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58:56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1

关键词:医疗保障水平/卫生费用/国际比较

一、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两个阶段

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大体分为两个阶段。1953年至上世纪90年代初的公费医疗阶段,主要包括公费医疗制度、劳保医疗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三大组成部分。彼时形成的医疗保障水平较高,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也很大。医疗服务价格弹性则较低,即人们收入对医疗服务价格敏感性差,社会总医疗费用增幅巨大。如图1显示,在公费医疗条件下,人们对医疗服务价格弹性越低,需求曲线d1越陡峭,医疗服务价格为p10。其中政府支付价格为p1-p10,个人支付价格仅p10。e1点是公费医疗时的医疗保健市场均衡点,e0点是政府不参与时的医疗保健市场均衡点。

从图形可以看出,公费条件下人们支付的价格降低,得到的医疗服务量却大大提高了。需要说明,尽管当时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比城镇要低,但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互助合作医疗体系,基本满足需求。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是我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属于医疗保障体制改革阶段。我国城镇企业职工由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过渡到现在的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80年代末逐渐消失。我国医疗市场又在寻找新的适度的均衡点e2。由于医疗保障制度改变,国家对个人医疗费用补贴相对减少,“免费医疗”逐渐变为个人承担大部分医疗费用形式。由于个人支出增加,人们对医疗服务价格弹性增强,即消费者对医疗服务价格敏感性增加,需求曲线d1逐渐平缓趋近于d0。当这个新型医疗保障市场再次平衡时,形成新的供求平衡价格p2。均衡点e2在e0与e1之间移动,当达到平衡点时,从宏观反映,医疗费用总支出减少,避免医疗资源浪费;从消费者个人角度而言,个人承担费用p2比公费医疗时期的医疗价格p1增长,而得到的医疗服务量却减少。现在这个新的均衡点e2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控制医疗保障水平,影响均衡点e2的位置。

二、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中国医疗保障与卫生费用支出结构变化

医疗保障水平即医疗卫生总费用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应与一国经济水平相适宜。本文运用中国1990年至2002年统计数据,计算广义医疗保障水平结果如表1。

资料显示:我国1990年至2002年卫生费用真实值增长5倍左右,广义医疗保障水平增长1.4个百分点。这与我国近15年来gdp总量增长相适应。表1反映我国医疗保障水平变化呈“u”型。1990年至1992年基本徘徊在4%左右,1993年至1994年呈下降趋势,1995年后开始回升,2002年卫生总费用占gdp的5.42%。尽管相对于改革初期,卫生费用投入和医疗保障水平都有一定提高,但与国际相比,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仍处于国际社会最低标准5.00%。从弹性方面考察,我国卫生总费用年增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态势,卫生总费用增速与gdp增速呈现交替增长过程。根据世界各国卫生发展实际情况看,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在1.20左右比较适宜。而我国由于相对较低的医疗保障水平,至少应当保持在经验值1.20以上,达到1.50应适当控制。当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摆脱5%的低点位后,卫生费用增长应与gdp增速相当。随着经济发展,卫生费用支出还应不断增大。广义医疗保障水平的发展速度略快于经济发展速度时,应随着经济发展而及时调整。我国人口基数大,将使医疗保障水平达到适度范围和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尚有很大距离,必须要增加卫生投入;另一方面,卫生支出增速也应有所控制,避免其挤占投资等其他经济建设费用,影响经济增长。

调查显示: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开始至今,人们普遍感觉医疗保障水平在下降,享受医疗服务成本增加,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满意度普遍不高。我们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卫生总费用支出结构变化。

卫生总费用由政府预算卫生支出、社会卫生支出、居民个人卫生支出三部分构成。我国近13年来卫生总费用筹资结构变化趋势,整体呈现“两降一升”局面。政府和社会卫生支出占比呈明显下降趋势,个人卫生支出显著上升。政府支出从1990年的25%下降到2002年的15.21%。社会卫生支出即行政事业单位、企业、乡村集体经济、卫生部门预算外基本建设支付的卫生费用,占比从1990年的38%下降到2002年的26.45%。相反,个人卫生支出占比却从1990年的38%上升到2000年的60.60%,增幅已超过20个百分点,远远大于前两者下降幅度。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支出水平很低,很大程度上,老百姓看病费用是由个人来承担的。所以尽管卫生总费用增加了,增加的是个人支出部分,人们感到享受医疗服务的经济负担比原来加重。三者的运动变化如图2显示。

三、医疗保障水平国际比较

一般来说,健康水平随着医疗卫生费用投入增加而提高。但是医疗保障水平不仅取决于医疗卫生投入量,同时还取决于卫生资源有效利用程度,并最终表现为健康水平提高。所以,各国健康水平,并非确切与医疗卫生投入量呈同步提升关系。人们享受医疗卫生资源总是受一定制度安排约束。相同的医疗卫生投入,不同制度安排,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果也不同。健康水平提高与其具体政策导向的卫生资源使用效率相关。为此进行实证分析。本文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世界40个国家健康状况和广义医疗保障水平进行比较。

健康水平即健康存量。本文采用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作为判断健康水平指标。这三个健康指标不存在明显共线性,且不存在极端数值,分类测量距离采用欧氏平方距离即可。对数据较完整的40个国家进行针对健康状况的分层聚类,结果如表2所示。

实证表明,医疗卫生资源投入和该国人民健康状况并非成正相关的规律。医疗保障水平较高的国家由于资源配置及其他的原因,未能达到相应的健康水平。而医疗保障水平较低的国家,通过制度安排科学高效,也可以使本国居民健康水平大幅提高,达到甚至超过医疗费用投入较高国家的人民健康水平。为证明这一点,本文采取4组数据作为评判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的指标。它们分别是:每万人卫生工作人数;医疗支出占cdp比重即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政府卫生支出占政府总支出比重;以美元计值的人均卫生支出。同样采取以上健康水平统计分析方法,标准化四组数据后,以欧氏平方距离计算各个国家特征数据的相似程度,系统聚类结果如表3所示。

通过表2和表3中各个国家卫生支出和取得的健康水平状况比较,充分证明了在医疗卫生领域,并非投入越多健康效果越好。大部分国家健康水平与总体医疗投入相协调。但几个代表性国家的聚类结果值得注意。从代表国家的分析中,可以得到有益的经验。

搜集到的数据和聚类结果显示,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就平均预期寿命、婴幼儿和孕产妇死亡率这三大健康指标而言,相对于卫生资源投入总量,中国整体健康水平成效卓著。通过对中国和其他21个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障水平与预期寿命比较(如图3)充分说明这一点。

虽然可以认为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是与我国整体国民生产总值和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但是也应看到,首先,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卫生支出还远远不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其次,政府对于卫生事业投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比例很高,这使得在基本医疗费用承担方面,居民自行承担医疗费用比例过高,政府、社会、企业承担比例相对较少。

通过上述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本文利用实际数据和社会保障水平分析方法得出我国广义医疗保障水平为5.7%,卫生总量投入相对较低,广义医疗保障水平适度空间为5%-7%。

第二,近年来卫生费用增长过快,卫生费用增速应与gdp增速协调,适宜弹性系数为1.5%。根据历年统计数据计算,1993年和1994年卫生服务弹性系数分别为0.72和0.61。自1996年起到2002年,弹性系数明显增大,一直高达1.50至2.00之间。弹性系数并非越大越好,相对于我国较低保障水平来说,至少应当保持在经验值1.20以上,达到1.50时应适当控制。当广义医疗保障水平摆脱5%的低点后,卫生费用增长应与gdp增速相一致。

第三,卫生费用支出结构有待调整。2002年,政府预算卫生支出只占卫生总费用的15.21%,个人卫生支出比例近60%。我们认为应增大政府卫生预算投入,减轻人民医疗费用负担。

第四,建国以来,中国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医疗卫生投入,取得了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健康成果。显示我国医疗制度安排具有内在效率。与此同时,由于二元城乡医疗制度公平性较差,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下一步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方向。

四、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的几点见解

1.明确基本医疗保障范围

明确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并且统一标准,扩大医疗保障覆盖面,符合大数法则原理,能够缩小医疗保障不同对象群体间的差距。明确诊治范围、用药范围与医疗相关的服务和费用额度。政府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药品和诊治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应编制基本健康需要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统一组织、统一采购,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

2006年新的改革框架将医疗卫生服务分为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和非基本医疗服务三个层次。在基本医疗方面,政府按照基本健康的药品和诊疗项目目录,统一组织、采购,并以尽可能低的统一价格提供给所有疾病患者。基本医疗服务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为了降低个人和家庭的风险,政府可采取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自愿的商业医疗保险。

2.逐步实现覆盖全民一体化医疗保障体制

未来改革中,必须考虑建立一个覆盖全民的、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制,确保所有公民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制度化保障。我们认为,我国建立的一体化医疗保障体制,可以采用政府向供方付费,直接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的方式。在一体化制度的进程中,缩小我国卫生筹资与分配公平性差的现象,逐步增强制度的公平效益。

