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健康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39:27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1

【中图分类号】R179R395.6

【文章编号】1000-9817(2009)03-0257-02

【关键词】精神卫生;监护;人格;儿童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或者工作0.5a以上,由父或母一方、祖辈、亲戚朋友、同辈监护的未成年人。国内学者研究发现,留守现象使儿童产生较多心理健康问题和消极人格特征[1]。亲子分离,父母的家庭教育缺失,可能是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但国内外专家认为亲子分离未必会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关键问题不在于分离本身,而在于替代父母(即监护人)对儿童的关心程度能否补偿和代替亲生父母[2]。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进行比较,探讨不同监护人家庭教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时也为制定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湖州市南浔区菱湖一中、长兴县虹星桥中学、温州闹村中学、湖州南浔区练市小学、丽水市缙云长坑小学、温州市洞头县城关二小共6所中小学校,从中抽取800名留守儿童和800名非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379份,其中留守儿童756名,非留守儿童623名。留守儿童中单亲监护281人,隔代监护374人,上代监护49人,同辈监护52人。

1.2方法采用自编“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国修订本)”(简称CpQ)对被试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农村学生心理发展状况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家庭教育状况(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监护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状况、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隔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见表1,2。

2.2单亲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在留守儿童中,属于单亲监护类型的占37.17%,其中由母亲单独监护的留守儿童占77.22%,是父亲单独监护的3倍多。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单亲监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只在“躯体化”和“焦虑”2项得分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8,2.91,p值均<0.01),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只有“恃强性”的得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t=-2.02,p<0.05),其余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上代监护类型的比率最低,占6.48%。上代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留守儿童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症状指数”、“痛苦水平”、“阳性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上代监护的留守儿童的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4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在抽取到的留守儿童中,属于同辈监护类型的占6.88%。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进行比较发现,在症状自评量表中,同辈监护留守儿童只在“抑郁”、“恐怖”2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t=2.42,2.05,p值均<0.05)。在儿童14种人格因素问卷中,同辈监护的留守儿童各项得分与非留守儿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调查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较多,且隔代监护留守儿童有较多的消极人格特征,如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较低,而兴奋性、忧虑性、紧张性、焦虑感、神经过敏感性较高。相比而言,单亲监护和同辈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与非留守儿童差异较小。结合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调查结果[4],笔者认为,隔代监护、上代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与其家庭教育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有关:一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内容狭窄,50.89%的隔代监护和24.49%的上代监护家庭教育只涉及儿童的生活,对儿童的学习和品德等方面较少关心。进一步调查发现,隔代监护人中68.98%是农民,学历层次普遍很低(51.09%为小学学历,35.60%为初中学历),隔代监护人的文化水平很低,不可能对儿童的学习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又由于年岁较大,力不从心,对儿童的个性、道德品质、行为表现等方面无精力管教。二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在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方面存在沟通交流不足和对儿童情绪情感接纳不够等问题,如53.35%的隔代监护人和50.00%的上代监护人平时不能倾听儿童的烦恼,导致能主动向监护人倾诉的留守儿童也较少(隔代监护为14.21%,上代监护为14.29%),而19.30%的隔代监护儿童和24.49%的上代监护儿童有了烦恼选择沉默忍受。在与留守儿童的访谈中发现,90%上代监护儿童有寄人篱下的感觉,遇到烦恼容易选择自行解决或压抑的方式。三是2种监护人的家庭教养方式存在问题,如隔代监护人较多采取溺爱、迁就,上代监护人较多采取不管不问的教养方式。

4参考文献

[1]范方,桑标.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心理科学,2005,28(4):855-858.

[2]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94-301.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31-32.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2

关键词:孤独;家长;个性;心理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224-02

孤独症是一种严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pDD),由于它起病年龄早、症状特殊、预后严重,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开展了很多方面的研究[1]。近年来发现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自19世纪70年代至今,广泛性发育障碍儿童的发病率由4/10000增长至30~60/10000,这个增长可能也和诊断观念的拓宽有关系。由于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损害,至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预后较差。因此,照顾抚养pDD儿童会承受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这将有可能对这些儿童父母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然而,在以往的研究中虽有大量的文献探讨pDD父母的智力损害,却很少有研究探讨家长个性特征与儿童孤独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他们的心身健康和生活质量。近年大量的研究使孤独症的遗传基础已得到普遍的认同,而且,孤独症亲代的精神状况的研究也成为孤独症主要表型研究的一部分,逐渐受到关注。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表述如下:

一、遗传学基础

家系研究发现本病患儿不少有阳性家族史,同胞患病率较一般儿童高数十倍,说明其发生可能与某些潜在的遗传因素有关。孤独症家族有较高再显危险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45倍。15%孤独症伴有遗传性疾病或染色体畸变,家族中即使没有同样的患者,也可以发现存在类似的认知功能缺陷。Bolton[2]等对99例孤独症儿童的家族史研究资料显示:孤独症家族中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症、情感障碍等发病较多,piven[3]等调查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家系中抑郁障碍和社交恐怖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磁共振影像学发现孤独症儿童及其父母的大脑颞叶,提示亲代中存在海马异常性可能是孤独症发病的遗传基础,可见孤独症亲代中存在易患精神障碍的病理基础。神经影像和行为研究显示孤独症患儿的父母言语能力和空间知觉能力下降。这些研究提示孤独症父母存在着孤独症类症状的遗传易感性。还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母亲有更多的患分裂情感障碍的倾向。

以上研究表明,孤独症发病可能是多易感基因组合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个性特征以及与儿童之间的相关性

(一)孤独症儿童家长的个性特征分析

1.(过分心急):当得知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他们心急如焚,很想运用科学的方法很快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让孩子能尽早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但是有些母亲则对孩子进行训练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吃饭也训,坐姿也训,走路也训,随时随地都让孩子处在一个紧张的氛围内,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就又会不高兴,让自己做这做那了,这样的话,孩子心理恐惧加剧,对周围事物更不感兴趣了。随之而来的脾气也大了,经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大吵大闹。根据我们的分析认为,我们用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训练自己的孩子才会有效果,操之过急、急于求成会适得其反。

2.(隐瞒实情):有些家长当自己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今后应该怎样去对待孩子的发展问题,他们想到的是自己怎样去面对亲朋、同事,社区里的邻居。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肯定会看不起我们了,也不愿意和我们往来了。他们这样猜测着,担心着,久而久之,他们的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对于家庭外的人隐瞒着自己孩子的实情,生怕别人一旦知晓了就会影响到自己目前的生活,而最受影响的是孩子,孩子在父母刻意隐瞒中失去了外界的空间,与世隔绝(唯一能接触到的是家长,唯一能接触的环境是家庭)。试想,这样下去,即使是一个正常孩子在心理上、精神上、个人发展上也会受到压制的,何况是孤独症儿童?其实,当您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做家长的感到受挫是正常的。满心欢喜期盼的宝宝却患上孤独症是让人痛心,沉重的打击使人感到困惑迷惘。但是为了孩子,您一定要振作起来,孤独症儿童也并不是不可救药,只要在药物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配合作用之下症状就会减轻,可以学习、劳动、工作,至于他终究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家长付出努力是很关键的。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重新塑造一个可爱的宝宝,一定要摆正心态,把孩子带出去,无需隐瞒,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样,您的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才会早日减轻。

3.(过分溺爱):这种心态的家长,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他们心疼孩子,过分替孩子担忧。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不幸,今后要保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于是全盘包办,即使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家长都采取顺从的态度,一心只想让孩子高兴。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害了孩子,可能会促使异常行为表现继续下去,这样下去,只会让孩子症状加重,脾气变坏,行为更不正常。原本用科学训练方法可以矫正的不良行为,也在家长顺从和过分溺爱下被强化了。

4.(无谓攀比):这一类家长明知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但内心仍不甘心,家长付出全部心血,可就是看不到自己孩子有丝毫的进步。事实上,他们的孩子已经有很大进步了,可是当有人如实告其家长时,这些家长就会举出几个和自己孩子同年龄的正常孩子来比较,怎么比就是距离太远,从而认为自己的孩子什么都不好。这类家长就是没有正视自己的孩子,没能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

5.(自我超脱):自我超脱这类心态的家长认为:患儿是不幸的,自己也是不幸的。但不同的是他们对待的态度是一种超越常人的态度,把不幸化为有幸,在挫折中创造幸福,他们会把患儿的每一细微进步用心去体会,用心去感受,从中获取快乐。

