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7:23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军队院校

汽车运输勤务是汽车指挥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也是指导汽车分队工作实践的骨干课程。该课程传统教学多采取理论“灌输”方式,对学员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能力缺少关注,导致毕业学员指挥管理素质欠缺、协调沟通水平较差、岗位任职能力不足等系列问题[1]。实战化教学改革期间,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尝试应用案例教学,通过选取部队摩托化机动实例,挖掘决策难题,经教学双方研讨分析,培养学员自主思考、全面考量、综合评判的能力,是汽车指挥专业教学法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1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应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1)案例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员学习主动性。汽车运输勤务是一门经验管理型课程,传统教学方法多以抽象理论讲授与具体作业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辅导作业为辅,缺少对学员深入思考、主动学习的关注与强化。由此造成学员被动接受、学习主动性不强,无法完成“课程讲授—知识消化—指导实践”的转化,影响到未来指挥活动的决策实施。而案例教学的过程,使受众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进而积极研究并解决问题,学员能在典型情境中亲身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逻辑活动,经历一个实践创新的过程,充分培养学习的自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2)案例教学能够提升学员综合分析能力。汽车运输勤务课程多采取章节式布局,按照公路运输组织流程展开,此方式的优点是按时间先后顺序讲解,利于逻辑上接受,而缺点是偏重于某一环节或某一运输模式的讲解,易导致学员全面考量、综合分析能力缺失。而案例教学围绕教员设置的冲突点展开讨论,引发思想碰撞,进行观点阐述,力图通过表象的研讨活动再现学员解决问题时直接的、瞬时的思维推理过程。教员利用引导时机,将片面的、单一角度的分析,弥补为全面的、综合的剖析,使学员逐渐形成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评判事件、科学制订对策的能力。(3)案例教学能够契合部队岗位任职能力需求。笔者利用部队代职、调研时机曾多次与毕业学员就任职能力问题进行探讨,焦点多集中于课程内容与岗位需求差距较大,实操性、研讨性、启发性课程偏少,对学员指挥素养、领导力培养不足等,导致学员毕业后进入“水土不服”的迷茫期。案例教学侧重对学员认知、协调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解决以上问题。教学过程中,由于认知、行为习惯的不同,导致产生矛盾点、冲突点,在处理矛盾冲突过程中,学员应学会表达己见、避免冲突、协调矛盾,甚至寻求合作,增强对团队、集体的认同感,利于生成岗位任职必需的协调、组织、指挥能力。

2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1)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完成案例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学准备充分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达成。教学准备要区分授课对象,立足课程设计,完成案例选择、教案准备、冲突预判、课前安排等一系列工作。针对青年学员和部队学员在部队实践经验上的差异,围绕授课对象设置难度、深度不同的矛盾点和讨论形式,青年学员可采取难度渐进式引导、选取代表发言的方式,部队学员可实施发散式引导、随机发言的方式,做到因人而异、有所侧重。例如,实施该专题教学时,选取“汽车某团重装备运输分队运输保障能力检验评估活动”案例,设置2个课时教学量,按照重装备公路输送流程,设置矛盾冲突点,提前下发案例使学员熟悉情况,指导学员按照班排进行分组。矛盾点的设置、教员引导的时机等,应在教案中予以体现。(2)案例阐述。案例阐述是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通过案例阐述,使学员回忆案例全文,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员灵感。可结合案例长短、时间安排、学员人数等因素,采取提问式阐述、全文阐述、重点阐述等多种方式。以提问式阐述为例,教员可提出“任务执行的具体时间”“执行单位包括哪些”“主要任务是什么”等问题,学员均可在案例原文中找到答案。通过提问式阐述,可使学员增强认同感,提升研讨自信,同时也使不熟悉案例的学员迅速进入情况。(3)研究讨论。研究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其目的在于共享经验、启迪思维,拓展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将学习提升至更高层次。研讨期间,学员是主体,教员起把握主线、引导主题的作用。实施小班教学时,可由学员单独发言;学员人数较多时,可设置正方、反方或采取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的方式。讨论中,教员应牢牢把控学员发言思路,发现方向偏移、议题错误时,应及时提醒,引导回归主题;学员发言无法深入本质、浮于表面时,教员应通过提问、归纳等方式,挖掘问题根源,引发学员再思考、再讨论。例如,该专题讨论主线应设为“受领任务—制订计划—行前准备—重装备装载—途中指挥—重装备卸载—撤收回场”,其间设置“运输计划是否由运输投送部门制订”“重装备装载是否利用捆绑加固器材”“运输途中遭遇道路被毁”等冲突点,引导学员展开讨论分析,对于“捆绑加固器材使用”等易发生讨论方向偏移的冲突点,教员应及时引导更正。(4)总结归纳。总结归纳是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总结归纳可采取“学员先总结、教员后归纳”的方式,也可直接由教员进行总结。通过总结,简要回顾和界定案例主要问题,回顾课堂讨论的主线,找出学员讨论发言中的亮点,对学员的见解和分歧进行适当归纳和概括,点评问题处理方案和应对方式,升华学员对于案例的理解和把握,提出未来案例教学的期望和建议。总结归纳应当把握要点、条理清晰,时间不宜过长。

3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1)参与积极性不足。该问题常见于课堂教学开始或首次实施案例教学时,主要表现为:教员提问无人回答或回答人数较少,部分学员很少参与讨论,个别问题参与讨论人数少,教员与学员之间缺乏互动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对案例不熟悉,学员对于案例教学不适应,教员引导能力较差,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对此,应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可提前下发案例材料,后附教学提示,便于学员预习研究。教员应深研案例教学法,提升课堂教学技巧,可通过点名提问、奖励激励、代表发言等方式,迅速活跃课堂氛围。(2)讨论方向偏移。该问题常见于案例冲突点研讨过程中,主要表现为:讨论议题偏移教员设定主线,学员发言存在明显错误,学员思考角度与现实不符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参与积极、思维高度发散,学员自身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不足,教员引导提示不足或不及时,学员对教员提示理解错误或产生歧义。可立足提升学员全面思考、综合分析能力,充分鼓励合理框架下发散性思维,但发言明显偏离主题或错误时应及时打断并给予更正;教员应提前考虑研讨时的易发错误,可设置一两套预案,便于及时应对。(3)总结归纳不到位。该问题出现在案例教学最后阶段,主要表现为:教学双方对研讨过程的回顾总结不全面,冲突与分歧归纳不到位,对于根源、本质的挖掘较为粗浅、不够深入,未提出建设性观点,难以引起再思考、再讨论等。产生原因主要有:学员对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不足、阐述不清,教员对学员思维转化、意见分歧、研讨进程回顾缺漏,教员对本质根源、解决方法分析不够透彻等。针对这一问题,可拓展案例教学实践,创造平台和条件,提升学员总结归纳、语言表达能力;教员在教学准备阶段初步总结归纳案例要点,研讨中结合学员发言情况及时调整补正。

