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消防知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19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1

【关键词】供应室人员;职业危害;规范化培训;防护

【中图分类号】R124.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58-02

供应室是医院最大的医疗污染物的聚集地,承担了医院大量的后勤工作,主要包括医疗器械使用后的回收、清洗、消毒以及包装、灭菌、存取、发放等任务[1],由于存在大量的污染物品及工作环境的恶劣,供应室人员的安全受到了各方面的密切关注。对供应室人员实施正确的防护对策,如采取人性化管理模式和普及防护知识,可以减少职业危害对工作人员的影响,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使医院的医疗、护理能够正常进行[2]。我院对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来源进行实际调查,并探讨安全的防护对策,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我院14名供应室人员进行调查研究,分为两个不同研究阶段,在施行新型管理前为传统组,施行后为观察组,观察期分别为6个月,然后对其进行评价对比。其中,男2名,女12名;年龄在20~46岁,平均年龄为(29.5±2.3)岁;专科学历2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2人;在编制人员5人,其它人员9人;供应室工作年限1~12年,平均年限6.1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防护措施观察组针对供应室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施行严格的人性化培训和管理方案,包括完善的监测制度、消毒管理制度、各种防护措施和协调作息制度。①监测内容:包括对消毒剂浓度监测、环境噪音监测、空气细菌监测以及物体表面监测等;②消毒管理制度:严格管理粘附血迹的器械,加大消毒灭菌力度,选派每天的值日代表,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查;③防护措施:包括供应室人员处理器械时的防护措施、被锐器刺伤的防护措施、对化学试剂的防护措施、高温的防护措施和各种突发危险因素的防护;④协调作息制度:以合理安排员工工作和休息时间为基准,统筹协调,以人为本,科学分配时间。

1.3评价方式

1.3.1职业危害因素的调查为掌握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危害来源,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中若涉及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发放形式,对所有参与人员随机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心理、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四个方面主要危害因素,以及管理人员的防护行为和知识水平。

1.3.2防护措施的评价考核方式同样采用自行设计的考试卷,内容涉及医院设备配置情况、专业基础、管理知识、系统运行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等项目。试卷分为5大内容,每项内容为20分,满分共100分。一共出两套试卷,内容均符合上述要求,所选题目不类同,无相关性,难度相近,所得分数具有参考价值。每个观察期结束,即开始试卷考试。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供应室职业危害的调查分析职业危害来源主要有工作压力大、噪音污染、环境温度高于常温和配制消毒剂中产生的不适。详见表1。

2.2供应室人员的防护行为分析其中:全体人员都能做到的防护行为:摘掉一次性手套后必须洗手、配置化学消毒剂时必须戴口罩和手套,血液或体液喷溅后必须清洗。详见表2。

2.3防护培训后,各项专业知识的影响培训后,观察组各项专业素质得分均比传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4培训前后理论考核成绩对比观察组理论知识成绩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当今,医院的护理人员较为关心职业危害对自身的影响。员工身体健康是正常工作的保证,而供应室人员却处在特殊的工作环境中,对污染物品进行采集收取、清洗下放、灭菌消毒等劳动,工作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极易被高温、噪音、病菌、锐器损伤,尤其是被污染物感染的机会较多,这些危险因素直接影响供应室人员的健康水平和工作效率[3]。因此,必须提高供应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促使他们学习专业安全知识,做好职业防护措施,防止直接接触并感染污染器械上的艾滋病、性病、肝炎及各种传染性疾病。

在实际调查分析后,发现供应室的确存在多种职业危害因素,来源主要有心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四个方面的职业危害因素[4]。供应室人员极易受到各种危害因素的影响,威胁护理人员的安全,应对供应室人员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进行规范化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和安全意识。培训后,员工的专业知识明显高于培训前,确保员工在工作中,能有效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有效的培训措施应以员工的切身利益出发,在保证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增强安全意识及专业知识,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健全的安全保障[5,6]。我院施行的防护措施,使供应室人员自身应对各种职业危害的能力大幅提高,既改善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又增强了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为员工提供人性化管理方式,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艳梅.基层医院供应室人员个性化培训的实践与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4):835.

[2]李倩.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与干预措施[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4,31(4):425-426.

[3]蔡兰英,耿藏缺,苏月巧,等.供应室医护人员职业危害防护现状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2,29(12):1090-1092.

[4]柴树花,朱海玲,宋翠侠,等.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2):3018-3019,3024.

