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5:20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1

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introductoryprogramming)是指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及计算机程序设计有一个基本的概念,为其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基础。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工程实践以及商业运作等各个行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被纳入不同专业的教学中。因此,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无论是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是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关于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教学的讨论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英国计算机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相关的计算机教育会议上,如itiCSe(innovationandtechnologyinComputerScienceeducation)、JiCC(Java&theinternetintheComputingCurriculumConference),这是一个具有高争论性的主题。从当前发表在这些会议上的论文来看,基本上没有一个公认的程序设计语言是最适合的程序设计入门语言,也没有一个公认的最好的方法来完成这个语言课程的教学(Chalk&Fraser,2006)。例如,有的教师喜欢采用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C++或者C#,而有的教师钟情于支持命令格式的语言,如C语言或modula-2。还有的教师相信使用功能性的程序设计语言,认为Haskell是最好选择,而另一些人则认为脚本式的或并发式的程序设计语言,如python或aDa更适合初学者(watt,2004)。同时,除了语言的选择以外,如何教好程序设计入门课程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特别是在那些选择了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师之中,这种争论更加明显。对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两个流派。一种流派称为“对象先行的方法”(object-firstapproach)。这一流派在教学中首先介绍对象、类和继承的概念。另一种流派称为“对象后行的方法”(object-lateapproach)。这种方法在引入面向对象的概念之前先强调语言的程序设计方面的元素及功能(Gibbons,1998)。

那么,在英国的高等院校中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采用哪种程序设计语言,如何进行教学的呢?这里介绍一项英国高等教育学会(Highereducationacademy)的调研报告。该项调研目的是定义在英国高等院校中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所采用的程序设计语言、应用的范围、以及在不同的程序设计单元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且试图发现它们与专业类型之间的关系。这项调研涉及英国高等教育学会下属的44所高校。共有52位专业负责人参与了问卷调查。

分析结果显示,有10种不同的程序设计语言被用于这些高校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而且还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其中Java是应用为最广泛的。有超过30所高校使用Java作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程序设计语言。位于第二位的是C++。其次是C#、VB及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图1给出了具体的程序设计语言及应用分布。

按照使用这些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数量分,大约有60%的学生以Java作为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另外两种面向对象的语言(C++和C#)大约有15%的学生在使用。被教授Haskell和python的学生人数最少,一共只有6%的学生学习这两种语言。图2给出了学习不同程序设计语言的学生数占所调研学生总数的百分比。

另外一项有关的分类是不同的专业对于第一门程序设计语言的要求。所调研的专业包括商科类(Business)、计算类(Computing)、程序设计类(programming)、以及计算科学与工程类(ComputationalScienceandengineering(CSe))。商科类的专业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专业;计算类包括计算技术和数字媒体专业;程序设计类包括所有以特殊的程序设计语言为主体的专业;而计算科学与工程类则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和软件工程专业。这项调研共涉及61个专业,其中计算类专业占44%,程序设计类专业占21%,计算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占18%,商科类专业占17%。图3显示了各不同类型的专业所教授的程序设计语言课程。

正如图中数据所示,面向对象的语言(包括Java,C++,和C#)在商科类专业中采用的最少,在程序设计类专业中采用的最多。在非商科类的专业中,计算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更多的选择了Java;而C++和C#则在程序设计类专业中比较流行。

关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方法,在这项调研中分为“对象先行”(object-first)、“对象后行”(object-late)及其他。当Java为程序设计入门语言时,有55%的教师采用了对象后行的方法。42%的教师采用对象先行的方法。另有3%采用了其他教学方法(见图4)。

在C++和C#的教学过程,大多数教师(80%)采用了对象后行的方法。只有10%的教师采用了对象先行的教学方法(见图5)。

这项调研的结果显示,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被广泛地应用于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教学中。其中Java是应用最多的语言。在参加调研的44所高校中有30所选择了Java。位于第二位的是C++,共有8所高校选择它作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语言,而其他程序设计语言则只在很少的学校中使用。

从教学方法上看,对象后行的方法以及对于传统的命令模式的强调是主要教学方法。对象先行的方法在目前的教学中应用的并不普及,而且主要集中于Java的教学中(40%)。对于C++和C#的教学,大部分(80%)采用的是对象后行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C++是一种混合型的语言,它允许程序的编写不必严格遵守面向对象的模式。所以,许多教师把对象、类、以及继承的概念放在后面讲。

值得注意的是,非面向对象的语言作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语言主要应用于商科类的专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比非面向对象有程序的程序设计语言有一个更陡峭的学习曲线。另一方面,脚本语言的出现使得快速开发可视化的商业应用软件成为可能。

当然,这项调研有它的局限性。一是参加问卷调查的高校数量比较少,只有44所,不能完全地涵盖英国各高校关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教学。二是专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专业的名称及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方向来决定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这项调研给出了英国高校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教学的量化的统计结果。有助于了解英国高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入门阶段的基本情况。对于国内高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课程的语言选择及教学方法的使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于那些正在或考虑进行程序设计入门课程教学的教师,特别是开发可重用的教学软件的开发者来说,这些信息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Chalk,B.,Fraser,K.,(2006)aSurveyontheteachingofintroductoryprogramminginHighereducation,proceedingofJiCC10,p1-6.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2

关键词:计算机辅修;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006-03

中图分类号:G642

1背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才知识结构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复合型的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与成长,更有利于产生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出世界级的学术大师,服务于国家战略和社会重大需求。

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曾指出:“本科生应该通过主修一个学科获得大量深入的知识,并且通过几个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1]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从2002年开始开设计算机辅修专业,培养非电子信息类学生的信息素养,促使他们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迄今为止共录取689名学生,毕业317名学生。学生主要来自于工物、精仪、机械、水利、汽车、航院、建筑、经管等专业。目前在学学生241名(包括外专业的研究生),学生数量相当于计算机系本科生的一半,学生来源覆盖大部分工科院系。

2招生与录取――统筹兼顾,甄选优质生源

清华大学计算机辅修专业设置之初,考虑到学生主修专业课程比较重,只有学有余力的学生才适合辅修计算机专业,因此录取辅修专业人数控制在30人左右。伴随着计算机专业的迅猛发展,近5年每年报名计算机辅修专业的学生人数都是120~140人左右,我们的录取原则是挑选综合成绩优秀、数学基础扎实的学生,录取率一直控制在50%左右。考虑到计算机专业与各个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录取时还尽量兼顾各个专业。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工科院系,这为学科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几年学校新增了8个辅修专业,包括机器人技术创新创业、智能硬件技术创新创业等热门专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计算机辅修专业的招生。凭借我系国际学科排名的日益提升以及良好的师资,项目的招生依然火爆,历年招生人数如图1所示。

3培养过程――注重实效,机制灵活

我们以让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知识而不仅是一纸证书为出发点,制订了灵活的培养机制。学制3~5年,学生即使主修专业毕业,而辅修尚未完成,也可以在读研期间继续修读至研究生二年级结束。这样就让一些对计算机专业有兴趣的,但是主修专业压力比较大的同学有充足的时间修完相应课程。随着国际化的发展,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去国外大学做交换,我们也相应调整了政策,学生出国交换期间在国外的大学选修辅修相关课程并且合格的,经任课老师审核课程大纲后可以认定为辅修项目的专业课程,也可以计入学分,这样就避免了因出国交换而导致学生延期毕业。

