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6:28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1

(一)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农科类高校中26所高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共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2个[2],后两者在新的学科目录中归属64个一级学科(各校合计)。从参评情况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参评,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中有1个未参评,合计参评率99%。从评估结果看,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全部进入“优势学科”行列,63个参评的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中48个进入“优势学科”行列,两者合计占该类参评学科的81%,这说明国家重点学科建设成效显著。从含有“优势学科”及国家重点学科的20所高校看,各校中的“优势学科”大多数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见表2),且各校中位次最好的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及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的一级学科,如中国农业大学6个排名第一的学科均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等等。这说明,农科类高校中的“优势学科”与国家重点学科密切相关。

(二)主要为各校传统学科从学科类别看,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分布于:理学门类的生物学、科学技术史(原农学门类的农业史并入)、生态学3个一级学科,工学门类的水利工程、农业工程、林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风景园林学5个一级学科,农学门类的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畜牧学、兽医学、林学、水产、草学9个一级学科,管理学门类的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原农学门类的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规划并入)2个一级学科,共19个一级学科(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农科类高校的“优势学科”主要为各校的传统学科,且10所高校的“优势学科”仅为农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也说明,农科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变,但其长期形成的学科优势、办学特色和服务面向仍很好地保持,在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农业基础学科进步明显农科类高校主要围绕农业发展的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农业科学在学科的分化和发展中,其绝大部分属于农业应用(技术)学科,但也有侧重于为发展农业技术提供基本理论、原理和实验方法的学科,如农业生物学、农业物理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等,该类学科是发展农业应用(技术)学科的基础,统称为农业基础学科[3]。现以“生物学”学科的参评情况分析农科类高校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从三轮全国学科评估的情况看,农科类高校在第一轮学科评估中有6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的评估[4],其中1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二轮学科评估中有12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评估[5],其中2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18所高校参加了“生物学”学科的评估,其中5所高校的“生物学”进入“优势学科”行列。这说明,农科类高校已普遍重视农业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并取得了明显进步。

二、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特点的成因分析

优势学科的形成往往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且受到学科组织自身、外部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我国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分布呈现出以上特点,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于以下几点:

(一)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推动农科类高校“优势学科”呈现院校分层现象,固然与各校学科建设基础存在的差异有关,但国家实施的重点建设工程则是强化院校分层的重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相继实施的“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为一批高水平大学及其学科建设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教育部直属农科类高校原本都处于该类高校“排头兵”地位,全部进入了“211工程”或“985工程”大学行列,在国家强力财政支持下,其学科建设理应取得更大的成效。同时,许多省市也都实施了有关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等,在这些学科建设工程及项目中,教育部直属高校同样处于有利地位。如,南京农业大学的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现代园艺科学和农业信息学8个学科(群)入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项目,科学技术史、生态学、畜牧学、草学和公共管理5个学科入选江苏省“十二五”一级学科重点学科,获得江苏省政府的强力支持,这无疑对该校的学科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二)国家重点学科实力较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根据发展战略与重大需求,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培养创新人才、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其建设的目的在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进一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高层次人才和智力支撑[6]。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共进行了三次国家重点学科评选工作,第三次评选工作是在2006年。由于国家重点学科是择优确定的,其立项建设具有一定的“门槛”,这就使得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上。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211工程”、“985工程”、科研计划和人才计划等相关建设项目时,都与国家重点学科相结合,并给予支持和倾斜,等等。这一切都决定了国家重点学科在各高校中居于骨干和引领地位。

(三)学校办学传统的延续任何高校都有自己的传统,传统既是高校优势的根源,也是高校学科发展的宝贵财富。高校的学科建设必须依托自身的传统和优势,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谋求发展。我国农科类高校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经历了依托农业行业办学、服务农业发展需求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优势的农业学科。20世纪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后,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该类高校虽然普遍实现了从单科性大学到多科性大学的转型,但它们不可能弱化或者抛弃已形成的学科优势,否则就会使学科建设产生“失根”危机,使学校失去发展的“根基”和“主脉”以及赖以在国内外建立声望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该类高校的优势学科大多是带有农业行业特色的学科。

(四)农业基础研究的重视农业科学以有生命活动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生物学是主要的农业基础学科,其重大理论突破和高新技术的发现与应用,必将对农业应用学科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农科类高校就敏感地意识到现代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对农业应用学科及农科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并依托传统农科优势鼓励教师全面开展植物、动物和微生物领域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我国农科类高校之所以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取得明显进步,就是多年来大力开展基础研究的结果。

三、农科类高校进一步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的建议

优势学科是一所大学的特色所在、核心竞争力所在。从大学发展的角度看,抓住了优势学科建设,就抓住了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综观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大学,都是在一两个学科领域首先突破,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从而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我国农科类高校要想建成高水平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就必须以高瞻远瞩的学科视野,加快优势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一)优化学科布局,突出特色和优势突出特色是学科建设的灵魂,形成优势是学CHinaaGRiCULtURaLeDUCation科建设的生命线。以特色创优势,以优势促发展,是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和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途径。农科类高校应通过学科评估,了解每个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水平以及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所处的位置,特别是要对评估结果所反映的学科发展状态的数据进行挖掘分析,认清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对于已形成的学科特色和优势要进一步巩固并发扬光大,而对于学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分析原因,从而明确下一步学科建设的方向和思路;应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科学整合学科资源,强化学科内涵建设,突出形成学科特色,发展壮大学科优势,有序提升学科整体水平。

(二)组建优势学科群,加强学科交叉融合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如果没有不同知识领域和技术之间的交叉融合,任何单一的领域或技术都不可能独领”[7]。学科群作为消解学科边界局限性的一种组织设计,是适应科学技术向综合化方向发展而形成的学科建设模式。通过构筑学科群,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开阔研究人员学术视野,催生创造性成果,培养创新型人才。农科类高校应按照学科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组建优势学科群。通过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建设水平。特别是应选择与农业应用学科密切相关的基础学科进行重点建设,并加强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使学校的一批基础学科迅速崛起,成为支撑农业应用学科发展和解决前沿应用领域问题的基础。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2

1“滨海新区做尖兵”是天津科技大学的历史使命

滨海新区纳入党和国家工作的总体布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决定天津的前途命运,牵动区域发展的全盘,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

(一)科大具备“滨海新区做尖兵”的基本条件。50年的发展和积淀,科技大学已经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多学科发展的大学。学校河西、泰达校区,总占地面积1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学位授权专业11个,并建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天津市食品加工工程中心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有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39个,工程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0个,高等学校在职培养研究生学科4个。有部级重点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行业技术中心10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天津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实验室9个。有部级精品课4门:包装材料学、包装结构设计、生物反应工程、食品技术原理。食品科学与工程被教育部批准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原则,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拥有一大批富有教学经验和科研开发能力的专家、教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051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为6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9%。有双聘院士4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授衔专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67名。

(二)科大具备“滨海新区做尖兵”的统一意志。高校主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在这一层面科大人形成了高度共识。一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创新型国家要以自主创新的能力为支撑和保障。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生力军的作用,是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重要源泉。二是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解决科技难题,提供科技服务;建设科技平台,加快成果转化;挖掘培训资源,提供人才服务;构建文化生态,强化文化辐射。三是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大学作为知识传授和创造的主战场,作为科技研发和转化的基地之一,在主动融入服务社会中,增强对社会发展的吸引力、向心力和辐射力,成为推动高校进一步深入发展的强大动力。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作为社会的一个单元,高校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时刻与社会保持密切联系,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检验科研成果的同时,检验人才培养质量,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

学校党委结合市委、市政府对科大的明确要求,结合学校主体地处滨海新区的实际,结合广泛调研和认真查找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特别是在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先后召开8个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20__份,广泛征求党员干部和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学校领导班子经专题、反复研究,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认识到学校虽具有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但不足也表现明显。一是对服务滨海新区紧迫性和长期性的认识不高;二是缺少服务滨海新区的整体规划;三是各学科、科研团队没有形成服务合力;四是人才培养与滨海新区的产业需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学校党委高度重视,进一步统一思想,把“滨海新区做尖兵”,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提高服务能力,摆上事关学校战略发展,事关师生切身利益的突出位置,务求抓出实效。以此为切入点,全面带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

