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十篇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十篇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7:20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1

1改革开放对以来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现状

为了分析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以及未来市场,首先要了解我国当前的营养健康食品与市场现状。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得到快速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受到国际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影响,我国食品工业得到了日益增长的发展速度。而且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特征,例如20世纪80年代,发展最为迅速的行业主要是啤酒、饮料等,到了21世纪初期,饮料行业在继续发展的过程中划分为碳酸饮料、茶饮料、果汁饮料等不同的种类,同时期得到快速发展的食品行业还包括速食行业、调味品。

很显然,不同食品行业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征。从当前食品行业特点来看,与国际各国相比,我国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呈上升趋势,随着食品加工行业的继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健康食品会逐渐成为食品行业发展的新秀。目前,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正逐渐转好,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群体的消费理念也在不断的变化,对营养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对于这一现状的出现,主要由营养健康食品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决定。

2我国发展营养健康食品的必要性

2.1国际市场发展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末期,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出现了许多虚假广告以及虚假产品,对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对消费群体也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扭曲了消费者对营养健康食品的看法。为此,日本相关部门采取了相应的规范化措施:其一,对营养健康食品建立也严格的审核体制,对所有的营养健康食品进行检测与审查,直至2005年初,通过日本营养健康食品审核通过的种类共有470多个。这一举措,重新树立了营养健康食品在日本消费者心中的形象,改善了其对营养健康食品的消费观念,促进了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其二,简化审核制度,采用标签与行业协会结合的方式。主要表现在:①要求营养健康食品的材料高质量,即采用功能与成分接近天然以及有机的食材,保证产品安全;②严肃打击过渡包装、虚假宣传,以降低产品的营销成本。自营养健康食品的概念替代原来的保健食品以来,不仅包装上更加简单,销售额也提高到原来的四倍多。

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初期,我国消费者认为所谓营养健康食品已经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检测与认可才会出现在市场上,于是对营养健康食品产生了过高的期望,感觉其应和药物具有相同的效果,而且能无病防病、有病治病,在加上生产企业的过渡宣传与推销,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混乱,一度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打击很低的现象。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处于缓慢阶段。为此,我国也开始思考是否对营养健康食品设立专门的食品检测和审核制度,恢复和发展营养健康食品市场。

2.2医疗费用高速增长的思考从医疗上来看,主要的消费包括治已病与治未病两种。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医疗总费用是145亿元左右,到了2007就猛增为10966亿元,增长了近76倍之多,人均也达到了844元。在这种环境之下,我国居民医疗支出占到人均总消费的约55%。可以说,医疗费用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一项主要消费,给居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此处提到的治未病与我国传统的中医治病等有所差别,这里主要是指人们对身体疾病的预防。无病防病已经成为维护我国乃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预防能够使人们对治病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而且效果较为显著。若不能及时做到防病这一措施,医疗费用必然只增不减,从预防的角度考虑,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迫不及待。

2.3食物成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随着食品生产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产、养殖方式、食物种类以及土壤结构等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因此,食物的组成成分也和以往有所不同。据相关数据显示,2000年测定的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1963年降低了很多:菠菜降低了79%,油菜、茼蒿降低了60%,白菜降低了49%等。

另外,在进行食品的加工中,添加的一些酸、碱、氧等物质,加热以及生产设备等都会造成营养成本的破坏或者降低。食品的精加工会对食物造成更大的损坏。比如,精面粉中的核黄素要比全麦面粉中的低80%左右,烟酸降低75%左右,硫胺素降低60%左右,叶酸降低40%左右,锌与铁分别降低了70%与64%左右。总而言之,当前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且整体含量不平衡。如此以来,对于每个居民而言,几乎已经无法实现饮食搭配的营养均衡。

3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市场分析

3.1人们健康意识增强,逐渐促进营养健康食品消费市场有关调查表明,当前我国城市居民中80%以上具有相应的营养知识;75%的家庭平时比较关注家庭成员的营养与健康状况;大于30%的居民有已经的营养健康食品消费经历。2010年我国城市化人口已经超出了45%,人口城市化在改变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开始逐渐带动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发展。

3.2亚健康人群呈增加趋势,促进市场对营养健康食品需求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从提倡饮食中摄入的钙的含量还不足人体摄入标准的一半,有5.8亿居民处于缺乏维生素a的边缘,约2亿居民患有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还有1.6亿居民的蛋白质摄入量明显不足。我国新生儿体重偏低的占到总数的15%左右,6岁以下的儿童有发育迟缓现象的占到总数的30%左右;2亿人体重超标,其中30%处于肥胖状态,高血压居民数约1.5亿,高血脂居民数约1.6亿,其中25%患有不同程度的血糖疾病。

从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亚健康居民总数已经占到我国总人口的60%多。而且2005年我国的老龄化(60岁为界)人口已经达到1.5亿,以后仍将以3%左右的速度增加,老龄化人均将会成为营养健康食品的主要需求群体,因此必然促进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继续发展。

3.3人均收入增长,具备消费能力自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品一直处于增长状态,而且速度较高,1978——2006年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都出现了7%的涨幅,而且城镇居民的存款增长速度达到了25%。对于人类而言,健康是最基本的条件,是保证居民正常生活与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城镇居民而言更是如此。从以上数据推断,到2022年的左右,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将比现在增加一倍,对于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3.4国外投资对营养健康食品市场的推动相关数据显示,仅200年的前三个季度,我国营养健康行业已经获得国外风险投资5亿多美元,其中营养健康食品所占比重最大。而且以大部分国外营养健康食品风投看好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前景。大量外来资金将大大缩短我国营养健康食品的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我国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加快整个行业的发展速度。

4总结

我国是较早具有营养健康学的国家,从传统的中医学开始,我国医疗行业就十分重视营养健康食品对疾病的防治作用。我国的中医营养学,拥有先进的营养健康以及疾病预防理念,这都将成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行业以及市场发展的基础动力。

参考文献

[1]闫庆松.日本健康食品市场准入及法规分析[J].中国现代中药,2011,(01).

[2]陈楚华.略谈湖南营养健康食品发展之路[J].中国食品,2012,(22).

