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方向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9:10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1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实验设计

1研究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它涉及到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规划管理等许多学科;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现实世界被表达成一系列的地理要素和地理现象[1-2]。从上世纪60年代初,加拿大建成世界上第一个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新兴的科学与技术,已经兴起与快速发展了50多年,在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3-4]。

新世纪,各行业都在飞速的发展,GiS将朝向何方发展?关于地理信息未来的发展趋势,国务院总理,2011年5月23日在中国测绘创新基地座谈会时指出,测绘地理信息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型服务业的重要结合点,要着力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大力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教授在2012高校GiS论坛上指出,地理信息未来将面向服务发展,走向共享与智能服务;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叶嘉安教授,在2012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第七届海峡两岸GiS研讨会上的指出,GiS目前在民间的应用相对来说还不够,地理信息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要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大众参与的地理信息系统[4-6]。当前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技术理论方法已经很成熟,GiS已成为一种工具,GiS的发展,重点已经转向了应用,其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测绘地理等领域,而是已扩大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GiS应用迎来了春天。

2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GiS的快速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超过140个本科院校开设有GiS专业[7]。GiS作为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GiS实验在GiS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GiS实验课,一方面它是其它专业课程的基础,众多GiS专业课中的概念需要在GiS实验实现;另一方面,它又是其它专业课程专业知识深化的载体,在专业理论学习之后,通过GiS实验,可以将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应用于实践。

当前已有多个学者对GiS实验课教学进行了研究。从GiS软件平台方面,钟广锐基于SupermapDeskpro,柯丽娜基于arcGiS,设计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内容[7-8]。从不同专业课程特点方面,金宝石针对地理科学专业,陈建针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唐桂文等针对测绘工程专业,设计了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体系[9-11]。从教学改革方面,邓美容等提出了该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方案;李天文等提出了GiS专业板块式教学体系的新模式;田雨等建立了从实验预习到技能考核的实验考核体系[12-14]。

当前对GiS实验设计的研究,主要基于不同的软件平台,不同专业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是当前GiS发展的焦点方向,但针对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却鲜有研究;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涉及内容广泛,多学科交叉、多技术集成,已有的实验设计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的需要,因此开展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研究很重要。

3面向应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

依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这里从八个方面对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进行了设计。

3.1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领域分析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能力,但是由于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也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学生在实验课开课前对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方向了解有限,故在开设实验课时,首先要向学生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一方面让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能做什么有一些大概的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部门。可以有针对的选择一些部门应用的案例,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领域。

3.2软件平台选择与安装

当前各个国家和部门开发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此阶段,实验可以依据本专业培养的特点以及所具有的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软件平台。向学生讲述软件平台的工作环境与安装方法,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能进行学习,在课余也可以进一步的巩固学习;此外,可以向学生讲授各个软件的优缺点,使学生在以后的应用中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更多的选择。

3.3数据校正配准

空间位置参考信息是地理数据的必备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对地理数据进行空间处理分析的基础。此阶段实验内容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投影的原理与方法,以及在软件中如何进行投影设置与投影变化操作。配准方面,可以设计矢量配准栅格,栅格配准矢量,矢量与栅格数据对其它类型数据的配准等实验,以强化学生对配准方法的掌握。

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也是其灵魂和生命。数据采集的实验内容可设计为以点、线、面文件等类型文件,完成对扫描的地图、卫星遥感影像以及其它格式数据中感兴趣要素信息的采集。数据编辑的实验内容可设计为在采集数据过程中,对各类型文件的新建、删除、移动、分割、合并等操作。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实验,是学生掌握地理要素信息获取的基本方法。

3.5地理数据库构建

地理数据库是研究区域内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部分。此阶段实验内容可从数据的来源方式、表现形式、存储类型、时空尺度、精确性、完备性与一致性等方面,设计地理数据库构建实验,让学生掌握地理数据库构建的基本方法。

3.6数据空间查询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区别于其它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此阶段实验在空间查询方面可以设计SQL查询和空间查询;在空间分析方面,可以设计矢量分析与栅格分析,其中矢量分析又可设计缓冲区分析、叠加分析与网络分析,栅格分析可以设计距离分析、密度分析、插值分析与地形分析等内容。通过数据空间查询与分析实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强大。

3.7专题地图编制

专题地图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成果的最终表现形式之一。此阶段实验可以基于学生前期实验取得的某部分成果为成图要素,从地图的版面设计、制图数据操作、地图标注、地图整饰、地图输出等方面,设计实验内容。通过本次试验,使学生能独立的将自己前期的成果编制成专题地图。

3.8综合应用案例设计

基于此前的实验,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地理信息系统操作,初步具备了地理信息系统在应用方面处理分析问题能力。此阶段实验内容,可以依据本专业学生专业设置的特点,设计几个综合应用的案例,加深学生对此前所做实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使学生能将此前所学知识串为一体,从而进一步的加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解决现实社会中问题的能力。

4小结

地理信息系统未来发展的趋势是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快速发展,然后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在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却鲜有研究,论文基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现实需要,从八个方面,构建了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体系,以期能填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实验设计研究的不足,为培养更多面向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邬伦,刘瑜,张晶,等.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方法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7-8.

[2]龚健雅.当代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C]//海峡两岸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研讨会.2002:10-19.

[3]李德仁.论21世纪遥感与GiS的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3,2:127-131.

[4]叶嘉安.为人民服务的地理信息系统[J].地理信息世界,2013,1:12-13.

[5]李德仁.地理信息面向服务走向共享与智能服务[J].中国测绘,2012(4):56-57.

[6]尚进,张健.地理信息系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龚健雅[J].中国信息界,2013,5:12-15.

[7]柯丽娜,李家,王方雄.基于arcGiS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验教学模式初探[J].地理空间信息,2012,10(6):172-173.

[8]钟广锐.基于SupermapDeskpro的“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设计[J].地理空间信息,2006,4(1):40-42.

[9]金宝石.高师地理科学专业的GiS课程教学与实验设计[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8):135-138.

[10]陈建.非GiS专业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实验教学研究初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21(6):99-102.

[11]唐桂文,余旭,张兴福.地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与实验教学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7):188-190.

[12]邓美容,胡最,郑文武.高校GiS专业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以衡阳师范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2013,235(3):55-56.

[13]李天文,王林刚,李庚泽,等.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1,1:33-35.

[14]田雨,卢秀山.GiS专业实验教学考核体系构建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8,33(6):46-47.

基金项目: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11)重03)。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2

测绘生产技术自动化

由于传统模拟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实现了向数字化测绘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测绘仪器实现数字化,使控制测量由原来的三角测量和距离测量向卫星定位测量转变;野外测图由平板仪纸质测图向数字化自动化的野外测图系统转变;摄影测量由模拟航空摄影测量向无地面控制的全数字航空航天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转变;地图制图由传统的手工制图向数字地图设计与制作系统转变;测绘产品由纸质形式向地理信息数据库和地理信息数字化产品转变等。因此,从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到服务的测绘生产全过程实现了数字化和快速化。尤其是当三维数据获取、地理信息实时更新采集的需求日益增长,技术上其相应过程的自动化便成为了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也就是信息化测绘必然建立以地理信息数据处理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测绘生产技术体系,它包括在地理信息的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应用过程中广泛实现自动化,这是测绘技术从数字化向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

测绘成果数字化和多样化

相对于传统测绘成果的纸质形式,测绘成果数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测绘成果的信息量更加丰富。由于数字成果没有模拟成果对内容表示的局限性,因此,除了传统地图上所表示的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外,未来的测绘成果还将包含大量的其他属性信息。②测绘成果的现势性。信息社会具有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测绘成果必须准确反映现势性的地理信息,而数字化将确保这一要求的实现。③测绘产品形式的多样化。在测绘成果数字化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多种多样的测绘产品,如满足各种需要的数字地图、各种地理信息数据产品、各种功能的地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④测绘产品的标准化。信息社会要求信息是流通的,这无疑要求测绘产品必须是标准化的。

测绘服务网络化

传统的测绘服务方式和数字化测绘的服务方式基本上都是以提供为主导,即信息化测绘的服务真正以服务为主导,因此,服务方式必然要向买方市场即需求市场模式转变。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internet在全球迅速普及,使得人类社会空间在信息概念上逐步缩小,测绘服务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测绘成果可分布式地存贮在各个地方,通过建立地理信息一站式服务系统,建立集成化的地理信息门户网站。用户只需访问一个网站、一个查询界面,就可以对分布在各地的地理信息进行检索、访问和浏览,实现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享受地理信息服务的目标。

测绘产品社会化

测绘信息服务的信息应用社会化是建立在信息资源集成化和信息服务便捷化的基础之上的,而且需要首先生产公共公开的测绘产品,其最终目标是要让地理信息和测绘产品深入到平常百姓家,让测绘和地理信息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要。只有信息资源极度丰富、信息获取途径畅通便捷、地理信息公众产品齐全,才能形成广泛的用户群,真正实现应用的社会化。

20世纪最后10年,测绘充分利用空间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实现了传统测绘技术体系向地图数字化生产技术体系的转变,数字化测绘产品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的建立给信息时代的测绘注入了新的内涵,测绘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走信息化测绘发展道路,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是信息社会对测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国测绘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世纪的中国测绘必须实现从以地图数字化生产为主向以信息化测绘服务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在保证地w图保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开拓各种空间信息服务,如LBS/mLS、itS、城市网格信息服务、精准农业和物流配送等。

信息化测绘体系的框架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3

关键词:信息导向审计;风险基础审计;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中图分类号:F2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9)01-0065-04

审计模式是审计导向性的目的、范围和方法等要素的组合。它既属于审计理论范畴,反映人们的审计思想;又属于审计实践范畴,约定审计行为的方式和方法。根据审计的目标及所采用的方法划分,财务审计的发展可分为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基础审计三种不同的审计模式。审计模式的发展既有跳跃性的一面,更有连续性的一面,它在技术和文化的推动下,体现着不同的审计思想,更反映了不同审计环境的要求。

一、信息系统导向审计:信息环境对风险基础审计的新要求

审计的发展是一部效率与风险的博弈史。早在1957年,蒙哥马利审计学就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的设计紧密联系,探索审计风险控制的措施和审计方法的改进。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审计的需求度日益提高,由于受审计目标及审计功能的局限,导致审计期望差距的存在,使审计人员承担过度的审计风险。为此,审计人员必须以风险基础审计为审计模式,将风险作为审计业务的核心,并以此引导审计的全过程。但同时,作为经济体,审计组织必然受制于成本一效益原则,在可控制的审计风险下,如何尽可能地提高审计的效率成为审计的永恒主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能适应审计环境,高效地以风险源为切入点,合理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从而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的生存和发展。

