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成果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08:32

城市建设成果篇1

关键词: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城市化

数字城市是将城市各类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网络上,供用户访问的一个虚拟空间,是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智能化交通、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城市安全应急响应等工作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是信息时代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技术特点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等。智慧城市的理念是把传感器装备到城市生活中的各个角落,从而形成“物联网”,并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物联网的整合,从而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系统的整合,实现城市的智慧化管理与服务。

1.数字城市建设情况

截至2016年7月29日,全国所有的地级以上市和400多个县级市都已经开展了数字城市的建设。玉溪市作为部级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数字玉溪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于2013年4月通过了部级验收,其建设成果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地理空间框架

数字玉溪通过有效整合既有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通过统一坐标参考、统一数据格式、非空间数据空间化转变等措施,建成了统一、通用的地理空间框架,为数字玉溪各系统的建设与使用提供了良好的数据支撑。

1.2搭建了较为完善的传输网络

数字玉溪项目共搭建了三套运行网络,即内部网、政务网和公众网。内部网主要连接内部工作站、办公电脑,用于数字玉溪的日常数据管理、交换、生产和运维,提高工作效率;政务网用于连接中心机房和各政府机关、参建单位,为各应用系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访问服务;公众网接入互联网,用于将各参建单位政务信息、电子地图数据等向公众。三套网络实现了物理隔离,既保证了服务的正常运行,又确保了数据和服务的安全。

1.3建立了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玉溪市成立了数字玉溪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办了《数字玉溪地理空间框架管理使用暂行办法》,规定了各参建单位的工作职责、权利和义务,为数字玉溪的建设、数据的共享提供了完善的制度保障。

1.4促进了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

数字玉溪建成了由不同精度遥感影像、数字线划图、数字高程模型及各类专题数据组成的数据库,实现了数据的快速上图、快速浏览、快速查询和分析,方便了各参建单位工作业务的开展,方便了普通民众对城市信息的把握,促进了人们工作、生活方式的转变。

2.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分析

智慧城市从建设目标上来讲,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城市的实时全面感知,既包括各类事物的位置信息,又包括海量的属性信息、业务信息;二是对所感知海量信息数据进行及时充分的处理和分析,并能够自我适应外部变化,提高感知效率和效果;三是从感知的海量数中分析、归纳出能够支撑人们所需的具体信息,预测城市发展走向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优化的对策或方案,概括来讲就是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因此,建设智慧城市需要在数字城市的基础上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

2.1地理信息技术

数字城市建设是以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数据生产和分析的基础。智慧城市建设在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方面要进一步加强,降低技术使用门槛、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提高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分析能力,建成时空信息云平台,为智慧城市提供更为及时、准确的空间数据服务。

2.2通信技术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的发展和普及,传统网络接入不灵活、传输缓慢、覆盖面窄、运行成本高等特点逐渐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限制条件。因此,广泛发展高带宽的光纤网络及3G、4G、wiFi网络,是实现城市通讯全覆盖和泛在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城市各个部件之间广泛连接和数据传递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物联网的关键所在。

2.3感知技术

感知技术和设备就是智慧城市的感应器官,实现对城市现状的全面感知。城市中无处不在且功能各异的传感器,通过各种有线的、无线的各类通讯网络,实现城市状态的快速感知和互联互通,向计算中心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和实时监测数据。

3.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建议

3.1组织管理方面

组织管理方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强化:一是由政府牵头,提高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执行力;二是建立政府、高校、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及组织优势,充分利用高校智力优势,充分调动企业广泛参与建设、运维;三是努力培植相关产业,建立针对企业、个人的激励政策,通过产业产出反哺智慧城市建设,实现资金流转自给自足。

3.2技术标准与平台选取方面

目前,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很多,相应的平台软件也有很多。面对这一情况,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积极听取各参建单位意见,选择合适的技术标准和技术平台。

3.3原有系统的整合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进行广泛调研,充分整合改造好各参建单位现有平台、系统和数据库,提高其使用效率,减少资金重复投入。

城市建设成果篇2

关键字:城市设计;城市形态;动态过程;控制机制;局限性

城市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城市形态研究方法,目前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城市控制、引导城市空间良性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针对城市核心区、城市新的发展中心区域、城市重要景观地带的城市设计工作,既有城市发展战略层面上的概念性设计,也有针对某一街区或节点的局部景观设计,不仅类型繁多,而且各种设计成果在研究内容和深度上都有长足进步。然而,在当前城市设计普及的热潮下,随着研究实践的深入和城市功能的日益复杂化,以前许多被忽略的问题逐渐显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城市设计研究进一步深化、降低城市设计实效性的主要原因。

1城市设计成果缺乏深入的调研基础和客观目标

城市设计成果虽然最终涉及城市建筑形态和公共空间环境的控制,但却是一系列政策管理、经济转型、土地开发等城市社会要素的综合反映,并与城市的长远发展目标密切相关,其核心是保持和创造城市自身的特色和活力;然而,在当前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城市建设与更新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开发行为已造成了许多城市原有文化和地域特征的丧失,反映到城市设计领域,就是在重视城市建筑形体、景观等表象性研究的同时,忽略了对城市内在经济、人文因素的深层次研究;有的城市设计方案过于强调建筑造型对城市景观和空间的表现作用,在城市公共空间塑造上追求不切实际的所谓“宏大”效果,缺乏对方案长期实施的构想和方法,其设计内容已明显偏离了城市设计自身的特点和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1城市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缺乏深度和广度城市设计作为一门随现代城市发展而产生的新兴学科,涉及城市规划、建筑学、地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城市经济、政策管理等多个领域,具有明显的以实证研究为核心的学科特点,与我国长期沿用的城市规划设计工作方式与研究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尤其在基础资料的收集方法和分析运用上,需要大量现场性的调研工作。目前国内许多城市设计缺乏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是导致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量”却缺乏“质”的内容的主要原因,也是许多城市设计不得不偏重于形体设计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针对城市旧城更新的城市设计,除了从城市各相关职能部门收集城市的基础设施资料和宏观的经济信息外,通过对场地的实地踏勘和长期跟踪观察来收集相关数据尤为重要,尤其是涉及交通、景观、城市意象、城市公共空间使用状况、旧建筑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内容,不实地就近观察很难得出准确的结论;然而,目前许多城市设计任务要求时间短,工作量大,为了保证设计进度而忽略或减少前期准备工作内容就成了一个不得已的选择。特别是在设计所在地没有常驻机构的外来设计单位,一般都缺乏对设计对象城市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直观感受,在设计前期阶段有限的现场踏堪时间里,外来设计单位很难再投入大量人力和时间去进行基础性的调查,从而导致其对设计地域的社会、人文地理、城市经济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深刻的分析研究,在设计时间较短的压力下,为了赢得投标,照搬国内外的现成模式再冠以一个动听的口号,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常用手法;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对象城市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案往往比较生硬,与城市原有的生成形态和文化背景产生较大偏差,由此造成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美好的设想,却缺乏实施的坚实基础。这种不求实效、一味追求奇特视觉效果的设计方法,将使城市设计逐步失去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须对此保持警惕。同时,城市设计成果是一个动态的修正过程而非终极的形象界定,带有很强的研究性质,许多具体的设计成果在经历时间的检验后将会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这就需要参与城市设计的各相关单位随时了解城市发展的最新动态,及时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因此,建立一个长效、准确的现场信息收集与反馈体系,既是城市设计研究工作的基础,也是保证城市设计成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1.2城市设计成果编制缺乏严密论证的现实目标目前国内大部分城市设计的研究方法、设计原则乃至实施细则都借鉴于西方的城市建设实践,西方的城市设计成果无论从理论层面上还是在实践经验上都远比国内的相关研究丰富;但由于国情的不同以及国内不同地区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差异,许多西方的先进理论乃至成功经验是否真正适用于国内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仍是一个需要我们不断验证、不断总结和谨慎借鉴的问题,若盲目照搬,并不能有效发挥城市设计的引导性作用。

当前,在国内城市设计领域存在一种追求所谓“国际影响”和“先进设计思路”的风气,许多城市在对城市重要地段进行城市设计竞赛招标时,倾向于邀请知名的境外设计机构;但许多境外设计机构在对当地城市原有的肌理、文脉和地域特征缺乏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往往将中国城市作为其新的设计理念的试验场,城市设计方案较少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在方案中标后,既没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去跟踪城市设计实施的全过程,也很难了解到自身方案存在的不足而进行针对性的修改,等到后续的国内设计单位接手具体的工作时,许多问题才逐渐暴露出来,其最终结果要么是对原有设计作重大调整,要么根据实际情况重头再来,由此造成了巨大的人力和时间浪费。