[3]王瑞元.大力推进全谷物营养健康食品的发展[J].现代面粉工业,2011,(04).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2

日前在上海召开的,由国家卫计委、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公共营养分会联合举办的方便食品与国民营养健康论坛指出,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加工食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比越来越大,这需要食品工业在推进国民营养行动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多维度多渠道创造健康饮食价值;与此同时,在健康中国建设和国民营养行动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政府,除了开展营养健康教育以引导公众科学消费,还应该让“政府之手”发挥更多作用,比如通过制订法规标准,以支持和引领食品产业营养化转型。如此,方能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统筹社会、行业和个人三个层面,形成维护和促进国民营养健康的强大合力。

从《规划》到《计划》

2016年初,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了一份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调研报告:消费逐步开始向高端产品升级,在食品消费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仅要求品尝到美味,而且希望获得营养和健康。

彼时,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食品工业,已经明白无误地察觉到这一市场发展大势:通过扩充产能和打价格战等无法消解经济下行带来的巨大压力,产业必须转型升级,以营养健康食品为发力的重点,寻求突围。

当然,食品业以营养为抓手、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绝不仅仅是基于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做出的选择,它更是一种社会责任。2016年10月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物(农产品、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适合不同人群特点的膳食指南,引导居民形成科学的膳食习惯,推进健康饮食文化建设。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重点解决微量营养素缺乏、部分人群油脂等高能量食物摄入过多等问题,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问题。实施临床营养干预。加强对学校、幼儿园、养老机构等营养健康工作的指导。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到2030年,居民营养知识素养明显提高,营养缺乏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全国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降低20%,超重、肥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但仍面临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营养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在期望寿命增加的同时,却可能无法健康终老,“这样的膳食营养变迁对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食品工业必须向营养转型”。

2017年6月《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以下简称《计划》)的出台对于食品工业向营养转型可谓一锤定音。作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的全方位顶层设计、未来14年营养工作的行动纲领、对全国营养工作的整体统筹部署,《计划》将“发展食物营养健康产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实施策略,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框架:加大力度推进营养型优质食用农产品生产;规范指导满足不同需求的食物营养健康产业发展;开展健康烹饪模式与营养均衡配餐的示范推广;强化营养主食、双蛋白工程等重大项目实施力度;加快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

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会专家认为,在膳食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现为要求食物不仅仅是果腹,更要安全、营养、好吃。如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加工食品在居民膳食结构中的占比逐年上升,食品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应找好定位,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以方便食品龙头企业康师傅为例,2017年快消品产业调查数据显示,有9亿多的老百姓购买其产品;作为一家综合性食品企业,其渗透率高达83%,平均购买频次6.7次。如此可观的产品普及率说明,包括方便食品在内的加工食品,有条件成为重要的营养载体,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产品,把实实在在的营养带给更多的消费者。而方便食品在向营养化转型的同时,还应传承发扬中国饮食文化,将诸如茶文化、汤文化等融入到产品中,比如茶饮料、方便面中的汤料等,让产品兼具美味、营养和方便。

积极践行《计划》,从产品设计到最终的消费者沟通,每一步都值得食品企业去努力。专家认为,食品企业可借助多方平台和工具,开展线上线下的科普活动,传播更多正确的营养知识,助力国民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

从《计划》到“标准”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和营养需求的明显提升,我国在营养法规、管理、标准、供给等方面存在着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逐渐凸现。与会专家表示,在食品企业多维度多渠道创造健康饮食价值的同时,“政府的手”要发挥更大作用,应根据《计划》,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引领、支持食物营养健康產业的发展。

事实上,《计划》所确定的7项实施策略的第一项,就是完善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体系。其中包括推动营养立法和政策研究;开展营养相关立法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营养法规体系;研究制定临床营养管理、营养监测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完善营养健康相关政策;研究建立各级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加强营养与健康政策、法规、标准等的技术咨询和指导。

营养标准体系由五个板块构成:除营养基础性标准(营养标准制定规范和营养名词、术语标准)外,主要有人体营养、膳食营养指导与干预、临床营养、食物营养、方法标准。营养与健康所副所长、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营养标准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张兵说:“在营养标准的研制方面,我国有着很大的需求以规范营养工作,比如膳食调查方法及问卷的标准化,营养评价的工具、适宜推荐量和程序,营养指导的要点和流程。以膳食调查方法为例,我国年年都在做膳食调查,不同的省、市、县开展的调查监测,首先调查方法要统一,否则数据就无法汇总和相互比较。”

据张兵介绍,我国营养标准颁布的节奏在2017年明显加快了。2017年8月1日、2018年2月1日起实行的营养标准有《老年人营养不良风险评估》《人群维生素a缺乏筛查方法》《学生餐营养指南》《肿瘤患者主观整体营养评估》《老年人膳食指导》《慢性肾脏病患者膳食指导》《脑卒中患者膳食指导》《恶性肿瘤患者膳食指导》《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膳食指导》等9项;2017年9月14日、2018年4月1日起实行的营养标准有《高温作业人员膳食指导》《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一部分:宏量营养素》《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第三部分:微量营养素》。这批标准既能对普通人群和临床相关疾病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也能对普通人群中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或某些营养素缺乏提供评估和筛查手段,充分体现了标准制定“以人群营养健康需求为中心、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的指导思想。“今后,在国家卫计委的组织领导下,还将陆续制定更多的营养标准,助力《计划》的实施,为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卫计委明确了推动《计划》“三步走”的具体路径:第一阶段是现阶段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加强营养健康与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应知应会,提高能力水平,初步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第二阶段,针对国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在科学营养基础上,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推动发展健康产业和营养产业,提供现代精准科学便捷的营养健康,实现营养健康精准化和现代化。第三阶段,面向未来的国民营养健康发展,依靠科技进步、创新驱动,推进营养健康与科技革命、新生物学革命、人工智能、全息数字人、学习及计算机深度学习的融合创新发展,实现国民营养健康智慧化和个性化。