2“滨海新区做尖兵”要在有特色、高水平上下功夫

(一)特色与高水平的关系。温总理在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会议的讲话中指出,“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特色是格外突出的风格或特点,大学的办学特色是指一所大学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比较持久稳定的发展方式和被社会公认的、独特的、优良的办学特征。

大学的“办学特色”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质:一是一所大学明显有别于其他大学的办学风格或优良特点;二是必须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并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稳定性;三是集中体现在学科的建设,在某些领域形成自己独有的优势,并具有以此确立学校地位和影响,带动学校整体可

持续发展的特性;四是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大学办学特色的价值必须取决于其对科学发展、最终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被社会广泛承认的实际贡献的大小。大学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具有适应国家、社会发展和校情的大学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其表现为一所大学与众不同的校风、学风、师资水平、学科专业、制度规范、教学与研究方式,其目标是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创造领先的科研成果,培养出与众不同的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特色与高水平是相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办学特色是靠优势学科对社会的贡献/!/体现的,是靠其教师和毕业生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支撑的。有特色就有优势,有优势就有实力,有实力就有发展。这种发展产生于各种特色形成的合力:目标的特色产生导向力;学科的特色产生生长力;模式的特色产生发展力;环境的特色产生吸引力;校长的特色产生感召力;教师的特色产生影响力;学生的特色产生竞争力。

(二)科大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已经处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阶段性特征明显,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办特色阶段;二是提高教育质量阶段;三是科学发展阶段。

1.学校轻工特色明显,优势学科有能力转化成生产力。特色是力量之源,是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学校坚持“特色战略求发展”,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发展科大,这是科大50多年办学经验的凝练和总结。学校形成的轻工特色和优势,在滨海新区的沃土上,在国家振兴轻工业产业的规划上又恰逢难得的机遇。学校发展特色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继续与时俱进,需要在发扬已有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和丰富新的特色和新的优势,使特色更特,优势更优。

目前,食品、生物、海洋、机械、化工等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已经成为学校学科发展的一面大旗,其他的非特色学科可以“借船出海”,在促进特色的同时,也要探索加速本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最终形成与特色学科“百舸争流”之势,这就是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特色学科与非特色学科之间寻求互相支持、共谋发展、相得益彰的发展思路。

2.办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学校有能力培养高水平人才。发挥特色优势与提高教育质量,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是相一致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建设高水平的大学,人才是关键。要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需要以科学的定位和科学的发展战略为前提。

学校从“十五”开始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以“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科技大学”为奋斗目标,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增强。先后承担“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部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发表各类学术论文万余篇,科研工作在实现经济效益方面成效显著。

学校在由行业特色型大学向多科性综合大学转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行业特点,以行业为依托,结合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方面特点,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宽于高职,实践能力强于传统大学,成为具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竞争能力、创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在与行业的“血肉”联系上,在为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上,人才培养、学科优势、服务、产学研结合等优势明显。几十年来,学校潜心办学,始终把精力和财力集中用在优化育人环境上,扎扎实实抓质量、抓管理、抓人才队伍建设,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7万余名。

3.科大进入了科学发展时期。当前,天津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新时期,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被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作为地处滨海新区的高校,面对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性机遇,学校始终紧密结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注重主动融入的科学性、前瞻性,瞄准国家及滨海新区近期与相当长时期内最紧迫、最关键、最有竞争力的重大需求,积极开办新专业、开设新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正着力调整学科的总体布局,在突出国家重点学科综合优势和整体水平的基础上,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的培育与成长,力求在重点方向上有所突破。

在学校积极主动融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学校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优先转载请注明出处发展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着力发展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完善校内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积极尝试与企业联合办学,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等,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在促进滨海新区成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各类人才的创业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中充分发挥促进作用。

学校牢固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把改善育人环境,营造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环境视为首要任务。泰达校区自投入使用以来,围绕建设“生态型、国际化、开放型”的发展目标,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尚德尚学尚行,爱国爱校爱人”的校园精神成为激励科大人不断奋进的重要力量;以“三育人”为理念的校风教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教书育人、治学严谨、爱岗敬业”的工作作风与机关干部“为师生员工服务,让师生员工满意”的工作理念相得益彰;学校的制度文化建设、健全的文化组织机构,为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保障。学校将人才培养放在首位,使尚德、尚学、尚行融于一体,爱国、爱校、爱人互为促进,着力培养“德才兼备、文理互通、实干创业、心怀大爱、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人才。

现在,学校在各个领域涌现出的教学名师、优秀科研工作者、优秀大学生、毕业生已逐渐成为滨海新区一张亮丽的名片。以泰达校区的部级重点学科、教育部和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为依托的国内外各类大型会议、论坛等搭建了滨海新区对外合作与交流的宽阔平台。

3“滨海新区做尖兵”要发挥自身优势,在“三链”对接上下功夫

学校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凝练办学特色、锻炼教学

科研队伍,提升科研平台建设的服务水平,进而提高学校整体建设水平。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和导向性力量,进一步推进高校与研究院所的结合,与企业和滨海新区的结合,有助于学校、企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交流、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是学校积极参与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良好途径。

(一)要在工作思路上实现“两个转变”。在探索适合高校自身实际情况、符合高校自身发展规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过程中,学校要统一认识,着力坚持并努力实现“两个转变”。

1.要努力从个体自发式的合作方式向有组织的合作方式转变,要善于打“组合拳”。科学发展观讲求规模、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高校与地方的合作必然要经过一段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发展之路,然而只重数量不重质量或者轻视质量的发展模式,必然会最终影响到高校自身学科的科学发展。高校单个学科可能在人才和科研方面的资源具有极大的挖掘潜力,然而如果各个办学单位都把大多数精力用在思考如何通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以便于在同一项目上获得比竞争对手更有利的竞争优势上,势必会影响到学科的办学特点和学科的发展方向,甚至会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去向等。建设高水平的大学,科研固然重要,但是合理有序、分工科学的统筹管理也同样重要。科技大学要求校内各单位要围绕服务科研和科研单位进行统筹考虑,把各学科建设发展的注意力集中到提高科研的内涵上来,按照资源配置不同、发展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发展方向与目标等的不同,围绕生物、食品、材料、海洋、机械等重点学科,有所为有所不为,系统思考,全面部署,精心组织,分类指导,集中学校的优势力量,有组织有步骤地打出组合拳,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2.要努力从项目合作为主向项目合作与战略合作相结合,实现以长期合作为重点的转变。在明确办学特色、办学思路和办学任务之后,学校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时,明确与地方合作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情况,明确学校进一步为地方提供服务的内涵、外延,真正实现为地方服务从点到面、从经济建设向为社会全面发展的转变。学校要根据国家战略安全需要,滨海新区创新发展需要,滨海新区重大支柱产业发展需要,滨海新区大中型骨干企业发展需要,调整自身合作战略,突出合作重点,在适应性合作的基础上实现适应性与导向性相结合的跨越,提升合作与服务的质量和层次。高校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不仅体现在科研的带动力上,还应该包括给地方提供各类人才、各类培训内容等。与地方各企事业单位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实现教学改革与服务地方之间工作的良性互动,而且针对合作过程中发现的要求与不足,及时满足地方的需求,改进教学效果的同时有利于解决高校学生的就业问题。此外,开放式办学已经成为当前各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通过与各类机构开展各种层次的合作,尤其是战略式的合作,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还有利于树立和改善企业的对外形象,是一种双赢的合作之路。

