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01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1

关键词:英汉语言;文化;差异;跨文化交际

1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由于各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不同,因而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积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交际时,会经常遇到由于历史文化差异而出现的交际、理解难题。

例如,“东施效颦”这一汉语成语典故,对中国人来说,不难理解其文化内涵,但对于不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西方人来说,若仅仅理解为“tungShihimitatesHisShih”,就没有准确、形象地表达和再现原典故的含义。东施是谁?西施又是谁?就没有交待清楚。为了让西方读者能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采用加注的方法:tungShihimitatesHisShih(HisShihwasafamousbeauty,tungshihwasanuglywhotriedtoimitateherway)。这样,就会使读者一目了然。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采用类比的理解方法。据说,有一次周总理陪外国客人观看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翻译作了很多说明也没能让外国客人弄懂故事内容。此时,周总理提示翻译说,梁山伯与祝英台就是中国的罗米欧与朱丽叶。通过这一类比,外国客人马上明白了剧情的主题思想。

中国历史灿烂悠久,华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与此相联系,中国的历史成语典故俯拾即是,意蕴浓厚,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亡羊补牢、塞翁失马、滥竽充数、朝秦暮楚、毛遂自荐、班门弄斧、名落孙山、三顾茅庐以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蜀中无大将,寥化作先锋”“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等,每一个历史典故和成语都包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都是一个生动的历史故事。因此在交际、理解时,应在弄懂典故含意的基础上,注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取恰当的交流、表达方法。

中国文化如此,西方文化亦如此。《圣经》中仅收入辞典的典故就有700条,莎士比亚作品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

2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种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南面为主,北面为朝”,南为尊北为卑的传统,人们经常说“从南到北,南来北往”,“南”的方位在说法上常常置前。而英语文化却恰恰相反,英美人从英语地域文化上来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自然是“fromnorthtosouth”,“北屋”为“aroomwithsouthernexposure”。诸如“西北”、“西南”、“东北”、“东南”之类的方位词语,英语方位在说法上也和汉语文化相反,分别为“northwest”,“southwest”,“northeast”,“southest”。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了中华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eastwind)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象征“寒冷”、“令人不愉快”,所以英国人讨厌“东风”。不过英国人喜欢“西风”,它给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就曾写有一首脍炙人口的《西风颂》(odetothewestwind)。在诗的最后,诗人名传千古的佳句表达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oh,thewestwind,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啊,西风,假如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理解此诗时应对这一地域文化差异作一注释,否则会给缺乏英国地域文化知识的一些汉语读者造成困惑或误解。

地域文化方面的差异,使得不同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语言文化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语言文化里却平淡无奇,毫无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个性和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耕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古往今来我国不少名家皆喜以牛自喻:鲁迅先生曾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明代名臣蒋冕年迈衣锦还乡后,皇上御诗,称其为“江南——老牛”,蒋冕也作诗谢辞:“老牛用力已多年,劲破皮穿只想眠,犁耙已休春雨足,主人何用苦加鞭”。所以如此,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以牛耕为主,耕牛与农民朝夕相处,且勤劳忠厚,自然形成了中国人对牛的热爱和赞誉。与中国不同,英国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马在英美文化中则是勤劳和吃苦耐劳的象征。

3风俗文化差异

风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招呼、称谓、道谢、恭维、致歉、告别、打电话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规定和习俗。如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时常用的几句客套话是“你到哪儿?”“你要干什么?”“你吃过饭了吗?”,这几句话中国文化里并无多深的含意,只不过是无关紧要的,礼节性的打招呼的一种形式。然而西方人对这几句却很敏感和认真,“你去哪儿?”“你要干什么?”在他们看来纯属自己的私事,别人不能随便打听,除非是亲密的朋友。而“你吃过饭了吗?”则使他们不知所措,对方会以为你想请他(她)吃饭。像这样的见面问候,应视具体情况做相应的文化转换,改为英语惯用语“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

各民族的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共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由于文化差异导致的个性的东西。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儒教、道教、佛教是中国的三大宗教,这三大宗教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我们有道教的“玉帝”,佛教的“阎王”,有神话中的“龙王”,有“开天辟地”的盘古和“主宰自然界”的老天爷。而这些概念欧美文化中并不存在。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交流、理解时应予注意。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propses,God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汉语成语巧对英语谚话。但由于两者存在着不同的宗教背景和深层的文化差异,译文就有使刘姥姥由信佛变成了西方基督教徒之嫌了。因为严格地说,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在此认为用“Heaven”来代替“God”更忠实于原文。

总之,文化差异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而又极其复杂的问题。要在两种语言之间交流、交际、表达,除了通晓两国的语言文字外,还必须有深厚的两种语言文化功底,深刻理解文化之间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不仅做到语言意义上的等值,而且做到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等值,也才能在跨文化交际中做到得心应手、挥洒自如。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英词典[S].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2]RRk哈特曼,著.黄长著等译.语言与语言学词典[S].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

[3]王春晖.英语课堂教学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非语言交际[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

[4]张培基,喻云根,李宗杰等.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2

论文关键词:汉英语言;文化;差异;表征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和载体,“产生和演进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董广杰1999:14)。”多样性的语言存在于多样性的文化之中,这种文化的差异,就可以通过语言,尤其是语言表征结构的不同,而得以体现。本文就是分别从语言的各个表征层面——词语、句法、篇章,对汉英语言的差异做出分析,从而探究隐藏于语言差异之中的中西文化的不同,进一步通过分析这一差异,以期为母语是汉语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把握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提供一点借鉴和参考。

一、汉英语言的差异

分属不同语系的汉英两种语言,其发生、发展、变化的环境与背景都是迥异的,在语言表征的各个层面,也自然会存在相当的差异。

1.词汇的差异

(1)文字。语言的口头表达形式先于文字产生,由于这一表达方式的瞬时性,使得其表达信息无法保留,人类又为语言赋予了具体的形式化表达,于是文字产生。汉字造字的特点是表形表音表义,汉字的象形文字是二维的,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平面介质的维度。汉语中的意义是从单个文字,再向词汇、句子直至篇章扩展的。相比之下,英语作为字母文字,单词是一维的,26个字母拆开没有任何意义,一个单词只能从开头到结尾将所有的字母读一遍才能知道整个单词的意思。字母文字也有些词也采用类似的构词方法,比如后缀前缀的使用,但总体来说,英语表达一个新事物,更趋向于造一个全新的词,而不是使用音形义的组合。

(2)词汇。汉英语言词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应用方面。抽象名词的使用,在英语中比在汉语中要经常得多,其数量也较多。英语中表示动作或特征的名词,即名词化的动词和形容词不计其数,如conceptualization、modification,wisdom等,这样形成的抽象化名词,在英语中的应用极为广泛,甚至在英语中,抽象名词的使用,成为比较正式和规范的文章行文的一个特征。而这种情况在汉语中要少见得多。汉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形式上往往与形容词动词等没有区别,更多的是一种理解上的不同,这依赖于语境和交流者的表达意图。如“正确”这个词,在“他是正确的”和“正确是相对的”这两个表达中,分别是形容词和抽象名词两种词性,没有英语中“correct”和形容词名词化的“correctness”这样的区分。而这种词汇层面的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与汉英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有关。

