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运作模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0:41

农业运作模式篇1

关键词:农民;合作社;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以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7月25日

湖北省黄冈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近年来,黄冈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将其列入市委、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农村的一项生要工作来抓。截至2012年6月30日,黄冈市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有2,246户,其中占据前三位的是养殖业901户,种植业883户,农产品销售类395户,出资总额为431,761万元,合作社成员有22,227人。

一、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基本情况

2007年7月,刘锦秀联合当地5个养羊大户,在罗田县工商局注册成立了“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这是罗田乃至黄冈首家以养羊为主的专业合作社。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为湖北省首家集山羊科研育种、养殖、屠宰包装及销售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该社充分发挥山区荒坡荒地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有力地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已成为全县山羊养殖的龙头企业。

(一)合作社的模式。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以“服务社员、致富农民”为宗旨,坚持“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为社员提供优质种羊,每年为养羊社员举办技术培训,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引领社员发展山羊生产,使养羊社员每年每户平均收入达到5万元。目前,已有139户贫困社员通过养羊实现了脱贫致富。

(二)合作社的规模。目前,合作社拥有11家分社,网络山羊养殖大户723户;拥有核心繁殖基地2,000多平方米,科研育肥基地7,800平方米,天然山林草场3,000多亩,年存栏山羊3.7万只,年出栏肉羊4.5万只,年创产值5,000多万元,成为以罗田为中心,辐射带动麻城等周边县市及安徽金寨等地的龙头合作社。

(三)合作社的荣誉。合作社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十佳畜牧专业合作社”、“农业部标准化山羊养殖示范基地”、“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科研基地”、“湖北省五强农民专业合作社”、“黄冈市诚信企业”,合作社还被指定为“湖北省首家能繁殖母羊保险试点单位”、“湖北省种羊场示范推广基地”。刘锦秀个人也先后被授予“黄冈市十大创业标兵”、“湖北十大杰出青年”、“黄冈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青年委员”、“中国杰出青年农民”提名奖,2011年被推选为黄冈市人大常委会委员。

二、“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经济组织。林牧专业合作社是作为生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经营类型,“合作社+基地+农户”又是由这种生产经营类型派生出来的运营模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四种类型。以生产、再生产环节为标准,可以将合作社分为四类:一是生产类合作社:即从事种植、养殖、采集、渔猎、加工、建筑等生产活动的各类合作社;二是流通类合作社:从事推销、运输、购买等流通领域服务业务的合作社;三是信用类合作社:接受社员存款、贷款给社员的合作社;四是服务类合作社:通过各种劳务、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社员生产生活一定便利条件的合作社。

(二)“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的架构。农户以合作的方式,生产、销售同样的产品,联合采购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甚至自己发展一些初级的加工生产,通过合作来形成相对大的生产经营规模,加强自己讨价还价的能力,提高产品销售价格,降低生产资料采购价格,更方便地获得技术服务,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就是一个现实的选择。这就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新型生产经营模式。这个运营模式的基本架构就是“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良好互动。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的基本架构:以罗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为例,合作社主要负责产品销售,基地负责繁育种羊和防疫工作,农户则负责养殖。基地免费发放种羊给农户喂养,统一生产标准,提供技术支持,并负责整体回购,解决农民卖羊难的问题。在这个基本架构下,该合作社进一步创新了利益联合机制,对于有山林资源,并且建起了羊舍,想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农户,合作社免费指导标准建设、种羊品改,负责技术和回收;对于想养羊而资金不足的农户,合作社与银行接洽,帮助融资贷款,并争取扶贫贷款。

(三)“合作社+基地+农户”运营模式的特点。这类模式合作社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生产基地,合作社通过生产基地,指导农户生产,并按标准收购或代销社员产品。零成本、包销售,这种发展模式让农民受益匪浅。归纳起来,这种模式主要的特点有三点:一是适合种植、养殖等生产类合作社的运营。这种模式,通过基地的种植、养殖、生产,能够很好地把合作社与农户结合起来;二是适合规模化生产提高品牌效益,通过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改良、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质量,该模式容易扩大产业规模;三是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农户基本不需要投入什么成本,基地的种苗统一采购,质量好、价格合理,产品卖不出去时可以卖给基地和合作社,销售上没有后顾之忧。

三、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建议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尚属起步阶段,引导、支持、规范其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各部门同心协力,积极引导、规范,才能不断促进其健康发展。

(一)高度重视,政策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当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迫切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扶持和引导,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向更高层次发展。各级政府各部门要准确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围绕工作目标,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合作意识。进一步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及其《实施办法》普及宣传,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用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引导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引导更多的组织和能人带头领办,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提高发展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政策支持,确实落实配套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让农民切实享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二)坚持原则,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民自己的组织,必须确保农民在专业合作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为农民群众服务,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现专业合作社与会员的共同发展。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上,不搞行政命令,要按照“适度发展,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指导思想,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工作。同时,要对现有使用“合作社”字样的其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名称进行清理规范。

(三)树立典型,示范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于传统的社区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突破社区界限,由农民自愿组建的互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政府应当采取引导和扶持的方法,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典型示范推动其发展。推出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先进典型,总结推广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带动更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四)借助外力,加速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借助龙头企业等外力的推动,才可能更快更好地发展。因此,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大型龙头企业,对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借助这些市场开拓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水平高、对农产品吞吐量大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可以解决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的难题。

主要参考文献:

[1]卢志雄,叶建辉.大别山上牧羊—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J].楚天主人,2010.7.

[2]毕美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农业运作模式篇2

关键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第三方物流公司;运作模式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1-0036-02

目前,国内学者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方兴未艾,他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模式的比较、农产品物流现状的分析以及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重点关注的是销售型物流领域的研究,鲜有学者对生产型物流领域进行系统考察。我们认为农产品原材料物流是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物流活动极为重要的一环,迅捷高效的原材料物流一方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扩大其利润空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因此,构建一个适合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原材料物流模式,对于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保护农户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以及在促进企业与农户关系的和谐稳定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的内涵与特殊性

1.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的内涵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持续生产的需要而进行的农产品原材料物质实体及其相关信息从农户到企业之间的物理流动,是将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的过程。它是企业农产品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使农产品在加工环节上发生价值增值的前提与条件。

2.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的特殊性

(1)供给季节性明显,物流需求集中。

这是由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决定的。大多数企业一年所需的原材料往往要在一两个月内集中完成收集和采购。这就要求企业在短时间内能够调集足够的物流资源,并对物流活动各项功能的实施进行有机的整合。

(2)原料种类单一而量大,物流要求高。

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一般以一种或几种农产品作为主要的生产原料,品种较为单一。但同时,农产品原材料物流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这不仅要求有足够的物流资源与设备,而且要求这些资源和设备及其作业尽可能实现标准化,以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确保原材料鲜活性,流通加工需重视。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原材料多是有生命的动物或植物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储存难。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对原材料进行一定的流通加工和处理,使原料的质量得到保证的同时,降低作业的难度。

二、现行物流模式的劣势分析

“企业自营物流模式”是当前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原材料物流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模式。它是指企业运用自有的仓库、车队等物流设施,自行组织原材料的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活动,保证企业原材料有效供给的一种模式。尽管这种广泛存在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随着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这种物流模式存在的巨大劣势逐渐显现出来,主要表现在:

(1)降低企业的投资质量,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由于农产品企业原材料物流的特殊性,企业必须建立物流部门,投入大量资金购买运输、仓储等设施设备,编制相应的人员对其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而物流部门不能真正创造价值,且由于农产品物流的季节性,这些资源也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这在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投资质量,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2)专业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对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而言,它的专长是生产加工,而不是物流。但原材料物流又在运量、作业速度、资源消耗等方面对物流操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难以驾驭,物流成本也会较高。

(3)难以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影响企业决策。在这种模式下,物流活动由企业的各职能部门分别完成,企业无法从整体上把握物流成本,也就不能进行准确的效益评估。当企业亏损的潜在原因是物流成本过大,而企业又无法进行有效的评估时,就会使企业的决策失误。

三、“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阐释

1.内涵

我们所倡导的“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是一种新模式,而不是第三方物流公司模式,是由农产品原材料物流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决定的。

(1)这种模式下,物流活动不是由任意一方独立完成的,它需要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的分工与协作。流通加工是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的开端,而原材料的数量太大、时间太集中,来源又太分散。

(2)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物流资源的拥有上,第三方物流公司主要拥有专业的物流人才、运输车队、现代化的装卸搬运设备等,而仓储资源很多情况下还由生产企业所掌握。

(3)在利润的分配上,进行产业化经营的分散的小农户,并不应该仅仅获得生产领域的利润,他们也应得到流通领域的部分利润,而流通加工,就是将流通领域的利润分配给他们的一种可行的方式。

2.“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势

(1)归核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农产品深加工企业都能够合理分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广大农户人数众多,主要从事流通加工、包装等业务,从中获得一部分流通利润;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获得更多的业务,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各项物流资源,使其营业额增加的同时,物流作业更加高效;生产企业则在得到更专业的物流服务的同时,可集中精力开展核心业务。

