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研创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2:57

农业科研创新篇1

农业技术创新作为社会技术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研发和推广两个过程,其终极目标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过程。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资源禀赋、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条件等的巨大差异,各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和制度不同[2],技术创新的效果也不同。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和农业科研力量的薄弱,农业技术引进多但消化吸收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并不多,农业增长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5%~40%左右,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则高达70%~80%[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国家主导的农业科技研究和开发推广战略,先后实施了诸如星火计划、丰收计划、菜篮子工程、温饱工程、种子工程、科技入户工程等多种计划,推动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也逐渐提高,如2005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8%,与2000年的43%相比,净增长5%[4]。农业中除个别产业外,绝大多数产业的科技贡献率都有较快的增长。另一方面,从科研成果来看,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以中国农科院为例,在“十五”期间,全院获奖成果近500项;发表科技论文10878篇(其中被SCi收录514篇),专著535部,专利220项。其它农业科研单位的科研成果也十分显著,2001年细胞克隆羊在陕西成功产子、2005年中国第一例克隆猪在河北出生、奶牛胚胎技术和超级常规稻育种技术的形成等就是其中的典范。

二、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成绩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研发和推广两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业科技研发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投资强度偏低。2003年,我国农业科技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0•49%,还不到世界粮农组织规定标准(1%)的一半。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农业科技科技与农业GDp的比重)明显偏低。农业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除反映在农业科技投资强度偏低之外,还反映在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科研经费上。据美国农业部的资料统计,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公共科研机构提供的农业科研经费每年约21亿美元,私人资助的资金也高达21亿美元左右,大约与公共科研开支持平。美国农业科研人员人均年科研经费超过10万美元,[5]而1991~1994年我国农业科研机构的人均课题费仅为0•61~0•97万元。近年来人均课题经费虽有所提高,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十分明显[6]。

2•农业科技研发资金配置不合理

我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有投入不足的问题,在资金配置方面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首先,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行业间配置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资金的行业投向比例与农业中各行业产值比例不符,影响了农业中各行业的均衡发展。如1996到200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政府对农业和林业科技拨款比例都高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而对畜牧业和渔业的科技拨款比例却明显低于这两个行业在农业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其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科技活动中配置不合理:我国农业科技经费中投资于应用开发的资金相对不足,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虽然近年来政府采取了各种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的措施,但由于各项措施之间缺乏统一和协调,投入的资金缺乏管理和监督,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再次,农业科技资金在不同的主体间配置不合理:企业在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所占资金比重偏低,影响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科研机构所占经费比重偏高,农业科研创新的效率不高,与生产脱节现象较为明显。此外,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配置不合理还与科研人员整体质量不高、队伍过于庞大有关。如同厂商的生产活动,科研活动同样存在规模经济效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可能承担超过国力的科研经费支出,科研经费投入总量有限,必须把有限的资源配置给高质量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如果科研队伍过于庞大,势必降低人均科研经费量,从而无法充分发挥科研人员的潜能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科研活动的规模效应也就无法凸显。

3•研发资金来源渠道少,风险投资资金缺乏

我国农业科研经费来源渠道少,目前的资金来源有国家拨款、地方拨款、企业自筹、银行贷款等途径,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自筹和政府拨款。与发达国家农业科研资金来源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资金来源渠道相对单一,来自企业的经费所占比重相对偏低;其次,我国农业科技活动中风险投资资金急缺。目前企业从事科技创新研究的资金除了政府资助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由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高风险性,银行贷款利率高、期限短,企业不愿意过多地投资于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对企业的农业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风险担保,才能进一步丰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来源,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活动和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4•农业科技研发政策支持乏力

长期以来,为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政府从财政、税收和信贷等方面出台了不少支持政策,如对农业科技创新产品给予免税优惠甚至财政补贴,但这些支持和补贴的范围很窄,大量的科技创新产品实际上很难得到这种优惠,只有为数不多的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的新产品才能享受。在农业信贷支持政策领域,由于科研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的高风险性,实际上很多农业创新项目及其成果转化难以得到正规的信贷支持,这在教学和科研单位转化其成果的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事实上,很多的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计划由于资金的缺乏而无法实现。

(二)农业科技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和人才的紧缺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资金的不足和人才的缺乏,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我国农业技术推广资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强度不高,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由于资金的不足和农技推广者的待遇低下,农技推广网络人心涣散,大量基层农业推广组织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严重影响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由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恶劣及工作待遇低下,基层农技部门很难吸引到高学历人才,只能聘请一些非专业人员来代替,农技推广工作队伍整体知识水平相对较低;有的推广工作者为了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而从事多方面的工作,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一项业余活动;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资金的约束也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等再教育活动,导致其专业知识老化,无法及时掌握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所有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2•农村土地制度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我国已经对土地承包责任制进行了改革,但客观地说,改革并不完善,尤其是土地的分散经营,产生了一系列不良的影响,严重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在土地分散经营的条件下,单户农民拥有的土地面积不大,农民接受一项新技术,需要较高的投入,对于经营面积很少的农户来说,其带来的收入却有限,农民也就没有增加科技投入的内在动力,尤其是不利于一些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与此同时,分散的农户经济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物力对传统农业进行现代技术改造,却有相对充足的劳动力继续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导致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客观有效需求不足,也增加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阻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3•研究和生产的脱节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的供给主体是政府兴建的事业性科研院所,由于大部分科研院所的资金来源于政府,其资金来源决定了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政府,其目标也就是完成政府的科研任务,而缺乏面向市场解决实际问题的动力和压力。其直接的后果一是科研成果与农民需要脱节:农民需要的技术没有供给,有供给的技术农民用不上;二是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脱节:大量科研活动集中在提高种植业产量目标上,而对农产品的提质、仓储、物流、深加工等的研究相对滞后,农业科研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对产品高质量和多样化需求的要求脱节。

4•农村的经济、文化、市场条件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

首先,从农村经济状况来看,虽然近年来国家政策向农村倾斜,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口号的提出,农村经济发展很快,但由于基础薄弱,农民的资金依然十分紧张,而农业科学技术的采用是以资金相对充裕为前提的。从信贷的角度来看,出于风险的考虑,目前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有向城市倒流的倾向,农村信贷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非正规借贷途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农村资金紧张的状况,但其成本是相当高的。因此,农民在接受农业科技推广的过程中,资金的制约问题十分严重。

其次,从农民的文化素质来看,虽然政府为农村的扫盲工作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农村整体文化素质依然很低,影响了农民接受和使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能力和意愿;同时,农村信息本来相对封闭,农民文化素质的相对低下更加阻碍了信息的传播,科普观念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从而也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再次,从农村市场条件来看,由于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加上农民自身辨别真伪能力相对较差,农村市场成为许多不法商人的天堂,他们打着新科技的晃子,卖着坑害农民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损害了农村市场秩序,打击了农民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致使其在真正的新技术面前失去信心,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三、对策和建议