2.句法结构的差异

汉英两种语言,在句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异。

(1)形合和意合。英语是形态语言,词语和句子的结构关系和思想表达,是通过语言形态变化和语言的形式手段来实现。句子成分之间必须要由连词、介词或关系词相连接,语言间逻辑性较强,强调各成分间的从属、平行、修饰及对比关系,是一种重形合的结构。而汉语则以思维直接外化于语言的方式表达思想,是一种间接表达,所以是非形态语言,词和句是靠本身语义的贯通及对语境的依赖来体现其逻辑关系,成分间的辅助词也比较少,各部分间的所属关系也不会刻意体现,语义搭配的合理性决定其语义信息的准确性,是重意合的结构。“汉语是意和(parataxis)语言,结构松弛,形散而神聚,用词简洁……英语是形和(hypotaxis)语言,结构严谨。”(马秉义,2006)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语言结构,动作意义常由同源名词(这一点在词汇差异部分也有提及)或其他词类来表达,而汉语则有动态表达偏向,动作意义就直接用动词表达,所以动词使用频率较高。英语趋向于少用动词,而汉语则正好相反。其原因是英语动词的造句功能比汉语小得多。英语的动词受到严格的主谓关系限制,一个主谓关系中,只能有一个主动词,这种对动词的限制直接导致了动词名词化,即变动为静,既保留了动词的意义,又可以使句子精练、严密、客观。所以在英译汉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需要变静为动的情况。如:iamafraidican’tteachyouswimming.ithinkmylittlebrotherisabetterteacherthani.译为:恐怕我教不了你游泳,我想我弟弟比我教得好。这个例子中的teacher如果直译为老师,对原文的意思和汉语的习惯都不适应,所以转译为动词,其结果就更符合汉语的表达了。

(3)树形与竹形。英语拥有很多形态变化用以表达各种语法关系,而且还有十六种时态变化,加之各类连接词及从句,所以句子结构错综复杂。英语句子的核心框架是主、谓、宾结构,所有句子都依此基础结构为基点向外延伸扩展,并不断附以各种次要结构,构成一种葡萄树状结构,即在短短的主干上接挂着丰硕的葡萄。而汉语无形态变化,所以只有靠语序和虚词来表示各种语法关系,动作的先后顺利与语序对称,即先发生先被表达,后发生后被提及,形成了一种线性横向排列式的结构,某一意义或意群的叙述靠一系列的线性句法单位层层推进,逐步展开。这就像竹竿一样,信息内容是节节相通而延续下去。

3.汉英语言篇章结构差异

(1)角度与篇章铺陈的思维。汉英语言在行文中阐述观点时的人称用法是不同的。在杂文,评论中,英汉文章都用第一人称,但汉语文章则大多用第一人称复数,即“我们”,英语文章中这样的用法明显少于同题材的汉语文章。而在篇章论述时的思路铺陈方面,英语是直线型;而汉语则属螺旋型。所谓直线型(linear),即段落呈直线型展开,先有主题句,后接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或与此相反,先有例证句,最后以主题句收尾,其间不附加任何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所谓螺旋型(spiral)是指作者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在主题论述,从各种间接角度来说明问题。另外,英语是主语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语;除省略句外,每个句子都必须有主语。而汉语则是主题显着的语言,它突出的是主题而非主语。汉语篇章中某些句子的主语有的可以省略,有的必须省略,否则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别扭。

(2)汉英语篇的衔接差异。就句(包括完整句与分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而言,英语与汉语所用的方法与手段也有所不同。就像上面讨论的,英语语法比较严密,是重形合的语言。这一点体现在篇章中,就是各个句子、语段或段落通常由一定的功能词,如and,but,if,as,therefore,when,however和某些特定短语、分句等相连接起来。这些功能词表示不同的功能或意念,如因果、比较、转折、让步、条件等等。在主从复合句中,各分句主次分明,从属分句须由主从连接词引导。在并列句中,并列的分句则用并列连接词或分号、逗号相连。而重意合的汉语,一些句子或分句有时不分主从关系,而只是并列在一起,通过意义连接起来,功能词或连接短语用得较少,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往往都会有这样的现象。

二、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语言表征不同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异。“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邓炎昌1989:159)。”因此,研究文化的差异,从语言表征的不同入手,或许不是惟一的手段,但一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中英两种语言,能看到以下中西文化的不同。

1.词汇

词汇应当是语言各要素中与文化关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民族的性格和思维特点,可以由这个民族所使用文字的特点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包括重整体,重综合,重含蓄等。(董广杰1999:15)这一点正好被完美地反映在中国人的文字形态上。中国汉字,正如中国建筑一样,讲究平衡对称的美感,布局均匀,格调圆满,每个字都体现出和谐之美,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我们再把目光投入西方。重视自我,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民族意识中很重要的一点,可以说,西方是个人主义的社会,这样的社会,自然孕育出个人主义的文化,其强调的是吾生而独立,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生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生而具有存在的价值。这一切反映在英语语言中,就表现在英语字母没有意义,只有大写的“i”有意义。每个字母都是存立独在的个体,只有经过不同方式的组合成单词,才会具有意义。

2.思维

中国人的综合分析思维,注重直觉和具体思维、重悟性、重整体,因而形成一种强调意流的思维定势,而这种思维,却相对忽视了对逻辑的形式论证考量。反观西方,其重逻辑思维、重理性和抽象思维的定势,则比较强调以实证为基础的形式论证和社会规约,因而形成一种理性思维定势。这一切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则如上面讨论过的,汉语喜欢用动词,形容词等具体性的词,而英语倾向于用抽象名词表达同样的内容。在句法和篇章上,汉语文章主要靠意合方法衔接,强调归纳,所以“得意而妄言”,“言有尽而意无穷”等思想,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所崇尚的写作理念,故而也同样成为中国人表述思想的风格。而英语靠形合的手段衔接,演绎推理的思维在篇章上也展现无遗。

3.重个体与重群体的差异

中国传统哲学以人为中心。不论是孔子的“天地之性,人为贵”还是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都强调人的首要性。中国人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万物相生相克,有机联系。自古以来,汉民族就把自然与人看成是一个和谐而有机的整体,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群体文化,是中国的人文精神的一贯主张,这一主张,自然引发了对集体观念,和社会人格的推崇,而反对个体人格及个人主义。含蓄,往往体现在中国人的说话与文章之中,经常是从很远的相关问题入手,先做充分的铺垫,之后才进入主题,这样才觉得够谦虚,够儒雅,不唐突、有余地。人的主体意识和重要性,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是相当强的,而讲英语的西方民族从最初就把自然界置于与人对立的位置,使自然界成为被人所改造、征服的对象,西方思想中,人生来就是要认识自然、统治自然的,人是主宰世界的万物灵长。个人价值由可独立于群体的自我而体现,个人价值被置于整体之上。他们更加重视客体意识,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探求外部世界对人的影响。另外,在中国,古代社会强调的是国家、皇权的权威;现代社会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和集体的力量。而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意见一直是被弱化的。这种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反映到语言上就是汉语喜欢用人的词做主语,而英语则趋向于用非生物的词做主语。在语篇结构中,叙述视角喜欢用第一人称复数。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3

【关键词】语言;文化;翻译技巧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源出语)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1],是沟通各族人民的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不管是“译入语”还是“源出语”,作为语言,都要受社会习俗、思维方式、等文化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文字间的相互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翻译的过程不仅是单一语言符号的转换过程,也应该是诠释不同文化背景差异的过程[2]。文化差异翻译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译文的质量。尽管中西文化差异造成了英汉两种语言翻译上的障碍,只要我们对其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种障碍并非不可逾越的。本文将分析语言中词汇和成语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就其翻译处理的原则和方法加以探讨。

1、语言中的文化因素

1.1.词汇中的文化因素

在语言中,词语是最积极活跃的部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民族文化的发展无不在词语中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某种事物为一个民族所独有,而反映这种事物的概念的词语不能在别的民族的语言中找到等值的形式,这样便产生了词语的不等值和空缺现象。这种现象直接说明了文化的差异。以“龙”与“dragon”为例。许多人把“龙”与“dragon”对等起来,实际上二者根本不是对应词。“龙”是神异动物,是帝王和高贵的象征;而dragon则是“西方传说中有翼,能喷火的巨大怪物”,是“魔鬼和罪恶的象征”。

即使是某些学者认为的“共同词语”也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例如汉语中有早饭,中饭和晚饭,英语中则有breakfast,lunch,dinner或者breakfast,dinner,supper。dinner既可指“中饭”,又可指“晚饭”。

1.2.习语中的文化因素

习语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们不仅言简意赅,而且妙趣横生。英汉习语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它的翻译往往是个难点。