(二)工作要落实在“三链”对接上。在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拓展科研平台服务水平的过程中,要牢牢抓住位于滨海核心区的地域优势,积极发挥学校的地域、学科和人才优势,坚持走与滨海新区学科链、产业链、人才链对接之路,促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要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使学校和各职能处室的工作重心进一步转移到融入和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上来,筹建学校服务滨海新区工作机构,各职能处室相继完成向泰达校区的搬迁和人员调整,努力形成全方位服务滨海新区的创新型办学模式。

1.学科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学校不断加快学科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加快食品、生物、化工、海洋等优势特色学科相互融合。

学校秉承“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化,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特色化”发展思路,近年来以明确产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不断调整学科结构,积极创建和发展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在泰达校区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学科与区域发展的需求对接,充分整合已经初步形成的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机电、食品、海洋、艺术等6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在学校积极主动融入滨海新区的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充分利用滨海新区的各项政策优势,与滨海新区战略发展需要形成“共振”,学校根据学科特点正着力调整学科的总体布局,力争分步建成2至3个新的学科,并进一步加强工理、文理、艺工之间的交叉渗透。目前,一批优势学科及重点学科队伍正致力于承担重大项目和解决重大课题。近日,学校两项教学成果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这将对学校下一步冲击部级教学成果奖产生重要影响。

2.产业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综合协调、全面整合学校科研力量,利用学校所属的教育部、天津市学科资源,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加大创新团队建设力度,提高承担重大项目和解决重大课题的能力;紧密联系区内企业需求开展科技公关,从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转变为新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在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各背任务,与各有关处室、学院等带着课题走进滨海新区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企业在科研和技术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办学质量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平台,以人才队伍建设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促进产学研与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效对接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发挥学校优势,服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过程中,学校各级党政领导积极带队走访科研院所,拜访新区政府,广泛开展调研并探索合作的新路子,已经基本建立了主要领导定期会晤制度和管理部门互访制度,还正在逐步探索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与新模式。

学校邀请比利时根特大学等国外高校的专家学者重点就滨海海水利用、渤海湾盐田生态调控及生态恢复、滨海海水产业生物资源开发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近日,天津市制浆造纸重点实验室召开20__年学术委员会会议,就我校材料类学科成果产业化进行了深入研讨。学校利用生物技术低成本处理污水及农灌回用的环保项目深受大港区中塘镇农民朋友的欢迎;由科大主持设计的应用计算机自动配料及条码检测系统,在坐落于空港物流加工区的天津利民调料有限公司投入使用,属国内调料行业首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主持的国家973计划项目——“利用有机废水(泥)的光—暗发酵耦联生物制氢研究”把有机废水(泥)的处理与氢气的生产结合起来,为生态新区建设添砖加瓦。王硕教授主持编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可行性论证报告目前已通过专家评审,项目总投资额9000万元。

3.人才链与滨海新区实现有效对接。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滨海新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着力调整人才培养层次和模式,启动“3+1”人才培养模式(即3年在学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践),为滨海新区培养和培训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也是职业校校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各职业校校也普遍认同这种发展模式,但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却遇到了许多问题,制约了校企合作的深入、持续、健康的发展。下面将我近几年在学术交流及周边地区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的几种模式,个人认为可以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同大家一起分享。

模式一:专业系+企业

这种模式是学校与相关专业的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由于现在的企业活动多是在行业的组织下开展的有序的经济活动,经济运作已逐步转为行业为主导的形式。职业院校如果加盟到该行业,就可以享受到该行业企业群的诸多资源,同时,学校也可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企业群体服务,达到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目的。

合作的形式是:学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界专家和技能高手组成。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学校专业发展规划、实验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审定新专业培养计划等。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根据行业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学生获得的是本专业市场所需要的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企业专家走进校园,对学生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培训,同时,学生也进入企业顶岗实训;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共同帮助学生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在校学生的培养计划,使学生更能适应行业企业的需要。

同时,学校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科研优势,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我校服装专业与新亚服装有限公司的合作就属于这种形式。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均由专业教师和新亚服装有限公司市场部根据市场需要共同制定和调整。学校为该企业多次举办服装设计与工艺培训班,为企业培训服装专业人员。同时,该企业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信息,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近年来,我校已与三个企业建立了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这种与行业、企业群的合作模式,较之与单个企业的合作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学生能适应更多企业的需求和企业环境,从而避免了因企业遭市场淘汰而给学校和学生带来损失和影响,毕业后能进入更为宽泛的职业领域;就学校来说,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使专业设置更能适应和满足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学校与行业、产业部门合作,发挥双方的积极性,优势互补,合作办学,提高了学生、教师和企业、行业参与的热情,是一种较深层次的合作。

模式二:专业系+自创经济实体

即学校利用自身的某些专业技术和人才优势,自己创办公司或经济实体,公司的所有成员都由学校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公司是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实行市场化运作,自负盈亏。对外承接业务,系主任为公司法人代表,学生一进学校就从公司的最基层干起,跨入校门后就有两个身份:学生与公司员工。

以鹤壁市信息工程学校创办的天工模具公司为例,该公司的总经理和法人代表为校长及系主任,公司对外承接业务,是独立的经济实体。公司员工全部由机电、汽修、电子等专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学生直接参与公司所承接业务的投标、洽谈,公司承包的鹤壁市工业园区的几所汽配企业的模具设计与安装、维护等项目。

模式三:专业系+技术服务平台

这种模式主要是职业院校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为相关企业、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服务平台。教师带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提供市场信息,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做的好处是:对企业而言,能为它的发展甚至走出困境提供帮助;就学校而言,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积累了实战经验,毕业后很快就能在服务过的单位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有些优秀的学生在实习时就已成为这些企业的骨干。从而使企业、行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真正达到双赢的目的。如淇县职业中专与淇县新亚服装有限公司的深度合作,学校服装专业的实训设备是从新亚公司直接引进,学生在校实习与企业加工零对接,这样学生毕业生,不仅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动手能力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样进入企业后,就可以很快的进入班长、组长行列。

以上几种校企合作模式的共同特点是学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多形式寻求与企业合作的结合点,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一步增强了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能力,从中学生提高了自己的职业技能,也给参与合作的企业带来了效益,调动了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4

论文摘要:签订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契约是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基础。在剖析高校战略联盟契约内涵的基础上,基于现代契约理论,从合作风险的分担、信息资源的利用、合作剩余的分享等方面构建起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的理想契约模型,提出了高校战略联盟契约有效实施的设想。

论文关键词:长三角高校联动;高校联动;契约联盟

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不仅需要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指导,更需要长三角高校间建立起各种类型的合作协议,联盟契约是维持联盟稳定的基础。长三角高校在自由选择战略合作伙伴、合作项目及进行自愿组合、资源共享过程中,如何设计出一套机制或订立契约来实现稳定的联盟合作关系,是长三角高校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关键。

一、高校战略联盟契约的特征

长三角高校联动是一种多种项目、多种类型、多种层次高校的联动,既有政府通过规章制度的安排所形成的长三角所有高校的协调发展,即面上的联动,也有几所高校就某些项目,如联合招生、联合培养,通过契约而形成的点的合作;既有基于各地级市或中心城市的高校联合体,如南通高校教学联合体、上海市东北片11所高校合作办学体、浙江温州11所学校21家企业联合组建职业教育联合体等,通过协议而形成的块的合作,也有同等类型或同等层次高校就教学、科研通过协议而形成的条的协作。在长三角高校的联动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立体式、多层面的联动中,除了面上的联动形式外,其他联动的形成及有序进行都必须相互间签订契约,规范合作项目、合作内容,所以,契约是高校立体式联动的基础,也是维持联盟关系的主要纽带,契约式战略联盟是高校自发联动的重要形式。

高校战略联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校为了一定的战略目标,以自身优势和专长因契约结盟而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组织。高校战略联盟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契约式联盟的特点,即组织的松散性、合作的平等性、管理的复杂性、伙伴的学习性。契约式的战略联盟不必成立正式的独立实体,各高校仍保留各自管理主体的独立性,表现出组织的松散性;参与战略联盟的伙伴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合作各方共享资源、优势互补、相互信任、相互独立,呈现出合作的平等性;由于战略联盟成员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关系,主体对各项事务独立决策,联盟各方的协调管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战略联盟表现出管理的复杂性;参与战略联盟最关键的是要通过资源共享、相互学习战略合作伙伴管理理念,培养自己的新资源和能力,战略联盟表现出战略伙伴的学习性。

