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28:56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1

【关键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16(2016)02-0034-03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使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理念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极大影响着大学生价值理念的形成,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使医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贡献。

一、高等医学院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环境变化,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各种外来因素影响,这就需要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达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满足人们健康是医学生的目的和追求,然而当前医患矛盾突出,医疗事故、纠纷频发,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高尚道德,使他们能切合实际地处理好医患关系,避免医疗事故,这将促进和改善医患关系。医学生医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政治特色,而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现医学人文特色。它们体现不同、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医学生加强道德教育。医学生医德教育是医学生人文精神形成的重要途径,而体现人文特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因此,医学生人文教育能充分的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可以说加强医德教育是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目的是使大学生全面发展,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相结合,这不仅加强了医学生医德教育,还促进了医学生全面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医学能力突出和医德高尚是社会的需求,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的目标所在,因此,加强和创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满足社会的需要。总之,医学院校加强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必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输送优秀的医学人才。

二、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缺乏新颖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学的方式要改进,然而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强调的是理论知识学习,缺乏实践应用,使医学生不能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现实生活予以体现,这样很难达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对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考试方式,还是传统的笔试方式,没有把具体实践作为考试的方式,这样致使医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在背课本,很难体会到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现在的医学院校主要应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没有单一的课程,这样将很难使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医学联系到一块。对医学生道德意识的评估,主要是考试成绩的高与低,这样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难以量化为自身知识,质变为本人的道德意识,切实地应用于社会实践中。总之,当前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考试方式陈旧,这很难达到医学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偏重政策的领引,忽视专业结合。当前,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这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对医学生展开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其能够运用最新的思想政治理论面对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正视当今大学生面临的挑战和意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紧紧抓住这四门课程的内容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把医学生培养成优秀、现代化的医学人才。但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具有神圣光荣的使命———维护人类健康,其专业特色鲜明,职业要求突出,因此,医学生除了专业知识的精确掌握,还要具有高尚的医德。然而在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时,只是利用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展开教育,没有足够认识医德教育的重要性,其教育程度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差距,这也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极大。一名合格医护人员不仅医术高明,还要更加具有爱心和责任意识,而当今的医学院校在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中,把教育的目标集中在政治原则上,比较空洞、浮躁,未能真正的与医学专业相结合,缺乏专业结合性,其教学目标与医学现实要求相差甚远,对医学生来说无感染力和影响力,很难增强医学生的职业道德。总之,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政策讲解,忽视专业结合,这样很难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专业相结合,难以达到医学生职业的要求。

3.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传统,效果甚微。当今,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否则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然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部分医学院校还是运用传统的教育管理方式,没有形成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管理方式,这样会使医学生腻烦,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大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灌输、政策法规的讲解,通过这些来约束大学生的行为,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医学院校也是如此;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只是对大学生行为的管制,告诉他们哪些应该做、哪些不应该做,通过多年的教学可知这种方式很难使大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时代的要求,我国也一直在加强建设,然而在实践中,对医学生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现不明显,效果甚微,这样会使医学生难以形成正确的医德价值观。长期以来医学院校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技能培训,忽视医学人文教育,这样造成一部分医学生专业知识突出,医德较低。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院系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各种社团组织也在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并且作用越来越明显。

三、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1.完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当前,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是四门政治课,这四门课程与医学生的主干课程侧重点不同,偏差很远。中共中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教育全过程,那么怎么才能使医学专业教师同样重视思想政治教育,怎样才能使其能够把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这是专业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学校管理者应采取措施,使专业教师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在讲课时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其中,使医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高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单单的依靠四门思想政治课,还要增加一些相关课程,如医学与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心理学等,同时结合新的社会现象开设与医学生相关的课程,这样使其课程体系更加完善,从各个方面加强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医学院校关于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少,并且课时少,涉及医学人文的较少,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重视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范课程体系,加强人文教育。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因此,学校要采取措施鼓励教师创新教育方式,如对教育队伍加强培训、去外学习等。同时各系部应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处理与医学生社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总之,医学院校应从课程完善、融合和教育管理等方面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重视实践和利用校园网络对医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出真知,只有加强实践教育才能使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达到教育效果。对即将走向工作岗位,进入社会的医学生来说,在社会实践中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颇为重要。医学院校要为医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条件,使其在实践中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学校可以创建丰富多样的社团组织,这样既使学生知识面拓展,也丰富了他们的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无形中受到教育,树立为社会负责的意识。当今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医学院校要采取相应措施让学生走出去,同时与社会力量结合,共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让医学生既了解社会实际,又有外部鞭策,进而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实践中事半功倍。21世纪是网络时代,大学生离不开网络,因此,要利用网络对医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是大学生经常点击的网站,医学院校可以利用校园网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天津中医药大学积极改进校园网,增加了“天中情”、“中国梦”等专栏,对医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对校园网络的建设要体现医学人文特色,弘扬医学人文文化,使医学生受医学人文的熏陶。总之,加强社会实践,改进校园网络对医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使其教育效果更明显。

3.以翻转课堂教育方式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方式在不断创新。因此,大学生的教育方式更要创新、发展,才能达到大学生教育的目的。翻转课堂教育方式是新兴的教育方式,且效果明显,因而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运用翻转课堂教学,使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其内化为自身修养。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越来越多且纷繁复杂,它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翻转式课堂教学能够使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辨别网络信息,使他们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翻转课堂不仅仅注重课堂学习,还重视社会实践,能够使医学生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运用翻转课堂教学能使任课教师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而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教育。由于翻转课堂教与学的主体地位转变,这进一步增加了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通过翻转课堂教学会使枯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利用翻转课堂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交流方式,因此,医学院校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运用翻转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晨艳“.翻转课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应用的价值与挑战[J].中国轻工教育,2015,(4):22-24.

