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认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7:39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1

1我国当代绿色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认识

1.1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解片面

当前,国内外学术界对绿色建筑的界定的理解并不全面,主要内容都是结合本地区自然环境情况,运用相关的原理知识,例如:建筑学与绿色学等,科学安排建筑和诸多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将建筑物和附近环境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自我调节功能,同时也具有节能、减少污染、延长使用寿命的优势。然而,由于人们只是片面的认为流绿色建筑只是在建筑物的四周加上一些绿化植物,也或者是在建筑物内放置一些绿色植物,也有些人认为建筑物具有简单的节能功能便是绿色建筑等。

1.2对绿色建筑设计的研究不够深入

由于我国基本国情的特殊性,在参照国外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还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当前,在实际生活中,对绿色建筑的研究并不全面。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极其常见,这样一来,对绿色建筑研究也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对农村绿色建筑的研究是少之又少。但是,对城市绿色建筑的研究只局限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中。在实际生活中,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对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加以详细研究。再加上,因绿色建筑设计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例如:绿色学、建筑学、环境学等,所以,专业性较强,内容较多。然而,各个学科之间联系却不紧密,研究不够深入,这样一来,直接对绿色建筑设计带来巨大的困难。

1.3缺乏绿色建筑设计的实践经验

绿色建筑行业的兴起引起了建筑行业的高度重视,在建筑行业出现了对于绿色建筑行业不同的见解,进一步巩固了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更加有利于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与此同时,也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应用发挥巨大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于绿色建筑设计的理解是比较片面的,一般都是对绿色理论与建筑设计理论加以阐述,重点是对西方发达国家一些比较成功的绿色建筑设计经验的阐述,缺少对绿色建筑设计实践性研究。

2绿色建筑在建筑设计中所发挥的优势

2.1减少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破坏

随着我国经济与城市建设的不断进行,我国的多数城市在建设中,建筑设计出现重规模而忽视环保的问题。城市建筑设计如果不考虑环境因素,就会导致环境保护的破坏,还会加大能源的浪费。随着城市发展向现代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建筑设计中合理的加入一些绿色设计元素,会极大的减少居民生产和生活对于环境和能源的破坏,最终实现居民生活质量的切实提高。

2.2可以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要想冲破城市的固有规划和建设的束缚,使城市建筑的设计能够有效的推进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保护能源之间的有效统一就要加快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绿色建筑的建设来实现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2.3能够保证城市绿色健康的发展

绿色建筑的设计可以实现绿色、环保和节能的有机统一,从而能够有效保证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要实现城市环境和能源资源分布的平衡,就要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严格按照城市发展的全面隋况进行系统设计。作为一名合格的绿色建筑设计,必须能够有效的促进市民的健康,推进教育的不断发展,要在重视城市的绿色环境质量和能源的使用情况下来推动城市的健康发展。

3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的最大使用率3.1做好建筑的节能设计在建筑建成后使用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能耗,所以应重点从建筑本身来做好节能设计,可通过建筑体形设计达到节能效果,如平面布局、平面形状、进深、体形系数、表面面积系数、长宽比和朝向等因素,都与建筑的节能效果有很大关系。合理设计建筑的墙体、门窗、屋顶、热缓冲区及有效遮阳,提高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也对建筑节能有着重大意义。

3.2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使用过程中的节能,还应考虑蕴含在建筑材料本身中的能源消耗量。在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和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选用生产能耗低的建筑材料,以及钢材、铝材这些回收利用率较高的建筑材料,实现建筑的可持续。为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应尽可能的选用地方性的材料。4实现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有效途径

4.1加强绿色建筑的实践性

可持续发展意识要求设计师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积极的应用绿色策略,从而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同时可持续发展意识需要落实于实践之中,从而要求参与绿色建筑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都需要予以积极的配合,作为一个复杂的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社区参与者、管理者以及建筑设计的决策者共同参与,从而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

4.2高效的实现绿色建筑能源的方面利用

要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即利用最少的能源创造最适宜的建筑。主要从如下几方面人手:

4.2.1合理安排建筑位置。避免绿色敏感区,比如植被、水文等,顺应自然的地理排布,尽可能避免改变原始条件,合理的安排建筑的地理位置,比如朝向以及高度等。

4.2.2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以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设计中所需要优先考虑的能量来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过度依赖,屋顶的太阳能采集装置以及建筑物布局利用风能等,都成为避免过度消耗不可再生资源的重要方式。

4.2.3保证能源的高效利用。针对于不可再生能源而言,在建筑设计的具体过程中,我们必须要保证能源利用的高效率,比如照明装置、自然采光等的布局上,都需要做到科学且合理的原则。

4.2.4舍远求近的利用建筑材料。当地材料成为建筑师们的首选,从而才能避免因远途材料运输造成的能源浪费。

4.2.5循环利用水资源。主要是针对于水资源而言,根据水的清洁等级以及需要的不同,合理的循环利用资源,从而达到真正的环境保护。

4.3客观合理的绿色建筑设计

人作为绿色建筑的主要设计者,首先,针对于温度以及湿度的问题上,在建筑师设计构思时,需要依照人体的要求设计建筑物的朝向以及门窗的尺寸,从而保证阳光的充足,进而调整室内的温度以及湿度。其次,针对于通风系统而言,应当以自然的空气循环为主,绿化以及净化空气,进而缩短人与自然的距离。最后,人文理念。主要是针对于老年人以及残疾人的关怀,即在具体的通道以及休息座位的设计上,应当对特殊人群予以特别的关怀。

4.4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比如家庭人口的变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革新等,因而建筑物作为一种使用寿命较长,更换频率较低的产品而言,应当对于未来的变化预留有一定的空间,从而满足未来的改造或者变化的可能性。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2

绿色建筑是未来发展方向

建筑能耗、工业能耗与交通能耗并列为我国三个能耗“大户”。当前,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30%。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而最终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发展绿色建筑,减缓建筑能耗增长的曲线、推迟能耗高峰的来临,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是未来建筑的发展方向。

绿色建筑是“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量”同步提升本义是又好又快。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历史大潮。建筑行业对发展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从不惜一切谋发展,到加快发展,到现在的追求又好又快发展的绿色建筑理念,对发展的认识不断科学化、本质化。首先,绿色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通过节能、节源、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提供安全、健康、舒适性良好的生活空间;与自然环境亲和,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其次,发展迅速,潜力巨大。今年1月1日,国家发改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按照该方案,今后城镇新增建筑将严格落实强制性节能标准;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完成新增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年底,20%的城镇新增建筑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二)绿色建筑是“注重民生”的发展

“三量”同步提升核心是注重民生。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其目的也是为了让老百姓拥有更好的产品、获得更好的服务、享受更好的生活。只有把绿色建筑的发展道路确定为中国式、普通老百姓式、适用技术式,其才能健康发展。绿色建筑是一个广泛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它可以是由冬暖夏凉的延安窑洞改造成的;也可以是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的典型的新疆乡村绿色建筑;还可以是既有建筑改造而成的物美价廉的节能建筑等等。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推广,不是只停留在专家、政府官员和一些大企业、大城市,而是为了更多的进入寻常百姓家。

(三)绿色建筑是“持续同步”的发展

“三量”同步提升关键是持续同步。绿色建筑是能将三者真正同步、同速、同频发展的有效发展途径。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地推动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同时,以发展住宅产业化为突破口,通过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住宅产业化的成套技术,推动建筑生产方式重大变革和发展模式转变,在实现经济总量增长的同时也实现的质量的保障。目前,我省正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建筑规模持续大幅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呈刚性增长态势。发展绿色建筑,实现建筑节能和减排高效发展,对建设净化湖南、改善民生具有巨大的潜力和独特的优势,也符合我省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战略要求。

二、湖南多措激励大力推进

湖南省的绿色建筑发展已经步入快车道。截至2013年初,湖南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的省级示范项目面积近500万平方米,已有“保利·麓谷林语”等4个项目获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双百”示范工程;长沙市大河西先导区梅溪湖片区获批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达5000万元。近几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相关管理部门一直将发展绿色建筑列为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了相关的政策与办法,积极推进我省绿色建筑的发展。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严格按照中央标准,加强相关政策激励、标准规范、技术进步、产业支撑、认证评估等方面能力建设,建立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体制机制,以新建单体建筑评价标识推广、城市新区集中推广为手段,实现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湖南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湘政发〔2013〕18号中明确指出,到2015年,全省将创建5个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绿色建筑创建计划项目达100个以上;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达到30%。长沙市则计划未来3年投资127.3亿元,实现3成新建建筑“绿色”居住。2014年起,长株潭试验区内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公共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同时,力争到2020年,建立并完善绿色建筑建设与评价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监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咨询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绿色建筑发展模式,让绿色建筑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