那么,如何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呢?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韩军花研究员看来,需要把营养理念适当纳入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完善食品安全基础上的营养相关标准。因此,在食品安全标准征集和筛选确定立项时,充分考虑《计划》的有关部署和现有标准的实施情况(年限、存在的问题、与监管的衔接等),逐步推进和实现从“安全”标准到以安全为基础的“营养健康”标准的提升。

以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的修订为例,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营养强化是解决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的重要手段,但强化食品改善人群营养状况的作用在我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有消费者认知还不到位的原因,也有法规标准不太合理的因素。为落实《规划纲要》和《计划》中关于改善居民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要求,结合中央“放管服”政策,同时根据对国外营养强化管理模式的研究、我国人群营养素摄入现状、基于最新调查数据的风险评估结果,标准修订工作组提出了扩大可强化的食物类别、增加各类食物中可以强化的营养素种类的修订思路,以保障消费者微量营养素摄入、激发行业新产品研发活力、规范行业强化行为。

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修订思路也体现了这種理念。强制标示营养成分含量是国际趋势;各国强制标示的营养素内容和个数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营养问题、营养相关慢性病的发生情况的不同而不同;强制标示营养成分含量是营养标签上最基本的内容,可以真实、客观、科学、规范地表达食物中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目前GB28050的修订方向是增加强制标示营养素的个数,初步建议增加的核心营养素有糖或者是添加糖、饱和脂肪、维生素a、钙等;修订nRV数值(如维生素D);修订部分营养素单位;进一步完善格式;进一步修改完善营养声称和功能声称;考虑Fop(包装正面标示)的使用;考虑引入“食物分量”概念。经过了一年多的工作,GB28050的修订已经有了阶段性的成果。

至于备受关注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标准,韩军花介绍,将配合《食品安全法》要求的注册管理,与监管部门进行充分沟通,对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进行修改,把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作为配套标准,进一步完善技术指标,减轻临床试验的负担。

婴幼儿配方食品系列标准的主要修订方向目前也已经确定,即以最新研究证据为准,跟踪国际法典进展,降低产品中蛋白质含量的要求(特别是2、3段产品),对其他各种营养素全部进行重新评估;并充分考虑目前注册的要求和与基础标准有效衔接。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3

需要强调的是,营养的摄入是通过吃喝等个体行为完成的,因此,主动学习和接受营养科学知识,树立正确的营养观念,是改善营养状况的关键和入口。

人的生命必须通过饮食来维持,人的生命质量和精神心理与食品营养有极大的关系,人的智力、体力、学习能力、运动能力、防病能力、康复能力、生殖能力、寿命、身高、体重也都与营养饮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营养素摄入不平衡将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合理营养和平衡膳食与健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要达到食品营养与健康的均衡,就是要选择多样化的食物,使所含营养素齐全,比例适当,以满足人体需要,维护自身健康。注意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达到科学配餐,要做到以下三个原则:

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食品安全。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饿一顿饱一顿。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4

眼光独到 勇于创新

中国的健康营养行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在短短十几年时间里,就如同坐了喷射机一般蓬勃发展起来。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多层次社会生活需要的出现,为保健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权威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营养品人均消费高达100元,中国成为世界保健品增长最快的市场。

何为营养?何为保健?又何为健康?对于这些问题,北京康比特公司的董事长白厚增先生是这样回答的:“健康营养食品是一个大的范畴,我们日常吃的大豆、牛奶也属于这类食品,而这一大类食品中,细分到专业的领域有保健食品,比如膳食营养补充剂等,而我们作的是更加专业细分的‘运动营养食品’,在这领域中我们是最为专业的,也是市场份额占有量最大的企业,从名词的提出,到行业的标准的确立,都是由我们提出的,而我们在这个领域有许多的专利优势,我们在这个领域有许多的专家。”

现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运动营养食品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健美协会委员的康比特董事长白厚增先生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企业管理系,并在2005年取得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1998年,他便创办北京康比特威创体育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8年,他的公司又更名为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他也出任董事长一职。

白厚增所领导的康比特公司已成为目前运动健康产业的领军企业。同时,他还积极推动中国运动营养食品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填补了我国运动营养食品标准的空白。

这样一位拥有许多殊荣的企业家来说,成功的关键点在于,拥有独到的眼光和创新精神。随着健康食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例如市场进入门槛低、品牌龙蛇混杂,市场缺乏有力的监管机制等。随着外资营养品品牌的强势介入,以及我国政府公布一系列用于监管保健品市场的条例与法规,整个行业势必要将从初始阶段向品牌化、正规化、高科技化转型。这个时候白董事长想到的是创立自己国家独有的品牌,并针对中国混乱的市场,生产出一种更加专业,更加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

坚做“儒商”以客为本

1998年,时任北京某知名饮料公司总经理的白厚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结识了国内运动营养学专家杨则宜教授。当时,杨教授还是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营养研究中心的主任,同时他还是国家体育总局备战奥运会“运动营养与体能恢复领域”的首席专家。在和杨教授的交流中,触感敏锐的白厚增了解到在摒弃兴奋剂的国际体坛大气候下,运动员的体能恢复和促进需要“运动营养食品”。由于国内运动营养的空白,我们的运动员只能选择在国外很普及的运动营养品来保证训练和营养。而国人的体质与欧美运动员存在差异,因此,培养自己的运动营养科研队伍、发展自有的运动营养产品制造和使用技术、开发适合国人体质的运动营养食品成为必然。“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靠先进的运动营养技术与良好的市场运作相结合,健全的机制和市场特点相结合”在白厚增这样的思路下,国内运动营养食品这块几乎空白却极具潜力的市场被发掘了出来。

1999年2月,康比特创立不久之后推出的第一个新产品――高能固体饮料开始被部分国家队和省市体工队采用。随后,在2000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奥运会,中国国家队使用的运动营养品中,康比特产品所占份额均在50%以上。时至今日,康比特一直为国家排球队、田径队、乒乓球队、羽毛球队、体操队等涵盖奥运会及亚运会几乎所有项目的100支国家专业集训队,以及众多的省市专业体工队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独特的个性化服务。

在取得了部级和省市级专业运动市场的领先位置之后,康比特的品牌影响力和公司规模也随之壮大。白厚增又把目光转向4亿体育人口,羽翼日益丰满的康比特开始进军更为庞大的非竞技类运动市场,尤其是健身人群和学校体育人群。