[2]牛奔.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4.5.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整合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医学人文实践教学不足

近年来,我国从医学院校到整个医疗系统掀起了学习人文、倡导人文的热潮,并形成了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经济学等多个热点,人文课程、人文讲座屡屡开设。但这种人文热的背后是存在问题的,课程或讲座往往停留在向受教育者灌输一套空洞的理论和呆板的做法,这是典型的把医学人文知识讲授等同于医学人文教育。教育与知识讲授的等同凸显了教育活动中常见的两个缺失:重视课堂讲授,缺失实践中获得体验的教育手段;注重知识传授,缺失培育具有完整人格的人才的教育功能。医学人文知识讲授作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前期基础和手段,可以帮助受教育者对其朴素的医学人文思想进行提炼和升华,而教育最终要实现的是使这些医学人文知识经由受教育者的心理体验,内化为受教育者头脑中引导其医疗行为实践的医学人文精神。因而实践教育不足的医学人文教育很难实现教育目标。医学院校紧张的学时安排是导致医学人文实践教育不足的重要原因。自2009年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下发《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文件要求为医学生开设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以来,各医学院校为平衡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教学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的学时之争已做出种种努力尚不能完全满足文件要求,医学人文实践教学就更难以保证。

(二)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利用率不高

自医学人文热潮兴起以来,众多医学院校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纷纷开辟了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实践教学中心等等。但这些教育基地或教育中心少数是挂了牌子、发了证书的,更多的则是分散在社会各处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社会机构,比如疗养院、关爱病房等临终关怀机构,生命奥秘体验馆、烈士陵园等社会公益机构。这些实践教育基地与清明节追思活动、红十字精神宣讲等实践活动一起称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更为确切。所以,不仅仅局限于挂了牌子的实践教学基地,那些可供发掘人文教育功能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其实是比较丰富的。以笔者所在的医科大学为例,有研究者梳理了可供教学所用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有:生命奥秘博物馆让参观者更深入地了解自身、了解自然,体验生命之神奇;附属医院致力于临终关怀的疗养院、关爱病房能够让大好年华的青年学生真切感受到生命的短暂和稀缺;“无语体师”启用、告别仪式,遗体捐献纪念馆及清明节祭奠追思活动、祭扫烈士墓等都可以让自我中心意识颇为盛行的青年学生见证博爱、人道、无私、奉献;昭示实验动物为生命科学发展做出牺牲的校园实验动物纪念碑提醒医学生尊重一切生命,感恩任何给予。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开展过却没有固定下来的社团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好的医学人文教育意义。可以认为,当前可作为医学人文实践教学的资源是丰富的,但这些丰富的资源是零散的,缺乏整合的,因而没能被系统地用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找到整合这些实践教学资源的途径,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将其系统化运用于医学人文教育以改善医学人文教育效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具有统一性

医学生既要接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又要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实际上,这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从教育目标看,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明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目标显然包涵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从教育内容看,两者亦具有统一性。医学生要成长为合格的医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而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是前提。即使是在强调对医学生进行“以病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时,培养医学生仁者爱人、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仍是培养其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基础。正如我国自古提倡的“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医国靠政治家,关心人的生存环境;医人靠思想家、教育家,关心人的精神健康;医病靠医学家,关心人的身体健康。因而以医学生为教育对象的医学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原本就是统一的。具体的,教育内容的内在一致性是两者能够结合、相互助力的主要原因。

(一)道德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内容

古人早有“才不近仙、心不近佛”不能为医的说法,我国现代外科之父裘法祖重申这句话:“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他特意将“德”放到“才”的前面,大有深意。对一个人而言,德是灵魂,是向导;才是能力,是工具。德是才的统帅,才是德的辅助。就医者而言,空有德而无才,不能治病救人,固然无法为医,不能造福他人;空有才而无德的医者则比无才无德的普通人社会危害性大得多。正因为如此,医学生的培养更要秉持“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这一教育理念。所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医学人文教育首先就是从培育恻隐、仁爱之心的德育开始。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一方面,社会主义医科大学承担着为“健康中国”战略培养医疗服务人才的任务,“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2]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他号召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呼吁要从生产的桎梏中和思想的禁锢中来解放人。他把社会主义称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毫无疑问,这种从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出发的人文思想是医学人文精神的起点。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的整合

(一)实践学时整合

根据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本专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从现有的学分中,分别划出2学分、1学分来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这一要求首次落实了实践教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性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开始进入规范化时代。而对于医学院校更不规范的医学人文实践教学来说,也迎来了获得改善的机会。这个机会源自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2016)所提出的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师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注重理论教育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普遍要求和分类指导相结合,提高工作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解读这一原则,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结合医学生成长规律和发展需求,细化为符合医学院校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应的,发掘思想政治理论课蕴含的医学人文教育功能就很有必要了。这样,一方面,针对医学生专业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另一方面,囿于师资、课时局限的医学人文教学可以依托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充分的师资和课时,扩大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分布于学校内外的各种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充分、系统地加以利用。以笔者所在医科大学为例,思想政治理论课拥有32个实践学时,如果梳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五门思政课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实践教学,32个学时的实践课无论是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医学人文教育,都将发挥很大作用。

(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

实践教学内容整合是利用好实践教学资源的前提,而这种整合的关键是发掘、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之与医学人文实践教学资源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亦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道德修养优先于医学专业技能

