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0:09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1

【关键词】科技史;计算机发展史;信息科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3-0040-03

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有人说,以史为鉴,知兴衰,使人明智;有人说可以传承文化。科技史从属于历史,揭示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不仅再现了科学技术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还展现了科学家求真务实的精神。计算机软硬件以及因特网的发展历程作为科技史的一部分内容,是当前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为数不多的“非技术”内容,为课程增加了一抹人文色彩,却又存在严重的不足。那么,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何在?怎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呢?本文以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为例,谈谈对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的思考。

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学习科技史的意义

1.有助于感悟科学精神

通过对信息科技发展历程的回顾,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真实过程,科技史并不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的成功史,其中有大量的失败经历。德国哲学家韦伯尔曾讲过:“在每一历史事件背后,必须有一种精神。”巴贝奇为把“分析机”的图纸变成现实,耗尽了自己的全部财产,使他一贫如洗。晚年的巴贝奇已经不能准确地发音,甚至不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但他仍然百折不挠。1871年,巴贝奇怀着对“分析机”无言的悲怆离开了人世,但他为计算机科学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遗产,包括30种不同设计方案,近2000张组装图和50000张零件图……更包括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以及为追求理想奋不顾身的精神。学生能在科技史的学习中,了解科学历程的艰辛,感悟求真、求实、敢于怀疑、敢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科学精神。

2.有助于促进理解知识

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有趣和动人的故事,有助于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对科技史的学习能让学生从源头上学习知识,而不只是学习现成结论的知识片断,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科学概念。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只有仔细研究这些知识产生的艰难历程,即研究清楚早期的一切错误假定,才有可能真正彻底而又正确地理解这些知识。信息科技课程中,无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无论是因特网还是数字化,都有大量的概念和术语必须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中才能体会和理解。

3.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

科学技术呼唤“理解”科学技术的人才,对待科学技术知识不但要有横向的了解,还要有纵向的理解。正如莱布尼茨在书里“找到”帕斯卡一样,艾肯也是在图书馆里“发现”巴贝奇和阿达,他们的论文令年轻人心驰神往,并为之奋斗。帕斯卡、莱布尼茨、巴贝奇、图灵、冯·诺依曼等科学家,他们的研究精神,他们面对问题时的远见,他们在解决问题中迸发的智慧,能都打动学生的心灵,启发学生的思考。

科技史是沟通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载体,它立足于过去与未来、自然与社会的交叉点上。通过了解信息科技演进的历程,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更了解到人类的文明与进步,这是单纯掌握某一门科学或某一项技术所不能带来的人文精神。

当前信息科技课程中科技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中对科技史没有明确的规定,《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此的要求也较为简略,但大部分教材对此都有所描述。以计算机发展史为例,关于硬件,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个时代。

尽管不同的教材在描述以上内容时详略不一,但学生阅读这些文字时都会遇到同样的困难,如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等术语。对学生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基础,因此难以理解使用这样的元器件究竟意味着什么。而课堂教学调查表明,80%的学生阅读后往往只得出“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了”的结论。仅仅从计算机制造的元器件来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仅仅告诉学生计算机发展过程中的进步是体积越来越小、性能越来越好,难道这就是让学生学习计算机发展史的目标吗?

关于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计算机软件也经历了二进制编程、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结构化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几个时期”。从阅读角度看,学生既缺乏对这些编程语言的基本知识,也缺少编程经验,即使教师可以花一些时间进行演示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大部分学生得到的结论也仅仅是“编写软件越来越方便了”。学习软件的发展历程难道仅仅是得到这样的结论吗?

在科技史中选择有意义的内容

《说文解字》云,“史,记事者也”。历史本身是真实的,但是面对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在短暂的学习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学生究竟应该学习哪些事实?如何选择有意义的内容供学生学习呢?

信息科技的发展史,离不开计算机的发明,因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计算机从无到有的主要发展历程。20世纪整个技术发展中,研制一台自动化机器,使之能够模拟人脑运算、解决逻辑问题等,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期盼。相当多的人从事着运算、排序、计数、检索和分类方面的工作,在单调重复的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发生一些错误。因此,谋求降低此类人工劳动的举措,在科学领域变得十分迫切。

1642年,法国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器,俗称“加法机”,“加法机”主要由一系列齿轮组成。30年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制造出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但是这些机器的运算执行都离不开操作员的辅助工作,需要人工输入数字,并指示机器进行下一步工作。

18世纪30年代,英国的巴贝奇思考自动计算的问题,设计了机械计算机“差分机”,此后热衷于更有抱负的设想“分析机”。“分析机”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计算机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执行运算的设备以及保存数据及运算中间结果的存储器。由于整个过程的控制由一套穿孔卡片来实现,因此,也有人认为“分析机”由三个部分组成: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组成,若再加上输入、输入设备,就和现代电子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几乎一样。

此外,巴贝奇设想一种现在称之为“条件转移”的指令,可以根据某个被计算结果的正负号,从可能继续运算的两条路线中选择一条做下去。这一重大的创新,标志着机器不仅能代替人的具体计算,而且开始代替人的逻辑判断,它是实现现代电子计算机设计很关键的思想。巴贝奇的一生都在为制造一台自动计算机器而劳碌,但最终却劳而无获,另一位女性阿达在翻译他的论文时认识到,许多计算中存在条件转移需求,她提出了我们现在称为“循环”和“子程序”的概念,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

在巴贝奇死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关于自动计算几乎无人问津,直到1950年,英国科学家图灵发表了计算机史上里程碑式的论文Canmachinethink。1848年,英国数学家布尔吸收了莱布尼茨的二进制思想,创立二进制代数学,布尔将形式逻辑归结为一种代数演算,布尔代数特别适合于具有断开与接通两种状态的电路系统。布尔本人并没有把逻辑代数与计算机联系起来,但他创造的逻辑代数却对现代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06年,电子管问世,并在20世纪20~30年代得到巨大发展。美国哈佛大学的艾肯设想运用卡片穿孔以及借助电流进行运算的部件,制造出一台巴贝奇曾经构想过的自动计算机,1944年这台机器制造出来,被称为maRKi。1946年,eniaC诞生,有人说这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数字电子计算机。但是,人们仍然被十进制这种人类习惯的计数方法所困扰。

当人们还在苦苦寻找制造基于十进制的计算机解决方案时,冯·诺依曼看到了二进制的长处,他在构思计算机的结构时,运用了莱布尼茨和布尔的成果。冯·诺依曼意识到,二进制的优点不仅在于它强调计算机和逻辑机的等价性,还在于从电学和电子学的观点看,完成二进制运算所需要的两种状态很容易用电压和电流的有与无来实现,更为重要的是,他认识到程序和存储器的重要性。此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二进制计算机的优点,这催生了电子技术的发展,制造计算机元器件不断更新,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最终发展成为现代计算机。

