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的安全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38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1

关键词:煤矿生产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D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b)0130-00

对煤矿安全的管理作为煤矿生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煤矿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因此,要对煤矿安全管理格外重视。近几年来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发,暴露出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有问题存在,对煤矿的生产运营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煤矿发展的稳定。因此,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和煤矿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保证煤矿工人的人身安全,对煤矿安全要加强管理。

1对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1安全管理意识淡薄

很多事故事实证明,煤矿生产中安全意识欠缺,将直接导致生产违章作业,行为不规范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了煤矿生产中事故频发。因为煤矿工人对安全问题缺乏认识,对生产安全不够重视。生产管理者管理方法不合理,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不够重视,对职工管理使用高压政策,没有民主公正性,让职工对安全管理毫无主动配合的意愿。

1.2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现在煤矿企业的经管模式,都是以美国的管理模式作为煤矿企业管理的改革方向,由于美国管理模式先进、管理方法成熟。美国煤矿市场的积极竞争和企业多元化的结构等原因造就了美国独特的企业管理模式。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围绕成本管理、严谨的分层责任负责制等系列性的措施使安全管理纵贯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始终。对比来看,我国的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管理理念落后措施欠缺,很多政策甚至仍然处在生产时期的管理方式,某些国有煤矿企业延续着上个世纪的承包制度,经过层层承包,政策无法通达基层,管理者缺乏科学的管理理论,再加上近些年煤矿企业萧条,国内几乎没有管理水平达到国际标准的煤矿企业[1]。

1.3对人为因素缺乏重视

调查资料表明,因为生产中人的不安全行为而出现的事故在总体安全事故占了超过一半以上的比例。大多数煤炭行业中的事故都是因管理不善和职工违章操作造成的。由于目前煤矿工作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缺乏正规的系统培训。除此之外,煤矿生产工作需要长时间进行难度高、安全系数要求高的工作,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量让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降低,势必会出现达不到要求的操作,增加了事故出现的概率。

1.4安全管理体系和赏罚制度不健全

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并没有建立正规的管理负责部门,目前安全管理主要负责人通常都是该层的分管管理着或者是部门的领导,管理主体有着严重的错位。此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没有做到从生产底层的矿井职工抓起,导致了矿井职工对于安全管理接受被动,态度消极应付。

煤矿安全管理一直沿用的是过去十几年的赏罚制度,以“罚”立威只罚不奖。这样的奖惩制度在当今工作双向选择的背景下,造成了很多煤矿职工工作态度消极,甚至离职出走,最终导致了很多国有煤矿企业劳动力不足,人才流失问题[2]。从而致使了煤矿企业后备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影响到煤矿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2加强煤矿安全管理的措施

2.1加强生产安全意识

定期在全体员工中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坚决贯彻安全生产的理念,对员工中安全于己无关的思想彻底的订正和消除。对员工采用激励的措施,鼓励员工提出有关于安全管理的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意见。

2.2安全理念要与时俱进

在原有对事故进行预防控制的安全理念上,提出更加符合“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即将降低生产中轻微伤害作为最终目标,杜绝出现事故死亡的情况。有了这样的理念作为行动的指导,煤矿企业需要将任何可能导致伤害的不安全操作作为安全管理基本工作进行控制,对于每个月中出现超过月度轻伤标准的管理人员进行加倍的处罚,紧抓所有轻伤事件。这样做既体现了企业狠抓安全的决心,同时也让企业各级部门吸取教训,牢记安全生产理念。

2.3健全煤矿安全管理的赏罚制度

处罚一直作为反向激励的一种,但反向激励过多将失去激励的作用,造成员工对制度和政策的反感,甚至会出现反抗[3]。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可以将处罚和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奖励进行配合运用,适度的倾向使用安全奖励措施,激励职工积极性和自觉性。将原有的管理人员领取奖励,职工承担处罚的格局进行彻底的转变,改变对职工只罚不奖的制度,稳定职工的情绪。

2.4改进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将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由原来的监管型转变为主动型,对煤矿的安全管理自主性和约束制度进行探索。将矿井进行区域化属地化管理,对矿区的安全巡视加强。矿井下的工作区域也进行明确的责权划分进行属地管理,将责任落实到人,各自负责自己区域内的所有的生产安全问题,熟悉每个成产步骤中会出现的潜在问题,由责任人组织问题控制和事故防范。

重视对煤矿企业领导层的建设,建立科学的管理方式,将安全生产作为企业的管理中心,将安全生产意识作为企业领导工作开展、问题分析以及任务部署的指导方针。将煤矿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各层干部的绩效考核指标,形成完善的责任人考核制,构建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约束制度和生产激励机制。

3结语

总而言之,对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危险源的控制,由煤矿安全管理措施的标准直接决定的。安全管理措施标准良好可以在事故还未发生的时候,对事故发生征兆选择合理的方案消除安全隐患。对安全管理理念进行创新,遵循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完善安全管理的制度,将安全管理的各项措施落实到煤矿生产安全管理实际中。对煤炭安全生产管理上,抓住安全生产的主动权,保证生产的安全,推动经济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韩秀成.浅析煤矿安全生产[J].科技信息,2011,6(18):236-237.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2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技术;安全措施

1.煤矿安全

1.1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我国的能源工业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煤炭工业、石油与天然气、电力工业。而煤炭工业占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百分之七十,根据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还将占百分之五十以上。所以长期之内说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一点也不过分。然而煤炭的生产并非那么顺利,我国目前的煤炭生产还是面临很多的困境,机械化不全面、技术水平不够高、技术人员素质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安全设施不全面等。这些都是约束我国煤炭发展的原因。

1.2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大量的煤矿生产,也出现大量的安全问题,这已经表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对生产人员的生命夺取也是对他人的财产的威胁,同时还对我国的煤矿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1.3煤矿安全生产的主要问题

我国煤炭生产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地质条件带来的难题,由于自然条件和作业环境的恶劣,不免导致事故发生率的提高,我国煤炭储存量虽大却都是广分布在地底下,大多数开采煤炭的地方瓦斯的的浓度也很高,由此可见透气性也很低,而且这种地域大多都地质构造复杂,开采不方便不说还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稍有不慎若是引起应力场、煤岩体裂隙场及瓦斯流动场的变化更是将困难重重。

不得不承认煤炭行业是个热门行业,因为它的利益诱人,很多人都趋之若鹜,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还同时创造更多的更大的利益,有些生产者甚至将本来就不完善的安全措施减少,通过此种方式来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铤而走险不顾及技术人员安全的做法实在是不值得提倡的,甚至可以说是违反道德问题的。

本来安全意识就不够强,法制也不够完善,生产的管理观念也不先进,安全的检查机构也缺乏科学依据,因此开采煤矿发生意外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不管怎样,这都是不能轻易令人接受的事实。国家干部责任心不强,不下井观察,进行检查,作风如此漂浮不谨慎,可以看出来国家的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也并没有真正实施才会有更多的无辜的人们受伤害。

一般采矿人员都不是高素质的专业人士,所以作业人员的素质和管理煤矿开采的人员水平低下导致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面临危险时候自救的意识不强,在这么多新职工的情况下也没有领导提出要集体做安全生产的讲座或者安全生产的培训课程,让职工都能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作为明白人的领导也有安全生产意识的偏差,有些领导还有重生产而轻安全的错误观念。没有讲座,没有培训机构,也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这样的安全生产条件如何避免更多的安全事故。