4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建议

(1)规范编写案例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案例是实现教学功能和目的的基本遵循,围绕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标准和专业特点开发编写或选用适宜的案例,是开展案例教学的前提。无论是围绕问题展开情节描述的决策性案例,还是把现实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直接引入课堂的研究型案例,教学案例的开发编写都必须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符合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规律。规范的案例编写应遵循目的明确、内容真实、问题典型、情节复杂、描述生动、结构完整的基本原则,突出针对性、真实性、典型性、综合性、启发性和趣味性。教学单位与教学管理单位应结合教员代职锻炼、考核评估、部队机动等活动时机,组织采集和编写适用性、通用性较强的案例,集中修订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2)良好的教学保障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营造案例教学环境,实施良好的教学保障,是实现案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条件。当前,教学保障条件与案例教学需求之间仍存有差距,主要体现在各级对案例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不够关注,教学设施无法适应教学双方频繁互动,案例库建设缺少标准依据等。教学单位应着眼汽车指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模拟化、网络化、对抗性教学保障条件建设,科学规划案例教学标准,构建汽车运输勤务案例库、资源库、媒体库。教学管理单位应鼓励尝试开展小班教学,通过建设研讨式、圆桌式教室,安装互动式视频、音频系统,为案例教学打造硬件平台,同时对教学单位开展软件建设应给予一定政策鼓励和经费支持。(3)案例教学能力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关键核心。案例教学能力是达成案例教学目标的关键,主要体现在案例设计、课堂把控、总结归纳等方面,是教学艺术与教学技巧的集中体现。案例教学能力是教学水平的重要组成,短期内难以快速提升,需由教员、教学单位、教学管理单位群策群力、共同促动。教员应着重提升案例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现场控制能力,善用智慧语言,创造开放气氛,激发学员拓宽思路。教学单位可通过导师制、试讲制、集中备课等多种手段,对教员能力短板进行填补。教学管理单位可采取教学比武、优质课示范等措施,为案例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模板范例,推动汽车指挥专业课程案例教学能力总体提升。(4)科学督导评估是提高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当前汽车运输勤务课程案例教学实施督导评估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评估标准和规范尚处于起步阶段,缺少合理完善的考评机制,考评结果对教员的制约性不足等方面。教学管理部门应先期确立科学评估标准,解决按什么标准进行评估的问题,进而完善多级督导评估机制,适时建立第三方督导评估机构,使评估结果与教员实际利益挂钩,利于形成良好促动。教学单位可建立本级督导评估机构,采取上级评估与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合理量化指标权重,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5结语

案例教学能够充分激发学员的学习研讨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学员主动学习、系统学习提供条件和平台,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意识,培养学员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能力。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汽车运输勤务课程,能使学员对较为粗放的经验管理型知识形成感性认知,在思考讨论的潜移默化中完成能力生成,提高汽车指挥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参考文献:

[1]许远利.客观认识院校教育与部队训练的差异[J].中国军事教育,2013,25(2):7-9.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2

【关键词】课堂应答系统;大班教学;大学英语;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

引言

自扩招以来,我国高校大班授课的情况已成普遍现象。大班授课最大的挑战在于难以营造出小班授课的互动环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远处学生回答问题无法听清;(2)除个别积极学生,不参与互动的学生是“沉默的大多数”;(3)固定的桌椅布置影响互动效果。这些原因使得在小班教学中常用的提问、讨论等积极互动教学策略在大班中难以实施。互动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和课堂参与度的重要因素。对于外语课堂而言,互动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在大班授课中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一直是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这其中认为比较有效的一种技术应用就是使用课堂应答系统(ClassroomResponseSystem,CRS)。课堂应答系统是一种通过学生手持无线终端,把学生的答题情况即时反馈并呈现在大屏幕上的互动教学系统。CRS在国外已有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并在大中小学多层次、多学科(尤其是理工学科)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在大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相对而言CRS在国内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且主要关注理工科教学应用情况。本文试图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基于weB技术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模式,以期丰富我国课堂应答系统的研究成果,为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和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一、课堂应答系统简介

1课堂移动系统发展历史

课堂应答系统的发展历经了三代变革。世界上第一套课堂应答系统诞生于1966年的斯坦福大学。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代CRS出现在1985年,被称作Classtalk,并从1992年至1999年间开始商业化应用,但由于价格昂贵鲜有问津。1999年利用远红外线技术的第二代CRS问世,并在21世纪初期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和中小学教育。第二代CRS通常由红外或射频接收器、手持应答器和软件三部分组成,虽然较第一代而言第二代产品已比较成熟,但受到购置成本、使用便捷性等因素制约,其普及程度远未达到预想水平。随着无线网络和智能移动设备的迅猛发展,通过wiFi无线网络连接,以weB浏览器、Http协议、Java和microsoft,net为软件基础,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作为输出装置的第三代课堂应答系统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提高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第三代移动互联课堂应答系统与前两代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1)无须额外购置设备,通过有无线连接的多媒体教室和个人智能移动终端即可实现:(2)免安装免调试,易于操作;(3)传统CRS只能回答选择题,第三代移动互联CRS全面支持主观题型。

2第三代移动互联CRS介绍

目前市场上已有、、等多套商业化的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其中针对商业和教育用户,和更专注于教育领域应用。下面以为例对第三代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课堂应答系统作简要介绍。

Socrative是一款集合了课堂反馈、测试、成绩报告等功能为一体的功能强大的教学应答系统。该系统分为教师端和学生端两种登陆方式。教师端主要有单题应答(singlequestionactivities)、测试、测试管理三个功能模块。

(1)单题应答模块。支持多选题、判断正误和简单题三种题型,适宜在课堂上快速提出一道问题与学生互动时使用。

(2)测试功能模块。适合多道题目的同步或异步应答使用。使用时需将预先设计好的题目上传至Socrative平台,点击“开始测试”进行作答。测试功能支持“教师进度控制”(teacher-paced)和“学生进度控制”(student-paced)两种题目发送模式。“教师进度控制”能够实现课堂同步应答,教师随堂逐题发送题目,学生同步应答。“学生进度控制”能够实现异步应答,可以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拓展学习之用。

(3)测试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对试题的编辑、管理、测试报告的下载等功能。

学生端的操作也非常简单。用手机登录页面,会显示出一个Roomnumber登录框,如图1所示。学生只需把教师账号对应的教室号输入该框,便可进行互动答题,并把实时结果显示在教师屏幕上。

二、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班教学的主要优势

近十几年来,国外关于教学应答系统的应用研究已积累了丰富的成果。总的来说,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班授课有诸多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

大班教学课堂管理主要有两大挑战。第一,难于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创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环境。而在英语课上,由于受到怕出风头、怕丢面子等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个人英语表达能力的制约,课堂上的沉默现象更为严重。大班教学管理方面的另一个难题是难于进行课堂考勤,其结果就是自律性差的学生有了可乘之机,使得逃课现象在大学里愈演愈烈。

大班教学研究发现,课堂应答系统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例如蔡天芳等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使用CRS的教学实验,结果表明使用CRS的班级出勤率比对照班高出20%。Greer&Heaney在为期四学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使用CRS的学生出勤率在期中时仍能达到90%,远高于以往50%出勤率的记录。此外,使用课堂应答系统的班级学生上课注意力更为集中、学习兴趣和投入程度也更高。

2改善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成绩

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被认为是CRS课堂中的有效教学模式。采用同伴教学法,第一轮教师需要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用CRS作答,同步显示答案分布直方图。此时教师并不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成对或分组进行讨论,待达成一致意见后再进行第二轮CRS答题。这时再进行全班性的讨论,直到得出正确结论。

CRS还有助于提高测试成绩。例如mayer等讨论了利用CRS的提问式教学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为期一年的大班《教育心理学》授课中,每节课使用CRS随堂测试所学知识的实验班,期末成绩明显高于使用传统纸笔测试并上交的对照班。黄致新等在针对119名学生的使用CRS的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同样发现,实验班期末成绩优于对照班,二者呈显著差异。