(一)风险基础审计的两个发展阶段

风险基础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仔细分析被审计单位,确定可能产生财务报表错误风险最大的领域,并将审计资源分配到这些领域20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出台了审计准则委员会第39号《审计抽样》(1981)准则和第47号《审计业务中的审计风险和重要性》(1983)准则,特别是第47号准则中审计风险模型的颁布后,风险基础审计开始了它的历程。20多年来,在审计环境和审计实践的推动下,风险基础审计经历了两个不同导向的时期。

1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2003年以前,基于198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提出的“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风险模型,这一阶段的风险基础审计,由于固有风险识别的困难性,无论是审计理论界还是审计实务界,都将注意力放在控制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上。不难看出,这一阶段的风险基础审计实质为控制风险导向审计

2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

随着审计环境变得日益复杂,2003年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将审计风险模型修订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以重大错报风险取代原有模型中的控制风险,提醒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关注除企业的内部控制以外的风险。徐政旦、胡春元以及谢荣认为,审计人员应以企业经营风险为导向进行审计,更多地考虑企业的战略风险等因素。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着无法防止管理层舞弊这一固有局限性。王泽霞等认为,审计应当立足于管理舞弊是现代审计风险最高的领域这一事实,将审计的注意力聚焦于管理层舞弊,以管理舞弊为导向。可以看出,风险基础审计发展至今,由于审计环境的变化和审计过程中新问题、新技术的出现,审计的切入点(导向)会有所不同。

(二)信息系统导向审计:信息化环境下风险基础审计的导向选择

二战以后,由于大量新技术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网络技术促进了经济活动非物质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人类逐步进入了信息社会。与信息时代的要求相适应,一些跨国公司为了协调世界各地分公司的产销状况研发了全球性信息系统,企业信息系统的联机实施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化,使得会计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联系密切;计算机信息系统对整个单位组织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起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率对整个企业组织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信息系统作为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管理载体。

面对审计环境的变化,为了圆满完成审计任务,审计人员要开展审计,就必须首先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以掌握其主要经济业务和重要管理活动,信息系统因此成为审计工作的主要切入点。此外,与传统纸质账簿不同的是,信息系统这一经济管理载体存储量大,复杂程度高,操作痕迹少,技术含量高,因而成为审计的重要风险源。审计人员能否迅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信息系统,在庞杂的管理信息和财务信息基础上建立审计系统、类别和个体模型,进行特征发现和特征分析,从而完成审计目标成为决定审计效率高低的关键。审计技术开始进入计算机审计阶段,数据的采集、转换、传输、分析、挖掘技术以及系统响应技术的运用都为对信息系统展开审计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

但是,如果仅仅对计算机管理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极有可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假账真查”,审计风险会急速加剧。无论是现代审计风险模型,还是企业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及管理舞弊导向审计,都过于注重企业某个别风险“点”(如经营风险、管理层舞弊),或者过于注重会计报表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错报”(如战略影响、行业影响等),致使审计人员无法用全面、综合的观点看待风险的存在,也无法正本清源,寻求会计报表中出现错报的路径及发展变化,从而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下,无法系统寻找风险的源头并对之进行有效防范。因此,为了降低审计风险,保证审计质量,必须以计算机信息系统作为切入点进行审计,以保证整个系统及其产生结果的合法性、正确性、可靠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信息系统导向审计全面进入实质性实践阶段。

二、信息系统导向审计发展的理论基石: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20世纪40年代以来,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作为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的综合性科学,从方法论上提供了解决复杂问题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企业这一协作系统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会计计量与运营管理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来提高效率、改进服务,加强管理和提高生产力,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效度和功能完善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重要。自从1993年美国率先提出建设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主

张运用信息技术“再造”政府以来,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也提出了“政府信息化”的目标。面对这样的社会信息化变革,审计迫切要求实行信息化。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关注事物之间的联系,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要求从立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信息系统导向审计环境下,审计人员面对的是被审计单位的联机系统,首先应了解其系统结构,从管理各子系统的非数值型数据入手,而不仅仅是审查其会计系统的数值型数据,通过系统分析、对照、比较,提示重点、筛选线索、形成思路,即所谓多侧面、多变量地考察。从联系的、整体的、发展的观点对非数值型数据进行多层次分析,与对数值型数据的挖掘分析相结合,相互印证,才能发现审计线索,从而提供进一步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重点。

在信息导向审计环境下,系统的开发、设计、程序、应用、安全、网络等构成了一个庞杂的“黑箱”,从而信息接触性风险、信息一致性风险、信息相关性风险、信息可靠性风险和信息基础设施风险剧增,必须进行有效的控制。而面对这样复杂系统,如果不了解其系统结构,就无法连续观测其行为过程。审计中可以尝试采用控制论中的“黑箱方法”,即通过考察系统的输入、输出及其动态过程,来定量或定性地认识系统的功能特性、行为方式,以探索其内部结构和机理,从而实现对外部的输入和输出来进行分析,并完成对源数据的分析。所谓源数据,即被审计单位数据库中的底层电子数据。在传统审计方式下,纸质账册提供的是加工后的数据,而底层数据是指没有经过人为加工处理的数据,底层数据具有原子性,根据审计需要进行任意组合,其信息的灵活性和潜在价值,远远大于现有的信息。其审计方法是根据源数据进行查询,把握审计对象的趋势、异常和错误,层层延伸分析。

信息系统导向审计的核心就是一个信息采集、信息转换、信息分析和信息评价的过程。审计人员应以系统的总体把握为切入点,分析非数值型数据、数值型数据等底层源信息流,突出重点,精确延伸,建立审计中间表,进行数据规划,建立审计模型,最后根据对模型的分析进行特征发现和特征分析,这正是信息论中信息方法处理的一般过程。此外,对于信宿,即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在信息储备和信息审计的过程中,也应建立自己的审计管理系统和审计经验系统,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成本。

因此,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理论基础上,信息系统导向审计可以理解为“审计人员以信息系统为审计切入点,在测试其安全、可靠、有效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的过程。”

三、信息系统导向审计的操作框架探索

(一)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是信息系统导向审计的起点。据美国斯坦福研究院的调查报告,随着20世纪60年代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的出现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特别是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开始出现信息系统审计。1985年日本通产省情报协会给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最初定义,1996年又对其进行了修订,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为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与有效,由独立于审计对象的信息系统审计师以第三方的立场,对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系统进行综合的检查与评价,向信息系统审计对象的最高领导提出问题与建议的一连串活动。1999年,美国的Rona,weber出版了《信息系统控制与审计》,认为信息系统审计是一个获取证据,对信息系统是否能保证资产的安全、数据的完整以及是否有效地使用了组织资源并有效地实现了组织目标做出评价和判断的过程。虽然信息系统审计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其研究在国外已有一定的规模和成果,主要集中在信息系统审计执业标准和规范的研究、作用意义的研究、业务内容的研究、技术方法和应用模式的研究以及人员资格的规范研究等方面。目前普遍得到认可的是美国信息系统审计与控制协会(iSaCa)推出的一系列审计标准,它以信息及相关技术控制目标(Co,Bit)为核心,一共颁布类14个审计准则,对信息系统审计提供了指南和操作规范。

1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审计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按照CaBit划分为四个域:规划与组织、获取与实施、交付与支持、监控。针对域的各个lt过程进行审计,主要内容是:从系统论的角度了解信息体系结构,检查其有效性、机密性和完整性;审查系统开发、设计、运行、维护过程,检查其有效性、效率性;审查定期的风险评估,检查其可用性、有效性;审查系统安全的机密性、完整性;审查处理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有效性、效率性;审查数据管理、设施管理和运营管理的完整性和可用性;特别是过程监控的有效性、效率性、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一致性和可靠性。

2 信息系统的运行控制审计

根据控制论的稳定控制、程序控制、随动控制和最优控制,对软件结构、处理逻辑和数据运动等进行检查测试,防止和及时发现系统中可能存在的错误甚至非法的处理功能、控制的弱点和缺点,确定系统处理结果的真实性和合法性。CoBit提倡采用检验、分析、观察、询问和确认、重复操作的方法进行系统运行控制测试,以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主要包括检测数据输入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准确性;检测数据输入的更正记录的合法性;检测数据处理过程的合法性、准确性;检测数据输出的真实性、完整性;检测数据备份的及时性、可靠性。总之,应对现行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硬件、软件、工作环境是否安全,操作人员的职能设置、权限管理是否根据工作流程划清职责,能否有效地防止数据被窃取、篡改进行审计;对系统的安全可靠程度、运行处理的合法性、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和系统的资源利用率进行审计。

(二)系统数据审计

信息系统导向审计以信息系统审计为审计切入点,以风险为贯穿审计过程的核心,不仅应对产生数据的系统进行审计,也要对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审计。在信息系统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测试系统所生成的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正确性。审计人员在对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现有运行控制进行测试后,依据这一过程所确定的风险领域,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开展对非数值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审计,用以确定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合法性、公允性和效益性。

在对系统数据的审计过程中,运用审计软件进行审计,是电子数据审计的技术基础。无论是现场审计还是联网审计,审计人员搜集大量的非数值型数据后,首先通过数据接口软件,进行源数据的采集;依据信息论原理进行数据转换,按照审计人员的审计要求,构建基础性审计中间表;依据非数值型数据提示的审计重点,筛选审计线索,完成数据整理;建立审计分析模型,按照审计事项的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审计人员的经验甚至预测等,通过设定判断和限制条件来建立数学或逻辑模型,建立分析性审计中间表;通过数据挖掘搜集审计证据,利用审计专家系统来进行审计推理与判断。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4

[关键词]信息科学;信息技术;旅游;交叉研究;系统综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01—0114—15

1引言

旅游领域正在经历着一个以商业实践和研究活动为平台的迅猛发展期,对于旅游研究者而言,把握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已被研究的内容以及思考未来的研究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的旅游研究中,针对各种研究主题的综述性研究非常丰富,然而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交叉研究或跨学科研究一词源于1926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伍德沃斯(woodworth)创建的英文形容词:interdisciplinary(跨学科的),指超过一个学科范围的研究活动。信息科学是一种横断科学与方法科学,在信息科学所涉及的4个方面研究中:(1)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系统、信息获取与处理;(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3)控制理论与工程、系统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4)半导体科学与信息器件、信息光学与光电子器件、激光技术与技术光学,其中3个方面都与旅游研究在研究对象上发生交叉(如旅游博客数据挖掘、旅游推荐系统),且旅游研究也不断采用信息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如人工智能在旅游预测中的应用、计算机仿真在游憩行为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交叉研究和跨学科特征。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客观存在,且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

旅游研究一直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吸纳着其他学科的营养;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的交叉与融合为解决旅游领域的新矛盾、新问题和探索新规律、新原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信息时代旅游发展的产物与趋势。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无论对旅游学术研究还是对旅游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研究进展应得到关注与重视。

