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33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1

1.县域金融服务体系发展滞后于县域经济发展县域金融服务体系远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唯一的政策性农业金融机构,农业发展银行,其业务主要限定在政策性收购资金的支持上,而其应有的支持农业开发功能根本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2.“三农”信贷支持与“三农”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极不匹配长期以来,金融机构信贷投向主要集中于大企业和大项目,“三农”领域的信贷投放占比较小,远远不能满足“三农”发展对资金的需求。1999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对农村中小客户的服务越来越弱,信贷投放权纷纷上收,从而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农村信贷结构调整滞后于农业经济转型发展,大量农村资金“农转非”,使本来不足的农村信贷资金越发捉襟见肘,从而制约了农村经济转型发展。

3.乡(镇)级农村信用社的撤消严重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稳定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金融机构,与农村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始终高比例地保持着向农户放贷的领先地位。然而,小微借贷市场的乡(镇)级法人社的全部撤消,所导致的后果是,被保留的县级统一法人社其力量在不断发展壮大,地(市)级、省会城市级和省(区)级为单位统一法人社的数量在逐步增多,但是,其支持“三农”小微贷款的意愿却在逐步减弱。按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资本的逐利性特征,其发展重点将超越农村市场,这必将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不稳定因素,影响农村金融市场的稳定。

4.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不强目前,为农村提供信贷服务的金融机构有农村发展银行、农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以及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正规金融,以及还包括大量的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然而,正规的农村金融的支农作用不强。农村发展银行,只是将业务重点放在了粮棉油收购方面,真正供给“三农”的信贷资金数量很少,并且,在县域以下并没有网点。农业银行,贷款门槛高,并且撤销合并了县以及县以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将信贷业务转向了城市。部分农村信用社采用的商业化经营模式也将从农村市场吸收的资金,部分流向收益较高的非农部门,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和农村微型企业则难以得到金融支持。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对“三农”缺乏有效的资金支持。

二、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对策建议

1.深化农村金融市场改革注重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功能,培育重点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和债券融资,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发展,鼓励商业性保险公司开办涉农保险业务,并从税收、保费补贴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和鼓励。鼓励民间借贷进入金融市场。投资能力不断提高的民间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仍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只能以非正规金融的形式游离于广大的农村金融市场,既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因素,同时也不利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随着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应该将经批准从事专业放贷业务的机构或组织从一般意义的民间借贷主体中分离出来,作为专业放贷人对待,引导民间资本规范从事资金借贷活动,鼓励民间借贷规范化、阳光化运作。

2.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机构多样化,也就是既要有大型商业银行,又要有区域中型银行,还要有小型金融机构。而多层次的金融需求需要一个多元化的金融服务体系予以支持。应鼓励和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到农村建立分支机构,或发起组建村镇银行,通过创新金融担保方式等政策,引导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通过改革建立与农村多种融资需求相匹配的政策性、商业性和民间金融等多种性质金融机构并存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应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确立以农村信用社为支农主体的地位,利用信用社网点多和覆盖广的优势,推行其向村镇银行的试点转变。因地制宜地推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试点的建立,构建以传统农村金融机构为主体,多种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新型农村金融市场。

3.加快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担保公司的作用,建立起完善的农村担保体系,为农村信贷提供风险化解服务。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设立即可以采取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模式,也可以采取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无论采取哪一种运作模式,都是通过政府的力量组建担保。实践中,应努力构建由县、镇或村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出资的地方信用担保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特点的担保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的征信体系,通过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为金融机构提供有贷款需要的农户和担保人的资信状况。积极开展信用农户、信用村、信用镇和信用企业等的评选,鼓励农户和小微企业等参与信用评比,对信用高的农户、村、镇和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在对其发放信用贷款时适当增加额度,并给予优惠贷款利率等奖励,鼓励并提倡这种信用行为,扩大其在民众中的影响,把信用的形成和维护打造成一种民众共识,一种可以测量的道德标准。

4.加快农村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机构应不断加强自身服务意识,加大创新力度,深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特点,着力开发适合农村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发展需要的、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金融产品,切实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和金融服务水平,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做”的金融产品,信贷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满足多元化的农村金融需求。要积极探索推广“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社员联保+银行信贷”等贷款模式,支持农村合作组织、农村小企业及农户扩大再生产。不断完善“信贷+保险”的合作模式,把林权、土地、水域、宅基地、农机具订单等经济资源的抵押功能发挥出来,大大增加市场的有效信贷供给。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金融实体经济支持有效性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成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突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备受关注。基于以上,本文简要分析了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旨在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对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指的是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生产及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虚拟经济是通过分配和交换进行运作实现增值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采用资本化方式进行定价。2008年经济危机的教训告诉我们,经济的发展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然会出现实体经济空心化的问题,从而导致金融体系的膨胀,引发金融危机,由此可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低的问题

首先,企业的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利润减少,实体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竞争逐渐转入到低成本区域,这就使得产业结构失调,影响了金融投向,从而降低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成本的增加还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虚拟经济中,这也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二,虚拟经济风险较高,但回报较大,备受实体企业青睐,在这样的驱使下,金融越来越不看好实体经济,二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薄弱,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也就越来越小,这会使得实体企业进一步伸向虚拟经济领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第三,当前的政策方面存在严重缺口,金融机构以自身发展为导向,不注重对低端产业的投资,实体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发展前景不良,降低了金融支持的吸引力,国家虽出台政策要求金融支持实体企业,但监管不到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形式化严重,落实不足。

三、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金融市场机制的强化

在金融体系中,各种金融资产流动,金融市场有着各方参与者,金融体系本身就有着协调各个组成部分的作用。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作用于二者之间的适应息相关,国家应当放宽金融市场准入,提升金融市场的开放性,打破金融市场中的等级差别,以发挥宏观调控政策的杠杆作用。此外,应当积极促进金融市场与国际接轨,保证金融市场的开放性,建立适应于我国国情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市场机制,营造规范的金融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二)金融信贷政策优化

以国家政策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为基础,对现有的实体经济金融支持进行优化,尤其要优化金融信贷政策。从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促进金融支持政策的差异化和多元化,适应区域实体经济的发展趋势,例如客户准入的差异化、资金定价的差异化等等。此外,要对资金账户进行积极的监管,确保资金回笼,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保证信贷的规范化。

(三)引导金融资源投向

从本质上来讲,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就是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的融合,实现资本转移,因此,应当积极的引导金融资源向实体资本转化。首先,应当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对实体经济进行资源支持,振兴物流业、科技业、能源业等实体经济,促进实体经济的专业化发展,以此来带动实体经济产业中中小企业的发展;第二,应当积极平衡实体经济的区域性发展,以当地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因地制宜的支持实体经济;第三,对金融资本投向进行跟踪和监测,以此为基础把握金融资本的流动,分析实体企业的状况,对实体经济要素缺失的状况及时公告。

(四)创新金融产品

产品是经济的基础,产品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基础,因此应当促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围绕实体经济,创新符合实体经济信贷特点的金融产品,例如符合实体经济企业融资需要和融资特点的融资券,符合实体经济中小企业特点的债券等,在实体经济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品,以此来促进实体经济资产金融化,从而实现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五)加强监管力度

监管是规范发展的将此胡,对于金融来说更是如此,金融有着许多不确定的风险,应当提升对金融的监管力度,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金融风险,发现风险之后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控制风险、规避风险。此外,应当提升金融监管的可操作性,保证监管措施的落实,以此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六)合理化选择