推广存在诸多制约因素

(一)认识理念存在误区

由于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我省真正接触重视也不过不到10年时间,各界对其认识有着很多的局限性。首先,片面认为绿色就等于高价和高成本。在楼盘销售以广告轰炸和概念炒作盛行的年代,以至于让人们误以为绿色建筑就是高档建筑。甚至很多行业内企业都认为那些认为绿色建筑就是节能减排,认为含有太阳能、地源热泵就是绿色建筑。其次,认为绿色建筑仅局限于新建筑。这也是认识不完全造成的,其实推广绿色建筑有一个很难的工作在于我国现在既有的400亿平方米建筑的节能改造。最后,误认为建筑节能只是政府的职责。推广绿色建筑不只是政府的职责,广大居民也是绿色建筑的最终实践者和受益者。

(二)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目前,对于绿色建筑的激励优惠政策配套仍然相对滞后。尽管已经存在一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持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对于企业来说,虽然绿色建筑更加节能与环保,从长远来说更加经济,但绿色建筑的设计与建造本身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而目前消费者偏重商品房的价格、位置与安全,对绿色建筑所体现的节能、环保、健康价值认知不够,都会导致有急功近利心态的企业没有自觉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对于消费者来说,由于绿色建筑的建造成本通常高于普通建筑,这部分附加成本往往会转化成用户的负担,在相关税收优惠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绿色建筑难以赢得绝大多数市场。

(三)技术支撑存在问题

技术方面的问题也是绿色建筑推广的硬伤。首先,在绿色建筑的技术选择上还存在误区,认为绿色建筑需要将所有的高精尖技术与产品集中应用在建筑中,总想将所有绿色节能的新技术不加区分地堆积在一个建筑里。一些项目为绿色而绿色,堆砌一些并无实用价值的新技术,过分依赖设备与技术系统来保证生活的舒适性和高水准,建筑设计中忽视自然通风、自然采光等措施,直接导致建筑成本上升,在市场推广上难以打开局面。其次,技术支撑能力不高。专家表示,建筑工业化在我省刚刚起步,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绿色建筑许多核心技术国内仍不掌握,如大部分热泵压缩机等关键部件还需要进口;新能源建筑应用仍停留在简单直接运用层面,太阳能房、太阳能供热空调等深度利用非常有限。

绿色建筑助力三量齐升

整个湖南的经济当前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弯道超车战略,使湖南建筑行业迎来一个难得的健康转型的发展契机。必须紧紧抓住当前发展绿色建筑的大好机遇,推动湖南省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继而推动整个湖南经济总量、人均均量和运行质量的同步提升。

开展绿色宣传,打开市场需求

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手册等方式,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概念,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宣传绿色建筑实施标准,引导建筑业企业和社会公众提高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深刻理解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创建建筑节能省的重大意义。使他们认识到低碳生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筑对我们的健康影响如何,是不是很适宜居住,材料是不是含太多的有害物质;建筑材料、装饰材料的选择是不是节能环保;是不是跟周边环境的协调。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既降低绿色建筑的实施成本,大家的共识又形成了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有了市场需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

完善激励政策,刺激行业发展

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立有效的激励政策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完善各种财政税收刺激政策已刻不容缓。借鉴国外经验,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激励政策,建立市场机制和财政鼓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提高相关行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对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建筑投资者、消费者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采取经济补贴、低息贷款、税收减免等激励政策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通过政府的引导,使各界明白推进绿色建筑是全社会的责任,规划、设计、施工、物业管理乃至建材、部品生产厂家等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各方共促共赢的新机制,从而促进绿色建筑的长足发展。

(三)完善相关法规,保障健康发展

推广绿色建筑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和制约,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现大力发展绿色建筑的内容,对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及环境保护做出补充要求,增加奖惩条文。要加大强制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力度。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政府投资建筑应要求符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挥政府示范作用,增强绿色建筑的社会影响,起到更好的引领作用。我省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应该借鉴日本在引导可持续建筑发展上的操作方式,由政府主导发展,其政策的系统性、引导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同时,应率先建立健全建筑绿色节能法规体系,完善建筑绿色节能标准体系,制定包括建筑设计、施工、验收、检测、运行的严格标准和管理规定,为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3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2-0223-01

现代化建设中,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成为了重要研究对象,有利于缓解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系统循环,促进建筑与自然和谐发展,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利用,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了可靠保障。

一、绿色建筑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工业化发展不断加剧,绿色建筑实施是以提高资源有效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生态平衡发展为重点,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绿色建筑可以使建筑能耗对环境污染程度下降到75%左右,让建筑环境更加人文、优美,有利于促进人们身体健康,促进生态环境循环发展。一般情况下,绿色建筑也称作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是实现人、自然和建筑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绿色建筑在实施过程,以不破坏环境生态平衡为前提,充分利用建筑周围的自热条件,使风能、光能等得到最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消耗和Co2等气体排放量,从而对环境污染做到有效控制。绿色建筑的室内具有非常舒适的布局,合成材料的使用量非常少,让人们生活在健康的环境下,给居住者提供了一个充满自然气息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现展中,绿色建筑的具体实施是实行绿色构造、绿色施工和绿色装修,使水资源、能源和Co2等气体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推行钢结构和木结构房屋住宅,提高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率,使用绿色建材进行装修,如节能窗户、保温玻璃等,以减少能源消耗,促进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二、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得到了不断推广,绿色建筑发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比较滞后、人们环保意识不够强、绿色建筑质量不稳定等情况,给绿色建筑发展带来很多困难。目前,绿色建筑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

(一)绿色建筑认识不够,绿色建筑意识不强

由于绿色建筑起步较晚,导致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严重不够,致使绿色建筑意识不强,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绿色建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给绿色建筑发展带来极大影响。

(二)绿色建筑发展投入大,经济效益不明显

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发展绿色建筑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绿色建筑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因此,经济效益不明显,给绿色建筑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人大部分注重眼前利益,忽略绿色建筑发展的长远效益,导致绿色建筑得不到真正实施,给绿色建筑发展带来严重危害。

(三)绿色建筑专业人才缺乏,绿色建设技术不成熟

现代化建设中,绿色建筑方面的研究受到了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使建筑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对绿色建筑理念不熟悉、对绿色建筑设计不重视,以及绿色建筑方案工作量较多等问题,导致绿色建筑专业人才严重缺乏,致使绿色建筑得不到正常发展。与此同时,绿色建设技术、建筑材料等不成熟,使绿色建筑施工存在一定难度,给绿色建筑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四)绿色建筑评估体系不完善,绿色建筑发展缓慢

绿色建筑发展过程中,评估体系不完善、绿色建筑研究起步晚等原因,导致绿色建筑发展比较缓慢,使绿色建筑得不到真正的实施,给绿色建筑发展造成严重阻碍。在实际建筑中,一些企业为了拿到相关星级评估,采用虚假形式,使绿色建筑成为商业炒作对象,使绿色建筑发展面临各种冲击和挑战。

三、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

面对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环保和节能,加快绿色建筑发展,促进建筑模式不断转变,才能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绿色建筑未来的发展趋势是:

(一)提高绿色建筑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绿色建筑理念的提出,满足了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必须不断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让人们积极参与到环保和节能行动中,给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随着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使绿色建筑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给绿色建筑知指引了未来发展方向。

(二)提升绿色建筑水平,提高绿色建筑质量

国家和政府必须加大绿色建筑发展的宣传力度,运用多种形式提高绿色建筑质量,使绿色建筑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从而促进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推动绿色建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合成材料的使用量,采用绿色施工模式,提高建筑物的环境质量,让人们亲身感受到绿色建筑带来的舒适,给绿色建筑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速绿色建筑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专业技术人才是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绿色建筑未来发展必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促进绿色建筑设计和施工队伍不断壮大,使绿色建筑的施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加速绿色建筑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完善绿色建筑的相关法律规定和评价体系,使绿色建筑得到有效法律保障,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对于促进绿色建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结束语: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各国对绿色建筑发展给以了高度重视,以提高能源、资源有效利用率,促进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给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现展中,绿色建筑发展需要不断加大研究力度和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和创新,才能促进绿色建筑产业不断走向成熟,真正推动绿色建筑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隋红红.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2]张峰.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田慧峰,张欢,孙大明,梁云,王有为.中国大陆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J].建筑科学,2012,04:1-7+68.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4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LeeD;ap誖考试