信息科技课程中关于科技史的学习建议

1.信息科技的发展历程应从机械计算机开始

人们一般从eniaC开始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也就是说是从电子计算机开始讲起,同时引入冯·诺依曼的二进制思想和存储程序思想。但是调查显示,几乎没有学生能较为合理地解释这两个思想的价值何在。究其原因,在于离开当时的背景去描述一个思想的价值,学生缺失理解某概念的情境,缺少对计算机发展脉络的了解。

从哪里开始讲述计算机的发展史呢?计算机从无到有经历了几百年,考虑到现代计算机对早期计算工具的继承关系,因此有必要简述计算机(器)的早期发展史。然而早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应该从中国的算盘开始,但是算盘仅是计算的一个记忆助手,类似于一张纸和一支铅笔,并不是真正的机器。有人认为,应该从1642年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也有人认为应该从1840年巴贝奇的机械计算机开始讲起。笔者认为,从哪里开始讲述,取决于怎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从无到有建构自己的知识。巴贝奇的机械式计算机思想较为复杂,学生可能会一下子难以理解,早期计算机主要解决的是单纯的数据计算问题,因此,从帕斯卡的加法机开始讲述,逐步过渡到巴贝奇的分析机,适时引入存储数据以及逻辑运算的知识,再到电子计算机以及冯·诺依曼思想,是个较为合理的思路。

2.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梳理计算机发展的脉络

同样的历史,既可以是编年史,也可以是文明史,还可以是文化史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史也如此,计算机发展的脉络如何梳理?有的教材从计算机使用的部件来划分,分为电子管、晶体管等五个时代,但这种划分意义不大。有的教材以编年史的形式来描述,但是过于庞杂,难以体现重点以及继承与发展的内在联系。笔者认为,冯·诺依曼在19世纪40年代提出的计算机结构、二进制以及存储程序的思想,历经近百年依然使用,并成为信息科技领域中的重要思想,也应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因此,从计算机的逻辑结构来梳理脉络更为合理。

人们从提花编织机中得到指挥机器工作的“程序”的灵感,以穿孔卡片的形式记载最早的“程序”,而存储程序的思想,使计算机最终成为可以处理不同任务的通用计算机。按照计算机逻辑结构不断发展这样的学习线索,聚焦计算机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科学家解决问题的创新,有助于理解计算机从无到有的过程,有助于理解二进制的意义。其中涉及的一些重要概念,如“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二进制”等,学生都能在相应的历史背景中得以理解。而“程序”、“指令”、“逻辑运算”等概念,也给学生后续学习算法奠定基础。

3.精简内容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

仅仅关于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历程,就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内容,有关信息科技的发展史内容更是庞杂,涉及的知识面也十分广泛,如物理学、电磁学、通信学、数学等,这些知识十分专业,甚至到大学也未必能学到,因此高中阶段对此的学习绝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和专业。首先,要注意精简内容,规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和术语,规避技术细节,把握每一次技术进步的核心要点,理清时间线。其次,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使之符合高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年龄特点。再次,高中信息科技课程不是专门的科学技术发展史课程,不能喧宾夺主,舍本逐末,不必为了学习与信息科技有关的发展史,去舍弃高中课程核心的学习内容。最后,要精心编排学习内容,不能孤立地学习信息科技的发展历史,要将其融合、渗透在各个部分的学习内容中,才能在高中阶段真正得以落实。

科学技术是智慧的结晶,高中信息科技课程要重视科技发展史,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丰富内涵,激发学生发明创造的兴趣和激情,让他们沿着科学的发展足迹,逐步通向科学技术的光辉殿堂。

(作者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研室)

参考文献

查尔斯.辛格等.技术史第Vii卷[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

上海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标准(试行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贾玉树,邢润川.科技史与历史关系的理性思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1).

戴叶萍.科技人才创新应注重科技史的学习[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发展概述作用

【中图分类号】G5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270(2016)02-0011-01

计算机的发展,信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信息、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基本资源,信息产业成为社会中的核心产业之一,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信息素养成为信息社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质,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的能力与传统的“读、写、算”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一样重要的,是信息社会对新型人材培养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对当今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而且对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都产生了深层的影响,从而加快了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步伐。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第二次是文字的出现和使用,使人类对信息的保存和传播取得重大突破,较大地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时间:铁器时代,约公元前14世纪)第三次是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使书籍、报刊成为重要的信息储存和传播的媒体。(时间:第六世纪中国随代开始有刻板印刷,至15世纪才进入臻于完善的近代印刷术)第四次是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使人类进入利用电磁波传播信息的时代。(时间:19世纪)第五是计算机与互连网的使用,即网际网络的出现。(时间:现代,以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问世为标志)

近代人类取得了一系列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人们获取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的相关技术,它包括现代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军制、科研、迫切需要解决的计算工具也大大得到改进。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帮――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

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现在男女老幼都逐渐熟悉了手机、电视、计算机的操作。但是并不等于就都懂得信息技术了、就可以不学了。“会用”和“真懂”不是一回事。如果希望我们的学生将来不仅会用信息技术,而且会创造发明新的信息技术,甚至引领世界信息技术的发展,光是会用是远远不够的,何况,信息技术不等于就是手机、电视和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学习”要从娃娃抓起,要把学生放在未来生产力的主人公、生产主体的位置上来看,他们必须要挑起社会发展这个重任。

如果问到“信息技术课程会不会消亡”?那要看是什么样的信息技术课程。那些不符合认识规律和不能反映知识认知层次和教学方法上不能循序渐进(因而教学效果不好)的“信息技术课程”肯定应当加以大力的改造,代之以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符合信息科学技术认知层次而且教学方法上能够循序渐进和引人入胜的“信息科学技术课程”。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高速、大容量。速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无论是通信还是计算机发展都是如此。

2.综合化。包括业务综合以及网络综合。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技术;经济发展

在日益发展的现代经济中,计算机科学及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以美国为例,在短短的几百年里发展成为世界上最新先进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进行技术创新。正是由于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全球经济才得以呈现出“一体化”,使得时间和地域的概念愈加变的模糊和经济发展信息化。并且,从研究领域来说,经济学的发展更是需要计算机科学的支持才得以使所研究的问题具体化和量化,从而彻底改变纯定性的非科学研究,使得理论与实证相结合,以得出行之有效的结论。

一、计算机科学发展史

以科学技术为标志,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三次产业革命。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产业革命的兴起:电的发现与应用掀起了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浪潮;数字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则拉开了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序幕。虽然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走过了60个春秋,但计算技术和计算工具的发展历史要漫长得多。

1.1电子计算机史前史

1.1.1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计算技术的萌芽期:使用石子和手指记数的远古时代;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发明的算筹到算盘;耐普尔骨条,圆形计算尺等。凝聚着许许多多科学家和能工巧匠智慧的早期计算工具,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将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逐渐消亡,最终完成它们的历史使命。

1.1.2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机械式计算机:法国科学家帕斯卡1642年发明第一台机械计算机,齿轮式能进行加减法运算的计算器pascaline;1673年德国的莱布尼茨建造了一台能进行基本四则运算的机械式计算机;1820年真正商品化的机械式计算机正式出现;1822年英国数学家巴尔奇完成第一台差分机

