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十篇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41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队伍建设;培养

1高校实验室的重要地位

所谓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拨款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1]。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正在向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方向转型发展,转型发展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基地,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体现了高校整体的教学、科研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其建设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并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创新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2-3],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对于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作为刚刚建立不久的地方本科院校虽然在办学水平方面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实验室建设上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还太不完善,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2.1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受我国历史条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尤其是刚升本不久的地方本科院校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一直存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验教学的倾向,实验教学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从属地位,没有得到高校领导的重视,也就是不重视实验室的建设与发展。另外,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基础条件较差,存在设备陈旧、老化、数量不足、技术指标落后,大型高端仪器缺乏,实验室面积小等问题。

2.2实验室队伍建设滞后,激励机制不完善

实验室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室队伍建设往往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一直以来被看作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导致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员进入实验室队伍,使得实验室队伍整体素质降低,结构不合理,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人员分工不明确,工作任务繁重,与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不同步[4]。另外,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机制不健全和不完善,工作积极性不高,使实验室队伍很难保持稳定。

2.3实验教学方法陈旧、内容单一

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单一、方法陈旧,基本上根据实验室现有条件自行设计的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实验教学质量普遍偏低,而综合性、创新性、研究性实验项目少,学生只是被动地重复别人做过的实验,独立思考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束缚了学习主动性,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2.4实验室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相脱节

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是在专科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分散、规模小,实验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实验仪器及设施老化,实验课设置过窄过细,只是承担理论课的基础性、验证性实验,存在既不合理又不切合实际的现象,教学计划、教学模式陈旧,背离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间接地扩大了实验室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脱节现象。

3地方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主要措施

3.1D变思想,充分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工作是学校保障教学科研、培养创新人才,提高综合实力的重要工作。学校领导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实验室建设的作用,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工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实验教学条件建设,不断改善实验室环境和软硬件设施条件。同时要重视实验教师的作用,加大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高素质、稳定的实验队伍。

3.2切实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完善实验教师激励机制

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实验室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应该合理地配置实验技术人员,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引进高学历人员补充实验教师队伍,加大实验室师资培训力度,鼓励实验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考察,不断提高实验教师队伍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另外,学校应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实验教师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和激励实验课老师对实验课程的规划和准备,改革考核方法,制定奖励政策,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3.3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创新能力培养

在实验教学中积极探索实验教学改革模式,深化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进一步加大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创新性实验为主的实验项目,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引入实验教学,进一步加大实验室的开放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4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培养适应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人才

目前国家正在引导和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转型的目的就是培养适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校应与地方区域经济紧密结合,面向地方、依据市场、贴近行业(实际),重新定位,调整实验课设置,开设相对独立的实验课程,设置系统的实验教学计划,增加综合性或设计性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同时改善实验环境条件,增加实验室的面积,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更新实验设备,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共建实验室,全面实现实验室开放,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结束语

总之,实验室建设是高等学校最重要的一项基本建设,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实验室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必须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加强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科学规划,大胆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实验室经费投入机制,不断改善实验室环境和软硬件设施条件,鼓励创新,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健全实验室师资队伍,提高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建成与地方经济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刘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160-162.

[2]王海波.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340-343,347.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理论准备科学管理投资效益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225-02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很多本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学科众多、专业全面、师资力量雄厚的综合性大学。高校学科建设的发展必然要求有相应的实验设施进行支持。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便是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不高。要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收益必须要有完整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做好从准备到考核的全面掌控。

1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初期的理论准备

相对于专业科研机构的实验室建设,本科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具有实验室学科数量较多、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等特点。现阶段是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加上建设管理经验的相对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本科实验室建设时一定要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考量。

1.1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现状

1.1.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特殊性

多样性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一个特点。很多本科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建设的实验室,有专业的管理人员以比较专业的设备,而一般高校由于条件的限制可能在实验室的专业性方面有所不足。虽然各个高校中本科专业大多相同或是相似,但是基于各个高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特性,实验室建设也拥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进行简单地模仿和复制。

本科实验室建设一般是由学校进行主导,经营方式也大都是非营利性的。加之学科众多,对实验室数量上的要求也是越来越多,这种情况是资金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高校实验室的特点导致整个建设的资金核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估计。实验室建设既要满足教学的需求,又要保证专业科研的进行,既要保证其功能的实现又要权衡建设效益,一句话,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复杂性特点。

学生和教职人员是本科实验室的主要使用者,虽然还有很多各个科研领域的专业人员会参与到实验室的使用之中,但是对于实验室设备的保养、实验材料的存放以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而言并没有专业的人员参与其中,因此,非专业性也是本科实验室建设的特点之一。

1.1.2高校实验室建设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科实验室建设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实验室建设的复杂性。为了保证高校实验室建设能够达到最好的投资效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现存的问题,在实际建设过程中避免错误。

由于缺乏总体的规划,各院系单方面追求内部系统的完善,往往会造成高校实验室建设多而不精、资源重复、专业性不高等问题。各院校重视自身建设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一定要考量全局,明确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最重要的目标是满足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的效益对实验室的建设也很重要,一定要用专业的实验室建设思路来进行指导,避免重复投入。

非营利性决定了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资金管理的环节。资金投入的混乱是本科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高校每年投入实验室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一定要把握住重点才能达到最大收益。实验室设施、实验仪器、甚至实验管理都需要相关的资金投入进行维持,新实验室的建设、旧实验室的维护,哪一项都不能置之不理。面对多种多样的问题,高校实验室建设的职能部门一定不能够随便应付。为了减轻矛盾,很多高校习惯采用权衡的办法,将资金分散开,使每项申请都得到部分资金支持,但是这种做法只会造成一种表面平衡的假象,只会最终导致实验室建设问题的深化。

1.2实验室建设的规划

在众多实验室建设需求当中,建设规划可以帮助我们通过科学的决断把握最需要建设的项目。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规划是一种科学考量的产物,是在较长的一段时期内实验室建设的工作依据。科学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现存的资源浪费、投资方向混乱等问题,在以后的后续建设中也可以起到打好基础的作用。

实验室建设的理论准备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便是实验室的建设规划,它是确保实验室建设中实现保证重点、资源共享的目标,并最终获得最大收效的工作指导方针。建设规划的制定一定要结合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教学特点,做到全面平衡学科建设,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科研发展。同时,在进行规划中的某一个项目时,也应该对具体的实验室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的控制,首先制定建设计划,保证建设工作有据可依。其次,如果需要引进大型科研设备,一定要经过专家的慎重考虑,在教学和收效两方面进行论证,并要把设备供应商的技术实力、诚信度以及售后保障纳入考量的范畴之中。

实验室建设规划具有统筹性、独立性以及严肃性的特点。所谓统筹性,是指建设规划必须兼顾到学校各院系教研的需求,让有限的资金得到最科学、最合理的运用,有效缓解资金短缺问题。独立性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学校自身的特点,这样做不仅能够保证实验室的建设更加顺利,还可以使实验室在未来教研工作中更好的发挥作用。一味追求建设的先进和满足于实验室现状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严肃性是实验室建设目标顺利实现的保证,首先,严肃性在规划过程中表现为实事求是,认真进行建设规划。其次,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也要保持严肃的态度,准确细致,避免工作中任何疏忽大意。综上所述,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能够帮助建设者认清现实,把握重点;能够避免资源浪费,明确建设方向;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统筹管理。