(2)业务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三方都可以从事自己占有优势的业务,其中最明显的是第三方物流公司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主体,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着系统功能集成的职能。要承担集成的职能则必须借助于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手段。借助第三方物流公司eDi、GpS、GiS和poS系统等各种信息技术和手段的辅助,可对农产品原材料的需求量与供应量有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认识,从而指导模式系统另外两方的生产活动,三方从中共同获 益。

(3)组织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和农户都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对象,第三方物流公司将充当组织者与管理者的角色。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自己的业务优势了解所有物流活动参与者的具体情况,与各方尤其是广大农户搞好关系,做好他们的组织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本身对物流的熟悉程度来协调完成整个物流过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

(4)成本优势

在这种模式下,第三方物流公司利用专业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提高各环节资源的利用率而节省费用,大大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成本。同时,广大农户也能获得一部分物流利润。这部分利润,将充分提高农户的积极性和作业效率。对于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来说,一方面,企业只需支付它和第三方物流公司订立契约时的约定成本,这样,将潜在的、不透明成本变为了可见的、透明的成本;另一方面,企业接受专业的物流服务,无须对物流进行大量的投资,这对于季节性特别明显的原材料物流成本的下降,作用非常明显。

总之,本文所倡导的“农户+第三方物流公司+企业”的物流运作模式能有效弥补“企业自营物流模式”的不足,且具备更多的优势,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近几年第三方物流公司“雨后春笋”般的成长,为新物流模式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农业运作模式篇3

abstract:Since2012,freshagriculturalproductse-commercehasdevelopedexplosivelyinourcountry.thefreshproductssupplychainwhichcoreisthee-commerceenterpriseisverydifferentfromtraditionalSCinoperationmode.thispaperbeganwiththeproblemsoftraditionalfreshproductsSC,andanalyzedthestructuresoftheSCwhichcoreise-commerceenterprise.andthendiscusseditschangeininformationflowandbusinessflowandproducingplanandlogistics.atlastitputupforwardsomerelatingadvices.

Keywords:freshagricultureproducts;SCm;e-commerceenterprise;operatingmode

生鲜农产品领域被称为电子商务最大一块蓝海。随着阿里、顺丰、京东、中粮、苏宁等企业的加入,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颠覆了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本文将试图分析以电子商务企业为核心的新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化。

1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存在的问题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主要是以批发市场或农产品加工企业为核心组建和运行的。链条从农户延伸到最终客户,节点企业数量众多。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批发市场流通效率不高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对保障城市供应、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缺乏总体规划,大部分农批市场地处市区地带,受到严重的交通制约;而且很多批发市场设立较早,后期建设没有跟进,物流设施设备以及技术相对落后,生鲜农产品损耗严重;而且流通环节的增加延长了流通时间。以上问题都严重影响了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效率。

1.2质量安全隐患和高昂的流通成本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中节点企业很难建立统一的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物流设施、设备、操作流程、保鲜贮藏的一系列标准,因此质量安全存在极大隐患,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链条越长越不利于企业间合作关系,无法达到整体效率最优。因此造成传统农产品供应链流通效率低下,市场混乱,供应链保障能力良莠不齐,市场各个模块没有系统性连接,配合不紧密,最终导致流通成本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没有保障。

1.3产销结合不紧密

传统链条中,分散的农户没有完全介入供应链活动之中,在与供应链上其他节点企业对接中话语权不足,在农产品供应链之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这使风险更多地转移到了农户身上,且使其利益受到侵害。而且由于农户生产信息与市场需求信息严重的不对称,使农户的种植生产极具盲目性,因此丰产不丰收现象时有发生。

1.4信息化水平低

传统农产品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各个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共享程度太低,信息流通不顺畅。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批发、运销、零售等环节的经营参与者以小规模生产者和商家为主体,对信息化重视程度不足,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而且在农产品生产者、个体经营者和农产品经销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合作,缺乏信息共享的意识,因此影响供应链整体运作。

2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分析

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即以电子商务企业主导组织供应商、物流企业共同建立的功能网链,并由电商企业实施运营管理。近几年,随着电商竞争的日益激烈,电商企业纷纷将触角延伸到被誉为电商领域的最大蓝海――生鲜农产品市场,京东、阿里、苏宁、1号店等电商企业开始角逐电商领域这最大一块蛋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出现,使农产品市场和供应间的环节减少了,距离拉近了。需求信息甚至可以直接通过电商反馈到前端农户处。这样的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决策就会更贴近市场需求,甚至可以在用户拉动下进行生产。这使得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小农户对应大市场迎刃而解。

按照供应链运作的驱动力,可以将以生鲜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供应链划分为两种类型:推动式供应链和拉动式供应链。下面就分别对这两种供应链结构进行分析。

2.1推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运作结构分析

如图1所示,在推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结构中,电商企业作为核心环节,根据自身经营的生鲜农产品品类,寻找供应商,并与之建立合作关系,向其采购并储备生鲜农产品。再根据顾客的订单情况,经由电商自建的物流或者是在第三方物流的协助下从电商仓库转送或者直接从产地直接送达顾客。上游供应环节包括原产地农户、合作社或经销商,甚至部分电商也拥有自建基地,比如沱沱工社在北京平谷区马昌营镇自建有机农场1050亩,以有机蔬菜和水果为主,面向顾客提供自产蔬果。推动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上游农户或合作社、经销商基本是要凭借自身对销售趋势的预测,来进行生鲜农产品的种植和收购,再根据电商企业的订单销售出去。推动式供应链对于电商企业而言要求较高,需要电商企业具备较强的预测能力,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同时也要求电商拥有生鲜产品的具备专业的储存设施设备,对生鲜农产品能够进行高效的储存管理以及产品供应,从而保障对客户订单的满足。

2.2拉动型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供应链运作结构分析

在拉动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结构中,供应链的运行是在订单的驱动下进行的。当客户下达订单后,电商企业需要按客户订单进行采购、备货、发货,完成订单。在这种结构中,电商企业需要与上游建立高度的信息共享与协调运行,以保证客户的订单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满足。但是由于生鲜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特点,上游农户、合作社或经销商运行过程中,则基本还是拉动流程进行。在此结构中,电子商务企业通常不需建设仓储场所。比较常见的是在应季农产品的预售过程中,电商企业通过平台获得客户的预订信息,并迅速传递给上游供应商,供应商则根据客户订单进行采摘和配送。较为极端的案例,是在淘宝聚划算平台曾在2014年推出的全国首个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客户可以按照聚划算平台的各种套餐,支付一定金额,自行设计一定规模土地上的种植计划,并在收获期获得土地上的全部产出。这种链条的运作是完全的拉动形式,从最前端农户的种植环节开始就是在客户订单下进行的,因此完全实现了市场供求的对应,为农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思路。

3电商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革

对照传统供应链与电商企业为核心的新式供应链,可以发现电商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运作模式的变革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信息流变革――信息共享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信息的传递基本逐级经过供应链上众多节点企业传递的。节点企业只能依据上下游企业了解生鲜农产品供应或需求信息。作为供应源的农户而言,与市场需求方完全是信息割裂的。因此,牛鞭效应等问题普遍存在。而在电商企业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中,由于电子商务企业直接通过平台获取客户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并且借助信息平台与上游供应方及时共享,因此信息流更体现了共享与同步,从而为上下游企业的同步运作提供了有效支持。电子商务企业本身拥有信息流的管理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凭借着平台和背后强大的数据库,电商企业比传统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商甚至零售商更能够准确、及时地获得市场需求信息,并对市场需求信息作出更准确的挖掘和分析,对客户消费行为、消费规律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而为供应链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流的变革,有助于消除上游农户与下游客户间的信息壁垒,为生鲜农产品供需对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2商流变革――传统市场转向互联网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商流是在农户与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商、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商超等实体节点企业间进行的,主要是发生在现实市场环境中。基本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物流与商流并行的形式进行。但是在电商企业为核心的供应链中,商流的发生则是转移到了互联网上。客户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产品信息,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产品的挑选,并进行交易。客户的选择余地更大、商流资金流的进行更便捷。但从另一角度看,商流物流的分离,也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标准化等问题。而且客户在没有看到真实产品的情况下,购买的主动性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对于生鲜农产品的商流也有一定程度的制约。这也要求电商企业能够更全面、更真实地展现产品生产、加工以及物流信息,严格管控产品质量,消除客户的种种顾虑。

3.3生产计划变革――需求预估能力

由于生鲜农产品种植具有周期性特点,但其消费是持续性的,因此在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作中,生产计划的制定也发生了变化。不同于传统模式下供需完全分离的计划方式,电商企业为核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要依托平台优势,借助强大的数据资源,对需求进行相对精确的预测基础上,更合理地制定中长期采购计划,从而驱动上游农户、合作社制定合理的生产种植计划,以实现供应与需求对应。甚至可以考虑将看板管理思想引入到生鲜农产品的生产中,根据客户的订单周期或历史订单规律,对需求品种以及时间进行预判断,结合农产品的生长周期,制定农产品的倒茬轮种计划,从而使产品供需更趋于一致。

最为典型的案例是在电商企业推出的生鲜农产品的预售中,电商企业根据预售订单信息,向上游农户或合作社发出采购订单,农户或农合在指定周期内,采摘生鲜农产品,并发给客户。如前面提到的阿里聚划算平台推出的互联网定制私人农场。客户的订单,决定了土地上的种植品种,实现了完全的拉动式生产计划。这种生鲜农产品的预售形式,将订单农业做到了极致,也为农业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思路。