需要指出,一体化不等于制度单一化和保障结果均等化。在一体化体制下,仍可以采取多种政策组合方式,不同政策追求不同保障目标。具体政策设计依据服务性质,而不是依据城乡户籍、身份等因素。2005年,嘉兴市已经确立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发展纲要。嘉兴市的目标是,将合作医疗作为过渡手段,到2010年农村与城市医疗保险制度正式并轨,让农村人享受到与城里人一样的医疗保障,实现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2005年11月,天津滨海新区也开始进行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试点。

3.政府加强医疗保障投入

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方面支出水平很低。另外,在社会保障分项支出中,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支出挤占了社会医疗保险支出,使得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很低。因此,政府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在政策制定上,应结合医疗保障对稳定社会、保证劳动力效率、减少疾病灾害损失、提高公众生活质量预期而拉动消费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盘考量,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力度,政府承担对公民的医疗保障责任,相对减少个人医疗支出比例。

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洲各国医疗保障监测、评价后认为:到2007年,中国政府在卫生方面投入应占gdp的3%,个人比例应控制在50%以下,到2010年全民健康保险覆盖率应达到50%以上。

4.增加政府投入,建立平价医院

平价医院的特殊性在于政府对其财政责任,其实质是以政府全额拨款来换取医院降低服务费用和药品价格,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力度,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理顺医疗服务价格,实行预算式全额管理,收入上缴,支出由政府核拨。改变目前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机制和通过提供医疗服务“自我创收”的利益驱动,达到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而不降低医疗服务水平的目的。通过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供方的直接付费,避免恶性竞争、信息不对称和过度医疗服务等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带来的弊端。

建立平价医院是一个契机,一方面有利于稳定医疗秩序,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借此重新理清医疗改革的思路。但是,平价医院并不是灵丹妙药,实行平价医院计划也面临风险。比如,全部财政拨款有“大锅饭”之嫌,再现计划经济时出现的问题,使政府财力不堪重负;有限的卫生资源面临再分配等。面对这些问题,在平价医院试点推进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平价医院不是舍大就小,而是要在公立医院的基础上改制。这样可以避免牵扯更多的人力流动和财力损失。第二,政府以平价医院为渠道,增加对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第三,积极探索新的基本医疗保障模式,选择适合国情或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付费方式,摒弃单一的“按服务项目收费”模式,积极试点“预付费”制度,逐步降低个人负担比例,甚至向特殊人群或特定疾病提供免费医疗服务包。

参考文献:

[1]樊明.健康经济学——健康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医疗保险司.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政策与管理[m].北京: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

[3]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m].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2

在我国的政府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出的作用是为了通过收入再分配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公平,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帮助。可以说,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高低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作用,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可以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作为转移性支出的典型代表,社会保障支出能够对收入进行重新再分配,能够利用高收入人群的资金能力来帮助低收入人群,从而实现相对的社会平等。其二,社会保障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生产能力,这是因为其能够起到刺激人们消费的作用,从而增大资金的流通能力,提高国家GDp水平。其三,社会保障支是一种高效的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团结公平,从而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氛围和环境。事实上,社会保障支出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起到了很好的催化作用,使两者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中。

二、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关系

基本医疗保险是我国为公民谋求的一项福利,是公民生活稳定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当前的经济型社会中,医疗费用水平不断升高,公民面临的疾病风险越来越大,若没有一定的保险制度,则极有可能出现因病返贫的现象。所以大力实施和推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目前我国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施现状来看,其所需要的基金除了居民自身缴纳的一小部分以外,大多数都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来实现。这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可以说,在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体系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起到了非常关键的补缺作用和保证作用,与基本医疗保险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三、当前社会保障支出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应用现状

就目前来讲,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还面临很多困境,如受经济水平限制,政府财政中用于社会医疗保险支出的数量严重不足,个人收入申报制度不健全使得筹资的公平性很难得到保证,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不够宽广,资金积累能力有限,不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面临这些困境和问题,政府必须要站出来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利用政策性手段进行宏观调节。然而当前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中,政府责任缺失现象还较为严重,尤其是在财政投入方面,存在着角色缺位、责任不明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使得社会保障支出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所提供的财政支持力度并不是很大,成为了限制我国医疗保险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另外,就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角度来讲,当前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中的社会保障支出总量不但相对很低,而且相对增长也十分缓慢,并且存在着结构不合理,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现象。这些也都是制约当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水平迟迟难以得到提升的主要原因。

四、把握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促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水平提升

从上述分析我们能够了解到,国家财政支出的社会保障支出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来讲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若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低,则基本医疗保险水平也相对较低。但是这并不是指国家应该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所有资金都承担起来,这样会极大的增加国家财政负担,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最好的办法是要控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合理科学的开展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工作,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政府在基本医疗保险中的财政责任。在此笔者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具体如下所示:

(一)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应当明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目标与责任,提供制度框架应确定医疗保险制度应提供的保障水平和人群范围,以明确医疗保险的筹资和筹资强度。应合理界定政府、企业、个人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责任与义务,特别是在筹资中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应对各方责任予以明确,并提供一个制度框架,以保证医疗保险资金筹集的稳定性,建立良好的筹资秩序。

(二)完善政府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制度,多方筹集资金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比例,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尽可能做到各级财政的财权与事权相统一。

(三)加强费用控制,引入医保一体化改革为减少对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的浪费,实现以收定支的财务稳定性,还应对医疗保险的费用支付进行控制。

五、结束语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3

1.模型中的主要参数水平(1)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参保人数及参保率。由于近年来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只公布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绝对人数,没有参保率数据,因此,本研究按如下口径计算城镇参保率(见表1):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应保人数为当年城镇就业人员总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应保人数=城镇居民总人数-当年城镇就业人员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数;由此计算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参保率可能低于官方估计,但具有时间序列可比性。新农合参保率采用官方报告的统计数据。(2)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可报销药物的比例。2003年药典药品数量参考中国药典2000版,2006年、2008-2010年参考中国药典2005版。由于国家层面并没有出台新农合的基本药物目录,因此,表2中数据为各省加权数据,具体方法为:东部(12个省、直辖市)、中部(9个省、自治区)、西部(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当年出台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的省份,取目录中药品数量的平均值,然后参照当年东部、中部、西部的总人口比例(见表3)进行加权求和;由于2006年多数省份尚未出台新农合基本药物目录,为方便计算,借用2008年数据。(3)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费用补偿水平。2009年、2010年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数据为已公布数据[4,5],2003年、2006年和2008年为推算的结果。推算方法为:假设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补偿水平的逐年改善程度是相对稳定的,则根据2009年、2010年已知水平,利用移动平均法,推算出2003年、2006年和2008年的补偿水平(见表4)。(4)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由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层次的不同,因此可在赋值原则指导下,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获得国家层面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得分。已知2010年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分布状况(见表5),其中,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省级统筹,其余27个省(自治区)实现了市级统筹,故pi=(4/31)×0.75+(27/31)×0.5=0.5323;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2010年天津市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合并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了省级统筹,其余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了市级统筹,故pi=(2/30)×0.75+(28/30)×0.5=0.5167;北京、上海、重庆三个直辖市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新农合制度实现了市级统筹,在其余26个省(自治区)的271个地市级行政区中,有45个实现了新农合制度的市级统筹,故pi=4/30×0.5+(45/271×0.5+226/271×0.25)×26/30=0.3193。2008年,安徽省17个地级行政区中,有4个实现了新农合市级统筹,因此,2008年安徽省新农合统筹得分=4/17×0.5+13/17×0.25=0.3088。在国家层面,2008年新农合统筹层次得分=4/30×0.5+25/30×0.25+1/30×0.3088=0.2853。在已知新农合2008年和2010年统筹层次得分的情况下,假设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筹层次的改善速率是相同的,则使用移动平均法可以推算出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得分(见表6)。经计算,可获得中国部分年份全民统一健保测量结果(见表7)。以2010年为例,计算过程为: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人口覆盖率分别为74.05%、74.95%、96.30%;保障范围分别为67.58%、68.70%、37.77%;补偿水平分别为75%、60%、60%;统筹层次得分分别为0.5323、0.5167、0.3193。因此,2010年中国UHC=(0.7405×0.6758×0.75×0.5323+0.7495×0.6870×0.6×0.5242+0.9630×0.3983×0.6×0.3193)÷3÷3=0.0481。其他年份的计算结果可同理得到。从变化趋势看,近年来,虽然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的人口越来越多,但是全民统一健保程度并没有明显提高,甚至由于引入新的医疗保障形式,保障制度进一步碎片化,导致全民统一健保水平降低。应用乘法模型可分析其他国家全民统一健康保障制度的发展状态。以英国为例,其实行以一般税收筹资为基础的国民卫生服务体制(nHS),覆盖95%人口;在保障项目中,只有眼科检查和牙科检查需要个人付费[6],此处忽略不计,将保障水平设为100%;补偿水平也达到100%。由此,英国2009年全民统一健康保障制度的得分为0.95(见表8)。