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都强调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对于个人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空谈道德很难令学生信服,尤其是在医学生乃至在职医护人员中,医学专业技能远比医德重要的认知广泛存在,这也正是医学人文教育相对于医学科学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地位的原因。在思想道德修养与医学专业技能何者居首的问题上,实践教学优于理论说教,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社会调查和案例调查的方式。社会调查即指导学生走进学校附属医院,走访临床医生、患者及家属,实地访谈,获得第一手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讨论、提交调查报告。实践证明,这种社会调查极具教育意义,学生的收获是惊人的。案例调查是指导学生查阅、寻找古今中外德才兼备的医学界典型人物,正面了解这些典型人物的生平事迹、思想言论,让学生从榜样身上获得启发,明确医者的使命是解除病人痛苦,高超的技能是达成使命的手段和途径,医者之仁心是大医养成的第一必要条件。

2.将“为全人类”、“为人民”的大爱浓缩为对患者的关爱

马克思主义蕴含着丰富的为全人类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而奋斗的大人文思想,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引导青年学生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这种对全人类、对人民的大爱落实到医学生身上,就是对患者的仁心仁爱。虽然作为仁之端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但人文精神却处于需要大力倡导培养的境地,这与医生高度职业化及医疗服务商业化有关。当从医成为谋生手段,当医疗服务成为价格体现,人们从医的目的就可能不完全是高尚的治病救人,医疗行为就不单是一种人文交流。所以教育医学生要认真负责是容易的,要让他们对患者产生关爱的感情是不容易的。在这个问题上,理论说教基本无法取得教育效果,实践教学则可以通过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生命产生至生命终止”这一生命发展过程从而产生情感触动。实践教学首先要让学生去感受生命诞生的艰辛与幸福,邀请妇产科医护人员、孕产妇与学生分享胎儿孕育和分娩的感受和体验,让学生体验生命的宝贵;第二是指导学生参观生命奥秘体验馆,使学生从中体会生命的神奇;第三是组织学生进入宁养院等临终关怀机构,让学生体会生命的短暂和稀缺;第四是组织学生参加为医学发展捐献遗体的“无语体师”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见证平凡人生向不朽生命的升华。如此,源于对生命的认识而产生的对生命的爱才是爱患者、爱人民、爱全人类的起点和根源。

3.医学教育要培养具有丰富人文素养的医生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3

1.共同的教育目标。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就明确指出,“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医学职业特点来说,思想政治教育即是以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为中心,全面提高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医学人文教育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倡导人文关怀,提倡“关心病人比关心疾病本身更重要”。2001年7月,卫生部、教育部印发《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医学研究与服务的对象是人,在医学教育过程中必须加强文、理、医渗透和多学科交叉融合,把医德与医术的培养结合起来,加强综合素质培养”。2010年1月,卫生部等六部门联合《关于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加强医德和职业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共同指向全面提升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一定的共通性,而且思想政治理论能够有效的指导医学人文教育。

2.共同的师资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是全员育人,主体是全体教职工,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医学人文教育也不仅仅由相关课程教师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为了增强实效性,也必须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内容,贴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客观上也在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当前,医学院校在思想政治专业和医学人文专业方面配备的师资数量不足,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也成为现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共通性也为师资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提供了前提条件。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

1.建立知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师资水平是教学质量的关键。不同于综合性院校和文科类院校,医学院校师资力量偏重于医学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关教师在数量不足的情况下,还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也明显不够,对于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医学院校的特殊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师资的量和质都面临严峻考验。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结合,对师资要求较高,但当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基本属于思想政治、哲学、历史专业等文科专业,对医学相关知识了解不多,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不利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加强师资培训,拓展教师视野,加强医学素养。特别是培育医学意识,科研活动围绕医学展开,从而提升医学素养、以研促教。同时,加强医学人文教师的思想政治培训,鼓励有医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参与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相融合。

2.完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教学科研活动的关键,对思想政治和医学人文相关课程进行优化,能发挥课程整合效应。由于医学院校总学时很高,同时偏重于医学专业课程,医学人文相关课程呈现单一、学时少的特点。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系列讲座等多维课程体系建设,可以加强医学人文的教学效果,同时拓展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仅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开设的不足。必修课可以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选修课可以开设:医学社会学、医学史、医学法学等课程,同时邀请医疗卫生战线上的杰出代表和先进典型以“人文讲坛”的形式开设系列讲座。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第一,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为了提升医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就要求我们深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材,拓展教学内容,构建适宜的教学体系,从而摆脱理论性强,与现实和医学生实际较远的局面。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贯穿贴近医学生,在培育医学生政治素养的同时,更要提升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优化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引导医学生学习的指挥棒。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方式大多为纯粹依靠记忆知识点的闭卷考试或者以论文为主的考察方式,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也是教师不爱教、学生不爱学的主要原因。我们需要改变传统考核方式,转而导向考察理解和应用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加平时考核比重,除到勤外,发言、演讲、主题讨论会等都算入最终成绩,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程,真心喜爱思想政治教育。第三,加强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育人作用,医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了解社会,接触病人,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标准要求,合理增加实践教学课时,规定相应学分;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严格考核管理,确保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实现实践教学效果;丰富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医院临床实践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与医院合作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开展“三下乡”、“进社区”医疗等医疗实践服务活动,举行“感恩!无语体师”活动、临终关怀服务、与艾滋病人零距离接触等活动。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4

关键词:卓越医生;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2-0034-02

国家《医药卫生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造就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才队伍。《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要优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构建“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为培养大批高水平、高素质临床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部、人力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可以预测,未来县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将以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为主。医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的医学教育中最高的培养层次,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使命,如何加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随着高等医学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招生类别的多元化和学位类型的调整,医学研究生教育出现了培养教育质量下滑、人文精神缺失、学术与医德行为等问题,对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出现的新问题,多形式、多途径地加强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综合性大学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能力是高层次的医学专门人才的执业基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各种科研任务和压力都传递到研究生,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学习压力较重。研究生培养的重心自然偏向业务能力,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1]。