3利于进行学习评价

CRS利于学习评价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提供即时反馈和形成性评价两个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反馈对促进学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即时反馈比延时反馈更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CRS的应用使得在大班中进行全面、快速、准确的形成性评价成为可能。Beatty认为基于CRS的教学可以为学生和教师同时提供反馈,学生通过反馈了解到自己的不足,促进自主学习;教师通过反馈可以动态调整教学以适应学生“真实”、“即时”、“变化”的需求。在这种积极的双向反馈过程中,课堂由“静态、单向的知识传递变为学生输入指导下的动态、互动式教学”。

三、基于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1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为CRS支持下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重视反馈等策略的使用以确保形成刺激一反应之间的有力联系,在教学设计上体现为使用刺激(prompt),形成性反馈以及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的呈现顺序。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个体的信念和自主性,形成性反馈、“提问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是有效促进知识迁移的策略。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者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学习者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性建构实现的,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协作学习、合作学习等都是该理论框架下常见的教学形式。在CRS课堂中广泛采用的“同伴教学法”(peerinstruction)正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教学设计理念的体现。

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教学理论都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要求”和“认知加工水平”来“选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就大学英语课程内容而言,对于单词学习、句型等的较低认知加工水平的学习任务,行为主义教学方式较为灵验。语篇结构、构词法等中等认知加工水平的学习任务比较适合应用认知主义教学策略。而对于高水平的认知加工学习任务,如情境学习、问题解决型小组学习等,建构主义教学策略最为匹配。这种理念也与“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非常吻合,该理论提倡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弥补了单纯“以教师为主”或“以学生为主”的教学设计的缺陷。

2基于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案例

国内外见诸文献的课堂应答系统研究主要针对理工科课程教学进行。外语教学有着不同于理工科教学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基于CRS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将为我国外语教学实践和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下面选取《全新版大学英语》第四册第四单元Globalization为主题内容,并以Socrative课堂应答系统为例,展示基于weB技术课堂应答系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1)情境创设

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引出单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首先,教师播放一段与Globalization有关的视频,引出本单元的主题——全球化。然后教师让学生组成两人组讨论“whatisGlobalization?Canyougiveanexampleofglobalizationinourlife?”讨论结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的结果输入到Socrative系统中,教师端投影仪上会即时显示出学生的讨论内容。教师抽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全班讨论并加以点评。最后,教师用Socrative快速进行全班调查:Doyousupportglobalization?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持支持态度。当调查结果直方图呈现在大屏幕时,全班热情被迅速点燃,同学们对接下来的单元内容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学习任务设计

①语言输入任务设计。听和读是外语输入的两大途径。传统的语言输入活动中,教师只能依靠点名或者集体回答的方式判断学生的答题情况,无法做到全面准确的即时反馈。在教学设计案例中,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设计了5道判断正误题了解学生对文章的初步理解情况。直方图显示第5道题BothDavosmanandmanilawomanarestronglypatriotic错误率较高。教师着重与同学讨论该题的解题思路,正确率较高的其余各题则略讲即可,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听力练习和快速阅读练习中使用Socrative进行即时反馈,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②词汇学习任务设计。nation认为,以语言形式为中心的词汇教学是语言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根据上下文猜词、词义学习、构词法学习列为最有效的三种词汇教学策略。使用了CRS的大学英语课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教学案例中,教师挑出了文中出现的strengthen一词。学生分成四人组讨论列出更多-en词缀的单词,并输入Socrative。由于结果即时显示,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气氛,与传统课堂相比,同学们思考更为积极、列出的词更为丰富。教师还同时设计出3道根据上下文猜词词义的多选题,同学们以同伴教学的方法进行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适当地补充了一些例句和拓展词汇。

③语言输出任务设计

输出(output)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成功的语言教学需要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课堂讨论、写作、口头报告都是有效的语言输出活动。在设计案例中,完成课本内容学习后,教师让学生组成4人任务型小组,分担资料收集、报告书写、ppt制作和口头报告四项任务。每组以Globalization为主题选取不同的角度进行专题调研,并在第二次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口头报告。同学们选取了很多不同的主题,如全球化的优劣、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全球化与美食等等,展示完毕后全班用Socrative投票选出最好的一组,并对其他组的作品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组际互评。整个投票和组际互评过程学生们非常兴奋,将本单元的学习带到了高潮。

(3)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用于衡量是否完成了既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测试是学习评价的最常见形式。案例单元学习结束时,教师把事先设计好的与单元目标匹配的测试题输入了Scorative系统,学生10分钟内完成随堂测试,成绩即时反馈,错误率较高的题目马上进行解释。除了采用测试形式,外语教学学习评价还可用观察、量规化评价表、反思日志、讨论等形式进行。教学设计案例中教师同时使用了量规化评价表和反思的评价形式,量规评价表以选择题形式、反思评价以简单题形式输入Socrative系统。实践证明这种互动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同学们不但总结了自己的学习情况,还提出了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由于所有的反思内容即时呈现在大屏幕上,教师可以随堂进行点评或解答,师生互动非常积极。最后作为课堂的结束,教师再次提问Doyousupportglobalization?经过本章的学习和调研,很多同学对全球化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调查结果与第一次上课发生巨大变化,反映出很多同学在单元学习结束时认知层面发生了变化。

3实践效果

为了验证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应用于大学英语课堂的效果,课程教学之后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如图2、图3。结果显示,使用基于weB的课堂应答系统的课堂与传统多媒体课堂相比,在课堂互动和教学效果上都有很大的提升。在对“使用Socrative增强了课堂师生互动”这一陈述中,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的学生高达81%,表示否定的学生仅占8.5%。在“使用Socrative提高了我的学习效果”这一陈述中,选择“非常同意”和“同意”的学生同样占据多数。整体而言,近八成学生表示“喜欢基于Socrative的大学英语互动课堂”,其中表示“非常喜欢”的就超过了全体学生的半数。

通过访谈,学生反映这种使用智能手机辅助教学的方式比较“新奇”、“高端”,能提高学习兴趣。还有使用过第二代应答系统的学生表示“比Clicker系统好用”。但同时学生也反映由于网络连接速度较慢,系统登录、答案录入和显示内容之间有时间延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使用效果。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课程开发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物流技术装备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84-02

一课程开发概况

1.课程的定位

本课程采取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体现以“问题为中心”和“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通过在理论教学中辅之案例教学使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分析,采取电化教学的手段使学生得到立体、形象、直观的认识;通过校内、外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学生自主完成四个课业,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实际操作的能力。

2.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内容的综合性和形式的多样性。让个体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均衡地发展,提高学生素质,培养有较强适应力和创造能力的新型人才,推动课程研究、管理和开发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为总体目标。

具体目标:(1)学生方面: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长,努力培养一技之长,为他们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空间。(2)教师方面:通过课程的开发,拓展知识面,提高科研能力,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行为,增强课程意识。(3)学校方面: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3.课程的框架设想

每章包括四部分内容:(1)技能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提示重点内容和提出技能目标,并对各章结构进行梳理,化繁为简,从而对学生学习起指引作用,提高学习效率。(2)相关知识:根据教材内容和专业培养目标,将收集整理的、与各章内容相关的资料奉献给学习者,以扩大学习者的视野。(3)操作步骤: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本章的技能操作进行指导,加深学习者对知识点的记忆。(4)本章习题:按照课程特点和考核的相关要求设计,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分析题、问答题五种题型。通过演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始终是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近年来,我校积极倡导“课堂变成实训场,岗位尝试练技能”,逐步探索形成了适合我校实际的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