与此同时,在一些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城市设计已沦为地方行政部门争夺城市资源、表现政绩的一种新手段,因此常出现行政意志扭曲城市设计基本原则的现象,从而造成城市设计成果缺乏从整个城市未来发展角度出发的前瞻性,缺乏对城市存在问题和所面临挑战的清醒认识,也缺乏长期实施设计成果所需的愿望、手段和长效反馈机制。一些所谓城市标志性中心的设计,实际上是地方行政与管理部门求大、求新、求轰动效应的心态在设计中的反应,并未仔细考虑未来实施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同时缺乏必要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当地城市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和需求。当城市形态的意义在行政意志和商业消费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沦落为一种视觉化的广告符号时,它必然会脱离和违反城市本身所特有的发展模式和形态生成机制,成为一种完全主观判断下的形式化游戏,这就助长了纯粹追求视觉效果的城市设计方法及其包装手段的盛行。例如,当前许多城市中心区的城市设计特别喜欢强调CBD的概念。但实际上CBD并不是一个可以预设的目标,而是城市经济和市场发展一个自然的选择和形成过程;以CBD为目标的城市设计不仅容易脱离实际,而且很可能为城市今后的发展带来盲目性和巨大的开费,在当前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城市建设背景下,片面强调超高层建筑在城市整体形态中的标志性作用,往往缺乏市场需求的可靠依据,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从而极易动摇城市设计成果的核心目标。

有鉴于此,为了平衡好城市近期与远期、整体与局部的发展关系,应参照我国城市规划的编制程序,将城市设计流程明确区分为概念性的总体城市设计和实施性的控制性城市设计两个阶段,并对不同阶段的设计单位邀集范围、成果深度作出明确规定;概念性城市设计以整体性的城市形态建构为目标,可通过广泛的国内外方案征集获取更多有参考价值的设计理念,对参与的设计机构可不作限制;概念性城市设计成果在经过充分论证和综合各方面意见之后,可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导引性附件,用以指导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工作;实施性的城市设计以具体地域的城市形态控制为目标,应以熟悉当地情况的设计单位为主导,并设置长期性的常驻机构和建立与城市设计成果实施配套的研究、反馈机制,以保证对应城市规划的修编周期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城市设计成果作周期性的调整。

2缺乏对长期有效的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与实践

城市设计这一新的城市形态控制手段的出现,不仅需要在研究方法上转变观念,而且需要在管理策略、机构设置、监督体制、人才培养等方面突破现有的城市规划管理模式。目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过程中,真正将城市设计成果纳入到整个城市管理控制体系中并发挥作用的实例还不多,因此,针对城市设计控制手段的研究和实践仍处于一个探索的过程中。

2.1建构新的协调机制和管理模式

城市是各种利益的集合体,城市的发展必须要照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使城市居民、行政管理部门、开发企业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受益。如果城市设计的决策与实施过程是非透明的,没有各方利益代表的共同参与,必然带来很大的矛盾冲突。因此,建构一个公正的、具有普遍适应性、得到绝大部分利益群体支持的城市形态控制规则是城市设计的核心,这也是城市设计的目标和控制过程得以延续下去的社会基础;为此,必须建立一个吸收、综合各利益方意见的沟通渠道和对城市设计实施过程进行长期跟踪的控制机制。然而,我国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和方法存在明显的条块分割现象,已不能适应城市设计所要求的灵活性和整合性,政出多门、各行政部门之间缺乏相互协调是实施城市设计成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尤其在主城区和iH城区,相关行政部门的利益互相交织,制约了城市设计的实施和深化。

当前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往往直接转化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依据,然而城市设计作为一种长期行为,带有明显的研究性质,既需要不断根据新情况而调整、更新局部设计,也需要为不同城市开发主体和开发区段的建设行为提供指导性意见,同时还要协调不同城市管理机构的执法与监督工作;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建设的控制,更多的体现在县体的城市功能划分及土地开发强度指标上,缺乏依据变化的城市发展情况不断研究分析的机能;因此,在城市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构一个包含各行业人才、以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为核心、超脱于各个利益团体之上的协调机构,统一对不同地段、不同开发目标的建设项目进行长期、有效的跟踪与反馈,以整合消解各种矛盾,保证城市设计成果实施的有效性和延续性。

在现行的城市管理体制下,从权力制衡的角度出发,可尝试设置受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委托、具有长期监督功能和一定裁定权限的城市景观控制体系,包括由各利益方代表组成的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作为专业控制体系的城市总景观师、总建筑师制度,以及作为市民参与途径的公众听证制度和设计方案定期公示制度。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是针对某一城市设计区域而设立的长期性的技术指导机构,由于城市设计跨越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学科领域,同时涉及经济、人文、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因此,对城市设计成果进行审核及管理的机构也应具备相关的专业人才和利益代表,而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或由专业人员构成的专家委员会,一般应包括来自社区基层的居民代表和居委会成员、涉及城市开发的商贸金融及房地产开发企业的代表、涉及城市市容、文化以及交通、市政等城市基础设施的相关部门;在城市设计所覆盖的区域内,各个地块的开发活动不仅要满足规划管理所要求的容量、红线后退等硬性规定,还应通过这一区域的城市设计指导委员会的评审,并将评审意见作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的执法依据之一。

当前国内许多涉及城市公众利益的法规制定都在尝试实行公众听证制度,以保证法规的公正和透明性;城市设计成果的相关控制原则和措施具有强制实施的作用,已经具备了法规的约束特征,其制定过程也应采用公众听证的方式,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公正和透明性。公众通过参与过程也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的了解,从而产生更强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2.2完善实施标准,提升城市设计在城市控制体系中的地位

城市设计在整个城市发展控制体系中尚缺乏一个明确的法规地位,设计成果缺乏规范标准,也是造成其实施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层次控制体系,重点考虑的是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功能的合理性,很少涉及人与城市空间环境相互影响的问题,城市设计这一层面研究工作的出现,对原有的规划控制体系具有明显的辅助促进作用。然而,当前我国城市设计的涉及面较广,既有旧城区的更新改造,又有新城区的整体形象塑造,既有几个平方公里的大尺度设计,也有诸如城市广场、城市街道整治等局部性的设计;由于当前城市设计的内容、范围、目标和手段存在较大差异,很难以一个固定的或量化的标准来统一衡量设计成果的优劣,(实际上许多城市设计成果要经历若干年的实施运行后才能显现出其不足的地方),同时,城市设计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适应城市变化的动态过程,如何界定每一个阶段的工作成果内容和深度,也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以上这些难点,就成了将城市设计成果转化为城市形态控制法规依据的“瓶颈”,而城市设计成果如果不能上升到法规的层面,就很难确定控制的手段和程序,并直接影响到城市设计成果长期的实施效果。近几年来,国内有关城市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普遍主张加强城市设计工作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配合作用,并依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从技术和城市管理两个方面提出城市形态控制的强制性指标和引导性图则。这种将城市设计成果作为非法律性控制依据的设想,既保持了我国现有城市规划管理体制的核心作用,又体现出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运作空间,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扈万泰.城市设计运行机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oo2.

[2]李和平。李浩.城市规划社会调查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3]左辅强,马武定.国内城市规划设计国际竞赛的困境[J].城市规划汇刊,2004,(6):67—69.

[4]城市规划汇刊社编辑部.花高价,买想法?——对境外单位参与国内规划设计和国际招标热的评析[J].城市规划汇刊,2004,(3):1—2.

[5]王世福.面向实施的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城市建设成果篇3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t检验;新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3)05—007—03

进人2l世纪,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的创新集中表现为:“探索新的城市发展和管理模式,加强城市服务和管理体系建设,促进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提升城市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这些重要论述不仅为教育发展,而且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影响并促进着社会形态的转变——构建学习型社区,建设学习型城市,形成学习型社会。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城市的竞争关键取决于城市社会各阶层对知识技术的获取和创新能力,因此,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一、学习型城市内涵

学习型城市的构建是一个繁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城市建设的各个层面,以及城市生活中的每一个组织、家庭与个人,它不是各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多维交错的立体网络。在学习型城市建设中,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传统城市,什么是学习型城市,并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把握好传统城市向学习型城市的转变。随着学习理论和实践以及学习型城市的不断深化发展,关于学习型城市内涵的定义,近年来国内学者的论述很多,综合各家之说,我们可以归纳出具有实践层面的初步结论:所谓学习型城市,简要地说,就是一种营造终身教育体制,发展知识经济,促进全民学习,不断创新和进步的城市发展类型。

二、学习型城市的评价指标

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要依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建设,城市文化与教育的发展在内容、形式和实施等方面应从各城市自身实际出发,根据特定城市发展基础、需要、目标及规划展开。构建学习型城市首先要构建合理的指标体系,合理科学的指标体系不仅可以用于学习型城市建设效果的检查与验收,还可以帮助城市实现预警,检测城市运行状态。目前,在构建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进行指标选取上,很多学者做了一些比较深入的理论研究,根据各城市的不同情况做了一些指标拟定,如学习型城市的要素、结构、行为和效果、学习主体的学习情况、教育资源条件、教育的普及率、教育的投入与转化率、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劳动力就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知识与技术更新的速率等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都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习型城市建设蓝图。虽然目前国内学习城市建设掀起了一个浪潮,但是大多数城市的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指标远未达到,甚至还只是一些初步设想,很多数据指标的不完备、不成熟,势必不能真实地反映学习型城市建设初期的实际建设情况。因此,本文在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总体构想的基础上,借鉴近年来有关学习型城市研究的成果,根据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实际情况,并根据相关专家意见,进行多方面考虑和筛选,在南昌市实际调研中综合考虑了其学习型城市的建设阶段和指标数据的可获取性,拟定了如表2所列的学习型城市初级阶段的可操作性的18个指标题项。同时,为了对学习型城市活动开展前后的绩效程度进行进一步检验,以下将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利用SpSS17.0(StatisticalpackagefortheSocialScience,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