3.4物流变革――原产地直供

传统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节点企业数量多,因此物流时间长、环节多,经常造成物流成本提高、产品损耗严重等问题。而以电商为核心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下的节点企业数量大幅减少,因此物流环节也相应减少,损耗也大幅降低。甚至还可以根据电商平台接收的订单信息,直接由原产地发往客户的更直接的物流过程。这种变革减少了生鲜农产品的中间流通环节,实现供需直接对接,可以有效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物流损耗。当然这对于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生鲜农产品物流质量,需要冷链物流的支持。而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相对滞后,冷链物流企业数量有限,物流成本偏高。这也是生鲜电商企业要突破的一道壁垒。

4生鲜农产品电商为核心的供应链运作的相关建议

4.1建立与上游供应商的稳定合作关系

电子商务企业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运行中,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供应的不稳定。由于上游对接的是分散农户,因此作为核心企业的电商企业要想保证供应质量以及供应的稳定性,就需要与农户或农合组织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电商企业可以通过资金、技术、信息、质量等方面提供指导和扶持,同时对利益进行合理的分配,还要重视对农户或合作社等组织的合作意识、履约意识、质量意识的培养,以保证链条运行的稳定和产品的品质。在这种模式变革之下,合作社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关键。它既代表农户与电商建立合作关系,同时也代表电商企业对农户提出质量、时间等要求。是链条上重要的一环。

4.2推行冷链物流跨区域合作

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物流的专用性、时效性是制约电商企业的瓶颈因素。如何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把新鲜的产品送达到客户手中,除了要对库存品类、数量以及仓储技术合理管理外,还要对于运输配送环节进行严格管理。目前生鲜电商企业基本是采用外包和自建物流两种模式。自建物流的优势是能够有效地管控物流环节,确保物流质量,但是对于生鲜农产品而言,物流的设施设备投入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只有资金雄厚的电商企业能够维持。因此电商企业应与冷链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关系,积极拓展区域合作伙伴,积极开展共同配送,推行跨区域运作。

农业运作模式篇4

关键词:信贷保险运作模式优化选择

“三农”和小微企业是国家今后较长时间内支持和发展的重点。金融作为经济的核心,其对两者的支持必不可少。现实中,由于“三农”和小微企业经营风险高、缺乏合格的抵押品和第三方担保等原因,其很难获得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保险作为一种专门管理风险的手段,其在促进信贷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方面被给予厚望。国务院总理于2013年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八项政策措施。其中,特别指出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信贷倾斜,发挥保险的保障作用,强调要推广涉农新险种,试办小额信贷保证保险等。可见,信贷保险在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功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组织结构支持。不同的运作模式由不同的组织结构,在功能的实现方面也有所不同。要想实现信贷保险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获得信贷支持的预定目标,就要对信贷保险运作模式进行研究和选择。

一、信贷保险运作模式选择的战略思考

运作模式可以分解为运作和模式两个专业术语来理解。运作指运行和操作,是进行中的工作状态。模式可以理解成对客观事物的内外部机制直观而简洁的描述,是理论的简化形式。人们可以通过这种描述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内容以及各部分之间存在的规律关系进行把握。

信贷保险运作模式主要是指与信贷相关的保险供给途径和方式,主要包括供给主体、供给方式、理赔形式、风险分担等方面的内容。根据政府、信贷机构和保险机构不同的合作形式可划分为:政府主导模式、商业运作模式、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和互助合作模式四种模式。

就目前我国各地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自然气候环境以及经济体的保险意识等多种因素差别较大,这四种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不同程度的现实基础。但既要考虑这一运行模式的必要性,也要考虑其可行性,还要考虑其社会效益,也就是要确定信贷保险的优化模式。这一优化的运作模式能够最有效地实现保险支持信贷的功能。本文认为可以将以下几方面作为判断模式是否优化的参考依据。

运作模式要具有可推广和可复制性。这一条件要求运作模式要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要求。保险运作模式的各个组成部分在不同地区都能有效地组织起来,不会发生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组成部分无法组合或者组合后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

运作模式中保险的技术水平要有高度和不断改进的空间。保险的技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运作模式能否长期运行下去。有些保险的技术水平较低,只能够满足特殊时期或特殊地区的需求,当条件发生改变的时候,保险技术也需要做出很大的变化,甚至完全不同,这样就会给运作模式带来不稳定性。此外,保险的技术水平要能够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这样才更具灵活性。

运作模式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运作模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内部经营的效率性以及组织架构的稳定性等方面。资金来运是运作模式可持续的先决条件。如果运作模式的资金来源依赖性过强,一旦主要资金来源出现问题,整个模式就难以为继;又或者资金来源过于狭隘,不能满足运作模式日益发展壮大的需求。内部经营是运作模式可持续的重要保障。运作模式的经营效率低下,或者造成投资主体的持续亏损,或者无法满足需求主体在某些方面的要求,造成投资方或需求方的撤离,从而无法持续经营。组织架构的稳定性是可持续的必要条件。运作模式的组成部分要相对独立且足够稳定,否则会出现模式内组成部分经营变换的情况,降低品牌的社会信誉,最终影响到模式的可持续性。

二、国内外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经验借鉴

相较于小微企业来说,“三农”在信贷方面面临的障碍更突出,反映出来的问题更多。因此,选取农村信贷保险运作模式展开论述更具有代表性。

从国外发展情况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在农村信贷保险领域的开发和应用较早,农业保险的运作模式比较成熟;印度、孟加拉国、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了农村小额信贷保险试点工作,逐渐成为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基本生产生活保障的有效手段。

从国内发展情况来看,2004年以来,各省市先后积极开展农村信贷保险试点工作,探索适合当地的农村信贷保险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我国农村信贷保险是政府主导、商业运作、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互助合作等多种模式并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上海安信的政府主导模式、吉林安华的商业运作模式、黑龙江农垦区的互助合作模式、重庆市开县和广东省三水区政府的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

通过对上述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或地区农村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综合分析,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经验,可以作为信贷保险运作模式优化选择的经验依据。

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信贷保险顺利运作的关键。从国外发展情况看,日本和印度政府在机构设立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日本政府在农业信用基金协会和农业信用保险协会成立之初派遣理事和监事进行管理,而印度则建立由财政支持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此外,日本和印度政府给予涉农信贷保险机构财税方面的优惠力度都比较大。日本政府的补贴力度达到了50%,而印度政府曾给予印度人寿保险公司开展农村保险10亿卢比的补贴,并允许保险公司通过小额保险来冲抵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国内几家试点来看,上海安信模式、重庆开县模式以及广东三水模式属于政府直接主导或支持的类型,政府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不需要过多赘述。黑龙江的互助模式表面上看政府没有直接参与其中,但是相互保险公司在风险承担能力、资金来源方面都比较狭窄,如果没有政府在税收、财政方面的适度优惠是不可能持续发展并壮大的。而吉林安华模式尽管是商业化运作,但其代办了政策性保险业务,即农业保险,因此也得到了政府的鼎力支持。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开展信贷保险的有力保障。日本出台了《农业保险法》、《农业互助合作法》、《农林中央金库法》、《农协财务处理基准令》等法律法规,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体系保证了互助合作模式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印度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涉农保险机构发展,行政、监管法规也对保险公司开展农村小额保险提出了硬性条件和业务发展要求。目前,国内试点在规章制度方面成文的还比较少见,全国性的法律尚需不断完善。

最大限度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如果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过于严重会导致保险公司的赔付率非常高,则保险公司的经营难以为继。日本的相互保险制度在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优势明显。这是因为相互制度下的保险人和被保险人只是肩负双重身份的同一个人,且会员之间由于地缘、血缘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声誉成本和社会惩罚成本相对较高,因此能有效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国内来看,上海属于发达经济区,在征信系统建设以及个人信用建设方面相对先进,因此信贷违约的社会惩罚成本较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发生。吉林安华由于是商业化运作模式,保险公司在控制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主要是通过保单的设计,但成本会相对较高,政府的补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互助保险本身在控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方面的优势相对明显,且成本较低。重庆开县将贷款大户的直补资金与贷款账户相关联,有效抑制了借款人的道德风险,提高生产的积极性。

三、我国信贷保险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

根据前述战略思考中选择优化模式需要考虑的三方面要求,结合国内外信贷保险运作的经验借鉴,对现有信贷保险运作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政府主导模式对地方政府实力要求相对较高,且在该模式下保险公司的内部经营效率可能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而非常低。商业化运作模式的保险技术水平和内部经营效率在保险公司追求利润的目标下将会优于其他模式,但也要看到由于赔付率可能会高于其他类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在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模式下很难有持续的积极性。互助保险模式是较容易开展起来的一种模式,但该模式的保险技术以及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满足各层次经济体的需求,且该模式资金来源的稳定性相对脆弱。

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融合了上述三种模式的可取之处。一是该模式的可推广和可复制性较强。模式中信贷保险产品的设计应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完成,则产品设计前的市场调查以及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展业、理赔等环节都相对标准化,容易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复制。二是该模式的保险技术和经营效率相对较高。标准化流程对保险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而商业运作模式在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规范且有一定的社会声誉。三是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较强。政府支持是信贷保险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纯商业运作模式的可持续性不够是因为亏损的可能性非常高,而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政府可以在税收和保费方面进行政策支持和补贴,能够促进商业保险公司开展扶持“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保险业务的积极性。