全要素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发展前景越好,因此金融支持应当注重对生产力高的实体企业,加强对这些实体企业的资本投入。在支持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应当以国家的政策为基础,为导向,合理的进行支持。此外,在支持实体企业的过程中应当以财务基础分析为前提,在银行规定下,根据实体企业财务基础的分析结果来支持实体企业,保证金融资金能够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实体企业中。通过上述三个方面的合理化选择支持,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当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协调的问题逐渐凸显,虽然国家政策要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但落实不足,有效性低,因此应当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彭博.关于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有效性的策略探讨[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5,06:5-6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新农村建设;绩效测定

一、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

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扭曲了经济活动,B・C・格林伍德和斯蒂格利茨(1986)指出当经济存在扭曲时货币外在性具有显著的福利效率。只要采取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及合适的政策,农民利用土地、劳动和技术的能力是明显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的筹集和使用主要通过金融活动完成,熊彼特(Schumpeter)认为金融服务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间关系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效果。同时政府“守夜人”的职责制约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市场行为积累资金增加对农业、农村资本投入是解决新农村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关键。

根据产权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降低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表现为金融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的基本功能对经济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孙立杰,2004),农村金融体系能否发挥正常作用决定了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事实上,金融体系应包括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以及监管机制,为便于研究理论界一度将金融体系界定为生产者和投资者的桥梁(中介作用)即金融机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来看,我国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有正规机构和民间机构构成,其中正规机构可分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和商业金融机构。其对农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作用,我国商业银行07~09年农业贷款183101.75万元、208457.94万元和247883.60万元,2007、200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分别为48892.959203亿元和58002.154651亿元,增幅明显。2006年、2007年和2008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587元、4140.36元和4760.62元。

针对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许多学者认为农村金融应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积累资金和提供生产率。现有金融支持与经济增长相关研究中,学者往往跳出特定环境限制,分析金融体系与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间关系,其研究重点在于实证分析。邱杰、杨林(2009)在引入农村增长假设前提即政策、科技和投入基础上,从发展经济学角度对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问题展开分析,通过设定生产函数模型,实证检验了1998~2007年相关数据后认为“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改善了农村金融环境,且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的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正相关性,两者存在因果关系”,同时也指出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支持存在一定的滞后效益以及对农村金融需求和金融体系须进行引导、改革的建议。

基于利益追求和政府监管原因,农村贷款的利率低且风险大(根据银监会统计,不含中国农业银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2009年涉农不良贷款余额270.1亿元,占全部贷款的2.76%,同期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为仅为1.89%)的现实促使一些商业金融机构控制农村贷款规模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发“资金外流”。政策性金融机构受规模和政策影响不足以满足以个体需求为主的农村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缺口。合作金融机构虽立足农村但环境所限也无法满足。非正规的民间借贷资本依然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受资金供给影响,故研究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所以,测定农村金融中介体支持经济增长绩效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绩效界定及体系构建

(一)绩效界定

“绩效(performance)”一词来源于管理学,是指成绩与成效的综合即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行为、方式、结果及其产生的客观影响。绩效测定是对研究对象的绩效进行评估并给予相应量化的过程,包含了绩效界定和测定体系构建。余章炎(2001)、王永龙(2004)在研究农村、农业发展时,以金融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支持并就我国农业现状得出: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金融支持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而且还应具有鲜明的社会功能及政策取向。就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村建设绩效而言,金融支持的成效和持续性是测定的关键,即在绩效测定中应考虑到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市场环境等因素。市场经济的竞争压力要求金融机构注重经济效益,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所处的独特地位又促使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界定和测定绩效时要同时考虑到经济原则和社会原则。经济原则是从经济效益入手,是指绩效要针对员工、项目和机构所形成的关系,其目的是协助组织实现其组织目标,具体表现为企业的行为、表现与实现这些目标紧密相连,注重经济效益。社会原则注重我国金融机构在社会中地位与其发挥作用对称性的评价,促使其将资源重点分配给确定的利益相关者,还能促进公司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

(二)绩效测定体系构建

1.绩效指标设计的基本依据。经分析发现金融支持体现在满足经济建设缺口以及投入效果两方面,因而在绩效测定时,对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绩效可以通过资金支持的力度、成效、持续性以及合理性四个方面体现。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没有刻意的区分金融机构性质或地位,主要就其支持入手,大体分为:微观绩效、金额支持、支持的效果、项目投入的持续性和投入的合理性。在指标解读中,微观绩效是专门针对金融机构的经济效益提出,金额支持主要是针对需求与供给间关系,支持效果则局限于投入对农村GDp影响,持续性就项目后期投入资金需求提出,合理性仅在探讨金融需求的可行性及供给风险问题。

2.绩效测定方法的选择。我国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体系、经济增加值法、平衡记分卡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根据各方法的原理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打分排序和定量分析两种。现有研究表明,在企业绩效分析中学者一般将员工的努力程度与企业的业绩成效放在一起,通过量化一些可以量化的因素,设计指标对员工进行有组织、定期评价和运用奖惩措施促使员工进步,对应则要求在分析企业绩效时应注重用财务指标衡量经济效益。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顾客、股东和国家均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因而在评价企业绩效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基于本文分析对象的特殊性,在绩效测定方法选择上可以参考现有的企业绩效评价方法来设计,即采用打分排序法。

3.绩效测定的内容。农村金融体系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正相关性,金融体系的绩效测定对象为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效和可持续发展是绩效测定的重点。受历史原因的影响,我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仍然以种植、渔业等基础产业为主,其生产效率低和盈利水平低的特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必要的金融支持,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进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以促进其持续发展。

4.绩效测定体系构建说明。权重设计:受研究数据限制,本文在研究中并未采取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而采用更为灵活的头脑风暴法设置各影响因素权重,我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农村和金融机构的调查表,列举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的影响因素,在经过必要的数据后通过分析被认为可信的信息进行排序和设计权重。绩效评价:在设置一级指标权重的同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量化,用单项指标得分乘以权重后加总得出绩效得分。针对不同调查者对同一指标认可程度的差异进行必要的调整,指标设计时,将支持成效与持续性细分为金融满足度、支持成效、支持合理性与持续性四个一级指标,又将四个一级指标下细化为若干个二级指标。金融满足度下设对金融需求和金融供给两个二级指标,农村金融需求主要调查农户产生需求的动机、额度而金融供给则分析金融对于农村金融供给的态度;支持成效则根据金融投入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衡量,评价标准为正相关或负相关;支持合理性注重借贷行为的影响和资金投入风险、收益关系,即探讨影响金融机构借贷决策的影响因素;持续性则注重政策的影响,衡量农村金融环境。

三、启示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

1.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金融需求的不适应性。在分析回收的调查表时,发现农村金融需求产生主要基于生产支出,对于1000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需求很少,62.7%的农户金融需求在1~5万元之间,获批贷款的农户超过50%,总体上金融满足度不足60%。基于农村信贷的特点,农村金融机构面对农业贷款和非农业贷款时往往偏爱非农业贷款。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具有明显的政府主导特点,强制性的“供给优先”制度改革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不足。在分析影响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从调查表中发现,农户的生存压力与金融需求有显著关系,农户的生产规模与金融需求关系并不显著。受农户自身素质和经营能力影响,对金融需求越为迫切的农户其风险越大,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可能性越小。生产规模越大的农户由于自身能力原因为减少风险并不偏好借贷,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不足,导致金融机构在供给过程中涉农贷款比重的停滞不前。

3.持续性不够。我国金融机构中,行业集中度过高导致金融机构在涉农贷款中过分依靠国家政策。政策的间断影响了农村金融支持的持续作用,在随机访谈中发现,当国家对某一方面倾斜时金融供给的反映十分明显,而政策的后续跟进不及时导致农村金融机构后续支持力度明显下降。