为了有效地促进农业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供给

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及其成果推广离不开资金支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增加资金供给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的根本保证。首先,农业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决定了市场无法提供最佳状态的科技投入量,导致了市场失灵。因此必须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民间资金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力度,同时,要制订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充分调动民间资金投入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之中;其次,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因此必须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组建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公司及相应的投资基金或保险基金,把风险投资机制和保险机制运用到农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分散和降低农业科技创新的风险;再次是要在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企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推广;最后是要加强对农业科技创新资金的监管,使资金真正落到科技创新的实处,防止资金被截流或挪用。同时,要转变过去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的一般支持方式为以项目为主的重点支持方式,完善课题招投标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面向市场和农民,推进农业体制改革

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土地制度试点,以提效为目的,探索新的土地制度。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原则下,寻找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新方式。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科技体制越来越不符合市场的需要,只有面向市场和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创新研究和农技推广,农技活动才能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在实现其价值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除提供公共服务的科研机构外,其余农业科研机构应转制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参与市场竞争,围绕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发挥各自优势,解决农业技术困难。同时,要通过科技体制改革来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放宽市场准入、鼓励公平竞争、促进民营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再次,要在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优化科技创新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中公共性较强的基础研究项目,主要由政府安排攻关,以高等院校或公共科研院所为主,解决关系国家全局性、关键性、基础性和产业共性的重大科研项目;对于应用研究项目,应由企业和农民根据市场需要来合理安排和解决,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应该是鼓励和引导;整合和统一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和推广机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避免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的脱节;整合农业科研及推广队伍,提高科技创新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和工作待遇,以优化农业研发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在推进农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要注重技术引进机制的改革,首先是要规范引进渠道,避免不同地方政府对同一技术的重复引进;同时,在技术引进后,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本土化创新和改造,使引进的技术成为真正适用的技术。

(三)加强教育,提高科研工作者和农民的素质

高素质的科研工作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人才保障。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是要调整收入分配机制,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其次是要重视对已有农业研发和推广工作者的培训和再教育,尤其是要加强对基层工作者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其掌握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乡镇是农业科技推广的基层,也是真正落实农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待遇低,任务重,应加强财政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基层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以促进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是科技创新成果的接受者,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科技推广的成败。高新农业技术在可能带来高产和低成本的同时,也存在因技术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获取和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也有利于增强其辨别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的顺利开展。此外,科技工作者和农民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两者互动地开展工作,农民可以将在实践中发现的新问题,以及在使用农业科技产品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及时准确地表达出来,与农业科技工作者协商讨论和共同解决,互相学习和进步,从而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推进。

农业科研创新篇2

关键词:农业科技企业;影响因子和驱动因素;动力系统

目前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但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创新普遍动力不足,如何建构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是指农业企业将农业技术与农业经济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农业新技术的研究、掌握,又包含对农业产品的商品化过程。它以知识产权的形式出现,然后通过投入、研发、完善,形成一个市场所需的产品,通过市场化完成这个创新的全过程。

一、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子

我国大部分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金和技术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最重要的三个直接影响因素。

(一)人才

1、高水平的农业科研人才。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具备适应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吸纳、更新、运用知识的能力,并把它贯穿于农业生产系统的全过程,自上而下形成一个系统化、层次化的知识渗透群体,能共同将知识彻头彻尾转变成财富。

2、熟悉国际国内农业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农业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他们既要有一般意义上企业家所应当具备的素质如在经营中不断实现技术、管理和制度创新方面的能力,又要有其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个性特点如掌握农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具有可持续发展观、通晓农业知识和市场经济对农业的特殊作用和影响。

3、熟练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工艺的农民。这类农民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拥有经济实用、通俗易懂、便于操作运用的乡土性教材,可以传授教导其他农民。

(二)资金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风险性、时滞性等特征,因此资金富裕程度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重要条件。众所周知在自主创新初期需要投入大量启动资金,而且随着创新的持续进行,资金需求规模也会扩大。

(三)技术

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先进技术做基础。对后来企业来说,创造新知识的活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有效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的基础上的,因此特别需要强调与企业吸收能力发展密切相关的先验知识。如农业生物技术发明,农药、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转基因产品的测定方法、标准,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需要一般科学的支撑和农业前技术科学做铺垫。还应注意到,一些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往往能引致一系列技术创新,通过领域的自主创新,牢牢控制世界农产品市场。

二、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驱动因素

驱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直接驱动因素和间接驱动因素。其中,利润、市场和竞争力是最重要的三个直接驱动因素。此外,市场需求和竞争、基础设施、文化因素、科研机构、政策环境等也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一)利润

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目标。首先,利益驱动因市场需求而生。只有当某种需求能够创造经济效益时,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才会有利可图,企业也才会产生自主创新的冲动。其次,利益驱动是市场竞争的最终目的。当竞争压力转变成利益驱动力时,企业就会奋起创新,以求胜算。再次,科技成果的商业化需通过利益驱动而启动。一项新的科学技术发明,只有当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时,才能激发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热情。

(二)市场

1、市场需求。当前,国际国内市场对动植物良种、科学产品(如绿色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新的需求,客观的刺激企业必须站在市场的前沿,具有前瞻性和不断探索精神,因此,创新的规模与需求规模成正比,需求拉动创新,创新满足需求的同时又会诱发新的需求,从而拉动新一轮创新,循环往复,使得需求拉动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和持续的动力。

2、市场竞争。一般情况下同行业之间存在竞争的激烈,因此,竞争与经营危机压力是迫使企业主动寻求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与发展的契机。

(三)竞争力

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将大力推动企业开展核心技术的创新活动,形成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及技术标准,从而有可能改善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在知识产权、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弱势地位,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的构成

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要素主要是知识产权制度促力要素,市场需求拉动力要素,市场竞争压力要素,技术推力要素,政府政策行为推动力要素,文化的精神动力要素。农业科技企业是自主创新活动的直接实现者,科研机构、基础设施、科研中介机构为农业科技企业提供创新活动所需的知识,设施和服务等资源,政府利用其政策工具对这三种创新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政府以市场为基础进行引导、疏通,采用市场与政府互动的方法,它对企业的自主创新产生推动力。各动力要素间的联系和互动体现为各种资源在各要素间的流动。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国内环境分为软环境和硬环境两类,软环境是指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硬环境是指相关的基础设施。根据耗散结构理论,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系统,与国际环境有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即知识、人力等的交流,这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在全球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必然选择,也构成了自主创新的推动力。

四、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动力系统运行原理

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构成,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基本运行原理(如图1所示)。