在企业发展得如此之迅速的情况下,白总始终还是保持着一个中国传统“儒商”的观点,始终不会为了获得更多的暴利,而通过剪裁原料,炒作市场价格来提高企业的利润率,他认为企业的发展也应该保持稳健的趋势,所以商品利润率始终平稳的维持在15%左右,这对于一个生产销售商品的企业家来说是一门高超的技术。

一个企业需要做大做强,将更多一个产品要推向市场,营销理念则是关键的中的关键,而康比特这样的企业向大众市场发展的同时,会进行细分营销,开发出针对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的运动健康食品。同时白总介绍到“我们在作运动健康产品的时候,是一专业性立足的,在生产专业的食品的同时,我们然后还会提供更多的服务,我们坚持的是给客户提供价值,我们会教会使用者如何更好的使用我们的产品,会引导有运动营养食品需求的人群,进行合理科学的锻炼。”“我们在这样产业人才聚聚,我们能提供这样的专业引导服务而很多同类竞争厂家作不到,我们也在与很多的健身中心合作共同普及健康的运动的方式,健康的经营补充方式。”

白总进一步讲解到:“扩大到大众这个市场,我们需要更多元化的营销渠道,这样的新渠道的创新能够更好的传播我们运动健康的思想理念,同时也为我们与客户的沟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

拓展渠道 任重道远

2010年是康比特开始深拓大众市场的一年,也就是在这一年,康比特设立了大众市场部,主打传统渠道和互联网渠道。去年4月,康比特在淘宝开上了旗舰店,同时为京东、当当、红孩子等平台直品。9月份,康比特的新版官方网站上线,同时还推出了“康比特网上商城”。除了把销售市场拓展到互联网外,康比特也尝试在湖南快乐购做栏目推广产品,结果一下子卖掉了相当于一个小经销商卖一年的产品数量。2010全年,康比特营业额成长了100%,而包括互联网、家庭电视购物、呼叫中心等在内的新渠道,贡献了业绩增量的30%-40%。

同时在提到未来企业发展的后劲问题上,白总相当自信的表示:“我们早期发展时,产品的营销依托于国家队的采购,这充分的说明了我们产品的质量是过硬的,同时作为一个企业的发展,我们也引入了战略投资者,为未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2008年奥运前夕,总部设在波士顿的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经过详细的考证之后宣布注资康比特,并将其视为“与消费升级相关大主题下的一个投资案例”。一直对健康类产业很感兴趣的iDG集团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还亲身造访康比特的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5

【关键词】大学生;膳食营养;人体成分;相关性

食物和营养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健康规律的膳食摄入对身体的各项机能至关重要。但由于营养知识缺乏,不能及时指导饮食行为,以致于膳食结构不合理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我国大学生的膳食结构普遍存在问题,如不吃早餐、爱吃零食、高热量高脂肪和过量饮食等[1]。大学生学习压力大,身心处于超负荷状态,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直接影响他们的身体状况和学习效率[2]。本文通过对学生膳食情况及人体组成成分的测定,评价大学生的膳现状以及身体状况,分析膳食营养因素对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进而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营养教育提供基础。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延吉市某综合大学护理学院2013级和2014级本、专科生,自愿参加本次调查的280名同学,其中本科生80名,专科生200名;年龄在18岁―21岁之间。所选的研究对象均为接受过护理学专业知识一年以上的学生,对于健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意识,且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1.2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为问卷法收集资料,参考文献资料[3]自编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日常食物食用频率及日常饮食行为等。第二部分为人体成分的测定,采用生物医学测量法,按照inBody3.0人体成分分析仪的操作要求进行规范测定。测定内容包括健康评分、脂肪、骨质、蛋白质、水分等,人体成分相应指标按正常值进行对比。共发放280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58份,有效回收率为92.1%。

1.3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以均数和标准差、相对数指标来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来进行差异比较的统计推断。

2结果

2.1大学生膳食营养现状

饮食行为情况来看,每天都吃早餐的大学生占68.8%,其中男生占54.9%,女生占82.5%;32.5%的学生口味偏重;62.8%的学生经常吃零食,且选择时间多在晚上或睡前较多;每餐进餐时间20~30分钟较为合理,有64.4%的学生每餐进餐时间为10~20分钟。食物类型来看,有44.6%的学生经常食用炸烤食品,有43.8%的学生经常喝含糖饮料;只有32.5%的学生常吃奶类及制品,男生常吃水果的只占31.4%;经常食用动物血及内脏类食物的只占14.6%。

2.2大学生人体成分现状

2.2.1健康评估分数测定结果

健康评估分数以100分为满分,70分及格,71-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其分数分布情况见表1。

表1结果表明,大学生健康评估分数为73.48±8.08,有76.7%学生处于良好水平,仅有2.7%学生分数处于优秀;按学历分组后,本专科生健康评估分数各类型构成比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2体脂百分比(BF%)

结果大学生中BF%异常的110人,占42.6%;而本专科学生BF%肥胖率没有显著性差异(X2=0.41,p=0.52,p>0.05)

2.3膳食行为对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由表2可见,经常食用炸烤食品及含糖饮料、零食的学生的健康评分以及BF%与低频摄入上述食物的学生无显著性差异。

3讨论

3.1大学生膳食营养分析

不同的食物能向人提供不同的营养物质,健康合理的饮食摄入,可以保证一天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热能。根据调查发现,大学生膳食组成及日常饮食行为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学生中只有35%左右的学生能保证每天摄入蛋类和奶制品,70%左右的测试者能保证每天有水果蔬菜。结果还显示半数以上女生喜欢进食零食,且多选择晚间,且近一半的学生常吃炸烤食品和喝含糖饮料,炸烤食品以及含糖饮料是高能量、高脂肪的食品,且炸烤食品含大量三苯四丙吡,长期大量食用会导致厌食、体内营养素失调,甚至会非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问题[4]。现今,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食品的多样化等条件下,大学生对于食品的消费经验不断增加,但对饮食的重要性经常忽略。因此应提倡合理饮食,少吃不健康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提高饮食质量。