2.思想政治素质无法量化。目前的高校排名、学科评审、科研平台认定均是以可以量化的科研数据为基础,高校自上而下出台各种量化考评细则,从学院到老师个人均以量化考评细则作为工作指南,研究生思想政治和学生工作体现在平时的细微工作之中,无法量化计算,只有以不出人身伤害事件和政治事件为量化准则,导致大多数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的具体工作中忽视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等无法量化的素质指标。

3.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不合理。综合性大学医学教育涉及学院多、管理体制不近合理。在管理体制上,综合性大学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为校院二级管理:学校设立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学院设立研究生党总支部,下设各研究生支部;学院的研究生辅导员,具体负责研究生学生工作日常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虽然一部分高校明确指出,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但在具体实施时,缺乏相应的联动机制,造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在没有设立医学部的综合性大学的医学教育中,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在二级学院断档,医学研究生前期完成课程学习和实验室工作,后期进入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后,各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导师、临床科室、辅导员、医院党委多头管理,互相推诿,造成研究生进入临床后期,思想政治工作断档的现状。

4.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明显。医学研究生在入学考试备考中已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高校研究生教育中开设的《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没有起到强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原因如下:第一,政治理论课注重学术性、理论性,缺乏与现实社会现象的联系;第二,医学研究生只重视与医学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应用;第三,政治理论授课教师没有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和思考,课堂的知识灌输只是应试需要,使政治理论课不能发挥主阵地、主渠道作用;第四,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仍采用应试的考试方法,不能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动力。

二、解决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切实落实导师为研究生思想政治第一责任人的制度。2010年11月,《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1]11号),成为目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指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文件。该文件中广大师生最为关注的亮点之一,明确提出了“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要“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责任人的作用”。此次教育部文件对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负有的责任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要了解掌握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良好的学风,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要对研究生进行就业指导,鼓励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导师定位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人”,一是重在揭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二是重在突出和强调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是发挥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形成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2]。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首要责任人”制度:(1)加强对导师的培训,增强导师“首要责任人”的意识,提高导师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2)完善导师上岗机制。除了以导师的科研经费、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的上岗条件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能力也必须纳入导师上岗条件中。(3)建立专业背景和思想政治素质兼备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旨在和导师形成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动。(4)导师绩效考核中提高育人方面的权重。强调“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责任”应该澄清:不是“导师负有对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责任或无限责任”,更不是某研究生万一出了什么问题,便首先去追究导师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含义是有很大区别的[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多体系、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导师只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要完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从以下方面构建工作体系。

2.党组织建设、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高度统一。要实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培养业务与思想政治水平较高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实现医术与医德、人文素质的统一,将研究生教育的行政管理工作、党组织的建设、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分隔的三条线管理是行不通的,常常造成工作重复或工作推诿。在综合性大学,落实到学院的管理,应由主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行政领导兼任研究生党总支部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兼任研究生党总支部组织委员,实现党组织建设、研究生教育行政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的三线统一,才能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到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各方面,从业务教育层面体现思想教育,从而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单一说教性,融入到医学研究生科研与临床实践的学习过程中。即不论校级管理将以上三条线如何组织,落实到院级管理一律实行三线合一。

3.按学科特点设置研究生党支部。综合性大学的医学研究生培养涉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各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各业务科室,这造成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中,存在培养环节多、培养单元多元化、研究生学习流动性大的特点,如何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铁板一块,无缝化衔接到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各单元,成为摆在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问题。我党的长期实践证明,加强党支部建设,将支部建在连上,是中国革命成功的法宝,落实到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必须以导师所在学院(医院)、研究生专业为依据设置研究生党支部,高年资住院医生或教学秘书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使研究生在从事科研和临床工作时有稳定的组织形式,保证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组织、有场所、有专人负责,使党支部活动自然地与医学研究生科研和临床工作相结合,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工作在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各科室、实验室的无缝衔接,使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铁板一块。

4.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学医院党支部联动。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过程中,按培养计划在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各业务科室轮转,是培养临床医学研究生的重要一环,这种流动性不利于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现断档。为避免出现这一局面,应使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各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的活动进行联动,联合开展活动。如医院在进行公益活动和处理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医院各科室的党支部与研究生党支部共同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使临床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科室轮转时,仍然时刻与党组织保持一致。

总之,在实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大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的同时,保证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培养医学业务能力共同发展,需要导师、党支部、合理的三线合一体制来共同保障培养合格的“卓越医生”。

参考文献: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5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伴随时代的进步、发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面对着严峻考验。医学教育本身具有专业特殊性,因此,医学院校的政治理论教育同样面临着重大考验。在新课改之后,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已获得了很大的成果,不过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针对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出现存问题以及改进方法。

【关键词】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改进措施

医学院校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机制的主要构成部分,为培养医学人才和医学相关研究人员做出不少贡献。医学院校的研究所和专业科系,主要可分成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医学方面的研究人才;临床医学则是为了培养药剂师、医生、护士、康复师、医检师等直接和生命安全相关的职业人才。不过,近几年来,我国不少医学院校的人文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缺失,造成一系列的严重后果。随着医学社会化的加速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学教育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手段进行探讨。

一、医学院校强化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重要性

1、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以人作为教育对象,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加强医学院校思想理论教育,体现了对人类的利益和需求的充分重视和尊重,是对人为主体的高度关注,也是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放在平等地位的体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等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人文关怀,一定要切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性,以此来提升人性教育,对人本身进行完善,将大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作为目标。