按照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可以把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分为环境层、基础层、亚核心层及核心层。

(一)环境层

环境层包括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国际交流状况或开放程度。三者构成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推动力。企业竞争制胜的前提是能够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为物美价廉的物质产品或服务,这无形之中就表明企业必须有先进的技术,进行技术创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现在,为了满足客户和市场的需求,许多企业已经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生产等创新手段,按用户要求定制不同产品,是产品开发能力大大地提高,生产线、流程切换更加灵活,生产的“柔性”更强,形成了以市场需求推动自主创新的导向机制。

(二)基础层

基础层包括农业基础设施和文化因素农业基础设施是指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的产业设施,主要包括水利设施、生态环境设施、农村电网设施、农业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和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直接相关的科技基础设施等。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文化对于消除和限制创新领域存在不正当的竞争及相互压制现象极为有利,并且文化因素是农业产业专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总体特征。这二者形成动力系统的原动力,也是动力系统存在的基本力量。

(三)亚核心层

亚核心层包括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通过制定并执行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系统中其他动力要素的活动,同时政府还规划设计了一系列的项目和措施,直接参与实际的技术研发和扩散项目活动。在创新系统中,政府可以直接有效地调控机制的具体运行,特别是在一些市场机制无法发挥作用的地方,政府可以凭借其特殊的身份完成其他创新主体无法实现的系统功能。基于农业弱质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政府还需要不断规范农业投入行为,自觉承担起宏观农业投入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从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实际情况看,国有农业科研院校始终是农业技术创新的主力军,是自主创新的重要依靠力量。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利发明和科技成果转让给企业,是推动企业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途径。由此政府政策和科研机构的研发始终是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系统的支持力。

(四)核心层

核心层是农业科技企业。农业科技企业指作为农业企业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主导,以农业技术商业化为主线,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微观经济组织。由于农业科技企业的先导性,赋予了农业科技企业在推进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核心地位。按技术含量分类,对一部分从事上游高精尖农业高新技术科技企业(如生物工程,新材料开发、高科技农产品等)占据市场前沿,需要在国际上提高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竞争力,因此环境层中的国内外交流对他们来说是现今的重要推动力;一部分处于技术中游的农业科技企业,市场环境的推动力有利于他们找准市场定位,另外技术环境推动力将提高企业的潜在实力。

(五)科技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是指为科技创新主体提供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以支撑科技创新活动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组织,是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与纽带。它促进了知识的转移、转化、吸收、应用和创新,是创新主体的黏合剂、动力系统的催化剂。

(六)知识产权制度

知识产权制度是当今国际社会所公认的推动创新的基本法律制度和有效机制,是提高农业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推动力。根据我国的国情,我国农业必须保证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如:主要粮食及油料、棉花作物品种资源研究开发及高产、优质新品种选育的生物技术,普遍、多发性农业病虫害与畜禽疫病的防治技术,以及针对我国地理、气候特点的可持续发展技术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立创新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持主动的竞争地位,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实现可靠的自控能力。自主创新和引进利用的有机组合与有效协调,是支持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加快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国内交流、市场环境、技术环境是任何一个企业自主创新的推动力,它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的变革,而企业发展的基础层进一步支撑创新。对于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来说,核心层中的知识产权制度是创新最直接最重要的动力源,但对于整个企业动力系统的持久运行来说,它是前几个层次最终合力的结果,而亚核心层所对应的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对新知识的创造力是以环境层和基础层为依据,是核心层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支持力。亚核心层和环境层因此成为动力系统的关键环节。不论运行原理如何,各动力因素互相协调共同促进自主创新行为的顺利进行。可以看出各个动力因素对自主创新的作用方式并不相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并互动地促进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孙倩,邓心安.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原因的期权博弈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7(4).

2、王志本.“入世”后我国农业科技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3、孙冰.企业自主创新动力机制及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07(10).

4、王宏杰.我国农业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1).

农业科研创新篇3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农业科研创新篇4

民以食为天,农业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们人类。袁隆平研究出了杂交水稻使我国十几亿人口摆脱了忍饥挨饿的生活,直奔小康。农业科研管理工作是农业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不能缺少而且必须要做好的一个项目,一个科研团队只有在一个良好的管理机制下才能将项目做好,可以说是一个团队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农业科研管理是管理学与农业科研、农业经济的有机结合,其管理机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业科研研究的成败。怎么建立一个符合新时期农业的特点、有利于项目研发,能限制员工作风和能取得好的科研成果的农业科研管理机制,是农业科研领导人员必须尽快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就笔者对农业科研项目管理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农业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科研管理工作的理念过于陈旧

科研工作不是在实验室里弄一些不知所谓的东西,而忽略了科研管理队伍的建设。21世纪是知识量爆炸的一个恐怖时代,也是一个社会经济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的一个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了每个阶层,每个科研团队极大的利益冲击,使每个人的观念都在重新定位之中。

1.2科研项目策划与实际执行反差太大

有的科研组织申报科研项目时胡乱吹嘘,把自己的科研项目说得高端大气上档次,以骗取科研项目经费。之所以存在这种问题是因为在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的管理体制和考核制度中,无论是工资、奖金,还是职称、职级的评定主要是看这个团队这一年内所做的科研项目的数量和项目经费的多少,而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操作过程就显得没有什么意义了。

2新时期农业科研管理的创新方法

2.1规划农业科研管理的工作流程,做到统筹规划

现阶段,我国的农业发展正处于高峰期,基本上几天一个样。或许今天需求量还非常大的东西,过不久就淘汰了。所以农业科研工作要深入农业生产一线,一切从实际需求出发,摸清农业生产情况,多和当地农场主交流,看有什么技术上不能解决的难题。他们的难题就是科研人员研究的方向。只有明确农民之所需,才能明确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才能解决当前生产所急,为国家人民干实事的原则,真正做到“管理为科研服务,科研为生产服务”。总而言之,科研机构的科研管理工作具有技术性人才的引进和不奋进员工的辞退,科研项目研究方向的确立,项目策划的申请等基本职能,只有统筹协调好各项职能才能做好工作,解决当前生产所急,为国家人民干实事的原则达到的最终目的。

2.2加强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遏制不良风气

为了防止科研项目重申报、轻执行的现象产生,农业科研机构必须有一套全面的监督手段,将意志不坚定的人的小心思谋杀在萌芽状态。对农业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督,是指建立一个完善的对农业研究项目的科研人员全方面全程监督的一种体系,包括对科研项目的内容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夸大骗取经费的情况、科研仪器的购买和报废情况,这些都要记录在档、科研经费的预算,不能过多,当然也不能少、科研试验的实施过程,不能出现偷懒,匆匆了事的情况、人才的引进和辞退,不能有为自己亲人开小灶而辞退别人的现象等各方面。