2.中国全民统一健保测算的灵敏度分析为推进中国全民统一健保,有必要分析哪些影响因素是最关键的。可通过灵敏度分析,探讨乘法模型中有关参数的不同取值水平对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影响。灵敏度分析只对2010年的情况进行模拟计算。(1)统一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将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合并为一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则2010年中国全民统一健保程度可达到0.2467,提高了412.89%(见表9)。(2)提高统筹层次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若将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提高至省级或全国水平,则2010年全民统一健保程度可分别达到0.0762或0.1016(见表10),提高了58.42%或111.23%。(3)提高保障范围和补偿水平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若将三项医疗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和补偿水平均提高至75%,则2010年全民统一健保程度可达到0.0681(见表11),有41.58%的改善幅度。提(4)参数联动的影响。如果合并城乡不同的健康保障制度,并提升制度的统筹层次(省级、全国),同时保障范围和补偿水平提高至75%,则2010年全民统一健保程度可达到0.3990或0.5320(见表12),约提高729.52%或1006.03%。综上,从单个参数对全民统一健保的影响看,保障制度的统一,也就是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待遇的一致对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统筹层次,最后是保障范围和补偿水平;参数联动的效应明显大于单一参数变化的影响。

讨论与政策建议

1.定量评价了中国全民统一健保的进程尽管近年来国际上热议全民统一健保的话题,也提出了考量保障制度发展程度的宽度、高度和深度等三个要素,但以往研究和讨论是从定性层面进行的。本研究的贡献在于扩展了对全民统一健保更多维度的认识,将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及统一性第一次纳入考量范围,并提出了可计量的乘法模型。将五方面因素综合到一起,定量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全民统一健保的发展程度,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具有指导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中国主要参数的研究,首次量化回答了近年来全民统一健保的演化趋势。乘法模型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评价,为跨国、跨地区比较研究提供了统一的方法,对客观认识本国、本地区全民统一健保的实现程度以及制定相应的公共政策具有工具性价值。

2.中国全民统一健保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近年来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覆盖的城乡人口超过12亿人,但也存在制度顶层设计问题,最重要的是保障制度碎片化,陆续出现了1998年面向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2003年面向农民的新农合和2007年面向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等三项不同的保障制度。三项制度设计背后透视出的巨大问题是对健康是否是一项基本人权的认识与处置态度,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城乡不同身份的居民得到的医疗服务待遇差距显著,并且为后续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齐同化形成了制度障碍。而全民统一健保(UHC)是国际卫生发展的基本理念和重大趋势,其核心价值观是不同居民获得卫生服务应当具有齐同的机会、过程和实质待遇。如果从统一待遇的角度并综合保障制度的宽度、高度、深度和统筹层次对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进行综合评价,2010年的得分只有0.0481分(满分为1),属于全民统一健保发展的初级阶段,今后的路程还相当遥远,任务也十分艰巨,时间亦非常紧迫,切不可高估当前成绩,更不能盲目乐观。今后必须在统一城乡医疗保障待遇、提高统筹层次和保障水平等方面拿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付出艰辛的政策与实践努力,才能改善在全民统一健康保障程度上的综合表现。

3.统一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待遇是当务之急从全民统一健保的灵敏度分析结果看,改善中国全民统一健保程度的最主要贡献因素是消除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碎片化设计,统一城乡医疗保障制度及其待遇,实现国民医疗服务的均等化;居于次要地位的是提高各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而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补偿水平对全民统一健保的贡献是最小的。因此,从促进全民统一健保上着眼,应当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尽快合并三项面向不同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待遇的均等化上;其次是提高保障制度的统筹层次,尽快实现省级统筹并努力缩短全国统筹的进程。从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看,上述关键问题并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仍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巩固和扩大基本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上,而这些努力对实现全民统一健保的贡献程度已经下降。应当适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方向,在政治上发挥集中领导的优势,下定决心推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唯一化和齐同化,消除体制设计的障碍因素。2013年3月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已经提出,2013年6月底以前完成“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职责”等任务。但必须看到,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统一管理只是手段,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尽快实现不同人群获得同等的医疗保障待遇。如果不本着这个目的去整合管理职能的话,即使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到一个部门去管理,也不具有促进全民统一健保的实质作用。在促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整合与统一的过程中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一种选择是首先把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到一起,形成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然后再与新农合制度合并;第二种选择是首先把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到一起,待遇齐同后再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合并;第三种选择是一次性把三种保障制度合并在一起,并统一待遇,这需要更大的政治决心和智慧、更好的公共政策设计与执行能力。从中国现实情况和居民意愿考虑,第三种选择为上策,将会使中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有根本性的跃升,有利于在国际上充分展示中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民族智慧。

4.政策联动对提高全民统一健保的作用更加显著灵敏度分析揭示,如果同时合并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提高统筹层次,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补偿水平,在协同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国全民统一健保的水平将大幅提高。可见,多种举措协同的联合效应明显好于单项政策产生的效果,同时也表明中国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多个方面都有改善的空间。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4

【关键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设定;路径选择;制度设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提高。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推进了一个新的阶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必要进一步理解中国医药卫生体制及其改革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这对于实施有效的公共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当前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问题

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医疗机构经历了以扩大自和多种形式的责任制为主要特征的放权让利改革后,有效增加了医疗服务的供给,使得医院数、医生数、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改观,提升了医疗资源利用效率。而20世纪90年代医疗保障体系改革使得城市社会医疗保险逐步取代了原来的公费劳保医疗体制,农村从传统合作医疗向新型合作医疗的转变,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却使得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逐渐突出。在这期间逐渐显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卫生服务的覆盖范围降低。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期,由于分税制的实施以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在药品流通体制、医疗管理体制等方面遗留了诸多问题。如,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等等。随着医药行业市场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我国药品流通服务以及医疗监管与保障服务落后于市场的需求,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费用上涨过快,逐渐超出了诸多城乡居民的承受能力,个人负担过重,城乡居民必要的医药服务得不到满足,医疗覆盖率大大降低。

2.公众就医“门槛”上升。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使得市场化改革中的医药行业其收入来源结构逐渐改变,“以药养医”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综合医院的平均收入构成中,药品收入始终占总收入的40%以上,成为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一方面药品价格的上升使得城乡居民医药卫生支出上升;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期的对医疗机构放权让利以及多种其他原因也引发了医疗服务价格的上升,这使得公众就医的“门槛”越来越高。居民因经济困难应就诊而未就诊的比重经历了一个明显上升的过程。同期,居民因经济困难应住院治疗而未住院治疗的比重也始终超过20%,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

3.民众看病贵、看病难与看病险。一方面是当前我国医药服务基础价格水平偏高,公共医疗服务体系不完善,医疗保障不足,而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普遍偏低,满足不了医疗的资金需求等而导致的“看病贵”的问题;一方面是城乡优质医疗资源供不应求,配置不均衡,城乡医疗设备,医疗服务以及综合医疗服务机构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特别对于大型综合医院来说,需求更为不足等而导致的“看病难”的问题;再一方面是市场经济的逐利作用以及社会监督机制的缺乏,医疗问题不断见诸于报端,医疗道德危机频现,出现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相互不信任,医患关系比较紧张的局面等而导致的“看病险”的问题。

二、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定位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作为国家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宏观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人民需求的多样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也向更深层次发展。

1.初级目标。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建立良好的医疗机制,建构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初级目标。医改之前,由体制机制带来的“看病难”“看病贵”“看病危”的医疗现状导致了紧张的医患关系,频现医疗信任危机。“宏观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模式、中观层面的价值观念、健康概念、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照顾服务体系、内部结构与运作机制,微观层面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医德医风、医疗技术水平和医患之间沟通途径等是重要成因。”要在医改中实施全方位的战略性公共政策,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不同层面回应医患关系中的体制性问题,统一医生和患者的利益,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看病问题。

2.中级目标。有效地保证医药卫生事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医药卫生产业对国家经济社会的作用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中级发展目标。医药卫生产业涉及范围不仅包括看病医疗,同时还包括药品和医学技术研发、生产、流通、预防、保健、护理等多个行业,这些都具有着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其根本在于理顺医院、药品提供商、患者和监管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形成良性的激励机制。从而促进新药与新技术的研发以及多样化医药卫生产业的发展,发挥医药卫生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3.最终目标。在初级目标和中级发展目标的基础上,使全体公民和整个社会走向全面健康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好的医药卫生体制要能“防患于未然”,不仅能使人们享受到良好的医药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预防使人们远离疾病,使人们真正走向健康。因此,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通优化医疗服务、药品服务、保健护理服务和预防服务,最终实现全体公民的健康,提升全体公民的健康素质,提升整个民族的素质。

