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十篇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十篇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8:44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1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

一、引言

2001年爆发的“安然事件”等一系列重大财务舞弊事件,让全球资本市场开始关注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尤其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走在前列的美国,2002年率先颁布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用来管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的强制性披露,这也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内部控制薄弱和内控信息披露不透明已在目前上市公司中产生一系列财务问题,使其陷入经营困境,更使众多投资者面临巨额损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内部控制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其完善有助于内控体系的健全、执行并发挥应有职能,国内外学者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与比较。

二、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从内部控制缺陷的角度对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并集中在两个领域: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

(一)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

对于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因素,现有研究认为有:公司业绩、控制环境、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规模。

1.公司业绩层面。Bronson等(2006)研究发现那些规模较大、利润增长较快、审计委员会会议次数较多、机构持股比例较高、销售收入增长较慢的公司有更强的动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2.控制环境。比如,Doyleetal.(2007)通过对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799家公司进行分析,发现控制环境与缺陷存在紧密联系。Klamm等(2012)指出控制环境中的特定要素或内容会促使企业未来发生重大缺陷。

(二)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市场反应

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市场反应的研究主要是从股票价格和权益资本成本两个方面进行的。

1.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研究。比如,如果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能带来显著的股价下滑,说明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能使投资者重新评价公司管理层披露财务报告的质量,或者调整自己对公司会计信息系统质量的评估(Hamersley等,2008)。

2.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权益资本成本的相关性研究。尽管SoX404条款的执行会增加公司的成本,但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可以降低信息不Τ扑平,减少信息风险,从而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

国外主要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和市场反应进行深入研究,能更好的在实务中帮助审计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出具更加完备的审计报告。虽然,国外学者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但也没有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

三、国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研究

国内学者们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范,主要包括从以下两个方面,即披露内容、披露审核等方面来展开。

从披露内容上看,李明辉(2003)认为企业在符合成本效益的原则之下,对企业基本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简要的描述。内部控制报告应保证披露信息的质量,以便信息使用者对其进行评价。

从披露审核上看,杨有红、汪微(2008)提出注册会计师必须在对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的同时出具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及改进建议研究

2008年6月28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规范中规定,企业应将针对内部控制缺陷提出的整改方案采取适当的形式及时向董事会、监事会或者经理层报告,并要求企业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国内学者才开始重视上市公司内控信息对外报告情况这一问题,因此,国内在内控相关方面的探索滞后于国外。总体来说,国内企业主动对外报告内控信息的动机较弱,但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学者们根据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从强制性披露、监管执行两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强制要求特定主体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如:张立民等(2003)建议St公司必须强制披露标准的内部控制报告,同时需要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外部审核,有关监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报告的外部监督和管理。

二是加强监管的严厉执行。如:王奇杰(2011)认为应加大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处罚、加大违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损失、降低内部控制信息违规披露而获得的额外收益、改进稽查质量、降低监管的稽查成本。

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自愿性动机不强、披露不规范,内容及格式不一致等问题普遍存在,应根据公司特质制定对应的披露机制及外部监管政策,建立系统的披露体系并明确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格式。

四、国内外研究评述

目前我国的研究尚不成熟,刚刚由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研究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方面步入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相关研究,而国外内控研究起步较早、较为成熟,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陷方面已经进行了深入研究。所以,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经验,显得尤为重要,如:借鉴国外强制性与自愿性披露相结合的监控制度,我国已建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强制性机制。

参考文献:

[1]杨有红,汪薇.2006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研究,2008(3):35-42

[2]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3(1):38-4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2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实证研究;综述

企业财务报告被认为是企业整体财务状况的照片,企业的内部控制报告无疑是企业内部控制健全与否的缩影。外部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以及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的主要途径是其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鉴于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注度的升温,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成为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时的重要依据。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

在美国上市的公司,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自愿性披露向强制性披露的演进历程。美国于2002年了《萨班斯法案》,该法案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了强制性规定。对于我国来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经历了从无到有、从附属于年报到独立公布、从自愿到部分强制。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可追溯于2001年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对于是否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发表独立意见,并于2008年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要求上市公司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估报告,但是没有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由于制度背景、监管环境、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市场有效性的差异,存活于不同经济环境下的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表现出了差异化。国内外皆有学者针对不同时期以及不同监管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研究方法主要以描述性统计为主。

(一)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现状

内部控制报告日益成为投资者做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从2001年开始,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我国在2006年以前以及美国在2002年以前并没有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做出强制性规定。结果导致,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缺少实质性内容,并且披露动机不强(李明辉,2003),并且上市公司在2001和2002年报中披露的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前后矛盾,以说好话为主(张立民,2003)。Rmcmullen,Dorothy和Ragahunnandan,K.(1996)1993年对2221家公司的年报进行了研究,其中有742家自愿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相对于处于自愿披露阶段的我国上市公司来说,披露公司所占比例较高。

(二)内部控制信息半强制性披露现状

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以及随后的指导性规定分别要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需要在年度报告的重要事项段披露相关内部控制信息,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只需要独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于是,2006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数量、披露深度、披露位置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并且部分公司公布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冯建等,2008)。在实际执行中,强制性披露要求并未被所有上市公司遵守,上市公司自愿披露的动机较弱(杨有红等,2008)。由于上海证券交易所未做出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独立披露的强制性规定,在2006年度以前只有极少数的公司公布了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三)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现状

美国自2002年开始实行内部控制信息强制性披露,自2002至2005年有不少于970家上市公司至少披露了一项内部控制重大缺陷(JeffreyDoyle等,2007)。对于不同行业2002至2004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而言,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率存在差异,计算机行业内部控制缺陷披露最多(weili和Sarah,2005)。在我国,由于没有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自选择问题比较普遍。张英等(2010)年对沪深两市2008年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161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实证研究,其结论是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基本良好,但绝大多数公司未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另外,曹建新(2010)在实证研究中对筛选出的764家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公司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只有191家上市公司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在美国现如今的监管背景下,研究的领域开始向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影响因素转变,即主要研究哪些因素导致了内部控制的缺陷,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转向了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已不再属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范畴。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财务状况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完善的内部控制是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有利于投资者对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判断,同时,也是企业向投资者传递利好经营信息的一个途径,从而区别于其他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好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蔡吉甫,2005),财务状况差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力不足(林斌等,2009)。tanner(1992)从两个维度研究了管理层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动机,其中属于机会主义维度的较适中的债务水平会促使管理层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

财务杠杆高和固有风险高的公司更有动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如:曹建新等,2010;RogierDeumes等,2008),公司的成长性是影响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因素之一,快速成长(林斌等,2009)、净利润增长率高(Broson,s.,etal,2006)、规模增长快的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充足。Healy和palepu(2001)指出,管理者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一个动机是降低资本成本。降低信息不对称可以降低投资者预测未来投资回报所可能承担的风险。

(二)治理特征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受独立董事占董事总人数、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影响显著(方红星等,2009)。股权集中度高、外部独立董事占所有董事比率高以及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具有较强的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曹建新等,2010)。除此之外,Broson,s.,etal(2006)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开会次数越多、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的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可能性越大。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健全和运行有效与否是决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以及披露深度的直接影响因素。内部控制薄弱的公司通常没有动机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mcmullen,1996)。林斌等(2009)研究表明,设置了内审部门,组织变革程度低的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