0引言

绿色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成为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因而我国当前建筑市场对绿色建筑从业人员的需求日益增长。2012年4月,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的《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我国要建立绿色建筑评价职业资格制度,加快培养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评估、能源服务等方面的人才。为解决我国绿色建筑专业服务人才队伍薄弱的问题,保证国家各项绿色建筑目标的完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中心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际发达国家绿色建筑的发展经验,于2012年9月底,召开了绿色建筑工程师项目评审会,会议规定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为国家职业资格考试项目。自项目启动以来,已经为我国输送了逾万人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合格人才。与欧美发达国家成熟的绿色建筑专业人员的考核相比,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的考试认证工作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考试(简称LeeDap誖考试)已经开展了相当长的时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可以为我国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和认证,提供积极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1美国LeeDap誖考试概况

1.1LeeDap誖考试的类型美国LeeDap誖考试是由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支持下成立的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负责开发及管理的考试项目。LeeDap誖考试设有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LeeDGreenassociate,以下简称LeeDGa)和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LeeDprofes-sionalaccreditation,以下简称LeeDap)两种。LeeDap分为五大专业方向的资质,即建筑设计与施工(LeeDapBD+C)、住宅(LeeDapHomeS)、室内设计与施工(LeeDapiD+C)、社区开发(LeeDapnD)、运营与维护(LeeDapo+m)五个方向。参加LeeDGa考试人员,除绿色建筑从业人员外,还包括支持绿色建筑设计、建设和经营的专业人士,如学生、绿色建筑委员会管理人员、环保工作者、媒体工作者等。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的人,可以为参与LeeD项目的其他专业人士提供支持。参加LeeDap考试人员主要是已经取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的人员,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资格的人,可以管理整个LeeD认证项目的实施。

1.2LeeDap誖考试的报名方式及考试时间和地点报名者首先在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官网上新建一个认证帐户,然后按照网络信息提示,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选择认证考试类型,交纳考试费用,预约考试时间和地点。预约考试成功后,系统会以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的名义,将预约考试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以电子邮件形式发送给考生加以确认。在原预约时间不能参加考试时,考生可在报名考试后的一年时间内,通过网络另外预约考试时间和地点。如果因特殊原因在这一年内还不能参加考试,则通过网络提交其特殊原因(如因生病、直系亲属的死亡、交通事故等)及相关证明文件,获得绿色建筑认证研究院批准后,还可申请最多延后六个月时间来预约考试。一次报名后提供三次考试的机会,当三次考试都不能通过的情况下,在最后一次考试90天后,才能再次交纳考试费用,重新进行新的报名申请。

1.3LeeDap誖考试方式及试题类型在报名参加LeeDap誖考试时,可以有三种参加考试方式,单独参加LeeDGa考试或LeeDap专业考试,以及一次性先后参加两项合并考试。只有通过LeeDGa考试的人员,才能参加单独LeeDap专业考试。LeeDGa考试和LeeDap专业考试题型类似,都由100道多选题组成。由于试题均为电脑系统随机生成,因而各人的试题通常是不同的。LeeDGa考试和LeeDap专业考试时间均为2小时。另外包括10分钟的演示(可选项)和10分钟退出时的考试调查(可选项)。LeeDap誖考试为计算机网络测试,试题包括计分题和不计分题。不计分题用于分析试题信息,以决定该试题是否可在以后的考试中作为计分题。考生并不知道哪些试题是计分题或不计分题,因而必须解答所有试题。当考生最后完成答案提交后,计算机自动处理答案并当场给出成绩。LeeDap誖两种考试总分均为200分,合格线为170分,考试后考场工作人员会为考试合格考生提供打印的成绩单。

1.4证书授予及认证资格维持方案考生一旦通过LeeDGa考试,就可立即使用“LeeDGreenassociate”或“LeeDGreenassoc”的名称和徽标。考生一旦通过LeeDap专业考试,即可使用“LeeDap”加上专长(BD+C、HomeS、iD+C、nD、o+m)的名称和徽标。单独通过LeeDGa考试或LeeDap专业考试的考生,相应可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证书或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证书。但一次性报名参加两项合并考试的考生,只有在同一有效期内,两项考试都合格后才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证书。只通过LeeDGa考试的考生,则不能获得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准入证书。这两种证书都可以是电子pDF证书或实物证书。要维持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绿色会员资格,在两年一期的认证资格维护期内,每个会员必须完成15小时的继续教育(Ce)。相应地,会员如要维持能源与环境设计先导专业认证资格,则在两年的维护期内必须完成30小时的继续教育(Ce)。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可以是从事绿色建筑相关的教育项目和实践项目,进行绿色建筑方面的写作或志愿者活动。

2美国LeeDap誖考试内容

2.1LeeDGa考试LeeDGa考试主要是检查从业者关于绿色建筑和LeeD认证基本原则、操作方法的基础知识。考试内容分为任务和知识两大部分。任务部分反映了安全高效执行LeeD誖项目所需的任务。具体包括:①与团队或同事交流沟通宽泛意义的和基本的绿色建筑理念;②研究并创建可持续的建筑材料资料室;③用可持续目标帮助他人;④制作项目概况、案例研究、通告文件;⑤向客户、团队成员和公众倡导绿色理念(如为什么要建造绿色建筑);⑥追踪LeeD和总体绿色策略的更新;⑦在线浏览LeeD网页信息;⑧通过与所有项目团队成员(顾问、承建商、业主等)之间的LeeD通信联系来帮助项目负责人;⑨帮助进行文档处理管理;⑩帮助管理LeeD认证的时间安排。知识部分反映了需要掌握的LeeD知识。具体包括LeeD组织构架与流程(16个问题)、整合实施策略(8个问题)、选址和交通(7个问题)、可持续场址(7个问题)、用水效率(9个问题)、能源与大气(10个问题)、材料与资源(9个问题)、室内环境质量(8个问题)、项目周边环境及公共区域(11个问题)等概念。

2.2LeeDap专业考试LeeDap专业考试考查的是从业者参与设计过程、支持和鼓励整合设计,以及顺利完成申请和认证流程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由前所述可知LeeDap专业考试分为五个专业方向,以其中的建筑设计与施工(BD+C)为例,其任务部分包括LeeD项目和团队协调(22%)、LeeD认证流程(32%)、LeeD得分点所需的分析(32%)、对采用LeeD评估体系进行提倡和教育(14%)。知识部分包括LeeD组织构架与流程(8个问题)、整合实施策略(9个问题)、选址和交通(9个问题)、可持续场址(9个问题)、用水效率(9个问题)、能源与大气(14个问题)、材料与资源(12个问题)、室内环境质量(11个问题)、项目周边环境和公共区域(4个问题)。与LeeDGa考试侧重于LeeD整合设计项目过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规范、术语,以及LeeD评级体系的各个方面相比,LeeDap更体现专业人员在技术细节、计算、规范方面的理解能力,对资源以及项目的管理协调能力,展示专业人员绿色建筑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及对LeeD各个得分点的策略的更深入、更具体的了解。

3美国LeeDap誖考试对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的启示

3.1改革考生资格条件制度,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同时,促进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规模更快发展美国对LeeDGa考试人员没有资格要求,仅建议考生在考试之前通过教学课程、志愿者活动或工作经验了解LeeD和绿色建筑理念。LeeDap专业考试虽特别注重对考生项目操作熟练程度的检查,但也仅建议考生具有参与LeeD誖项目的经验。由于对考试人员的资格没有设置太多的限制,因而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的成员发展很快,从1993成立至今已拥有76个分会,12870个成员组织和197000的LeeD专业人士。我国对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人员的资格则有较高的要求,规定必须是工程类、工程经济类、财经类、管理类专业毕业生,并且在建筑业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服务工作,符合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初级、中级、高级)报名条件,参加绿色建筑咨询工程师相关课程培训,且持有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CettiC)授权认证的培训机构出具的学习证明,满足工作年限要求时,方可申请参加相应级别的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适当放宽考生的考试资格条件,通过加强实践性的项目操作考核的办法,在保证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质量的同时,来培养更多绿色建筑专业人才。