农业科研创新篇5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

1.农业高新技术和基础研究。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战略高新技术已经全面引领现代农业的发展,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新型产业领域。生物技术不断超越生物固有的生产潜能,信息技术使农业生产具有了智能性和精确性。我国近年来农业高新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还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更不能适应国际日益激烈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竞争。今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切实加大对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重点发展基因工程、遥感农业、数字农业、环控农业、农业种质资源基因库等高新技术及基础研究,加强自主创新,抢占农业高新技术领域的制高点,全方位提升我国农业高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2.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目前,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农业科技创新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加快研究生物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饲料添加剂等高效安全农业生物制剂和高效健康种养模式,建立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3.设施农业工程技术。设施农业包括设施栽培和设施养殖,如各类塑料大棚、各类温室和人工气候室,畜禽、水产和特种动物的设施养殖和现代化集约养殖小区等。发展设施农业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时间和空间,增强生产的可控性。科技创新应在进一步节约成本,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光能、热能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加生产效益上下工夫。

4.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是传统农业分化和演变的关键点。一是农业产业的分化,由传统的种养业向产前、产中和产后三大部门演变;二是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分化,由原来主要集中在农业产中就业向产前和产后演变,并逐步向现代工业化扩散;三是农业经营方式的分化,由传统的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演变;四是农民收入来源的分化,由原来单纯依靠种养业收入向依靠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收入演变,美国等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达到农业增加值的3-5倍。因此,我国要走现代农业的路子,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必须不断有新的突破。农业部提出,到“十一五”末,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提高到40%,促进食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5.节水农业技术。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变化,水资源缺乏将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研究创新既是紧迫的要求,又是重大的长远的战略任务。

6.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节约型社会对加强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农业科技创新要更多地负起责任,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农业面源污染检测与防治技术和农村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研究,特别是以污染治理和秸秆、肥料利用为重点,推进有机农业、生物质能源和食用菌等产业的发展,推进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发展。

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

农业科研创新篇6

国以粮为本,粮以种为先。作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的一员,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1961年,建院以来先后培育出各类作物新品种26个,获得科研成果59项,部分研究成果在河北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棉花育种颇具特色。选育的邢台6871棉花获国家发明二等奖,是迄今河北省农业类发明奖的最高等级。花生育种独树一帜。

先后育成冀油的3、4、6、7、9号和邢花1、2、3、4、5、6号等花生系列品种12个,占河北省自育花生总数的6成以上,荣获邢台市首届科学技术市长特别奖。2012年,邢花6号花生又顺利地通过了国家鉴定。玉米育种省内领先。育成的邢抗2号推广遍及十余省市,成为10年来冀中南最畅销的省内自育玉米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小麦育种厚积薄发。自“邢麦2号”河北省审定以来,“邢麦4号”以产量第一位通过国家审定,填补了邢台市无国审粮食品种空白。“邢麦6号”同时通过国家和河北省双审定,使邢台市小麦育种水平跃入全国先进行列。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次。2012年,“邢麦7号”又通过河北省审定。同时,该院还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推广项目为载体,积极争取了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推广项目。截至2012年底,全院承担部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4项、市级项目4项、协作项目3项、争取项目资金600多万元,创造了科技项目数量、级别和经费的历史记录。先后实施了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邢台综合试验站、“邢抗2号玉米示范推广”、“邢麦6号示范推广”等国家试验站和国家转化资金项目,“邢花2号的中试与示范”、“邢麦4号中试与示范”等省级转化资金项目。尤其是2012年实施的“邢麦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省农开办投资436万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科技推广项目。在邢台市宁晋、隆尧等8个土地治理县,通过建立0.53万hm2高产示范田示范带动,将辐射推进邢台小麦品种的改良。加速了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步伐。邢台市累计推广自育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新品种333.34万hm2,创造社会经济效益累计60亿元,全市粮食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连年稳定在98%以上,有力的支撑了全市现代农业的发展。2011年科技进步对全市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54%。

2严峻的挑战

目前,邢台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依然面临着一些矛盾、困难、问题和挑战。2011年,邢台市粮食总产达464.8万t,实现“八连增”。但仅有棉花总产、单产,居全省首位。邢台市单产仅为420.2kg,总产、单产均低于与邢台条件相当的石家庄、保定和邯郸市。农民人均纯收入5814元,比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900元低15.7。全市农业从业人员达到570万人,但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只有1400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仅为万分之二,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10。

2.1农业自主创新能力与现代农业的需求不适应

表现在科研队伍不够强劲,缺乏领军人物;科研能力不够强势,缺乏尖端成果;科研方向不够端正,缺乏民需课题;科研装备不够先进,缺乏急需设备。

2.2农业成果转化的实力与现代农业的需求不适应

表现在农民素质不够高。随着城镇化的强劲推进,2011年全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邢台市城镇化率也已达到40.9%,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力,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现在从事农业劳动的多为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加大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的难度。表现在转化速度不够快。目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3,实际转化率只有10%~15%。其原因是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脱节,推广服务体系与农民实际需求脱节。表现在推广体系不够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待遇不高,队伍不稳,条件不佳,效果不好。

2.3农业科研投入的财力与现代农业的需求不适应

一项农业科研成果,没有十年磨一剑的工夫是培育不出来的。一些农业科研工作者搞了10年、30年、甚至是一辈子都没有一项显著的成果,这就是农业科研工作的特殊性。指望一、两个五年计划就想解决农业问题那是不现实的。农业科技应该由公共财政支持。尽管本级财政用于科研经费在逐年增加,但仍然满足不了农业科研的实际需求。

2.4推进资源节约化的发展方向与现代农业的需求展还有很大差距

十报告将生态文明独立成篇,首次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党中央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告诉我们,单靠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路子已经难以为继。要落实邢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还邢台青山绿水,走生态发展之路”发展战略,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就必须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型农业,推进农业绿色生产、节约生产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上述这些矛盾、困难、问题和挑战都影响着农业科学研究的科学发展。

3科学的对策

遵循发展规律,增强忧患意识,在践行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坚持“为民立院,创新强院,和谐兴院”的方针,理清创新思路,转变创新观念,明确创新方向,完善创新机制,突破创新重点,改善创新条件,激活创新活力,提升创新成果。

3.1理清创新思路

中央的总体要求是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这就明显表明,农业现代化在我们国家仍然是三化有其一,可实际上却是一条短腿。农业科技创新要以谋地方百姓福祉为出发点,以促地方经济发展为着眼点,以保国家粮食安全为落脚点,大力实施科研攻关、项目建设、平台建设、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五大”行动,逐步实现科研平台做大,创新实力做强,成果转化做实,经济实力作厚和职工福利做好的五项目标,强力打造出靠得住的领军人物,营造出打得赢的创新群体,创造出信得过得科研成果,着力提升自主创新实力,提升成果转化活力,提升产业发展能力,奋力攀登现代农业科技新高峰。