长三角高校联动一方面要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推动制度变迁,进行制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根据博弈论对制度的理解,合作制度是由参与者的策略互动而内生的,不是外部给定的。[2]因此,长三角高校联动更需要长三角高校,在政府的引导下,本着平等合作、资源共享、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自愿选择合作伙伴,确定合作项目,形成点面结合、条块结合的战略联盟,而契约是联盟高校相互约定而自觉履行的联动准则,是实现各高校利益和长三角区域整体利益共赢的纲领。

二、长三角高校战略联盟最优契约设计

1.遵循平等协商、优势互补、提升竞争力的原则

长三角高校通过契约加入联盟,通过契约明确合作的领域。其中,战略联盟契约由一所高校或几所高校联合发起,明确合作项目和合作伙伴的条件,在联盟成员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确定合作项目,构建契约大纲,确定契约条款,建立战略联盟。

战略联盟实质上是一组相关核心能力的组合,实现合作伙伴间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共享,达到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目的,因此,相互间的互补性、相容性、双赢性、整合性是形成合作需求,也是结成稳固联盟的前提。其中,互补性,即合作伙伴是否能与自身达到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的效应;相容性,即彼此之间的高校文化是否能互相融合;双赢性,合作的各方均能获得所需;整合性,即能否整合成为一个新的协调竞争的整体。高校战略联盟集中盟校的学科、专业、人才等优势,通过结盟高校教学、科研资源等核心资源的共享实现盟校快速、灵活地获取高校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和功能,取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获得更大的发展和资源配置空间,实现共同提高办学水平和竞争能力的目的。

2.明晰共担风险、放大优势、共享成果的条款

科学设计战略联盟契约的目的是为了现实约束条件下达到最优效果,即形成最优契约。最优契约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契约当事人各方必须共担风险;尽可能地利用一切信息资源;报酬结构的设计要与信息性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避免的判断相适应。长三角高校联盟的最优契约设计如下: (1)共担合作风险。长三角高校战略联盟虽然可以通过结盟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和合作平台,通过整合资源取得竞争优势,但也存在合作风险,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主要是国家和两省一市的政策风险及各种平台建设中的风险等;内部风险包括关系风险、技术风险和实施过程风险。其中,关系风险主要是由于盟校间战略目标不一致,追求本身利益最大化使联盟成员难以抵御外部的诱惑,而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也会使联盟伙伴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做出有利于自身的决策,从而使联盟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甚至使联盟失败;技术风险主要是盟校在合作进行纵向和横向研究过程中,由于研发活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而产生的风险;实施过程风险主要有人员管理、成本控制、质量和进度控制等形成的风险。在契约设计中,应对合作中的各种风险有全面了解,约定各类风险分担的原则和化解风险的具体条款。对于高校战略联盟的稳定性来讲,联盟契约还需要关注的是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设立相应的惩罚机制将盟校造成的道德风险尽可能转化为他们应承担的责任。

(2)放大优势资源。高等教育资源是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以及科技资源、信息资源、管理资源等的综合。围绕某一共同目标,组建互为补充、互相衔接、相互合作的联盟组织,对放大优势资源、创造高校的竞争优势、推动高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学领域,通过高校之间互聘名师名家授课,开设讲座;进行骨干教师教学交流,教有余力的优秀教师、骨干教师跨校授课,让学生能够感受优秀教师的教学和更多更丰富课程的选择;在科研活动中,可以由联盟中的几所高校合作,共同进行纵向和横向科研活动,特别是在重大纵向和横向课题研发中,由于各地级市高校对所在地方支柱产业较为了解,面对地方中的重大难题,可与盟校一起组团研发,放大和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这实际上是以小资源支配大资源,以小的核心竞争力支配众高校竞争力。同样,通过联盟可以融合各高校的核心能力,形成聚合效应,为参加合作的院校提供更多资源获取渠道和更多发展机会。正如哈佛大学校长所说:“世界上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领先其他高校,高校应集中其有限资源,发展自身核心能力与关键领域。”因此,必须明确盟校核心资源投入和使用的条款。

(3)共享合作成果。战略联盟是一种合作博弈,亦称为正和博弈,博弈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加,或者至少是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另一方的利益不受损害,因而整体利益有所增加,增加的部分即合作乘余。合作剩余主要是因为合作而产生的大家都可以使用的资源,可以是信息资源,也可能是共建的合作平台等。对于大家都可以使用的平台可采用分享方式,共享合作成果。如2005年1月江苏常州大学城6所高校联合签署了《常州大学城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区教学资源共享实施计划》。根据教学资源共享计划,常州大学城将重点在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实践教学资源、图书资源、信息资源、教育督导资源等七个方面逐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并且统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通过契约、借助信息平台使联盟学校实现学生跨校选课、教师互聘、图书信息资源共享等,实现师资力量、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服务保障设施、资金等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办学效益和质量。因此,在设计联盟契约中应对盟校提供资源的类型、共享的方式有明确规定。

三、高校战略联盟契约有效实施的措施

设计高校战略联盟契约的目的是为了使联盟高校实现优势互补、放大优势,提高长三角高校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使战略联盟契约制订科学并有效实施,应采取四个方面措施。

1.契约应系统和配套

长三角高校合作的契约应在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并充分利用国家有关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避免与地方法规冲突的基础上,要全面、系统和配套,基本章程、各种条例、规程、办法要构成内在一致、相互配套的体系。要保证制度的一贯性,避免发生相互重复、要求不一现象,要形成一个完善、封闭的系统。

2.成立专业性的协作组织

因为联盟契约可分为基础性的合作章程和专项的合作协议,而深度实质性的推进合作关键是各专项合作协议的执行,因此,应成立由盟校相关机构人员组成的专项合作组织机构,明确机构职能,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3.高校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

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长三角高校肩负的使命,长三角高校联盟契约作为长三角高校联动发展重要组成,高校政府主管部门应对长三角高校间各类联盟给予重视、支持,并对盟校间签订的契约的履行进行指导和监督。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5

(一)发挥优势,彰显大学职能第一,具有鲜明的办学优势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各高校基地自身办学历史悠久,并拥有各自的学科特色与文化优势,是广大党政干部向往的培训场所。第二,具有各自的区位优势与校地共建高校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要研究实际,加快创新,以用为本,建立优势。要在打造精品课程和精品教材上下功夫,在建设名师队伍上下功夫,在改进教学管理和校风建设上下功夫,提高办学质量。第三,具有大学之“大”的优势和推进干部选学的平台。干部自主选学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重大创新举措之一,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高校基地推行在干部自主选学上更能充分发挥大学之大的优势,如:学校规模大、学科多、成果多,在知识、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势明显。大学不仅有大楼,而且有大师,这是吸引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之处。高校人才多,学科齐,研究力量强,国际交流广,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等知识教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二)注重特色,体现高校风格第一,课程内容更切实。高校基地普遍重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和区位优势,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品牌项目,形成核心竞争力。学校更容易将一流的学科优势转化为干部教育培训的课程优势与培训专题优势。第二,教学特色更突出。认真研究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特点和规律,面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和干部成长需要,把学校的学科优势与干部培训需求有效对接起来,努力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干部特点和培训发展趋势,高校基地推进干部培训方式方法改革创新,其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更强。第三,教学形式更多样。高校培训基地的建立为干部开阔眼界、思路和胸襟开辟了新阵地,完善了中国特色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体系,促进了干部教育培训主阵地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互动,形成了合作竞争的培训新格局。第四,案例内容更丰富。各高校基地应根据干部学习需要,发挥科研优势与国际交流广泛的优势,编写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案例,并充分利用学校所在区域的培训资源,开发建设一批现场教学基地,促进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丰富培训教学案例。