1.1.3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工业时代的机电计算机:1941年德国的楚泽完成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通用程序控制的Z-3计算机;艾肯使make-1计算机与1944年在哈佛大学投入运行;1942年,“阿塔纳索夫―贝利计算机”,简称aBC。

1.2计算机的发展:1946~1958年,以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元件,以科学计算为主要应用领域,以iBm系列机为代表的第一代计算机;1958~1964年,以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应用领域为数据处理、过程控制等的第二代计算机;1964~1974年,采用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应用进入到许多科学技术领域的第三代计算机;1974年至今,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的第四代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最快、技术成果最多、应用空前普及的时期。

1.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从类型上看,计算机正向系统巨型化、体积微型化、资源网络化和功能智能化这几个方向发展。

二、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全球信息网所引发的涟漪效应已经远达网络的瀚海之外,并且已经冲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引发了一波又一波新的浪潮。这不是媒体业界所受的巨大冲击,也不是人际通讯的新奇工具,而是经济结构的全新变化,以及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

2.1计算机科学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主要通过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来实现,该系统所包含的基础功能模块和工具软件有:通讯软件、文字处理、excel、图形声像的处理、自动排版、安全保密系统等。为保障系统安全,一般通过防火墙进行保障;为实现资料共享,可依据自身的管理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库和数据资料的检索数据库等。管理的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人员管理、指导与领导、控制。领导层通过这些管理对企业的各项工作作出决策。这就要求信息资料的准确和完整,企业的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就充分利用了网络所有的控制和决策职能,将信息系统所保存的目标信息与该系统所获得的当前信息相比,找出差异和问题,然后进行决策并执行。计算机网络科学技术可以实现企业管理全程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企业可以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技术对企业人、财、物实行计算机管理,有利于分析企业各种物资消耗看,进行人事档案动态管理,财务工作实时监督等,能够完善工作环节,保证工作真实可靠。在企业运营方面,可以在市场分析、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科技创新、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售后反馈等方面实现网络管理,使企业真正达到一个较高的等级。可以说,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网络大规模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以来,其发挥的作用正趋于全面化,对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可以提高信息处理和反馈的速度。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和外部信息是通过数据的采集、加工、传递和提取实现的。

2.2计算机科学技术在经济结构优化中的作用

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可以说与网络经济的兴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网络经济的兴起并从根本上改变国民经济的结构,使其向高级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由于信息产业本身具备的特点,它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与钢铁、能源、汽车相并列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其表现为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与传统产业相互融合、渗透、可以改进传统技术并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与生机,使经济结构趋于“软化”和高级化、信息产业也是促进其他高技术产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信息网络化的过程实质是物质和劳务向知识密集型转化、产业结构的重心向附加值较高的信息产业演进的过程。网络经济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劳动结构的智力化以及消费结构的服务化等方面。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赵军,张家.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当代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7(17).

[2]陈孟建.计算机科学对经济发展促进的研究与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9(18).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会计计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运营模式,其间产生的数字产品已经大大超越了资源限制的约束。作为社会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学受其影响在各个方面发生着改变,而会计计量作为会计信息量化的过程也深受其迅猛发展以及气自动化、无纸化、数字化的特点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有五项: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传统会计计量采用的计量属性是历史成本,计量单位是名义货币单位。这是因为通货膨胀(紧缩)的幅度较小或在一定时期内可以互相抵消时,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名义货币计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较高,成本较其他方式低。但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财务信息使用者对于财务信息的要求更加复杂,而且越来越关注随时变化的财务信息,要求采用更加准确的数据信息来评估企业或衡量风险。所以笔者认为在传统单一的计量模式无法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情况下,应采用多种计量模式反映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下面分别就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探讨其受电子商务环境的影响:

一、历史成本

从新会计准则对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规定中可见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可以使各期会计信息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也避免了会计人员主观判断、估计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但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财务报告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支持。非常明显,历史成本的严重缺点就是相关性不足,常被人们认为是无助于面向未来的决策。然而网络以及电子商务的普及给历史成本计量带来了新的发展,在网络公司或实现了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中,可以通过企业的erp系统或者网上的定单准确计算生产所需原材料,通过网络查询计划与库存,及时补货,及时配送,及时生产,从而实现了“微库存”甚至“零库存”。这样就能使历史成本与现行成本的差距缩小,所以对于流动资产而言,历史成本计价就既能保证了所提供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又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二、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可靠的现行成本计量可以为决策提供很大的相关性。当资产的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或技术进步以及生产成本变动时,资产的重置成本将与历史成本相脱离。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由于项目的重置成本大多可在网上或信息中介的商品价格信息库中获得,要确定现有资产具有相同服务潜力(即可带有相同的未来经济利益)的同类资产的现行购买金额就成为一家比较容易的事情,因此传统会计中重置成本获得的不可靠性就得以解决,较适用于这一计量属性的主要有非销售性资产或库存时间较长的流动资产。

三、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净值的计量也没有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反映的是资产的变现价值,属于预期的未来销售或其他未来事项。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市场变化迅猛,企业很难预计自己的产品在未来的顾客认可度和未来的市场占有时间,因此在这种条件下用可变现净值计量企业的产品是不明智的,但对于订单销售来说,可变现净值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四、现值与公允价值

现值是指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而公允价值是指发生在在双方自愿的现行交易中,不是强迫或清算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市场价格是其最理想的代表。两者的联系是如果某项资产或负债没有可观察到的、由市场直接决定的市场价格,而却有合约规定的或可以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可用以估计的,就可以运用现值技术去探求公允价值。在传统会计中,两者都只是一种理论性存在,其计量成本超过了能够带来的效益,而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能够比较容易从活跃的市场上去的同类或类似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而这个估计不再是管理当局的主观决定或不完整市场绅士是家乡市场模式为基础了,加之信息具有足够的可靠性。计算机与网络的普及,又大大削减了信息处理成本,再加上更加精确的计算结果,使这两种计量属性的实现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取代历史成本,使财务会计报表模式将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传统模式向以价值为主的创新模式转化。

总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计算机与网络的高度发展使得企业对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的使用成为可能,可以针对不同的项目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也可对同一项目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比如企业可以根据情况提供利用不同会计计量属性编制的报表,尤其是在通货膨胀(紧缩)时效果更为明显。只有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企业进行信息化生产和商业运营,才能使更多的信息使用者得到更准确、更可靠、更及时的信息,才能使我国的经济运行的更加通畅,发展地更好。

参考文献:

[1]庄明来:电子商务会计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8

[2]张国潮:电子商务向传统会计提出挑战,湖北财税,2003.15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5

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发展大体上经过了下面的时期。

第一时期是面向功能设计的集中式RtU(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Unit)加常规保护模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主要采用了RtU为基础的远动装置。事实上,当时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能够进行遥测、遥信、遥控、遥调,它是在常规的继电保护及二次接线的基础上,添加了RtU装置。第二时期是面向功能设计的分布式测控装置加微机保护模,这一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现场总线和网络技术得到了应用,信息交换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的方式来实现。第二时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仍然存在着比较多的电缆互联,不具备较强的扩展性。第三时期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的面向间隔、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设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模式。在科技进步的形势下,出现了按间隔为对象设计保护测控单元,选择了分层分布式的系统结构,从而得到分层分布式自动化系统。在当今时代,国内外的许多知名企业都使用了面向间隔、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设计的分层分布式结构模式。因为使用了非常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面向对象的方法,所以,这一时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配置最为灵活的,并且也具备非常良好的扩展性。