2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监管

2.1对项目实施的监管

一个建设项目的开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项目管理展开项目建设工作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好的项目管理包括资源、目标、组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管理。应用到实验室建设中来,就是指资金投入、学校组织、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管理。项目管理已经被应用到很多建设工程之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虽然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具有很多特殊性,但是项目管理办法同样适用。

项目管理的积极作用主要是发挥在其对于建设的整体把握,系统性、全局性的特点使其在控制资金、保证工作进度以及工程质量上有很大的优势。在具体的实验室建设过程中,要通过项目管理进行权责划分,对建设任务进行细化,例如建设开销、施工进度、管理人员职责都要有具体的、明确的划分,保证工作中权责分明,避免问题。

2.2对设备的管理

在整个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有严格的合作制度。对于施工单位,一定要在合作之前进行全面的考核,这是实验室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验室设备的采买关系到实验室作用能否发挥,设备的质量关系到实验室安全以及效益评估,所以对实验设备一定要采用严格的监管办法。任何仪器设备的购置都应签订正式点的采买合同做为交易的依据,合同中应该对于交货双方以及设备具体的数量名称有明确的交代,同时对于售后条款也要明确权责,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未雨绸缪是实现投资效益的必要准备。

首先,验收建设项目实施是否按照建设规划顺利完成。建设经费不足,建设进度难以控制,工程质量难以把握一直是实验室建设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否在建设规划的指导下顺利解决是检验建设成果的首要条件。如果,建设成果达到建设规划的要求,那么证明建设规划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其次,对实验室的设备进行验收。实验室的设备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所有的设备都应该经过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和验收,保证每一台设备安全有效。经过初步检验之后,应该继续在使用过程之中对设备进行检验,只有在正常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可以做出验收结论。

3高校本科实验室使用中的管理

3.1制度管理

专业的实验室应该具有专业的管理制度,对于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一般要求按照学校和院系的二级管理组织形式组成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具体管理形式有三种:一是采用校方建设,院系代为管理的办法;二是学校、院系共同管理和建设;三是放权给院系进行相应的管理和建设。一些学校有比较专业的实验室,其中有贵重实验设备,这就要求发挥学校和院系二级管理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实验设备分配以及实验设备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3.2设备管理

对仪器设备的保存和使用情况采用进行动态管理的办法。保证进行定期的实验设备检查,及时更换设备状态卡片,保证仪器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在设备的使用方面,一是要有相关的程序,对设备使用率和使用效果进行调控,与此同时,应该建立起设备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把设备的情况以及使用情况到网络上,便于教职人员和学生及时掌握咨询,合理安排使用时间。

建立专项资金用于实验设备的添置和维护。实验设备属于耐用消费品,出现问题和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实验室建设需要学校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维护。一些大型实验设备特别是贵重实验设备如果进行及时的维护,能够避免由小问题发展成为较大问题的风险,这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资金的浪费。在资金的使用方面可以以设备使用率为主要依据,进行资金分配方面的优化管理。

对较大型实验设备进行专项考核和评估。有效的评估机制是保证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对于投入较大的大型实验设备要结合设备自身的具体情况,如设备自身的类型,使用特点,以及服务方向等特征,同时应该参照我国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在两者的基础之上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考评管理机制,方便用来进行投入效益的评估。

3.3教学管理

高校本科的教学管理工作正在发生着改变,相应的教学实践工作也要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顺应学科的发展以及现代技术的前进方向,实验室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效教学改革的重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重视理论课的讲授,实验课程一般在理论课讲授之后,处于一个辅助的地位。实验室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能够发动学生的兴趣以及进一步钻研的欲望。因此,新的实验室教学应该把实验课独立出来,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实验室教学应该拥有自己独立的考核办法,使实验室教学真正独立起来。

3.4安全管理

高校本科实验室会涉及到一些设备以及化学试剂的使用,更容易存在一些安全的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首先,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是保证实验室安全的基础,良好的管理规则的制定能够使安全工作有法可依。其次,实验室安全工作职责的落实工作。安排好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确保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实验室安全人人关注,人人负责的工作氛围。

4高效本科实验室建设成果的评估

4.1对实验室效能的评估

实验室建设效能的重要指标便是实验室是否达到预期的教研效果。对于实验室设备的评估一般包括实验室的使用率、实验仪器的使用频率、设备保存的完好度以及较大型(或贵重型)仪器的使用频率。以具体的实验室教学来说,实验室的利用效率应该考虑的因素包括实验室被使用的时间(包括教学实践以及用品准备工作的时间)、实验室的使用面积等因素。对于实验设备的使用频率和完好程度可以采用积分考评制度,通过具体的分数对实验室情况进行考量。对于较大型和贵重型的设备可以采用单独的评估方式,例如,计算设备的使用率应该考量到的设备实际工作时间,需要的测试时间以及使用后的处理时间。

对实验室进行开放管理是提高实验室效能的有效途径。实验室的开放不仅能够为本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实验室的使用效率。除了课堂上的实验时间,学生还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实验项目进行报名,达到预定人员之后,就可以为学生开放实验室,为有兴趣的同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对于一些社会上的实验室使用需求,实验室也可以进行适当的开放,不仅满足社会实验的需要也可以更有效的利用资源,通过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还能够促进科研上的发展。实验室的对外开放措施是实现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有效途径。

4.2对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评估

重视实验设备的准备而不重视相应的配套管理建设是实验室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配套管理跟不上必然会影响实验室效能的发挥,会导致实验室投资效益的损失。所谓的配套管理主要是包括人员管理、资金支持、管理政策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人员的管理。

随着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化,实验室建设的不断开展,实验室项目的技术含量也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相应的技术人员也要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对技术人员的考核能够保证实验室技术团队的整体水平。实验室的目的是进行教研活动,较高的技术水平是对实验室人员的基本要求,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作为基础能够对实验设备进行更好的使用和维护,更容易达到实验室的教研目标。定期进行实验室技术人员的培训是实验室人员提高技术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有效途径,一旦引进新型的实验设备应该对所有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全面的技术测试来提升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培训期间,技术人员的交流和沟通也有利于技术研究的深化和发展。同样重要的是,对于技术人员取得的成绩,应该给予奖励。激励措施对于实验室技术人员来说是对辛勤付出的肯定,能够促使技术人员更多的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优秀的实验室工作人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实验室建设中的损失,最大限度的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达成。

5结语

高校本科实验室建设不仅仅是一个建设项目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在时间上有延续性,在空间上有延展性的复杂工程。只有做到整体建设有规划性、项目建设有全面性,才能保证实验室建设投资效益的实现。我相信,坚持科学的实验室建设管理,好的实验室投资效益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朱玮彬,杨起帆.层次分析法的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与效益评价[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57-159.