三、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形成利益协同发展的整体改革路径,成为当前医改研究领域的关键性命题。当前针对我国医改路径选择的各种文献中,主要体现了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医改路径选择应为有管理的市场化,充分发挥“无形的手”与“有形的手”的机制调节作用。有作者指出当前医疗体制问题的制度根源在于政府与市场两种调节机制的不匹配造成的,一方面是政府医疗保障供给的不足导致的市场医疗费用过高;第二方面是医疗保障组织者监控力不足导致的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最后是政府职能缺失导致的对医疗服务提供者监管失力。由此而认为中国医疗体制改革路径不是放弃市场化,而是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即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二是医疗路径选择应为政府主导,公共供给。“医疗服务市场由于存在公共品、外部性、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诱导需求、垄断等因素,市场机制必然失灵,医疗卫生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病人没有搜寻最低价格的能力和动力,只能选择名医、名院、好的设备,使得医疗成本升高。我国过去政府主导医疗卫生的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也证明,由政府主导的医疗卫生体制在公平和效率的平衡上要比由市场主导的体制好。”而针对国际上不同国家的医药卫生体制路径的研究中指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路径选择方式,或者政府主导,或者市场主导,或者兼而有之。比如英国的政府主导模式、美国的市场主导模式及德国的社会主导模式,但是相同的观点是医疗体制改革的趋势路径必须通过“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通过竞争提高服务质量、强调合作伙伴关系、重视基本卫生服务、强调患者和公民的参与”来实现。如中国香港地区实施的累进税税收筹资,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地区采用的社会保险系统筹资,新加坡采取的私营筹资方式,都能保证医疗花费的可控性,防止过度使用或医疗开支失控。又如古巴医疗配送和医疗融资体系通过保证医疗公平性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古巴国民健康状况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了保证“医疗公平性”以及确保政府切实承担基础医疗保障与医疗救济功能以及作为医疗服务供给的主体地位对于促进医疗改革成功的重要作用。不论是选择“市场模式”,还是选择“政府模式”,还是其他普适经验都是建立在本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之上的。由于我国现行医保体系并非一个整体,不同部分由不同政府部门主管,因此医疗保障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并不十分明确。而唯一明确的是,中国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不能走欧洲福利型道路,也不能走美国式商业保险道路,中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必须建立在中国国情之上,探索出自己的道路。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在基本医疗服务供给与监管中宏观调控功能,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加强政府医疗体制机制建设,建立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培育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能够满足人民需要的医疗服务与医疗产品的生产与供给,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样,将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性和多层次医药卫生服务的市场竞争性结合起来。

四、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制度设计

1.推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是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强医药卫生部门的服务职能,保障城乡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的基础性和中心性任务。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满足公众最基本、最迫切和最必要的需求,是解决和实现现代国家中公民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本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的医疗卫生问题以及干预政策的效果,进而确定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向全体公民提供普遍意义上的满足最基本生存和健康需要的医疗卫生服务,使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成为公民健康的最基础性保障。现阶段,在公共卫生领域,我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框架。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传染病防御、0~6岁儿童健康管理、孕产妇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等十大类内容。这些方面是个人和社会公共卫生领域的最基本方面,也是公共财政的首要责任。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全国性的、科学的和相对完整的基本公共医疗服务的项目框架,医疗保险统筹支付范围和报销比例还不统一。同时,由于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城乡与区域差距大,卫生机构服务规模、能力和水平差距大,因此,公共卫生服务的标准化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未来的改革中,应当进一步完善国家提供最基本、最必要医疗服务和医疗救助的制度,逐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形成统一的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项目框架。注重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财经承受能力适时调整。通过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人员、项目、流程和预算的标准化,逐步提高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最终以标准化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同时,公共财政分配方面,应大力向基层医院倾斜,将基层医院的发展作为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改善医疗服务资源供需不平衡局面的重要途径。大力培养公共卫生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尤其是强化农村卫生人员和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2.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程度和支付比例。实现全民医保以及提高医疗保险支付比例是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基本建立了各个不同层次的保障体系,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特殊困难人群的医疗救助制度。但是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障依然还存在着问题:首先,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流动的加强,按人群特征提供的医疗保障将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管理以及服务的效益性和公平性问题将会凸显;其次,是保障水平偏低,保障不平衡。当前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城镇大学生、农民虽已逐步纳入了不同层次的保障体系,但是后三者保障水平相对城镇职工相比,明显偏低;最后,是医疗保险自付费用比率偏高,从医疗保险的总体保障水平来说,由患者支付的医疗服务和医药产品费用的比例仍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了普通居民的支付能力。因此,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面临的最关键性任务就是逐步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人群,缩小不同人群享受医疗保障水平的差距,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拓宽社会保险筹资渠道,最终走向全民医保。2010年,国务院了《关于试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意见》,将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纳入我国公共预算的全口径管理框架义,其完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拓宽社会保险资金来源,强化基金管理的规定,对于提升社会保障范围与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通过基金预算,增加社会保险资金支持,增加保障支付力度;另一方面能够优化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向,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强化社会保障基金预算,能够真正强化政府作为医药卫生服务市场监管者的职能,较高的社会保险基金覆盖水平和良好的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控制将使政府真正成为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和质量的有效监管者,新药和新技术发明的有效促进者,进而形成医药卫生体制主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在实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的基础上,还要探索统筹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管理的协调机制,进而提高医疗保险基金对参保人员的支付水平,优化支付方式,最终拓展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实现城乡人群全覆盖。总之,逐步扩大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提高支付比例,是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走向全民医保的必然选择。

3.发挥市场机制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首先,建立市场医药卫生服务的供给标准体系。政府供给基本的医药卫生服务,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建立基本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标准之外由市场运行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标准,以此为标准,区别基本医药卫生服务和发展型医药卫生服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来提高多样化的、发展型的医药服务研发水平与供给水平,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社会需求,例如有特色的专家诊疗,高水平的医学预防保健,针对性的医学咨询和有特殊需求与功能的医疗设备、技术和药品等等。其次,重视医学护理、保健和预防等医药卫生行业中的发展。医药卫生行业不仅仅是医疗和制药,护理、保健和预防对于形成完善的医药卫生体制框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护理、保健和预防事业的发展也是医疗卫生行业从粗放型发展转向集约型发展,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促进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再次,大力促进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在我国具有成本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发挥中医药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作用。同时,通过加强对传统中医药、现代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发掘中医药的价值,使中医药的发展成为医改满足多元化、多层次需求的一部分,使传统中医药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充分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信息化建设。医药卫生体制的很多体制、机制性问题与信息有关,主要体现在缺乏统一的、全方面的医药卫生信息管理系统,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使患者无法全面了解和识别医疗和药品服务的质量,医疗工作者也很难掌握患者的全方位情况;另一方面,信息的不对称也使得政府监管经济体中的医疗服务行为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行为的有效性大大降低。通过建立完整、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医院信息管理、医生信息管理、医药服务水平和价格信息管理、患者健康档案、医疗保险基金结算信息管理等统一的信息整合模式,实现信息的全面化与透明化,使医药卫生体制各个主体间信息互享,为更有效地配置医药卫生资源创造基础性条件。

4.加强现代医学教育和人才建设。当前医患关系不和谐,同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能单纯地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的价格,更不能牺牲医疗服务和药品的质量。首先,加大对医疗服务人员的财经投入。公共医改资金向基础和基层倾斜,应当首要向基层医疗服务人员倾斜。只有为每一个基层医疗服务人员提供有竞争力的待遇和发展机会,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才发展机制,才能彻底改变“以药养医”的局面,才能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将医生和患者的利益统一起来,形成良性互动的发展机制。其次,建立完善的医生培养与发展体系。一方面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吸引社会资本对医疗教育的投入,拓宽医学培养资金来源渠道,同时加强医学培养体系研究,探索和鼓励家庭医生制度,提升医疗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在岗位持续培养体系中,提供有效的医疗服务岗位激励机制与发展机制,强化医生多点执业培训。

参考文献

[1]刘继同.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与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J].中国医院管理.2006(3)

[2]顾昕.走向有管理的市场化: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6)

[3]李玲.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趋势[J].红旗文稿.2006(10)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5

[关键词]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农民群众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4.151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4

0引言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指的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带头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一种新型的医疗互助制度。2012年7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同志主持召开了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同志在本次会议过程中提出,必须紧紧围绕“十二五”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关键点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医疗保障体制,不断增强重病大病保障能力,逐渐形成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将医疗体制改革朝着更加深入的方向推进。

目前,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借助于政府职能来确保新农合制度在设计与落实过程中的公平性。

本文主要研究新农合保障能力的提升,便于此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能够持续健康稳定开展。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价值与意义

1.1理论意义

新农合制度作为我国农村一项非常重要的医疗保障制度,它的运行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立足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大背景之下,通过调查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研究其对于缓解我国农民医疗卫生费用过高,看病难问题的作用。本文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多个学科知识,获取大量具有效度和信度的数据和资料,可以丰富发展新农合制度相关理论,为实践提供良好依据。