二、当前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三种主要结构模式是集中式、分布分散式和分布集中式组屏。当前的国内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产品主要有:

(1)适用于各级变电站的集中配屏式系统。

(2)向智能型发展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3)开发面向对象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监测变电站各项技术指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状态量、模拟量、脉冲量是变电站监测的主要常量。状态量有隔离开关状态、: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信号、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及断路器状态等。典型模拟量有及频率电流、功率值、线路电压、功率值电压、母线电压等。直流电源电压、所用电电压和功率、变电站室温、变压器油温等。本文根据变电站监测的主要数据通过使用SQL技术,并且综合利用实时控制功能,构建变电站自动化监测系统。

三、信息技术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功能

(1)实时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

通过间隔单元,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采集来自Ct、pt、配电装置保护、直流系统、所用电系统等生产过程的模拟量、数字量、脉冲量及温度量等,对所采集的输入量进行数字滤波、有效性检查、工程转换、故障判断、信号接点抖动消除、电度计算等加工,从而产生可供使用的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电度、功率因数等各种实时数据,供数据库更新。

(2)历史数据处理及趋势分析功能

所有的实时数据,电能数据都可选择为历史数据进行记录,历史数据的保留时间是可选的,一般大于两年。对历史数据进行日,月检索,以趋势图的方式显示且进行分析,并可对历史数据记录库的数据进行库操作。对任意历史记录数据进行日,月统计,指明该数据在某日、某月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出现的时间。保留告警事件(开关变位、线路越限、电压越限、周波越限)、保留Soe事件,保留时间可以任意选择,最少一年。可以按日、月检索,并可对所有保留的事件进行回放、打印。对历史数据库一年中任意一天的数据进行浏览、回顾打印。历史数据的存取简单方便,可在miS系统顺利存取。新系统将原由系统的历史数据、事件记录完整地转换过去,以便检索。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方便地在智能终端在线或离线利用数据库应用程序来重新生成数据库。对于遥控流水记录,指明操作员、操作对象、执行结果等信息。

(3)电能采集及处理功能

能处理RtU脉冲电量、系统积分电量以及通过FaXmoDem接收电量采集终端的电量数据。按每5分钟、15分钟、1小时时段对电能进行累计。对电能任5分钟时段的电能进行检索,修正。对电能的存档数据可曲线、棒图等显示。电能日、月报,显示、打印。按用户具体要求,提供电能分时计费处理。

(4)计算及统计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对实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例如通过计算产生电压合格率、有功、无功、电流、总负荷、功率因数、电量日/月/年最大值/最小值及时间、日期、负荷率、电能分段累计值、数字输入状态逻辑运算值等,设备正常/异常变位次数并加以区分等,并提供一些标准计算函数,用来产生用户可定义的虚拟测点进行平均值、积分值和其它计算统计。

(5)图形处理功能

变电站自动化检测系统人机系统画面所显示的图形可以无级嵌套缩放、平移;当图形太大时,导航功能可以快速定位到某一点。回放功能可以以事件记录作为触发条件,去显示历史某一时刻的工况及状态。与工业电视(摄像)图像系统的链接,使无人操作变电站的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行政地理图、系统主接线图显示,可缩放、平移,并有设备运行工况及数据显示。mDi环境设计的多画面同时在一屏幕显示。趋势图及棒状图显示,一坐标多曲线及可变的时间跨度,可以显示历史趋势及实时趋势,并可组合周波、计划。曲线上标有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峰谷差等,计划曲线能带状显示(带宽度百分比可设定)。并能根据电力市场考核要求进行修改。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6

1.1教师从社会学得角度讨论计算机文化的形成

计算机的发展是随着社会需求以及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从而壮大起来的。现如今,计算机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教师要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特别是计算机系统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有一种崇敬的心理,才能深刻体会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与计算机密切相关但是却又被我们容易忽略的现象,这些现象也将指导和带领学生更好地通过计算机的角度去了解社会的发展。我想这是这个课程一个重要的目标。

1.2人在计算机文化中的作用

在很多人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的时候,把关注点放到了那些冷冰冰的硬件上面,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网络、这些所有的知识点,如果不能揭开人在这些发明和计算机发展中的作用的话,则很难让学生有深刻体会。因此,突出计算机文化基础中人的作用,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师要清楚地了解在计算机发展的一些关键阶段,一些伟大的科学家是如何产生灵感,推动计算机的发展,这些关键人物的作用,将会使计算机更加贴近生活。在计算机文化基础中,我认为最应该突出的就是人的作用,这一点,其实与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2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应该紧密的围绕着这门课的核心思想展开,教师在讲解每一节课的同时,一定要以一种历史观点为基本出发点,以人的作用为落脚点,体现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一些知识点看起来比较细、枯燥,究其原因则是并不能了解这些知识点背后的历史或背后的人的故事。因此这门课的设计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考虑:

2.1回顾历史

以目前的现状往前推引出历史。很多情况下,如果仅仅讲解技术现状或是结论,则很难引导学生思考,你不能仅仅告诉学生,计算机就是这样。你要从最基本的实际需求出发,介绍计算机技术的来龙去脉。比如鼠标和键盘,这两种基本设备为什么到现在是这个样子?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们是如何改进输入输出设备的,这一条线索实际上就可以展开精彩的讲授。

2.2展望未来

计算机技术的改进又导致了那些问题的出现。技术的改进,则必然会引入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背后,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因此,我认为以问题带动学生思考,是这门课的一个基本的设计原则,其实不仅仅是这门课,绝大多数课程一定要以问题入手,针对计算机基础,这种问题要有针对性,引导性。由于现在的学生很早就接触到计算机,但是大多数却几乎不去思考计算机为什么这个样,以及计算机的未来,而这正是老师所应承担的责任。

3讲授体会

本学期是我第一次讲授计算机文化基础,最深的体会就是从历史的观点来讲解计算机文化基础,我想只有深入到计算机发展的初期阶段,了解那时的人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从他们身上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和勇气,才是这门课程所要传达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这样,这种经验和勇气才会带领我们了解和窥探计算机发展的未来,才会培养更多的对计算机发展有浓厚兴趣且理解深刻的学生,而这才是计算机文化这门课所要达到的根本目标。

4结论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7

1、始于微型机时代的嵌入式应用:

