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7:43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1

在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阅读经历;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教学时,结合学生的阅读体验,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热爱生命的人生态度,唤醒学生认识自我,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阅读教育的课堂一定要动静结合,要舍得放时间给学生读、品。通过阅读教学,要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人生的一生不论遇到何种坎坷都要敢于面对,乐观地生活。要将这种理念贯穿整个教学之中,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审美情趣。

阅读教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精神营养,它对青少年成长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可以了解中华名族语言的演变和发展。学习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使阅读能力得到张扬。成功的喜悦得到飞扬。注重在阅读创新中找回语文精神。所谓语文精神:就是丰富的情感;身后的人文;就是心灵的感动;思想的震撼。能把阅读作品当做例子,让学生迁移,甚至让学生悟出学语文的秘诀。多读勤记,勤奋刻苦,大胆创作。要让学生敢思、敢说、敢于走进课文,又能跳出课文毫不拘束,放胆直言。在注重阅读的同时注重传统教学和积累。更主要的是注重语句的揣摩,让学生反复阅读、品味。让课文中的形象也随之走进学生心扉。引导学生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去感受课文。使课堂教学对学生有吸引力。尊重学生阅读的个性化行为。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探究意思入手。

阅读过程中要采取方式方法,引导学生的情感思维积极活动。在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目标中给适时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感知、理解、联想与想象。欣赏和评价。要珍视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感悟。从表达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生活阅历,思想要求等角度去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课文的诠释。理解他对对象的感悟。同时,要因势利导,不断提升他们的表达水平和思维视角。在阅读过程中,应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提倡多角度有个性的阅读。让学生在多种见解中产生思想的碰撞,迸发智慧的火花。这样在解读中就会出现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喜人场面。师生都能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佳景。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2

小学生还处于儿童时期,其情感状态还是不固定的,他们认为有趣的就会去学习,认为没意思的就会弃之不理。他们在感受课程的时候,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影响,这是因为小学生的从众心理很强。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一举一动,通过小学生的面部表情和音调的高低准确判断出学生的心思,利用感情的纽带去感受学生情感变化,从而使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我通过借鉴许多教师的教学经验,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认为想要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创造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小学生的想象力很丰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善于挖掘语文阅读的优势,创造语言文字训练的情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教学,要注重课堂气氛的培养,因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安排教学方案时要多思考,对于学生的阅读多设计出吸引人的地方,开拓学生思维。语文阅读教学的开放,不仅要打破单一的教学模式,还要大胆创新,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题,启发学生阅读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协调建立一种平等、开放、和谐、有活力的课堂氛围,开放阅读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课堂上可以畅所欲言,发挥最大潜力去参与阅读,同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二、互动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阅读课就是小学生的口语课,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让小学生大胆地读出来。读得好的学生,教师要表扬;读得不好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以期待继续努力。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积极与学生互动。实施互动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带动课堂气氛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其实,阅读并不是读出来就完事了,读懂才是最重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做到朗读、默读和背诵,还要让学生读懂句子,读懂段落,最终达到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如果学生不能理解阅读的真谛,那么他们就没有真正学会阅读,没有真正领悟阅读的工具性和基础性。教师适当地给学生创造情境,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的了解课文主旨,有助于学生了解写作意图。因此,语文教师在阅读课前要充分做好备课,使学生在设定好的氛围下阅读课文,既欣赏到语文的文化底蕴,又能领悟到作者的情感。

三、引导参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教学时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服务,给小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阅读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外,还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只有学生参与度高了,才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真正体现语文阅读的作用。小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很多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挥,将小学生引入到语文的海洋中,让其体会在语文大海中遨游的畅快。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敢创新,恐怕一旦创新会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自始至终都是教学考什么教什么,对学生的阅读过问的不多。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把学生当做一个装知识的瓶子,迟早会有一天瓶子被弄碎。教师讲究方法的讲解和做题训练,会扼杀学生的阅读需求,遏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甚至使小学生厌恶上语文课。

四、转换方式,挖掘学生的潜力

语文阅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知识。小学生阅读时注意力不稳定,而大声朗读有助于其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转换教学方式,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着想,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说,反复的阅读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对于课文的理解有很大帮助。另外,通过阅读,小学生积累到更多的词汇和文字材料,有利于促使他们作文能力的提高。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适当激发学生的阅读激情,增强学生的阅读欲望,引发学生的阅读思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和阅读。小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因为他们正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教师要激发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五、统筹兼顾,把时间还给学生

语文阅读的形式有多样性,如分角色朗读、男女分读、默读、背诵等等。反复读可增加学生与字和词见面的机会,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字音和字义,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语文语感,强化了记忆,使学生阅读越来越流畅,越来越放松。教师把阅读安排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每节课的课文,教师都要让学生掌握好。对于重点的课文,教师应让学生加强学习,并全面兼顾到所有课文。教师要尽量给学生讲透,引导学生读出味道来,读出收获来。解读环节是阅读课的核心,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进行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不要教师一直讲,学生被动的听,而要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多媒体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青睐,语文课更加适合利用多媒体教学,可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画面,使小学生更加喜欢这种教学方式,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3

近年来,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实践,促进教学实践的提高。教学实践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从自己的教学中发现问题,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反思式的探讨。

一、英语教学实践的原理与过程

教学实践,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探讨,并从中获取知识,改进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活动。其作用不仅在于增强教师对教学进程的自我意识、提高自我决策、自我评价、自我更新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形成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并发展教学理论的更新机制。在这种探讨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教授者和总结者的双重角色,这有助于把课堂教学实践与探讨领域中的新发现,新理论联系起来,缩短英语教学理论和课堂实践间的距离。英语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教师成为实践者;(2)自然而实际的观点。

1.教学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计划、观察、分析、反思等环节。

(1)教师通过对教学实践中的感受,意识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3)制定实施教学方案定期解决该问题。

(4)评价教学实践结果。

(5)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教学问题。

2.英语教学实践在中学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1)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偏低,阅读速度慢,多年养成的阅读习惯使他们在对待不同的阅读材料时均采用同样的阅读速度和方式,这样既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量,又影响阅读理解的效果。这种状况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能力的要求相距甚远。