清华大学理工科院系考虑到本专业与计算机学科的交叉融合,在制订培养方案时都规定了计算机相关课程的学分,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与“计算机硬件技术基础”是很多院系的必修课或者限选课,而这两门课程也是辅修专业的核心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从实际出发,让一门课程主、辅修兼用,但是如果有两门课程兼用,则需在选修类课程中再多选一门。这种灵活的培养机制让学生受益。

4课程设置――培养计算思维,夯实专业基础,注重应用课程

我们从培养计算思维入手,再通过5门专业必修课程为学生打下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最后提供多种选修课程,提高学生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

1)培养计算思维。

考虑到各个专业均有编写程序的需求,我们提供了Java、C++、VC++等多门编程语言选修课程,多种设计语言充分满足了不同专业同学的需求。我们提供的C++与Java都是部级精品课,授课教师也是部级教学团队的成员,所用教材都是授课教师积多年之功编写的。郑莉老师的《C++语言程序设计》是立体化教材,从第一版到第四版,多次入选部级规划教材与北京市精品教材。所有语言类课程全部采用边讲边练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大作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2)夯实专业基础。

离散数学、人工智能导论、软件工程、数据结构、计算机硬件课程/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等5门专业必修课程从软、硬件两个方面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关键内容,也是构建高效算法的必要基础。学生多次反馈数据结构让他们在设计程序r思路更加开阔,写起程序来更加得心应手。

3)注重应用课程。

提供3类8门选修课程,让不同专业的同学根据兴趣爱好与专业需求进行选择。表1是计算机辅修课程培养方案。

5构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平台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拥有的部级教学团队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组织、队伍建设、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实践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最早在全国推出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系列教材并率先进行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研制的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在全国同领域的教学改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获“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部级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出版面向21世纪教材、十五、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和北京市精品教材20余部。教学团队多位成员入选清华大学“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清华大学毕业生心目中的好教师、清华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等。

计算机技术近30年来一直处于发展中,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师长期工作在科研的第一线,他们把科研成果和最新的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融入教学中。同时mooC的出现也为辅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辅修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结构”作为清华大学首批5门mooC(同时也是国内首批mooC)之一,同时通过和平台,分春、秋两个学期面向全球开设,课程上线后好评如潮,并于2015年入选“全球mooC排行榜top50”。另一门C++在线课程入选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10门优秀课程之一。辅修的学生可以自由利用时间来预习、复习,为辅修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6助力主修专业,负笈国际名校

到目前为止,计算机辅修专业毕业的学生来自于24个院系(见图2),极大地促进了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来自于化学系某同学在调查问卷中写道:“就化学专业来说,很多方面都和计算机学科有交叉,如理论化学,常常需要写程序去进行计算,另外,像仪器分析这方面也会用到计算机方面的技能,如应用设计仪器的配套软件等。感觉收获比较大的是数据结构这门课,学完这门课之后才真正感觉到写起程序来更加得心应手了”。来自于生命学院的某同学写道:“我觉得计算机技术可以为生物研究提供更好的技术,比如生物信息学就是这两门学科的一种交叉,又如目前基因组测序中涉及的拼接问题就是计算机图论研究的对象之一。”环境学院某在读博士生写道:“我博士期间的研究涉及建模及统计分析,计算机辅修专业对我的研究帮助很大,为我打下了良好的建模编程基础,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效率,并拓展了研究视野,为后续的学科间交叉研究提供了可能。”

很多学生也凭借计算机辅修专业申请到了国外名校的计算机专业,在2014年毕业的50名同学当中,有5名被麻省理工学院、卡耐基・梅隆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与信息技术相关的专业录取。他们毕业时感慨地说:“辅修专业为我们敲开了美国名校计算机专业的大门。”

7总结与展望

计算机辅修专业为打破专业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搭建了平台。然而与国外著名大学的辅修项目相比,我们的课程虽然覆盖计算机相关基础领域,但数量偏少,课程选择不够灵活,同时需要更多的实践环节。未来我们计划在更新培养方案、增加课下活动等方面着力,具体包括:

(1)增加课程数量。参考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辅修项目,该培养方案要求总计是6门课程,外加8周的全时实习。在3门任选课组里,每个课组都是十几门课程。同r,我们也计划赴各个院系调研,了解他们的专业需求。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选修课程,让各个专业的同学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2)增加班级集体活动。组织他们参观it企业,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工业界最新发展态势。

(3)共享计算机系的前沿讲座,增加与系内同学的交流,多方促进跨学科的交叉。

(4)加强学习指导。让学生处理好主修与辅修专业之间的关系,提供学业指导,促进学科融合。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3

关键词:就业导向;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0、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it行业成为我国优先发展的行业;它同时也是国内外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的行业,iC、网络存储、电子商务、信息安全、游戏开发等人才的稀缺使计算机高等教育一度成为各大高校的热门专业。上世纪90年代,许多财经类院校纷纷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能够分析处理经济数据、模拟相应经济环境、仿真相关经济模型,所以财经类院校结合自身特点提高计算机应用程度,对培养高水平的经济领域计算机人才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国内各类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相同,教学计划也基本相似。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也大都效仿传统的综合类院校及理工类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特色不鲜明,这使得财经类院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高校扩招,毕业人数激增,与综合类及理工类院校相比,财经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显优势。

1、计算机专业就业状况分析

随着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毕业生人数在不断增加。据教育部统计,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71万人,比上年增长了大约40万;2012年毕业人数更可观,达680万人,加上历年累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有就业需求的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00多万。这一系列数据虽然见证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素质教育的提高,但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如何就业?“就业难”已成为困扰高校、家长和学生的难题。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近年来,it行业陷入低迷,尽管高校培养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人数较多,但与其他专业相比,社会和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还是比较大。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领域广,如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软件开发与维护、信息系统建设与维护、计算机相关技术咨询与监理等工作;从事的岗位也很多,如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软硬件开发、信息工程监理、网络集成和系统管理员等专业技术岗位;许多并非计算机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也同样需要大量熟悉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工程人员来维护单位设备完成日常工作。

目前计算机行业人才供需矛盾集中在有效供给不足,高校培养的大量毕业生并不是企业迫切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软件高端人才如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低端人才如软件测试及编程等从事基础性软件开发的人员,都严重不足;而中间人才过剩。人才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是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不科学。对于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而言,除了考虑大的就业市场需求外,还应另辟蹊径注重与财经类院校主流学科的融合,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培养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进行综合经济分析能力的人才。

2、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人才培养模式不完善

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建设初期基本都沿袭了理工类院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出于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考虑,一些难度较大的理论课程都纳入了财经类院校的教学计划,如离散数学、编译原理等,而这些课程教学效果比较差。再者,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参考了多所高校的方案,各门课程来自不同的体系,课程体系“大而全”,课程之间缺乏衔接与联系,没能形成有机整体。学生学得杂而不精。