(二)孤独症儿童家长对孩子影响的关系

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父母较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的问题,更易出现强迫状态、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偏执的精神障碍。对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显示:母亲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多于父亲,尤其是抑郁问题较父亲组更为明显,其原因可能是与母亲更多的承担教育抚养孩子的工作有关。为探讨孤独症父母自身的心理特征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进一步的相关研究发现,孤独症父母的这种高神经质特征会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孤独症儿童父母的心理特征有其特殊性,而这些心理特征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多不利影响,所以父母在孤独症儿童的矫治、康复、重归社会过程中始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因此,及时了解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并给予针对性、个体化干预,对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治疗将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家长个性特征与孤独症孩子有密切的关系,精神状况好的家长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相反,精神不好的家长心理状态势必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一定到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

三、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状况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相关性

(一)孤独症儿童的心理状况

孤独症儿童表现出的攻击、多动、孤僻、自伤等行为障碍,以及生活自理困难的问题,给父母的抚养过程带来很大心理压力,成为长期存在的负性生活事件。同时,孤独症儿童常伴有饮食障碍如:厌食、偏食等;睡眠障碍如:睡眠潜伏期延长、夜醒时间长、夜间睡眠时间短、早醒等均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也给家长带来很大的烦恼和困扰。而且,患儿父母的精神压力还包括担心子女的成长及前途;家庭经济条件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患儿的父母因要承担子女的医疗,照顾,营养等各个方面的费用,所以他们的经济负担较健康儿童的父母更重些,精神压力也相应的增大。

(二)孤独症儿童对家长个性特征影响的关系

有相关研究发现照顾有精神疾病子女的母亲身体疾病的发病率会增高。在他们的研究中,都特别指出包括pDD儿童在内。Little[5]近期做的关于家庭的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母亲对孩子的未来要经受更大的压力和悲痛。有关研究发现抚养发育障碍儿童与精神健康的削弱,心理压力增高等问题有关,也会削弱身体体格的机能、导致父母们疲惫不堪。Seltzer等[6]研究报道身体残疾儿童的父母会调整去适应孩子的需要,他们的心身健康状况和正常人群没有明显差异;然而,严重心理障碍儿童的父母却很难调整自己去适应,而且容易出现体能下降和抑郁等更多的心理。

四、结语

综上所述,父亲压力与母亲的抑郁相关,母亲的压力与孩子的行为问题或孤独症状及父亲的抑郁相关。结果显示母亲生活质量的分值显著低于正常健康父母,母亲的健康与孩子的行为问题具有相关性。

也有相关分析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和父亲的精神状况与母亲的压力有关,父母的压力和健康与儿童的特征有关。研究提示儿童的行为问题比智力、适应能力更大程度上与父母心理压力有关。孤独症儿童的刻板重复行为分值越高的其父母中更容易出现强迫特征。父母中出现强迫特征多的家庭中,孤独症儿童的刻板重复行为分值越高,该研究提示孤独症状和强迫症状可能有共同的来源,提示存在基因连锁的可能。

参考文献

[1]任路忠.儿童孤独症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473―474.

[2]BoitanpF,picklesmurphy1ii’et-Lautism,affectiveandotherpaydisorders:patternsorgnizationaggregation[J].psycholmed,1998,28(2):385-95.

[3]pivenJ,palmerp,LandaR,ela1.personalityandlanguagecharacteris-ticsinparentsfrommultiple-incidenceautismfamilies[J].amJmedGenet,1997,74(4):398-411.

[4]邓红珠,邹小兵,唐春等.孤独症儿童脑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显像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885-887.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3

关键词:心理状况心理健康听觉障碍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康复,一方面是身体机能的康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心理康复。学生的成长不仅是身体的发育和思想的成熟,而且意味着心理的日益健全。在关注学生生理变化和思想动态的同时,不能对其心理状况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不能只有生理上的照顾和思想上的关心,还要加强心理辅导。《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章》第3章第29条规定: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提高学生保护和合理使用自身残存功能的能力;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这里所说的“身心健康教育”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身体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熟知和重视,但是,对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与学校德育有何不同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意义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还有待进一步熟悉和加强。

何谓心理健康,英文表达为mentalhealth,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指心理健康状态,即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就是说能以正常稳定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面对现实的、发展变化着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自身内在的心理环境,具有良好的调控能力、适应能力,保持切实有效的功能状态。二指维护心理健康状态,亦即有目的、有意识、积极自觉地按照个体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遵循相应原则,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和措施,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训练,以求预防心理疾病,提高心理素质,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一、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

影响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如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条件的限制。由于缺乏语言沟通,听觉障碍儿童在学习或生活上常常受到挫折。一些健全人对他们有所偏见,持有异样的眼光,不愿和他们交流做朋友,甚至对他们讥讽和嘲笑。例如,称呼他们做哑巴、哑子、聋子……

残疾人教育落后于普通教育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缺乏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的条件和环境,社会上成年残疾人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听觉障碍儿童有着一定的影响和诱惑作用。

2.不良信息的影响。当今知识信息时代,人们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便利快捷,孩子们深受影响。在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面、娱乐生活的同时,一些言情戏说的影视作品、打打杀杀的动画是孩子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的节目。由于听力有障碍,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就成为最主、最活跃、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他们从外界获取信息很大程度上依赖视觉,而且视觉记忆保持得比较好。内容低劣粗俗的图书、光盘充斥听觉障碍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对身心稚嫩、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的儿童来说,很难忘掉内容不良的视觉信息,对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二)家庭的影响

1.家庭教育方式。部分家长出于失落感、低下感等心理,有意无意地限制儿童外出,力图使儿童处于自己的安全保护下不受外来“欺负”、“污染”,使听觉障碍儿童成了现代意义上的“阁楼儿童”,实际上是堵塞儿童认识自我,发展和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家长限制听觉障碍儿童的活动,使他们的生活范围狭窄,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又由于听觉障碍和语言发展迟缓的特殊性,导致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相处时说不清、听不懂,无法与人沟通,会出现经常无意识违反大家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现象。他们的交流方式与行为方式是大多健听儿童不能理解和接纳的,所以听觉障碍儿童很快被孤立于伙伴范围之外。逐渐丧失对活动或事情的兴趣,没有自信,进而自我封闭。

2.家长的态度。家长对孩子听觉障碍的事实要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听觉障碍是不可逆转的事实上,忽视听觉障碍儿童个性发展,要么不愿承认听觉缺陷的事实,希望他们像健听孩子一样生活和学习,较为突出的教养态度是:我的孩子和健听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还要好。在解读家长这种教育态度时不能一味赞同,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首先,听觉障碍儿童与健听儿童一样具有心智发展的潜质;其次,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感知和接受外部信息时受到一定限制,他们在完成生活和学习任务时需要更多努力和帮助。有的家长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孩子具有听力缺陷,在牺牲自己的生活和事业帮助孩子康复的时候,同样抱着望子成龙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克服听力缺陷,像健听孩子一样完成各种生活和学习任务。他们急切想要看到每次语言训练之后的进步和变化,一旦短期内不能看到进展,就急着给孩子换另一个“更好”的教育机构。家长和孩子就在各种机构之间周转,孩子一边要完成语言训练,一边要适应新的环境,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3.自身生理缺陷带来的认知障碍、交往障碍。由于自身听觉缺陷和语言障碍使他们不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语言交往,他们不但无法与健听人建立适当的关系,而且容易对人产生误解。例如:有的听觉障碍儿童当自己的生活用品用完了,看到别人那里有,不征求他人同意就把别人的东西拿来用,认为:“我的没有了,他有,我拿了他的来用是应该的。这样才叫公平。”可见他们对“公平”的理解是多么肤浅。

听觉障碍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听觉缺陷、语言障碍等生理缺陷会对其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水平造成消极的影响,他们很容易产生自我贬低、恐怖、焦虑、过敏、行为不当和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一)听觉障碍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

听觉损害和语言缺陷对听觉障碍儿童的学习和认知活动及个性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障碍。

1.对自我的不良认识

自卑而孤僻,由于听觉能力一定程度上的丧失,影响听觉障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障碍重重,使他们觉得很难融入社会生活,进入同龄人圈子,导致他们喜欢独处,形成不合群的性格。