除了管理人员不够专业,监管能力也是需要提高的,在地方煤矿开采区域,煤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不够明确,对开采煤矿的考核方法不科学,这些原因都离不开基础设施的落后和装备不完善。在人们参与这些方面仅仅只是政府公布的举报电话。举报的渠道不全面,所以很多问题也不容易发现,从而错过很多改善条件的机会。除了基础条件设施以为还有一个危害人员的人身安全的问题,那就是职业危害,在开采煤矿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粉尘还有之前提到过的瓦斯等都对身体有害,还有高温等,其实说到底这些也是可以归结到设施不齐全,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定的措施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但是一般情况下这些的预防都是不到位的。而患上尘肺病的人员的治疗也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所以至今患尘肺病的人员并没有得到控制。

2.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的措施

我国很多人都为了追求利益或者获取更大的利益而忽视生产安全的问题,他们急于求成的做法导致经济投资过快增长,也加快了经济体制的改革,虽然经济制度的改革是必然事件,然而经济过热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最好的发展是既平稳又较快的发展,改善能源的利用率和供应模式,甚至可以通过改善煤矿开采的条件来降低煤矿业的利润率,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这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又平稳的增长。

监控系统的安全系数的高低和科学性的强弱对我国煤矿业的事故发生率有很大的影响,我国的煤矿开采事故发生的频率如此之高是很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的,我国相关监控机构应该努力为我国的煤矿开采构建矿井综合自动化监控体系。这是将开采检测、安全生产控制、网络通信功能结合在一块的自动化监控体系。这样的体系明显的提高了监控的质量,也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对矿井内部环境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监控体系还能检测到矿井的瓦斯含量以及通风、排水等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矿井的爆炸和人员的事故伤亡。

煤矿开采的矿井内部既然有瓦斯的存在,那么偶尔的事故是很有可能的,为了不让资源耗损以及避免人员的伤亡,因此矿井内部的火灾预防也是有必要的。矿井内部发生火灾的话会烧毁大量的机械设施,冻结大量的煤炭资源,而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是极大的,会使工作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甚至引起爆炸,后果更是不堪设想的,所以为了不引起火灾,就要将火灾扼杀在摇篮里。所以在使用材料方面尽量选择不燃或者耐火耐燃的制品,还需要建立胶带巷以保证可以进行独立的通风,进风口要设置防火铁门,在工作区域做明确的制度和规定,严禁烟火等带有火星的物质进入矿井。

既然存在于矿井中的瓦斯会对煤矿的安全生产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而且瓦斯浓度的超标问题是一直困扰我国的煤矿事业的重大障碍,那么对瓦斯也应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首先应该从瓦斯浓度的检测着手,这样才能对瓦斯问题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瓦斯的浓度是逐渐增加的,在瓦斯的喷发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找到喷发口来抑制浓度的增加,但是依靠巷道通风很难将矿井的瓦斯浓度控制在期望的范围内了。所以主要做的就是准确的找出瓦斯的喷发口,这样是最有效的抑制瓦斯浓度的方法了,更不用说将瓦斯浓度控制在标准以内了。

从事煤矿的开采人员普遍素质都不高,那么要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就要提高这些工作人员的素质,让他们了解事情的重要性和保护自身安全的重要性,提高面对事故时候的应对能力。做到这些可以让他们参加一些简单的培训,既不需要耗费太多的金钱又能将开采的效率提高还能保证事故发生率不高,既保护了职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保护了承包者的责任,即是两全其美之事何不这样做。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3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049

矿井通风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通风条件不仅可以稀释井内的瓦斯以及有毒有害气体,还能降低井内粉尘,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而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一些地区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确定某些煤矿企业并没有正确认识煤矿矿井通风的重要性,切实有效的落实安全管理,没能对煤矿矿井通风系统运行情况予以严格的监管,致使通风系统存在的故障隐患或故障问题未能及时解决,降低了系统运行效果,通风不畅,给矿井下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对此,应当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对通风系统予以严格的管控,保证其良好运行,矿井通风良好,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1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1.1供应氧气

为了能够对地下深层的煤矿资源开采出来,都搭建的煤矿矿井都是较深的,这使得煤矿矿井下氧气比较稀缺。在此种环境下进行煤矿生产,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瓦斯,致使氧含量少之又少。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可以根据矿井下实际情况,合理管控通风系统,确保矿井下通风适宜,为煤矿矿井下提供充足的氧气,如此可以保证员工安全的进行煤矿生产。

1.2排除毒气

煤矿矿井下煤矿生产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如若不能将有毒气体及时的排除,那么矿井下有毒气体含量将持续增加,相应的在井下作业的人员将会受到毒气的侵害,进而出现中毒现象,危及人员的生命。而切实有效的落实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则可以通过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而转换矿井下的空气,与此同时将有毒气体及时排除,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1]。

1.3安全生产

科技的发展和理念的更新,煤矿矿井作业区也逐渐认识到了进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号召,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来进行煤矿生产,构建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辅助安全管理,使之能够实时了解矿井下煤矿生产实际情况,进而有针对性的落实各项管理工作,对煤矿生产予以严格的管控,这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实现有很大促进作用。

2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我国一些煤矿企业煤矿生产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安全管理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不利于煤矿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经过进一步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有:

(1)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使用的C械设备已经处于落后、老化状态,开采工作因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侧面说明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并没有详细了解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加强对煤矿生产各个方面的管控,导致设备陈旧、老化问题未能有效处理,反而持续应用于煤矿生产之中[2]。

(2)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为了降低煤矿生产成本,诸多煤矿企业任用进城务工的农民来进行煤矿生产,并且在具体进行煤矿生产之前,组织员工进行安全知识培训、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素质教育等,致使员工的整体水平不高,难以标准化、安全化、规范化的进行煤矿生产,相应的安全隐患存在的可能性较高。

3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的措施

(1)科学的、专业的规划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生产之中存在安全隐患,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需要对煤矿生产实际情况予以详细分析,确定煤矿生产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影响因素,进而科学、合理规划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促使其能够贴近煤矿生产实际情况,对煤矿生产方方面面予以严格的管控,尤其是通风方面,对通风系统运行及相关设备使用情况等予以严格的控制,及时消除故障隐患,保证通风系统良好运行。另外,还要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来负责煤矿生产的跟踪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煤矿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处理,避免安全问题产生。

(2)加强专业技术管理。为了避免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落实不佳,难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还要注意强化专业技术管理,尤其是以下两方面,即:

其一,科学合理的制定通风专业图及矿井通风量计算。依据《煤矿安全规划》,结合煤矿矿井实际情况,合理绘制煤矿矿井通风系统图、分层通风系统图、通风立体示意图等,综合分析煤矿矿井通风流程,计算矿井通风量,进而确定煤矿通风系统的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优化煤矿矿井通风系统的有效性。

其二,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为了能够有针对性的管控煤矿通风系统,制定健全的通风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保证通风技术档案管理有效落实,将通风技术相关信息及其应用情况详细记录在案,以便在后续管理或维修通风系统的过程中能够以此为依据,从而有针对性的维修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恢复到最佳运行状态。

4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实施不佳,存在一些问题,如未能优选管控机械设备、未能对员工予以专业培训及安全教育等,致使煤矿矿井下所展开的煤矿生产存在安全隐患,直接威胁员工的生命安全。对此,应当强化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加强专业技术管理等,促使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保证矿井通风顺畅,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充足的氧气,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

参考文献: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4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瓦斯煤尘爆炸

近年来发耳煤矿认真执行党中央对安全工作的要求,提出了“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管理理念。由于煤炭行业的环境工作的特殊性,开采工作主要在井下,由于其自然环境、地质结构、岩层结构存在着多变性,安全事故随时爆发。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发耳煤矿通过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针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中常见事故现象分析,提出煤炭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措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大意义