2.2计算机专业边缘化

上世纪90年代后,许多财经院校开始设立计算机专业,专业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更不具备财经类特色。从某种程度上讲不能和其他专业有机融合,对学校其他主流学科起不到支撑作用,因而很难被列为重点发展资助学科;教师所能获得的资源少,授课内容陈旧;没有完善配套的硬件设施,教师授课方式简单,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实践机会少,不能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毕业时既不能与其他理工科同专业的学生抗衡,又不具备财经类学生的竞争优势。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与院校其他主流专业的差距越来越大,逐渐被边缘化,更有甚者会因就业率低而与其他专业合并。

2.3师资队伍薄弱

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师队伍大多是由外专业教师抽调组合而成,如数学系、统计系和计算机网络中心等。教师经验不足,对本科教学的内涵与规律不熟悉,不能很好地把握专业建设情况,对学科发展的前沿以及市场上主流技术的了解不够,大都在摸索中前进。计算机专业是个实践性强的专业,实验室不足,实验设备投入少,实验环境差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

2.4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相对理工科类学生而言,财经类院校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弱,数理知识基础不够扎实,一些课程的学习上难度较大,如离散数学、微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等。而计算机专业对这方面的要求比较高。还有,财经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很多是被调剂过来的。当初报考财经类院校时,目的是为了学习会计、金融或统计等专业,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因而被调剂到计算机系。

基础差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可如果学生对此专业缺乏兴趣,那就很难培养。财经类院校计算机系就是在这样尴尬的环境中生存发展的。

3、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必须从高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力、有效地推动人才培养,在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不断完善教育体制,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3.1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着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助于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提高市场竞争优势。国内高校一般分为4个层次: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高职高专院校。第1类大学以研究生教育为主,重在培养学术型、创新型人才;第2类大学以本科生教育为主,重在培养某领域高级专门人才;第3类大学以教学为中心,重在培养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高专重在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

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有几个层次:科学研究型、工程型和应用型。科学研究型以知识创新为目的,重在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研究等理论性人才培养;工程型重在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综合应用,既要考虑系统工程的性能,还要考虑建造系统工程代价;应用型主要培养的是掌握各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善于集成和配置系统,熟练管理和维护复杂信息系统的运行等人才。所以,不同院校应明确自身所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以就业为向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办学条件和具体生源情况,确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

财经类院校大多属于第3类高等院校,因此其定位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般财经类院校具有经济和管理特色,本文提出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基础上还应突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即培养在主修本专业知识同时,辅修其他专业或选修特色专业的主干课程,毕业时具有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知识和技能,拥有跨专业工作能力的人才。财经类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可以选修第二专业,会计、金融和工商管理等,或者选修其他专业的相应课程。通过与其他专业融合,突出交叉学科特色,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广泛的通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经济分析能力,其就业领域必将更为广泛。

3.2加强与主流学科的融合

计算机作为财经类院校的工科专业,如果脱离学校其他特色学科独立发展,必将遭遇更大的阻力和困难。实际上,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经济实务、管理活动都需要在计算机及设备所搭建的平台上完成,这为财经类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因此,计算机专业必须深入调研,潜心研究与其他专业融合的切入点,争取更多来自学校的政策上的支持和其他专业的帮助,调整自身的发展和战略,主动服务于学校主流学科专业目标的实现,进而推动自身学科的振兴,实现相互促进与共生发展。

4、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

目前,很多不同层次的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人才时使用的教学计划、课程结构体系雷同度很高,基本上用的都是“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1世纪推荐教材等。

4.1课程体系改革

财经类院校应该充分利用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从社会需求、区域经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发展意愿,合理调整课程体系。体系中既要包括计算机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要有选择地开设应用性较强的经济类课程,构建具有经济特色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本文建议设置6大模块课程:公共通识课、学科基础课、学科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任意选修课和实践教学模块。

公共通识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这个模块各个高校基本一致,旨在培养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基本素质。学科基础课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等,通过该模块的学习使学生明白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基本素养。学科专业课包括操作系统原理、软件工程和数据库系统应用等,帮助学生在计算机领域中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专业选修课包括动态网页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和信息安全引论等,主要是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以上4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

任意选修课除了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如数字图像处理、人工智能、通信系统概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外,还开设了西方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运筹学、电子商务和心理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选择不同专业的基础课程。有些财经类大学允许学生选修第二门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选修经济管理类专业,数理基础好,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

4.2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应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识向能力、知识向素质转化的有效途径。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应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虽然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本科生教学计划中都设置了相应的实验课程、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但实践教学仍然是高等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本文在常规实践改革措施基础上结合本院取得的成绩提出几点建议。

1)理论与实践分离。

这里介绍的理论与实践分离是指由两名教师来完成一门课程的教学。其中,一名教师讲授这门课的理论知识,一名教师负责实践内容的完成。例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强,与实际应用结合紧密的知识点很多的综合性课程,涉及多种媒体处理技术,如图像处理技术、音频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和动画处理技术等,对教师理论知识的要求比较高,而实践部分即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则要求教师具有多种媒体处理软件使用能力。一名教师同时具备所有要求难度比较大。同一门课两名教师讲授,对知识的掌握更深入,对学生的要求也就更高。新疆财经大学计算机专业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全国大赛与专业实习相结合。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部级计算机大赛,专业实习成绩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实习成绩,一部分是大赛成绩,取得大赛成绩后按比例计入专业实习成绩。如果参赛学生进入决赛,学校还另外有奖励。通过参赛的形式给学生设立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参赛主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达到了良好的教学目的。部级的计算机大赛很注重实际动手能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有效提高了计算机的实际应用水平。

3)加大本科生科研力度。

学校每年设立本科生科研项目,提供专门资金资助,鼓励学生参与,学生自主命题,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题。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前期调研、课题申请、立项和结项不同阶段,了解了项目完成的全过程,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起到有益的铺垫,加深拓展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4)开设兴趣小组。

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爱好开展计算机技术兴趣小组,如手机短信平台开发、数字图像处理和游戏开发等。计算机专业实验室免费向兴趣小组开放。兴趣小组是学生自觉自愿选择的,与正常教学不冲突,充实了学生的业余生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5)注重资格认证考试。

为了增强财经类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应正确引导学生参加相关职业资格考试,根据具体行业特点适度加强职业资格认证教学。在计算机应用实训教学中结合相关考试内容和职业需求,做到教学与应用兼顾,以学助考,以考促学,提升学生自身价值。

5、结语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4

【关键词】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本课程,是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操作应用的必修课程,也是为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要求,提高学生信息素质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自觉使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提高素质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本专业相关学科的学习。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因此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来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高校计算机教育者要探讨与思考的问题。

二、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学生已有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的应用已逐渐普及。大部分入校新生在中学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与学习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并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操作技能。但是基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学校对本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及地区发展等因素,存在少部分学生甚至连电脑都没有摸过。因此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实行的是统一的课程设置,从而导致了问题的出现: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觉得学习内容简单,不屑听课,而基础差的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跟不上课程的进度。

2.教学内容陈旧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技术,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出版时间总是显得滞后。难以避免在教材上出现大量的目前已经淘汰或很少使用的知识。直接导致学生学不到实用的计算机技能而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3.课程学时逐渐减少