(二)建议

1.建立适应农村金融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邱杰、杨林(2009)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了农村金融外生于农村经济发展,不适宜的农村金融体系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董晓林(2005)在分析农村金融理论时,认为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适应于我国农村金融,提出我国引入竞争和维护竞争是关键。针对市场竞争机制失效则需国家对金融市场的间接监管。所以,基于非正规金融机构对经济发展的贡献(邱杰、杨林,2009)放松对其限制,进一步发挥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很有必要。

2.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和持续性。涉农贷款的低收益性和高风险性阻碍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热情,并出现了“资金倒流”现象。只有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合理性才能更好的支持新农村建设。在具体实践中,通过提高农户对金融需求的认知度并加强对农户金融需求引导,使之需求目的合理化以达到增加金融支持合理性。针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应将金融支持与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联系一起,科学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农村金融机构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孙立坚.金融体系的微观传导机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4(2)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金融结构经济结构市场化导向

一、引言

伴随着我国金融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金融结构存在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金融发展,甚至是经济发展的制约性因素。金融结构是指一个国家现存的构成金融总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存在形式、分布、相对规模、相互关系及配合的状态。一般而言,金融体系结构、金融工具结构、利率结构被用来集中反映国家的金融结构状况,更确切的说,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及租赁等金融机构的组织状况、现金、支票、股票、汇票以及证券等金融工具使用范围及其在金融交易中所占比重,金融商品价格的构成状况,金融业务活动等要素之间的不同组合形式与状态影响着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状况。

二、我国金融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不匹配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发展息息相关,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优化不仅能够从微观金融运作上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实体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企业市场化、产权多元化等,实体经济领域的活力不断增强;与此相对应的是,金融体系方面的变化并不十分明显。我国金融结构在转型期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从一定意义上看,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匹配性,金融结构相对滞后于经济结构发展,致使很多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应有的满足。具体地说,金融体制与实体经济体制的不匹配性,金融所有制结构与实体经济所有制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规模与实体经济企业规模结构不匹配,金融机构利差收益与实体经济企业资金购买力不匹配等构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金融系统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在全球范围内,金融结构的演变与发展存在某些共同特性,但金融结构在一国发展的个性化空间也十分关键,就我国而言,金融结构具有银行主导型与政府主导型双重特征。其中,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政府对金融领域的过多干预与控制,政府在各个层面保持着对金融体系的垄断性控制,以金融资产价格控制、信贷配给机制等方式进行政策性干预。政府主导型的金融结构特征使得金融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市场主导的多元化占有比率较低,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也受到相应的影响,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目前为止,我国金融机构的种类呈现多元化发展,但机构内部结构却并不合理,银行业尤其是国有银行的垄断性地位依然存在,而其他例如信托、租赁业等发展及其缓慢,金融机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十分突出。整个金融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等)在参与者结构、种类结构、融资方式结构方面都存在不平衡问题。

三、金融结构优化遵循的基本原则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金融体系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领航产业,以其强大的引导与促进功能提升实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处在转型期的我国金融结构优化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统筹兼顾,一方面要坚持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条件性功用,与实体经济发展保持一致性,将金融结构调整与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目标结合起来,满足不同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结构优化需要坚持市场化导向,提升金融市场的占有份额,增强金融体系的创新能力与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金融价格的市场化程度,构建合理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提升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金融结构优化与调整需要综合考虑一国的国情与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切勿只关注金融结构的深度。

四、金融结构优化的具体策略建议

我国银行主导型的金融机构特征规定了银行业在资金融通方面的垄断性地位,金融业过度依赖于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金融结构失衡问题十分严重。因此,以构建相对均衡、分散化的金融结构作为基础,大力扶持金融市场的发展,提升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同时,中央银行要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积极推进以市场为导向的利率形成机制改革,激发利率对市场资源配置方面的重要作用。对金融机构中的内部结构性矛盾也要进行相应的政策安排,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体系中高度集中的银行主导型特征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当前要实现对金融机构内部的相对均衡,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支持中小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积极性,并将国有大型银行的市场占有份额限定在一定的区间内,如国家财政政策提升对债券市场的扶持力度,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缓慢,难以实现对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有效分散,提升债券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可以更大程度上满足经济主体的资金需求。以金融创新为内在动力,提高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优化金融机构的基础上,要注意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

五、小结

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构建与适应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相对均衡的金融结构,是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参考文献

[1]刘骁毅.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03).

[2]巴曙松,吴博,刘睿.金融结构、风险结构与我国金融监管改革[J].新金融,2013(05).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5

一、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金融支持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数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是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动力,更是国家农业政策高效实施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由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比较滞后,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的金融机构网点普遍较少,而且分部不均衡,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金融服务网点较多,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很少甚至没有,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这不仅制约了农村地区金融信贷供给,更严重降低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农业贷款门槛高,贷款率偏低。由于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而且价格弹性小,投资回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存在很大的封信,这就严重降低了农村金融机构支持农业信贷的积极性,因而也就提高了农业贷款门槛,进而导致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资金严重不足。我国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是由于其资金不足,服务水平不高,再加上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不良贷款的影响,造成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农业保险、信贷抵押担保等发展滞后,金融机构不能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金融支持难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切实发挥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支持没有切实发挥作用。我国农村金融支持难以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高效发挥作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策性金融功能缺位,限制了金融支农作用的发挥。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都需要政府大力的财政支持,同时也必须在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下才能真正实现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业银行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且农业银行服务功能比较单一,发展也比较慢,政策性金融难以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而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二、利用金融支持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直都存在很大的滞后性,严重制约着我国农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新的社会发展时期,我国在制定农业发展政策时有必要侧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服务于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完善农村金融支持体系建设,使农村金融机构能够高效的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比如可以建立满足农民和农村需要、由个人、自然人或企业发起的小额信贷民间组织,加强金融服务网点建设,完善其金融支持功能,拓宽农业生产资金来源,从而促进农民积极的投身农业生产,并从中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最终实现农业经济的长效发展。

(二)优化农业贷款结构。针对目前我国农村贷款率低,金融机构资金风险较高的问题,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要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大力加强信用评价、贷款审核、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建设,完善农业担保制度,探索新的途径广纳资金,从而改善现阶段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服务不完善的问题。另外,为了有效避免农村金融机构承担过大的资金风险,可以转变农业担保方式,比如可以要求信贷部门用基于保护收购价格将农产品做抵押担保,也可以又政府出资建立农业担保基金,从而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健康持续发展,更好的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区域金融;风险;成因;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8-0117-03

一、区域金融风险的内涵

区域金融风险是一种不同于宏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的中观尺度的金融风险。它是指国内某个经济区域内金融体系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是由于个别或部分机构的微观金融风险在区域内传播、扩散构成,或者其他经济联系密切的区域金融风险向本区域传播、扩散引起的关联性金融风险,当然也可以是宏观金融风险在本区域内传播引起的。具体来看,目前我国的区域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微观领域的银行信用风险

目前,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持续下降,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金融风险。由于体制和其他种种原因,国有银行的“一逾两呆”贷款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分地区看,不发达地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发达地区,有的高达40%多,远远超过20%的全国平均水平。更为严重的是,不少地区上报的不良贷款统计数据还经过了某些形式的“处理”,真实的不良贷款比例极有可能更大。再加上一些地区银行应收未收或事实上无法收到的利息大量增加,信贷资产质量下降的问题十分严峻和突出。

(二)区域性的金融市场风险

改革以来,企业的资金供应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到银行贷款并逐渐转向直接融资。虽然目前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还不算大,但这毕竟是改革所要经历的基本转迹。但问题在于,随着企业直接融资规模的扩大,各地相继出现了各种区域性证券交易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权证交易所等多种形式的区域性证券市场。对于这些区域性证券市场,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规范,有关部门也疏于管理,使其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