(一)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是保障工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最大需要

煤炭行业属于高危行业,煤矿安全工作关系到煤矿职工生命安全、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大事。对于煤炭企业而言,安全生产体现的是“三个代表”思想;是党和政府执政为民的要求;安全生产上的规章制度,是前人用鲜血和生命所谱写的,任何人都没有必要再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论证。对于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来说,搞好安全生产,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因为安全生产关系到各行各业,关系到千家万户。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安全生产具有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特点,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加强煤炭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劳动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维护矿工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是保持矿区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做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是实施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安全生产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企业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现场环境安全做到位,才能保障正常的生产。煤矿企业生产中存在着一定的不安全的隐患,随时都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处处都要警惕,时刻注意安全,只有做好企业生产安全,才能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才能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经济效益;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危害分析

由于煤矿企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危险性,地质结构的不同,都给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一)瓦斯事故灾害原因分析

目前煤矿均为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完善,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矿井开采深度也不断增加,瓦斯事故灾害的发生概率进一步提高。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具有潜在性、突发性,一旦发生破坏性很大。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除了与本身矿井的地质结构、开采工艺、自然条件、安全意识及员工素质有关外,瓦斯监测技术装备水平也是重点因素。煤矿井下环境是动态变化的,现有的瓦斯检测技术比较落后,不能做到实时预测分析和监控,很难判断瓦斯事故发生的区域,相应的就很难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执行力,瓦斯事故隐患治理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煤尘爆炸危害因素分析

煤矿井下空气中同时含有沼气和煤尘,能增加沼气、煤尘爆炸的几率。当沼气浓度达到3.5%时,空气中的煤尘浓度只要达到6.lg/m3时,就可能导致煤尘发生爆炸。井下作业环境空气中由于其他气体的混合,含氧量浓度降低,煤尘点火的温度相应增加,当含氧量低于17%时,煤尘爆炸的几率大大降低。煤尘爆炸的引爆温度一般为650℃~990℃。粒度越小,单位煤尘质量的表面积越大,越容易产生爆炸。发生爆炸时,粒度小于1mm的煤尘都能参与爆炸,但爆炸的主体是小于75μm的煤尘。煤尘爆炸放出大量热能,产生破坏性很强的高温,可能导致多次爆炸,造成更大的灾害事故。煤尘爆炸气体中含有大量Co和Co2,爆炸区空气中Co的含量可高达8%,导致人员伤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安全措施控制分析

安全事故具有一定的潜在因素,只有加强防护,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一)瓦斯事故安全控制措施分析

必须强化煤矿企业对瓦斯预测预报,落实综合防突措施,加强煤矿瓦斯的基础理论研究,掌握瓦斯灾害事故发生的机理及其演化过程,实现现代化管理,用科学方法管理矿井瓦斯,矿井瓦斯抽放系统及监测监控系统要运行正常并达到规范要求,各类仪器仪表按期标校,应建立矿井瓦斯灾害事故数据库、知识库和专家系统,对矿井瓦斯灾害进行科学预测,建立和健全完善的煤矿安全监察技术支撑体系,高度重视监控联网运作,把远程监测监控作为煤矿瓦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为煤矿瓦斯治理的全面性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健全矿井远程监控预警管理系统,保持采集、分析、判断24小时不间断监控,以便掌握矿井瓦斯动态,正确识别和评价瓦斯事故灾情,根据瓦斯事故现状及时提出抗灾对策,真正实现瓦斯安全管理。

(二)煤尘爆炸事故控制措施分析

预防煤尘爆炸发生的主要措施控制瓦斯积聚、煤尘的产生或飞扬以及火源的产生,抑制瓦斯煤尘爆炸传播的措施将已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限制在一定区域,尽量控制灾害损失。其措施主要是设置被动式隔爆装置和自动抑爆装置。为了方便现场安装实施控制,以水作为消焰剂,方便实用,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煤尘爆炸早期的抑制非常重要,以免因局部煤尘爆炸引起沉积煤尘飞扬参与爆炸造成更大的灾难。

四、结语

只有认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煤炭安全事故预防和相应措施,并将煤矿安全生产理念贯穿到实际生产的过程之中,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产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大好局面。

参考文献:

[1]赵洪修.浅论煤炭企业安全责任与安全发展理念[J].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D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107-01

因煤炭企业在开采的过程中其自身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搞好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是煤矿企业在工作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开展安全管理,是煤矿企业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但由于煤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煤矿安全管理工作的投入仍存在局限性,造成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在管理制度、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才等方面存在很多弊端。所以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规范,重视管理,加大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中问题的防治。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煤炭企业安全管理观念落后

尽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在我国煤矿行业已经喊了很长时间,但是在煤矿行业实际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煤矿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严重的重视生产,对安全问题不够重视的问题。多数煤矿企业都在把精力放在如何扩大安全生产上,当煤炭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人们经常是去追求责任人,而不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杜绝安全问题再次发生。

2、对员工的安全技术培训不够

我国有95%的煤矿实行的都是地下作业,员工可能随时面临生命危险,这也对员工在面对安全事故时候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通过调查,多数煤矿企业的员工都没有受到过正式的安全技术培训。多数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不过是形同虚设,并不能真正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的培训往往只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了与生产实际结合。

3、煤矿企业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调查中,发现煤炭行业在开发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在资源管理方面也过于混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是影响我国煤炭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原因就是煤炭行业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职能弱化,管理机构不健全。一些煤炭企业的管理力度非常弱。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煤炭行业的生产,但是违章操作引起的煤矿安全事故仍然是经常

发生。一些煤矿企业的管理机构设置不是很合理,出现机构重叠现象,这就会出现责任,权利不明确以及员工工作效率的问题,这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产生了坏影响。

二、煤矿安全管理措施

针对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多管齐下确保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1、煤矿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要将安全第一的方针严格落实到位。为了促进煤矿企业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完善和优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广泛采用先进科学的企业管理办法,积极引导、鼓励和督促我县地方煤矿企业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的路子,逐步解决煤矿企业当前因个人独资和家族式经营带来的企业管理粗放、管理制度不规范、投融资渠道单一、企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要站在求稳定、保发展以及争取高效益的角度来全面认识煤矿生产安全工作,相关领导干部要真正从观念上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提升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性;从企业生产实际出发,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各级领导人员要紧抓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安全是生产的重要保证,紧抓安全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的宣传力度。通过定期组织安全工作会议、电视广播等方式对煤矿企业生产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紧迫性进行大力宣传;通过悬挂安全生产警示语、宣传画、班前会安全宣誓以及伤残职工现场说法等途径使广大一线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必要性,营建起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以及时时讲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进而促进全体职工思想观念的转变,主动转变为“我要安全”;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培训,培训结束进行考核,只有顺利通过考核才可以上岗;此外还要针对转岗职工以及新入职职工开展岗前安全培训,进一步强化安全宣教力度,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

3、煤矿生产安全性的重要前提条件及物质保障就是生产设备,要本着装备与管理及培训同等重要的原则,增加用于先进生产设备的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煤矿生产机械设备和新技术,为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当前,我国的许多煤矿安全生产事故是由于设备投资不到位导致的,一些危险矿段,本来能够通过先进机械进行挖掘,但是由于缺少相应设备,而必须要人工采掘,从而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在煤矿内重视引入安全预警设备,并且善加利用也是减少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要手段。