(2)提出对该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a.学生在过去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不良的阅读习惯。

b.学生缺乏相应的阅读技巧。

c.教师授课过程中过于偏重语法词汇讲解,缺乏篇章分析和技巧讲授。

d.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不够。

e.阅读材料偏难,生词量过多,与学生水平不相等。

(3)对策

鉴于以上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笔者采取如下措施:

a.扩大词汇量

词汇量少是被调查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许多学生抱怨阅读文章中生词太多,读不懂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以往的教学中,笔者曾向学生介绍过一些记忆单词的方法,但还不够系统,也没有进行相应的练习加以训练和巩固,所以效果不明显。教学中应系统地讲授一些基本、有效的词汇学习法。如利用词缀猜测生词的意思;利用上下文来推测词义;利用近义词、反义词、同类词等方法记忆单词等,并配以相应的练习加以巩固。

b.加强阅读技巧训练,克服不良阅读习惯

在调查分析中,本人发现多数学生虽然知道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如略读、寻读等,但在实际阅读时,他们还习惯使用如唇读、复读、逐词逐句等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和效果的方式。笔者认为有必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已知技巧的使用、训练,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他们不常使用或不太熟悉的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通过上下文或关键词进行推断,注意篇章连接用语的意思与功能等。c.推荐阅读书目,指导课外阅读

泛读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阅读量不足,这是造成学生阅读能力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而,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推荐适当的课外阅读书刊则成为必要。目前出版的《21世纪报》、《英语辅导报》、《英语学习》等多种报刊杂志提供了大量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

二、反思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4

摘要:将课堂阅读教学作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切入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过程中,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积极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努力提高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保证教学质量和完成教学计划的重要手段。笔者将结合在校教学经验,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措施

阅读教学对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议论文、散文还是科普性文章的阅读,都是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一剂良药。如何将课堂阅读教学有效地实施下去,需要语文教师找到课堂阅读教学的突破口,以领路人的身份引导学生步入作者所构建的文学世界当中,体验字里行间的魅力和作者的真挚感情,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当前教育背景下,课堂阅读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

1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反思

1.1阅读内容单一,阅读材料有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材料往往包括必修课本和现代文、古诗词、戏剧类三种类型选读课本,而实际的教学计划迫于升学的压力却只涉及必修课本和古诗词课本,这就造成了课堂阅读内容单一的现状,也造成了阅读资源的浪费。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一些有思想、有灵魂的读本、杂志完全可以作为学生的阅读材料,例如读者、特别关注等,应当引起语文教学小组的重视。

1.2课堂阅读教学目的不明确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受限于提升学生成绩,课堂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受到总的教学目标的限制,因此,造成了课堂阅读教学进退两难的情况:开展阅读教学,教学计划无法完成;不开展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提升。此外,课堂阅读教学的目的往往也无法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爱好,而是服从于语文教学小组的安排,忽略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3学生忽视阅读任务

迫于各科学习的压力和迫切提高成绩的心理,学生往往会将阅读任务居于次要位置,而把主要精力放在对三大科和理(文)综的学习上,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身为人师,我们也能理解;但事实是语文试卷中,阅读分数所占比值很高,而且失分的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忽视阅读学习,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答题能力,而且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2提高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2.1创建和谐的教学环境

课堂阅读教学要创造文章中的氛围,把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这就需要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引导,创造出与文章相称的文化背景来,用音乐、诗词、设问等,让学生与文章融为一体。例如,在教授《兰亭集序》一文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书法大家临摹的文章,或者播放有古典色彩的歌曲等,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融入教学情境中。

2.2教师要从文章作品本身入手,做足功课

《人生》是路遥的代表作品之一,在小说中的任务形象丰满而又贴近现实。“他把眼前这个小世界和外面的大世界一比较,感到他在这里不必缩头缩脑生活”。这是高加林的心理活动,为什么他会有着这样的想法,他又想要干什么大事业?教师一定要做足文章、作品的功课,围绕其内容设置几个有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并展开深层次的讨论。

2.3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主拥奶骄渴窖习,将阅读作为每日任务去完成,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听课、被动做笔记的习惯,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前熟悉作者写作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在新教育背景下,教师也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创新,对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并在每节课后进行课堂总结和自我反思,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结语

让学生在高中就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学生会受益无穷。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压力中解脱出来,激发起他们阅读的兴趣,进行自主式学习,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的改革要“以生为本”,通过开展多元化教学活动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朱艳敏.高中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探讨[J].语文建设,2016,(35):7-8.

[2]蒲政伦.构建多元课堂教学情境激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8):70.

[3]陈丽.高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有效性路径探究[J].新西部(理论版),2016,(15):167-146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5

“教书育人”被视为教育的一般原理,对阅读教学来说可以表述为“教文育人”(于漪),即通过对语文材料(主要指文章)的读解,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包括培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信念以及伦理道德观等内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这些内容属于文化的规范特征部分。①思想教育正是社会通过对“思想”和“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双重控制,将特定的“思想感情”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感情”,将个体言行和思想纳入社会规范之中并借以整合社会、控制个体社会化的行为。

目前,作为文化规范特征的思想教育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语文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已成为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景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阅读的过程就是明确和归纳文章思想内容的过程,同时也是学习和接受既定思想内容及其表达方式的过程。换句话说,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阅读教学并非单纯的以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为目的,阅读教学在思想教育的要求下自觉不自觉地做了形变或者异化。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分析这一点。

(一)“育人”阅读教学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语文教学理论界对语文教学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其中以言语教学为标志的语文教学理论思潮对于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性质的研究,使得人们不再仅仅出于功利的要求、善良的愿望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人们对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问题进行了更为理性的研究。换句话说,在某种程度上,“思想教育不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而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附带功能”这一观点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界的共识。在阅读教学中“育人”并且把思想教育作为阅读教学目的或者最重要的任务,这种看法也许正受到语文教学理论界对它最后的清算。②但是,多少年来,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我们或多或少地就是这样一直搞下来的,而且也将随着文化发展的惯性继续地进行下去,当然或许会减淡若干单调、僵化的色彩,或许又将有新的调整和形变。