2、强化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国际上的医学教育专家们,在2001年制定了在全球范围内医学教育的最低要求,包括态度行为、职业价值和医学科学、伦理等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沟通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的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等七方面,不难看出,其中思想理论教育所占据的比重很大;强化医学院校的思想教育理论,还能促使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医学的模式从根本上发生转变,进而顺应医学模式转化与医学社会化的重大趋势,实现平等、有效、公正的医疗服务。

3、强化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利于缓解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紧张态势。医生和患者的关系高度紧张,可能来自多方面因素,其中,医学院校的思想理论教育模块的缺失,必然会致使医生和患者之间沟通和交流变少,使其关系变得疏远,最终导致医学的非人化、差异化。医疗费用持续上涨,和医生过分追求个人回报的价值取向有十分大的关联;医疗纠纷逐年增加,和医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下滑紧密相连;医疗事故发生频繁,和医生的职业责任心息息相关。

二、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理论空谈

教学空谈集中表现在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灌输教条空泛的理论混为一谈,没有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去说明、证实这些理论,枯燥的内容导致学生厌倦,很难达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目的,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

2、教学实践的无序性

长期以来,因为教育课程缺少社会实践,导致课程存在局限性。目前,许多医学院已经在课程上进行改革,但本质却是打出改革的幌子,暗地减少思想政治教育课时。因为实践课需要的教学成本高,想要真正展开实践教学并不容易,这就导致实践课要为其他专业课程让路。

3、教学课程的时效性差,难以解决学生的行为失当问题

一方面,道德教育的评价体系还很落后,课程上还只是一种应试的教育模式,缺少科学的体制和制度,这无疑导致了注重分数而忽略课程中蕴含的道德素质修养的内容。另一方面,经济转型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例如红包、回扣、药品等,学生对现实社会产生迷茫,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很好的解释和解决实际存在的不良现象,让学生不能信服“两课”内容。

三、强化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具体措施

1、用科学的发展观为引导,统筹医学生的思想理论工作:统筹素质教育和德育为先;统筹各级党政干部、辅导员、共青团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哲学社会课;统筹教师团队和学生骨干的队伍建设;统筹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日常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建设;统筹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工作体系;统筹医学院思想教育工作和学风建设。

2、建立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并重的先进医学教育理念。医学工作人员要具有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态度,就要重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要逐渐加大人文课程数量,例如医学理论、医学哲学、医学法学、医学语言学以及医学心理学等。

3、利用“两课”的教学理念和“三观”的教学功能,着重培养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两课”是指马克思理论课程以及思想道德教育课程,包含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论述、邓小平理论以及思想政治修养等课程。而“三观”则是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三观”是“两课”教学目的所在。在“两课”教学中,结合医学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增强医学生的文化素养:为医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医学生的人本主义价值观;让医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来,在奉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4、为医学院校创造浓厚的思想理论教育气氛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对医学院校的思想理论教育提供改革力度和改革方向,建设医学基础课、医学人文课、医学专业课、公共政治课等医学院校的思想理论教育体系,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都要和医学生的专业特点相结合,引导医学生积极参加到以思想理论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活动中,让学生时刻都能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使之能逐渐渗透到学生们的思维、观念、言行之中。

四、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的发展特点决定医学是多门学科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对医学生个人素质方面的要求变得更高,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投入力度,以确保医学生建立健全的医学品质。

参考文献:

[1]唐红妹.新课程背景下高师院校实践教学的强化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12(03)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6

关键词:医改;思想政治教育;医院管理;作用

一、引言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医院内控管理环境的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也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医院一手抓医疗服务、一手抓党政建设,全面夯实医院改革发展的内外环境。医院管理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医院管理先导,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全面部署、科学谋划,实现医院改革发展的新格局。立足管理现状,谋划发展布局,医院应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因此,在笔者看来,思想政治教育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夯实医院管理工作环境

改革是当前医疗体系现代化发展的主题词,如何在改革的大环境之下,夯实医院管理环境,是深化改革发展的重要保障。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就是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营造和谐、稳定的医院环境。医院科学管理建设,是实现“教”、“管”统一的重要突破口,以“教”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以“管”规范医务人员的思想行为,提高医疗服务意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医院内部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宣传党的政策方针的重要力量。医院在党建工作中,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导作用。首先,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在“两学一做”、“党建+”等系列活动中,扎牢思想政治教育的“藩篱”;其次,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高医务人员的思想认识,践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以人为主体,将干部职工的切实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关切职工的工作、生活,排忧解难、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与生活热情,与医院建立“生命共同体”,以甘于奉献、勤恳工作等的热情态度,更好地投身医疗事业。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管理中的保障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推进医院科学管理,是适应改革新环境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与医院管理存在“交织”,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作用,为科学管理建设创设良好的内在条件。医院科学管理建设,不仅仅着力于规章制度的建立,更应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医院道德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教”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机结合。管理科学化进程,既契合了新时期医院改革建设的内在要求,也进一步搭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环境,发挥其在科学管理中的保障作用。

三、践行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全面强化医院管理建设

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多元社会文化的碰撞,促使医院管理环境的较大转变,要求医院在管理建设中,应践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人”、“引导人”、“管理人”中的重要作用,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化解日益突出的医患矛盾。全面深化医院管理建设,依托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践行,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功能,创设医院管理建设的新局面。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本管理中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植根于医院的医疗服务、人事管理、党建工作,多方面的工作状态,要求思想政治工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帮助人,做好“人”的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服人,强调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医务人员的工作生活,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等途径,深化医院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是医院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优化管理环境的重要保障。2.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医院作为医疗服务的重要场所,技术人才的有效培养,无疑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保障。思想政治教育以党的理论教育为核心,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价值教育等的渗透,进而更好地引导医务人员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全面发展的、契合医务工作的高素质人才。与此同时,医院应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深化人才教育培养机制建设。通过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人才培养的目标性、导向性,以更好地服务医院发展,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医院管理建设的重要突破口,也是深化医改事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医院管理的内外环境;通过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实现医院管理科学化建设,都是新时期医院管理建设的有效路径。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探析医院管理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是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体系出发,强化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有机结合,进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推进管理建设科学化进程。

参考文献:

[1]朱巍.浅谈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后勤管理中的重要性[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3(02).