4、将科学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领导人员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职工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管理工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生产过程中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于煤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予以消除;各级管理人员要认真主动学习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生产实践中注意总结经验教训,从生产实践中的小事入手,真正将生产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工作首位,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采取诸如班前会、联保互保制以及小组安全工作评比等方式切实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多策并举,营造起人人讲安全、抓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还可以以班组为单位,进行安全生产评比活动,并根据评比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惩处,从而激发职工在生产实践中以安全性作为重要行为标准的积极性。

总之,在煤矿企业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缺乏对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视,极易造成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弊端。煤矿企业应进一步的提升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资金以及技术的投入,使安全管理工作可以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提升煤矿企业生产活动的安全系数。

参考文献

[1]李俊.煤矿安全管理要素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

[2]王永芝.浅析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煤炭工程,2012

[3]张小平.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的对策和措施[J].煤矿安全,2012,12(20):66-70.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6

关键词: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安全管理;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1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做好煤矿通风安全是保证煤矿安全顺利生产的关键性工作,也可以说是矿井安全的根本因素。它不仅能够有效的预防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降低工作人员的作业风险,还能够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是排出矿井中瓦斯和粉尘最有效的办法,能给矿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劳动环境。当工人在井下作业时,还能不断地将地面上的新鲜空气传送到井下,保证工人的正常呼吸,而且能够化解矿井下的各种有毒气体和粉尘,从而为工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以确保工人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是我国的第一大能源。但是,由于开采条件的复杂性,使一些由矿山瓦斯、煤尘、水、火、顶底板导致的事故经常发生。在发生的这么多重大事故中,由瓦斯煤尘爆炸导致的占了绝大多数。在这些事故中,大部分都是因为通风不良造成局部瓦斯积聚,又遇上不同原因引起的火花,从而引起瓦斯或瓦斯煤尘爆炸。

但近年来,由于一些长期从事煤矿的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思想松懈,在工作中不注意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问题,加之领导也没有把煤矿通风放在首要位置,没有做到真正重视煤矿通风安全问题,没有做好工作中的一些防范措施,煤矿企业也没有对矿工进行一些安全教育的培训,使矿工没有完全掌握与安全通风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导致一重大事故发生,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

我国的煤矿开采历史悠久,最开始的时候煤矿开采的技术和设备只能满足当时的需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煤矿产业市场需求标准的提高,煤矿的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相应的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更有效的通风系统,可是,我国长久以来煤矿安全意识就比较薄弱,一般的通风系统设计都明显出现不足之处,通风设施器材选用也不合理,加之,技术改造难度增大,资金匮乏,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

2防范措施

(1)我国的煤矿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把他放到首要位置,关注矿工的安全和健康,定时为矿工进行体检,实行轮休制度,保证矿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应变能力,技术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建立考核制度,选拔一些通风安全专用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用于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通风系统的实施。使这支队伍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现场即刻解决问题,确保煤矿通风系统安全运转。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2)矿井开采布置一定要事先就设计好,并且要设计合理,加强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要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稳定良好,风量符合规定,通风系统如果不合理或风量达不到要求要立即停产整顿。通风设施必须交给指定的专业人员管理,禁止随便停开局扇和安装、维护不合格的风筒。要设立严格的矿井瓦斯管理和检查制度,一旦瓦斯检查出现问题。要即刻安排处理。

(3)事故发生的多半原因都是由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预防,不但要建立安全监测系统。还必须建立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和检测队伍,负责从事矿井日常仪器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进而排查和治理潜藏的安全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也是导致通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还要加强对大气状态的观察,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4)要加强对矿井的防火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坚决切断容易引爆的火源。杜绝火灾发生,增强煤矿企业通风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此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5)要认真制定和实施综合防尘措施和瓦斯抽放系统。加强对瓦斯和煤尘的控制,消除煤尘堆积,避免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煤矿周围环境的检测。

(6)建立一套完整的突况应急处理制度,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况的处理,还要根据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不同,设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方案,这样有利于避免灾害扩大,避免事故发生时出现慌乱,便于更速度有效的处理情况。

(7)煤矿企业者要注意对员工进行延伸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8)注重日常的通风管理工作,日常通风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通风的服务对象为矿工,所以对任何通风工作都必须严格要求,都要准时按量的完成,不能心存侥幸,要严格观察重点区域的异常现象,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责任制度和赏罚制度,促进管理人员积极深入到现场指导工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确保隐患快速消除。

3结束语

煤矿企业的安全和生产效益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安全是生产的前提,生产是效益的保障,只有安全生产才能取得更大的效益,如果安全工作不做好,发生事故,企业和员工都将受到严重损失,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因此,切实有效的做好煤矿通风安全工作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够有效减少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保障矿工的人身安全,我们只有不停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地学习认识,才能使煤矿通风充分发挥出更好、更扎实的有效作用,才能使煤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飞,范文胜.矿井通风安全现代化管理[J].煤炭工程,2011(05).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7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管理;通风事故;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确保煤矿通风安全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性工作,它不仅能够有效防控煤矿生产中的不安全隐患,降低作业风险,还能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一、煤矿通风安全的重要性

煤矿的通风系统在整个矿井安全生产中的比重较大,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辅助系统,通风系统的好坏直接与矿井的安全生产息息相关。据统计,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多数是与通风系统有关。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飞速发展,而作为基础工业的煤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在煤矿工业的发展中,我们不断通过创新改革来不断完善我们煤矿的通风系统,但是煤矿通风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其中由于管理人员疏忽问题较多。安全通风系统是安全生产系统环节中重要的辅助系统,很多瓦斯爆炸事故引发大多是由于安全通风系统没有管理好,所以应该系统地、科学地做好通风安全工作,提高通风系统的管理,预防或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二、矿井通风的要求

1、通风系统安全性

矿井通风系统是一个复杂的、随机的、非稳定的动态系统。通风系统安全性是指保证井下各用风地点风量充足风质良好,满足井下工作人员的呼吸,稀释并排除瓦斯、粉尘等各种有害物质,降低热害,给井下工人创造良好的劳动环境;当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使用,防止灾害的扩大,进而消灭事故。由于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在矿井的生产和预防灾害发生及发生后控制灾害的蔓延发挥关键作用,所以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分析具有: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和及时排查的特征。也就是说通风系统安全性一定要注重预防为主,及时发现问题,马上进行现场处理,以保证系统通风的稳定与可靠。

2、通风系统的稳定性

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主要通风机的台数、主要通风机的相对位置以及其风压大小,通风网路的结构形式。局部地区和采区的风流的稳定性,取决于局部或采区的通风系统。

2.1风路稳定性

风路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风路风流大小变化;风流方向的改变。风路分为普通风路和角联风路。对于普通风路,只会发生风流大小的变化,在角联风路中有可能发生风路方向的改变。大量角联分支的存在,使得通风系统总风阻下降,但在灾变时期是十分有害的。

2.2系统风流稳定性

根据矿井通风网路中各风道风量的最优回归方程,可以确定出影响通风网络风流稳定性的主要风路;在煤矿生产的实际过程中,保持矿井通风系统中风流稳定,要求主要通风机稳定。

3、通风系统的可靠性

矿井通风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保持其工作参数值的能力,以维持井巷中必需的满足要求的清洁风量的供应。所谓矿井通风系统的工作能力是指通风网络的风量分配符合规定要求。具体讲通风系统可靠性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3.1在生产时期利用通风动力,以最经济的方式向井下各用风地点供给保质保量的新鲜风流;

3.2保证作业空间有良好的气候条件;

3.3冲淡或稀释有毒有害气体和矿尘;