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不仅满足战略考虑,也符合保险支持信贷功能定位的要求。首先,该模式在分散信贷需求主体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方面有比较优势。在全国范围内采取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意味着政府只需要提供补贴和政策优惠,而且是由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进行支持,减轻了政府财政压力;承保也更加合理,能够最大限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分散风险;商业化运作还能采取“以险养险”方式,不仅能够弥补保险公司的利润损失,还能拓展其他保险业务。其次,该模式在缓解信贷双方的逆向选择方面有比较优势。政府支持的商业运作模式中,保险公司仍然有追求利润的动机,因此无论是在保费厘定还是承保理赔方面都更加谨慎。最后,该模式在降低信贷的道德风险方面有比较优势。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对保险公司仍然有正向的激励作用,同时没有财政兜底,无论是保险机构还是信贷机构在对借款人贷后检查方面将更加严格,发生道德风险的可能性会降低。

综上所述,政府支持下的商业运作模式是符合保险支持信贷功能定位的战略选择。这种模式通过政府与商业信贷、保险机构共同协作,既有商业模式的灵活性,又有政府政策财税资金方面的支持;既能降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又能在最大程度上覆盖需求主体,有利于今后朝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熙,林义.印度农村小额保险发展经验及启示[J].保险研究,2008,(2)

[2]孟春.中国农业保险试点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路瑶.日本的互助合作农险模式[J].中国金融,2012,(8)

农业运作模式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模式评价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0-0027-03

一、中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主要模式

分析总结当前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模式,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型14种模式(见下表):

二、模式介绍、运行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推广机构主导型

以政府为主导,由国家、省、地(市)、县、乡(镇)五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组成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中国的农技推广的主体,也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渠道。

农业技术推广站模式:以政府为主体或由政府一手包办的普及推广发动模式,主要通过统一立项选定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实用技术培训,设立示范样板(基地)吸引农民参观学习,建立科技服务实体,结合技术服务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等进行推广。

运行情况:该模式上下联动,发动力度大,普及面广,推广速度快,效果明显,为中国农技推广和转化发挥了巨大作用。

存在问题:市场作用发挥不大,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不明确,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技推广支撑体系,不利于发挥科技人员和农民各自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农民需求脱节。

(二)科技项目带动型

1.“农技110”模式。1998年底浙江衢州市针对广大农民对科技信息多方面的需求而率先推出,目前已由科技部在全国推广。主要是依托市、乡、村建立农技110服务中心,形成省、市县(区)、乡镇三级,纵向连通、横向协调的农技服务网络。通过网络服务、电信视频服务、应邀上门等方式,为农户生产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运行情况:目前,全国已有23个统一的区域热线服务号码,覆盖900多个县7500多个乡镇;有20多个省份与所在地的农业大学、农科院或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

存在问题:一是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信息化服务三农存在差异;二是面向农业的信息资源数量匮乏及质量不高,三是农民的科技应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科技示范园区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涌现出来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模式。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作、中介参与、农民收益”的原则,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科技”等运行模式,在农业科研力量较强、技术人才密集、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郊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划出一定区域,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集中投入、集中开发,从而加速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推广速度,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政府是园区建设的组织者和监管人,企业是园区建设的主体和经营者,农户是园区建设的参与者和生产者。

运行情况:据统计,到2002年底,中国已建成部级农业科技园区(试点)36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300余个,市县级农业科技园区3000多个;2002―2006年36个园区共引进新项目2223个,自主开发新项目1556个,推广新技术3347项;面向农民讲座6505次,参加人数108.4万,举办技术培训班8625期,参加人数74.5万;吸纳就业人数141.1万,其中,吸纳农业劳动力125万,带动园区周边农民1254.6万,农民人均收入4721元,高于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水平(1254.6元)[5]。

存在问题:第一,产品特色和竞争力不强,达不到预期效益。第二,重展示,轻实效,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弱。第三,运行机制缺乏创新,生产者和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第四,软件建设滞后,项目开发和市场开拓、信息网络建设投入较少,产品销售和市场供求很难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3.农业专家大院模式。通过成果和技术入股、带资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与大院结成利益共同体,专家通过现场咨询、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民从事技术操作和技术培训以及大田示范等,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搭建了一个加速农业科技向科技农业转化的综合平台。

运行情况:该模式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建立起了科技直接进入农户的新通道,缩短了成果转化的途径,解决了农村科技、信息传播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使新时期科技贴近农村、专家贴近农民、技术贴近农业生产,顺应了中国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要求,实现了农科教一体、产学研结合,是中国新时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多元化推广体系的一种重要形式。

存在问题:普遍存在人才紧缺、资金不足和运行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

4.科技特派员模式。一是科技人员与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直接见面,实行双向选择、契约式服务;二是科技特派员带资金、带信息、带项目、带技术与专业大户建立利益共同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运行情况:到2007年底,已在全国31个省(市)的1000多个县(市、区、旗)开展,科技特派员数量达到4.5万名,直接服务近4万个村900多万农民,初步形成了深入发展的良好格局,成为全国范围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

存在问题:一是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金融支持力度偏弱,风险承担机制还不健全,项目经费有限,影响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科技特派员自身素质和创业能力还有待提高。

5.科技入户模式。2004年10月农业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标志着以提升农户科技示范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科技入户工程”拉开了序幕,2005年正式启动。

运行情况: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新模式,培养了一批观念新、技术强、留得住的科技示范户,并以户带户,加速了农业科技传播,促进了产业发展;通过项目带动和政策激励,激活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起到了“接线、补网、聚能人”的作用,培养了一大批观念新、技术强、常驻农村不走的推广人才,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捷通道;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存在问题:一是经费投入缺乏长效保障。不利于调动有关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科技入户工程的稳定开展。二是技术指导员的推广能力不足。三是推广内容与农民需求还有一定距离。四是示范户的科技素质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提高和加强。

6.科技下乡模式。该模式是由各地农业部门在每年春耕前,本着“进村入户、务实高效”的原则,在当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适用技术和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运行情况:科技下乡活动是加快城市科技资源和人才资源向农村流动,加大力度向农村输送急需人才、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有效载体,成为连接城乡、服务三农的桥梁和纽带。

存在问题:一是内容守旧,针对性不强,与农民需要不合拍。二是理论性强,实用性不足,农民难以听懂和实际操作。三是内容不够深入,流于形式,一定程度上影响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7.三电合一模式。发挥电话、电视、电脑三种现代信息载体的优势,采用农户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由农业部门联合广电部门制作农业科技电视节目等,开展多样、交互、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以其手段新、领域广、效率高等特点及时为生产经营者提供科技、供求和市场价格等信息。

运行情况:电视、电话、手机、电脑等大量地投入到农业信息服务之中,为实现便捷信息服务、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提供了新的载体。该模式运行成本低,农户易于理解和接受,是农民学习科技、了解市场、掌握政策的重要渠道。

存在问题:农民的科技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8.田间学校模式。采用参与式、启发式、互动式教育模式,注重需要、实践和技能,突出学以致用,培养农民在生产中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注重解决在种植、养殖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运行情况:田间学校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和倡导的一种新的培训方法。近年来,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技术推广培训模式在北京市郊区(县)得到推广和普及,其特点是:改变过去只在课堂上讲授,不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传统培训方式,一切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效,先从田间地头及畜禽养殖场舍开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训效果切实可靠,深受农民朋友欢迎。

存在问题:推广普及程度不足,实效性及实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9.科技协调员模式。从周围农民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市场调查及培训学习,引进新技术、新产品及新成果,然后推广和传授给周围的农民,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从而有效解决科技成果产出与应用之间的错位问题。

运行情况:在现代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农村科技协调员具有乡土化、市场化、信息化、社会化的“四化”特征,所起的是上传下达的信息员、把握需求的调研员、解决难题的技术员、连接市场的推销员以及科技二传手的作用,变“科技下乡”为“科技驻乡”,有效改善了传统农技推广体系“网破、线断、人散”的局面,解决了农业技术供求脱节、农村科技推广资源分散、农技推广渠道不畅的问题,使科技成果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

存在问题:农村科技协调员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还有待全面总结,以进一步加强推广普及力度。

(三)市场引导型

1.企业产业化(公司+农户)服务模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分散生产、集中经营,把原来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成为企业的生产基地,农民成为基地中的生产者。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是组织农民共同参与联结成的一种经济联合体,推行订单式“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组织生产,企业对基地农户有明确的承诺,提供品种、生产资料、新技术推广等全程服务。二是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相结合,实行优势互补,合作发展,促进双赢。

运行情况:据统计,2003年全国有农业产业化组织94000多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占44.4%,中介组织带动型占34.0%,专业市场带动型占9.7%,其他类型占11.9%。经九部委认定的部级重点龙头企业372家(目前为582家),省级1839家(目前为2000家),带动农户7265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0.5%,户均增收1000元。有效地解决了生产、流通、加工与科研脱节的问题,是中国目前农村体制下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存在问题:一是公司与农户没有建立平等对话机制,在产品的价格制定上往往是公司说了算,农户没有话语权;二是现行的定价机制往往对双方缺乏约束力,容易随市场变化而出现单方违约现象;三是容易出现公司借助当地政府对产地形成垄断,别的公司无法进入,而农民的产品也难以卖给别的公司。