2.对外界事物的不适当反应

(1)敏感而多虑。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关无关,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

(2)任性而依赖。这是大多数听觉障碍儿童共同存在的不良心理特征。由于听觉障碍儿童在家中作为弱者总是受到过多照顾,一部分父母对孩子听力的残缺有负罪感,认为孩子的耳聋是自己疏忽造成的,就千方百计地补偿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导致他们执拗任性,爱干啥就干啥。在生活上、心理上总是依赖父母,即使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不愿做。

3.不良的情绪体验。听觉障碍儿童如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

(二)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聋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唯有个性良好、心态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因此开展聋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研究,加强聋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应该在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先行。

2.聋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目标就是培养听觉障碍儿童良好的心理素质。

3.聋校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由于听觉障碍儿童有特殊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开发。

4.聋校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聋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上可以借鉴普校现有的教育模式,根据听觉障碍儿童的特点进行内容、组织形式、方法上的探索。

三、维护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对策

(一)提高聋校教师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要想让听觉障碍儿童身心得以健康和谐地发展,教师首先要保持心理健康。

(二)教给听觉障碍儿童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常用方法有:

1.积极参加学校集体活动,从中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集体认可;

2.珍视友谊有几个知心朋友,时常将自己的心事和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看法;

3.学会利用保持心理平衡的宣泄方法,如可以写日记、写作文、给亲人或朋友写信;

4.开展适当的体育活动,发展特殊的兴趣爱好等;适当的时候接受心理咨询。

(三)营造促进听觉障碍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

1.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环境系统支持。

环境支持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的协作和支持。

2.加强学校教育环境建设。

(1)重视校园环境建设。例如,营造语言环境,设置音响环境,开设生理补偿的特殊课程,张贴激励听觉障碍儿童自强奋发的名言……

(2)重视心理健康环境建设。心理健康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创造活跃的教学环境,充分运用听觉障碍儿童心理补偿功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教育环境。

(3)努力营造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学校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听觉障碍儿童走出孤独世界,参加社会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如去参观、访问、为社会服务,和健听儿童开展手拉手活动,参与书画、舞蹈、体育等各种竞赛。

3.加强学校心理健康工作。

(1)建立心理档案,分类辅导。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区。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形式。

(四)通过团体心理咨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团体咨询活动能有效提高聋生的社交能力和社交主动性,使聋生取得社交成功,增强社交自信,促进健康心理品质形成。

(五)满足青春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的需要

1.青春期听觉障碍学生同伴交往特点有:(1)选择同伴具有一定的盲目性;(2)有迫切与他人交往的需要;(3)在同伴交往中感情投入大。

2.创造能让听觉障碍学生与各种人交往的机会。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听觉障碍学生心理成长。这方面工作需要长期、细致、艰苦、富有创造性,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积极配合与协作,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背景的特点,更需要理论与实践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毛颖梅.特殊儿童心理咨询概论,2007:157-169.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4

关键词:图形设计儿童心理特征儿童食品包装设计

儿童食品与儿童生活息息相关,目前市场上食品包装设计中,最丰富多彩的便是儿童食品包装设计。由于儿童对文字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设计师应该通过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来触动儿童的感觉和知觉,经过记忆的加工过程,形成比较鲜明的视觉表象,以这些对图形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来有助于儿童形成更高级和更复杂心理活动,构建儿童的思维和帮助儿童成长。

1图形语言

图形犹如音乐,因其能够跨越地域限制、突破语言障碍、融合文化差异而常被成为世界性通用语言。图形往往给人第一视觉印象,它是整个包装形象的主要部分,使包装具有独特美和审美趣味,同时也赋予商品更大的吸引力。尤其在儿童食品的包装设计,更是应该抓住儿童偏爱图形的心理特征,突出图形语言在设计中的重要性。图形的视觉表现与儿童进行着无声地沟通交流,富有感染力和直接视觉刺激作用,能引发儿童对商品的认同、关注和喜爱,因此图形成了销售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下的儿童心理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划分将童年期定义在6、7~11、12岁,也叫学龄初期,是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童年期心理这个阶段来说,感知觉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感觉是人最简单的认知活动,也是我们认识事物的起点和基础,比如看到的图形、听到的声音时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在感觉的基础上,辨认出看到的事物、听到的声音。这时对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转化为对事物的整体知觉。感知觉的丰富能促进儿童能力、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感觉和知觉是儿童借以认识世界的智力活动窗口,感知觉的发展对儿童智力和非智力品质的发展都具有推动作用。

任何设计都应该以人为本,要考虑到消费对象的心理需要。因此,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要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我们在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时,要掌握和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不要忽视这些儿童日常接触的食品图形包装设计,所以设计师在设计图形过程中应考虑如何够触动儿童的感觉和知觉,来帮助构建儿童的思维想象能力,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3儿童心理特征下的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

儿童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开始的,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过程,但它能帮助儿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它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是关于世界一切知识的最初源泉,对儿童早期的个体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感觉的种类有很多种,视觉是感觉的一个重要体验,儿童食品包装的图形设计是以视觉形态呈现给儿童的,将这些儿童食品包装上的图形以视觉刺激的形式传给大脑,进而产生心理反应。因此,我们在对儿童食品包装进行图形设计时,先要研究儿童的视觉心理。由于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图形内容在反应食品内容的同时也应注重是儿童能接受的事物,图形内容要简洁、直观、有趣味性;图形色彩应使用比较明快的,比较可爱活泼的颜色。当消费者看到奶糖包装上有一个着红色衣服胖嘟嘟的小女孩或是一个着蓝色衣服胖嘟嘟的小男孩时,消费者便知道他们是“不二家”活泼可爱的形象代言人,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力,使人眼前一亮,在同类包装中显得格外醒目和突出,给消费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和口碑。(如图1)

儿童在感知的基础上获得了关于儿童食品包装上图形的初步认识,但要使认识得到深化,就要摆脱当前具体事物,以记忆的形式积累和保存在头脑中。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如何做到将图形瞬时对儿童产生的感觉记忆传送到短时记忆中,然后转变成长时记忆。经归纳总结图形设计应做到以下基本两点:

3.1图形设计体现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个儿童食品包装要想成功,其图形设计不仅要以信息化特征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还应满足消费者的高层次需求,必须带给人们美好而健康的感受,唤起个人情感体验,引起美好的遐想和回忆。由于儿童对图形的偏爱,在图形设计时更应该以健康的审美情趣为主导,在包装图形设计中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使其产生美好的心理,帮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以“大白兔”牛奶糖为例,该牛奶糖深受儿童的喜爱,除了食品本身良好的品质外,其包装图形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包装并没用采用奶糖惯用的牛奶、牛和奶糖图形,而是设计了一个可爱的、人见人爱的大白兔卡通形象。试想如果换成是一个邪恶的、露出锋利的大牙的大灰狼的形象作为奶糖的包装图形,儿童都会因为包装图形而畏惧这种奶糖。(如图2)

3.2图形形象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段

儿童食品的包装图形的形象设计就要以满足儿童的需求为设计的落脚点,要区别于成人,在包装外形上下功夫就能吸引儿童的眼球。心智尚处于发育过程中的儿童思维简单,就像处于童话世界里一般。因此,设计师要学会用一颗孩童般的心,来体会儿童的思维逻辑方式,进而设计出他们所喜爱、接受的包装。通过考察归纳出以下四种形式的图形表现手法:

(1)粘合。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

(2)夸张与强调。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例如,《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小人国等形象,这种方式是各种创作的一种重要手法。

(3)拟人化。拟人化是把人类的形象和特征加在外界客观对象上,使之人格化的过程。例如,花仙子、风婆婆等均是拟人化的产物。

(4)典型化。典型化是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的、典型的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比如奥特曼、蜘蛛侠这些都是风靡全世界的英雄人物。

3.3图形颜色的表现特点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能呈现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作用于人们的心理,使之产生购买欲望的一个重要因素。儿童食品包装色彩设计既要满足儿童的审美情趣,能表现儿童的情感价值,又要达到一种情感上的沟通与交流。

