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21:08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1

关键词:证券英语翻译方法词汇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87-02

前言:将证券英语划分门类,则其属于一种专门性用途的盈余,内容涉及关联交易、财务指标、基金、利润分配等多个层面,致使证券英语在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具备独特的语言特点与风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翻译逐渐走入我国的证券市场当中。基于我国的证券交易所而言,包括上交所与深交所,打开交易所网站首页可以发现,不单单具备中文的页面,还包括英语页面,目的则是为我国证券市场能够打入国际。但针对证券英语的翻译方法,本次进行具体探究。

一、证券英语翻译难点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在政策方面,都为证券市场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加快了证券市场走向国际化。当前,证券市场的热度空前高涨,经历牛市与熊市之间的相互更替,证券市场也逐渐趋于稳定。

人们投资理念的转变,使得证券市场当中的股民数量逐渐庞大,受到国际投资市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然,证券市场是交互的主体,国内上市公司对国际证券市场的关注度也明显提升。基于这种背景下,国内证券市场与国际证券市场的合作必将成为发展趋势。股民对证券市场的关注度提升,使得大量的英语缩略词成为证券市场的常用语。在总结与分析证券英语的过程中,包括大量的证券市场缩略词与金融词汇,在开展翻译时,对于专业程度的要求较高。

证券英语涉及到的层面较为宽泛,包括证券市场运作状态、股票证券的交易活动以及与证券市场发展具有相关性的历史事件等等。在金融领域同样有所涉猎,包括银行、债券等,与股民生活息息相关。如何优化证券英语翻译方法的专业性,需要结合其具体特征展开研究,制定良好的翻译方法。

二、证券英语翻译表现出的特征

证券英语具备常用英语的特点,包括突出物称、结构层面通过述谓结构统领整个证券盈余构成,其中的关联词十分紧密,结构复杂。

证券英语:(600895)”ShanghaiZhangjiangHi-techparkDevelopmentCo”Ltd."(theCompany)―announcementonConvening1stSpecialShareholdersmeetingof2011.theCompany'sdirectoratehasdecidedtoholdthe1stspecialShareholders'meetingof2011at10:30onaugust29,2011todiscusstheproposalofinvestinginShanghaitangyininvestmentandDevelopmentCo.,Ltd.andconnectedtransactions.

证券英语翻译:(600895)“张江高科”公布关于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的公告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苑⒐煞萦邢薰司董事会决定于2011年8月29日上午10:30召开201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关于投资上海唐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关联交场的议案[1]。

上例则为证券英语及翻译,其中涉及到的大量的缩略词与股票词汇等,特点鲜明。

1.专业性

专业性是证券英语的基本特征,证券词汇是金融证券体系的构成要素之一,针对其中的构成关系,语句的构成通常包括证券术语与日常词汇组成。其中证券词汇具备较强的专业性特点,出现在金融领域当中,与一般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英语差异性十分明显。例如Bluechip在证券市场当中则表示经营业绩状况良好,具备高稳定性的现金股利支付的公司股票,而Redchip则是依据上例当中的结构构成以及语法含义得出。同时,能够表现出证券英语专业性的词汇较多,例如Growthenterprisemarket创业板市场;mortgageBond抵押债券;Hedgefund对冲基金。其中涉及到的各项英语词汇均表现为专业证券市场词汇,可见其专业性。对专业性特点进行分析,需要掌握专业性的证券知识与证券体系的发展现状,满足证券交易的基本原则。

2.对义性

对义性特点,则是针对词汇的两种不同含义以及相互矛盾的词汇,在证券市场当中例如牛市与熊市对立,看涨与看跌对立。当然,这一因素在进行证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义性,成为证券英语的主要特点。当然,在证券盈余当中,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其中涉及到的众多词汇也呈现出对义性特点。包括牛市/熊市(bullmarket/bearmarket);资产/负债(assets/liabilities);开盘价/收盘价(openingprice/closingprice)等词汇[2]。如果探究对义性出现的本质要素,通常可以将其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证券市场与证券交易过程中存在诸多要素,相对性十分明显;二是证券盈余当中涉及到的词汇运用到证券英语当中,存在借用的做法。

3.缩略词较多

缩略词在证券英语当中较为常见,所涵盖的层面十分广泛,并且对于缩略词自身而言,其中涉及到的主体因素较多,成为广大股民口中流行的词汇。缩略词所能够直接传达的内容较多,具备专业性以及使用便捷的特点。在证券市场活跃的缩略词包括:epS(earningspershare)每股收益;FDi(foreigndirectinvestment)外国直接投资;Vat(valueaddedtax)增值税;naV(netassetvalue)净资产价值[3]。

4.一词多义

证券英语当中的一词多义现象更是十分常见,特别是针对证券词汇。单单将股票作为研究对象,具备不要的证券英语词汇的诠释,如share;stock;capitalstockcertificate;equity等等。可见,由于存在一词多义的状况,则稍有不慎,将造成在不同语境当中的应用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就股票自身而言,则share表示众多股东自身持有的股票比例;capitalstockcertificate通常适用在正常的场所当中表示股票含义,当然一词多义包含的词汇较多,存在多内容。证券含义下跌,表达含义词为plummet、free-falling、dive;下跌,表达含义词为skyrocket、rise、up等[4]。

三、有效的证券英语翻译方法探索

基于证券英语的上述特征分析可以发现,证券词汇当中的不同特征使得证券英语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存在复杂性的特点,掌握具体的翻译方法,则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证券英语翻译实效,为证券市场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1.直译法

直译主要通过词语的套用,实现与证券市场表达内容相一致的译文,不论是在汉译英还是在英译汉中,都应该注重该方法的运用。纽马克在《翻译方法》一书当中,已经对直译进行解释,则“语义翻译师徒要求译文尽可能的在语义与句法结构上接近原文。”基于此,直译方法的运用,是开展证券英语发展运用的首要方法。例如:annualmajorfinancialindicators在翻译的过程中,则需要具体的分解与诠释,annual译为年度的,每年的;major译为主要的;financial译为财政的,财务的;indicators译为指标。依据直译方法完成翻译之后,则该短语则可以被翻译为“年度主要财务指标”。可见,直译法的运用,效果良好。但运用该翻译方法也应该注意,对词语分解之后的翻译准确性,避免对证券英语专业性产生影响。

2.音译法

音译法主要是指对证券缩略词的翻译,该方法应用十分快捷,操作简便,在证券市场引用较为广泛。例如音译法最为常见的包括美国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automatedQuotation)则该英语的具体翻译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虽然音译方法的运用十分快捷,但无法真正的诠释词汇当中根本的含义。

3.意译法

意译法与音译法相比较而言,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到音译法的局限性,意译法的运用效果十分明显,满足对证券市场缩略词的翻译。例如“St”,原文Specialtreatment,被翻译为“特别处理”,符合我国的语义以及环境方面的表达。又如,“ipo”,其英文原文为initialpublicofferings,在翻译成含义之后,其表达的具体意义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符合意译特点[5]。基于此,意译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对证券市场缩略词的翻译效果十分明显。

4.语序变换法

由于证券英语与普通英语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证券英语当中的语义构成通常能够被表现为“名词a+介词+名词B”的结构,该结构在证券英语翻译中运用十分的广泛。并且在证券英语当中,介词多为of,in,on等的,进而用来表示汉语当中的“属于”、“关于”以及“在……方面”的基本含义[6]。在进行翻译这一类别的证券短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介词前后的名词进行调换顺序,即通过“名词B+介词+名词a”的翻译结构得出译文。例如,“approvalofasignificantproject”,在该短语的翻译中,首先将名词进行确定,即approval,表示“批准”以及asignificantproject表示“重大项目”,介词根据语义可以翻译为“关于”。主要是在介词的前后。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将这两个名词进行顺序的调换,则可以被直接翻译为“重大项目批准”。又例如,“shareholdinglesseninginthesecondarymarket”等,其中shareholdinglessening表示为“股份减持”,thesecondarymarket表示为“二级市场”其中介词in表示为“在……方面”[7]。通过名词变换法的运用,介词被省略,其可以被翻译为“二级市场减持”。可见,语序变换法的运用,效果同样十分明显。

5.名词转换法

上述的语序转换法当中,主要是针对证券英语当中介词两侧的名词交换位置,实现名词与名词之间的交换。但此次名词转换法,则主要是改变名词的性质,将其变为动词,实现名词转换为动词进行翻译。例如noticeofrightissue可以被译为配股提示,其中notice译为通告、公告,在该短语当中可以被表示为名词。可将其翻译为动词“提示”。modificationtoperformanceprediction被译为业绩预测更正,而其中的modification表示为修正、修改,在该短语当中为名词,而翻译完成之后,则变为动词,表示“更正”[8]。可见,名词转换法,则主要是将证券市场的名词转变为动词,用以表述证券词汇的翻译内容,符合证券市场的要求。

结论

综上所述,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证券英语翻译得到应有的重视。此次研究在充分阐述证券英语的特征之后,最终得出翻译的具体方法。当然,针对不同的证券英语翻译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词汇特征的同时,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确保证券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为证券市场全球化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石春让,白艳.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J].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0(01):80-85.

[2]乔媛.商务英语翻译实践研究[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10(04):85-87.

[3]杨岚砚,梁娜.商务英语翻译方法研究[J].学周刊,2015,5(09):114-115.

[4]黄志华.从语域理论解析金融英语翻译的对等原则――以翻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的FSSa报告为例[J].商场现代化,2010,12(27):230-232.

[5]冯克江.回译――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新方法[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06):37-40.