在中国文化环境中,阅读教学历来具有极其突出的“育人”特征。在中国中古形态的圣化社会,阅读教学就是经义教学,培养“传圣人之道”“代圣人立言”的官吏及维护教化人士。中国古代非常强调“文教”“诗教”,强调通过阅读教学进行人格培育和道德修炼。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阶段后,虽然语文教学在分科教育影响下从经学的附庸中独立设科,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阅读教学从来就没有把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当作阅读教学的目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非常强调在阅读中“育人”。在阅读中“育人”,一直是中国文化对于民族、国家、社会生存和发展总体设计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是对人才“质量”尤其是人才的思想品德的社会性设计。

进一步地说,中国文化对于“育人”要求非常单一,即要求人们的“思想”是同质的、全体一律的。具体到阅读教学中,在中国中古形态的圣化社会,这种经义教学培养出来的“传道立言”、维护教化的士人相貌、脾性虽各各分殊,思想却惊人的雷同。应当说,这是圣化社会对人才质量要求所决定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不过是已有之“道”的传导之“器”,“我”既要按圣人之想来想,也要完全按圣人立论过程来立论,“我”的思想不过是“圣人”的复制品。进人现代社会,从现代语文教学中所体现的思想教育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设计规格也很单一。从目前情况看来,这种设计更多考虑的是国家、民族、集体,而较少考虑到个体。④有概括性、代表性的说法就是“又红又专”,其中“红”即所谓思想教育内容。历史虽不断变化,“红”的内涵也或损或益,但总体上变化不大。在阅读教学中,社会控制仍以将文化分子培养为同一规格的人而努力。在实际教学中,个性从来就没有成为考虑的中心要素。

或者说,在阅读教学培养单一规格、单一“思想”的人才仍是目前中国文化“思想教育”的主流。这种单一规格的“思想”设计,乃是围绕“如何使中华民族兴旺发达”这一压倒性主题而展开的。中国文化自19世纪受西方工业文明的进逼后,就特别强调“救国救民”“富国强兵”的道理,中国文化中政治动员也得以空前强调,一切都要与此目的有关。在此文化背景下,语文教学自然不例外,因为民族的思想价值观念凝集在民族语言之中。大家热心这些道理,政治宣传,“开启民智”,把语文教学中心目的挤至边缘,语文教学与政治动员紧密相关,以至于变成某种程度或全面的“政治课”。这是阅读教学在思想教育影响下新的形变和异化。

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一致,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以民族、国家利益为至上,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的存在价值和需要,其极端的情况就是个人无条件地服从国家需要,牺牲个人利益甚至生命以成就国家民族利益,就像一直选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所宣扬的“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做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的人。这种“思想”内涵本身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往往也因其理想色彩的高远而不易落到实处,在文化世俗化变迁的环境中那就更不易落到实处,而要强行将这种“思想”灌输到文化分子的头脑和心灵中去,往往适得其反。

如果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果真能完美地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经过这种思想教育塑造的人可能是什么样子呢──他有些法定或者公认的“思想”,当然并不复杂,例如他认为生活中真善美始终占主流,假恶丑终会被战胜;他的“思想”主要是用作道德判断或者政治立场的识别而存在的,譬如他经常会说,“你的思想是不是有点灰暗不健康”,或者“你站在跟人民对立的立场上看问题了”。他也可能作一些思考,但其思维模式无疑是固定的,推理程式化,有教条化倾向,任何人事,他也许会用阅读教学中千万次用过的句式:“通过……表达了……反映了……赞扬了……批判了……”来进行概括总结。他如果能写文章,开口提笔往往就是“我们”如何如何,看不见个人独立思考的影子,他成了一个硕大无朋的“大我”在代社会立言。他惯于接受既定的“真理”,崇拜权威。他是最听话的,不幸也是最盲目的。他对自己缺乏自觉自主意识。他好做是与非的评判,但他却从不怀疑自己判断的依据,也从不怀疑自己。这样的人似

乎并不能承担民族生存和发展重任,就连社会文化变迁所引进的生活激变他也不能适应──这种激变所需要的智慧、勇气和负责精神,在这样的“思想教育”中似乎很难培养出来。以国家名义对中国文化分子生存和发展所做出的总体设计,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同一的生活模式和思想模式中,这是一种政治浪漫主义的表现,也是一种极端简单化的处理。通过阅读教学来“育人”,其实质就是将社会文化规范特征涵化为个体身心和言行中的过程;在这种同一规格“思想”的总体设计中,语文教学与之相适应,也在为把每一个人都纳入同一的思想观念模式中去而努力。这就常常使阅读中出现漠视阅读主体的现象,所谓“读中无我”,使阅读教学更多地成为社会规范特征传授的过程,而非语文能力培养的过程。这从阅读教学内容、读解方式上可以得到更为深切的认知。

(二)“好”的阅读内容

一般说来,对阅读材料(主要指课文)有两个前提要求:首先是思想内容好,其次是语言文字好,即所谓“文质兼美”。翻开任何一本语文教材研究的著作都可以看到这样的论述。其中“思想内容好”就是为阅读教学中思想教育的要求而规定的,有时候将这“好”又具体表述为“积极健康的”“正确的”“进步的”“符合历史发展或时展潮流的”等等,它的对立面就是“消极不健康的”“落后的腐朽的”“违背历史发展规律的或者时代潮流的”。前者以肯定的形态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后者以否定的形态进人语文教学领域,构成“思想内容好”的一体两面。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将这“好的思想”内容给找出来,所谓归纳、总结出文章中心思想。进一步地说,明确和归纳中心思想也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将这所谓的中心思想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成为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观点,成为自己为人处事的信念和道德准则。所谓学文即学道,披文入道,因文悟道,这“道”成为学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种被称为“好”的思想内容是根据社会官方意识形态的标准而做出的判断。因此,好的“思想”是经过选择的思想,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每一文化、每一社会要将其崇尚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传递给年轻的文化分子,都要对教材的“思想”进行严格的选择。所谓让年轻文化分子面对人类精神资源中优秀的部分(包括文章),就是选择后的“优秀”。目前,语文教学所用的教材亦如此,它通过选文、编排、注释、删改等对“思想”加以筛选、甄别、改造、控制,相对来说,“思想”呈现高度的同质性。例如:假如“大公无私”是一重要的思想的话,课文就要通过各色各样的文体和其他方式反反复复地申述着这一思想。