已有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进展的综述研究川没有体现出两种研究的“交叉”性,即信息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以旅游为研究对象或者解决旅游领域的问题?旅游研究中涉及哪些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应用?这些问题的回答对于研究者广泛与深入开展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较为全面地阐述信息科学与旅游研究之间的“交叉性”,本文采用系统综述方法对该交叉领域最近12年发表的文献进行了搜集、筛选、整理、归纳与分析.以期帮助相关研究者了解这一交叉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及所取得的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深入研究有所借鉴与启发。

2系统综述方法

系统综述(systematicreview)又称系统评价,起源于医学领域,是指在复习、分析、整理和综合原始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研究方法,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逐步应用于社会学、教育学、图书情报等领域。系统综述可被精确区分为两种类型:(1)定性系统综述,原始文献的研究结果被分析与总结,但未经统计学合并;(2)定量系统综述,又称元(meta)分析或荟萃分析,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若干个研究结果进行定量统计合并的过程。在某些不强调或较难实施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直接将定性系统综述称为系统综述,将其作为一种对某研究问题、主题或现象的可获得的所有研究进行评价和解释的方法,目标在于通过一种可信的、严格的以及可审计的方法来提供公正的研究评价。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的交叉研究属于较难实现统计学合并的研究领域,因此本文采用定性系统综述方法,简称系统综述。

本文关于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的系统综述研究包含如下步骤:

(1)确定研究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与分析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现状,本文确定了如下系统综述的研究问题:①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②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③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2)确定文献搜索策略

基于所确定的研究问题,设计如下文献搜索策略:

①搜索工具与数据库:采用GoogleScholar、ieeeXplore、ScienceDirect;

②搜索关键字:采用关键字组合“tourism”anD(“computer”oR“communicationtechnology”),即“旅游”与“计算机”或“通信技术”同时出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研究领域中最为活跃的方向之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科学与技术在信息科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反复搜索测试,“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作为关键字与“旅游”进行组合搜索,搜索结果能够较为全面地覆盖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实现本文系统综述的研究目标;③搜索的时间范围:2000年之后。

(3)文献搜索

按照上述搜索策略分别在3个工具与数据库进行搜索。GoogleScholar显示共有54500条结果(2011年12月22日),其只提供最相关的前1000条;ieeeXplore(搜索字段为“摘要”)共搜索到4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ScienceDirect(搜索字段为“题目”或“关键字”或“摘要”)共搜索到36条结果(2011年12月24日)。

(4)文献筛选

在上述搜索到的条目中,按照表1所示的文献入选和剔除标准,筛选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文献。

表1所示第一步完成后共有512篇文献入选。第二步经过多次逐步细化筛选,最终确定用于本文系统综述的入选文献共245篇,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87篇。245篇文献来自106种期刊和58种会议,文献来源分散且涉及领域广泛,有关文献来源、作者等的定量分析结果已另文撰写,本文则侧重对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的回答。

(5)分析与完成报告

根据系统综述研究步骤(1)所确定的研究问题,对入选文献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见下一章节。

为了分别回答问题1与问题2,本文需要将入选文献划分为旅游研究和信息科学研究两种视角,分别简称为旅游类研究和信息类研究。而事实上,当两种研究产生交叉与融合,进行上述严格区分是较为困难的。为此,本如下处理:

(1)按照文献来源所属学科范畴进行划分,如来源于tourismmanagement及《旅游学刊》的文献则划入旅游类,来源于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s及《计算机工程》的文献则划入信息类;

(2)按照期刊载文的学科范畴划分,如《华东经济管理》刊载旅游类文章,则归为旅游类,《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刊载信息技术类文章,则归为信息类;

(3)按照入选文献的具体内容划分,一些综合性期刊无法直接确认属于哪一类,则阅读入选文章原文,如果偏重人文社会学视角,则归入旅游类;如果偏重信息科学及技术视角,则归入信息类。

由此,经管类、电子商务、地理类等期刊归入旅游类中,测绘类期刊归入信息类中;两类分别含有入选文献147篇和98篇。

3综述结果与分析

3.1问题1:信息科学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面向旅游”并不特指专用于或专门针对旅游的研究,而是指其研究问题由旅游领域而产生,或者旅游是其最为典型的应用。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几乎涉及了信息科学研究范畴的各个方面,而许多研究领域更是体现了信息科学领域较新及较前沿的研究方向与热点,如表2所示。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系统、移动应用、推荐系统以及语义网与本体等;而web服务、虚拟现实、普适计算、计算机仿真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下面对表2排序前10的研究主题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3.1.1

应用系统

应用系统指面向各种终端设备,如电脑、手机、pDa(掌上电脑)、电话等使用者的可用人机交互系统,也包含网站(web)应用系统。本文为了强调移动应用和推荐系统两类特殊的应用系统,在本类研究主题统计中将其排除,另列类别。应用系统研究占据了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的较大比重。一方面是因为信息科学向旅游研究中进行渗透的最初方式正是其在旅游行业中的实际应用;另一方面是人选文献中我国研究占据较大比重且较集中于该类研究。

应用系统的相关研究可分为:①战略设计或实施建议,如航空业信息技术应用战略与战术研究,以及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旅游组织实施电子商务的建议;②技术架构设计,如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的旅游资源信息服务模型研究;③系统设计与开发,如一种智能旅游行程导航系统,以及四川、山西和赣东北等目的地或区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3.1.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面向旅游的信息科学研究较多采用的方法与技术,可将相关研究分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推理,即采用人工智能推理技术支撑各种应用系统,如基于贝叶斯网的旅游行程推理;②数据挖掘,如旅游突发事件预测预警、消费者特征分析、基于机器学习的旅游博客观点挖掘以及数据仓库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③主体(agent),如主体旅游者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向旅游者进行旅游推荐弛;④评价,如基于神经网络的上海旅游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⑤决策支持,如旅游目的地选择决策支持系统。

3.1.3地理信息系统

旅行活动是一种人地关系,地理信息是设计与开发各种旅游应用系统的重要信息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就是为这些应用系统提供地理信息使用接口的重要支撑系统。个性化目的地推荐系统、基于短信服务的餐馆推荐系统、导航系统、位置服务系统、旅游资源监控预警系统以及古建筑信息系统等应用系统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上述“应用系统”主题研究中,几乎所有面向目的地与区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都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有关旅游地理信息系统本身的研究也较为活跃,如雅安市webGiS(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实现研究、基于webGiS的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研发以及泰山三维(3D)地理信息系统的研发。

3.1.4移动应用

移动通信技术,特别是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面向旅游者手持终端(如手机、pDa)的各种移动应用得到了迅猛发展。相比较于传统的计算机应用,移动应用较好体现了旅游以“人为中心”而不是计算机为中心的理念。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面向旅游者服务的信息推送与搜索、导航、实时路线及目的地推荐;并向普适计算的方向进行扩展,如手机电子门票、基于全球定位系统的车辆监控与导航以及手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游戏等。除了面向旅游者服务外,移动应用研究还包含面向旅游研究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旅游行为数据采集与分析,如可通过基于手机数据的散客流分析,对目的地住宿的可容纳量进行估算。移动应用中与位置信息相关的应用也被称为位置服务,如位置信息服务、导航以及实时路线推荐等。

3.1.5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为解决互联网“信息过载”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个性化服务,帮助用户从大量信息中发现其可能感兴趣的或者满足其需求的资源,如信息、服务以及商品等,并自动生成个性化推荐。目前,推荐系统在旅游中的典型应用为旅游行程规划,可面向旅游电子商务用户,也可面向互联网用户;可规划旅行的时间、地点以及活动等全套行程规划引,也可推荐旅游目的地、餐厅以及住宿等。推荐系统主要采用人工智能、语义网、移动应用、定位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相关研究还涉及用户个性语义模型、系统架构设计等方面。

3.1.6语义网和本体

语义网(semanticweb)是传统网站的一种扩展。在语义网中,信息具有明确的含义——语义,人类语言与机器语言之间能够相互理解,机器能够自动地处理和集成网上对于人而言可用的信息,使得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变得像人与人之间交流一样顺畅。本体(ontology)是用来描述网络文档中术语的明确含义及其之间关系的技术,能够实现语义网信息处理的自动化,提高网站搜索的准确性以及网站服务质量。旅游领域是语义web与本体研究的问题来源与典型应用对象,如基于语义web与本体技术的旅游中小企业间信息交换、动态生成客户供给的客户关系管理、旅游网站信息系统、旅游目的地管理系统以及旅行推荐系统。这些系统能够对旅游领域知识进行本体表达,从而集成对于用户有用的或者满足用户需求的语义信息;其中,旅游知识域的本体表达、行程规划的语义信息推理是实现这些系统的关键技术。

3.1.7web服务

web服务(webservices)是web上数据和信息集成的有效机制,是解决web上各种应用系统高维护与更新代价的最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web服务在旅游中主要用于信息集成、交换以及系统之间的互操作。web服务技术对于旅游目的地管理而言非常重要,能够实现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与旅游企业之间以及目的地旅游企业之间的异构数据交换、共享以及集成。web技术还是web推荐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能够获取推荐系统所需的动态与实时的万维网数据。

3.1.8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主要用于旅游目的地、景区、景点的市场营销。国内的相关研究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景区及景点等的虚拟展示,如西安市360度全景虚拟旅游系统、北京妙峰山古建筑群的网络虚拟漫游系统、村镇民俗旅游资源的立体展示。郑鹏等认为这是一种旅游产品的虚拟试用体验。而国外的相关研究则侧重于游客的现场体验,特别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与遗迹,如意大利的peaCH(personalexperiencewithactiveculturalheritage,个性化体验活动的文化遗产)项目针对提升游客在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的体验以及马来西亚凯利城堡(Kellie’sCastle)的虚拟旅游原型研发。虚拟现实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还包含了旅游开发与遗产保护,如十三陵景区的虚拟复原。

3.1.9普适计算

普适计算模式下人们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由于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普适计算在旅游研究中非常活跃,如一种面向移动终端的基于旅游本体的信息广播与推送方法研究,用以解决传统移动终端对于旅游者需要花费昂贵的“漫游”网络连接费用以及需要主动获取信息等问题;一个面向德国雷根斯堡(Regensburg)游客的移动终端游戏的设计与应用,游客可以通过在空中晃动手机来与游戏中的历史人物沟通,该游戏以一种有趣的方式向游客介绍雷根斯堡的历史。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之一。

3.1.10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技术研究中面向旅游的研究包含基于概率统计方法对上海旅游服务系统顾客满意度进行仿真以及基于系统动力学方法对新度假制度对城郊旅游的影响进行仿真等。

3.2问题2: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相关的研究主要有哪些方面?