[6]吴雯.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策略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10(01):71-73.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2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政府监管部门疲于应付大量繁杂的日常事务性工作,不经意忽略了对市场发展急待解决的根本的监管制度建设。为了尽快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

滞后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1.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2.投资者诉讼机制。投资者可以通过集团诉讼等方式,对作出虚假信息披露的公司提起诉讼,并且比较容易获得相应的赔偿。

3.投资者赔偿机制。国外的证券市场通常设有赔偿基金: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入市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构建防范系统风险的缓冲机制,由市场风险引起的损失可以得到有效的赔偿。目前,我国的投资者教育机制刚刚起步,投资者诉讼机制和赔偿机制还未真正建立并发挥作用。

三、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建议

第一,解决我国证券市场的问题必须具备一个基本的外部环境,即已上市的或将要上市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必须转化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主体,它们不能仅仅将证券市场作为融资的工具。由于证券监管机构没有合法的理由介入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因此依靠证券监管机构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水平不现实。

第二,我国证券监管机构必须回归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立场。证券监管机构发展市场的职能应该限于宏观层面,而微观层面的职能必须剥离,这样才能使投资者保护职能真正得以发挥。其发展市场的微观层面职能则交由证券交易所通过合约和自律规则行使。

第三,必须对我国政府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合理确认证券市场监管机构与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法律地位,使证券监管机构切实履行公共管理职责。

第四,必须确立合理的证券监管机构内部组织架构。我国受制于宪法,无法赋予证券监管机构更大的独立性。但是,证券监管机构实行真正意义的委员会制是可行的,而不是名义上的委员会制。

第五,明确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的法律关系。新《证券法》对于证券监管机构与证券交易所的职能划分仍然是不合理的,没有对证券交易所的法律地位给予合理的确认。应当把交易所定位为法人企业性质或者第三部门,并推动证券交易所之间展开竞争。

第六,推动立法和司法的发展。完善的法律、相对“积极”的司法有助于证券市场纠纷的解决,减轻证券监管机构的压力。

总之,中国证券市场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国家为实现其效用最大化,比较该制度安排的收益与成本后,从制度安排集合中挑选出来的,其实质是解决渐进改革中出现的新的制度不平衡。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证券市场相比较,中国证券市场具有外生性,这种外生性证券市场存在制度缺陷。中国证券市场是渐进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存在的问题是改革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加之,证券市场“泡沫”机制所产生的风险,使得中国的证券市场极为复杂,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中国证券市场主要功能是“为国有经济融资”服务,并进一步分析得出“为国有经济融资”与“证券市场风险控制”间的矛盾具有不可克服性,从而得出证券市场的监管困境根源在于其制度缺陷,所谓的监管失措只是监管当局的无奈之举。中国证券市场的问题不能单纯的依靠“加强监管,提高监管水平”来解决。在转轨经济中,监管当局是有所作为的,可以在证券市场的制度重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戴圆晨.股市泡沫生成机理以及大辩论引发的深层思考——兼论股市运行扭曲及庄股情结.经济研究,2001.

[2]黄少安.制度变迁主体角色转换假说及其对中国制度变革的解释——兼评杨瑞龙的“中间扩散型假说”和“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9.

[3]青木昌彦,钱颖一.转轨经济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人控制和银行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3

关键词:证券发行核准制注册制 

证券发行作为发行人的一项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自由的,证券发行不具有任意性,因为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两类市场主体之间往往经济实力强弱十分悬殊,在交易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秩序,国家以社会本位出发,制定法律,建立相关行政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手段,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序,将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列为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证券发行的准入制度,此即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所谓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一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发行活动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总称。由于各国证券管理体制以及监管机构理念不同,根据发行人是否受实质条件的限制,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申请的审查原则与方式,以及发行申请生效的确定原则,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以下分述之。 

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注册制 

(一)注册制的含义

注册制,又称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主义,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应当而且只需依法全面,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地披露,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不负有实质审查义务,不对证券自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而仅审查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行人公开和申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以停止命令阻止注册生效者,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 

(二)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 

注册制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等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制度基础是高度发达的自治自律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证券监管制度中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监管机构只能对其是否符合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做出判断,而对于发行人的政权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实质性问题,应由投资者自行判断。证券发行只受信息公开制度的约束,投资者依据公开的信息做出选择,风险自负,在尽量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如果发行人违反信息公开义务和注册制度,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人承担法律责任。注册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像商品市场一样,只要将产品信息真实全面的公开,至于产品能否卖出去,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去,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 

(三)对注册制的评价 

注册制的优点主要是:1.简化审核程序,减轻主管机关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2.节省募捐资金时间,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及时募集到所需资金,获取发展机会;3促使投资者提高投资判断力,提高市场整体水平,减少对政府的依赖;4.充分体现证券市场所要求的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 

但注册制也有弊端:1.注册制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性,过分的依赖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也会使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受到破坏;2.由于注册制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假设投资者能自由获取有关证券的信息,并自主决定投资,这不能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保护;3.发行手续简便使得证券监管机构可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企业也进入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证券市场的安全。 

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核准制 

(一)核准制的含义 

核准制,又称实质审查主义或实质管理原则,是指发行人不仅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将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予以充分披露,而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实质条件,证券发行人只有在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核准后才能发行证券;证券监管机构不仅审查发行人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审查,发行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发行申请将被否决。 

(二)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 

核准制的代表是欧洲大陆多数国家,美国部分州,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采取此种审核制度。核准制以实质管理原则作为理论基础,是国家干预在证券监管的集中体现,国家希望通过政府设置的特定机构加强对证券市场入口的把关,以法定的条件衡量和审查发行人是否具备发行证券的资格,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申请人均可发行证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行为者的行为自由,排除公众投资者的自由选择权,以制度上的硬性约束,寻求法律上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机关法律经常通过严格的规则和固定的程序阻碍经济活动,但是其基本上是对经济活动提供了可预见性的保障措施,以精微的形式保证合理的预算。因此,核准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质量差的公司排除在证券公开发行之外。实践上,新兴市场在证券发行上市监管方面往往倾向于采取核准制,其主要意图是:通过政府干预的加强,运用实质性的管理增强证券市场的进入限制,弥补相对薄弱的法律环境和投资者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所产生的监管不足,因为注册制的强制性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和事后对发行欺诈的严厉处罚不足以规范新兴的证券市场,而政府培育证券市场的强烈意识要求政府不仅是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同时又是“监护者”,力求通过事前干预,将质量差的公司拒于证券市场之外,以降低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三)对核准制的评价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4

