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7:52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1

一、指导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坚持精神卫生工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安定和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服务。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探索符合我省实际的精神卫生工作发展思路,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把防治工作重点逐步转移到社区和基层。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资的模式,保障精神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开展;加强重点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突出重点人群的心理行为问题干预,努力开展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预防和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建立健全精神卫生的法律法规;加强精神卫生工作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

二、目标任务

按照《河北省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0年)》确立的工作目标,广泛开展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健康水平,改善重点精神疾病医疗和康复服务,减少精神疾病致残,基本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卫生服务需要。

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和精神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率*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儿童和青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2010年降到12%;在校学生心理保健知识知晓率*年达到40%,2010年达到60%。

妇幼保健机构医护人员的孕产妇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识别率*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

老年人及其家庭成员和照料者对于老年性痴呆、抑郁等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和预防知识知晓率*年达到30%,2010年达到50%;试点地区老年性痴呆早期发现率*年达到50%,其中50%得到干预,2010年扩大试点,早期发现率达到60%,其中60%得到干预。

重大灾害后干预试点地区受灾人群获得心理救助服务的比例*年达到20%,2010年达到50%。

精神分裂症治疗率*年达到50%,2010年达到60%。

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工作覆盖人口*年达到1600万,2010年达到4000万。精神病患者监护率要达到95%、显好率65%、社会参与率55%,肇事率下降到0.2%以下。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

1、重视儿童和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培训,调整充实队伍,构建工作网络,充分发挥学校现有工作人员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针对不同年龄儿童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技能训练)与咨询服务,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指导和帮助,提高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素质。

2、加强妇女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研究和干预。维护有精神疾病和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妇女的权益,加强妇女孕产期心理健康保健和常见心理行为问题的识别及处理工作,降低其产前、产后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做好妇女更年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加强农村妇女心理行为问题的多学科研究,开展针对农村妇女的心理健康咨询和危机干预服务,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农村妇女精神疾病患病率。

3、开展老年心理健康宣传和精神疾病干预。利用现有精神卫生资源,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网络,普及老年性痴呆和抑郁等精神疾病的预防知识,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并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4、加强救灾工作中的精神卫生救援。积极开展重大灾害后受灾人群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激救援工作,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加快制订灾后精神卫生救援预案,从组织、人员和措施上提供保证,降低灾后精神疾病患病率。

5、开展职业人群和被监管人群的精神卫生工作。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别职业人群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宜计划,疏导和缓解职工因工作、家庭生活等带来的压力。把被监管人员的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精神卫生工作计划,加强对公安机关监管民警,监狱、劳教部门民警和医护人员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根据被监管人员不同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和心理矫正工作。

(二)做好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是实现人人享有精神卫生保健的重要环节。要做好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及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重点精神疾病的医疗和康复工作,为患者提供适宜的医疗和康复措施;对精神疾病患者被关锁(以无理的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情况进行普查摸底,从治疗、看护、资助等方面制订可行的解锁方案,积极进行监护治疗和定期随访;把精神疾病患者中的贫困人群纳入医疗救助范围予以救助,对精神病康复者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精神病康复者进入工(农)疗站、福利企业或社会就业,逐步提高精神疾病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回归社会。

(三)加强社区和农村精神卫生工作。各地区要将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之中,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精神疾病患者治疗与康复中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在社区建立精神康复机构,并纳入社会福利发展计划。要充分发挥各级残联的优势,与卫生部门共同推广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疾病治疗与康复模式,完善医疗转诊制度,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康复。要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将精神病防治康复业务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普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防治康复知识,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精神疾病急救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政府对精神卫生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精神卫生工作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议事日程,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精神卫生工作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并抓好落实。要根据精神卫生工作的需要,安排必要的精神卫生工作经费,逐步增加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投入。进一步完善有利于精神卫生工作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物价政策,研究制订鼓励单位、团体和个人资助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办法,鼓励社会资源投向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二)建立起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社会团体参与的精神卫生工作体制。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卫生、民政、公安、司法等部门要针对日益突出的精神卫生问题,齐抓共管,落实职责。卫生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精神疾病患者的救治任务,调整现有精神卫生机构的服务方向和重点,提高治疗与康复水平。民政部门所属精神卫生机构要承担在服役期间患精神疾病复员、退伍军人的救治任务。公安机关要了解掌握本地区内可能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的有关情况,督促家属落实日常监管和治疗措施,对严重肇事肇祸精神疾病患者实施强制治疗,建立河北省安康医院或指定一所现有省级精神疾病治疗机构负责做好治疗工作。司法部门要结合监管场所的医疗卫生工作,做好被监管人员精神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工作。教育、财政、物价、残联、共青团、妇联、老龄委等部门、单位和团体都要积极承担精神疾病的防治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密切配合,有效做好精神疾病的防治工作。

(三)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和网络。各地要根据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合理调整本地区现有各级各类精神卫生机构布局,明确功能定位,实现资源整合,建立以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为主体、综合医院精神科为辅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机构为依托,结构适宜、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规模适度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建立或指定精神卫生专业机构或指定综合性医院设立心理科(门诊)或精神科(门诊),承担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信息监测等技术培训、指导工作。依托乡镇、街道企事业单位建立工疗、农疗站。完善精神疾病信息监测网络,加强监测工作,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四)加强精神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精神卫生人力资源培养和开发,建立心理治疗与咨询的执业资格制度,加强对从事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人员的执业准入管理。提高对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诊断、治疗、护理、康复、监测、健康教育等防治管理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提高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有效处理和及时转诊率,提高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和康复服务水平。

加强医学院校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积极开展适合我省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心理卫生、精神疾病干预技术和手段的研究,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改善精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的发展。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2

【2015世界精神卫生日演讲一】

同志们、朋友们:

下午好!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卫生部、XX市卫生局和全国残联的有关部门在此隆重集会,精神卫生工作者、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普通市民800多人汇聚在美丽的朝阳公园,共度"世界精神卫生日".