[5]徐珍荣,房桂华,崔振玲.医院供应室人员的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2,25(3):237-238.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2

以《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和《____自治区消除疟疾实施计划(2011—2020年)》为依据,贯彻预防为主的科学防治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实施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县、乡(镇)相关临床医师的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培训,提高监测报告的敏感性;加强全民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切实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形成群防控的工作局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继续巩固全县消除疟疾成果。

(一)疟疾年发病率

全县保持不出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性继发病例。

(二)发热病人血检和质控管理

1、县直医疗单位、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发热病人疟原虫血片镜检的比例要达到100%;血检对象:“三热”病人(临床初诊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发热者)和到过国外(非洲、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等国)回归人员。

2、发热病人血检率。

按照《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中疾控传防发[2015]139号)的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年“三热”病人血检总人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0.5‰;疟疾主要传播季节5~10月血检人数不低于年血检总人数的80%。镜检后的血片(阴性血片和阳性血片)要妥善进行保存,以备上级查验。各单位血检任务数详见附表1。

3、县疾控中心要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镜检质控督导,保证发热病人血检工作质量。复核各医疗单位10%的已检阴性血片和所有网报疟疾病例血片。

4、流动人口血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卫生部、公安部等5部《流动人口疟疾暂行管理办法》(卫防字[1985]41号)和__《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办法》及《__县流动人口疟疾防控实施方案》的通知(田政办发〔2012〕180号)等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县疾控中心和各乡镇卫生院要切实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对大型流动人群聚居地,特别是是外出非洲、东南亚等国务工回归的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定期搜索传染源,以便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重症病例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流动人口血检任务数为300人次。

5、疟疾病例实验室检测率、实验室确诊率100%。所有的疟疾病例均需保留血片备查。

(三)传染源管理。

报告的疟疾病例,100%要经实验室确诊;确诊的病例要在24小时内按全国疟疾病例治疗方案(见《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附件1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实施治疗,治疗比例达到100%;100%疟疾病例3天内完成流行病学个案调查(按自治区疾控中心2016年下发的调查表进行(附件4))。治疗后一个月血检复查,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

(四)抗复发治疗。

对上年的间日疟病人在流行季节开始前进行抗复发治疗(每年的3月下旬至4月中旬),服药率达100%(有禁忌症及外出除外),全程足量率达100%;对失访人员要提供佐证材料(有调查记录、失访原因等文字说明)。对疑似疟疾病人,在采血的同时要给予假定性治疗,治疗率达100%,同时保留血片以备复查;确诊病例及时根治。

(五)病灶点病例主动筛查与处理。

在病例网络直报后1周内,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活动性疫点和非活动性疫点开展病例筛查,内源性病灶点血检率要求达该点人口数的10%以上;外源性病灶点的血检率要求达该点总人口数的5%以上。所有活动性疫点处置率达100%,有详细处置报告(如疫点人口资料、蚊媒调查结果、处置措施、影像资料)。对于筛查发现的疟疾病例,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并及时进行报告。

(六)技能培训。

1.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疟防人员和乡镇卫生院防保人员,接受疟疾防治知识技能培训达100%;县直医疗单位和各乡镇卫生院镜检员,接受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率要达100%。

2.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内科、妇产科、儿科、急诊科、传染病科和发热门诊)临床医生,接受疟疾防治诊治知识培训率要达100%。

资料要完整(有培训方案、通知、签到、日程、培训教材、考试、照片、总结等)。

(七)病例报告、治疗和个案调查。

诊断后24小时内报告率达到100%,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达到100%,3日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达到100%,阳性病人抽取4-5ml抗疑血于3天内送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

(八)主动病例侦查。

各乡镇均需主动开展病例侦查,主动侦查血片占全年血片总数的40%。

(九)传疟媒介监测。

根据上级工作安排或结合本地实际工作需要,适时开展传疟媒介监测或疟疾再传播风险评估工作。

(十)健康教育。

各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适宜场所,采取多种形式,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对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且资料完整(计划、健康教育教材、照片、总结)。

(一)加强领导,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各医

疗卫生单位要高度重视疟疾防治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分管领导和防疫专干要全面了解、掌握辖区内的疟情动态,发现疫情要及时上报,不得漏报和瞒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二)多部门协作,构建疟疾防控网络

加强与财政、教育、广电、商务、公安等部门的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开展疟疾防控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网,县疾控中心要有2名以上专职寄防人员,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及乡镇卫生院要有1名专(兼)职疟原虫镜检员。所有乡(镇)卫生院均能够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工作。

(三)强化宣传教育,提高疟防知识知晓率

各单位要结合4.26疟疾宣传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宣传栏等方式进行疟防知识的宣传,提高居民和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自我保护意识,尤其是外出(非洲,中南亚)务工人员和其家属。并保存宣传资料、发放登记表、现场工作影像等资料备查。

(四)加大培训力度,提升疟疾诊治能力

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县疾控中心负责各单位师资培训及镜检人员培训;各乡卫生院负责本单位人员和辖区村卫生室从业人员的培训,县直医疗单位负责本院的急诊科、内科、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科、防保科的临床人员的培训,年至少开展疟疾防治技术培训1次。

培训内容的重点是:疟疾病例的识别,疟疾诊断和治疗,疟疾防治知识的传播,尤其输入性疟疾的及时发现,报告和治疗。

(五)加强检查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县疾控中心要加强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疟防工作督导,每年至少2轮次。检查工作方案的执行、血片制作、疫情控制、镜检质量和疟防资料等情况。要有督导记录,指出存在问题和提出整改意见。对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向县卫计局汇报,及时解决问题,确保疟疾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3

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后院感专职人员知识考核评分及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核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45例,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关键词]院感;专业培训;感染管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4)07(c)-0078-02