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表3显示本文入选文献中归入旅游类的研究主题共有43种。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主题是电子商务、网站评估以及在线消费者行为。人工智能、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等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在旅游中受到了相应重视。旅游网站空间、系统评价、网络营销、应用系统以及正在大范围普及的web2.0互联网应用模式也受到了旅游研究的重视。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某些前沿研究也在旅游研究中得到了关注,如计算机仿真、推荐系统、web服务、语义网与本体。

进一步对表3各类主题的文献内容进行剖析与归纳,可以得到以下旅游研究中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相关的6个研究范畴:

3.2.1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影响研究主要包含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与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两个方面。其中,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影响又分为现状研究、作用研究、影响因素研究等方面。

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传统旅游产业价值链的重构上,集中表现于电子商务对旅游产业的影响、新型电子中介(供应商、互联网门户网站、拍卖网站、数字电视、移动商务等)对传统电子中介(计算机订座系统、全球分销系统等)的影响、信息技术对分销渠道的影响。

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现状研究主要侧重于旅游企业,如电子商务在北京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土耳其旅行社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爱尔兰旅游中小企业和乡村微型住宿业对信息技术使用情况的分析、南非中小旅游企业对于信息技术使用的状况研究。

信息技术对旅游的作用研究既包含旅游企业整体层面,如信息技术对埃及中小接待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知识管理对于澳大利亚旅游业的作用等;又包含旅游企业的某项具体功能,如信息技术应用对于泰国酒店运营效率的作用;还包含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如计算机技术对于泰国古建筑重建的重要作用。

信息技术应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对于旅游业如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研究包含:①电子商务的应用影响,如泰国旅游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酒店业应用电子商务的影响因素②网络营销对旅游企业的影响,如互联网广告对旅行社运营的影响;③旅游企业对技术应用的态度,如希腊旅行社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情况与态度;④旅游者对信息技术使用的态度,如游客在度假时是否愿意使用基于技术的信息、影响旅游者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规划的因素。

3.2.2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

目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模式研究主要集中于电子商务模式、网络营销以及web2.0。电子商务模式的相关研究有区域旅游电子商务开发计划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现状与趋势研究、旅游电子商务模式以及运营模式研究等。

网络营销是除了电子商务之外信息技术在旅游中最主要的应用模式。网络营销研究多围绕网站展开,如英国农村接待企业网站营销现状研究、塞尔维亚旅游网站网络促销现状和形式研究、美国旅游官方网站网络营销使用分析、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客户需求研究。此外,在线葡萄酒旅游以及在线客户关系管理都是一种网络营销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web2.0作为一种新型的互联网应用模式受到了旅游领域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①营销,即基于web2.0的网络营销方式,这是目前旅游研究领域最为关注的方面,如web2.0对克罗地亚旅游产品的营销作用研究、博客对于旅游市场营销的中介作用;②旅游者行为与服务,如web2.0下网络旅游消费行为模式及旅游网站应用研究、基于web2.0的用户个性化定制研究以及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微博“旅游情感”数据挖掘;③网站分类,如web2.0旅游网站的分类机制研究。

此外,面向产业价值网络的四川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推进模式和机制是一种信息技术在旅游中应用模式的有效探索。

3.2.3信息技术在旅游中的应用评价

网站评价是信息技术应用评价研究中最主要的内容。从评价对象上看,相关研究涉及官方旅游网站、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各国及地区旅游网站;从评价内容上,包含有效性评价、可用性评价、使用分析、功能分析、网站设计、网站旅游本体分析、游客价值以及网站访问者分析等;从评价方法上有调查法、启发式方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网站日志分析法、领域本体分析法等。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应用在旅游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针对移动应用系统的评价研究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从用户角度对移动应用进行评价、各种移动旅游者指南功能与可用性评价。

3.2.4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

较传统旅游研究对象,如旅游资源、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等,信息社会视角的旅游研究对象发生了扩展,如从旅游者的地理时空变化扩展到了在线旅游者行为变化,从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扩展到了旅游网站的网络结构等。

在线旅游者行为研究中最受关注的是消费行为研究,如消费影响因素与满意度、忠诚度与推荐行为、在线分享行为。随着社会网络的形成,在线旅游者的情绪研究得到关注,如通过旅游者在论坛、博客(微博)上的评论分析旅游者情绪,相关方法包含内容分析、统计与语言学分析、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以及数据挖掘技术等。一项研究还将旅游者的博客进行了计算机可视化,用来辅助其他旅游者的旅行计划。此外,旅游目的地营销组织网站的旅游者在线行为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目的地地理尺度的旅游网站空间结构也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主要包含方法研究与案例研究。方法研究有统计方法以及网络拓扑图方法等;案例包含欧洲、意大利厄尔巴岛]以及河北省等。

旅游虚拟社区是社会信息化背景下形成的新型社区,部分旅游研究者对其给予了关注,如针对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芒果社区网(mango)的综合性研究。

3.2.5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

社会信息化下的旅游研究方法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指传统旅游研究方法可借助社会信息化背景进行扩展,如网络调查方法扩展了传统现场发放问卷的调查方法;基于射频识别(RFiD)与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追踪系统扩展了传统旅游者游憩行为问卷调查方法,并提高了数据的精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RS&GiS)技术可提高旅游资源监测的准确性等。

二是指旅游研究方法对于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的借鉴。人工智能是旅游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息科学方法与技术,其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需求预测,如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西班牙巴利亚利群岛旅游时间序列预测、遗传算法在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模糊时间序列及灰色理论在短时间序列旅游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及人工智能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的比较;②在线行为分析,如基于机器学习(machinelearning)的在线消费者行为数据挖掘;③基于主体(agent)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采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多主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对多层面、多地理尺度旅游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探索旅游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规律,如基于多主体的旅游空间结构演化研究、旅游者在目的地以及景区范围的动态性研究。

计算机仿真方法与技术在旅游研究中的应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具体研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测,如旅游收入预测;②旅游经济研究,如区域旅游经济系统动力学分析;③旅游主体行为研究,如上述人工智能研究中基于主体的旅游系统仿真研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信息科学与地理科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作为旅游研究的一种研究方法或工具,主要被用于旅游资源评价。

3.2.6旅游领域中的信息科学研究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在旅游者中的普及,旅游研究者对移动应用的相关研究给予了较大关注,如上下文适应的移动应用体系框架设计、上下文相关的信息推动服务系统设计以及用于博物馆导游的多媒体技术研究。语义网与本体是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但由于其对于提升面向旅游者的网络服务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受到了旅游研究者的关注,如用于搜索引擎的旅游域语义表示研究。智能系统作为信息科学的前沿领域,在旅游研究中也受到了关注,除了综述性研究外,还出现了有关智能系统设计方面的研究。

应用系统的规划建议与系统结构设计是旅游研究者较为关注的信息技术研究,如基于知识管理视角的目的地管理系统设计。而其中以我国的相关研究为最多,如赣东北网络旅游信息系统研究、上饶市旅游资源信息系统。

数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旅游与信息技术的综合叉研究主题,在我国旅游研究领域受到了关注,既包含了偏重技术的研究,如数字旅游的体系框架,也包含了围绕数字旅游系统建设的保障体系研究,如相关政策法规方面的研究。

3.3问题3: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有哪些趋势?

尽管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在近12年间经历了快速发展,但其仍然属于新兴交叉学科,其发展需要相关学者更为广泛与深入的探索研究。在本节,笔者在对最近12年信息科学与旅游的交叉研究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通过捕捉旅游类与信息类研究共同关注的研究主题(表4),以及基于笔者对信息科学以及旅游研究趋势的把握,找到信息科学与旅游交叉研究中的研究重点,其反映了两类科学的交叉发展趋势,或者研究者们重新认识某些对该交叉领域的发展来讲非常重要的问题。以下分别对它们进行阐述:

3.3.1人工智能在旅游领域的深入应用

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是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研究如何应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来模拟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涉及知识表示、自动推理和搜索方法、机器学习和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系统、自然语言理解、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自动程序设计等方面的研究内容。尽管目前人工智能在旅游中的应用以旅游需求预测最为成熟,然而其相关理论、方法与技术并没有在旅游领域中得到充分应用。如何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方法与技术来有效处理与使用旅游数据、信息与知识,深入挖掘旅游者、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部门以及旅游企业的特征、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决策支持,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较为迫切与前沿的问题。

3.3.2基于语义网与本体的旅游推荐系统

语义网与本体研究是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领域,是海量网络信息之间相互理解的基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面向旅游者的“线下”服务扩展至“线上”,包含以传统计算机为中心的和以新兴各种移动终端为中心的“线上”服务,“线上”服务质量对于信息时代的旅游者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基于语义网与本体技术的旅游推荐系统正是提升网络服务质量的有效方法与工具,如何将语义网、本体技术以及旅游推荐系统进行理论、方法以及应用上的有效集成,使其对旅游者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是信息科学与旅游科学交叉研究中的另一个前沿问题。

3.3.3

普适计算与旅游(物联网、移动互联与旅游)

普适计算是我国目前形成研究热点的物联网应用的基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及其应用的发展,传统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网络服务扩展至以移动终端一旅游者为中心,基于普适计算模式的连接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的物联网以及各种移动应用系统在旅游研究与实际应用中得到了重视。然而,无论是普适计算还是物联网,在信息科学研究中都是前沿领域,存在许多未解问题,因此,普适计算以旅游领域为问题域或典型应用,将同时有助于其本身以及旅游问题的解决。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5

关键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组件化信息资源组件方法整合与扩展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应以现代企业的运营特点和运营模式为依据,以现代it技术为手段,对企业运营的全过程和全方位进行有效管理,作为核心的数据资源是决定管理信息系统适应企业管理发展和创新需要的关键。本文分析了面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件化信息资源的需求、设计及其应用,为面向internet时代的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了数据资源的解决方案,从而从长远的角度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对组件化数据库的需求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需要不断地变化和发展,达到变化和发展目的的手段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采用渐进的方式,通过对原有系统的升级、改造与整合,使系统能够适应发展的需要;另一种是革命性的,采用最先进的技术、最先进的管理模式,重新设计系统。

当组织没有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原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已经完全不能适应需求时,需要进行彻底的变革,需要进行完全彻底的整体规划,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对系统进行设计。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组织需要保护原有的投资,需要充分利用己有的各种资源,需要在原有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进行持续的改进,这时,管理信息系统的演化需要通过整合与扩展来完成。例如,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向电子商务的整合与扩展就是按渐进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需求

在组件方法的研究中,较多的研究是在开发过程、建模等方面,一直较少讨论组件与数据库关系、组件方法中的数据库设计问题。但数据库作为整个应用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任何一个完备的、完善的软件开发方法所必须具有的。传统的数据库设计是面向整个应用业务,在传统方法中将应用软件系统分为业务逻辑的开发和数据库设计两个平行方向,业务逻辑的任何模块都能无约束地访问数据库,如果业务逻辑是组件化的,则这种访问严重约束了组件的自治能力,而组件的自治能力要求直接与组件关联的一切都应该是组件的一部分。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与扩展的需求