习语的产生与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发达;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

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现在英汉语言中。佛教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的存在,产生了“借花献佛”这样的习语。西方国家多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则为Godhelp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

由此可见,翻译好英汉词汇和习语,不但要求译者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要熟悉了解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异域的风俗习惯、民族色彩以及等。

2、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原则

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会有相似之处,因此语言形式和意义上的对等也会出现,此类语言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可以互译[3]。如practicemakesperfect与“熟能生巧”。但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遇到更多的是各国的文化差异,构成了翻译的主要障碍。关于文化有差异情况下的翻译原则,中外翻译理论家们提出了不同的主张,但中心都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所谓忠实表达原文的意义,指忠实表达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三方面[4]。

文化差异的存在会导致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与隐含意义在翻译时出现差异,此时字面意义或形象意义应当服从隐含意义。如whitelie应译为“恶意的谎言”而不能译为“白色的谎言”。其次,当源出语的形象意义在移入语中可能会找不到对应词汇或者没有相同的形象,这时首先要考虑的是隐含意义的准确传达。如achilles’heel不要译为“阿克勒斯的脚后跟”,而译出它的隐含意义“唯一致命的弱点”更恰当,因为achilles在中国读者心目中没有具体形象,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总之,隐含意义,也就是原文意欲表达的意义是最重要的。

3、翻译中文化特征的处理方法

对于英汉中的文化差异,翻译时应该根据原文内容,采用适当的翻译技巧,以期获得理想的译文。笔者通过学习和实践翻译理论发现好的译作总是直译、意译以及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我们应将英汉的翻译原则和方法具体化。

3.1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指将原文按字面翻译,保留原文的内容,修辞等表现手法。对于英汉词句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相同时可以直译。如easycome,easygo可直译为“来得容易,去得快”;当原文的隐含意义很明显或很容易推断时,也可用直译法。如:allroadsleadtoRome译成“条条大道通罗马”。读者只要用心体会一下,就会明白其隐含意义,即“成功的方法不止一种”,这样不但保留了原文的形象,而且增加了阅读的趣味。但是,直译应区别于死译。

3.2意译

如果翻译时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会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困难,则应译出隐含意义来帮助理解。如wheninRome,doastheRomando,如果按字面意义直译,读者会不明白,为什么是罗马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其实它的隐含意义就是“人乡随俗”,若译为“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则更为形象生动。我们知道“龙”在英汉两种文化中的意义完全不同,所以汉语“望子成龙”的形象在英译时不能保留,可意译为toexpectone’schildtobecomeanoutstandingpersonage.这样虽然牺牲了原文的某些文化特色,但是有利于文本语意思的正确传达。

3.3注释法。

初次介绍某种文化现象时或者只有把历史背景和典故出处说明以后才能充分表达原文的意义时,应该使用注释法,即先直译再加注的方法。例如:theyhave,bythisveryact,openedapandora’sbox.。译为:正是他们的这种做法,打开了希腊神话中潘朵拉的盒子,造成了混乱和不幸。pandora原是希腊神话传说中从天宫下凡的人类第一个女性,pandora’sbox之意表面上看来是贵重之物,而骨子里却是祸害,其含义为“万恶之源”,“造成极大混乱”,若直译pandora’sbox而不加注,会让读者难以理解其真正喻义。

译者能否翻译出好的作品,不仅取决于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唯有深刻理解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从而使翻译中的问题迎刃而解。总之,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它不仅仅是对语言的翻译,更是对文化的翻译。作为译者,一定要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尽可能多的了解原语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仅精通其语言,还熟知其历史、传统、习俗、哲学等诸多方面,这样经过两相对比,才可能做出真正对等的传译,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富乐.文化视阈下的翻译活动[J].科技信息,2009,23:204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4

【关键词】习语;中西文化差异

一.如果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那么作为语言的核心和精华的习语,更是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无不在其中得到浓缩而集中体现。习语是某一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固定的表达方式。广义的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典故等,它来自民间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它所阐明的道理是晓畅的,它揭示的哲理是深邃的。它是民族风格的提炼与升华,是语言实践的集中体现与结晶。英汉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的习语。它们或含蓄幽默,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或庄严典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以下将从风俗习惯,,地理环境,文化背景四个方面分析中西文化的不同。

1.风俗习惯的差异

由于不同语言的人们生活的环境不同,并受到不同的影响,风俗习惯必然不同。值得一提的是,英汉风俗习惯的不同是英汉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方面。以英汉两种习语中对“狗”“龙”的不同形象和喻义来举例。以龙来看,中华民族是一个以龙为图腾的国家,我们以龙的传人而自豪,因而龙在汉语中享有“吉祥”“权势”“高贵”等地位,因而有“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龙凤呈祥”“望子成龙”“龙马精神”“龙盘虎踞”等。而西方对dragon的解释却是:(1)fabulouscreaturelikeacrocodileorsnake,oftenwithwinesandclaws,abletobreatheoutfire,oftenguardingatreasure.(2)Fierceperson.由此可见,龙在西方指的是凶狠的动物,如果指人则用于贬义。而在古希腊罗马神话中,龙被视为凶猛而具有不祥之兆的妖怪。英语中有“tosawdragon’steeth”.相传底比斯国王卡德摩斯将自己亲手杀死的一条龙的牙齿种在地里,不久这些牙齿一个个从地里冒出来,各个都变成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想要杀死他。这个习语比喻“埋下祸根”。

2.的差异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世界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制度,信仰,审美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因此各个民族对同一词汇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中西两个民族有着各自的。因此,不同的宗教文化就潜移默化的融入到了英汉两种语言中,于是就有了反映宗教文化的习语。中国的宗教文化主要是佛教文化,佛教在我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人们相信人死后一切都由佛祖左右。所以汉语中许多的词语都和佛,庙,和尚有联系。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了和尚跑不了庙”等,而在西方文化中,尤其是在英美等国,影响最大的要数基督教了,英语中不少与god,devil,hell,church等单词有关的习语,如:g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Hethatservesgodformoneywillservethedevilforbetterwages,(为金钱侍奉上帝的人,为了更多的报酬也会给魔鬼卖力),thedeviltakethehindmost(落后者遭殃),aspoorasachurchmouse(一贫如洗)等等。

3.地理环境差异

英汉习语在地理环境上的差异表现是很明显的。英国是个岛国,源远流长的河流及环岛漫长的海岸线蕴藏着丰富的渔业资源,捕鱼业在英国的经济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喜爱海洋,海洋对于英国人民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对其有着说不出的感情,因此英语中就有许多与海洋,捕鱼,航海等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起初只是水手们的术语,因为表达能力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了家喻户晓的习语了,航海离不开风,特别是帆船的时代,没有风是无法航行的,因此便有了toraisethewind,(找风),后来这一习语用来比喻筹钱,可以这样理解它,没钱办不成事,就如同没有风无法航行一样。还有overheadandears是水手们的术语,作没顶之说,后来人们便用它表达其他的意思,如overheadandearsinlove(深陷爱情中),overheadandearsindebt(深陷债务中),又如,tobeinthesameboat(比喻处于同样的困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在汉语中很多一部分都是农谚,如,拔苗助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见风使舵;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荠麦;等等。我国盛产竹子,人们对于竹子可谓是感情深厚,松竹梅岁寒三友;胸有成竹;雨后春笋。英国不产竹子,对竹子是陌生的,所以不可能以竹笋作形象比喻。

4.文化背景上的差异

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必然有着自己的传统,而西方文化也是同样如此。反映在语言上,就是从许多古代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及文学典故中提炼出来的习语。但是由于两种文化有着不同的渊源,而且发展历程也不同。这些习语均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蕴藏着丰厚的文化背景知识。他们都有自己的比喻意义,非字面上的能理解,如汉语中常用东风来比喻温暖的风,促使万物生长的风,因此有“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光”的诗句。但英国的eastwind却是指从欧洲大陆带来的寒风。