(1)色彩情感。色彩情感要求从包装的色彩上体现对人性的关怀和感染情感,营造出一种舒适、积极向上的色彩环境。对儿童最有吸引力的色彩是光谱上“暖色”一级的部分。这些色彩往往能给儿童积极、明确、健康等良好的视觉特点。“KohburgBread”面包包装设计,设计师绘制了十分特别的插画,并合理搭配有彩色系中的颜色,给消费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每一幅图画都像在讲述一个美妙的故事。(如图3)

(2)尽量用较少的颜色,准确表现商品的实质

儿童包装色彩应简单而单纯,强调儿童食品,色彩越简单、越提炼,越能吸引儿童消费群体。过多的色彩运用不适宜儿童视觉特点。单纯化的色彩设计要做到整体协调与对比。“LioFruit”水果糖包装设计,鲜艳而饱和的色彩,设计者准确的利用纯度的微妙变化关系,使画面的处理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形成十分鲜明的纯色调,充分贴合了水果糖健康活力的主题,对儿童产生了强烈的感官刺激。(如图4)

4结语

优秀的儿童包装图形设计,不仅能够准确反应商品特征、传达商品信息,还能带给儿童美的感受和体验、培育积极健康的人生观。本文以儿童的心理特征为基底,通过图形设计应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图形的形象要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和图形颜色的表现特点三个方面着重阐述了儿童食品包装图形设计应注意的方面。希望本文能为图形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对设计实践起到一定的辅助引导作用,并希望更好的、更加准确的运用图形设计来定位儿童食品包装,在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以及更大程度的发挥包装图形设计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常若松.教育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2009

[2]皱群,王琦.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刘春雷,汪兰川.包装配色与设计印刷工业出社,2012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5

1基于社会心理视角下的SeS相关研究

对于SeS对健康的影响,研究者们已经提出很多种解释。例如,这种影响可能是由于遗传基因的影响、环境暴露产生的毒素、医疗护理的质量、以及心理—行为因素等几方面的可能(anderson&armstead,1995)。本研究只对一些主要的心理—行为因素简述之。在这个领域,研究者关注如压力、心理压力、个人因素和健康行为等个体特征(adler,1994;anderson&armstead,1995)。首先,关于压力方面,低SeS的人比高SeS的人经历更多的消极生活事件(压力因素);此外,他们从若干特殊事件中(压力评估)觉察到较大的负面影响。反过来,许多关于儿童与成人各种各样负面的生理与健康的文献都与压力有关。已有证据能够证明压力是连接SeS与健康的一种有效的中介(Cohen,Kaplan,&Salonen,1996)。因此,有研究认为,个体随着SeS的下降,所经受的压力会越来越多,也增加了患有各种生理疾病的风险。其次,心理压力发挥其作用。因为个体成长的社会环境,SeS较低的人比SeS地位较高的人更易于体验到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体验对身体会有消极影响,进而导致不健康的状态的产生。再次,SeS较低的人可能具有不利于健康的人格特质。即,SeS较低的人比SeS较高的人可能更具有某种气质特质,这种特质适应于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但对其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可以说,对于未来的期望,SeS低的人比SeS高的人可能带有更多的敌意及相对悲观的态度。显然,这样的个体特性会令个体的患病风险增大。(adler等,1994)。最后,与SeS较高的人相比,SeS较低的人健康行为相对较少,诸如锻炼、健康饮食以及不吸烟等。在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因为可利用的资源问题。随着社区食品商店中健康产品的减少,人们维持健康饮食的困难便增加。SeS较低的社区比SeS较高的社区也存在更多危险,同时也不太可能有公园和场馆作为专门的锻炼场所(williams&Collins,2001)。这些因素如何说明SeS的下降与健康状况的下降有关?或许从心理学角度可以阐释。虽然上述因素中大部分是有关个体的个性特征,但如想了解儿童的健康,还是应考虑其家庭和大环境因素的作用。此外,由于在幼童与年长的青少年之间在社会认知、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差异很大,所以在考虑各种因素影响外,个体年龄因素值得注意。

2不同人生阶段的SeS与健康关系模型

探索儿童各年龄阶段中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关系的影响力可能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路径提供内在意义。众多研究者一致认同,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儿童的某些特殊阶段更为牢固。为了解其中缘由,我们需要考虑那些在儿童各个发展阶段都处于重要地位的发展因素。之前,我们提出了关于SeS和健康之间联系在儿童阶段可能发生变化的三个模型(Chen等,2002)。儿童有限模型指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儿童初级阶段最为牢固,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青少年应急模式则指出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生命早期是很薄弱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基于该模式,同伴影响或某些特定的人格特征这类因素在青春期变得重要,它们可能在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作用。而在青春期阶段,父母和同伴共同影响着SeS和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最后,持久性模型认为,在儿童期和青春期,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是相似的。对于这种关系其中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哮喘的严重程度在某种程度上由该家庭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所决定。与较高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相比,较低社会经济地位家庭对于医学界的不信任程度可能更高,这反过来可能导致他们对治疗哮喘的药物和行为指示以及劝告采取不坚持的态度。如果这个社会心理因素不像儿童年龄一样发生显著变化,那么我们就更可能看见SeS和哮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遵循一个持久性模型。

3SeS与健康的纵向关系

除了考虑儿童成长的不同阶段中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了解SeS在儿童生活中是如何发生改变的,而且这些改变是怎样影响儿童的健康。家庭SeS的波动幅度一年比一年大,而且一个儿童原先的SeS和目前的SeS对健康的影响存在差异。例如,SeS的影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也就是说SeS影响健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研究显示,在生命早期的SeS可以预示个体成年后的健康行为(Lynch,Kaplan,&Salonen,1997),并且早期的儿童环境可预示成年后的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可能。此外,甚至在解释了成人SeS的影响之后,这些关系仍持久存在。这些发现表明,为了知道以后生活中的健康结果,找到一个合适的渠道了解儿童的生活环境的影响作用也许是很重要的。

4SeS与儿童健康关系中的中介因素

对于SeS是如何影响儿童健康,不可能只局限于从个性特征的视角去解释。例如,在处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邻里特征以及家庭背景的儿童,其SeS也存在着差异,这也导致儿童健康的差异。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策,它们可以影响着SeS获得卫生保健以及卫生保健的质量的可能性。此外,有研究者提出,不同的社会拥有不同的信任水平、社区成员的凝聚力水平以及社区投资的水平(社会资本)。低水平SeS家庭的群体很可能比高水平的家庭拥有较低水平的社会资本,反过来,社会资本促成了SeS和健康之间的关系。在邻里特征方面,有几个因素影响着SeS与健康的关系。邻里很少对从事积极健康行为产生阻碍作用,此外,不同隔离度的邻里对个体健康的影响有差异。隔离社区相比综合社区有接受更少的公共服务投资的趋势(williams&Collins,2001)。另外,在研究儿童健康的时候,考虑家庭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家庭因素包括家庭内部关系的质量,如他们是否具有显著的冲突和进攻,以及家庭中的支持程度等。在个体水平方面,上述的如压力、心理痛苦、人格特质以及健康行为这样的因素很可能发挥作用。另外,某些特定的心理因素可能令糟糕的健康状况中的低水平SeS的个体得以缓冲。

5总结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6

关键词:健康快乐;生命生长;素养发展;文化建构

传统教育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儿童作为生命主体的兴趣、个性及内在生长需求。当前,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都在努力思考,如何通过恰当的教育路径寻找到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尽可能地让儿童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体验生长的温暖与幸福,成就一生的健康和快乐,学校提出了“健康快乐”的育人样态。

“健康快乐”样态解读

健康快乐是儿童生命生长的本质需求一般来说,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快乐是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是我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正确的看待生活、学习中的挫折、困难、逆境的一种良好心态,也就是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的正面感受。生长则是指个体身心上的持续的规律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向积极方向变化的过程。在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生命只有在其他生命的美丽绽放中,才能够真正获得其自身的健康快乐。因而,这种以人为本的由“赋予”而“获得”的健康快乐,就成为儿童生命生长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建构要素。

身心和谐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内在规定生命生长的本质要求是健康快乐,“身”是生理条件,“心”是心理基础,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整体发展,那么,健康快乐的内在规定又是什么呢?基于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真正价值在于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完善人格”,它是自我价值的建立、个性品质的培养,是人生的三原色:不泯灭的童心,不掺假的童真,不失落的童趣,是人生自信、自爱、自尊的铸就。