[2]罗联社.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机构的地位和作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27(8):18-20.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文科实验室必要性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教改不断发展,全国高校各种各样的文科实验室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毫无疑问,文科实验室的建立和完善对弥补文科研究手段的缺失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扩大高校文科的研究领域。但是,当前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在一些方面还存在问题,本文对此将作简要的分析。[1]

一、高校建设文科实验室的必要性

1.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文科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对于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众所周知,高校传统文科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缺乏目的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传统教学模式极大的束缚了高校师生的逻辑思维,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教师教学的积极性;②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教师的教学进程和方式都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教师没有灵活教学的自由;③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少动手机会,造成很多学生形成依赖心理,抄作业风气盛行。所以传统管理模式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重视和改进实验教学。高校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教学和训练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科学生也需要实验室,文科生也需要在实验室里进行知识的的质疑和验证,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2]

2.是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的保障

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教师队伍素质是关键,而且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凸显了高校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科研功能。建设高校文科实验室,加强高校文科科研能力,除了配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之外,还需要建设一支专业知识硬、个人素质高、具有奉献精神的教师队伍。这促使高校的教师队伍不断学习,不断了解科研前沿,不断根据科研前沿动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充实新知识到教学中。这必然会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和教师队伍素质。[3]

3.是发挥教学资源最大效益的必然要求

建设高校文科实验室,创新文科实验室管理模式,利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能够有效的整合高校教学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教学设备利用效率,最大化发挥高校教学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重复建设,协作程度较低

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需要多个部门、个多学校、多个方面的协作以及配合。但是,全国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缺少相互配合协作,各校的实验室建设都是自己埋头建设,将文科实验室建设当作自己学校单独的事情甚至单个部门的事情,缺乏社会化角度的考虑,缺少互通有无以及相互配合的机制,存在重复建设的问题,导致经费和现有相关资源的浪费。

2.文科实验室资源建设不完整

笔者认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至少应当涵盖管理资源(实验内容、实验设计、实验程序等)、硬件资源(实验室装修的家具、电脑、办公桌等)、软件资源(办公自动化软件、电子商务软件等软件平台)。

但是当前,高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资源缺失,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文科实验室资源存量少,增量不足,可用资源质量差,范围窄,形式少,这导致实验效果差。②文科实验室的建设没有涵盖上述三方面资源。

3.文科实验室建设的组织机制不健全

这方面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因为投入产出效益的思想作祟,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忽视文科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传统教学观念使得文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脱轨,所以很多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刚刚起步,甚至还有的学校没有起步,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文科实验室管理部门。第三方面有些高校已经对文科实验室建设作出了相关规定,但是缺乏强制性,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4]

三、加强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1.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过程的协作

文科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的配合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内各学科和各部门之间协作,各部门学科之间共享资源;另一方面是一个地区的高校可以联合起来开发建设统一的文科实验室网络,彼此分享实验室建设的资源和成果,各校之间加强沟通,这是更高层次上的共享体系。

2.文科实验室建设规范化

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有长期性、急切性、复杂性,需要多个单位共同参与,每个单位都应该根据教学科研需要进行统筹安排,整合实体文科实验室与虚拟文科实验室,从而完善的文科实验室体系。并且,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标准有利于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完整的教学资源体系。目前,已经有一些国际标准可以借鉴,但是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一批符合我国文科实验室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的标准,从而尽快实现我国文科实验室的规范化发展。[5]

3.其他对策

①建立完善《实验室开放学生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促使文科实验室建设和发展使用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②进行宏观规划,按需求选题,分步实施,按协同的原则建设高校文科实验室。③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过程的监控和评估,加入相应的评估指标,包括经费投入、学生使用情况、参与共建共享程度等都应该作为文科实验室建设的具体评估指标。④多渠道筹集经费,包括财政拨款、银行贷款、社会筹资等渠道。⑤鼓励学生参与文科实验室管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⑥加强文科实验室建设多元化建设,包括传统型实验室、技术型文科实验室、机房型文科实验室,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华伟.高校文科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改革探索[J].学理论.2013年第30期

[2]李风芹.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模式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年第16期

[3]胡江华.浅议高校文科实验室教学与研究方法创新功能的互动[J].电子世界.2013年第10期

[4]丁丽熊莹.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初探――以南昌航空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科技博览.2011年第36期

[5]赵红李著成.高校文科实验室建设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年第3期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民办高校;实验人员队伍;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7-0094-02

根据我国高校现有的情况,实验人员队伍可分成三类:实验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实验管理人员。其中这三类人员的区别是:实验教学人员是指在日常的实验课程活动中进行授课或实验课程研究的教学人员;实验技术人员是指在实验教学中提供技术支持或在科研项目中提供技术支持与技术开发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验管理人员是指在日常的实验室中负责安保、安防、保洁等运行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现由实验室管理员兼任实验技术人员,理论教师充当实验教师。我校实验室人员分工不明确,职责不分明,导致我校实验室管理较于公办院校相对落后。教育部印发《关于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强师工程”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意见》(粤府[2012]99号)等文件精神都指示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在民办高校中实验教学人员队伍也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今天,高校对实验教学环节重视程度明显提高,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地位与重要性也提升了,我认为实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的研究尤其重要。

1民办高校实验人员队伍的现状

在高等院校中,先进的实验室是进行教学实践的保证,是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而一个先进的实验室需要有一批专业的实验人员队伍来支撑。长期以来,民办高校普遍都忽视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其中问题归结有以下三点:1.民办高校实验人员的数量缺乏、质量不高、结构不均衡。2.民办高校对于实验人员队伍的重视程度不够。3.民办高校对实验人员队伍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当前,互联网迅猛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新技术,新挑战。[3]缺乏高素质、高技术的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实验教学将会出现严重的技术滞后问题,因此实验人员队伍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1]

2民办高校实验室关于实验人员队伍的问题详解

我国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实验教师队伍,对于实验人员招聘仅面向实验员及实验室管理员,两者虽然能够辅助教学,但是还是不能替代实验教师的重要位置。同时我发现民办高校的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民办高校实验人员的数量缺乏、质量不高、结构不均衡。据了解,我国高校实验人员队伍一般仅为教师编制的三分之一,民办高校的基本没有设置实验教师的编制。我国公办高校实验室人员合理配置应达到以下基本标准:涉及危化品的实验室,一个实验室应配备2名实验技术人员,相应专业的实验教师;一般理工科实验室,两个实验室配备1名实验技术人员,相应的专业的实验教师。按照我校为例,现在的实验室分配是一名实验室管理员兼任实验室技术人员,同时负责4~5间一般实验室,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能力都超出实验室合理配置的范围。当下,高校科研的发展远远超过高校办学初期的规模和水平。各高校都对实验仪器及设备成倍投入,高校不断引进大型精密仪器以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技术。高校实验室的改进导致实验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数量的需求增多,技术及管理能力要求逐日提升。[3]

其次,民办高校对于实验人员队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民办高校里普遍对实验和实验室工作比较轻视。以我校情况为例,我校从建校至今仍然是由实验管理员兼任实验技术人员,理论教师充当实验教师的模式。民办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实验课程只有实验技术人员作为辅助,没有专业的实验教师为实验课上课。这也导致了民办高校中实验教师的编制缺失。高校专任教师只作为理论课老师讲课,理论教师不懂得带实验课,也不愿埋头到实验室做实验课程研究和实验课程的准备工作。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初次接触高校实验课,理论老师在不熟悉实验室的情况下,只能在实验课堂上将大量的时间用于介绍实验原理、仪器的使用规则、实验步骤及安全注意事项等,实验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实验教师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

最后,民办高校对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需要人来掌握,不同的实验项目包括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课程及高新实验项目需要专业的实验人员来改革。民办高校对实验室里面的技术工作复杂程度、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上层领导对于实验教学教师岗位理解仅停留在实验室管理员的层次,在实验课程中,实验项目研究,开发,改进都需要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以及实验室管理员三者互相协调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符合现代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实验室。