3.4在发生灾变时,能有效、及时地控制风向及风量,并与其它措施结合,防止灾害的扩大,进而消灭事故。

可靠性因素可解释为影响通风系统风量分配的因素。从可靠性的角度来看,决定通风系统各部分通风阻力的原始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特别重要。有些数据是指支护方式、巷道横断面、矿井漏风量等空气动力特性的数据。矿井通风系统各部分的空气动力阻力(即巷道、通风设施等的风流阻力)是决定井下总入风量的几个主要因素中的一个因素,同时也用于确定通风网络相对风量的分配。主要扇风机装置的工作保持稳定状态十分重要,在矿井的全部生产期间,必须使其变化不超过规定范围。

三、煤矿安全通风防范措施

1、加强煤矿的通风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煤矿作业安全,必须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通风系统,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1.1矿井领导部门高度重视,树立安全生产观念,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为。从思想上高度统一,加强人员的监管,保证通风可靠、管理落实到位。作为员工也要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警惕,杜绝懒散情绪。

1.2制定严格的工作章程,保证工作人员生产有章可循,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学习培训,掌握丰富的安全生产知识,煤矿企业要制定安全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实训,加强员工处理灾难的能力。重视人才培养,煤矿的开采需要很强的技术,因此,要重视专业技术人员栽培,实行人性化管理模式,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2、加强通风安全控制管理

通风安全管理涉及多种专业和学科,管理起来比较复杂,安全管理要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和漏洞,否则很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事故。为此,要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按照规范进行生产,建立动态的考核机制,优化人员结构配制,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增强员工的组织协调能力,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安全控制制度,包括岗位安全责任制、业务保安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等。

3、建立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主要是给作业地点供应新鲜空气,因此,通风系统要根据进回风井这样的布置方式、主扇的工作方式及安装地点进行设置。矿井通风系统分为中央式、对角式、中央对角混合式;按主扇的工作方式分为压入式、抽出式、压轴混合式。要根据不同的矿井地形设计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四、煤矿安全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1、合理选择矿井风的调节方法

在通风网络中、风流按巷道风阻的匹配关系,分配到各作业地点的风量往往不能满足要求,需要采取控制与调节风量的措施。此外、随着巷道的推进和更替、相应的要求及时进行风量调节,按调节的范围可分为矿井总风量进行调节和局部风量调节。

1.1矿并总风量调节有:改变主要扇风机特性,主要通过改变主要扇风机转速或改变主要扇风机叶片安装角的方法。

1.2局部风量调节有三种方法:增加风阻调节法、降低风阻调节法、辅助通风机调节法。这三种方法各有特色,应当根据矿井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2、加强井下通风设施的管理及维护、减少漏风

在采区通风网络中,为了控制风流的方向和风量而构筑的隔断、通过和控制风流的通风构筑物称为采区通风设施。主要的通风设施有:风桥、挡风墙、风门、调节风窗等。合理地安设通风构筑物,并使其能常处于完好状态,是矿井通风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通风设施损坏时,如不能及时维护就会造成大量漏风,这必然使工作面所需风流下降、容易造成瓦斯积聚,气温升高,形成不良的气候条件,所以必须加强采区通风设施的维护、管理,使它们经常处于完好状态,才能避免发生无风、微风等通风重大隐患,保证矿并的安全生产。

3、加强瓦斯管理、防止瓦斯积聚

防止瓦斯积聚,保证工作面的供风。合理选择矿井通风系统、正确确定矿井风量,每一矿并采用机械通风,每一个生产水平和采区都必须布置单独的回风巷、实行分区通风。采掘工作面都应采用独立通风,掘进巷道采用矿井全风压或局部通风机通风。认真进行瓦斯检查与监测、低瓦斯矿井每班要检查两次,高瓦斯矿井检查三次。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掘工作面必须有专人检查瓦斯并安设甲烷断电仪。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瓦斯,生产中容易积存瓦斯的地点有:采面的上限角和采空区边界。处理方法有:风障引导风流法、风筒引导风流法、尾巷排放法。掘进巷道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增加风量稀释瓦斯法、引导风流排放瓦斯法、填堵抹逢、防止瓦斯涌出法。

结束语

综上所述,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防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此煤矿必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运用有效通风事故防范技术和措施,做好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晓光.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J].世界家苑,

2012(1).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8

关键词:煤矿通风安全制约因素防范措施

煤矿开采具有很强的复杂性,这就使得煤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当中,瓦斯煤尘的爆炸占了绝大多数,绝大部分的瓦斯爆炸事故都是由于通风不畅所造成的瓦斯局部积聚,加上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引起火花,引发瓦斯或者是瓦斯煤尘的爆炸,对于煤炭企业来讲,通风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在意义,加强通风安全首先能够保护生产过程中的人员因素,同时也能为煤矿的生产提供安全保障,为我国煤电事业的不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煤矿通风安全中的制约因素

1.1人为因素

1.1.1安全管理技术相对落后。一个煤矿能够得以正常运行的重要前提就要具备合格的矿工工作,煤矿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为矿工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这样才有助于实现良性的循环,煤矿过程的控制因素主要是由矿工所开始的,所有的工作都需要矿工来参与完成,如果安全管理技术比较落后,就会对矿工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当前很多煤矿仍然停留在被动管理的局面,应急救援的产业化建设不够完善,存在社会各基层的支持和配合不够协调的问题,救援队伍的监测系统和建设装备研究不能跟上生产,应急资源很难协调配置。

1.1.2职工待遇有待改善。不少矿井存在着管理者对于通风工作不够重视的问题,职工的待遇较差,矿井工作在对人员的配置方面往往只是随意安排一些非专业的人士从事煤矿通风管理的工作,这些人员由于自身缺乏通风管理的知识,很容易产生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的不安全行为,另外,煤矿井下工作相对来讲较为繁重,在重体力的凑合心理和逞能心理的影响下,操作人员往往也会存在着走捷径、忽视安全操作等的不安全因素。

1.1.3安全基础工作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煤矿对于质量标准化的安全工作没有充分投入,通风的质量标准化很难到位,使得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较差,安全技术装备以及安全培训不够到位,不少器材设备已经逐渐老化面临淘汰,难以跟上煤矿科技时展的需要,另外,安全基础不够牢固,矿井所指定的安全指令、法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安全科技的投入不足。

1.2环境因素

1.2.1自然环境因素。煤矿的地质结构较为复杂,近些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低位、瓦斯压力以及地应力越来越高,使得煤矿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越来越大,煤矿中的瓦斯大量涌出,使得瓦斯与煤的突出危险逐年增加,煤尘爆炸和煤层发火严重的问题也普遍增加。

1.2.2物的环境因素。有些矿井现在还存在着开拓布置不合理、通风设施的不恰当的情况。通风的网络结构不够稳定,就会很难保证风流的稳定性,通风系统不够完善以及自然风压会对矿井产生影响等问题,通风能力不足也会影响到矿井有效通风,造成矿井有效风量率低、外部漏风率不能符合规定以及部分矿井现在还存在着通风能力生产的问题。矿井机电的管理不够到位,部分矿井的机电设备和配套设备存在缺陷或者不匹配的问题,很容易造成煤尘的飞扬和堆积,受到井下的环境因素影响,容易造成监测数据信息的传输错误,仪器仪表、矿井的监控系统等很容易出现故障,在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就会很容易出现爆炸的问题。

2煤矿通风安全事故的防范措施

2.1人为因素的预防

2.1.1完善法律发挥政策。加强对各种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切实落实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问题治理的第一责任人的相关规定,配备专业化的相关技术管理人员,做好思想统一工作,有效完善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体系,努力构建管理到位、监控有效、抽采达标的瓦斯综合治理的工作体系,真正实现煤矿生产应急救援工作的产业化发展。