校园活动是儿童身心发展的必然选择儿童天生都是小小活动家,只有在富有吸引力、感染力且精彩有益的活动中,才能够充分地发挥秉赋、舒展个性、绽放美丽的生命。

根据儿童年龄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有时需要增进其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有时需要锤炼意志、砥砺锐气,以生发其健康生长的内在力量;有时需要陶冶情操、培育爱心,以涵养其快乐生命的社会价值。为保证儿童一生的生长质量,必须努力探索校园活动的方式方法,切实为儿童深层次、持久性、高品质的健康快乐生长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从生命生长的高度砣鲜督】悼炖郑从身心发展的维度来把握健康快乐,从校园活动的向度来推进健康快乐,已成为我们的基本共识和时代的使命。我们要充分运用教师无尽的智慧,帮助儿童在“长”的过程中达到“成”的目标。

素养发展的规划路径

教育理念的用心传递,是儿童“健康快乐”的根基。第一,创造全员育人的美好景象。充分挖掘学校“端、勤、毅”历史古训的时代意义的校训。将对教师的师德要求具体化为“优雅教师”九条行为准则,特辟“师德论坛”“榜样人生”,建立“范贤工作室”,开展“十佳范贤之星评选”,组织“快乐育人沙龙”,汇集“智慧教育故事”专辑等,把“师德教育”落实在校本教研和培训中。教师的发展,应该成为具有“端正、勤勉、果毅”精神的有思想、有个性、有风格的美丽群体,反思和调整教育思想,反观和改进教育行为,人人都成为美好的德育工作者。

第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儿童为本,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童心、平和心,和儿童真心诚意交朋友,保护每个儿童的自尊,让每个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是我们为人师者的幸福所在。同时,需要的不仅仅是一颗宽容之心,一颗等待之心,更重要的是时时处处都要学会以智慧的艺术深入儿童的精神世界,使“春风化雨、教育无痕”流动于爱与智慧的韵律中。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待儿童和评价儿童,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努力和他自己选择的进步,把儿童的心和行导向教育目标,从而让儿童奠定愉悦的幸福人生基础。

第三,促进教师专业的丰富发展。在我们对孩子说“慢慢来”的同时,要把更多的等待给予教师。抓住当代儿童年龄心理特征,在育人高度上寻找突破,研究心理学、社会学,阅读名著、名作,调整激励方式和措施,完善选聘考核奖励制度,考虑教师高层次需求,通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青蓝工程,搭建展示舞台,获得心理认同。改革研讨活动,进行分年段话题探讨,针对性地解决年段共性问题,探讨“育人”的丰富内涵,做到智慧与爱心相融、责任与创新结合。为制度瘦身的同时,为教师的精神“加餐”。“森林团队”“三点读书微沙龙”“本土专家引路”“校长雅赠书香情”等各种富有情趣的培训形式,让教师把匆忙的脚步放慢,把紧张的心绪抚平,修炼信仰,锤炼专业,使自己有尊严地站立,与儿童一起品味教育世界26℃的美感。教师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用自身的学识、内心的丰富引领儿童拥有广阔的视野,热烈的情感。

教育环境的倾心建构

第一,文化哺育,涌动可能。追根溯源经典文化,解读校风、校训、校歌,通过通俗易懂的故事、校园“字里行间、墙里墙外”、每天播放的经典名曲,让孩子们心性在优雅婉转的音乐流淌中得到滋养、提升。三味书屋,是校园里最宁静的地方,引领儿童追寻阅读的三种身份:安静专业的读者、活动参与的舞者,创意无限的作者,读书让儿童也拥有了最美的姿态,生命在这里静悄悄地绽放。一棵不再萌芽的枯树成为永不消逝的风景,一把雨中绽放的诚信伞撑起的是道德的尊严,洗手间的手纸,恒温饮用水等等,在这幸福的村落,每一处细节都蕴涵着美丽的教育文化。

传统节日的纪念活动、科技艺术节等文化节活动,让儿童的校园生活有滋有味。拓展儿童校外学习空间,加强课内向课外、校内向校外的延伸,组织儿童赴校外活动基地等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以课程理念理解更适合儿童年龄段的项目,整合校内外更多优质资教育资源,馆校合作获取美术馆、科技馆、保利剧院等专业单位的支持,形成专家、公益志愿者、家委会成员、教师组成的强大“导师团”阵容;学校与美国肯尼迪小学、美国北山小学、新加坡南洋学校结为友好学校,让儿童走向国际,融通中外文化。

当我们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每个真实的生命中,就自然地调整了教育感官,阅读彼此的生命,保留相互吸引的美好能量,在这里成为了一种涌动的可能。

第二,规范管理,夯实基础。严格执行教育法规和素养教育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儿童在校时间,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保证儿童每天锻炼一小时,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对儿童在校“一日学习生活”进行科学安排,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时间、活动时间和闲暇时间。

规范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外,开发、实施具有校本特色的《书香雅韵伴成长》《餐桌上的智慧》《穿越百幅名画描绘美好童年》《聆听百首名曲唱响美丽人生》等学校定制课程。艺术教师利用美术、音乐课前五分钟,与儿童共同欣赏,满足儿童小学阶段百首经典名曲、名画欣赏的需求,语文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与儿童诵读经典诗文,全体教师午餐前五分钟与儿童学习饮食文化、餐桌文化。为儿童生长赋予了科学素养、人文艺术素养的底蕴和张力。拓展校本课程空间,广泛涉猎自然科学、语言、艺术等知识,成为儿童生长的精神高地。另外,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合力,教育上获得协调、配合与支持,防御与抵制各方面的干扰与影响,努力净化校园。

校园活动的精心打造

第一,课堂学习,自觉生长。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化特征和基础教育的基础性特点,决定了当代儿童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重点,不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在于习得知识的规律、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主学习。为此,倡导教师以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彻底摒弃陈旧的教学观念,改变封闭的教学内容,剔除死板的教学方法,尊重儿童的独特体验和个性差异,激发儿童浓厚的学习兴趣,侧重于对学习状态的关注,对儿童学习习惯、方法的关注,侧重于对儿童思维品质的关注等,用教育的智慧点亮儿童学习的欲望和智慧的生成。

学科渗透,抓好德育课程建设。德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集中传递古今中外、不同国度、不同民族多样的精神文明内容,对儿童的健康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因此,要求各科任课教师立足于课本,掌握自身所任学科的特点,将学科中可以发掘的德育内涵寓于本学科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二,心理教育,自然宁静。在小学,大多数品德问题儿童,源自于偏差的心理因素;而学习的后进生,则基本是不良习惯所致。

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其有效途径是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以“二十一天美丽行动”好习惯的培养活动为载体,从小处着眼,班级层面,开展班级养成教育活动,让更多奋斗目标成为儿童践行的方向。学校层面,根据整体情况,开展有时效性的好习惯培养周活动。通过现场作文竞赛、主题班会等更多种切合有效的方式,掀起好习惯培养热潮,积极践行,真实体验。

构筑学校与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首先,开展“蒲公英”行动。完善“心理特殊儿童”“品行特殊儿童”跟踪档案,配备班主任、任课老师为帮教老师,聘请行政为德育导师,担任“心理咨询师”,通过师生聊天、活动、共写的心语日记,及时帮助纠正心理偏差,培植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其次,关注家长在儿童生长中的价值,让家校结为教育联盟。转变家长会方式:从“教师一言堂”到“家长开放日”,转变沟通方式:从“数字化交流”回归“零距离家访”,转变家长角色:从“法定监护人”到“生长陪护者”。同时,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家校通短信沟通平台、心灵热线、乐教乐学平台、班级博客、《实验》校刊等多种线上、线下教育渠道,实施家校互动、家庭指导,共同促进儿童健康生长,塑造儿童的完美人格。