3民办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意义

根据省教育厅的指示,广东民办高校培养目标为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较之研究型大学或公立教学型本科大学所培养的理论型、研究型人才略有不同。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特点在于应用型人才有着鲜明的职业指向性和针对性,高级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在区域性的市场、行业、技术产业等有着比较直接、紧密的关联,面向社会上需求量较大的职业或岗位技术工作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应用性相比于公办本科大学更强。因此民办高校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相对于公办高校更注重对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实践教学绝对离不开实验人员,由此可知实验人员队伍建设对于实验教学的质量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省教育厅文件精神,民办高校里建设一支满足实验教学需求的高校实验人员队伍,是民办高校提高人才培养效益的重要措施。[2]

4民办高校实验人员队伍建设的设想与研究

1)提高民办高校对实验人员队伍的重视程度。民办高校在认识上要统一对实验人员队伍的看法,首先就应该认识到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教学不可分割的,改变一直把实验人员当做“教辅”人员的落后想法,而应紧跟时代步伐承认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是教学第一线人员,并应在民办高校学校政策上得到体现。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确保各级各类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实验室管理员享有和教学、科研相应职称的同等待遇。民办高校对于实验人员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技术方面的工作应予以重视,合理地计算其工作量。让实验技术、实验课程改革、实验教具开发等多方面能力,在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制定、仪器设备的修理保养、实验室科学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等方面的成果,作为实验人员的期末绩效考核的内容,并作出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对于优秀的实验室人员给予奖励措施,提高实验人员从事实验室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更多的高水平的教师投身于民办高校的实验室工作。[4]

2)民办高校的实验室人员队伍梯队合理化。首先民办高校高层需合理调整编制,增加实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编制,保留实验室管理员编制。然后确定各职务层次在整个队伍中的比例,其中层次划分可以以学历层次或者职称高低来划分,形成高、中、低比例合适的梯队层次结构。较合理的梯队应该是研究生以上学历及中级以上职称作为实验教师的基本指标,本科以上学历及初级以上职称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指标,专科以上学历或者初级以上职称作为实验室管理员的基本指标。根据实际需求,强化实验人员队伍的各层次人员,坚持高层次人员作为指导力量,中层次人员作为中坚力量,低层次人员作为储备力量。民办高校对于实验人员队伍的编制计划应该随着民办高校每年招生规模的变化或者实验教学工作量的增大而适当调整。

3)民办高校实验人员队伍改革可参考“双师”型教师的前路。具体建议如下:在民办高校的课程设置上实行“双师”,让实验教师做到实验课程教学能力与理论课程教学能力同时兼备。实际操作就是让实验教师专职实验课程教学,并且兼职少量相关理论课程教学,这样可以让实验课程中理论与实验的相互融合,以提高实验教学的连贯性;除了课程上,职称也可进行“双师”设置。实验教师除可评得教师系列职称之外,还可获得实验师等另一系列的技术职称,如讲师+实验师或者讲师+工程师等。促使实验教师既往教师职称方向发展,又往技术职称方向发展。

4)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人员队伍素质。例如通过参加校外培训,校内邀请专家进校定时或不定时的讲座,网络培训等,充分利用有效资源进行实验人员队伍素质提升。有计划地选派人员进修、在职培训,在技术水平以及学历层次都得以提升,定期选派实验教师去高科技企业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与实习,让实验人员学习并融会贯通新技术、新工艺、新平台、新思维、新理念,有利于在实验教学中进行较高层次应用实践的能力提升。

5)民办高校加强对实验室工作的领导与管理。为了加强领导,一般民办高校都成立了专门的实验室管理机构。我校也非常重视实验室工作,由董事会及校长办公会指派一名副校长亲自分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由教务处协助副校长对全院实践教学工作进行领导和决策。结合校内多方部门以及实验实训中心,对关系和影响全局的实验室建设重大问题进研究分析。选派得力的,有水平,有经验的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根据实验室工作的性质与特点,对于实验室的规划、实验人员队伍建设等进行详尽的考虑、研究并组织落实与实施。

民办高校的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在提高实验人员重视程度及人员梯队合理化的基础上,坚决落实各项相关实验人员队伍建设措施,切实加强实验人员队伍的素质提升。这是民办高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民办高校培养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条件。希望在民办高校中,实验人员队伍可以得到相应的重视和加强,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范姣莲.对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与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10):11-14.

[2]祝宏.浅谈独立学院实验教师队伍定位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4).

[3]王福兴.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浅谈[J].实验室科学,2008(6).

[4]齐志广,赵宝华,刘书广,等.高校实验技术队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实验室科学,2009(8):7-10.

[5]谭冠中.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高教论坛,2010(1):102-104.

[6]贾贤龙,许正荣,王碧清,等.谈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5):171-174.

[7]孟丽君.关于实验技术队伍建设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2005(6):70-71.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普通高等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外,还拥有自己的独特个性。高职院校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使受教育者具有较宽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与实际操作或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高新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中的技术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及管理的重要性

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高校最大区别在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特别强调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来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教学上突出应用性和针对性,其最终目标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而实验室在担负这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积极探索试验室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验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实验室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过去没有解决好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纷纷暴露出来,原来不是主要矛盾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实验室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实验技术队伍薄弱,实验教师学历偏低,且职称结构不合理,以初级、中级为主,高级职称少。实验室规模偏小、利用率低。由于实验室按学科分割,出现实验规模小而全,大部分设备陈旧,更新率不高。仪器设备特别是贵重仪器利用率较低。实验项目多以验证型实验为主。项目陈旧不变,学生兴趣不大,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实验教学经费比较紧张。

1.领导重视不够

某些学校的领导在观念上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他们认为:学校是教学单位,只要搞好教学就行了,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去搞实验室建设。对实验室的作用认识的偏差和对人才素质的培养缺乏一种整体的观念,直接影响到了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以至于一些实验室资金缺乏,设备老化,实验开出率低,管理职责不清,实验教学人员素质不高,等等,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这在一些科研力量相对薄弱的高校,情况更为严重,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实验室设置不科学管理混乱

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一直沿用前苏联的校—院—室的三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混乱,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有限的资金投入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益。在管理体制上,没有真正贯彻“三级管理,院管为主”的原则。在实验室设置中,没有坚持任务、规模、功能、人员的通盘考虑,而是过分地被人事关系、教研室利益等问题所纠缠,不能充分调动起实验室人员的积极性,教学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一般按教研室划分实验室,相互协作少,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追求“小而全”,只考虑局部利益,盲目要经费。使原本就非常有限的经费被分割,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造成极大浪费。实验室设置附属于教研室,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即教研室忙于理论教学,往往疏于实验教学的管理,

实验设施重复采购。同类仪器设备在某个实验室使用频繁,负荷过重,而在另一个实验室则常年闲置不用的情况相当普遍,有些实验室设备超负荷使用,而有些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极低。因而不利于学科之间设备的互通有无,实验设备也不能充分使用,这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和实验效果。同院系、同学科、同校不同部门之间的实验设备的大量重复设置又消耗大量的维修费用,这种不良的循环系统,使高校实验设备长期处在低谷状态,难以摆脱困境。