3.2人体组成成分分析与评价

健康评估分数是评价人体组成成分平衡的程度,如组成成分分布越合理,其健康评估分数就高。在人体成分分析中,体内肌肉量和脂肪量是检测人体成分合理性的主要指标[5],对于评价营养状况、疾病治疗以及减肥、健美都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营养存在不合理的现状,健康评分在80分以上的测试者不足半数,而反映脂肪含量及分布的体脂百分比指标偏高的比例占40.6%,且体脂百分比含量正常的比例在不同学历大学生上不存在差别。说明大学生普遍存在不良的生活规律、饮食习惯、饮食结构上的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健康状态。

3.3膳食行为对人体组成成分的影响

饮食和营养、不同的饮食习惯对大学生体脂百分比、肌肉含量等人体成分产生不同的影响[1]。本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健康评分以及体脂百分比与高频炸烤食品以及含糖饮料的摄入有关,因含热量高的食物及高碳水化合物食物摄入,使在体内代谢消耗过剩导致脂肪很少供能,引起体内脂肪蓄积,且这种饮食结构较难更多地合成体内蛋白质,导致机体肌肉量相对性较少[6]。结果还显示,常吃零食习惯对身体成分的影响较大,因为有规律的饮食有利于保持身体成分比例协调,对正常体型和促进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较多大学生饮食行为存在问题。因此,加强学校课堂营养知识教育,唤起大学生的营养意识和膳食营养的重要性,制定切实有效的营养教育计划和措施,使其平衡膳食,摒弃不良饮食行为,从而改变体型,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邹凌燕,赵长峰.大学生膳食营养与人体成分分析的研究[J].山东大学,2005(5).

[2]张秀华.大学生人体成分的现状与对策[a].温州大学,2010(7):30.

[3]晏渠如,龚媲姝.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与膳食行为的调查[a].现代预防医学,2008(35):3.

[4]陈艳丽,张宝,管石侠,等.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体脂成分及膳食营养素摄入分析[a].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3).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6

【关键词】 健康食堂;维护食品安全;主渠道作用

“健康食堂”是近年来一种新提法,它是以食堂为中心,通过为来食堂就餐的人们提供符合健康的食物,优美、舒适、有序的就餐环境,以及加强对餐炊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就餐人员的科学膳食教育, 把人们从传统的餐饮理念和饮食习惯, 逐步转变到“营养、 安全、 健康” 上来,从而提高人们日常科学膳食的搭配能力,并最终提升人们的健康水平。

一、开展创建“健康食堂”的必要性

以福建公司为例,我们通过对比2009至2011年三年的体检结果,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脂肪肝、肥胖等慢性疾病人群较大,并呈年轻化和上升趋势,而这些疾病是可以通过膳食干预得到改善、消除的。众所周知,因城市交通等原因,职工午餐大多不能回家就在公司食堂就餐,有的职工一日三餐都依赖于公司食堂,因此,开展健康食堂的创建工作对改善职工营养状况和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开展建“健康食堂”的作用

电网企业内部开展创建“健康食堂”活动是落实国网公司党组关爱员工最具体、最直接的体现,符合公司员工对美好生活、健康生活的期待,并且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是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不断提高职工食堂管理水平的有效形式;是全面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提升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健康食堂”能充分发挥在维护食品安全,增强干部职工健康素质的主渠道作用,为公司的高效运转提供有力保障。

三、福建公司开展建“健康食堂“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体系。“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要确保健康食堂创建活动取得实效,一是公司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建立以公司总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分管领导抓落实,相关部门抓具体,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局面。二是从关爱员工的高度把创建健康食堂活动列入公司重点工作来推动。公司主要领导平常经常过问关心,听取工作汇报,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三是挤出专项资金用于食堂改造,确保创建活动顺利开展。

(二)实施标准化管控。按照“所有工作都要有标准衡量,所有过程都要得到控制,所有人员都要得到有效管理”的要求,将食堂标准化建设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做到每个人、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管控。一是制定《食堂管理标准》,进一步明确了食堂管理的职责、管理活动内容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要求。二是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制定了37个食堂日常运作规章制度和19条流程记录标准,形成了完备的制度体系。三是从食材供货渠道、食品加工、库房管理、餐用具消毒、病媒生物防治等方面强化管控,实现了食堂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三)强化探索创新。在创建中不断探索,注重创新,食堂管理不断向信息化、科学化发展。一是开发《医疗健康与美食服务平台》和《营养健康干预系统》。实现员工与机关工作部、营养师、食堂管理人员互动;对各类就餐人群一日三餐给予专业指导建议;对食堂日常材料采购进行科学管理。二是搭建本部员工膳食委员会沟通平台。建立由员工代表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在食堂成本管控、餐饮质量监督、卫生与服务督促检查等方面作用,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三是要开展绿色食品基地和供应体系建设,分层次、分阶段推进,实现食品来源可追溯、供应渠道能控制。

(四)着力提升从业队伍技能。在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了“知识、技能双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一是组织食品安全常识、制度文件、日常操作规范、清洁药剂使用方法、农残检测流程、营养配餐、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等知识的培训。二是每周对员工进行应知应会知识考试,从食品安全、药剂使用及操作规范等方面进行定期考核。三是开展技术比武,通过以赛促训,提升了厨师的技能水平。

(五)注重企业文化引领。公司把健康食堂创建工作作为加强本部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职工食堂增强干部职工健康素质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拓展后勤保障功能,让员工感到公司大家庭的温暖。一是发挥机关工作部党政工职能协同优势,开展“健康同行、快乐相伴”创建健康食堂主题系列活动,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端午包粽子比赛、厨师技能展示、为每位员工发放了控油壶、控盐瓶等,增进了食堂与员工、员工之间、本部食堂和基层食堂的沟通和互动。二是建立员工健康档案,职工体检结果出来后,医务室在体检报告单后都附上“饮食处方”,并对亚健康人群进行一对一“诫免谈话”,倡导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健康技能。三是开展健康讲座进机关。定期邀请专家为员工解读体检报告,邀请营养专家作《餐饮营养搭配知识》等讲座,引导职工从传统的餐饮理念和饮食习惯,逐步转变到“营养、安全、健康”上来。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关于开展创建健康食堂活动的通知(国机爱卫会[2010]1号)》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7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营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9-0021-01