1.模式的内涵

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是以“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技能为核心,依托课堂教学和实训教学,对学生进行岗位技能训练,让学生在尝试中实践,在实践的发散和聚合中,实现教学目标和岗位技能目标相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2.模式的操作步骤

(1)学校通过企业调研,明确岗位技能目标。(2)根据岗位技能目标,制定相应的专业技能目标。(3)依据专业总体技能目标,确定具体的课程技能目标。(4)根据课程技能目标,确定每节课的课堂技能目标。(5)通过完成每节课的技能目标,最终实现岗位技能目标的达成。

以上操作步骤,以岗位技能目标的制定为出发点,通过落实专业技能目标、课程技能目标、课堂技能目标,最后以达到岗位技能目标为落脚点。这是一个完整的岗位技能目标的达成过程。按着这个模式来实施,能做到让学生和老师目标明确、专业对口、与岗位技能联系紧密,起到直接为学生就业服务的目的。

三以岗位技能尝试教学模式进行物流技术装备课程开发的实例

如第2章:运输技术与装备。

1.明确技能目标

在实际运输中根据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

2.学生尝试技能

以5・12汶川地震为案例,让学生尝试说出选择的运输方式。

3.教师示范技能

师生共同学习:(1)运输的方式及特点;(2)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3)重新分析5.12事件案例选择的运输方式;(4)图片带动学生分析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确定选择的运输方式。

4.学生练习技能

选择题(抢答):

5.学生巩固技能

例:3w图书公司的总部在上海,为了满足五一黄金周的消费需求,4月25日从福州购进5000本图书,每本书的重量为500克,这些书需要在4月30日前运达上海。

针对上面给定的情景,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将这批图书以最低的成本准时运达上海。

6.测评技能达标

运输技术知识实训考核标准一览表

7.课后作业

通过对下列问题的讨论,检测学生对运输基本知识的掌握。(1)今天,借助于发达的运输,无论何时,黑龙江的哈尔滨、新疆的乌鲁木齐都可以吃到海南的新鲜蔬菜。那么,什么是运输?运输的功能是什么?(2)浙江杭州某丝绸厂向法国里昂市出口一批丝绸衣物。采用哪些运输方式可以将货物运送到目的地?(3)山西的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物资,而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地是煤炭的消耗地。向北京、广东和浙江等地运输的煤炭应该分别采用哪些运输方式?为什么?(4)克拉玛依位于准噶尔盆地的西北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采的第一个大油田,被誉为准噶尔盆地的明珠,自油田在亘古荒原建立的那天起,就与荣誉和神秘相伴,它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大油田,使我国走出了贫油论的阴影;它是一个常被风沙包裹的经济结构单一的工业化城市,周边自然条件恶劣。试想,原油运输的方式是什么?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4

目前高职教育的培养方向,已经从单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发展到向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在选取教材时要考虑根据就业岗位群的实际工作任务,对这些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合,确定工作任务对知识的共性要求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谨慎选择教材。教材的选用宗旨立足于服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坚持技能培养为根本,内容的编排力求以实用性为主,突出铁道行业和铁道专业特色,以铁路运输法律关系、合同法律制度为基础,以与铁路运输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为主要内容,重点阐述铁路运输合同和铁路运输法律规范理论和应用。教材中应具备最新的与铁路运输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以及合同法基础性的知识,注重与实践结合,目的在于实际工作中的运用。结合本院高职学生特点我在教学中选择的教材突出案例教学和可操作性,教材中精选出大量与经济活动和铁路运输密切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有的是对法律知识的综合,有的是法院已经做出的判例。内容安排合理,针对性强,注重实用性,深度适宜,适合课堂教学及案例实训。

2运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典型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并结合所讲授理论知识内容而精心选择。通过教师讲授、案例导入、学生讨论、分析案例、应用训练、教师结语评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案例教学法充分地将“教”与“学”结合在一起,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选择和应用案例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铁路运输经济法规》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案例的引入必须结合铁路运输专业的特点,要有针对性。例如讲述铁路货物运输责任这节内容时导入运输蜜蜂发生火灾损失索赔纠纷案,通过案情分析,结合核心专业课《铁路货运组织》、《铁路行车规章》中所讲授的《货规》、《行规》、《技规》的法规知识以及本课程中所涉及到的《铁路法》《合同法》等重点法学知识进行法理分析。使学生在掌握本专业拓展课程的知识点的基础上,也加深了对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理解。再如讲到铁路对旅客人身伤害的责任时,将一位学生在列车上的亲身经历作为实例,讲述过程,提出问题,让学生们参与讨论、互动,并引到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铁路法律法规知识解决问题;讲到运输责任期间和责任范围时,结合《铁路法》17、18条,创设四种不同的情境,利用生动的案例演绎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铁路运输经济法规课程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经济法规知识和理论,熟悉《合同法》、《铁路法》,了解相关的铁路规章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其运用《合同法》、《铁路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解决运输合同纠纷的能力。同时树立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严谨守法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法律意识,为其职业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讲完某一类型的法律,如合同法、铁路运输法规、运输纠纷的解决等时,可以通过下任务单的形式要求学生课后选择并分析案例。然后在课堂教学中专门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全班学生参与案例讨论。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其牢固掌握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动性。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C语言程序设计程序设计

一、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我国现有的教育模式仍然是应试教育为主。这种教法使用的是填鸭式和满堂灌的课堂讲授,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学生当敌人的考试方法。这种灌输模式能较好地保证所讲授知识的系统性,但因为知识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较差。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力面也暴露出许多弊端。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的老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同,它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的种方法。采取以学生为主进行课堂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发挥自己的主体性。通过这个过程使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并铭记在心,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有利于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

二、案例教学法的要求

(一)对教师的角色要求。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进行角色的重新定位。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与实践经验。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地从现实生话中提炼加工出适合教学的案例来。

教师要在带领学生做好案例讨论前的准备、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案例、做好讨论后的总结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教师应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打开思路,积极发言,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和思想。教学上,教师要吃透案例并善于驾驭课堂,使课堂案例分析有序进行。

(二)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要仔细阅读案例,获得相关信息。教师应承担起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职责,训练他们如何分析问题,如此循序渐进,使学生形成善于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勇于发表自己观点的良好素质。

(三)对案例的选取的要求。

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取一般应符合以下原则:(1)典型性,即教学案例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2)实践性,即教学案例应接近实际,与实际生活或工作相关且具有一定规模,既符合所需掌握知识的特点,又能让学生感兴趣,不能主观臆造。(3)启发性,即教学案例必须包括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4)目的性,即教学案例的选材要适应教学目的的要求。每个教学案例的设计,总是要求能突破课程的某些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对课程的一些问题有较深的理解,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一)案例选取的特征。

作为教学的案例必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适应现阶段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教学案例的类型很多,体现内容也很复杂,选取或设计什么样的案例应有针对性地根据教学目的进行选取。其次,选取的案例必须包括一定需要思考的内容和问题。案例不是简单的操作习题,如果设计的案例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只要通过某个知识点就可容易地解决,则该案例就不具备启发性,也就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最后,选取的案例应尽可能地贴近现实生活。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才能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才会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案例呈现的方法。