摘要证券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筹集资金和调整股权结构为目的做成证券并交付相对人的法律行为。各国对证券发行的审核制度主要有两种做法:注册制和核准制,我国《证券法》确立的是核准制。核准制是我国证券市场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产物,带有相当的行政色彩,在提高发行公司质量,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同时,存在问题。鉴于此,本文拟从注册制和核准制两种模式的基本理念及优点与不足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总结分析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对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改革的方向及完善优化提出建议,以期对我国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发展有所裨益。关键词证券发行核准制注册制证券发行作为发行人的一项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自由的,证券发行不具有任意性,因为证券发行人与投资者两类市场主体之间往往经济实力强弱十分悬殊,在交易过程中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主体,为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良好秩序,国家以社会本位出发,制定法律,建立相关行政机构,对证券市场实施监管手段,以国家强制力来保障证券市场的公平,公正,有序,将证券发行的法律监管列为证券监管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完善证券发行的准入制度,此即为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所谓证券发行审核制度是一国证券监管机构对于证券发行活动进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的总称。由于各国证券管理体制以及监管机构理念不同,根据发行人是否受实质条件的限制,证券监管机构对发行申请的审查原则与方式,以及发行申请生效的确定原则,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可分为两种:注册制和核准制,以下分述之。一、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注册制(一)注册制的含义注册制,又称申报制,登记制,公开主义或形式主义,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应当而且只需依法全面,准确地将投资者作出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资料予以充分完全地披露,向证券监管机构申报;证券监管机构不负有实质审查义务,不对证券自身的价值做出任何判断,而仅审查信息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发行人公开和申报有关信息材料后,证券监管机构未提出补充或修订意见或未以停止命令阻止注册生效者,即视为已依法注册,发行人即可发行证券。(二)证券发行注册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注册制的代表是美国和日本等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制度基础是高度发达的自治自律的市场经济,其理论基础是,证券监管制度中的信息披露制度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监管机构只能对其是否符合信息披露制度的要求做出判断,而对于发行人的政权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等实质性问题,应由投资者自行判断。证券发行只受信息公开制度的约束,投资者依据公开的信息做出选择,风险自负,在尽量减少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前提下,保护公众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但如果发行人违反信息公开义务和注册制度,投资者有权要求发行人承担法律责任。注册制的市场化程度较高,像商品市场一样,只要将产品信息真实全面的公开,至于产品能否卖出去,以什么样的价格卖出去,完全由市场需求决定。(三)对注册制的评价注册制的优点主要是:1.简化审核程序,减轻主管机关的负担,提高工作效率;2.节省募捐资金时间,有利于具有发展潜力和风险性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及时募集到所需资金,获取发展机会;3促使投资者提高投资判断力,提高市场整体水平,减少对政府的依赖;4.充分体现证券市场所要求的公开原则、公正原则、公平原则。但注册制也有弊端:1.注册制强调的是信息的真实性,过分的依赖公开信息披露制度也会使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受到破坏;2.由于注册制建立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这一理论假设投资者能自由获取有关证券的信息,并自主决定投资,这不能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充分保护;3.发行手续简便使得证券监管机构可能放任一些质量较差的企业也进入证券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威胁证券市场的安全。二、证券发行审核制度中的核准制(一)核准制的含义核准制,又称实质审查主义或实质管理原则,是指发行人不仅要依法全面,准确,及时地将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所需要重要信息予以充分披露,而且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实质条件,证券发行人只有在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核准后才能发行证券;证券监管机构不仅审查发行人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且对证券的投资价值进行实质性审查,发行人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否则发行申请将被否决。(二)证券发行核准制的制度基础和理论基础核准制的代表是欧洲大陆多数国家,美国部分州,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也采取此种审核制度。核准制以实质管理原则作为理论基础,是国家干预在证券监管的集中体现,国家希望通过政府设置的特定机构加强对证券市场入口的把关,以法定的条件衡量和审查发行人是否具备发行证券的资格,只要具备了这些条件,申请人均可发行证券,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排除行为者的行为自由,排除公众投资者的自由选择权,以制度上的硬性约束,寻求法律上的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机关法律经常通过严格的规则和固定的程序阻碍经济活动,但是其基本上是对经济活动提供了可预见性的保障措施,以精微的形式保证合理的预算。因此,核准制是国家以法律的形式,将质量差的公司排除在证券公开发行之外。实践上,新兴市场在证券发行上市监管方面往往倾向于采取核准制,其主要意图是:通过政府干预的加强,运用实质性的管理增强证券市场的进入限制,弥补相对薄弱的法律环境和投资者素质有待提高等因素所产生的监管不足,因为注册制的强制性信息公开披露制度和事后对发行欺诈的严厉处罚不足以规范新兴的证券市场,而政府培育证券市场的强烈意识要求政府不仅是证券市场的“监管者”,同时又是“监护者”,力求通过事前干预,将质量差的公司拒于证券市场之外,以降低证券市场的整体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对核准制的评价核准制的主要优点是:1.对拟发行的证券进行实质上和形式上的双重审查,获准发行的证券投资价值有一定的保障;2.有利于防止不良证券进入市场,损害投资者利益;3.提高证券市场的整体质量水平,保持证券市场的较高品质信用,从而稳定证券市场秩序。对于新兴市场而言,核准制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为新兴市场往往存在机制不完善,中介机构发育不成熟等问题,通过政府对证券市场的实质控制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证券市场的动荡,更有力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但核准制也非尽善尽美,其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1.主管机关负荷过重,在证券发行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证券质量存在问题;2.容易造成投资者对监管机构形成依赖心理,不利于培养成熟的投资人群;3.不利于发展新兴事业,具有潜力和风险性较高的公司可能因一时不具备较高的发行条件而被排斥在外;4.以牺牲证券市场的效率为代价,证券市场是为了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产生,其重要衡量标准是效率,而实质性审查可能旷日持久,影响市场的运作效率。三、我国的证券发行核准制度(一)对我国现行证券发行核准制度的评价注册制和核准制虽各有利弊,但在体现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以及效率性方面,注册制更有优势。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应采取何种制度,在《证券法》制定的过程中就被广泛关注,注册制、核准制、注册制与核准制相结合、审批核准制等不同的观点都有其支持者,一个国家(地区)采取何种发行审核制度,既受到当地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的制约,又与本地的经济体制及其遵循的经济思想有关,从本质上说是国家管理经济,调控市场,贯彻国家货币金融政策的重要手段。必须承认的是,目前在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完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国家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实行核准制实为明智之举,加之我国证券市场的法律,财力,会计,资产评估制度尚未成熟,投资者对审核机构的审核结果报有较强的依赖心理等因素使得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难以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因此,《证券法》规定我国采取核准制是符合我国当前以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实际的。但随着中国股市的规模发展和日益成熟,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在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大背景下,面对国际证券市场的强力竞争,核准制这种效率低下,不利于市场资源有效合理配置的证券发行审核制度,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从长远来看,证券发行核准制“从本质上和严格性上来说是审批制到注册制的一个过渡性选择”(二)对我国证券发行审核制度的改革建议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国家,必须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大力加强市场环境的基础性建设。第一,建立健全证券发行市场的民事赔偿制度。近几年来,频繁发生于我国的各类上市公司造假案,导致大批中小投资者深受其害,证券发行市场民事赔偿制度应是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最有效的法律手段。鉴于此,应尽快建立以下制度:a.建立证券发行公司和证券服务机构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等相关经济主体风险保证金制度,赔偿和补偿基金制度;b.建立相关经济主体的董事,监事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责任保险制度和忠诚保险制度;c.建立行政罚款回拨制度,确立民事赔偿优先的原则。第二,修订证券发行审核委员会和证监会的相关责任规则:1.为了体现证监会对发审委委员聘任的严肃性,科学性以及保证发身委员会委员发表意见的独立性,建议将其解聘条件修改为:或严重违反法律法规,需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或本人提出辞职申请,否则发审委委员在聘期内不得被解职。2.加大对发审委委员违法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并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3.我国当前核准制下的民事责任之规定了发行人和中介机构的连带责任,证监会不需要负任何民事责任,仅规定了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导致证监会的权力与责任不相称,笔者建议,应建立证监会因工作失误致使不良证券发行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民事责任制度。4.开展投资者教育,不断提高投资者的素质。为了防止投资者产生对政府和准得过分依赖心理,证监会各个派出机构应当负责组织实施,并监督,指导辖区内的证券公司积极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必要的法律手段和宣传媒介告知公众,证券监管机构的审核制保证申请者申请时符合法定发行条件,发行权的授予,并不意味着审核机构担保证券投资风险,另外,也应注意对广大投资者普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宣传证券市场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进行正确的投资理念教育,帮助投资者明确认识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等。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5

证券欺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国1993年的《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方法》采用了广义列举式规定,称证券欺诈行为包括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的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欺诈客户、虚假陈述等行为。狭义的证券欺诈是指在证券发行、证券交易以及相关活动中违背证券市场的公开性原则,通过隐匿重要事实,或者故意做出不实的、严重误导的或有重大遗漏的虚假陈述,使投资者产生错误认识并做出一定的行为,从而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即主要指虚假陈述。例如在国内2000年查出的大量的证券欺诈案件,有大庆联谊、山东海龙,2001年的通海高科,银广厦,2005年的金荔科技、山东巨力等等;就像美国这样的成熟资本市场在2002年相继出现了安然(enron)事件、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事件和施乐公司(Xerox)事件等等。本文研究狭义的证券欺诈行为,即在证券监管失灵的条件下,上市公司在发行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所发生的欺诈行为。

证券欺诈行为一般由于客观上的证券市场监管力度薄弱和主观上发行上市公司的机会主义意愿增强所致,本文采用经济学模型分析的方法研究证券监管失灵和虚假陈述欺诈行为的原因以及追求欺诈获利率的动态结果。

一、证券监管失灵的原因及经济学分析

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一个完善而有效的市场。现实中的市场,包括证券市场,存在着大量最终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市场失灵问题,使市场功能不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为证券市场中的政府对其进行监管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说,一、如果没有监管,市场自身不可能克服失灵的现象;二、失灵现象的后果是严重的,它是导致证券市场功能失效,损害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的直接原因所在。

证券监管需要付出成本。从交易费用成本理论来理解,正是由于管制成本过高而使得某些管制措施无法实现。证券监管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证券监管的运行成本,包括证券监管体系中的各方主体为实施和遵循各种监管制度、法规、政策而耗费的经济资源。间接成本是指某一项监管制度安排在某些方面提高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的同时,又在其他某些方面造成了证券市场效率和公平的损害。由于存在监管成本,在追求理想的监管目标时必须考虑其因素,因此可以说在贯彻实施监管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可能大于实现监管目标后的收益,或者说以更小的监管成本不能对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进行有力的查处,最终导致监管失灵,从而丧失对证券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监管部门的处罚手段来看可以增加欺诈者的成本,使之大于欺诈行为的预期收益,引入两个变量即惩罚量和惩罚率,其之间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直线mn表示整个证券市场监管成本,曲线、和是三条无差异曲线,由不同的惩罚量和惩罚率的点组合而成,三条无差异曲线的效用分别是。但是在mn一定的监管成本约束下,o点是mn与曲线的切点。这一点代表了在整个证券市场中以最小的监管成本实现了确定程度的威慑效应,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当然,我们可以看出,o点是一种理想状态。但是可以不断的趋向它。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mn直线与

有两个交点,说明实现预期的监管目标而耗费的监管成本过大;而mn直线与无任何交点,说明所耗费的证券监管成本过小,以致不能实现预期的监管目标。这两种情况就是典型的证券监管失灵现象。

二、证券欺诈上市的经济学分析

1.欺诈上市的原因

股份公司的上市资格在中国是一种价值很高的稀缺资源。证券发行价格水平的决定,受制于根据发行主体的过去和现在的基本面情况产生的对其未来状况(风险和收益两个方面的)预期。发行者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的描述将成为投资者决策的依据,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证券发行价格水平的高低。因为公司的市场投资者非常分散,他们对信息的可靠程度进行甄别的成本相当高昂,使得分散的个别投资者难于去对发行人提供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进行调查核实。所以发行者从机会主义的立场出发,向市场提供与其真实情况不相符合的信息――包括虚假信息、对重大事项有意无意的遗漏等等。使投资者对发行证券的价值作出错误的判断,造成其证券的定价偏高,或者远离于合理的定价水平。等到虚假信息和重大遗漏信息逐渐暴露以后,股价可能大大跌落,远远低于其发行的价格,使市场上的投资者利润受损,而公司及原有的股东从发行的过高的定价中获益。当然从证券监管失灵条件下去看,发行主体及其主管部门乃至是所在的地方政府有着强烈的争夺上市资格的冲动,甚至忽视上市条件,在利益的诱惑下,一些不诚实的公司通过欺诈上市来获取社会资金。如表1所示。

在某一时点上,实施欺诈行为的公司对它们所带来的获利程度的判断应该呈正态分布,即证券市场上的欺诈公司在某一时点上对施诈所获利润的判断会在某一数值上较为集中。某一时点时一个随机过程,取决于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证券监管的力度和投资者对证券投资的热度在这一数值上施诈公司的数目最大,判断高出这一数值的投资者和低于这一数值的施诈公司的比例随他们的判断偏离这一数值的幅度加大而逐渐减少。从图3中横轴代表施诈内在的获利率,纵轴为每一内在的获利率所对应的施诈公司的比例,作出内在获利率等于R。判断的投资者数目最多,小于的因为获利率小于预期,因此比例就小。同样如果获利率大于将意味着面临被证券监管部门查处的高风险。因此施诈的比例也小。可以假设两边施诈公司的分布是对称的,这样可以认为是施诈公司对证券市场中的施诈获利率的代表值。当证券市场中判断预期内在施诈获利率大于而被证券监管部门进行查处给予重罚的公司将进行以小于或等于的施诈获利率所对应的欺诈活动,从而将会推动施诈的内在获利率的上升。而判断预期内在施诈获利率小于的公司将可能加快进行大于或等于的施诈获利率所对应的欺诈活动,从而也会推动施诈内在获利率的下降。可以看出当预期发生乐观变化时分布曲线将会右移,增大,施诈获利率上升。当预期发生悲观变化时分布曲线将会左移,下降,施诈获利率下降。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6