1.2实践意义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完善什么内容?新农合制度如何能得到长期保障?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水平不一,通过实地调查将如何做到因地制宜,最大效用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如何为提升新农合制度的保障能力提出一些建议。基于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分析,阐述了新农合制度在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保障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目的

通过对政府、医疗机构、新农合管理机构、农民的大量访谈,了解农民和政府双方筹资出资遇到的问题,了解新农合的实际报销比例和实际缴费现状,促进新农合制度长期良好运行。本次调研希望从新农合制度的改革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宣恩县人口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3.1宣恩县人口及经济状况表

表1显示,2012-2014年宣恩县年末人口总数均在稳步增长,年均增长0.8%,农业人口年均增长0.5%。2012-2014年,宣恩县GDp年均增长率高达20.5%。这期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较快,年均增速达到了11.2%。

3.2宣恩县财政收支及卫生投入状况表

调查结果(见表2)显示,宣恩县农业人口城镇化的步伐开始呈现出明显加快的趋势。各个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从整体上来说较为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较快,但也存在增长不稳定及不平衡的现象。

3.3宣恩县新农合参合及筹资情况

2012-2014年共3个年度筹资标准作了3次调整,中央、省及县级财政补助在逐年提高,个人自筹部分也在逐年提高(见表3)。

3.4宣恩县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情况

3.4.1补偿政策调整情况

宣恩县自2012年来补偿政策(指住院补偿)作了调整(见表4)。

3.4.2历年基金使用情况

2012-2014年新农合基金使用情况很不稳定,见表5,尚未让基金的价值得以发挥。

3.4.3宣恩县新农合保障能力现状

3.4.3.1实际住院补偿情况

宣恩县2012-2014年各年度次均住院总费用都保持在1300元以上,同时反映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2012、2013、2014年次均住院总费用、次均住院补偿额、次均实际住院补偿比(%)见表6。

3.4.3.2参合农民疾病负担情况

针对280名县级、乡级和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住院参加新农合的患者进行调查的数据显示,支付住院费用之前,处于贫困线之下的受调查患者人数为31人,贫困发生率是11.07%;处在贫困线之上的共计249人,为88.93%。当患者支付住院费用后,在受调查患者中能够发现贫困率大大提高,3年中平均上升幅度为17.14%,这一数据指的是有17.14%的受访人员由于生病住院而下降到贫困线之下的水平。新农合进行补偿之后,在280名受访患者之中,处于贫困线之下的仅有59人,占21.07%,而处于贫困线之上的为221人,占78.93%。新农合进行补偿之后,受访患者的整体贫困率大幅度下降。新农合补偿参保农户因病致贫的比例高达7.14%。上述数据也从侧面反映了医疗费用成为了约1/3受访患者致贫的主要因素,新农合对于大病住院的农民群众来说,能够有效帮助他们解决因病致贫的问题。

5.2.4完善经办机构及监管机制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经办单位予以调整,尽快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这是确保新农合医疗制度得以顺利执行的重要条件。相关研究证实,一部分新农合参保患者在住院以及手术时,存在冒用他人身份、借用他人证件的现象。各级政府部门必须努力整合资源,确保各机构职权清晰,责任落实。此外,应当通过网络监督和现场监督融合的途径,采取无缝管理措施,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确保新农合管理中心监审人员能够实施监督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患者,应当对患者每天的药品、医疗费用等情况实时监控。另外,监督管理人员应当对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实施现场管理,定期到辖区内指定医疗机构抽查参保患者,检查参保患者的处方是否与新农合专网中的记录保持一致,检查患者的病历记录与实际病情是否一致,检查医疗机构落实新农合制度的具体情况。

5.2.5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新农合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但就当前的乡镇卫生院的实际情况来说,乡镇卫生院及村级卫生室的软硬件条件依旧落后,很多农民群众都难以获得非常便利且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也对新农合制度的推广实施带来了非常大的阻碍。因此,必须致力于促进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服务水平的提升。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优化乡镇医疗服务机构的软硬件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完善的医疗设备,招聘更多的专业医疗服务人员,进而真正地构建能够为参保农民群众带来较好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体系;另一方面,必须逐步强化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工作,对相关管理规章制度予以完善和调整,尽可能地简化就医报账流程,对医疗费用与药品价格进行严格管控。

5.2.6进一步完善立法建设

不管何种制度的落实都应当有法律法规的保障,政府财力支持若失去了政策法规的保障,便非常容易产生“长官意志”。缺乏编制保障会因为管理者的人事更换而造成大起大落,对工作方案的连续性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新农合应当尽快纳入法制管理。国家政府必须尽快出台统一规范的新农合法规,明确新农合实施办法,规定相关的保险组织,明确基层合作医疗机构的相关职能,清晰规定参与合作医疗各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规定医疗服务人员的选拔方式与具体职责等。另外,还需要清晰规定以下法律关系:政府行为的法律责任、资金筹措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的法律责任、执法监督和奖惩等。各地必须在新农合制度实施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实施办法,借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对政府行为予以规制确保新农合制度能够得以规范、持续发展。

6结语

本文通过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出及推广实施以来的研究成果予以分析,并在这一条件下以湖北省宣恩县为例,对该县新农合制度落实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新农合参保状况、筹资情况以及保障水平的具体情况及影响因素做出了相对全面的问卷调查,对新农合医疗保障能力的适度性予以测定,最终了解到新农合对于农民群众因病致贫能够起到非常好的缓解性。但其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整体筹资水平不高、补偿方案设计不科学、存在大量基金使用结余、理论补偿和实际补偿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和保障水平提升有限等。通过对新农合保障能力的适度性测定的具体结果进行分析,虽然数据表明宣恩县新农合保障能力处于相对适中的状态,但这是由于宣恩县农村GDp基数不大、农民群众收入不高等因素造成的。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合理上升筹资标准、优化及完善补偿方案、减小药品收入在医院整体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加强新农合监督体系的构建以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等。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立清,李燕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

[2]孙婧芳.贫困影响因素视角下的中国城乡社会救助――基于1991-2009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2).

[3]郑茂伟,方俊良.农村居民健康支出与人均纯收入的相关性分析――以吉林省为例[J].财经理论研究,2013(4).

[4]何安华,涂圣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及其边界确定:一个分析框架[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3(1).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6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合作;定位;关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0-0040-02

引言

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都是运用大数法则来分散疾病风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参保个体起到防范风险和保障健康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它们的关系是研究保险体系聚焦的论题。建国以后,我国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分别建立起公费医疗制度和劳保医疗制度。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及不断深入发展,两种制度的弊端也逐步暴露:覆盖面窄、经费管理混乱、没有稳定保障、浪费严重、待遇不均等,严重破坏了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基于这些问题,1994年国务院决定开展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决定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代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并于199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试点推广;随后2003年,国务院转发《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意见的通知》,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7年7月,国务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推广完成。至此,形成了我国目前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3+1”医疗保障体系模式。而相对于强制实施的社会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是被保险人在自愿的基础上与保险人签订的健康保险合同。由保险人给付一定的保险金给商业保险公司,商业保险公司按照合同对被保险人的保险事故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它可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经济条件灵活地加以选择,满足投保人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一、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合作的必要性

一是二者从产生开始就有补充关系。商业保险的产生早于社会保险,在其产生初期主要针对收入较高、家庭经济状况好、缴费能力强的群体,承担着社会医疗保险的主要供给责任。随着工业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保险从早期主要覆盖工薪劳动者逐步扩展到全体国民,使商业健康保险的地位发生改变,社会保险保基本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健康保险作为补充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两类医疗保险有着明确的分工。从保障目的看,社会医疗保险一般是“保基本”,为了确保劳动者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因而保障水平不高,且其标准由政府统一规定,而商业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则根据被保险人的保障需求和缴费能力,由保险双方协商确定,因而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二是对于目前我国的国情状况需要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协调合作。我国如今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局面,中国正在逐步迈入老龄社会,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4亿,这将带来医疗资源的严重紧缺。首先是老年人为接受护理服务入住医院成为最大问题。我国社会护理保险发展滞后,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差,再加上医疗资源配置比例失调,客观上造成病人就医行为的集中趋高性,加剧了病人在三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的状况,导致社会性住院加速医保基金支出。社会基本医保还有着地域结构的挟制,报销比例、起付线、封顶线的规定远远落后于人们对于医疗的支出费用。同时,根据现行的退休人员无须缴纳医保金的政策,人口老龄化降低了医保基金收入,面对基金支出的刚性需求与日俱增,加剧了基金收支的不平衡。基金收入来源有限,基金支出难以控制,长远来看收支失衡不容忽视。医保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在不断升级,决定了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结合的必要性,集聚商业健康保险资源,要充分发挥制度合力。