目前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呈现了缩水的趋势,比如说湖南科技学院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学时设置从原来的理论课(54学时)+上机课(54学时)模式更改为理论课(44学时)+上机课(44学时)模式。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推进,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内容却在逐年增加。同时社会对毕业生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要求也在逐年升高。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不管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都需要使用计算机来解决专业上的问题,甚至生活上的一些问题。

4.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能需求不同

对于高校的新生来说,他们有着不同的专业,而不同的专业对计算机的技能需求则不同。比如说对于会计专业需要学习VB程序设计、eXCeL财务会计报表等课程,而旅游管理专业和美术类专业则需要学习网页设计、平面设计等课程。体育专业可能更关注动画制作类课程。统计专业则需要学习一些数据分析的软件。然而统一的课程设置,导致了学生学不到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用计算机应用技术。

三、改革措施

1.“1+X”教学模式

对于高校的大学生来说,要实现的学习计算机技能目标应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技能,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另一部分是针对不同专业对计算机技能需求,因专业施教,通过调查研究各个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模块,即“1+X”教学模式。其中的1模块表示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计算机基础技能,而X模块表示不同专业所应具备的计算机技能。在设定好X模块之后,各个专业应根据专业要求选择合适的X。例如对于会计类专业可以开设eXCeL模块。对于美术类专业可以开设photoshop,Corel-draw模块等。

2.基于案例的分层教学

刚入学的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是参差不齐的,为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好的发展。新生入学后,统一进行计算机技能水平测试,通过测试的结果可以将学生分为如下几个层次:a层:计算机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大于85分的学生。B层:计算机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在60~85分之间的学生。C层:计算机技能水平测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对于a层的学生,他们具备了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水平,可以给予免修该课程。对于B层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水平,但不能满足本课程的要求。对于B层的学生,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水平很差。对BC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班,B层次的学生进入提高班,而C层次的学生进入普通班。分班后,以“任务为驱动,案例为导向”,由承担本课程教学的教师组织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分层次教学案例库”。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层次,设计不同的层次的案例,以适应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为培养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满足某些对计算机有极大兴趣的学生。尤其是入学时就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的学生,在课堂外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小项目的开发。引导将学生的兴趣朝更有利的方面发展,这样技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自编教材

计算机技术是一门发展迅速的技术,软硬件技术的不断升级更新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导致计算机基础教材的出版时间总是显得滞后。难以避免在教材上出现大量的目前已经淘汰或很少使用的知识。同时所选择的教材难以满足各学校自身的特点以及各专业的要求,因此可以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编写一套适合于本校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同时每两年进行一次更新以保证内容的新颖。同时在教材中相应知识点的位置添加微信扫描学习,如此可以进一步的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四、结束语

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为了让学生步入社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十分重要也是势在必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基于学生与课程的特点建立起科学的课程体系,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促进高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姚江河,司春景,席亚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09.381-382.

[2]张昌林,苏小英.高等医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computererano.82007,64-65.

[3]张菁,刘德山.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分析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0(12):114-116.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5

关键词:计算机教育 课程体系 计算机教育不断线 农业信息化

1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化技术在各学科领域应用的不断渗透,并向纵深发展,社会各行各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各种专业背景的信息化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加大了高校各学科专业领域结合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教育需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国家对农业信息化非常重视,对农林类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农林类高校计算机教育分层规划

农林类高校涉及学科领域多,专业设置范围很广,计算机技术应用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各业中宏观与微观诸多领域,如农业经济、生物工程、动物遗传与繁殖、微生物学、食品科学、生物环境与能源、海洋生态科学等各个领域。显然,计算机教育按学科应用的类型增多、人才信息化综合技能需求增多,相应计算机课程门类也就会增多,不同专业学科的应用层次也同样会增多。例如,中国农业大学目前所设主要学科专业,如表1所示。

其中不少学科专业属部级重点学科。目前中国农业大学年均本科入学人数3500左右,高录取分的是一些热门专业,近年有不少专业录取分线高于清华、北大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录取分线较低的是少数民族班,但入学时也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与许多高校类似,新生入学时不划分专业,一般按学科大类以院招生,入学后第二年第二学期才开始按成绩和志愿分专业学习。学生在校期间四年的培养计划由各个学院按学科专业要求制定,其中基础课有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在计算机信息化教育方面,可选择合理规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方案中系列课程中的一部分,纳入培养方案。

随着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规划和教学大纲的制订与落实,中小学计算机教育逐步进入正轨,高校新生入学时计算机应用水平也逐年提高,合理构建适合本校学科特点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按专业需要和能力有所选择。对学生个体来说,在校期间的计算机教育系列课程学习不断线,学校应设有必修课、选修课,还有辅修专业供选择修分。学生选课是一种针对个人专业应用的需要和兴趣能力等特点,循序渐进、分层递进,按要求修得学分,并掌握综合应用技能的自我建设与提高的过程,学校教务处会在选课前上网公布给予一定的指导,并在开课后允许学生试听,学生可在听课后两周内确定选课修分,决定是否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

鉴于各个农林类高校不仅重点学科特色有所不同,在师资、生源、学时分配、实验技术条件等教学资源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即使在同一所高校,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也都根据实际条件,趋于多学科综合性办学模式,学科专业之间各有差异。所以,农林类高校计算机教学需要按学科性质、专业特点和要求,分层次、按类型、多要求统一进行规划。

各农林高校均可根据学科群或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采用分层式教学方案,注重培养和提高在校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计算机技术作为学科专业应用渗透与结合的工具,其教学一定要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分层教学课程体系方案可以用图1示意。

各应用层次之间的课程既有前导与后续、承接与提高的关系,也有因学科专业培养方案不同而可以有所选择的关系。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知识领域中原理性概念和技术方法,涉及计算机技术多领域应用所必需的基础性理论、通用性概念、技术实现和操作方法,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相关技术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领域技术应用综合技能。

农林类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现,实际上就是为了完成在校学生总体培养目标、面向各种学科专业的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技能,而针对计算机应用一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因此,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是一系列课程体系的研究,而非几门课程本身的研究。

实际上,目前不少学科的计算机应用类课程很接近计算机专业应用边缘,各高校需要把握的是:即使其中一些课程与计算专业课程名称一样,教学目标也不是按计算机专业培养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而是基于学科应用层面的要求计划实施。合理构建符合学科建设需求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才能有效做到在校学习期间计算机教育不断线。这也是教育部对国内高校一直有所要求的。

3农林类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方案

农林类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制定,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须符合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要针对各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可利用性和本学校学科领域及专业特点有计划地设置和开设。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本科生教育中一项重要的指标就是应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教育本身最能体现培养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拓展实际应用的综合技能。就每一种学科专业而言,必修和选修课可以由各院按学科专业需要列入培养方案,辅修专业则由学生按自己的需要自行选择修分,完成类似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的学习。

分层教学所设课程一般包括计算机基础性和通用性的理论概念、技术方法及相关应用。比如高校新生入学第一门课,就可以分两个层次实施教学。第一门课针对新生入学前已完成中学会考,并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操作技能,应按大学教育要求建立系统性和完整性的教学方案。其中层次一主要是注重实验课教学,借助于网络辅助教学,将工具性、操作性的内容放到实验课完成,重点针对现代计算机软件系统应用操作综合技能方面的训练,以此建立现代软件系统应用基本方法和使用技能;层次二是在实验课的基础上,学习掌握计算机技术系统应用的基本理论和系统应用方法、提高综合应用技能。两个层次学时分配各有侧重,可以二选一作为必修课。部分课程设置见表2所示。