扩展与整合必须充分考虑对原有信息资源和原有投资的保护,以提高用户的投资效益。信息资源是组织的宝贵财富,也是信息系统价值的体现。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设备的价值越来越小,但信息资源的价值却越来越高。保护信息资源既是信息系统升级与整合的一个理由,也是其实现过程中所必须达到的一个目标,保护信息资源不仅仅是将历史数据完整地迁移到新的系统中,而且还要确保这些历史数据适应新的应用。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包含了信息资源系统整合与应用软件整合,往往伴随有系统的重构,在这种情况下,支撑系统的环境往往没有变化,由于客户业务流程的变化等因素,需要系统功能和信息资源存储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就产生系统整合的需求,这个过程中往往伴随有数据库结构的改变和应用软件程序的修改。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扩展是指系统内部没有需求的变化和支撑系统环境的变化,系统需要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或功能集成,与其他系统一起构成更大的系统,将这种过程称为系统扩展。企业的扩展性升级与整合是包括系统扩展和应用软件系统的整合,企业原有信息系统并非是按组件方法开发的,但可以实施组件化的包装,尽管包装了的原有信息系统仍不一定是组件。对原有信息系统需扩展的业务按组件方法开发成一个组件,并按组件方法将组件化包装的原有信息系统与扩展业务的组件合成为一个新的、更大的系统。组件化包装原有信息系统,就是根据扩展业务与原有信息系统的业务关联开发出基于原有信息系统的连接组件,原有信息系统作为该类组件的插座,通过该类组件实现原有信息系统实现与扩展业务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的集成与整合。

面向企业信息管理的组件数据完备性

组件化应用软件的外部信息资源来源分为三类:个别数据、数据文件、数据库。本文只讨论数据库中的数据。组件的数据完备性含义:是指组件作为一种高度自治的软件,在独立和部署,以及协同性合成是建立在一个统一的数据上,它确定对数据全部操作需求,确定了数据的边界,边界中的数据完全满足组件对数据的要求。

若仅是应用系统业务逻辑组件化,组件仍是直接连接数据库,组件的重用性、可替换性将大大降低,组件之间通过数据库的关联耦合增大。在某粒度层次上的组件建立数据库表单集合,要在两个方向上符合组件开发的要求,即这种粒度应保证组件对表单集的完整性、安全性、并发性、事务性的管理,另一方面又要保证组件的重用性和可替换性。该粒度组件应为面向业务的组件,因为系统的数据都是具有业务性的。比面向业务的组件更小粒度的组件,由于不是面向业务的,其数据不具有业务性,而无法明确数据边界,得以实现组件的数据完备。比面向业务的组件更大粒度的组件,则是基于数据库而回归传统。面向业务的组件是具有高度自治能力的组件,定义数据库是该组件的一部分,面向业务的组件贯穿于从需求分析、设计、实施、测试、部署整个开发生命周期,因此,面向业务的数据库设计具有业务上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面向业务的组件的内部组件和外部组件,通过该面向业务的组件中的数据库管理组件实现与数据库连接和操作。在设计阶段,按业务设计出数据库表单集,面向业务的组件合成应用系统时,面向业务的组件所对应的数据库表单集在运行时也相应合成一个单一物理的数据库。将符合上述要求的数据库表单集称为组件化表单集。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件化数据库设计与应用

(一)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件化数据库设计

要解决和实现组件化的数据库设计,就是要实现组件化表单集。在设计阶段,以面向业务组件来设计组件化表单集,组件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函数集合,若面向业务组件为函数集合,则将具有功能性的面向业务组件与组件化表单集分别进行设计;若面向业务组件为对象集合,则按照对象模型与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来设计组件化表单集,而对象模型到关系型数据库的映射主要困难是对象继承关系的转换,这种继承关系的转换有三种方式来实现。分别独立地设计对象模型和关系模型,还能更大地提高系统的性能和伸缩性。

组件化表单集要在两个层面上规范化,在单个组件化表单集内规范化;在组件化表单集之间规范化。由于是以单个组件化表单集内规范化为基础,在组件化表单集之间存在着数据重复性较高的冗余问题,这是组件化表单集设计所付出的代价,应严格控制,组件化表单集之间的表单重复应用不同名称加以区别。

作为应用系统需要有数据库的支撑,并且作为解决具有数据库支撑的组件化应用系统方法是:一方面对数据库组件化设计;另一方面对面向业务组件划分层次,在资源层上建立一个数据库管理组件为整个业务提供数据库的数据服务接口,它是一个面向业务组件中唯一与数据库连接的组件。在数据库管理组件中嵌入SQL访问,实现数据库到面向业务组件的映射,数据库管理组件隐蔽了面向业务组件中的其它组件对数据库的访问,它负责数据的存取,并提供了数据的存取接口。

数据库管理组件实现了数据存取与数据使用分离,具有较高的重用性。在组件化的数据库设计方法中,对具有一对多关系的实体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表时,与传统方法一样可生成两个表,这两个表根据对应实体所属的业务归属于相应的组件化表单集。对具有多对多关系的实体转换成关系模型的表时,生成三个表即两个实体对应表和一个实体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对应表,两个实体对应表根据对应实体所属的业务归属于相应的组件化表单集,若这两个实体属于同一个业务,则实体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对应表也归属于该业务的组件化表单集;若这两个实体属于不同的业务,则实体之间的多对多关系对应表归属于协作组件的组件化表单集。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组件化数据完整性管理

在组件方法中,组件要具有高度的自治,就需由组件去管理数据库数据完整性,而不是由DBmS去管理数据库数据完整性。对关系型的数据库,组件要实现参照完整性,则一个面向业务组件中的组件所使用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跨组件化表单集的,那么该组件可通过自己的面向业务组件中的数据库管理组件进行连接,要注意的是表单外码的连接不能采用DBmS的连接,这里的表单外码只是逻缉意义上的而非物理的,数据库管理组件通过表单外码检索出外部组件化表单集中的数据。

由于表单外码作为数据库管理组件的接口中的一部分,使用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由于使用组件化表单集之间数据时,表单外码的连接不能采用DBmS的连接,而只能采用数据库管理组件进行连接,确保了面向业务组件的数据完备和数据库的组件化,而且保证了系统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数据库的触发器主要作用就是能够实现由主码和外码所不能保证的、复杂的参照完整性和数据的一致性。组件化的数据库设计时,数据库的触发器可嵌入到数据库管理组件中,考虑到面向业务组件的组件化表单集可能是分布的、由不同的DBmS管理的,不同的数据库它的触发器也不同,若仍将数据库的触发器嵌入到数据库管理组件中,则组件的可重用性、可替换性将大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应避免使用数据库的触发器。

结论

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组件化分析与设计,增加软件的复杂度、增加了软件开发的前期投入,且有一定的数据冗余度等问题。但组件化的应用系统的维护和升级变得简单和容易,而组件又有高重用性、可替换性,从长远的角度是降低了软件成本和企业的投入。

参考文献

1.姚家奕主编.管理信息系统[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2.甄镭.信息系统升级与整合:策略方法技巧.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3.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3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Brownaw.Large–Scal,Component–BasedDevelopment[m].pearsoneducation,2000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6

关键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潜力数据空间数据

建立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是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体系建设中,信息系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有了信息系统的支持,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作出科学、有效的决策。截止到2006年底,在国家经济动员办公室的领导下,我国部级、省级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基本建设完成,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市)三级经济动员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总体上,全国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技术基础好,技术架构先进,标准化、规范化程度较高,实现了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这为提高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平战转换”速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国民经济应变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得力保障。

但随着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在数据、安全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如何升级原有信息系统,将其建成为一个能全面反映经济动员工作内容、流程,符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思想,比较简易、直观、用户界面友好的,比较实用的系统软件,就成为当前困扰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问题之一。

现有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一)数据问题

数据是信息系统的重要内容。做好经济动员潜力资源的数字化,即让国民经济动员潜力资源成为信息技术可识别的信息,是信息系统升级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而当前录入信息系统的各种数据,包括潜力数据,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动员指标体系不全面;空间数据需要充实、精确;空间数据和潜力数据更新缓慢;军队和地方标准不统一,数据重复调查,加重了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工作负担。

(二)智能化问题

建设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目的是利用信息平台为各级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领导提供决策支持,或提供及时有效的动员方案。由于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理论、方法及模型的研究还不完善,直接导致现有信息系统的决策水平低,平时的应用仅限于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因而,当前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功能模块开发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加强系统的决策支持功能模块。

(三)实用性问题

实用性是评价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主要标准之一。一个成功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应该符合各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体系结构、管理模式和运作程序,能满足国民经济动员工作一定时期内对信息的需求。然而,现有信息系统在动员的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目标等方面的研究和信息系统建设的结合还不够;系统界面风格也还存在不友好、不易操作等问题。这就使得现有信息系统很难提高日常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效率和管理水平。

(四)信息共享、多极互联问题

虽然目前各省市都建了自己的经济动员信息平台,但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或者说实现这些平台相互通信的条件还不成熟,这些平台仍处于“信息孤岛”的状态。在横向上,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国动委其他几个办公室之间,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网路还未联通,保密措施没有统一标准;在纵向上,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战区和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与各地县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之间,现有网络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军地网络标准不一致,还没有构成统一的网路,从生产企业到作战部队的经济动员链还未建立。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平台的潜力数据资源共享度和利用率低,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支持服务。

(五)信息安全问题

经济动员工作涉及军事、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的众多高密级性单位,其安全保密性要求自然很高,而且现代信息战争条件下的经济动员信息系统技术含量相当高,对战争胜负起着关键性作用,也必然要求信息安全可靠。这就要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升级要采取多种信息安全保密措施,建立可靠的经济动员信息安全模式,确保动员信息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原则

立足“安全管用”设计。按照经济动员平时和战时需要,搭建良好的人——机交互及操作界面,使系统形象、直观、简单、易学,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稳定性,同时,采取加密机、加密卡、技术防范、管理制度和安全防护、监视监控等防范措施,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坚持“平战结合”设计。按照“平时服务、及时应急、战时应战”的原则进行设计,明确军队后勤保障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应急与国民经济动员的关系;依据“规范标准”设计。按照国标、军标及国民经济动员行业标准,采用当前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构建数据库体系、运行维护管理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采取统一的网络接口标准、数据转换标准,便于实现国民经济动员“横向共享、纵向互联互通”;着眼“长远发展”设计。借鉴和吸纳现有各种国防动员信息系统的优势,坚持高起点、高效益建设。同时,考虑平时和战时国民经济动员手段的发展更新,注重本系统的开放性、兼容性、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使系统能够紧跟形势,具有较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升级策略

(一)通过多个步骤分类解决数据问题

1.国民经济动员潜力数据。首先,要开展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现在的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采用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颁布的国民经济动员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比较宏观,不能满足进行城市应急动员能力调查的需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相关标准建设的目的是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经济动员标准体系,为国民经济动员的信息共享提供规范和依据,解决潜力调查数据跨部门、跨地区和跨平台的收集与共享问题。