关键词:创业板;退市制度;评析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109-02

一、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

1.上市公司退市的内涵

上市公司退市,又称为终止上市,俗称“摘牌”。关于退市的概念存在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上市公司退市包括了上市公司因企业破产等原因完全丧失市场主体资格,公司消灭等多种情形,而狭义的上市公司退市则仅指上市公司证券因各种原因不再在特定的证券交易市场挂牌交易,从而退出特定证券交易市场的法律行为。如无特别指出,本文所指的上市公司退市为狭义的上市公司退市。

2.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性质再探讨

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定性,学界存在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的退市行为和上市公司上市行为同为一种契约行为,均为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作为平等法律主体而达成契约,并由契约约束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上市和退市过程均存在浓厚的公法干预色彩,尤其是上市公司退市的退市程序在中国由行政主导,应将其定性为行政许可。对于这两种观点,笔者尝试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特征和证券法律责任两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上市公司退市作为一项完整的法律制度,同其他证券法律制度相比,具有以下法律特征:第一,退市是上市公司违反上市协议所面临的法律后果,上市协议作为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所的权利义务载体,一旦上市公司触发了上市协议所订立的退市条件,上市公司则必须退市。第二,退市是对上市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上市公司退市是剥夺上市公司证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资格,是对上市公司此项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1]。第三,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由实体规范和程序规范构成,上市公司退市除了相关的实体性退市标准外,还包含了退市程序方面的内容[2]212。

其次,证券法律责任是指与证券和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直接相关的法律责任。证券法律责任在法律责任形式上分为:证券民事法律责任、证券行政法律责任和证券刑事法律责任。证券民事法律责任是指证券民事法律关系主体违反了相关民事法律规定而应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证券违约责任、证券缔约过失责任和证券侵权责任。证券行政责任是指证券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在证券发行、交易及相关活动中,实施了破坏证券市场秩序但尚未构成犯罪的行为,依法应当承担的否定性法律后果。证券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行政处分、行政处罚和证券市场禁入。证券刑事责任是指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证券犯罪行为人应承担的、由司法机关代表国家强制其接收到否定性法律评价和制裁。

再次,从上市公司退市的法律特征来看,上市公司退市是证券交易所根据其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上市协议剥夺上市公司上市交易资格,对上市公司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限制。上市公司退市主要是一种根据双方协议而为之的契约行为,但另一方面,虽然新《证券法》明确赋予证券交易对于上市公司退市的决定权,但由于“妥善行使权限”标准的约束和证监会强势的行政监督,使得证券交易所缺乏应有的自[3],上市公司退市具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

最后,从上市公司退市承担的证券法律责任来看,上市公司退市主要是承担证券违约责任,上市公司因违反上市协议而承担违约责任不得已退市。上市公司与证券交易所为平等地位的民事法律主体,双方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签订的上市协议具有契约的效力,上市公司退市是上市公司因违反契约义务而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而有学者认为,上市公司退市的过程是证券行政监督管理部门强势的行政监督下进行的,是证券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上市资格的剥夺,具有行政处罚的色彩。对于这一点,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周友苏教授明确指出“《证券法》第55条、56条60条61条和70条规定的暂停或终止上市交易只能是自律性处罚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的内容”。

因此,笔者认为,上市公司退市是上市公司履行契约义务,承担上市公司证券民事责任的契约行为,而不是一种行政许可行为。

二、成熟的创业板市场退市制度的特征

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发展并成熟于美国[2]213。通过对比分析,笔者认为,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呼应,具有一致性

在成熟的证券市场,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一致是上市公司退市渠道畅通的前提和保障。创业板尤其如此,创业板上市门槛相对主板市场普遍较低,如果没有与之相对应的退市标准和相应的退出渠道,则不利于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以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为例,纳斯达克市场规定,上市条件分为初始上市标准和持续上市标准,且后者与前者是相对应的,只有符合初始上市标准的公司才能上市。上市以后,由于上市公司的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不一定始终保持初始状态,但起码应符合一个最低的要求,即所谓的持续上市标准,否则将会被纳斯达克摘牌[1]。与纳斯达克市场相似,大多成熟的证券市场的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的规定相一致。

2.退市标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的科学结合

美国纳斯达克市场(naSDaQ)、英国创业板市场(aim)、日本佳斯达克市场(JaSDaQ)等成熟创业板市场规定的退市标准大多包括公众股东数量及持股量、股票交易量等数量标准和违反上市协议、不履行信息披露义务等非数量标准,即定性标准。这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退市标准,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3.严密合理的退市程序

退市程序是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重要一环,退市程序集中反映了证券交易所监管理念的实施过程,因此,成熟的创业板市场大多具有严密合理又具有操作性的退市程序。主要体现在:第一,退市程序实行交易所集中管理和分层次决策相结合。上市公司的退市程序在上市规则中决定,由证券交易所集中管理。同时,建立了负责审核退市的各个程序的专门机构,分层决策。第二,严格管理与缓冲执行相结合。创业板市场在严格执行退市标准的同时,为了减少市场随机因素对退市决定的影响,增加投资者的选择机会,降低投资者的选择机会,降低投资者的损失,往往采取缓冲执行的方式,为上市公司提供一段时间用于自我补救[4]。

4.多层次的证券市场建设

成熟的证券市场的创业板大多存在多层次的证券市场,不但存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即通常所说的发行市场和交易市场。一般还存在三级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创业板上市公司退市后,可以转向次级市场即第三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otC市场)继续交易。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一级市场、二级市场、次级市场或场外交易市场组成的多层次证券市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的成熟与成功经验在于,给予退市公司继续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和机会,不但减轻了投资者承担的投资风险,最大程度上减少投资者的损失,也为退市的上市公司的继续发展提供机会和空间。

三、我国创业板退市制度评析

2012年4月2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从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来看,主要是将新的创业板退市方案落实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整体来看,本次推出的创业板退市规则有以下几方面发展进步。

1.在退市标准设计上,退市标准与上市标准相呼应。《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规则》从上市公司净资产、股东数、净利润、遵纪守法等方面规定了创业板退市标准,这与创业板退市标准遥相呼应。在保留原有退市标准的基础上,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改,并新增了“公开谴责”和“股价低于股票面值”等两个退市标准。与创业板低门槛的上市标准相呼应,创业板退市规则更加严格和丰富。有利于有效化解创业板ipo(首次公开募股)高发行价、高市盈率、高募资金额的“三高”现象,有效遏制资本炒作,提升证券市场资源配置功能。

2.注重定性化的退市标准。新的创业板退市标准,在更加多元化、市场化、定量化以及对称化之外,更加注重定性化的退市标准。不但新增了“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定性化标准,而且修改了上市公司违反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的退市标准,并增加规定了对于财务造假的追溯调整权,大大提高了上市公司造假的成本和风险,使得“有财无德”的上市公司退市风险大增,也有利于净化我国证券市场环境。

3.投资者“买者自负”意识的建立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相结合。长期以来,我国部分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监管层面出于社会稳定等方面原因的考虑,我国证券市场退市制度也形同虚设,证券市场基本是一个“有进无出”的局面。随着本次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出台和逐步落实,不但有利于形成一个“有进有出、动态平衡”的创业板市场,而且对于我国投资者风险意识提高和“买者自负”意识的建立不无裨益。同时,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通过强化退市风险信息披露,最大程度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4.完善多层次证券市场。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明确规定了三十个交易日的退市整理期和上市公司退市后进入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两个制度。这一规定有利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给予退市公司投资者转让股票和减少损失提供了途径,对于退市公司也是有益的缓冲,更是对我国场外市场建设和多层次证券市场建设的有益尝试。

同时,我们应看到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创业板市场是新兴的市场,尚处在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存在诸如上市公司退市程序行政化,不易操作、证券市场监管体制行政性过强,自律性过弱、投资者利益的法律保护薄弱等问题。这些问题是证券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待在我国证券市场近一步发展过程中解决。

参考文献:

[1]夏军.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

[2]周友苏.新证券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内幕交易股市文化日本法文化立法体系的反思

内幕交易,又称证券内幕交易、内部交易、知情人交易等,根据我国《证券法》第73条、76条,以及《刑法》180条的规定,可以试将内幕交易定义为: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之前,利用此内幕信息买入或卖出该证券,或泄露该信息,或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从而从中获取更多利润或减少损失以至对其他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内幕交易行为会使广大中小投资者在获取信息的时间上发生滞后,从而处于不利地位,极大地增加了中小投资者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内幕交易既违反了《证券法》“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又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信心,进而影响成交量,损害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各国普遍主张用法律来禁止内幕交易。我国相较于证券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证券市场的内幕交易现象还是比较突出的。日本的证券市场规模现占亚洲的第一位,不过殊不知由于日本1948年颁布的《证券交易法》中并没有直接明确关于内幕交易的法律规定,日本曾被美国投资者批判为“内幕交易者的天堂”。但日本近十年来在证券法领域,对证券市场最发达的美国、欧盟等地的金融立法制度兼容并蓄,对原1988年的证券法做了大幅修正并于2007年9月30日开始实施新的《金融商品交易法》。对于防止内幕交易的发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众所周知,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又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学习和借鉴日本对美国、欧盟金融证券法制移植的经验对我国治理内幕交易、更好的发展金融证券市场都有着深刻的意义。本文除了对中日内幕交易发展状况加以简单比较外,主要从法文化的角度反思中国对于治理内幕交易的进路。

一、中日两国内幕交易的发展

(一)中国

我国证券市场的真正发展是近20年的事,准确的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产物。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证券市场发展时间相比,我国的证券市场的发展时间实在不长。但若从数额上比较,中国的内幕交易案件与证券市场发达的美国、英国等比却毫不逊色。吴志攀教授也认为,中国股市中存在的与内部交易有关的违法案件高达80%左右。由此可见,内幕交易的情况在我国证券市场内表现突出,也很严重。虽然涉及内幕交易的案件很多,但是截止到2007年,我国证监会明确以“内幕交易”为名义处罚的案件仅有12起。笔者认为内幕交易频发但处罚案件少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首先,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较多。很多内幕交易发生在企业的兼并重组过程中。由于我国长时期处于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在当前经济新兴+转轨的背景下,很多企业的兼并重组是在政府行政的干预下进行并完成的。但由于相关法律的不完善,没有将地方政府官员列入知情人名单里,这就使信息的封锁存在漏洞和隐患,导致了虽然发生了内幕交易却不能将泄漏信息之人给予法律制裁的情况发生。其次,对治理内幕交易等违法行为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监管力度不够、惩处力度不够。从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至今,我国证券市场在短短20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地区性市场快速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全国性市场,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程。而证券市场又是发展极为快速的行业,所以相关法律体系跟不上证券市场发展的进程也是在所难免的。最后,中国不健康的股市文化导致人们对于内幕交易持着的“合理存在”的不正确观念。