二.结论

在历史渊源上,中华民族历时五千年,渊源一贯,自尧舜禹至孔子,始成道统,经久不衰世所罕见。西方文化有三个来源,希腊文化,罗马文化,西柏来文化,后又经过意大利文艺复兴,并在吸收了北非,西亚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见其繁杂。语言是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语言我们可以窥探历史。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交融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正因为丰富的文化知识为语言的表达提供了大量潜在的可能性,所以在真正的语言交际中,我们就能准确的理解他人的思想,得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张培基,习语汉译英研究.商务印书馆,1979.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5

一、口语交际文化方面的差异

我们中国人与人打招呼,常常习惯于问候“你到哪儿去了?”这只是打个招呼而已。而英语这样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关你什么事)!英美人见面时常用的是Hi!或Hello!来招呼对方,然后再谈论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或兴趣爱好方面的话题。

二、生活习性文化方面的差异

每个人都有不愿和别人分享的事。对他人私事的干扰,就好比对一个国家的侵犯。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和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都可以选择下面的话题进行交谈:爱好、新闻、天气、节假日电影、书籍、娱乐活动等。我们要避免去问以下这些问题:Howoldareyou?areyoumarriedorsingle?Howmuchdoyoumakeeverymonth?what'syourreligion?whathaveyoubeenbusydoing?等等。这些“关心”式的问题对中国人并没什么不妥,但是对英美国家人士来说,这些属于个人隐私,不愿别人过问个人之事。

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之一,而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会欣然接受对方的鼓励和称赞,并用“thankyou”来回答。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新买的东西、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表现等。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you”。如a:Yourskirtlooksniceonyou.B:thankyou.而中国人常常是用自我否定来表示谦虚。当受到别人称赞和夸奖时,总是客气地说“我不行”“我还差得很远”之类的话,不敢喜形于色,以防被人说骄傲。

三、社会交往文化方面的差异

打电话的对话,不同的文化有着不同的规则。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用以下常用语:“thisis×××speaking”,而不是“iam×××”;要说:“isthat×××speaking?”而不说:“areyou×××speaking?”。谈话结束时,英美人大多会说“thankyouforcalling.”因为在他们看来,给人打电话一是要花钱,二是要花时间。中国人没有说“谢谢你打电话来”的习惯,所以有时候会给英美人留下“无礼”的印象。

我们中国人习惯于别人问什么答什么。别人是关切的问候就客气的答谢。如当别人问及你是否要吃点什么或喝点什么时,通常习惯客气地说:“谢谢,不用了。不麻烦你了”等等。在英语中.当问及你是否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youlikesomethingtoeat/drink?)英语国家习惯。如果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就说声“no,thanks”,直接了当地表示出来。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庭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双语教育;英汉语言文化

双语教育正在我国部分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并大有燎原之势。例如,我国最早开始推广双语教育实验之一的上海市教委已经明确提出“2010年让50万名中小学生受益于双语教学”的宏伟构想。客观而言,正如我国双语教育专家王斌华所言:“我国目前实施双语教学的目的……其最直接、最主要的出发点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双语人才,满足国家、地方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提高双语教育的质量?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外,我们还必须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因为语言深深地根植于文化土壤,不同民族按照各自的文化哲理心态影响着语言构造,又按照语言构造来理解世界,从而强化了本民族的文化哲理。文化哲理和语言构造之间显现出的这种水乳交融的关系,在语言的不同层面有不同的反映,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

下文就从词汇、句法、语篇、语言特点、语言生成模式等方面对汉英语言文化之间的不同之处予以解析。

一、汉英语词差异——“内涵意义”的不同文化编码

词汇作为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往往最能反映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英国著名语言学家里奇在《语义学》中区别了词汇的七种意义,其中概念意义和内涵意义最为重要。前者是指“可以观察到的‘外部世界’某一特定部分明确所指为基础”的意义,后者则指“词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脑海中所形成的感情和想法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意义”,就是俗称的“联想意义”。不同语言的概念意义可能相同,但是内涵意义由于富含文化编码,因此可能迥然不同。汉英词汇的内涵意义之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词汇空缺

甲种语言中有些词在乙种语言中找不到相对应或契合的词,这种现象称之为词汇空缺。

以称谓为例。称谓是特定文化的产物,不同社会的文化制度、文化风貌和文化心态,使称谓词包涵不同的语义。自古以来,中国就十分重视家庭伦常关系和亲属关系,因此亲属称谓不仅被赋予精确含义,而且数量繁多。从己身向上追溯到前五辈,向下推及至后五代,加上平辈,形成所谓九族,而且男性亲戚和女性亲戚不同,父系亲戚和母系亲戚有别,又有直系和旁系、近亲和远亲之分。譬如,汉语九族中有高祖、曾祖、曾孙、玄孙、元孙、云孙等称谓。而西方语言的亲属称谓一般只表示生育、同一和婚配三种关系,不表示长幼。厦门大学教授兼作家易中天在《今日说话丛书》中做的序就有这样一段话:“老外看咱们,也觉得很麻烦。又是伯母又是舅妈又是婶娘,七大姑八大姨的,搞那么复杂干什么?一个aunt不就都打发了?哈!他不知道,即便伯母、舅妈、婶娘,在咱们这儿,还分着亲伯母、堂伯母、表伯母,亲舅妈、表舅妈,亲婶娘、堂婶娘、表婶娘呢!如果加上干亲,则还有干伯母、干舅妈、干婶娘。分个姑姑姨姨的算什么!”

再如,“关系”一词,其汉语语义极为广泛,我们既可以说“拉关系,走后门”,也可以说“此人生活作风不正派,经常乱搞男女关系”等。然而,“关系”翻译成英语,往往只有对应的“relationship”一词,缺乏汉语中丰富的语义蕴涵。

红学专家周汝昌在文汇报上的一段文字栩栩如生地反映了西文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我此际为文春寒尚感‘料峭’,西文没有,怎么办?用‘气温计’数据表述吗?‘杨柳依依’,‘依依’怎么译外文?洋人看见柳树,发生‘依依’感吗?”

2.词义错位

词义错位是指两种语言表面上似乎有相对应的词,但实际上这些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引起的心理联结却不同。以“狗”为例。英美国家的绝大多数民众对于狗非常宠爱,反映在语言表达式中,就有“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的家伙);“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Betopdog.”(位居高位),“everydoghasit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Heworkedlikeadog.”(他工作很勤奋)等用法。

而汉语中对狗的措词就不怎么友善,“狗急跳墙”、“狗仗人势”、“偷鸡摸狗”、“狐朋狗友”、“猪狗不如”、“狗屁不通”、“狗皮膏药”、“狗头军师”、“狗腿子”、“丧家狗”、“落水狗”、“狗党”、“挂羊头,卖狗肉”、“狗咬吕洞宾”、“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虎落平阳被犬欺”、“声色犬马”等等,不一而足。狗背负如此多的罪名,据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说文·犬部》有对犬的解释:“羊为群,犬为独也。”段玉裁注释:“犬好斗,好斗则独而不群。”“独”字也正是以“犬”为其表义字。可能正是由于狗不合群的性格,触犯了中国人喜爱聚众的传统文化心态,因此对“狗”也毫不留情地“棒打落水狗”。

此外,宗教意义上的某些词语也会引起歧异。例如“sin”(罪)是基督教的核心概念之一。据《旧约·创始纪》载,人类自从亚当、夏娃吃了禁果之后就带有了原罪,耶稣降临到世间也是为了救赎罪人。据说,基督教在中国并不像西方那样兴旺,除了文化传统原因外,还在于对“罪”的理解存在着歧异。中国人对于承认“自己是罪人”这句话难以接受,认为自己不偷不抢,怎么都不能与“犯罪”沾边。其实,考究一下“sin”的词源,我们会发现,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意是“没有瞄准靶心”。基督教所说的“犯罪”,其实就是没有听从上帝的话语,也即“偏离了靶心”。“偏离靶心”,人人在所难免。因此,西方基督教徒容易在上帝面前承认自己是“罪人”。