1引言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关键阶段,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期,脑力和体力活动频繁,思维能力活跃而敏捷,是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合理的饮食和营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

2大学生饮食营养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

我国大学生普遍缺乏营养知识,营养不良率较高,大学生缺乏营养知识,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中表现各不相同。从总体上看,女生的营养知识优于男生,医科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优于其他专业学生。

2.2饮食习惯不科学

进入大学后,大学生的日常饮食由学生们自己掌握。很多同学的生活习惯极不科学,主要表现在:(1)多数大学生日常饮食没有规律,一日三餐的食量和时间经常不固定。大多数学生都没有固定吃三餐的习惯,而且大部分都不在学校食堂用餐。大学生中很多人不重视吃早饭,但是吃夜宵、吃零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三餐分配不合理,各餐热量摄入量的分布不均匀。(2)很多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喜吃冷饮和甜食,一些大学生边看书边吃糖果等,尤其是女大学生吃零食的问题始终存在,或由于从小养成的习惯,或是误餐后用于充饥。(3)相当一部分同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有沉迷网吧的习惯,经常在外面包夜,使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大学生还经常以喝饮料代替牛奶和水果,经常暴饮暴食等等。

2.3饮食结构不合理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合理饮食构成指标是:成人每人每月摄入粮谷类14kg、薯类3kg、肉类1.5kg、鱼类500g、蛋类500g、豆类1kg、植物油250g、奶2kg、蔬菜12kg、水果3kg。这样平均每天摄入总能量10mJ,可以达到饮食营养基本平衡。而目前高校男生饮食以谷类及其制品为主,其次是蔬菜、瓜茄类,其余依次为畜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等。女生饮食以蔬菜瓜茄类、谷类及制品为主,其次是畜肉类、豆类及其制品等。男、女生蔬菜、水果、鱼类、乳类、蛋类摄入均未达到要求,可见饮食构成不够合理。大学生一日三餐营养素及热能摄入量,除铁的摄入量超过供给量标准外,其他营养素及热能均达不到供给量标准。早餐的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均低于供给量标准,中餐和晚餐除碳水化合物和铁外,也均低于供给量标准。动物性食品蛋白质与豆类蛋白质低于蛋白质总量的1/2,且豆类蛋白质只占5%以下,表明蛋白质质量较差,食物构成不合理。

现在有不少的大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对吃素食很感兴趣,认为素食可以使身体苗条健美,如吃荤菜则不然,可使人肥胖。其实,素食也有缺点,它提供的营养素,特别是蛋白质、磷质和某些无机盐的质量,很难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荤食的优点恰能弥补这个缺陷,其蛋白质、钙、磷、脂溶性维生素都优于素食。所以,要平衡学生的膳食结构,保证营养质量的供给,就要荤素搭配,使人体每日摄入足够的营养量。

3措施与建议

3.1开展营养健康教育

通过营养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改善学生膳食营养。要加强对大学生营养卫生知识的教育。使他们懂得营养卫生。建议高校多开设有关饮食营养与健康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指导并帮助大学生建立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早餐食谱

国内外营养专家普遍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提供的能量要占全天的30%,质量也应达到全天营养素标准的1/3。而在高校内,10%左右的学生从不吃早餐,同时大部分学生对早餐的质量重视不够,早餐食物品种的选择性上随意性很大。因此,大力推广营养早餐,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发育,改善营养状况和提高学生注意力都有较好的作用。同时,可由营养师或保健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提供多种营养配方,满足学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改变学生不良的饮食习惯。

3.3完善饮食结构

合理营养的原则以及方法是人们促进健康的一个重要工具,运用它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自我保健的积极性。只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合理组合市场上具有的各类食物,就可以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好的营养并不意味着合理组合市场上具有的各类食物,就可以达到膳食平衡的目的。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饮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要提倡大学生广泛食用多种食物。谷类是我国饮食中主要的能量和蛋白质的来源,青少年能量需要量大,可因活动量的大小有所不同。蛋白质摄人不足会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3.4强化伙食管理工作

高校应强化学生食堂的管理工作,延长开放时间,对炊事人员进行营养健康教育,从而通过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卫生且品种丰富的食品,有利于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食堂应当配备有较高水平的营养师和厨师,加强管理,不断提高膳食营养水平、保证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纵观高校男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有的营养素摄入量偏低,尤其是质量不高。要注意调整改善补充。特别要充分保障大学生们的蛋白质及热量的供给,不断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供给比例。多供给瘦肉、鱼、奶、蛋、豆制品,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确保维生素a和维生素C供给量。在重视大学生的营养卫生的同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做到早餐要吃饱,中餐要吃好,晚餐要吃少,三餐的热量分配要科学合理。

3.5女大学生在饮食中的注意点

吃饱中、晚餐,少吃零食。零食大多是高脂肪、高糖类,含蛋白质较少。过多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进食量,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使人体容易缺乏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等,所以,应少吃零食。由于大学生晚间自习时间较长,睡得较晚,晚餐的进食量也不容忽视。女性在生长发育成熟后,生理上就要有一定的皮下脂肪积存,以显示丰满和线条美。盲目地控制进食量以求体型苗条,会使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得不到满足,抵抗能力低下,容易感染疾病。女大学生要提倡自然美,抛弃盲目节食以求体型美的错误作法。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8

首先不再迷信进口食品,而是把目光瞄向比进口食品更绿色、更利于健康的本土食品。这样既可以缩减支出,还能买到与进口食品品质相当,甚至优于进口食品品质的消费品。

多数国人有迷信国外产品的癖好,盲目认为只要是国外的东西,就比我们自己的好。其实本地农产品,因为无需漂洋过海运输,产品品质反而会更新鲜一些。特别是我国西北新疆等地区气候干燥,日照充足,当地农牧民还没有使用化肥农药的习惯,其农产品品质非常优越。像新疆、和四川等地盛产的牛羊肉、奶制品及葡萄瓜果,都是难得的纯绿色食品。