其次,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已建成的各省市动员信息系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各局委办的信息系统之间也都需要规范方便的数据交换服务来消除这种差异,至少做到异构系统数据层面的求同存异。通过构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可以实现跨平台、跨数据库、跨系统的数据采集,采集过程自动化及解决潜力数据动态性问题。

再次,建立横向信息共享机制。仅有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在技术层面的数据共享还不够,仍然需要在机制上的支持。试想如果搭建了技术平台,统计局、卫生局等局委办不合作,不提供互联接口,那么,还是无法做到信息共享。所以,必须要建立各局委办的信息共享机制,充实和完善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功能,从而切实保证潜力数据的动态性、完整性问题。

2.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的精确性问题。国民经济动员空间数据包括基础地理数据(多比例尺数据、遥感、航片、三维数据)、动员单位专题图数据(医院分布专题图、加油站分布专题图、生产企业分布专题图等)两类。这种数据的收集比较繁琐,一般都有专业部门进行。

有些信息系统采用邮政编码的方式代替基础地理数据。这种方式精度不够,不利于工作的展开。现在有关部门已经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移动终端设备,动员工作者通过它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GpS定位功能、数据采集功能、导航功能、通讯功能、数据下载功能。这样,空间数据的采集就更加方便,并能保证数据的精确性。

(二)智能化问题的解决

首先,加强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的理论研究。应对国民经济动员决策的理论、方法及模型展开研究,提出一些具体的决策方法和模型,形成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模型库,再利用编程技术将其在计算机上实现,就可以为国民经济动员决策支持系统奠定基础,实现国民经济动员计算机辅助决策。

其次,通过逻辑处理、人工智能等智能化信息处理方式,对动员潜力数据进行分析,向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努力使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系统具备类似人脑的智力和自动感知能力,逐步实现国民经济动员的决策、指挥、控制、执行的科学化和自动化,增强国民经济动员组织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从而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管理信息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三)实用性问题的解决

实用性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实际工作要求,是各种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所必须考虑的一种系统性能,它是自动化系统对用户最基本的承诺,所以,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看,这个性能更加重要,为了提高办公自动化和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中系统的实用性,应该考虑如下几个方面:系统总体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前国民经济动员工作的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性和可行性,把满足国民经济动员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采取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技术方案。在总体设计的前提下,系统实施中可首先进行业务处理层及管理中的低层管理,稳步向中高层管理及全面自动化过渡,这样做可以使系统始终与用户的实际需求紧密连在一起;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提供二次开发接口,方便用户在现有平台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和开发;用户接口及界面设计应充分考虑人体结构特征及视觉特征进行优化设计,界面尽可能美观大方,操作简便实用。

(四)构建完备的经济动员信息网络系统

要加强国民经济动员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一种适应快速动员、精确保障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以政府的“电子政务网”和军队的“国防干线通信网”为基础,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连接、纵短横宽的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网络体系。在纵向上,国家、总部、战区、省均应建立动员信息处理中心,与军队最高作战指挥机构、各总部、国家有关部委以及军兵种动员机构相联结;在横向上,战区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战区联勤作战指挥机构、战区军兵种部队、所属省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相联结;省级动员信息处理中心应与省级相关部门相联结,形成横向联合、纵向互通的动员网络体系。

(五)分层次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网络层安全。对于网络层的传输安全,采用在网络结构中安装密码设备解决,设备由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统一组织采购;数据层安全。用户权限的设置可以精确到某一条数据记录,只能修改自己填报的数据。系统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功能层安全。功能权限管理方面,可对系统每个功能的使用人员进行设置和管理。

综上所述,升级后的信息系统应该是根据国民经济动员的最新情况和国家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的规划,以及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律,在总结现有的各省市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它要体现动员的新理念和动员新的需求特点。同时,在系统应用过程中注重培养既懂经济动员业务又能熟练使用信息系统的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国民经济动员信息系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孔昭君.国民经济动员技术体系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9(4)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7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引言

随着工程的不断发展,对于地质工程的精确度以及内容的涵盖量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地质工程需要采用更多新型的信息化的技术方式对地质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综合了各项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方式的系统,能够满足地质工程的复杂性及可变性的需求,通过面向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能够有效的将地理信息系统与地质工程的需求有机的联系起来,通过相关的信息化手段,促进地质工程的信息化的发展。

1地质工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地质工程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工程,它需要应用各类技术方式,对地质进行详细的勘察与分析,以自然科学和地球科学为理论基础,以地质调查、矿产资源的普查与勘探、重大工程的地质结构与地质背景涉及的工程问题为主要对象,解决各类工程地址中存在的问题。地质工程与岩土工程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需要利用到岩土工程中的各类知识和技术方法,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岩土结构是岩土工程的核心,而地质工程则是以复杂的地质情况为研究对象,需要运用系统性的方式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和控制。

2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或Geo-informaionSystem,GiS)是一种综合性的面向全球地理情况的系统,它能够提供关于地理中的各类空间信息,同时随着这一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将其他各类地质情况的信息与单纯的地理信息相结合的系统,能够很好的对地质工程中的各类信息进行集成。地理信息系统主要通过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应用,通过对地理信息数据的采集、加工、整理、储存、传输以及分析和显示,充分展现地质工程的基本地理情况以及其他各类数据,通过一种直观而集成化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地质工程的研究效率,在计算机的辅助下,更好的对地质进行划分和规划。

通过对各类空间定位数据、图开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内容的搜集和整合,实现相应的知识集成和管理的目的。一般而言,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和系统管理操作人员等四个大的模块,而其中又以软件和硬件系统为核心,相关地地理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相关人员的操作则是主要的操作和决策的执行者,他们对于系统的要求和设想决定了该地理信息系统的具体功能、结构以及运作的流程。

3面向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

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多模块多功能的系统,其主要的流程是在对工程数据的分析和预处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数据的采取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处理并得出相关结果的过程。因此对于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需要能够实现整套的数据采集、储存、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具体而言,由于地质工程是工程地质工作的进一步拓展,因此其相应的工作应不仅仅局限于对于工程地质基本情况及其稳定性的评价,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工程地质的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和预测,加强对于地质工程的检测和预警,相较而言,面向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其功能的要求更加深入。

这就需要设计人员采用一种非结构化的设计方式,通过对信息系统模型的基本构建和操作,实现相应的功能目标。一般来说,对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需要做到数据采集的灵活、方便,并通过详细的管理方式,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分析,同时需要留有一定的接口,便于程序模型的二次开发,便于反馈,进一步指导设计。

4面向地质工程的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的建立

4.1数据的采集与传输

地质工程中的各类数据比较繁杂,包括了各类地质工程中的三维地理信息的采集。所谓三维地理信息,即是需要将地理信息的三位空间坐标进行详细的数据化,并通过坐标的形式输入到地理系信息系统中,以便后期对数据的整理和加工。目前一般对于地质工程数据的采集方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通过人手动对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将数据导入系统中。然后在后期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时增加与修改,保证数据的完善性。但这种方式,需要消耗的人力工作量较大,且数据的精确性主要取决于数据采集人员的工作经验,对于数据有一定的影响。而另外一种方式则是通过扫描数据化的方式,通过扫描仪对图纸的扫描将相关图纸输入系统中,然后根据计算机的相应识别和操作,将图纸中的大量信息转化为系统能够识别和兼容的一系列数据信息,这一方式相较于传统的手工输入方式而言,操作更加简便,效率更高。但是由于识别过程中可能存在识别错误,因此仍旧需要人工进行一定的审核。今后,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望直接通过航空卫星图片的扫描输入和识别,达到数据的基本采集目的。

4.2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建立

地质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对地质情况的监控以及反馈。对于地质工程的检测,能够为施工提供更加有效的地质资料,并实时关注施工及设计变更对于工程地质的影响。同时也能最为地质整治前后效果的基本依据。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够直观的通过三维方式反映各个监控点和监控网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数据的实时输入形成相应的时间轴上的检测数据。因此这类系统的监控数据属于一种四维的,包括了三维空间信息和四维时间信息的集成,能够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种更加直观和清晰的监测数据。并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反馈和调整,实现最佳的工程地质模型的构建。

结语

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高效化和精确化的发展趋势,各类技术人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地理信息系统的模型构建以及操作应用方式,通过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以及监测与反馈系统的建立,保证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晟,朱庆.三维城市地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J].铁道勘察,2005,31(1):56-59.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8

【关键词】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电子报文;信息资源

欧洲内河流域广阔,核心内河航运网络总长约为1万km,覆盖欧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保障跨国、跨区域内河航运的高效、经济、环保和安全,促进欧洲内河航运业整体发展,欧盟提出构建统一的内河航运综合信息服务系统(riverinformationservicessystem,简称ris)。

欧洲ris的运转建立在信息高度共享的基础上。为实现信息共享,科学、合理的电子数据交换体系及电子报文(electronicmessage)的广泛应用起到很好的保障作用。欧洲ris的电子数据交换体系复杂而有序,电子报文不仅是这一体系的信息交互载体,而且还是这一体系乃至整个ris的动态数据来源。

1ris电子报文的交换体系

电子报文是有关方按照电子数据交换协议和规定,将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信息,经数据通信网络在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交换和处理的一种电子文件。

欧洲ris广泛应用电子报文的目的在于营造内河航运业务流程无纸化环境,减少岸上和船上的管理负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保障所有重要信息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被及时、全面地获得,使得相关航运应用系统快速响应、全面协同,简化数据交换过程,从而提高航运效率及其安全性。目前,欧洲ris已建立较为全面的电子报文体系,它有效地促进内河航运数据交换,保证欧洲内河航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实现。

目前,欧洲ris大部分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船舶电子报文系统(eri)、船长通知系统(nts)、电子航行图和显示系统(ecdis)、船舶跟踪或追踪系统(vtt)等四大系统的支撑。其中,以eri与nts为代表的内河航运电子报文系统是电子数据交换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欧洲内河航运电子报文系统建立起一系列不同类型的电子报文及相应标准。通过强制实施部分重要电子报文标准,欧洲内河航运实现航运数据采集、交换、处理的格式化、电子化、无线化、智能化,有力地保障内河航运的高效和安全。

2ris电子报文的信息流程

ris电子报文的信息流程如图1所示。

ris系统提供两种输入货物相关信息的方式:客户端(服务器端)架构的区域信息通信系统(bics)以及浏览器(服务器端)架构的web页面输入。bics是一个货运报关区域性跨国航运信息系统,可安装在船端计算机上,供船长或者托运人输入每票货物的详细信息。用户也可以通过web浏览器登录指定的网页,注册邮箱账户后,按照网页要求录入每一票货物的信息。在电子数据交换(edi)标准方面,欧洲采用联合国行政、商业、运输电子数据交换语法规则(edifact)。