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的定位策略

(一)对高校基地定位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将高校基地作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补充;二是让高校基地作为高校发挥服务社会功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推广科研项目的重要窗口与重要平台;三是将高校基地建设作为我国干部教育培训结构与布局的必要形式和重要途径。高校基地与党校、行政学院等主阵地优势互补,相互借鉴,加强培训对接,合力完成大规模培训干部战略任务,探索了国民教育培训机构与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的统筹发展途径。(二)功能定位要将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成为广大干部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的知识库,这是高校最准确的功能定位。在国家干部教育培训大格局中,高校基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更好地彰显与自己功能定位相适应的办学特色,是当前高校基地的重要任务与基本要求。高校基地要充分利用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发挥其在学科建设、专业课程、基础研究和教学设施等方面的优势,对干部开展业务知识、文化素养培训和技能训练,与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形成分工明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大教育、大培训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三)对象定位高校基地开展的干部教育培训应具有定位更广阔、更广泛的领域,不仅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干部培训学院培训对象的扩展,还是地方各级干部接受教育培训的重要场所,重点包括:技术干部、基层干部、行业系统干部、部分高级干部。(四)内容定位高校基地培训教学内容与培训内容上更加贴近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需要,更加贴近科学发展的需要,更加贴近干部全面成长的需要。开展专题培训是高校基地办学的核心内容。高校基地将利用高校在新知识、新技能、新信息、新本领等知识教育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干部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使高校成为广大干部开放眼界、开放思路、开放胸襟的知识库。(五)办学模式定位高校基地干部教育培训更注重用市场化运作模式承接各类干部教育培训项目,按市场化要求顺应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多样化和高校优质培训资源多样化特点,拓宽培训干部的组织形式。如:主要通过自主选择培训、远程在线培训、计划组织调训、分段衔接培训、项目委托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参与培训招标等方式进行。(六)区域定位目前,高校基地分布在全国各主要地区,兼顾我国各地区特点。高校基地在自身建设上要结合本地区社会发展特色与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以本地区为主,积极面向全国开展有地区区位特色的干部教育培训,将高校自身办学特色与高校所处地区特点相结合建设高校干部教育培训。首批13所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都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都有2个以上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相关的国家重点学科,最多的达到15个。从区域布局来看,这些高校覆盖东、中、西、南、北各个区域,可以较好地满足各地各部门的培训需求。坚持开放办学,推动竞争择优,这是高校基地区域定位的总体思路。因此,高校基地建设在坚持区域化、特色化、市场化发展的同时,要及时合理地调整高校基地布局,提升干部教育高校基地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一方面,高校基地要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办学特色定位上要体现出高校文化与地域文化的融合,坚持地区特色化发展战略,在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办学中充分体现地域特色,以学校文化特色引领地方文化的发展。

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应当发挥的作用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6

合力助成长

2016年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讲话时强调,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阵地。铁锋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充分发挥关工组织的优势和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抓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连接点,利用教育资源优势,不断创新探索家校共育活动载体,使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合力,帮助家长不断提升科学教子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一、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家庭教育课程建设,促进家庭教育指导系统化。

一是完善家庭教育内容建设。关工委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基层学校了解情况,依据校情组织教师编写“家校共育八课时”课程内容,以家庭道德教育为核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先进教育理念、科学育人知识等作为重要内容,结合年龄、学段特点,建立学段衔接的中小学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学校围绕亲子关系构建、“学习力”培养、家风建设、习惯培养、摆脱手机迷恋等方面开发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校本课程,每学年至少进行八课时的家庭教育通识讲座或主题研修课程,关工委聘请离退休老教师、社区“五老”参与讲座授课,家长参与率达到90%以上。

二是培养专业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为强化家庭教育指导师队伍,关工委通过申报、选拔,确定17名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分层次、循环派送到学校,对家长开展菜单式培训,实现区级家庭教育讲师团全区覆盖,并邀请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培训和指导。另一方面,建立由校长、副校长、德育主任、年级组长、班主任为主体,专家学者、“五老”成员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校级家庭教育骨干教师队伍。

(二)完善三级家长委员会建设,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通过家长民主推选、教师认定,组建三级家长委员会,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活动。家长学校达到“五有”标准,即有牌子、有阵地、有队伍、有措施、有记载。制定家委会章程,定期召开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促进学校管理,加强家校联系。每月至少设立一日为家长开放日,每学年至少召开两次家校学情沟通会。全区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建成率达100%。教师利用班级微信群和QQ群平台,通过班级家委会成员带动更多的家长关注班级建设和家庭教育,通过班级家庭教育“空中课堂”,“父母课堂”微信平台等载体,营造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二是家庭教育载体建设。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沟通渠道,举办家长培训讲座,开展家长优秀教育案例交流会和优秀家长评选,推进“学习型家庭建设”。同时开展以德育活动为载体的系列亲子家庭实践,如: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会、家风家训评比、孝亲评比等,打造一批家庭教育品牌活动。

(三)关注特殊群体,提高家庭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是加强特殊群体家庭教育指导。制定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指导计划。重点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改善、亲子关系培养等家庭教育帮扶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二是开展帮扶帮教。关工委工作者、志愿者与辖区留守儿童签订帮扶承诺书,捐款捐物救助贫困学生。成立帮教服务队,自愿担当网吧监督员,制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建立了4点半课堂,聘请“五老”人员为青少年上法制课。

(四)“五老”发挥余热,创建和谐家校育人氛围。

“五老”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始终发挥着家长学校建设的主力军作用。区关工委为“五老”颁发聘任证书,更增强了他们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实际工作中把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亲情优势和时间优势充分发挥,开展的家教讲座、家长培训班、“中华魂”系列读书、绿地认养等活动,丰富了家校共育的内容。

二、存在的问题

(一)关工工作整合和宣传不够。

当今时代青少年教育的渠道和形式比较多样化,在活动开展方面如何更好地与学校、社会、家庭和教育的中心工作相结合还远不够,没有形成具有一定影响、规模的参与教育活动品牌,宣传不到位,在活动的有效性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思考。

(二)关工工作的创新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前教育服务社会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1.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履行社会职责,促进学科建设

我校在学前教育领域人才济济,有引领学前教育的学科带头人,占据教育资源前沿优势。高职高专的职责决定了必须紧密联系社会,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努力促使科研成果的转化。这就要求高职高专院校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处理好教书育人、埋头研究和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关系。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学校领导带头,分工负责,深入各系部召开座谈会,分析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问题,梳理出有关教育教学管理意见和建议227件,分近期(一个月)、中期(三个月~六个月)、长期(一年~三年)三个阶段答复解决。主动参与黑龙江省“十二五”学前教育发展规划调研,承担对黑龙江省农村学前教育情况调研,积极配合省教育厅筹备全省农村学前教育现场会,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2.主动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提升社会影响力

原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水平大学建设主动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各高校要牢固树立立足地方、依靠地方、主动为地方发展服务的意识,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和办学目标的追求。高校只有主动进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了解市场需求,抢到市场和发展先机,提升服务质量,获得社会和行业的充分认可。为此,2009年,我校成立了黑龙江省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中心,主动面向幼儿园提供优质师资、教研培训、经营策划、管理资讯、项目推介、教材研发。

二、凝练办学特色,提升人文素质和城市品位

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水平,特色就是优势,特色就是核心竞争力。特色是提升质量的突破口,是人才培养的切入点。突出特色的关键是不求大,不求高,不求全,只求不可替代。在办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准确定位,凝练特色,选准方向,突破重点,不求高大全,只求优特新,在凝练特色中形成优势,提升质量,增强实力,不断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重视和发展教育是是提升城市人文素质的一个有效载体。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进行特色办学,结合就业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定位,在扩大生源同时,提升我市教育层次和城市品位。