中国人迷信进口货,是因为我们总是将最好的东西用作出口,在质量检测标准方面也采用高于国内的所谓国际标准,计划经济时代人们就对“出口转内销”的商品趋之若鹜。而西方国家却不然。以日本为例,它的国策是将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民众,把有残缺的次品用于出口,这与我们情况恰恰相反。

烹饪方式与食物摄取、社会阶层、经济收入息息相关。快餐、速冻等方便食品一直蚕食着全世界的饮食文化,但今后的饮食趋势将逐渐过渡到以营养为主基调的健康饮食潮流。它保留了快餐文化的方便快捷,但更注重营养的全面摄取。中餐特有的煎炒烹炸会逐渐被淘汰,下厨房烧菜,可能会成为一种令人羡慕的奢华生活方式。富裕家庭会请“家庭营养厨师”安排三餐,有品位的家庭由家庭办公的男主人或女主人亲自按照专业营养师提供的菜单下厨。大企业大公司则请营养师根据营养的职业性来设计食堂的营养餐。

这样的好处是使人们远离营养质量低下的快餐生活,避免营养不良或肥胖的发生。

新素食主义队伍日趋壮大,原因是他们的健康与健美。美国新一代的主厨们推出各式素食美味,他们钟情绿色食材,拒绝可能来自污染土壤或水源地的廉价果蔬。在烹调方面更是强调环保健康。素食者被讥讽为“小白兔”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他们早已不再只吃简单的蔬菜沙拉,他们一样可以享受美食带来的喜悦与满足。与动物性食品相比,植物性食物的品种更多,风味各异。只要烹调技术精湛,素食也能吃得津津有味。何况多数西方素食者是蛋奶素,乳品和蛋类能提供足够的维生素B12,并且一样美味。

让酒氛围回归,改大口喝为小口抿,让酒的魅力体现在温馨和谐中。放弃烈性酒,喝中国白酒;喝俄国伏特加和英国威士忌的人越来越少;菲力普白兰地、杜松子酒等传统酒,已开始出现在全球的高级酒吧。

因为文化的差异,中国人的豪饮与酒桌上公牛似地好斗,让外国人瞠目结舌。虽然大部分欧美男女都喜欢喝两口,但除了啤酒之外,多是小口慢啜。与中国人喜好好拼酒的相比,洋人喝酒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喝酒的环境和气氛上。他们会轻摇酒杯,文雅地打量着酒的色泽,轻嗅着酒的香气,品味酒的口感,并沉浸其间,自得其乐。

去年,在美国出现了怪异一族,也就是“美食癖”族。他们完全模仿英国贵族的饮食文化,看重饮食的内在品质,从着装到餐具,从环境到气氛。其间充斥着繁文缛节和高谈阔论,红酒的品牌也是精心搭配。他们的中餐和晚餐一样的讲究,而不像过去那样只注重晚餐。当然作为打工族是无法进入这个群体的。虽然名叫“美食癖”,但实际上他们更在意的是饮食文化,希望将已被人们淡忘的精致而又典雅的饮食文明发扬光大。

还有一些人偏好野生新鲜的食材,比如旷野中生长的野菜,丛林中滋长的蘑菇等。为了得到这些东西,他们不惜远行数百公里,像淘宝一样,刻意搜寻。很多人还结伴而行,在大自然中寻觅着自己的最爱。

毫无疑问,这种吃法已然超过吃的范畴。表面上是寻找食材,但其行为与郊游健身、日光浴和森林浴融为一体,成为兼而多得,新鲜时髦的饮食文化。

需要提醒的是,不是所有的野菜、野蘑菇都能吃,采摘前必须学会鉴别,拿不准时请行家帮助识别,免得误食中毒。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9

    我国建国后曾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设计科学,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多部门、多学科合作的优势,不仅大量节约了人力、物力,而且避免了调查内容和指标的重复,并为深入分析相互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次调查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通过调查不但可以建立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库,为科学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重要资源,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营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同时我国仍面临着营养缺乏与营养过度的双重挑战。    

   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上升。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克和69克上升到248克和126克。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供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由70%下降到 61%。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到3309克,低出生体重率为3.6%,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3.3厘米。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4.9厘米,女性平均低4.2厘米。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14.3%,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4%,农村下降51%;儿童低体重率为7.8%,比1992年下降57%,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13.4%下降到10.6%;城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2002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消费量由1992年的37克增加到44克,脂肪供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和低体重率分别为17.3%和9.3%,贫困农村分别高达29.3%和14.4%。生长迟缓率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20.9%,贫困农村则高达34.6%,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铁、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2%、21.5%和20.6%。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缘缺乏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全国城乡钙摄入量仅为391毫克,相当于推荐摄入量的41%。    

   (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    

    1、高血压患病率有较大幅度升高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1.6亿多。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31%,患病人数增加约7 000多万人。农村患病率上升迅速,城乡差距已不明显。大城市、中小城市、一至四类农村高血压患病率依次为20.4%、18.8%、21.0%、19.0%、20.2%和12.6%。     我国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与1991年的26.6%、12.2%和    2.9%相比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差水平。    

 2、糖尿病患病增加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现患病人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城市患病率明显高于农村,一类农村明显高于四类农村。与1996年糖尿病抽样调查资料相比,大城市20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由4.6%上升到6.4%、中小城市由3.4%上升到3.9%。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应引起高度重视。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升97%,预计今后肥胖患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4、血脂异常值得关注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现患人数1.6亿。不同类型的血脂异常现患率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2.9%,高甘油三酯血症11.9%,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4%。另有3.9%的人血胆固醇边缘升高。值得注意的是,血脂异常患病率中、老年人相近,城乡差别不大。   

   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相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发生密切相关;高盐饮食与高血压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危险密切相关。特别应该指出的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最少的人,患上述各种慢性病的机会最多.        