(三)外部审计和监管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

财务报告质量高可以认为是内部控制完善的替代变量,财务报告质量高的公司更倾向于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而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明显不足(蔡吉甫,2003)。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通过内部控制报告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mcmullen等,1996)。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时常将是否是“四大”审计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变量,曹建新等(2010)实证研究发现,审计质量高的公司具有较强的披露内部控制报告的动机,是否聘“四大”进行审计工作对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影响显著,然而外部审计却没有起到明显作用(方红星等,2009)。ashbaugh-Skaife等(2006)研究发现影响公司发现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因素有独立审计师的影响力、前期财务报表重述和SeC监管形成的对于监管的敏感性、机构投资者的监督以及行业诉讼风险等。会计风险较高、审计师辞职现象更多的公司相对容易出现内部控制缺陷(ashbaugh-Skaife等,2007)。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上市公司将被强制性要求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鼓励上市公司披露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自相关规定出台以来,公布内部控制审核评价报告即内部控制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为内部控制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近年来,以内部控制报告为实证数据来源的实证研究成果不断呈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角度看,有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有用性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财务报告质量,另一方面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回报(杨有红等,2010)。此外,palepu(2001)概括了自愿性披露对资本市场的三种潜在影响,分别是提高资本市场股票的流动性、降低资本成本、增加分析师的关注。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证研究成果,现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者回报、公司治理及财务状况。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回报

股票流动性被视为信息不对称的变量,证券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公布内部控制报告的初衷在于降低市场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其实际市场反应效果,研究中可以透过市场对股票交易的反应来进行检验,尤其是针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检验。Hammersleyetal.(2007)研究发现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负相关。并且,披露的有关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性、查证的难易程度以及披露的模糊性等特征具有一定的信息含量。同时,自愿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上市公司有着更活跃的股票交易以及更低的股票价格波动,意味着作为一项“信号”机制的内部控制报告自愿披露确实降低了市场主体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具有实际的经济后果(黄寿昌等,2010)。Davidm.wills(2000)认为,内部控制报告有利于增加企业价值,良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股价有正相关性。甚至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影响了股东的财富分配(DeFond和Francis,2005)。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市场主体在进行市场披露时较未披露方付出了更多的成本,如果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则需要向注册会计师支付审计费用。注册会计师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工作后则相应的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目的在于将其与其他上市公司区别开来,表现在股票市场上,则是取得较高的超额收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注始于公司ipo期间,ipo公司上市首日对于明确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有显著的正向反应(邱冬阳,2010)。对于上市公司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应该从ipo开始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推动内控制度建设。从我国现在的披露现状来看,更多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流于形式,然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对于事件期内的累积累计超额收益影响显著(陈共荣,2007)。另外,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证券市场则出现显著的负反应(冯建,2008)。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和财务状况

更高水平的信息披露可以降低资本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公司信息透明度的增加减少了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了对公司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降低了管理者道德风险,即能够降低成本。内部控制报告改进了内部控制,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Hermanson,2000)。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不仅使信息使用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从而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还可以促进企业的管理者改进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完善,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基于此,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显性成本抑制作用不显著,对隐性成本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具有综合抑制作用(杨玉凤,2010)。

内部控制的健全及运行有效是财务报告可信的前提,内部控制报告向投资者发送了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信号。杨有红(2009)研究发现,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公司的财务报告质量在当年及在此之前6年均显著高于其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此外,内部控制缺陷的披露影响了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具有更高的权益成本。ashbaughSkaife等(2007)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和还影响了市场对公司资本成本的评估。

参考文献:

[1]李明辉,何海,马夕奎.2003.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审计研究,1:38-43.

[2]张立民,钱华,李敏仪.200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与改进)))来自我国St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审计研究,5:10-15.

[3]冯建、蔡丛光,2008,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财经科学(5).

[4]方红星,孙.强制披露规则下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财经问题研究,2007;12

[5]蔡吉甫,2005,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3).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3

内部控制研究在理论横向层面上涉及到多种理论研究领域,其主要包括:(1)理论。揭示了内部控制体系产生根源,为内部控制存在的合理性提供了理论支持。为了解决问题,企业有必要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用以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博弈问题。建立内部控制体系增加了所有者的监督成本,但可以有效地监督经营者舞弊行为的发生,降低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不断地对已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寻找到一个均衡点:使得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化,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提供保障。(2)风险、财务风险及投资理论。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和风险导向审计对于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建立的影响深远。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直接目标就是降低企业经营与财务风险,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尽管企业的财务风险属于特有风险,但是考虑到经营者不一定能做到完全有效的投资组合,他们总是在寻找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从而使投资价值最大化。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企业风险,为所有者创造更高的价值。(3)制度经济学理论。从制度安排的角度上提出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合理性,并为外部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框架构建产生的影响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是制度经济学所研究的一般制度的一种具体体现。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以来,由于不健全所造成的损失,使人们意识到一个高标准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企业战略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影响,因此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内部控制体系化、具体化,促进了企业的发展。(4)投资者保护相关内容研究。内部控制体系的应用所体现的价值,以及利用外部法律性质的强制性、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性,表明即使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性质与体系差异,内部控制体系也会在发展上存在趋同效应,即经济发展不平衡、法律性质差异国度之间引入成型的内部控制体系框架具备科学性和合理性。LLSV(2002)显示,投资者保护程度高的国有企业的托宾Q要大于投资者保护程度低的国家。在投资者保护较好的普通法系国家,公司内部治理结构更为合理,资本在公司间的配置更有效率;在投资者保护较差的大陆法系国家,公司的股权集中程度较高,同时公司绩效较低。(5)平衡计分卡相关理论研究。这是近年来管理界最为先进的管理工具之一,其以绩效为出发点,整合了企业各个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综合管理工具。这个工具就是以战略为导向并包含了财务方面内容,结合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将战略同内部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研究建立战略为基础、内部控制为执行的企业战略管理框架体系的理论基础。

二、内部控制框架研究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方面的主要成果是1992年由CoSo委员会提出并于1994年修改的《内部控制一整体框架》,报告中建立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仍然致力于分解内部控制系统内部的要素,强调了内部控制是由企业的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一个过程。内部控制的要素有所增加,被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每种要素的内容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

我国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源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由政府、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行业监管机构等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指引等推动。这些法律法规指引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1996年颁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2000年修订的《会计法》和财政部在2001年以后陆续的有关规范文件《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等,以及2007年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17项具体规范的征求意见稿。二是上市公司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则。如《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到第8条和第18条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在招股说明书正文或年报中专设一部分,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作出说明。同时规定,还应委托所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内部控制制度及风险管理系统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并作出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作为证券公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监管机构,中国证监会亦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控制指导意见》,2003年又对《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进行了修订。三是各行业监管机构对本行业颁布的内部控制文件,如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根据1996年《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完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根据2001年~2003年由中国证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控制活动与措施、信息沟通与反馈、监督与评价,其目标包括:保证经营的合法合规及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防范经营风险和道德风险;保障公司资产的完全完整;保证公司业务记录、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的可靠、完整、及时;提高公司经营效率和效果。

三、内部控制效率研究

关于内部控制效率的评价,目前主要是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出发,对影响内部控制效率的因素进行归纳和总结。Kinney(2000)从满足“外部需求”(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以及监管部门和中介机构希望通过内部控制系统减少意外情况和资产损失,并且以有效的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可靠性有合理保证,防范财务报告舞弊)和“内部需求”(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大量的信息进行管理以支持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决策过程和保护企业资产,合理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角度论证;其他文献资料则分别是从内部控制体系要素的作用提出效率评价的主要观点,包括为了组织的利益而防范舞弊,在保证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关注监督、风险和资源配置,有效的内部控制评价注重战略、结构、业绩、动机以及激励等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信任、边界明晰、诊断准确以及互动等方面。CoSo报告的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应该是“内置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的全员参与的动态和自我评估系统,其有效体现在企业的目标的实现、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适用法律法规得到遵循。张宜霞(2008)认为,从本质上看,内部控制的效率不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它应当是相对于相关目标的实现来说。方红星(2003)认为,内部控制的三项目标是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组织效率的重要内生变量。林中高(2009)引入分工和控制权配置理论,论述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内部控制效率的影响。以分工为纽带,以剩余控制权配置为核心,构建了实现内部控制效率的框架。刘斌从内生诱致型制度观角度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效率低下的成因,认为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内生性特征,是导致内部控制效率低下的根源所在,并在内生博弈规则制度观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培养内部控制内生制度需求的政策建设等内控效率提升的路径优化对策。