三、南昌市建设学习型城市案例分析

(一)南昌市基本情况

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地处江西省中部偏北区域,连接中国三大重要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海西区),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现辖四县(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五区(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湾里区、青山湖区)、两个部级开发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省级开发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南昌英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红谷滩新区。面积:7402.36平方公里,人口:504.3万,建成区面积302平方公里(2010年统计数据)。据2007年全市变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7年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458.0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2.76万人;全市年末社会从业人员271.99万人,其中第一产业77.42万人,第二产业60.44万人,第三产业134.13万人;年末在岗职工59.04万人,其中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38.55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8.6万人,安置“4050”等困难群体1.3万人;城镇就业培训人数5.4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9万人,跨省劳务输出24.5万人。

(二)数据资料的调查与收集

1.调查目的:主要对南昌市在实施学习型城市建设过程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在总结其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完善,探讨在全国基本建成学习型城市的可能性。

2.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采取居民的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关键人物访谈,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调查并猎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3。调查对象:调查从南昌市的3个主城区(东湖区、西湖区和青山湖区)分别随机抽取了5个社区,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72份,回收率86%,最后由相关专家组成的评估组对各题项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有效问卷146份,有效率为85%,其中在被调查的社区居民中,近80%的社区居民回答了调查的问题。指标的测量采用李克特量表的方法,利用语义学标度分为4个测量等级:强、中、弱、差。

(三)指标体系的统计分析与检验

为了对南昌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前后的指标体系的变化进行进一步检验,根据调查数据,利用SpSS(StatisticalpackageformeSocimSciences,社会科学统计程序包)进行因子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1.因子分析。表1给出了Kmo与Bartlett的检验结果,其中Kmo值为0.582,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Kmo值越接近1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给出了每个变量共同度的结果。表格左侧表示每个变量可以被所有因素所能解释的方差,右侧表示变量的共同度。从表2数据可以看到,因子分析的变量共同度都不是特别高,只在0.5左右,表明变量中只有一半左右信息能够被因子所提取,虽然因子分析的结果是有效的,但是其对因子的解释都不大,说明相互之间存在着不是很明显的相关关系。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2.独立样本t检验。为了进一步验证学习型城市建设前后对社会的影响程度,使用SpSS软件计算表2中的各评价指标项目在学习型城市建设前后的均值(mean)和标准差(std.Deviation),并进行方差齐次性的Levene检验和均值议程的t检验,由于篇幅的原因本文不做表格的展现,只做文字的阐述。

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项目开展前后的基本评价统计数据(均值、标准差以及均值的标准误差)的比较结果显示,可以发现项目前后的各项均值都呈稳定上升趋势,特别是“学习组织机构的完善性”、“城市及城市教育队伍建设”、“城市及城市教育资源利用率”、“城市居民参与学习及培训的比例”、“学习政策的引导与宣传”、“居民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程度”、“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现象”、“政府对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这些指标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和提高。

本实验的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包括方差齐次性的Levene检和均值议程的t检验结果。从齐次性Levene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方差相等,假设方差相等的t检验结果即t值的sig.(双侧),“教育组织的学习内容及效果”、“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率”、“治安及人文环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人均教育支出占居民总支出比例”等六项指标计算的sig.(双侧)值均大于0.05,说明项目实施前后各指标的均值无明显的变化或差异;但除此之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小于0.05,说明项目实施前后这些指标的均值有明显的变化或差异。而在这些差异中,“学习组织机构的完善性”、“城市及城市教育队伍建设”、“城市及城市教育资源利用率”、“城市居民参与学习及培训的比例”、“学习政策的引导与宣传”、“居民对终身学习的认知程度”、“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现象”、“政府对文化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差异突出,计算的sig.(双侧)值都为0,说明差异显著;“城市及城市教育资源建设”、“城市内单位学习资源开放程度”、“城市信息化指数”、“学习型组织数量及积极性”有差异,虽然也通过了t检验,也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异不如上面的指标影响明显。

上述实验结果也符合一定的社会现象,“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普及率”以及“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在短时间内不会因为学习型城市的建设就能有很大的改变,“人均教育支出占居民总支出比例”会有一定的变化,但表现不会很明显,且“教育组织的学习内容及效果”由于受个人自身因素影响,其统计数据难免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统计学检验效果无明显的差异。其他通过统计学检验,特别是计算的sig_(双侧)值都为0的指标,基本反映了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效,而那些虽然通过了t检验,但差异相对不是很明显的部分指标,由于其指标建设仍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所以虽然有差异,但差异相对不是很显著。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新路径

学习型城市建设是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必然产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遵循规律、系统规划,创新思维,科学发展。我们应该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初步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建设要领,建立适当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依据指标体系的实际综合评价,探究适合各城市发展的新途径,逐渐促进学习型城市的发展。

(一)更新观念

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求城市全体居民普遍参与和积极投入,因此,首先帮助城市居民更新思想,引导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打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意识和积极性,认识终身学习对于个人生活质量和价值提高的重要作用,形成终身学习理念,从而能更主动地加入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型组织中去,参与到学习型城市的创建活动中。

(二)完善机制

这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核心,只有完善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才能真正意义地形成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组织是创建学习型城市的重要基础,只有在政府的各项机制建立健全的体制推动下,指导学习型组织的创建,学习型城市建设才能更科学、更规范,才能保障真正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

城市建设成果篇4

一、优地指数体系

优地指数即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Urbanecological&LivableDevelopmentindex,shortforUeLDi),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专业委员会于2011年6月29日在扬州的“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1],用以动态考核生态城市发展进程,推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目的是提供城市宜居生态发展评价的指标框架,并且提出一个新的评估方法,对城市的生态宜居(宜居城市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良好人文社会环境、良好的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民地[2,3]))建设从软(行业过程)、硬(结果成效)两方面进行全过程考核。由于优地指数提出尚晚,除去评价标准与报告之外没有更多可参考文献,本文借鉴全国优地指数,综合考虑优地指数评估体系与生态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结合四川地区差异性特点,依据数据的可靠性、可得性来模糊测评成都市及17个地级城市生态宜居发展进程,为四川的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优地指数体系通过“结果-过程”的二维结构[1]来构建,其中结果类指数用以表示城市生态宜居发展建设结果所处的水平,而过程类指数用以表示城市在生态宜居建设过程的行为强度。

二、四川城市优地指数研究方法

1.二维指标体系选取

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科学性、逻辑性和数据的可得性,结合四川自身状况,二维体系指标选取与全国优地指数指标选取并非完全一致,但都尽量选取相同或相近似指标;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指标,分别选取四川省结果类指数、过程类指数见图1。

2.模型构建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设定的各项指标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水平[4],文章采用线性加权函数对过程指数和结果指数分别进行求解:

3.权重确定与计算结果

结果类指数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综合了城市-生态-宜居3方面已有的权威指数[1,4],在平均权重法的基础上反复验证将三者的权重比例确定为3:3:4,得出结果指数计算方法如下:

e1=0.3X1+0.3X2+0.4X3

过程指数包含10个独立的定量指标。在结果类指数的权重确定方面,各个基本指标分配了相同的权重,各个类别权重的均等化反映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复杂系统特征,每个方面都需要均衡考虑。

三、结论

省会成都及四川各地级城市(见表2,3个自治州府所在城市除外)的生态宜居进程不容乐观,处于提升型的仅有成都、宜宾两个城市,58%的城市处于粗放式的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尚需进一步的努力,另有23%已经注意到生态建设重要性的发展型城市而言,今后要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模式,注重技术革新等方法使得城市向可持续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倩,李芬,鄢涛.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2012[R].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

[2]顾文选,罗亚蒙.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J].北京规划建设,2007(1):7-10.

城市建设成果篇5

关键词:江苏省城市设计编制空间品质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章编码:

1、城市设计的现实需求与问题

1.1城市设计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有效手段

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自己居住的城市空间有了更高的要求,追求更加舒适便捷、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城市空间及其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正是存在这样的客观需求,城市设计开始受到城市建设决策者们的亲睐。如南京市在2013年5月提出将在2015年实现城市设计全覆盖的目标。

现代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其根本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人为本”,即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城市设计不但强调空间秩序、视觉景观、美学价值、建筑与空间的视觉质量等物质要素,还注重人、空间和社会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非物质要素,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1.2法定规划对城市空间营造指导的局限性

现行法定规划是以处理二维关系为主的土地利用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交通规划等,这些规划通过对城市土地使用、功能设施等做出预期安排,协调城市各要素在空间上的关系,达到改进城市社会、经济和空间关系的目的。其在以包括人和社会关系在内的三维城市空间比如形态特征、视觉形象、使用舒适度和安全感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对于城市的立体空间特色塑造是远远不够的。

以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在我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与规划管理联系最为紧密的规划层次,是土地开发建设的直接依据。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令第14号)的规定,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主要内容中,仅在第三条提出需要对“建筑体量、体型、色彩提出城市设计指导原则”。一方面,传统意义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建筑空间、体量、体型方面的研究深度较浅,不足以对控规的指标体系形成有效的反馈,同时控规在建筑色彩、风格等城市设计方面的引导内容也过于原则,缺乏针对性,难以满足规划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侧重于单个地块的控制,难以保障城市整体空间环境的形成。

1.3城市设计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与有效的管理手段

城市设计在我国的作用更多的是突出其作为一种理念或方法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而没有赋予其明确的法定地位。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仍未把城市设计纳入法定规划。