3.2改革考试方式和内容,促进我国绿色建筑工程向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美国绿色建筑专业人员除可以参加LeeDGa和LeeDap专业考试(分多个专业)提升职业资格外,还能根据其在职业经历中的表现,申请更高级别的LeeD研究员(LeeDFellows)和专家(experts)资格,因而绿色建筑从业人员有较大的职业发展空间。此外,美国LeeDap专业考试更注重对考试者参与项目的实践能力的检查。与美国相比,一方面,我国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只划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而没有专业方向之分。另一方面,考试内容除实操技能与实务、综合案例分析外还包括有相关法律法规与政策、基础理论知识等内容,考试难度较大但对考试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考核力度不够。第三,绿色建筑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空间较小。因此我国可以结合最新的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借鉴美国LeeDap考试的做法,在绿色建筑工程管理师考试中按不同专业方向进行考核,以培养多种专业规格的各级各类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来更好适应绿色建筑工程市场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设置更多不同执业能力层次绿色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鼓励相关人员向专业纵深发展,通过实际的项目经验积累锻炼成本行业的专家,以适应国家对绿色建筑工程精细化和专业化发展管理的需要。

4结语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5

关键词:绿色建筑;推广;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思想意识的日益觉醒对建筑行业提出了绿色、环保的要求。绿色建筑的提出和发展既符合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潮流,也是建筑行业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既是创新建筑行业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1、缺乏绿色建筑的意识和需求

人们往往认为有鲜花绿草、喷泉水池的楼盘就是“绿色建筑”,很少能够注意到绿色建筑的材料用量少、能耗小、二氧化碳气体的减排以及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小等其他特征,并且误认为绿色建筑就代表着前沿的科技和先进的技术,无形中直接将高成本、高价等与“绿色建筑”画上了等号。由此造成了市场中对于绿色建筑的需求难以形成和扩大。而只有市场中有需求,才能在全社会广泛地推广应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因此,推行绿色建筑不仅是政府的一项政治措施,更是人民的福利工程。

2、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缺乏认识

目前只有少数专家、研究人员对绿色建筑有全面清晰的认识,大多数人对绿色建筑的认识还都停留在字面含义上,认为绿色建筑就是多点绿化,是开发商为使建筑增值炒作的砝码,与传统的建筑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广大消费者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不足,不愿意增加投资去接受绿色建筑,已经成为阻碍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绿色建筑知识的普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绿色建筑的投资回报、重要性和长远利益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尤其是开发商、政府和民众,发展绿色建筑才能更顺利。

3、缺乏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

目前,我国虽然制订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但是现有的评价指标偏重于对设计和建设过程的引导,对建筑物后期的使用与管理阶段考察不足,使得评估结果的权威性、科学性和可靠性降低;其中定性指标占大多数,定量指标数量较少,因此过分依靠主观判断进行评价,这使得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在设置标准时,评估体系的重点主要是放在建筑环境质量评价上,而没有体现建筑自身经济性和使用方面舒适性,这阻碍了包含开发商和建筑使用者利益的绿色效应最大化的实现,这也使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同时,现有评价标准对技术应用过分看重,而评估在运行过程中的整体节能减排效果的寥寥无几,使得市场和公众也更看重建筑绿色的过程管理,而对最终的绿色效果的重视不够,这其实是对市场和公众的误导。

二、如何做好绿色建筑的推广工作

1、创建创新技术与共享激励政策

技术原因是推广绿色建筑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很多企业以开发技术为重点,而交流共享技术则被忽视,因此,政府应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促进一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理念以及施工方法的交流。其中知识产权制度是以维护提业共性技术的人或组织的利益为出发点,推动共享产业共性技术。属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的绿色建筑共性技术,既可能形成“有形技术”,也可能形成“无形技术”。政府资助的“有形技术”通常都能形成知识产权,该技术的承担单位拥有该知识产权,并负责技术转移和扩散;“无形技术”一般不能形成知识产权,也就不能得到政策保护,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建立协议保证项目承担单位拥有共性技术成果的所有权,并借助于技术市场来推动技术扩散。若项目能得到产业共性技术研究创新基金的支持,则由基金董事会拥有该成果的所有权,任何企业需付费给基金管理机构方能取得成果使用权,由基金组成单位分享所得收益。另外,可以通过可持续激励机制的制定使产业共性技术需求方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地调动。如“多用多优惠”等条款的加入。政府方面,可利用补贴、减免税收等方式来提高企业共享共性技术的积极性,降低共享的交易成本,提高进行技术共享而得到的收益。

2、加大环保建筑材料的使用和研发

绿色建筑要建筑材料的环保性能要求很高,绿色建筑材料具有高科技性、节约资源性和可持续利用性,具有很高的科技含量。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应该会在建筑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但是目前高科技含量的建筑材料建筑使用成本较高,应当加大相关研究力度,开发出低成本、高效能的绿色环保材料。另外,在建筑材料方面还要注意材料使用量的问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节约的使用,而且对产生的材料垃圾要进行科学的处理,如生物降解或者是再利用,避免材料浪费,对环境造成破坏。

3、绿色建筑理念将进一步深入发展

绿色建筑具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优势和特点,这一点与我国大力倡导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发展战略相符合,随着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相关战略的进一步推进,绿色建筑理念将得到进一步的宣传和发展。一旦绿色建筑理念根植到人们心中,那么就可以在意识领域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这就为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大力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意识基础。

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

针对绿色建筑初期建设成本高,投资者投资积极性低,建议政府在政策引导的同时,结合市场机制,以专项的产业振兴政策为依托支持“绿色建筑”的开发与消费,同时,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绿色生产消费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例如对“绿色建筑”的购买者予以优惠政策;对开发企业提供减税免税、贴息贷款等政策优惠,并设立专项的资金予以补贴支持等;引入绿色税收政策,对非绿色建筑产品征收特定的税费,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

5、加强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

提倡绿色建筑并不只是建设新建筑物时所采用的模式,它还涵盖了已有建筑和老建筑的绿色改造,使原建筑通过相应的节能环保改造措施达到绿色建筑的相关标准,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就目前的形式来看,我国应建立绿色建筑评定体系,对于新推行供热地区和城市,应采用新的供热体质和绿色建筑评定体系;就我国耕地保护形式严峻的国情来看,应选取试点城市和住宅小区,率先在沿海地区推行紧凑型的城镇、小区和建筑规划设计模式,实施绿色建筑性能评定;因地制宜,加强本土建筑的绿色改造。

6、将绿色建筑纳入各层规划

在编制总规以及分区层面的方案或文本过程中,应该纳入有利于进行绿色建筑推广的内容,从而保障绿色建筑后期的实施建设。基于现有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基础上,加入绿色建筑的适应性评价,以便确定在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中确立的主要内容和一些规划布局是否对绿色建筑的后期实施有利,同时将规划审批环节加进来。在控规层面上,应结合地区特点和特征,有针对性地将在绿色建筑标准中涉及的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运营管理和室内环境质量6类指标中的控制项作为强制性指标加进控规文本,从而建立起联系绿色建筑与控规的桥梁和纽带,以便为后期的建设管理和土地出让提供参考依据。更重要的是,以绿色建筑理念编制的各类专项规划应在控规层面上严格落实,从而为实施绿色建筑提供良好的外部支撑环境。

结束语

文中通过分析当代绿色建筑的概念,指出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而提出发展绿色建筑的对策和建议。随着科技的发展及社会节能环保经济意识的提高,发展绿色建筑技术将是未来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谷立静.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12(12):19-24.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6

 

     为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对吉林省提出的“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重要指示要求,根据国家七部委《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全面推动我省绿色建筑创建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工作出发点,以节约能源资源、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为工作主线,切实落实“适用、经济、绿色、美观”建筑方针,将提升建筑品质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将满足居住需求与创建绿色生活相结合,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实现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二)创建目标。

    全省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持续提高,到2022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底,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施工阶段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比率不断提高,星级绿色建筑稳步增加,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显著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加大对优质、诚信的绿色建筑、绿色建材等相关企业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绿色建筑的认知度、认同度,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重点任务