四、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国外学者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了不少的研究。Raghunandan和Rama(l994)对《财富》1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调查后发现,有80家公司提供了某种形式的涉及内部控制的管理报告。mcmullen、Dorthy和Raghunandan(l996)对1993年2221家公司的年度报告的研究表明,有742家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占总体的33.4%。其披露的内容包括:审计委员会的活动(665家),合理保证概念(653家),资产的安全与防护(600家),内部审计问题(566家),交易的授权与记录(452家),内部控制的成本与效益考虑(304家),员工的培训与录用政策(298家)等。mcmullen、Dorthy和Raghunandan(1996)对1989年~1993年的4154家样本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平均有26.5%的公司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而那些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中,仅有10.5%提供了内部控制报告。对小公司而言,内部控制报告与财务报告问题的相关关系更为明确,因而认为,财务报告有问题的公司不大可能提供内部控制报告。Heranson(2000)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效问卷363份)对9种财务报表的使用者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他们对内部控制报告的需求,结果发现,调查对象认为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都能促进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但自愿披露比强制披露在决策方面更有作用。

在内部控制报告的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的研究上,目前国外解释“问题公司”与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之间关系的理论主要有两个。第一是自我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自愿披露时,没有严重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往往会乐于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如果是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有缺陷的公司在未改善内部控制之前也会披露如“内控健全”的报告。因此强制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未必能改善其内部控制及财务状况。第二是因果关系理论。该理论认为,强制披露内部控制报告能够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因为管理人员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在披露报告之前,他们会采取额外措施去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改善财务状况(张力民等,2003)。

刘大贤(2000)认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必须向社会披露,可以由中介组织会计师事务所来披露,也可以由上市公司自身来完成。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分析,还是由上市公司通过自测自评来披露其内部控制报告较为适宜。刘秋明(2002)对2001年核准制下实施配股的34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缺乏统一要求,导致了上市公司会尽可能选择对其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而且披露形式的不统一,致使信息使用者的成本增加。

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2003)对我国2001年1147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发现除了4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中国证监会的特殊披露要求披露得较为详尽外,其它8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大多数披露流于形式,且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张立民、钱华和李敏仪(2003)对我国2001年75家和2002年132家a股St上市公司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t公司2002年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比例略高于2001年,但仍有部分没有披露,并有高达40%的上市公司监事会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与董事会报告中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自相矛盾,同时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关注程度在下降。陈关亭、张少华(2003)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有效问卷206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披露与审核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被调查者普遍认为内部控制报告具有提供附加信息,促进企业优化内部控制系统和提高财务报告可靠性的作用,因而赞成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并且内部控制报告应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并发表意见。梁宁(2005)认为,外部法规和监控机制缺失,再缺少来自外部的信息验证,很可能会让内控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王文华等(2006)认为,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实行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同公司年度报告一起披露。吴曙霞(2007)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尚缺乏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质量信号的动力。周心(2007)对民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规定并未得到有效执行;大多数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流于形式;民营上市公司缺乏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动力。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加大,如何建立有效内部控制制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引起了广泛关注。杨有红(2009)提出以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作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替代测度,考察了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质量和投资者保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在披露当年及前6年盈余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均显著高于未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显著的影响了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决策,提高了财务报告中盈余的信息含量和价值相关性。由此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财务报告质量、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保障。宋绍清(2009)对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的内在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对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影响相对较弱(仅仅董事会结构)而外部治理机制影响较强(投资者法律保护程度、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及证交所治理机制)。曹建新(2009)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盈利能力、成长性、存货和应收账款以及外部独立董事的数量与内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公司股权集中度、财务杠杆水平及审计质量则与其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五、内部控制评价研究

2008年5月,财政部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征求意见稿),对内部控制评价提出要求,并进行规范。随着内部控制基本准则2009年付诸实施,如何开展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内外早期文献对内部控制评估的研究多是从外部审计角度展开,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如何评估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即评估方法问题;二是审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职业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三是有关内部控制过程的模拟。

陈汉文(2008)基于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方法;于增彪、杨有红等(2008)基于案例研究提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或者基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提出相关建议;王立勇、骆良彬等(2008)提出了内部控制系统评价的数学模型和基于aHp的模糊评价方法;王海林(2009)将管理工程学的Cmm思想引入到内部控制评价,对企业内部控制能力评价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内部控制能力成熟度模型:iC―Cmm模型(internalControlCapabilitymaturitymodel)。

参考文献:

[1]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研究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年第7期。

[2]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审计研究》2003年第l期。

[3]邓春华:《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发展建议》,《审计研究》2005年第3期。

[4]刘金文:《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志斌:《内部控制的规则属性及其执行机制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2期。

[6]韩传模、汪士果:《基于aHp的企业内部控制模糊综合评价》,《会计研究》2009年第4期。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070-02

引言

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一家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发展前景,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内部控制及其披露制度。相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进行研究。在仔细阅读的基础上,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研究综述

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通过对1000家上市公司内控披露状况分析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在程度上简单化、形式上模式化、评价上随便化、规范上混乱化,且简单披露仍是中国上市公司内控披露的主要形式。

陈丽娜主要是从分析内控信息披露的主体方面来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现状,从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相关措施。

梁宁从内控法规实施、披露主体上分析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得出:上市公司未按规定贯彻内控法且内控披露制度规定执行及实施不到位,此外披露的位置主要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中。

秦冬梅通过选取2007—2008年沪深两市1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深市上市公司在内控法规制定、执行方面严于沪市,因而其内控信息披露程度好于沪市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此外,两市在披露规范、评价标准不统一,造成相关内控披露的随意性。

黄秋敏对上市银行2003—2009年财务报告中所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进行研究发现,监管部门对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要求过于模式化,缺乏具体详细的规定。上市银行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中很少有对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执行中存在的缺陷及相应的改进意见等信息的描述。此外,有些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内部控制审核报告未指明审核依据和审核范围。

从上面学者研究可以看出,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存在简单披露以及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应该在内控法中对内控信息披露进行详细的规定。

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刘秋明通过对2005年34家沪市上市公司的内控信息披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诸多因素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程度,且存在着一定的线性关系,如,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机构特征等。

李明辉通过对中国2007年沪市a股200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的董事会披露的内控自我评估报告研究得出:董事会会议及独立董事的比例影响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程度,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得出其存在正的相关性。

方红星、孙翯对上交所2008年80家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分析得出:上市地点、股权结构严重影响着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程度,且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

马志娟通过研究深市300家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程度与公司基本特征的关系得出:公司基本特征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程度,如,公司规模及类别、经营状况等与内控披露存在相关性。

李少轩通过对2009年沪深两市167家上市公司年报中披露的内控信息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可能影响因素包括:股权结构、内部公司治理、经营质量,其制约着上市内控信息披露的程度并存在线性关系。同时提出了从加强股权结构改革、完善内外部公司治理及提高公司质量等方面来改进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

钟伟强通过对内控披露影响因素分析得出:公司规模越大则自愿披露程度越高;事务所声誉、净资产收益率与披露程度不显著相关;管理层持股比例、股权结构与披露程度显著负相关;独立董事比例与披露水平不显著相关;审计委员会显著正相关。