计算机辅修专业在中国农业大学已开设多年,是为非计算机专业所开设的专业之外可以选修的第二专业。辅修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总教学培养学时少于计算机专业总学时。辅修专业虽然接近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但偏重于技术应用。即使是相似名称的课程,其授课内容、学时要求、实验作业及考试要求都有所不同。分层分类教学将有利于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避免不应有的不同课程内容重叠或交叉现象的出现,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整体教学质量。

有关具体课程体系实施方案,可参考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6》蓝皮书。两类课程均设计了两个层次的教学大纲,供各校选择和参考。

4发挥计算机专业教学资源优势

高校计算机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应用基本理论及技术方法,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本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部一直要求计算机教育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做到学习期间不断线。目前国内高校一般都有计算机专业,而计算机基础教育自1997年教育部155号文件执行以来,多年来也都形成了专门从事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师资梯队。以往一般主要集中在各个学校计算中心等独立机构,连同学校机房一起管理。这样,单就教学职能方面来说,基础教学与计算机专业教学联系就不会很多,也就像教育部计算机基础教指分委2005白皮书所提到的“基本上处于分离状态”。这种情况非常不利于高校现代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和需要,不仅有碍基础课教师在专业学科领域中的发展,也会在计算机教育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使计算机专业教师在全校计算机教育课程建设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因此,近年来也是由于各高校教学编制定岗定编的需要,一些学校已把原计算中心、网管中心的所有教学师资力量全部并入到了计算机学院或计算机系,留下实验教辅人员管理公共机房,目前很多高校都是类似改革。这样,从高校计算机教育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既拓展了基础课教师的发展空间,也很好地发挥了专业教师的作用。实际上,现在高校计算机教育实施的课程体系方案中,计算机课程系列中不少后续课就是计算机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现由专业课老师来上非常得力。按教育部的要求,大学计算机教育不断线,要在教学管理上让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参与非专业不同层次课程教学研究,有助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发展和完善,特别是教育部也有要求的辅修专业教学设置,更需要组织专业教师参与建设、制定实施办法,以满足高校计算机教育不断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6.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6

论文摘要:为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以适应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要求,在分析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嵌入式系统是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的计算机系统,通俗地讲,就是具有智能处理功能的电子产品。如今,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医疗仪器、智能仪表、通信设备等众多领域,可以说,嵌入式系统无处不在,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嵌入式系统。

如今,社会对掌握嵌入式技术的人才需求量较大,近几年高校中的自动化类、电子类以及计算机类专业均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的相关课程,社会上也有一些培训机构开始开展嵌入式工程师的培训。然而,由于面向对象、培养目标以及基础知识的不同,高校中各专业以及培训机构培养出的嵌入式人才的能力也不尽不同。本文结合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展开探讨,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嵌入式系统的体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嵌入式系统可以分为软件部分和硬件部分,因此,大体上讲,嵌入式工程师可以分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和嵌入式硬件工程师。但我们认为,一个合格的嵌入式工程师应该既要懂软件,又要懂硬件,软件和硬件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嵌入式软件包含应用程序开发、驱动程序开发、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三个主要方面。然而,并非所有的嵌入式系统都需要进行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操作系统的移植和裁减,如果使用的单片机较为简单,或者开发的程序较为简单,那么就没有必要基于操作系统来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但是,如果基于操作系统来开发应用程序,那么应用程序开发过程和普通的软件开发几乎没有区别。

嵌入式硬件主要包含pcb设计和原理图设计两个方面。在原理图设计阶段,工程师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芯片,设计相应的电路图;而pcb设计主要是指pcb的布局和布线。对于高频电路,在布线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pcb电路图的电磁兼容仿真和分析,以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能够正常工作。

由此可见,嵌入式系统开发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多,这对相应的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要称为一名合格的嵌入式工程师必须对上述所有方面都有所了解,并精通其中若干个方面。

2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

如今,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结构除公共课外,可以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指电子技术基础和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结构、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专业选修课包括信息安全、图像处理、网络程序开发、嵌入式系统等。

从课程结构上,我们不难发现,该专业学生在学习嵌入式系统时存在一定难度,主要体现在对电路、数电和模电三门课程的掌握不牢固上。要想学好嵌入式系统,首先必须学好上述三门课程。而事实上,通常计算机专业将上述三门课程合成一门课程来进行讲授,并且学时较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只能对这三门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并不能达到较为灵活应用的程度。

3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教学现状上,如今高校在讲授嵌入式系统时,往往是一个教师会面对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学生。在人数较多时,授课质量会下降。事实上,社会培训机构在进行嵌入式系统培训时,往往会限制学生的数量。

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一些基本概念为主,如单片机结构,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移植,linux嵌入式驱动程序的开发,以及嵌入式软件的设计方法等。事实上,对于刚接触嵌入式系统的学生来说,讲授这些空洞的基本概念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据学生的反映,由于他们没有任何嵌入式方面的基础知识,讲授上述内容使得他们陷入一种迷茫的状态,除了强迫性记住一些概念之外,其它什么都没有学到。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学生接受了大量的概念,却没有办法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尽管学生也会做一些嵌入式系统的实验,但在进行实验时,学生往往是根据实验手册上的说明,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进行下去,最终除了能看到一些实验结果外,几乎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原理。

4解决方案

为此,我们认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改变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在教学内容上,不应讲授空洞的基本概念,不应以复杂的单片机,如arm为例进行讲授,不应讲授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原理和移植操作,也不应讲授驱动程序开发,这些内容都不适合初学者。而应该以一个简单的单片机,如c51为例进行讲授。同时,在讲授c51时,应从一个应用者的角度,而不是一个设计者的角度来进行授课,这一点往往是一些教师没有注意到的问题。他们往往过于强调单片机的内部原理,而忽略了单片机的应用方法。

第二,应以教师教课为辅,学生动手为主的教学方法。由于嵌入式系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对于这类课程,过多的教学是无益的,往往会让学生对嵌入式失去兴趣。而如果能够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则能够很直观地感受到嵌入式的魅力。

第三,在动手实践上,应以一个小型项目为主,基于开发板实验为辅的方法。事实上,基于开发板进行实验,学生往往只是简单地对他人的程序进行编译和下载,并观看开发板上的运行效果,并不能主动地研究其中的原理,也无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果让学生开发一个小型项目,如温度显示器等,那么学生不仅能够真正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解决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且能够获得开发成功后的成就感,增加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乐趣。

5结语

本论文在分析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出现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有利于提高高校计算机专业嵌入式系统课程的教学效果,以适应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蒋伟杰.计算机专业本科嵌入式系统方向可见建设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0(5):61~64.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7

【摘要】近年来对口升学为中职学校学生开辟了一条进入高校继续学习的机会,每个学校都在探索对口升学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自己10年的教学实践对国家政策和学生现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对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信息技术类)对口升学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探索性的修订和实践。.