二、社会医疗保险与商业医疗保险合作的必然性

近年来,我国已进入以医保改革为重点的医改深水区,在对医疗保险进行了全方位深入探索后,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加强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无缝对接融合发展。2009年4月,我国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商业健康保险在此阶段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保险产品种类快速涌现,多样性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理赔手续更加简单快捷,方便群众。继2006年“国十条”之后,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从顶层设计将保险纳入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社会经济工作整体布局中统筹考虑,提出:“坚持市场主导、政策引导。对商业化运作的保险业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对具有社会公益性、关系国计民生的保险业务,创造低成本的政策环境,给予必要的扶持;对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基础薄弱的保险业务,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随着大病医保试点的扩展,社保与商业健康保险的合作迎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三、政府对商业保险的“阻滞效应”

我国医疗保险体系构建在很短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其中政府的行政合力推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但进一步加强多元化的保障格局和提高医保效率仍然存在问题。

1.社会医疗保险与企业年金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商业保险,对商业保险存在挤出效应。从覆盖面来看,新医改提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三年内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均达到90%以上。”随着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扩大,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在收入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支出对商业保险的购买有挤出效应。同时,社会保险与企业年金共同发力,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基本满足人们对于主要的养老与医疗需求,减少了商业保险的需求,削弱商业保险购买的积极性。

2.政府调控作用强于市场配置,导致社会医疗保障效率低下。一般认为的政府机构的效率一定比不上商业机构的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条件上:一是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非常完善,有市场经济的制度和法律基础;二是商业机构确实有在市场中公平竞争的能力,而不是通过拥有垄断权获得竞争能力。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经济体制改革并没有完全到位,医疗服务资源集中于政府手中,对医疗服务的数据、技术、资金还拥有非常大的垄断权力。因此,目前的中国医疗服务供给方还是行政垄断,效率低于高成本的投入,或者带来较低的报销比例,甚至有时出现合作招标中以牺牲商业保险利益情况。

四、社会医疗与商业医疗的定位与关系重构

社会保险与商业健康保险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两大重要支柱,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协调好各个方面作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医疗保险运行效率,提升全民医保水平与质量;商业保险借助社会保险部门强大的平台与社会化风险保障,创新发展模式探索合作机会。为更科学地促进商业医保与社会医保融合与协调,结合其发展空间,提出以下相关建议:

1.明确商业健康保险在医疗保险体系中的地位,明确其职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各种新发疾病和慢性病发生率的攀升,医疗费用的逐年上涨,提高了人们投保商业医疗保险的意识。同时,国民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健康保险的购买能力。商业保险公司将不仅仅作为补充存在,而要发挥在我国医疗保险系统中的重要组成作用,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开办形式多样的健康保险,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需要。

2.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社会医疗保险效率。社会医疗保障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基本医保与补充医保等多方面的关系。社会需求是多样化、无止境的,但政府不是万能的。政府应管好办好基本医疗保险,发挥其行政作用,制定好保险政策,充分发挥其保大病的制度监管功能,化解人民群众的重特大疾病风险,做好托底保障功效;通过市场竞争的方式向商业保险购买医疗服务的办法,促进医疗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医疗保障体系的运行效率。而对于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则放手交于市场配置。

3.加强顶层设计。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社会保险领域的政策规划和组织协调,对参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商业保险公司进行监管,建立统一性制度框架。引导商业保险公司逐步退出与社会保险相似的业务,鼓励创新健康保险产品,满足多样化的医疗需求,积极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专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法律要明确社会医疗保险保基本的作用,转变“大包大揽”、既“划桨”又“掌舵”的行政化运作,划清基本医保与补充医疗的界线。

小结

我国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医疗保险体系面临着既要革除传统政府“一手操办”的历史弊端,又需要创新规范其发展模式,由全覆盖的横向扩面向保质的纵向提升转变。如何建立一个高水平高质量的全民医保体系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是“十三五”规划实施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向更高阶段转变,与社会基本医疗深度融合,渗入更细更微的全方位保障是当前医疗保障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何文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互促互进[J].中国医疗保险,2013,(10).

[2]云雪.浅析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差别性与互补性[J].经营管理者,2010,(5).

[3]许飞琼.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障关系的演进与重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0).

[4]许静萍.社会保险改革下统筹商业保险的发展研究[J].社会经纬理论月刊,2013,(6).

[5]吕志勇.商业健康保险与社会医疗保险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保险研究,2013,(9).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7

1前言

现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农村老年人的人口规模越来越大,且大部分老年人贫病交加,对农村医疗保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服务仍不到位,除了资源分配不合理、服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外,农村老年人的经济承受能力偏低也是主要原因。“因贫致病、因病致贫”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恶性循环在加速贫困老年化现象的同时,降低了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1]。因此,要想完善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就要保障农村老年人的最低收入,采取精准扶贫的措施。精准扶贫就是精确找到扶贫对象,根据不同地域环境、不同贫困程度对农户进行精确的帮扶和管理,将扶贫资金和扶贫资源准确落实到扶贫对象,以达到大面积脱贫的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2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存在的问题

21政府的资金投入欠缺

资金投入不足是影响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的主要原因,现阶段我国农村老年人保障项目的资金来源仍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老年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抵抗力低下,患病概率比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的风险越来越大,医疗花费相应增多,因此成本比较高,让筹资的难度越来越大。随着政府加大对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医疗保障事业的资金虽然有所增加,但个人支出也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医疗保障基金仍然满足不了实际需求[2]。“投入少,花费多”这种矛盾的现象极大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服务水平,使医疗保障政策得不到准确的落实。

22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匀

我国农村医疗资源仍比较匮乏,且普遍存在着资源配置不合理的现象。农村的医疗保障服务来自于相应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比如乡镇卫生院、乡镇医院等,但政府配给的优质医疗资源大部分拨给大城市医院,而农村基本上只占二成,这种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匀,甚至城乡倒置的现象,让农村贫病人口数量急剧增长。现阶段政府对医疗保障的总体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的乡镇卫生院规模较小,医疗设施陈旧,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工作不能有效实行,让农村医疗保障服务缺乏足够的人力、物力。政府对农村医疗事业的投入主要放在疾病的治疗上,对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没有给予过多的重视,导致保障措施没有得到准确落实。除此之外,大部分农村的医疗机构实行的是有偿治疗,对于无偿医疗服务不够重视,这也是让我国农村贫病农民的人口数量激增的原因之一。

23农村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保障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农村老年人对自身健康要求不高,甚至对疾病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因此影响了农村医疗服务的利用率。农村老年人大多以务农自给自足为主,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而目前我国医疗服务的费用呈逐渐上涨的趋势,这就导致农村老年人无法支付医疗费用,农村医疗服务机构不能发挥服务职能,农村老年人无法享受到保障。我国对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有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商业保险三种,医疗救助的救助面积比较窄,救助对象限定范围小,再加上救助的资金来源无法保证,难以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比较低,报销范围窄,而商业保险则花费比较高,两者都不能解决农村存在的医疗保障问题,这也是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的体现。

3精准扶贫完善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的措施31扩大农村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范围

农村医疗保障水平得不到提高,主要还是因为农民的经济能力太低,因此要我们首先要提升贫困地区的医疗保障水平。首先,在考虑实际保障水平的前提下,扩大精准扶贫的救助范围,比如农村中低收入的贫困老人,患有疾病的老人以及有身体残疾的老人,还有需要支付高额医疗费用的重病老人,以及因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各种保险而造成经济生活困难的老人。其次,降低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医疗费用报销范围[3]。例如鼓励救助对象在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支付了基本医疗保险等各种费用之后,对个人负担的费用采取补助措施;对于需要异地转院的救助对象,按规定补助转诊手续费用;在目前医疗补助资金允许的范围内,调整医疗费用范围,减少不必要的诊疗项目等。最后,为急需救助的贫困对象建立精准扶贫对象卡,为重点救助对象提供更多的资金补助。

32整合医疗保障资源,提高贫困地区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贫困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是完善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政策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首先,我们要对医疗救助的相关程序进行简化,比如扶贫对象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以在就诊中申请费用补助,不用到收费处先行垫付;在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可以凭借转诊治疗手续中的证明申请医后救助。其次,要选择新农合政策范围内的药品、材料,引导扶贫对象合理选择就诊机构,小病小痛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以此来有效降低医疗费用[4]。最后,对于长年患病以及患有疑难重症的扶贫对象,最好派遣相关医疗团队到扶贫对象家中看诊,以提高扶贫对象的就诊率。除此之外,医疗保障机构的人员还需要定时向老年人普及健康知识,鼓励老年人自发组织开展保健活动,加强自我保健康复意识,有效预防疾病,从根源上降低医疗费用。

33加强贫困地区医疗设施建设,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首先,各方面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构建卫生计生精准扶贫示范点,建立一个完整的医疗服务机构,并根据职能进行区分,比如分为观察室、药房、诊疗室以及注射室等,并引进多种基础的医疗设备。其次,为扶贫用户发放绿色就诊卡,凭此卡能够到经过各个医院的绿色通道尽早就诊,也可以得到医疗服务机构的优先就诊权,还可以得到适当的费用补助。最后,在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制定各种优待补助政策,鼓励医疗人员到基层从事医疗保障工作。除此之外,加强对农村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力度,定期开展各种无偿诊疗活动,比如送药义诊、定期进行免费体检等,切实提升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8