第三,实践体验,自由发展。遵循儿童年龄特征,从实际需要出发,分层次精心策划,我们看到实践体验的“力量”。

两张名片,打造素养教育。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为突破口,整体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儿童体质健康发展。每天上午一节课后半小时的“大课间活动”,让活动更富内涵,更具教育性。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力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足球运动已经自觉成为儿童的挚爱。百花少年宫活动,将体艺“2+1”项目巧妙结合,让健康锻炼和培养兴趣成为一种儿童的时尚行为。儿童在科技、艺术、体育等十多个类别60多个项目中,自主选择、积极参与。百花・科技,用科技领域的严谨端正的态度,探究真知,“生长”端正;百花・文学,用诚信购书的力量,用安静阅读的品味,用激情辩论的灵动,“生长”勤勉;百花・体育,成立校园足球俱乐部,对篮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传统项目精心打造,“生长”果毅;百花・艺术,在线条、色彩、墨香的交融中,在音乐节奏、旋律、音色中想象世界的神奇美好,“生长”审美;百花・传媒,构造“没有边界没有围墙”学习开放世界,“生长”视野。百花少年宫活动课程的本质不是知识,也不是能力,而是致力于儿童素养的提升,人格的熏染,传递一种有精神深度的价值观。

自主管理,内化责任行为。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热爱班集体、遵守集体公约的好习惯,开设“红领巾招聘台”,面向全体队员,公开民主竞选“小小志愿者”,培养做一个个公正、公平、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少年。每天午间,校园的梦想艺术馆总有一批艺术小志愿者,承担艺术馆的管理,负责场馆的布展,负责参观同学的礼仪,负责对艺术作品的,负责工坊体验区的体验指导与物品的整理……孩子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快乐地服务,自主地管理。

社会实践,唤醒真爱意识。让爱成为一种责任,从关注小我到关注他人、关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定期开展公益活动,每年学校开展的“暖冬义卖”活动,孩子们把爱心基金传递给一批需要帮助的外来人员子女学校、贵州山区的孩子们。培养每个儿童的爱心和责任心,拓宽儿童健康快乐的精神境界,成就生命生长的无限精彩。

评价体系的优化标杆

坚持激励性评价、重视发展性评价、实现个体性评价。着重健全以评选“范贤”系列优秀儿童、学业综合质量调测和儿童生长档案记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紧密结合。一方面,改变单一“三好学生”的评选,根据儿童不同年级特征,分设不同层面、形式的评选,“范贤”是学校最古老的名字,“范先贤,启心智”,以贤为范,超越自我,以此表彰与褒奖优秀的儿童,低年级“范贤好儿童”的评选面向全体,人人都有机会获评;中高年级“范贤好少年、三好学生、范贤之星”的要求则分层递进、依次提高。另一方面,为引导儿童在社会、家庭中体验道德规范,开展“我为领巾添光彩争做文明好少年”的评选活动,通过社会、家庭、学校的监督、推荐,评选学习、环保、爱心、网络等“寒暑假文明好少年”。

对于文化类课程,淡化考试分数,实行等级评价,淡化记忆知识的考查,强化学科综合素养的考察。对毕业班的儿童,实行分层考试,则是改变家长和教师“以分数论英雄”的思维定势。再者,对于教师的评价,着重考察教师是否真正意义上为儿童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幸福尽责;对于教学的评价,着重在于考察教学过程中,能否激励儿童的求知欲望,能否点亮儿童的生长智慧。坚持把对儿童的评价过程作为有效的育人过程,采取儿童自评,同伴互评,教师、家长、社会参评等形式,既让儿童学有榜样、进有目标,又能全面鼓励。

“让每一个儿童健康快乐地生长”是学校教育的主基调,以生命关怀的视角走进儿童、发现儿童,聆听儿童生命生长的拔节声,一切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触摸到的,都将作用于心灵,赋予儿童非凡的生长力。这既是幸福教育落地生根的样态,也是儿童健康快乐“生长”的应有之意。

参考文献

[1]秦汶民.让学生健康快乐的生长[J].中国文化出版社,2013.

[2]黄全愈.素养教育在美国[m/oL].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7

【关键词】孟鲁司特;轻中度儿童哮喘;治疗;临床

哮喘是在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近年来由哮喘导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当前,儿童哮喘是儿童疾病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大大降低了其生活水平,也给其家人带来了精神灾难。在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时,采用常规治疗加孟鲁司特治疗,对于患儿的病情有较大的改善,效果显著[1]。现选取我院在2007-2009年收治的48例轻中度儿童哮喘患儿,对其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治疗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回顾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07-2009年收治的48例轻中度儿童哮喘患儿,年龄在3-10岁之间,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儿28例,对照组患儿20例,两组患者首先都进行综合性治疗,并给予喘乐宁气雾剂、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观察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再加入孟鲁司特治疗,每晚1次,口服。全部患儿均没有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而且也没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支气管异物等其他疾病,对于两组患儿的各种症状和体征进行观察[2]。

1.2方法对于两组患儿首先都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法,主要有止咳、抗病毒等,并加入喘乐宁、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以平喘,观察组患儿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再加入孟鲁司特治疗,口服治疗,其中2-5岁的患儿每次4mg,5-12岁的患儿每次5mg,每天晚上服用,一天一次,连续服用3个月。

1.3疗效标准显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咳嗽、气喘、肺啰音等现象消失,对于活动和睡眠已无影响。有效: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对咳嗽、气喘、肺啰音等现象基本消失,对于活动和睡眠有影响,但较小。无效:患儿的症状恶化体征无消失,咳嗽、气喘、肺啰音等现象无消失,对于活动和睡眠影响较大,影响到患儿的生活质量[3]。

1.4统计学分析对于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差异较小,二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并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差异较大,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经过一系列治疗,两组患儿的病情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其中,观察组28例患儿显效20例,有效6例,无效2例,有效率92.9%,对照组20例患儿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有效率80%,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有效率%

观察组28206292.9

治疗组2079480

3讨论

在临床医学上,儿童哮喘是一种严重影响童儿身心健康的常见性呼吸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多发,而且在近年来儿童哮喘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由其导致的死亡率也不断的攀升,严重影响到了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儿童哮喘不仅影响到了其自身的生活,也给其家人带来了灾难,影响到了家庭的幸福生活[4]。

哮喘主要是一种慢性的气道炎症性疾病,由于这种慢性的炎症反应会持续的存在,导致气道一直处于高反应状态,一旦与诱因接触就可能会导致哮喘症状反复出现,从而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儿童哮喘疾病中,其主要特征是喘息突然发作,导致患儿出现咳嗽、气喘、肺啰音等现象,影响到患儿的活动和健康,如果是急性期的患儿,要对其进行镇静、吸氧,平喘等,并严禁患者接触到过敏源,在缓解期治疗时则要加强患儿的身体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合理的调节室温,预防感冒,同时辅助药物治疗,以促进患儿的康复[5]。

孟鲁司特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的哮喘预防和长期治疗,而且对于治疗儿童哮喘效果显著,对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着极大的帮助。孟鲁司特是现在为止最为强效的特异性白三烯调节剂,而白三烯则必须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够发挥其生物学效应,白三烯受体的拮抗剂主要功能是阻断白三烯的产物及与其受体相结合的多种生物活性因子,以达到一致致炎因子和介质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减轻起到炎症、破除阻塞、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目的[6]。当前研究表明,孟鲁司特对于治疗哮喘有非常肯定的临床疗效,对于哮喘的症状能够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且可以有效改善肺功能,减少患儿的急性发作和急诊。此外,孟鲁司特是属于口服类的非固醇抗炎药,每天只服用1次,用药非常方便,而且药物的依从性较好,与采用其他药物治疗相比,采用口服孟鲁司特对于治疗儿童哮喘有更重要的意义[7]。

在治疗轻中度儿童哮喘疾病时,要充分的考虑患儿的精神承受能力,医护人员要尽量为患儿提供舒适、干净的医疗环境,并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告诉患儿不要害怕,同时也要对其家人做好健康教育,让其家人了解患儿出现哮喘的原因及诱因,以确保家属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对于患儿在治疗期间,医护人员要严禁患儿接触过敏源,以保护患儿健康,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告诉家属,患儿的发病程度及采用怎样的措施可以使患儿康复,并告诉家属需要的治疗时间和康复时间,以缓解家属的心理压力[8]。

在当前的治疗儿童哮喘药物中,孟鲁司特对于轻中度儿童哮喘有着显著的疗效,而且还可以对吸入的激素产生显著的协同效应,对于患儿的病情有较大帮助,同时由于其用药方便,药效持续时间较长,而且耐受性较好,对于患儿的副作用小,对于患儿的康复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本玉,方明,陈艳.孟鲁司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09,45(10):45-46.

[2]黄英.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联合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07,22(01):78-79.

[3]李爱文,贾蕾.孟鲁司特治疗婴幼儿哮喘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78(09):98-99.