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诸多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董事会会议及独立董事的比例、上市地点、股权结构、公司规模及类别、经营状况、内部公司治理、事务所声誉、审计委员会等因素影响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通过给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参考,当然还存在其他影响因素,需要继续研究,供管理者参考,从而提高内控信息披露的质量。

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研究综述

李明辉、何海、马夕奎、唐予华以2001年沪深上市5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中国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并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内控信息披露水平与各因素间的关联性。

张立民为分析St公司与内控信息披露之间的关联性,随机选取50家被处理的上市公司,并对其实证分析得出:St公司与内控信息披露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即St公司不倾向披露过多的内部控制信息。

林峰为了研究分析披露内控评估报告与审核鉴定报告的重要性,通过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其相关性,得出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财务报告质量与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否和执行情况存在正相关性,即企业内控的完善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的经营管理业绩和经营质量。所以董事会必须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报告,且审计机构对该报告发表审核意见。

蔡吉甫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经营质量影响内控信息披露的程度且具有正相关性,即企业经营质量越好其内控信息披露的越详细。

以上学者主要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内控信息披露质量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构建,定量的分析各因素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相关性。

总结

综上,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的描述性分析、影响因素、相关内控信息披露制度及内部控制报告评价等方面,但是相关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证分析涉及的因素分析很少。虽从研究现状来看国外对影响因素及实证分析已有文献,但是还没形成较为完善的理论,然而国内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作实证分析,找出因素间的相关性或因果关系,能较好的规范企业内控信息的披露。

参考文献:

[1]王娟.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8.

[2]赵兴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3]朱莉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4]刘星.内部控制信息透明度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5]奖丽霞.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6]蔡文津.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7]贾茜,李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情况研究[J].西安交大学报,2010,(23):25-18.

[8]何学松.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J].会计与审计,2009,(9):56-59.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5

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质量管理体系为核心,通过组织保障、资源保障、制度保障、监控保障等形成特定的运行机制,最终达到质量目标。德国、日本、美国、英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质量管理经验:①法律保障方面。德国通过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职业教育法》、《职业培训条例》等,对各方的职责、激励与制约措施都有详细规定,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提供坚实保障;②课程设置、专业管理与评价方面。英国、澳大利亚通过nVQ职业资格体系和培训包等制度,在保证各个行政区、学校自的基础上,提供了全国统一的课程或职业资格标准。从制度上让企业参与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维护,以及国家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构建,确保职业教育的科学和规范化发展;③公共经费投入方面。各国采用形式不一,如“用户选择”政策、新学徒计划、“代金券”拨款形式等。由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将学校的吸引力与所获经费挂钩,客观上达到了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目的,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大众的功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问题被社会高度关注。2006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将“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要求写入《纲要》;2011年,教育部连续出台《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使得构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

国内关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较多,如北京联合大学鲍洁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浙江工业大学李海宗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出质量保障机制研究”、王前新等编著的《高职教育教学质量构建机制与保障体系》、孙志河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等,都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的原则、方法、要素、体系、机制进行了探索,但也存在以下问题:①对职业教育机构外部质量保障的研究较少;②缺乏对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评价指标的研究;③对协调中高职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二、研究目标的设立与内容的选择

1.研究目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可从调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状态入手,分析主要影响因素,确立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的关键监控指标体系(Kpi);从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角度,研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成模式,提出职业教育内外机构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控制、审核和评价的方案。

2.假设及重点。(1)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相关研究可基于以下假设: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可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信息得到及时的收集与整理;监控关键评价指标,可帮助职业教育机构动态把握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完善,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2)笔者将以下研究内容作为课题选择的重点:①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分析;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③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④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社会组织参与的外部质量保障机制建构的研究;⑤职业教育机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协同机制的研究。

3.创新之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相关研究的创新之处:①提出人才培养内外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协同问题;②从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评价指标体系;③提出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外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方案(质量标准和工作流程)。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从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解决信息的收集与整理问题;再通过确立监控人才培养质量关键评价指标,动态、准确地获取才培养质量的特征;最后提出基于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

1.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的现状;②调查研究法。对职业院校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中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发现共性规律及差异性特点;③比较研究法。比较现行各类职业教育人才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在全面性、灵敏度、有效性方面的异同;④个案研究法。可选取具有典型特征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个案剖析,以验证研究成果的适应性;⑤归纳分析法。通过对数据和质量评价的实际成果进行分析,归纳出研究结论。

2.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可遵循以下技术路线:通过调研、访谈、文献研究分析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现状———比较,归纳人才培养工作状态信息采集的途径、方式、技术、制度、指标———以状态信息指标为基础,通过筛选与再设计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个案研究,验证关键监控、评价指标体系的敏感性和有效性———提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及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案。具体工作可分为5个阶段。①第一阶段:总体设计,分解任务;②第二阶段:查阅文献,调查、访谈、取证;③第三阶段:展开人才培养状态数据的个案研究;④第四阶段:进行人才培养质量关键监控评价指标的研究;⑤第五阶段:总结成果,形成研究报告。

四、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6

关键词:会计舞弊利益分析

一、引言

当今的社会似乎一切都是“利”字当头,甚至一些公司用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进行谋利,其中就包括我们今天所说的会计舞弊。现在这样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一些小公司,在一些上市公司也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在国内和国外都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使市场不能向良性方向发展。为了让企业保持良性的发展方向,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颁布了各种法律法规来制约会计舞弊的现象,并且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用来制约本企业的会计舞弊现象,以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目前看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内部控制与会计舞弊关系的分析也越来越多,在此阐述了此问题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此问题上未来还有哪些发展的方向及空间。

二、会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与会计舞弊是密不可分的,其实如果一个企业有会计舞弊的现象就说明这个企业并没有一个完善的适用于本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特点有下面几点:

(一)不合理的公司管理架构

首先是没有合理的董事会结构。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内部控制同董事会结构是怎样的关系,大多数的学者会认为董事会结构在环境上影响着内部控制。在国外有斯蒂芬和马克通过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行业(例如保健、科技等等)来对是否有财务舞弊现象公司的董事会结构进行比对,发现两者之间的区别,发生会计舞弊公司的董事会受到股权集中方比较多的控制。而在国内毛新述、杨有红对一些公司企业取证研究之后发现,往往控股的多少就决定了他在收益上的动机,从而通过影响公司的内部控制使发生会计舞弊的问题。

其次是审计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斯蒂芬和马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会计舞弊问题的公司很少会有审计委员会,在他们所研究的公司中没有审计委员会的占比大约是百分之二十五,即使是设立了审计委员会也大约会有百分之六十五成员并审计方面的经验,审计委员会形同虚设。在审计委员会当中应当有一些专业的会计财务方面的专家,否则公司的内部控制就会存在很多的问题,会计舞弊现象同时也会相当严重。

最后一点是内部人的控制现象相对突出。在一个企业当中无论是哪个层面以及部门都会有内部人进行控制的现象,内部人控制管理层面的问题就更多了。斯蒂芬等研究者发现,在一个企业当中监事对舞弊问题的监督力度是决定了一个财务报表是否真是可靠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还有一些学者的观点是如果管理者对内部控制没有很严的监管,而且最近在此环节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也会发生一些错误以及操作,这样上面所说的两种情况会时常出现。同时被授权的经营者进行内部人的控制,产生会计舞弊的现象。

(二)内部控制的现状

首先公司、企业对内部控制的信息没有进行。通过对一些香港公司的一些研究发现,如果一个公司设立了比例较合理的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并且在会计舞弊行为得到很好监督的公司中,信息会有相当的关系。而在国内的一些公司当中百分之七十七的公司对其内部控制信息进行了,而在董事当中很多企业的信息仅仅只是形式。