3.实验教学队伍参差不齐

实验指导教师学历、职称偏低。由于一些领导对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并不是很重视,把实验室归入教辅类,当作教研室的附属物,致使实验教学人员在教师队伍时显得低人一等,在评聘职称、奖励、计算工作量、个人进修等方面,一些学校对实验教学人员关心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得许多学术水平较高的人在实验室留不下来,一旦有机会总想调离实验队伍加入到教学队伍中去;由于实验环境差、实验教师待遇差(如工作量打折)、实验设备陈旧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实验室也难以引进优秀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对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没有给予高度重视,不但没有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实验技术人员的专门政策,还把不能上课或上课效果差的教师、体制改革无法安排的人员以及引进人才的配偶硬塞到实验室,把一些学历偏低,无实践经验的人员安排进来,造成实验技术队伍水平低下。而且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往往只作为教辅人员看待,严重挫伤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些实验技术人员工作时存在应付现象。致使实验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无法较好地完成教学、科研及项目开发等任务。

4.实验室封闭,一般不对外服务

由于实验经费有限,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它任务,基本处于封闭的状态,既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也未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服务。而教学活动也仅停留在进行验证性实验上,缺乏创新意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更新经费基本依靠靠上级和学校拨款。由于开放实验意识差,加之经费来源有限,因此,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实验成果的提高与转化。致使不少实验室的老化陈旧设备难以更换,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实验室也没有成为学生实训的场所。

三、解决的途径

高职院校采用理论教育、实验实习、岗位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其目标是以培养各行业熟练劳动者和社会需要的各类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必须二者兼顾,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软件建设以管理为重,也就是既要重视实验室建设,又不能轻实验室管理。

1.各级领导加强重视

高职院校的教学体制应趋向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力求突破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侧重于技能培训的教学管理模式。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并不仅仅是完成理论验证,更多的是体现在实训操作性功能的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所以不能仅把实验室当成普通教辅类,而要充分加强重视。只有重视了,才能把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搞上去。实验室是培养创新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实验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实验

技术人员是教学、科研、培养人才的重要力量。各级领导要充分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发挥实验技术人员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地位,激励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

2.改善实验指导教师师资结构

实验教师应是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学生动手能力的复合型教师。加强现有实验指导的培训,改善队伍结构,对不适合从事实验教学的人员要及时调出队伍。另抽调教学队伍中科研水平强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教师队伍中去,并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实践水平高的人员。以人为本,调动实验室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对实验教师的地位和

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使在实验室工作的教师也有足够的晋升机会。

3.实行科学化管理

(1)合理配置

建立实验实训管理中心,有利于实验设备的统一调配,有利于理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明晰各岗位的职责。整改实验室的设置,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实现流程化管理,减少不必要的工作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实现科学管理。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整体服务质量。把实验室办成既是实验室,又是实训室,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成为学生“练武”的场所。

(2)开放实验室

实验室需要有专业性,但不是自我封闭的独立性。因此,必须建立一种新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和通用平台,强调管理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责任到人,使实验室有效开放。在为系、院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开放实验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具体体现,既能充分利用实验室的空间和资源,又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有用人才。

开放模式运作的模式:对院内各专业开放;对校内相关专业和有选修意愿的学生开放。要达到教学内容开放、实验资源开放、教学组织开放、教学评价开放的目的。实验教学上按验证性实验、设计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三个层次进行教学计划内必须完成的实验和教学计划外的课外实验。

实验室开放的模式按时间可分为:

(1)预约开放。学生事先向实验室申请,提出要做的实验内容及所需的仪器、设备等,然后实验室根据学生人数及实验内容统一安排。

(2)定时开放。实验室根据排课情况,每周规定固定时间开放实验室,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开放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

(3)全天开放。不受时间及实验内容的限制,学生登记后可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各种实验。

各实验室可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开放模式,也可将几种模式结合,以达到最好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综上所述,相信在不断进行科学合理化改革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一定会上个新台阶。我们要把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验室工作,以实验室为起点,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应用型人才,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

参考文献

[1]徐次萍.浅谈高职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0-51.

[2]乔威.深化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6,(3):50-51,54.

[3]郭公民.应对大众化教育下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经济师.

[4]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

[5]陈先宇.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开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42-144.

[6]陈思云,费卫芳,范国安.高校实脸室改革中的几个问题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7]张婷.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初探[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4):72-74.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仪器设备;实验室;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8-0020-02

wayofimprovingUtilizationRatioofexperimentinstrumentsandequipmentinnewlyUpgradedUniversity//SHiJie

abstractBasedonthereferencetotheresearchresultsofdomesticcollegesanduniversitiesexperimentalequipmentutilizationrate,thepapercombinesmanyyearsoflaboratoryworkexperience,analyzesthemainreasonsforthelowutilizationratioofexperimentinstrumentsandequipmentinnewlyUpgradedUniversity,andputsforwardcorrespondingsolvingways.

Keywordsinstrumentandequipment;laboratory;laboratorymanagement

1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实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逐渐由以教学和科研为中心转变为以教学、科研和科技产业为中心。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场所,是反应学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综合办学能力的重要窗口[1]。新升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育时间短,各方面工作都在探索阶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方面与研究型的综合大学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利用好学校有限的资金和最大化实验设备的效益,减少仪器设备的闲置和浪费,己成为新升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的现状

笔者在参考了国内高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实验室工作的经历及广泛的调研,发现新升本科院校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缺乏全局性,实验室建设追求“小而全”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仍然采用传统实验室体系,按照院(系)为单位,以课程为内容设置实验室,将实验平台分得过多。这种实验室是自我服务型实验室,从而导致了实验室功能单一、设备重复购置、资源配置分散、机时利用率低、设备功能开发不全、资源没有实现共享[2]等问题。

实验室管理机制、手段落后[3-4]管理人员存在自我经济习惯,将仪器设备作为本部门的私有财产,不能很好地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融为一体。实验室智能化管理落后[5],不能对仪器设备实施智能化管理和控制,从而降低仪器设备利用率和共享度。

仪器设备购置盲目、缺乏规划在实验室建设和仪器设备购置中追求“大而全,高精尖”,没有充分考虑实际需要,充分论证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造成设备无人敢用、会用,长期闲置状态。

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单一、落后实验教学大多依附于理论教学,实验内容偏重验证性实验,缺乏独立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导致新的仪器设备功能开发不全,造成资源浪费。

实验室开放制度不完善提高实验室及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增加实验室使用时间,而实验室开放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6-8]。由于实验室经费投入有限、实验工作人员奖励机制不完善、“双师型”教师较少等原因,导致实验室开放无法具体实施。

实验队伍配置不合理实验队伍存在人员少、知识结构差异大等问题。工作仅限于仪器设备的简单维护维修、实验室开关门等琐碎工作,对专业仪器设备的性能了解少,业务素质较低,无法对实验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

3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的途径

实验设备利用率的高低主要反映在仪器设备的及时利用和功能开发两个方面,贯穿于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使用和报废过程之中。

科学规划实验室建设是实验室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从发展规模、专业设置、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师资队伍、经费来源等校情出发,做出详细的定性定量分析。通过统一规划,建立高校公共基础实验室(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心(实现有限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满足高年级学生的实验教学需要和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需要)、校级重点实验室(服务于学校重点学科、重大科研项目、高层次人才研发基地)三个层次的实验室。这样既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需要,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又可以提高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