[4]任莉英.儿童危重哮喘发生的相关因素[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0,45(08):12-13.

[5]陈志敏.儿童哮喘治疗药物的选择[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45(05):89-90.

[6]王化珍.顺尔宁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0,(08).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8

1.1自我和谐量表该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3个分量表。本量表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点式(1~5)评分,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计为总分,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2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该表共90个问题,包含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控制性等描述家庭社会和环境的10个因子,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环境特征。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是、否”评分制:回答“是”评1分、回答“否”评2分。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评分结果比较结果显示,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2。

2.2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自我和谐评分结果结果显示,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p<0.01),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见表3。

2.3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见表4。

3讨论

家庭对儿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父母外出务工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家庭角色的缺失,带来了一系列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变化。本文结果显示,在FeS-CV量表评分中,留守儿童矛盾性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他9个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家庭环境较差。这与洪恬和范兴华等报道结果相一致。提示留守儿童家庭环境不佳,应引起社会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儿童自我意识反映了儿童对自己在社会环境中所处地位的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监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方面,是个体实现社会化目标、完善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自我和谐是个体心理自我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所谓自我和谐指的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以及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意识中的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产生分歧时,个体就会经历或体验到人格的不协调或不一致的状态。

本文结果显示,在SCCS评分中,留守儿童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与自我的刻板性两因子评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而自我的灵活性因子评分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p<0.01)。表明留守儿童自我和谐性较差。左银舫等学者认为自我和谐程度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显著高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学生。据此可以认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自我意识较差。因此,本研究支持高亚兵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低于非留守儿童的观点。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有关基础教育的内容别强调:“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健全动态建设机制”。显然,心理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方面,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也是构建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的题中之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隐患

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留守儿童无法得到父母细致的照料与关怀,也缺少与父母的交流和沟通,家庭教育的不足使留守儿童面临诸多成长风险和安全隐患。而基础教育阶段正是儿童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的缺失更易带来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研究显示,留守儿童在SCL-90量表中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九个因子上的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水平。[2]另外,50%的“留守儿童”遇到烦心事会闷在心里,导致他们任性、自私、心理抑郁,回避正常交流途径,性格内向孤僻;有的转向同龄人寻找安慰,容易因交友不当而受不良行为的影响。[3]可以说,相对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是一个更为脆弱的群体。

其实,多数留守儿童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孩子并无差异,而且很多家长以尽可能满足孩子经济要求来弥补自己对孩子心理安慰的欠缺。但是,在安全的心理需要上,留守儿童与其他孩子则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后,多由隔辈的直系亲属照看,或被托付在亲戚家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的自卑心理较一般儿童更难纠正。[4]因而,在更高级别的情感和归属的需要上,留守儿童更难得到满足。在某种意义上讲,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得更为细致,父母关爱和照顾的不足更易加剧孩子心理的不安全感,也更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海口市妇联等单位的一份专题调研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明显差于其他学生;存在障碍、问题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学生。另外,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小学和初中有较为明显的分界,表现为: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良好,与非留守儿童基本无异;初中阶段的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总体上相比,性格偏内向、孤僻。[5]这种生存和生活状态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心理问题并不孤立存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心理健康问题极易产生价值观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因此,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逐渐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关注的一个重点。

二、学校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对策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和服务体系,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无疑是留守儿童的“第二家庭”,也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阵地。为了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学校应该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应对。

1.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责任意识

凡事观念先行。更新教育理念,为留守儿童创造“第二个家”,不仅是学校校长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更需要每个教师的切实努力。留守儿童数量的增多,的确使很多负担都落在了教师身上,尤其是班主任教师。部分难于管教的留守儿童也增添了许多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经常感到力不从心和无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经常无暇顾及,特别是一些平时表现平平的学生更容易被教师所忽视,而这必然会间接地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

因而,保障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第一,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日常的生活学习状况,更要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学生在这一成长阶段、这一特殊环境下的心理特点,给予适时的指导。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这些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部分教师对留守儿童的放任和漠视。第二,适时地为这些学生开展一些亲子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他们和父母之间的各种联系方式,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父母的工作,在班会和课外活动中让他们赞美父母的工作,促进他们与父母之间的理解和关心。第三,教师要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提前指导。教师要抱着不放弃、不冷落的态度,不管在学习生活上,还是在课外活动中,对留守儿童都要给予额外的关爱和帮助,时刻留意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此来消除留守儿童因缺失父母关爱而造成的心理健康隐患。朱永新说过:“你的心里没有阳光,你的教育就不会辉煌。”让每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享受到温暖、在学习上得到关爱,需要学校的每位教育工作者父母般的热忱的关爱和教育。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成长档案

在管理方面,学校应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适当调整课程设置,将健康教育、心理教育纳入到日常教学中。一些农村地区的学校,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经常采取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管理,在“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中,不少留守儿童精神生活贫乏、心情压抑。[6]学校应在日常管理上更有弹性,切莫固守于苛刻而刚性的管理制度,人性化的引导更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认同,也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熏陶。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开设一门心理教育课就万事大吉,而是要将日常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学校应为每位留守儿童建立成长记录袋,除了学习和生活之外,还要将学生的心理发展纳入其中,详细记录学生的性格、气质和思维特点,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及问题的解决方式,周记和日记,取得的种种进步,等等,从而纵向把握学生心理发展的历程,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3.重视心理援助,疏导心理压力

许多产生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交流的对象,难以排解心理压力。为此,学校应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援助,及时帮助留守儿童疏导心理压力。

首先,学校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并配备经验丰富的心理辅导教师,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帮助。如有可能,还可以设置心理辅导热线或者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咨询帮助。

其次,学校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设立“同伴导师”进行生活、学习和心理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同伴导师”可以是同龄人,也可以是高年级学生。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少,更易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使心理健康工作能够从细微之处收到效果。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愿与教师倾诉自己的心声,觉得同龄的伙伴更加“安全可靠”,这种现象年级越高越明显。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同伴导师”帮助的意义更大。

最后,学校应对留守儿童进行团体心理干预。团体心理干预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心理教育形式,它利用了人类的乐群性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领域。学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使留守儿童在活动参与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摆脱消极的情绪。相关的研究显示,团体心理辅导在某种程度上会使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对于修复其过于敏感焦虑的个性特征应有一定功效。[7]

4.密切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应设立定期家访制度,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交流,以便全面掌握留守儿童在家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时综合地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共同探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方法。

学校还应该开办短期家长学校,对孩子的临时监护人进行心理培训。[8]许多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或者年龄过大,或者文化程度较低,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不够,与孩子缺乏必要的思想交流,容易造成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口。因此,向他们普及一些心理健康和教育的知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跟孩子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教师也可以探讨并推广先进的家庭教育经验。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大都长时间在外务工,学校应建立与家长的密切联系,准确掌握其联系方式,定期与家长沟通交流。除了报告孩子的生活学习状况之外,还要详细地描述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状况,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征询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特别是在遇到特殊情况时,能够第一时间与家长和临时监护人沟通。另外,学校和教师要充分利用外出务工家长的返乡时间和他们进行沟通。

参考文献:

[1]段成荣,杨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8,(3).

[2]李宝峰.农村“留守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J].教育探索,2005,(5).

[3]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4][7]兰燕灵,游慧霞,蔡靖之.团体心理辅导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11).

[5]赵玮.勿将留守儿童标签化为“问题儿童”――河南省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08,(3).

[6]雷万鹏,杨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基本判断与政策选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2).