2.1.2积极创设良好的通风环境。建设良好的通风环境,有效建立起通风安全的管理系统,能够突出安全第一的地位,通风人员需求从量化向着质化逐渐改变,企业的相关领导人员应当从战略高度认识到目前的现状,有效改变通风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努力改善职工的收入分配政策,其安全责任重大,应当对其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虽然相对于劳动强度较大的一线职工,通风人员的劳动强度稍低,但为使得经济的分配机制能够从整体上向着效益倾斜,也应细化已有的分配方式,将岗位工种等按照利害程度来进行划分,按照职责的轻重进行划分,消除“轻安全、重生产”的行为和思想,以确保工作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2.1.3加强安全培训工作。不断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努力搞好煤矿质量的标准化工作,加强推进手指口述以及岗位描述等的制度,加强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之间的结合,有效采取模块式的技能培训方法,将系统的知识分成单个的知识点,结合现场的实际来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每月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考核的结果应当同员工的奖金相挂钩,使得职工对于自己职位的技术规范能够熟记于心并且灵活应用到岗位实践当中,切实提高职工驾驭自然环境复杂且万变的应对能力。

2.2环境因素的预防

2.2.1制定并实施相关的瓦斯、煤尘控制及矿井通风的管理和计划方案,建立起能够确保通风系统以及煤尘、瓦斯控制的相关程序,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预报的预测,实施必要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加强机电管理,不断强化局部的通风机管理和通风机管理,充分保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2.2.2加强同瓦斯突出矿井以及高瓦斯矿井的瓦斯管理和地质预测管理,高瓦斯矿井、瓦斯与煤突出矿井都必须建立起瓦斯的抽放系统,设立专门的回风港,积极开展综合治理瓦斯的相关措施,完善管理手段,坚持走矿压、地质、瓦斯治理相结合的道路,实践与科技相结合的道路,将各项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到位。

2.2.3加大安全投入。有效加强安全投入的力度,加强对温度、粉尘以及瓦斯等危险参数的监测,各项仪器仪表都必须要及时配备齐全,不断提升矿井的安全设备水平,将所得到的各种数据能够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设立专门的瓦斯质量监测员,实现全方位的在线质量监测,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及时解决和处理,随时对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进行巡查和监测。

2.2.4加强科技投入,做好局部的通风管理工作。煤矿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工作过程中的局部通风机、巷道断面、通风距离、需风量以及通风方式等条件对风筒进行有效选择,其选择的主要原则就是要保证最大的通风距离应当能够保证工作面的整体需风量,局部的通风机工况点应当在合理的区域当中,在巷道断面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使用大直径的风筒,有效减少风筒的风阻。加强长距离的通风管理和对日常设备的检查和维护,减少接头的漏风,尽量减轻通风的阻力因素,加长通风的距离,全面实行局部的通风机挂牌管理,保证局部通风机的可靠安全运转。

3结束语

安全是一个矿井得以生产的重要前提,生产是煤矿保证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在实践工作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影响通风安全控制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不断提升环境控制的能力以及保障通风安全的现代化管理内容,只有将安全搞好,才能使得煤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率先抓好通风安全工作,才能有效保证生产,根据实践得知,加强对制约煤矿通风安全因素的全面正确分析,通过环境与人、机、物等之间的协调运作,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协调努力,能够有效达到防范的目的,实现矿井的整体安全生产,使得矿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其安全状况可以得到较好改善。

参考文献:

[1]邹军,丁岩四.刘桥一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研究[J].价值工程,2012(30).

[2]苗滟宁.浅析煤矿通风系统的技术改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9).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9

摘要:矿井中的火灾、瓦斯爆炸等一直都是煤矿中主要的安全事故,其中对于煤矿的通风管理不当,则是造成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笔者在文中针对煤矿通风的安全管理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并对如何有效的解决问题提出了自身的观点。

关键词:煤矿通风隐患措施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一通三防”是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其中煤矿的局部通风的有效管理则是做好“一通三防”的基础,也是实现煤矿安全的关键。安安全全的煤矿生产、扎扎实实的通风管理,是每一位煤矿管理人员不可推卸的责任。

1对隐患的评估方法

1.1系统状况评估

系统状况的评估是从系统的层面上对整个矿井隐患做出评估,其中包含了对通风系统的设计、稳定性的分析、分区通风的具体实施状况、串联通风以及通风的阻力等情况。

1.2设施评估

针对煤矿的通风设施,并且分析出设施可能引起灾害的可能性以及抵抗灾害的能力。其中包含了分析设施的可靠性、设施质量以及对环境监测的实际效果。

1.3特殊问题的分析评估

特殊问题主要包括了循环风、串联通风、无风或者是微风等可能导致灾变的可能性以及转化的条件,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评估。

1.4对防灾体系总体稳定性以及抗灾能力评估

考虑到煤矿中的危险源以及防治系统的具体情况,应用非稳态下的各种灾害的相关模拟技术,分析在不同情况下,通风系统的可靠性,抗灾害能力以及总体的稳定性,进而对煤矿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对煤矿的通风安全隐患要做好及时的排查管理,能够确保事故隐患从根本上消除,以杜绝因为通风而引起的灾害事故。其事故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相关的通风技术人员全面的检查出各种安全事故隐患,进而确保煤矿通风的良好状态以及对灾害的预防。

2对安全隐患的分析检查

对于煤矿的通风事故的管理,主要在于对通风的安全事故隐患的排查,安全隐患的检查能够有效的发现其中的不安全因素,将事故防范于未然,一般煤矿所使用的方法是利用安全检查表等。(使用安全检查表,是目前煤矿井下作业中最具有应用价值以及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检查方法。

2.1系统中的隐患检查

2.1.1在对系统的检查中,首先要考虑主要通风机的实际供风量是否达到煤矿井下作业需要的总风量;通风机间的并联运转是否匹配;分支风流的稳定性、反向、微风或者是无风;串联通风,循环风。其次,对地面的检查,主要是依据系统相关的图纸,分析风流的相互关系;及时的检查相关记录、风量的分配以及相关通风的报表等。其次,对于机房的检查,主要是观察通风机的实际的工作情况、风量以及风压的特性曲线等。最后,煤矿井下的检查,主要是对流向、路线的检查,对井下风流的速度和带有有害物质的气体浓度测定、分析,并且对整体的可靠性进行通风评价。

2.1.2对通风机的实际运转状况的分析:其工作情况(包括随时的变化)、通风机的电压,电流的稳定性、故障分析。还包括了通风机房的负压计以及测量风速等等。

2.1.3检查煤矿井下作业的设施状况,其中包含了风门、风桥以及测风站等设施,具体分析反风设施的可靠性、设施的具体设置是否依据现场情况进行的合理设置、质量标准是否i达到了井下标准要求。

2.1.4观测、检查煤矿内外部是否出现漏风现象。

2.2掘进通风事故安全隐患的检查

根据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来看,井下作业中的瓦斯,煤尘爆炸、粉尘等事故危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对掘进通过中的安全进行管理是必要的。

2.2.1通风检查的重点应注重其可靠性。完善通风系统,使用全风压通风或者是局部通风机,严禁扩散通风,局部通风机的运转状况,掘进通风安全装备系列化状况。

2.2.2通风检查的内容包括了进风巷中是否已经安装局部通风机,能否产生循环风,风机以及和风筒连接的地方是否漏风;煤矿是否装备“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煤矿中主要机电设备的防爆性能是否良好。