今年我国确定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是"健身健心,你我同行",强调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和谐统一,提醒公众在追求身体健康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心理健康的追求,号召全社会支持精神卫生工作,为提高国民的精神健康水平不断努力。只有身心健康的统一才能认为是真正的健康。

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衣食住行,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心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据推算,我国每年新增数以百万计的高血压、糖尿病和肿瘤病人;局部地区近年调查,各类精神疾病总患病率在14%至17%,主要以轻性精神疾病为主。专家认为,完全的精神健康与精神疾病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两极。多数相对精神健康的人在一生中几乎不可避免会出现精神卫生问题,最普通的例子如自卑,最极端的例子如自杀。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妨碍人际关系、妨碍潜能的发挥,陷入心理困扰和痛苦。预防慢性病,我们提倡"不吸烟,少饮酒,管住嘴,迈开腿"的健康生活方式。要做到身心健康,我建议再增加"调心情"三个字,就是要正视精神卫生问题的危害,积极调适情绪,有问题不讳求助,保持愉悦的心情。"健身健心,你我同行"强调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统一。2008年我们将迎来北京第29届奥运盛会,全民健身热潮已经遍布神州大地,世界精神卫生日"健身健心,你我同行"主题宣传活动提醒大家:追求身体健康时,别忘记与心理健康同行。

今天,现场到处飘动的绿丝带寓意了"健身健心,你我同行"的另一层涵义。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这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飘动的绿丝带"表达出社会和公众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支持,对精神病人的关爱,对自身精神健康的关注。"飘动的绿丝带"体现了社会和公众与精神卫生工作者一起同行,为提高国民精神健康水平而不断努力;体现了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一起同行,积极为精神病人重返社会创造适宜的环境;体现了广大精神科医务人员与精神病人一起同行,以科学的精神和服务帮助病人实现对生命的不懈追求。

个人的精神健康历来与社会的精神卫生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精神卫生工作是分不开的。精神卫生工作是我国卫生工作的组成部分。做好精神卫生的各项工作,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对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精神卫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今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要求,中央财政继续支持在全国60个示范区开展精神卫生项目并加大资金额度,为贫困的重性精神病人提供免费的药物治疗和紧急住院治疗,基本精神卫生社区服务已经列入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等等,精神卫生的各项工作正在进一步得到加强和提高。为做好精神卫生工作,卫生部今年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设立了"精神卫生管理处",同时加快了《精神卫生法(草案)》的立法进程。

同志们、朋友们,良好的精神健康状态,无论对于男女老幼,都是个体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成功社会交往的非常重要的保证。在创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维护精神健康的路途中,需要你、需要我、让我们一起同行。

谢谢大家!

【2015世界精神卫生日演讲二】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国精神卫生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承担共同责任,促进精神健康".1991年,尼泊尔提交了第一份关于"世界精神卫生日"活动的报告。在随后的十多年里,许多国家参与进来,将每年的10月10日作为特殊的日子: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的偏见。我今天的题目是《请关注你的心理健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健康一半是身体健康,一半是心理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重视身体健康,而忽视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学习或工作负担重,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的交往日渐增多,人际关系复杂。越来越多的人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受到极大地威胁或损坏。有的程度轻微,有的程度严重,学生中有,教师里也有。在我们的周围,有的人情绪反复无常,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沉默寡言,闷闷不乐,常常无端发火,因琐碎小事而耿耿于怀,甚至与人争吵,拳脚相加;有的人感到孤独寂寞,意志消沉,悲观失望,整天无所事事,迷恋网吧,常常迟到旷课,厌学情绪严重;有的人自卑,心理脆弱,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承受不起挫折或失败;有的人自负,目空一切,惟我独尊,对人苛刻,别人都不如他,对于别人善意的批评和劝告拒不接受,逆反心理强,与同事、老师、同学、父母对立情绪严重。

所有这些都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密切相关。心理是否健康,小而言之,影响着一场考试的得失,影响着一场比赛的胜负;大而言之,影响着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影响着班级、学校的和谐,社会的安定。

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心理?

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负,要自信,相信自己,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存在只有缺点的人,只存在有特点的人,不存在差学生,只存在有差异的学生,要正确面对挫折或失败,再漫长的路总有尽头,再绝望的事总有希望,要相信失败是成功之母,饱经风霜、历经坎坷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更能有所作为。

其次,要正确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自于对别人的爱心,来自于对别人的尊重。把你的爱心与老师、同学分享,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把你的意见与别人沟通,你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忠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会加倍,与人分担痛苦,痛苦会减半。多给别人力所能及的帮助,送人鲜花,留已芬香,多尊重别人,多体谅别人,多听取老师、父母、同学的意见,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经常真诚地对人微笑,真诚地微笑充满着你的自信,表示着你的礼貌和对别人尊重。

我校心理咨询室自成立以来,受到了不少同学的关注。同学们反映出的问题除了学习、与父母沟通的障碍以外更多的还在于与同学交往、自我认识等方面。心理咨询本着"助人自助"原则,即通过启发、疏导等方式引导同学们走出心灵的困境,当遇到问题除了学会主动求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自救,因为每个人"救世主"只有一个,那就是自己。只有改变自己、战胜自己,最终才能超越自我,达到理想目标。毕竟,无论是心理咨询还是其他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大家能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在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惑时,能适当有效地帮助自己脱离困境。在咨询中,我们将会做到:对所拥有的学生来访记录及其它相关资料档案履行保密的义务和责任。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一起来关注心理健康,做一个全面健康的人,共同营造健康而又和谐的校园。

【2015世界精神卫生日演讲三】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非常高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在此,我谨对此次活动的开展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今天出席主题宣传活动的中外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今年的主题宣传活动,继续围绕从去年就开始的主题:"身心健康,幸福一生".我们的政府和公众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健康是人类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精神健康是健康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需要一生都来关注的问题。精神健康,应该是每个公民终身追求的目标之一。

我们经常这样宣传:精神卫生工作既包括防治各类精神疾病,也包括减少和预防各类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精神疾患不同于其它慢性疾病,它同时具有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的双重特性。也可以说,精神卫生问题是一个需要全民重视的问题。

当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肠道疾病、肿瘤和艾滋病等疾病与精神活动中间的关系、综合性的治疗方案等越来越被关注。临床医务人员不仅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他们关心严重的、特别是慢性躯体疾病与精神活动之间的关系,尤其关注与抑郁的关系。据我所知,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举办的各类针对综合医院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已经吸引了各科医生的积极参加。同时,在综合医院举办的各种继续教育培训中,也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受到邀请,共同探讨临床工作中身心健康的整合。

身心健康,意味着没有躯体和精神疾病,我们不仅需要主动预防躯体疾病,同样还要积极预防精神疾病。不仅需要积极治疗已经发生的躯体疾病、勇敢面对患病后的生活,还要用同样的态度和勇气来面对精神疾病。同时,政府和社区居民都应该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2004年9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中国残联等七个部委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这是政府在新形势下指导我国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文件。

《指导意见》立足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强调了加强精神疾病防制体系的建设,逐步拓展精神卫生服务范围。要整合资源,努力将精神卫生工作的要素纳入到医疗卫生、预防保健、学校教育、大众健康教育、新闻宣传等不同系统的日常活动之中,综合应对精神卫生问题。

卫生部今年初启动的中央转移支付地方项目中的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项目,就是配合《指导意见》的精神开展的。目的就是探讨新形势下以病人为中心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

同志们,我国目前正在深入进行医疗体制改革。我们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为大众的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精神卫生工作和其它卫生工作一样,要勇于改革,扩大服务范围,改变服务模式。要从单纯的医院服务逐步延伸为医院社区一体的全程联合服务;把单一的精神专科机构服务扩展为综合医院和专科机构结合的联络会诊服务。同时,还要把对公众的健康教育工作摆在和医疗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003年的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中,我讲过如何将精神卫生工作整合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当中、关注灾难后的心理社会干预,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今年,国家的自然灾难救援工作中,已经开始尝试把灾后的心理重建作为社区重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向灾区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由精神卫生工作者向灾区人民提供心理社会干预。这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口号,就是要让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都健康、心理生理全面健康,才是整体健康,才能幸福一生!