医院是治疗病患的场所,同时也是各种细菌较为集中的地方,所以很容易发生感染事件,对患者的康复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尤为重要,这也是新时期下提高医疗管理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安全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通过临床调查发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除了患者病情特殊以外,最主要的是很多医务人员缺乏对院感相关知识的了解、没有引起对院感控制的重视,随着医疗规模的扩大以及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院感问题也在不断的增多,不仅对患者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影响,对医院的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重视度非常必要。为了进一步分析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就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实施院感培训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主要是对实施院感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考试参加人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专职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重视程度以及院感管理水平。具体培训方法如下。

1.1专职人员培训

医院为专职人员争取外出学习机会,将专职人员送至医院感染培训基地进修学习,另外是组织专职人员参加全国、本省、本市的各类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学习班,通过这种系统的方式进行院感知识强化,充分掌握院感知识的基本理论、控制技巧等等。比如常见的外科洗手,在培训过程中就需要提高相关人员对正确洗手的重视和方法掌握,采用洛本清外科洗手法、应用肥皂、控制洗手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等,从而确保洗手的彻底;在物品管理上,要培训相关人员对加强各项医疗操作尤其是手术室、门诊输液等操作过程中的无菌技术控制的重视和管理,在操作过程中严格监督操作人员的各项操作是否符合无菌操作规范,尤其是进行手术消毒的时候注意消毒范围是否充分;另外是对传染病学、临床药学、流行病学、消毒学、微生物学等知识全面深入的学习,使专职人员具有制定正确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制度的能力。

1.2医院培训

医院感染管理科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全院医务人员开展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的基础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工作规范和标准等等;从而使各医务人员充分了解与本职工作相关的院感知识、预防方法、法律法规等等,以在日常工作中能严格遵循规范开展各项感染预防工作。比如在环境的管理上,通过培训让相关人员了解到日常预防和管理措施,要及时将手术室、病区、重症监护室的湿度和温度在合理水平、做好洁污分流工作、按时清洗和更换空气过滤器;尤其是要加强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感染高发区域物品的管理,要从放置、消毒杀菌以及根据物品的类型实施相应的管理方式。在具体措施上还可以通过减少放置木制物品、纸箱等对灰尘吸附力大的物品,使室内尘埃微粒降低到最低限度;根据物品的分类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并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做好物品的检查、清洗消毒等操作,加强无菌敷料器械消毒管理,加强对手术废弃物的控制,如一次性注射器、棉签等等等;另外是在感染控制的评审上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发现问题后应及时反馈并进行处理,从而对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尤其是要对进修、实习、新上岗的人员加强培训,这部分人员由于没有临床经验,更缺乏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院感控制的重视[2-3]。

1.3科室培训

尤其是对新设立的业务科室或原有科室因病床增加或业务范围扩大的科室需要加强院感的管理、监督与培训,密切关注科室院感控制情况。特别是手术室、儿科、iCU、艾滋病收治科室等感染高发科室,同时全面有效的培训与管理降低感染发生率。

1.4流行病的培训

近几年,我国爆发了几次大规模的传染病感染事件,而很多的流行病依然具有很高的感染率,比如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等[4],医院是患者非常集中的地方,很容易导致交叉感染发生。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这些流行病的关注与管理,通过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流行病的认识,并充分做好感染的预防工作。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的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74.85±14.27)分,参加考试人次为190次,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110例,感染发生率为0.17%;在实施院感专业培训之后,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为(92.36±7.01)分,参加考核人次为310次,2012年12月—2013年12月间发生医院感染共计35例,感染发生率为0.06%。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核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培训前后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专职人员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情况见表1。

3讨论

院感控制与管理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这项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医疗规模在不断的扩大。而临床统计表明,医院感染事件发生一直居高不下,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不仅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张志艳等报道称,目前我国医院的院感发生率大约为0.01%~0.14%,尤其是在基层医院,医院感染具有很高的发生率,并呈不断上升的势态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至关重要。而要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加强院感专业培训[5-6]。总的来说,院感专业培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必要性。

首先,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疗规模的不断壮大,医院感染质量与管理工作的范围也就更加广泛,它不仅包括了感染的预防、诊断和控制,还需要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院感相关危险因素的认识,从而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采取有效的干预及针对风险因素的控制措施,从而将人为因素或者医源性因素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或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它的发生等;除此之外,要提高院感管理的质量,就需要协调医院的多领域、多科室、多环节、多部门共同进行,因为每一项临床工作都与院感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要实现这一协调工作,必须要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而很多医务人员由于专业不同,比如临床医学、护理专业的人员在开展相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过程中就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通过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了解程度和掌握程度,通过不断的对掌握的知识更新,提高院感控制能力,才能配合医院做好院感管理工作[7-8]。

其次,从我国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来讲,医院是一个知识密集的单位,也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各类医务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水平参次不齐,很多医务人员由于性格、成长环境、价值观、专业水平的差异往往不能配合医院的院感工作。这就需要通过加强院感专业培训,明确不同部门、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的职责,发现日常医院感染监测和各种类型的检查中的共性问题或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措施,做好院感的管理与预防,以此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