其次是内部控制信息被的形式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表明,某公司02年的内部控制信息状况较上一年好很多,不得不说的是很大的一部分公司、企业并没有“实话实说”,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会有内部控制信息不一致的状况。通过一些实例的研究,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在公司的治理方面如果与其是否违规问题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董事会的报告当中,内部控制信息对其是否违规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小。

再者对于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各个企业都相对相对来说比较简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在我国很大一部分已经上市了的公司没有按照国家所规定的内部控制指引去其内部控制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信息进行详细的就更少了。在我国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的在内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要求和管理,所以一些上市公司的公司就钻空子在的时候,更多的对自己公司有利的信息,并且在形式上并不统一。

最后一点就是内部控制信息上并没有太多的可靠性。如果内部控制可以为其财务报告的准确性提供一个合理的保证,相信如果是这样那么财务舞弊的现象会被很好的抑制。对于一个没有或者很少发生舞弊现象的公司所的内部控制信息相信比一个会计舞弊公司会多一些,但是并没有明显的差距,所以可以这样说在一些年终汇报当中内部控制信息并没有多大的可靠性,很难在的信息当中看到各企业内部控制状况有哪些不同。

三、内部控制对会计舞弊有哪些作用

首先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使财务信息在真实性上提高很多,同时可以提高信息的质量,从而使会计舞弊的现象得到抑制,使财务报告增加可信度。其次内部控制的好坏是可以影响一个企业盈利的多少的。一些学者发现了如果一个公司对之前公司的内部控制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调整,那么相比没有进行整改之前就会产生很多的盈余,这就说明了内部控制在盈余方面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最后通过研究表明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使一个企业的会计质量有所提高的。一些学者对“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变动那么这个企业的会计质量是否会产生变化”做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一个企业的内部控制不完善那么它的会计质量也是相对内部控制完善的公司是比较低的。如果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整改,那么此公司的会计质量也会相应提高。

四、结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公司的内部控制对抑制会计舞弊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内部控制是实现会计零舞弊的基础。目前来看在一些企业当中,往往经营者并不是投资者,投资者会雇佣专门的职业经理人来进行管理。内部控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监督整个企业的运作过程中对会计信息的分类、汇总、采集等环节,尽量做到真实。只有更大发挥内部控制的作用,擦能避免会计舞弊,使公司正常去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何海,马夕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分析[J].审计研究,2008;1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7

(一)国外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国外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就进行了财务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的研究,其研究经历了从简单易懂的单变量模型到综合的多变量模型。Fitzpatrick(1932)最先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他将19家样本公司分为破产组和非破产组,通过对比分析多个财务比率,发现净利润/所有者权益和所有者权益/总负债这两个比率对财务风险有较强的预警能力。在此基础上,Beaver(1966)将79家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和79家相同规模的运营正常的公司作为样本,利用单变量模型分析涉及企业活动不同方面的30个财务比率,结果发现这些比率中现金流量债务比、资产负债率和资产净利率能有效地对财务风险进行预警,并且距离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时间越接近,预警能力的准确性越高。单变量模型简单易懂,但是变量选择的主观性太强,且只能通过单个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缺乏说服力,逐渐被多变量模型替代。多变量模型就是采用多个财务指标来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来预测财务风险。altman(1968)对33家破产公司和33家非破产公司进行比较研究,最终选取了营运资金/总资产、留存收益/总资产、息税前利润/总资产、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总额/总负债和销售收入/总资产5个财务指标加权构建了Z分模型用以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Z分模型给后来的学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时至今日仍有不少学者利用Z分模型对财务风险预警进行研究。ohlson(1980)采用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对105家破产公司和2058家正常公司进行研究,发现公司规模、经营业绩、资本结构和融资能力能够影响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的概率。m.odom(1990)以Z分模型中的5个财务比率为研究变量构建财务风险预警的神经网络模型对64家破产公司和64家正常公司进行配对比较研究,发现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财务风险的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二)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

我国对财务风险的研究相比国外起步要晚一些。向德伟(1994)认为,企业的财务风险是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不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是客观上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组织不力、决策出现失误、管理不当等主观方面。关于财务风险预警模型方面,我国学者周首华(1996)在Z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的指标建立了F分数模型。吴世农等(2001)从21个财务指标中筛选出影响财务风险最显著的6个预测指标,应用了线性概率模型、Fisher线性判别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预测财务困境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模型均能有效地预测财务困境,但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误判率最低。杨淑娥(2005)基于120家上市公司10个财务指标的数据,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工具构建预测模型,并对同期的60家上市公司进行检验,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是预测财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二、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

(一)国外国外关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文献较少。Lawrence.R.Dicksee(1957)在较早时间就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时,将会造成财务信息的不准确、不完整和不及时。在组织内部使用内部控制框架监督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能减少这种情况的出现,从而降低财务风险。ashbaugh-Skaife(2008)等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不足时容易导致会计差错的出现,从而产生各种风险(如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等)。因此,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降低企业的风险。

(二)国内国内学者对于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的关系的研究也少

鄂秀丽(2008)以吉林省114户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财务风险不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内部控制不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财务预警指标将会明显好转,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袁晓波(2010)利用沪市制造业上市公司2008年的年报数据,从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角度评价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通过五要素的分组检验和内部控制的总体检验分析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对财务风险具有正向影响。李维安(2013)提出内部控制包括公司内部治理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级,其中管理控制以经营管理层为控制主体,其控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三、简要述评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8

一、引言

目前,已有的研究都是从公司内部层面的影响因素研究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情况,如林斌、饶静(2009)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财务健康状况、上市年限等因素都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将从外部层面的影响因素入手,深入研究市场集聚程度和不同背景下的实际控制人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市场集聚程度带来了行业相互之间的依存与竞争,使得企业对财务信息及内部控制的披露情况必须考虑相关企业之间的依存度及竞争力,因此,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与否与行业之间的市场集聚程度高度相关。然而,外部层面的作用需要通过企业内部实际控制人的性质来实现,例如产权性质等。因此,在寻求外部环境相同的情况下,企业内部控制权的差异也会带来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不同。

本文的贡献如下:第一,从外部层面入手,分析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从现有的研究结果来看,更多的都是从公司内部层面考虑其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然而本文基于外部环境中的市场集聚程度为分析视角,研究不同的市场化程度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影响。第二,分析了多因素交互作用下的企业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程度。本文将外部环境的市场集聚程度与内部层面的实际控制人属性相结合,研究结果将会更接近实际中的多因素交互作用纷繁复杂的现状,然而不同于已有的单因素之间的两两关系的研究。

本文剩余部分内容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主要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因素及市场集聚和实际控制人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阐述并提出本文的相关研究假设;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包括样本的选取及数据的来源、相关研究变量的定义与模型构建;第四部分为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模型检验及稳健性检验;最后为本文的研究结论及局限性。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一)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因素

在考察企业的行为方式时,更需要我们关注系统中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因为企业不是游离于其他企业的影响而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企业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一个子系统。对于企业来说,其所存在的外部环境范围有大有小。王化成等(2011)研究结论得出,企业的财务管理环境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宏观和市场环境,而市场环境中又包括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各种市场及产品要素。本文中以市场集聚为切入点,是因为市场集聚是市场环境中的一个所要考察的角度。市场集聚的程度不同,表明其中的企业之间竞争强度不同、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程度存在显著差异,进而会对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产生影响。然而,市场集聚又会对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产生哪些影响呢?