2.技术协会或农业合作组织服务模式。按照自愿互利、民主协商的原则建立的一种新型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其成员由技术推广机构、生产基地农户、经营和加工大户等组成。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解决了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解决不了的事,推动了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

运行情况:目前,全国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40万个,从产业分布看,从事种植业的合作组织占49%,畜牧水产养殖业占27.7%,农机及其他专业合作组织占23.3%[6]。有近10万个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近100万个农民技术员。

存在问题:由于组织过于松散,农民管理能力有限,其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还有待于政府进一步扶持和科研院校科技教育的支撑,使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朝着良性化发展。

(四)第三方主导型

科研院所与县推广中心联合推广――黑龙江农科院院县共建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太行山道路”模式。

1.黑龙江农科院院县农业科技合作共建模式。2003年,黑龙江省农科院充分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推广部门和垦区的作用,广泛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做出科技帮扶十个农业弱县的重大部署,重点实施了技术培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和农业科技信息四大工程。

运行情况: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有效破解三农问题、加速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目前,科技人员入驻大院已达2万多人次,提供农业科技和致富信息4万多条,发放各种技术资料70多万份,培训农民和农技人员58万人次,加速了成果转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激活了县级农技推广体系,为农技推广人员提供了施展才华的空间,促进了县级农技推广体系的完善与发展。

存在问题:需要地方政府一定的资金支持和科研院所的强大技术支撑以开展试点工作。

2.“太行山道路”模式。河北农业大学坚持走出校门、走向农村、走近农民,开创出了一条实现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办学道路,1986年被原国家科委命名为“太行山道路”。

运行情况:二十多年来,在全省不同生态类型区建立挂牌的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42个,通过多种途径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80多项,先后培育形成产值超亿元的支柱产业10个,成果转化率达47%。促进了教学、科研、生产的结合,提高了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效率,为河北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存在问题:需要具备强大的科技支撑和国家、省、市各级推广项目等资金支持。

三、结语

1.推广机构主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体,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桥梁。以政府机构为主导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站,将通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逐步健全和完善,朝着以公益性推广为主,促进多元化服务的方向健康发展。

2.科技项目带动型最受农民欢迎,是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未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依托科技项目的带动,科技示范园模式、专家大院模式、科技特派员模式、科技入户模式等均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科技入户模式,受到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应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推广模式之一。

3.市场引导型作为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补充,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辅助推广模式。中国绝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规模小,资金、技术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农村先进实用技术推广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柏振忠,王红玲.新阶段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80-582.

[2]吕洪霞,丁文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目标模式和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5,(6):47-52.

[3]蒋和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的现状与趋势[J].深圳特区科技创业,2005,(10):53.

[4]张俊杰.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4.

农业运作模式篇6

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源于英国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本意是出于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气候变迁关系的考虑,随着社会发展,很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解释。笔者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内涵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及架构设计,规制发生源,理顺供应链各环节,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建立低碳排放的体系和产业结构。对应生产流通形式,低碳经济应包括生产的低碳化、流通的低碳化、分配的低碳化和消费的低碳化四个体系。

流通的低碳化就是要使生产要素和产品能够自由流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着眼于流通体系优化有助于实现农业物流的低碳化。目前农产品同时呈现了“菜贵伤民”和“菜贱伤农”的两种景象,一方面城市菜价及其他农产品价格涨幅过快,另一方面农户却增产没有增收,甚至滞销。

我国现行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目前来看,农村市场已成为我国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市场分为农资市场、农副产品市场和日用品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活跃着多个生产要素。近几年,国家对“三农”日益重视,但长期以来农村商贸流通与城市商贸流通没有统筹,双向流通不够,制约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笔者按运营主体的不同将我国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种。

(一)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显然,这种模式的主导者是当地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它连接千家万户的农户、农产品批发商、零售商。有的加工企业,自建商贸网点搞工贸一体化;还有的加工企业以加工外销为主,把网点拓展到了国外。

其特点有:这种模式涉及面较窄,主要是针对一些须深加工的农产品,如临安山核桃、金华火腿、食用油等,但对于一些无须加工的初级农产品往往显得无能为力(刘磊,2005)。加工企业须是当地龙头企业才能担当主导者。企业上规模,加工精度深,加工费用相对低廉,能吸引供应农产品的农民;吸引了供方,就会吸引销方,批发商和零售商就会找上门来。加工企业的服务能力往往有限。加工企业主业加工,往往在物流服务如运输、配送,特别是商品跨区域的流动上会显得乏力。加工企业的辐射能力较弱。很多加工企业都建立了企业网站,产品信息、加工常识、技术支持一览无余,但主要是朝“专而尖”方面发展,辐射面有限。

(二)以农产品流通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这里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偏“商”,包括农产品连锁企业、配送中心等。由它们来连接农产品初级产品提供者农户、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及城市终端的的消费者。

其特点有:农产品流通企业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它会选择大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基地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有比较稳定的货源。农户、加工企业或生产基地须“抱成团”,以迎合这种倾向。流通企业往往对农产品标准、农药残留量、产品包装甚至生产技术都有较严格的标准。而总体上,分散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得这种标准的执行常常不到位。相对于加工企业为运营主体的运作模式来说,这种模式运作效率较高,并能降低一定的市场风险。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往往运营网点广泛,如上海联华、乐购等,它们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直供合同,把城乡对接起来(焦必方,2002)。但总体上来说,在这种运作模式下流向还是单一的。只是“农村走向城市”,城乡没有互动,没有双向流通,而实际上农村市场巨大。

(三)以农产品批发中心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农产品批发中心,与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农贸市场有相同的地方,但又有所不同。它们功能相似,但在规模大小、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不同。农产品批发中心按其地理位置来分至少有两种类型:一是城市里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它主要连接的是批发商与零售商、公司用户、终端消费者;二是乡镇里的农产品批发中心,它主要连接的是作为农产品供应者的农户与批发商。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农产品批发中心在目前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中占据了一个比较核心的地位。农产品批发中心往往又可以细分为副食品市场、水产品市场、蔬菜市场、水果市场、肉禽蛋市场和粮油市场(何秀容,2002)。它以批发为主,但往往批零兼营,同时具有市场管理、物流配载、工商税务、产品检测等功能。农产品批发中心能基本反映市场供、需的基本情况,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批发商对作为生产者的农户和广大消费者进行消息封锁,从中赚取巨额利润。一些批发中心信息平台是缺失的,有一些批发中心即使有信息平台,但透明度不高、信息更新不快、在线交易不畅。我国农产品批发中心从量上来说接近饱和,但从质上来说,相对于现代意义上的批发市场还是存在较大距离。绝大多数批发中心还是处于粗犷性经营中,专业市场不够细分,精深度不够,功能不完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

(四)以农产品物流企业为运营主体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

此种模式下,龙头农产品物流企业担当农业物流运营的大任,这也是商业繁荣下市场专业化分工的表现,它虽不是直接从事生产和销售,却能较有效地连接起分散的农户和城里人的餐桌。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龙头物流企业利用搭建的信息化平台,能帮助用户获取物流服务、流通速度、产品价格、在线交易等支持,特别受到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性企业的青睐(骆温平,2001)。此种模式下,组织结构清晰明了,有利于农户、加工企业、批发商专注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现阶段,跨区域的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尚在规划和完善中。只有当物流服务网络发达了,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和城市。绝大多数农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尚在起步阶段,管理水平、专业化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数据共享都还很不健全,亟须完善。

低碳经济视角下构建城乡双向流通的农业物流模式

(一)农业物流模式构建应坚持低碳经济原则

1.“低碳”原则。低碳,意味着农业物流发展应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来优化农产品的流动,从对物流源的控制上实现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减少重复建设、提高车辆实载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碳排放,实现经济转型。

从农业物流管理的角度来看,由于

长期以来城乡割据,缺乏统筹规划,农产品供应链成员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缺乏公共的、统一的及公信力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导致物流节点间衔接度不够,货流不畅。而在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满足农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农业物流从服务内容上看已经从单纯的运输、仓储等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从服务范围上看逐渐向全国性、国际性方向发展,这些都显示了农业物流需要一个网络化的综合服务体系。

2.“经济”原则。经济,意味着要在规划农业物流网络、控制物流源的基础上和过程中,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现行的农业物流模式由于分段、分散,资源不够整合,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农业物流供应链整体性与农业物流主体的个体性对接度不高,无法匹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布局农业物流网络,可对农业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便于城乡间商品和服务、资源与要素的顺畅流动,实现规模经营,可以使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并兼顾生态环境,使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基于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农业物流模式构建

坚持低碳经济,首先应从网络布局着手,网络是实体的“点”和虚拟的“连线”交织而成,故布“网”一定意义上重在布“点”,很显然政府层面规划就起到了主导性作用;除了组织的网络化,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是城乡能否双向互动的关键。其次,经营性企业从具体运营层面应发挥主体性作用,我国目前的农业物流运作模式,主要停留在“农村走向城市”,城乡没有双向流通,这样一会使农村广大的市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二也会致使流通成本居高不下;故若以核心企业充分发挥居间性作用,实现“城乡对接”,不仅有利于流通环节低碳化,降低运营成本,也会极大地促进城乡市场的开放与融合。