二、汉英句法之异——透视文化之别

除了汉英语词之间存在着差异以外,深深根植于农耕文化的汉语句法与讲究“本客两分”的英语句法之间也存在着众多差异。例如:

1.汉语中的句式排列是对现实的临摹,英语句式则浮动于现实之上

以英语句式“therulerisinsidethedrawerofthetableintheroom.”为例。这句英语翻译成汉语成了“尺在房子内的桌子的抽屉里。”对这句话加以解构,能清晰地表明汉民族看待事理的思路。为了找尺,我们必须先进入房内,找到桌子,然后打开抽屉,最后才能找到尺。汉语的句式顺从自然和事物发展的时序,因而是一种事理逻辑。而英语中表达空间次序的方式与自然发展的时序相反,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排列,是一种经过抽象之后的表达。

同理,在“他坐飞机到这儿”这个句子中,“坐”和“到”同为谓语,只分先后,不分主次,反映了汉语语法的线形次序与经验结构同构。此句翻译成英语成了“Hecameherebyair”,谓语动词只有“came”一词,而“来的方式”用“by”为标志予以强调,因此英语的表达法已经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整。

2.汉语句式看重等级序列,英语句式凸现个体

汉语的语序往往是从大至小,如地理名称从“国家—城市—具体方位”,而英语的语序恰好相反。如:“他1952年6月12号生于中国上海。”翻译成英语是“Hewasborninshanghai,Chinaon12thofJuly,1952.”

3.汉语句式倾向内省,英语句式责任外托

有专家称,汉语与英语的语序排列方式不同反映了截然相反的世界观。中国人首先想到的是大环境,逐步走近小环境,最后才确定自己的位置。汉语的这种语序特征反映了“内省”式的世界观;而西方则习惯于让自然适应个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定位的。具体表现在语序上,即首先确定主位,以此向外扩延,是一种“外探式”的世界认知观。如“她嫁错了人。”“错”归咎于主体的“她”。而翻译成英语就成了“Shehasmarriedawrongguy.”“错的”是作为客体的“家伙”。再如,“我忘了他的名字”,翻译成英语成了“Hisnameslipsmymind”,似乎他的名字不好记,从我脑海里逃之夭夭。对于“我无话可说,我最喜欢的队输了”这句话的英译是“wordsfailme!myfavoriteteamlostthegame.”似乎是言语违背了我,使我变得无话可说。因此,内省式的中国人倾向于“自责”,而西方人则习惯责任“外托”。

三、中英语篇分析——“直线型”与“螺旋型”的对话

美国学者卡普兰在《跨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思维类型》一文,分析和比较了600份外籍学生用英语写的作文,从他们文章内部的衔接方式、话题的组合方式等途径发现,典型的英语文章的组织架构,显示“直线型”思维方式,即每一段落以主题句开头,后接例证句,最后收尾;或先有例证句,最后结

束于主题句。而那些母语是东方语言(包括汉语)的学生,他们的典型作文方式却显示“螺旋型”的思维方式,即不直接论证段落主题,而是“迂回”地从各种角度间接论证主题。这种语篇的论理方式有点像我们的散文习作,讲究形散而神不散,点到为止,意犹未尽。

有关“直线型”和“螺旋型”的思维对比还表现在汉英两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态度上。意大利文物保护专家米其勒在考察了中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后,发现中西方对于“时间”的观念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认为,西方人的时间观是线形的,时间在西方人的眼里起源于一个固定的点。因此,西方人的文物保护工作是要尽量保存文物的历史真实面貌,力求做到修复后的作品不仅可以恢复原状,而且必须能看得出碎片的纹路,以使人们能从修复件看到原作者的技艺和手法。这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回溯那个文物发生的时间原点。这种回溯力求历史之真,其思维方式是直线的。

而中国人的时间观却是循环的。中国历史上每一位新皇帝登基,都要重新开始纪年,给人一种“改朝换代而江山依旧”的感觉。这种循环的时间观在文物的保护上则不求原始之真而求历史弥新,重新开始,于是用现代化的手段翻修和重建就成了保护古迹的重要手段。此外,东西方民族的交际策略也反映了“直线型”和“螺旋型”的思维方式。英语国家的人们互相谈论,像是在打排球,一个人开球(引发观点)后,其他的人顺着球(围绕着主题),有能力的接球或传球(阐发观点),或是扣球(驳斥观点),却很少有看着球落地不回应的(保持沉默);东方民族恰相反,他们的发言更像是在玩保龄球。一人开球后,其他成员靠立在一边,静默地看其表演。球打中了(同意其观点),鼓掌表示祝贺;球没有打中(反对其观点),也鼓掌表示鼓励。接着,第二个人开始打球,其余的人则又成了观众。

四、“弹性”与“刚性”——汉英语言结构特点解析

打开新牛津英语词典,你会被英语单词数量的浩瀚繁多所折倒。光英语单词一项就超过350万词条,其中单列的科技词汇就达52000个。相形之下,汉语字词的数量简直少得可怜。据统计,现代汉语有44300多个常用词条,却只用屈指可数的3730多个字组成。即使是洋洋大观的《十三经》,包括大批目前已经被淘汰的生僻字,也不过6544个字,这个用字量只相当于莎士比亚全集的三分之一。面对天文数字般的英语词汇,屈指可数的汉字却要表达几乎相当的语义,虽然困难,但同时也造就了汉语词汇、句法的超强弹性功用。

例如,汉语中的语词能够像积木一样灵活搭配。比如,以“飘”、“顶”、“红”、“旗”、“峰”这五个字组句,我们最多能有10种组词法。“顶峰飘红旗,红旗顶峰飘,红旗飘顶峰、顶峰红旗飘,旗飘红峰顶、峰顶飘红旗、峰顶红旗飘,红峰顶飘旗、红旗峰顶飘,旗飘红顶峰”。

不仅语词,汉语的句法排列亦非常灵活,并允许语法缺位。如汉语句式“我有个儿子,非常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每一分段都暗换主语,但意思相当明显。同样一句话有几种英语的译法,但无论哪一种都讲究形态完整,句法严谨,显现出一定的刚性。如“ihaveasonandheisveryobedient.Hedoeseverythingasiaskhimto.”此句翻译的特点是主语明晰。还有从句的译法,如“ihaveason,whoisveryobedientanddoeseverythingasasked.”,这种主从结构使得英语的句法结构森严,犹如城堡的构架,底座(主句)四平八稳,根基牢固,上层建筑(从句)标志明显(引导词如who等)。

五、“法治”和“人治”——东西方语言的文化生成模式浅析

任何语言都由其言语形式,如汉语的方块字,英语的字母体系等等。语言以形式传达意义,在意义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和程度上,中西文化选择了迥然有异的路径。

西方人长于向外探求,以“法治”的精神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中国人则把一切都还原于“心”,倾向于表现主体意识,因此是一种“人治”的语言。这种不同的精神文化反映在语言结构上便是:英语形态丰满,讲究形式,形式控制意义;汉语讲究意义,意义控制形式,崇尚“得意忘形”。

的确,为了还原现实的客观性,英语采用“以形定意”的建构方略,即语言要表达的各种意义与关系大都有形式上的标志。如系动词“am”,它所承接的主语必然是“i”,而汉语中的“是”,却无法确定其主语究竟是“你”,“我”,还是“他们”。此外,英语的动词具有丰富的诸如数、体、人称、时、式、语态的形态变化,而汉语的动词既没有这些形态变化,也无固定位置的标记,例如,“饭吃了”和“吃了饭”同义,“花开了”和“开了花”同义。

由于汉语缺乏形式标记,更多依靠人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语义,因此属于“高语境”语言,更需要“人”的解读。季羡林就认为:西方印欧语系的语言形态变化异常复杂,只看一个词儿,就能判定它的含义;汉语没有形态变化,必须把它放在一个词组中或句子中,它的含义才能判定,使用惯了这种语言的中国人,特别是汉族,在潜意识里就习惯于普遍联系,习惯于整体观念。