3.2端正创新方向

要立足邢台基本市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技农艺结合和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构建符合优质、高效和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体系。当前,要在抓好优良品种的培育的同时,大力抓好生态农业的研究。大力发展节地型农业、节肥型农业、节药型农业、节能型农业和节水型农业。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500m3,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8%,河北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7m3,占全国的1/7,邢台人均水资源193m3占全省的60%左右。水资源的消耗按比例算,70%是农业用水,工业和民用水占30%,现在传统的农田灌溉模式,生产1kg小麦,大约消耗1t水。工业企业要节水,农业同样要节水,要着力培育节水品种,使用节水技术,创新节水设施,为走生态发展之路,还邢台青山绿水作出贡献。

3.3完善创新机制

要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项委任与自主选择相结合,稳定支持与适度竞争相结合。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现状。完善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品为单元、以产业链为主线、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的新型农业科技组合模式,充分发挥技术创新、试验示范和辐射带动的积极作用。重点要以国家小麦试验站和省科技推广项目为抓手,集成、熟化和推广农业技术成果,营造农业产业竞争优势。积极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战略,推进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进一步向优势产区集中,打造一批叫得响的亮点基地,形成强有力的引领带动效果,加速成果转化进程,将论文写在邢襄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千万农民家。

3.4转变创新作风

农业科研创新篇7

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紧紧围绕边疆地区现代农业种业需求,培育了一批粮、棉、油以及边疆地区特色农作物等优质专用抗逆高产的农作物新品种,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种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先导、示范作用,对确保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当前农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对育种工作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育成的突破性新品种少,不能满足当前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和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优质、多抗、高产、高效农产品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育种创新能力不足近年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由于受到体制和品种自身等原因限制,造成种业持续研发创新能力不足,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存在着遗传基因背景狭窄、优异种质资源材料缺乏,种质资源鉴定、改良、创新和分子育种等基础性研究滞后等问题,在高新技术育种手段的运用上起步晚、水平低,特别是对高效高抗逆性鉴定技术方法的研究还很薄弱,审定的大部分新品种不能迅速得到转化并进入市场[3-4]。育种经费投入不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类型独特,与内地品种类型有诸多不同,且种植面积在全国比重偏小,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育种经费很难得到国家专项经费的支持。由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受财力所限,加之缺乏持续、稳定的项目支持,育种经费严重不足,导致技术更新速度慢、技术支撑后劲不足,致使一些前瞻性的研究不能提前开展,应用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更是无法深入进行。前瞻性、高端育种技术研究整体落后“九五”以后,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技术成果向农业领域迅速渗透与转移,遗传改良途径不断拓宽,并取得重大突破,农作物育种进入了新时期。由于研究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的仪器设备,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生物技术育种仍处在跟踪国内外前沿技术和实验室研究阶段,生物技术育种手段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速度与范围落后于内地省区。同时,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品种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优质基因检测、主要病害的抗性遗传和抗性机理等基础性研究相当薄弱;对种质资源的评价大多停留在大田农艺性状的表型鉴定上,没有建立形态、生化、生理、基因等评价体系,尤其是在抗病、抗旱、优质资源方面更为突出;亲本选配以田间表现型为依据,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育种专业人才匮乏农作物育种工作从材料选取到育成新品种,一般需要8年以上的生产周期,即使采取南繁加代措施,至少也需4年时间,周期较长。育种工作的成败除受种质资源影响外,主要取决于育种者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和田间选择经验,有成就的育种者往往是从事一种作物的研究,持之以恒地坚持几十年,方能育出过硬品种,一旦育出一个好的品种,有了一批过硬的骨干亲本材料,才能连续育出更多更好的品种。反之,如果人员不稳定,换人接手就要从头开始,不仅严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很难育出好的品种。因此,育种工作的稳定,首先取决于育种人员的稳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育种队伍规模小,育种领军人才缺乏,人员不稳定,力量分散,育种人才培养仍需要加强。下属种子企业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所属种业公司由于长期以来的事企不分,导致企业法人与事业法人交叉重叠,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奖惩激励机制不健全,生产要素配置极不合理,导致竞争意识普遍缺乏,机制僵化,经营管理手段落后。同时,在经营上缺乏长期规划,短期行为严重,没有一套完善的营销体系,缺乏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市场化程度较低,盈利水平不高,经营领域狭窄,缺乏市场竞争力[5-6]。

种业新政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育种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

在新的时期,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加快种业发展,不仅是事关“三农”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也是事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长远发展、固本强基的根本举措。强化农作物种业基础公益性研究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有赖于育种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的加强[7],种业新政明确了要加大对公益性科研单位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科研的投入力度,种业科研单位要深挖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内涵和外延,用好政策措施,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一是加强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和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品种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保护、鉴定、评价,充分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分子标记技术等生物技术手段,建立种质资源、形态、生化、生理、基因等评价体系,重视种质扩增、改良和创新,创制优质核心种质材料;加强常规作物育种和无性繁殖材料选育;拓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健全公益性种质资源平台运行机制,为商业化育种提供种质资源基础支撑。二是围绕选育优质、高效的粮、棉、油以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特色作物品种,重点开展育种理论方法和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品种检测技术、种子生产加工和检验技术等基础性、前沿性和应用技术性研究,为商业化育种提供技术支撑。强化育种基础学科团队建设长期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科研单位是所在地区农作物育种的主要承担者,集聚了大量农作物育种人才,但同时也存在着育种领军人才缺乏、人员不稳定、力量分散等问题。随着国家种业新政的实施,农业科研单位研究方向的转变,加强农业科研单位的基础学科团队建设是个必然趋势。为了完成这个转变,国家出台了相关的帮扶政策,从这个方面来看,种业新政将有利于科研单位基础学科研究团队的建设[8-9]。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科研单位要紧紧抓住种业新政这个节点,调整学科结构,积>!核心竞争力,逐步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优势特色种业集团。强化育种创新领域交流合作紧紧围绕现代种业发展需求,深化与国内外优秀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公司交流与合作,积极搭建与国内外优秀农业科研单位、种业公司合作交流的平台和通道,引进国内外先进育种技术、优质种质资源和管理技术,尤其要加强对周边国家优势特色种质资源的引进,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提升农作物育种创新能力。