1.政府主导:以发展农业物流节点构建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这一模式是指通过发展农业物流节点,建立节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城乡双向的农业物流服务网络。其流通组织模式如图1所示。网络化是现代农业物流的基本特征,农产品流通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网络结构。鉴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基于城乡统筹发展农业经济,构建现代农业物流服务体系,发展我国现代农业物流,从布局、结构、区域上构建和优化农业物流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使农业和工业联系日益紧密。发展农业物流节点应符合低碳化,应优化布局,避免重复布局、重复建设,必须摆正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现代农业物流服务网络是由节点、联结、层次和活动有机结合而成的。由于节点功能和布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物流网络布局和功能结构,因此,通常将发展物流节点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物流的关键和重要切入点,发展物流节点应坚持低碳经济的原则。第二,农业物流应纳入已有流通主道。农副产品物流基地应和工业物流基地、小商品物流基地并存于政府统筹规划的分区域、多层次的物流园区。目前,我国农业物流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是线路和节点配套不好、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够、区域布局不尽合理等,导致城乡资源和要素不能顺畅流动。如何按现代农业物流发展的客观要求,构筑我国大物流网络,实现区域和区域之间、线路和节点之间、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是我国交通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第三,在一个网络结构中,为了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必然需要网络的许多成分共同参与,因而网络成分之间是相互补充的(黄静兰,2003)。农产品批发商、加工企业、物流企业是农副产品物流基地的组成成分,也扮演着主角,它们又有各自的供应链网络,共同作用、相互协调,促进了节点的发展。

第四,以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实践证明,在坚持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下,通过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规模经济,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借鉴日本农协的做法,由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民合作购买和合作销售(赵慧峰,2002)。通过“合作购买”(主要针对化肥、配合饲料、农药、农业机械等农资品)和“合作销售”(主要针对农产品),实现城乡间商品和服务的顺畅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第五,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是农产品物流网络运行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政府公共信息平台可以实现城乡间商品的快速配载、农资供应、实时跟踪,进行信息采集与传输、业务管理、客户查询及业务跟踪、农业科技合作、农业咨询服务,有效地减少物流中间环节和费用,并且由合作社组织合作销售、合作购买,“统一计算,费用分担”,使农户能取得稳定的收入,调动了农户参与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体系的积极性。其电子虚拟模式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

政府公共信息平台使得传统的农业物流网逐渐转变为增值型的物流网络,一个物流资源共享、快速反应、成本最优的综合性服务体系。通过信息技术可以整合分散化的农业资源,将上海、武汉、广州、成都、沈阳、兰州等各个区域农业基地串联在一起,资源共享;通过信息技术,有利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需求;通过信息技术有利于农业产业布局的合理化,提高产业集中度和透明度,实现规模经济;通过信息技术,也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合作社、农业企业实现规模经济。

正是由于政府公共信息平台才使“低碳”和“经济”得以兼顾。信息网络包括内部信息网络和外部信息网络。内部信息网能够在节点内部得到共享,外部信息网可以使节点加强与外界的连接,每个农业物流节点可以与其他任何节点发生联系,快速交换信息,协同处理业务。故每个农业物流节点既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又处于一个大的网络之中,因而信息网络使城乡市场成倍的放大,城乡双向商贸流通模式势必快速发展。

2.企业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促进城乡商贸流通。运用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来改造单纯的“农村走向城市”的农产品“推式”供应链,以市场为导向,构造“一个核心(核心企业),两个满意(农户满意和市民满意),四方(企业、农户、政府和市民)共赢”的新农业产业化“双向驱动”供应链(如图3所示)。这一“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企业主体模式是对政府主导模式的补充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使城乡流通环节低碳化,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市场的开放和融合。它是一个跨工、农、商三个产业,连接多元直接和间接利益主体,伴随多种要素(产品、信息、资金等)流动和竞合关系的复杂产业链系统。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有:

第一,“核心企业”是供应链的“中场组织者”。一方面核心企业和农户签订意向性协议书,将优质农产品、农副产品直供超市、便民店和菜市场;另一方面核心企业组织农业日用品、农资等下乡,深化“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打造“农村沃尔玛”,实施惠民惠农工程。

第二,“两个满意”是“推拉结合”双向驱动供应链的原动力。“两个满意”意味着“两个市场”,两个“推拉结合”。一个市场在城市,是“菜篮子”工程,是如何从“田间到餐桌”的问题,这个市场以“市民满意”(CS)为拉手,以农户及其组织为农业产品的推手;另一个市场在农村,这个市场刚好相反,以“农户满意”(FS)为拉手,以市民及其企业为农业日用品、农资品的推手。核心企业所起的作用就是使“推拉手”手牵手,形成协同运作机制。

农业运作模式篇7

关键词:陕西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9-0046-02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这种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实现科技与农户直接对接的有效形式。而运行机制的创新、利益共同体的建立,已成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陕西省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在运行中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化组织,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不断完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的运行机制,积极地探索比较适合自身特点的技术推广模式。目前,陕西全省82个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已形成了“企业主导型”、“合作组织依托型”、“示范带动型”、“多元化复合型”等多种发展模式,将大院专家与龙头企业、农民、农业合作组织、示范基地、市场等通过不同方式有效地整合、共同发展。

一、企业主导型

采用“企业+专家+基地+农户”和“以科技专家为法人代表的科技企业+农户”等运行模式。主要以龙头企业为基础,将专家大院建在企业内,投入以企业为主,企业与农民二者通过市场来进行联系,企业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示范带动,通过技术专家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见图1)。该模式适宜于经济效益明显、产业化程度较高的产业[1]。

“企业主导型”模式的优势在于:(1)企业有较高的市场敏感性,农民按照企业的要求和专家指导在自己的土地上生产农产品,可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且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2)企业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建在企业内,根据自身对原材料产品的技术要求聘请农业专家,进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试验和科技成果转化,对生产基地的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并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有效地实现从专家到企业再到农户的技术对接[2]。商洛市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凤县花椒科技专家大院、印台区樱桃科技专家大院、太白县中药材科技专家大院等专家大院都采用这种运行模式。

商洛市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由企业引进食用菌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通过试验、示范,筛选各菌类新品种2~3个,已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较原有品种增产10%以上,推广普及率达到80%以上。截至2010年,商洛市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已培训技术骨干100人次,培训菇农3000人次,达到了一户有一名“懂技术的明白人”。在专家大院的辐射带动下,商洛全市食用菌种植规模7260万袋,实现销售收入56730万元,实现收入39015万元,菇农人均收入达4000元~5000元。

二、合作组织依托型

采用“专家+协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运行模式。以当地的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由经营大户或生产能人牵头,吸收农民为会员组成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按照市场需求,统一开展生产经营。专家大院提供技术和成果,专家大院以合作组织为纽带,为各个会员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见图2)。该模式适宜于生产单元较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而在当地又有传统优势的产业。

合作组织依托型模式的优势在于:(1)专家将技术成果在合作组织成员中进行推广示范,并辐射带动其他农户户采用新技术、新品种。(2)单个农户在与企业或其他市场主体的交易过程中都处于弱势地位,合作组织使农民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以一个团体的形式出现,共同面对市场上的风险,降低交易成本。陈仓区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专家大院、大荔县棉花科技专家大院、商洛市中药材科技专家大院、千阳县蚕桑科技专家大院、汉中市食用菌科技专家大院等专家大院都采用这种运行模式。

陈仓区无公害设施蔬菜科技专家大院依托“太公庙绿康蔬菜专业合作社”,把大院专家与农民群众联系起来。帮助蔬菜合作社进行了番茄、黄瓜、西葫芦、韭菜、苦瓜五个主栽蔬菜品种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购无公害农产品标志,注册“太公苗”牌商标。建立了4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示范推广了4项先进实用新技术。截至2010年,累计培训80多场次,培训4300人次。在专家大院的辐射带动下,全村蔬菜大中棚已发展到4006座,蔬菜总收入达到1468万元。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高效设施蔬菜8500多亩[3]。

三、示范带动型

采用“专家+项目+基地(园区)+农户”等运作模式。专家大院大多建在科技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和科研院所建设的试验站,以政府投资和项目带动为主,主要开展科技成果推广、集成、组装和进行试验、示范等(见图3)。

示范带动型模式的优势在于专家大院通过政府投资和项目带动,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能更好的发挥专家大院的科技成果集成和示范推广作用,且示范带动范围较大,效果明显。大荔县设施蔬菜科技专家大院、礼泉县苹果产业科技专家大院、阎良区蔬菜科技专家大院、陇县畜牧蔬菜科技专家大院等专家大院都采用这种运行模式。

大荔县设施蔬菜科技专家大院依托陕西省科学院渭南科技示范基地,创建了田间实验室,组建科研团队和技术推广协作组,主要以解决棚菜生产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技术研究、集成、示范和推广。开展了“设施蔬菜重大害虫灾变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温室蔬菜根结线虫不同调控技术对土壤环境效应研究”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推广了病虫绿色防治、果实类蔬菜套袋、平衡施肥、隔沟交替量化灌水、连作障碍克服和预防措施等新技术,加速科研成果的转移与转化。使区域内技术入户率达90%以上。

四、多元化复合型

该模式专家大院集专家、合作社、实体(公司)、试验示范基地于一体,根据当地实际,将各个参与主体有机组合,将农民和经营企业、合作社(协会)作为服务对象,通过企业化运行,帮助企业并指导农户建立优质生产基地,从中获取企业支付的收益,保证了专家大院有效运转。

总之,陕西省省级农业科技专家大院都是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区域特点、潜力和优势、产业条件建立的,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利于各自发展的不同运作模式,很好地整合了政府、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基地、市场及农户等要素,实现了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创新,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技术推广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武军.“农业专家大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4):69.