(三)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

就商业银行而言,资产能否保持高流动性是能否实现稳健经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处于困境,致使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流动性已经受到了相当的影响,个别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事实上也出现过支付困难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地区的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已难以满足客户提取现金要求。

(四)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

它是指由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治理机制的失控而产生的风险。一些地区银行因违规操作、过度投机,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加之金融业是巨额货币资金的集散地,容易滋生经济犯罪,也是抢劫、诈骗等犯罪活动的重要目标。近年来金融领域内贪污、诈骗等大案要案不断发生,而且金额越来越大。这些现象都说明,金融领域内的操作风险在我国不仅普遍存在,而且在一些地区还十分突出。

二、区域金融风险的成因

(一)同一宏观调控措施对不同区域的经济金融运行形成不同的影响

由于经济较发达地区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经济波动与我国的整体经济波动呈现出基本的一致性,因此,我国单一的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更多的是以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经济运行为参照系。但由于金融制度和所有制结构上的差异,使覆盖全国的宏观金融政策在不同地区产生了不同的效应。经济较发达地区非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较大、金融市场发育程度高、企业筹资渠道广;而欠发达地区主要是国有经济,金融市场发育缓慢,企业融资主要依赖国家银行,银根紧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的不利影响远比经济较发达地区企业大,因为中央银行的紧缩措施通过国有商业银行首先传导给国有大中型企业,而对国有商业银行依赖程度小的非国有企业影响较小。这样,宏观金融政府的紧缩在使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从过热状态冷却下来的时候,却使经济欠发达地区企业发生资金紧张,社会资金的正常流动受阻;而当宏观政策趋于放松时,又会出现经济较发达地区经济再度趋热及通货膨胀的进一步蔓延。因此,在发展非均衡的格局下,单一性的宏观政策可能会成为落后地区的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诱因。

(二)地方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行为会增大区域性金融风险

在经济转轨的进程中,地方政府获得了大量权力和财政利益,其经济行为在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中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对金融活动的干预已经成为金融风险形成和累积的重要原因。在地方利益导向下的区域金融运行,会使地方保护主义加剧,反过来又对区域金融运行形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地方政府的机会主义经济行为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地方保护主义和重复建设,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产业同构化弊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被复制和放大,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分散化建设极大地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建设效益低下时必然是由金融系统承担最终风险,并形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累积。事实上,由于重复建设等所导致的银行不良资产在银行整个不良资产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另一方面,这些重复建设之所以能够完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金融机构行政化设置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对金融机构资金运行的干预有增无减,同时金融机构自身的约束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银行资金的财政化使用在不断转换形式,银行资金的分散化管理和区域金融运行的相对封闭性,在现实上推动了重复建设,并且加大了银行资金自身的经营风险,影响了宏观金融调控目标的实现。

(三)区域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也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积累增强

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的不断推进,各地的区域金融运行中,除了继续从传统的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中获得资金外,还通过发行证券、吸引外资、利用财政信用等途径筹措资金,区域金融运行的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各地的自筹投资取代中央财政拨款、预算外投资取代预算内投资、金融贷款取代财政投资,成为区域金融运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渠道,传统的封闭型融资体制有所打破,部分资金脱离了传统的金融监控的视野,显然,转轨时期的这种资金运行方式的风险是相当大的。

从总体上看,市场化融资发展迅速,削弱了政府行政力量在区域融资机制中的传统主导地位,企业、非国有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力量不断加强,使得传统的监控手段的实施效果趋于下降。从不同区域看,由于各地金融市场化推进程度的不一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融资机制的地域同构化被打破,区域金融运行的区际差异趋于明显,一些地区对资金的吸纳能力和辐射能力明显增强,从而越来越对全社会的资金运行格局和各地的区域金融运行格局产生明显的影响,并形成区域性风险的累积和传导的渠道。

(四)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为区域性金融风险向其他地区的迅速传导提供了渠道

从理论上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由于发达区域的比较优势强,经济增长速度快,投资回报率高,因而回流资金要超过扩散资金。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发达区域的经济趋于成熟,区域间的差距非常明显。这时,由于发达地区的发展受资源、市场的限制,继续投资将遇到规模不经济的问题,该地区将开始向落后地区投资,以利用当地的资源、劳动力优势。此时,资金流动以扩散型为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将趋于缩小,最终达到平均。因此,这种不同区域间的资源、资金、劳动力及产品的经济往来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空间传导提供了渠道。

三、区域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由上面区域金融风险成因的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区域金融风险的产生,既有金融结构自身发展不够完善的内部原因,也有受到地方政府、金融运行环境等外部因素影响的原因。因此,若想预防和化解区域性金融风险,必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着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出现的问题,保障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并以此促进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要构建和完善金融机构内部的经营机制,提高金融系统的自身免疫力

1.建立资产盈利机制。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金融资产的保全增值和盈利机制,要从注重信贷资产的发放转移到以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筹兼顾,运用资产、负债、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程度不同的资产之间的合理配比,控制好规模与成本、效果的最佳搭配,尽可能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

2.建立风险补偿机制。金融业是高风险行业,资产在营运中存在损失的可能,如何使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使之不对金融行业带来致命的损伤,除了信贷资产投放中落实“三查”制度、建立责任制外,还要实行谨慎会计原则,加大自有资金力度,提足用好呆账准备金,尝试办理存贷款保险业务,以分散经营风险。

3.建立内部监控机制。内部监控是及时发现和校正违规违法经营的第一道防线。内部监控通过检查、督导、审计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反馈,使领导决策具有针对性和减少工作盲目性,并能迅速纠正违规违法经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中,使金融保持一个安全的健康肌体。中国人民银行负有对区域内各金融机构的监管之责,它的监控机制是否健全,执行是否及时、有效,对于金融风险的防范意义重大。

(二)要建立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为防范和解决金融风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政府应扮演好“守夜人”的角色,减少过多干预经济的行为,创造和维护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政府最需要做的是通过法律、行政等手段建立和维护好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复位,搞好宏观调控、规划和制定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全局性或区域性金融产业政策,合理配置资源,而不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过多的干预,以此减少因自身行为不当所引发金融风险的可能性。政府应更多地运用市场规则进行公平、公正裁判,保证银企双方成为独立经营的市场主体,疏导商品、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规范、有序地运行。地方政府应避免发生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发生为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而使资金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增加金融机构发生风险的可能。同时,政府在做决策时,应多听取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的意见,尽最大可能使所做决策更符合某一区域或当地的经济发展条件,减少企业经济运营中遇到的障碍,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资金投入的回报率,增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效益,减轻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2.企业应加快自身的良性发展,维护信用承诺,为保证区域金融安全、稳定金融运行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总所周知,企业的良性发展是保证金融稳定的重要的外在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可能长盛不衰。就目前而言,企业的兴衰与银行的关联甚为密切,因为企业的资产绝大部分是建立在银行贷款基础上的,企业亏损,资不抵债,银行也无法自保。这就要求企业尽快走上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生产适销对路产品,使之真正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自主经营、风险自担的市场主体。同时,企业的转制要同金融体制改革协调配套,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不管采取什么形式的改革,企业都要积极维护银企信用关系,落实好债权、债务,承担起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坚决制止并严厉制裁各种成分的企业借改制之机,悬空银行资产,行逃债之实。

3.应加强区域内金融机构合作,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环境。具体看来,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建立金融安全协会。以安全协会为桥梁,联系区域内各家金融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共同研讨经营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相互借鉴成功的做法与经验,促进业务交流与发展。第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开放信息交流,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分析与筛选,使各自所获得的信息量更准更多,避免在对区域内的信息支持上重复建设、各自为战、势单力薄、盲目竞争的相互残杀,可以联合起来,按照各金融机构的特长有的放矢,发挥优势。第三,加强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人民银行施行金融监管的职能,各家金融机构要严于律己,自觉接受检查监督,欢迎批评和揭露矛盾,对于破坏金融秩序影响稳定的金融机构要予以制止、检举。若只为一家利益纵容违规你仿我效,就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整个区域就会乱起来,很快还会波及到周边地区,最后受害的还是始作佣者,会使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遭受严重的危害,因此,相互制约、加强监督、守法经营是各方利益的共同保证。

(三)要明白“防范”不等于“死守”,发展才是硬道理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也在逐步拉大,地区间经济摩擦日益增多,加之各地区企业的发展以及金融结构的经营状况各异,使得区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可能性更大。区域性金融风险一旦爆发,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而且往往会引发系统性、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金融危机,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金融风险的预防和化解意义重大。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防范金融风险是必须的,但我们不能因为“防范”而采取“死守”的态度,为了“防范”而影响了区域金融、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要更多地思考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同时从源头上进行主动性的引导,使其向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方向前进,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和中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支大林.中国区域金融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殷德生.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m].北京:学林出版社,2000.