让我们积极推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为我国精神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多做有益的尝试和努力。把医学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起来,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中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3

【关键词】精神卫生工作;社会政策

一、我国对精神健康政策保护的历史沿革

我国精神健康卫生政策自1958年制定以来,主要经历了起步—发展—全面开展三个阶段,其工作的核心思想也由由“积极治疗”逐步转变为“治疗为主,防治结合”。1958年在南京召开的全国第一次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拉开了我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序幕。根据会议提出的“积极防治,就地管理,重点收容,开放治疗”的方针,这一时期的精神卫生工作建立了我国精神卫生体制的大体框架,精神病三级防治网在城乡初步建立。从世界范围看,精神卫生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保护社会,其对象主要为重性精神疾病的收治。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的主要方针自1958年后的20多年大致与此相适应。

“七五”(1986—1990年)规划明确提出发展社区精神卫生保健的方向。结合世界精神卫生发展第二阶段的要求,为保护患者,扩大精神卫生服务,促进健康。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兼顾两个阶段的需求,既要重视预防,又要加强治疗。根据城乡工业不同发展,家庭结构、人口结构的改变,精神卫生保健工作的发展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城市精神病三级防治网由依靠初级卫生保健组织,发展为以专业机构为中心或以社区为中心开展的精神卫生工作。农村则以家庭为单位开展防治工作。这一发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减少心理卫生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全国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八五”实施方案》着重强调提高人们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重要作用的认识。至2000年,我国的精神卫生工作进入到了全面发展的阶段。2006年10月11日,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促进和谐的局面”的部分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标志着心理健康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护精神健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工作。随后,我国的精神卫生真正进入到了政策实施阶段。

二、我国现有精神健康康复的现状

回顾我国有关精神卫生保护政策的发展,不难看出政府对于精神卫生的认识,尤其是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认识是逐步深入的。从起步阶段的以治疗为主,到“治疗为主,防治结合”,对于预防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视逐渐加深。对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管理和照顾,从最初避免患者过激的行为对社会造成危害,转变为对其权益的探究与保障。但从具体来看,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在政府投入力度以及专业机构服务水平等方面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由于政策投入及专业水平的限制,逐渐增加的精神障碍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仍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

(一)政府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投入

从财政方面来看,中央对精神疾病的管理、治疗投入逐渐加大,但对与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相关的医疗、社区的整体投入不足。国家根据2003年“非典”的防治经验,决定要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为此,国家开始了第一个三年的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这次投入对加大了公共卫生投入力度,但主要集中在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领域。2004年中央开始实施补助地方精神卫生项目(686项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作为当年唯一的非传染病预防控制项目列入了中央补助地方卫生经费项目。其核心内容是以保护社会稳定和提高重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可及性为切入点、以探索医院社区一体化的全程服务模式为目标。该项目为进一步降低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率起到一定作用,但对精神卫生机构的整体投入未有增加。

从立法方面看,我国的精神卫生立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直至2012年10月26日,《精神卫生法》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最终对权益保障、预防康复制度、住院医疗制度等内容做出了规定。首先,该法对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做出了规定,并对他们的劳动权作出了规定。在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的过程中,对家庭及其监护人的义务进行了说明。其次,在预防康复方面,强调了身心健康方面的预防,尤其是对公共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并强调家庭在精神健康疾病预防中的重要作用。旨在为心理健康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及学习环境。该法重点在于预防,但对于康复过程中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未作出保障承诺。最后,在住院医疗制度中,对医务人员的疾病诊疗服务,提出按照诊断标准和治疗规范的要求,并对心理咨询人员的技术水平进行了规范。但是对于与精神疾病预防康复的相关机构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工作内容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二)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化康复服务水平

现行对精神疾病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电痉挛治疗、音乐治疗、工娱治疗等。其中,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普遍应用的基本治疗方法。对于轻度神经症患者,一般以心理治疗为主;中重度神经症患者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需同时进行;精神病患者则是以药物治疗为主,在康复期辅以心理治疗。在精神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并不仅仅使用这两种治疗的方法,专业人员还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辅以其他的治疗方法以及辅以何种方法。

自20世纪以来,医学界对健康和疾病的定义和诊断由传统的单因素向多因素以及多因素多结果发展。在整体与整合的观念下,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社会与心理因素在人的健康或疾病方面,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一模式下,医疗工作由单纯的病理取向向人本取向转。医疗工作的对象从针对个体,发展为结合家庭与社区的照顾系统。医疗工作的这些变化能够使得医生的专家角色逐渐淡化,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

然而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卫生康复工作而言,主要的治疗方法以病理取向为基础,认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与普通人不同,他们是有疾病和缺陷的人。他们的康复需要被与社会隔离,他们的潜能、优势等基本的社会心理需要被忽视。因此,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需要建设更全面具体的社会服务方案,为患者提供除病理康复之外的心理、社会系统功能康复服务。

(三)患者对精神健康障碍康复服务的需求

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第十卷(iCD210),精神紊乱分为10类78亚类。精神分裂症,抑郁、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问题是最常见和最危险的心理疾病和行为紊乱。其中,在中国,精神分裂症是最普遍的精神紊乱。调查结果和统计结果均显示精神分裂症呈上升趋势,分别从1982年的4.75‰和5.69‰上升到1993的5.31‰和6.55‰根据新的疾病分类和诊断系统,最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的精神抑郁发病率为15‰—15‰,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相似。另外酒精依赖、药物依赖、阿尔茨海默氏病和青少年行为等问题在我国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但就目前我国的精神健康康复机构的规模而言,面对这日益壮大群体,其接受及治疗的能力非常有限。将现有的专业康复资源与家庭、社会资源相结合,必是我国精神健康障碍患者康复体系建设的发展趋势。

四、建立健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保护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问题是精神卫生服务的重中之重,也是重大的社会焦点。进一步做好精神卫生服务工作,精神健康障碍患者的康复服务水平内容涵盖面广,涉及整个社会服务的方方面面。为了全面的促进精神健康工作的发展,政府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政策对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支持,也要将建立健全的康复服务体系纳入考虑。

(一)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注重合理的投入机制建设

精神卫生服务是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单纯的医疗服务不同,它不能由市场去解决,只能由国家财政来投入。因此政府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划分各级政府的精神卫生的投资责任,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在精神卫生发展中的公共投入比例,能够从财力上形成不断增加的长期有效的神卫生精投入保障机制。同时,对治疗环境的建设及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也需要相应地财力支持。

(二)加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

精神卫生工作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康复水平,也影响着国民的整体精神状况。我国政府应巩固已形成的基本精神卫生体系,拓展防治范围,建立完善的医院—社区治疗体系,使得不同阶段的病人能够获得不同层次的全面康复服务。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国家和各级政府应当通过一系列配套政策,科学防治精神疾病,依法保障病患群体的基本人权,为精神健康障碍患者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将社会工作引入患者康复服务体系

精神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如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及早的发现患者情况并做相应的处理,发病率会大大的降低,治愈率也会显著的提高。因此,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疾病的防治体系不仅能够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协助家庭和社会与病人建立新的关系助其面对困难,也能够为精神疾病的防治提供具有现代精神病学与相关学科支持的支持,协助社会为病人提供治疗设施与环境治疗环境。与此同时,将社会工作者纳入精神卫生工作领域,有助于建立健全的社区精神疾病防治网,提高个体与社会面对精神疾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唯,李玲,李文咏,崔玄,李雪.我国现有精神卫生体制的历史沿革[J].公共政策,2011,(6).