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1946年,在其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计算机始终是供养在特殊的机房中,实现数值计算的大型昂贵设备。直到20世纪70年代,微处理的出现,计算机才出现了历史性的变化。以微处理为核心的微型计算机以其小型、价廉、高可靠性特点,迅速走出机房;基于高速数值解算能力的微型机,表现出的智能化水平引起了控制专业人士的兴趣,要求将微型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的智能化控制,例如,将微型计算机经电气加固、机械加固,并配置各种接口电路,安装到大型舰船中构成自动驾驶仪或轮机状态监测系统。这样一来,计算机便失去了原来的形态与通用的计算机功能。为了区别于原有的通用计算机系统,把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对象体系智能化控制的计算机,称作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嵌入式系统的嵌入性本质是将一个计算机嵌入到一个对象体系中去,这些是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出发点。

2、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两大分支

由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要嵌入到对象体系中,实现的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因此,它有着与通用计算机系统完全不同的技术要求与技术发展方向。

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是高速、海量的数值计算;技术发展方向则是:总线速度的无限提升,存储容量的无限扩大。而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技术要求则是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技术发展方向则是: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的嵌入性能、控制能力与控制的可靠性。

早期,人们勉为其难地,将通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改装,在大型设备中实现嵌入式应用。然而,对于众多的对象系统(如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无法嵌入通用计算机系统,况且嵌入式系统与通用计算机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完全不同,因此,必须独立地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这就形成了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

如果说微型机的出现,使计算机进入到现代计算机发展阶段,那么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诞生,则标志了计算机进入了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两大分支并行发展时代,从而导致20世纪末,计算机的高速发展时期。

3、两大分支发展的里程碑事件

通用计算机系统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专业化分工发展,导致20世纪末、21世纪初,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领域集中精力发展通用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技术,不必兼顾嵌入式应用要求,通用微处理器迅速从286、386、486到奔腾系列;操作系统则迅速扩张计算机基于高速海量的数据文件处理能力,使通用计算机系统进入到尽善尽美阶段。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则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这条独立发展的道路就是单芯片化道路。它动员了原有的传统电子系统领域的厂家与专业人士,接过起源于计算机领域的嵌入式系统,承担起发展与普及嵌入式系统的历史任务,迅速地将传统的电子系统发展到智能化的现代电子系统时代。

因此,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分支的里程碑意义在于:它不仅形成了计算机发展的专业化分工,而且将发展计算机技术的任务扩展到传统的电子系统领域,使计算机成为进入人类社会全面智能化时代的有力工具。

第二章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与组成

1、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有些人把嵌入式处理器当做嵌入式系统,但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个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的含义,因此,只有将嵌入式处理器构成一个计算机系统,并作为嵌入式应用时,这样的计算机系统可称作嵌入式系统。

嵌入式系统与对象系统密切相关,其主要技术发展方向是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不断扩展对象系统要求的电路(如aDC、DaC、pwm、、日历时钟、电源监测、程序运行监测电路等),形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应用系统。因此,嵌入式系统作为一个专用计算机系统,要不断向计算机应用系统发展。因此,可以把定义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引伸成,满足对象系统要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

如果我们了解了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由来与发展,对嵌入式系统就不会产生过多的误解,而能历史地、本质地、普遍适用地定义嵌入式系统。

(1)嵌入式系统的定性

按照历史性、本质性、普遍性要求,嵌入式系统应定义为:“嵌入到对象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对象系统则是指嵌入式系统所嵌入的宿主系统。

(2)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与定义不同,它是由定义中的三个基本要素衍生出来的。不同的嵌入式系统其特点会有所差异。

与“嵌入性”的相关特点:由于是嵌入到对象系统中,必须满足对象系统的环境要求,如物理环境(小型)、电气/气氛环境(可靠)、成本(价廉)等要求的特点。

与“专用性”的相关特点:软、硬件的裁剪性。满足对象要求的最小软、硬件配置等。

与“计算机系统”的相关特点:嵌入式系统必须是能满足对象系统控制要求的计算机系统。与上两个特点相呼应,这样的计算机必须配置有与对象系统相适应的接口电路。

另外,在理解嵌入式系统定义时,不要与嵌入式设备相混淆。嵌入式设备是指内部有嵌入式系统的产品、设备,例如,内含单片机的家用电器、仪器仪表、工控单元、机器人、手机、pDa等。

(3)嵌入式系统的种类与发展

按照上述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只要满足定义中三要素的计算机系统,都可称为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按形态可分为设备级(工控机)、板级(单板、模块)、芯片级(mCU、SoC)。

2、嵌入式系统的组成

嵌入式系通常由嵌入式处理器、设备、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等几大部分组成。

1、嵌入式处理器

嵌入式处理器是嵌入式系统的核心部件。嵌入式处理器与通用处理器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其大多工作在为特定用户群设计的系统中。它通常把通用计算机中许多由板卡完成的任务集成在芯片内部,从而有有利于嵌入式系统设计趋于小型化,并具有高效率、高可靠性等特征。大的硬件厂商会推出自己的嵌入式处理器,因而现今市面上有1000多种嵌入式处理器芯片,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有aRm、mipS、powerpC、mC6800等。

2、设备

设备是指在一个嵌入式系统中,除了嵌入式处理器以外用于完成存储、通信、调试、显示等辅助功能的其它部件。根据设备的功能可以分为存储器、接口和人机交互。

3、嵌入式操作系统

在大型嵌入式应用系统中,为了使嵌入式开发更方便、快捷,需要具备一种稳定、安全的软件模块集合,用以管理存储器分配、中断处理、任务间通信和定时器响应,以及提供多任务处理等,即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引入大大的提高了嵌入式系统的功能,方便了应用软件的设计,但同时占用了宝贵的嵌入式系统资源。一般在比较大型或需要多任务的应用场合才考虑使用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常常需要有实时要求,所以嵌入式操作系统往往又是“实时操作系统”。早期的嵌入式系统几乎都用于控制目的,从而或多或少都有些实时要求,所以从前“嵌入式操作系统”实际上是“实时操作系统”的代名词。今年来由于手持式计算机和掌上电脑等设备的出现,也有了不带实时要求的嵌入式系统。另外一方面,由于CpU速度的提高,一些原先认为是“实时”的反应速度现在已经很普遍了。这样,一些原先需要在“实时”操作系统上才能实现的应用,现在已不难在常的操作系统上实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嵌入式操作系统”和“实时操作系统”就成了不同的概念名词。

4、应用软件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软件是针对特定的实际专业领域,基于相应的嵌入式硬件平台,并能完成用户的预期任务的计算机软件。用户的任务可能有时间和精度的要求。有些应用软件需要嵌入操作系统的支持,但在简单的场合下不需要专门的操作系统。由于嵌入式应用软件对成本十分敏感,因此,为减少系统成本,除了精简每个硬件单元的成本外,应尽可能的减少应用软件的资源消耗,尽可能的优化。

第三章嵌入式系统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应用特点,决定了它的多学科交叉特点。作为计算机的内含,要求计算机领域介入其体系结构、软件技术、工程应用方法的发展。然而,了解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实现系统控制模式必须具备对象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从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历史过程,以及嵌入式应用的多样性中,可以了解到客观上形成的两种应用模式。