(二)日本

事实上,日本1948年的《证券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关于内幕交易的法律条文。其原因很可能是因为日本在内幕交易的问题上深受德国法学影响,认为内幕交易在法律上并无可责难的理由。而从经济学角度看,内幕交易可以提升市场的效率、激励内幕人员积极创造更多的具有价值的信息,从中获取的利益也是对内幕人员进行信息创造的一种合理补偿。因此,日本曾一度被美国的投资者成为“内部交易者的天堂”。后迫于国际上的压力日本于1988年对其证券法进行了修改,不过对内幕交易的法律条文规定的较为暧昧,使内幕交易有空可钻。后来日本于1998年再次对《证券法》进行了修改,不过在内幕交易的规制方面依然没有什么进展。但日本的内幕交易的发生却不像我国这样猖獗。时至今日,日本被查处的内幕交易犯罪案件也很少。究其原因,除了日本建立了完善的、适合本土情况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自律组织、政府和司法机构“三位一体”的监管能够有效减少并打击内幕交易外,日本证券交易的软环境即诚信的社会文化也是内幕交易难以滋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从文化的角度看中日两国的内幕交易

日本的投资者对以内幕交易为手段获取暴利是深恶痛绝的。因为这极大的破坏了商业中交易公平、诚信的原则。在日本有学者关于以内幕交易为名在法律上的定罪情况的这样一段描述:“(日本)尽管在立法上试图扩大民事责任,但目前还没有根据证券交易法的规定提起损害赔偿之诉。这个原因还是个谜。也许是投资者漠不关心的结果,他们毫不怀疑的信任要约的公正性……”至今,日本被查处的内幕交易案件都很少。这其实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出日本的证券交易市场中诚信原则实行的很好,因为他们相信交易是在公正、诚信的基础上完成的。(并不是说日本不存在内幕交易,只是与我国比较)而公正原则、诚实信用原则都是证券交易法的重要原则,也是保障证券交易市场健康发展和减少内幕交易的重要推手。

反观我国在证券交易中的诚信原则的落实情况并不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部分人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过份的看重金钱,甚至为了金钱不惜一切手段,铤而走险从事违法活动,导致社会对诚信的认知度不断下滑。在证券交易市场中滋生这种不诚信的现象,必然导致内幕交易频发。因为在证券买卖中,信息就是财富,谁先获得准确的信息,谁就最有可能获得更高的利益或者减轻损失。内幕人员不顾诚实信用原则,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买卖信息或操纵股市,严重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对其他投资者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所以,在证券市场乃至全社会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诚信体系刻不容缓。另一方面,我国不健康的股市交易文化也为内幕交易的滋生培养了温床。中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性、风险性和功利性表现十分突出,那么股市文化赖以依存的制度基础缺失,必然导致投资者投资理念与投资行为扭曲,难以形成健康的股市文化。对于很多股民而言,都恨不得自己也能有个内幕信息,借此大赚一把。为何会形成这样的股市文化,这其实也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分不开的。内幕交易行为在民众的价值观判断中不像杀人、放火、抢劫这样具有明显的有悖于传统道德的犯罪行为。这种宽容优势犯罪的文化心理,减轻、淡漠了从事内幕交易行为人的内疚感和罪恶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儒家讲“义”,也就是说做人要讲义气,要为朋友两肋插刀,于是有人出于面子,为朋友不讲原则、不讲规则、甚至不讲法律。对于有可能掌握某只股票内幕信息的人,周围的亲戚、朋友都知道,于是都会有意无意地向其打听内幕消息,这些掌握内幕信息的人碍于情面,也怕事后亲戚朋友埋怨,就把内幕信息泄露了。这样的事情一多,大家认为内幕交易是普遍现象也就不以为意了,正所谓法不责众,于是更加忽略了法律对内幕交易的禁止规定。笔者认为,想要改变国人这种传统的思想是很难的,在治理内幕交易上,只有从法律宣传上使投资者清醒意识到内幕交易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完善证券法律体系、加大违法成本和打击力度才能让国人向正确的股市文化方向前行。

综上所述,构建良好的诚信体系和健康的股市文化软环境对治理内幕交易是必不可少的。

三、从日本的信息披露制度看日本法文化

信息披露制度是日本证券法制的核心制度,整个日本证券法制的演进史基本上是以其信息披露制度为中心的变革史。对原证券法修改后于2006年实施的《金融商品交易法》,体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基本理念与制度的重大改革,实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公正化与透明化。信息披露制度亦成为金商法的第二支柱。信息披露制度的改革也很好的体现了日本的法文化精神:和魂洋才。日本在新的信息披露制度确立过程中,对美国、欧盟的证券金融法制兼容并蓄,吸收其合理的制度框架,在具体内容上则根据本国情况,因地因时制宜,合理地实现相关制度的本土化。可以说,日本在法律移植的过程中,一直秉承着“和魂洋才”的理念,对先进法律制度都是加以本土化,而不是原样照搬,食洋不化。

说到日本“和魂洋才”这一文化精神,可以追溯到日本德川幕府时期。十六世纪,当日本与西方国家开始接触时,它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产生自卑情绪。当然这种自卑情绪不是偶然的。由于中日两国文化上的不同在五、六世纪时最为悬殊,当时日本最初意识到中国的存在,它本身仍处在野蛮阶段,为了生存,防御性的民族主义和自卑感也就见怪不怪了。因为这种自卑感,后来在西方先进文化的压迫下导致了德川幕府采取了一项锁国政策。德川时期末年,当任何进一步的锁国变得显然不可能的时候,出现了一股民族主义的浪潮。日本国民完全改变了行动的方向,开始全力以赴去获取西方的技术。中国的官僚机构是由那些精通中国古典文学的人和擅长诗文的人组成的,而日本的武士则对武器感兴趣。因而也就对科学技术感兴趣。两国也许都是孔子的门徒。但是,中国的官僚呆头呆脑的反对西方的科学,而日本的政府,从德川幕府直到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政府,却显示出对获取这种科学的热情渴望。西方资本主义的动力在于个人对自由的追求,而在日本,正是为了消除日本与西方之间存在的军事与科学技术上的差距,才开始了一场学习的急行军。但他们在学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并没有完全舍弃自己的传统,而是保留那些适合自己的或改造成适应本土化的形式以强大自己。这样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日本人。直到今日,他们对先进的科学文化也保持着同样的态度,甚至练就的更加炉火纯青。在对法的移植上也保持着这样的态度:“始终以一种好奇和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事物,并不害怕它们对固有观念的冲击,想法是主动抛弃掉自己不合时宜的内容,让外来法与本国法和谐地共存于一个体系中,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融进本国传统法文化中,成为自己东西。”我们不能不承认,日本这种移植法的精神和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带着这样的法文化精神理念,对我国在内幕交易的立法体系上应该做一个反思。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8

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随着股份有限公司这一企业形态的盛行,证券已成为私人财产的一种重要形式,证券市场为其提供了迅捷变现的场所,间接地促进了个人财富流入企业。同时,证券市场作为国家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所具有的沟通国民储蓄与企业资金的资本形成功能,是国家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支柱。可见,证券市场的存在对现代资本经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是证券市场是以证券这种特殊的商品作为交易对象的。证券商品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特点在于,证券商品的品质在交易前是无法勘察的,也不同于“经验”商品,即通过使用来揭示其内在品质的商品。它是一种“信任”商品,即其商品的内在品质要通过出售者提供的信息方能揭示。“因为证券本身并无实质的经济价值,它只是远离实际投资、生产和消费的价值符号,其价格不过是对资本未来收益的货币折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这种特性使得证券投资人对于证券价值的判断,必须依赖于发行人所提供的信息。这就是证券市场与其它产品劳务市场的不同。证券市场作为虚拟资本运行的特殊市场,必然产生最集中地汇集各种信息的客观要求,通过信息波动价格产生波动。在证券市场,信息如灯标对于夜航者,指引着社会资金流向各企业。但证券市场却存在信息不完全问题,这使得证券市场成为充斥着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市场,解决的办法在于消除不完全信息或不对称信息,信息的获取和对称的过程就是不确定性和风险减少的过程。

信息的不完全是指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总量上是不充分的、在交易主体之间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与客观事实存在偏差的情况,具体又可表现为信息不充分、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形。造成信息不完全的主要原因在于信息的搜寻、搜集和处理都存在成本;人的利己心(经济人偏好)会促使信息优势方人为地隐蔽或扭曲释放有关信息,从而加剧了信息的不完全性。产生经济学理论所谓的“道德风险”问题(即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信息优势方利用对方无法进行有效监督的条件,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时所做出的不利于对方的行为)。这样,虚假信息、欺诈客户等现象也就出现了。信息不完全会影响到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影响到市场均衡状态和经济效率;有损于投资者的信心,破坏证券市场博弈的首要要求——公平竞争。可见,如何建立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以维护信息公平,提高信息效率,成为确保投资者的信心与利益、实现资本优化配置的关键所在,而信息获取的公正、公开与公平,反欺诈、反操纵就应该成为该套法律制度的核心问题,这恰好是诚实信用原则在证券法中的具体体现。