档案实行信息化管理,在市场经济条件的发展和推动下,是医院必经的一个管理过程。相比较于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保存时间较短、难于查阅、难以统一分类等对医院档案管理有一定阻碍作用的缺点,信息化建设的医院档案管理则更加方便快捷,既省时省力,能够长久地保存医院档案,指导医院的长远发展,可以推动医院的持续发展。

1医院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1.1加强医院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作为一所医院,最主要的工作当然还是治病医人,只有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上做好了,才能赢得人们的信赖。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可以较大地跨越医院的管理工作,极大的改善医院与患者的关系。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建设不仅是使档案信息全自动化,而且极大地推进了交流信息与档案管理的医疗内部机构的发展,保障了医患之间的沟通能够无障碍,在管理档案信息的安全方面也能够得到保障。因为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档案管理融合了现代化管理手段,还在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中,融入了更加先进的管理查询档案方法,对患者的相关信息能够及时进行更新和接受,对医院患者的服务品质与工作效率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提高整个医院的品牌形象与工作效率。

1.2体现了高层次的医院管理水平医院的管理水平高低体现了医院的整体素质高低,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是身为医疗事业主要组成的医院必须重视也必须做到的。随着社会的科技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也不断地扩大了我国各医疗机构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规模,提高了各医院在档案管理方面的要求。医院在档案管理上实施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式是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不仅可以提供机遇和可能性给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而且还能够重新将医院的业务进行组合,使医院在医疗工作方面能够更加深入和了解,从而在档案数据信息方面为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发展奠定稳固的基础。

1.3提高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医院档案管理的各个工作环节中,实行信息化建设管理的话,不仅提高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方式,而且还可以大幅地提高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般而言,一名合格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要在服务技能和服务意识方面进行提升,在医疗工作的专业素养方面则需要培养处应有的职业道德素养。而信息化建设的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工作能力和素质方面会有更高一层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备以上两点基础素养外,他们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素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基本的网络技能,从而能够在运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时候真正进行实践操作,信息化建设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还要求其相关管理工作人员注重细节问题,避免在管理医院档案信息的过程中出现严重错误。

2医院实现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的必要性

2.1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对一所医院而言,它的规模再大、建筑楼再高、外观再美观,医疗器械再先进,也比不上一所医疗水平足够高的医院,因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它的医疗水平。由此可见,医疗水平对一所医院的重要性,与其医疗水平相适应的医疗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对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医疗水平再高的医院,只有低水平的信息化档案管理也不能够将它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上去,影响医疗水平持续进行提升的主要还是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只有在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上打好并打稳基础的医院,才能够将及时的医学参考信息和临床医疗信息传送给医院的医护人员,医学参考信息和临床医疗信息等这些都是医疗机构的重要信息,使这些重要信息得到了保障,那也就是医院的医疗水平得到了保障。医院的医护人员和其他工作者的整体职业素质和个人素养也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他们提供信息化实时的档案管理信息,才能使他们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从而提高他们在先进信息化管理中的业务水平和医疗技能。

2.2上级进行决策的必需品将所有患者的相关档案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和永久保存是信息化建设医院档案管理的主要特点之一,这些重要的患者档案信息为上级领导在进行决策时提供了数据方面的基础。当上级领导需要进行相关制度决策时,就可以自行通过网络虚拟通道下载相关档案信息,这样既省时省力,又能确保上级领导在下载档案信息的同时进一步检视和查询相关患者档案资料。上级领导还可以根据下载的相关档案信息资料,拟定未来医疗事业的发展情况,从而在相关政策制度方面进行更加科学的布局和决策,信息化建设的医院档案信息管理为上级领导提供了决策方面的参考和指导,是上级领导进行医院发展决策的必需品。

2.3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相比起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只需要进行计算机系统操作,从而对珍贵的档案原件进行了保护,并且改善了各类医疗档案文件资料的归档方式,在整合、检索和共享档案信息资源的时候,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也会更加的方便和快捷,它使整个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模式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改善,信息化建设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2.4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内在要求国内目前许多医院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上的建设都实现了创新和发展,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信息化建设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在医疗服务方面的模式得到了创新,从而使医院的服务质量以及服务效率得到了提升,使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改善,而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方面的发展和成熟,则为国内各医院提升管理水平和建立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提供了技术手段上面的支持。信息化建设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成本相对合理,还可以在护理流程、临床和行政管理等区域进行跨域管理,使各个区域的经济核算都能得到合理的分析,为医院建设高校、全面的平台来进行质量管理服务提供了系统支持,将医院的管理水平提高到患者和管理者的目标管理水平。从而使得在信息化建设下医院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够使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实现为患者和社会服务。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9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也在不断地改革,这就让医院医疗档案的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可是,社会大众使用的医疗档案的需求也在逐渐的增多。为此,医疗机构针对这些档案的管理对社会的发展和提升我国公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对此,本文首先分析我国医疗档案管理的意义,然后针对于当前医疗档案管理模式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对策。

【关键词】

医疗档案;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1加强医疗档案管理的意义

第一,针对我国医疗档案管理对医疗机构自身发展的影响,科学合理的管理医疗档案对档案信息进行简要分析,方便了解医疗机构的整体发展现状、整个医疗机构的医疗效率、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等,主要是方便医疗机构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水平、完善服务等提供了很有代表性的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我们呢对医疗机构档案信息的整理与运用,可以找到疾病发生的规律,可以为医学研究以及疾病预防工作提供了参考,从而提升了我国医疗机构的医学水平。

第二,针对我国医疗档案对社会医疗保障模式建设的影响。现在,为了改善我国民生问题,已经推行了各种医疗保障制度,与此同时,商业性的疾病保险也慢慢的呈现在人们面前,不管是哪个医疗保障制度还是商业性的疾病保险这些河段都是以医疗档案为根基的,怎样有效地保证就医人员的自身利益?医疗档案是保证就医人员自身利益的主要根据。所以,为了让医疗保障模式健康可靠地发展,我们要积极地探索新形势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

2我国医疗档案管理模式现存的问题

2.1医疗档案管理模式与医疗机构新体制不相容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的发展,我国对医疗机构也进行了不断地改革与更新,让医疗机构逐渐的走上市场化这条道路,让医疗机构逐渐的从事业单位慢慢的变为市场经济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以及就医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所以,医疗档案的数量也在逐渐的提升,这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且艰巨的挑战。在这一形势下,医疗机构的医疗档案管理环节中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导致医疗纠纷经常发生,就医人员不能查看自己的医疗档案,所以,就造成了信息的不平衡。在利益面前,医疗机构为了保护自身的毅力随意修改就医人员的档案内容。

2.2医疗档案实体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化

医疗档案的形成是需要多个部门对病史记录描述而成的,需要有诸多工作人员,例如门诊、住院处、各级医师、医疗档案室等工作人员,在这些环节中,每位工作人员都要仔细的对待,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可是,现在我国医疗机构档案管理的质量不稳定现象仍让人堪忧,档案管理质量责任还没有明确,例如,在医疗档案形成的过程中,各级医护人员的报告收集黏贴的分工不明确,这就导致了医疗档案不明确,以及黏贴错误等,档案资料的不完整性。除此之外,档案管理部门对医疗档案的监督管理和指导不到位,将医疗档案管理置于“盲区”,给医院腾出擅自修改档案的时间。目前,医疗的哪敢管理中医疗档案的确实和损坏是首要问题,医疗档案管理者对医疗档案质量控制不到位,容易发生医疗纠纷。

2.3对医疗档案信息利用不到位

就目前而言,我国医疗机构只注重档案管理质量与内部管理,没有将社会效用放在眼中,这就将医疗档案放置在封闭的状态。现在,我国医疗机构没有将档案信息利用起来,对医疗档案信息编妍和统计资料利用不合理,没有结合医疗机构和实际情况的资料,没有主动向有关部门提供研究成果。除此之外,还应该为社会大众提供信息服务工作,例如大规模的传染病,为公众提供可靠信息,减少破坏作用,可是,现在医疗机构对这一功效仍需要继续研发。

3构建“三位一体”医疗档案管理模式

3.1要对医疗档案管理制定相匹配、统一的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医疗档案的质量,我们要对医疗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完善档案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医疗机构应于医疗档案管理部门协商制定对应的要求,并对档案生产的全过程进行管理,要求达到标准化。医疗档案管理应该着重于档案的真实性,同时,制定统一的归档制度,质量检查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3.2设立“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医疗机构应该与当地的档案行政部门进行协商,要以地区为单位建立医疗档案管理中心,主要是对各级医院的医疗档案进行管理实现统一管理,其中对大型医疗机构的档案尽心管理,让档案资料更完善,实现再利用的二次价值;也可以对专科医疗机构的档案管理进行控制;新型民营医疗机构以及农村合作医疗机构的医疗档案也被纳入档案管理中。所说的“三位一体”的档案管理模式是运用数字化技术、网络通讯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建立数据信息库,运用搞笑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医疗档案管理应该引进先进的档案保管设施,为档案管理创建良好的环境。在形式显,我国医疗档案管理要建立全新的管理模式,进行开放式管理,管理人员要建立医疗档案信息网络,提升与合作单位的交流,从未扩大医疗档案信息的资源,为医疗机构和公民提供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在着重档案管理的基础上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利用,档案管理人员也可以通过月报的形式对档案进行分阶段的整理汇编,为提升医疗水平和工作水平提供保障。