【关键词】中职学校;对口升学;人才培养

一、中职对口升学政策

2014年6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其中提到适度提高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比例、本科高等学校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比例。2014年11月安徽省政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在目标任务中提到,到2020年,达到中职高职有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互通。这一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无疑给优秀中职学生开避了一条学历教育的上升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中职学生现状分析

由于学龄人口减少,笔者所在宿州市中考人数逐年减少,中考分数线逐年下降,多年来一直存在中职和高中甚至高职学校抢生源的现象愈演愈烈,各个中职学校为扩大招生不惜代价,不设门槛,致使学生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目前中职学校重视技能及专业课的设置,而忽略了文化基础课,造成了严重的偏科现象,这对对口升学的学生和老师带来不小的挑战和压力。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现状,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现实情况,既要充分利用中职学校重视技能的优势,又要学习普通高中的强化文化课的学习方法,均衡发展,提高学生综合实力。

三、中职对口升学学生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专业大类,中职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升入信息技术类,能够主要接续专业(高职和本科)大概可以分为软件应用专业群、网络技术专业群、其他专业。入学要求是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及以上学力,学制为三年。笔者所在安徽工程技术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以及今年刚刚开办的电子商务专业,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学生主要升入的本科院校主要是附近的宿州学院和蚌埠学院的软件工程专业。

众所周知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基础较薄弱,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候还需要兼顾不同类别学生,因此我们制定了升学和就业不同的培养目标。升学培养目标是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掌握对口升学考试纲要规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熟练进行电脑的操作;能够熟练掌握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两种平面设计软件;具备一定的编程和网络基础知识;能够掌握Flash软件使用。

若未考入大学者也因在校期间的专业学习拥有一技之长,面向计算机应用、网络技术、动漫、软件工程、电子商务、通信技术、平面设计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四、对口升学课程设置方案

1.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含实训课)。

公共基础课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要求开设,具体课程数量按照学校情况自己调整,语文、数学和英语是必考也是学生难点,水平参差不齐,所以这三门文化课贯穿始终,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来补齐每个学生的短板,用三年的时间强化文化基础。专业核心课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以及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基础――VisualFoxpro》和《计算机组成与工作原理》(电子工业出版社)修订。

因为有详细教学大纲规定,在这里就不做详细叙述,但是这三门专业课也是教师比较头疼的课程,因为语文、数学和英语这三门课程无论学生水平如何都有三年的学习基础,但是专业课程都是从零开始,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相对比较简单,其它两门课程_实比较抽象,从几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得知,我们在讲解枯燥的理论课程时候一定要结合形象化的比喻,如果实在有个别学生不能理解记忆,那只有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学。

2.专业(技能)方向课(含实训课)。

对口升学的学生除了考文化基础课和三门计算机专业课之外,在各个学校组织的上机考试中各个高校会按照自己的专业方向进行考试,因此我们学校按照不同高校专业侧重开设了不同专业方向的入门课程。计算机平面设计方向安排photoshop和illustrator两门课程。数码维修、网络技术和软件开发方向安排计算机组装和维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isualBasic和网站建设与开发三门课程。动漫游戏和数字媒体方向安排二维动画课程。

五、课程设置表

为了更直观看出对口升学课程设置,现在将三年的课程设置绘制成表,以周课时形式制作出来。

第一学期课程第二学期课程第三学期课程第四学期课程第五学期课程第六学期课程

体育2节体育2节体育2节体育2节体育2节体育2节

职业生涯规划2节职业道德

与法律2节经济政治

与社会2节哲学与人生

2节历史2节二维动画制作

(Flash)4节

数学4节数学4节数学4节数学4节数学4节数学4节

英语4节英语4节英语4节英语4节英语4节英语4节

语文4节语文4节语文4节语文4节语文4节语文4节

计算机应用基础6节面向对象程序设计(VisualBasic)6节网站建设与开发(Dreamweaver)4节计算机应用

基础4节计算机应

用基础4节计算机应用

基础4节

物理4节微机电路

基础4节数据库4节数据库6节数据库6节数据库4节

图像处理

photoshop4节计算机组装维修4节平面设计illustrator

6节计算机原理

4节计算机原理4节计算机原理

4节

由于每年对口升学的教学大纲和政策都有可能调整,以及学生每一届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对口升学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在实践不断调整和完善,这需要我们在一线上课教师不要循规蹈矩,灵活执行既定方案。

参考文献:

[1]对“对口升学”考试的思考[J].张雪彦.当代继续教育.2013(05)

[2]利用对口升学政策优势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J].任会兵,李文鹏.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3]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基于中高职衔接、普职沟通的视角[J].任平,代晓容.职教论坛.2014(03)

[4]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方法[J].张凤全.中等职业教育(理论).2012(10)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8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分层教学;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在各专业领域应用的不断深入,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和“一刀切”的教学要求,加剧了学生“吃不饱”、“吃不了”、“吃不好”的现象。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成为大家共同关注的研究课题。

1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1.1分类教学

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的不同需求,实行分类教学。如我校把学生分为四大类:医学类、理工类、文科类、体育艺术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专业设置课程、制定教学大纲、整合和优化教学内容,从宏观上解决不同专业学生的教学需求。

1.2分层教学

高校应针对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差异非常大的现象,采取分层教学。如我校在新生入学后对医学类、理工类、文科类学生进行分层考试,分为a、B两个层次,a班:考试成绩大于等于50分,B班:考试成绩小于50分。其中,考试成绩为60分及以上者,可以申请免修计算机基础课程,直接参加“1+1+X+Y”课程模式中后续课程“1+X+Y”的学习。体育艺术类按文科类B班实施教学。建议条件允许的学校分为三个层次教学。

通过分层,制订合理的教学计划,在确保实现教学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以合适的深度、广度、侧重点、教学方法等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得了、接受得好,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2构建课程体系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向纵深方向延伸,各行各业的信息化进程不断加速,计算机技术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其他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很多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每个学生都掌握计算机知识,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工作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计算机基础教育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研究不同专业与计算机知识、应用技术的结合点,构建以应用为主线的动态课程体系,根据社会需要和培养目标,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

我校经过多年的改革和探索,构建了“1+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第一个“1”是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基础”,实行分类分层教学;第二个“1”是根据不同专业设置的另一门公共必修课,实行分类教学;“X”是学科选修课,“Y”是公共选修课。

2.1理工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案

(1)公共必修课。包括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

(2)学科选修课。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实用组网技术、matlab等。

(3)公共选修课。包括网页设计、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internet基础与应用等。

2.2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案

(1)公共必修课。包括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2)学科选修课。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图像处理、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

(3)公共选修课。包括网页设计、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internet基础与应用等。

2.3体育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案

(1)公共必修课。包括计算机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2)学科选修课。包括数据库基础及应用、图像处理、计算机音频编辑(面向音乐专业)等。

(3)公共选修课。包括网页设计、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internet基础与应用等。

2.4医学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方案

(1)公共必修课。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基础及应用。

(2)学科选修课。包括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应用、图像处理等。

(3)公共选修课。包括网页设计、常用工具软件介绍、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自动化、internet基础与应用等。

3加强实践教学

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计算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机实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1采用任务驱动法