在数据接收方面,由于采用edifact格式进行传输,水运各相关当事方,如港口、海关、移民局、统计局以及其他政府相关机构等,均可以接收数据。此外,由于发送数据标准统一,欧洲国家(尤其是莱茵河、多瑙河沿线的欧盟成员国)纷纷建立本国的内河航运信息系统,例如荷兰的船舶报关信息系统ivs90,比利时的船舶报关信息系统ibis/gina,法国的内河航运信息网络系统vnf2000,德国的航程和货运报关航运信息系统mib/moves,奥地利的航运信息服务系统doris,匈牙利的航运信息服务和紧急呼救系统disk等。

3ris电子报文的内容

根据欧盟ris的技术规范以及信息流的方向,ris电子报文包括船到岸方向、岸到船方向以及岸到岸方向等3类。

3.1船到岸方向信息

(1)主管机关管辖区域内关于船舶航次信息的运输通知运输通知用以告知主管机关船舶将开始新的航次的意图。无论船舶是空舱还是载货,均应该发送运输通知消息。运输通知可以由船长发出,也可以由托运人代表船长发出。运输通知必须在航次开始之前发出。在船舶航行进入另一个主管机关的管辖范围之前,也应发出运输通知。航次数据发生任何重大变化(如船员人数、拖带驳船数量等),都必须向主管机关发送新的运输通知。如果船舶开始一个航次或者航程中某部分需要得到主管机关的许可,主管机关应当在收到该通知后返回确认信息,并在该信息中明确表达拒绝或者同意。运输信息的发送可以是异步的,但是应尽快发送完毕。所有主管机关应当接受符合技术规范的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的运输消息,也可以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方式接收消息。但如果运输通知以传统的方式发出(如纸质信件、传真等),应随后采用电子方式进行处理,由交通管理中心、船闸或者桥梁的操作员录入到信息系统中。

(2)到达船闸、桥梁、交通管理中心报告点的到达通知和位置报告到达通知用于告知当地水运管理机构船舶即将到达。到达通知必须在船舶抵达之前发送。船舶一般在距离到达点5km左右时发送到达通知。此外,船舶还应发送位置报告,位置报告必须在经过水道的某些报告点后发出。

3.2岸到船方向信息

岸到船方向信息主要包括对先前船舶发送的到达管辖水域信息的确认和响应以及航道服务信息,如船长通知、水文气象信息等。对于类似的服务,欧盟ris也作出详细的规范。

主管机关发送给船舶的信息可以是异步的,但是应尽快发送完毕。所有通过电子方式发送的信息都应当符合欧盟关于该项内容的技术规范,并且应当能够通过公共邮箱接收。

3.3岸到岸方向信息

岸到岸方向信息主要包括与船舶相关的运输信息,以及船舶从一个辖区进入另一个辖区的信息。在船舶通过水道中定义好的位置后,船舶所在水域的主管机关必须将信息发送给船舶即将到达的下一个水域的主管机关。

主管机关发送的信息可以是异步的,但是应尽快发送完毕。发送机关可向接收机关要求确认信息。所有主管机关通过电子方式发送的通知信息都应符合相关规范,而且应当能够通过公共邮箱接收。主管机关可以决定是否采用其他方式接收信息,如系统之间的直接互连等。如果准备将船到岸信息从某个主管机关转发给港口或码头,船长或者托运人必须在其发送的信息中明确表示同意此种转发。

4实例说明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9

关键词:智能交通;计算实验;信息处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44

1概述

对交通解决方案进行全面、准确、及时地评估和优化是交通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评估及优化工作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是评价实验难以开展。交通仿真软件的应用是实验方法上的一次创新,它使得评价实验可以在系统实施之前开展,并可以极小的成本多次、重复地进行。但传统的仿真软件一般是基于假设的数学模型,无法实现对交通系统中各种场景的再现和恰当描述,因此无法反映交通系统的复杂性特点。仿真软件之间通常很难跨越和沟通,使得实验结果距现实的交通现象较远,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也因此受到了很大限制。

中国科学院王飞跃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交通管控的研究与实践中引入复杂系统和智能控制的相关成果,提出了平行交通系统控制与管理的理念。该理念基于人工系统(artificialsystems)、计算实验(Computingexperiments)和平行控制(parallelcontrol)所组成的方法体系,简称为aCp方法。基于该方法体系中的计算实验理论,构造智能交通管控方案评估及优化平台。该平台由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交通管控与服务方案计算实验与评估系统和交通人员学习与培训系统三个部分组成。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完成对各类历史实际信息的输入,包括历史交通信息、历史天气信息等。此外,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还有一个功能是为城市交通平行应用平台提供基础数据。该系统由城市基础信息、历史天气信息处理与分析和历史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三个功能模块构成。本文将分别针对这三个模块,详细描述其功能设计。

2城市基础信息模块

该模块建立城市字典以及城市路网拓扑,为信息采集提供存储依据。主要包括:

(1)城市字典,管理实际城市/地区信息,包含如下功能:

a)在列表中显示城市信息;

b)增加城市信息;

c)修改城市信息;

d)删除城市信息;

e)城市历史气候采集(支持导入天气资料);

f)在列表中显示城市信息;

g)列表按照城市/地区名称排序显示。

(2)城市路网拓扑,建立城市的路口、路段以及路口路段的关联,包含如下功能:

a)建立城市路网拓扑;

b)修改城市路网拓扑;

c)在城市选择下拉列表中列出所有城市/地区,并且按照名称排序显示;

d)系统默认不选择城市/地区,而是由用户手工指定进行操作;

e)当选择城市后,列出该城市的路网拓扑(路口、路段及相互关系);

f)路口列表中包含选择城市的所有路口信息,并按照路口编号排序显示。

3历史天气信息处理与分析模块

该模块收集不同城市/地区的天气资料,并为计算实验提供知识参考。主要包括:

(1)历史天气信息采集,采集城市的历史气候信息,包含如下功能:

a)系统允许从各种途径采集天气信息;

b)采集的天气信息纳入天气资料库进行分类:指定所属城市/地区;

c)采集的天气信息以地区+日期为单位进行组织;

d)导入天气信息。

采集及导入的天气信息主要包括如下信息项:日期,日天气类型,日风向,日风力,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日降水量等。

(2)城市月/日历史气候分析,按月对采集的城市历史气候信息进行分析,包含如下功能:

a)查看历史天气资料(按月/日查看);

b)查看历史天气信息:包括城市月气候分析和城市日气候分析;

c)城市月/日历史气候分析:按照月/日为单位对一个地区的历史天气信息(月/日平均最高温度、月/日平均最低温度、月/日降水量)进行汇总分析。

d)系统支持选择月份,查看选择月份内的日历史气候信息。

4历史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模块

该模块收集不同城市/地区的交通资料,并为平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主要包括:

(1)历史交通信息采集,采集城市的历史交通信息,包含如下功能:

a)城市历史交通流输入(支持导入);

b)城市历史排队长度输入(支持导入);

c)选择城市、日期,导入该城市在该日期采集的不同路段的交通流信息;

d)交通流信息导入,分为交通流和排队长度两类信息分别导入。之所以分别导入是因为这两部分信息采集时间周期不一样,因此存储在不同的文件中;

(2)车辆分布统计,选择城市路口和日期,选择一个或多个方向(即流入到路口的路段),对该方向上的车辆按照大中小三种类型进行数量统计。

(3)交通流信息查看,选择城市路口及日期,查看各个方向上的指定指标交通流信息,包含如下功能:

a)选择城市下拉列表中列出了系统中所有的城市并按照名称排序显示;

b)选择城市后,选择路口下拉列表框中列出了该城市的所有路口并按照路口编号排序显示;

c)设置好路口与日期后,选择一个或多个方向转向,对该方向转向上的交通流进行查看;

d)可以选择的方向转向如下:由南向北左转、由南向北直行、由南向北右转、由北向南左转、由北向南直行、由北向南右转、由东向西左转、由东向西直行、由东向西右转、由西向东左转、由西向东直行、由西向东右转;

e)可以选择的交通流指标包括:流量、密度、速度、占有率,一次只能对一个交通流指标进行查看;

(4)排队长度信息查看,选择城市路口及日期,查看各个方向上的排队长度信息,包含如下功能:

a)选择城市下拉列表中列出了系统中所有的城市并按照名称排序显示;

b)选择城市后,选择路口下拉列表框中列出了该城市的所有路口并按照路口编号排序显示;

c)设置好路口与日期后,选择一个或多个方向转向,对该方向转向上的排队长度进行查看;

(5)交通流对比,选择城市路口,对比不同日期的交通流,包含如下功能:

a)选择城市下拉列表中列出了系统中所有的城市并按照名称排序显示;

b)选择城市后,选择路口下拉列表框中列出了该城市的所有路口并按照路口编号排序显示;

c)系统允许选择多个日期,可选择的日期必须是选择路口已采集信息的日期;

d)设置好路口与日期后,系统允许选择一个方向转向,对该方向转向上的交通流进行对比;

e)系统一次只能选择一个方向转向进行对比;

f)系统一次只能对一个交通流指标进行对比;

g)对比时,每一天的交通流形成一条曲线,曲线上的点信息为每个采样周期内,采集的交通流数值。

(6)排队长度对比,选择城市路口,对比不同日期的排队长度,包含如下功能:

a)选择城市下拉列表中列出了系统中所有的城市并按照名称排序显示;

b)选择城市后,选择路口下拉列表框中列出了该城市的所有路口并按照路口编号排序显示;

c)系统允许选择多个日期,可选择的日期必须是选择路口已采集信息的日期;

d)设置好路口与日期后,系统允许选择一个方向转向,对该方向转向上的排队长度进行对比;

e)系统一次只能选择一个方向转向进行对比;

f)对比时,每一天的排队长度形成一条曲线,曲线上的点信息为每个采样周期截止时,距离当天凌晨0:00发生的排队长队累加后除以该采样周期的平均流量。

5总结

本文以智能交通管控与服务方案评估及优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基于aCp方法构建智能交通管控方案评估及优化平台。针对该平台组成部分之一的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系统,分别从城市基础信息、历史天气信息处理与分析和历史交通信息处理与分析三个主要功能模块出发,详细描述了其功能设计。

参考文献:

[1]邹智军.新一代交通仿真技术综述[J].系统仿真学报,2010,22(09):2037-2042.

[2]王飞跃.关于复杂系统研究的计算理论与方法[J].中国基础科学,2004,6(05):3-10.

[3]宁滨,王飞跃,董海荣等.基于aCp方法的城市轨道交通平行系统体系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0,10(06):22-28.

[4]唐少虎,刘小明,陈兆盟等.基于计算实验的城市道路行程时间预测与建模[J].自动化学报,2015,41(08):1516-1527.