3.3“三位一体”的医疗档案管理要建立和完善严密的监督机制

想要建立和完善严密的监督机制,就必须拥有完整、规范的医疗档案信息监管系统,这就需要根据级别创建相对应的监管体系,对医疗档案管理的每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对独立的医疗档案管理中心进行监督管理。与此同时,独立的医疗档案管理中心也应该与对应的行政部门进行流程监督,让第三者相互监督,形成循环体系。

4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的改变,社会大众对医疗的需求也在逐渐的提升,导致这医疗档案管理接受了严峻的挑战。所以,我国医疗档案管理要丢弃传统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将开放式和科学化的医疗档案管理模式为我所谓,为了提升医疗档案的管理水平,我们要提升档案管理硬件与软件的整体水平,从而保证医疗档案的质量,提升医疗档案信息的开发与利用,让医疗档案在最大程度上服务社会大众与医疗事业。

【参考文献】

[1]周勇,罗敏,龚玉荣.新形势下健康医疗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09,07:621-622.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篇10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医疗服务

我国的医疗服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二是有效平衡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增加医疗和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三是强化医疗服务管理。完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医疗服务,从而有效地提升我国的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一、我国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分析

1、社会医疗保险筹资和待遇标准不统一

虽然我国正处在逐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阶段,各地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政策,但基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导致了每个地区的社会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及待遇不统一,致使城市务工人员或者城郊结合的居民出现重复参保或有选择地参保等现象出现。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的距离正在逐渐缩小,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远远低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使得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纷纷选择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这对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稳定运行是非常不利的。

2、门诊费用增长过快

有数据表明,2000年县级医院门诊费用相对于1990年增长了6.81%,2005年增长至10.43%,到了2010年县级医院门诊费用则上涨到15.03%,且2011年国务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医保门诊报销费用不足1/3。由此可见,我国门诊费用增长过快,但居民医疗保险却不能得到合理的报销。虽然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中有关于报销大病费用的相关政策,但关于门诊的医疗保障服务还是不够完善。

3、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收支运行不平衡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县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费用增长速度也明显加快,这都是造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收支运行不平衡的重要原因。我国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不断进行改革与推进,使得医疗保险的补偿水平逐年提高,极大地降低了居民医疗负担的风险。在社会医疗保险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费用却逐渐上涨的情况下,社会医疗保险统筹资金的平衡运行也因此埋下极大的隐患。

二、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效果

1、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门诊统筹制度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的影响效果,本次研究选用了“门诊+住院补偿”医疗模式与“个人账户+住院补偿”医疗模式进行对比。参加两组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年龄均在32—49岁,文化背景、月收入均无显著差异。其中参加“个人账户+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在身体健康方面与“门诊+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存在高于1%的差异;在生活习惯方面“个人账户+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实验者与“门诊+住院补偿”医疗模式实验者存在高于1%的差异。研究实验进行两周,两周后对比两组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住院率、自我医疗率与未就诊率。(2)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门诊+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下降了16.13%,自我医疗率增加了13.11%“;个人账户+住院补偿”医疗模式的门诊就诊率增长了12.19%。(3)关于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从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门诊统筹制度明显降低了居民的门诊就诊率,家庭人均收入升高,其门诊就诊率也会得到相应的升高。自我健康评价差的居民,其门诊就诊率就越高。患有慢性疾病实验者的门诊就诊率低于没有患病的实验者的门诊就诊率。门诊统筹制度实施两周之后,自我医疗率明显上升,并随着家庭收入额增加而降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门诊统筹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社区门诊医院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了慢性疾病患者去医院的就诊率;有效降低了居民的自我治疗率,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门诊统筹制度的制定有效降低了居民的疾病负担,实现了让每位居民都享受到了最基本的医疗服务。

2、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随机选取某市城镇医疗保险数据库2009—2012年10%的样本进行研究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就诊日期、疾病诊断、住院总费用、统筹支付、大病医保支付、自费支付。因大病医保从2011年实施了自费补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的报销比例得到提高,故而将2009—2010年前的调查样本作为一组,2011年—2012年的调查样本作为一组。(2)门诊统筹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大病医疗保险政策实施后,患者个人自费支付的费用下降了19.83%,个人支付费用在住院总费用的占比下降了2.82%,灾难性医疗支付费用降低了41.23%。(3)关于大病医保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从研究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大病医保政策明显地降低了患者住院的自费支付,其主要原因是:大病医保中增加自费补充医疗保险,从而使得大病补充报销可以高达50%,降低了患者的自费费用,实现了患者“看得起病”的目标。但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增加,大病医保又降低了患者自费支付,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尽量避免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大病医保政策实施后,退休人员的自费费用与灾难性医疗支付的比例增加了,离退休人员自费费用与灾难性医疗支付比例也有明显上升。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大病医保自费补充的政策会引导退休人员或离退休人员进行一些不必要的医疗服务,导致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世界银行发展部门专家adamwagstaff曾研究我国西部新农合医疗实施的效果,发现“按服务付费”与“大病统筹”等制度有助于增长主张患者过度治疗的现象发生。因为大病医保政策中的多种支付方式,促使一些医疗机构加强自身的管理机制,以提高大病医保资金的使用效率。在大病医保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不少医院不得不改进自身的医疗技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整体的住院费用。大病医保政策不仅保证了医疗质量、促进了医院的自我发展,也有效地提升了大病医保资金的使用率。

3、总额预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的影响

(1)研究总额预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方法。分析某市住院总人次前80%的医疗结构,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的次均住院总费用、次均自费支付进行结算,随后比较自费支付费用比例的变化。(2)总额支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研究结果。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方法下,次均住院费用与使用医保支付费用增加明显,但总额费用控制效果比较好的普遍是三级医院。针对一些特殊疾病,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方式下的次均住院总费用和使用医保支付费用的情况有所下降,但结果并不明显,二级医院的次均医保费用支付明显是高于三级医院的。从整体上看,使用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结算办法的患者住院自费支付比例下降了2.6%,三级医院自费支付比例下降了2.4%。(3)关于总额支付制下的结算办法对医疗服务影响的讨论。精细化总额控制(即住院总额与次均住院总费用)、增幅管理结算办法有助于医疗结构提高对医疗费用的使用效率,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通过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结算办法可以看出,二级医疗机构的次均医保支付费用明显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二级医疗机构的挂床现象也明显高于三级医疗机构。主要原因为一些二级医疗结构的医疗水平明显提高后,导致了一些不必要住院的现象存在。对此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尤其是对二级医疗机构。推行对特殊病种实行精细化总额控制、增幅管理的结算办法,提高对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改革完善,相关部门应该探索出符合住院服务的支付方法,优化医疗机构的医疗资源,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关于社会医疗保险政策的建议

1、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

我国当前并没有统一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从而造成我国城乡医疗体系不完善。无论是医疗资金的统筹管理还是医疗保险的待遇及相关管理制度,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导致重复参保或有选择性参保的现象出现。要按照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新要求,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医疗保障制度,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出统一的医疗保障体系,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医疗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基本制度、管理体制、政策标准、支付结算、信息系统、经办服务的有机统一,建立起符合实际、统筹城乡、惠民高效、公平可及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最大程度惠及参保居民。

2、推进门诊统筹制度的广泛实施

门诊部门作为我国社区医疗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没有进行合理的利用就会造成我国医疗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当门诊服务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居民就会更多的选择住院来治疗,从而造成大医院人满为患,患者过度治疗的现象发生,间接加重了我国看病难的情况,也增加了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风险。医保部门应重视门诊统筹制度,完善并推行门诊统筹制度的广泛实施,提升门诊对小病的治疗率,优化我国医疗体系,提升门诊医疗医院的使用率。

四、结论

结合我国居民当前看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改善,才能逐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在完善社会医疗保险的同时,国家也要重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工作,增加卫生部门与监管部门的协作,降低医疗道德事故的发生,有效地提升我国医疗资源的使用率,如此才能实现社会医疗制度最初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看病难的情况。

作者:邵东单位:烟台市社会保险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许海茹:社会医疗保险政策对医疗服务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5(7).

[2]潘杰、雷晓燕、刘国恩:医疗保险促进健康吗?──基于中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13,4(12).

[3]毛阿燕:近二十年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对患者的实际影响:患者就诊实际报销比例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