2.2.3通风检查的方法主要是风筒的使用是否按安全规程标准,吊挂是否达到标准,接头处有无漏风,风筒是否出现了破口;对于掘进通风的管理则是依据作业的实际记录及现场检测等

3加强和改进煤矿通风隐患管理

3.1加强安全技术培训

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在于提高每一位管理人员以及作业人员的局部通风安全意识。合理的利用标语、专栏等做好宣传,对职工进行全方面的“一通三防”教育,让每一位员工都将有关通风安全工作放在心上,让每一位员工了解到做好通风管理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进一步的加强安全意识,才能让每一位员工能够自觉的搞好通风管理工作。

3.2通风管理需要科技进步

3.2.1风简的选择

实地考察煤矿井下作业面的具体通风方式、需求的风量、通风的实际距离以及断面等条件来选择风筒。选择风简的原则:在通风的最大距离的时候,应保证作业面的实际风量;而在通风巷道断面的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使用较大直径的风筒,从而减少风筒的实际阻力。

3.2.2通风机的选择

在通风机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节能型,降低设备的噪音污染,从而将通风机的效能提高,并且将通风的费用降至最低。

3.2.3长距离通风的管理

对于长距离通风,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在使用每一节为30m或者50m的长导风筒,尽量避免接头漏风和通风的阻力,降低通风时的电能消耗。

3.2.4日常设备管理

在煤矿的井下作业的时候,对于局部通风机实行挂牌的管理,以确保通风机运行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3.3加强串联风管理

由于煤矿井下受到了作业面的条件限制,在使用串联通风的时候,很难保证空气的质量,而且作业面安全受到了严重威胁。针对这一情况,应参照《煤矿安全规程》,制定出安全相关的技术措施,加强瓦斯检测、防尘、降尘的工作。除了在作业面安装防尘喷雾器之外,还工作面作业应严格按作业规程执行防瓦斯、防尘设施安全技术措施(炮掘工作面执行炮前炮后洒水、使用水泡泥),严格、及时的检测作业面中的气体,做到每一班都对作业面的瓦斯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安设防尘喷雾器、净化喷雾等防尘、降尘设施,设施确保能够符合安全规程,做到发现问题能够及时的、有效的处理;在计划安排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串联作业面,以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4加强现场作业面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根据通风供风距离的实际长短,选择出适合通风机以及风筒的直径大小。根据经验来看,确定一下矿井瓦斯等级,高瓦斯矿井一般使用功率2X30Kw以上的型号,风筒使用600mm以上的。

4.2长距离通风中,风筒的每一节的长度应适当增加,尽量减少接头,以降低局部阻力以及漏风率。’

4.3对于风筒的连接接头需要采用双反压边,必须做好严密,并且不漏风。

4.筒吊挂需要做到平、直、稳、紧,逢环必挂,缺环必补;安装通局部风机必须安设平稳(局部通风机有的时候是在巷道放置,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巷道顶悬吊固定),拐弯使用弯曲风简,异径风简使用过渡节连接,确保风筒完整性,力求不漏风。

煤矿的安全措施篇10

[关键词]安全监控存在问题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X9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52-02

由于监控系统在煤矿预防自然灾害、有害气体等事故方面的重要作用,是确保煤矿安全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煤矿安全监控是综合性技术,涉及到计算机、电子技术、通讯、物理、化学、电工等多种学科,与矿山采、掘、机、运、通等生产环节密切相关,功能复杂,技术难度高,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素质和责任心。由于部分监控系统由于技术水平低、功能和扩展性能差、现场维修维护和技术服务跟不上,使监控系统不能够长期、稳定、无故障地运行,严重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要保证监控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必须在传感器技术、电子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计算机软硬件技术方面不断提高和更新还要加强管理,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

1、系统和监控探头误报警

煤矿很多监控系统在实时监测中,会不定时地出现一个或几个峰值,因持续时间极短,极易造成断电仪无动作,也就是俗称的“误报警”。其危害在于影响对采掘工作面实际瓦斯涌出情况的正常判断及瓦斯隐患的及时处理,从而导致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

1.1产生误报警的原因

1)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由于煤矿井下条件的复杂化,矿井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导致了井下大功率设备的大量使用以及变频技术的推广应用,而这些设备、技术的使用所产生的强电场、强磁场也是造成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抗干扰性弱的直接原因。

2)传感器故障,由于传感器处于煤矿井下环境恶劣,碰撞、进水等情况极易造成传感器发生故障,从而使系统显示数值突然升高,再瞬间恢复到原来值。如不及时对发生问题的传感器进行维护与调校,可至其显示的数值发生漂移、精度下降。

3)通讯线路故障,其表现为:瓦斯数值陡然升高,报警超限时间往往也只有几秒钟;传输到地面监控中心的数据时断时续。造成其原因为:由于现场工作人员无意间撞击到监测电缆接头处或延接、回收线路引起;传感器电缆或主通讯电缆发生故障。

4)瓦斯传感器复电后数值瞬间冲高。其表现为数值冲高后又立即下降,持续时间一般为20s内。发生这类现象的前提条件是:井下监测设备临时停电后,对其恢复送电后的一瞬间产生。通过询问厂家技术人员了解,部分电气设备在突然复电的情况下,过高的电压电流会引起监测传感器数值突然冲高的现象。

1.2防范措施

1)高可靠性的传感器是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提高传感器的可靠性应与厂商及研制单位共同研究、分析现场资料,对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改善设计及生产工艺环节,提高传输质量,从原理上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的要求,定期做好瓦斯传感器的日常维护、调校与检定,确保其完好率和准确性。推广应用新型设备和技术,淘汰老化设备,降低在硬件方面发生误报的几率。

3)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操作工序,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各操作人员的岗位培训,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加强监测系统通讯线路的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监测监控系统传输的可靠性、稳定性。

4)井下安装的监测监控设备应配有专用电源与专用开关,可保障其供电的可靠性、稳定性。同时加强监测监控设备的日常巡检,对于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升井进行检查、调校和送检。

2、数据采集传输故障

随着传输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系统”走进了千家万户矿井,为我们获取知识和信息提供了高效的便捷方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建设自动化矿井奠定基础。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上、井下环境参数及有关生产环节的机电设备运行状态等,都是通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进行监测的,对采集到的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控制局部生产环节或生产过程,通常情况下,该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信息传输装置、中心站的硬件及软件等共同组成,其中信息的传输部分是中心站与井下各测点联系的通道,如果信息传输装置中的任何部分发生故障,井下各测点的实时监测和监控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井下通讯故障的原因进行研究和探讨,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尽快排除故障、及时有效的消除事故隐患具有重要的作用。

2.1数据传输故障的原因

1)噪声侵入接口与过程通道,以及静电噪声或电磁干扰传输线路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信息传输时发生故障。通常情况下,这些噪声借助导线、电磁耦合、空间等进行传输,进而侵入的各种电磁干扰。如何消弱或避开干扰,这就要了解这些干扰是如何侵入到系统内以及它们在传输媒介中又是如何对系统进行干扰的。?各种规格的通讯电缆往往被大多数矿用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作为传输的媒介。我们知道,在由电容、电阻、电感组成的集中参数网络中,电场绝大多数能量集中在电容中;磁场绝大多数集中在电感上;电磁能耗绝大多数消耗在电阻上,并转换为热能。而在传输线路中,就大不相同了,电场能和磁场在传输线的任意长度的任意一段上普遍存在着,同时也有一定的能量发生转化,例如电磁能转变为热能等。由于,电容、电感、电阻和绝缘电导等广泛存在于任意一段路线上,所以,在传输线路上,不论干扰从何处侵入,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井下各测点信息进行正常传输产生影响。通常情况下,这些干扰有与信号源回路串联的串联干扰,即正太干扰,这种干扰主要来自:长线路传输的互感、分布电容、50HZ的工频等,还有共态干扰等。