英语的“法治”与汉语的“人治”可以从文化的生成模式上寻根问源。例如,西方民族的先民们所生活的地方,自然环境相对严峻。古希腊的土地十分贫瘠,既不适合渔猎,也不宜大规模的畜牧。山河零碎,海洋环绕,外部世界与人之间有了距离。距离产生想象,促发了古希腊哲人客观观察自然,以求真知的精神。同时,严峻的地理环境迫使希腊人把生活方式集中在跨海经商、外掠殖民上。这样的生活客观上需要抽象的思维更胜于具形思维。因此,从古希腊开始,西方民族就注重形式逻辑、抽象思维,力求从独立于自我的自然界中剥离出纯形式的观念。这样的文化心态促使西方语言具有丰满的外形结构、曲折的变化,讲究修辞的知性分析及形式逻辑等。

汉语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中国文化的舞台是十分广袤的大河平原,其间散布小片森林及辽阔的草原,气候温和,但土地不肥,大河时常泛滥。同时,中国的地理特点也具隔绝性。高山、大海、沙漠把中华文明包围在农牧民族之中。这样的环境形成了中国独具一格的文化生存形态,即家国同构制度下的小农农耕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呈现出诸如“天人合一”、“克己复礼”“等级森严”、“内探自省”、“主观领悟”等等的文化样态。与此相适应,中国的语言文字注重主观感悟,以神统形。

综上所述,中西方民族在语言文化方面存在着众多差异,这给我们的双语教学带来了挑战。但是,差异需要认识和超越。当我们的双语教育不断地记录、描述、辨析这些差异时,我们同时也在超越不同语言文化造成的藩篱。我们不妨以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刘润清为《跨文化交际丛书》所做序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

“世界上缺少的正是‘双语人’和‘双文化人’、‘多语人’和‘多文化人’。我们这些‘双语人’也许比外国人更外国人,比中国人更中国人。这是因为我们同时具有两种文化的智慧和眼光。我们看外国文化,比一个单语的本族人理解更深;我们看中国文化,比一位不懂外语的同胞看得更透。”

参考文献

[1]王斌华著.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2.

[2]GeoffreyLeech.(1981).Semantics.London:penguinBooks.

[3]刘志基著.零距离看远距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3—6.

[4]周汝昌.思量中西文化.文汇报.1999年5月30日.

[6]胡文仲、高一虹合著.外语教学与文化.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09.

[7]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309—382.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分析

礼貌现象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有效地限制,使人们的交际活动得以协调。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礼仪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文化不同,礼貌要求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差异,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民族心理不同的,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对表达自己的礼貌语言,这种差异性会使得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比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礼貌用语的使用失误,实现有效地交际。

一、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礼貌也存在不同,如果将汉语文化中的极为客气、礼貌的词语应用到英语会话中,容易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不知所措,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由此可见,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保证英汉交流的无差异性。

1.交谈的主题存在差异。在英美社会中,自由平等的思想认识深入人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独立自由和平等。个人的利益、自由等都是不可侵犯的。在语言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在与外国人交谈时,需要注意交谈主题的选择,避免谈论一些不该问的话题,比如个人的婚姻情况、收入、年龄、等,这是个人的隐私。而中国人在交谈过程中则很喜欢谈论年龄、收入、婚姻等情况,如你多大了?每个月挣多少钱啊?等等。在英美国家如果问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和礼貌的行为,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关心,也表示双方不是一般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注重集体性,个人受到社会、群体的约束,公众文化深植于人们心中,是与英美的个人、私人的文化不同的,也就出现了礼貌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交际问题。

2.称呼的不同。交际中,称呼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文化以及社会内涵,由于受到传统伦理、血缘宗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称呼与英语国家相比也更加复杂。汉语中称呼人体现的是一种“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要依据对方的年龄、地位、职业、身份或者亲密程度、谈话的场合等确定称呼语,而英语国家由于受到个人本位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称呼上也比较平等。

在中国,孩子不可以直呼长辈大名,学生不可以叫教师的名字,下属不可以称呼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称为不礼貌。在称呼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时,可以加上对方的职务,比如张老师、王经理等,而在英语国家,则不需要这样,对于上司,可以称呼“sir”或“madam”,如果被允许,还可以直接称呼上司的名字,学生可以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孩子也可以称呼长辈的名字。中国人的称呼语要按照“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标准进行,如果要称呼老者,可以说成“老伯”、“老师傅”等,但是这种称呼方式在英语国家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认为老就是无能,没有用,因此与西方人交往时不能说老,避免引起他们的不满。可以使用goldenyears、theaged、aseniorcitizen等委婉词语。

3.称赞、恭维语的回答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尊人贬己是礼貌的明显特点,中国文化中注重谦逊,人们尽可能的贬低自己,不表扬自己。而西方人则是欣然接受他人的表扬与称赞,对于恭维、称赞的语言,他们通常比较高兴,会迎合对方,避免出现难堪的现象。中国人习惯先否定称赞人的话语,表示出谦虚,但是这种行为会使西方人觉得面子受到了威胁。比如外国朋友称赞Youaresobeautiful,对此中国人一般会回答,哪里哪里、没有,我不漂亮等,这样的回答会使外国朋友觉得很虚伪,双方的交往也会受到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对于个人问题是比较自信的,对于别人的夸奖都是欣然接受的,对此,面对称赞、恭维的话,我们也应坦然接受,回应thankyou等话语。

4.问候语的差异。日常生活中,问候语是十分常见和普遍的,合适、得体的问候能够使谈话氛围更加融洽,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推进。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使用一些寒暄的语言,比如“你吃了吗?”“干什么去?”等,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对方,但其实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表示友好。但是这些寒暄的话语在外国人看来就会比较奇怪,如果打招呼时要是问whatareyougoingtodo?他们会觉得你是在打听隐私,因此感到不快,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一般使用Hi或Hello。

5.委婉用语的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并起到剂的作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听者更加舒适,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科学的使用委婉语,防止禁忌语的出现,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尽量不使用骂人的话语,不雅之事的语言也不能使用。比如上厕所时使用的词语可以使用washone’shand、freshup等词语。在比如关于疾病、死亡等委婉语,在很多文化中,死亡都是人们不愿意谈到的话题,因此人们都会避免使用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表达对已故者的尊敬,以及对其家属的慰问。很少有人说“die”,一般使用passaway、fallasleep或者gowest。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的相关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文化之间的礼貌语言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容易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和谐,甚至衍生出更多的不愉快。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性,并采用符合文化背景的礼貌用语,实现英汉文化的良好交流。

1.树立英汉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化,应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对当地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解。其实最好的理解语用差异的方法就是直接与本族人进行交流,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克服“本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2.要努力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差异。不同文化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同的,不能说哪个更好、更正确,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出的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也是存在差异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即使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也能够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理解、接受英汉礼貌语言间的差异,努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3.依据对方的价值观确定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经过上文中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如果只是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使用礼貌用语并不一定会让觉得是礼貌的,礼貌是相对的,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对影响,一定情境中的礼貌用语在其他情境中可能就不够礼貌,或者过于礼貌。不礼貌的话语肯定不能够被接受,但是过于礼貌的话语也同样不能被接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明确双方的文化传统差异,了解语言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使其与母语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依据对方的价值取向使用科学的交际方法,可以利用语用移情的方式,就是在交际时,双方能够情感互通,想象和理解对方的用意。有语用语言以及社会语用的问题,关系到怎样向听话人表达心声,听话人怎样理解说话人的想法和意图,东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英语国家的礼貌语言语用原则,尊重对方的民族以及文化习俗,避免由于差异而出现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受阻。

三、结束语

交际活动是要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很多语用问题,这对于汉英两种文化的良好交流与融合影响较大,甚至容易造成误会,出现交际失误,对此,充分认识到英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差异性至关重要。要明确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的原则,尊重其礼貌原则,做好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明确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正确交际,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坤.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27-29.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8

