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十篇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十篇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1:16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1

1(略)

国内在环境信息科学的一些主要论题包括环境信息系统、环境遥感、环境模型、环境可视化、环境信息处理等方面都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境信息化发展迅速,特别是从上至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环境信息系统的建设极大地推动了这一工作的进展,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则已成为实现环境信息化的主要途径。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领域的应用,正在从初期的信息管理、环境专题制图发展到Gls与环境模型集成陈9]、35技术集成的多媒体环境系统、基于Gls的环境污染扩散模拟t‘’,‘“1、基于GiS的环境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等。遥感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一些主要领域包括大气污染遥感、水环境遥感、固体废弃物遥感监测、城市热岛效应与热环境监测、植被遥感、景观格局遥感监测、海洋环境监测等。环境建模与模拟一直是环境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各种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统计模型在环境信息科学中得到大量应用,另一方面,基于环境过程机理的计算机模拟模型、元胞自动机(Ca)模型、智能体(agent)模型等也在环境领域受到重视。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是从海量数据库中挖掘和提取对决策分析有用的、先前未知的隐含模式和规则的过程,笔者在1999年即面向环境信息化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试图将二者结合,提出“环境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并进行了初步研究。可视化是表达和传输环境信息有效的形式,通过三维可视化、三维模拟实现环境现象、过程的真实感表达,能够更加逼真地传输环境信息。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应用中受到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卿]。“虚拟地理环境”是虚拟现实技术支持下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平台,依托这一平台,能够进行环境科学与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实践、模拟决策等活动。针对环境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的趋势,聂庆华提出了“数字环境”的概念,数字环境是环境信息化的过程和结果,是三维显示的数字虚拟环境,包括环境信息数字化、环境信息传输网络化、环境分析模型化和环境空间决策的智能化、环境过程和管理可视化。尽管国内目前在环境信息科学各个分支方向的研究非常活跃,但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的认识和探讨。本文在分析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基于环境信息流和信息分析处理构建了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并以煤矿区环境监测治理与管理为例,全面分析了环境信息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应用,以期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

2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其在煤矿区的应用

2.1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尽管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提出已有近20年的时间,但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来看,对于环境信息科学的概念、学科体系还缺乏明显的定义。已有的一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计划中界定的范畴也不尽相同。因此,从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视角出发,首先需要对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进行界定。HuangGH等川提出的环境信息科学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见图l,这是当前引用较多的环境信息科学体系结构。由图1可见,环境信息科学是多学科集成的领域。传感器综合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尺度地面采样技术成为可能,处理不同特征、尺度和复杂性问题的模型综合成为新的挑战,包括不同模拟、优化、评价模型以及相关信息技术与平台的合并,不同技术输人与输出之间的联接,社会经济因子的量化,以及大尺度集成模型的解算策略。在此基础上,HuangGH等「‘〕提出基于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图略)USGS的研究报告’)中,将环境信息科学定义为:环境信息科学是为加强对不同复杂程度的环境现象的理解,并提出新的认识的,集成物理、生物学、计算机和信息科学的多学科方法的研发、试验和应用的学科。不同定义都强调环境信息科学的多学科交叉、以信息技术为支持、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特点。Huang等川的观点显然更强调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GpS技术为基础的空间信息技术与环境科学和工程的交叉,而USGS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现代计算技术、人工智能等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特别是USGS在其未来环境信息科学发展规划中重点强调了计算智能等技的应用。基于以上观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结合我们的研究实践与认识,以环境信息流和环境信息处理分析为主线,可以构建环境信息科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技术方法(图略)。环境信息科学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面向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需求的多学科理论交叉,技术支持在于面向环境信息流的多技术手段集成,最终通过不同学科领域方法模型的综合,实现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个阶段、各个过程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理论交叉与多技术手段集成的角度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

2.2环境信息科学在煤矿区综合应用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环境信息科学并不是一门独立存在的新兴学科,而是诸多学科的交叉和集成。不同学科在研究过程中,特别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资源环境规划与城乡管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等领域都从不同的角度开展着与环境信息科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是促进环境信息科学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换言之,以前进行的研究工作往往是从环境信息科学的开展的相关论题研究,其重点还在于不同学科方向,但已经构成了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基础层。为了促进环境信息科学的研究,需要改变从外部到内部的“包围型”研究模式,努力推进从核心到的“拓展型”发展模式,即从环境信息流出发,组织和集成相关学科的研究,特别是在不同学科交叉链接的关键论题上开展深入研究,以便形成适应环境信息科学体系与研究需求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应用技术系统。煤矿区作为1种以资源开采为驱动力发展起来的特殊地理区域,由于煤炭资源开采(以下仅涉及地下开采矿区)破坏上覆岩层原始应力状态,导致地下水流失、地面塌陷,进而引发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矿山排研形成的研石山压占大量土地,堆积物导致严重大气污染和土壤损害,甚至引发各种地质灾害。因此,煤炭区是1种典型的由于矿山开采导致的景观破坏、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复杂区域,煤矿区的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复杂性。目前,对于煤矿区生态环境主要的研究视角包括:(l)从煤矿开采损害角度出发研究开采沉陷与地表变形预计、监测与治理;(2)从煤矿区土地资源管理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响应;(3)从煤矿区地质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区地质环境评价与地质灾害预防,(4)从煤矿区水资源环境角度出发研究矿井水害、水污染与水资源调控;(5)从景观格局生态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景观格局;(6)从地理环境演变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地理环境演变与模拟;(7)从遥感与GiS应用角度出发研究矿区资源环境遥感与信息系统;(8)从大气污染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大气污染评价与控制;(9)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经济评价;(10)从管理学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研究煤矿区环境规划、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决策;等等。对以上不同视角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多主题、多要素的时空环境信息是其中的关键,任何视角的研究都需要充分的信息和数据的支持、需要环境信息和背景信息的集成、需要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分析工具的支持、需要环境知识和其它领域知识的交叉和集成。因此,从环境信息科学的角度出发,可以集成现有的研究工作,充分应用相关学科已有研究成果,通过成果整合与集成,在推进环境信息科学研究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实现整合的关键在于不同研究视角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链接边界选择、信息传输反馈、系统相互作用。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综合研究与应用体系框架(图略)。按照该研究框架,煤矿区环境信息科学的重点在于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主要包括:(l)基于采矿环境影响机理的模型建立、参数获取;(2)各种环境模型的建立、参数提取与模型验证(面向环境系统分析的环境评价、污染扩散、环境演变模型和面向环境管理决策的规划模型、优化配置、动态演变模型以及环境保护治理与生态重建方案设计);(3)面向环境监测的遥感信息源选择与图像处理、环境信息提取与分析,以及组织、集成与管理多种环境相关信息的数据库设计与建立;(4)环境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下的模型解算与解释、分析结果可视化与应用;(5)集成信息、模型、数据库、系统、知识的环境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构建。(6)资源一环境一人类一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流与信息应用。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2

【关键词】环境监理;地理信息系统;作用;应用优势

1.地理信息系统简介

地理信息系统(GiS),也被称之为“地学信息系统”,实现了直观视图同地理位置等信息的有机结合,是非常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综合了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internet技术、GpS技术、遥感技术、CaD技术、计算机科学、几何学和地理学等的现代化技术。通过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技术实现地理图形及相关属性数据的采集、显示、编辑、分析、储存、转换和显示。并根据环境监理工作的需要,把这些图文信息直观的反映给监理工作人员,以作为分析和决策的依据。

2.地理信息系统对于环境监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环境因素、地理因素愈发成为影响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以公路建设为例,工程会导致环境污染、生态变化、水土流失和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将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环境监理对于工程项目的文明施工,并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环境监理工作需要涉及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工程经济学、计算机网络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应用起来较为复杂。而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机的将上述的方法和理论结合到一起,更加直观的为监理工作人员提供分析和决策的依据。因为地理信息系统有着较为突出的空间分析能力,能够提供地理变量的多元分析,空间特征的影像分析、网络分析和几何分析,数字地形的模拟分析等诸多功能。通过这些功能可以为环境监理工作提供科学和直观的工具,能够帮助监理工作人员从科学的、宏观的视角来认识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便于作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1)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公路选线设计的作用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提供的功能,通过图形叠置法,能够较为全面的考虑到公路周边环境的敏感性,从而在设计时就规避相关环境敏感点,实现方案的优选,从而起到项目设计阶段的环境监理作用。可以说,随着GiS的应用和推广,地理信息系统将在项目设计和规划过程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能够起到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集成场地和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比如土地利用状况、点面源污染、大气质量和地表低下水质等。所以,GiS尤其适合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辅助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环境信息数据库的构建,从而能够利用图形性关系、拓扑关系和地理坐标位置来定义和管理项目自然和环境方面的数据。举例来说,我国315国道依吞布拉克-且末段就通过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环境风险评价体系的构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图件的解读得到了环境因子的具体影响范围。

(3)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环境监测的作用

在工程项目环境监理工作中,基于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环境信息数据的实时分析、处理、显示、采集和储存,从而为项目提供必要的环境监测支撑。举例来说,我国广东省构建了东深流域环境管理体系,在开展环境监理工作中,通过该系统能够实时处理和储存东深流域的环境监测信息,使得环境监理工作人员能够直观的获得东深流域的污染物来源、污染源分布和环境现状。并且能够基于数字地图来查询监测历史数据及相关统计数据,开展辅助决策(污染状况的预测和容量计算)、空间分析(缓冲区的分析和查询),为广东东深流域的环境监理提供了合理有效的环境监测工具,并提供了科学的决策和管理手段。

(4)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环境监理工作中的环境管理环节

所谓环境管理,指的是通过教育、行政、技术、法律和经济等方面的手段,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同环境的高度协调,在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超过环境的允许限值,也就是要达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的环境管理环节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将便于解决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诸多环境问题。地理信息系统能够提供环境模型的空间分析、检验和模拟,加之其通过表格或者图形等方式直观的显示结果,能够极大的增强环境模型的应用效率。

对于环境管理环节来说,其核心目标是控制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重大污染源,可以清晰的反映污染源的排放量、污染种类和地理位置等相关信息,同时还能够综合管理和分析重大污染源的相关污染要素,从而实现基于不同层面来对污染源进行处理和显示。另外,还能够基于SQL语言来开展查询统计工作,获得环境监理所必需的相关信息。

(5)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的地质灾害信息管理作用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强大的图像功能和空间分析功能,以地下水、自然降水、地质情况、地物和地形的变化情况等工程属性数据和空间图形数据作为分析和计算的基础。通过地质灾害(主要包括塌陷、崩塌、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机理和类型,获得地质灾害因子的发生几率和影响程度,并按照项目的施工区域直观的表示地质灾害的风险级别,为施工企业和监理单位提供关于地质灾害的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和长期预报,提高环境监理的工作水平,为预防和整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的数据基础,最大限度的降低项目施工对区域周边的环境影响。

3.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地理信息系统由于有着强大的图像功能和空间分析能力,在环境监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的应用优势主要如下:

(1)使得环境监理的工作范围得到了极大拓展

对于环境监理工作来说,地理信息系统所提供的相关功能是其他软件所无法替代的。特别是随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功能的完善,增强了网络分析功能、空间分析功能和三维表现能力,使得地理信息系统在环境监理工作中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2)极大的提升了环境监理的工作效率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数据信息的可视化,以便更加形象和直观的表达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的环境状况和环境质量,从而选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环境评价和环境管理的决策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极大的降低了环境监理的手工工作量,提升了环境监理的工作水平。

(3)提高了环境监理的工作质量

地理信息系统有机的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现代地理理论和环境学科的知识,有着较为突出的属性和空间分析能力,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动态、快速和定量的体现环境信息数据,极大的提高了环境监理的工作质量。

4.结束语

地理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地图和环境信息数据的高度关联,为环境监理工作提供快捷和方便的方法,提高了环境监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环境监理工作中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是大势所趋,必将促进和推动我国的环境监理工作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段坤.GiS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及其在web中的实现[J].云南环境科学,2006(S1).

[2]多佳,李琴.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6(04).