[3]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4]周伟林.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

[5]周建春.加强有效金融监管实现区域金融安全[J].中国金融,2001,(3).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7

一、金融全球化与国际金融法的关系 

当前,国际经济生活中的发展动向与鲜明特征,突出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全球化。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已全面而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作为全球化浪潮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主要是以商品、服务、技术与资金大规模跨境流动,再加上各类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与重组为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作为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全面延伸与必然要求,可以说是充分反映了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依存度在逐渐加强、加深。经济全球化在内容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部分:一是生产全球化,二是贸易全球化,三是投资全球化,四是金融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作为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容与高级发展层次,是由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另一大特点——经济领域中的金融化所引发的。经济金融化,主要是指实物经济已经被金融经济所代替,社会资产的金融资产化程度在逐渐加深,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已经日益深入地表现在国际金融关系上,比如,国际债权与债务关系、国际股权及股利关系及国际风险保险关系等。在经济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出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所谓国际金融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的产物。应当说,不同时期的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这就决定了国际金融法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金融因为其自身更加适合数字化与终极市场,因而已经成为经济生活当中一个核心性、主导性与战略性的重要因素,对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渗透与影响在不断加强。伴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逐渐加深。经济全球化十分突出地表现为金融领域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就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市场及金融政策、金融法律等方面跨越了国界,从而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逐步出现了融合的趋向,主要可表现为货币体系、资金流动、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各个要素的全球化及金融政策、法律制度的全球化等等。金融全球化不仅是构成经济全球化的应有之义,而且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发展的合理要求与必然结果,并且和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及投资全球化之间交互发生作用,并交互影响。与此同时,金融全球化又因为金融的特殊属性与发展状况,因此具有自身独特的内容与运行规律。 

在经济全球下与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各国的经济与金融的国际化进程已显著加快,在国际金融法律制度上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对全球经济和金融的影响力在逐渐增加。同时,随着国际金融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球性和地区性的金融危机频繁发生,当前的国际金融体制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以上这一切,自然将对国际金融法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从而推动国际金融法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对于国际金融关系的发展与世界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社会与各国的立法当局也进行了十分积极的回应,由此,将进一步推进国际金融法律体系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全球化视野下的国际金融法发展途径 

(一)不断完善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要在现行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础上,继续整合资源,查漏补缺,使之更为完善。应当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巴塞尔委员会等全球最为重要国际金融机构为核心,全面利用与发展其各自的资源优势,并促进各大资源之间的优势互补,通过加强相互之间的金融信息、金融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来促进国际金融监管标准的法制化、统一化进程,建立起包括跨国资本流动监督机制等在内的,具有相当大约束力的国际性金融安全机制。比如,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优势在于其作为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权威性与其下属成员的普遍性、基金协定所具有的约束性、组织机制所具有的健全性、金融分析所具有的全局性、金融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与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所具有的便利性等。巴塞尔委员会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资源主要包括非政府组织所具有的灵活性、发达国家银行监管信息所具有的易得性、银行监管规则修订所具有的便利性、金融监管标准所具有的市场亲善性等等。假如着重从宏观的角度来关注国际金融形式稳定,为避免再次发生重大金融危机而忧虑的国际性基金组织,和重在从微观角度来关注各国银行日常监管的有效性,为避免发生银行业金融危机而十分忙碌的巴塞尔委员会,如果能够进行携手合作,以共同防范全球性金融危机,那么,其效果自然是十分显而易见的。近年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金融危机治理中的实践当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了利用资源与整合资源的重要意义,开始将成员国银行业所具有的有效监管纳入到金融监督的安排之中,因而提出了介入银行业监管所需要的若干任务及原则。巴塞尔委员会自身也期望借助于货币基金组织之权威地位,以推行其有效的银行监管标准,所以在实践中,十分积极地与货币基金组织进行配合。 

(二)围绕当代全球金融危机之特点进行制度设计 

根据当代国际金融危机所具有的复合性特点,应当着重加强国际金融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建设,主要包括国际货币法制建设、国际银行监管法制建设、国际证券监管法制建设等国际金融法制内部的相互协调,并与国际贸易法律制度、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国际刑事法律制度等开展外部协调,使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联盟等各类国际经济组织的政策制度实施形成正向的叠加效应,而不是反向的抵消效应。根据当代金融危机的区域性特点,要建立与发展区域性的金融监管与协调机制,不断探索与逐步推进区域危机联防的法律合作,比如货币互换和汇率协调;各国监管当局与国际组织之间相互借鉴和交流经验;建立起反应灵敏的金融危机预警机制及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完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条件,建设具有危机救援特点的绿色通道;针对当代金融危机所具有的系统性,应当开发与利用国际金融法制所具有的救济功能,赋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金融危机的救助职能,并赋予其相应的制裁能力,根据权利与义务一致原则,建立起发达国家在金融监管与危机救助当中的责任制度,通过完善危机处理的国际纪律与程序,研究与发展存款保险制度及国家债务重组制度等各项危机处理制度,从而有效地避免金融危机的蔓延与升级。 

(三)明确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所具有的独立性 

国外学者在对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长期存在的高通胀现象开展了大量的计量分析,有以下两点发现。一是发现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关系,二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指数和实际经济增长率之间则不存在相关的关系。这就说明了一个趋向,即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小,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就会越高。与此相反,一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越大,那么该国的通货膨胀率也就越低。但是,不管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大小,其对于经济增长率的高低并不存在明确的影响。所以,为实现物价与宏观经济的稳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运营的独立性十分重要,这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显得尤为突出。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就连一部分以往最为保守的,其中央银行独立性最差的发达国家或东亚国家,比如英国、日本、韩国等,在经历了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机之后,都纷纷加大了金融改革的力度,这些国家在金融改革当中一致将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放在首位来抓。日本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往一直相对比较小,实际上是置身于其大藏省的严格管控之下。但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末那次泡沫经济所带来的惨痛教训,以及随后出现的大量银行呆坏账困扰,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不得不推行了大规模、全方位的金融体制改革及相关的行政体制改革,其率先推出的,并取得重要进展的举措,就是加强了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明确要求日本银行的独立性不应当低于国际水平。 