好的“思想”也是经过加工的思想。自19世纪中叶以来,汉语言中己渗透着从西方文化所吸收的“思想”(如“民主”“自由”“平等”“个性”等价值观念),它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如“权威”“不自由”“等级”“全体性”)相冲突,往往构成“思想”的两极或者多极。这些“思想”在进入教材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加工处理,使其呈现高度一致的一元的面貌。这种加工是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删削,或者在阅读中对“思想”添加价值预设来实现的。例如,曹禺的戏剧《雷雨》进入教材就突出了阶级斗争的主题,⑤鲁迅的《孔乙己》被解读为反映科举制度的罪恶。

好的“思想”也是不容置疑的思想。一般来说,被选入教材的文章因其特殊的地位,其思想内容本身是不容置疑的。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就是将这文章的思想完整地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教育”。它所传达的政治信念、道德信念是被先定为“积极健康的”“正确的”等等,它所要求于学生的,也是受到所谓的“正面教育”。

如果说,这些“好的思想”在相对封闭的文化环境中尚能被大家所接受,那么,在改革开放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一元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不容置疑的“思想”及其信条似乎与学生生活相距甚远而显得格格不入。语文教学有思想教育的功能,但并非这种功能一定会起作用,换句话说,语文教学这种思想教育功能的实现有赖社会文化环境。在价值一元的文化中,当思想教育内容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相协调时,当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社会文化分子只能反复接受同质的思想刺激时,这种思想教育的功能会实现;当思想内容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相违离时,这种思想的功能就不会实现,于是思想教育就徒有其表现形式,大家慑于道德、政治威权而不表示自己的反感,或出现口是心非的局面(伪圣化和虚假表达)。⑥这个时候,道德成了“舌上辞令”,写作文表白自己要“见义勇为”“助人为乐”,义正辞严,很有激情,是道德家的派头,但在生活中却是另一副嘴脸:“见义勇为”“助人为乐”虽然好但是“爱莫能助”,只能悄悄走开。⑦

以“好的思想”来要求阅读内容,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供了内涵。也就是说解决了思想教育“学什么”的问题。事实上,“阅读教学”与“思想教育”是两个领域的活动,以思想教育内容来决定或者取代阅读材料的内容,从理论上来说是思想教育与阅读教学的错位。也许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既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更不能完成阅读教学的任务。

(三)分解的阅读方式

如果说古人以笼统的整体为主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活动,那么自现代语文教学诞生以来,分解方式即成为了阅读的主要方式。目前社会对这种分析讲解的阅读方式展开了批评,认为这违背了语言学习规律。但是如果不能从理论上说清楚为什么分解方式会成为几十年来阅读教学的主要方式,那么也就不能对这种阅读方式有明晰的认识。现在,我试着从文化角度来分析。

前面说过,社会既然赋予阅读教学以思想教育任务,又为阅读教学选择了“好的思想”,那么要想把这“好的思想”涵化到年轻的文化分子身上,似乎就只有采用分析讲解的方式。何以如此?

根据现代接受美学理论,人对于文本可以有多种读解。尤其文学作品具有读解的多义性,甚至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和模糊性。那么,这样的阅读就不能必然得到被规定要达到的“好的思想”,例如读《项链》,要想得出“批判小资产阶级虚荣心”的结论就不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如果读解出“慨叹人生命运无常”的结论,虽有作品本身做证明,也因其“消极”色彩而不被允许。而且如此读解下去,对既定的“好的思想”吸纳岂不是一种漠视、一种威胁?更容易引起历来被视为“单纯的”年轻文化分子思想的“混乱”,因此是要禁止的。要想把一元的既定的“好的思想”传输给学生并成为其个人思想一部分,只有通过分析讲解建立一整套的阐述系统,使读者思维的每一步都跟着这一套阐述走,不能容许个体的丁点儿的批判性思考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只能这么想”。分析讲解过程就是具体解决“怎么想”问题的过程,也是符合思想教育需要的过程。

为了略微明白这一套阐述技术和分解式阅读教学的情形,我引一段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刑场上的婚礼》课堂教学实录,教者为了说明周文雍、陈铁军二烈士的崇高革命精神,把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贯穿在教学全过程之中,提出下列一系列的问题:

刑场上怎样举行婚礼?婚礼又怎能在刑场上进行?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年月?什么地点?具有怎样的意义?为什么说是亘古未有的壮举?又为什么说这壮举像一柄锋利的匕首,直刺不共戴天的死敌?⑧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是明确的、惟一的,而且是全国统一的,就在每位教师都拥有的“语文教学参考书”上。这些问题其实就是引导学生走向答案的线索,所谓提问的方式已经蕴涵了结论。现在语文教学采用这种“分解式”教学方式,在我看来,是在思想教育要求下阅读教学所能采取的方式了。它所要解决的思想教育问题是“怎么想”,在这一套分析讲解技术体系中,年轻的文化分子被引导着按固定的程式、既定的轨道思考并且一步一步地走向早就确定无疑的结论。若干人热衷的“图形板书”就是这一套分解技术的极致,是分析技术的趋向美学化的表现形态,所以也是适应思想教育的要求而采用的阅读教学辅助手段。传统以整体背诵方式接受儒家义理的做法,应当说不是达到这一目的的较好的办法,一方面因为现代白话文不适宜长篇背诵,另外一方面也与现代教育科学的旨趣不合,所以被判别为“死记硬背”而被忽视。

以分解分析为特征的中小学阅读教学基本上是训练模式化思维的过程,所以

大家对表达这一套模式化思维的话语非常熟悉、熟练,几达自动化反应的程度。例如让受过这一种教育的人谈谈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必定是“通过对庐山瀑布壮丽景物的描写,表达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之类,没有一丁点文学的感受、体验在其中。我本人也是如此学过来的,而且也是如此教过来的,所以想获得一点对于文学审美的真感觉,每每首先要摆脱这一套话语的钳制。这种阅读教学培养出来的年轻的文化分子,也不很懂得文学审美,而往往思维简单、机械,思路狭隘,没有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理解事物的习惯,对于世界、人生的态度缺乏情趣、主动精神。这是民族文化衰微的征兆和标志。