[3]王鹏,李静静,董坤.浅谈GiS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J].甘肃冶金,2007(03).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3

关键词:遥感实验室建设本科思考实践

中图分类号:G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9(c)-0133-04

ReflectionandpracticeonConstructingtheLaboratory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ofRemoteSensing

ZHoUJiLiShihuaZHanGXu

(School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CenterforinformationGeoscience,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ChengduSichuan,611731,China)

abstract:Laboratoryisanextremelyimportantplatform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ofremotesensing.Becauseofthecharacteristicsofremotesensing,boththeoriesteachingandapplicationsarerequiredbyalaboratoryforundergraduateeducationofremotesensing.Byselectingthelaboratoryforenvironmentalremotesensingasacase,thispaperdescribestheprinciplesforconstructingthislaboratoryandthedetaileddesignedexperiments.Furthermore,resultsforthislaboratoryarepresentedfromfouraspects,includingtheteachingofundergraduatecourses,innovativetrainingforundergraduatestudents,worksonthebachelortheses,andthenewlydesignedexperimentsbyteachers.withthesharedreflectionsandpracticesonthislaboratory,lessonscanbelearnedbyotheruniversities.

Keywords:Remotesensing;Laboratoryconstruction;Undergraduateeducation;teflection;practice

b感技术是空间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各国都把发展遥感技术作为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的国家战略。随着卫星及其应用产业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以及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国家重大专项的持续推进和新的应用领域不断兴起,遥感信息产业未来将保持高速增长[1]。目前,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资源探测、环境、国土、农林业和水利等众多行业,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遥感实验是获取实测数据、强化方法应用、实践遥感理论、发展遥感技术的重要基础手段,对于大学本科期间相关遥感课程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遥感本科实验室主要面向地理信息科学、遥感科学与技术、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及相关本科专业的遥感基础理论实践和遥感应用分析等的专业人才培养。该类实验室强调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开展遥感图像判读、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等,增强学生对遥感知识的专业理论实践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为测绘、国土、资源、环境、农林业、水利、减灾及气象气候等行业提供高技术专业人才[2-5]。该文以电子科技大学面向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教学建设的环境遥感本科实验室为例,介绍对该实验室建设的思考和实践成效,以期为国内相关高校的遥感本科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1建设背景

电子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于2012年1月成立。学院成立初期有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按环境信息技术方向培养)两个本科专业,2015年新增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满足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等专业的教学,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学院于2013年启动“环境遥感实验室”“地理空间信息工程实验室”和“环境工程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工作。其中,环境遥感实验室主要依托于学院在遥感方向的专业人才队伍。

2建设思路与规划

2.1建设目标与总体思路

环境遥感实验室定位为学院遥感本科教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心和实现培养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实用型专业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实验室建设目标为较为先进的环境遥感教学实验平台、配置较为齐全的实验仪器,满足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实验,直接支撑本科课程《空间信息导论》《遥感原理》《资源环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综合实验》等的开展,使得学生在环境遥感实验室开设的实验项目中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同时,实验室还将服务于本科毕业设计和创新训练项目,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实践动手能力。除该学院的相关专业外,实验室还将为本校电子工程、通信和航空航天等空间信息应用专业提供环境遥感实验平台。

根据学校本科实验室建设的总体规划,环境遥感实验室主要分2013年3―12月、2013年9―12月两期建设。综合考虑遥感类课程教学的需要、学校的电子通信学科背景和特色以及学校的经费投入,实验室第一期建设的指导方针为“涵盖基础理论、涉及重点领域、满足信息处理”,第二期建设的指导方针为“补充基础理论、增加重点领域、支撑信息处理”。其中,本科阶段遥感类课程涉及的主要基础理论知识点是地物反射、发射辐射理论,应用领域知识点则包括遥感在植被、土壤、大气、水环境等的应用,遥感信息处理知识点包括影像显示、预处理、增强和分类等。图1为环境遥感实验室的总体建设思路。

2.2实验设计

环境遥感实验室建设之前,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的本科教学中,与遥感紧密相关的课程实验仅有“土地利用遥感调查”。该实验依托于《遥感原理》,共10学时。为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本实验室第一期建设中,共设计了6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1:遥感图像处理与专题信息提取。主要内容:遥感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遥感图像判读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方法等。共28学时。依托于《数字图像处理》和《空间信息导论》。

实验2:地物反射光谱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典型地物的光谱测量方法及其反射光谱特征分析。共8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

实验3:地物辐射参数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典型地物红外辐射特征测量方法、相关热辐射仪器的定标方法等。共8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

实验4:植被参数遥感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植被参数野外测量、植被参数的遥感建模及分析方法等。共8学时。依托于《遥感原理》和《资源环境遥感》。

实验5:土壤环境参数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土壤环境参数的采集与分析方法、土壤含水量的测定方法、土壤各层真实温度的采集方法等。共6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

实验6:大气环境参数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近地面大气环境参数、气象因子观测方法。共6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

第二期建设中,共设计了两个实验,分别如下。

实验1:水环境参数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水质采集测量方法、水质参数遥感建模及分析方法等。共16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和环境工程专业相关课程。

实验2:地球物理参数采集与处理。主要内容:地表主要地球物理参数的采集与分析方法,包括反照率等。共12学时。依托于《遥感综合实验》。

2.3仪器设备购置

根据环境遥感实验室建设中设计的8个教学实验,规划购置的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含专业软件)包括enVi/iDL软件(含扩展模块)1套、地物光谱仪2套、植物冠层分析仪1套、叶绿素仪3套、激光测距测高仪3套、电子天平3套、在线固定式测温仪3套、黑体辐射源1台、手持式测温仪4套、烘箱1台、土壤水分监测仪3套、气象辐射站1套、多参数水质监测仪1套、土壤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2套、植物冠层分析仪1套、台式计算机10台等。学校共投入经费约128万元。

3实践成效

3.1本科教学

环境遥感实验室遵循“边建设、边使用;边实践、边总结”的思路,于2013年秋季学期即投入本科教学。至2013年12月,环境遥感实验室第一期、第二期建设基本完成,并顺利通过学校组织的验收。利用已购置仪器,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和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依托《遥感综合实验》课程,开设了32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参与学生分别为28人、21人,实验内容涵盖了上述大部分实验项目。2013―2014学年夏季学期依托《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开设了相关实验,参与学生数为50人。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依托《资源环境遥感》课程,开设了10个学时的实验课程,参与学生为24人。图2为《遥感综合实验》课程学生室外实验照片。

3.2本科创新训练与毕业设计

除支撑课堂教学外,本科实验室的其他重要职责还包括支撑本科创新训练、毕业设计等。截至2016年,该实验室已支撑了多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如“基于aSteR数据的成都平原土壤水分反演”“基于moDiSeVi-ts特征空间的土壤水分反演”“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西南地区干旱时空特征分析”“建筑表面温度的日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校园水环境水质测量及其光谱特征分析”“土壤湿度对土壤剖面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影响分析”等。还支持了本科生的本科创新训练项目“基于moDiS数据的中国西南干旱时空特征分析”“我国多云雾地区地表温度时间序列构建与应用”“针对amSR-e地表温度的验证与评价研究”“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园林植被立体实测建模”“校园水体颗粒污染监测研究”等的开展。通过参与上述工作,学生得到了充分锻炼,一方面增强了对遥感的兴趣;另一方面促进了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

3.3教师新实验项目开发

在学校“新实验建设专项”的支持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教师也依托于本实验室,不断设计与开发新实验项目,如“植被叶面积指数测量及遥感反演”“基于matlab的RS图像处理方法设计”“地物反射、辐射测量与遥感波段匹配实验”“基于三维激光扫描的空间地物建模”“典型地物热红外图像采集与处理实验”“典型地物方向反射/发射特征观测与分析实验”等。所开发的新实验项目,也陆续应用到本科课程教学中,并实现对实验室原有实验项目的更新升级。

3.4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建设

为保证实验室的有序运行,该实验室由专人管理,并相继形成了《环境遥感实验室设备目录》《环境遥感实验室管理制度》《环境遥感实验室仪器管理制度》《环境遥感实验室仪器借用登记表》等规章制度和文档材料,做到仪器设备的有序、规范化管理。从3年的运行效果来看,实验室仪器使用率合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目录、仪器介绍、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和仪器借用都有严格规范管理和相应记录文档,未出现仪器设备事故。

4结语

环境遥感实验室自2013年开始建设,同年底初步建成,至今已运行三年,较好地支撑了《空间信息导论》《遥感原理》《资源环境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和《遥感综合实验》等课程的教学以及本科生的本科毕业设计、创新训练等,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此外,部分设备还支撑了研究生的教学和教师的科研工作。环境遥感实验室作为学院遥感本科教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心,成为我校培养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环境工程等专业人才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撑。下一阶段将根据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科背景,开展实验室在“遥感+信息”融合方面的探索,并支撑《遥感原理》等融合课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曼倩.中国遥感发展四十年,如何在下一路口抢占先机[J].卫星应用,2016(9):33-36.

[2]陈文波.非遥感专业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4):117-120.

[3]曾永年,谭柳霞,王慧敏.我国高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分析[J].测绘科学,2016,41(5):168-172.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4

[关键词]3S技术;土木工程;GiS;RS;应用

1“3S”意义及本质

3s技术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主要空间信息调查管理技术集成系统。它是遥感(RemoteSensing,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GpS)技术的英文缩写的简称。RS技术主要是通过遥感平台获取地表各类地物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及其空间相互关系等信息;GpS技术主要用于获取地表地物的空间位置信息及其动态变化轨迹;GiS技术是指在计算机硬件支持下,对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信息输入、存贮、查询、运算、分析、表达的技术系统,它可以用于地理信息的系统动态描述,通过时空构模,分析地理系统的发展变化和演化过程,从而为咨询、规划和决策提供服务。

可以看出,3S技术是在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基础上,多学科高度集成的系统技术,是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它具有强大的空间信息获取、存贮与分析模拟功能,可以应用于与地理空间有关的很多领域。从大范围的全球变化、区域可持续发展,到局部区域的城市交通、公共设施规划及建筑工程选址,地产策划等方面,3s技术正深刻地影响着,甚至改变着这些领域的研究方法及工程技术体系。

2.3S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总称,包括房屋建筑工程、道路修筑工程、桥梁、隧道工程、机场工程、地下工程、给排水工程、港口工程、水利工程等。一般土木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五个阶段,即:勘察规划阶段、环境影响评价阶段、项目施工阶段、项目监理验收阶段和用后服务阶段。在整个项目运营实施过程中,为了使各阶段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加强土木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

由于许多土木工程都是依托地表修建的,具有一定的空间地理位置、空间分布形状、空间特征属性以及空间相关性等空间信息,对于这些空间信息的处理长期以来主要以来地面人工测量、调查与绘制图形来完成的。3s技术的强大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可为土木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改善传统土木工程在空间信息处理方面的技术瓶颈,提高土木工程的高新技术水平。

2.1 3s技术在土木工程勘察与规划中的应用:近年来,以法国Spot5、美国QuickBird和iKonoS等高空问分辨率的陆地观测卫星遥感技术,空间分辨率可以达到0.20~2.50m,制图精度可以达到1:200~2000;基于GpS的遥感探测,可以获得具有三维地理信息的遥感图像数据,并输出三维数字高程模型(Dem)和各种实用图件,大大简化了传统地形测量的过程,是地理制图技术的一个飞跃。应用GiS三维地形模型叠加遥感图像的技术,可以生成真实的地形模型,在地形复杂山区的土木工程勘察与规划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RS技术的大范围空间地理信息采集能力可以迅速查明土木工程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概况及控制线路方案的主要不良地质类型与分布。集成高空间分辨率的RS对地观测技术、高精度的数字高程模型(Dem)、GpS空间定位技术、区域地质、工勘资料等多源空间数据,形成的高精度三维可视化土木工程勘察与规划模型,可以为复杂山区土木工程的勘察与规划提供快捷的技术工作平台。3S空间信息集成技术可有效地指导土木工程勘察工作,为物探、钻探、原位综合勘探布置提供依据;为高精度、大比例的工程地质调查提供了可靠技术平台,实现了线路规划、工程地质调查、环境影响综合分析和评价等土木工程环节技术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复杂土木工程勘察与规划效率和质量,可以满足近年来土木工程勘察任务繁重、周期短、标准高,尤其是山区土木工程具有比较方案多、长大隧道多、缺乏地质资料等环境下的多种野外勘察与规划技术需求。

