开展。学校对于德育工作的考核成绩应当纳入在整体的考核当中,学校在整体的德育工作计划制定中,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进行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不是生搬硬套的老办法,应当遵循教育的基本分析方式,认识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当前时代的发展背景,同时尊重农村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学习的实际出发,进行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的创新发展,保障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家庭与学校对于思想道德教育发展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我国不仅仅教育机构,各个地方的社会行政部门也都认识到对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多种渠道,从社会和家庭的角度对于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进行补充教育。与此同时,当前我国社会中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教育认识责任感不全面,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责任,家长和社会只需要依赖于学校、问责于学校即可,这一思想就导致当前我国家庭与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协调程度十分有限,难以引起全社会足够的重视。同时,学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没能让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多样性,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受教育程度重视程度参差不齐,教不得法的问题广泛存在于当前的农村中小学当中。

二、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然而其存在的问题仍需要受到教育从业者广泛的重视。主要问题在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机制落后,另一方面家庭与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协调不够,很多学校对于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开展都不够全面。例如,在2016年5月,针对农村中小学思想教育问题,甘肃省就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对于甘肃省的中小学进行综合整治,对于网络暴力、肢体暴力等手段进行的校园欺凌进行集中整治。然而,就在2016年9月,微博上传播的一段《定西市工贸中专文峰校区校园暴力》视频又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时常1分23秒左右的视频拍摄于学校围墙旁,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背对着围墙,另一名身穿校服的女学生狠狠的抽了她一耳光,随后打人的女学生脱下了校服,再次不停的扇对方耳光。同时,她还不断的用陇西方言责骂着被打女生。被欺凌女生反抗无力不断哭泣,经过媒体曝光后,目前,被打女学生已经回校正常上课,学校也对打人的女学生进行了相关处置。

不仅如此,也追究了打人女学生的监护人的责任,对于被打女学生及其监护人进行赔礼道歉,同时保证加强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工作。这一事件,深刻体现出我国当前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没能真正实现道德教育工作的意义。同时,教育从业者当中也存在着道德教育不够耐心、科学,奖罚机制不合理,对于学生的培养耐心和态度不同,没能体现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因而校园欺凌,体罚事件偶有发生,与之相对应的是学生也会对于思想道德教育产生抵触情绪,导致了不良循环。对于部分突发事件,例如校园欺凌事件,应当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在事件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推动思想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

三、结语

作为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应当成为我们工作的重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进行教育策略的探讨,从农村中小学“德”与“智”发展、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机制和家庭与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协调三个角度进行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为我国培养出身心健康,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良人才。

参考文献:

[1]浦明磊.试论德育管理问题不足与解决策略[J].亚太教育,2016,22:193.

农村中学德育工作篇10

关键词:农村德育工作学生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育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农村德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现从多年从事德育工作的切身体会中、从农村孩子所处的环境特点与当前农村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进行归纳总结,对农村德育工作进行一些探讨。

一、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轻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良好品德、思想素养的形成。首先,学生爱国意识淡薄,缺乏社会主义信仰,对升国旗、观看爱国影片、缅怀革命烈士等一些教育活动无动于衷。其次,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从小就有金钱至上的思想,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淡薄;受现实的诱惑,从小就不求学向上,逃学、辍学,很早就走向社会、无所作为。

二、农村孩子思想情感形成环境的特殊性

一个孩子性格与思想情感的形成,更多地受到他所处的环境的影响。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孩子所处的社会环境正在发生较大变化。一是农村大环境的特殊性。农村相对来讲,信息较闭塞,环境寂寞安静,同时农户居住较分散,相互间交流较少,是一个不适应孩子好动好奇心灵的环境,容易导致孩子自闭孤僻的性格。二是家庭环境的特殊性。由于当前很多年青父母都外出务工,很多孩子跟随爷爷奶奶生活,成为留守儿童。爷爷奶奶一方面忙于农活,只管孩子吃饱穿暖,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世界,另一方面缺少文化知识,无法跟孩子沟通,使得对孩子性格影响最大的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的思想情感处于一个自我形成与发展状态,无法得到很好的引导。

三、当前农村学生思想品德的一些不良表现

由于农村孩子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学校教育的不足,表现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和性格。

1.厌学情绪。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的动力,不愿意进教室,不愿意听课,不能完成日常学习任务。

2.缺乏礼貌礼仪。不懂礼貌,爱说脏话,不尊重老师,甚至给老师取绰号。

3.贪图享受的思想较重。喜欢穿着,爱吃零食,宁可不吃午饭,也要买小吃,一些住校学生一周的生活费在前半周就已经花光了。学校不时有发生掉钱掉东西等事情,而且很难查找,有的学生捡到钱物不主动交老师。评先进、选贫困主动要,分劳动任务相互推。

4.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不管父母、同学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的想法,自私、任性。一切活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薄。

5.缺乏自信。自卑意识较重,不能主动承担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不敢承接。

四、应对措施及建议

首先,深化德育体制,建立健全农村学生德育教育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

1.要高度重视农村学生的德育工作。着重加强学校这个德育主阵地,切实把德育列入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留守儿童多,家庭引导较少,学校更应发挥主体教育作用,不仅要承担学校本身的教育工作,还应向家庭教育延伸,弥补当前农村孩子家庭引导的不足问题。农村应将学生的德育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德育观念,增强对德育工作的认识,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孩子成长、共同促进德育工作开展的良好氛围。

2.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要强化学校的校风、校训和办学理念,提炼出具有自身特色的、较为响亮的文化口号。

3.要创新德育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学生只有在多样的活动、多样的情境之中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说教式教育缺乏直观性,显得十分枯燥,学生也很难接受。因而德育教育应该是贯穿于课堂内外、联系于学生言行的常态教育,是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与性格品质的教育,必须坚持时时、事事进行,坚持多样化教育,寓教于乐,才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1)抓典型,树榜样。“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在德育教育工作中应多采用正面教育,对于做得好的学生给予更多的表扬和赞同,让他们从内心产生自豪感,也成为众多学生效仿的对象。比如,可通过评选学生读书之星、文明礼仪之星、遵纪守法之星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学生成长。

(2)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变过去“单向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更多地与学生互动共进、探索求知、寓教于乐。要变课堂为主的教育为课堂内外结合的教育,把德育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之中,从而产生一个长期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3)加强校园文化活动。现在很多农村学生,既是独生子女,又是留守儿童,缺少与同龄人的交流。在学校要加强集体文化活动的开展,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与归属感。比如,开展一些活动、比赛,使学生能够主动去结交朋友,主动与他人交流。还可以组建“爱心社”、“留守儿童之家”,去帮助和教育学生。

4.增强教师对德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严肃性,转变教师观念,提高认识,多角度有针对性地抓好德育工作。教师要以身作则,从思想高度去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自身的责任,有效地开展德育工作。

5.以学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为中心,真正让学生从思想品德课上一点一滴学起,充分利用爱国影视、图书、英雄故事进行教育,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当中。

6.因地制宜,耐心教育。全面开展传统美德、行为规范、法律法规教育,让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道德观念。同时,要把准农村学生的需求,因地制宜的为学生服务。结合实际,多渠道、多角度组织学生开展爱祖国、爱学校、爱家乡的“三爱教育”和“红色革命教育、黑色警示教育、绿色网络教育”,即三色教育,坚持开展感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

其次,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净化社会环境、树立道德风尚,促进学校德育工作。

在农村要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搞好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周边治安,树立重教乐学的小气候,清除黑网吧,预防青少年沉迷于网络。

再次,要重视家庭教育。孩子的教育要从小抓起,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培训和帮助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和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质,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