如今,由于生活环境的变化,新发传染病不断增加,以往的一些传统传染病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加上医疗规模的不断扩大,医院在日常工作中很容易由于外界、主观因素而发生感染事件,轻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康复,重者对医院所有人员都可能造成安全影响,甚至发展成公共卫生事件。这些是目前绝大多数医院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医院院感专业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尤其是专职人员对院感管理与控制的重视度和专业水平,从而在日常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尽最大限度的降低院感事件发生率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组对照的形式,对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的院感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没有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前,专职人员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明显低于专业培训之后(p<0.05),实施院感专业培训后参加考试人次明显增加,感染发生例数明显减少,感染率由最初的0.17%降低至0.06%,低于临床报道水平。由此表明,院感专业培训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度和积极性,并提高医务人员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

参考文献]

[1]赵冬秀.多形式化培训在提高医院工作人员感染预防意识中的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17):4639-4640,4642.

[2]罗银江,程敏,李志刚,等.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及建设要求[J].卫生软科学,2012(11):945-946.

[3]蒋颖,吴昊,王婷,等.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24):3283-3284.

[4]张晓霞,郑雪梅,魏玮,等.pDCa循环在我院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14,2(36):1004-2407.

[5]张春英,刘兰莲,邱红.多功能床边工作车感染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9):2171-2172.

[6]李迎新,林海燕.基于全智能实时数据采集的院感监测系统开发与应用[J].中国数字医学,2013(11):2-3,9.

[7]张越巍,石月欣,曹红谊,等.医院感染管理的品牌与文化建设[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0):4312-4313,4316.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4

关键词:视频;新入职;外科手消毒

手术室医务人员手消毒是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1],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中明确指出外科手消毒是预防SSi的核心策略[2],我院针对手术室医务人员的手消毒情况加强了培训、利用反复的视频播放加深印象,定期抽检等方法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外科手消毒的依从性和正确性。取得了明显效果,现将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外科医务人员入职时间6个月~1年者78例,其中男38例,女40例,外科医生17名,研究生34名,手术室护士27名。

1.2方法

1.21外科手消毒知识培训,包括:①由控感科组织手术室控感专员对以上人员进行授课,系统地讲解手消毒的重要性、洗手方法与要求、外科手消毒方法、手消毒液的作用和使用方法;②由手术室组织3m公司培训人员根据内、外、夹、弓、大、立、腕的6步洗手法对分批(每批7人,分10批)到手术室外科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授课和逐一指导;③由控感科组织手术室控感专员对医务人员进行手外科消毒进行考核。

1.2.2滚动式视频制作及播放,①由医院聘请专业摄影公司对手卫生的相关内容由手术室控感专员现场模拟操作进行录影,制作成视频并配上解说和文字后拷贝到U盘;②在手术室的每个洗手间安装液晶电视,将U盘插入液晶电视的连接端口,在每天早上8:30~10:00进行滚动播放。

1.3观察指标对医务人员人员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进行卷面考核;对6步洗手方法、消毒液涂抹方法进行现场考核;对6步洗手后手细菌培养情况进行对比。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医务人员培训前后的理论知识、6步洗手方法、消毒液涂抹方法和6步洗手后手细菌培养情况对比,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从监控录像中调阅培训后1个月和安装滚动视频播放后1个月78名医务人员的外科手消毒情况进行对比,见表2。

3讨论

3.1理论知识培训

3.1.1存在问题本组研究中发现医务人员对于外科手消毒和院感知识缺乏,思想不重视,尤其是研究生,上级医生不重视,没有规范的带教和培训,更没建立监督机制,只是定期的细菌培养,使研究生的外科手消毒没有形成标准化流程而影响手消毒效果。

3.1.2培训考核经过规范化培训,本组研究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性,考核也达到了人人过关,但1个月后的监控录像调阅却发现将近有50%以上的人没有正确执行,调查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没有继续强化导致遗忘,没有监督导致随意操作,加上周围医务人员不正确方法的影响,洗手方法和消毒液涂抹方法逐渐变型,偏离了原来的标准。

3.2滚动视频播放滚动视频播放后洗手方法和消毒液涂抹方法明显提高。滚动视频在洗手高峰期播放有利提醒医务人员正确洗手,给遗忘或记忆不清的医务人员提供随时正确指引,而且每天的重复记忆加深印象逐渐内化形成标准流程。

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手革兰阴性杆菌携带率达到30%,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的手带菌率为100%[3]。所以手是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途径,外科手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4]。正规而全面的培训,多次重复和随时可获得的指引,随机抽查是外科手消毒依从性和正确性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张丽,刘毅.外科手消毒方法的临床应用与研究[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1,01:15-16.