[2]孙立忠.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对精神健康的促进[D].长春:吉林大学,2008.

[3]周小杭.社会工作在精神疾病领域的干预研究[J].社会工作,2008,(10).

[4]邹自英,胡晓莉,黄海,赵碧.我国精神健康的现状、预防和控制进展[J].西南军医,2004,(6).

[5]陈昌惠,张维熙,沈渔笛.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9).

[6]陈昌惠,沈渔笛,张维熙.中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998,(19).

[7]XiaoSF,Yanmunityservicesofdepression.China/wHomentalHealthawarenessRaisingConference,1999,Beijing.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4

关键词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精神疾病防治

abstractwiththedevelopmentofoursocialeconomy,themorbidityofmentalillnessisincreasingyearby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whichisexposedtopatientswithmentalillnessisthefirst-linehealthcareunit.thispaperrecommendthatthe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shouldbepaidattentiontotheprevention,treatmentandrehabilitationofpatientswithpsychiatricproblems.

KeywordsCommunitymentalhealthservices;mentalillness;preventionandcure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们对防病治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医疗保健从个体向群体转变,寻求群体防治疾病的措施和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ommunityHealthService),正是适应这种需要而产生的[1]。社区卫生服务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方面是服务对象的广泛性,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性,即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促进相结合,院外服务与院内服务相结合,卫生部门与家庭社区服务相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是初级卫生保障,是整个卫生系统中最先与人群接触的那一部分,所以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体系的基础与核心[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国内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对精神病精神障碍的社区治疗,目前已获得广泛的重视与关注。由于社会的偏见和人们的歧视,加上经济因素,使对精神疾病的处理更多的是采取“关、锁、拴”等简单粗暴的办法,有一部分患者没有送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治疗,照成一部分精神疾病患者放任自流,整日到处游荡,增加了社会不安全的因素,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威胁和不安全因素,社区医疗可以以较小的人力和物力,对为数众多的精神障碍者进行预防和治疗康复,这表明当代医学的发展已达到医疗与公共卫生相结合阶段。

社区精神卫生的实践,须得到公众的同情与支持,同样须协同社会力量建立医疗设施,按照既定的医疗目标有计划进行。我们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是随着现代医疗保健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卫生服务模式,以社区医院全科医生为主体实施的,以保护和促进社区精神疾病患者健康为目的,以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承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信息的收集与报告工作。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定期随访患者,指导患者服药,向患者家庭成员提供护理指导。我们社区根据辖区内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管理,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并按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感知、知觉、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自知力等,根据患者的危险性进行分级,并进行分类干预。

病情不稳定患者

应对症处理后立即转诊到上级医院,必要时报告当地派出所,协助送院治疗。并在2周内随访。

病情基本稳定患者

采取在规定剂量范围内调整用药剂量和查找原因对症治疗的措施,必要时与患者主管医生取得联系,或者在精神专科医师的指导下治疗,并在2周内随访。若情况稳定,可维持目前治疗方案,3个月定期随访;若初步处理无效,则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病情稳定患者

继续执行原定治疗方案,3个月定期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多数精神疾病的发病与各种社会心理因素有关,这说明社会心理因素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我们在工作中充分做到尊重患者,与患者建立平等、信任、协作的关系,禁止歧视、侮辱、虐待和非法拘禁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申诉,给患者以安全感,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多支持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康复的希望,同时我们要求下片全科医生做好家庭康复指导的工作:①改善家庭对患者的态度和行为,当家属意识到患者出现精神疾病征兆的时候应尽快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②帮助家属接受现实,稳定情绪,接受新的角色――精神疾病患者家属。同时帮助了解精神疾病的知识,指导如何进行心理、社会康复等知识。③指导家庭成员或者与患者密切接触者同精神疾病患者打交道的技巧,进行精神疾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宣传。

综上所述,重性精神疾病社区管理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减少病情复发,减少精神疾病患者肇事肇祸,促进患者的社会功能康复,从而降低精神疾病造成的家庭和社会负担,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能上为国家解忧,下为民减愁,还为精神患者的康复创造了社会-生物-医学环境,起到了三赢(国家、精神患者及其家属)的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是名副其实精神卫生第一线。

参考文献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5

##,男,汉族,中共党员,1958年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河南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97年获河北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精神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分会常务理事、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主编等。

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同志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和教育工作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从医20余年,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精神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极高的学术威望。

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具有较高得学术威望

##同志在科研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在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一定学术声望。

(一)在国内率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预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一次量氯氮平前后各脑区、各频段不同时点定量脑电图变化,用健康人做对照,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判别函数式,预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正确率为86-100%,且判别能力的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个体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盲目用药及经验用药,节约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治疗时间,查新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被国内著名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现已被国内多家医院院采用,2002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开展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年复发率高达30-40%。##同志在2000年3月根据文献报道:影响精神分裂症愈后的关键时期是在病后头5年,此时精神功能的损害保持在一个水平,以后即使反复发作,通常不再进一步恶化,并且认为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这一理论,成立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病区,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技术,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复发率横向比较降低50%左右。此项技术研究已被列入河南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并成为卫生厅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精神科网络建设推广项目。

(三)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临床医疗项目《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与质量的评估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深化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在精神分裂症病因未解决之前获得最佳效果,部分研究已获成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治疗与免疫指标的关系》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2005年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精神病学》、《医学心理与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等专著5部,其中,《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一书获河南省首届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精神免疫学》、《中国心理卫生研究》专著2部;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余篇。

四、医德医风好,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

作为一名医师,他医德高尚,具有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始终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对患者有求必应,见难就帮。许多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只要他在家都及时赶到医院,耐心给病人进行检查治疗,在治疗用药时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费用,甚至对极为困难的患者,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物给予资助,有很多次病人返家时没有路费,他都自掏腰包给予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带头树立行业风尚,维护医院形象,不收礼、不吃请,拒收红包,拒绝开单提成。他的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赞扬。