笔者认为,在不同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在是否自愿地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上作出选择,市场集聚与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程度呈现差异化现状。当市场较分散时参与竞争的企业较多,但企业对市场的反应不是很明显,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部分表现在产品差异化等方面。此时企业之间的市场依存度较弱,对其他企业的发展策略产生的影响较小。所以公司一般不愿意通过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获取竞争优势。然而随着市场集聚程度加大,企业之间的市场依存度逐渐增强,对其他企业的发展策略产生的影响较大。此时,企业愿意通过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向外界传递积极的财务信号以获取竞争优势,在承担较小的成本下,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是企业一个较为理想的选择。因此,在市场集聚程度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在市场集聚程度继续提高时,市场中便出现了企业垄断的趋势,相互之间的依存度逐渐降低,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向外界传递信号的作用也在逐渐降低。当集聚程度非常高时,市场中便出现了完全垄断,行业中没有任何其他企业的竞争,企业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已显得无关紧要。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1: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可能性与市场集聚程度呈现倒“U”型的关系。

(三)实际控制人与市场集聚共同作用时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实际控制人往往是企业大股东及相关代表,在企业内部治理中这些人居于主导地位(DyckandZingales,2004;刘志远、李海英,2010)。然而,由于企业实际控制人存在差异,其在追求利益时的行为方式也略显不同。即使企业身处于同一市场环境中,对于披露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等各个方面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差异。

在倒“U”型的左侧,当市场集聚程度达到一定强度后在继续增强的情况下,市场中便逐渐出现了垄断,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下的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竞争优势显著降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通过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所带来竞争优势的动机也在大幅度下降。同时,在市场集聚程度较高的环境中,国有企业走向垄断地位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些国有企业通常规模较大,数量较多,在受到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管后,其通过对外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以获取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形象的动机不断上升。

基于以上分析,提出研究假设2:在倒“U”型的左侧,市场集聚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比非国有企业更不愿倾向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在倒“U”型右侧相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二)变量设计

本文主要是研究基于实际控制人和市场集聚两个变量对企业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设计变量主要包括被解释变量、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三大部分。选取剔除金融保险业的我国沪市上市公司自愿对外披露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为本研究的被解释变量,衡量指标为iCaR,即通过查阅企业相关年度财务报告,若样本公司自愿披露了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则赋值为1,否则为0,解释变量包括市场集聚程度,衡量指标为赫芬达尔指数(HHi指数)和实际控制人的性质变量,若企业的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控股,则Soe为1,否则为0。同时为了控制其他影响因素对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结合本文实际研究目标,选取公司规模(SiZe)、财务杠杆(LeV)、盈利能力(Roe)、审计意见类型(audit)、董事会构成(iB)、事务所类型(Big4)并选取行业及年份为虚拟变量。变量描述见表1。

(三)模型设计

为了检验上文所提出的研究假设1,借鉴了现有的文献,以市场集聚程度为解释变量,查阅已有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已有的有利于本文研究成果的结论,将公司规模、财务杠杆、企业是否盈利、审计意见类型、独立董事比例、事务所类型等对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影响较大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构建了Logit回归模型(1),如下:

为了检验上文提出的研究假设2,以赫芬达尔指数的中位数将所有样本分为两组,以便观察在市场集聚程度相似情况下的实际控制人是否给企业自愿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带来影响,构建了如下模型(2):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将选取的研究样本按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情况分成两组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具体如表2所示。

(二)模型检验结果分析

1、研究假设1的结果检验分析

根据表3的检验结果所示,HHi与HHi2的符号相反,表明市场集聚程度与企业的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的研究假设1得到了验证。市场集聚程度相对较高的企业更愿意通过披露自身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向外界传递企业良好的运作信号,以便得到更多的外界投资者的支持,从而获取更多的竞争优势。当企业处于市场集聚程度相对分散或垄断竞争的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程度较弱,是否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自身影响不是很大。为了避免在向外界传递信息时暴露企业自身的缺陷,企业一般不会积极地向外界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对于控制变量的结果显示,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企业盈利能力、审计师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为企业更倾向于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但是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经由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企业反而不是很倾向对外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以前研究结论不同的是,董事会构成中的独立董事比例这一研究变量不显著。

2、研究假设2的结果检验分析

表4显示了模型2的回归检验结果。检验结果表明,赫芬达尔指数(即HHi指数)的预期符号仍与前文的预期符号一致,但是由于模型2中加入了交互项,降低了此变量自身的部分效能,因此这一变量的系数在统计上不显著。

在均衡点的左侧时,HHi×Soe的系数统计上显著为正,说明处于相同的市场集聚程度中时,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控股时企业更倾向于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本文的研究假设2得到了验证。但是在均衡点的右侧时,此系数仍然统计上显著为正,与我们预期相反,并没有出现显著负相关的研究结果。估计这可能与监督和管理部门的相关规则制度要求有关。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与内部控制报告不同,它属于企业自愿性地披露相关信息。对于获取竞争优势没有更多需求的国有控股企业,监管部门对其也没有过多强制性的要求,因此其对于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并不强烈。

(三)稳健性检验

首先,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提出的研究假设使得研究结果更为稳健,对全样本公司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年度的Logit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与本文预期基本相一致。其次,赫芬达尔指数(即HHi指数)指的是一个行业的整体市场集聚程度,并不能充分反映每个公司获取竞争优势的实力,通常以往的相关研究中通过构建企业的有效竞争力指标体系来评价整个行业内的整体竞争力水平。本文以财务健康状况(p/L)、主营业务利润率(mop)指标近似地替代个体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对本文进行稳健性检验。因为企业在一个正常的同行业生存环境中,可以预期财务健康状况良好、主营业务利润率高的企业其自身的竞争能力也越强,反之则亦然。由于这两个研究指标均表现了企业的盈利状况,因此删除了原有模型中的研究控制变量Roe,保留其他剩余的控制变量。由回归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前文的研究分析基本上相一致,本文提出的两个研究假设均得到了进一步支持。五、结论与局限性

企业自身内部的各个方面因素会影响到企业进行经济活动及其带来的结果,并且企业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也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市场集聚这一外部因素对企业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影响。通过相关的理论分析及实证结果检验,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市场集聚程度与自愿性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概率呈倒“U”型的关系。可能是因为集聚程度较高的市场比相对分散和垄断的市场更能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营策略等,所以企业会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带有一定的可利用信息的同时又不会对外泄露企业商业信息秘密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是企业选择传递信息的手段之一。

第二,市场集聚程度会与企业实际控制人相互作用以便影响企业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得出,即使企业在面对相同的市场集聚程度时,实际控制人的不同也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披露的结果。当市场集聚程度逐渐增强时,由于非国有控股的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竞争优势,所以其更愿意通过对外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向外界传递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号,以便解决公司内部复杂的治理问题。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9

关键词:内部控制;有效性;内部控制缺陷

一、引言

2002年美国萨班斯法案实施、2008年我国五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指导意见,以这两次事件为标志,内部控制开始成为国内外公司治理领域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近几年来,尤其是2013年、2014年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热点做了梳理,总结成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实施后果、有效性评价、内控缺陷披露、在行业中的应用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论。

二、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当前的研究主要是从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特征、管理层特征、公司经营状况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1.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研究董事会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是一条很自然的思路,因为内部控制的实施程度和执行水平取决于董事会的重视程度,董事会越重视,内部控制实施得就会越好。在这一领域,当前的研究趋势是细化,细化是指研究者将董事会特征细化分解,研究的问题很具体,并且大多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研究。