   (一)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1.完善绿色建筑政策标准体系。推动修订《吉林省民用建筑节能与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增加绿色建筑篇章,严格督促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明确各方主体责任。颁布实施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标准,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提高绿色建筑标准在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执行比率。

2.扩大绿色建筑标准强制执行范围。自2021年5月1日起,全省城镇范围内的新立项及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民用建筑项目全面执行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实现城镇新建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全覆盖。新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单体公共建筑,应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造。  

(二)改进星级绿色建筑标识管理。

     1.完善绿色建筑评价管理机制。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制定《吉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度,转变绿色建筑标识管理方式,强化社会公众监督。建立标识整改、撤销机制,对弄虚作假行为给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处理。利用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绿色建筑标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2.强化既有绿色建筑评价项目管理。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对尚在设计标识或运行标识有效期内的绿色建筑,可按其上一评价阶段执行的标准(DB22/Jt137-2015)申请后续评价;超过有效期的,应至少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相应星级要求。

   (三)提升建筑能效水效水平。

    全省行政区域内新立项的居住建筑项目,执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能75%)》(DB22/t5034-2019);在2020年6月30日以前,凡未通过施工图审查的新、改、扩建居住建筑项目,必须严格按照节能75%标准进行设计和审图。新建、改建及扩建工业建筑的节能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工业建筑节能统一设计标准》(GB51245-2017)。鼓励城镇新建建筑执行更高节能标准。统筹做好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动老旧小区节能改造、节水改造,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新建小区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径流污染控制率达到40%以上,透水铺装和下凹式绿地率不低于40%。各地要结合实际,把亟待维护修缮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或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非节能住宅项目纳入节能改造范围,可根据建筑条件,合理确定节能改造标准。大力推动超低能耗建筑或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发展,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推广可再生能源应用和再生水利用。

   (四)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

    建立完善的公共建筑能耗统计制度,明确统计实施主体单位、配合单位职责、统计建筑范围及统计内容,确保统计数据科学可靠、可追溯。各级公共建筑权属单位要积极提供本单位或建筑的能源消耗信息,加强能耗分析能力,将能耗统计分析结果作为本地区绿色建筑工作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各地要安排专职人员和专项工作经费,保障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分析工作有序开展。

   (五)提高住宅健康性能。

    贯彻落实国家住宅健康指标,进一步完善相关建设标准,研究提升严寒地区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以及住宅排水、通风系统户间隔离技术。推动开展住宅健康性能试点项目,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要求,严格竣工验收管理,推动绿色健康技术应用。

   (六)推广装配式建造方式。

    国有资金投资(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鼓励引导社会投资项目因地制宜采用装配式建筑。加快产业基地(园区)、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促进试点示范城市率先发展,取得突破。健全标准体系,培育市场主体,提高创新能力,推广先进技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大力发展全装修,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七)推动绿色建材应用。

    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推广应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机制,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在清洁取暖、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鼓励其他工程建设项目使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将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工作列入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节能减排等监督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力度。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绿色建材推广应用政策措施,加快推动绿色建材行业发展。

    (八)加强绿色建筑技术研发推广。

    加快绿色建筑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开发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建材、废弃物资源化、超低能耗建筑、提高建筑物耐久性等方面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发展本土绿色建筑技术产业,降低建造成本。不断优化绿色建筑技术路线,因地制宜培育适应吉林省实际的绿色建筑技术,完善应用技术标准和标准设计。推动绿色建筑技术集成与示范,促进绿色建筑技术推广与应用。根据我省绿色建筑发展需要,定期绿色建筑技术及产品推广、限制和禁止使用目录。

   (九)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

    贯彻落实国家《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明确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各地要建立民用建筑能效信息公示制度,在商品房买卖合同和住宅质量保证书、住宅使用说明书中明示住宅绿色性能信息及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住宅开发建设单位要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明确各方主体责任。

    开发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和监理等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要认真执行绿色建筑政策标准。

     1.建设单位在进行项目立项时,应当明确绿色建筑等级,在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要有绿色建筑相关内容,并将有关成本纳入投资概预算。建设单位在组织分部分项验收和竣工验收时应复核绿色建筑施工的有关要求,严格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未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要求和绿色施工要求执行的,不得通过竣工验收。

     2.设计单位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认真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和评价标准等相关标准规范,在编制设计方案中应当包括绿色建筑设计专项说明,编制的施工图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绿色建筑专篇。

     3.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进行专项审查,并在审查合格书中明确注明结论意见。

     4.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要制定详细的绿色建筑专项施工方案和绿色施工要点,明确绿色建筑施工措施,确保绿色建筑实施质量。

     5.监理单位要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严格履行监理职责。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监督抽查中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

    (二)加强建设全过程监管。

     1.加强立项管理。发展改革等部门应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强化对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的新建项目执行绿色标准情况的审查,未达到标准要求的,应要求建设单位重新修改直至符合标准。对应建设为绿色建筑的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时,可在建筑节能专篇中确定项目拟达到的绿色建筑级别。

    2.强化监管检查。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严把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关键环节,确保绿色建筑工作的落实。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项目现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工程各方责任主体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专项施工方案编审情况、专项监理细则编审情况等,严格执法,督促各项标准和规定的落实。

    3.加强数据统计报送。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并竣工验收合格的建筑项目可认定为绿色建筑,纳入绿色建筑统计范围。各市县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绿色建筑相关数据的统计报送工作,建立绿色建筑管理台帐,在项目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阶段注重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要建立住建、发改、教育、工信、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参加的议事协调机制,对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工作统一部署,分工负责。要根据本方案,制定本地区创建工作方案(实施计划),细化目标任务,制定支持政策,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应于2021年1月底前将本地区工作方案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二)加强财政金融支持。

各地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支持。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政策环境,将绿色建筑相关产业纳入绿色金融支持范围。省内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各银保监分局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政办发〔2019〕45号)有关要求,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提供绿色信贷支持和融资对接服务,进一步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创新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三)强化绩效评价。

    强化目标监管,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目标完成情况和措施落实情况纳入各级政府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责任等相关评价考核体系。将绿色建筑设计、施工、运营、评价等活动中的各方主体及其行为纳入诚信管理体系,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等评选活动及各类试点示范工程评选中,将获得绿色建筑标识作为入选的优先条件。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牵头组织对本地区绿色建筑创建行动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开展年度总结评估,及时总结当年进展情况和成效,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10月底前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对各地绿色建筑创建成效进行评价,并结合实地检查情况,检查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7

1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绿色建筑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对绿色建筑有很多种说法,这些说法都认识到了绿色建筑对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通过研究人、建筑和自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平衡、协调发展。绿色建筑利用先进的建筑技术,可以起到节水、节能、环保的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总之,绿色建筑能够保护生态环境,达到可调节、智能化、环境好、高效率的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对绿色建筑的研究,通过对绿色建筑人文理念的研究与实践,总结出了绿色建筑的基本理念:“天人和谐、持续发展、经济适用、安全健康、节约高效、地域适应、以人为本、诗意安居。”通过简短的32个字,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的理念和发展目标,是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指导思想,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体系和评估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我国在2006年出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绿色建筑的评价逐渐规范和科学。该标准总结了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的经验,是在总结研究成果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一套评价标准,是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该标准关注建筑物的综合能效水平,不仅重视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应用,更强调将工程项目作为多学科的系统工程来做,不仅涉及建筑和暖通领域,也包括建筑技术科学、能源、建筑材料、自动控制、计算机、给排水等。绿色建筑理念强调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根据地域性的差异采用全生命周期的费用模式对建筑工程进行衡量。在这个标准的指引下,我国开展了很多绿色示范项目,正朝着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前进。

在建筑行业转型的大背景下,政策的鼓励促进了国内绿色建筑的发展。国内绿色建筑无论是从政策法规、标准规范体系,还是从规模化发展、绿色标识数量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说明我国绿色建筑已经从起始阶段进入到快速发展阶段。至2012年9月,我国已有绿色建筑标识项目556项,有绿色建筑标识的建筑已达到3815栋,总建筑面积达到56780000m2。