2.2 3S技术在土木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日益扩大,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传统地面数据采集调查手段投入高、周期长、效率低、涉及范围小,已无法满足大型土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对数据的要求,急需建立相应尺度范围内的土木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技术体系。随着遥感技术的大尺度空间数据采集技术的日益完善,其在大型土木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作用也日益重要。从遥感数据中获取的有用信息,可以为大型土木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从宏观到微观的各种快速、全面的资料支持。

在国外,很多国家都已经将遥感技术应用到了土木工程建设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估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从1980年开始至1993年,埃塞俄比亚研究人员利用航摄照片和卫星图像对一条高速公路沿线的环境变化做了长期监视和分析,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分析,得到了生态环境时空演化的过程与发展趋势。美国联邦地调局研究人员利用遥感影像,通过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分布信息的提取,研究了科罗拉多州废弃矿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在国内,我国政府也开展了多个大型项目的遥感监测。许多学者也通过遥感影像对比分析研究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为掌握环境变化趋势、进行环境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很多学者以不同工程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大量工作。

遥感技术以其快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观测等优势条件,在大型土木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基础。但由于受天气限制比较严重等原因,遥感在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中应用的作用,还远远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如光学遥感受天气的制约比较严重,在天气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有时候甚至无法成像。相信随着对地观测小卫星星座的日益增多、科学的工程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日益完善及其国际合作的加强,遥感将在大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中发挥更加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

2.3 3S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GiS为土木施工项目管理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开发平台。通过二次开发,可以把RS技术采集的土木工程施工进程空间图形图象信息、GpS采集的土木工程施工进展空间定位信息、土木工程属性信息融合~起,为复杂的土木工程施工建立一个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它为施工设计与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为决策分析提供迅速的信息支持,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和需求。基于3s技

术的土木工程施工导流三维动态可视化数字模型,可以实现了模型的动态显示、交互操作、空间分析以及施工导流全过程可视化仿真等功能,从而为土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宏观决策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可视化分析手段。目前,虽然3S在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和工程施工的可视化信息管理中得到应用,但是还处在研究的初步实验阶段,应用的程度有限。随着3S技术的不断提高完善,其在隧洞开挖断面的自动绘制与量算,确定弃碴场的位置与范围等更深领域的应用会不断展开。

2.4 3S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监测与监理中的应用:为保证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进度及投资,减少开发建设的风险,土木工程监理与监测制度是土木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土木工程监理单位作为专业的技术管理部门,对项目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参与项目的招标、评标、技术方案的审核、过程检查,协助解决项目执行中出现的技术和管理问题,代表业主方全面检查和验收提交的成果资料。

随着3s技术精度和功能的不断提高和完善,其在土木工程监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GpS定位仪的定位精度相当高,特别是采用了差分定位技术,建立了适当的精度控制网络后,GpS定位仪的定位精度完全满足土木工程监理中多种定位测量的需要。差分GpS精度高、采集数据量大、速度快与GiS结合使用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优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卫星通讯技术的发展,利用GpS实时快速定位能力,通过遥感技术支持的计算机通讯系统,实现GpS和GiS的联合工作,可获得各种土木工程精确的实时图形。在GiS支持下,可以将这些监测的实时图形与土木工程规划、设计图形进行空间叠加,空间相关统计分析,实现土木工程的空间自动监理。另外,GpS技术的快速定位为RS技术数据实时、快速地输入GiS提供了可能,RS技术可以迅速地将采集的土木工程空间信息输入GiS分析处理系统,进行实时动态地分析地表某个土木工程空间形状与规划、设计方案的差异。

3.发展与展望

众所周知,我国目前正处于基础建设高速发展时期,大规模的基础建设使土木工程整体推进面临着多种技术瓶颈。3S作为一门新型技术集成系统,以其管理空间信息的独特优越性,已经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方案勘察与规划、大型土木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不良地质调查以及土木工程地质调绘成图的应用,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3S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不但加快了工作速度,而且提高了质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国内外虽然已开展了3s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开发和研究应用工作,但是应当指出,由于许多技术人员对3S技术了解的不够全面,大部分人员只能用到制图功能,把3s尤其是Gis和CaD等同起来,没有发挥3S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有潜力。

3S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土木工程勘测设计与管理提供了全新高效的方法,尤其在大型土木工程的宏观规划、路线调查及大型隧道、桥位工程的方案论证等方面。3S技术可以全面掌握土木工程规划区的环境地貌与地质构造要素,提高决策水平和设计质量,对优化方案节约投资起到关键作用。随着3S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普及,应用3S与3D(三维)环境模拟技术优化设计方案,通过3S,3D与常规勘察设计技术的紧密结合,可进一步提高土木工程建设的快速优化,提高人类利用、改造、美化环境的水平,对促进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德仁.论RS、GiS与GpS集成的定义、理论与关键技术[J].遥感学报.1997,1(1);64-68

[2]陈述彭、鲁学军、周成虎,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14

[3]陈学全、谢 毅,3s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的高新技术[J].安徽地质,1997,7(1):52-54

[4]陈学军.土木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6

[5]胡广洋.GpS技术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中的运用[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9(3):54-57

[6]吴冲龙、汪新庚.地质矿产点源信息系统设计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7]赵文武、东野光亮、张银辉.“3s”技术集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32(2);117-123

[8]袁艳斌、姜 晖、汪新庆等.三峡坝区工程地质信息系统集成开发研究[J].地球科学,1999,24(5):28-30

[9]汪 邵.3s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凉山大学学报,2002,4(1):124-126

[10]李振山.铁路建设工程质量监督[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

[11]马荣华、黄杏元、蒲英霞.数字地球时代“3s”集成的发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1,20(1):89-96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5

关键词学科服务嵌入式馆员嵌入式学科服务泛在服务虚拟嵌入组织嵌入物理嵌入

分类号G252

ReviewoftheLibraryembeddedSubjectServiceatHomeandabroad

XiaYan

abstractthispaperpointsoutthatunderthenewinformationenvironment,ithasbecomethetransformingorientationofthelibrarysubjectservicetoembedusers’entityspace,virtualspaceandlibraryinnerspace,aimingatprovidingcomprehensiveknowledgeserviceforusers’teaching,learningandscientificresearchactivitiesandtrainingusers’abilityoflearning,researchandinnovation.

KeywordsSubjectservice.embeddedlibrarian.embeddedsubjectservice.Ubiquitosservice.Virtualembeddedness.organizationalembeddedness.physicalembeddedness.

0引言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指图书馆员面向学科应用和知识创新环境,主动融入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馆内空间,嵌入教学、学习和科研过程,通过跨系统、跨平台、跨学科信息资源的组织、整合、集成与揭示,采用各种途径和技术手段,构建满足用户学习和研究需求的学科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深入的知识信息服务,在此过程中培养用户的信息素养,提高用户的学习、研究和创新能力。

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图书馆应对网络信息环境特别是泛在知识环境的产物。泛在知识环境是美国国家自然基金会(nSF)于2003年首先提出,认为图书馆特别是数字图书馆应为用户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信息服务。在泛在知识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必须建立面向用户的开放架构,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动态地、无缝地、交互地嵌入到用户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所有空间,实现图书馆服务与用户空间和过程的有机融合,为用户提供一种到身边、到桌面的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泛在服务。

嵌入式服务理念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1956年p.B.Knapp的论述。他在论述中指出:图书馆用户教育不应该单独由图书馆员提供,而应该与院系教师一起,将用户教育融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去[1]。2004年,Kearley和phillips在研究美国怀俄明州大学图书馆员嵌入在线课程中扮演的角色时,首次提出“嵌入式馆员”概念。田纳西州立大学在其嵌入式服务实践中将嵌入式馆员定义为“在线课程中的助教、联合指导者或联合设计者”[2]。2007年,美国嵌入式服务研究专家Shumaker从共同定位、合作关系、共同管理及共同资助等维度对图书馆嵌入式服务进行了分析,并归纳了嵌入式服务的三种类型,即物理嵌入、组织嵌入和虚拟嵌入[3]。

1实体空间的嵌入式服务

嵌入实体空间是指图书馆的服务融入用户物理环境,图书馆馆员走进院系和学科团队,嵌入教学、学习和科研过程,满足用户在不同物理环境下的信息需求。

1.1嵌入教学环境

嵌入教学环境是指图书馆学科服务直接融入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科馆员通过与教师的密切合作,协助教师一起完成课程、作业、实习等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甚至评价工作,帮助学生掌握课程专业知识,提高文献查找、获取、组织、评价和利用能力,培养学生自学和科研创新能力。嵌入式教学服务的主要形式是将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把信息检索技能、信息意识、利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嵌入教学环境进行协同教学的课程馆员,在国外也比较普遍。课程馆员负责收集课程教材、教辅材料,为教师提供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指导,帮助建设课程网站、网页及交流平台等[4]。

2006年,康奈尔大学图书馆仅主馆嵌入式教学课程就达179门之多,图书馆积极与院系合作,促进图书馆馆员与教师合作授课,一般由图书馆馆员主讲一门课程中的一两节课,讲授学科信息检索技能,介绍图书馆的学科资源和服务[5]。哈佛商学院图书馆馆员与教师一起研究课程选题、课程设计、课程规划、课程进程及所需课件材料,为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课辅材料、作业素材、课前案例更新等[6]7。

国内也有不少高校开展了嵌入式教学服务。重庆工学院图书馆将信息素养教育与汽车学院“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相结合。嵌入式馆员与专业教师合作,制定信息素养课程教学大纲,收集大学生实习主题的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课程学习前后有关信息素养能力的测试和分析,并据此为改进学科教学和信息素养教学提供建议。这种嵌入式教学促使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中,除获得机械工程的专业知识外,还能够利用信息素养相关概念和技能完成学科实习报告并解决课堂中的学习问题,使图书馆的教学功能在学科课程的学习中得到有效发挥[7]。沈阳师范大学图书馆自2007年起开展嵌入式教学服务。在各专业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据授课教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推荐、文献检索、资料搜集等方面的教学[8]。

1.2嵌入学习环境

嵌入学习环境是指学科馆员走进院系,参与课程教学,通过图书馆学科资源导航与学科化服务,与学生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提高学习效率。嵌入式学习服务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及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跟踪学科发展动态,开展专业知识信息服务和各种教学辅助活动。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图书馆馆员穿插介绍图书馆及专业数据库、网络资源、软件、工具书等的使用方法;按照学习进度向学生及时推送各种参考文献和辅导材料,指导学生进行资料阅读,并随时随地回答学生有关专业学习咨询,提高学生阅读思考和理解专业知识的能力。

2007年,美国annepotterwilson音乐图书馆的manus嵌入到范德堡大学布莱尔音乐学院的“音乐文献概览”课中,除了帮助学生使用该馆的音乐文献在线目录、基本的音乐参考文献,学习如何正确引用音乐文献,还围绕两次课业论文的题目布置信息素养作业,全程参与课程,推进图书馆各种资源与服务与学生学习的融合,取得了非常令人满意的效果[9]。

2007年,美国维克森林大学的馆员SusanSmith和LynnSutton成功嵌入社会学系学生的一个专题学习活动。这两名馆员陪同师生就美国南方的社会阶层化问题,进行了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活动。Susan和Lynn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每天的课业提供研究支持,帮助建立与维护课程的wiki及blog页面,在Flickr网站上建立课程照片页面并及时上传照片,更新维护在线互动课程网站,设计及落实学生的社会服务实习计划等[10]。这种图书馆馆员与课程相结合的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模式,被证明能明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有关学习专题,十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

厦门大学的学科馆员为学生特别是研究生的学习提供嵌入式学习支持服务。服务方式主要有:为各学科建立学科服务网页,提供详细的学科导航;引导研究生制订合适的课题研究检索策略,推荐检索思路和检索平台;指导学生使用文献管理软件、统计分析软件等信息工具;利用学科网络导航平台,编制各种专题目录,提供最新期刊信息并及时推送;为研究生论文开题及后续研究提供文献检索服务等[11]84。