[2]李琳.论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J].品牌月刊,2014(07).

[3]谭雪洁.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才智,2013(02).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7

摘要:中国传统医德既是我国思想文化的精髓、重要的文明积淀,又作为一种指导方法对医学生职业信念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丰富的内涵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育人方法。同时,中医药事业在注重道德教化和崇尚纲常伦理文化氛围中孕育出源远流长的优秀医德文化。时至今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种优秀思想的育人作用在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医德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本文系河南中医学院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成果,项目编号:2014JpXm26。

一、传统医德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1.发挥传统医德的思想教育功能

发掘、利用既成的传统医德中的文化产品,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灿烂的中医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掘中医传统文化中包含的思想、道德、人格因素,运用其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以达到育人的目的。比如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以及历代医家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无不彰显着中华民族人格的光辉。中医院校可以以此为载体,开展中医历史名人欣赏等文化活动,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砥砺人格,使学生在欣赏、观看的过程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2.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教育人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建设中去,通过中医传统文化的建设过程感染人、教育人。我国的校园文化,既通过图书馆、博物馆、课余活动等文化事业表现出来,又通过自身院校的专业优势如中医传统文化建设、中医名人录、中医名人雕塑等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形式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关系非常密切,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精神世界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而,有必要加大中医文化的建设力度,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包括上述形式在内的文化建设中去,使中医院校医学生不知不觉间受到思想政治教育。

二、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

1.传统医德对医学生“三观”的启迪

中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中国传统医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历程,其有益的思想精髓,必将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提供很好的借鉴。中国古代医学的继承与发展采取的是“师带徒”的形式,在老师选择徒弟的时候,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是否品行如一,热爱医学。东汉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中指出:为医者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还要有救苦救难、悲天悯人的情怀,“仁者爱人”。这也是恪守中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2.中国传统医德对医学生职业道德的影响

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医学的繁荣与发展。中国古代医家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操守给当代的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带来很大的启示作用。中医院校医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超的专业技能。因为医生的技术、道德水平直接关系着病人的健康和生命。《伤寒杂病论》序中“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的朴素奉献精神,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医务工作者。当然,传统医德思想中谦虚谨慎、不卑不亢、忠于本业的精神也是医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所要培养的,不仅要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更要坚守自己的岗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学习古人,超越古人。

三、传统医德提供可资借鉴的育人方式方法

1.在教育内容方面的借鉴

对于中医药院校的医学生,传统医德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大医精诚》中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要求医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誉”“恃己所长,经略财物”。因此,古代医家关于医德的深刻论述给当代中医药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补充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价值。

2.在实践教学方面的借鉴

(1)“师带徒”的育人模式。几千年来中医在民间多以“师带徒”的方式流传,古代名医李时珍、华佗等都是“师带徒”出身。师父会把多年积累的临床经验、秘方传给弟子或子女,这是一般书本上学不到的。余医师说:“公开编印的书本没有秘方,方子大多无效或小效,师父用手抄写给我的,是相当有效的方子。”而这些秘籍,如果没有师父的耳提面命,徒弟是看不懂的。“这些方子是分开写的,这个方加那个方才有效,只有入室弟子才教、才传的。”这些都为我们今天的医学生培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方法,规范带教老师制度,形成长效机制,一定能为中医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

(2)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即通过理论学习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方式,努力创造多姿多彩的为广大医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组织形式和工作方法,重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新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力求使工作多一些实际效果。把传统医德故事及名医名家的传奇人生编排成生动活泼的课余文化活动,增加学生们参与的热情。同时,把先进性和广泛性结合起来,以增强针对性。还要注意借助载体的渗透教育,把对中医院校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融汇到文化活动、社会活动中去,广为宣传,制造舆论,如开展各类传统医德知识竞赛、文艺活动、演讲比赛、面对面实话实说、合理化建议等健康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导向性和激励作用,取得“一花引来满园春”的效果。

四、小结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统医德,不仅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还为中国医药院校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方法。传统医德和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故而本研究把两者结合到一起进行探讨,注意从实际出发,因时而异,因人而异,不拘一格,但求实效,把方向的一致性与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为活跃,更为有效,也更加彰显出中国传统医德在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夏靖.论中国传统医德的德性价值[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3).

[2]何兆雄.中国医德史[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88.

[3]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4]汪世勇,王勇.浅述中国传统医德的特点[J].魅力中国,2009(89).