2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我国绿色建筑的未来走向已经非常明确。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绿色建筑的发展逐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促进绿色建筑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绿色建筑在我国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推广,其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绿色建筑的发展还需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情况的发展战略,因地制宜地加以发展。第二,绿色建筑应以低碳社区和生态城市建设为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我们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认识到建设行为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的影响,将人与建筑、自然的和谐统一作为绿色建筑发展的目标,不仅考虑到人与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要考虑到人与自然的和谐,遵循自然发展规律,按照自然发展规律办事,最终实现建筑物生命周期的整个过程都能够保持与自然平衡发展,实现降低资源消耗的目标,保护生态环境,使环境更舒适、健康,保持人、建筑、环境的和谐统一。

3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策略

3.1积极引导和培育绿色建筑市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健全的市场机制,也没有形成开发的、统一的、规范的、公平的、有序的市场体系。我国的绿色建筑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原因主要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导致的市场调节失灵,现有的市场经济不会将产品的环境费用计入总成本中,不能充分地反映绿色建筑的环境和社会价值。因此,政府就必须加大调控力度,通过适当的干预纠正“市场失灵”的状况,可以通过对绿色建筑进行补贴或对非绿色建筑征税等措施促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弱点,如盲目性、自发性和高度竞争性等,在市场调节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经济的畸形发展,也容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就必须通过法律、行政、道德等多种手段进行引导和干预,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使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更加顺畅。

3.2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

中国的绿色建筑经济还处于发展阶段,相关的政策体系仍不够完善,这限制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健全相应的政策体系,建设推广机制和评价体系,以促进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的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以人为本、保护环境、节省资源、节省能源”的发展目标。要通过激励性政策与强制性政策并举的方针,实现绿色经济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发展政策体系。

3.3科学认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

发展绿色建筑,可以最大限度地节材、节水、节地、节能,起到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作用,为人们提供健康的使用空间,促进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于绿色建筑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使用较为先进的节能技术,同时考虑到各种节能技术的兼容性,必然会增加各项成本开支。由于绿色建筑考虑到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发展绿色建筑时,也必须站在“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看待成本增量。增量成本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为提高产出量而增加的成本。根据增量成本的理论,绿色建筑可以在其生命周期内,起到节约能源和资源的作用,实现我国的节能减排目标,有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其效益完全能够弥补建设阶段的增量成本。

3.4保持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

发展绿色建筑经济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使经济与环境更加的协调。经济和环保的双重目标要求现代建筑企业必须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新形势下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建筑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现代企业制度不健全、市场机制不完善、产业政策不合理等,限制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因此,在绿色建筑的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强化政府的调控功能,适度地对建筑市场进行干预,使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发展绿色建筑,保持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同步提高,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新形势下,发展绿色建筑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建筑行业中绿色低碳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发展绿色建筑是大势所趋。因此,相关政府部门要积极引导和培育绿色建筑市场,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筑企业要科学认识绿色建筑增量成本,保持建筑工程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得到同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志钧,赵尧钟.绿色建筑当前的发展与展望[J].建筑技术,2012,(4).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8

关键词:绿色建筑;发展趋势;问题

二十一世纪经济和社会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气候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全世界都逐步开始重视低碳社会的建设。通过相关数据表明,建筑物在自然资源和能源消耗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并且还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因此,就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

1绿色建筑概述

我国在相关的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做出了明确的定义,指的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对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包括能源、土地、水资源以及材料等,控制污染排放,保护环境,提供给人们的使用空间应该是健康和高效的,并且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在相关国际会议上做出了承诺,到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要促使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相较于如今减少百分之五十左右。而众所周知,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建筑是非常主要的来源,会直接影响到气候变化,因此,在低碳时代,就需要大力发展绿色建筑,降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具体来讲,绿色建筑其实就是要合理处理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建造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对能源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控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人们在创造居住环境时,除了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自然条件之外,还需要避免过度使用和破坏到自然环境,只有这样,才可以实现生活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平衡。建筑的规划设计是绿色建筑非常重要的内容,需要对阳光以及自然通风充分利用,这样能源资源才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

2我国建筑能效现状

(1)现有建筑的耗能状况:通过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我国现有建筑依然有着较高的能耗;从建筑总量上来讲,我国目前大约有400多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面积,但是绿色建筑面积却占据了较小的比例,高能耗建筑依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相较于那些发达国家,虽然有着相似的气候条件,但是我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可以达到几倍以上,针对这个情况,节能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2)建筑业用能的污染状况:通过相关的数据资料表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都是建筑耗能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我国的北方城市尤其严重,冬季取暖需要燃煤,会加剧空气污染,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3)新建建筑的节能情况:通过调查发现,以华北地区为例,在某一段时期内,只有一半的建筑总量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绿色建筑;我国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的相关人员也曾说过,通过调查全国在建工程发现,北方地区仅有一半的工程可以严格按照节能设计标准来进行施工,对于那些夏热冬冷地区以及夏热冬暖地区,这个数值甚至更低,仅仅只有10%或者20%左右。

3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1)要从理念着手:众所周知,在如今环境问题以及能源资源日趋紧缺的状况下,绿色建筑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潮流和趋势,那么要想促使绿色建筑得到推广和发展,就需要保证人们认可绿色理念,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将绿色建筑的理念和相关知识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促使人们接受绿色理念,提高全社会的社会观念和意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绿色建筑并不是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采用特别先进的技术,而是要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对技术和产品进行适当选择,对建筑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就可以达到节能效果,建筑成本并不会因此而得到增长;比如,我国西北地区非常著名的一种建筑是延安窑洞,它可以实现冬暖夏凉,那么要想促使其成为绿色建筑,只需要进行一些微小的改造即可;对于其他地区的一般建筑,可以使用一些有着较高投资回报率的节能设备以及技术等,如节能灯、太阳能热水器、节水马桶等,采用这些设备和技术,就可以减少其他能源资源消耗方面的开支,如水费、电费等等。

(2)要对绿色建筑的标识大力推广: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绿色建筑标识还没有清晰明确的内涵,国家在相关规范和标准方面还比较的欠缺,很多的不良房地产开发商在宣传的时候,经常会采用绿色建筑对消费者进行欺骗,以此来提高房价。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对绿色建筑这一标识进行大力推广和规范,以具体量化的数值来规范相关的建筑指标,如节能、节水、节材以及室内环境等等,只有这样,绿色建筑才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才可以有效科学量化。并且相关部门还需要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保证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标识授予建筑都符合了相关的标准。

(3)在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中加入老旧建筑节能改造等内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建筑并不单单指的是新建建筑,还应该包括那些老旧建筑的改造。近些年我国越来越重视新建建筑的节能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却没有充分重视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重要性。那么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广老旧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如政府补助、企业投资等等。

(4)要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要知道,绿色建筑的受益者是广大民众,那么除了政府要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之外,全体民众也需要认识到节能建筑的重要性,积极参与进来。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在设计和建造新建住宅时,虽然充分考虑了节能,但是部分居民却在装修的过程中将保温节能性能给破坏掉了,如换掉节能窗等等。针对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力宣传和教育,让广大民众认可和接受绿色建筑,充分认识到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了解环保工作和绿色节能工作是每一个人的责任,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结语

通过上文的叙述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环境问题和能源资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的状况下,国家已经深刻认识到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较于西方发达国货,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继续努力,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大力宣传和推广,促使绿色建筑得到广泛推广。本文简要分析了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高升.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0,2(3):123~125.