案例选取之后,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把案例恰如其分地呈现给学生,也有多种方式。教师给学生呈现案例的方法有多种:既可以给每个学生发一份文字案例说明,又可以形象地口头描绘案例的内容,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案例,还可以假设某一环境来模拟真实的案例。

不管采用什么手段来呈现案例,都必须要讲清楚案例的背景,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如“冒泡排序法”案例就期望学生能发现数据排序法的关键就是在于把握排序法的思想,总结排序法的规律。教师在呈现该案例时,采用的就是首先描述案例的内容,然后运用多媒体技术模拟呈现案例,并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思考,发现规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三)案例的分析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将案例讨论的方法运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它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关注度。在有效呈现案例后,学生自己会产生解决该问题的见解,这时就可以步入分析讨论环节。通常可以如下方式:个人意见表达,小组讨论,全班集体讨论。讨论的问题经过归类提取,而后再集中汇总较好,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表意见,参与的积极性较高。在案例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重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讨论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能力和素质。

(四)案例的点评总结。

在案例点评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告诉学生一些结论性的东西,关键是要对学生们提出的不同观点进行概括和评析,揭示出案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在进行实践教学过程,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学与用”之间的协调。以“冒泡排序法”为设计的案例。假设有十个整数,要求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升序输出。应用该案例的时机是在学生学习了循环语句和数组的相关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有:双重循环语句的运用,一维数组的定义以及输入输出方法。通过该案例的学习,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的诸如期末成绩排序等予以运用。

三、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运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更新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改进了教学方法,丰富了互动式教学形式。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高,教学容量大,知识点的前后联系紧密,学生对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传授的知识点印象深,逐步提高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来源:吉林建筑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案例教学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中的建设研究)

参考文献: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6

中国共产党在90余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短短几十年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国家建设成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外汇储备第一的强国,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我党始终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俗话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1942年7月,同志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1]邓小平强调,“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2]十以来,党对高校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日益深化。2016年12月8日,在题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2.1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单调乏味

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基本按照传统的“讲解—接受型”教学模式,即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又称为“满堂灌模式”,这是大多数思政课教师采取的最常见的课堂教学模式,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绝大部分高校的思政课采取的是“大班制”授课,一般在100—200人之间,有的甚至更多,这种“大班制”决定了“满堂灌”是最优教学模式选择。这种“大一统”模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不够强,即使参与也是应付了事,甚至有的学生上思政课就学习英语、数学或者别的专业课程,还有的干脆就玩手机,或者做一些与课堂毫不相干的事情。

2.2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

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因素也有客观的原因,“大班制”是制约课程效果的重要客观因素;从主观来讲,一是有的学生思想认识上有偏差,认为在大学学好专业课就是了,就业最终是靠专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的好不好,与就业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多余、不实用,但作为必修课可以“刷”学分;二是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讲“假大空”的大道理,纯粹就是洗脑,只有中国的大学才开设的“特色课”———思政课,完全没必要开设,甚至有抵触情绪。为了真实地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笔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有效回收率100%,其中大一学生65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70人,男女生各100人,如下表所示:2.3部分教师理论素养不够高思政课的性质决定了其涉及的知识面相当广泛,如涉及法学、伦理学、哲学、宗教、艺术、历史等学科,为了讲清楚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很多边缘学科的知识,才能把问题讲生动、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扎实的人文社科理论功底,广泛阅读各种人文社科书籍。部分教师人文社科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导致思政课就是给学生简单地宣讲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即使对理论的阐述也是照本宣科,没有较好地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还有的教师把高校思政课完全等同于中小学的思想品德课,讲授的内容过于浅显。其次,要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只有打牢基本功,才能把理论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否则,很难使学生信服。

3“五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建构思路

传统思政课的“讲授—接受”教学模式以教师理论说教为主,教学方法简单,内容显得抽象、苍白,缺乏说服力,课堂氛围枯燥,令不少学生避而远之。作为课堂的组织实施者应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手段,将教材抽象的内容讲“活”,将授课内容与学生兴趣有机结合,实现“教-学-乐”为一体。如借助现代传媒载体将课堂内容通过声音、动画、三维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具体来讲就是课前励志歌曲感染,课堂基本理论灌输,身边榜样引领示范,红色经典影视熏陶、典型案例剖析教育等方式,其中基本理论灌输是核心,其它其它四种是方式是为基本灌输理论服务的(如下图所示)。

3.1课前励志歌曲感染.励志歌曲旋律优美、健康向上、催人奋进、鼓舞士气,歌词朗朗上口,易产生心灵震撼、情感共鸣和精神升华,具有很强感召力和向心力,使学生在歌唱娱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起了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它将抽象、高深的“阳春白雪”政治理论转化为“下里巴人”式的歌曲,因此,可以在课前和课间播放与所讲授内容相关的励志歌曲,如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理性信念的重要意义时在课前、课间休息时可以播放《爱拼才会赢》《阳光总在风雨后》《相信自己》《隐形的翅膀》等歌曲,烘托教学气氛,通过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改变了思政课课堂教育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单调乏味的被动地位。

3.2课堂基本理论讲解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基于一定的正确的思想理论基础为前提的,这种思想理论是不可能从我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必须依靠外在的灌输,正如马克思指出,先进理论不会自发产生,共产党必须加强对工人阶级的思想理论灌输,当然,这里的灌输不等于“填鸭式”的“满堂灌”,苍白无力的道德说教。相反,灌输是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将抽象的理论与生活现实相结合,使学生寓学于乐,即理论灌输形象化,课堂教育互动化,对症下药具体化。由于教材理论本身比较抽象,在课堂教育过程中将理论形象化,也就是艺术化。同时,加强课堂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一个民主式的“学习共同体”。另外,还要有针对性,就是要对具体的问题对症下药,做到有的放矢,克服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抵触情绪和厌烦态度,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再枯燥无味。

3.3身边榜样示范引领榜样是美德在生活中世界的真实体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示范引领效应,大学生处于特殊年龄阶段,可塑性强,模仿能力强,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是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过程。法捷耶夫说过:“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励,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在选择榜样人物时,要善于发掘发生在同学们身边普通的真人真事,这些真人真事虽然谈不上“高、大、上”,但可信度高、最有说服力,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掘生活点滴中真、善、美的“火眼金睛”,比如在讲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二节第三目“人生价值的评价”时可以播放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吴锦泉,高节卓不群”片段。通过观看“榜样”影片,增强学生对理论的信服度,对所学内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容易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其次,作为思政课教师本身也应该是学生行为的榜样,作为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向道德模范学习,言行举止向榜样看齐,教师也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在对大学生进行榜样教育时,教师更应该主动向榜样学习,领会榜样的精神实质,一言一行均向榜样靠近。”[4]我们还可邀请优秀的学长以及毕业的校友回母校现身说“法”。

3.4红色经典影视熏陶经典影视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内蕴着真、善、美的社会价值取向,经典“影视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独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吸引了当代大学生,逐渐成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构建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5]如在讲授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可以播放《恰同学少年》第五集部分片段作为课程导入,该影片为当代大学生生动诠释了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美的,什么样的追求才是积极健康的,它讴歌了以青年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青年学生朝气蓬勃、奋发向上、不懈追求的精神气魄。这部影片自上映以来以平均5.260%,最高达8.9%的收视率一举击败时下流行的日韩剧、欧美剧,勇摘2007年央视电视剧的收视率桂冠。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时可以播放《士兵突击》,该剧给青年大学生一个启示: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己心中的理想,不管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都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始终坚信成功是源于对结果的信奉和坚持。