有研究者研究董事会、监事会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宋宝(2014)、朱彩婕、韩小伟(2013)等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董事会、监事会规模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监事会会议次数、审计委员会设置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步磊、范亚东(2014)研究发现,董监两会的会议次数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朱彩婕、韩小伟(2013)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置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设置了内审部门的上市公司更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Hoitsh(2009)发现,审计委员会成员的会计和财务监管经验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董事个体对内部控制的影响。陈汉文、王韦程(2014)的研究发现,董事长年龄、受教育程度、任职时间、薪酬水平等与内控质量正相关。步磊、范亚东(2014)的研究发现,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不显著。朱彩婕、韩小伟(2013)研究发现独立董事比例与内控信息披露水平显著负相关。张横峰(2014)研究发现女性董事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正相关。

2.股权结构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这方面研究的思路和研究董事会相似,都是从公司治理的角度进行研究,其理论基础都是委托-理论,其研究方法大多是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有研究者研究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能够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效率和减少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从而提高内部控制有效性。郭桂花、岳利玲(2013)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控股公司的内部控制有效性显著高于非国有控股公司。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股权制衡度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有研究者研究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步磊、范亚东(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宋宝(2014)研究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正相关。朱颐和、张娥(2014)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正相关。

3.管理层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对管理层特征和内部控制的影响,多是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进行研究。

赵息、许宁宁(2014)的研究发现,建立在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基础上的激励机制,以及源于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的昂贵显性和隐性成本,是管理层隐瞒内部控制缺陷的驱动力,而管理层所拥有的超出其特定控制权范畴的管理层权力又为其在信息披露中的机会主义行为提供了保障。张西栓(2013)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高管权力的过度膨胀,往往导致高管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使内部控制失灵,内部控制与高管权力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4.公司经营状况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脱离了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内部控制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公司一些经营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也有研究是从公司外部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

有的从财务状况分析其对内部控制的影响。ashbaugh-Skaife等(2007)和Doyle等(2007)研究发现,财务风险较高、财务状况较差的公司更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这两篇文献在内部控制领域地位显赫,几乎所有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都会引用这两篇文献的研究成果。Franklin(2007)的研究发现,公司的盈利能力、负债程度显著影响其内部控制运行有效性。宋宝(2014)研究发现,公司盈利能力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水平呈正相关。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财务状况差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有的从公司业务状况和组织结构状况进行研究。ashbaugh-Skaife等(2007)和Doyle等(2007)研究发现,经营业务复杂、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内部控制可投入资源较少的企业更有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林斌和饶静(2009)发现,织变革程度高及发生违规的公司更不愿意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张旺峰(2011)的博士论文发现,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有效性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性。有的研究公司规模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宋宝(2014),朱彩婕、韩小伟(2013)均研究发现,公司规模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有效性水平呈正相关。

有的研究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与内部控制的关系。赵渊贤、吴伟荣(2014)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法律制度、媒体关注等外部制度性因素与内部控制有效性呈显著正相关。张仲元(2012)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政治联系会严重削弱内部控制设计的完善性和实施的有效性,而市场化程度则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内部控制的实施后果

这方面研究主要研究内部控制给公司运营带来的影响。目前来看,对经济后果的研究多一些,并且大多数是用财务指标来衡量经济后果进行实证研究。

1.内部控制对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关心,因为公司实施内部控制要耗费人力和物力成本,如果不能在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上有正向的影响,那无疑会降低内部控制的影响力。好在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多数研究结论是正面的。

从经营效果看,ashbaugh-Skaife等(2007);Doyle等(2007);董望、陈汉文(2011)等均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应计质量。袁蓉丽、陈黎明、文雯(2014)发现,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权益资本成本低。程智荣(2014)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更好的内部控制和更高的经营业绩、更低的股权成本正相关。宋常、徐国伟、张士强(2014)发现,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正相关。路晓颖(2011)的博士论文表明,内部控制与企业并购绩效正相关,上市公司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报告的,其并购绩效好于未披露的。

从经营效率看,钟玮和刘洋(2011)发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公司经营效率正相关。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内部控制对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较少,其实这也是实务界比较关心的问题。

以上这些研究都对内部控制的经济后果得出了正面结论,但也有研究得出了反面结论。engel等(2007)发现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后,私有化交易的频率有所增加。Caner等(2009)、方红星和金玉娜(2011)、吴益兵(2012)的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降低盈余管理水平。

2.内部控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目标,因为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在财务报告中向投资人体现出其经营的合规性,如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实施内部控制的意义也就打了折扣。程智荣(2014)的博士论文研究发现,更好的内部控制与更好的信息质量正相关。张旺峰(2011)、Hogan和wilkins(2008)发现,内部控制可以降低审计费用。Goh和Li(2011)的研究发现,内部控制可以提升财务报告稳健性。Bargeron等(2010)发现,内部控制可以减少企业冒险行为。

3.内部控制对遵守法律法规的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实证研究中对遵守法律法规不好测量,因为违规公司是少数,样本数量上受限制,另一方面可能是法律法规是红线,公司经营中无论是否实施内部控制都不能触碰。

李志斌(2014)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作为公司制度性体系对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彭珏、陆瑶(2014)实证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是否披露对大股东占款有显著影响。李晓慧(2013)研究发现,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高,对债权人的保护越好。

四、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可以说是研究内部控制的关键。因为几乎在所有的实证研究中,都需要确定样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目前,国内研究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厦门大学陈汉文教授及其项目组每年公布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由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陈汉文教授带领项目组进行研究和,目前是国内内部控制领域比较权威的指数,很多实证研究中都应用了其指数。该指数确定了四级共一百多个评价指标,从2007年开始,每年对国内所有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千家上市公司进行测算,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并进行。

二是深圳市迪博企业风险管理技术有限公司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该指数由中山大学和深圳迪博公司共同研究和,目前也是国内比较权威的内部控制指数,很多实证研究中也在应用其指数。该指数的评价指标包括三级共63个评价指标,同样每年对实施内部控制的上千家上市公司进行测算,得出内部控制有效性指数,并进行。

三是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研究的评价体系。孙h[、魏敏、伊凡、向若琪(2014)应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内部控制进行定量评价。方红星、金玉娜(2013)构建了一套度量方法,并且实证检验了这种方法的信度和效度。张蕾、李敏强、陈富赞、赵秀云(2013)构建了一个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最优投资分配模型。这些评价体系的共同点就是借助数理工具进行评价,在准确性上可能有所提高,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研究者使用其方法进行研究时,由于数据来源不全和程序复杂,可能无法对大样本量进行处理。

五、内部控制的缺陷研究

侯增辉、朱颐和(2014)从对内部控制的理解、管理者的粉饰行为、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惩处机制四个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存在的问题。李瑛玫、戴荣华(2013)研究发现,聘请国际"四大"事务所的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可能性更大,被证监会等部门处罚的公司披露内控缺陷的概率更大,但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变更与公司是否披露内控缺陷没有关系。

六、内部控制在行业中的应用

这方面研究的是某一个行业、某一家公司如何实施内部控制。这方面研究将内部控制从理论到实务操作进行了研究,对公司如何思考实施内部控制有着很好的示范意义。

郑晓薇、纪士鹏(2014)以上海w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为例,探索构建了有效的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李铁宁(2013)的博士论文研究了担保集团的内部控制机制。张子英(2013)的博士论文构建了我国电信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理论模型。

七、对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的评述

通过对内部控制领域近两年来研究现状的梳理,我们发现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内部控制研究都更加规范、细化,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研究不足和空白。

1.对研究内容的评述。内部控制是一个比较新的领域,各个研究者都试图在这一领域中发现自己的研究问题,经过上述文献梳理,我们把内部控制领域研究的优点总结成两个方面。

一是范围全面。目前内部控制的研究基本涵盖上述五个方面。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把内部控制作为因变量;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研究,把内部控制作为自变量;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研究,是关于内部控制研究的关键;对内部控制缺陷的研究,以及对内部控制在行业中应用的研究,是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拓展。