[2]唐俊,张友祥.《美国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指南》解读[J].世界感染杂志,2009,9(3):191-193.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5

2019年第三季度,医院安全、消防工作在卫健局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稳步有序地开展,认真贯彻落实《卫健系统“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保大庆”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事故为目标,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本季度无安全事故发生,下面就第三季度我院的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工作情况

(一)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完善相关制度,重点项目狠抓落实。

1、7月23日利用晨会召集全院职工宣读学习上级文件进行百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部署,

2、查看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完善关于院内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制度;制作电动车停放指示牌一块,指示来院人员正确停放电动自行车。

3、安全生产百日专项整治行动中狠抓医疗安全管理,复查各医疗人员职业资格及注册日期;每日严格审核处方,每月一次处方点评,促进合理用药,门诊诊疗注重服务质量,无投诉及医疗质量事故发生;

(二)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生产工作

1、开展各项培训及演练:8月份邀请政安消防讲解员为全院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培训一次;组织院内职工开展消防安全灭火演练一次;9月份全院职工培训《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糖尿病合理饮食》、《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安全生产小组成员为全院职工培训《消防安全--一懂三会、四个能力》,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处方差错明显减少,全院职工对消防安全相关知识掌握明显提高。

2、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一是重点领域负责人自7月23至7月31日,每日上、下班前依照重点领域台账本进行常规检查,8月开始每周进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巡查,发现问题建立隐患台账并做到及时销账处理,第一负责人节日期间带头值班,亲自督查各科室安全生产情况、节假日注重矛盾纠纷排查,杜绝发生医患纠纷及医疗矛盾,禁止矛盾扩大化,造成不良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1、个别员工缺乏主人翁精神:接种日、天气变化病人数量增多时人员比较拥挤,导致安全疏散通道被各类车辆占用,个别员工不能主动有效的进行疏导指挥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救援车无法及时进入院内。

2、院内停放车辆位置过小:由于院内职工车辆的增加,患者车辆增加,病人增多,院内车辆停放区域已不能满足现行医院患者就诊需求,导致电动车、轿车停放密集,存在很大隐患。

3、多种常用药品厂家不供货:近期多种常用药品、有一定患者需求药品由于厂家停止供货不能采购,同种药品价格过高,导致导致患者需求不能满,容易出现医患矛盾及各类纠纷。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设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轮岗服务制。采接种日阻止群众乱扔棉签行为,杜绝各类感染的发生,为群众讲解宣传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知识,形成从医院职工至群众人人参与安全生产,人人知道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

(二)加强各科室安全生产的管理。尤其是重点部位的管理,易发生安全隐患的地方要严加督查,台账完整,记录完善,资料齐全。开展好今冬明春火灾防控: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对医院锅炉、压力容器进行日常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检修;积极联系上级领导,协调药品采购工作,确保患者用药种类全面价廉。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公共安全宣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加强社会化消防宣传教育工作的战略任务,进一步落实基层政府、职能部门、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责任,进一步加大媒体消防安全公益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公民消防法律法规意识、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和火灾自防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公共消防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目标

通过消防宣传“七进”活动,实现各级各部门单位及企业消防安全责任落实、职工安全技能提升、学生安全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增强,全县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三、工作内容

(一)消防宣传进机关

1.各机关事业单位成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组织机构,确定消防安全宣传员,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规章制度,有年度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严格落实。

2.党校、行政学校将消防知识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程,至少有1名经过培训的专兼任教师,提高参训领导干部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工作组织领导水平。

3.根据单位实际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每年组织2次以上全员消防知识培训和灭火、疏散逃生演练。

4.机关事业单位宣传橱窗或宣传栏定期有消防安全内容,重点部位设有消防安全标志,定期利用单位广播、电视、电子屏幕等进行消防安全提示。

5.机关事业干部普遍掌握“一懂三会”知识,即:懂所在场所的火灾危险性,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疏散逃生。

(二)消防宣传进学校

1.学校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有年度工作计划、实施方案,并严格落实。建立校外消防辅导员制度,消防救援指战员、公安派出所民警定期对学校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进行指导。

2.中小学、幼儿园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内容,有师资、有教材、有课时,定期组织应急疏散演练和师生参加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设消防安全课程。

3.高中将消防知识和技能纳入新生军训课程,开设一堂消防知识课、组织一次疏散逃生演练、进行一次灭火实操、阅读一本消防安全知识读本。

4.学校校园显著位置设置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栏,有条件的学校设立消防体验室,配备常用消防器材和模拟体验装置。寄宿制学校的宿舍张贴消防安全须知和疏散示意图。学校校报、板报、校园电视、广播、网站定期刊播消防安全常识。

5.每年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示范课”教学活动,培养消防授课教师。定期组织消防运动会、消防知识竞赛、消防主题征文比赛、消防漫画大赛、参观消防站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

(三)消防宣传进社区

1.社区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创建和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内容。

2.推举产生“社区消防宣传大使”,经消防救援部门培训合格后,负责本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火灾隐患排查、督促《居民防火公约》落实等活动。

3.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配备常用消防器材、模拟体验设施和宣传资料;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楼宇电视、户外视频定期播放消防公益广告或消防安全提示。

4.辖区医院逐级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每年对医务人员和职工进行不少于2次的消防培训,普遍掌握“一懂三会”知识。

5.社区内福利院、养老院制定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和灭火疏散应急预案,落实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责任人,每半年至少进行1次全员消防知识培训,从业人员和有行为能力的人员普遍掌握“一懂三会”知识。