1.3嵌入科研环境

嵌入科研环境是指学科馆员参与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领域,成为科研团队的一员,甚至成为研究课题组成员,在研究项目的选题、申报、研究、成果评价和成果转化的科研全过程,提供学术研究信息和知识增值服务。文献资料的收集及学科情报分析研究对于科研课题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嵌入式馆员及时提供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进展、学术动态等信息,撰写专题调研报告、学科研究热点报告,并对国内外研究同行的研究实力、研究成果、未来研究趋势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可极大地节约科研人员的时间成本,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研究效能。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welch医学图书馆学科信息专员曾嵌入到该校医学院一个合作研究项目中,与科研人员共同调查全美内分泌和代谢异常的患病率和发病率。信息专员与该项目科研团队合作完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文献综述并形成一个可检索的数据库。同时,信息专员还帮助研究人员检索科学数据和灰色文献,查找各种类型的科研资助来源,为科研人员的研究论文提供最好的meSH虚词或关键词。对于一些实验室,信息专员甚至帮助寻找某些试剂和药品制造商、分销商,进行专利检索,或为提供期刊选择[12]。加拿大昆士兰大学图书馆专门设置了研究支持服务板块,提供检索技能检测、馆员互动、参考文献管理、研究数据管理、科研产出与影响力研究等。

厦门大学图书馆要求学科馆员除了提供一般的专业信息咨询和检索服务外,还要嵌入师生科研过程,根据科研流程不同阶段的信息需求,提供科研立项科技查新、推荐和指导用户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及统计分析软件等信息工具、国内外相关科研进展及趋势分析、学术动态信息分析、国内外期刊投稿指导等信息增值服务,还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和团队提供学科建设、科研绩效和科研评价及其国内外竞争对象的研发实力、研发成果、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与评价的专题调研报告[11]84。对于已经具备了相当专业能力的学科馆员,鼓励他们直接参与科研过程,成为课题组成员。

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信息服务团队根据项目研究和科研人员的特点,嵌入“废油再生关键技术研究”项目,提供信息素养培训、文献建库及专利地图等信息服务,取得积极的成效。以专利地图服务为例,嵌入式馆员在协同科研人员进行领域内专利信息全面检索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专利信息分析系统等进行专利分析,撰写了专利研究报告《废油再生领域专利地图及关键技术动向分析》,其中基于专利文献之间引用关系对核心专利的挖掘获得了科研人员的高度评价[13]。

2虚拟空间的嵌入式服务

嵌入虚拟空间是指图书馆服务进入用户虚拟环境中,如用户的电脑桌面、浏览器、移动设备、常用软件及搜索引擎、主流网站等。虚拟空间的嵌入式服务能弥补实体空间的不足,真正实现图书馆泛在服务的无处不在和无时不在。虚拟空间的学科服务主要包括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在线学习、计算机网络和移动通讯环境等。

2.1嵌入在线学习环境

虚拟学习环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和多媒体工具而建立的新型远程教育网络教学支撑平台,包括学科教学、互动交流、用户管理及各种学习支持工具。代表性的虚拟学习环境有Blackboard、webCt、moodle等。在这些虚拟学习平台中,嵌入式馆员与指导教师合作,为学生提供在线课程和项目研究的信息资源指导,并在课程论坛、图书馆讨论区、网络会议工具等虚拟空间,将相关的图书馆资源、检索技巧和学习指南或视频等信息加以,并与学生交流互动,在通过远程教学信息服务的交互中获得双赢。

美国罗德岛大学图书馆,在webCt平台上,通过邮件推送或课程论坛发帖,提供检索策略或与课程进度相配合的资源,回答学生的提问,提出关于数据库选择及获取其他信息资源的建议。学生为研究性论文选题时,及时提示学生相关学科百科全书和目录的使用方法。学生需要更新、更专业的信息时,馆员则提供如何评估期刊论文的指导。

德托纳比奇学院是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成人社区大学,该校BaS项目中的商务写作课主要通过远程在线教学,图书馆馆员在Desire2Learn课程管理系统中建立了“虚拟办公室”,在2007年秋学期进行了为期八周的嵌入式馆员试验,取得良好成效。在美国费蒙特州社区学院,图书馆员嵌入到在线课程中,在教授授课之前或授课中间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研究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图书馆资源和服务。

国内重庆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图书馆建立的社交网站,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图书馆建立的网上信息共享空间也属于虚拟学习环境的嵌入式服务[14]。

2.2嵌入计算机网络环境

嵌入计算机网络环境的服务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嵌入常用软件和网站甚至搜索引擎中。通过快捷菜单方式融入用户常用软件和网站,并通过数据挖掘工具智能化地获取用户所需资源和服务。中科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开发的“e划通”将各种学科资源和服务集成到用户桌面,使用户不用访问图书馆网站即能获取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美国有88.8%的图书馆使用了Facebook,46.8%的用户选择使用了twitter[6]8。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将馆藏资源融入谷歌和百度。(2)嵌入学科Blog。利用博客打造学术虚拟社区,嵌入资源推介、学科导航、学术交流等服务,实现交流、评论、互动和反馈等功能。目前,国内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已开展此项服务。(3)嵌入图书网站中。利用mashup技术,将图书馆自制信息扩展脚本混搭至出版商、图书零售商或读书网站上,如卓越网、豆瓣网、GoogleScholar、amazon等,吸引图书馆之外的读者重回图书馆。如厦门大学图书馆为豆瓣网制作扩展脚本,将其融入Firefox浏览器的扩展Greasemonkey中,实现馆藏书目信息嵌入豆瓣网[15]。(4)嵌入式工具条。通过诸如UmL、LibX、Conduit等开源软件将图书馆工具条嵌入网页浏览器、教学课件、office软件中,实现书目搜索、图书馆链接、数字资源导航、信息通报、在线咨询以及个人工具等功能。国外已有超过100家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制作了浏览器工具,这些工具条指向图书目录和常用全文数据库[16]。我国的国家科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东师大、浙江大学等研究型图书馆已开发使用自制的嵌入式工具条。(5)嵌入式im。嵌入式im是一种基于web提供即时交流服务的widget,适合作为新一代的实时参考咨询工具嵌入到图书馆网页中使用。迈阿密大学图书馆将meebowidget嵌入图书馆网页及eBSCo等利用率较高的数据库,使得参考咨询总量增长了50%[17]。

2.3嵌入移动通讯环境

移动通讯环境的嵌入式服务是指将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嵌入手机、ipad、pDa、阅读器等移动设备中,通过掌上操控即可实现新书推介、参考咨询、书籍查询和阅览等功能。3G、4G通讯技术和设备的日益成熟,打造了更为理想的学科服务平台,为嵌入式学科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通过更为先进的智能设备,可嵌入移动博客、播客、数据库、移动学科交流平台等,引领Lib2.0服务功能从桌面向掌上过渡,实现学习和研究的高度随身性和实时性。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同济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中山图书馆等已开展基于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掌上图书馆”特色服务。

3馆内空间的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本质是图书馆服务与学科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既可发生在馆外空间,也可以发生在馆内空间。因此图书馆在实体和虚拟空间上的嵌入是一种双向嵌入,也就是并非总是图书馆员走进院系、融入用户进行嵌入式服务,图书馆也可利用自有空间提供自嵌入学科服务,或反向接受图书馆外其他组织机构的嵌入服务。

3.1自嵌入式服务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图书馆兴起馆内空间的重新调整,建设了一大批“信息共享空间”“学习共享空间”“研究共享空间”等。这些集成多种资源、实现一站式服务的新型学习空间,其重要功能就是顺应了学科化服务趋势,为用户提供学习交流、研究创新、协作互动的理想环境。iC提供多种实体空间如多媒体教室、协作学习室、训练指导室、写作实验室、研究讨论室等,以及虚拟空间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学习社区、群件工具、e-learning系统等。在这些实体或虚拟空间里,图书馆馆员可方便地融入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情境学习过程,既提供普通的信息咨询、检索服务,也能提供深层次的、以解决用户实际具体问题为最终目标而提供交互式、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知识增值服务。

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首创第二代信息共享空间(iC2)创新服务理念,以馆内资源和空间调整和学科服务为主线开展工作,营建支持主题学术创新和交流的环境,提倡与读者的互动交流,支持协同研究,启迪思维,提升信息素养能力。2009年10月,开展第三期“融入学科团队,助推教学科研”学科服务活动。通过学科馆员、资源体系、空间布局、服务基地、服务对象、知识环境、虚拟空间等各要素与“学科”融合,为学校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提供全方位的立体支撑,逐渐形成全馆协同服务的“泛学科化服务体系”[18]。厦门大学图书馆馆内空间的嵌入主要采取建设人文社科实验室、学术研讨室等方式,营造集自主学习、协作研究、学术沙龙、讲座交流为一体的现代复合式多元化空间。

3.2反向嵌入式服务

图书馆也接受其它单位嵌入图书馆空间中的服务。美国匹兹堡大学的计算机服务与系统发展部在图书馆总馆设立了一个计算机实验室,提供上网、软件、打印等服务。匹兹堡大学的写作中心也在图书馆总馆设立了服务点,定期开展写作辅导服务[19]。密西根州大学将写作帮助中心、大学技术服务支持中心、数字学习支持中心的物理空间融合到Kresge图书馆中[20]。图书馆与用户单位以及其他部门的相互渗透,建立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密切联系。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和相互促进,推动图书馆更深入地嵌入用户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4结语

嵌入式学科服务以“融入一线、嵌入过程”为图书馆新的服务理念,其发展方兴未艾。作为应对信息环境变化学科服务推出的新策略和新方向,其赋予了学科服务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找寻到新的着力点和生长空间。由于受传统观念、馆员素质、组织结构、协同文化等因素的制约,嵌入式学科服务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不可避免的阻力和困难。今后特别要强化用户信息行为、合作对话平台机制、协同配合团队建设、服务营销推广策略等方面的分析研究,既要借鉴国外嵌入式学科服务新的理念和先进经验,又要从我国具体的图书馆制度与文化出发,才能使学科馆员真正走进用户,建立互信,协同合作,实现服务的无缝对接,使嵌入式学科服务在教学科研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KnapppB.asuggestedprogramofcollegeinstructionintheuseofthelibrary[J].theLibraryQuarterly,1956,26(3):224-231.

[2]周晓杰,刘海昕,张春杨.我国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述评[J].图书馆学研究,2012(12):19-26.

[3]董丽梅.大学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评述[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2-5.

[4]朱强.变化中的服务与管理:美国大学图书馆访问印象[J].图书情报研究,2011(4):1-8

[5]范爱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学科馆员工作模式及其启示[J].图书馆杂志,2008(2):63-66.

[6]陈朋.国外嵌入式图书馆服务的研究进展[J].图书情报工作,2013(2):5-10.

[7]徐晓琳.谈我校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互换性及测量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1):50-53.

[8]司莉,邢文明.我国高校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的策略选择[J].图书情报知识,2012(4):46-52.

[9]胡陈华.北美大学图书馆嵌入式馆员的实践及启示[J].

图书馆学研究,2013(2):94-97.

[10]林燕.嵌入式馆员:图书馆用户服务新理念[J].图书馆学研究,2010(1):71-74.

[11]陈全松.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厦门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2(4):83-87.

[12]王宝成.嵌入式学科信息服务:welch医学图书馆范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3):32-35.

[13]冯君.面向科学研究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信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J].图书馆建设,2013(2):43-46.

[14]任妮等.军队院校图书馆“嵌入式馆员”服务需求分析与模式机制设计[J].现代情报,2013(3):123-128.

[15]陈廉芳,许春漫.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创新服务模式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8):4-7.

[16]陈建文.嵌入式图书馆服务:图书馆工具条[J].图书馆学研究,2009(11):61-63.

[17]龚亦农.嵌入式im:实时参考咨询的新选择:以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应用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10(增刊1):146-149.