由于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城市设计一直以来都未能纳入法定规划管理体系,只能作为规划管理的参考性文件。一方面,城市设计的效用取决于管理者对此的认识,城市设计的成果能否得到贯彻受人为因素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城市设计的实施主体具有多元化特点,在涉及利益博弈的情况下,仅仅凭借规划管理部门的协调力量是难以奏效的。城市设计的尴尬地位是城市设计难以得到贯彻实施的客观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因此只有改进城市设计的运作机制,强化城市设计的法定地位,才能实现通过城市设计协调开发建设、改善城市空间的目的。

1.4城市设计体系不清,分类混乱,缺乏规范性和严肃性

目前我省开展的城市设计,根据其研究对象的范围及规模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根据其研究目的又可以分为概念性(策划性)和实施性两类。各层次或各类型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控制要素、成果深度又因管理者、设计者的理解而具有很大差异性,缺乏规范性是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城市设计的层次划分不明确,编制目的不清晰,不同阶段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深度要求也缺乏必要的规范和统一,无法体现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连贯性,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设计的严肃性,不利于城市设计学科的发展。

1.5编制成果与市场行为、规划管理脱节,与法定规划缺乏有效的衔接

由于缺乏规范性,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成果深度因人(编制者和管理者)而异,有的研究内容过于粗浅、原则,控制要素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相应阶段规划管理的要求;有的研究内容特别是微观层次的城市设计又过于追求建筑形体刻画,忽略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开发行为的过程性、动态性等特点,对控制要素的把握不准确,同样使规划管理缺乏可操作性。城市设计在编制的内容上还是深度上都存在与市场行为、规划管理脱节的情况,是造成城市设计难以实施的主观原因。

从法律层面来说,城市设计无法直接指导规划管理或具体的开发建设。而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城市设计又存在编制的客观需求。法规环境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关系使得城市设计的编制始终游走于法定规划之外,其编制的时间、内容和深度都很难与法定规划相衔接,更无法做到在法定规划层面广泛地推广城市设计编制。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之间的模糊关系也导致了各级城市设计在管理及实施过程中很难落到实处。

2、《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研究课题简介

《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研究课题是建设系统科技项目(项目编号为JS2007JH12)。该课题由江苏省建设厅主持、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经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成果还获得江苏省省优一等奖。当前,《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已经颁布实施,并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将该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点总结如下:

2.1、系统研究了城市设计的管理模式、层次划分及其与法定规划的关系

研究基于三个方面的分析:与法定规划体系有机衔接,体现城市设计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满足城市发展和建设中的特定需要,提出将城市设计划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和针对特定地段或节点地区的单项城市设计。明确了城市设计与法定规划的关系,提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统一管理实施;独立编制的单项城市设计,参照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管理,按法定程序审批后转化为特定地区的管理规定。通过赋予城市设计相应的法定地位,为城市设计的管理、实施提供保障。

图1各层次城市设计编制深度关系示意(总规到单项)

2.2、立足江苏省情,制定适合江苏特点的“省城市设计编制导则”

本课题针对各层次城市设计,提出具有科学性、规范性、普适性的编制技术指引。课题研究明确了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目的、任务以及相应的研究重点,强调各层次城市设计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经济可行,体现科学性;明确各阶段城市设计的控制要素和成果要求,体现规范性;综合考虑全省的地区差异和管理水平,为城市设计的编制和实施管理留足创新空间和余地,体现普适性。

2.3、突出城市设计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控制特性

针对城市设计编制指引的难点,即如何平衡合理控制与过度干预、设计创新与循规蹈矩、过程控制与终极产品、客观标准与主观判断等,各层次城市设计的编制指引突出目标导向,强调过程控制特性而非终极产品控制,加强公众参与,合理引导,鼓励创新,并注重成果内容与规划管理手段紧密衔接,真正发挥城市设计指导和协调开发建设的作用。

2.4、探索城市设计的新理念并体现在导则要求中

针对新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研究提出了综合策划、经济性分析、公交引导、功能混合与交通减量等新理念,并体现在各层次城市设计编制要求中,提高城市设计编制的科学性、可行性、前瞻性。

2.5、关注城市设计中新技术应用并融入到导则要求中

课题系统梳理了新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包括各类新技术的特点、使用平台以及应用效果等,鼓励城市设计积极探索应用新技术,不断提高完善城市设计的方法和手段。

3、《江苏省城市设计导则》成果解析――以控规阶段城市设计为例

3.1、目的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的主要目的有两点:一是贯彻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划定的控规编制单元,深化研究片区的空间特色、景观体系、活动空间等内容,加强片区的空间形态引导和环境塑造,并为下层次规划设计提供依据;二是通过空间形态的专项研究,对控规的功能布局、地块划分、路网体系、开发强度以及高度控制等内容进行检验、校核,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更加完善、合理、经济、可行,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质量。

3.2、主要任务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针对建筑与空间、街道所构成的关系,综合考虑与周边地区的空间关系,重点研究片区的空间形态、高度控制和高层建筑布局、活动通道特别是慢行系统、景观体系、开放空间、重要界面控制等内容,并进行经济性分析,明确控制要素和引导内容,提出景观塑造的重点地段,创造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

3.3、研究重点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研究重点包括功能布局、高度控制、景观风貌控制、慢行活动通道、开放空间、界面控制、地下空间利用、实施策略等内容。

功能布局、景观风貌控制等内容以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功能、景观风貌结构等内容为主,同时结合片区特点提出具体措施。片区的功能布局应注重推进土地混合使用,促进交通减量,并结合各类活动人群的行为内容、行为特征进行空间引导,创造各类公共交往空间;景观风貌控制应重点研究视廊、节点、地标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加强建筑风貌引导,提出相应的控制和引导要求。

对高度控制的研究鼓励通过GiS、三维建模等新的技术手段,加强视廊、视点等视线分析,并结合区位条件、交通、基础设施供给等因素进行经济性研究,兼顾与周边区域协调,提高高度控制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重点加强高层建筑布局引导,避免形成无序的空间形态。

图2GiS技术在控规阶段城市设计高度控制中的应用示意

对活动通道的研究,重点关注慢行通道即非机动车通道以及人行通道,慢性通道系统的组织应充分考虑与公共交通、停车设施的衔接。应加强慢行通道特点分析,如通过型还是游憩型,根据人在不同类型活动通道中的行为特点,对通道的尺度、两侧用地功能、服务设施、环境景观等提出控制或引导要求。

开放空间、界面控制是控规阶段城市设计研究的核心内容。根据片区的文化内涵、活动人群的行为特点、基地自然条件等要素组织开放空间系统,提供各具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并考虑与城市的公共交通、安全工程相衔接。要求对重要的开放空间如广场、绿地、水体及沿岸空间等进行具体研究,提出相关功能设置、生态保护等控制要求,并从经济性、生态功能、多样化景观等角度对植物配置、环境景观提出引导要求。界面主要指街道、滨水地带、沿山地带以及广场等重要开敞空间的界面,是人们感知城市面貌的主要场所,要求根据界面的构成要素(山体、绿化、建筑等)、人群活动特点、景观要求等,提出界面控制要求,重点要求加强基准界面(即建筑外墙后退道路红线,也称街墙)的控制,并对沿线建筑的高度与平面布局提出控制要求,对沿线建构筑物风貌、绿化景观、环境设施等提出引导要求。

在涉及城市各级中心、轨道交通枢纽等控规编制单元的城市设计中应关注地下空间的利用,提出地下空间的重点开发区域、规模以及功能布局要求,合理组织地下空间的交通流线,对地下步行系统、出入口、竖向联系、地块间的衔接等提出控制要求,对地下空间的环境、生态保护提出引导要求。

控规阶段的城市设计还应加强经济性评估和实施策略研究,以保证规划方案的经济可行性,并根据规划范围内的开发主体、相关利益主体,以有利土地经营、促进社会公平为原则,对其开发模式、开发时序进行策划、研究,制定实施措施,保障城市设计的实施。

3.4、成果深度

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组成部分,城市设计成果需相应纳入控规的文本、图件、说明等三个部分,因此该阶段的城市设计成果深度应当充分考虑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城市建设成果篇6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管理新方法

一、前言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影响也越来越快,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比较突出,对提高环境质量的呼声不绝于耳,城市园林作为影响人们居住环境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是任何其他因素无法比拟的。城市园林建设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集中表现,是该城市居民展现道德建设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城市园林这些无法取代的作用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因此,这些年来,园林工作者在城市园林的建设过程中收获了丰硕的成果。

二、城市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一)植物种植的土壤条件恶劣和种植后保养未跟上

在城市扩建或新兴城市的建设中,地基的填充物多为城市的生活垃圾或者是旧城区改造中产生的废料,有的地段地势相差比较大,

这意味着需要填充更多的垃圾或废料,而这样就根本没有适合植物生长所需的土壤。虽然一些城市会在填充垃圾或废料的上部覆盖一层土壤,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植物生长的问题。此为还有一些人为的因素,一些绿化工人在栽培植物时,为了省力树坑穴位挖掘较小或较浅,植物的根系没有完全舒展开来,经常存在窝根现象,植物种植以后没有设置专业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及时施肥浇水,这些都是导致植物成活率低下的因素。即使植物幼苗得以存活,也因没有及时的给予施肥料,也非常的瘦弱,抵抗能力差,极易发生病虫害,由此也可能造成植物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总之,城市园林建设中栽培的植物是工人依据城市规划栽植的植物组的群体,如何提高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质量和提高植物栽培后的养护工作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植物苗培植质量参差不齐,不能达到同一规格效果