二、证券法中诚信原则的内含及地位

《证券法》第四条规定,“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循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可见诚实信用是我国《证券法》的基本原则。在证券法各项基本原则中,诚信原则更强调行为人依照主观善意行事。它要求证券市场参与者应该以最大善意进行证券活动,任何人不得以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而滥用证券权利,义务人也应在诚实信用原则下,善意履行义务,不应借机损害他人的利益。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将证券法中的诚信原则表述为:在当事人从事证券活动中,应进行民事行为信息的充分披露,以谋求各方利益较量所应遵循的准则。根据该定义,我们可得出证券市场诚信须具备两个要件:(1)行为要件,指信息的披露充分,包括法律的主客观评价和道德的人性基础;(2)结果要件,指利益的较量均衡,体现出市民社会中的利益追求。所谓信息,指与证券交易有关的所有资讯,包括信息披露方的个人情况等。行为要件要求交易各方获取的信息须对称。所谓利益,这里是指适法的意思效果利益,结果要件就要求在行为要件的前提下,达到各方的选择目的,两个要件缺一不可。交易是市民社会的普遍行为,但不意味是其唯一的行为;善意只是诚信内涵的一似是而非的描述,所以,唯坚持依诚信的行为和结果两个要件判断,方可进行法律认定和实践操作;否则,将会造成法律的专制与实践的混乱。

诚信原则是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是统摄证券法全部法律规则,经过高度概括、抽象的基本准则,在证券法律规范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它贯穿于证券法始终,是证券法的基本精神的体现,是证券立法、执法、司法活动以及证券交易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证券法律规范的高度概括与抽象,在证券法各具体制度中,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

1.诚信原则具备成为证券法基本原则的品格。证券法究竟应当确定哪些基本原则,学界有过许多的争论。我们认为,若取得证券法基本原则的资格,必须具备如下的品格:第一,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整个证券法的最基本的理念,即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的权益,而诚信原则体现了证券法的这一理念及宗旨。第二,基本原则必须贯穿于整个证券法中,体现在主要的证券法律制度、规则当中,是对主要证券法律制度的高度的概括与抽象。因此,某个特定证券法领域的原则不能作为整个证券法的基本原则。英国学者麦考密克曾经指出:“原则表达了详细的法律规则和具体的法律制度的基本目的……,法律原则正是规则与价值的交汇点。原则,即观察问题、处理问题的准绳。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证券法的基本价值,是证券法的本质和特征的集中体现,是高度抽象的、最一般的民事行为规范和价值判断准则。证券法的基本原则,蕴涵着证券法调控证券活动所欲实现的目标、所欲达致的理想,集中体现了证券法区别于其他法律,尤其是行政法和经济法的特征。它贯穿于整个证券立法,确立了证券立法的价值取向,是制定证券法制度和规范的基础。比如关于信息披露原则、反内幕交易原则、反欺诈原则、反操纵市场原则等,皆是诚实信用原则的体现。第三,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非具体的规则,不能直接作为解决法律问题的依据,尤其是不能作为法官裁判案件的直接依据。反之如果能够直接作为裁判的依据,则可作为某一个法律规范中的具体原则。但不能作为证券法的基本原则。

2.诚信原则之所以成为证券法的基本原则源自于其正当性。法律原则并不以既有法律的明示为限,它的存在样态是多样的。法律原则的效力或其权威性主要不在于国家权力、强制威胁,而是立基于其内容的正当性,原则的遵守‘是公平、正义的要求,或者是其它道德层面的要求’。而诚实信用是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的前提,是交易各方共同的要求,是具有正当性的。

3.诚信原则作为证券市场的基本原则是道德层面的要求。从伦理角度看,“法律原则通常是维系社会存在的最低限度或极具共识的道德要求。法律是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和安排,同时寄寓着一定的伦理诉求。‘法律秩序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它必须达到被认为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的最低限度,任何法律秩序都是以道德的价值秩序为基础的’。”尤其是诚信原则是极具包容的法律原则,作为规则的源头,体现了证券法的意义脉络和价值追求,从伦理角度看是维系证券市场正常交易秩序的最低的道德要求,或者是应然意义上具有共识的价值,背离了诚信法则,将使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遭到根本破坏。

4.证券市场的诚信原则是《证券法》明文规定的,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稳定性。由此,诚信原则是证券法极为重要的基本原则。

三、证券法中诚信原则与“三公”原则的关系

“三公”原则指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和公正原则。公开原则要求证券市场具有充分的透明度,要实现市场信息的公开化。公平原则要求证券市场不存在歧视,参与市场的主体具有完全平等的权利。公正原则要求证券监管部门在公开、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对一切被监管对象给予公正待遇。

证券市场是产权经济的集中体现。而产权经济关系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其他一切经济关系的基础。实践与理论告诉我们,产权关系得以维系的关键是诚信,可以说产权经济是诚信经济,证券市场是诚信市场。公开、公平、公正是诚信原则的延伸,也是诚信原则的具体体现。

诚信原则与公开、公平和公正,构成证券法相互补充的共同原则。相比较而言,诚信原则强调证券市场参与者的主观态度,而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更强调证券市场行为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其中,公开原则强调证券发行人的行为状况,公正原则强调证券监管者的行为合理性,公平原则更强调交易关系的结果公平,因此,诚信原则若与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相结合,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证券法基本原则的功效。而诚信原则应当是三公原则得以实施的首要条件,是三公原则的核心和灵魂。试想.如果没有诚信作基础,那么三公原则将失去其精髓;如果公开披露的信息是虚假的,不真实的,那公开又有何意义,公平、公正也就无从谈起。

四、证券法中诚信原则的本质

根据我国一些学者的观点以及证券市场的特点,证券市场诚实信用原则的本质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诚实信用为证券市场经济活动的道德准则。诚实信用原则的目标,在于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和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在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中,诚信原则要求尊重他人利益,以对待自己事物之注意对待他人事物,保证法律关系的当事人都应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不得损人利己。当在某些情况下使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失去平衡时,应进行适当协调,使利益平衡得以恢复,由此维持一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在当事人与社会利益关系中,诚信原则要求当事人不得以自己的活动损害第三人和社会的利益,必须以符合其社会经济目的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诚实信用已成为一切市场参加者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它要求市场参加者符合于“诚实商人”的道德标准,在不损害其他竞争者、不损害社会公益和市场道德秩序的前提下,去追求自己的利益。

2.诚实信用原则为道德准则的法律化。诚实信用是市场经济活动中形成的道德准则,但被立法者规定为民商法规范之后,从而使该道德准则成为了人人必须遵守的法律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的实质在于授予法院以自由裁量权。诚实信用原则的内容极为概括抽象,其内涵与外延具有不确定性。这实质是以模糊规定或不确定规定的方式把相当大的自由裁量权交给了法官。

从法律的角度来讲,诚实信用原则体现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要履行自己的义务,这种义务包括承诺、合同以及其他方面。履行义务,从法律上讲有两个层次的概念:首先必须认真履行自己承诺的义务和合同上规定的义务,当进行交易的时候或进行投资行为的时候,应当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也就是要了解对方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以及承担法律责任来赔偿债务的能力。这两个机制的完善最重要的是要在法律上有所规定,怎样才能够更严格地去执法。举例来说,过去证券市场上由于招股说明书的虚假,可以把连续三年的亏损说成是连续三年的盈利,一旦出现了问题之后,也没有人去认真追究其民事责任,也没有人去认真追究其刑事责任,只不过是一种违规行为而已。但在今天,这样的行为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由于招股说明书中的虚假行为,已经对证券市场的信用构成了严重的侵害,法院可以要求当事人对于这种虚假和欺诈行为给股民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

五、证券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的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法律原则,首先是为了适应调整市场交易需要而出现的,它不是法学家头脑的产物,而是交易的必然表现。先有交易,然后才有调整交易的法律;先有交易,然后才有法律的诚实信用原则。这不仅说明了调整交易的法律基础是市场交易,而且也说明了诚实信用原则的经济基础是市场交易。诚实信用原则以市场交易为基础,并用以调整市场交易行为,因此,诚实信用原则是证券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商法中的特别法,证券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与民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在调整对象、基础、价值、内容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区别。首先,从其调整对象来说,证券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调整证券市场交易范围内的行为,民法诚实信用原则调整与家庭有关的民事法律行为。其次,证券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以资本经营为基础的,资本运营和资本结构优化中无不贯彻着诚实信用原则。例如,证券发行、交易活动是包涵了资本结构优化和资本营运在内的法律行为,我国《证券法》第24条规定:“证券公司承销证券,应当对发行募集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进行核查;发现含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不得进行销售活动;已经销售的,必须立即停止销售活动,并采取纠正措施”,则是资本运营中诚信原则的具体表现。再次,证券法具有商法的开放性、发展性的特性,其原因在于社会情况变迁,商业因之而发生变化,商事法必须随着社会已发生或存在之事实,亦步亦趋,始能适合实际需要。与之相比,民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的稳固性显而易见。民法具有固定性与继续性,往往因袭援用修改不易。正因为民法不易修改,而商法发展迅速,故而近代大陆法系国家多在民法典外制订商法典,方能适应现实环境,随时作相当之修改。民法的固定性和继续性,表现在诚实信用原则上导致了该原则的相对封闭性,民法中的诚信原则形成千余年来,无论是在物权领域,人身权领域,还是在继承法、婚姻法领域,均没有太大的发展,并且适用的领域也鲜有增加,其稳固性于此可见。又次,证券法中的诚信原则表现在主体和行为两个方面,民法中诚信原则主要表现在行为方面。诚实信用原则在经历了长期适用于行为领域后,为交易上调动资金的需要,开始适用于商主体领域。在目前结构最复杂的商主体——公司中,诚实信用原则也随处可见了。而且,诚实信用原则在商主体中的适用本身也经历着一个复杂化、扩大化的过程。目前在作为商主体的公司中,在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等方面,诚实信用原则也都逐渐渗透其中。民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则不然,其适用长期固守在法律行为方面,即使后来有民事组织出现,诚实信用原则在其中的适用也是少量而简单的,在整个民法中所占的数量微乎其微。同时,证券法中诚信原则与技术性关系密切。证券法上的技术性,是与一般私法意义上的伦理性相对而言的。证券法偏重技术性,是因经济发展日趋复杂,以简单的方法不足以达到交易便捷、确实、公平和安全的目的,需依仗复杂的技术方能解决。同时,诚实信用原则又是交易存在之命脉所在,无诚信原则则交易不能进行,证券法调整证券市场交易关系,必须将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证券法更好地发挥作用。