1.品牌专业锦上添花,优势专业做大做强

学前教育是我校的主打专业,在校生4000多人,拥有一流的教学环境和实训基地。多年来总结并形成一整套人才培养模式,与幼儿园教学同步,实现无缝对接,为黑龙江省培养和输送大批优秀幼儿教师。在黑龙江省首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评选工作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成以校长牵头,教务处、学前教育系为主的领导小组。在理性分析、科学评价我校办学优势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对人才培养要求,根据岗位需求将学前教育专业准确定位――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并通过专家评审。这将预示着我校专业建设达到新的高度,在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上符合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竞争力。

2.艺术特色相得益彰,艺术才华竞相释放

艺术教育历来是我校的优势,在繁荣我市文化生活中业绩不俗、成绩斐然。2008年末在全市举办师生书画、摄影展览,学校领导金日勋书记亲自挥毫泼墨,共收集100多幅作品,吸引了我市书画爱好者积极踊跃参与,展出期间在全市引起很大反响。举行“金牛迎春”文艺演出,参加演出师生1500人,是建校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水平最高、影响最佳的一次盛大演出,其中有四个节目参加我市春节晚会演出……

三、发挥高职高专功能,为地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服务

近几年,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对于培养大批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人才,优化人才结构,促进人才的合理分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仅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高专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责任,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

1.建立信息网络平台,创办黑龙江学前教育网

21世纪是互联网时代,正改变着经济,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如果不及早投身网络经济大潮,必将被淘汰。网络优势在于:可以使幼儿园抢占发展的制高点;树立省内名园形象,宣传办园理念;积极开拓幼教市场;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园,为家长选择幼儿园提供方便条件。我校具有人才优势、技术优势、经验优势、实力优势和管理优势,有毕业于吉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有多年从事网站建设的专业教师,有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和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在当地学前教育领域享有较高的影响力和信誉度。对各幼儿园信息员义务培训网络知识技能,及时更新信息,成为幼儿园建设发展的有力助手。

2.培养村村通大学生,选拔优秀在校生到农村支教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以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培育新村民,树立新风尚,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我校根据国家“关于三农问题”总体要求,开设村村通大学生工程,对符合国家要求的农村在职教师免费培训,提高学历。选拔优秀在校生到农村偏远、薄弱学校支教,我系05级学生嵇长茎到一所偏僻农村小学――青梅小学当学前班教师,班级由刚开始的5名发展到50名学生,她热爱孩子,不怕吃苦,用所学知识、技能为山区孩子带去希望,赢得家长信赖,受到学校领导、老师的欢迎。她的事迹被省、市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3.校企合作,优化教育资源,创建品牌连锁、示范幼儿园

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之路,对于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强化为经济社会服务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校在创建、经营附属幼儿园的实践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寻求发展契机,与房地产开发商达成合作协议,在周边市县开办连锁幼儿园。目前在穆棱市、绥芬河市建设了两所高品质幼儿园,解决了当地幼儿入园紧张问题,满足了家长渴望接受优质教育的要求。为实现校企合作迈出实质性一步,为成功地在各城区、县市开办连锁幼儿园奠定了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8

一校内协同模式

高校内部协同创新模式是指高校汇聚校内学科、科研资源和人才优势,通过校内协同创新平台与机制的建设,促进高校内不同学科、专业之间和不同团队之间的协同创新。

校内协同模式是基于校内现有资源状况,打破以往以院系或部门为单位的条块分割,通过发挥各单位的主体作用,促进跨院系、跨部门深入合作,实现协同之目的。校内协同模式往往以多个平台为基点进行合作,如沟通平台、共享平台组织平台等。通过平台交流,在高校整体发展目标的指导下,协同各方努力推动校院间协同、学院间协同和学科间的协同合作,达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利用高校协调便利的优势,使创新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校内协同,能有效地调动创新意识和协同创新的意愿,整体提升高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是高校保持旺盛生命力的保证。通过协同创新,打破高校内现有的分割模式局面,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交叉专业或边缘专业,极大地发挥了交叉效应;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推动专业集群化发展,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新的学科增长点有利于发挥横向效应。

案例:南开大学围绕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建设问题,将环境学科与经济、管理、政治、历史、哲学、法律等学科进行整合,组建文理工交叉的研究团队,设立了循环经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显著地提升了科学研究能力。该基地先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重大计划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参与国家重大环保专项、国家水专项、环保部公益项目和科技部专项等重大课题;还先后承担了欧盟SwitCHaSia项目、世界银行、UnDp、中欧合作项目、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国家商务部等相关研究课题40余项。

二校校协同模式

校校(校际)协同模式是指高校与高校之间利用各自不同的学科优势进行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依托各自的特色学科,共享优质资源,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专业互通、互聘师资、学分互认、论文互评等途径,开展校际之间的协同合作。校际协同创新模式因参与主体均为高校,彼此拥有趋同的协同目标和文化诉求且创新能力往往相差无几,有利于在合作中各方进行有效沟通,快速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从而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高校之间的协同创新通过搭建跨学校的协同平台,实现项目合作、联合攻关、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深入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努力构建全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学生互换”的基本原则,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选取优秀学生进入对方学校深造。在课程建设方面,根据学生渴求、市场需求和发展要求,协同各方应共同开发新课程,聘请对方教师或校外人士兼任本校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联合建立科研基地;把握科研发展潮流,共同制定具有前瞻性的科研规划;联合开展科研项目申报及联合攻关。

案例:西安交通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于2002年实施了真正意义上的校际协同模式,共同成立通理国际深造培训学院,通过共享优质资源开展了深度教育合作,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截止到2013年,陕港两地的国际交流达21项,共同培养了1700多名毕业生,为西部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校企协同模式

校企(行业)协同创新指高校与企业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与一般的校企协作教育模式不同,校企协同是培养实践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的有效培养模式。校企协同模式一方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提供了基地,使其了解企业需求和产品研发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促进企业改进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校企协同实现了协同各方深度参与,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效结合,达成了互利共赢。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科研项目协作模式、校企共建研发平台、实训基地模式等多种培养模式的实施,高校与企业均能在协同创新的深度合作中找到各自的增长点。高校教育的理论优势结合企业的实践优势,加之行业的特色优势和所在地区的地域优势,该协同方式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同时在主体对接过程中,高校学生随导师从实验室走进车间,真正步入生产环节,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既培养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促进了企业科技创新链的延伸。

案例:南京工业大学与江苏德邦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江苏德邦――南工大联合技术开发中心”。此中心以学校科技资源作科技支撑,近年来承担了20多项研发任务,为企业解决了多项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学校还为德邦集团开办了工程硕士班,为企业培养了专门的技术人才,提高了企业科技人员的素质。

四校所协同模式

校所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具有理论研究优势的高校与具有科研能力与科研团队优势的科研院所之间的协同创新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此协同创新模式适合学术创新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即依托优势学科和专业,以协同创新平台为媒介,通过拔尖人才承担的科技攻关任务及,完善优秀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校所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构建“联合招生、合作培养、双重管制、成果共享”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所协同模式一方面完善了高级人才的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提升了科研水平,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从高校的角度看,通过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研究资源和设备,改善了科研环境,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从科研院所角度看,通过吸收研究生及教师参与到具体的科研项目,引入了新思维与新方法,拓宽了研究视域。

案例:北京邮电大学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的博士生,通过参与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无线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课题,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形成了一系列高水平的学术成果。

五校政协同模式

校政合作是指学校与政府部门以签订合作契约方式,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明确具体而丰富的合作内容、有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利用双方资源优势,共同发展的合作模式。

发挥其政策职能的导向作用,通过政策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关注高校的人才培养,为高校培养人才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关注高校和企业的各种诉求,帮助双方构建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设立实践基地,为学生学习来自生产服务前沿的先进经验提供条件。发挥政府部门信息统合的功能,为高校科学制定人才培养规划提供信息支持。积极推进在高校周边建设产业园、创业园,为大学生创业、科技创新创造条件。

案例:2013年芜湖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安徽工程大学正式签订了合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框架协议,确立了“加强合作,致力共赢,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合作原则,明确了促进毕业生供需合作、建立毕业生实习基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培训、开展产学研合作等多方面合作内容。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表明,由于创新系统内部主体与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结尚不紧密,导致创新效率仍在较低水平徘徊。毫无疑问,无论何种协同模式都远未达到理想状态,都需要各协同主体不断寻找、发现、解决新问题,继续从机制、理念、操作等各个层面继续推进改革。

参考文献

[1]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

2012(2):165-174.