在思想教育影响下的阅读教学形态,违背了语文教学规律,不能完成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任务,也与中国文化变迁不相适应。一方面,要把思想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附带功能;另外一方面,在文化变迁背景下,要实现这种附带的功能,语文教学中应容纳与现实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将异质的、多元的思想材料引入课堂。

【注释】

①殷海光著《中国文化的展望》,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第1版,第63页

②参见李海林先生的《言语教学论》,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③参见周宪《文学教育:“道”抑或“技”》,见周宪著《崎岖的思路──文化批判论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第70页。

③参见1956年《初级中学汉语教学大纲》《初级中学文学教学大纲》,1963年《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纵横谈》,见中国高教学会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组编

④《九年义务教育新修订语文教学大纲辅导讲座》,语文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第91页,第97页,第104页。

⑤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谈选编中学语文课文中的几个问题》,见王丽编《中学语文教育忧思录》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57页。

⑥参见韩军《反对伪圣化》,《中国青年报》“冰点”专栏,1999年6月7日。

⑦参见1997年全国统一高考作文试题。见韦志成著《作文教学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340页。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

高中阶段,现代文阅读在整个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在高考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从升学考试的角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现代文阅读教学。同时,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中去感知,加深理解,从文学作品中获得生活的感悟和体验。这种要求对现今的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现代文化阅读教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学生全面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

1.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系统性的缺失。在高中的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是注重学生的解题思路的教学,而忽视现代文教材对学生阅读方面的基础指引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将课外文学作品作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方式。同时教师在向学生介绍课外读物过程中,主要会根据自己的喜好介绍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就造成了高中现代文阅读的内容在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其系统性和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缺失导致了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阅读技能的提高方面存在不严重阻碍,导致学生停滞不前。

2.教学内容过分重视应试技巧的培养。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得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总是以教学大纲为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就导致了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过分的倾向于应试考试的方向。例如,多数的教学在进行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不会重视学生情感的投入,忽视学生对文章主体大意的理解和分析,而是盲目地重视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需要掌握的解题技巧,这种问题的存在大大影响了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1.以教材为主,注重系统性的教学。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学为主要教学依据,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文章的类型上进行分析,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具一定的依据和系统性,方便学生在课下可以自行对其中存在的共性进行综合,同时也能够方便学生对共性之外存在的差异性进行分析。例如,在高中现代文教学中,会涉及到一些议论文,文章的主旨主要是通过作者的讲道理,说明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和间接,所以教师在讲解议论文过程中应该从议论文的结构、逻辑性和概括性出发,让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议论文以理服人的共性。同时,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还有对文章中的个别之处进行针对性分析,并从解题技巧方面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2.将日常阅读教学同日常应试教学结合起来。在高中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从不同方面培养学生将应试阅读同日常的阅读相互分离的意识。在日常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过的角度出发,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解析,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就能够从不同的侧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在应试过程中也能从不同的方面做出解答,实现了应试阅读和日常阅读有效的结合。此外,在日常阅读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感悟能力、创新能力和情感方面的理解能力,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阅读量,同时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就会形成属于自己的一整套阅读模式。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有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本前提,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更应该是这样。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减少在考试过程中不需要出现的错误,同时还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该多读多写。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求学生从中多积累写作素材,并给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心理接受教师的指导。其次,要多背诵。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在日常的阅读过程中,将优美语句和段落背诵下来,多积累,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积累素材的习惯。

三、结语

高中的语文教师在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有效地实现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隋淑萍隋晓梅现代文阅读文字表述四法[J].考试(高考英语版),2010,(12)。

[2]唐惠忠.现代文阅读主观题失误例说[J].湖北招生考试(快速阅读),2010,(04)。

[3]魏华中张秀启2009年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及2010年高考预测[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0,(04)。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7

一、创设情感氛围,激发思维活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要以情感为动力,情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

(一)美化教学语言,营造情感氛围。

教师运用优美形象、绘声绘色的语言娓娓道来,营造出诗情画意,让浓浓的情感淙淙地流进学生的心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新课的导入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诗意的语言、精辟的言辞、警醒的故事……不仅能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营造出课堂的活泼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对一个学习任务(阶段)进行总结时,采用的语言也极为重要,教师要极力营造充满诗意的语境,师生从中实现情感、思维、精神的交流。如在教授《羚羊木雕》一课前,我听说两位同学闹矛盾打架。于是在上新课前,采用这样的导入语:“听说上节课班上有两位同学闹了一点矛盾,以致动手打架。”我停顿了一会,同学们以为我又要批评他们,对他们进行说服教育。然而,我却接着说:“学习生活中,处处都有矛盾。可以说,闹矛盾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小插曲。闹矛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解决矛盾的方法,让矛盾在我们的心里留下阴影。同学们知道怎么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吗?……”“今天,我们来学习《羚羊木雕》,看看文中‘我’与父母之间有什么样的矛盾,该怎样为他们解决这个矛盾。”在一紧一松、一放一收的处理后,全班同学在经过疑惑、明悟的心理过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又如《台阶》的导入语:“为了得到尊重,有人以荒诞搞怪的言行吸引别人的注意,博取别人一笑。然而,笑过之后,却是更深的鄙夷。有人滥用权势,高压威逼,强迫别人的尊重。然而,事过境迁,却收获更多的唾骂。只有一种方式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发自内心的尊重,这种方式就是诚实劳作。今天,我们来学习《台阶》,认识文中这位父亲,了解这位父亲是如何通过诚实劳作获得别人的尊重的。”

(二)激情朗读,激感共鸣。

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能准确地传情达意,震撼学生的心灵,使之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感共鸣。学生在教师情感的引发下,通过对课文的感悟,已经积蓄了丰富而强烈的情感,心潮澎湃,情绪激昂,此时,引导学生含情朗读课文,倾吐情感、抒感已是水到渠成。

(三)换位体验,激感转化。

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在读悟课文的时候注意与人物、与作者进行换位体验,设身处地地理解课文人物、作者的情感,与课文人物、作者同喜共悲,激发学生情感转化。如教授辛弃疾《西江月》时,让学生闭上眼睛充分发挥想象力,教师或学生代表用轻松愉悦、欢欣鼓舞的语言朗读原文和译文。学生仿佛穿越时空,和作者一起漫步黄沙道中,充分领略乡村夜晚的宁静祥和,以及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完成换位体验。