六、证券法中诚信原则的功能

首先,证券法中之诚实信用原则指导证券市场主体的交易活动,证券市场主体从事证券行为,应本着诚实、善意的内心状态进行,不得有欺诈、胁迫、滥用权利之举,并需对法律或约定未做规定之必要义务进行履行。证券法中之诚信原则此项功能简而言之即指导证券市场主体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之功能。其次,诚信原则借法官之手作用于证券行为或证券法律,以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后果,即诚实信用原则为法官自由裁量提供了机会。具体可分为:解释补充证券行为;解释补充证券法律。此外,台湾学者林诚二教授认为诚信原则具有法修整机能和法创设机能,法修整机能是指为制定法适合时代社会之进展需要而具之制定法修正机能。法创设机能是指为适用时代需要,而创设与制定法相反之机能。再次,证券法中之诚信原则的终极功能,是指隐藏于证券法表层功能背后,于市场交易的功能。诚信原则要求证券主体在从事证券行为时善意、信用、诚实,不得欺诈、胁迫,这些在市场交易中都包含着深刻的经济义理,从不同的方面推动市场交易的发展。具体可以表现为降低交易费用、保证交易安全、促使交易确实、平衡交易利益、提高交易效率等方面。

七、证券法中的诚信原则对证券市场法治化的意义

诚实信用是立法之本、守法之本,也是执法之本,对证券市场法治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诚信原则与证券市场法治的关系。证券市场法治与诚信原则是内在的统一。诚信是证券市场的基石,遵循诚信原则将极大地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证券市场的公平和公正,推进投资者利益保护,促进社会和市场秩序和谐有序。然而,诚信具有抽象化特征,为了充分发挥诚信机制的调控功能,诚信必须以法治形式外在化,诚信遂与法治形成密不可分的关系。现代文明社会中,法治包裹着诚信的实质内容,诚信则作为法治的具体表达方式,两者构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而法治约束力最终体现为,无论行为人内心是否高尚,无论行为人是否蔑视法治,但任何人都不能违背法治标准,这就基本满足国家对现实社会关系的实际约束。在利益最大化驱使下的现代证券市场中,单纯启迪行为人诚实守信显然不足,必须借助法治手段善加调控。

2.诚信是证券市场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制度的功能在于增强经济生活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有人断言,“确定性是和谐之母,因而法律的目的就在于确定性。”证券市场稳定的市场预期,是证券市场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当管理者试图遏制市场参与者过度追求短期利益的投机和失信行为时,就必须给予市场参与者取得长期利益回报的稳定预期。我国证券市场制度变革具有很强的外生性,从而导致了政策的不确定性及制度的易变性,影响了人们建立起对市场的正常预期。而诚信是一种长期利益回报机制,立法者和政府必须给予人们以获得长期回报的信心。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长期回报预期只能建立在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基础上,证券市场化程度较低,按市场规律预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也将降低,不确定因素相应增加,参与者信心必然受到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化程度较低,行政化色彩较浓,这给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未来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证券市场的非市场化色彩越重,消除诚信缺失的难度越大。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证券市场的非市场化主要体现在证券发行控制和股权分置等方面,这些问题导致了参与者选择更激烈的投机。短期行为无需考虑诚信,所以导致了失信行为的频发,如操纵市场和内幕交易以及虚假信息披露等行为。而提高证券市场的市场化程度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此期间,法律的规制,是给予市场各方主体以信心和稳定预期的主要手段,是建立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主要途径,而诚信原则通过具体法律规则的不断细化,正可担当此任。

由此可见,国家应当通过构建长期的诚信体制,使得诚信者能够确切地知道今天的诚信会换来明天的财富。加快证券市场法治化进程,增强投资者及各方参与者的未来预期,是我国证券市场消除诚信缺失的基本手段。

3.诚信原则对于证券市场发展和秩序的维护起着重大作用。著名法学家张文显教授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中,曾这样描述:“法的价值体系是由目的价值系统、评价标准系统和形式价值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的,目的价值系统在整个法的价值体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它是法的社会作用所要达成的目的,反映着法律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评价标准系统是用来证明目的价值的准则,也是用以评价形式价值的尺度;形式价值系统则是保障目的价值能够有效实现的必要条件,离开了形式价值的辅佐,目的价值能否实现就要完全由偶然性的因素来摆布。法的目的价值、评价标准和形式价值之间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失去任何一方,都会导致法的价值体系的瘫痪和死亡。”由此,法律以其严格的执法程序对社会制度等做出规范,法律的价值对于维护社会交易信用的稳定和市场的发展以致意识形态领域的发展和完善都有极大的促进和指导作用。在证券市场中,由于其“新兴”加“转轨”的特性,诚信法则对证券市场秩序的保障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发展完善的证券市场离不开运作良好的信用机制,而由法律保障以及道德约束的信用机制在证券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诚实信用原则是证券市场的基石,它决定着证券市场的发展。

4.诚信原则是强制性义务。作为法律原则,诚信已经成为法律所强制规定的一项义务,违背该项义务即为违法,就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诚信作为法律义务主要是约定义务和法定义务。在股票发售活动中,发行人与认购人之间存在股票认股合同关系;在股票交易活动中,客户与证券公司之间存在股票认购合同关系;客户与客户之间则会发生股权转让的合同关系。合同形式使它们之间的相互承诺或单方承诺,上升为一种具有法律意义的约定义务。这种义务是有法律约束力的,不可违背。否则,就要承担违约的法律责任。从而以法律形式强化了市场主体之间的诚信关系,提高了证券市场诚信水平,也促进了法治建设。

5.诚信原则具有内部加强自律和外部加强监管的双重效能。诚信原则兼具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双重性质,有效地将法律的形式理性和价值理性完好地结合起来,避免了国家实证法与自然法、已经阐明的规则与未阐明的规则、内在规则与外在规则之间的隔膜,成为沟通正式法律渊源与非正式法律渊源的桥梁。在维护社会公正的作用方面,需要法律的外在约束与诚信这一道德资源的内在调整相结合。法国学者西贝尔认为,“诚信是立法者和法院用来将道德规则贯穿于实在法的手段之一”。实现证券市场法治与诚信的目标,必须依靠国家制定法和自律规范等多种手段,现代法治结构下,国家制定法只是组成因素之一,与国家立法精神相一致的自律规范同样是现代法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将自律规范纳入法治化体系。同时在监管方面也一样,法治化包含着借助自律监管实现的法治状态,而诚信法则在证券市场法治建设中具有内部加强自律和外部加强监管的双重效能。

总之,本文对证券市场诚实信用原则探讨的意义在于揭示这样的道理,即建立一个超越于个人联系之上的法律秩序是证券市场交往中诚信机制的根源,而不是所谓的市场交易者之间的信任。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的成熟恰恰是由于它可以无视交易对象本身的道德问题,交易者所信任的恰恰不是交易对象,而是一个超越于私人联系的法律秩序以及对于这一秩序的严格执行,这一秩序也就是马克思、韦伯所说的近代资本主义所必须的前提——形式理性的法律体系与秩序。而如果以交易者的道德为借口无视这一超越法律秩序的建设本身,进而将理应朝向制度本身的批判枪口指向市场参与主体的道德水准,证券市场的法治建设将成为空谈。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9

关键词:信息披露;证券监管;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072-02

公司治理结构的中心内容是如何处理好公司所有者对公司各项事务的监管,因此信息披露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之一。信息披露制度是世界主要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基石,这一理念无论是在崇尚公开信息披露监管哲学还是在崇尚实质性审查监管哲学的国家同样受到尊重和认可。而这两种监管哲学同时在世界范围内采用着不同的形式来实现信息披露制度这一核心内容,即当前现存的两种主要监管模式:完全信息披露方式和实质性审查方式,又被分别成为申报制和核准制,也就延伸出了信息披露制度的两种理论根据:完全信息披露主义和实质性审核主义。

一、完全信息披露主义

1.完全信息披露主义的含义。完全信息披露主义是指“为使有价证券之发行公司完全公开有关其证券为投资判断所必要之情报,而投资决定之本身则委托诸投资人之自由判断及其责任者” [1]。依规定发行者在向主管机关申报并公开有关资料后,如果经过一定期间后主管机关对申报没有提出异议,申报者就可以取得发行证券的资格,无须主管机关核准,因而又被成为申报制或是注册登记制。

2.完全信息披露主义的历史发展。依靠完全信息披露制度作为保障投资者的工具已经有很长的历史,而完全信息披露主义思想的经典阐述体现于美国大法官布兰代斯在 1967 年的《他人的金钱》一书中,他认为,公开制度作为现代社会与产业弊病的矫正政策而被推崇,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电灯是最有效的警察。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证券监管中的集中表现在 1933 年美国联邦《证券法》。美国 1933 年证券法起草时,第一次草案采用实质审查原则,规定股票如不符合一定标准,联邦政府有权禁止其公开发行。但这一立法原则与罗斯福总统的想法大相径庭,他本人崇尚布兰代斯的理论。这一理论体现了对“买者自慎”原则的修正,而朝着“卖者审慎”原则倾斜。而这一理论也成了主张完全信息披露主义的写照。在这一理念指引下的制度必然是朝着寻求最低程度政府主动介入的方向设计和发展。

3.完全信息披露制度的评价。以美国为代表的完全信息披露制度在证券市场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也必须明确这一制度中的优缺点。(1)优点:第一,由于证券机构只是对证券发行申请文件作形式审查,而并不涉及审核发行申请人及其发行的证券的实质条件,也不对证券及其发行行为作任何价值判断,因此证券机构在各方面的投入就减少了很多。第二,该制度由于对公司发行证券行为仅仅设定了信息披露完全真实的要求,因此,这种制度事实上没有对公司进入证券市场的筹资行为设定严格或是苛刻的市场准入规则。第三,该制度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政府对于市场运作的干预,从而减少了因政府不当干预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同时由于市场价格本身作为判断证券投资价值的参照物,因而市场力量也成为制约政府滥用权力的有效工具。第四,该制度的存在有助于形成完善的有效信息传送途径,有助于培育市场的理性和投资者接收信息、分析信息并且从事理性投资的能力,这对一个国家证券市场的理性具有潜移默化但却是巨大推动作用。(2)缺陷:第一,该制度假定由于法律制度的存在,发行人能对与发行人和其发行证券有关的所有信息进行全面、真实、自愿、及时的披露;第二,该制度假定已经有一种或是集中可以有效传递所需要的信息的有效途径的存在,能将发行人所披露的上述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每一个投资者;第三,该制度认为每一个投资者在获得上述信息后,都能够借助自身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对信息进行一系列的理性处理,从而作出有助于自己的投资决策;第四,该制度假定全面、真实地公开关于发行人本身和其证券地信息能够及时迅速地反映在证券市场的最新交易价格上,即证券价格与信息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也就是所说的“有效资本市场”假说 [2]。作为对证券市场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不能看出上述假设并不是在任何证券市场中都能完全具备的。即使在相当完备的证券市场中也并不意味着这些假设畅通无阻。因此,仅仅基于信息完全、充分披露便可以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假定是存在疑问的。而只要这些疑问存在,完全信息披露制度的有效性和普遍适用性就将受到挑战。也正是处于上述疑惑的考虑,在美国这样一个证券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度中,一些州的“蓝天法”采取了与联邦证券法完全不同的原则,从而相互补充来最大化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二、实质性审核主义