五、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他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本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一)三年来,##同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多次,拓宽了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参加在××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会上交流了《氯氮平的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获边远奖;参加了美国全美精神科年会;参加了在××召开的第一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暨第三次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年会,交流论文《一次量氯氮平对健康成人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影响的对照研究》,阐述了定量药物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参加了泰国瑞美隆国际研讨会,交流了瑞美隆对抑郁症治疗的经验;参加在××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3次年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本学科建设,提高了我省的学术地位。尤其在参加卫生部2004年组织的四次精神卫生专家座谈会上,他为政府提供的如何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岗位津贴、精神病人的欠费问题、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并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聘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通过其本人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2004年中央批复地方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部分项目经费,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的起草讨论工作,参与制定了我国精神病社区防治试点规划工作。作为我省两个社区试点建设,他按照“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资金项目--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项目”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要求,在河南省新乡市区、新乡县各开展了一个精神病防治试点社区,分别覆盖人口40万人。通过组织举办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病人家属、民警及随访信息网络管理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近千人;同时组织人员对两个示范区中62个社区、40个行政村进行了摸底排查,按要求登记了两个示范区重性精神病人447人。目前,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每年召开河南省精神科年会及主办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抑郁症与焦虑症新进展》、《神经系统精神障碍》等。2005年承办全国第九次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和全国精神病医院第七次管理学术会议,举办卫生部全国精神科医师”双基”培训班。

(四)在全省19所地市级精神病医院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为推动我省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他作为发起人,召集全省地市级精神病医院院长拟成立河南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06年12月已召开了成立筹备会议。

六、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河南省精神病医院院长,他不断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他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各项医疗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组织成立了扶贫病房,将贫困病人每月住院费用控制在

1500元以下、医保贫困精神病人每月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均含伙食费用);与新乡市残联联合开展了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每年发放救助卡200张。他强调人性化服务,邀请国内著名礼仪专家来院讲学,为病人从挂号到入院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对空腹检查后的病人免费提供食品。他要求在各临床科室开展了“争创温馨病区”、“六声服务(患者入院时有迎客声、接触患者时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家属及病人有疑问时有解释声、患者合作时有致谢声、患者出院时有祝福声)”等活动,目前医院科室每周的文体活动、每月的医患大型文体活动已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中,医护人员的廉洁从医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杜绝了“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良行为,形成了廉洁行医、精诚奉献的良好氛围,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树立了医院良好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步上新台阶。他不断加强医院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先后购置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59万元,新建了9300多平方米的门诊医技大楼,标志着我院全部完成病房改造的第三期建设任务的6000多平方米综合病房楼正在建设中,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派专业人员到落后边远地区条件差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技术支援并定期到当地进行义诊,为当地老百姓免费诊治。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大型宣传、义诊活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精神卫生环境的建立和人群精神健康行为的形成。

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6

【关键词】精神卫生;卫生服务;资源利用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2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70-01

我国现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3.7%-18.2%。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精神卫生资源相对匮乏,如何将有限的精神卫生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本研究主要对我省精神医疗的服务和资源利用情况展开调查,旨在为我国的精神卫生机构建设提供一定的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和调查方法人群患病率的获取: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省的县、区、市抽取24450户,共计97213人,占全省总人口比例的1.3%,用精神疾病评估量表对样本进行评估,必要时采用iCD-10和CCmD-3进行诊断;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和医疗资源利用的基本信息的获取:一方面对全省各个级别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发放自拟的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医院的基本信息、精神卫生服务的种类、以及门诊就诊人数及住院人数;另一方面,参照我省精神卫生资源年报表,除医疗机构的基本信息外,重点记录政府拨款、医院年收入和支出等。

1.2资料的自量控制对参与本研究的所有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和管理,最大程度的避免受个人主观的影响,并且在正式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待调查方法、调查内容以及问卷合理、科学后再进行正式调查。

1.3统计学处理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实现数据的双份录入,使用SpSS12.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

2结果

2.1全省各类精神疾病患者分布本次调查样本量共计97213人,共查出精神疾病患者1362人,其中既往病人103例(7.6%),现患病人1259例(92.4%),据此推算全省共有精神疾病患者1116254例,其中全人口终生患病率13.16%,时点患病率11.78%。现将我省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分布报告如下,见表1。

2.2精神卫生资源利用分布全省共拥有精神科病床3867张(3.9张/万),精神科医生513人(5.0/10万),精神科护士862(8.3/10万)人,精神科住院病人每年为48563人,病床每年平均使用率86.3%。省、市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年收入低于支出,县、乡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收入和支出基本平衡。

2.3精神卫生需求与资源利用,我省精神疾病的患病率为12.34%,其中14.65%的患者曾住院接受过系统正规治疗,63.42%的患者间断接受治疗,而21.93%的患者从未接受过任何治疗,我们对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85.35%的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经济上不能负担(32.3%),家属不能坚持治疗,(28.9%)患者拒绝治疗(18.7%),就诊交通上不便利(10.3%),其他(9.8%);尽管我省乃至我国精神科资源投入相对不足,但床位使用率也仅为86.3%,综上分析,治疗费用的负担不起是导致住院率低的主要原因。

3讨论

我省的精神卫生水平在全国看来仍属于较低的水平,从前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省床位使用率较低,同时并存资源投入不足和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85.35%的患者不能坚持系统治疗甚至未曾接受治疗,究其原因,精神疾病为慢性疾病,需要较持久、不间断的接受治疗,因此高昂的医疗费用与大多数患者的经济能力相矛盾,从而导致了患者依从性较差,这说明了我国医疗保险制度还不能完全覆盖医学各个领域,仍不够完善;政府对本领域的投入和支持还远远不够满足其日益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患者家属不能督促患者系统治疗或患者本身拒绝治疗也是病床使用率较低的另一个成因,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对精神疾病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认为会影响名声或因其不会危及生命而不够予以重视,这暴露了我国普遍对精神疾病缺乏应有的常识,对其曲解甚至误解,提示了在今后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中应加大对精神卫生领域知识的科普。另外我国精神科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临床科室,人才资源不足也是资源投入不够的一个重要成分,因此政府也应加强精神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提高整体团队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敬亮,秦超群,刘玲玲,等.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与资源利用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0,36(5):56-58.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7

人为什么会得精神病?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宗教认为是神鬼附体,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自然科学包括医学研究的进展,终于得出精神病是脑部病变所致的结论。但人类各种复杂的精神活动难以用动物模型再现,使科学实验研究举步维艰。也正因如此,这一领域的科研进展显得异常珍贵。不久前,在泛亚太地区精神卫生学术会议上,孟凡强副教授就欧洲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精神病发病因素所做的报告,引起全体与会者极大关注。他也被视为这一领域科技信息的热心传播者和研究者。

会后,记者专程赴北京医科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访问了孟凡强。

精神刺激与精神疾病

“不如意事常伴人生,受了精神刺激会得精神病吗?”听了记者的提问,已有17年精神科临床经验的孟凡强微微一笑说:“确实常有人产生这样的疑虑,有必要作些解释,以避免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于是,他介绍了如下知识。