农业科研创新篇8

一、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党的全会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到,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的繁荣稳定,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这充分说明“农业稳、则安天下”。现阶段的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村发展仍然滞后,党中央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要居安思危,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巩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果,继续保持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的农业,仍是“靠天吃饭、靠地立身”的传统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仍然低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解决三农中的突出问题,首先要用科学的发展观强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广体系建设,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旅农林”产业链的目标,按照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重点,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核心,统筹科技资源,优化结构,整合力量,转变机制,搭建布局合理、效能统一、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农业技术推广、农民培训教育新的平台,全面提升农业科技的基础实力、创新能力和转化效力,逐步建成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分工明确、结构优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体系,为我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的农业科技创新与农技推广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坚持农业科技与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紧紧围绕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从服务于“三农”需要出发,按照优势提升决定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方向,按照市场需求确定主攻重点,按照产品标准进行技术集成,推进由技术主导型创新与推广向产品主导型创新与推广转变。当前尤其要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确保食品和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科技创新和推广重点。

(二)坚持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并重的原则。科技创新是科技推广的基础,科技推广是科技创新的目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既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成果贮备,为农业科技推广不断输送新的科技源泉;又要注重科技成果的组装配套,加快推广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和普及率,使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通过加强培训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吸纳和运用农业科技的能力,使农业发展真正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健康轨道。

(三)坚持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共同推进的原则。一方面要通过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科学设置各方面的科技机构,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和经营性职能,优化结构;同时必须加快科技机构内部的机制转变,改革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扩大知识、劳动、资本等科技资源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逐步建立现代、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切实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率。

(四)坚持国办科技与民办科技多元化发展的原则。一方面需要由国家建立一个精干稳定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机构。重点加大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明确公益职能,落实农业公益人员,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必须注重利用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制定科技产业政策,大力发展民办科研,充分发挥农业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社会力量的科技作用,逐步形成符合市场竞争需要的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主体。

二、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目标

(一)科技创新能力要显著提升。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在动植物品种改良、节本增效技术、测土配方施肥、产后加工升值、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高效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较大突破,为我区农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二)科技转化效力要明显提高。通过对现有的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与10个以上优势农产品、多个优势产区相适应的系统化集成技术。发动各类专业性科技推广组织、民办科技服务组织,采用项目实施、农技110服务、送科技下乡、办示范基地等多种形式,结合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类媒体宣传,广泛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推广活动,力争使我区的主要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50%以上,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

(三)农民吸纳科技的能力要日益增强。加强对农民的文化素质教育和科技培训,每年培养100名专业骨干农民,开展1000人次的实用技术培训,力争使每一名受训者掌握一项或者两项以上生产致富技能。

三、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重点与措施

(一)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计划。围绕制约我区主要农产品比较优势形成和发挥的重大科技问题,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为核心。结合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竞争力提升重大科技项目”为载体,组织研究和突破一批影响优势农产品竞争力的关键技术障碍因子。集成、示范和推广一批标准化节本增效配套技术。全面提升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主攻10种以上的特色优势农产品在品质、安全性、成本、加工上的关键技术;引进推广一批在品质上取得突破、重要经济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主要竞争对象的新品种;研发成功一批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改进加工工艺的关键技术,集成配套优势产区区域标准化、优质、节本、安全配套生产与加工技术。

(二)加快种子种苗建设。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支持具有科技、资本、资源、区位及人才优势的种子企业;完善种子种苗及种畜禽质量监督检测网络体系。建立种子品质检验、质量检验中心,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种子质量检测网络;在种禽种畜质量监测上,建立相应的种畜禽质量检验机构;建立区级农作物、畜禽新品种引种试种隔离试验场,农作物新品种区域试验站和新品种示范展示中心。

农业科研创新篇9

关键词:农业科研单位;创新文化;途径

创新文化,是一个单位综合实力的体现和文明程度的反映,也是单位职工了解单位动态、决策的窗口。在一个价值多元、强调人本的时代里,在一个职工个性纷呈而管理仍然比较松散的单位,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究竟应该怎样做,这是需要一个长期探索和深度思考的问题。其中有两大关键性的课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理性地介入科学管理,使各部门的每一项工作都成为实现单位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文化理想的动力和保障;二是感性地引导职工,通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关心职工、理解职工,也通过领导层的廉洁自律,影响和带动其他职工实现单位的管理理念、发展目标和文化理想而尽力。无论是理性层面的努力还是感性层面的追求,必须坚持一个“实”字。什么是它的“实”,机制的实,效益是实,文化理想是实,团队氛围是实,职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实。所有的工作都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来开展。

1创新文化建设的原则

要自始至终恪守“三个坚持”:创新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以研为本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继承与发扬、借鉴与创新”的原则。围绕“四个结合”。一是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完善创新文化体系;二是与远近结合,逐步、持续提升文化品位;三是与管理结合,使管理行为充分体现丰富的文化内涵;四是与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结合,增强职工的归宿感。

2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一要构建符合单位自身发展规律、具有我所特色的创新文化体系;二要营造互相关联、互相衔接的观念环境、制度环境、标识环境和园区环境,构建民主开放、雅俗共融、协同高效、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三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科研发展和人才成长的用人机制、激励机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四要建立与我所战略发展目标相适应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科研道德规范。

3创新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3.1理念文化建设

3.1.1营造创新环境

破除妨碍创新的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营造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学术交流活动提倡广开言路、自由参与、百家争鸣;科学实验不设、不立框框,鼓励科技人员解放思想、放开手脚、勇闯新路、大胆尝试;以宽广的胸襟、包容的思想支持青年科技人员畅所欲言、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奇思妙想;建立鼓励允许冒险、宽容失败的保障机制。积极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激励科技人员尽心尽力地进行创新活动。通过组织举办科技创新论坛等方式,培养科技人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探索精神,锐意开拓、不懈奋斗、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人际环境,使其内化为职工的自觉行动,把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科技人员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心实意地为科技人员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科技人员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心情舒畅地投入到科技创新工作中,去开拓新领域、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技术路线和新的管理模式。

3.1.2树立团队精神

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入手,不断增强我所的凝聚力、向心力。单位职工同心协力,形成拳头,把个人的聪明才智融入到团队协作的大家庭、大集体之中,坚持群体攻坚,充分发挥团队精神。按照“重人德、树名人、培新秀”的基本思路,以铸造“人魂”为根本,锤炼“人能”为关键,以挺立潮头写风流的豪情,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韧劲,着力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精良的业务水平的高素质科研队伍,致力促进科研人才专业发展。

3.1.3倡导奉献精神

要引导职工把个人的自我价值取向与单位长远发展方向、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单位稳健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步共振,相互助推,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升执政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完成国家重大任务中显示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体现科学价值、技术价值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形成人人争先恐后、个个心情舒畅的良好局面;树立献身科学事业、乐于奉献的崇高品质,铸就昂扬不屈的品质和精诚团结的精神,将“快乐科研、幸福生活”作为一种矢志不渝的追求。