1.实质性审核主义的含义。实质性审核主义意味着证券之发行,必须先经过主管机关之核准。主管机关就发行人之实质条件予以审查,发行人必须符合一定之发行条件,主管机关始予核准。故又被成为核准制。核准制为欧陆国家及美国多数州的证券法所采取。实质性审核对于证券发行,不仅仅限于对发行人全面真实地、公开地披露其或是其发行证券的信息,而且还通过公司法或是证券法对证券的发行作出相关实质性的要求,设定统一的规范标准。证券管理机关不但要审查发行人所公开披露信息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而且要更关心发行证券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最低投资标准。由此可以看出,实质性审核更重视公共利益和社会安全,而不是以行为个体的自由权为本位,其表达的是政府对证券发行人及其证券本身投资价值的深切关注,并且实现了在公众与个体选择权、效益与公平、市场自由与国家干预等这些相互对立的概念之间为寻求和谐而不得不作出的艰难抉择和权衡。

2.实质性审核主义的评价:(1)实质性审核主义并没有摒弃完全披露主义的基本要求,即对发行证券的形式审查,相反该制度是建立在完全披露制度的基础上的。由于实质性审核制度吸收了完全披露制度的合理内核,从而使投资者获得了双重保护。一方面,投资者可以像在完全信息披露制度下一样依照获得的信息作出投资判断;另一方面,政府通过在此之前的实质性审核,保障提供给投资者的证券具备法律要求的投资价值。(2)实质性审核主义的不足之处:第一,与完全信息披露主义相反,实质性审核主义的完成需要耗费证券管理机构大量的精力与财力以及时间。这样以来就在证券发行的最初阶段便影响了证券管理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挫伤了因为时间延误而失去最佳融资时机的申请人的积极性,而证券管理机构也必然陷入了决定日常经济事务和管理琐事的低效工作圈子中。第二,实质性审查的前提是证券管理机构的审核以及该审核是正确的。而在实际操作中,审核的准确性影响了企业经营并且给投资者权利造成负面效应。而当企业或是投资者基于此而对证券管理机构的能力失去信心时,实质性审查制度便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第三,对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规模不同的公司采取同一的发行标准,显得该制度过于机械,灵活度不够。第四,由于有了证券管理机构的事先核准,从而使得投资者产生了依赖心理,误认为只要是证券管理机构核准发行的证券,其相关的信息就是完全的、真实的、准确的,因而在进行投资时就可以不再对其进行自我判断和理性分析。这样一来,不利于培育投资者成熟理性的投资心理与投资经验。另一方面,但发行人利用欺诈等手段得到证券监管机构的核准后,由于投资者的依赖心理,有时又有管理机构的失误,从而对投资者造成的损失是非常严重的。

三、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趋势

面对两种信息披露制度,笔者认为此两者之间,并非完全相互排斥,有时亦可互为补充。在过去的十几年年间,信息披露制度无论是作为一种单纯的独立管理模式,还是作为实质性审查制度的基础,其与实质性审查制度的发展轨迹出现不断兼容的迹象。从证券管理的立场上,两种管理制度在功能上是具有许多殊途同归之处的,而且它们的最原始动机在于保障投资权益也是共同的,只是所表现出的实现目标的手段和方式存在差异而已,可见他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可包容可兼容性质。对于这种兼容的可能性的实证,我们可以从美国联邦证券立法与各州蓝天法之间的关系中窥见一斑。美国联邦证券法采用完全信息披露制度,而各州蓝天法则采用实质性审核制度。虽然 SeC 是美国证券法的主要执法者,但每个州都有自己的证券管理机构。许多州把反欺诈任务留给了 SeC 和许多相关机构,但是至少它们还握有要求证券注册和报告的权力。无论如何,这两种管理制度共存并和谐配合运行的例子存在着,它与其他因素结合在一起造就了美国证券市场的繁荣与声誉,使之成为最富有影响力和透明度的证券市场。

中国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断完善的新兴市场,分析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以变“审批制”为“核准制”更具有与计划经济时代彻底决裂的意味。新实施的《管理办法》第37、58条规定体现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趋势。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交易品种、交易主体、交易规则的不断的丰富将会使得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不断向前发展。而政府相关部门不仅需要在相关法规制度方面要求上市公司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同样可以依靠股市的发展,通过市场这个无形的手的力量来推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发展。 改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不仅需要从监管部门的法规开始,同时也需要从内部提高上市公司的治理能力,此外,整个证券市场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也会客观要求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证券市场存在的意义篇10

【关键词】证券市场信用缺失策略

一、引言

经济范畴的信用是指借贷行为。这种借贷行为的特点是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或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而且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有权取得利息,借者之所以可以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现在,中国证券市场正处在关键的转轨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制度未能得到建立,信用基础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十分薄弱,而信用制度缺失和信用基础的包括对证券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制约,所以,我们需要在了解信用对证券市场作用的前提下,探讨证券市场的各种类型的信用问题,并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重构中国证券市场信用制度体系,以期望对于推进中国证券市场的持续性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信用是证券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实在股票交易为主体的前提下,主要包括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交易、国债交易、企业债券交易和各种基金交易,所以,在探讨信用与证券市场发展时,需要以股份有限公司为基础。股份有限公司是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股票面值相等,每股金额不大,公众一般都有实力进行认购。股份有限公司主要集中于钢铁、汽车、化工、机械、军工等传统资本密集型的行业和飞机、宇航、电子、计算机、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而一般来说,股份有限公司是以信用关系为基础,进行自身的发展和壮大活动。

1.巨大的货币资金市场是股票发行的基本前提。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更多人乐意于增加自身的货币持有量,这就伴随着信用关系的迅速发展,使更多人将自己的闲余资金投入到安全而且有盈利能力的投放场所。所以,信用市场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各类大中小金额的股票等投资项目便成为人们的投资对象。

2.股票方便转让的特征使其能够更好地支持股份有限公司的发展。信用关系的发展和信用市场的健全,使大量货币进入信用市场,通过信用市场的灵活的信用调剂,得以充分利用。而股票具有面额小和方便转让等具体特点,这就使得短期资金也成为支持股份公司发展的力量

3.信用关系的发展是促使证券市场的形成。股份公司的资本通过股票的发行进行筹集,一般来说,股份有限公司股东认购的股票不能退股,但可以出售、转让,就在这种关系下,证券市场便产生,并逐步形成相对完善的一级发行市场和二级证券交易市场。但是不管是何种证券市场,其股票的交易和发行,都是在良好的信用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股份公司的存在是以信用关系的发展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而证券市场更是在信用关系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的。

三、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的各类信用问题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股份制改革在全国各行业逐步展开并得到长足的发展和推进,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笋般产生,这也在客观上促使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诞生,为股份公司成为我国的主要企业组织形式奠定了基础。虽然我国的国民经济证券化率远远低于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但是证券市场的发展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

然而,与此同时,由于股份公司、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监管部门等各方面原因。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一系列的信用问题。

1.股份公司方面。在进行股份制改造的过程中,许多股份公司通过改变企业的组织形式,希望能够有效募集资金,但却忽视和公司的规范问题和公司内部管理问题,从而经常出现上市公司违规经营、损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如琼民源、红光实业等各类违规经营、弄虚作假、伪造经营业绩等严重损害投资人利益的事件层出不穷,表明了股份公司的信用问题是造成这些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普遍存在国家控股问题,这种股本结构和部分股票流通的现象无疑给证券市场留下许多矛盾。这些矛盾从根本上说是信用关系受到破坏的结果。

2.金融机构方面。随着银企关系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受利益驱使,经常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导致大量违规资金流入股市,加剧了证券市场的各种问题,但在深入查处后,又会造成股票市场的大幅下跌,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

3.政府方面。虽然市场经济在近些年来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在存在着大量以行政手段进行组建的公司形式,这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许多上市公司采取计划、指标方式将股票份额下达给各省市,未能实行规范运作,正是由于地方政府部门的不诚信,造就了不诚信的股份公司,使证券市场未能真正稳健发展,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侵害。

四、证券市场发展的信用关系建立

1.股份公司应加强其信用意识。股份公司与证券交易市场的各种关系均由信用关系维系着,因此,股份公司成立或者股份公司上市交易之前,应加强公司的信用意识教育和监管,并通过完善公司管理结构,设立独立董事等手段,对公司各类违法经营和弄虚作假等行为进行监管。

2.强化金融机构和政府的的信用意识。从近几年发生在证券市场中的一系列违规资金流入股市的事件看,金融机构同样存在着信用问题,所以,金融机构应将信用问题上升到自身发展的高度,强化金融机构的信用意识。

与此同时,从表面上看,政府部门与信用似乎没有联系,但是政府部门若出现失信现象,其后果十分严重,所以需要进行信用强化,并以此为依托,更好的对股份公司进行监管。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近年以来,随着一系列规范股市运行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法规的出现,对维护股市运行秩序、规范股市各方行为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这些法律法规成文于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存在这许多缺陷,许多法律条文过于空洞,缺乏针对性,所以,只有完善证券市场的县官法律法规,才能更好的保证证券市场的信用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晶晶.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失真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20).

[2]张刚.中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