关键词:英汉文化思维方式差异

1.思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概述

思维是人脑反映和认识客观现实的意识活动。思维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思维方式与语言、文化密切相关。语言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思维方式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语言实际上是紧紧地附着在思维这个有无限纵深的基础之上的结构体,语言受思维的支配,它是处在交际中的人的思维的载体。语言与思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互为表征。

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因而也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从总体上看具有不同的特征,如东方人偏重人文,注重伦理道德,西方人偏重自然,注重科学技术;东方人重悟性、直觉、意想,西方人重理性、逻辑、实证;东方人好静、内向、守旧,西方人好动、外向、开放;中国人求同、求稳,重和谐,英美人求异、求变,重竞争等。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体现于民族文化的所有领域。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形态,每一种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构成不同文化类型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研究语言的特征及其转换,要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必须深入研究与语言和文化均有密切关系的思维方式。

2.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

2.1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

英民族重抽象思维,擅长运用抽象的概念表达具体的事物,大量使用涵义概念,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给人一种虚、泛、曲、隐的感觉。如:英语中有许多加虚化功能的后缀转化为抽象名词。如:fruitfulness,realization,friendship,children,freedom,truth,refusal。而汉民族则习惯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表达抽象的概念,这种表达给人一种明、直、显、形的感觉,并由此导致英语抽象名词多、而汉语具体名词多的特点。在用词上表现为,汉语除单纯词外的合成词可以运用词素的互相融合(“教”和“师”组合成“教师”)、连接附加成分(“美”加“化”构成“美化”)、以及重叠(“爸爸”“姐姐”)等方式构词。汉语的词形变化比较少,缺乏像英语那样的丰富的词缀虚化手段,从而导致汉语用词倾向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画饼充饥(feedonillusions)。又如:他这一阵子心头如同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就是安静不下来。(Hismindwasinturmoilthesedaysandhewasquiteunabletothinkstraight.)以上这些句子均体现了汉民族偏重形象思维、英民族偏重抽象思维的特征。

2.2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

英民族重直线思维、汉民族重曲线思维的差异反映在篇章结构上,表现为英语篇章的组织和发展主要呈直线型。也就是说,英语段落通常直截了当地把要点放在句首说出来,以一个主题句(topicsentence)开头,然后再按照一条直线展开,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句子之间使用连接词衔接,直线型语篇结构显得直观,体现了解析式思维。因此,英语中有and,but,or,if,when,where,whereupon,except,while,considering等大量连接词语。而汉民族习惯于从侧面说明,阐述环境,最后点出话语的信息中心,行文以语义为中心,只要语义相关,篇章就自然流动。句子之间没有那么多连词,而是靠思维的连贯、语义的自然衔接、前后贯通、上下呼应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体现了整体式思维。因此就形成了先因后果,客观叙述在前、主观评论在后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为头大尾小,句子的扩展呈现逆线性延伸。

2.3汉民族偏重本体,英民族偏重客体。

“事在人为”是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中国文化以人为本,认为人的动作、行为和事情必然是由人所做,事物本身不可能完成这些动作、行为和事情。中国人在观察、描述所发生的事情时以人为中心观察、描述。在表达时往往从人本身出发,要说出事情的实施者。由于汉语是以人为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的中心,所以汉语习惯用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另外,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的发生、演变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常落在动作的发出者身上,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句子的语态呈隐含式,形成受事的施事化。因此,汉语中多用主动语态的表达方式。而西方人一直以自然为了解、研究的对象,所以他们的文化以物为本、以自然为本,形成了以事物本身为观察、分析、研究中心的客体思维模式。以物为中心的思维,造成了英语中的句子常用非生物名词作主语,而不用人称作主语来叙述。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身上,并以此作主语,从而使被动语态在英语中广泛使用。本、客体思维模式对汉、英语的影响从下列例句中可以窥见一斑。

pressureofworkhassomewhatdelayedmyanswer.(由于工作繁重,(我)答复稍迟了些);Hisentirelifewasdevotedtolearning.(他一生致力于学问)。以上英语句子都以无生命的名词作主语,而译成汉语时都以有生命的人作主语。

2.4英民族偏重形式逻辑,汉民族偏重辩证逻辑。

英民族非常重视形式逻辑,但也不排除辩证逻辑,但相比之下,汉民族更注重辩证逻辑,而不太重视形式逻辑。这一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就是英语无论是选词造句,还是组织篇章都表现出其注重语言形式上的接合,运用各种有形的衔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其表现形式受逻辑形式的严格支配,句子组织严谨,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目了然,强调语言的精确性。而汉语重意合,强调语言简洁,在造句、谋篇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特点,造句连篇时,其间的联接少用或不用形式词,重在意念的发展。汉语的意合特征还表现在句子的主、谓、宾没有形式标志,在词的形式、顺序上均无固定要求。如:阿Q没有家,(他)住在本社的土古祠里;(他)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人家叫他)割麦,(他)便割麦,(人家叫他)撑船便撑船。(《阿Q正传》)不难看出,汉语句子有大量省略的部分,但它并不影响表意,反而体现了句子的精炼、简洁、生动活泼。因此,汉语造句注重的不是空间构架的严谨,而是线性的流动、转折,追求流动的韵律、节奏,不滞于形,而是以意统形,削尽冗繁,辞约义丰。

英国人重形式论证,重分析,崇尚个体思维,语言重形合,不求全面、周到,但求结构上的严谨,非人称主语用得多,被动句用得多;主语一般不能省略;连词、介词用得多。汉民族重悟性、重整体抽象、重语言。反映在语言上则重意合,无主句及主语省略句多;主动语用得多,连词用得少。文章求全面,不怕重复,词句讲求平衡与对称。杨振宁教授说:“中国的文化是向模糊、朦胧及总体的方向走,而英国文化是向准确而具体的方向走。”他又说:“中文的表达方式不够准确这一点,假如在写法律是一个缺点的话,写诗都是一个优点。”由于汉人讲“天人合一”,主体意识很强,所以在语言中使用大量的无主句和主语省略句,如:it’shardtosay.(很难说);oneisnevertoooldtolearn.(活到老,学到老)。另外,中国人强调主观,因此汉语句子多以人为主语;英国人强调客观,因而英语句子常以物或抽象观念为主语。这也反映了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如:anideasuddenlystruckhim.(他突然想到一个好主意);Hiscaseisreallyserious,asheissufferingfromhighfeverandcontinuousconvulsion.(病人又发高烧,又抽搐不已,的确很危险)。

3.结语

综上所述,汉民族和英语民族的思维方式有着重大差异。汉民族的思维倾向于领悟式形象的整体综合性思维,英语民族则偏重形式逻辑、抽象的个体分析性思维。当然,此处的差异只是就整体而言,并非意味着英汉两种思维方式处在互为相反的两极,差异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既然语言体现思维方式已为人们所共识,那么学习一门语言而不知其思维特点就会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困境。在学习英语时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有利于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质的飞跃,排除东方思维负迁移的影响,培养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2]连淑能.论中西思维差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5):40-46.