3.5典型案例剖析反思.案例教学可以将抽象理论还原为日常的实际生活,是一种具有形象、实践和启发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对照和效仿,具有较强的感染性和可接受性,“典型案例教育的具体形式多种多样,按照典型的性质来划分,有正面典型和负面典型。所谓正面典型即体现或代表先进、正确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能够起榜样示范作用的典型。而负面典型是反应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和对社会发展产生阻碍作用的典型”,[6]它是我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之一。正面典型案例包括“廉政公仆”、“感动中国”“道德模范”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警钟长鸣”、“忏悔录”等党内各种违法违纪特别是案件作为反面典型进行剖析、反思,通过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教育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讲授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性坚定崇高信念》中第一节第二目“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时,可以将志存高远和不懈追求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胡铃心与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做一个对比———曾经都是中学的佼佼者,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为何演绎出不一样的大学生活?其中深层的原因是什么?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的采访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从正反两方面案例的对比可以得出确立理想信念对我们青年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束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党的宗旨、性质外化为指导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和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接班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主战场,因此,必须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的话语体系,即结合具体的国情、社情、学情让教学更有针对性,将课堂内容讲“活”,就是通过课堂基本理论灌输、课前励志歌曲感染、红色经典影视熏陶、身边榜样引导示范、典型案例剖析教育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内在求知欲,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吴勇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1].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3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65.

[3].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9(01).

[4]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4.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7

从上面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开设危险品运输课程情况可知,本课程的定位有的学校是必修课,有的作为选修课。因为它是一门以物流管理、民航货物运输管理等专业知识为基础,具有航空专业特色的课程;它以航空危险品运输安全为目的,对空运危险品的收运程序,各种危险品运输文件的填制、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进行规划管理;本课程深入系统讲授危险品的基础知识和航空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方法。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熟悉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管理与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掌握危险品基本专业技术知识、航空危险品运输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为学生今后从事航空危险品运输奠定一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基于这门课的以上重要地位及作用,并根据课程的设置目的和学科基础,结合民航物流类专业的实际,将本门课程定位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更合适。

二、教学设计及教学方法

1.航空危险品运输涉及航空运输方式的众多内容和环节,具体教学内容在国内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能满足教学内容要求的教材很少。同时,国际航协出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即DGR每年更新一次,因此航空危险品运输这门课程要想始终站在理论及实践的最前沿,单靠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永远没有更新那么快和频繁。因此必须是教材和当年有效的《危险品运输规则》有机结合,才能保证这门课程教学始终立足于理论和实践的最前沿。从设置航空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初衷出发,本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应分为三个模块:理论、操作和实践。其中理论模块是基础,操作模块是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实际操作,实践模块是理论和操作相结合的实践。其中的实验,学校如果有实验条件可开诸如:易燃液体的闪点测试、易燃粘稠液体的粘度测试这样学生可操作实验。如无此条件,可结合自身特点做成实训。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本门课程的教学时数为36~44,可适当增加实训课时。本课程作为民航特色物流管理类专业的必修课,有较强理论性和非常强的实践性,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课堂讲授理论的讲授教学法、课后自学完成作业的指导自学法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讨论教学法,中间穿插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同时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本课程涉及较多的法规、标准条文,学生学习过程中难免觉得枯燥。

2.教师应尽量联系法规产生的背景、目的和作用,采用案例教学形式,血肉丰满、活灵活现的案例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法规的由来及其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认识。因此案例收集和设计尤为重要,这需要老师平时下大力气才行。二是化理论为实际。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特别是结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工作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危险品,注重化学反应的理论与现象比较,让学生从案例中总结掌握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对其危险特性和事故特征有明确的认识,了解如何预防危险事故的发生,掌握发生事故后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化学基础不同(文理科)因材施教。三是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精心挑选合适内容,提供相应资料及网站资源,采用指导自学法,课上教师只给出自学提纲,不作过多详细讲解,课后学生自学并完成相应作业,老师课上再进行讲评,这样能培养学生整理归纳、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学生是主角。采用讨论教学法时,教师应认真设计、组织好课堂讨论,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是配角,学生才是主角,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气氛,开拓思路,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危险品运输课程的参与度,教师不要马上评判学生的观点或方案,让其充分阐述,同时加以适当引导,使其意识到问题所在,让其自己主动修改方案和纠正不正确观点,最后教师再加以总结。

三、结语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8

   一、公共事业管理学课堂引入案例教学的意义

   第一,从公共事业管理学的课程特征和培养目标来说,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均较强的学科。公共事业包括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卫生事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等,公共事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中不仅包括讲授这些事业相关的的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灵活运用基本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性强的复合型人才,公共事业管理教学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传统讲授式方法可以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而通过案例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第二,从案例教学本身的特性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具有情境性、互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的特征。案例教学法是指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践中收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习思考、分析和决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习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以提高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中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从教师教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学方法是教达于学的中介和桥梁,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传统的影响,学校教育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采取单一灌输式的方法,以致很多毕业生高分低能。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灵活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经过多次案例教学的实施,老师可以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运用案例教学的组织和管控能力。第四,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说,首先,案例教学法丰富了教堂教学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校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打破传统式教学方法的新式教学法,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自己主动地进入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之中,学生从中获得一种与他们以往的学习不同的经验,从而激发学习的潜能。其次,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教学方式是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只注重向学生灌输,学生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这种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案例教学的互动性特征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不断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案例讨论中,允许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允许学生向老师提出不同意见,从而使他们在分析案例过程中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实施的几个因素

   案例教学起始于美国20世纪20年代哈佛大学商学院,传入我国后,直到近几十年内,开始倍受关注。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中使用比较早,案例也比较多,而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制约着公共事业管理课程使用案例教学,主要表现如下四个因素。

   1、教学观念因素制约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当其冲的是教学观念和意识。这主要表现在教师和学生这两大教学的主体上面。一是作为教的主体,部分教师对案例教学重视不够。首先,很多教师习惯于使用传统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意识和改革意识,不愿意花时间做一些尝试;其次,一些教师认为案例教学不一定有效,是可有可无的。他们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交流粗糙的观点不会有太多收获,案例教学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价值不大。再次,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列举出公共事业管理过程中发生的一些实例,这也是案例教学,这无疑是把案例教学简单化,把案例教学等同于举例教学。二是作为学的主体,部分学生也不重视案例学习。有很多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授,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也不接受案例教学。

   2、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因素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相当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技能。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教师角色只是一个知识的“灌输者”、“演讲者”,教师只需要把自己准备和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即可,课堂教学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可控性很强。然而实施案例教学,教师需要做很多额外的准备工作,比如要准备案例,精心设计思考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讨论重点,掌控课堂讨论的节奏,控制发言时间,维持课堂秩序,激发学生思考,创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气氛,最后还要对学生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这对于习惯于波澜不惊的传统教学方式的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这些不仅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深的理论功底,而且还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随机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和管控能力。在现实中,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的不可控性的要素太多,难度系数太大,不太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案例教学讨论。