改变现有管理机制,提高信息化水平将传统的校、院、教研室三级管理机制转变为校、院两级管理机制,将实验室进行重组与合并,从而提高现有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充分利用数字化校园网络大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化管理,为仪器设备的网上查询、预约、报修、审批等提供方便、快捷、有力的支持以及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

强化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管理仪器设备购买之前必须充分地做好可行性论证,充分考虑仪器设备的购置目的、用途、服务对象、安装条件、长期效益。将仪器设备利用率考核与实验仪器设备立项紧密联系在一起,降低仪器设备的闲置率。

加强实验项目式教学研究从实验项目入手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利用率的有效方法[9-10]。在教学计划制订中要强调实验项目的重要性。任课教师应围绕课程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功能。

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验室不仅仅是实验教学的基地,更应该是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开放制度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实践锻炼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吸引更多的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从而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稳定实验室队伍实验室管理人员是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主体,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是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保障。只有拥有良好的人员队伍,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资源的功能,从而降低仪器设备的损坏率,提升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因此,要从生活、工作、培训和深造等多个全面提高实验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加强和完善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使实验技术队伍更加稳定,结构更加合理,进而使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朝着快速、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

4结束语

随着国家对高校实践教学投入的不断加大,实验仪器设备的资金逐年增加,如何提高实验仪器设备利用率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断更新管理理念、总结经验、创新实践,才能有效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燕鸣.提高高校实验室设备使用率途径的研究[J].教育科普,2011(2).

[2]张顺兴.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现状及其改善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6(10).

[3]付江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7).

[4]牟志平,汪涛.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7):401-403.

[5]戴明词.基于提高利用率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优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10(9):192-196.

[6]赵亚红,赵舒.实验室开放管理是提高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有效途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5):50-51.

[7]陈大鹏.实验室开放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59-161.

[8]李琴.提高综合开放实验室管理与利用率的教学改革[J].教师教育研究,2010(3):3-4.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利用率;服务职能;实验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26-02

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服务职能。激发实验室的活力,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服务功能,提高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

加强实验室管理转变实验室服务职能

高等院校的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保证高校教学和科研,加快科学发展,提高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在某种程度上是高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高校实验室的服务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及在校学生,对于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说,师生既是管理对象,同时也是服务对象。参与实验实训的主体是师生,实验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师生之间表现为一种开放的公共关系与服务关系,而不仅仅是管理关系。高校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成果的出现以及学生实训动手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加强,就是这种公共关系规范性的价值追求与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对于充分发挥实验室功能、提高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高校实验室的特征首先表现为鲜明的技术性,能否进行科学高效的管理,主要依托的是技术的使用,要让实验室通过技术手段更人性化地为公众服务。

其次,高校实验室管理具有明显的定量性、规范性特征。在保证设备最佳完好率的前提下,通过定量化与规范化管理、延长开放时间、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改进和强化实验室服务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规范性与技术性、定量性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技术性还是定量性,都需要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操作来实现。规范性特征是实验室管理的最主要特征,只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无差别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利用质量与规范运行。

再次,高校实验室的公共性决定了其管理活动不能是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而是参与主体间互动式的民主管理。管理人员不能仅仅把实验室管理理解为单向度的垂直式管理,因为所管理的对象不仅仅是实验设备及设施,还包括师生及其互动实验。因而,实验室管理主要是通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参与实验的师生之间的合作、协商、互动、认同等方式来共同实现对实验室的综合性管理。

在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管理应当是基于实验设备使用效率最大化及操作规范化前提下建立的、在对参与实验的师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公开化和协作式管理,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管理者和管理者、被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主要是协作、互助、协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服务职能,并最大限度地提升实验设备的内在潜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师生为本,由单一的管理模式向管理、服务型模式转变

高校师生是设备运行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变原来的僵化式管理为以师生为本的人性化管理。过去的管理模式是重管理、轻服务,只要设备完好,实验不出事故就万事大吉。这种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校师生教学实验的新需求。

高校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综合型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对实验室及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变单纯管理为管理、服务双管齐下,既重设备、实验环节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也强调对师生的多层次、细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满足他们教学科研及实训的需要,为他们的实验实训教学做好指导与参谋工作,为正常的教学科研的顺利进行充当助手、提供帮助。要在充分挖掘现有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服务师生,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教学研究及实训需要,尽量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激发教师的研究兴趣;改变学生对待实验教学的态度并养成良好的利用实验室的习惯,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也能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

(二)建设开放式实验室,为强化服务职能开辟有效途径

理想的高校实验室应在时间、内容及方法上实行开放式管理,真正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能,达到综合性、技能化的人才培养目的。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让师生在选择实训时间、实训课题等方面有较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这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来讲,可以增加他们使用仪器设备的机会,也使实验室管理工作趋向科学化和价值最大化,同时使实验资料的收集整理、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得到加强。

在开放式管理前提下,师生在使用实验设备的同时,也在形成管理者角色和主人翁意识,逐渐成为设备的真正“主人”。

在开放实验环境下,学生可以把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带到实验室中,通过自我思索,自主创新,相互观摩,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而结出硕果。

(三)重视和加强实验室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让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教师充实到管理队伍中来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验室发展的关键。

对于高校实验室而言,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最为重要,目前全国高校中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师资相对较弱,体现在人数偏少、职称和学历偏低等方面。在高校中,实验室管理属于教辅人员,优秀的教师不愿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加大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力度,合理调整现有人员的岗位,引进关键和紧缺岗位人才,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实验教师队伍,保证实验室各种潜能得以充分发挥,顺利完成各项实验教学任务。

第一,加强对现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鉴于目前高校中部分实验室管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的情况,可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人员培训奖励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技术讲座,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和胜任本职工作,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实训工作。

第二,积极鼓励引导一部分教师参与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上来。通过制定奖励政策、制度,引导一部分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充实到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队伍中来,不断提高他们参与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加强高校实验室的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水平,为保障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及学生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提高高校实验室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在高校实验室服务职能得到强化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利用效率,也是当前高校实验室改革的重要任务。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拟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减少实验室管理层次

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整个管理体制的一部分,它与高校自身的目标定位和管理体制紧密相关。过去,我国高校的实验室管理多采用校、职能处室(院或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体制。这种体制比较适合于以前规模较小、高度集权的教学型高校,但随着高校职能转变,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管理重心下移,原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弊端显现出来,如实验室建设缺少总体规划,追求“小而全”、管理分散、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不高等,严重制约着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及科研教学水平的提高。

若想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建构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变三级管理为两级管理。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由学校直接管理,专业实验室则由学院管理。实验室应按照整体优化的原则实行重组与合并,把同一专业的多个实验室或相近专业的多个实验室合并组成实验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合理分工,从而可以集中人力和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用有限的资金购置最好的设备,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实验室的建设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高校行政部门应重新构建学校与学院之间的权利关系,学校行政机关要善于分权,努力为基层服务,实现管理重心下移,让二级学院有更多的对于实验室管理的决定权,充分调动学院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和反馈监督体系

随着高校扩大招生,实验课时增多,以及新的应用性实验课的开设,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严格、有序的实验室管理是保证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工作和学生实训课程正常、顺利进行的基础,而要搞好实验室管理工作,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是关键。把竞争机制引进实验室管理中去,在调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全面考核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从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管理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几个方面制定一个合理的工作量计算办法。工作量计算方法的制定,除主要突出实验教学工作完成情况外,也适当体现了实验技术人员工作量与教师工作量的不同。学校应重视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地位,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