由于城市绿化施工单位在购进苗源的时候,大多不是从一个苗源基地选择苗种,因此会出现植物的苗培质量参差不齐。栽培的苗木的质量和规格参差不齐,绿化后的效果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更无法植物栽培后绿化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在的城市建设中,尤其是小区建设,居民对植物栽培后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要求时间短暂,但是建设施工单位为了提高栽培植物的成活率,在购进苗木时选择的规格较小,因此在栽植后绿化效果不能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不能满足居民短时间内对绿化的要求。有的施工单位选购了规格较大的苗木,栽植后绿化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大规格的植物,由于各种因素会导致在移植或栽培的过程中发生死亡,植株成活率不高,后期的养护困难,造成了苗木资源的和养护资金的浪费。近些年来虽然大规格树木的移植已经非常普遍,但是移植费用居高不下,被大多数施工单位所拒绝。总之,到了植物栽培的黄金时期,他们就到处抢购苗木,造成苗木来源相对复杂,尤其是苗木资源相对缺乏时期,有的苗木购买商为了能够采购到苗木,不顾其质量,只顾数量的抢购。这种情况下采购的苗木的质量就无法得到保证,有时也没有充分考虑到苗木的适应性,导致与环境不符,更甚者是采购的苗木中有的感染虫害,使病虫害在苗木之间交叉感染。为此,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很有必要在本地建立苗木供应基地。

(三)植物生长与气候、环境、海拔等自然条件有关

北方天气干旱降水量小,适合城市园林建设所需的植物种类稀少。城市园林除了绿化环境和工人休息享受自然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其整体的表现效果。我国的北方地区,越是靠近高纬度的地区,降水量越少,适合该地区园林建设所需要的植物种类更加有限,城市园林建设因此容易造成绿化单一。即便是从其他区域移植其他物种,因不适应条件,成活率也比较低,还容易造成园林的整体效果不协调,不能达到居民要求的绿化效果。为此,园林建设中栽植的植物要多物种相互结合,城市的特有本色、历史底蕴等也要在城市的建设和雕塑中得以体现。

三、城市园林建设中需遵循的原则

我国许多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没有充分考虑到城市的实际需求,更多从政治因素考虑,受到政治决策影响较大,而一些城市管理者为了能够在短期内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政绩,浮躁、盲目风气盛行,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计成本,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和资源的极度浪费。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指导城市园林建设,合理结合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要从实际需求出发,做好以人为本,打破原有的城市园林建设思维方式,树立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思想。具体可以做到从以下几点。

(一)从城市实际需求着手,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人只不过是自然界众多物种的独特一个,人类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要尊重自然规律,因此,我们在规划和建设城市园林中,需强调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享受自然。人类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地球到处都是人类建设的奇迹,大自然已被人类改造的面目全非,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更是大自然的美,因此,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弥补城市建设中缺失的大自然的美,要选择一种理性的方式回归自然。所以,我们在对园林进行规划和建设中要坚持以人文本,遵循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建设城市园林。

(二)城市园林建设要处理好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随着人类积累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多,其精神方面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环境对居住在城市中的居民具有更直接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从城市建设的整体出发,为人类创建一个整洁优美的生活、工作环境,这既是人们迫切需要实现的愿望,也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但是现在城市中的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逐眼前短暂的利益,不重视城市园林建设,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这导致了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总体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也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必须考虑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园林之间的关系,需科学的布局,合理的规划,整个城市面积中园林绿化建设的面积要达到相应的比例,使城市园林建设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协调,实现城市园林和人的需求、园林和经济发展、园林和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相协调发展。转贴于

四、城市园林建设中采取的措施

(一)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园林建设和生态理论相结合,提高生态效益

1.科学地对园林布局的结构进行规化

很多城市的园林建设中,都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园林的无序规划、布局分散和过多的人工雕琢等等,城市的园林规划和建设应该履行生态优先及城市整体规划优先的原则,在城市园林规划中坚持以生态平衡为先,着眼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将大自然的环境引入到城市,形成一个“城中有林,林中有城”的美好景象,使城市和园林景象相互融合,科学合理的布局园林建设中的各种苗木,这样,优化了土地使用率,使城市中有限的土地得以最大化的利用,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此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也要对个植物物种进行合理的配植,对不同植物种类的特征进行分析,综合配植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群,可以达到良好的生态景观,避免了栽培单一物种,使城市园林更具有大自然的天然和野生的特点。

2.按照不同物种的生活习性,合理的进行配植

现在城市园林建设中普遍使用的几个植物群体是藤本植物、灌木及乔木、草本植物等,在大自然中它们有各自本身的特点,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各有不能相互替代的优点。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中要充分的考虑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该城市的功能及栽培植物的生活习性,不能盲目崇拜,大量购进。要依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栽培适合该地区生活的物种,在这个条件下,在合理配植草本植物、灌木及乔木等搭配。总之,在城市的园林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到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在确定适宜该城市栽培的植物,决定是栽移一些外地物种,这样考虑仅仅节约了植物栽培后的养护费用开支,还更大程度的展现了林园的价值。

3.根据城市历史文化底蕴,选择具有特色的植物群落

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的特色,城市园林建设也必须考虑到该城市的特色,城市特色因素也要充分融入到栽培植物的选择上,苗木选择上要选择那些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因为这些苗木能够更好的适应本地区的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成长迅速等优点。此外,栽植具有乡土特色的植物还有其具有对本地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和环境等因素的干扰,城市园林建设中一般都是以乡土特色植物为主体,也可以适当的引进外来物种,这样可以增加整个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外来树种的引进也向市民展现了乡土植物以外的生物群落外貌。

4.要保持园林物种的多样性

城市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地方,城市地貌一般比较单一土质条件差等缺点,因此适合该城市的植物物种相对稀少,城市园林形成的生物群落结构比较脆弱,很容易导致树木死亡和草场退化,发生病虫害等情况,城市园林稳定的基础是园林建设中栽培植物的物种多样化,这是因为不同的物种有其自己的缺点和优点。所以,为了防止以上情况的发生,必须要坚持各物种之间种植相互搭配,保持园林建设的物种多样化,这样城市园林的稳定性得以加强,使城市居民真正享受到大自然的风光,四季更替,鲜花绽放、绿色长存。

居民才是城市的主体,因此城市的园林建设必须要符合居民的心理要求。园林建设要以人为本,要以满足人的需求为前提。城市中的每一处的园林建设必须考虑到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发展,要考虑到人的视觉、行为和心理感受,建设具有独特景观的园林,让居民从身心感受到园林给其带来的快乐,充分体现园林建设的人性化。不管怎样奇思妙想的设计园林景观,都需要考虑到居民随时随地消遣,时时刻刻让居民留恋园林景观中的美景。让每一位居民身处园林有一种园在画中,人在画中的感觉。只有这样,园林建设从人文方面才可以说是成功的。总之,一座园林的建设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的需求作为出发点,把人的满足作为园林建设每时每刻的追求。

五、结束语

如今的城市园林规划及其建设,应从人的需要出发,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目的,实现城市与人的双重可持续发展。在城市的具体建设中,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统筹到城市园林建设中,并遵循自然环境的生态规律,对植被进行合理配置,发挥园林在城市的自身价值以及让人充分享受大自然的真、善、美,为我们创造一个完美的乐园。

参考文献

[1]史素珍,李红星,郭风平.我国城市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

韩晓莉,宋功明,王军.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2).

王向荣.生态与艺术的结合──德国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J]中国园林,2001,(02)

肖洁舒.清淤实施水更碧园林规划景尤美——深圳水库清淤工程园林绿化规划设计[J].广东水利水电,2001,(04)

城市建设成果篇7

关键词:测绘工作;城市规划;城市测量

abstract:aspectsofcitysurveyingandmappingworkthroughoutthecityplanningandconstruction,isastrongoverall,comprehensiveandcontinuouswork.Surveyingandmappingplaysaveryimportantroleinthecityplanningandconstruction.inthispaper,thecontentoftheworkofSurveyingandmapping,surveyingandmapping,surveyingandmappingworkimportanceincityplanningrequirementsarebrieflyanalyzedtheimportance.