[2]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战略[J].当代教育科学,

2012(7):29-31.

[3]冯宗宪,王青,侯晓辉.政府投入、市场化程度与中国工

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效率[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4):3-17.

[4]韩强.农业高校协同创新:模式、问题与对策[J].高等农

业教育,2013(5).

[5]董波渡.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D].安

徽大学,2014.

[6]牟光庆.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轻工教育,2013(2).

[7]苏娅,侯二秀,杨洋,王晓燕.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构建与

案例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52).

[8]胡小清.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科

教导刊,2013(7).

[9]赵卫华,鲁芬,张婧.高职教育“校政合作”人才培养模

式的新探索――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秘境临沧”导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9

(一)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不强、转化率低

石油高校是我国石油行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受到科技成果整体水平不高、知识产权保护、经费投入不足、科研管理体制落后及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还有众多的科技成果未被有效开发和转化,仅是一种潜在形态的生产力。各石油高校普遍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转化渠道不顺畅、转化体系不完善、转化周期长等诸多问题。

(二)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为行业和社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石油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目标,经过前几年的“扩招”,石油高校的学生数量有了大幅度增加,相对于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各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条件建设略显滞后,学生培养质量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实习基地偏少,培养工作与企业实际需要结合不紧密,存在脱节现象;学科专业的相对稳定性跟不上市场需求的易变性,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其速度快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周期,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高水平教育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术氛围、培养条件与国内外著名的大学存在明显差距,国际化程度不高;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体系有待完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二、石油高校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思路

依托国家、地方重点建设项目,凝练学科方向,凝聚创新团队,构筑学科平台,继续保持现有优势学科在国内的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优势学科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其次,发展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特色学科,促进学科结构优化。以石油主干学科为基础和切入点、结合点,发展海洋石油工程、生物工程与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学、煤层气工程、地热资源及开发利用、低碳经济等新兴学科领域,建立新的学科增长点和突破点,构建和谐发展的学科生态,形成更加科学完善的学科体系。再次,发挥优势学科的作用,带动其他学科的全面提升。切实做好其他学科与石油学科的紧密融合、渗透与依存,使其他学科具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在资源配置中提供必需的条件,使学校所有的学科共同构成一个大的石油学科平台,形成依托石油学科优势带动其他学科协同发展的局面。真正做到高端引领、整体推进,逐步实现建设“国际一流石油学科”的奋斗目标。

三、石油高校学科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清晰定位、抓住核心,重点建设石油主干学科,进一步强化学科特色和优势

特色既是一个学科的立足之根,又是一个学科的竞争之本,因此石油高校要在综合分析学校已有基础、特色、优势和学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围绕国家能源战略,结合行业和社会需求,清晰定位、抓住核心,以“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先为,有所后为”为原则,重点建设石油主干学科,从学科队伍、学科方向、创新能力、学术交流、基础支撑、国际影响等方面打造石油主干学科的特色和优势,把石油学科做大做强。

(二)构建部级、省部级和校级重点学科三级建设管理体系,促进学科良性发展

以国家重点学科或省部级重点学科为重点和依托,发挥引领带动、辐射示范作用,促进校级重点学科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全面发展,使其在科学研究、高层次人才培养、学术交流方面迈上更高的水平。有针对性地发展与石油主干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支撑学科和通用学科,充实传统优势学科的内涵;强化对基础学科的政策支持,把加强基础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学科水平提升的根本要求,切实通过优势学科的重点发展,对基础学科的发展起到牵动和支持作用。逐步建立并完善三级学科建设管理体系,促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三)通过各级重点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构建学科运行新机制

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新兴、交叉学科是学科建设主要的增长点,是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也是科学研究最活跃的前沿。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是学科体系完善、优化及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大学学科发展的后劲往往集中在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拓展上。当前,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立足各石油高校客观实际,通过国家、省部级、校级重点学科间多层次、多角度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尝试从成立研究中心(院所)开始,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对于一些可能产生重大突破,尤其在新能源领域能够解决重大科技问题的项目、学科,在人才、经费、科研、评价等方面给予特殊政策扶持,形成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扶持重大科研项目,催生重大科研成果。

(四)设立学科人才特区,着力引进和培育高层次

杰出人才,构建多个高水平的创新团队,提升石油主干学科的优势和竞争力各高校石油主干学科虽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缺乏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大师,缺少真正有影响力的创新团队。要尽快改变这种局面,切实做到培养与引进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专职与兼职、长期与短期结合,建立多层面、多类型、国际化的人才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两院院士和“长江学者”“杰青”“”及部级教学名师的培育工作。要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必须切实注重团队的层次性、稳定性与学术性等基本特性,要注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优化,努力构建以学术大师、高水平的科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为学术骨干和大批博士后、博士、硕士参加的学术队伍。选择部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域试点设立“学科人才特区”,试点“特事特办”,营造个性化的政策环境、学术环境、用人环境、工作环境等。

(五)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凝练方向,构筑高水平学科平台

为石油石化优势学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奠定良好基础积极适应国家油气资源发展战略重大需求,加强学科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特色,追求卓越。建立高水平学科平台,通过平台内的石油主干学科与支撑学科、应用学科与基础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将油气资源领域传统优势学科方向凝练为优势更加突出、研究特色鲜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学科方向。使该科技创新平台成为学校品牌,具备鲜明特色与明显优势,凝聚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形成并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获得高水平创新性研究成果,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和水平,解决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与转化中的重大科学理论与关键性技术问题,达到或接近国际领先水平。

(六)建立科学高效的学科建设评价体系和评估机制,优化学科建设管理体制,催生重大成果

家校合作的优势篇10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比较优势发展战略

在全国630多所本科院校中,新建本科院校有198所,占本科院校的近1/3。新建本科院校不但要受到来自国内的重点高校和高职高专两个方面的挤压,而且要迎接高校全球性竞争的挑战。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分析了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所面对的机会、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指出了许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中应抓住机遇,规避威胁,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新建本科院校的Swot分析

1.1机会

1.1.1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知识经济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国际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方面的多极化发展日趋明显,全球性竞争环境已经形成。在这一竞争环境中,人才是竞争力强弱的决定性因素,人才培养的重点在大学教育,因此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新建本科院校就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特别是近几年,国家采取了扩大招生规模的政策,因此新建本科院校有充足的生源保障。

1.1.2高等教育有待进一步发展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近20年来发展较快,但仍然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滞后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从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来看,美国、日本、英国、法国、韩国等教育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普及率超过50%,这类国家的人均GDp一般在2万美元以上;教育较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35%~50%之间,如意大利、希腊、阿根廷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超过1.7万美元;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15%,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如秘鲁、墨西哥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一般超过5000美元;而教育欠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15%,如印度尼西亚、印度等,这类国家的人均GDp普遍低于5000美元。我国目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1%,离发达国家50%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鉴于此,我国高等教育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必将给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带来契机。

1.1.3教育部门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

在全国630多所本科院校中,新建本科就有近200所。所以无论是教育部有关部门领导,还是高教研究的专家学者,都对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重视。国家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在第三次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指出:“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本科教育的新生力量,没有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很难说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得好”。从这个层面看,新建本科院校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

1.1.4地方政府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支持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地处地级市,属省市共管高校。地级市的高校数量有限,培养的人才也主要为该地区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本地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加大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支持力度,从办学用地到经费保障都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1.2威胁

1.2.1国外的威胁

高等教育国际化使我国高校也面临全球性竞争的挑战。在全球性竞争环境下我国高校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发展空间竞争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世界各国的名牌高校,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巨资吸引一流的学者和学术带头人。