当然,营造情景氛围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调动文化积累、以旧带新;利用地方风情文化,挖掘生活的体验,间接补充感受;利用音乐、故事等等。

二、科学质疑设问,诱发学生思考

亚里斯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以“问题”为主线,即“质疑提问”。这种教学模式是一种探究学习,但不是学生自主探究提出疑问,而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众所周知,随意提出一个问题并不困难,然而要提出一个具有科学价值的问题却不容易。这个问题应具备以下特点:对课文阅读起主导作用,能从整体参与性上引发学生思考,是文本所独有的,话题的表达易为学生所理解,并且具备科学性、开放性、启发性和时代性。这样的问题才是语文阅读学习的突破点。如果教师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那么就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潜在的说话欲和表现欲,他们在合适的问题情境里,对问题的领悟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但又不能立即给出答案,心理上处于愤悱状态,驱使自己去思考、去探索。

教师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好奇的、熟悉的故事和知识着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在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模式下,不仅可以针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而提出,而且可以针对一些字、词、句而设计,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赏析。如教授《紫藤萝瀑布》一文,我没有按照常规的教学方法,而是设计一个贯穿全文的大问题:文中写了几个时期的紫藤萝花,在不同的时期,作者面对紫藤萝花的情感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文本对话能轻松地找出来。再围绕作者情感的变化,通过一些小问题,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这篇文章的阅读学习目的。

三、构架对话桥梁,促成三位一体

语文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是《标准》对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和基本途径的精辟概括。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中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对话的形式:师生的对话,生生对话,学生和文本的对话。(虽然,新课标提出“以现代对话理论构建崭新的阅读教学”到现在的两年多教学实践证明,“对话理论”仍存在不少潜在的难题,但笔者认为,在指导语文阅读方面,它仍有可取的地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活动,真正完成阅读学习实践活动。学生与学生对话是学生之间的切磋交流,即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与教师对话是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即导读活动。

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激发智慧的火花。要使学生的学习由封闭走向开放。懂得沟通信息、共享成果的重要意义,乐于与同学互相切磋,集思广益。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人人争当交往的主人,做讨论交流的积极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主动大胆亮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并能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使讨论交流开展得切实有效而不走过场。

师生平等对话,实现教学相长。一方面,教师要自动走下权威的宝座,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从学生的自我表现和讨论交流中捕捉智慧的火花,开发动态的学习资源。尊重和鼓励独到的见解,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同时针对学生理解的不足之处,给予及时、准确、精当、巧妙,带有启发性的点拨引导。使学习得到升华,产生质的飞跃。教师应牢牢把握教学目标和阅读的心理过程,对学生的读书活动从宏观上给予必要的监控,保证学生科学地经历阅读的实践过程,让学生了解并自觉地沿着教师清晰的导渎思路,逐步学会独立阅读。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8

摘要:该文结合笔者的语文新课程教学实践,就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定位作了总结和反思。笔者介绍了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再到通过反思正确定位的认识过程。

关键词:语文学科;教师角色;定位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笔者在实践摸索后,进行了反思总结。《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开拓视野,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完成从解析者、训导师到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转化,努力将阅读引导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一、传统的阅读教学过分注重预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

踏上讲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会有这样的情况:在课前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吃透教材”,提前听课或者是看教学录像,换位思考,准备出详尽的教案,希望能有一个理想的课堂,但是实际却是一个突如其来的问题,打乱了计划好的讲课步骤,一个突发奇想的念头转移掉大部分同学的思考方向,甚至还有许多的偶然,使黑板上只留下一个残缺的或者是涂抹过的板书。

过分强调教学设计,无意中忽视了也是在客观压抑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认知性任务成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即使是理解把握文本的环节,也往往更多的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而不会去考虑学生的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个性的发展,结果是教师越是主导,学生越是被动。而当有学生突破常规思维提出某种新的看法,又往往会打乱原先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甚至于使自己乱了阵脚。

而实际上,每一个学生都不该被当做一个被动接收的容器,他是“一个完整的人”。他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扬合作精神,通过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手段共同探究问题,通过筛选、比较、分析,概括而共同解决问题。而作为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意识到在这样的现代教育课堂中,自己的身份已经不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而是要努力引导着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

二、新课程实践中对研究性阅读课的尝试

笔者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很多阅读课教学的改革尝试。包括在平时的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围坐,主要的问题都由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将《米洛斯的维纳斯》这篇艺术随笔设计为依托多种媒体进行课题研究的研究性阅读课,对文本初步感知探讨后生成一些问题,将这些问题交付小组作研究性学习题目,在一段时间的合作探究后再将各个组的成果在班内交流;利用暑期时间制作了一个关于《诗经》的专题资源库,内容包括《诗经》导读、美文共赏、诗海泛舟、经典回顾、名家赏析、相关内容、阅读推荐、相关链接等八个部分,将它作为一个交流平台,尝试一种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教学等等。

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学生们高涨的热情我完全是始料未及。课堂上,他们争先恐后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小组讨论不断补充、完善;网络学习中,他们在各个部分找到与课本上所选篇章《氓》、《无衣》、《静女》相关的内容,并且根据知识掌握的要求和自己的兴趣,和小组同学一起仔细阅读探究其中的一个或几个部分;研究性阅读时,他们互相勉励、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来完成对其中某一个问题的探究。同时,他们对于这种老师不是在讲台上而是在学生中间的学习形式觉得非常开心,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有成就感。更让人欣喜的是,他们一下子认识到了自己的能力,学会了自己主动的学习。所有的这些,都是在我们过去的课堂中所无法想象的。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淡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疑惑的出现是在一次阅读课上,学习的是巴金的《灯》,采用的也还是让学生独立阅读,在出现问题后,再把问题交还给学生,让学生间充分对话,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又是一次他们接触不熟悉的生活,不熟悉的作者。在讨论了一些关于“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那一点微光一定还在他的心灵中摇晃”等句子之后,他们便把关注的热点放到了哈里希岛上姐姐为着弟弟点在窗前的长夜孤灯以及希洛和利安得尔的故事上面。有两个组对它进行了补充,努力诠释了关于“爱”的主题,这引来了更多的学生的兴趣,他们争论、想象、修改、补充,进一步完善这两个故事。很热烈,也很精彩,用去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是我却忽然很遗憾。在他们的口若悬河、唇枪舌战后面,笔者看不到对文本的真正关注和深刻思考,甚至于最基本的关于“灯”的象征也完全被忽略了。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拓展,拓展到一个自己熟悉喜爱的层面去。这是我们所要的语文课堂么?