(四)不断拓宽国际金融法研究的范围 

经济与金融的全球化,造成国际贸易、国际投资与国际金融等跨国经济活动的相互联系变得日益频繁,对国际金融法律的协调性要求也就变得越来越高,这就为国际金融法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更大的空间。当前,国际贸易组织的管辖与控制范围,已经从传统的国际货物贸易领域全面扩展到国际技术贸易、国际投资及包括金融服务在内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之中。由此而来,国际金融法当中的一些课题,不但可以与国际贸易组织的多边贸易体制、国际贸易法问题及国际投资法问题开始连通,而且也在国际贸易组织的制度框架内实现形成、解决与发展。国际金融法和其他各类国际经济法制度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与协调关系,在法学研究领域也有反映,比如,我国学者提出的将国际金融法分解为国际货币金融法、国际贸易金融法与国际投资金融法三个组成部分,这样就能建立起不仅能反映学科之间内在发展规律,而且又能解决当前国际资金融通中的复杂问题的全新国际金融法学体系。还有学者对传统的国际惯例理论提出了新的质疑,并在进行不断地突破。以上诸如此类的众多学术创新,不仅来源于金融学者们对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对国际金融法领域的实际影响与作用所作出的深刻洞察与分析,而且也反映了学者们在金融全球化视野下,对国际金融法之于当前国际经济环境所作出的反向影响与作用的认识及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对国际金融形式的变化以及相关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应当给予密切的关注。题,比如,国内金融业的开放和安全问题、如果调整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国内金融立法如何向国际接轨等问题。在当前后金融危机时代,作为世界新兴国家代表的中国,应当全力以赴,积极参加到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和相关规则的制定中,从而在推动国际金融法律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扮演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阮翠霞.浅析金融全球化成因.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5(1). 

[2]何焰.国际金融法晚近发展的若干特点.法学.2005(4). 

[3]刘丰.论金融创新对国际金融法的影响.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8

农村经济问题是经济发展理论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一个不可逾越的根本性问题。我国是一个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的、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特征的发展中小农大国,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国农村,西部地区无论是在领域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农业部2003年《农业统计提要》显示,西部地区仍有高达两亿多的乡村人口,一亿两千多万的乡村劳动力。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实现小康建设目标意义重大。根据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发展中国家的农村经济发展问题,归根到底是实物资本短缺引发的贫困恶性循环,即“农村资源生产率较低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和农村地区的储蓄能力低资本短缺农村资源生产率低”。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资本形成是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作为促进农业、农村资本形成的重要方式,农村金融发展自然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育不足,致使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进而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当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西部大开发、加入世贸组织,面对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以及中央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的大背景下,对西部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化解。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影响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失衡,造成相对贫困的西部农村地区难以形成有效的资本积累,资金大量流失,加剧了农村经济区域发展不均衡状况。表1显示的是2002年全国与各地区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对比情况。从中可知,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4472元、3259元和2598元,东部优势明显;而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东部也最低,说明东部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公平性和合理性。而西部农村金融的制约则导致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图表显示的是1996-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1996年的10458.63亿元上升到2002年的21904.69亿元:而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尤其是西部地区2002年乡镇企业增加值仅为1951.96亿元,比2001年的2847.57亿元下降了近900亿元。这也是造成东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由于西部地区乡镇企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比重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再加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农业和农村中依然占有相当比例,因此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货币化程度也较低。这样,西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低水平实际上就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较小的货币流通量。实际上,由于低水平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制约,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进入农村资金循环的货币总量就会偏小,进行价值增值的资本也就偏少,农村经济对农村金融的有效需求也就偏小,农村金融业务空间就会受到制约,进而西部地区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就会陷入低水平均衡的陷阱。

总之,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区域发展失衡的后果是严重的,为农村经济、金融改革埋下许多隐忧。这种状态不仅加剧了金融资源的分配不公,使得越是贫困的农村地区越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不利于农村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而且还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团结,危害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由此可见,不解决农村地区间的金融、经济差距问题,势必影响到中国金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模式构建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瓶颈决不是简单的注入资金、政策扶持所能解决的,现存的许多研究往往容易陷入这个“陷阱”,过多地纠缠在如何依靠农村金融增加对农村地区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政策运行的结果往往一边是资金的投入,同时更多的渠道出现大量资金的流失。西部地区农村金融成长不足的基本原因是国家实行“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发展战略所导致的制度抑制的长期积累,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农村金融体制的创新。当然,西部地区农村金融的成长必须要既符合自身经济、社会运行的规律、特征,又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从目前西部农村经济、金融发展水平来看,应当建立一种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成长机制与发展模式,为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提供连续的正向激励,从而促进农村金融的适应性发展。具体的政策措施应当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法制建设落后是制约西部农村金融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于农村经济的法规制度是解除西部农村金融抑制、实现西部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基础。首先,必须以法律保障西部地区农村金融主体的资格健全和行为规范。法律规范要明文规定农村金融市场主体的准入条件和标准,要利用法律的规制、引导、教育等作用有效克服主体行为的自发盲目性。同时,依靠法律强制力切实保障契约履行和金融市场有序运行。例如,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于缓解当前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不足能够起到有益的辅助作用。政府应放松对非正规金融的管制,给予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创造条件让其自发地向规范化、正规化发展。同时,为了克服非正规金融所存在的一些弊端,政府应对本地的非正规金融加以扶持和引导,对非正规金融活动中形成的契约进行有效的保护,并为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业务咨询和引导服务,促进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的交流,以此建立信任合作关系,形成较为完善的非正规金融服务体系。其次,要依靠法制的力量,维护良好的西部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改善西部农村金融环境需要全方位的努力,不但要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改变观念,还要加快建立西部征信系统和征信制度建设,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处理违犯金融法律法规、破坏金融环境的行为,形成良好的农村金融法律环境。第三,要依法规范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行政活动。地方政府对当地农村金融环境的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这种积极作用。要把一个地区金融环境的好坏作为衡量基层政府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奖优罚劣,对那些任意干预金融活动、造成严重损失的政府机关和官员,必须依法追究责任。

促进西部农村形成差别化、多样化的金融发展模式通过政府政策诱导实施差别化的农村金融区域发展战略是促进在西部农村金融发展的现实选择。西

部经济发达地区应选择“市场竞争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责任主要是是加强市场监管,扩大市场开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秩序,构建农村金融安全网,防范农村金融风险,为农村金融市场发展营造良好的宏观制度环境。重点解决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错位问题,从淡化所有制金融,加快农村金融市场开放开始,发挥农村金融政策的引导和农村政策性金融的诱导机制,引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专门化的、地区性的、赢利性的农村股份制、合作制商业银行,鼓励各类商业性金融在农村设立分支机构或开展业务,同时要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鼓励地方政府参与农村政策性金融发展,建立与多元经济结构相适应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西部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应选择“政府诱导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主要责任是培育农村金融市场主体,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区域性的农村金融中心,形成农村金融增长极。重点是围绕农村,根据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转移、农业规模经营等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农村金融政策,促进农村金融结构与之相适应,当前重点是要把农村信用社办成真正的合作金融,同时要扩大农村政策性金融的作用领域,重点是为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加工等提供金融支持。对于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应选择“政府扶植型”农村金融发展模式,政府的重点是培植并维持农村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转,不断增强其功能,重点发展农村政策性金融和农村小额信贷,鼓励发展民间互金融,积极动员社会力量给予资金支持,使之摆脱引缺少资金而导致的贫困恶性循环。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9

一、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表现

(一)金融企业不断扩大兼并行为。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的表现之一是金融企业兼并行为的不断扩大,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金融企业的大量兼并使得企业集中化程度变高,这给企业管理人员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巨大的挑战,如果不加强约束,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面临道德风险的发生。在充满诱惑力的经济利益面前,有些金融企业管理人员会完全忘记金融风险的防范意识,而且即便真的出现金融风险,他们也一点不担心,认为政府最后会来解决,最终使得金融企业渐渐地放松对金融风险防范的警惕和监督。