2)干扰信号严重影响数据的传输和数据的准确性。受工作环境的影响和制约,煤矿现场主要位于井下,井下测点的特点是:测点多、地点分散、传输距离远,通常情况下,各测点与中心站之间的距离往往达到几公里。通讯电缆穿越这段距离,其所经之处的敷设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通过不同的途径,各种干扰不断地侵入传输路线,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测点的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在敷设传输线路的过程中,在某些地方,传输线路与一些动力电缆,以及一些传输信号电线等共同敷设,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太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动力电缆或传输线路都会发生有间歇性的电晕放电现象,同时伴随着高频振荡,信息的长距离传输肯定会受到这些间歇性的电晕放电和高频振荡的干扰。敷设的传输线路旁边有电焊机作业时,产生的火花也是较强的干扰源,另外,自然界中的雷电等同样属于较强的干扰源。无论是电焊机产生的火花,还是自然界中的雷电,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对传输线路产生干扰,与辐射产生的干扰相比,这些干扰要严重许多。通过容性耦合或感性耦合,电磁场干扰在这些干扰源的影响下被直接辐射到系统内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干扰和影响信号传输系统正常传输和处理井下各测点传输的信息。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如何减少传输线路遭受外部损害这是安装之初考虑的重点,但是没有考虑消弱或避开外界干扰因素的问题,在敷设主通讯线路时与大巷的动力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并且系统屏蔽线的接地发生故障,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方面原因造成的信息传输故障所占的比例较大。

目前,树型分布式网络结构是国内多数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网络结构的主流,对于这样的网络结构来说,其特点是:节省传输电缆;但是这种网络结构也存在着自身的缺点,其缺点主要表现为:难以匹配传输阻抗,并且多路分流,在这种情况下,当信号发送功率一定时,那么接收端的信号功率就比较小;信噪比较低,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抗干扰能力。正是因为树型分布式网络结构自身固有的特点,系统分支多少、分支位置、线路长度、端接阻抗、分站发送电路截止时等直接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同时系统的传输质量受到漏电流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并且对各分站之间产生很大的影响,整个系统信号的正常通讯当系统中某一分支、某一点的传输线路出现短路或短路故障时就会受到影响。还有就是传感器等质量不过关,抗高浓冲击性能差,抗中毒性能差,载体催化元件制作工艺水平低,元件一致性差,也会造成系统信号传输的不正常。

2.2数据传输故障的预防措施

1)系统传输线路和系统接地系统在日常维护中需要加强,对于传输线路中出现的任何异常现象都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及时的处理,系统实时信息传输方面的故障将会大大的减少。因此,井下现场各处线路敷设的具体情况需要我们随时的掌握。对井下现场的各处开关、变更的动力设备位置、各种动力及电源线的位置调整情况等都有准确的了解,信号传输线路要根据具体的变化情况做出及时的调整。?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和维护水平。做好传输线路的维护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线路的完好性。对于常用的树型结构系统来说,信号受端接阻抗的严重影响,整个系统都会因一个地方发生短路故障而受到影响。因此,在井下现场进行包干作业的人员每天巡查的过程中,传输线路的各个接头是巡查的重点,及时修复那些遭受意外伤害,发生破损的传输线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各处接线、内接头的良好性,以及绝缘的良好性;监测监控工作人员在安装、维护及使用过程中,要防治传感器、传输线的进水和碰撞,预防短路现象,发生误报警,传输信息不准确等事故。系统的接地问题,以及通讯电缆和设备的屏蔽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虽然在维护系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通过改变系统设备的电路有点不太切合实际,但是,通过注意系统的接地问题,以及通讯电缆和设备的屏蔽等问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的提高,同时对于提高系统传输信息的稳定性,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交流电网是一种严重的干扰源,这是一个常识性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为了抑制或消除电网传递中出现的电压波动和系统周围动力设备的变频干扰,通常情况下,通过专用电路供电措施,将系统供电电路与其它动力电路进行分离,为了确保系统主控计算机及相关设备的稳定运行,需要借助精密净化交流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等有效手段进行保证。?在系统接地方面,交流地与信号地公用的现象要尽量避免,这是因为电源地线的两点之间,在一定程度上会形成毫伏级甚至数伏的电压。这些电压往往会对小信号电路产生严重的干扰,所以隔离交流地是有必要的,电源接地与信号接地混用的现象更是不能发生。通过屏蔽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传输线路的分布电容,以及外来电磁场的干扰问题。因此屏蔽层接入大地,通常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电缆屏蔽层的完整性,尽快修补好破损的屏蔽层,并且屏蔽层要单独使用一个接地盒子,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在屏蔽层内形成地环路,使屏蔽层中间出现电流流动,产生干扰。

3、主备机监测数据不同步

3.1矿井监控中心微机操作人员在增加、删除、修改监测点数据时,往往忽视对备机监测点数据进行同步修改,造成监控系统主机、备机上监测点数据不同。如果监控主机出现磁盘损坏或操作系统不能正常启动等故障,将不能按标准规定的在5min之内完成切换。

3.2主备机监测数据不同步的预防措施,配备双机自动切换功能,不同生产厂家实现双机自动切换功能所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有的采用信息传输接口可以主备机同时采集、存贮监测数据,有的主、备机则不能同时运行系统软件,有的利用网络技术和同步软件实现,还有的利用监测数据服务器的多机备份系统实现。为了保持系统主、备机监测点数据同步,监控系统管理维护操作人员在变更监测点信息时,应根据系统自动切换功能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对备机进行同步操作来保证监测点数据的同步。

4、监测点更换名称后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

4.1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原因分析

按照《aQl029―2007》的规定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应每3个月对数据进行备份,备份的数据介质保存时间不少于2a。而在系统实际运行过程中,随着矿井采掘接替的不断变化,分站测点名称需要及时进行更改。通过对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更改监测点名称后,查询到的历史数据均显示为当前监测点名称的监测数据,过去的测点数据则无法查询,不具有通过分析瓦斯历史数据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意义。

4.2历史数据查询不准确预防措施

优化数据结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安装的数据库主要以SQLServer2000为主,为了方便查看与监测地点始终相对应的监测历史数据,因监测点不经常变化,数据库在进行数据结构设计时,采用了监测点和监测值两个表分别保存各自不同的数据,历史数据的查询通过两个表中传感器编号相关联生成视图得到。如果在测值表中加入监测点名称字段,则在查询历史数据时直接查询测值历史表即可,同时也不会出现测点名称与监测值不对应的情况。

5、监控系统维护不到位、操作人员技能有待提高

5.1原因分析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不断增大,要安装的瓦斯传感器的数量却达数十个甚至上百个,而维护人员配置少,直接造成维护工作量大。加之现场设备维护队伍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使得现有的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完好率低,容易造成设备维护的误判、漏判现象。

5.2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监控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培训工作是管好、用好安全监控系统的基础。安全监控系统涉及计算机、通信、机电、通风等多种专业知识,涉及范围广,设备更新快,专业技术性较高。因此,安全监控人员在配置合理的情况下,均需经过安全监测、通讯技术和通风安全专业的培训。对于其它有关人员,如采掘区队长、采掘班队长、调度员、瓦检员、放炮员及有关机电工人等,应进行安全监控系统的管理和使用常识的教育,充分发挥其群管作用。此外,还应组织安全监控人员进行定期的新技术培训,以适应现代化煤矿安全监测技术日益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