二是选题细化。在五个方面的每一个内部,研究者都在试图通过细化研究问题找到创新点,因此目前每一个方面的研究选题都越来越细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研究,我们梳理出四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研究,我们梳理出三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我们梳理出三方面研究内容;对内部控制缺陷、内部控制在行业中应用的研究,我们也梳理了最近两年的相关研究。

同时,通过文献梳理,我们也发现了当前研究的两个问题。

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前,研究者对“什么影响内部控制”和“内部控制影响什么”这两个领域的研究趋势是细化,研究者的出发点都是就某一更细的问题进行研究,以图在创新性上有所突破。例如在研究董事会特征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时,从研究董事会特征、到研究董事长特征、再到研究女性董事的特征,就是这样一个细化的研究趋势,是一个研究“树木”的趋势。但这样过于细化的结果是对内部控制的整体研究不够,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内部控制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还是新生事物,对内部控制的整体了解还处于初步阶段。尤其是在实务界,上市公司更关心的不是细节问题,而是从整体上看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到底如何产生影响、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样才能决定是否真正实行内部控制。但目前,在这一点上,目前的理论研究是缺乏的,还没有研究系统地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和实施结果进行研究,没有画出一张全景图来。

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当前的研究多是以内部控制为自变量或因变量,再研究另一个变量与其相互间的关系,也就是从a到B的关系。但另一个变量通常是一个结果性的变量,是公司在运营过程中一系列行为后的结果,所以,到底在这一系列行为中哪些因素影响了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又是通过哪些因素影响了公司运营结果,目前还没有更深入的研究。也就是说,目前的研究缺乏对内部控制影响机制方面细化的研究,真正的内在机制还没有完全被发现。

2.对研究方法的评述。目前对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中,大多数都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近两年来,本文仅发现张西栓(2013)的博士论文用到了结构方程模型。这是由目前的变量设计决定的。在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变量设计上,研究者多用厦门大学内部控制指数或迪博公司的内部控制指数,或者自己设计一套评价体系,最后仍然是得出一个指数。在影响因素的变量设计上,多使用一个财务指标或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一个数据来代替。如果尝试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跨层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测量变量不够。这两种方法都要求每一个潜变量至少有两到三个测量变量,由于目前多用财务指标来代替变量,要找两三个财务指标代替一个潜变量在以往文献中还没有出现过,况且这两种方法都要求测量变量之间“不相关”,即使有两三个财务指标可以代替潜变量,也难以保证“不相关”。因此,使用多元回归分析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方法。

参考文献:

[1]李铁宁.担保企业集团内部控制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13.

[2]张西栓.内部控制、高管权利与并购绩效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3.

[3]路晓颖.内部控制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学位论文,2011.

[4]张旺峰.内部控制有效性与审计定价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1.

[5]王选.浅谈eRm框架对我国上市公司内控体系构建的启示[J].德州学院学报,2013,(29):71-72.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篇10

【关键词】产业安全;评价体系;防范机制

1.产业安全涵义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国家经济安全问题的研究很早便开始了,成果也很多。主要研究者包括格林(ericmarshallGreen,1996)、苏里文(LeonardSullivan,1988)、罗伯特(wernerDraguhnRobertash,1999)、伊拉里昂夫(a.illarionov,1999)和帕蒂克(patrickJ.Desouza,2000)等人。西方发达国家市场机制较为成熟,因此研究的出发点较之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安全则更多的倾向于经济安全。因此,国外学者对于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与估算方面的成果很少。国外学者对产业安全问题的研究,大致分为投资和贸易两条主线。而投资又可以概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产业国际竞争力,二是考察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安全的影响。前者以波特(porter,1990)为代表,该派观点认为,如果产业面临国外更高生产率的竞争对手时,产业发展与安全将受到威胁。后者以布雷(Burnell,1986)、阿明(1990)以及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1992)为代表,该派观点认为,在发达国家试图将落后的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变为自己附属的时候,跨国公司也正忙于将这些国家的经济或产业变成自己的产业附属。

我国学者对待产业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争议,大致分为两派:一派认为根本不存在产业安全问题,只能说产业发展状况会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另一派认为发展中国家市场机制不如发达国家健全,因此应将经济安全问题细化到中观产业层面,以更好地推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保障经济安全。后者对产业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产业控制力说、产业竞争力说、产业发展说、产业权益说四个角度。第一,产业控制力说。王允贵(1997)从本国资本对重要经济部门控制情况角度研究了我国产业安全问题。于新东(2000)认为一国在某一产业的创建初始,如果拥有相应的自或控制权,则可以认定该产业是安全的。何维达(2001)研究了入世后市场准入等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方芳(1997)、张碧琼(2003)认为外资通过绿地投资或并购方式控制国内企业,甚至控制重要产业,对国家经济构成威胁。祝年贵(2003)、何维达(2003)、李孟刚(2006)认为,外资通过品牌控制、技术控制和市场控制影响我国产业安全。并指出外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带来了失衡加剧、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的负面影响。第二,产业竞争力说。杨公仆(2000)、夏兴园(2001)、张立(2002)、景玉琴(2004)认为产业安全是一国产业在开放竞争中具有竞争力,能够抵御和抗衡来自国内外不利因素的威胁,保持产业部门的均衡协调发展,始终保持着本国资本对本国产业主体的控制。第三,产业发展说。李连成、张玉波(2001)从控制力静态描述和发展力动态描述两个方面阐述了产业安全,并认为发展力才是产业安全的本质特征。第四,产业权益说。赵世洪(1998)认为产业安全应保证以国民为主体的产业权益在国际竞争中不受侵害。此外,还有学者从制度角度研究产业安全问题。王学人(2005)认为我国产业安全问题主要根源在于制度非均衡。即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政治体制的磨合、计划经济体制内在矛盾激发的制度需求,但由于旧制度路径依赖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所带来的困难导致我国产业安全问题。景玉琴(2005)认为,引发产业安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制度环境,相较于外部因素而言,这一内部因素的影响至关重要,不适当的政府规制对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蒋婵(2010)对全球生产网络体系下的产业安全进行了重新定义,在产业竞争力的基础上加入了产业组织效率和产业贸易安全因素的考虑。

2.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产业安全评价体系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指标,但是并未提出一套评价产业安全的指标体系,因而不能对产业安全作出整体估算。

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则颇有成效。顾海兵(1997)对中国经济的安全度进行了评估,他认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五种评价:对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评价,对中国经济稳定度的评价,对中国经济景气或警度的评价、对中国经济开放度的评价及对中国经济安全度的评价。何维达、何昌(2002)从产业国内环境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产业对外依存度评价和产业外资控制率四个方面构建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的评价结果(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分别给予相应的分值(90、70、50、30、10),并对这些分值按照不同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从而得到我国三大产业的安全度得分。根据得分的不同区间将产业安全界定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很不安全,研究结果认为我国的农业、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主要产业均处于基本安全的状态。李孟刚(2006)设计了一套从产业国内环境、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和产业控制力等四个方面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中国纺织业进行测评,结果认为中国纺织业处于基本安全状态。何维达(2007)设计了一套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若干重要产业(包括粮食、汽车、机械、电信和钢铁)安全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认为,目前我国机械产业基本安全,但是从长远来看,机械行业发展将受到考验,产业安全态势较为严峻。李孟刚(2010)引用了产业出口对外资企业依存度指标分析产业对外依存度,用换汇成本指标分析产业金融环境,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用产业政策环境指标评价产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了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和产业安全预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