[5](唐)孙思邈著,刘清国等校注.千金方[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8.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8

关键词: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精神倡导对人的关怀,主张以人为本的价值观[1]。医学生作为学生群体中的一个特殊层次,由于学业繁重,学习年限较长,加之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单科设置,文体活动普遍不如综合性院校、理工科院校活跃,所以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素质较差。在医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心理素质处于基础地位。必须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教育作用。

一、怎样理解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人文关怀,就是用人的方式去对待人、理解人、关怀人,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构建师生的精神家园。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定的教育,使人思想行为得到改善,精神境界得到提高,形成符合社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人的精神世界失去了真切的关怀,思想教育就成为空洞的说教。心理疏导,要从医学和思想政治工作两个角度来理解:一是从医学角度,就是人们的心理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被心理学的知识改变,症状得到消除,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得到治疗的一种方法。二是从思想政治工作角度,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沟通方式,如解释、说明、同情、支持和理解等方式对对方的心理状态进行影响,心理问题人群的认知、信念、情感、态度和行为等得到改善或改变,心理状态得到调整和思想障碍得到清除。

二、为什么要加强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由于新疆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内部民族构成特殊,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民族成分多样,文化背景属于中华民族文化,又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即汉文化和具有伊斯兰教影响的少数民族文化。学生具有这两种不同文化背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表现在:语言、风俗习惯;思维方式、思想观念、行为方式、文化传统等各个方面,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高校的教育对象远远没有这样的差异。而医学生毕业以后的职业是直接与各族人民的生命健康相联系,所以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维模式必须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素质、政治觉悟或道德品质问题的思维倾向,是以往思想政治工作的定式思维,而容易造成错误地选择切入点,不仅不利于解决问题,反而容易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新要求被落到实处,问题的性质利于被分清,切入点容易找到,实效性也就提高了。

三、如何加强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笔者认为,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这项工程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统一性和民族性相结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一棵树的生长,不仅需要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还要有阳光和雨露,缺一不可,学生亦是如此。新疆医学院校一方面必须在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教育目标等方面,与全国高校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性特点也必须要考虑,在某些教育的内容、教学用语、教育形式等方面尽可能地贴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用民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新疆社会的实际、现实的生活,各民族的大学生也容易接受便于理解的民族内容、亲切熟知的民族语言的教育。

2.坚持硬件和软件相结合,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构建大学生和谐校园文化,必须抓住这个根本,才能使学生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增强凝聚力;才能使他们树立和谐理念[2]。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不仅要做好先进的校园设施、优美的校园环境等这些硬件建设,更要做好构建、传承和弘扬大学的精神家园。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是经过大学师生员工长期努力积淀而成的稳定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表现[3]。大学校训,它是一所大学对教育目的和人才观的集中认识,是大学精神的标志。医学院校大学生更是如此,如有“红色医生摇篮”之称的中国医科大学,秉承“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校训,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良好的医学技能,走上医学工作岗位后,兢兢业业,救死扶伤,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疆医科大学“厚德、博学、笃志、力行”的校训和山西医科大学“厚德励志,博学弘医”的精神等就是明证。

3.坚持方法和方式相结合,建构和谐的学生管理模式。做好新疆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特别注意方法和方式,讲究和谐管理。将教育、管理、服务三者融为一体并贯穿于思想教育工作的始终,增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服务意识[4]。注重医学生的心理疏导,建构心理危机干预、预警和宣泄缓释机制。以此培育医学生的心理放松与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树立自信、自尊、自强的心态,珍视生命的品质,并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5]。在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我们必须提高对心理疏导工作的认识,注重工作方法和方式。

4.加大心理卫生硬件的投入,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落到实处。加大心理卫生硬件的投入,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和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于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舆论引导、志愿服务、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各个方面。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要建立相应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编辑和出版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物。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在各种组织内部得到建立健全,组织与成员、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得到加强,医学生思想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四、结束语

培育“四有”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抓、如何做、从哪里切入更有效,这是摆在新疆医学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充分贯穿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就能不断提高新疆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袁晓建.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390-392.

[2]林崇德.“心理和谐”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1):1-5.

[3]杨宝清.弘扬大学精神,构建和谐校园[J].中国教育报,2007-11-19(5).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医学生;教育

1.由于专业课程的繁重性,思想政治教育向来是医学院校的弱项,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1未能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是必须的教学目标

多数医学院校只将自己当做专业人员培育基地,以批量制造医学专业人才为唯一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对医学生的课程布置、理论、实习等都主要以医学技术学习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教学目的,一切课程的设立都主要看能否提高就业率。在这样的状况下,便忽视了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1.2思想教育办法陈腐、无新意

在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只采用的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好。目前,多数医学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当做对象来直接灌输给学生,迫使学生被动的停止学习。医学院校很多思想政治教育课本的内容都只是理论性的学问,缺乏实践意义,多数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兴味,时效性不强。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一方面,医学院校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独立、完备的医学教育体系,并不注重医学生的本身涵养。招致很多医学院校教员和辅导员没有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系统深入的研讨,仅仅是简单的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了解为维护学校校规次序、正常教学的内容,而无视了医学生的思想道德建立是一项根本工程。因而,医学院校的思想教育内容更倾向与对学生行为的控制与管理。另一方面,医学院校学生在成才目的和人生规划方面更倾向于医学技术人才,过多关注医学生的专业学问和才能的培育,从而无视了学生的开展的社会价值观的信息。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缺乏兴味,无法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的教育课程中,长时间便招致思想政治教育流于方式。

2.针对以上弊端,抓好医学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主要有

2.1占据校园文化阵地

校园文化是德育的重要途径。在医学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各个医学院校应该紧紧盘绕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教育,占据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阵地,积极展开一些有特征的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不时强化医学生的思想内涵,让广阔医学生在良好的思想教育气氛中承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的影响,从而促使其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不时强化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涵养。培育学生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认识,不时推进医学生快速生长。一方面,医学院校教员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医学的特性,向医学生传授博爱的传统医学文化学问,将思想政治教育不时浸透到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除了开设一些医学技术的课程,还应该同时开设一些可以熏陶医学生情操的课程,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人生品味。

2.2强化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理论活动,让医学院校的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在医学院校的教学过程中,教员还应该培育医学生育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让医学生树立起“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学会关怀别人。为强化医学生的医德教育,能够经过和实习单位结合的方式,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展开群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可以学会关怀别人,协助他们的思想素质。