传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教学主要让学生验证理论课所讲授的例子,学生不需要思考,只要按照现成的实验步骤操作,就能完成任务了。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计算机的热情和兴趣,甚至茫然不知所措。

根据笔者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采用任务驱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强烈求知欲的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充分利用所学计算机知识、技能和方法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能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不断进步的动力。

3.2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

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是为巩固和验证理论知识而进行的实验,有现成的实验步骤,应用性不强。综合性实验是针对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知识点进行的实验,设计性实验是由教师出题目或者学生自己确定题目,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完成的实验。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实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类型,每门课程都要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题目和内容可以在课程授课初期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平时的理论学习和实验中注意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应用,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打好基础。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一般安排在课程最后的6~8学时内完成,即可以在课内实验中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实验中完成,完成后学生上交作品以及详细实验报告和相关文档资料,作为考核的依据。实践表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3.3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在不断增加,而高校教学改革的趋势是大量缩减课程学时,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解决学时缩减与授课内容剧增的矛盾,高校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应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上学习、网上作业、网上在线测试与讨论等课外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学生可以下载和观看教师的教学课件、实验指导手册等,进行自学和强化训练,延伸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

4改革考核模式

考试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改进教学工作和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计算机基础教学考核模式,受传统考核方式、计算机等级证书热、理想考试系统欠缺等因素的影响,多数学校主要以期末理论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上机实践成绩则以很小的比例折算成平时成绩,容易造成学生盲目追求高分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学习计算机。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实现以应用为主线的培养目标,必须建立以能力测试为主的全程考试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上机实践成绩,实施新的考核体系,即课程成绩=(作业+考勤)×10%+(上机实践+学习表现)×2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30%+期末考试成绩×40%。加大上机考核在全程考核中的比例,主要考核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平时完成实验任务的情况、综合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5探索和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师资队伍

计算机基础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要统筹规划,注意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计算机基础教师除了具有教学、科研、教研等多方面的能力外,还要了解所教学生的专业特点,特别要熟悉计算机技术与学生所学专业的结合点。

5.1教授专业相对固定

首先,便于课程组教师深入学生所在院系,了解学生的专业特点,熟悉计算机技术与学生专业结合的前沿技术,精心设计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学生专业领域的实际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其次,便于课程组教师共同研讨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案例,增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5.2基础教学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提倡计算机专业教师熟悉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参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师与计算机专业教师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计算机专业的资源优势,把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最新流行开发技术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继续修读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5.3基础教学与应用教学相结合

首先,积极争取应用专业教师参与和支持计算机基础教学,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组织教学,使计算机基础教学更加贴近专业。

其次,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各专业领域,专业课教学中大量涉及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学生将来在本专业领域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高校在抓好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专业课中的计算机教学,协调好两者之间的配合与衔接,鼓励应用专业教师在专业课中积极开展计算机教学,让计算机教育贯穿整个大学教育,实现以应用为主线的培养目标。

6开展课外活动

当代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将计算机作为智能工具应用到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为了营造人人学电脑用电脑的良好校园文化气氛,为学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展示智慧和才能的舞台,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我校每年一届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有文字录入、多媒体制作和网页设计。2002年首届参赛学生只有68人,2006年参赛学生增加到281人。随着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不断高涨,2008年新增加了一个比赛项目――office综合应用,参赛学生也猛增到916人,极大地促进了良好学风校风建设。

7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众多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全体大学生的95%以上,涉及的部门和专业繁多。每一个方案、每一项措施,都必须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才能得以实施。如课程设置,必须得到教务部门和相关专业的认可和大力支持,纳入相关专业教学计划;分类分层教学,考核模式、考核体系的改革,将引发一系列的改革,必须经过教务部门批准,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强实践教学,不仅要有政策支持,还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和环境,得到网络和实验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开展课外活动,需要学生管理部门的支持和资助等。计算机基础教学必须要赢得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关注和深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麦海娟.对高校《计算机公共基础》课分层次教学的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048-1050.

[2]杨宪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1015-1017.

[3]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23.

[4]张晓慧,乔成立.问题式教学法在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8(11):81-82.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9

[关键词]“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冬梅(1977-),女,河北保定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高添添(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教学与研究;佟超(1981-),男,河北廊坊人,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助理讲师,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教学与研究。(河北廊坊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43-02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网络化普遍的社会,人们把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作为现代社会中工作学习的必备技能,计算机应用的普及加快了社会信息网络化的进程,社会各界已经普遍认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知识是现代社会人们必修的基本文化课程。这同样也是当今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面向计算机专业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全面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级人才。“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门计算机类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要接受的教育。这种实践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与实践性教学中应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中打下扎实基础,为后续专业课程做好服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好计算机的理念看作当今网络信息时代对大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定位于面向社会、面向需求并服务于社会也是当代大学生要培养的必备素质。

二、学生现状及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要求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步入大学校园的第一门计算机类基础课程。通过调查发现,学生计算机水平差别比较大,学生所来区域不同,对电脑知识的掌握也有所区别,这样对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这种操作性强的课程就有很大困难。接触电脑机会较多的学生,接受大学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就相对容易;而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接受这门课程有可能就是零起点。再加上学生高中计算机课程教育情况也不一样,这样学生很难站到统一的起点上来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这也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在新生学习“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第一堂课,我们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该课程是高职第一学年必修课,也是为以后更专业的学习打基础的一门最重要的课。第一学期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的使用、演示文稿软件使用、网络知识及基本使用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具备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文稿演示能力、网络的基本应用能力,并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第二学期通过实际项目训练学生的文字处理、演示文稿制作和网络使用,使其能够利用现代办公软件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满足国家对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为学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做好准备。以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证书,作为第二学期的期末成绩,同时为以后工作或者专接本、自考等提供有力的保证。

三、“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我们要想在这门课程中完成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更新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协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出立足于专业,服务于社会的高技能、高品质的技能型人才,并且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应用型人才。现将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如下:

1.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强调学习计算机基础的重要性。“计算机文化基础”作为高职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门必修的操作性课程,普及“计算机文化基础”教育对教师、学生提出更高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学生不断地学习更新的计算机知识和技术,为自己的专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根据专业的不同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给学生在专业需要上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灌输给学生教学理念,即学好计算机是当今时代对高职学生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成为一个当代合格大学生的必备素质。加强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全社会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2.改进教学方法,实施案例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教学,其主要内容是讲授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常用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access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多媒体技术基础,其中word,excel,powerpoint,access操作性很强。

我们使用的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此书着重基础知识的介绍,注重实践,在内容讲解上采用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方法,突出重点、强调难点。我们上课采取了边讲边练的实践教学方法,以多媒体形式上大课、上机实践的教学效果很好,以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建立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中得到基础知识的培养和操作技能的全面训练。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我们采取案例教学方法,而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还配合教程编写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教程》一书,学生上机时可以实际案例来操作完成所学知识。同时教材所配套的一个上机系统练习软件让学生上机时可以选择操作模块进行操作练习,操作练习后系统也给分数评判,使学生在学习、练习、自测及综合测试等各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有目的的学习与练习,达到课程预期的效果。教师利用考试系统对教学的每个章节进行测试检查,了解教学的情况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教学。