[3]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中国翻译,1984,(2).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9

论文摘要:本文以人际关系称谓传统观念为例,探讨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比较分析了英语和汉语不同的语言内涵差异,以求帮助读者加强对英语的认识。

一、引言

一说到语言,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文化。同样的,一说到文化,人们也会自然而然地把它和语言联系起来。那么,究竟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文化,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对于语言的定义,一直以来就有很多种不同的说法,现在中国语言学界普遍认同的是:语言是人们用于交流的一套可以任意组合的声音符号系统。多年来,不断有学者对这些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毫无例外地认为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尤其是几千年以来潜移默化宗教为等传统文化对各民族各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对于言的不同理解有着深刻的影响。有鉴于此,人们又会产生另一个疑问,不同的文化内涵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内涵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在这个领域做过一些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邓炎昌和刘润清在《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一书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本文将就这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通过追溯东西方不同的宗教文化和哲学基础来探究汉语和英语中一些词汇在字源意义上的根本差别。

二、英汉文化传统和语言内涵差异比较分析

由于不同的传统文化和哲学基础,中国和西方各国对人际关系有不同的阐释。在中国,根据年龄和亲疏关系,对亲属有很多种不同的称谓,而且要对亲属分出姻亲和血亲。而在英语国家当中,亲属关系的称谓则要简单得多。比如说:katherine’sbrothermarriedjohn’ssister.这句话看似简单,但是要把它翻译成汉语却很让人头疼,因为翻译者需要考虑katherine’sbrother究竟是比katherine大呢还是小(汉语里面大的叫哥哥,小的叫弟弟,概念和关系都是不一样的)。中国人亲属之间的称谓非常复杂,而且人们一听或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的亲属关系。比如中国人的表兄弟表姐妹实际上还要分姑表,舅表和姨表,内外侄女也同样要分姑侄,舅侄和姨侄。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非常复杂而且很重要,亲属关系和亲属称谓就更不用说了。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人际关系看得并不是很重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称谓也不重视,即使是年轻人称呼老年人都可以直呼其名,家庭成员和亲属之间也是如此,这在中国则被视为不礼貌。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先了解分别影响中国和西方几千年的儒、释、道传统和基督教传统。孔子是中国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而且是开山祖师,他生活在中国古代的东周时期,当时的国王权力势弱,各诸侯国之间相互混战,人民生活困苦,传统的礼节不再被人们所遵守。孔子认为当时的混乱局面的根结就在于传统礼教的沦丧,于是他提出了一套以君、臣、父、子为主要内容的“正名”理论。所谓“正名”就是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各种人都明白自己的等级和身份,什么样的人跟什么样的事情,决不做名分以外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国泰民安。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家的观念或亲属关系被多次提到并运用于儒家理论当中。

基督教的创始人耶稣生活的年代是在罗马帝国。他当时用了两条戒律概括了《旧约全书》的所有戒律:一是“lovethelordthygod.”,二是“loveyourneighborasyourself.”基督教认为,在基督教这个大家庭里面,出了家长耶稣以外,其他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应该像兄弟姐妹那样互相帮助。

基督教很重视人们相互之间的距离或独立。为什么基督教的教义会有这样的内容呢?这是因为在当时罗马帝国的统治下人民生活艰苦但是又无法摆脱当时残酷的现实,超自然的上帝耶稣则恰好能够是他们暂时摆脱现实的烦恼。于是乎,时间所有的伦理关系、人际关系都不重要了。

三、结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源于古代的宗教和哲学思想文化传统对语言差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根本性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和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分别衍生出不同的人际关系观念和价值观念,而这些不同的文化和观念又在不同的语言内涵当中得以体现。本文所列举的例子只不过是语言中所隐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点滴而已,还有其他很多方式和角度可以对其他一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比如英汉习语当中的动物,或者从其它层面比如句法结构,语篇语体等进行比较分析研究。通过本人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比较分析,希望能够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尽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高旭东,吴忠民.孔子精神与基督精神[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篇10

关键词:词汇;语言差异;翻译学习

一、引言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就是说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风貌和信仰的总体。”作为语言基本要素的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反映。文化的核心在于语言,语言的核心在于词汇。汉语和英语虽然分属不同语系,特点迥异,但是都拥有大量的、丰富的词汇。对比英汉语言,人们不难发现有很多的词汇是对立词语,并且这两种语言的语法功能和句法结构也有很多的类似或接近的地方。这些成为了英汉翻译的语言基础。

但是,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起源、形成和发展都受到了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这种影响使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成为翻译活动中的最大障碍。因此,认真学习和研究英汉

语言的差异,特别是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找出翻译的对策和提高翻译的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

1.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的差异

语言中单个词的语法归类称为该词的词性。英语词汇可以通过自身形态的变化引起自身词性的变化,这就使得英语的构词法有着灵活性和多样性的优势。例如:英语的名词通过添加词缀可以变成动词或形容词;动词通过添加词缀也可以变成名词或是形容词等。英语构词法中词汇的变化大部分都是通过词汇本身形态的变化而产生的。英语的这一特性使英语具有强大的派生能力,许多的词都是由其它词通过词形的变化派生而来的。其中在英语词汇中变化最多的是英语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比如:通过对动词形态的改变,动词就会产生人称、时态、语态、情态以及非谓语(不定式、分词)的词性变化;也会产生词类的变化。英语通过词汇的形态变化表示句子丰富多彩的语言关系和逻辑关系。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像英语可以由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汉语词汇的表意能力和互相组合能力要比英语强,所以汉语主要靠词汇、词序以及各个部分之间暗含的逻辑关系来表达句子的语言意义。

2.英汉语言在词类和词类使用上的差异

英汉词类的数量大致相等,类别也基本上是对应的。但是,英语中的冠词(article)和汉语的量词为各自所独有,没有像其它词类的直接对应。英语中没有单列的量词,一些起量词作用的词划归名词类。汉语中没有冠词,汉语中的数词和量词或是代词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英语冠词的作用。

在词类使用上,英汉两种语言也有很大的差别。英语多用名词而汉语多用动词。英语里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表词达意的能力非常强,是构成英语句子的主要词汇,它们由谓语动词连接,使英语语言的态势相对平稳和安静。汉语的代词、介词、连词使用的频率远低于英语,汉语造句主要依靠动词或是动词词组,从而造成了汉语的一种动态语势。

三、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具体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上,而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是做好翻译工作的基本要求。所以,了解并进一步掌握英汉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是很有帮助的。

1.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英汉语言在词形和词性上存在的巨大差异,造成了英汉词类的名同实异。这中“同名异质”恰恰解释了语言现实中不同形式(词类)表达相同内容(词义)的“形异实同”现象。从翻译理论上说,这就是“词类转译法”的理论基础。英语语言可以通过派生法(derivation)和转化法(conversion)等构词方法的变化引起英语词汇形态的变化,进而引起英语词汇词性的变化,而汉语中的汉字和词汇没有任何这样的功能。和英语比较起来,汉字相对固定,不能随意改变自身的形态,更不象英语可以由形态的变化引起词性的变化。所以英汉翻译时两种语言之间的词类转换,亦称为词类转译就成了英汉翻译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基本的翻译技巧。常见的词类转译有: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互相转译;2.名词向代词的转译;3.动词向介词的转译。词类转译法的采用可使译文既能够符合汉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又能使其多样化。[例]rocketshavefoundapplicationfortheexplorationoftheuniverse.

[译文]火箭已经用来探索宇宙。

英语例句中的名词“application”和“exploration”分别是在动词“apply”和“explore”后添加名词性后缀“-tion”而转变过来的。英语词汇形态的变化引起了词性的变化,而汉语没有这样的变化,所以英语例句中的名词在翻译时转译成了汉语的动词。

2.英汉语言在词类和词类使用上的差异对翻译学习的影响

由于英语中的冠词(article)和汉语的量词为各自所独有,没有象其它词类的直接对应;另外,英语里的名词、介词、形容词、副词是构成英语句子的主要词汇,而汉语的动词是构成句子的主要词汇;所以,翻译时应通过各种手段对译入语(英语)的词义加以补充、限定,在具体的翻译技巧和方法上表现为增词法。

[例]wemustmakeacomprehensiveanalysisofaproblembeforeitcanbeproperlysolved.

[译文]我们要对问题作全面分析,才能解决得妥当。

英语例句中的不定冠词“a”为英语独有,汉语中没有对应词类,所以在翻译时将其省略。

四、结束语

如果我们不能很好的学习和研究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上的差异,在具体学习翻译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就不能很透彻的理解诸如增词法、词类转译法等的具体理论基础,更不能随心所欲的驾驭两种语言,确保翻译译文的准确、流畅。所以,如果能够吃透英汉语言的差异尤其是在词汇上的差异及翻译时的对策,对提高翻译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周方珠.翻译多元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5.

[2]宋天锡.翻译新概念:英汉互译实用教程[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