[18]赵俊娜.信息共享空间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研究[J].情报探索,2014(1):119-121.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6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的作用与意义,具体包括:

以虚拟地理环境为基础,可建立虚拟地理实验室,为研究和解决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开发、环境保育、大型工程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提供一个集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为一体的、以人为核心的、人机交融的地理“研讨厅”,由此促进实验地理学的研究,推动地理科学的发展;虚拟地理环境,把现实地理环境中的地理(遥感)信息环境、以及现代网络信息世界(赛博空间)作为客观实在进行研究,从而突破了“虚拟地理环境”作为信息技术系统的狭义理解,为“虚拟地理学”的发展建立了基础;以虚拟地理环境为基础,开展遥感、遥测实验方法研究,发展遥感信息科学/遥感科学;虚拟地理环境,是以人为核心的、面向大众与网络社会的三维虚拟环境,可用于虚拟地理野外实习、地理远程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地理游戏与娱乐等;由此,并可推动“大众地理学”以及“地理美学”的发展;虚拟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的数字信息工程(数字地域、数字城市、数字流域)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基础。

虚拟地理环境的具体研究,是结合科学计算可视化、信息可视化、遥感信息模型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城市、地质、煤矿、水文、海洋、林业等领域,开展地学可视化与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在案例和原型系统的基础上,对虚拟地理环境、地理遥感信息科学和地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原创性的探索研究。

虚拟地理环境研究方向的子方向包括:

研究方向一:虚拟地理环境系统

(1)投入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该方向研究投入式虚拟现实用于地理景观模拟,地学数据分析,地学模型计算与模拟等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三维数据模型,实时三维图形显示和实时交互,地学模型计算算法与可视表达的融合,面向大众和面向地学专家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虚拟环境空间认知,群体决策等。该虚拟环境可用于数字城市、虚拟旅游、地学模型计算模拟等研究和应用领域。

(2)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该方向研究基于网络的分布式虚拟地理环境系统的建立方法和应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分布式三维数据模型,大数据量虚拟世界的网上实时显示和浏览,分布式多用户的共享空间和实时互操作,地学模型远程计算与地学试验,地学智能体,元胞自动机,应用程序服务器开发等。该系统可用于建设虚拟社区,支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参与式规划、管理和决策,建设虚拟教育实习基地等。

(3)移动虚拟地理环境系统具体研究内容包括:移动式GiS、GpS和虚拟现实技术的集成和融合,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合成理论,支持地理学野外工作与实验的方法特征等。

研究方向二:地学可视化与地学知识发现该方向结合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图形/图象/地图表达和图形思维用于地学知识发现的理论和方法。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地学可视化与地学图解,地学计算,(集聚)知识表达,数据挖掘方法,多样化图形表达,面向地学问题求解的人机交互界面,多感知投入式问题求解方法,分布式群体合作研究方法,地图视觉认知,地理空间认知等。

研究方向三:虚拟地理环境与虚拟地理学该方向以网络信息空间、虚拟现实以及数字地球发展为背景,研究信息社会/知识社会下虚拟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虚拟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以及虚拟地理环境和现实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和作用特征。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7

***

学生在学校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环境是客观存在的统一体。地理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也同样受教学环境的影响。教学环境可以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试图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地理学、信息科学、社会学等科学的研究成果,从地理教学信息源和地理教学信息在课堂教学中的流通方式等方面,研究地理教学中信息环境的建立及对地理教学过程的影响。这在地理教学乃至中学教学论研究中还是崭新的课题,本文尝试对这项研究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涉及的基本概念做一初步探讨。

一、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意义

(一)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概念

学生在学校学习时,总是处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这种环境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如果从所指范围的大小看,教学环境有以下划分:

社会环境——社会教育环境可以被认为是学生学习所处的大的社会背景。学校环境——学校教育环境是处于社会教育环境中的次一层学习环境。课堂(教室)环境——课堂教育环境是空间范围更小的学习环境。

从因素分类来看,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人们注意较多的教学环境。而对地理教学来说,另一种同属因素分类的教学环境也很重要,这就是教学信息环境。

教学信息环境可以被看作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信息、教学活动信息来源、传递和加工状况与条件的总和。与心理环境有类似的地方,教学信息环境也是无法触摸的环境,但却要依附某些实体,如课本、教学设备等而存在。

所谓教学信息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学科内容(不是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即知识信息。其二,指反映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状态的教学活动信息。因此,教学信息环境是以学生学习过程和活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环境的一种。

地理课堂教学环境则是指地理学习时所独有的教学信息环境。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研究和建立尤为重要。这一点将在下面详细讨论。

(二)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意义

1.从地理教学特点看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意义

地理教学中的信息以社会信息为主,可分为三大部分:基础信息、隐含信息和信息。基础信息是指经过教材编写者、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等教学材料的编制者以及地理教师事先加工好的地理知识。就我国中学地理教学来说,这部分知识以国家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基础,根据各地区或各学校情况加以适当扩充构成。在理想状态下,即学生并没有事先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对这部分地理事物由不知到知的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课本别是初中地理课本中的一些知识,学生早已通过其他渠道获得,那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这部分知识已不具有信息的意义。基础信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区域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如关于地球陆地各种地形和自然带分布的信息,世界主要地区和国家的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信息。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时并不直接将地理信息传送到学生那里,而是提供适量的地理数据(文字、图像、数字等),将教学需要的信息隐含在这些数据中,这类教学信息就是隐含信息。地理数据相对学生来说是未加工的,在教师指导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例如,教师提供某一国家若干年人口发展的实际统计数据,要求学生从中得出该国人口发展特点和趋势。这里人口发展特点和趋势是教学最终要获得的信息,而那些统计数据则是有待加工的原始数据。再如,要求学生评价某一地区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教师需要提供该地区各阶段土地和水资源利用的具体数据,供学生分析、评价、提取信息。

信息是指学生通过非正规教学获得的地理信息。例如,通过在家里看电视、报纸、课外读物,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如果信息正好与基础信息重合,基础信息就转变成信息。

在地理教学中,各种信息的运用并不是可有可无。我们可以从地理研究的两大特征分析这个问题。地理学的第一个特征是区域性。这是因为地球表层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自然事物和人文事物分布的不均一性。区域地理研究一直是地理学的重要和基本的内容,也是初中地理教学的主要内容。传统的区域地理工作方法是一个地区资料的搜集、堆砌和描述。地理学的发展使区域地理学正在摆脱陈旧的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用比较、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区域地理规律的综合研究。不论是古老的区域地理还是它发展的新方向,其研究都离不开对一个地区的大量信息的获取。学生在学校对地理知识的认识过程也是如此。例如,要认识我国南方和北方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不同,可以列出下表。如果需要,再引导学生深入探讨为什么存在这种不同。

我国北方与南方比较(部分)

(附图{图})

地理学的第二个特征是综合性。地理学研究的目的是揭示地球表层各要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因而从整体上认识地理事物。因此,综合分析各组成要素从而揭示客观规律是地理学研究的优势。这些因素涉及范围很广,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有空间因素,也有时间因素。在自然方面,要考虑岩石、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因素。在人文方面,要考虑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例如,研究某地气候状况,就要从该区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下垫面状况,以及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结论。此外,“由于地理学研究中所使用的时空概念与其他学科不同(在地理学研究中时空不具有可逆性),因此,地理学研究很难像数学那样抽象,很难像物理学、化学或生物学那样进行一定条件下的实验,而必须通过对一个个具有独特特征的区域进行综合考察和研究之后,才能去洞察和透视整个地域的空间结构,才有可能获取到某些一般性规律”。[1]同样,反映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许多内容很难通过一种实验就能获得结论,必须让学生一个区域一个区域、一类一类事物去综合分析,才能使学生认识世界这个整体并掌握地理的学习方法。这个过程的基础同样是占有较多的地理信息或地理数据。

从地理教学的发展看,地理教学信息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首先,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关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会日益增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比起自然地理部分,这些内容的教学所需信息量会大大增加。此外,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应改变只是拿一些原则泛泛而谈的作法。

其次,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学各科在这方面都负有自己的使命。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获取、整理、运用信息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大隐含信息和信息的运用,促使学生多从地理数据中获取有用信息是一种较好途径。

第三,学生获取的地理信息所占比重逐渐增大,这是和大众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有直接关系。最近的一个关于北京市部分中学地理教学中电教手段应用现状的调查表明,就地理教学来说,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渠道已相当广泛。在问到学生除地理课外,还通过什么渠道了解地理知识时,有51.3%的学生回答是电视新闻;70.1%的学生回答是专栏节目;51.3%的学生回答是报刊杂志;43%的学生回答是朋友长辈口中;44.6%的学生回答是博物馆、展览馆等。可见,学生地理信息的获得,实际上已构成学生地理学习信息环境的一部分。

2.尝试教学环境研究的新领域

随着社会发展和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也从以灌输知识为主向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别是能力培养转变。如前所述,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已不只是教师的讲述和课本的描述。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影响、改变着中学地理课堂教学。这种影响还会日益扩大。学生地理学习信息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堂上地理知识的学习。例如,由于学生获取的课外知识丰富,而使本来应该是未知的东西变成已知,从而使讲课听上去乏味。相反,由于辅助知识的增加,也可能使某些教学中的难点变得容易,或对课上内容产生深入探索的愿望等等。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的一大基本原则。但在传统教学体系下,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注意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而对学生课外知识来源的变化缺乏注意和研究。

二、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研究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构成

课堂教学环境从理论上说,都应该是人为形成的环境。人们在布置教室时,都是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需要和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教学信息环境就更是一种受人为干预很强的环境。这是对教学信息环境的第一点认识。研究任何一种特定的环境构成,都有一个范围界定。教学的物理环境主要是研究课堂的物理层面,它的形状、大小、光线、色彩、温度、声响、气味、室内物品放置等。由此类推,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内涵将进一步缩小,它只研究学校地理课堂教学与信息获取、传递、运用有关的环境构成。这种研究还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研究现实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信息环境的构成状况和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第二步,研究怎样改进或创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以适应未来社会对地理教学的要求。后一步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重点。应该指出,虽然课堂教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说在进行着教学信息的传递,但不一定都具有教学信息环境。

从构成的具体要素看,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包括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两部分。信息技术又可以从两方面研究,一方面是它的软件构成。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很快,选择什么样的技术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值得很好研究。另一方面是这些信息技术所依附的实体,也就是硬件部分。从教学角度看,研究硬件本身不是我们的任务。我们只是根据需要做出恰当的选择。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中的信息源、信息传播通道和信息加工处理器。从广义上讲,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信息源和信息加工处理方式还应包括地理课本、常规地理图表、其它地理教学手段,甚至包括地理教师。除了地理教师外,上述其它媒体都可以归到信息技术中加以研究。信息技术毕竟只是手段。学生需要从地理教学中获取的是这些技术手段所传递、加工处理的内容,即地理教学信息内容。对信息内容的研究实际是个间接过程。我们直接研究的是教学信息的另一种载体——地理教学数据。这个研究也有两个相互关联的范围限定。一是在内容上,我们把它限定在地理教学范围之内。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地理教学所需,而是其中的与地理有关的信息;也不是去研究如何吸收全部地理信息,而是与教学有关的地理信息。地理教学信息一词,除了与地理相关外,还与教学有关,即一些教学指导信息、教学方法信息等也属研究范围。第二个限定是物理空间上的限定,即是在地理课堂内使用的教学信息。既然有上述两种限定,地理教学信息内容必定是有选择、有组织、对学生学习地理有导向性的知识。为了使构成的地理教学环境能够达到预定的效果,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组织地理教学信息。因此,对这种标准的研究也是地理教学环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对学生地理学习的影响

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对学生学习行为和全面发展的影响,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中心部分,也是研究的目的所在。

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学习成绩方面,对学生心理和能力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地理广度和深度的变化。在学习深度和广度符合社会发展和地理科学发展需要,也符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前提下,研究地理教学环境的构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2.学生获取、加工、运用信息能力的变化。研究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改变对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能力变化的影响。

3.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相应价值观的变化。研究在某种特定的教学信息环境下,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对学校以外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无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等。

4.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变化。研究在某种教学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对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在比较理想的地理教学环境下,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可能会发生哪些有益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三)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控制和评价研究

教学信息环境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关系是相互的。信息环境可以影响学生,学生活动反过来也会影响信息环境。当学生对信息环境的影响产生反馈时,就需要有人对信息环境进行调控和评价。一般来说,可以由地理教师和地理教育研究人员共同对教学信息环境进行调控和评价,使之更加适合地理教学的需要。但对哪些内容进行调控,怎样调控以及如何评价地理教学信息环境,需要认真加以研究。