[2]范素芳,李珊珊.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技术推广模式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9,(3):111.

农业运作模式篇8

   农业保险业务方面

   (一)日本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趋于成熟完善

   日本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在1947年后逐步开始实施时只有农作物水稻和麦类、桑蚕,家畜牛、马、种猪、山羊、绵羊。之后,伴随日本农业发展、灾害统计的进步、农户对灾害风险分担的需求增加等,于1949年增加了农业保险合作社及农业保险合作社联合会自主开展的保险业务。1972年和1978年分别增加了果树和旱田作物、园艺设施保险业务。2003年,扩大了农户自主选择农作物保险承保方式以及补偿比例的范围。2007年提高了大豆和马铃薯全抵承保方式的补偿比例。目前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见表1。日本政府强制性保险对象是关系民生的重要农产品水稻、陆稻与麦类作物;农业保险以农户需求为出发点,农户无需求的不在政府补贴的保险范围内。因为农户散养禽类的很少,基本是工厂化饲养与加工。现行农业保险品种和业务也是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农户需求的变化而确定的。2005年日本水稻、麦类和乳牛的承保率已分别达到90.7%、86%和87.7%。日本农业保险具有一定强制性,日本政府规定,在农作物保险中,对稍具规模农户,如北海道水稻、陆稻经营规模为0.3~1公顷,麦类为0.4~1公顷及以上的农户;都府县水稻经营规模为0.2~0.4公顷,陆稻、麦类为0.1~0.3公顷及以上规模经营户,必须参加保险。小规模农户可通过加入农业共济组合申请农作物保险,如表2所示。

   (二)中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逐渐开展

   我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涵盖种植业、养殖业、林业以及其他保险业务,其中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园艺作物、水果和果树以及其他种植业保险产品等;养殖业包括大牲畜、小牲畜、家禽、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保险产品等;林业主要指森林火灾保险产品等;其他包括农房、农机具以及渔船保险产品等(见表3)。我国农业保险投保方式均为自愿参加,尚未出现强制保险。我国农业保险对象和业务基本处于试点或产品设计阶段,如安信农险曾选择上海南汇西瓜作为全国首个气象指数保险产品试点标的,人保财险针对海南的天然橡胶开展气象指数保险创新试点,国元农险选择安徽省长丰县、怀远县分别作为旱、涝产品的研发基地等。中国农业灾害的承保率(保险金额占中国农业生产风险总金额的比重)2009年仅为10.03%,距离农业发展需要和农户防灾减损需求相差甚远。

   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方面

   (一)日本拥有较为完善的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

   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局对各种可保作物都要进行年度收成抽样调查,以地域可保作物收成平均数确定保额,再根据每个都、道、府、县过去20年灾损资料计算出该地的基准费率(一般每3年修订一次),都、道、府、县政府再把所辖全部耕地(如根据地形、栽培作物、农户受灾几率等)划分为若干同类风险区,保险费率是由各个共济组合在不低于这个基准保险费率的范围内设定保险费率,也可在适宜合作社内,根据灾情制定各风险阶段的保险费率。不同风险不同费率既有利于地区或农户之间的公平,也有利于规避道德风险。因为农户支付的保费是根据以前的数据计算的,与农户获得保险金额的期待值相等。在农业保险理赔方面,为提高灾害补偿效率、减少或杜绝道德风险,对于小微灾害不进行受理。以农作物保险为例,农民虽然可选择不同的投保方式(见表4),但是质量保险、灾害收入保险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全抵承保三种方式,却只适用于那些能够比较准确提供产量(及产值)销售资料的农户才能够投保。承保农户发生灾损后,可向共济组合发出灾损通知;随后共济组合进行灾损核实后向联合会报告;至于质量保险、灾害收入保险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全抵承保三种方式的保险,由共济组合会员农户选举出灾害评价员与共济组合工作人员一起进行确认。随后,依据农协掌握的农产品销售数据为基础与该次收获后产量或产值进行比较,确定损失。以每块耕地(指由农田道路、田埂、水路等划分的小块耕地)为单位的承保方式和以农户为单位的半抵承保方式不利用销售数据,灾损评价员与共济组合等组织的人员一起确认灾损。若出现巨灾,联合会向农林水产省报告,由农林水产省认定损害程度;灾害规模较小的情况下,联合会可自行认定损害程度。不管具体情况如何,联合会都会将灾损最终认定的通知送达共济组合,共济组合据此为依据支付农户保险赔偿。整个损失评价过程,农户评价员起主导作用,因此纠纷极少出现。

   (二)中国农业保险统计与补偿制度尚在探索之中

   鉴于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农业保险统计类型多样,尚未像日本形成科学有效的体系。目前的农业保险产品大多采取“主险﹢附加险”模式,例如,中央财政补贴支持的种植业保险,主险涉及6种主要灾害,不同的标的费率有所不同。在实践中,尽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着很大的自主权,但同样采取“主险﹢附加险”模式。正因为主险至少承保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自然灾害,使得费率偏高、保额偏少,农民灾后仅能获得基本的物化成本补偿(见表5)。

   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方面

   (一)日本农业保险财政支持力度大

   在日本,从1929年《家畜保险法》颁布到1947年《农业灾害补偿法》颁布间的18年中,农业保险没有实质性进展。直到《农业灾害补偿法》颁布后,政府的大规模财政补贴和对种植业采取一定强制保险后,农业保险才逐步发展起来。目前,国家补贴农业保险费率在50%以上(见表6),补贴的农业保险事业费可达共济组合、联合会经常性事业费的50%左右。国家补贴这些费用的原因在于农业保险与一般损害保险相比,保险费率过高。例如,陆稻、麦类和水稻的全国平均保险费率分别为18.658%、11.578%和2.755%(见表7),是建筑物火灾(约为0.05%)的数十倍乃至数百倍,再加之农业保险运作经费,若由农户自己负担就很难使其愿意加入共济组合,况且确保粮食安全是政府的职责之一,国家在财政预算内补贴上述费用是必要的。

   (二)中国农业保险财政支持有限

   我国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发展一直有着政策支持。199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就免征农牧保险营业税,2007年中央财政补贴才开始直接介入农业保险,国家政策开始从税收减免转向直接的财政支持。当前,就种植业保险而言,中央财政对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云南、海南补贴40%;对辽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补贴35%。就养殖业而言,中央财政对能繁母猪保险补贴保费50%;对奶牛保险补贴保费30%;对牦牛和藏系羊保险补贴保费40%。此外,中央财政对公益林和商品林分别补贴50%和30%保费;对海南的天然橡胶补贴40%保费。在已有的试点中,都只是在小范围试办,其推广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政府补贴力度不够,这种小范围的供给与农业防灾减灾的需求还有较大缺口。

   农业保险法律法规方面

   (一)日本拥有健全的专门法律法规

   世界各国农业保险的实践都表明,相对完善的农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农业保险顺利开展的保障。日本是发展农业保险较早的国家,农业保险的地位及其运营规则都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日本1929年颁布《家畜保险法》,1938年颁布《农业保险法》,1947年修改合并两法为《农业灾害补偿法》,对农业保险的组织机构、政府职责、强制与自愿保险范围以及费率制度、如何计算赔款和进行再保险等有详细的规定。为更好的运作农业保险和让农户更积极地参保,日本农业保险相关制度已修订过23次,最新版本为2009年。迄今,日本已形成可持续、全覆盖、惠农保农的灾害补偿制度。

   (二)中国尚无专门性法律法规

   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农业自然灾害的风险转移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政策保障。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并非针对农业保险的专门性法律法规。我国的保险法主要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以商业保险法调整农业保险活动,难以建立起明确、稳定、清晰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法律关系。法制的缺失给农业保险实践带来了很多困难,如农业保险的定位、政府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对农险的支持原则、对农险投保人的利益保护、对保险公司的保护、如何保证农险的投保面等问题都难以明确或得不到有效落实。

   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借鉴

农业运作模式篇9

关键词:农业发展;经济转型;存在问题

1社会经济转型理论程序的分析

社会系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其内部各个系统的有效协调,比如经济系统等,通过对经济结构的转型环节的优化,实现其经济结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效协调,来满足其功能定位的需要、空间要素排列的需要。该环节的开展,设计的范围是比较广的,比如其非经济结构之外的社会结构,比如制度建设、政治治理结构及其法律结构等。通过对功能结构学派的深入研究,保障其事物结构变动环节的分析,实现与外部环境的有效协调。