(四)消防宣传进企业

1.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企业消防工作责任考评内容,明确工作计划、目标和责任人,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档案;确定消防安全宣传员,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建立固定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场所,配备常用消防器材、模拟体验设施和宣传资料;每半年开展1次全员消防培训,员工新上岗、转岗前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3.消防设施器材标识醒目,操作使用方法用文字或图例标明;醒目位置设置消防安全宣传板、示意图或标识,开展“三提示”工作(提示场所火灾危险性、提示消防器材位置及使用方法、提示安全出口和疏散逃生路线)。

4.制定灭火疏散应急预案,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其他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灭火疏散逃生演练;定期组织消防知识竞赛、消防运动会等活动;企业文化包含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内容,企业员工普遍掌握“一懂三会”知识。

5.交通企业利用各类灯箱广告、电子显示屏、阅报栏、提示卡和交通工具内的广播、电子显示屏、报刊等,刊播消防安全知识和提示。文化娱乐场所、宾馆饭店等在电影、电视开映(机)时播放针对性的消防安全提示。

(五)消防宣传进农村

1.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文明村镇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普法教育工作内容;对村“两委”(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进行消防培训,明确1名村干部负责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工作;行政村成立志愿消防宣传组织,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2.依托农村综合服务设施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场所,有条件的建立消防安全体验室,配备常用消防器材、模拟体验设施和宣传资料;在主要道路设置固定消防宣传栏;易发生山火、林火的地方,设置警示性标语。

3.村委会因地制宜制定并落实《村民防火公约》,落实“户户联防、村村联防”措施;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对生产加工企业等单位进行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辖区公安派出所;麦收、秋收和春节、元宵节等重要时节,开展针对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4.古村落、文物古建筑等重点部位设立消防安全标志,提示村民和游客注意防火安全;村民集体活动场所设置宣传栏或警示牌;定期组织灭火、逃生疏散演练等活动。

5.建立留守儿童、孤寡老人、智障残障等特殊群体“邻里守望”制度,实行“一对一”帮扶,上门宣传消防知识、查找火灾隐患,并落实紧急情况时的救助人员。

(六)消防宣传进家庭

1.将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纳入“五好文明家庭”、乡规民约等创建内容;乡镇、街道、公安派出所、小区业主委员会等建立家庭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发放、宣讲防火公约,开展消防安全提示等活动。

2.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和文化娱乐活动普及家庭消防安全常识,倡导安全用火、用电习惯,指导家庭查找、消除火灾隐患。

3.定期组织城乡居民开展家庭灭火、疏散逃生演练,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家庭成员掌握“一懂三会”知识。

4.教育家庭成员外出关闭电源和液化气、天然气总阀门,并检查门窗是否关好,防止飞火入户;教育儿童不玩火;协助、提示独居老人或生活能力有障碍的群众注意用火用电安全。

5.引导、鼓励有条件的家庭配备必要的报警、灭火、逃生器材;有条件的地区帮助弱势群体家庭安装“独立式”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七)消防宣传进公共场所

1.在商场、宾馆饭店、景区、商业街、电影院、医院、汽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以及高速公路路口、收费站、服务区,过街天桥、道路隔离带、护栏等重要地段,悬挂消防安全宣传横幅、标语,在电子显示屏播放消防安全宣传片和安全警示提示。

2.组织大型商场、宾馆、电影院等公共场所工作人员每年至少开展2次防地震、火灾、踩踏等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3.商场、市场、电影院、车站等重点人员密集场所要滚动播放消防安全公益广告,普及消防安全知识,促进提高居民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消防宣传“七进”工作的重要意义,依法履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职责,将其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普法教育和公民素质教育范畴,积极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教育责任落实,全力激发公民参与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7

【关键词】医院感染护理管理问题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2-253-01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医院获得的感染。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各种病菌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的深人研究而逐渐被认识,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医院感染控制贯穿于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就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作简单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存在问题

1.1对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作用认识不足相当一部分护理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作用,对院内感染管理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职业防护意识淡泊,没有认识到护士是控制和预防医院感染的主力。认为院内感染管理是院内感控科的事,护理管理工作的重点在病人的治疗护理上,忽略对各病区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护士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没有将有关院内感染的预防知识融入到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影响了医疗护理质量,有的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1.2感染管理知识缺乏由于种种原因,有关感染管理知识培训不到位,相当一部分的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对标准预防的概念不清楚,不知哪些属于高危、中危、低危物品,对高中效、低效消毒液含糊不清,致使临床工作中出现高危物品采用低效消毒液进行消毒的现象。

1.3院内感染管理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在临床工作中护理管理者比较重视治疗护理查对制度的落实检查,而忽略了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一次性物品管理制度的检查,造成一些违反规范要求的操作行为,如锐器盒的使用不规范、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区分不清、换下的脏被服管理不善、一些消毒物品有过期的现象等。

1.4职业安全意识缺乏护理管理者比较重视病区的经济管理、成本核算,缺乏对护士进行相关的自我防护知识的培训,使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为了节约成本,有的护士接触病人的体液不戴手套,一些护士缺乏手的清洁消毒意识,操作前后没有按要求洗手,被锐器损伤后不清楚正确的处理方法。

1.5忽略对重点环节的感染管理监控重点环节的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护理管理者对供应室的管理认识不足,认为供应室不用上夜班,各医院又面临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故通常安排一些老弱病残的护士到供应室工作,使消毒供应室的消毒工作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而对导管室、内镜室、产房、iCU的医院感染监测不到位,也是引发院内感染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2对策