3.2制度文化建设

3.2.1健全全完善负责制

健全完善以院所长负责制为主导,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为保障,学术委员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为基础的四位一体的现代院所法人治理结构。

3.2.2建立、完善和贯彻落实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各项规章制度

建立起按需设岗、按岗聘任、优胜劣态的用人机制;合同聘用、责权利明确的目标管理机制;以创新能力和成果为导向的考核评价机制;“按岗定酬、绩效激励”的分配激励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机制。在此基础上,在创新实践中不断完善制度,注意改革的连续性和适用性,完成对现有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促进制度创新。建立起既切合单位发展实际又与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决策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开放合作机制;坚持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建章立制和照章办事的长效机制,形成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体系。

3.2.3确立高效、精细化的管理体系

精细化管理不能缺乏人情味,但不是建立在管理、规范运作基础上的人情味是最可怕的。对一个管理者来说,最大的人情味是保证单位在一种正常的状态下运转,并且建立起一种能保证单位沿着良性的路子发展的机制;是通过培训和管理锻造出一支有较高职业水准、办事严谨规范的队伍;是让单位修炼出在遭遇意外冲击时能从容应对并且走出困境的内力;是让有理想、有热情、有责任心的那部分职工的理想、热情和责任心得到一种制度的保障和激励;是让有上进心的职工能得到一个基于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基础上的成长平台;是让认真遵守规章的职工不至于到最后一看结果发现就自己傻当真,从而失去对制度和制度执行者的信任,是通过凡事有制度、凡有制度必执行而营造一种人人平等的法治而非人治的环境。这都需要有严格的细化的可操作的制度并且予以严格执行。没有制度或有制度而不执行,或者制度遇到一些特殊的人和事就拐弯、就软化,凡事能通融就通融,对于那些认真严谨、对单位发展充满期待的职工来说,是最大的不公平,是最严重的人情味缺失。我们是希望通过精细化管理,对职工的行为进行积极的塑造,使每位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于思考,习惯于创新,习惯于用心积累,习惯于一种规范的状态,习惯于凡事有计划。最终使整个团队的职业化程度提到提升。精细化管理,不仅仅是把职工当作管理的对象,更是把职工当作发展的主体。要派出业务骨干到国外参加业务进修、考察、培训、学术交流,通过给职工提供锻炼、学习、开阔视眼的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自身的成长与单位发展紧密相关,从而焕发出创造的激情,这正是管理要达到的目的。在这样一种将管理和培养紧密结合的办所思路下,职工有了很踏实的归属感,处处表现出对单位的依赖和信任。而单位的工作有了这样的人心基础,开展起来也更加顺畅。

制定职工行为守则,明确科研、管理、开发、服务等各类人员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制度,形成全体职工自觉遵守的准则。特别是要形成领导班子的行为准则:对工作:多一点责任意识,少一点权力意识;多一点做事的态度,少一点做官的态度;对职工:多一点真诚的关心,少一点虚幻的应付;多一点设身处地的理解,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对社会、对他人:多一点深切的关注,少一点冷漠的清高;多一点实际的帮助,少一点空泛的议论;对学习:多一点紧迫感和危机感,少一点惰性和自我原谅;多一点对新知识的渴望,少一点封闭的满足;对自已:要奉行一个朴素的信念:不坏不贪,一生平安。

建立工作督办和岗位责任制。根据年度工作计划,针对重点工作制定督办落实方案,明确工作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确保重点工作在规定时限内保质保量完成,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建立职能、服务部门服务效果评价制度,所领导通过公开QQ、微博等渠道,接受群众建议、批评和举报,对因工作不力造成失误的情况进行问责。

建立岗位履职问责制度,明晰各种岗位履职目标、重点和要求、履职问责办法,使各个部门、个人在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和完成工作任务上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工作质量和任务完成好坏有具体的尺度,形成“有岗必有责,履职必监督,违责必追究,失责必处罚”的履职问责监管机制。问责内容主要针对岗位职责、工作纪律、工作态度、廉政违纪及其他不能免责等几个方面,个人履职问责追究主要依据考核结果实施经济处罚,与绩效奖励挂钩。中层领导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对其职位进行调整;对发生违纪违规行为、影响工作进度、工作质量的干部,实行“休克疗法”―将其由管理岗位调整到下一级岗位。

3.3园区文化建设

加快硬环境建设步伐。园区环境既是体现文化内涵的外在载体,又是一个单位文化标志的直观反映。通过对办公区、试验基地有计划地逐步改造,突出特色,营造一个具有时代特征、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明、整洁、信息畅通、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创新环境。工作重点有:

一是对科研建筑进行整体规划,形成自然、建筑、人文景观三位一体的绿草茵茵、曲径怡情的自然景观。同时对建筑内部进行统一规划布置,形成宽敞明亮的研究环境和办公场所。

二是整理周边环境布局。整理绿化,努力构成一个错落有致、草绿花红的花园式工作环境。

三是以科研试验基地规划为契机,国家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以点带面,带动其他试验基地的建设。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开放式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服务平台的布局和建设,促进科技资源的集成和高效利用,建设成为产学研合作基地,加强与行业骨干企业的联合,探索与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建立研究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3.4文化建设

标识文化是体现农业科研单位创新文化内涵的外在载体。标识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充分体现农业科研单位文化的内涵,特点突出,形象鲜明,简洁明快,具有时代感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成为彰显单位理念、精神、创新发展的明显标志。主要开展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理念识别系统。通过对单位多年来形成的主流文化的整合,形成个性鲜明、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核心理念、战略目标、科研精神、工作作风等核心内容。

二是视觉识别系统。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科研单位研究内容,委托专业美工设计师,对我所所徽进行完善和重新设计,包括标准色、标准线条及标准字体、象征图案等定型方案,在我所的可见物和广告宣传中合理布置运用。如办公用品系列、产品包装系列、公关交际系列、塑造现代农业科研院所新形象。

三是行为识别系统。贯彻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活动全过程,从言谈举止、行为处世对科研行为、管理服务进行统一规范,塑造农业科研院所良好的行为风尚。包含行为礼仪规范、服务规范、职工手册、培训教育等内容。

四是文化标识系统。包括定位、所训、所歌、所旗、使命、愿景、目标、追求、特质、氛围等。

4创新文化建设的组织措施

4.1加强领导,明确分工

将创新文化建设纳入我所工作的整体规划中,成立创新文化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建立起由院所长、书记负总责、分管院所领导牵头,党委办、办公室组织实施、工青妇各级组织齐抓共管、全体职工积极参与的创新文化建设格局。通过增加投入,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加强对我所创新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

4.2集思广益,制定方案

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我所创新文化建设的内容,分工负责,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具体分管部分的工作方案,并抓好落实。