又想到了研究性阅读的汇报课上同学们那些重在展示维纳斯图片讲述爱神故事的幻灯片,网络学习课中,许多同学对基本知识部分一扫而过,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其他的相关延展内容上,最终使得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一度陷入尴尬的境地。冷静想来,对于学生而言,现在文本这一基本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做了一个载体甚至是一个过渡。没有了教学目标控制课堂,不再做学生与文本间的“第三者”,把快乐还给了课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他们的兴趣被充分激发了出来。但是,他们的知识提高了多少?他们的能力发展了多少?

四、对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定位的反思

笔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从过分预设,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语言霸权突出,直接转换到一味注重生成,放手给学生,让他们在极大的自由之下失去了方向,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在更多的阅读相关著作并认真思考之后,我终于明晰的确定,理想的课堂应该是真正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结合,实现其价值最大化,而这也正是已经开始全省实施的新的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威廉姆・多尔把教师的作用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据此,笔者为自己重新设定了努力方向,具体来说有三个方面的要求。

1.教师要继续坚持人本意识。理想的课程教学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它包括了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师生间的对话以及生生间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权威意识,师生合作,构建“学习共同体”,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按照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将阅读作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平等交流,互动生成。注意“不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去发展学生的能力体系和人格体系。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9

【论文摘要】如何开展英语阅读教学、怎样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阅读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得到了提高,一直是从事阅读教学的教师们致力的目标。本文从教材选择与检测手段两个方面分析了英语专业阅读教学现状,并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建议。

英语阅读活动是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知识输入的重要手段,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具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的实际能力,往往是担任阅读课程教学的教师苦恼的问题。并且,对于提高阅读能力水平的方法,学生们也普遍存在着认识的误区。为此,笔者从对阅读教学目标的理解以及根据来自学生的教学反馈,对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对提高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建议。

一、教材的选择

教学活动的开展首先就要选定合适的教材。教材不仅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也是把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媒介。对教材的选择,体现了任课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方向,因此也对教学效果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现行出版的阅读教材在设计方面存在着或是阅读材料类型单一(体裁多为小说),或是文章后没有配备利于训练技能的辅助练习等欠缺。例如《现代大学英语--阅读》系列教材既选取了一些名家名篇也有一些短小精悍的小品文和故事,注重“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对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以及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反思”,其课文注释也做到了“对一些微妙之处加以点睛阐释”,有助于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又例如《文化透视英语教程》系列教材“把学术焦点放在中西文化的表里差异中,以期领会准确的、纯粹的英语”,文章内容按照不同主题进行单元章节式的分类,并在文后配以文化背景知识讲解。这两部阅读教材各有优点特色,选用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课文材料,可以兼顾培养学生人文艺术与跨文化交际素养,然而对于提高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却起不到明显的作用。相反,如果单一使用此类教材,会使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偏重欣赏与理解,而忽视以完成特定任务为目标的技能培养。因此,阅读教材的选择要做到多样化,考虑到具体教材的特色,结合多种教材满足实际教学需要。

此外,由于出版发行流程的因素,传统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往往落后于社会发展对外语教学效果的要求。因此,阅读教学材料的内容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在这一方面,互联网能够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对于网络材料的选择,从事阅读教学的教师应承担起主要的指导作用,推荐给学生体现积极价值导向,并且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网络材料。在材料内容类型的选择方面,也应顾及到丰富学生背景知识的需要,如《自然》(),《国家地理》(),《商业周刊》(),《经济学家》(),《金融时报》(/home/rw),《英国卫报》(guardian.co.uk),《新科学家》(),《美国科学》()等。

二、阅读能力的检测

对于在校英语专业学生能力的考核,教师和学生都不得不重视每年一次的tem4和tem8等级考试。在每学期期末考试的题目难度设置方面,出题教师也往往要根据《高校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与《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来编写试卷。然而,据笔者了解,即便是那些取得较高成绩的考生,对于自己的阅读能力水平,以及进行阅读活动使用的策略方法也都无法给出明确的评价与说明。并且,由于tem4和tem8的阅读测试部分测试题型只设置了的四选一的客观选择形式,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注重猜题技巧,即便读不懂问题也有25%的得分几率。这样就使得平日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显得无用武之地,这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信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这种单一的检测模式无法适应不以应试为目的的自主学习需要,也无法有效地衡量学生的阅读水平。

针对此种现象,笔者建议在阅读教学中引入雅思考试中的题型作为教学辅助材料。雅思考试学术类的阅读部分包含了是非判断题(true/False/notGiven)、配对题(matching)、选择题(multipleChoice)、简答题(Short-answerQuestion)、完成句子(SentenceCompletion)、图表题(table/chart/diagramCompletion)、摘要填空题(Summary&GapFilling)和为段落确定标题(paragraphHeadings)等八种题型。这八种题型分别要求考生在完成任务时有针对性地应用寻读(scanning)与略读(skimming)技能。其中是非判断题、配对题、简答题、完成句子、选择题以及图表题主要考察学生寻读(scanning)技巧的应用,即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找寻关键词,并通过关键词在文章中定位,最终通过逻辑判断来完成题目。而摘要题和为段落确定标题这两个题型主要考查略读(skimming)能力,这两个题目要求考生不仅具有较高的阅读速度,并且要在阅读过程中对信息进行筛选、提炼与归纳,要在阅读中过滤掉部分细节而重点把握阅读材料的结构框架。

相较于tem4和tem8,雅思考试中的阅读题型能够使学习者更清晰地意识到在完成任务要求时应使用的技巧,有助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检视学习效果和进行学习能力提高程度的自我评价。

当然,在使用某种检测方式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注意这种检测手段的使用方法,因为只有恰当的使用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雅思考试是针对出国留学或移民人员的语言水平测试,虽然在词汇量与语法知识方面没有单独的题型进行检测,但对这两方面都有一定水平的预设要求,尤其是其阅读测试部分,考生在完成题目要求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到词汇与语法知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以雅思阅读题型作为教学辅助,教师务必要考虑到学生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水平,要选择适合学生语言水平的题型与材料。

参考文献:

[1]付忠.大学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探讨[J].科教纵览,2009,(12).