[2]张利剑,陈小汝.对于绿色建筑发展状况的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2(4):87~89.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9

(浙江省建筑安装高级技工技术学校,浙江杭州310022)

[摘要]以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是当今时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原理与绿色施工模式的概述以及特征出发,对推行绿色施工模式的必要性与阻碍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推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又对如何更好地推行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进一步探析。

[

关键词]绿色施工;建筑;模式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建筑规模也随着不断的发展与提高,为了适应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以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阻碍的因素,只有不断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促使绿色施工模式得以真正的推广与实施。

1绿色建筑的概念以及原理

现代的绿色建筑概念已经不仅是原来含义中的立体绿化以及屋顶花园,这里所说的绿色建筑是一种对概念的延伸,或是代表一种象征,指的是建筑不仅不能对环境造成伤害,而且还要以维护基本的生态平衡下,充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的建筑,亦可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或者是生态型建筑以及环保节能型建筑等。通过绿色建筑的概念,我们总结出绿色建筑的原理,并可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绿色建筑要节约能源,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的资源,比如说,可以在建筑的围护结构中充分的运用太阳能,从而减少建筑采暖与空调的使用;或者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等进行总体的布局,进而有效的节约能源;其次,绿色建筑的原理要求建筑要节约节约资源,在对建筑的设计、原料的选择以及施工中都要注重资源的合理配置,力求所使用的资源能够再生利用;最后,绿色建筑主张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这就要求绿色建筑的外部在设计上要与环境的发展相互融合,协调一致,从而保护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另外,在对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尽量选择天然的材料,要对人体无害,还要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等采取太阳能或者风能等可再生的能源。

2绿色施工模式的概述以及特征

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也可以称为建筑的绿色施工模式,是指在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并根据工程的管理方法与施工方案的相关指导,在对建筑的施工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用通过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进而起到对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建筑的施工模式。绿色施工的本质就是以维护生态的平衡为基础,实现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可以把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看成是一个节约能源的单元,并以绿色建筑的原理作为核心内容来指导建筑施工进行合理设计,进而完成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与对建筑材料的深加工的最终目的,这样做不仅实现了减低建筑施工工程的成本,更节约了资源,保护了自然生态环境,促使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自然和谐发展。

绿色施工模式不仅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采取封闭式施工的方式,减少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尘土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噪音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这种施工的模式不仅充分维护了工作地点的环境,更减少了施工过程中对场地的干扰。另外,这种施工的模式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并尽量的节约各种资源与能源,比如说:水、电以及建筑材料等,对施工后产生的垃圾减少填埋的数量。而绿色施工模式与传统施工模式相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便现在:绿色施工模式是运用的科学的理论对传统的施工模式进行完善,也可以说,绿色施工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进一步优化,绿色施工模式更具科学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在时代经济发展的今天,绿色施工模式更是促使经济、社会以环境三者共同和谐发展。但是绿色施工模式与传统的施工模式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首先,传统的施工模式的是以牺牲环境以及资源为代价,促使工程质量以及工期完成规定的要求,从而达到完成工程本身的效益指标,但是传统模式对环境以资源造成的伤害与破坏是无法弥补的,这也就造成了建筑无法与自身生态和谐的发展。而绿色施工模式是遵循以社会、环境、经济以及效益四个方面统一结合的理念,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施工的各方面进行非常严格的监督以及管理,例如:材料的利用、施工的方案以及管理等;其次,传统的施工模式更注重对传统技术的运用,基本不会把建筑当地的环境以及具体的特点纳入考虑的范围,从事功的方式来说,传统施工的方式基本不存在较大幅度的变化。而卢瑟施工模式是根据在不同的环境与条件下运用不同的施工的技术以及施工的管理方案,因此这也就据定了绿色施工的模式更具灵活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绿色施工模式的这种灵活性,决定了绿色施工模式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以环境的三者的协调发展。绿色施工不仅与传统施工存在着差别与连续,与文明施工也存在着差别与联系。绿色施工与与文明施工的异同,其相同点: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都是为了更合理的规范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制定出的相关管理条例,绿色施工模式是文明施工发展的具体表现,是对文明施工精华的的更进一层的提取,但是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文明施工的重点在于场地的安全、改善施工环境对于周边的硬性,而率则施工模式是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全面的能源与资源的节约,与文明施工模式相比较,绿色施工所涉及的内容更加广阔,文明施工是无法比拟的。

3推行绿色施工模式的必要性

3.1国际发展的趋势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环境与人类共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也越来越注重环境问题,而绿色建筑的原理理念作为建筑方面的全新理念越来越受世界的重视,尤其是在建筑的施工方面,绿色施工模式的运用将成为世界建筑业施工模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些发达国家自上个世纪就已经相机进入循环经济时代,开始运用绿色施工的模式,随着不断地发展,各发达国家已经制定出相对完善的法规来鼓励建筑施工的一些企业运用绿色施工模式,并为做出成绩的绿色施工的单位在建筑项目的投标中给予相关的政策的支持,比如,为实施效果好的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服务等等,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面临着全所未有的压力,因此,我国推行绿色施工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绿色施工的能力,进而提高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在国际建筑经竞争市场中占据优势。

3.2传统施工模式的劣势

首先,我国传统施工模式中的评标竞争的模式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业主在对施工单位的选择中不重视质量,而是更注重工程的报价,而为了中标很多的施工单位盲目的降价,而中标的企业由于报价较低,在施工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会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做文章,甚至有可能偷工减料蒙混过关,这会给后期带来更多的维修费用,而且建筑的年限不能达到实际的年限,而年限的降低就会造成房屋的拆造频率增加,这就又会带来更多的建筑垃圾,长此以往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施工单位内部系统没有形成科学的管理体系,传统施工单位的人员看似分工是明确的,各司其职,各管其事,但是由于内部支援的职责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建筑施工工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而传统的施工单位,由于人员没有形成体系,在施工作业中,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为了加快工期,就会频繁的增加人手与设备,造成其他作业的环节出现人手不够的情况;再次,传统的施工模式中,对环境的污染的较为严重,特别是噪音问题,有些工程为了赶工常常在夜间施工,给周围居民带来非常恶略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较多无处堆放,甚至土方施工时往往不会采取方法的措施,遭成的扬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由于这些情况的出现更有必要推出绿色施工模式,从而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减少传统施工模式对环境的破坏。

4阻碍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推行的影响因素

推行绿色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将成为必然之路,但是目前在我国绿色施工模式推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主要有对绿色施工模式的认知、政策、以及经济等诸多方面,主要表现为:

4.1认知比较片面

在建筑行业中,很多施工单位与消费者对于绿色的施工模式存在片面的认知,认为绿色的施工与美化环境是等同的,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运用绿色施工技术,只是在建筑物建好之后,在周围建造相应的人工绿色景观用以美化环境,比如:建造园林草坪等,这就造成绿色施工模式的不健康发展,更造成绿色施工技术的产品没有很好的市场,进而造成绿色施工模式无法在我国顺利的实施,最终导致我国建筑市场的不能持续发展。

4.2政策因素影响

为了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出台了很多相关方面的政策,例如国家推行的绿色施工总则,但是有些政策并不完善,政策缺乏相应的绿色施工的标准以及一些法律法规在细节方面的硬性规定,例如说:施工的耗能率以及垃圾的排放的限额等。另外,政府的相关部门更重视施工的安全以及文明施工模式,造成我国的很多施工企业把绿色施工与文明施工混为一谈。同时在招标的法律法规中我国实行制度,更偏向于“低价”,这样对于从而造成绿色施工模式在我国不能顺利的实施。

4.3经济因素影响

绿色施工模式在我国还属于是一种新的模式,需要施工企业对传统的施工方法、工艺以及施工的过程进行改进,这就需要企业引进新的施工设备,还要对建筑材料进行新的研究与加工,对于施工的管理人员以及一线的工人都要进行新的培训指导,施工企业势必要投入更大量的资金,再加上绿色施工模式的经营前景并不明确,这就需要要承受更高的市场风险,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从整体上来说人员的整体水平相对不高,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从而造成这些中小企业不能承受绿色施工模式改革带来的巨大压力,给绿色施工模式的推广与实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另外,绿色施工模式的行管技术还不是很成熟,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这也就该建筑工程带来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比如说: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新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对施工人员造成的安全等,而施工管理人员又没有相应的经验不能预测,很可能在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失,而为了追求利润,中小企业不敢轻易的尝试,给绿色施工模式带来更大的困难。

5如何更好地推行绿色建筑原理的建筑施工模式探析

在我国绿色施工模式推行的过程,只有消除不利的因素因素,才能促使我国绿色施工模式的顺利实施。

5.1强化认知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越来越强,而我国的传统建筑模式,会产生很多建筑垃圾,极大的影响了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而绿色施工模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较小,这与社会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达到了共识,但是目前由于人们对绿色施工模式的认识比较片面化,因此,在绿色施工模式推行的过程中,首先要让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模式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政府部门要明确对绿色施工模式的推广的决心,充分的利用没见广泛的对绿色施工模式进行推广,可以利用新闻广播、报纸报刊以及互联网网络进行宣传,从而加深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模式认识,从而加深社会公众的认识;其次,可在高等院校设置一些相关专业的学科,从而培养出绿色施工模式需要的专业复合型人才,还可以对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加强绿色施工模式理念的灌输,进而促使从业人员的绿色施工技能的提升。