  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根据本次调查结果,从国情出发,从急需入手,以不失时机和分类指导为原则,将从政策支持、市场指导和群众教育三方面加强居民营养改善和慢性病预防工作:

  第一,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尽快制定相关法规,将国民营养与健康改善工作纳入国家与地方政府的十一.五发展规划;

  第二,加强对农业、食品加工、销售流通等领域的科学指导,发挥其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倡导平衡膳食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为充分利用本次调查信息,将组织有关部委和机构完成中国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

白皮书、论文集和系列科普丛书,并尽快向社会公开调查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   

本次调查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部门的支持。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我们在对健康与饮食关系方面的知识成指数级增长。营养素的发现、强化食品的供应、政府支持的公众膳食指南等减少了大部分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而20世纪初时,由营养不良引发的疾病在美国还很盛行。

这些在健康领域引人关注的重大进步应归因于食品和营养学家们的努力与梦想以及以人类健康为使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归因于政府的营养政策和食品制造业的不断实践。

展望未来发展,我们必须对与饮食相关的健康问题给予持续关注,这一问题困扰美国的民众和整个世界。现在的美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总人数超过150万;美国成人肥胖率由第三次健康普查(1988~1994年)的22.9%,增长到目前的30%以上。而在全世界估计有20亿人铁缺乏。

有证据表明,改变饮食结构能抑制或延缓这些疾病,但我们对特殊膳食成分(营养素和非营养素)对于健康的作用、对这些成分之间的互相作用机制和人类基因可变性的理解还是相当有限的。

以下六大领域的研究非常重要:

1.为减肥而开发、设计的特定食物;

2.分析评估改进血流状况和增强胰岛素反应的食品及食品成分;

3.不断改进评估和分析“功能食品”成分的方法,分析功能食品在降低心脏病、癌症和其他慢性病发病率方面的作用;

4.通过农作物基因改造工程改进营养素生物利用度和浓度;

5.评估食品加工、储藏和基因改造过程中对营养素和其他生物活性成分的影响和作用;

6.不断推进帮助消费者选择健康饮食的战略。

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总结篇10

【关键词】大学生;饮食营养;健康;调查

近些年以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营养健康问题。为了对驻保高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有一个更加全方位的了解,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驻保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状况做了问卷调查。

一、身体素质调查现状

在大学生中存在着肥胖和营养不良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学生的身体状况一般。主要原因是大学生每天摄入的营养不足,平时爱吃零食,而且,很多大学生三餐没有规律,吃饭速度快,运动量少,导致很多大学生比较肥胖。在大学生中,女生的营养不良率要高于男生,而男生的肥胖率高于女生。因为很多女生比较注重自己的身材,男生平时爱暴饮暴食,不爱运动,经常熬夜。如果要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状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营养情况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到,大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不太重视自己的健康状况,不了解营养知识和营养结构。有很多学生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营养搭配,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合理的饮食,对于什么事物中含有什么营养元素更是一知半解。因为不了解,所以,很多学生从来不喝奶,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来不吃豆制品,这样就会造成学生缺钙,营养不良。很多相关研究都得出这样的结论。所以,立足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应该对大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讲座、海报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宣传营养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意识。

三、饮食习惯现状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展,很多大学生都存在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比如,吃饭速度快,乱吃零食,抽烟、喝酒,不喝水只喝饮料等。在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爱吃零食的习惯,尤其是女生,其中有多一半的女生更加偏爱零食,但是,零食中的营养不均衡,不能为我们人体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其中糖和脂肪的含量比较高,影响学生的正常进食,导致学生营养不良。根据我们的调查,很多学生不喜欢在学校食堂吃饭,她们更加喜欢去校外的一些小餐馆去吃,她们认为校外的饭菜口味更加好;还有一些学生起床非常晚,食堂已经不供应早餐,她们就会到校外去买一些肉夹馍、豆浆等,吃完之后直接把垃圾丢在课桌里,导致教室的卫生非常差劲;很多学生到校外的一些小摊上或者小餐馆就餐,因为消毒设施不完善,所以,很多餐具都没有进行消毒,非常不卫生。不去校外就餐的学生的数量非常少,尤其是女生,因为很多女生都会吃早餐。大学生普遍不重视早餐,有些学生虽然吃早餐,但是营养含量却比较低。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一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吃早饭的,还有一些学生偶尔会吃早饭,也就是吃不吃早饭完全看心情,只有少数的学生平时会吃早饭。其中,女生吃早餐的数量要高于男生。因为很多男生爱熬夜,晚上上网玩游戏,爱睡懒觉。根据国内外的调查显示,不吃早饭会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会影响人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所以,要对大学生进行早餐教育,让大学生知道早餐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会合理地搭配早餐。在大学生中,抽烟喝酒的现象不多,一般在校期间,学生都不会吸烟或者酗酒。但是,很多学生用饮料代替水,这对他们的健康极为不利。

四、膳食结构现状

在2007年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出“每天吃豆类及其制品”。奶制品和豆制品的钙的含量比较高,人体可以从这些食物中获得所需要的钙。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喝奶制品的大学生数量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来不喝奶,因为摄入的奶制品不足,所以会影响学生的骨骼发育以及其他系统的发育。豆制品可以为人体提供蛋白质。广西巴马村老人长寿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平时吃很多豆制品。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大学生每天吃豆制品的非常少,这与我们的膳食标准相差很多。除了奶制品和豆制品,蛋类也是主要的营养物质,但是每天能吃一颗蛋的学生少之又少。而且,大学生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也非常少。蔬菜和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如果摄入量不足,则会引起人体缺乏维生素或者矿物质,影响机体的功能。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粮农组织提出了每天要吃够5种蔬菜和水果。但是,根据我们的调查,每天能吃两种蔬菜的大学生就非常少,甚至有一部分大学生从来不吃水果,这就导致大学生的营养摄入不足。而且,很多大学生不喜欢喝水,尤其是女生,每天的饮水量严重不足,他们都是等到非常渴的时候才会喝水。水中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能够保护我们的肾脏。

五、结语

根据我们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饮食营养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该向大学生普及营养健康的知识,让大学生有健康饮食的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惯,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当面临健康的问题时,能够选择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学生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卢雪.大学生的饮食营养与健康[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6) 

[2]王大江.对大学生饮食习惯和身体健康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