近几年来,国外高校纷纷走国际化道路,其中一个方面是招收留学生。因此,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优质生源外流的挑战。根据教育部消息,自2002年以来,中国公民出国留学人数每年都超过10万人。2005年度,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85万人,其中自费留学人数为10.65万人。

互联网为全球高校提供了一个竞争平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准备在10年内将2000门课程挂到网上,让全世界的求学者通过互联网学习其课程。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些没有多少生源份额的高校将会被淘汰出局。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其文化历史底蕴浅,在国际化竞争中处于弱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普通高校的经费投入相当有限。按预算内教育经费包含城市教育费附加的口径计算,2005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为14.58%,比上年14.90%下降了0.32个百分点。从全国情况看,有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国GDp为183084.80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比例为2.82%。

1.2.2国内的威胁

按照一些专家的观点,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等学校已经呈现出所谓的圈层态势。

第1圈:10所,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第2圈:25所,目标是建设国内外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合计35所,即进入国家“985”计划的高等学校;第3圈:21所,除了“985”计划建设高校外的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第4圈:39所,和前3圈合起来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95所高校;第5圈:170多所,是经批准能够授予博士学位的高校;第6圈:230多所,是经批准能够授予硕士学位的高校;第7圈:160多所,是培养本科生的高校;第8圈:1000多所,是高职和大专层次的学校。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是第7层,受到众多圈层的挤压,很容易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现象。

1.3优势

目前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多由原有办学历史较长,办学实力强的专科学校通过合并和重组而升格。因此,新升格为本科的院校大多具有一部分原办专科时已形成的优势与特色的专业,同时也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这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良好基础。

1.4劣势

与第1至第6层学校相比,新建本科院校有许多不足和弱势,具体表现为:本科意识差、师资质量低、教学经费投入少、教学资源紧缺、办学成本高等等。同时,随着社会对职业技术需求的增大,新建本科院校目前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危机已经从学生的就业方面突显出来。

2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误区

2.1片面追求“高水平、大规模、全学科”的发展模式

目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着脱离实际,盲目地向重点高校看齐,片面追求“高水平、大规模、全学科”的发展模式。以扩大招生规模为核心,全面扩充办学规模;追求“全学科”,则体现在综合性、多门类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上。片面地追求规模的扩张,重申报轻建设,重提高层次而忽视基础建设。在专业设置方面贪多求全,往往没有考虑专业的投入和产出,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严重。盲目新增专业,耗费大量的资源和精力,开办一些与自身优势与特色相差甚远的专业。

2.2经费、资源的合理利用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在新增学科、专业上普遍存在盲目性,没有考虑到社会需求和自身的实际情况,造成经费的紧缺、资源的浪费。而且在经费的利用上存在误区,有些学校将原本紧缺的经费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用于征用土地、建筑大楼。由于办学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基本建设的投入本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为了攀比,将本来就捉襟见肘的经费用于修建大量的大楼上必定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危机。

最近互联网上由聊城大学的南大门引发的“大楼与大师”之争对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质疑。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学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第一任校长D·吉尔曼说过:“高等学校需要的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学者,而不是最宏伟的建筑物。”

3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

根据以上分析,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坚决摒弃“高、大、全”的发展模式,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分析和探索新建本科院校之发展战略。

3.1科学定位

新建本科院校要抓住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普及化发展的机遇,同时,面对来自国内外重点高校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威胁,科学定位,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按照刘献君教授的观点:“高校定位应从三个层面来考虑,即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并主要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劣势等三方面因素。”

3.2挖掘自身的比较优势

重点大学同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具有整体优势,新建本科院校也有自己的优势学科。下面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在区位、行业、学科专业等方面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办学特色。

黄石理工学院是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校服务社会主要的区域空间——为区域经济建设培养所需人才。黄石地处长江中游,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处于东西南北交通要道上,公路、铁路和水路交通便利。黄石地处武汉城市圈内,在武汉100km半径范围内,集中了武汉、黄石等九座城市,形成了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武汉城市圈是连接东西部经济的中部节点,是带动中西部地区崛起的龙头。专家预测,武汉城市圈,将是中国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之后第四个大经济圈。

黄石地区自然资源丰富,黄石境内已探明矿产有4大类7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品类的28%,其中金、铜、铁等14种矿产的储量居湖北之首,硅灰石储量居全国第一,被誉为“江南聚宝盆”,原材料产业发达,有发展大工业的资源优势。黄石是国家一类口岸城市,在鄂东地区是唯一设有海关、边防检查站和保税仓库的城市,通关十分方便。

依托有利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形成了黄石地区的支柱产业——钢铁产业、材料业、机械制造业、服装业、生物制药、农产品深加工等。应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以特色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相关学科专业的发展。黄石理工学院自建校以来为黄石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在今后的发展中,应保持原有的特色和发挥已形成的专业优势,大力发展机械、建筑、材料、服装等专业。随着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环境专业发展带来契机。由于黄石地区的区位优势,高新技术合资、外资企业发展迅猛,国际贸易及其复合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

3.3优化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组合

尽管高等教育不是产业,但它必须有市场的引导,才可能获得发展。新建本科院校政府投入相当有限,办学经费约50%甚至近70%来源于学费收入,因此办学效益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学理论同样适用于指导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黄石理工学院的学科层次和专业组合,为该校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的学科、专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黄石理工学院有30多年的专科办学历史,形成了一批在专科层次有相当竞争力的专科专业,是可以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大量现金流的金牛业务。而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本科层次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与国内外重点高校和办学历史长的次重点高校相比,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可以算是幼童业务——是未来的希望,但目前需要扶持和保护。五年一贯制和“3+2”专业是不断要舍弃的瘦狗业务。因此,在办学层次上,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保留强势专科专业,大力发展本科专业,逐步淘汰弱势专科专业。

由于是多校合并组建的本科,因此专业设置存在重叠交叉,如医学院的护理专业与原湖北卫校的护理专业、师范学院的英语教育专业与外国语学院的英语专业(教育方向)、数理学院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师范学院的计算机(教育方向)专业与计算机学院的计算机应用专业、管理学院内部的营销专业和营销与策划专业等。为了达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原本紧缺的经费用于重复建设,必须大胆地通过学科专业的融合、重组,优化一些学科专业,淘汰一些服务面向模糊、办学效益低下的专业。对于新专业的设置,要考虑学校服务面向、周边高校的相关专业的发展状况和自身的优势,运用边际效用和盈亏平衡等经济学理论指导决策。

3.4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组织效能

3.4.1利益关系的调整

新建本科一般是由两所或多所院校合并组建的。合并前隶属不同的“条块”,拨款渠道、人事关系、服务面向迥然相异,办学特色、学科结构、学术氛围、校园文化相去甚远。合并后必然会遇到机构、学科、专业等调整、合并、重组。高校合并过程中必然有部分人的利益受损,这种利益受损既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物质利益受损可以通过“补偿”达到平稳过渡。但精神上的受损不是短期内就能愈合的,如果处理不当,将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留下严重的隐患。

黄石理工学院是由五校合并而成。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统一认识,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利益关系的调整。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广泛征询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充分讨论,并通过各种媒体、途径广泛宣传学校发展的远景目标,使教职工能正确对待短期个人利益和学校的长期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

3.4.2集权与分权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必须实现管理重心下移。既要避免管得过死,不利于各二级学院发挥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避免管理失控,因此要正确处理学校管理中的集权和分权问题。对于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必须集权。对于日常管理,由学校及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相关政策规章,用制度来约束人。通过适当分权既可提高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又可提高办事效率。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在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上要做到准确定位,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优化学科专业组合,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才能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环境下抓住机遇,规避威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欧阳玉,邓秀华.合并高校发展战略探讨——兼论湖南大学的发展战略[J].大学教育科学,2003(3)

2庄汉文.全球性竞争环境下的我国高校发展战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