各种精神异常、精神障碍都是精神病学研究的范畴。有些精神疾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已知的精神疾病病因有多种:由脑器质性病变引起的精神障碍,如颅内感染性疾患、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等;由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如肺性脑病、心源性脑病等;由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如药源性精神障碍、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等。明显由精神刺激引发的是反应性精神障碍。此外,神经症发病也与精神刺激、精神负荷有一定关系。

天灾人祸、家破人亡等强烈精神刺激,长期家庭不和等慢性精神刺激,或多种精神刺激因素在短期内集中出现,对大多数人都会引起不良应激反应,但不同人的反应强度与反应持续时间有明显差异,多数人靠机体的适应性与代偿能力逐步恢复健康,只有少数人才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发病常在受到创伤刺激后数周至6个月内。病症表现为联想松弛,喃喃自语,言语内容重复,有片断的妄想和幻觉,行为错乱,姿势怪异,病情与创伤事件有密切关系。患者脱离刺激源后,会自发缓解,多数不需长期药物治疗。

神经症是一种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其发病与精神应激和性格缺陷有关。患者神智清楚,自知力完整,有社会适应力,经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会逐步康复。目前,有些不科学的广告宣传说神经症不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精神病,变成疯子、傻子,完全是耸人听闻,毫无科学根据!

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精神病,大多数是指那种言行荒诞、幻觉妄想离奇、情感变化无法理解的精神病态。具有这类表现的首先是精神分裂症,其次是情感性精神障碍。这两类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精神刺激最多仅是个诱因,很多精神病的发病并无明显精神刺激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在战争、自然灾害与社会动荡期间显著增加。而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在世界各国,在平时与世界大战期间,并无明显变化。可见后者的发生与精神刺激无内在联系。

人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成千上万个神经细胞完成的。近几十年来,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神经内分泌、精神药理学发展迅速,科学家已深入到神经细胞膜、氨基酸、酶、受体等分子结构研究脑功能和精神现象,揭示出脑内神经元是以特殊化学物质,即神经介质为媒介传导兴奋或抑制反应的。以上所说两类精神疾病都有神经介质的代谢异常,而抗精神病药物正是通过拮抗阻滞这些介质发挥药效。另外,这两类精神疾病发病与遗传有关。目前,分子遗传学家正在患者聚集的家系中捕捉致病的相关基因。

由此可见,精神病的发生大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原因,绝非是遇到精神刺激,“小心眼儿”想不开造成的。精神病的防治也绝非仅避免精神刺激就能奏效的。

精神刺激与精神卫生

“精神刺激虽然不会直接导致精神病,但不良刺激引起的过度应激反应影响身心健康。”阐述这个观点,孟凡强驾轻就熟。他曾在著名精神卫生专家沈渔教授指导下进行过多年专题研究,宣讲起来更是乐此不疲。

他说,“精神刺激”在现代医学中有个专门称谓:“应激源”。机体对它的反应称为“应激”。应激反应并不都是有害的。人面对现实生活中各种应激源,不断进行分析综合,认知评估,出现正常的喜怒哀乐和忙碌的适应行为。这种适度的应激有利于提高效率,也有益于健康。但是过度应激或持续应激状态,对身心健康不利。

这类过度应激有如下表现:意识过于敏感,外界突如其来的一般声响就能引起惊恐;注意力不集中,失误较多,易发生工伤与交通事故;思维杂乱,茫无头绪;易激惹争吵,易哭泣,焦虑,神色慌张,坐立不安,小动作多,手抖口吃,不愿与人接触;口渴,尿频,食欲减退,睡眠障碍,头昏无力,浑身慢性疼痛;减退,月经不调,产妇停止泌乳;对烟酒或镇静剂用量增加。

为了减轻应激反应,使人们在快节奏、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健康地生活、工作,就必须重视精神卫生。“精神卫生”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内容。前者是指整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后者是积极防治精神疾病。有趣的是,全球的精神卫生运动是由美国一位反应性精神障碍患者彼尔斯康复后根据自己和家人患精神疾病的感受所写的《失而复得的心》唤起的。如今,精神卫生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

精神卫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团结、友爱、互助的生活环境对减少应激的致病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来自家庭、朋友、社会的理解、同情和支持是鼓舞人的重要精神力量。研究显示,获得精神支持的人群精神障碍的发生率较没有精神支持的人群低。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精神分裂症的预后和家庭支持与否呈密切相关。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8

第一条为了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精神卫生工作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精神卫生工作,是指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等精神卫生服务以及相关的管理活动。

本条例所称心理健康促进,是指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策略的制定及实施、对公民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问题与心理危机的处置等活动。

本条例所称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第三条精神卫生工作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原则,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将精神卫生工作作为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精神卫生工作需要,将精神卫生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有所增长。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精神疾病患者生活、医疗救助机制。

第五条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全市精神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精神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

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财政、人事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精神卫生工作。

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群众团体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本条例的规定协助做好有关精神卫生工作。

第六条精神疾病患者有获得精神卫生服务的权利,有依法参加和享受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等社会保障的权利。

禁止歧视、侮辱、虐待、遗弃精神疾病患者。禁止非法限制精神疾病患者的人身自由。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公开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的姓名、住址、工作单位、肖像、病史资料以及其他可能推断出其具体身份的信息。

第七条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在入学、考试、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者聘用合同期内,其所在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种和岗位,在待遇和福利等方面不得歧视。

有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有权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有劳动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病愈后,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残联应当为其提供就业培训和推荐就业服务。

第八条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市和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保护,保障精神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人员,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理解和关怀精神疾病患者。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精神卫生工作提供志愿服务,对精神卫生工作进行捐赠。

第十条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严重人身伤害,其本人及监护人确实无力承担赔偿责任的,受害人可向市、区、县(市)人民政府申请补助,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章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第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工作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将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卫生服务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精神疾病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掌握精神疾病流行情况、疾病负担和公民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

第十二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了解本行政区内公民的精神疾病患病情况。

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为本行政区内的精神疾病患者建立档案、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定期随访,并根据病情需要,协助或督促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

第十三条综合性医疗机构应当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有条件的可开设精神科门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根据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及其他精神卫生服务。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对非精神科执业医师、执业护士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心理健康和识别精神疾病的能力。

第十四条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实际设立社会福利性质的康复机构,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场所。康复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登记,其建设、维护和管理费用由各级人民政府共同承担。

鼓励社会力量开办康复机构。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指导康复机构开展精神疾病康复治疗。

第十六条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依法进行登记后,按照执业规范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设立营利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向工商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工商注册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设立非营利性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应当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向民政部门申请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执业规范由市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心理健康咨询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依法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

第三章心理健康促进

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心理健康促进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积极采取措施,提高公民的心理健康水平,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各单位应当重视劳动者的心理健康促进工作,结合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重视居民、村民的心理健康需求,做好心理健康促进工作。

公民应当了解精神卫生知识,参与心理健康促进活动,保持和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十九条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宣传预防精神疾病的意义,普及精神卫生知识。