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定期进行考核,对认真负责、仪器设备管理效益好、利用率高、维护维修及时、使用合理高效、规章制度健全等有突出成绩和贡献的管理人员进行奖励,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设备通过考核,明确设备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设备使用状况、服务态度,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制定改进措施。

(三)完善实验仪器设备管理程序,提高仪器设备完好率

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充分发挥其作用,提高投资效益。为此,应加强仪器设备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到购置有计划,验收严肃认真,保管使用有责任制度,购进、发出、报废等手续要完备,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

应将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网络化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建立实时、动态的管理程序,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应用范围、运行状态、使用预约、数据统计等信息在网上传递,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搭建起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推动资源开放与共享。

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门科学,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积极开展仪器设备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工作,敢于创新,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一套适合于实验中心的科学管理体系。

高校实验室对于大学教学科研以及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至关重要。在素质教育日益迫切的今天,高校实验室需要更好地发挥作用,而有效的管理体制与作用的更好发挥密不可分。在实验室的服务职能得到不断提升和强化的同时,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必须走出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观念,要通过调整管理模式、引进现代管理方法等手段,建立开放的、高效率的管理机制,促进高校实验室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裴战存,鄂晓宇.项目化管理在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2005,(3).

[2]王海燕.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出路[J].科技创新导报,2010,(13).

[3]王芝英.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创新[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4]杨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4,(4).

[5]杨国良.谈工科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几个方面[J].实验室科学,2006,(4).

[6]邹道生,张贤蓉,申洪,谢应茂.实验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3).

[7]付江辉.对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的探讨[J].信息系统工程,2010,(7).

[8]高智深.高校实验室能本管理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3).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实验室实验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ReflectionsonUniversityLaboratoryConstruction

andexperimentalteaching

LUoXu,XianGYangkai

(experimentalteachingandequipmentmanagementoffice,ChongqingJiaoto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74)

abstractthelaboratoryconstructionisthebasicpillarsof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butalsothebasicconditionsofhigherschool;experimentteachingisabasicsignofascientificresearchlevelofcollegesanduniversities.activelyexploretheconstructionoflaboratoryand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isveryimportant.

Keywordslaboratory;experimentalteaching;method

1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高校都十分重视通过实验教学来培养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有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使人才培养能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高校实验教学是通过实验室来实现的,通过对实验项目的选择、建设和实施,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融入到实验中去。如,基础性的实验,注重结合理论课教学,以演示性、验证性实验为基础,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并初步掌握实验仪器与设备的使用。创新性、设计性实验则是选择时代性、应用性强的实验,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使学生将各种理论知识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启迪学生探索和创新精神,挖掘综合潜在能力。因此,高校实验室在培养创新人才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招生人数逐年递增,对实验室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方面出现发展不均衡,差距过大的问题。有的学校,尤其是211,985高校能申请到中央地方共建、专项经费等支持,有充裕的经费,但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却没有合理规划,设备配置不合理,很多大型仪器设备只能用于科研,没有将设备进行第二次开放利用,转化为教学资源,导致设备的利用率低,投资效益差,造成资源浪费。在高校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新专业的申报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到现有资源的共享及整合,缺乏专业级实验室建设的长远规划。

2.2对实验室建设的对策

(1)加强对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符合实验室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实行实验室岗位责任制,责任分级落实到每个教师身上,对分管实验室的院长,实验室主任、副主任、实验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的职责都要进行了规范,同时对实验教学运行、实验室档案管理、设备仪器运行管理记录、实验室安全、师生创新性实验奖励、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等明确进行了说明。这些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实验室的高效率运行。此外,实验室还应该对外进行开放,鼓励一些外系学生参与实验,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

(2)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首先,学院要有良好的实验室发展规划,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学院要制定实验室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尽量以最少的投资、最高的效益来规划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规划的具体内容还应该结合专业培养方案来制定。其次,实验室设备的选型与论证,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关键。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应该按照实验室建设目标和实验教学任务或科研任务来确定,优先考虑能作用于实验教学的仪器设备。尽量配置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对实验仪器的选择,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详细的论证,要全面掌握试验仪器设备性能要求。

3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1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验项目更新不够。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校对实验设备的不断投入和更新,实验教学也应该结合最新的科技发展,与时俱进。实验项目的更新与优化突显实验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但是目前,有的实验项目没有跟上快速发展的科技,学生所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开设较少,远不能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实验项目没有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系统陈旧,不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很难培养出适合现代技术和知识经济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2)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虽然近些年来高校逐渐重视实验室开放,也出台了很多实验室管理的办法以加强实验室开放,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实验室离真正的开放还远远不够。有的实验室所谓的开放也只是形式上的开放,没有明确的实验目标和具体的操作办法,导致进入实验室参加课外实验的学生数量偏少,学生受益面窄,实验室开放效果不理想。

3.2改进实验教学的对策

(1)各学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资源,组织教师设计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的创新性设计性实验项目。实验课程的安排要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减少相同或近似的实验项目,取消一些不必要的验证性、演示性实验。除了要安排一定量的必修实验,还需要设计大量的选修实验项目,在选修实验中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多组织师生参与增加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的综合实验及各种实验大赛的内容,也可以将校内很多与专业学科有关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为实验内容不断注入新鲜活力。

(2)学院要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在完成正常教学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建议各学院利用现有师资、仪器设备、环境条件等资源对学生进行开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资源,充分发挥实验室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和实践锻炼的空间,有效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在开放的时间上实验室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开放形式;在开放的范围上建议以点带面,逐步加大实验室开放范围及覆盖面,逐步形成面向全校的开放管理;在开放的形式上要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创新性开放实验项目选修的开放、学生自带实验项目的开放、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开放、竞赛训练的开放等,使学校实验室开放真正落到实处,惠及广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徐静年.浅谈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5.2:45-47.

[2]许成伟.高校实验室实验技术队伍现状之探讨[J].山西教育(高教),2008.2:65.

[3]刘霞.从队伍建设看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理念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81:108.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24-01

实验教学是普通本科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普通本科类院校的实验教学现状怎样,怎样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培养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和精英而提升本校的综合竞争力,现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共大家探讨。

一、普通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现状

现在很多的普通本科类院校当然也包括很多的民办大学已加大了对实验教学建设的投入,纵观现在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现状,我们很容易发现许多本科院校及很多的民办高校的实验教学中依然存有很多问题。

首先,本科类院校的教学师资队伍实力较高,理论水平很强,但实验教学相对较弱,大部分教师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

其次,本科类院校的实验教学管理力度不够,加之实验室管理森严,实验室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实验室的开发性不强,学生得不到充分的锻炼。

再次,普通本科类院校由于资金场地等问题,使实验室的建设相对落后,实验教学设备相对短缺,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设备明显不足。

对于上述现状,是否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尽力的去改变现在实验教学中管理方法和模式,提高实验室老师的素质,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与水平已成为当前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普通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措施

首先,改变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放式实验教学已成为现代实验教学模式发展中的一个新趋势,普通本科类院校学生的自觉性相对较强,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用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实验项目来代替验证性实验,授课完毕后向学生出一些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设计性题目,这些实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颠覆了原来的被动接受,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好的陋习,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到实验室进行试验这就需要开发实验室。开放实验室,学生自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间去联系和研究他所感兴趣和喜欢的实验项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验室拟定相应的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规定和管理办法,比如对课余时间进入实验室的学生进行登记,学生做了什么时间取得了什么样的实验效果并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或者在考试上给予加分继而鼓励学生主动进入实验室学习实验。