(二)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正常发展。随着金融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中的很多交易行为都离不开金融行业,在金融领域中的众多交易都是投机行为,这种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投机行为严重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导致我国经济出现亚健康状态。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比例失调当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在比例上出现差异、发生比例不一致的情况时,社会中的众多资金都会流入到金融经济中,这时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就受到掩盖,经济发展呈现出低落的面貌,然而金融经济的发展面貌却刚好相反,呈现出非常繁荣的局面,实际上这种繁荣局面是虚假的、不真实的。价格指数能够体现出国民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但是在这样的虚假繁荣背景下,价格原有的导向作用不复存在。

二、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

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有时是必要的,但是分离情况不能太严重,否则就会出现负面影响。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好处体现在,很大一部分社会资金流入到金融经济中,那么金融经济的发展步伐就会得到加快,金融经济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当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过于严重时,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阻碍了实体经济的顺利发展,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要想实现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必须掌握好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的状况,把握好度,根据影响两者分离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三、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原因

纵观全世界,金融经济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带来的影响等各方面都要超过实体经济。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受到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影响、金融管制的影响,这三种因素的影响。下文对此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一)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金融经济的发展要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实体经济的发展是金融经济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国内经济与国外经济在对接中少不了外汇,这就决定了金融经济的重要性以及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当金融经济遇到金融风险时,势必会影响到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实体经济,继而导致实体经济出现风险。

(二)技术因素与制度因素的影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信息的革新,金融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越来越便捷,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交易范围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面貌,如今的金融经济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这就是金融经济逐渐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技术因素。另外在制度因素的影响方面,由于我国的金融经济风险制度不够全面,使得金融经济钻了制度的漏洞,呈现出越来越多的跟风行为和投机行为。因此,在技术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双重影响下,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离速度会逐渐加快。

(三)金融管制的影响。除了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和技术及制度因素的影响之外,金融管制的影响也是促使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分离加快的一项重要因素。我国在金融管理这方面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加上金融自由化都加快了两种经济的分离速度。另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全球各个国家的金融管制都加深了彼此的联系,资本流通速度日益加快,国际金融机构的竞争变得日趋激烈,全球的金融交易量迅速增多,当金融交易情况变得糟糕时,会导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综上所述,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分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最主要的三种因素分别是金融经济比例的影响、技术与制度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管制的影响。面对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危害,我国的政府部门一定要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且针对以上提到的三种因素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和讨论,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切实做好对实体经济的保护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金融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序发展。

四、解决金融经济与实体经济分离的措施

金融对经济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金融业;产业集群;现实基础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60(2008)05-0085-06

金融是经济活动的核心,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对重庆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金融中心的一个重要特征和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如美国纽约华尔街金融投资集群、英国伦敦金融业集群、日本东京金融业集群和我国的上海陆家嘴金融业集群。但问题是,重庆现有的经济与金融基础和发展趋势能否支撑起这样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或者说,重庆是否已经具备打造金融业产业集群的现实条件?目前还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从定量的思辨角度来实证分析影响重庆金融业集群发展的现实基础,以此作为重庆“能否构建金融中心”以及“怎样构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理论依据。

一、文献回顾

有关金融业产业集群研究的国外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Swann等,他们于1998年提出了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和集群生命周期的概念(Swann,etal,1998)。后来,naresh等(2001)借助Swann等(1998)提出的这种产业集群动态研究方法,对英国金融服务产业进行分析,认为集群效应影响公司的成长以及新进入者的数量,同一金融服务中心的不同的金融部门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接着,naresh等(2003)又进一步对英国三个金融业产业集群进行调查研究,把集群效应在金融服务业的普遍效益和具体效益做了对比分析,并且描绘了不同类型的集群,发现专门的投入渠道和供给方的知识溢出效应在金融服务集群领域会产生重要的效益,各地金融服务集群的不同主要表现为集群的组建程序和聚集过程的不同,认为政府应该提供相关的政策以满足建立不同产业集群的需要。另外,Kindleberger(1974)从比较经济史角度对金融中心的形成原因及过程进行细致研究,认为金融市场组织中存在的规模经济构成了金融市场的聚集力量。

我国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产业集群的聚集效应构建金融中心、完善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等方面。譬如,李扬(2003)分析金融机构区位选择因素和金融中心聚集效应的作用、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范志芳等(2004)运用计量方法分析国内外银行向上海集中的经济动因,发现上海成为国内外银行聚焦地的重要原因在于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因素和以市场规律为基础的政策驱动力;潘英丽(2003)探讨金融中心的聚集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效应,重点分析吸引金融机构空间聚集的地方政府行为;宁钟等(2006)进一步指出,金融服务业中的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支付机制中,即转移支付系统和交易清算业务。以产业集群理论研究重庆金融业的文献较为少见,颜蕾(2006)提出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但是缺乏从定量的思辩角度深入探讨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

笔者认为,构建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基本路径,就是要将位于其主城区的解放碑周边至朝天门以及江北嘴周边至弹子石的约10平方公里的“金三角”地带培育成金融核心区,促进重庆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努力把解放碑“十字金街”建成“重庆的华尔街”,把江北嘴建成“重庆的陆家嘴”。通过培育重庆市的金融核心区并形成产业集群,可以使这个核心区的各环节上的金融企业在专业分工的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的金融产品(服务),并降低交易成本,节约交易费用,这对于金融核心区而言是实现了内部规模经济,对于核心区的单个金融企业而言则获得了外部范围经济。这种内部规模经济和经济外部性必然使得金融业产业集群内的供需条件优于分散的产业分布,促使企业的成长,并不断吸引新的进入者,因此,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发展的高级阶段必然是形成成熟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

二、理论模型设定

美国学者Yamori(1998)的地理位置选择、naresh等(2003)的政府政策支持、我国学者曹群(2006)的FDi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溢出效应分析等研究,都表明国家或地区间的贸易流量、外商直接投资、当地的商业机会和政策支持、距离远近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可能影响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如果把所有的影响因素(X1,X2,Λ,Xn)作为自变量,把金融业产业的发展程度Y作为因变量,用S表示经济制度,则可记成如下函数:

对以上函数求全微分:

其中,βi可以表示影响产业集群形成的第i个因素对总产出的贡献,即总产出弹性系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市场发育程度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因此,按照上述理论框架,通过金融业产业集群来实现形成重庆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目标的现实基础,可以通过影响区域金融市场的集聚和辐散程度的经济、金融和政策等因素来加以分析。

三、实证检验

下面借助统计软件eViews处理重庆市自1987至2006年近2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包括重庆直辖前十年和直辖后十年的数据,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重庆市历年的统计年鉴。为了减少和消除异方差,首先对以上数据分别进行对数化处理,再对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相关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修正和分析。

(一)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1.因变量的选择

笔者认为,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标来描述一个地区某个产业的发展程度或规模:(1)该产业在该地的所有企业的年末总资产;(2)该产业在该地的所有企业的数量;(3)该产业在该地的总产值。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用当地的金融业产值(FGDp)作为因变量。以1987―2006年的重庆市金融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包括内资银行、外资银行及其代表处、内资保险公司、外资保险公司及其办事处等所有在渝的金融机构的总产值(见表1)。

2.自变量的选择

根据前面的分析,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文化差异、当地的商业机会和金融企业选址的距离远近等因素都对金融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有影响,但鉴于数据的可量化性、真实性和可获得性,本研究仅选取了重庆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进出口总额(tRaDe)两个指标作为金融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并分别对其求对数值(见表2),而暂时不考虑不易量化的文化差异、当地的商业机会和金融企业选址的距离远近等因素。另外,重庆于1997年成为直辖市,因此引入虚拟变量,并将直辖前的1987―1996年赋值为0,直辖后的1997―2006年赋值为1。根据经验和经济现实,可以预期包括虚拟变量在内的所有自变量的符号均为正。