5.2强化招标控制

建筑业主在施工的投标的资质中对投标企业严格要求,必须要有绿色施工模式的相关认证的证书,并且业主在对投标者的标书编制是要严格按照绿色施工方案进行编制,在评标人员对标书的评定时,把没有采取绿色施工模式的标书视是为废标,优先把竞标权给予绿色施工的单位,并在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实施严格的监督政策,进而促使绿色施工单位严格按规定进行。

5.3政府完善绿色推动机制

首先,要在政府部门中专门设置绿色施工模式的管理部门,该部门主要是对绿色实施模式的宣传,从而加强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模式的认知,进而形成绿色施工模式的推动机制。还可以利用该部门进行绿色施工模式的推行责任机制的建设,例如:在施工过程中的关于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方面的细节的相关制度的制定,但是这些制度要着科技以及技艺水平的提高而不断的更改,从而为绿色施工模式的推行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建立绿色的施工数据库,向施工单位以及业主提供绿色建筑所需的绿色材料信息、绿色施工模式的先进技术以及控制建筑垃圾的排放以及科学的处理方法等内容,并为施工单位以及业主展示绿色施工模式的应用效果模型,另外还要建有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绿色实共模式的效果评价体系,从而为绿色施工模式提供规范性的保障;再次,政府可以实施奖惩机制,可以采取提供奖励货值采取优惠的条件的方式进行推进,比如说可以设置一些关于绿色施工模式的一些奖项,还可以为一绿色施工模式进行竞标的企业给予优惠,例如:可以减免税收的一些方式。还可以在施工代为购进先关的绿色施工模式的设备进行补贴的优惠等,为绿色施工模式的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最后,除了优惠的措施外,还用改加大处罚的力度,对不认真贯彻绿色施工模式一些先关政策的加大惩罚的力度,从而促使施工单位提高认识。

6结语

除了这些以外,施工单位还要不断的优化自身,比如说可以让单位的管理层出国深造,学习外国的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以及管理方法,并不断地总结绿色实施模式的经验,还可以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优化企业自身的管理,从而促使在施工过程中能与环境、社会以及自身的经济效益充分的结合,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等手段,从而促使绿色施工模式的顺利推广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周小林.绿色节能建筑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0(10)

【2】刘晓宁.建筑工程项目绿色施工管理模式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2)

绿色建筑的认识篇10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一、绿色建筑概念和内涵

所谓“绿色建筑”,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绿色建筑”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建材环保上的绿色路线,提高建筑的绿化率或者减少建材的消耗;另一种是运用绿色技术,通过国际先进节能技术的整合运用,使绿色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尽量少消耗能源。因此,我们要始终坚持资源的高利用率,有效的节约资源,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从而实现绿色环保。

二、我国绿色建筑发展背景和现状

我国绿色建筑的起步始于20世纪后半叶,是以绿色建筑的核心内容――建筑节能入手逐步推广的。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我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1999年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建筑师协会第二十届世界建筑师大会的《北京》,明确要求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建筑师在21世纪中的工作准则。随之在一些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进行了绿色建筑实践,还进行了与此相关的“生态建筑”“健康住宅”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02年年底,国家对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和评估体系进行了研究,系统地提出了绿色建筑所涉及的内容和重点。

研究表明,在中国引进已经国际化了的LeeD标准,并将它根据中国的特征本土化是最好的途径。通过本土化的修编和执行,将更多引入绿色建筑产业链不同环节的专家参与并得到认知。进一步引进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并应用到我国现在以及未来蓬勃的建筑市场中,让绿色建筑的观念深入民心,才能又好、又快地在绿色建筑推广中建立成效。当前,中国的发展现状已对其发展模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传统的高物耗的发展模式既不经济也不利于环境,它已严重阻碍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实行新的、有利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模式即可持续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三、绿色建筑设计与绿色施工管理

(1)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建筑布局、设计气候条件,最大化利用自然采光通风。尽量采用当地建筑材料和低碳建筑材料,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鼓励采用低碳技术和低碳设备。执行更严格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标准,营造优美的绿化环境。遵从自然规律,绿化尽量采用原生植物,建设适合本地气候条件的自然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绿化带隔声减噪,按照生态环境用水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原则,尽量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

(2)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实行封闭管理。施工中要充分做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节约电能、减少材料的损耗、可回收资源的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等,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实施绿色施工,必须要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使企业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响应,使企业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统筹规划施工全过程,改革传统施工工艺,改进传统管理思路,努力实现施工过程中降耗、增效和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目前我国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1.对绿色施工的内涵认识不足

目前,绝大多数施工企业未能掌握绿色施工的实施方法、管理与技术要点、目标和意义。片面的认为绿色施工是弊大于利、费时费钱的工作。对绿色施工的实施也仅限于安全文明施工等范畴,深度广度不足。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作为执行绿色施工的主体,严重缺乏绿色施工意识、不能正确认识其内涵、管理与技术知识掌握不够,致使绿色施工不能被积极推行。

2.绿色施工技术水平相对落后

受现阶段技术水平所限,绿色施工进展缓慢。建筑业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诸如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和新的生产装备制造技术等其他行业的先进技术的横向转移和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目前,与国外相比,我国在单项生态关键技术研发方面还需进一步深化;在绿色建筑设计、自然通风、可再生能源利用、绿色环保建材、室内环境技术、资源回用技术、绿化配置技术等研究方面均有较大差距,符合绿色施工标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备和材料更是相当缺乏。我国相对落后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导致现行的绿色施工浮于表面、深度不够。

3.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

目前,对绿色施工缺乏系统科学制度来予以促进、评价及管理,缺乏必要的评价体系,不能以确定的标准来衡量企业的绿色施工水平,使政府在宏观调控上缺乏有效的手段,各个部门的标准不同,给执行带来了困难。企业采用绿色施工技术随意性,依赖性强,而制度化、规范化差,无法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再加上建筑企业间的恶性竞争,盲目压价,导致施工企业利润水平较低,绿色施工经济效果差,形成恶性循环。

(3)绿色施工评价体系

对建筑施工进行绿色评价,首先要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然后才能运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绿色评价。依据《绿色施工导则》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等6个方面组成。这6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也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指标的子集。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二级,其中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共27个。在确定各个评价指标后便可用各种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绿色施工评价以清洁生产和减物质化为原则,常用的绿色施工评价方法有: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分析评价法等。

(4)提升绿色施工水平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绿色施工意识

通过大力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绿色施工了解,让其认识到绿色施工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通过强化社会公众的绿色施工、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意识,能够形成对绿色施工的支持和监督作用。通过对施工企业施工人员绿色施工内涵、原则、总体框架和要点的培训,提高其绿色施工意识,改变其传统观念。同时,提升施工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使其具备相应的绿色施工的知识与技能。

2.进一步完善绿色施工管理体制机制

政府应进一步加快绿色施工管理的立法,完善相应的配套法规与实施细则、明确法律责任和操作流程,加快制定并出台实施指南、技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制定对绿色施工的各类激励性政策。包括设立与绿色施工有关的新奖项,促使施工企业积极建设绿色施工项目;实行对绿色施工项目的补贴、征收绿色税收、差别化税收等措施,降低绿色施工成本,积极引导施工企业推行绿色施工。

3.进一步提升行业水平

目前的建筑行业结构是以施总承包企业为龙头、以专业承包为依托、以劳务分包为基础的产业结构体系,建立分层的有效竞争机制。通过整合,形成一批在规模和实力上均遥遥领先的大型企业航母,起到集约和综合的作用;通过专业化分工,形成大量的提供专业化中小型企业,形成以一个大型企业为核心、外延连接若干小型子公司和关联公司的纵向联合的企业集团,工程主要由核心企业的母公司来承包,而那些关联公司和小公司服务于集团内的施工企业。通过集约整合建筑行业结构,最终达到提高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效果。

结语

绿色建筑的设计、施工、评价是可持续思想的体现,是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解决建筑业高消耗、高污染与低产出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建筑行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由于绿色施工意识的缺乏、管理机制的不健全、行业发展不合理和经济效益不能得以凸显等原因,使绿色施工在施工企业中的推行令人堪忧。但通过对绿色施工的宣传、施工人员的教育培训、法规体系的完善、标准体系的建立、行业结构的调整、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等积极措施,绿色建筑的综合效益将会得以展现,将成为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段春伟.建筑项目绿色施工评价体系的建立与研究[J].建筑科学,2009,10: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