1、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起源于微型机时代,但很快就进入到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在单片机时代,嵌入式系统以器件形态迅速进入到传统电子技术领域中,以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为主体,实现传统电子系统的智能化,而计算机专业队伍并没有真正进入单片机应用领域。因此,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以自己习惯性的电子技术应用模式,从事单片机的应用开发,这种应用模式最重要的特点是:软、硬件的底层性、随意性;对象系统专业技术的密切相关性;缺少计算机工程设计方法

虽然在单片机时代,计算机专业淡出了嵌入式系统领域,但随着后pC时代到来,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有了很大的提升,为计算机专业人士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开辟了广阔天地。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介入,形成的计算机应用模式带有明显的计算机的工程应用特点:即基于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以网络、通信为主的非嵌入式底层应用。

2、两种应用模式的并存与互补

由于嵌入式系统最大、最广、最底层的应用是传统电子技术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因此,以通晓对象专业的电子技术队伍为主、用最少的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开销,以8位机为主,带有浓重的电子系统设计色彩的电子系统应用模式会长期存在下去。另外计算机专业人士会愈来愈多地介入嵌入式系统应用,但囿于对象专业知识的隔阂,其应用领域会集中在网络、通信、多媒体、商务电子等方面,不可能替代原来电子工程师在控制、仪器仪表、机械电子等方面的嵌入式应用。因此,客观存在的两种应用模式会长期并存下去,在不同的领域中相互补充。电子系统设计模式应从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中,学习计算机工程方法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设计模式应从电子系统设计模式中,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的电路系统特性,基本的电路设计方法和对象系统的基本要求等。

3、嵌入式系统应用的高低端

由于嵌入式系统有过很长的一段单片机的独立发展道路,大多是基于8位单片机,实现最底层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带有明显的电子系统设计模式特点。大多数从事单片机应用开发人员,都是对象系统领域中的电子系统工程师,加之单片机的出现,立即脱离了计算机专业领域,以“智能化”器件身份进入电子系统领域,没有带入“嵌入式系统”概念。因此,不少从事单片机应用的人,不了解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的关系,在谈到“嵌入式系统”领域时,往往理解成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于32位嵌入式处理器,从事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的应用。这样,“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中常见的两个独立的名词。但由于“单片机”是典型的,独立发展起来的嵌入式系统,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应该把它的统一成“嵌入式系统”。考虑到原来单片机的电子系统底层应用特点,可以把嵌入式系统应用分成高端与低端,把原来的单片机应用理解成嵌入式系统的低端应用,含义为它的底层性以及与对象系统的紧耦合。

第四章嵌入式系统的低端应用:8位单片机

1、单片机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虽然起源于微型计算机时代,然而,微型计算机的体积、价位、可靠性都无法满足广大对象系统的嵌入式应用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必须走独立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就是芯片化道路。将计算机做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开创了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单片机时代。

在探索单片机的发展道路时,有过两种模式,即“Σ模式”与“创新模式”。“Σ模式”本质上是通用计算机直接芯片化的模式,它将通用计算机系统中的基本单元进行裁剪后,集成在一个芯片上,构成单片微型计算机;“创新模式”则完全按嵌入式应用要求设计全新的,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的体系结构、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总线方式、管理模式等。intel公司的mCS-48、mCS-51就是按照创新模式发展起来的单片形态的嵌入式系统(单片微型计算机),mCS-51是在mCS-48探索基础上,进行全面完善的嵌入式系统。历史证明,“创新模式”是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的正确道路,mCS-51的体系结构也因此成为单片嵌入式系统的典型结构体系。

2、单片机的技术发展

单片机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历SCm、mCU、SoC三大阶段

SCm即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Chipmicrocomputer)阶段,主要是寻求最佳的单片形态嵌入式系统的最佳体系结构。“创新模式”获得成功,奠定了SCm与通用计算机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在开创嵌入式系统独立发展道路上,intel公司功不可没。

mCU即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Unit)阶段,这阶段主要的技术发展方向是:不断扩展满足嵌入式应用时,对象系统要求的各种电路与接口电路,突显其对象的智能化控制能力。它所涉及的领域都与对象系统相关,因此,发展mCU的重任不可避免地落在电气、电子技术厂家。从这一角度来看,intel逐渐淡出mCU的发展也有其客观因素。在发展mCU方面最着名的厂家当数pHiLipS公司。pHiLipS公司以其在嵌入式应用方面巨大优势将mCS-51从单片微型计算机迅速发展到微控制器。因此,当我们回顾嵌入式系统发展道路时,不要忘记intel和pHiLipS的历史功绩。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之路,向mCU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寻求应用系统在芯片上的最大化解决。因此,专用单片机的发展自然形成了SoC化趋势。随着微电子技术、iC设计、eDa工具的发展,基于SoC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会有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单片机的理解可以从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控制器延伸到单片应用系统。

嵌入式系统的高端应用

1、概述

由于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在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后,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即从普遍的低端应用进入到一个高、低端并行发展,并且不断提升低端应用技术水平的时代,其标志是近年来32位mCU的发展。

32位mCU的应用不会走8位机百花齐放、百余种型号系列齐上阵的道路,这是因为在8位机的低端应用中,嵌入对象与对象专业领域十分广泛而复杂;而当前32位mCU的高端应用则多集中在网络、通信和多媒体技术领域,32位mCU将会集中在少数厂家发展的少数型号系列上。

在嵌入式系统高端应用的发展中,曾经有众多的厂家参与,很早就有许多8位嵌入式mCU厂家实施了8位、16位和32位机的发展计划。后来,8位和32位机的技术扩展侵占了16位机的发展空间。传统电子系统智能化对8位机的需求使这些厂家将主要精力放在8位机的发展上,形成了32位机发展迟迟不前的局面。当网络、通信和多媒体信息家电业兴起后,出现了嵌入式系统高端应用的市场;而在嵌入式系统的高端应用中,进行多年技术准备的aRm公司适时地推出了32位aRm系列嵌入式微处理器,以其明显的性能优势和知识产权平台扇出的运行方式,迅速形成32位机高端应用的主流地位,以至于使不少传统嵌入式系统厂家放弃了自己的32位发展计划,转而使用aRm内核来发展自己的32位mCU。甚至在嵌入式系统发展史上做出卓越贡献的intel公司以及将单片微型计算机发展到微控制器的pHiLipS公司,在发展32位嵌入式系统时都不另起炉灶,而是转而使用aRm公司的嵌入式系统内核来发展自己的32位mCU。

网络、通信、多媒体和信息家电时代的到来,无疑为32位嵌入式系统高端应用提供了空前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为力不从心的8位机向高端发展起到了接力作用。一般来说,嵌入式系统的高、低端应用模糊地界定为:高端用于具有海量数据处理的网络、通信和多媒体领域,低端则用于对象系统的控制领域。然而,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在这些8位机的应用中提升海量数据处理能力。当8位机无法满足这些提升要求时,便会转而求助32位机的解决办法。因此,32位机的市场需求发展由两方面所致:一方面是高端新兴领域(网络、通信、多媒体和信息家电)的拓展;另一方面是低端控制领域应用在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要求。