2.3扩展学校社团德育功用

社团是在医学院校的教学过程中,由一些具有共同的兴味和喜好的大学生组织在一种非正式的团体,并且具有特定的目的和规章制度,是校园优秀文化建立的重要载体和施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同时,医学院的社团组织有利于大学生身心朝着安康向上的方向开展;有利于进步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医学院校学生更好的融入到社会生活中;有利于促进医学院学生更好的就业。由于社团这些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就使其成为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载体。因而,强化医学院社团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经过高效应用社团促进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曾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各种公益性强的社团活动,让社团充任教育学生思想政治的第二课堂,努力为创设一个安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为进步医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经过理论证明,在现代新形势下组织的社团具有自发性和多样性、灵敏性和开放性等特性,逐步成为了医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并且成为了强化医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平台。医学院校的社团在不时开展的过程中,必将成为高专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推进作用。应用网络信息技术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也是现代信息时期开展的需求。医学院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对影响和限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师生之间互相对等、民主、自在的交流,可以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4转变医学生培育理念

目前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只注重传统的一面,同时也注重个性化的一面。注重将医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生的实践生活联络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更贴近,坚持想学生所想,急学生之所急,真正做到以情服人,以理服人。教师还应该把握住学生的个性思想特性,坚持详细问题详细剖析的准绳,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的采取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既要在政治上关怀学生。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课程培训,让他们可以愈加深化的理解国度的根本理论学问,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以培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又要关怀医学院校的弱势群体。在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不时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还应该留意学生的个体性,关怀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关怀学生内心的实践需求,在需求的时分协助他们有效处理一些生活的困惑。如在入学的时分,建立绿色通道,以树立国度助学金贷款为重要目的,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手腕,以社会赞助、绿色通道、学费减免为主要延伸中央,坚持以德育贯穿整个校园,与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挂钩,有效建立努力向上的氛围。同时也要引导医学生心理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逐步在医学院校构成以“心理普查为根据,以课程教学为根底”的重要教学场面。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展开大量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并且可以做到方式多样、丰富多彩,最大限度的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经过展开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可以有效培育医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蔼解人意的才能。四是坚持展开学生职业时期教育,以此进步医学生的就业质量。经过对医学院校学生停止就业指导,并且在开校的时分组织学生参与就业规划的讲座;并且在学校读书期间不定期的为学生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如对学生就业观的引导、国度政策法规的宣传等,协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参考文献】

[1]崔长江.关于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77-80.

[2]曹勇.浅论新时期医学院校德育工作的几个切入点[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169(7):35-36.

医学人文与思政教育篇10

人文素质作为当代大学生必备的重要素质,已经日益受到教育界和社会其他各界的关注。人文思政教育可以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人文精神的正确引导和培养。这些价值观是人类上千年文明的积淀凝华,是指导人们进正确行为的导向。其次,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加以正确引导。要搞清楚我国高校为谁培养人才,培养怎样的人才这个基本问题。只有培养出政治导向正确、具有高度爱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我国的医疗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2医学英语课程融入人文思政教育的意义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为了顺应时展,需要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高校应该把教育重点放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人文素质培养上面。这一要求更加充分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医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自然科学课程,它不仅要求从业者有着较高的专业素养,更要求相关人员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因此在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和人文教育有着现实意义。此外,从医疗整体现状来讲,提高医务工作者人文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成为解决社会矛盾、化解医患冲突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不能只关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教授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在相关课程中融入正确的医学道德观等思想教育,让未来的医疗从业者不仅有过硬的治病救人的医学知识,更具备“仁医”所需要的悲悯情怀和正确的医学伦理道德观。当前的形势也要求医务工作者在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素养的同时,具备悲悯情怀和崇高的道德素养。不断爆发的医患冲突和医疗矛盾对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事实证明,在培养医学专业学生的过程中,如果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略道德观等方面的教育,无法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医务工作者。

3医学英语课程融入人文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

医学专业英语可以把人文教育与专业知识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医学专业知识与人文思政内容相结合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崇高人文精神和政治素养的医学生。只有补充完善现有的医学课程内容,以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为目标,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遵循医学人文之间的天然逻辑规律,才能构建出完整的医学人文思政教育体系。医学专业英语课程的内容都是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并且有着较强的积极教育意义。医学英语课程的相关教材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与人文培养的载体,让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首先,可以从世界观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医学英语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一定会讲到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关文化、社会发展、医疗体系等知识,这时就需要及时地把西方国家与我们国家的相关领域进行对比分析,客观看待。要积极肯定我们国家近些年的发展成果,对西方的相关制度不盲目崇拜和推崇,要运用辩证唯物的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其次,可以从人本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融入。要树立全面科学的医学发展观,摒弃传统的单向灌输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不仅要看到疾病,更要关注病人,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观,鼓励学生树立救死扶伤的社会责任感。通过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工作促进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现实社会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责任感,树立为他人服务的理念。教师还可以在讲解课文的基础上拓展与其主题相关的具有深刻寓意和内容积极向上的故事,对学生的人生理想、价值观和科学态度进行教育。教师在医学英语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医学院校开展人文思政教育要从教师队伍建设做起。教师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有着天然的权威和优势性。如果想把人文思政教育很好地融入到医学英语专业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崇高的医学人文素养。教师要在督促自身形成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的同时,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道德观,使之形成正确的医学人文道德观。优秀的专业教师可以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思想道德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似般教育。教师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要从思想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明白医乃仁术的道理,用自己的学识和道德感染学生。最后,充分发掘课本以外的教学素材进行人文思政教育。课本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符合思政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对相关医学知识进行人文扩展。例如在讲到生物英语中植物学的相关知识时,可以扩展阅读我国医学工作者屠呦呦研究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国家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