再次,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发展的更好,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引进一些双师型教师。随着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实验教学中,这些老师不但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还有在工厂或者公司的实战经验,能够指导学生的理论和实践。

第四,建立完备的实验教学体系,保证实验教学效果。为确保实验教学实施的效果更好,应建立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教学要想真正的落到实处,就必须完善对实验教学内容的管理,加大实验室软硬件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实验教学监督与管理力度,制定和完善实验教学相关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实验教学考核和成绩评定制度等,严格利用实验室制度规范指导实验教学活动,从而使实验教学环节得以高效运行。

三、普通本科类院校实验教学长远发展的几点建议

普通本科类院校要做到持续发展,要想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就必须不断加强实验教学建设和改革。首先,普通本科类院校应加强校企合作,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实验教学。本科类院校也应该增加相关专业资格认证的课程,使学生们在学校的时候拿到相应的证书,这样有利于毕业后的就业等。其次,加强对实验教学软环境的建设,包括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课程的建设等等,尽量实现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

四、结束语

普通本科类院校的实验室作为高等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是新形势下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场所。实验教学也是高等院校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普通本科类院校和民办院校要重视实验室的建设,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小忠,金贵朝等.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新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26).

高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专业实验室管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G68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5-105-02

高等院校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开展科技服务和生产实验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工作是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水平是反映高等院校教学水平、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专业实验室是高校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地方院校主要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此,地方院校要加强专业实验室管理,进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更好地服务。

实验室评估是实验教学管理机构依据一定的实验教学目标与实验室管理规范标准,通过对实验室的系统检测与考核,评定实验室在设置、队伍、教学、设备、制度、环境等方面达到基本条件和要求的程度,并作出相应的价值判断及其改进的过程。开展实验室评估工作,就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工作,促使实验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通过实验室评估可以客观地评价学校实验室工作的总体状态和建设水平,有助于职能部门和管理人员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实验室建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

一、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影响因素

随着大众化教育进程的深入,学校办学规模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目前高校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有滑坡趋势。影响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主要体现在实验场所和实验仪器设备不足,实验经费得不到保证,学校实验室建设投入与大众化教育进程有差距;二是生师比失衡。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师的工作量增加。教师既要承担日常理论教学任务,又要完成一定的科研任务,还要指导大量的实验教学,工作压力很大,精力不够用;三是实验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有些学校没有认识到实验教学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学校教学工作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对于实验教学一般学校只有宏观管理文件,缺少与大众化教育相适应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过程管理监控机制、系统的评估体系;四是不少院校较多注意了具体课程和具体实验教学的安排和硬件条件的改善,较少从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知识运用能力出发来整体设计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五是教师实验指导水平不高。有些指导教师尤其是年青教师本身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背景,实验教学指导水平不高,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六是学生没有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层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不重视实验教学,态度不认真、工作不扎实,精力投入不足,忽视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实践动手能力不强。

二、结合学校实际,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

黑龙江科技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以矿业工程为特色,理、工、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类型为教学服务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大工程背景下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根据学校的定位,我校确立了“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教育理念培养应用型人才。“三大”教育理念是有机整体,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大德育”是先导,“大工程”是背景,“大实践”是途径,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并充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德育与管理相结合效果好为主要标志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学校一贯重视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创新专业实验室管理,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实行专业实验室校、院两级管理。我校以实验室为载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对实验室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各学院成立实验中心,由各学院教学院长担任实验中心主任,集中建设、管理实验室;二是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学校每年投入一定资金进行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根据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对实验室建设进行整体设计,将实验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三是建设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学校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名青年教师配备有实践经验的导师,负责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尤其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行青年教师过“实践关”,青年教师担任助教期间必须到现场或实验室实践锻炼一年过“实践关”。同时,积极引进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补充到教师队伍;四是积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学校鼓励教师开展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通过教学研究项目立项优先支持实验教学内容改革。电气工程实践基地的实验内容与实践训练的整合,现代制造工程中心“闭环开放式”的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工科专业设立专业综合实验课的改革等等,都促进了实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五是严格实验教学监控和考核。学校严格执行实验教学计划,重视实验教学的日常检查,每学期开学前和期中教学检查都把实验教学的准备和进展情况作为主要检查内容。学校重视实验教学的考核,设置课外素质教育学分,增设专业技能的考核。

三、根据学校校情,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

(一)建立、健全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

学校依据国家、黑龙江省的实验室评估标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遵循科学性、导向性、可操作性、有针对性的原则,经过几年的实践,不断修改和完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建立、健全了实验教学的质量标准和实验教学工作相关规范性管理文件。在制订过程中,学校召开了多次专门会议研讨评估体系,并征求有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亲自修改评估条目和标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共有评估条目19条,其中重点条目8条,一般条目11条,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实验室定位与规划、实验教学、实验设备管理、队伍建设。评估体系充分考虑到每项评估条目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的实际。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全员性”,体系涉及到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二是“全过程”,体系涉及到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全过程;三是“全方位”,体系以与专业实验室建设有关的各部门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专业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建设质量;四是“针对性”,体系评估条目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学生的实际,有很强的针对性。

专业实验室评估结论设合格、不合格两种。评估要按各条目逐条评估。所有评估条目全部合格的,该实验室即为评估合格。如有一条重点条目或累计有三条以下一般条目不合格的实验室,在两个月内整改后可请校评估专家组的专家复核。如有两条重点条目或累计四条以上一般条目不合格的,既为不合格的实验室,需要认真整改,待下一个年度重新申请评估。评估合格的实验室,将由学校下文认定。

(二)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

学校成立由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由评估老专家、评估中心、教务处、资产处组成的专业实验室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的专业实验室进行检查和评估。评估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专家组听课。专家组深入专业实验室随机听课,并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了解、掌握专业实验课教学情况;第二阶段:专业实验室自评。各学院依据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组织实验室自评,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形成自评报告;第三阶段:专家组实地考察。专家组通过听取各专业实验室自评情况汇报、就有关问题提问,认真审阅相关实证材料,随机抽阅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地考察专业实验室,召开教师和学生代表座谈会等方式,依据专业实验室评估体系对各实验室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和评估,得出评估结论。最后,向各学院、专业实验室反馈交换意见。

经过专业实验室评估工作,达到了四个目的,一是促进专业实验室准确定位、合理设置专业实验,使实验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推动我校专业实验室建设,实现实验室规范性管理,进一步推动专业建设,为专业建设目标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总结经验,发现亮点,查找不足,努力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四是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科研水平,促进实验室工作转型,为东部煤电化平台建设和大学建设提供保障,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造条件。

学校经过多年对专业实验室管理及评估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建成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实验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逐步增强。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铸造工艺设计、航模等竞赛中屡获佳奖。毕业生以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倍受就业企事业单位青睐,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黑龙江省高校前茅。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强,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很快适应企业的工程环境,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技术钻研精神强,发展后劲大。

参考文献:

1.赵国刚.“三大”教育理念与工程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4)

2.谭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

3.周荣茂等.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加速实验室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

4.张小民等.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开展专业实验室评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