2.1增强护理管理者的院内感染控制意识护理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患者的各种治疗护理检查活动都由护士完成或协助完成,控制院内感染的各项措施都离不开护理工作,院内感染控制贯穿在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故护理管理者一定要加大对医院感染管理的监控,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纳入每月护理质量检查中去,主动加强与医院感控科的联系,对各病区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时的分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促进医院感染控制各项工作的落实。

2.2加大对护理人员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力度在加强对护士进行“三基”理论知识的培训时,护理管理者要把医院感染管理的知识纳入到护理理论的培训考核中,使护理人员能自觉的学习感染防治知识和自我防护知识,增加护理人员主动预防的观念。护理部应与感控科一起举办院内感染管理知识培训班,内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在制定护理操作流程、规范护理操作的同时,与感控科一起制定护理质量感染控制标准、病区消毒隔离制度等,并督促制度措施的落实,以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工作中的感控意识。

2.3加强有关院内感染控制制度的落实护理指挥系统要认识到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重要性。要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个护理操作的环节,每个病区设一名兼职的感控护士,制定感控护士职责,并要求感控护士认真履行职责,督促病区预防医院感染措施的落实。护士长与感控护士要加大对病区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病房的保洁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护士操作前后是否洗手,医院废物的管理,使用中的消毒剂和紫外线强度是否符合标准,各项护理操作是否符合要求等。对病房发生的感染病例要进行登记上报,并随时与医院感控科联系。

2.4加强重点环节的监控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应放在供应室、手术室、iCU、产房、婴儿室、内镜室、导管室和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者要特别重视重点科室环节质量过程的监控,对一些薄弱环节重点检查,发现问题随时记录,及时反馈给相关病区,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及时提出改进措施,组织落实并及时追踪措施落实情况,有效的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

2.5把预防院内感染知识融入病人的健康教育护理管理者要教育护理人员把预防医院感染作为自己的职责之一,把相关的预防知识融人病人的健康教育中。各病区根据自己的专科特点,制定相应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在病人人院宣教时,就耐心讲解探视、陪护等规章制度在预防感染中的作用,向病人讲解疾病的病因、病原体侵入的途径和潜在的并发症,强调洗手和保持手清洁对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使患者和家属能认识到他们自己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提高病人的遵医依从性,从而达到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的目的,有效的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总之,随着人们对医院感染的深人研究而逐渐被知晓与认识,但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院内交叉感染是当今全球性医院人群健康特别是住院患者群体康复的重要问题,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评价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重要指标。护理管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护理管理者的感控意识,加强护理质量和重点环节的监控,加强病人、医疗环境和医疗用具管理,是预防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萌萌.院内感染与护理有关的问题[J].medicalequipment,Vo1.23,no.2:94.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8

遵守、落实《消防法》和消防知识,熟悉消防法律法规,自觉消除火灾隐患,提高全社会抗御火灾的能力,通过扎实有效地培训活动,以深入贯彻宣传普及《消防法》为主线。使各系统、行业、单位和社会公民自觉学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组织领导

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集中培训活动领导小组,为加强对本次活动的组织领导。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略;副组长:略;成员:略

三、培训方式和时间

由市政府主办,主要采取集中培训方式。市消防大队承办,期间开展培训工作。

四、培训范围

(一)各乡镇(街道)村电(社区)分管消防工作的负责人及各委、办、局的主管领导;

(二)公安(边防)派出所所长及负责日常监督的专(兼)职民警;

(三)中小学及大中专院校分管消防安全工作的校长及从事内部消防安全工作的教师;

(四)医院(卫生所)分管消防安全的院长(所长)及保卫科人员;

(五)大型市场、商场、超市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六)宾馆、饭店、酒店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七)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从业人员。

五、培训内容

消防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实施。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消防法》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从讲政治的高度,对培训工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

(二)科学安排。各部门要以《消防法》培训工作促进消防宣传教育工作开展,统筹兼顾。以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检验培训工作的成果。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安排,做到既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保质保量完成集中培训任务,又认真抓好日常消防宣传教育和社会宣传培训等工作,确保《消防法》全面贯彻落实。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9

摘要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实习护生对院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院感知识培训及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12年3~7月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90名维吾尔族实习护士进行院感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90份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回收问卷有效率为100%。调查显示实习护士对院感知识认知及标准预防相关措施认知仍有欠缺。结论:提高医院感染的认知及标准预防相关措施认知,须在岗前教育及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相关知识教育,使实习护士对医院感染危害性及职业防护重要性有一定认识,需加强临床护理实习过程中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关键词少数民族;实习护士;医院感染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1.039

investigationandanalysisoncognitionpracticeUygurnurseofhospitalinfection

LiUHui,LiUXiu-hong,wanGLin(FriendshipHospitalofUrumqicity,Urumqi830049)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practicenursesonhospitalinfectionrelatedknowledge,providethebasisforknowledgeandsenseofoccupationsafetyknowledgetrainingforthehospital.methods:Usedtheself-madequestionnaire,90Uygurnursesinhospitalsenseknowledgequestionnaire.Results:90questionnaireseffectiverecoveryratewas100%.investigationshowedthatthepracticenurseabouthospitalinfectionknowledgeandstandardpreventionmeasuresarelackofcognition.Conclusion:toimprovethecognitionandpreventionofhospitalinfectionrelatedmeasuresofcognitive,mustpracticeintheprejobeducationandclinicalstrengthentheeducationofhospitalinfectionprocess,makestudentshaveacertainunderstandingofthehazardandoccupationprotectionimportancetostrengthenhospitalinfection,clinicalnursingpracticeprocessofhospitalinfectionpreventionandcontrolknowledgeandskillstraining.