4.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按照创新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在创新文化建设实践中,每年选择不同的突破口解决几个重点问题,即可先从园区建设与形象识别、行为规范与制度建设、价值导向与精神氛围三个方面的某项内容抓起,精心策划,逐步实施,责任到人。

5围绕创新文化建设,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5.1做好宣传工作

做好宣传工作是提升研究所影响力、凝聚正能量、促进各项工作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必须常抓不懈。宣传工作要坚持“讲政治,讲规矩;树新风,扬正气;抓典型,促先进”的基本原则,通过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展示农业科研院所人才风采和先进业绩,树立优秀榜样,激励广大职工创先争优的热情。要借助“两个抓手”把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各种媒体宣传先进典型,二是要结合创新文化建设工作,按阶段做好各项工作流程,并且随着外部环境和实施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不断发展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期真正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文化。

5.2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

组织职工学习关于创新文化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学习加工所等兄弟单位创新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统一思想认识,通过对创新文化的思想理念、价值观的深入学习和广为宣传,使创新文化的正确价值导向和文化理念深入人心,在职工心中扎下根并形成自觉的行动。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好国家、单位和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将追求自身价值、个人利益与麻类所的价值利益、国家利益统一起来,为实现单位战略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引导职工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胆改革、大胆开拓、大胆创新,奋发进取,弘扬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破除旧观念旧框框,不断开拓新领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实效;加强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工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多作贡献,以尽可能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回报地方,回报社会;在相关领域,通过各种方式,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或有关政策提供咨询。努力展示农业科研院所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单位的知名度和显示度。

5.3对形象标识进行广泛征集、遴选和应用

在请专业形象设计公司设计的同时,发动职工积极参与所的形象标识设计。通过广大职工的参与和广泛的宣传,让职工深刻理解和认识形象标识的主题思想,并在日常工作中自觉实践形象标识的主题思想和创新理念。形象标识设计完成后,要在内部工作和对外宣传中广泛使用。凡所徽、所旗、所训、所歌的宣传材料、办公用品(包括笔记书、信纸、信封、名片、资料袋等)都要做到统一标识,统一视觉效果,以突出单位的总体形象。要将单位的“发展定位”、“发展理念”、“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研究院所精神”等制作成精美的宣传板,竖立在单位醒目地方,以及实验室、办公室明显地方,随时提醒全所职工。

5.4组织开展经常性学术讨论活动

学术讨论活动原则上每月举办一次,有需要时不定期举办。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和谐宽松的学术氛围。

结合改革创新的实际,把农业科研院所在具体的科学创新研究和组织管理中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管理等具有创新亮点的实际工作案例撰写出来,并编辑出版。

5.6通过媒体,积极宣传

通过新闻媒体,积极宣传农业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活动和成果。增加单位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单位的社会地位,增强单位的竞争优势。

5.7制定《职工手册》

制定《职工手册》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取得真正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学习培训后组织《职工手册》知识竞赛、征文等。

5.8规范职工日常行为

规范职工日常行为,讲究礼仪,提倡语言文明、礼貌待人,促进全体职工做到“懂礼、知礼、用礼、善礼”。

5.9建立阅览室等文化载体

加强阅览室等文化载体和阵地的建设,形成浓厚的创新文化建设氛围,让职工不仅能获取到专业知识,更是能在书籍中收获到喜悦与欢乐。

5.10组织开展各类文体等活动

组织开展各类文体等活动,如篮球赛,运功拔河比赛,技能比拼等促进职工关系、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

5.11倡导亲情文化,实现人性化管理

倡导亲情文化,实现人性化管理,想方设法为职工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职工慰问暂行规定》,使职工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人文关怀也是一项知微见著、走进职工心坎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投入小、见效快,可以尝试“五必访”(逢年过节必访、生病住院必访、意外事故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矛盾必访),这样更能体现人文关怀的效果。同时人文关怀要注重细节,体现真情,如在每个职工生日之际关上一份温馨的祝福,哪怕是一束鲜花或是一张贺卡,都比往常送上一份沉甸甸的厚礼来得更真切,更入心;在职工遇到天灾人祸、精神是陷入困境之际我们伸去温暖的手,这个时候送上的情意比任何其他时候送上的更管用,效果更佳,会让受困的职工记住一辈子。

5.12网络宣传

网络宣传是我所对外形象宣传的方式,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网络宣传已经成为每一个单位创新文化宣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网络也可以作为职工与高层管理者交流的一个通道,设置领导与职工交流版,职工可以用不计名的方式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5.13制定我所文化墙

农业科研创新篇10

一、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农业科学技术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进一步取得新进展,特别是转基因生物技术、禽流感疫苗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农业科技整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不断缩小。

二、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

农业科学技术在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改善“三农”问题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由谁来推动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呢?换句话说,谁是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呢?综合国内外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笔者认为推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企业。企业是农业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实施者。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是资源配置的主要实施者,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因此,在发展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应该而且必须作为农业现代化的载体。修改后的科技进步法也进一步明确,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三、企业在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中的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面向国内外大市场,立足本地优势,依靠科技的进步,形成规模经营。以企业为载体,实行专业化分工,贸工农、产供销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功能的作用,并且采取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因此,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坚持“大、高、外”的发展方向,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营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农业产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农业科学技术研发中的作用。在我国的传统体制中,国家的计划、科研单位的研究和企业的需求之间不可能相互吻合,这就使得科研与开发应用始终是“两张皮”,科技、经济严重脱节。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这种现状必然也必须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在我国农业科技系统主体结构中,应该有一个以农业企业为重点的研究开发应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国家择优支持一支精干的重大基础或公益性研究力量(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在任务、经费、基地、设备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确保我国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实力和水平。其他力量则纳入市场轨道,进入企业或科技进步相关的第三产业,使得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方面的开发能力大大加强,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集团应成为研究开发的主体力量。此外,大中型企业具有资金雄厚、科研实力强、市场竞争意识浓、又具有先进的管理及人力资源优势,有条件也有能力成为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主力军。

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从源技术发明和科学发现经过生产技术定型到商业成功的完整过程,它包括源技术发明、研究、开发、中试、工程设计、试生产、扩散等一系列相互紧密联系的阶段。这一复杂的过程具有目的性强、涉及领域部门多、投入大等明显特点。大型农技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其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先进的生产或加工技术,把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产品生产并销售出去,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要求强烈,也只有不断地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农技企业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农业科技企业,集科技生产经营于一体,资金雄厚、技术先进、机制灵活、营销手段有力、市场反应迅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强大推进器,是现在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达国家实现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国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应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高科技战略紧密结合,当前应着力改造和培育一批技贸工农一体化企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民营科技企业。

四、小结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现代化就是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因此关键是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应该成为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主体,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故只有依靠市场的力量,切实推进企业在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的农业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