   3、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因素案例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组合在一起进行多元互动的一个新的教学方式。教师是主导者,但教师教的目的还是为学,学生的主体地位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程度决定着案例教学的成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部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没有培养起来。案例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去研读案例,搜集信息,准备发言资料,这让他们感觉压力倍增,有时会产生一些抵触情绪。另外,一些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更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案例讨论中来,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案例教学的效果。

   4、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本身因素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成功的案例教学也离不开高质量的案例。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案例主要表现为案例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启发性、现实性的特征,且难易适中,学生易感兴趣并易于接受。然而目前要达到这些标准也并非易事。一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可供选择的量比较少。目前管理学类课程教学中的案例,私营部门管理的案例数量比较多,出版的教材和专着也比较集中,而公共部门可供使用的案例就相对比较少。就公共管理领域来说,行政管理和公共政策案例较多,公共事业管理案例较少。当然这和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有密切关系。二是公共事业管理案例教学过程中,公共管理的案例使用比较多,而真正贴近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的高质量案例比较少。三是公共管理学科相关专业案例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过去的一些旧的案例所揭示的问题现已解决,如再拿到课堂上讨论,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也需要不断制作高质量的新案例,以替代过时的旧案例。当然,受时间和物质成本的限制,案例的更新一般难度较大。

   三、提高案例教学效果的对策

   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案例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中心环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其主导作用不可替代,但单一的教学方式肯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需要。高校课堂面对的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心智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教师一言堂式灌输不再适合大学教育的课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教学革新的思想,不断探索适合课程实际的新的教学方式。学生是学校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案例教学则可以实现教学过程中双方角色的转换。教师由过去的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变成配角,教师只是引导学生进入案例情境,设计思考题,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则根据教师提供的路线,经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案例教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公共事业管理教学中应充分重视案例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公共事业管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也有助于实现培养复合型公共事业管理的应用人才。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教师是成功实施案例教学的关键。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老师,要提高案例教学的能力,首先,必须认真钻研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又要深入了解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改革的实践。只有既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储备大量丰富的教学案例,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教师要通过多次开展案例教学,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总结案例教学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案例教学能力。再次,学校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教师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培训。具体来说,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带薪的进修和培训;组织开展全校范围的案例教学的观摩或授课比赛;各系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有关案例教学的交流和研讨等等。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

前言: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利用管理实践中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性案例,在我们老师的正确指导下,来把学生引入到案例分析中去,深入事件中去,在现出当时的情形,还有再现案例的情形,在案例中去探讨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在发现出新的问题时应该及时的给解决掉,并且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这便于提高学生的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实践的证明案例教学法以及在高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1.案例的主要类型

1.1分析决策性案例。即利用收集整理的问题性管理案例,组织学生讨论问题的性质,充分运用已学的管理理论知识点,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2叙述性或印证性案例。这类案例是通过筛选大量实例,选择其中具有典型意义事例,结合学科理论知识点分析和判断案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这类案例,有助于加强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理论知识点,摒弃传统教学中呆板强迫性学习的弊端。

2.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方法中的目的以及案例的设计原则

在电类的专业中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一种方法,这是因为电路分析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即使和后面女的课程以及实践有着很大的联系,但有目的、有计划且系统地将案例教学引进课堂还不多见。因此明确教学目的、确定案例教学原则是提高课程教学效果的首要问题。

2.1设计的相关原则。我们的案例设计要经过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必须是具备一些综合性知识,来运用案例的教学方法来分析指导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在选择案例的内容上一定要选择一些能够加深学生对学习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进而来增强感性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一些爱好,案例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因材施教,承上启下;案例内容选取要能够扩大专业视野,要能使学生养成从工程实际的角度全面理解和正确运用专业知识的职业习惯;案例设计应反映本学科的重点、难点和前沿知识,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

2.2课程案例教学法的目的。电路分析基础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变灌输式教学模式为能力培养型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解决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的矛盾,以及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等问题,提高专业素养,为后续课程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课程现状及案例教学的特点

3.1教学现状。近年来,电路分析基础的教学方式有了一些创新,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等都大大改善了教学效果,但依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了的不会用、有用的没有学、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对具体问题分析能力不足、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建立一般电路系统的数学模型,训练必要的实验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分析后续课程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知识点的要求,我们发现该课程是90%以上专业课的基础,也是电气信息类多个学科考研的必考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教学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

3.2案例教学法的特点。案例教学法由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首创。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以代表性、典型性和新颖性的案例为基本素材,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理论联系实际的新型教学方法,能够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案例设计与实施

电路分析基础教学中概念、理论、方法较多,因此需要针对出现的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研究不同的“教学案例”并引入课堂,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电桥是电专业应用较多的电路,以前在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材及教师授课中只强调电桥平衡的条件,要求学生在复杂电路中能看出电桥。通过设计案例,引入传感器的概念,学生不仅仅对电桥的应用有所了解,更重要的是引入有关电量传感器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基础课知识点的重要性,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个未知的“黑匣子”,怎样确定其数学模型,即网络函数,以便对其进行分析、设计或改进。我们需要在特定情况下,在输入端加一个冲击量,从输出端得到的冲击响应就是网络函数。案例教学引导学生带着实际工程中的问题学习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会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案例教学法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和潜在的思维创新能力,养成科学分析问题的习惯。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中除了满足教学条件,学生的积极配合外,教师的主导尤为关键,案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学课时不增反减,教学内容不减,教学要求提高。运用案例教学,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仅对授课课程内容很熟悉,更要了解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补充教案,更要求教师能敏锐地洞察现实中的问题,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加工出适宜教学的案例。教师要学会并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设施,图片、音响、动画、录像等手段在课堂中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刘敏华贾仙宇.电路分析基础研究型教学初探[J].电工电子教学学报.2009.10.

输出式课堂教学案例篇10

一、高职《审计》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

(一)高职《审计》课程概况《审计》课程是高职财会类专业核心技能课程,该课程集审计理论与实践为一体,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从理论上对审计准则予以系统的论证、总结,从实践上对审计理论进行应用评价。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学会基本的审计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审计实务的基本技能,具有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从事相应的审计岗位工作。

(二)高职《审计》课程多媒体教学现状由于审计知识理论的广泛性、严密性,使得从事审计教学实践的教师普遍反映审计课程难教,而学生则普遍反映课程难学、枯燥。引进先进多媒体技术,改革审计教学方法手段迫在眉睫。关于在课程中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多学者在理论上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探讨,取得了不俗的研究成果。而高职《审计》多媒体辅助教学实践中,往往仅以ppt页面呈现教学内容为主,在内容的组织上并没有摆脱“填鸭式”、“满堂灌”的老路子,注重教学内容输送,缺乏师生互动和课堂管理,特别是一些理论演变和计算过程往往在ppt幻灯片中瞬间即过,学生来不及消化吸收,学习兴趣得不到提高,总体上来说,当前高职《审计》课程多媒体教学,没有充分发挥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带来的互动性和实时性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缺乏生机,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高职《审计》教学系统设计

针对高职《审计》课程多媒体教学现状,笔者以Flash技术为平台设计开发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审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文本资料为依托,注重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呈现、教学考核评价、师生互动交流、课堂管理等教学诉求。其设计目标是加强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审计》课程教学质量。