残联、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有关群众团体应当参与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工作,帮助公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站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精神卫生的公益性宣传。禁止损害精神疾病患者形象和歧视精神疾病患者的报道。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心理危机干预列入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协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市、区、县(市)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制订心理危机干预预案,并组织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业务培训。

卫生、民政、公安、司法、教育、城管执法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本部门实际情况,组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或者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开展突发公共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降低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的精神疾病发病率。

第二十一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教师、校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提高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

学校应当结合素质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配备心理辅导人员,对教师、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

第二十二条妇联、妇幼保健机构应当开展妇女心理健康促进活动,加强对妇女孕产期和更年期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

老年人工作机构应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加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工作,逐步建立老年性痴呆干预体系。

残联及其他组织应当根据残疾人的特点,参与和开展残疾人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第二十三条民政部门在抗灾、救灾中,应当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受灾人群心理健康促进活动,防止因受灾诱发精神疾病。

第二十四条公安、司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对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的人民警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卫生知识培训。监狱、劳教所、看守所等监管场所应当积极创造条件为被监管人员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第四章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和权利保护

第二十五条精神疾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其监护人、近亲属应当送其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并可以请求精神疾病患者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居住地的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或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供帮助。

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当创造条件,方便精神疾病患者接受治疗。

第二十六条精神疾病的诊断应当按照国家现行的医学标准作出。国家现行医学标准中没有列出的精神疾病,参照国际通行的医学标准作出诊断。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其所在单位对首次诊断为精神疾病患者有异议的,作出诊断的医疗机构应当自接到异议之日起一个月内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诊断复核。

对经诊断复核未能确诊或者对诊断复核结论有异议的,进行诊断复核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组织三名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进行会诊。

第二十七条与精神疾病患者有亲属关系或者有其他利害关系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得为其进行诊断、诊断复核和会诊。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不得为同一精神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复核和会诊。

第二十八条精神科执业医师认为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需要住院治疗的,应当提出医疗保护住院治疗的医学建议。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应当根据医学建议决定住院治疗;监护人坚持不住院治疗的,应当说明理由,并由医疗机构在病历中记录。

第二十九条精神疾病患者或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行为,或者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公安机关可以对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经法定程序鉴定精神疾病患者事发时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决定将其送往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医疗机构实施强制住院治疗,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办理入院手续。

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现精神疾病患者或者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行为,或者有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行为的,应当向事发地公安机关报告。

精神疾病患者强制住院治疗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通信、受探视权利受法律保护。因病情或者治疗需要有必要对其通信、受探视的权利加以限制时,精神科执业医师应当征得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同意,并记入病历。

第三十一条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有权了解病情、诊断结论、治疗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有权要求医疗机构出具书面诊断结论。

第三十二条需要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科研活动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的临床试用时,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并说明医学科研、临床试用的目的、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对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其本人,取得其本人的书面同意;对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疾病患者,医疗机构或者科研机构应当书面告知其监护人,取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第三十三条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施行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的,医疗机构应当组织三名以上具有主任医师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会诊,经医院学术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书面告知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近亲属特殊治疗手术可能产生的后果,取得其本人或者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由三级医疗机构施行。

第三十四条因治疗需要或者防止发生伤害自身、危害他人等意外,需对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暂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应当由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在病历中记载和说明理由,并按相应的操作规范执行。精神疾病患者病情稳定后,应当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措施。

禁止利用约束措施惩罚精神疾病患者。

第三十五条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不得对其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其有关的视听资料。因学术交流等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资料的,应当隐去能够识别其身份的资料。

第三十六条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经治疗病情好转或者康复的,经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可以出院的,应当办理出院手续。

精神科执业医师认为精神疾病患者不宜出院而其本人或者监护人、近亲属坚持出院的,医疗机构应当告知不宜出院的理由,并记入病历。

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接受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未经三名以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精神科执业医师诊断可以出院的,不得出院。

第三十七条医疗机构发现接受医疗保护住院治疗和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擅自离院的,应当立即寻找,并及时通知其监护人或者近亲属;精神疾病患者行踪不明的,医疗机构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所在地公安机关。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或者公安机关发现擅自离院的精神疾病患者,应当及时通知其住院治疗的医疗机构,并协助将其送回医疗机构。

第三十八条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按照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执行。

农村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应当列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范围。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抚养人的精神疾病患者,由民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收治,其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服现役期间患精神疾病的人员退伍、转业后,其精神疾病的医疗费用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医疗费用按规定减免后支出仍有困难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按照国家、省和本市的有关规定申请医疗救助。

接受强制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五章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和康复

第三十九条经诊断精神疾病患者完全或者部分丧失自知力的,精神科执业医师可以根据病情和治疗需要提出对其进行医疗看护的医学建议。

前款所称自知力,是指对自己不正常的精神状态及病态行为的认识、理解和作出恰当表述的能力。

第四十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由其近亲属担任。精神疾病患者经法定程序被宣告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医疗看护人由其监护人担任。

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近亲属不具备医疗看护能力的,可以书面委托他人承担医疗看护职责,但非自然人担任监护人的除外。

第四十一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妥善保护精神疾病患者,避免其因精神疾病伤害自身、危害他人或者危害社会;

(二)根据病情和医学建议,确保精神疾病患者接受门诊或者住院治疗,协助办理入院或者出院手续;

(三)协助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或者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十二条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可以请求其他具备医疗看护能力的近亲属给予协助。

精神疾病患者的医疗看护人可以请求康复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精神疾病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及其精神科执业医师提供专业指导,可以请求卫生、公安、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供帮助。

第四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为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提供康复服务。

医疗机构、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帮助住院治疗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训练。

第四十四条康复机构应当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加有利于其康复的劳动、娱乐、体育活动,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鼓励企业将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产品提供给康复机构生产。

第四十五条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应当创造有利于精神疾病患者康复的家庭环境,在治疗、生活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给予必要的照顾,帮助精神疾病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十六条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机构应当向精神疾病患者及其监护人、近亲属提供康复知识和康复方法的指导。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未经登记擅自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由工商、民政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处罚。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未按照执业规范开展活动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八条医疗机构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以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安排不符合要求的执业医师进行精神疾病诊断、诊断复核、会诊,或者未及时进行诊断复核的;

(二)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擅自安排精神疾病患者参与医学科研或者接受新药、新治疗方法临床试用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擅自为精神疾病患者施行精神外科等特殊治疗手术的;

(四)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随意对精神疾病患者采取约束措施,病情稳定后未及时解除约束措施的,或者采用约束、隔离措施惩罚精神疾病患者的;

(五)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未经精神疾病患者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录音、录像、摄影或者播放与精神疾病有关的视听资料,或者因学术交流等需要在一定场合公开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资料时未隐去能够识别其身份资料的。

第四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给精神疾病患者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相关责任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因监护人未履行监护职责致使精神疾病患者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者财产损失的,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涉及其他法律、法规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9