Keywords:Surveyingandmappingwork;cityplanning;city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引言:

测绘工作与城市规划建设在现今社会发展中是密不可分、缺一不可的。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就无法开展城市建设工作,并且城市规划需要多种数据的支撑,而这个时候测绘正好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因此,了解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并探讨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显得非常必要。

1城市测绘工作的主要内容

1.1城市工程测量

城市工程测量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阶段中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它包括城市控制测量、城市地形测量、城市地下管线测量、城市施工、竣工、变形、路线测量。

1.2城市行政测量

城市行政测量是城市测绘管理部门为保证城市规划方案的实施和城市建设、用地、房地产等项目管理提供依据的测量。其主要内容为:规划定线测量、市政道路定线测量、建筑物红线定位测量、地籍测量、拔地测量、房产测量。

1.3放线定位测量

放线定为测量是按规划图纸的要求对将要建设的工程定位,由于这项工作已逐步实行坐标化,为规划管理部门验线提供重要数据资料,放线定位测量人员在我省各地市规划部门都已被作为规划管理工作人员实行严格要求,可见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1.4工程竣工测量

竣工测量为城市地形图更新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料,比较完整的反映城市的变化,特别是当今利用竣工测量成果对GiS进行图库维护,起

到相当重要作用。

2测绘工作的重要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龙头,没有一个科学的规划,建设就无从做起;没有城市规划,城市就会盲目地建设、盲目的发展,今天拆,明天建,觉得不合适就拆、再建。形成了恶性循环,如何才能防止出现恶性循环,那就是规划的同时重视由测绘工作提供的规划基础资料。

2.1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

由于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而测绘在城市规划中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规划的各方面都离不开测绘的工作,测绘工作能够为城市规划提供较为有效的数据资料,以此来确保城市规划工作顺利的开展。由此可见,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城市建设的任何方面都离不开严谨的测绘工作作为基础。

2.2测绘工作对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在:

2.2.1测绘工作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的基础。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不同比例尺地形图、专题图;按规划确定的用地发展规模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重点施测区域;布设和加密城市控制网,保证城市测量在统一的控制网下实施;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的规划管理及对各项建设工程是否纳人城市规划轨道进行监督提供技术手段和地理信息数据。

测绘最终是提交对自然地理要素和地表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等进行测定的成果,因而是城市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料。测绘资料的本质就是各等级控制点坐标和各种比例尺地图。

2.2.2对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所谓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以及当地现状,自然条件等因素来进行综合的部署,以此来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使城市的经济得到有效的增长。测绘可以使城市的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协调城市的布局,由于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关键,要根据城市发展的情况来进行合理的布局,划分土地,并且要按照总体规划设计的内容作为参考,只有这样才可以全面提高城市的总体规划。

2.2.3对城市详细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的详细规划主要分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城市道路、城市的建筑物、城市绿地和城市管线等方面的内容,除此之外,在城市规划的总平面图中,要在图上标清楚详细的坐标,标高和坡度等,通过测绘可以有效的做好城市详细规划,并且测绘的成果也是城市详细规划中最为关键的资料。

2.2.4对城市规划的落实与管理的重要性。虽然城市规划设计的成果是突出在图纸上的,但是真正落实还是需要测绘作为最终的手段。其中放线测量就是城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法,在城市规划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关系着规划的成果,并且落实到城市实际建设中。由此可见,测绘的成果会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的建设,关系着土地使用的权限,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2.5测绘的成果体现——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属于地理学研究领域,是以各种测绘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为地理研究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城市规划信息系统以地理信息系统各种技术为基础,综合各种城市测绘数据。目前,应用已初见成效。在城市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测绘机构的地理信息应用技术基础地理数据库正在发挥着“基础设施”的巨大支撑作用。随着这些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测绘在城市建设中所占据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高,也使得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变得越来越松。

3加强测绘工作在城市规划中重要性要求

一是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加强对城市测绘意义的宣传工作,逐步提升人们对城市测绘意义与作用的认识;二是要根据城市规划与城市测绘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以规范城市测绘市场的发展;三是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强化城市测绘行业的管理工作,为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提供最为科学专业的图文资料;四是要采取措施强化城市测绘质量的监督管理工作,政府相关部门要根据当地城市测绘市场的实际情况,建立并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体系。

4结语

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科学性特性,而且有助于为城市规划的正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旦城市规划中缺少了城市测绘,城市建设就像没有了前进的方向,根本没有实施的可能性。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加强对城市测绘在城市规划中应用重要性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宋春玉,周远东.测绘在城镇规划中的作用[J].科技咨询导报,2008(27).

[2]王天惠.论城市规划中城市测绘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7).

[3]陆庆云.谈测绘工程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外资,2011(18).

城市建设成果篇8

【关键词】宜居城市;中小城市;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前言

城市规划的意义体现在规划的实施,只有通过规划的实施,才能全面而完整地实现规划意图、原则和内容,规划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作用才能得到实现。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它将城市规划的实施评价上升到了法律条文角度,力求使城市规划以及相应政策的制定都能通过定期的监测机制反馈实施绩效,继而宏观上修正引导控制措施,保证城市发展建设更加科学合理。

1宜居城市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目标一致性

2004年《北京是城市总体规划》将城市性质定位为“宜居城市”,引发了我国“宜居城市”建设和研究的热潮。其实,从古至今人类对理想居住环境的追求和探索从未停止,城市功能也总是围绕着居住者的要求展开。从19世纪开始,城市建设追求了“适居”、“宜居”城市研究之门。近年来,对理想居住环境,还深入到了交通可达、安全舒适、友好邻里、尊重历史、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层面,“宜居城市”概念应时而生,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发展目标和重要方向。2007年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正式的《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从“社会文明、经济富裕、环境优美、资源承载、生活便宜、公共安全”六个方面对城市宜居度进行判断,宜居指数达到80分即认为是“较宜居城市”。这个标准对于我国宜居城市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评判提供了一个相对科学而统一的尺度。

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它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还是城市化的实现目标,需要在总体规划中制定实施评价检验其实施效果。建设宜居城市与开展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在目标上存在着内在联系:

1.1宏观层面上,宜居城市建设和总体规划实施的关注点都是运用先进城市发展理念提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评价内容针对上述目标展开;

1.2中观层面上,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环境改造及各种设施布局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体系了宜居指数水平;

从宜居城市的角度构建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具有通过实施评价检验城市建设是否符合宜居要求,便于及时提出改进策略,逐步推进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2中小城市展开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的意义与价值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小城市由于数目众多,规模适当,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载体,也将成为中国建设宜居城市的中坚力量,其实施评价效果推广具有较大现实意义。

2.1动态引导性。在高速发展的城市进程下,规划实施结果与宜居目标之间会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背道而驰,定期开展实施评价可以加强城市规划的动态引导作用。

2.2整体协调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主体多元化,导致各种利益矛盾凸现,通过实施评价可均衡利益分配。

2.3系统规范性。中小城市规划技术水平与管理力量较大城市薄弱,通过长期性、滚动性的实施评价机制,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督。

2.4急切性和紧迫性。目前区域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城市需求多样化等重任将导致“宜居”概念从城市拓展到区域,中小城市对区域性的宜居城市体系建设有着重大推动作用。

3引入宜居城市目标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体系

城市规划实施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然而最早的规划实施评价却忽略了这一点,只是将实施成果与“极端蓝图”进行一一对应式的比较,完成目标即评价为“好”,最为典型的是以a.wildavsky为代表的“客观目标式评价方法”。这种目标性的评价方法直接却片面,不能对城市建设过程做出合理分析。在随后的发展中,运用数学模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相继被引入到城市规划实施评价中来,评价不仅针对实施结果,对过程更加重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方法取得了较大发展――除传统的德而菲法(专家意见法)、aHp法(层次分析法)、ppip评价模型外,还有基于数理分析的“单指标多角度评价法”、“加权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变异系数法”等多种定量分析法,有点甚至还引入了叠图法、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结合的GiS分析法等。但这些评价方法的过程及结果“非显性”,对使用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支撑要求较高,因此太多出现在研究性报告和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实践中,而对于法定的、周期性的、经常性的中小城市总体规划评价而言,在推广上存有较大难度。

3.1构建原则

3.1.1客观性: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内容很多,评价体系以宜居城市建设为主要目标,参照“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分析城市整体发展状况。

3.1.2可比性:评价指标选取以量化指标为主,适当引入部分非量化指标,使其具有代表性,并尽可能在时间、地域范围上具有纵向可比性。

3.1.3公众参与性: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时应尽量弥补专业性强、公众参与力度不足的问题,积极鼓励评价者和评价人群多方位介入。

3.1.4可操作性:在选择评价方法和相应因子时,应综合考虑中小城市的各方面因素,使评价工作能够顺利开展,直奔要点,不流于形式。

3.2评价流程及框架构建

3.2.1现场调研,确定规划评价范围;

3.2.2收集资料,中观层面上确定影响宜居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价要素,并将其归纳为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环境建设、城市交通建设以及结合宜居城市目标的城市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建设等方面。

3.2.3微观上将上述要素的组成因子归类为量化因子和非量化因子,并通过数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等,将实施结果与宜居目标进行偏差度对比分析(也可根据建设用地实施情况,加入经济绩效性等评价内容)。该环节为评价体系的核心。

3.2.4结合市民意见,直观定性检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状况,提出通过阶段性成果(如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等)维护总体规划或宜居目标的措施。

3.2.5提交评价报告,并经过有关部门法定程序审核通过后,具体指导实施。

3.3评价因子选取

城市建设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如物质、技术、经济、自然气候、生态环境等,评价作为一种手段反馈城市建设信息,其指标体系是综合反映城市建设的指标综合体。评价指标因子选取是准确评判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状况的关键,不仅体系出总体规划在微观层面上对具体项目的指导作用,同时衡量实际建设情况与规划目标的偏差程度,并能从偏差入手,有里及表地分析原因,从而做出针对性的修正、维护决策。