三、开展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可能性

如前所述,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对中学地理教学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对这种教学信息环境的研究能否顺利开展,外部条件是否提供了可能性。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讨论这种可能性。

(一)理论和研究方法基础

除了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哲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理论研究成果的强有力支持外,与之更为密切的教学环境研究和地理科学发展,也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提供了基础。特别是教学环境测评手段——一批测量工具的形成,使我们可以尽快地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地理科学的发展则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形成提供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内容、观念和方法。因为地理学新发展向中学地理教学的渗透和影响,使我们有可能利用这些新发展研究和创立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并改进学生的地理学习行为。

(二)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前提。正如没有迅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体,学生就不可能获得大量外围信息;没有相应的技术手段,就不可能建立一定的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因为地理教学中只有课本、简单的地图册及教师的讲述,是构不成所谓信息环境的。因此,从某个角度看,技术手段在这个研究中将起决定作用。

从现在科学技术的状况来看,以计算机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经迅速发展。其中可以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所用的大致有三方面: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三部分实际上是一个问题——数据处理和传播的不同方面。

数据库技术:所谓数据库,是指一种存放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数据的“仓库”。前面已提到,数据不只是指数字,还包括字符,即文字、图形和声音。数据处理则包括了数字处理、文字处理、图形处理和声音处理。计算机数据库的出现,使传统地理教学数据的存储和调用方式的改进成为可能。在非计算机状态下,地理教学数据是分散在各种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等)和非专业化的录像、电影片中,或是以文摘和报刊索引的形式出现。这样的数据源对于平时教学任务繁重的中学教师来说,使用并不方便。查找、摘抄一个地理数据、一条信息往往要花费很长时间,也不易保存和管理。特别是在这样的信息条件下,有计划地、系统地训练学生搜集、处理、应用地理信息的能力,从时间和学生负担上都不是很现实的。使用计算机数据库则方便得多。计算机数据库中的每一条数据都是独立的,这一点与文摘相同,但查找和调用上却非常迅速。例如,使用“北京市1949年-1993年公路交通发展资料”软件,可以在一分钟内查到1994年至1993年期间的任何一年或任一规定年限内有关北京市的公路长度,公共汽车、出租车、自行车数目,地下铁路发展等方面的任何一条数据(在软件数据范围之内)。教师还可对数据库中的任何一条数据进行修改、删除、添加等操作。如果联网,获取的数据会更广泛。因此,计算机数据库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建立的技术基础。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也是用来处理和显示各种数据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现在已有多媒体数据库出现。它的优势在于对图像和声音的处理和显示上。例如,上面提到的北京市交通教学数据库,因为没有使用多媒体数据库技术,脚本设计中的许多图像因处理上的困难没能使用。再如,在光盘上查找一个教学需要的画面,只需按键选择,显示灵活、迅速,免去使用录像带时的倒带之苦。目前,多媒体技术还在研究和发展之中,能够处理大量影视图像的技术价值昂贵,在学校教学中还难以实现。但是,一般处理文字、静止图像、声音的技术已可以在学校中试用。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硬件价格的迅速下降,它将最终走入学校课堂。

为了弥补多媒体技术目前发展的不足,可以引入常规教学条件下的多媒体概念,即由各种常规和电教手段构成的教学媒体群。例如在一堂地理课中将黑板、地球仪、挂图、投影仪、录像等教学手段按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其中,录像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影视画面的编辑和播放问题。只是使用方便、灵活程度和在网络中使用等问题,还有待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实验已成为可能。

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是快速大面积传播教学信息的技术。目前正在我国开始筹建的“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个由各种现代通信手段组成的信息交通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使网上的所有用户分享信息,改变传统的教室、校园、课堂教学等观念,建立崭新的教学体系。这也正是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目的之一。计算机网络在未来地理教学环境中将成为重要的信息源。

就目前我国中学教学条件来看,已有一批重点中学拥有了相当数量和质量的计算机。不仅建起了计算机教室,为每个教研室配备了计算机,还准备在每个教室安装计算机并联网。虽然这样的学校为数不是很多,且都分布在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具有这种设备条件学校的出现,为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创造了条件。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8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践探究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信息技术是指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感测、通信、计算机和智能以及控制等技术的整体。在现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和信息的产生、传播及应用为基础的知识经济占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呈现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追求以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的信息化教育为显著特征的教育形态。在信息时代,除了少数贫困地区以外,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教师大部分能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学生基本都能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习的效益,充分调动多种感官进行学习,提高效率。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下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

根据现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技术促进生物学科教学的实践探究有以下几种形式。

1.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投影机、电视机等构成,以呈现数字教育资源为主。我们是农村学校,初中部配备的就是多媒体机与投影仪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已经使用七八年,比较老旧,能够安装的系统基本到windowsXp,适合使用的office办公软件最高级别到office2010。让学校更换成新设备是不大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教师要研究的是原有旧设备应用多媒体教学环境优化课堂教学,利用教学模式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的学习方式,教师借助多媒体计算机向学生传授知识,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物学科教学。教师为优化教学,可以收集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制作出优秀的课件,并不断地优化课件,结合板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能利用多种感官分析器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

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由多媒体计算机、电视白板、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构成,在支持数字教育资源呈现的同时还能实现人机交互。我们学校高中部配备的就是多媒体计算机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交互多媒体教学环境,设备是新配置的,包括生物实验室配置的也是这种设备,当然生物实验室还多了显微投影仪,可以把装片、切片等投影到银幕上,成像清晰。高中生物知识的编排有两条主线:从现象到本质,从微观到宏观,重视知识的探究过程和对生命现象本质的认知。教材的特点:重视对科学发展史的介绍,突出反映了生物科学发展的新技术、新成就,知识描述更加准备完美,重视生物科学与生产、生活实践的联系、应用。根据高中生物学科的知识编排和教材特点,学校配备的这类信息技术教学环境是非常适合高中生物学科教学的,如多媒体计算机播放课件可以做到图片、视频、音频、动画相结合,突破信息传递的时间空间限制,使学生能直观地看到宏观世界、微观世界、远方或过去的事物,使信息通道得到了无限的延伸和扩展。

电视白板实现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机互动。电视白板是一种兼备了电子白板的全部功能的新式教学、会议、展览设备,具有教学互动性、书写灵活性,含有基本的教学资源库、画图、保存、视频等功能。直接实现笔迹书写、图形绘制、文字输入、文件调用、课件制作、删除复制、遮挡、放大缩小、视频播放回放、直接打印等多种演示功能。配置高清摄像头,可以实现远程视频网络会议、远程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与电脑进行信息通讯,将电子白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利用投影机将计算机上的内容投影到电子白板屏幕上,在专门的应用程序的支持下,可以构造一个大屏幕、交互式的协作会议或教学环境。利用特定的定位笔代替鼠标在白板上进行操作,可以运行任何应用程序,可以对文件进行编辑、注释、保存等在计算机上利用键盘及鼠标可以实现的任何操作。将交互式电子白板与计算机相连,此时的电子白板就相当于一个面积特别大的手写板,可以在上面任意书写、绘画并即时在计算机上显示,文件保存为图形文件。电视白板是一种新型的交互式课堂教学设备,它具备了音频高保真播放、高清影像播放、自由触摸书写、教学资源共享和自主制作等创新,正在作为新一代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

3.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在教室中有网络,学生用台式电脑、笔记本、paD都可以。我们传统的机房其实也是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主要适用于培训各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各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以求促进各学科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促进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这类教学环境适合学生收集生物学科学习素材,一般比较少应用。

4.移动学习环境

移动学习环境,通常情况下是有无线网络,学生手中的设备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这样他们的学习空间不仅是在教室内,还可扩展到教室外,是移动的。微课程就是适应时代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围绕某个教学知识点或技能点精细化设计,并配以相应的学习任务,支持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数字化课程包,它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可以应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可以把课件、微课、录课、教学设计、配套练习,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微信上或其他网络平台,让学生在教室外通过移动学习环境进行自主学习。

三、研究目标

在课堂上恰当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科教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和实施,课外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论文写作、教研水平、教案编写等能力,全面提高教学水平。让教师掌握信息技术辅助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树立资源共享理念、创新理念、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理念、发展观理念、人本理念等,探索信息化教学的新模式,增强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业务素养,明显提高学科教学的质量。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教学相辅相成的平台上,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构建一种网络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模式。创建一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会创新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探究、分析、构建信息的学习能力。研究如何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网上丰富而优质的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学科教学中学习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使信息技术的目的与手段相统一。

参考文献: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9

【关键词】军队后勤管理环境目标模式优化体系

一个相对完整的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实施过程包括确立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思想、明确优化目标、制定优化措施和优化体系四部分。其中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思想是整个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实施过程的基础,指导着制定优化目标、措施和体系,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目标是整个优化实施过程的核心内容,制定优化措施是实现优化目标的关键环节,而优化体系则是合理配置优化资源、推进优化进程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对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目标模式和体系问题进行探讨。

一、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目标模式

1、军队后勤组织环境健全化

健全的军队后勤管理组织环境体现了后勤管理的性质、原则、目标和宗旨,是有效进行军队后勤管理活动的根本保证,组织环境健全化包括法规制度完善化、后勤保障与管理的分合关系合理化、后勤管理体制扁平化。

(1)法规制度完善化。健全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能够有效规范和约束后勤管理人员的行为,在军队后勤管理方面出台的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还需要继续进一步完善。一要坚持体系化。在整合现有的、零星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重新修订和新建法律、法规相结合,逐步形成以后勤统领性、综合性法律、法规为主体、以有关后勤专业操作的相关规章和制度为补充,以多样化的考评监督机制相配套的多层次、多位阶、针对性强的法规体系。二要坚持规范化。军队后勤管理各级、各部门之间必须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相互制约的合作关系,除建立业务规章制度外,尤其要重视监督与协作机制,这是防范后勤管理各部门之间冲突的最有效方式,也是增强接合部韧性的最佳方法。三是适时化。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高新技术装备的不断出现,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日新月异,军事变革已经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深入的工作,现有的后勤管理法规制度必须适时更新、以紧随时代的发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2)后勤保障与管理的分合关系合理化。因分合关系不顺而产生的矛盾和冲突是严重影响后勤管理秩序的深层原因,而后勤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调整分合关系,理顺分合关系、克服分合矛盾产生的混乱无序现象是后勤内部工作环境优化的着力点。由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得传统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方法不能完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需要,后勤系统必须及时获得信息、全面准确地分析、系统有效地管理,因此,传统的管理方法必须与现代管理手段相结合,合理划分后勤保障与管理的分合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方法包括两方面:一是采用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代表的先进管理理论;二是采用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手段。现代管理理论和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应用,标志着后勤管理进入了崭新的时期。面对深化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必须将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技术引进后勤管理领域,并通过建立科学管理模型和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对策论证和科学地利用后勤人力、物力、财力,从而建立合理分合关系,克服条块分割产生的重复建设;克服局部利益分散性和军队整体利益调整不好而产生的利益矛盾冲突;克服后勤资源和保障力量配置重分轻合而产生的结构失衡;克服后勤装备保障过程中因分段管理而产生的寿命周期费用过高现象等等。

(3)后勤管理体制扁平化。结构决定功能,合理的结构体系可以促进组织整体功能的发挥,提升系统的整体功能。军队后勤管理体制结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管理质量和效益,制约着后勤保障力的增强。美军近些年来发动的几次局部战争,充分地显示了后勤体制结构灵活高效的功用。我军后勤要适应信息化战争的需要,按照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纵向上实施“管理流程再造”,减少管理层次,理顺管理关系;横向上打破部门单位的界限,深化联勤体制改革,进行部门整合,努力消肿。通过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三军一体、平战结合、军民兼容和规模适度、机构精干、指挥灵便的后勤体制结构,最终实现扁平化的后勤管理模式。