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篇10

提高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是城建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现代化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以系统、完整、动态的数据为依据;透明,以各个部门、环节以及主体与对象之间的信息对称为前提;现势,以最小的时空差、最高的运行效率为特征;集成,以各类管理、设施、服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城市运行最佳效能为目标。这些基本要求,决定了城市管理必须更多地依托于现代化的、先进的技术手段。

信息化的本质是:新技术的扩散过程,具有技术含量高、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效益明显和作用力持久等特征,是城建领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依托。信息化在城建领域的扩散与应用,有利于通过所掌握的信息资源,带动管理、设施、服务等实物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迫使城市管理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方式和手段,由定性向定量、封闭向透明、静态向动态、局部向整体转变,在此基础上,推动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流程再造和人的素质提高。因此,紧紧围绕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目标,制订并实施建设系统信息化规划纲要,对于城建工作进一步适应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代化城市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步完善的过程。《行动纲要》目标时限到**年,分三年、五年、八年三个阶段实施,重点安排前三年行动计划,衔接五年管理要求,达到八年管理目标。

一、发展历程、现状与方向

**建设系统的信息化侧重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世纪**年代,建设系统已开始应用计算机。经过40多年的应用实践和技术发展,应用领域,从单一的结构分析,渗透到勘察、设计、施工等辅助生产、管理中,进而拓展到电子政务、行业管理、社会服务等公共领域;应用技术,从最初的科学计算,扩展到CaD设计、自动控制、遥控遥信遥测、地理信息系统、城市遥感、iC卡等诸多技术。

目前,建设系统信息化的状况为:一是基本具备实现电子政务的条件。全系统各部门都建立了面向社会公众的政府网站,架起了政府与社会市民信息沟通的桥梁;绝大部分行政机关建立了机关局域网,基本形成政务信息化的工作环境。二是大致形成面向城市管理的GiS应用格局。自20世纪90年代GiS技术在建设系统试用以来,技术日趋成熟,应用也由基础资源建设逐步向资源整合、辅助决策支持等方面发展,基本形成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及相关标准。目前,全系统各职能部门利用GiS技术研究、开发了一批面向城市管理的应用系统。三是初步开辟服务社会公众的信息化途径。水、气、公交、出租等行业,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了电话与网上受理的服务热线,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一卡通”覆盖了本市公共交通领域,迄今发卡650多万张,日均使用250万人次以上;智能化小区建设开始推进,有100多个智能化小区通过了设计评审,10多个即将建成。

根据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总体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在发展方向上,必须实现“两个重大转变”:一是进一步突出重点,应用的领域由全面展开向重点提高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转变;二是进一步提高层次,应用的方式由自成系统为主向资源整合、综合集成和提高整体效能转变。按照发展方向,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做到“三个加强”:

第一,加强城市管理与信息化的结合。城市管理者要进一步摆脱传统的思维习惯、工作方法,善于按照信息化要求组织和协调管理;信息技术工作者要更多地了解业务工作,善于应用信息技术支撑城市管理,使两者得到更加协调、有机的结合。

第二,加强信息化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既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更应加强基础资源的建设与维护,已经建立起来的城市管理基础资源数据库,要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现势性,以适应和满足运用信息技术管理城市的要求。

第三,加强信息化辅助决策支撑能力的建设。既要注重应用系统所储存微观数据的开发利用,更应加强反映行业总体情况的宏观决策数据及相关评价指标的储存与开发利用,为政府部门及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二、指导思想与实施原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国家和**市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围绕“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以及“以管理统帅建设”的思想,以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城市管理的方式与技术创新,通过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进行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水平的全面提高。

(二)实施原则

一是服务与促进城市管理并重的原则。立足于提高城市管理的综合效能,加强信息化与城市管理的结合,尤其是要强化信息技术在城市管理全过程的应用与渗透,既作为服务于城市管理重要的辅助手段,又作为促进城市管理体制机制调整和管理流程再造的重要动力。

二是聚焦阶段目标与整体协调推进相统一的原则。按照城市管理3年、5年、8年的发展目标,明确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阶段性目标,既有每个阶段重点突破的环节,又把各个阶段作为有机的整体加以推进,做到可见、可控和可实现。

三是统筹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适应城市管理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的要求,把资源整合、综合集成作为本轮信息化的重点之一。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由各单位分别开展建设和运行管理。同时,以“基础平台”为载体,开展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构筑资源共享平台。

三、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目标

到**年,以网上办事为重点的比较完备的电子政务系统全面运行、城市管理的基础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全面发挥作用、政府宏观决策的辅助决策支持能力全面形成为标志,建成城市管理信息化平台,基本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形成城市管理数字化的格局。

(二)任务

1、三年主要任务

以构筑城市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环境为重点,在电子政务建设、资源共享建设、重点应用项目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基本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

(1)电子政务建设

网上办事

--全系统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部门须在网上各类政务信息,主要内容包括:机构介绍、管理职能、政策法规、标准与规范及行业动态等信息。同时,应根据政务信息内容的变化,及时给予更新。

--全系统各职能管理部门须在网上公布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和程序,加快推进网上办事进程,努力实现“一办到底”的要求,加大网上办事的后续支持力度,并根据行政审批事项和要求的调整,及时对网上办事内容进行更新。

--深化、完善已开通的设施报修、意见投诉和信息咨询等服务,拓展社会、市民对城市管理热点问题的信息化参与途径,及时与社会、市民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

网上办公

--完善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丰富内部网站的信息内容。全面实现以公文流转、工作安排、会议通知和信息浏览为主要内容的办公自动化业务应用。

--拟定建设系统各职能部门之间网上公文传输的制度及操作细则。利用公务网的基础设施,实现建委机关与建设系统各局机关之间的公文传输。

--建立、完善建设系统各机关内部的、政策法规、技术标准、统计报表等基础资料的数据库,为网上办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辅助机关内部的事务处理。

(2)资源共享建设

进一步完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平台,扩充道路、道路路段、道路节点和街坊等基本地理统计单元与标准编码,充实基础数据平台中电子地图、遥感图的信息内容。

开展全系统信息化基础性标准研究,建立适用的分类编码体系和元数据标准,完成各行业分类编码和元数据的建设,基本形成全系统信息化基础性标准体系。

建设涵盖市政、环保、绿化、市容环卫、水务、交通、港口、房地产、建筑建材、综合执法等十大领域的基础数据库,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规划及管理对象的地理位置、基本情况和其他需要共享的信息,并相应开发具有编制专业规划、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应急处置和数据更新功能的管理信息系统。

通过十大基础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构筑各行业信息资源能横向连接、纵向迭加,可面向城市管理综合应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框架。同时,建立建设系统信息共享的机制,制定信息共享的管理办法,设立相应的共享管理协调机构,以保障信息资源的共享。

(3)重点应用项目建设

城市道路交通

--按照本市发展智能交通的总体考虑,建设**市中心区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系统,实现中心区城市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共享和。

--以公交客运调度和停车管理为重点,初步建立城市公共交通的指挥调度系统,促进公共交通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城市交通运行组织。

--制定**市公共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的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自动售检票系统装备的研发和形成系统装备国产化的能力。

供给保障和应急处置

--整合建设系统现有的服务热线资源,逐步建立面向社会公众涵盖燃气、供水、排水、公交、出租、环保、环卫、绿化、综合执法等服务的“一线通”系统,提高城市管理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改造、完善覆盖中心城区的燃气、供水、排水SCaDa系统,优化对燃气、供水、排水的网络监控与调度。

--集成防汛、抗震、道路交通、地下干管、建设工程、公园及大型绿地等基础信息资源,构建**建设系统防灾救灾的应急处置系统,提升城市管理应急处理能力。

房地产与旧区改造

--结合城市遥感技术,建立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建设、旧区改造的动态监控系统,加强对城市房屋土地资源、住宅建设的综合管理。

--建立全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的信息平台,构筑房地产市场的诚信体系和产权、产籍管理信息系统,提高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预测能力。

城市环境与综合执法

--建立对水资源、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绿化等城市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初步实现对城市整体环境状况的自动化监察,为相关职能部门的依法行政和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立中心城区、景观道路等重要市容市貌的电子监察系统,初步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综合执法能力,提高综合执法的效率和水平。

2、五年主要任务

在前三年信息化工作基础上,联系**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实际,结合城市管理的资源整合和管理流程再造,将信息化应用覆盖到建设系统各管理部门,贯穿于各主要工作环节,基本实现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

(1)电子政务建设

全面实现网上办事,有条件的审批事项要做到网上办事“一办到底”。整合办公自动化与行业管理信息化应用资源,建立统一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办公业务和管理业务的互动操作。完善社会、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信息化途径。

(2)资源共享建设

完善十大基础资源数据库,强化管理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各部门重要管理环节和内容上的应用,建成面向城市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基本实现管理资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促进管理手段的根本性转变。

(3)重点应用项目建设

建成**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与系统、城市公共交通的指挥调度系统、城市管理服务的“一线通”系统、**建设系统防灾救灾的应急处置系统、房地产市场的预警系统、城市环境状况的动态监测系统、市容市貌的电子监察系统,并在城市管理中发挥实际效用。

3、八年主要任务

在前五年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利用已建成的十大基础资源数据库和管理信息系统,借助城市管理信息化应用的经验,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归纳,研究制定能掌握总体情况、分析预测发展趋势的城市管理评价体系,建立为各级领导服务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实现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

到**年,**建设系统的信息化工作将实现城市管理对象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过程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评价的数字化,形成能够摸清家底、掌握动态、找到规律、科学决策的“城市管理数字化”格局,全面提升**城市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四、主要保障措施

(一)明确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制

首先,明确各单位一把手是信息化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一把手必须亲自抓本系统信息化工作的协调与推进,重点是负责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审定及重大信息化项目的决策。其次,明确各单位主管责任部门和具体责任人及相应的工作职责。主管责任部门要负责组织本系统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本系统重大的信息化项目,组织开展人才的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工作;具体责任人主要是负责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参与和配合、实施进程的督促检查及建成项目的运行维护。

(二)结合管理流程再造,建立数据的更新维护机制

根据信息化工作的要求,同步进行管理体制、机制的变革和管理流程的再造,应使管理过程中产生或变化的数据,成为信息化应用系统重要的数据“源头”。处在各管理环节中的人员,应在管理过程的实际操作中完成对数据的更新维护,并把它纳入日常管理的轨道。同时,应建立相应的制度,落实各部门和人员对数据进行更新维护的责任。建立稳定的信息提供网络,形成数据动态维护的机制。

(三)落实信息化经费保障

各职能部门对信息化工作应给予必要的经费保障。从局部看,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投入,但从总体看,通过信息化建设将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产出的效益远大于对它的投入。因此,各单位须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应把信息化建设视作硬件工程项目统筹落实资金。在安排年度科研项目的经费中,要扩大信息化项目所占的比例。另外也可设置信息化专项资金,以保证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