结合宜居城市评价指标特点,并根据指标的控制性和指导性将其分为量化指标和非量化指标。

3.3.1量化因子:即从微观层面评价建设效果,反映宜居硬环境的指标。

(1)经济建设评估因子: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考虑到某些中小城市的经济转型,评价时可根据需要加入三产比例因子,以便影响总体规划实施的经济因素有深层次的了解。

(2)土地资源承载度因子:城市资源量决定了一个城市的自然承载能力,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该指标同事也是城市建设的控制性指标,既直观反映了城市建设的效果,也间接揭示了城市发展方向及存在问题。

(3)建设用地实施因子:分析评价主要建设用地的发展方向及空间布局是否合理。

(4)城市环境建设因子: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气候环境、人文环境、城市景观等四方面,山地城市在环境建设方面有其地域优势,山水资源和自然绿化的丰富程度使其在宜居城市打造上占有一定优势。

(5)重大项目的实施因子:对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项目实施进行评估,分析实际建设是否合理。

6)生活便捷度因子:生活方便、适宜是宜居城市最重要、最核心的影响因素,该项评价主要关注宜居型公共设施(包含传统公共服务设施的扩展范畴)的服务半径及效果。

(7)其他因子:其他涉及具体城市的独特因子。

3.3.2非量化因子:即反应宜居软环境建设的定性评价指标。

(1)公共安全度因子:宜居城市和总体规划实施的服务对象和受益群体均是城市居民,城市安全度是关系居民安居乐业的主要评价因素。

(2)居民满意度因子:公众参与是评价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应通过公开调查的形式征集群众意见,作为指导城市下一步建设发展的参考依据。

(3)其他因子:其他涉及具体城市的独特因子。

城市建设成果篇9

对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理解与认识

智慧城市建设方略与路径

宁波是为数不多“城市整体”规划的智慧城市建设,政府作为主要利益相关方制订和参与决策,设立了专门的组织领导机制(例如2010年即成立的市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了智慧城市规划发展研究院等;在市级政府推进建设两年后,又广泛引导各县(市)区开展试点探索,自上而下地推进覆盖全市的智慧建设,形成了“顶层设计”模式。在智慧城市治理方面,宁波表现了强大的政治投入,除制订智慧城市发展战略、设立相应组织管理外,还建立了智慧城市推进与过程的各类管理机制,制订了绩效测度和评估论证程序,因而有助于提高项目决策和治理水平,表现出较高的智慧治理成熟度。在推进实施方面,制订了一系列中期和年度的行动计划,如2013年就有《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2013年智慧交通项目建设计划》启动智慧交通一期15个具体项目等,并且依据绩效测度和评估程序的例行年度检查。

【启示】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具有较慎密的推进思路,触及了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些深度内容;同时,培育了一支高度敬业的建设队伍,设置了创建智慧城市工作的绩效评价、实施目标管理及其工作流程,构成了宁波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要素。

破解体制难题,探索最佳实践

在整合智慧城市网络基础设施上,宁波市通过“云管端”的架构,构成数字化的“城市空间”。如2013年以来提升了信息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承载能力,实施了光网城市、无线城市和信息安全等三大工程,构建了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通信基础网络;目前正在启动建设城市公共物联网建设。在软件与数据基础建设方面,当初政府强力推进、多年悉心建设出台的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信用数据库和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等,破解了其他城市目前仍然面临的数据统一体制难题。

在提高城市的开放度上,政务数据开放已成为多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配置,也因而创造出开放数据产业的巨大机遇;但政务数据开放在各国都是一个过程,会受到当时体制及利益的强大约束。宁波认识到信息整合共享的难度和重要性,分别以政府行文的方式,形成了包括基础数据库等政务云平台的共享机制建设和智慧应用系统信息共享机制创新,在全国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中是具有先进性的。笔者于2014年底参加对宁波各区县市年度智慧城市建设的考评中,对海曙区政府数据的开放及其社会应用水平,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协同合作的建设-投资模式上,各国智慧城市投资-建设的主要模式为政企合作模式(ppp)。宁波智慧城市发展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筹款,但突出了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以重要领域重大项目带动智慧城市整体建设的特点非常鲜明,政企合作模式中的“公有”部分也表达得比较充分,如2013年全年确立的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等10个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在城市网络信息公共服务的i-ningbo建设中,还探索了可持续的建设-投资-运营模式。宁波关于智慧项目建设主体的探索又是多元的,例如省级示范试点“智慧健康”,主要由政府(市卫生局)主导建设;而省级示范试点“智慧物流”则较多地体现社会力量的投入。

【启示】宁波在智慧城市设计、投资建设、治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以及新兴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均具比较鲜明的先行特点,其中不乏具先进性、可复制性的要素和案例,应当提炼出可资借鉴的智慧城市建设“最佳实践”。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政府主导建设投资模式下,如何达成可持续的建设-运营模式仍需探索。

研究创新,指导实践

宁波在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初期,即表达了对这个新领域专业研究的高度重视,较早地设立了市级智慧城市研究机构,独立制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参与部委、中国工程院和省市的相关重大课题研究,获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2014年宁波被列为中欧绿色智慧城市合作项目,从一个新的视角按“国际惯例”来重新审视智慧建设的若干重要课题,例如对利益相关方、智慧治理、融资建设、价值评估、商业模式等的重新诠释,并有机会对诸如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发展、衡量智慧建设投资的社会回报等国内关注相对较弱的领域进行探讨。

【启示】智慧城市需要理论指导。宁波先行开展了基于政府、企业、学术机构“三螺旋”架构的智慧城市研究模式,并参与和指导智慧城市实践,可资后来者借鉴参考。另一方面,相信宁波实践会对中欧智慧城市比较研究作出有价值的贡献。

智慧产业与智慧经济

“智慧经济”是智慧建设的重要维度。2009欧盟提出了关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六维度”概念。笔者在2014年对新加坡“智慧国”建设考察和参加巴塞罗那国际智慧城市博览会等的国际交流中,深感国际同行也多寄希望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高附加值的智慧(经济)产出,并探求解决智慧建设投资回报(Roi)的难题。智慧经济的技术分量,如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表现的产业能力,也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和期待。据世界经济论坛《2014全球十强信息经济体》报告,成功创建“智慧国家”的新加坡形成了“知识密集型经济”,引人注目地名列第二。国内浙江省20个智慧示范试点,都部署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内容;2014年杭州提出“智慧经济”发展目标;《智慧江苏建设行动方案(2014-2016年)》更是浓墨重彩地提出了“智能制造推广工程”等产业转型升级行动和“互联网经济培育工程”等智慧产业倍增发展行动。

宁波重视智慧产业的发展.连续3届宁波智慧城市博览会总计获得61个智慧城市项目落地,投资总额超过280亿元;以“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两化融合示范为契机,达成新增的较高比例信息消费,拉动智慧产业发展;探索了以先进技术驱动城市实体经济增长,例如德国Sap公司、宁波中之杰共建“中小企业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提升企业信息管理水平。

【启示】在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并重的阶段,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智慧产业或智慧经济,必将是持续关注的重要维度,也是调动各利益攸关方积极性、达成智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新兴技术推进“智慧的产业化”,可持续的智慧项目带动相关产业链的模式等,都应当结出累累硕果。

从宁波的先行和全省智慧城市示范试点的项目建设来看,我们所期待的智慧城市建设“浙江军团”的崛起包括:涌现一批优秀的智慧城市示范案例;提供若干领域的行业或部颁智慧项目标准;广获认可的浙江省智慧城市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卓有成效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融资建设模式、业务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模式);开发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的大型平台和系统软件;具知识产权及推广价值;改善民生、可感知体验、有公民参与的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政府数据公开,形成开放的数据资产;专业理论建树上,有量化数据支持的学术论文专著和科研项目成果;促进城市经济和相关产业增长;智慧城市建设人才辈出等等。

期待“宁波智慧2.0”

“智慧城市”建设,似乎一夜之间“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人都在谈论它,每一次城市会议都会涉及它;宁波的智慧城市建设,却从一开始便与众不同。从宁波在智慧城市建设探索、破解、创新、传道,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先行者的开拓,为后来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示范:提供了一个当下智慧城市的标杆、构筑了强大而现实的智慧愿景、形成了组建立体建设队伍的架构(笔者所见国内敬业能力最强的智慧城市建设管理队伍)、甚至可资借鉴各类智慧项目的评价模型、从而精确了建设目标、优化了建设方案,诸如此类悄然融化在国内众多后续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施方案中。对此,人们应当对宁波智慧城市的先行探索表达由衷的谢意。

但人们对宁波智慧城市建设成功的预期却不会丝毫减弱。在智慧城市建设百舸争流的今天,追兵渐近,后来居上,宁波是有压力的:如何让市民、企业有更多更好的智慧感受和体验?智慧项目建设投资的ppp合作模式如何深化?智慧产业如何进一步带动城市经济增长?政府如何协同力量表达足够的智慧建设动员力?俨然是期待宁波的“智慧2.0”了。我们已认识到,智慧城市没有定式,破解城市难题的智慧路径也不一而同,智慧建设的结果将是最严峻的考验。

我们有理由期待宁波智慧建设的更臻完美:

期待智慧项目有更多可体验、可感知的内容。一方面,城市的建设者和市民等,都期待看到智慧建设带来的直接好处;另一方面,智慧建设的后来者,也瞄准着宁波先行的标杆示范,例如,如何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表达的城市新型“智慧”。