实现案例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制订学生的学习目标、实践任务。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吸引学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通过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性计算机证书,激发学习主动性。案例的设计要求考虑现实性,要采取来自实际环境中或者学生专业的例子,并且案例的设计要对今后的学习有指导意义。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强调实际操作的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实践与理论教学的课时比例要形成正比,上机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教师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教学任务。师生要认真对待上机实践课,实践课是学生对理论教学掌握情况的一种反馈。

3.提高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及非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所以教师要承担过重的教学任务。计算机又是一门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储备的课程,教师只有通过提高学历,去行业企业实习锻炼等方法才能扩充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人才培养的核心保障是良好的师资。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培养一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专业师资队伍来满足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是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学院在培养教师方面加大力度,对教师采取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培训等方式,以此提升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学历和实践教学的层次。建立优秀的专职教师队伍,来为学院的各个专业服务。

四、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有效的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学习成绩的一个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教学考核方式以理论考核为主,这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实际操作强的课程不太适用。为了实现理论联系实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对该门课程进行考核改革。我院要求非计算机专业的在校生在学习完计算机文化基础这门课程,最终考取第三方认证的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或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证书。我院重点强调参加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如果学生在本门课程结束后提供全国(省)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的,可免考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下面对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作以下陈述: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培训考试系统。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思想,以任务驱动的原则为教学模式,采用指导评估的方法进行能力考核,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着重考查考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它根据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采用了模块化结构,各模块设置灵活并与工作岗位结合,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我学院以专业的特点选取学生必修的考试模块。nit将考试分为任务模块、作业设计及上机考试三个步骤,学生在学习的教程中根据教学考试的要求完成任务模块及作业设计,上机考试是利用国家的ata考试系统针对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进行测试。nit的上机考试是在考试系统中利用120分钟的时间,对某一个任务模块进行测试,然后学生按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完成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nit考试这种培养模式始终强调学生独立操作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从而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全新的考试理念得到了计算机教育专家的广泛认同和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

五、结束语

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基于高职学校的实际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考核模式等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使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及上机操作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摸索与创新,在近两年的全国计算机应用技术(nit)考试中,考试的合格率达到90%以上,这样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取得这样来之不易的成绩与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学生的不懈努力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还将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前进,更新教学理念,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计算机应用层次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应时展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合格大学生是我们的任务。

[参考文献]

计算机专业入门教程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科学精神;青年大学生;素质教育;计算机本科专业;教书育人

引言

目前,高等院校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自身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面对这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如何在大学教育阶段提高素质,养成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素养,使之成长为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不仅是专职教育工作者必须做的事情,也是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必须切实重视并努力解决的问题。将计算机教育融入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中,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这是目前高校素质教育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方法,也是一种新潮流。在这方面有许多高校的专业教师做出了表率,例如陈国良等从计算机文化中的人物事迹出发,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弘扬计算科学和培养计算思维为核心的大学素质教育的思想[1];周晓兰等从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方面,提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其综合素质,从而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思想[2];陆晓龙提出通过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思想,包括培养青少年树立远大理想、献身科学的意识、创新思维意识、动手动脑能力、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3]。

1基本思路和方法

目前多数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导论课程涉及的计算机领域的大师及其贡献、计算机应用大事记等方面,计算机教育内容少,对综合素质的教育覆盖面小且不够深入,导致效果不尽理想。1.1基本思路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如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人工智能等)均包含了一种或多种先进的、科学的、有趣的计算机技术与思想,可归结为计算机科学精神,如计算机系统结构中有关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操作系统的多进程、多任务的并行高效精神,编译原理中的绿色计算、优化节能精神,软件开发中的一丝不苟和逐步求精的软件工程精神。教师应在备课过程中挖掘并归纳计算机专业课程中体现出的计算机科学精神,并设计好提高青年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应用情境,即把这些科学精神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素质相对应,形成大学生成长规划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在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计算机科学精神,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各种素质的深度培养,最终达到综合素质及专业知识学习的“双提高”。1.2基本方法应采用自底向上、多门专业课程多位教师合力培养的方法,逐步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积累和升华,。

2培养途径

(1)归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的每门课程体现的计算机科学精神,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如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人工智能等。在备课时应将这些科学精神设计在问题情境中,在教师向学生传输专业知识的同时传输计算机科学精神。(2)制订大学生成长规划表。将已归纳的计算机科学精神分门别类地与当代大学生的各种素质相对应,形成以综合素质培养的大学生成长规划表,见表1。表1仅给出了几门专业课的1~2种计算机科学精神与学生素质教育对应关系,教师还可以挖掘更多的关联关系。(3)创建以“专业育才、精神育人”为目标的教书育人平台。每门课程均可按照图1自底向上地设计计算机专业教书育人模式,创建“课堂专业教学”“校内课外活动”“校外社会服务”的教书育人平台,培养或训练学生的各种素质,最终实现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各种素质的深度提升。“课堂专业教学”平台以教师的三尺讲台为平台,合力育人,实现“双赢”。多位教师将每门专业课的计算机科学精神融合于计算机专业教学及育人之中,形成合力培养,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积极向学生倡导计算机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素质,包括人文素质。“校内课外活动”平台以学校的开放实验室、开放文体活动场所等为平台,一方面让学生参加校内的科技活动或勤工俭学,如实验室设备管理与维护、系统安装、项目开发、产品设计与制作等,另一方面让学生定期参加校内体育比赛、扑克比赛等,从这两个方面训练学生计算机科学精神的运用,展现大学生的素质。“校外社会服务”平台依托校企合作专业教学实训基地[5],让学生定期到企业顶岗实习,进一步使学生体会计算机科学精神的博大内涵,更高水平地展示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大学生的素质。通过以上课堂、校内外平台的教育和实践训练,学生的素质得到训练和提升,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双赢”的教学效果。(4)实施跟踪与反馈机制。不断跟踪毕业生工作表现情况,如学生工作单位领导的评价、工作业绩等,检验计算机科学精神育人的成果,同时总结并针对不足反馈修正培养方法,形成一种有效的闭环结构。

3教学效果

在学校信息技术学院2014级、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多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实施了以计算机科学精神育人的策略。从学生的表现可知,经过这样的教书育人过程之后,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并积累了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经验及习惯。比如,在每年一次的学校春季运动会中,取得比赛好成绩的大都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在企业实习中,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但具有合作、尊重、热爱、谦虚、共享的高尚情操,而且具有高效、认真的工作方法,受到了企业领导的好评。另外,学生学习本专业的兴趣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的质量也有了很大改善。总之,这种教书育人的效果能够为学生提高就业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4结语

在校大学生一般为18至20多岁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并提高其综合素质非常必要,而计算机科学技术本科专业的所有课程均包含了一种或几种计算机科学精神,可形成计算机科学精神集。通过在计算机本科专业大学生中倡导和培育这些精神,可极大地培养和提升青年大学生的各种综合素质,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国良,张龙,董荣胜,等.大学计算机素质教育:计算文化、计算科学和计算思维[J].中国大学教学,2015(6):9-12.

[2]周晓兰,廖志鹏.论高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97-100.

[3]陆晓龙.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J].中国校外教育,2015(6):1-15.

[4]张晨曦,王志英,沈立,等.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