(二)实证检验结果

将重庆本地的金融业产值作为因变量,当地累计的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总额和虚拟变量置于同一个模型中,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来估计各个参数及相关统计量。

模型Ⅰ中,logFGDp、logtRaDe和DUmmY的符号与预期符号一致,均为正;且t检验的显著性很好,对应的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4、0.0002和0.0274;拟合优度达94.8338%,修正后的样本可决系数也达到了93.8652%。但是Dw=0.936460<1.00(其中1.00为在0.05检验水平下,样本容量为20时的Dw检验的下临界值),说明误差项存在着自相关。所以,模型Ⅰ并不能说明重庆金融业产业发展的相关影响因素。

运用GLS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及其相关统计量,样本容量仍然保持为20。经过检验,回归结果中三个自变量的符号与预期的一致,Dw值较模型Ⅰ有所改善。但是,进出口总额的t检验不显著,其显著性水平为0.8740,且样本可决系数有所下降。这说明模型Ⅱ不是最优的。

把LagtRaDe从模型Ⅱ中去掉,进一步优化模型,得到模型Ⅲ。

模型Ⅲ的回归结果中,各个自变量均与理论符号一致,t检验的显著性也很好,其显著性水平分别为0.0009和0.0004;修正后的样本可决系数比模型Ⅱ的大;F统计值为25.13353,对应的显著性水平仅为0.000008,说明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在显著水平为0.05时,Dw值落入不确定区域。可以利用Lm(BG)自相关检验,eViews3.1的输出结果为Lm=3.777844<3.84(其中3.84为0.05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该模型的误差项已经不存在一阶正自相关了。所以,可以认为模型Ⅲ是三个模型中最优的。

因此,回归模型的结果如下:

(三)对回归结果的经济含义的解释

第一,进出口总额没有被纳入模型中,说明1987年至2006年期间重庆的外贸交易对金融业产值增加的贡献率并不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重庆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还远远不够,尚不足以带动重庆区域金融的发展。据测算,2006年重庆的外贸依存度仅为12.2%,而国内的平均水平是65%。显然,如此悬殊的差距意味着重庆要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就必须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通过加大开放力度来促进重庆国际贸易的发展,从而增大外贸对重庆市金融业发展的影响力度,为打造成熟的区域性金融业集群提供强大的外部推动力。

第二,重庆金融业发展水平受到FDi的影响十分明显,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Di每增加1%,金融业产值就会增加0.158486%。这说明外商直接投资是重庆金融业产值增加的主要经济因素之一。一国(或地区)的FDi影响金融部门中的银行进入或转移到该国(或地区),形成“客户追随”的正效应(梁颖,2006)。这种效应不仅是跨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原因之一,更是金融产业集聚地变迁转移的核心因素。笔者认为,重庆的FDi对当地金融业的显著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来进行的,即重庆金融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客户追随”效应。

第三,重庆直辖对金融业的发展具有正效应,且从模型Ⅲ中可以看出这个政治因素的影响效力超过了FDi。这说明重庆直辖的升格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各项政策的出台,为重庆构建长江上游金融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政治条件。

总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影响重庆形成金融业产业集群的主要现实基础有经济基础(以FDi为指标)和政治基础(以虚拟变量为指标);而重庆现有的触角庞杂的金融体系也成为重庆构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的金融条件。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重庆在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地方经济基础、金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区域性金融市场,其中: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决定投资消费,从而影响资本流动和金融活动;金融因素则考虑金融制度完备、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和金融基础设施的先进程度;而政治因素是国家的宏观定位和政策导航。重庆直辖后不断提升的区位优势、经济实力、金融条件和政治基础等共同构成了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进而向成熟的金融服务业产业集群这一高级阶段发展的现实基础。金融中心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些关键条件和标准,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自然历史过程,不同的优势条件将产生不同规模和功能的金融中心。就重庆而言,市场自发演进的基础作用以及金融业相关的产业政策、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成为促进其金融业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特别地,FDi形成的“客户追随”效应尤为突出。重庆应尊重这种经济规律和市场选择,在权衡构建金融中心的可能性基础上,考虑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的具体功能和实现路径。

(二)政策建议

以重庆作为金融业产业集群的核心城市,营造金融企业集聚的良性机制,构造区域性的市场化、有偿及双边或多边利益调节机制和金融格局,是建立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的主要路径。为此:

一要积极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区域金融的融合根本上是源于区域经济的融合。随着重庆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的形成,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合作将日益加深。重庆必须把握时势,主动推进长江上游地区经济金融的一体化发展。一方面,要加强长江上游地区信息与交通一体化,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强长江上游地区市场与物流一体化,打破各地区之间的市场壁垒,消除市场保护主义和区域歧视政策,在市场准入、税收和企业待遇上,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二要加大重庆的开放力度,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实证结果表明,重庆的外贸发展还处于很低的水平。由于一个区域性经济中心的形成,需要依靠相对发达的金融体系和完善的对外贸易体制作为支撑,因此,加大重庆的开放力度,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是扩大重庆贸易规模,进而提升重庆金融发展水平的有效措施,也是促进重庆长江上游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业产业集群形成的主要推动力之一,特别是吸引外资金融企业在渝经营的主要动因。

三要强化政府介入的有效性。重庆建设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和培育金融业产业集群,重庆市地方政府力量的介入就不可避免,也非常必要。在金融业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重庆市政府的作用是规划、制定政策和加强协调,实行政府培育,但金融企业或金融组织本身要唱主角。目前,重庆市政府对推动重庆金融发展还存在着政府介入的强度有余而有效性不足这一基本矛盾,市场发展和行政干预的度把握不好。为此,地方政府也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市场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曹群.2006.FDi与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6).

范志芳,汤玉刚,齐行黎.2004.国内外银行聚集上海动因的实证研究[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5).

李扬.2003.金融中心:聚集金融资源的有效机制[J].经济管理(9).

梁颖.2006.金融产业集聚的宏观动因[J].经济学研究(11).

宁钟,杨绍辉.2006.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动因及其演进研究[J].商业经济与管理(8).

潘英丽.2003.论金融中心形成的微观基础:金融机构的空间聚集[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5).

颜蕾.2004.构建和发展重庆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政策思路[J].开放导报(2).

KinDLeBeRGeRCp.1974.theformationoffinancialcenters:astudyofcomparativeeconomichistory[m].princeton:prinsetonUniversitypress:79-82.

naReSHRp,CooKGaS.2003.thebenefitsofindustrialclustering:insightsformtheBritishfinancialservicesindustryatthreelocations[J].JournalofFinancialServicesmarketing,7(3):230-245.

naReSHRp,CooKGaS,SwannGmp.2001.thedynamicsofindustrialclusteringinBritishfinancialservices[J].theServiceindustrialJournal,21(4):33-61.

SwannGmp,pReVeZeRm,StoUtD.1998.thedynamicsofindustrialclustering:internationalcomparisonsincomputingandbiotechnolog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1-39.

YamoRin.1998.anoteonthelocationchoiceofmultinationalbanks:thecaseofJapanesefinancialinstitutions[J].JournalofBankingandFinance,22:109-120.

RealisticFoundationoftheFinancialindustrialClusterinChongqing:anempiricalResearch

penGXiaobingJianGJingmei

(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30)

abstract:ConstructionoffinancialcentersintheupperreachesofYangtzeRiver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futuredevelopmentofChongqing,andindustrialclusterisamaincharacteroffinancialcenter.intheprocessofbuildingfinancialcenter,basisofeconomy,policiesoffinancialindustryandstrategyfor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retherealisticfoundationsforbuildingfinancialindustrialclusterinChongqing.empiricalresearchinthepapershowsthatthepolicyimpactislargerthantheinfluenceofeconomicfactors,whiletradeisnotanobviousfac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