儿童心理健康特征篇10

【关键词】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

前言

幼儿心理健康对人的一生发展影响很大,一个人健全的心理要从小培养。精神分析学派十分强调早期经验对个体一生发展的重要性,如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等都对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幼儿期是儿童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表现为幼儿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个性特征逐步形成,各种社会性需要及行为迅速发展。幼儿期儿童个性和社会性的正常发展是儿童心理健康的基础和保证。同时,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健康个性的形成及社会交往的正常发展。因此,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1幼儿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mentalhealth)的描述缺乏统一的标准。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最早提出心理健康的定义:“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概念的套用与“最佳状态”的难以把握使得该定义含糊不清。许多学者不满于此,尝试从其他方面来界定心理健康的基本含义。社会学家波姆(w,w,Boehm)主张从社会行为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某一水准的社会行为,一方面能为社会所接受,另一方面能为本身带来快乐。日本学者松田岩男主张从环境适应角度来界定心理健康。他指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又能以社会认可的形式适应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从教育心理学上讲,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主要特征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与愉快、行为协调统一、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适应能力。而“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与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与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与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与发挥。幼儿期的心理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健康成长与对待未来的态度。

2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概述

2.1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内容.虽然目前心理学家对心理健康没有提出统一的标准,但国内外有关资料把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主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

2.1.1智力正常.正常的智力是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智力低下的人不能产生正常的情感反应和认知活动。

2.1.2情绪健康.情绪稳定、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重要标志。与成人相比,幼儿的情绪不太稳定,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常常时而哭、时而笑,这并非情绪不健康。但如果幼儿每天的消极情绪太多,如过多地发脾气,经常哭闹或精神萎靡,不爱说笑,行为被动,则应被视为情绪不健康。

2.1.3意志健康.健康的意志一般表现为行为有明确的目的性、持久的坚持性、明智的果断性、较强的自制力等。对于幼儿来讲,如果本应由他自己做的事或完成的任务,却总让父母代做或帮助;遇到一点点困难,如扣不上扣子、系不上鞋带,就哭鼻子;当产生某种需要时,如想要某件玩具或想吃某种食物时,就急不可待,稍有怠慢就大发脾气;做事完全凭兴趣或受外界刺激支配,漫无目的,等等,则表明其意志不健康。

2.1.4思想和行为协调一致.心理健康的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协调一致的,做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幼儿具有注意不稳定、做事的坚持性差等年龄特点,这是正常表现。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某名幼儿过分地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和做事有头无尾等问题行为,则应及时予以矫正。

2.1.5人际关系的适应.就幼儿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是活泼好动的,喜欢与同伴嬉戏,不愿独处,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幼儿亦然。如果发现幼儿不喜欢与同伴交往,讲话甚少,胆小羞怯,或过分胆大妄为,攻击性强,这是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的表现,应引起成人的高度重视。

2.1.6反应适度.人对刺激的反应存在个体差异,有的人反应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这种差异在一定限度内是正常的。如果幼儿表现为对刺激反应的异常兴奋或异常冷漠,则是心理失常的表现。

这些都是描述性的、不可进行量化的评定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发展标准、临床标准以及社会标准等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作出判断。

2.2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独特性.幼儿心理健康标准又具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2.2.1适度性.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强调与心理特点和年龄相符合不同,幼儿心理健康标准的最大特点便是强调反应的适度性。显然幼儿在情绪、意志、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足,但如果与同龄儿童相比,幼儿在行为上反应过度或有过分表现,则应引起父母和教师的足够重视。根据反应适度标准,心理不健康主要与反应不适度有关。幼儿的不适度反应总体上看更多的是反应过度的问题。

2.2.2发展性.幼儿期是儿童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幼儿心理健康标准也表现出这一特点。分析幼儿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可以看出,不管是从智力、情绪、意志、思想和行为的协调性还是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来看,青少年都要求达到很高的水平,而幼儿则只要求情绪健康、意志健康以及人际关系适应,更注重发展本身。另外,发展性的特点也表现为幼儿的部分心理和行为问题(如幼儿的不良习惯和社会行为问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

3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3.1遗传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人类在朝代过程中,解剖和生理上在不断发展,特别是脑和神经系统高级部位的结构和机能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具有其它一切生物所没有的特征。人类共有的遗传素质是使儿童有可能形成人类心理的前提条件。由于遗传切缺陷造成脑发育不全的儿童,其智力障碍往往难以克服。由此可见中,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客观存在的,它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了自然的物质前提和可能性。

3.2家庭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对于学前儿童,家庭所给予的影响是更多的,更大的。家庭结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观念、家庭活动内容与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具有率先性、随意性与随机性、亲情性、持久性、丰富性等特点,若运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将会对幼儿产生积极影响。

3.3托幼机构的环境和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托幼机构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托幼机构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托幼机构对学习学前儿童的社会适应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作用,学前儿童对教师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如果儿童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不密切、不融洽、不协调,往往会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从而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

3.4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幼儿心理的内部因素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根本原因。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

4幼儿健康心理全面发展的对策分析

4.1创设良好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因素。对幼儿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就是教师创造的心理氛围。幼儿对教师的关注十分敏感,教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种表情、一个眼神都会对幼儿产生暗示作用。要使幼儿拥有健康的心理,教师就必须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要淡化权威意识,对幼儿的评价要客观、公正,并以正面激励为主,尽可能避免消级的、带有谴责性的评价,以免对幼儿造成压力,使幼儿产生不良情绪,导致不良心理。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往往表现为顽皮、淘气、任性、不遵守集体规则等,有的幼儿由此被视为“多动症幼儿”“特殊儿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成人要通过“移情”理解儿童,即站在儿童的角度,将心比心地看待其思维和行为。教师要始终以宽容之心来看待幼儿的各种心理行为,使幼儿敢想、敢说、敢探索、敢创造。

4.2将心理健康教育融于日常活动中.幼儿日常生活中蕴含着广泛的心理教育资源。我们要科学、合理、多渠道、多形式安排和组织日常活动;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已有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用适当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使日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情境都成为教育契机,使幼儿在园的每一天都过得快乐、有益,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使他们在生活中不断感知、探究、认识世界,丰富经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能力的培养和生存的本领。在生活管理中,教师可以围绕主题内容有机结合集体教育活动、环境与活动区活动、户外活动、生活活动、家园与社区等活动。这些多途径、多形式的活动互为补充,能使幼儿在情境化、生活化、游戏化、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探索发现、同伴合作,与环境互动中培养自主自理能力、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4.3重视教师的榜样示范.在幼儿的心目中,教师的言行就是道德尺度、行为标准。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模仿能力强。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不能只在口头上提出一些要求,还要在行动上成为幼儿的楷模,给幼儿以很好示范。教师通过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让他们进行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被动到自觉地去学习教师的榜样行为,逐渐养成与榜样一致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同时,教师要注意反思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是一贯认为正确的做法,极力避免不经意中使幼儿稚嫩的心灵受到创伤。

4.4给幼儿以关爱.热爱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相信孩子是教师应有的信念,了解孩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尊重孩子是教师必须遵循的教育原则。成人和孩子的关系,首先是爱的关系。只有透过爱,教育幼儿才有可能。幼儿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关爱,进而才能发展到关爱他人。而教师对幼儿的关爱是教育中最珍贵的营养。教师以真诚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接受并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将自己爱的情感传递给幼儿,与幼儿的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幼儿就会逐渐对教师产生亲切感、安全感、信任感,他们就会热爱教师、信任教师,与教师心心相印,相融无间。幼儿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善于发现孩子的所思所想,步人他们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为伴,引领他们实现一个又一个梦想。

4.5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及教育水平.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幼儿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同时。应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要全面认识幼儿素质教育的结构。明确幼儿素质教育提高的核心和根本是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幼儿的心理素质,就要普及和推进幼儿心理健康工作,在许多方面需要家长的长期配合和支持,因而对家长宣传心理方面知识就变得很有必要了。再者幼儿和父母呆的时间长。只有父母懂得心理健康知识,才能注意自己的言行,进而给小孩心理施以健康的影响。教师应采用一些常见的心理干预技术。矫正和治疗幼儿的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提高幼JL,L,理健康水平。如行为疗法中的代币制疗法、自我坚定训练、强化法、厌恶疗法等非常适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

5结束语

幼儿心理健康作为“人的发展”的重要基础,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虽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但只要教师从实实在在的小事做起,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人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让不良心理夭折在萌芽期,为幼儿的健康成长铺就绿色通道,就能促使每位幼儿都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灵,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7(8)

[2]黄波,浅谈一年级的写字教学[J],小学时代(教师),2010(9)

[3]文本英,捉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J],小学时代(教师),2010(3)

[4]吴晓丹,幼儿心理健康及其维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4)

[5]谢昌林,初中数学"环节教学法[J],科学咨询,2010(8)

[6]邹伟,引领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J],科学咨询,2010(8)

[7]赵世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内涵与实践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9)

[8]管婧,浅谈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J],青年文学家2009(10)

[9]张云蕾,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以吉林省地区部分幼儿园调查为个案[J],中央民族大学,2009(12)

[10]张洁,浅谈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J],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11]吴菊华,对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