社会规律体现的东西是比较复杂的,比如人的内容模式、规律的特殊作用模式,这不是什么特殊的规律而是一种对社会作用原则的约束制约。这需要我们做好相关环节的分析工作,实现其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分析,通过研究得知,人为控制因素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其事物内部结构和外部辅助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要针对整个经济大环境展开分析。从纯粹理论环节展开分析,由于其经济发展方向的影响,其转型的过程及其相关变动情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通过对其投资型发展战略的优化,促进其收入分配模式的优化。这要针对其资产所有的收入份额水平展开分析。资产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提高而劳动和专业劳动的所有者的收入份额不断下降。在实践中,收入水平或者资本收入的所有者,主要是政府和富裕的人群,而政府和富裕人群的储蓄倾向是高的,消费倾向则相反。收入份额下降的劳动者和专业劳动者的消费倾向是高的,而其储蓄倾向则相反。上述模式是阐述了社会经济运作的具体规律范例,相对于农业经济转型环节来说,其具备自身独特的应用规律。这对我们研究农业转型具备一定的借鉴意义。

2针对转型阶段农业经济发展形势的分析

2.1在农业经济转型阶段的分析过程中,要展开其理论环节及其实践环节的优化,一般来说,农民利益的实现需要配合其当前的经济背景及其经济运作条件,从而实现其农业领域相关问题的优化,这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逻辑命题。在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过程中,无论是传统的农业模式还是现代农业模式,都是实现了其发展理念、利益模式等的转变,这和农民的切身利益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那么未来的中国所剩下的问题就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问题了,而对农民与农业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假命题。因此,在科学、客观和理性地认识农民利益实现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逻辑判断。从历史到现在,短期的凯恩斯式的干预只能是一个短期的效应而非长期的手段,用急于求成的跃进方式来解决中国任何问题的教训在我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在政治领域来说,相对于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问题,受到社会历史变革的影响,其经济地位是比较低下的。由于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农民在其革命过程中的角色是比较重要的。在经济层面上,我们可以得知,其现代农业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对其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借鉴,这有利于其农业的稳定发展,从而促进其工业社会的现代化运作模式的健全。其农业的建设发展模式也体现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生产组织安排环节上。就发展的观念而言,基于生产阶段的技术工具的投入,今天的农民已自觉不自觉地由传统的生产者转变为经营者了,这种单纯的生产过程的实际“外包”,如播种、收割等生产环节,要求农民需要更多地关注“供”和“销”这两个经营环节,对农产品的销售和农产品的选择考量着农民的智慧和胆识;就经营管理体制来说,如何将传统农业时期零散的“一队土豆”的生产要素形成一种合力,与社会市场进行有机对接。

2.2在农业经济的转型研究过程中,要认识到相关的问题,就是城市化经济建设问题和城镇化建设问题,这是目前的经济建设的几种运作模式。一般来说,前者的城市化建设层次面设计的问题是比较多的,比如其空间规模、经济运作形势、内在运作结构的变化,都影响其城市化的稳定建设发展。一般来说,其城镇化的运作环节和工业化的运作形势未必协调,这需要针对现实问题,展开具体分析。现代化层面。农业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农村将越来越以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而具备长久开发和利用的前景,这是农业经济转型的重要前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固然有4亿人口的城镇市场,其更大的目标则是发现了9亿人口的农村市场的潜在价值。国际游资和热钱在农产品这种资源性产品上的某些作为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这其中的价值,这也是当代农业经济转型的一个重要背景。

3地区现代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

3.1为了更好的进行地区农业经济转型趋势的分析,我们有必要展开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的探究,从而实现农业经济体系的健全,保证现代农业的稳定运行。随着时代的进步,一系列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被提出,这些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方向,都是围绕着农民的生活水平、农业经济水平等展开的,为了更好的进行城乡发展程度的评估,展开地区农业经济转型趋势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深化农村的农业改革,进行现代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究。

农业运作模式篇10

电子商务为企业或个人利用网络来提高经营绩效、扩展商机,改善企业间或企业内部的商业流程,是直接对企业或个人提供服务的交易方式。协同商务包括企业内部资源整合,企业与供货商、客户、配销商等有关商务上任何形式的协同。运用宽频、无线网路等通讯技术,开发因特网信息交换平台,强化集团网络成员连接机制,配合集团成员需求,建立网络成员互动模式,提供集团成员简便的信息作业环境及意见交换管道,建立农业信息搜集、分析机制,进而整合建构农业产销信息体系,提供实时有效地产销信息。规划建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及农业生产技术、人才、产销信息等数据库,提供农业决策的完整信息,加速农业信息扩散,拓展信息科技在农业产销上的运用…。通过电子商务体系,结合商流、物流、金流、信息流,拓展高附加价值的农产品销售路径,进行各环节的监控,推动生产、加工、物流等农业策略联盟,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建立持久的农产品供销合作体系。通过策略联盟组织以及相关业者开拓国产农产品及加工品外销,并协助排除出口障碍,化被动防御为主动出击,以创造农业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协助农业产销团体或组织确立核心竞争能力与知识。

1农业产销模式分析

农业传统运销通路模式范围包括:上游之产地生产者及贩运商、中游之批发商及零批商、下游之零售商及消费者。其过程为产地生产者直接将产品供应给批发市场进行拍卖或通过贩运商、农民团体共同运销的方式送至果菜批发市场;进口商通过贸易商将进口蔬果送至果菜批发市场进行拍卖或直接运货给农产运销公司来供应其下经营的超市。农业产销组织依据发展历程组织模式可归类成3种型式,分别说明如下:

1)集中式。通常较不具规模,组织与部门功能较没有严格区分,功能组织各方面亦较不健全,所有部门集中于某一区域。

2)分布式。组织功能有明显的区分,组织部门可能为因策略或市场需求分散在不同的区域,可能在甲地接受客户订单,由乙地的生产部门生产加工后直接出货,或由丙地仓库发货中心直接出货。

3)虚拟式。由于近年来市场竞争国际化,产品种类复杂化以及顾客需求的多变化,再加上网络科技进步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型态,组织中各成员不一定属于同一企业,其组织结构为分布式的。它可能为应市场变化的需要,随时变更组织间合作的关系,因此组织中成员的关系是暂时性的,组织中各成员各自贡献其最专业的部分,以争取最大的竞争优势。

农产运销电子化组织模式建构方面,从个别组织内部的各项营运管理作业流程与资料之电子化与因特网化,到以因特网为工具组成农业产销组织体系各单位之间,进行组织间水平与垂直互动整合。从传统商务发展到电子商务的过程中,农产品运销电子化市场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产业电子化观念宣导与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农业电子商务之业务涵盖范围、农产品总体分类编码及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标准化、农产品分级包装标准化与建立产品品牌的商品化、电子商务软硬件基础设施的网络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交换与交易互动模式的组织化、整合既有信息系统的因特网化与实施导人、维护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与救济保险等法制环境、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数据的管理与使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本效益分析与推广发展计划。农产运销电子化主要目标是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创造无地域限制与24h交易机会,强化顾客及交易信息精准管理,提升决策品质,并以此提高运销效率,创造企业新形象。未来的发展将是在既有农业自动化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经营管理与营运操作系统的相关信息,以因特网进行信息传递,进一步将信息以网络与外界交换沟通,达到买卖交易讯息实时化与正确化,扩大交易接触面与范围。

2快速商务模式建构

农业生产结构较特殊,生产规模小且分散,对市场信息极为需要。市场信息的品质也十分重要;高品质的市场信息拥有正确、详实、迅速、及时等特性。销售商的进货或供应商的出货决策制定欲想风险低、获利稳定,必须仰赖高品质的市场行情信息。管理运销的失调,常造成农业与食品业的供需不平衡。为了使市场的信息更透明,让业者可以做出正确采购与销售的决策,运用快速电子商务将整个产业的供应链整合起来,变得非常重要。从决策与竞争的角度来看,基本市场信息应被充分利用,以更进一步提高决策品质,从而更强化竞争地位。在农产运销过程,需要处理两种主要资料:一是实体性的数据即农产品本身;二是逻辑性的数据即农产品要输入计算机与交易过程的资料。电子化后数据可透过数字设备来辅助记录,运用无线网络直接传输,让信息运用发挥最大功效,然而市场信息的超值利用,需有一适当架构加以规范,才能有效达成。快速商务模式建构如图1所示。模式建构设计上结合了因特网与快速网络,无线应用协议(wap)被定位为无线资讯传输与因特网的集合,设计上与现有的网路相容。利用wapGateway来转换因特网的信息至快速网络上应用,透过无线网络传输wmL至使用者的掌上型设备上。

一般在固定地点的使用者可用个人计算机透过浏览器使用,网站后端运用交易、农民、消费者、农产品、存货数据库提销、品牌、拍卖、议价、调配等信息,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使用。农业导人快速商务模式,在整个过程中可以缩短通过传统贸易商与贩运商之间的通路,通过快速电子商务集市的交易、仓储与配送中心来进行整个交易与配送的过程,取代传统的批发市场、供销中心与超级市场。在电子市集运作模式中,联合采购、集体议价是一个重要概念。.因此电子市集的形成与运作,可以归纳出一些发展模式,使住户需求与供货商之间的关系紧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