后pC时代的到来以及32位嵌入式系统的高端应用吸引了大量计算机专业人士的介入,加之嵌入式系统软/硬件技术的发展,导致了嵌入式系统应用模式的巨大变化,即使嵌入式系统应用进入到一个基于软/硬件平台、集成开发环境的应用系统开发时代,并带动了SoC技术的发展。

在众多嵌入式系统厂家参与下,基于aRm系列处理器的应用技术会在众多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intel公司将aRm系列向更高端的嵌入式系统发展;而pHiLipS公司则在向高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同时,向低端的8位和16位机的高端应用延伸。intel公司和pHiLipS公司的发展都体现了各自的特点,并充分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因此,在32位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中,aRm系列会形成aRm公司领军,众多厂家参与,计算机专业、电子技术专业以及对象专业人士共同推动的局面,形成未来32位嵌入式系统应用的主流趋势。这种集中分工的技术发展模式有利于嵌入式系统的快速发展。

2、aRm

aRm(advancedRiSCmachines)是微处理器行业的一家知名企业,设计了大量高性能、廉价、耗能低的RiSC处理器、相关技术及软件。技术具有性能高、成本低和能耗省的特点。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嵌入控制、消费/教育类多媒体、DSp和移动式应用等。

随着嵌入式系统处理器的不断发展,典型的32位RiSC芯片——aRm处理器,不论是在pDa,StB,DVD等消费类电子产品中,还是在GpS,航空,勘探,测量等军方产品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早已看好aRm的前景,比如intel,nS,atmel,philips,neC,CirrusLogic等公司都有相应的产品。他们把更多的功能集成在aRm芯片中,使其成为了高集成度,低功耗的典型代表。

aRm将其技术授权给世界上许多着名的半导体、软件和oem厂商,每个厂商得到的都是一套独一无二的aRm相关技术及服务。利用这种合伙关系,aRm很快成为许多全球性RiSC标准的缔造者。

aRm架构是面向低预算市场设计的第一款RiSC微处理器。

aRm提供一系列内核、体系扩展、微处理器和系统芯片方案。由于所有产品均采用一个通用的软件体系,所以相同的软件可在所有产品中运行(理论上如此)。典型的产品如下。

①CpU内核

--aRm7:小型、快速、低能耗、集成式RiSC内核,用于移动通信。

--aRm7tDmi(thumb):这是公司授权用户最多的一项产品,将aRm7指令集同thumb扩展组合在一起,以减少内存容量和系统成本。同时,它还利用嵌入式iCe调试技术来简化系统设计,并用一个DSp增强扩展来改进性能。该产品的典型用途是数字蜂窝电话和硬盘驱动器。

--aRm9tDmi:采用5阶段管道化aRm9内核,同时配备thumb扩展、调试和Harvard总线。在生产工艺相同的情况下,性能可达aRm7tDmi的两倍之多。常用于连网和顶置盒。

②体系扩展

--thumb:以16位系统的成本,提供32位RiSC性能,特别注意的是它所需的内存容量非常小。

③嵌入式iCe调试

由于集成了类似于iCe的CpU内核调试技术,所以原型设计和系统芯片的调试得到了极大的简化。

④微处理器

--aRm710系列,包括aRm710、aRm710t、aRm720t和aRm740t:低价、低能耗、封装式常规系统微型处理器,配有高速缓存(Cache)、内存管理、写缓冲和JtaG。广泛应用于手持式计算、数据通信和消费类多媒体。

--aRm940t、920t系列:低价、低能耗、高性能系统微处理器,配有Cache、内存管理和写缓冲。应用于高级引擎管理、保安系统、顶置盒、便携计算机和高档打印机。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8

论文摘要: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科学设置会计岗位的职权显得十分重要。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经济和科技发展对会计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时展的要求,实现会计电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会计工作效率

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只要将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输入了计算机,大量的数据计算、分类、归集、存储、分析等工作,都可由计算机自动完成;因而大大提高会计工作效率,使会计信息的提供更加及时。

(二)促进会计工作规范化,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由于在电子计算机应用中,对会计数据来源提出了一系列规范要求,而且数据在处理过程中能始终得到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手工操作中的不规范、不统一、易出错、易遗漏等问题,可以使会计工作的质量得到进一步保证。

(三)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会计人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经营管理,从而促进了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使会计在经营管下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四)促进会计队伍的素质提高

会计电算化的开展,一方面要求广大会计人员学习掌握有关会计电算化的新知识,以便适应工作要求并争取主动;另一方面,由于许多工作是由计算机完成的,可以提供许多学习新知识的时间,可以使会计人员有接受脱产专业培训的机会。因此,必然逐步提高整体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

(五)为整个管理工作现代化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以后,为企业管理手段现代化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带动或加速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实现。

(六)推动会计改革,促进会计自身的不断发展

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会计核算手段或会计信息处理操作技术的变革,而且必将对会计核算的方式、程序、内容、方法以及会计理论的研究等产生影响;从而促进会计自身不断发展。

二、会计电算化条件下会计工作岗位的设置及职责

根据会计电算化工作的特点,企业实现会计电算化后应由传统的以总账报表岗位为中心转变为以系统管理员岗位为核心的岗位架构。具体地说,会计电算化应设立的会计工作岗位包括:系统设计员、系统管理员、系统操作员、数据审核员。各会计工作岗位人员的职责如下:

(一)系统设计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和核算要求开发会计电算化系统。

2、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整体功能。

3、负责指导有关人员正确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4、及时解决软件在运行中所发生的技术问题。

5、为保证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二)系统管理员的职责

1、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运行阶段,设置本岗位权限范围内的操作口令并进行财会分工,对有关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和调整,负责日常的维护和管理,监督并保证本系统的正常运行,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到场,并组织有关人员快速恢复正常运行。

2、帮助系统操作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负责计算输出的账表、凭证的数据正确性和及时性检查工作。

4、检查各操作员操作的日志记载情况,对计算机开机、关机和运行情况进行检查,防止非法调用和操作。

5、负责本系统各有关资源的调用、修改和更新的审批手续。

6、完善企业现有管理制度,并制定岗位责任与经济责任考核制度。

7、为保守本单位经济秘密和会计数据的安全,不得将本单位会计数据以任何形式带出本单位或对外提供。

(三)系统操作员的职责

1、负责将经过审核的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及时、准确地录入计算机,对于未经审核的会计凭证不得录入计算机。

2、数据输出完毕,应进行自检核对工作,核对无误后脚数据审核员复核。

3、根据数据审核员核实过的会计数据进行记账,并打印出有关的账表。

4、每天数据操作结束后,应及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

5、注意安全保密,各自的操作口令不得随意泄露,备份数据应妥善保管。

6、严格按照系统操作说明进行操作。

7、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应记录故障情况并及时向系统管理员报告。

(四)数据审核员的职责

1、根据会计制度的要求,数据审核员负责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输出的会计数据、账表的正确性。

2、对不真实、不合法、不完整、不规范的凭证退还经各有关人员更正后,再进行审核。

3、对不符合要求的凭证和账表不予签章确认。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9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素质教育;应用