(一)系统功能设计根据高职《审计》课程及其教学特点,辅助教学系统在功能主要以章节伸缩菜单管理课程教学、经典案例、考核测试、班级考勤和帮助五大基本功能模块,并分别以五种颜色对应区分。如图1、图2所示。(1)系统伸缩菜单:按照高职《审计》课程内容,以空间和版面节约为出发点,将章节目录作为具有伸缩功能的菜单按钮,进行课程内容串接。(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模块主要配合章节菜单呈现章节教学内容,课堂教学模块还是教学课件、教学大纲、相应的审计图表的资源管理平台。(3)经典案例:审计学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在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需的。经典案例模块主要实现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导入与分析,具体为课程引导案例、课堂讨论案例、课后分析案例三级案例体系。(4)考核测试:考核测试模块主要功能是通过选择题、判断题和错题反馈三块内容对当堂课程进行一个总结与反馈,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5)班级考勤:班级考勤模块是组织课堂纪律管理的工具,主要包括点名、标注和缺勤提醒功能。

(二)技术方案设计系统在技术方案上按照单机版教学演示系统的设计思路,采用Flash技术进行设计。Flash是基于矢量图技术,文件数据量小,支持流式播放,易于网络传播,同时可以跨平台使用,且具有较强的交互功能(actionScript脚本语言),可以与net和Java进行交互,同时还有较强的多媒体集成功能,支持多种图形、声音、视频格式。因此,系统在方案上将以Flash技术为主,进行系统界面设计与功能实现。(1)系统界面设计。在界面设计上,充分利用Flash分层矢量绘图技术和元件技术,以元件为单位进行界面设计与组装,主体界面上,主要是用Flash制作8个目录菜单及其伸缩子菜单影片剪辑,实现内容导航。同时给五大基本功能模块设计5个功能模块影片剪辑实现功能导航。(2)交互功能实现技术。交互即指用户利用各种方式,如按钮、菜单、按键及文字输入等,来控制和影响程序的运行。交互是辅助教学系统基本运行和组织控制的关键。交互的目的是使计算机与用户进行对话(操作),其中每一方都能对另一方的指示作出反应,使得系统在用户可理解、可控制的情况下执行任务。Flash主要利用actionScript脚本语言设计交互,actionScipt采用面向对象设计思想,如同C++,Java一样,可以通过类、接口、组建、监听器、事件等实现各种类型的交互。

三、高职《审计》教学系统实现与改进

(一)特色功能及其关键技术包括:

(1)章节伸缩菜单。章节伸缩菜单即章节有2个状态,伸张(当前工作)状态和缩进(睡眠)状态。8个章节菜单的伸缩设计,主要通过三步完成,第一步,确定8个章菜单位置,第二步,确定章菜单中的节菜单位置,第三步,鼠标出发代码,实现章菜单、节菜单的位置上下移动和透明度调节。

(2)教学文本呈现与调度。对于课堂教学来讲,课程内容必须能够根据教学需要调入到系统,由于单纯的Flash技术不能直接调用数据库,考虑到教学系统中的电子教案、测试题以及案例等,大部分为文本和图片内容,因此,其数据调用主要为文本和图片调用,故可采用动态文本和LoadVars类实现文本、图片等资源调度。这样在更新教学内容时,只要更新相应的文本文件和图片文件即可。

(3)黑板擦功能实现。传统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用黑板擦来擦除已呈现的内容并为后续内容呈现腾出空间。本系统中的黑板擦即模拟真实黑板擦功能,通过黑板擦可以完成对加载文本内容的清除。

(4)图表放大镜实现。《审计》课程中有大量的流程图和计算表格,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屏幕的尺寸有限,坐在后排的同学往往很难清楚地看见屏幕上呈现的表格,因此,图表放大功能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十分必要。本系统在图表调用的同时,采用Flash遮罩图层技术,开发了图表放大镜工具,如图3所示。

(5)班级考勤管理。课堂考勤是教师进行课堂管理的常用手段,本系统设置了班级考勤管理功能模块,先预录班级学生学号与姓名的点名语音,然后采用扫雷标注模式,实现点名与缺勤标注,并统计缺勤人数,同时将自动将缺勤学生命名输出保存。如图4所示。其关键在于学号元件的制作,主要采用关键帧设置技术,在学号元件的第三帧设置缺席标志(小红旗),如图5所示。当点到某学号学生时,预录声音启动,若该生缺勤,则点击学号按键,激活元件第三帧,缺勤标志出现,并更新缺勤人数。

(二)系统评价与改进包括:

(1)本系统的创新与特色。一是分色功能模块与伸缩菜单设计,系统界面风格简约时尚。以黑白为背景,象征审计重在审查黑白是非,以五种颜色为各功能模块的边框色彩,象征审计要以犀利的眼光来将五彩缤纷的财务世界审查得清清白白。即红色代表热情的课程教学模块,蓝色代表冷静的案例分析模块,黄色代表愉快的考核测试模块,紫色代表严格的考勤模块,墨绿代表认真的帮助模块。值得一提的是收缩菜单的简化了整个界面空间,时尚新潮。二是以过程案案例教学贯彻课堂始末,教学组织有条不紊。以课前案例引导、课堂案例探讨、课后案例思考串联整个教学过程,案例教学贯穿课堂始末。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三是以考核测试加强即时问答,师生互动效果明显。交互是教辅系统的灵魂。以即问即答的形式来设置测试题,既可以及时反馈教学效果,还可以增强师生互动,改善教师主导的灌输模式。四是以特色工具解构技能要点,系统操作简单实用。系统针对《审计》课程课堂教学实际,开发了辅的实用小工具,如放大镜、粉笔、黑板擦等,这些工具对提高了系统演示效果和知识技能解构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图表放大器,可以增强后排学生的停课效果,粉笔和黑板擦工吸收了传统的黑板教学即时圈画的优势,有利于审计实务操作的过程演练。五是以点名系统辅助班级考勤,课堂管理模式先进。以扫雷游戏的标注模式来设计了班级考勤功能模块,将课堂教学和纪律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提升课堂考勤效率,还可以警示学生认真学习,勿旷课迟到。六是以文本存储管理教学资源,系统更新维护简单,系统以矢量动画制作软件flash开发,数据量小(课件本身容量不足10mB)可移植性好,可跨平台使用。资源丰富,功能齐全,课件内容用文本文件集中存放,在后续的维护更新中,只需对这些文本文件进行修改就可以了,非常方便简单。

(2)系统的不足与改进。本系统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充分贯彻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将教学上的案例教学思想和软件工程中的模块化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将“以教室为环境、以教师为中心、以纸介教材为工具”的封闭式、单项传输的课程教学模式,逐步改造为“以案例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技术为工具”的开放式、双向互动的案例式教学模式,系统优势明显。但是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本系统作为单机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很难满足网络资源管理与远程教学需要,因此加强网络版重构是本系统未来的重要改进。一种可行的过度方案是,先将本系统由Flash影片格式(.swf)成为网页格式(.html),作为网页嵌入到相应的网络课程平台,使其成为网页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基于Flash技术的高职《审计》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利用简易的Flash技术,实现了教学内容呈现、课程资源管理、班级考勤管理等多种功能,在笔者具体的教学实践应用中得到了学生和同行的一致认可,并获得江西省高校第四届优秀多媒体课件二等奖。系统在应用实践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进信息技术与《审计》课程的整合,并对教师教育技术素养提升具有相当的裨益。

参考文献:

[1]马娟:《会计专业审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思考与实践探索》,《财会通讯·综合(下)》2011年第2期。

[2]荣曼生:《普通高校多媒体教学的思考与探索》,《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3]周立夏:《使用多媒体授课优化课堂教学探讨》,《现代教育技术》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