阅读教学的教学反思篇10

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设计有效的问题,能引导学生走进阅读语篇、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探知和阅读欲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在平时的课堂观察和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问题的设计随意,能力训练目标不明确;问题肤浅,简单提问频繁,抑制了学生的思维;问题抓不住重点,提问繁琐,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问题大多局限于对表层细节信息的搜索和推测,缺乏对学生梳理篇章结构、推敲逻辑关系、判断写作意图等能力的培养,局限于对阅读内容的认知,缺乏对学生评价阅读内容所需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策略运用就显得非常必要。

二、阅读教学过程中问题设计的策略运用

(一)读前问题要明确目的、激活背景

读前活动的问题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课文阅读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

例如,新目标英语(下同)八年级下Unit2“Readingmaybeyoushouldlearntorelax!”文章主要介绍英美国家孩子学习之余被各种课后活动及培训占据太多的时间,以致很少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在当前中国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生感同身受。为把学生引入阅读文本,让其能同作者进行真正的心灵对话,读前可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①whatafter-schoolactivitiesdoweChinesestudentshave?

②whatdoyouusuallydoafterschool/onweekends?

这两个问题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都无需花费很多时间思考,目的是激活学生的知识及情感储备。通过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可以收集到诸如doinghomework,playingsports,goingto...classes,learningpainting等课后活动项目的词汇,为感受文本中介绍英美国家学生忙于参加的课后活动作好知识准备。而第二个问题则是为学生走进文本奠定感情基础,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感知阅读内容。

读前提问作为一种最常用、最简便的背景激活方式,问题的设计必须与课文主题相关,同时问题的数量不宜过多,要让背景激活活动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所占比例适当。

(二)读中问题要运用策略、由表及里

读中活动是整个阅读过程的重点,要引导学生整体阅读,将语篇视为连贯整体,采用自上而下处理模式,以避免学生肢解篇章,把篇章当成知识点的载体。阅读问题的设计要涉及阅读策略,通过问题的回答训练学生快速获取文章大意、快速查找具体信息、仔细寻找细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例如,八年级下Unit4“Reading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在阅读中教学环节里,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①wheredidYangLeigoandwhatdidshedothere?

②whatdidYangLei’smothersayaboutherdaughtervolunteerwork?

③HowdidYangLeigetonwithherstudents?

④whatcould/couldn’tYangLeidotohelpherpoorstudents?

⑤whatdidYangLeithinkofhertimeasavolunteer?

因为读是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的过程,就是对语篇进行解码并获取信息的过程。为了培养学生分配注意力的阅读策略,我按照文章的段落顺序,每段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阅读时集中注意力,忽略与之无关的其他内容。学生只有进行整体阅读,才能回答问题①,就会思考并明白作者在题目中helpingothers的具体内容,从而带着好奇心探索changedherlife的原因。回答问题②学生得区分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运用信息分析的策略。其它几个问题的回答都涉及细节的加工处理,要求根据已知信息及语篇轨迹对深层含义做出判断、推理和引申,并非直接拿文章当中的句子就可作答案,这样更能帮助学生逐步理解文章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向问题本质靠拢,培养分析理解能力。

阅读中所设计的问题应该是阅读策略培养活动实施的有力工具,“培养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信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生通过回答问题,能自觉运用阅读策略,在活动任务中提高阅读技能。

(三)读后问题要注重评价、由问促说

这部分应是前面两部分阅读活动的综合,目的在于语言的输出和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由于时间的限制等原因,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事实上,它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问题的设计主要有归纳复述和问题讨论等形式。

归纳复述主要适用于一些结构明朗、故事情节清晰的阅读文章,新目标英语教材的SectionB3a部分就可经常采用这种设计问题的方式。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5SectionB3a“ifibecomeanathlete,willibehappy?”文章主要是讨论赞成和反对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原因,段落结构很清楚,这样的篇章也很适合学生作为写作的范文来模仿。为减少难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可提供适量的过渡词汇,如:Formany...,...seemlike,if...willknow.......givemoney...and.However,...canalso....allthetime....thiscan.......willsometimes.......haveadifficulttimeknowing....infact,...happierbefore....通过这种形式的语言输出,能促进输入语言的消化,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问题讨论作为评价性问题的一种,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在培养学生语篇理解能力的同时,可充分挖掘课文中的可评价性因素,引导学生对文中出现的人和事、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态度等作出评价,学生可以从自己独特的视角看待问题,各抒己见,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八年级下册Unit3“ReadingDoyourememberwhatyouweredoing?”在读后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whydoesthewritersay“September11,2001hasmeaningtomostamericans”?这个问题有一定的深度,它涉及文化差异。9.11事件改变了很多美国人对世界和生活的原来态度,它是整个民族无法愈合的伤痛。通过这样的拓展讨论,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开拓国际视野。

读后问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后的语言输出,实现语言交际化,让学生评价阅读内容,拓展对课文话题和中心思想的理解深度和广度。问题的设计既不脱离阅读文本,又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它既是对学生语言知识水平进行检测的工具,又是学生语言技能水平提高的手段。

三、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运用后的几点感悟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阅读问题设计策略的应用,阅读课的效果大为改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

在学生的印象中,阅读课就是英汉互译、语法讲解课,老师动动嘴,学生动动笔。往往是老师讲得无趣,学生听得乏味。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完全改变了原来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往学生为了回答问题而阅读,为了积累语法知识点而阅读,阅读缺乏动力,更缺乏积极的思考。而现在学生在读前活动阶段思维就活跃起来,层层深入的读中问题以及挑战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读后问题都与他们的切身体验有关。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无处不在,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体会成就感,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

以往多采用自下而上的阅读处理方式,表面上课堂很“饱满”和“充实”,实际上是老师的心中很“虚”,学生的脑海里很“乱”。学生和教师都觉得花费了大量时间,但阅读效果甚微。讲求阅读问题设计策略之后,学生能根据老师问题的引导,使用不同阅读策略,积累了阅读经验,提升了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