Doi:10.19354/ki.42-1616/f.2016.17.111

中学历史课程是通过唯物主义世界观将人类历史发展和规律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在了解和把握历史真相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历史学习能力、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历史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感觉历史知识比较空洞,教师在教学中对一些教学难点的阐释、化解也存在一定的困难。近些年来,信息化设备引入教学后,师生中存在的问题便出现了转机,尤其是通过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历史教学中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能力的提高。

一、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的优势

结合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电子交互式白板具有很大的优势作用:一是交互式电子白板能为历史教学创设相应的情景,为学生展现真实环境,加深学生对相应历史事件的认知水平;二是为教师教学提供便利。交互式电子白板可通过对计算机的控制快速的将相关资料等展现在学生面前,避免教师在黑板和计算机面前来回奔波,从而让教师集中精力去讲解相应的知识,尤其交互式白板所具备的强大储存功能,能够将关于历史课程的相关知识点统一起来,便于教学。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乡村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层次不高。通过调查乡村历史教学对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仅仅停留在播放制作好的课件,而忽视电子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存储、书写以及聚光灯等功能,导致交互式电子白板资源没有得到最大的发挥,影响历史教学质量。分析其原因很大部分在于中学历史教师的计算机水平有限,尤其是乡村教师由于他们缺乏专业、系统的培训,导致他们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存在缺陷。(2)学生的参与性不够。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最大特点就是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师生的互动实现历史教学目的,但是通过对乡村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看,学生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中学生的参与性不高,甚至很多学生认为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属于时间浪费,是教师“偷工减料”的行为。这主要与当前我国应试教育的模式有很大关系,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仍然是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教师的唯一标准,因此学生为了获取高分,会倾向于传统的所讲模式。(3)学校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虽然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是由于乡村中学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尤其是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不高导致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过程存在各种操作漏洞的出现。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乡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1)找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中学历史课程的契合点。由于历史学科具有整体性、因果性以及客观性的特点,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把握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只有把握历史的内在规律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交互式电子白板则为历史教学提供了有效的载体,可以将历史事件以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当然教师在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时必须要注重应用的时间,避免对交互式白板产生依赖。(2)提高教师操作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能力。将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到中学历史教学中前提就是要提高教师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能力:首先,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我专业技能。交互式电子白板为学生与教师提供了相互沟通的载体,因此教师要熟练的掌握应用电子白板的能力,做到可以在课堂的任何时间在电子白板上进行书写;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很多教师认为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解放了教师,因此他们在教学中完全应用电子产品,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并没有提升,因此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开展历史教学。(3)学校要加强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配套设施的建设。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历史教师的专业培训,丰富学习资源。学校要尽可能为教师提供相关的培训,为教师应用电子白板能力提升营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多组织一些关于电子白板应用的经验推荐会,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为教师能力的提升提供平台。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确保学生在直观、真实、自主的历史课堂中找到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也要确保历史课堂价值在得以最大化实现,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史篇10

   一、活动模式的理论

   活动模式,又可称为活动结构,它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典型而又相对固定,形聚而理化的教学程序。“一体四环”活动模式,正是按照一定的教学方式和原则,借助一定的媒体,对“百业”展开的主题活动,分为“一个主体”和“四个环节”(以下简称“一体四环”),形成一定的载体,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行发现知识以及掌握原理和规律的能力。

   (一)“一体四环”活动目标

   智力因素

   认知技能1.认识某一行业发展的基本史实1.撰写简单的文本2.解释这一行业发展的原因2.分析这一行业发展对社会

   展的作用3.理解这一行业发展对社会发展

   的作用3.判断评价这一行业4.推断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4.制成彩色图文文本

   证关系

   5.合成制作超媒体计算机软件

   非智力因素

   情感1.了解社会行业分工2.初步认识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

   关系3.深入认识社会发展对行业发展的

   推动作用4.培养学习方法、思维习惯和动手技

   能5.培养热爱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

   (二)“一体四环”模式

   附图{图}

   1.“一体”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行选定题目,自行搜集素材,自行编辑制作,自行出版成果进行展览。教师只起主导的作用。

   2.“四环”的第一环节,选定题目。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行业,就其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未来趋势等各方面,或择其中一二,或进行全面论述。第二环节,搜集素材。学生根据所定题目,进行图书、图片或CD—Rom等检索,获取相关素材。教师在这一环节起着指导作用,教授检索素材和获取素材的方法。第三环节,编辑制作。学生根据所搜集的素材,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编辑制作,成为图文并茂的文本报告或超媒体演示软件。教师在这一环节也只是起着指导作用,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理论来分析问题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来排版编辑。第四环节,成果展览。文本报告装订成册,用塑胶文件套装好,摆设在历史室的图书架上,长期保存供参观阅读和教学使用;超媒体演示软件装入历史室的计算机供演示和使用。

   二、“一体四环”模式设计意图

   (一)《百业史调查》主题活动流程图

   附图{图}

   (二)操作过程

   1.开始布置:教师动员,阐明“百业史调查”制作的目的和意义,让同学们按照各自实际情况自由组合,以3~5人为一组,制定题目并上交教师审阅。

   2.提出要求:教师根据各小组上交的题目,讲授题目制定的科学性和制作要求:封面设计要有标题、作者姓名、制作时间、班级等;内容排版美观,一定要有图片,正文内容不得少于3页;制作时间不得超过一个学期。

   3.搜集素材:各小组按照要求和题目去搜集,包括书刊、杂志、CD—Rom等。

   4.讲授方法:介绍一些计算机编辑软件及使用方法。

   5.成果制作:利用wpS、woRD、pHotoSHop、VB等软件设计制作。

   (三)百业史的内容分析

   1.“百业史调查”内容的确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学生在课堂上都学习过这个原理,但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真实面貌如何呢?这项活动的开展,主要就是让学生深入各个行业去探究一番:社会是如何分工的、各行各业是如何发展的、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有何关系等等。通过调查去认识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把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延伸、发展、升华。

   2.“百业”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历史,古语有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业的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社会化大生产是社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经济发达程度的一种标志。以某个行业为窗口,去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认识改革开放,这对我们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尤其从中发掘德育资源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三、活动效果与评价

   (一)活动成果

   从1996年9月到1997年6月,我校高一级、高二级学生共编辑制作“百业史调查”近百件,其中有1件是超媒体计算机演示软件。内容遍及三大产业,既有新兴的产业,如玩具业、计算机业,又有具有悠久历史的题材,如中国服装发展史、长城建筑史;既有中国传统特色,如传统茶楼建筑、茶文化,又有外来文化的缩影,如电影百年、美国nBa。以学生自己固有的眼光和经验,在制作的意念、立论的高度、题材的现实意义以及观点的运用论证上,可以看出学生所作出的努力。

   (二)活动评价

   1.由于学生选题的范围广泛,具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丰富和补充了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在地方乡土史、专题史、现代文化史等方面。如《香港发展史》、《广州城建史》、《长城建筑史》、《宗教建筑史》、《古代茶楼建筑史》、《广州公厕备忘录》、《电影辉煌100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