2、军队后勤工作环境信息化

在社会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军队后勤组织的管理模式正伴随着新军事变革经历深刻变化,其总体特征可以归纳为信息化环境中的后勤管理组织和基于知识与信息的管理体系的形成,即军队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军队后勤管理工作环境信息化,是指信息化涉及到后勤管理组织活动全过程,其充分的信息流通以及信息资源的综合作用,决定了以“信息”组织为中心的后勤管理流程的形成。这一涵义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基于现代后勤管理需求的全方位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知识化;基于知识与信息管理的新的后勤管理模式与机制的确立。工作环境信息化需要建立集成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后勤管理办公自动化、进行后勤管理流程再设计。

(1)集成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作业层系统、知识层系统、管理曾系统和战略层系统四大类,系统集成是指系统在不同的系统之间提供系统化的信息流。信息化中的后勤管理组织应该是一种全方位的管理,它需要各个方面的信息做支撑,因此必须实现基于信息整合的系统集成。系统集成首先是实现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整合;军队后勤管理组织应采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流的集成、重组和整体优化,以此突破部门、组织、地域、时间以及计算机本身的束缚,实现以军队后勤管理的战略目标和基层后勤管理的最终需求为中心的协作,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效率,为此必须实现后勤管理信息系统必须与后勤组织结构、价值链及管理模式的发展变化相适应。其次是构建军队后勤集成信息系统(CiS)总体结构。因特网在CiS中的应用以及与内联网的集成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通过因特网/内联网集成的CiS,在数据采集与信息输入、数据查询和数据分析上提供了面向军队后勤管理与保障的全方位应用体系(见图1)。集成信息系统应具备应用功能包括集成系统的对内、对外应用系统功能,由于集成系统与后勤管理组织其它信息系统进行了集成,其大量的数据来源于后勤管理组织内部的其他信息系统,因此在集成系统中可通过“数据采集”功能模块,实现对后勤管理组织内部数据信息的查询和获取,供集成系统的分析人员采用。也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功能模块,按一定的知识模型挖掘后勤管理组织内部对信息目标分析有价值的数据。是集信息系统应用功能结构图(见图2)。系统在完成原有的CiS系统的应用功能的同时,还需要通过调用各应用模块实现信息和信息处理的主要功能。主要通过web服务器提供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输入、查询、挖掘统计和产生分析报告,从而实现分布于整个后勤甚至全军的数据采集和输入,体现现代后勤全方位的信息体系对后勤管理与保障的敏捷反应,提高后勤管理组织决策正确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2)后勤管理办公自动化。指利用计算机来自动实现军队后勤管理信息收集、分析、决策和,提高后勤管理智能化决策水平,从而提高后勤管理效率。办公自动化首先需要生成自动管理信息系统,其次要提高可视化监控水平,实现信息的自动收集,再次要实现智能决策和信息自动,确保后勤管理连续、不间断,提高后勤管理与保障的及时性。

(3)后勤管理流程再设计。利用信息系统将标准的后勤管理方式和过程作进一步的精简和改进,消除“瓶颈”现象,使自动化的效率更高的过程。为了降低后勤管理成本,提高后勤管理质量,扩大信息系统技术的效用,必须在系统化信息处理基础上进行后勤管理流程再设计,或者重新定义后勤管理过程和重新规划后勤管理体制。

3、军队后勤生活环境标准化

(1)营区规划合理。营区规划要按照部队集体活动特点,依据营区功能区分合理、功能齐全、利于管理的要求进行全面建设,减少人流、车流在营区范围内产生的交叉干扰,为营区管理和建立良好的工作、生活秩序创造条件,要搞好营房、道路、水电暖管线、训练场地、文化设施及其他辅助设施的整体规划,并按照建设规划的要求,实施分批分期配套建设提高后勤保障设备设施的整体功能和保障效益。

(2)住用设施建设配套。住用设施建设要实现使用方便、设施配套的目的。统筹住用设施建设资源,搞好住房、运动、洗涤和晾晒场所建设,根据地区差异适当配备降暑、防寒设备,干旱地区要着重加强用水设施建设。

(3)自然生态环境达标。营区绿化和美化要同步实施,为官兵创造清新、美观、朴实的生活环境,节约营区土地资源,做好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工作,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重点加强营区自然环境保护,防止大气和水污染,减少噪声影响,确保营区空气和饮用水达标,将噪声对官兵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

4、军队后勤文化环境人本化

文化环境人本化是指文化建设始终以提高后勤官兵的素质和健全人格为中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实施有效的帮助和引导,挖掘后勤官兵的潜能、促进其身心和谐,最终体现文化的人文关怀。文化环境人本化包括完善的文化水平和完整的道德伦理规范两方面的内容。

(1)完善的文化水平。文化水平是后勤官兵胜任本职工作的必要前提,信息化时代后勤管理必须运用信息知识提高管理效率,而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则无法实现后勤管理目标,重视安全则是人文关怀的有力体现,因此文化水平的完善指后勤官兵能够掌握一般所需的信息技能、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熟悉安全知识。

(2)完整的道德伦理规范。道德伦理规范能够加强对后勤人员的导向和凝聚作用,改变后勤人员以自我为中心的理想追求和个人价值体系,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官兵产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凝聚成巨大的内部向心力,促进后勤管理的和谐,是深挖潜能促管理的重要基础。完整的道德伦理规范包括正确价值观、崇高的职业道德、牢固的职能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舆论导向五个方面的内容。

二、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体系

1、设立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组织机构

组织机构是后勤管理组织进行环境优化的依托和组织保证,是环境优化决策、扫描、沟通和控制的前提条件,其要求是关系通顺、结构合理、指挥灵便、决策及时、协调得力,环境优化组织机构的设置形式和规模应根据后勤管理组织的层次和管理任务相应确定,可分为常设性后勤环境优化机构、人员代替部门模式和职能代替部门形式。由于总后勤部管理范围大,环境优化的任务繁重,而环境优化涉及政策与技术的诸多方面,是一项全局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配合,共同决策,因此在总后勤部应设立由副职领导牵头的常设性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机构,作为全军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指挥与协调机构,该机构必须担负起领导和咨询作用,统一技术标准、制定各阶段的环境优化目标,定期召集有关专家就目前军队后勤管理环境做出评估并提出优化措施和步骤。军区联勤部处于总后勤部的领导之下,优化措施和技术标准相对固定,其管辖范围和环境优化任务量相对较小,因此为适应后勤改革精兵、高效原则,在不扩大后勤现有编制和规模的前提下,在各军区联勤部设立“人员代替部门”的环境优化组织模式,指定专人行使环境优化部门职能,主要负责军区范围内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工作的监督、协调和相关措施的微调等等。联勤分部和集团军(以及相当级别单位)以下单位,管辖范围小、环境优化任务明确,起着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实施层作用,因此可以确立“职能代替部门”形式,将后勤管理环境优化职能以法定形式列入各级后勤主官的职责范围内。

2、制定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决策机制

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决策应遵循连续性、平衡性、稳定性和权威性原则。连续性是指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决策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分阶段进行决策,不断地调整决策内容;平衡性原则指环境优化决策应具有整体性,必须兼顾各地区、各单位、各优化内容的共同优化,不能因顾此失彼而影响全面发展;稳定性原则指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决策必须符合后勤管理实际,优化措施不能对后勤管理活动造成较大影响;权威性原则是指后勤管理环境优化中枢系统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

制定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决策机制,一是建立环境优化决策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包括信息流程体系和信息组织体系两部分,其中信息流程体系包括信息收集、信息传递、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等环节,信息组织体系由从事信息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组成;二是建立环境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利用信息系统收集到的有关环境信息,使用计算机对信息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为决策者提供技术支持,使管理环境优化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三是建立稳定的专家联系制度,充分发挥专家的“外脑”作用。技术专家不仅可以弥补决策组织知识、经验、能力的不足,而且在决策的各阶段能够为决策组织提供专业性、技术性以及决策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因此应按照学科专长、知识技能对专家进行分类,建立资料库,环境优化决策时迅速召集有关专家参与。

3、建立军队后勤管理环境扫描系统

环境扫描是组织了解环境的重要途径,它是一个组织搜集随后用在组织战略管理中的环境信息的过程,是高层管理者感知外部事件与趋势的手段。后勤管理环境扫描系统作为集成后勤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从管理环境优化的各个方面提供自动化的工具、手段和辅助功能,达到拓宽视野、提供信息、支持远程会议与办公的目的,同时通过整合办公自动化系统、miS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为优化决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包括视、听、文字及其他数据资料)。建立军队后勤管理环境扫描系统,首先要明确环境扫描终端,即由谁负责实施环境扫描的问题,环境扫描业是综合较强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困难工作,因此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组织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该担负起主要的环境扫描任务,其他后勤管理人员进行配合;其次是要实施多种扫描方法,环境扫描内容不仅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事物,而且包括不具实物形态的事物,因此需要采取光电扫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择录报刊文献等多种扫描方法;再次是实现信息分类。运用统一的计算机语言,并按照既定要求进行环境信息编码,实现信息资源和程序的网格化、模块化,分门别类地快速传递给环境优化决策机构,以利于信息资源和程序的共享和二次开发。

4、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是把组织中的成员联系起来以实现共同目标的手段,它贯穿于后勤管理环境优化全过程,不仅把后勤管理环境优化体系内部各个部分有效连接起来,而且促进了军地间的联系,形成弹性的互动网络。建立信息沟通机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尽量减少信息沟通层次,避免信息失真。通常情况下,信息的失真程度与信息传递层次成正比,而信息的传递敏捷性则与信息传递层次成反比,因此通过打破行政层次设置模式减少信息传递层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而且可以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二是建立多种可以相互替代的信息沟通渠道。沟通渠道是环境信息传递的媒体和载体,在突发事件增多的信息时代,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和灵便性取决于信息沟通渠道的数量和其替代性;三是采用先进设备改进沟通方式。运用数字化技术加强网系集成,实现包括多媒体会话信息、电子邮件信息、检索信息在内的多种手段传输多媒体信息,使得各种信息得到迅速传递。

5、确立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控制机制

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控制机制是确保优化效果的关键,其完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军队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目标的实现,它要求环境优化领导机构在环境优化的全过程、全时段依据环境优化的既定目标和措施对环境优化过程进行纠偏,后勤管理环境优化控制机制包括前馈控制、现场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常规管理,它通过信息挖掘功能模块采集环境优化所需的信息,进行信息分析和处理后,鉴别可能导致优化偏差的信息以及偏差的可能程度,环境优化决策机构在此基础上研究纠偏预案,预防环境优化工作向可能的偏差方向蔓延;现场控制是纠正优化偏差的中心环节,关系到环境优化的效率和效益,它通过环境扫描系统识别优化偏差并将偏差信息传输给环境优化领导机构,环境优化领导机构在设法制止偏差扩大的基础上重新修正优化措施,以使优化工作向这利于优化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反馈控制主要通过环境优化评价查找优化措施的薄弱环节,评价结果用于改进和完善后勤管理环境优化的意见和措施。

【参考文献】

[1]胡昌平:管理学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顾保国: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与实践特征[J].思想研究,2005(1).

[3]缪家福: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五种理论视角[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4]罗文章: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J].湖南社会科学,2005(1).

[5]崔林、叶美霞:中国行政管理环境浅论[J].长江论坛,2004(1).