每年年初根据当地政府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要求,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制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计划,根据计划,完成年内各项精神卫生工作;并按月(或按季度)参加区疾控精神卫生分中心的社区精防医生例会,接受疾控中心布置的精防工作任务。

根据区社区精防医生例会布置的工作情况,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领导汇报并及时传达到分管医生及居委会精防人员,确保精防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社区精防工作仅靠社区(精防)医生难以完成,同时需要居委会等组织人员的共同参与,居委会的参与很重要。

做好每月精神病防治康复日常工作。这是社区精防工作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访视辖区内Ⅰ、Ⅱ类重点及Ⅲ、Ⅳ类精神病人(并填写好相应的访视表)和指导居委会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注:Ⅰ类精神病人是指易发生肇事、肇祸的病人。)

根据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下发的本辖区初发、新发、迁入精神病人名单上门落实,建立相应的档案或卡片,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根据每月通知的市或区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本社区精神病人,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对于Ⅰ类病人应重点访视并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

及时掌握和处理辖区内精神病人每月的复发、住院、走失、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并根据变动情况,及时变更相应的档案和卡片资料。

必要时建立社区精神病人的家庭病床。

加强对本社区内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处置、管理及精神卫生突发实践的心理干预。

根据每月社区精神病防治日常工作的情况,定期与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和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的名单和情况。

每年2次与居委会合作,组织社区范围内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并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每季度1次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利用黑板报、宣传画廊、讲座等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宣传。

每年根据当地精神病防治康复办公室的要求对本社区每个精神病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年终效果评估,并做好各种统计报表以及总结年初计划完成情况。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①年初认真做好本社区的精神卫生工作计划;②按时参加每月疾控部门的例会;③及时上报每月的初发、新发、迁入、迁出、死亡等变动情况;④按月上报重点精神病人的类别变更和签订精神病人监护责任书。

第二环节①做好本社区内Ⅰ、Ⅱ类重点精神病人每月定期上门访视,指导药物治疗和心理康复,对不稳定的病人告知居委会和家属,做好监护工作,并建议到专科医院就诊,调整治疗药物的剂量或住院治疗,并做好方式记录;②对本社区新出院的精神病人及时上门掌握病情、督促治疗、指导康复,落实监护人签订监护责任书,并做好访视记录;③及时协调、处理好本社区内Ⅰ类重点病人的监护、住院治疗、生活帮困等问题,对社区内精神卫生突发事件迅速给予心理干预。

第三环节①每月做好本社区居委会的精防会议的准备,指导社区的精防工作;②及时将精防工作中的问题与中心领导和街道办事处沟通;③每季度向辖区派出所汇报本社区肇事、肇祸病人名单及情况。

第四环节①上下半年各1次与居委会一起普及社区精神卫生知识和提高家庭康复水平;②每年至少组织2次本社区大型的精神卫生宣传工作;③每季度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社区宣教。

第五环节①对本社区在册精神病人的阶段治疗和康复进行效果评价;②完成月、季、年各类精神卫生工作统计表;③年终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年度总结。

以上内容总结如图1所示。

社区精神疾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相关制度

由于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特殊性,各省均制订了一些相关的管理制度,这些制度虽然结合本地区的特点在细节上会有所不同,但是原则是相同的,下面以北京市为例介绍一下。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疾控部门要按质控(绩效考核)标准绩效工作。

对辖区病人施行建档管理,建档数以有本市正式户籍人口中的病人为准。各种登记、统计、数字一律以卡片为准进行处理,对人户分离的病人(包括非本市户籍的病人)要分类统计。

社区精神卫生人员要主动、积极地参加本地区组织的精神卫生工作,按时参加例会,提出对辖区病人的康复、治疗建议。

要掌握本地区监护网络名单,定期指导居委会监护小组对病人的监护工作,及时了解发现病情不稳定病人,采取相应对策,积极开展精神康复工作。

加强病人的动态管理,做到底数清、治疗清、去向清、精神状态清,及时掌握病人数量的动态变化。

对病人实行4期管理(即缓解期、波动期、疾病期、慢衰期),按要求进行随访。

与本社区公安、残联、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重点病人的管理和治疗工作,有问题及时上报。

对“三无”病人要做到数字清,配合有关部门,为此类病人开展治疗。

附社区管理新出院精神病人1例

患者,男,21岁。在上大学三年级时因小事儿与同学发生口角后,一夜未眠。第2天,病人持续与发生口角的同学理论,持续2周,后又打伤该同学,并且自觉有人跟踪要谋害他,时常在学校宿舍大砸物品,有时还拿刀具要伤害他人,后送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精神卫生与精神病学篇10

1.精神卫生政策(mentalHealthpolicy):对我国精神卫生政策、精神卫生立法等宏观问题,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伦理学原则和制度建设,以及对广泛影响人类健康的自杀、酒烟药物滥用和依赖等问题的社会影响、社会经济学评估和有效健康教育、心理干预措施等,进行研究和讨论的论文。

2.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medicine):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对临床各种躯体疾病共病精神疾病或伴发的心理问题,对以躯体症状为表象的精神障碍,就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方法、操作性临床诊断标准、治疗干预措施、干预效果评价等进行研究的论文。另外,也欢迎以医疗服务模式、医患沟通技术与和谐医患关系建立等为主题的论文。

3.应激与心理健康(StressandmentalHealth):对严重生活事件、特别是各种灾难引起的个体或群体应激反应,就评估的方法学、应激反应的机制、应对群体应激反应的干预方法、制度建设、效果评价等进行的探索。

4.临床精神病学(Clinicalpsychiatry):精神疾病患者病理心理特征的客观和主观评估,精神疾病诊断标准的讨论,精神障碍患者的心理社会康复,设计较严谨的多中心临床药理试验,探索新治疗方法的开放性研究等。

5.社会精神病学(Socialpsychiatry):各种精神障碍及相关问题的流行病学研究,特别关注精神障碍的社会文化分布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对精神障碍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问题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精神障碍患者遭受的社会歧视、他们对精神障碍的解释模式、求助行为等。

6.社区精神卫生(CommunitymentalHealth):各种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的社区诊断、社区治疗、社区康复和社区管理;社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和常见精神障碍与行为问题的社区预防;社区精神卫生研究方法的新进展及应用,尤其欢迎社区精神卫生模式、项目或行动的评估(包括卫生经济学评估)性研究等。

7.儿童少年心理卫生(ChildandadolescentmentalHealth):对18岁以下儿童少年人群各层次心理卫生问题的研究和讨论。

8.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psychotherapyandCounseling):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文化心理特点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方法、模式等,进行的各种层次的研究,如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案例报告等。

9.心理健康促进(mentalHealthpromotion):为促进一般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健康教育、心理干预的内容,以及可操作性方法、步骤,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

10.心理卫生评估(mentalHealthassessment):心理卫生评估的方法学研究,心理卫生测量工具的研制,各种健康和亚健康人群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