期待技术红利(或智慧红利),创造城市发展新引擎。国际经验指出,新技术应用的规模、复杂性以及较高昂的投资成本,都会是建设智慧城市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我们期待在宁波智慧建设中,考验的技术应用效果,特别是考验各类新兴技术的经济效果,观察先进技术驱动城市实体经济增长,引领若干高端领域“中国制造”崛起的可能性。

期待宁波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宁波智慧建设在多方面具有先进性和可复制性,应当通过适当的营销和宣传、通过表征城市国际地位的旗舰项目(如最具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人才汇聚之地、技术集成与社会融合的标杆等),获得国际智慧城市建设大奖。

城市建设成果篇10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9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6)11-0045-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11.006

城市建设用地是世界各国城市化稳步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基本保障[1-2],《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1―2014年,中国每年约有802.51km2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14年间城市建设累计占用耕地面积为10432.64km2,相当于2014年北京市建成区面积的7.53倍,上海市建成区面积的10.45倍。

伴随着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持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系统内部各功能性用地之间、系统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能量交换机制及作用路径等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区域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频繁[3]。同时,由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中国各地区在自然资源丰裕程度、资本和人力吸附力度、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变化幅度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异[4],由此导致不同区域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量和供应能力、城市建设用地利用系统运动的最终表现形式――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也截然不同,“不同空间尺度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地^差异”也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重要议题。赵伟等[5]以中国大陆2003―2012年相关资料为基础,认为研究期内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整体偏低,且呈现出“东部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的空间格局,强真[6]、孙平军[7]、钟成林[8]等也都从不同视角对区域发展不平衡背景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了系统阐释,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逐渐从“对这种差异现象的简单描述”发展到“利用科学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王昱等[9]从工业化和城镇化两个方面出发,利用极差、极差倍数、离散系数等指标揭示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特征,其他学者则利用标准差[10]、变异系数[11]、空间自相关[12]等方法对这种差异格局进行了思考,对于指导区域城市建设用地配置及与社会经济的动态协调具有重要意义。与定性描述相比这些定量分析手段能够更直观、更科学地反映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地区差异格局,但是却无法准确度量出地区差距程度,无法对各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差距进行分解,也无法找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地区差距的构成与来源,李永乐等[13]在对相关主题进行研究时,所利用的泰尔指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泰尔指数也有其自身的约束条件和缺陷[14]。基于此,本文首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建设利用效率水平进行测度,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建立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程度的测算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总体格局、空间非均衡程度及形成机制,可以为制定差异化、针对性的城市建设用地管控策略提供参考与支持。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测度模型

数据包络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Cooper和Rhodes[15]在Farell[16]有关生产效率评价的研究成果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是数理经济学、运筹学和管理科学等学科交叉研究的一个新兴领域[17]。该方法无需设定投入、产出变量的权重和生产函数形式,主要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根据观察到的有效样本数据,将每一个被评价单位(地区、部门或年份)作为一个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DmU),将各个DmU投影到Dea的生产前沿面上,通过比较DmU偏离前沿面的程度,反映各DmU之间的相对效率。

Dea模型主要包括投入导向(inputBasedefficiency)和产出导向(outputBasedefficiency)两种,前者是假定产出要素不变时,尽可能减少各类要素的投入比例,实现效率的最大化;后者则是假定投入要素不变时,努力增加产出要素数量,实现效率最大化。本文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视为类似“企业”的生产过程,由于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过程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各部门用地需求的用地产出是既定的,因此,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优化主要考虑如何从投入角度进行资源精明利用及智慧配置,主要选取投入导向的CCR模型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研究。在具体指标选择上,参照现有研究成果[18],选取土地、资本和劳动力作为投入指标,分别对应城市建成区面积、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在产出指标方面主要考虑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应,分别对应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第三,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是城市建设用地系统内部各功能性用地之间、系统整体与其他外部约束条件之间“博弈均衡”的结果。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种力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直接反映出城市建设用地对不同行业经济主体的配给效应差异。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本文将影响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的因素归结为政策、发展、规模和结构四大类,并在理论层面探讨了各类因素对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的影响机理,但是从计量分析结果来看,仅在西部地区,所有变量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全国和东、中部地区,变量的显著性结果互有差异。

第四,目前理论界对空间差异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对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差异程度及机制的研究却相对不足,相关成果对实践的指导价值有限。本文将研究地区收入差距问题时较具代表性的mookherjee&Shorrocks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引入到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分析中,从具体计算结果来看,可以更直观、深层次地揭示出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但是本文并没有探讨全国及不同分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空间非均衡的动态演进路径及未来发展趋势,特别是未能系统阐述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空间非均衡”所承载的特殊内涵与要义,且空间非均衡现象影响因素的提炼及具体指标的选取也有待完善,这些都将是笔者后续研究的改进方向。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HUanGZJ,weiYD,HeCF,etal.UrbanlandexpansionundereconomictransitioninChina:amultilevelmodelinganalysis[J].Habitatinternational,2015,47(6):69-82.

[2]KReKeLC,KoLLBeJ,wUStemannH,etal.thegreener,thehappier?theeffectofurbanlandutilizationonresidentialwellbeing[J].ecologicaleconomics,2016,121(2):117-127.

[3]匡兵,卢新海,周敏,等.武汉城市群城市用地结构变化及其机理[J].经济地理,2016,36(5):71-78.[KUanGBing,LUXinhai,ZHoUmin,etal.SpatiotemporalfeaturesofurbanlandstructurechangeinwuhanCityGroupandunderlyingcauses[J].economicgeography,2016,36(5):71-78.]

[4]蔡p,王美艳,曲h.中国工业重新配置与劳动力流动趋势[J].中国工业经济,2009(8):5-16.[CaiFang,wanGmeiyan,QUYue.industrialandlaborrelocationsamongChineseregions[J].Chinaindustrialeconomics,2009(8):5-16.]

[5]赵伟,罗亚兰,王丽强.中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J].城市问题,2016(2):4-13.[ZHaowei,LUoYalan,wanGLiqiang.thefactorsaffectingChinasconstruction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J].Urbanproblems,2016(2):4-13.]

[6]强真,杜舰,吴尚昆.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17(1):92-95.[QianGZhen,DUJian,wUShangkun.appraisalonintegratedbenefitofurbanconstructionlandutilizationinChina[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7,17(1):92-95.]

[7]孙平军,赵峰,修春亮.中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效率的空间分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2,32(6):46-52.[SUnpingjun,ZHaoFeng,XiUChunliang.StudyonthespatialdifferentiationofurbanconstructionlandinputefficiencyinChina[J].economicgeography,2012,32(6):46-52.]

[8]钟成林,胡雪萍.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配置效率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4):62-73.[ZHonGChenglin,HUXueping.theutilizationandallocationefficiencyofChineseconstructionlandanditsinfluencingfactors[J].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Finances&economics,2015(4):62-73.]

[9]王昱,丁四保,R艳丽.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及空间配置――基于2003-2008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6):132-138.[wanGYu,DinGSibao,LUYanli.Regionaldifferencesinconstruction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andthespatialallocation:basedonChineseprovincialpaneldatafrom2003to2008[J].arealresearchanddevelopment,2012,31(6):132-138.]

[10]张志辉.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7):134-149.[ZHanGZhihui.StudyofChineseurban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J].Journalofquantitative&technicaleconomics,2014(7):134-149.]

[11]杨清可,段学军,叶磊,等.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评价――以长三角地区16城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4,36(4):712-721.[YanGQingke,DUanXuejun,YeLei,etal.efficiencyevaluationofcitylandutilizationintheYangtzeRiverDeltausingaSBmUndesirablemodel[J].Resourcesscience,2014,36(4):712-721.]

[12]崔许锋.土地利用效率的空间格局与溢出效应[J].经济与管理,2014,28(5):19-25.[CUiXufeng.thespatialpatternandspillovereffectof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J].economyandmanagement,2014,28(5):19-25.]

[13]李永乐,舒帮荣,吴群.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时空特征、地区差距与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4,34(1):133-139.[LiYongle,SHUBangrong,wUQun.UrbanlandutilizationefficiencyinChina:spatialandtemporalcharacteristics,regionaldifferenceandinfluencefactors[J].economicgeography,2014,34(1):133-139.]

[14]DaGUmC.anewapproachtothedecompositionoftheGiniincomeinequalityratio[J].empiricaleconomics,1997,22(4):515-531.

[15]CHaRneSa,CoopeRww,RHoDeSe.measuringtheefficiencyofdecisionmakingunits[J].european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1978,2(6):429-444.

[16]FaReLLmJ.themeasurementofproductiveefficiency[J].JournaloftheRoyalStatisticalSociety,seriesa(general),1957,120(3):253-281.

[17]张庆民,王海燕,欧阳俊.基于Dea的城市群环境投入产出效率测度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18-23.[ZHanGQingmin,wanGHaiyan,oUYanGJun.measurementoftheenvironmentalinputoutputefficiencyofurbanagglomerationsbasedondataenvelopmentanalysis[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1,21(2):18-23.]

[18]张雅杰,金海.长江中游地区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及驱动机理研究[J].资源科学,2015,37(7):1384-1393.[ZHanGYajie,JinHai.ResearchonefficiencyofurbanconstructionlandandthedrivemechanisminthemidYangtzeRiver[J].Resourcesscience,2015,37(7):1384-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