[6]王京朝、方宁:军队管理学[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地理信息科学和环境工程篇10

[关键词]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知识组织

本体知识资源

知识服务

[分类号]G250

1 引言

在讨论专业领域知识环境(SubjectKnowledgeen-vironment,SKe)前,首先要对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概念进行界定。为阐明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内涵,需要从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出发进行讨论。关于信息和知识的定义,国内外已经有大量的学者进行过探讨…,在论文[1]中,对知识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例如,英国学者德・朗特里从教育学角度强调知识是“个人经过生活经验和经过教育所获得的见闻与认识的总体”,美国学者马克-卢普则从哲学认识论角度,把知识定义为“根据已认识的事物所做的客观解释”等。

笔者认为,信息是接收或交流的讯息的内容,信息是事物存在和状态的显示。事物可以是直接存在的物质,也可以是主观存在的概念、思想等。信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通过一定的介质表现出来。科技信息是关于科研过程中涉及的各种信息的总和,包括关于科研人员的信息、科研机构的信息等。关于知识,笔者认为,首先知识是行动的能力,知识是在某个情景下,具有极高价值的信息;第二,知识是连接和预测能力,信息用结构化的方法组织,在信息之间建立合适的链接,将有助于人们更快地吸收信息;第三,知识是具有情景、解释和意义的信息。通过对各类对象、情景的合适的元数据描述,使得信息更加有意义。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面向特定的专业领域,采用前沿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组织技术,通过语义元数据和知识组织体系,去结构化组织、关联专业领域的科技信息,从而为该领域的科学研究提供知识化的信息服务。

2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所处的生态环境

分析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明确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定位、需求和目标,有利于与相关系统的集成和融合。

2.1 SKe与中国科学院科研环境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重要的科技力量,拥有丰富的科研信息资源。中国科学院有108个研究所(中心),7个国家实验室,7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0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大约有5000个左右的研究组;全院共有专业技术人员3.75万人,研究生3万名;2008年在研课题2.18万个,申请专利5千6百余件,科研成果近千项,形成了庞大的科研群体和科研产出队伍。同时,数字化的科研环境在每时每刻产生着大量的科学数据、科研中间过程文档、科学家博客、实验记录等综合科技信息资源,并且这些资源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如科学实验后产生科学数据,学术论文引用实验产生的科学数据。如何对这些即时发生的、海量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采集、组织管理,揭示其内在关联,提供长期的保存与服务是图书情报机构面临的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模式将从小团队的、分散的、以课题为导向的研究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重大前沿科技领域进行整体部署的跨所、跨地域的综合交叉研究模式转变。不管是2006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三期工程重点建设的“1+10”创新基地,还是2009年中国科学院的《创新2050:科学技术与中国的未来》系列报告,都明确地预示,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模式将要或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充分支持大规模的跨所、跨地域的合作研究,支持综合交叉研究中各类知识资源的关联组织、即时、集成利用,支持科研过程中的信息交流的信息环境显得尤为迫切。

与此同时,中国科学院的科学研究正在融入世界科学研究体系之中。科学研究正在跨越国家、民族和文化的界限,在全球共同关心的能源、资源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共同开展研究。在这样的科学研究大背景下,需要更加全面地了解并掌握世界各国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需要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上开展研究,需要了解更广泛的合作机会。从一个领域或研究方向出发,集成揭示该领域国际科学研究动向,揭示该领域重大研究项目和成果,揭示该领域领衔科学家的研究动向,是支持中国科学院科学研究更加紧密融入世界科学研究体系的重要手段。

2.2 SKe与e-Research、VRe、VRC

e-Research指信息和计算技术应用到研究的整个过程中,实现技术对研究的所有阶段的支持,包括创造、协同研究、发现、分析、处理、、存储以及共享数据和信息。e-Research的典型技术包括虚拟研究环境、网格计算、可视化和文本与数据挖掘。

虚拟研究环境(VirtualResearchenvironment,VRe)是一套联机工具、系统和过程,用于促进、增强机构内或跨机构的研究。VRe的目的是提供研究者各种工具和服务,使得他们的研究工作尽可能地高效。VRe将协助研究者管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增加的复杂任务,促进跨学科甚至是跨国界的研究者之间的合作。VRe支持的研究过程包括:资源发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模拟、合作、交流、、研究管理和项目管理。通过采用共同的标准,VRe能与更广泛的数字环境连接,保证与其他关键系统的兼容。

虚拟研究社区(VirtualResearchCommunity,VRC)是一组在地理上广泛分布的研究者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高效地共同工作。在一个社区里,研究者能够高效地合作、交流、共享资源、访问远程设备或计算机、产生结果,在这样一个合作社区中,似乎各种资源是存放在同一地点。VRC的合作团队可以具有开放性和参与性、封闭性或私有性,正式或非正式,结构化或非结构化。VRC也可以根据需要动态改变这些状态。VRC将有专门工具识别潜在的合作者,与支撑人员交互,访问VRC通常通过研究者个人的虚拟研究环境。

SKe是支持研究者自助或合作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也称知识资源)的动态、知识发现、知识交流和知识管理的虚拟社区,支持机构内、跨机构、跨地域的信息融汇集成和信息交流。可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一种VRC,同时它又是虚拟VRe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逐渐累积的知识资源将支持虚拟研究环境中信息交流和科技信息的组织和知识发现。

2.3 SKe与数字图书馆

数字图书馆是e-Research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组成部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与公共文献信息资源相互关联与集成,共同支持用户对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的关联发现和获取。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将丰富数字图书馆的内涵,扩大数字图书馆的外延。

2.4 SKe与web2.0、web3.0

应该说web2.0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理念、思想和方法。web1.0时代的网络服务是专家建设的系统,用户只是受众。web2.0时代,大众成为互联网的主角。有人把这个变化称为互联网社会体制的变化。web2.0典型的服务有Blog、RSS、wiki、SnS、p2p、网摘等。

web3.0也即语义网,是现有web的扩展。web3.0的主要特征是智能化、集成化、语义关联化。语义网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框架,允许跨越不同应用程序、企业和团体的边界共享和重用数据,支持计算机和人的协同交互。

SKe建诗府采用web2.0的王单余和方法web3.0的技术,建立以用户为主导的SKe。用户是SKe环境的建设者和使用者,用户贡献大部分SKe环境中的内容。图书馆员隐居幕后,成为服务的支持者。

采用web3.0技术,即采用以语义关联为核心的一系列关键技术,包括知识组织技术、本体技术、知识关联、知识发现和知识推理技术、语义搜索技术、语义标注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通过采用语义网技术和相关的标准规范和协议,使SKe融入全球语义网环境中,支持更大范围的信息集成和智能的知识发现,为科学研究提供更加广泛、丰富的知识资源。

3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和体系框架

3.1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

目前国际上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同类的系统和服务正随着语义网技术的成熟而迅速发展起来。如支持科研项目信息管理和交流的欧盟iSt的ontoweb、Knowledgewebportal、Semiport,支持研究机构信息和交流的德国卡尔斯鲁厄大学的aiFBpor-tal、美国康奈尔大学的ViVo、哈佛大学的Hat-vardScience,支持领域知识集成的欧洲的SweD、美国劳工部的woKe等。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愿景是面向科研一线,支持融入科研过程的用户自主灵活地构建个性化的知识环境,支持知识资源和知识服务的动态聚合和智能发现,支持对领域知识资源的、交流、组织与利用。具体来说:①支持科研机构、科研团队和科研人员科研过程中快速灵活构建个性化知识环境,实现即时的知识、知识交流与知识管理;②支持集成融汇、信息采集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支持对领域知识资源的集成,支持图书馆专业人员和用户合作的领域知识资源的遴选、采集、集成组织和利用;③支持图书馆员面向重点研究领域、重大项目、重要研究团队提供实时的、个性化的综合科技信息服务和增值的知识化服务;④支持科研用户按照其需求和使用偏好对知识资源的个性化组织,支持图书馆专业人员协助进行知识资源的描述、组织与管理;⑤支持基于一个或多个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集成的知识挖掘、知识发现、知识推理,支持知识资源的结构化、可视化呈现和关联导航。

3.2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由7个部分组成,其中mashup、RSS、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信息采集为相关的外部系统,在体系框架中用虚线框起。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3.2.1 知识库知识库是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核心。知识库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①知识组织体系,包括了组织综合科技信息的科研本体、学科分类体系、叙词表、大众知识组织体系等知识组织工具,知识组织体系从多个角度对综合科技信息资源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关联;②语义元数据,语义元数据是根据知识组织体系模型,对科技信息(如人、机构等)进行描述后形成的元数据,也可以称作本体的实例元数据,所有的信息资源的语义元数据根据本体结构组成了一个相互关联的元数据网络;③语义元数据所关联的全文文档,例如研究报告、数据表等。知识库中资源内容来源于通过应用层用户自主添加、信息自动采集和动态的融汇聚合。知识资源本体、等级分类体系和专业主题词通过数字知识环境开放组织引擎从开放知识组织体系中定制。

3.2.2 标签和子环境子环境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按用户个性化空间进行社区组织,实现社区内、社区间、社区与公共环境间的灵活的知识共享、知识内容的分级管理。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交流、知识浏览和知识管理的需求。标签用本体的方法组织,用来定义子环境的显示视图。

3.2.3 应用层应用层供用户和第三方系统访问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体系框架设计三种访问形式:基于本体的关联浏览,语义检索,语义可视化,三种访问方式的背后是语义相关度分析,知识推理规则和算法的支持。

应用层同时提供的基于本体的语义编辑模板,将使得用户的信息能够按本体进行结构化组织和存储。

应用层也提供开放api接口,供远程应用(软件)通过RDF爬行器访问知识库内容。融汇聚合允许用户通过外部的集成融汇系统、RSS聚合系统动态集成第三方系统内容。

3.2.4 数据集成利用成熟的信息采集系统对机构知识库、重点机构网站等第三方系统资源进行自动的采集、抽取和封装,通过数据集成将这些外部重要资源集成到SKe环境中,是快速增加SKe信息内容的有效途径。

4 院所协同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建设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传统数字图书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个必然选择,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在需求的全新的服务领域,具有极大挑战性和不确定性。与传统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在于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一个融入用户科研过程的信息环境,是用户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因此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建设需要采取一种新的机制,需要建立院所协同的业务模式和机制。

所谓院所协同,指图书馆与研究所协同,用户与图书馆员协同,学科馆员与研究所图书馆员协同,资源建设人员与技术开发人员协同,学科馆员与资源建设人员协同。这种协同模式贯穿在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平台建设、知识资源内容建设、环境的部署和推广应用以及环境的日常运行管理等的整个过程中。

对科研人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科研过程中的“贴身”的信息工具,对所图书馆员和学科馆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的窗口和通道,对资源建设和技术人员来说,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其需要重点投入和打造的一个服务平台。

4.1 院所协同的环境平台建设

建立以技术人员和资源建设人员为主,用户、所图书馆员、学科馆员协同的平台开发机制。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平台建设包括平台底层的知识组织体系构建、平台的需求调研和平台业务模式构建、平台开发和测试以及试点应用等环节。平台开发流程和平台开发过程中各类角色的任务和作用,见图2。

4.2 院所协同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

建立以资源建设人员为主,用户、所图书馆、学科馆员合作的知识组织体系建设和动态更新机制。资源建设人员负责知识组织体系结构框架和知识组织体系的发展、各类资源的描述规范建立。用户、所图书馆员

和学科馆员在知识环境应用和服务中,参与动态地调整更新知识组织体系,使知识组织体系随着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发展不断生长演化和发展。

4.3 院所协同的知识内容建设

建立以用户为主体、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协同、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开发人员支持的内容建设机制。用户是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知识内容的生产者、者和使用者,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主体内容是用户在科研过程中生产和的。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在为该领域用户服务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将领域重要的综合科技信息资源、学科情报研究报告等到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专业领域知识环境是学科馆员和所图书馆员进行用户服务的平台。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通过技术的方式,采集集成综合科技信息资源,丰富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知识内容。

4.4 院所协同的知识环境服务推广

建立以研究所图书馆和学科馆员为主、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的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应用推广、培训和服务机制。通过学科化服务,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在研究所实施应用,并在应用中吸取用户意见和需求,反馈给平台建设者,不断完善系统平台。

4.5 院所协同的知识环境运行管理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运行可采取分级分层管理、用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来说,知识环境平台需要由资源建设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管理,个性化子环境可分别由学科馆员、所图书馆员或者用户代表进行管理。

5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部署和应用的思考

从中国科学院科研特点分析,笔者认为专业领域知识环境应该从高层部署,从底层展开应用。从高层部署就是按照研究领域进行部署。从底层展开应用是在专业领域知识环境中建立研究组、研究项目、实验室、研究室的个性化子环境,实施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应用。

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部署应结合中国科学院重点发展领域和学科布局,在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下,按照重大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有计划地逐步开展专业领域知识环境的部署。作为试点应用,先期可以从信息科技、空间科技、能源科技、纳米、先进制造与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科技、生物多样性、海洋科技、生态与资源环境等领域有选择地进行试点应用部署。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将专业领域知识环境覆盖到中国科学院的所有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