Keywordsminority;practicenurse;Hospitalinfection

近年来,随着医院侵入性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各类病原菌种类和数量的增加,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医院感染与控制同医院的各部门、各类、各级人员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医院的护理工作是医院感

作者单位:830049乌鲁木齐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护理部

刘慧:女,本科,主任护师,科护士长

染控制与预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而对实习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也是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2年3~7月来我院实习的维吾尔族实习护士90名,均为女性,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45岁。本科10名,大专31名,中专49名。

1.2方法根据实习护士在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所能接触到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及预防控制的相关技能,自行设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调查表,在岗前教育前发放,现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调查表90份,收回90份,回收有效率100%。

1.3统计学处理实习护士对院感知识认知及标准预防相关措施认知情况采取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表1,表2)

3讨论

3.1认知水平相对不足实习护士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是医护人员中主要的职业暴露以及易损伤的人群,但实习护士对于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没有达到临床应用的要求。本调查显示,实习护士对医院感染、感染源、感染途径及危害、手卫生、洗手六步法及戴手套指征的知晓率较高,达81.11%以上,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职业暴露、标准预防等知晓率较低,最低达35.56%。实习护士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的内容和预防措施认知状态不理想。

3.2知晓率低的原因(1)实习护士才走出校门,没有接受到应有的教育指导,缺少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专业教育,使学生对医院感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及职业安全防范意识不强。(2)实习护士了解医院感染知识侧重点不同。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不足,学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缺乏了解渠道及途径。(3)目前现有的中专、大专及本科基础护理学教材中有关医院感染与控制知识仅有一节的内容表述,导致学校教育过程中对医院感染知识教育不足。(4)维吾尔族实习护士对汉语文字、语言表达及理解能力的不足,影响了理解接受能力。

4对策

4.1加强岗前培训实习护士岗前教育增加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1],使实习护士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对医院感染有一定了解和掌握,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对病人和医护人员的潜在危险,提高实习生对医院感染危害性认识及职业安全防护意识。

4.2指导培训(1)重视标准预防各项措施的培训与落实,岗前教育时让实习护士了解预防的原则及核心内容。(2)在临床进行各项护理操作实践过程中,指导实习护士正确实施与落实标准预防的各项措施。(3)对医院各区域、各部门的清洁、消毒、灭菌、隔离、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手卫生等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等工作提供具体针对性指导[2]。(4)对重点科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及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5)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4.3重点科室及部门医院感染与控制知识培训手术室、iCU、新生儿科、产房、急诊科、消毒供应中心等是医院感染的重点及高危科室。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借手传播,直接途径比空气传播更具危险性[3]。护士发生职业暴露及针刺伤危险远远大于一般科室[4]。因而在这些重点高危科室实习时,科室应对实习护士进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培训,加强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指导与落实。

4.4多样化培训针对少数民族实习护士语言文字与沟通能力等不足,培训方法可采取多种方式,如采用不同语言文字及图片,同民族老师带教,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与指导,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4.5将实习护士纳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范围内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科室要对实习护士进行医院感染控制过程的管理,将医院感染知识及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预防技能纳入到实习护士理论及操作考核中,提高实习护士学习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徐艳娥.加强医学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02-1403.

[2]马锐,雷海粟.实习护生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及手卫生执行情况[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2):295-296.

[3]许蓉,张戎,谢良才,等.实习护生与在职护理人员手卫生状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0,27(1):113-114.

[4]谢芝蓉.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的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2):1080-1081.

影院消防知识培训篇10

【关键词】护理管理;感染控制;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不仅使患者、家庭、社会的经济成本增加,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与安危,同时影响医疗质量,甚至影响到医院的声誉。随着医院正规化管理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及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感染控制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医院整体综合水平的重要标志。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不可忽视的力量之一。1提高理念,强化认识医院感染管理与自己息息相关,要做好院内感染工作,必须提高管理和护理人员依法执业的意识。wHo提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是消毒灭菌、无菌技术、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护理的各项工作与医院感染管理有着直接关系,护士直接承担着住院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同时也是消毒隔离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她们的慎独精神、责任心、所掌握的知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是否发生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由此可见,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措施都要通过护士来实现,护理工作是造成医院感染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明确本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责任。卫生部门颁发的各类医院感染相关的标准、规范,一般都是针对医院整体的,其中凡涉及护理人员操作的,主管责任在护理部,要与医院感染管理科相配合,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把培训质量纳入护理控制和科室考核,进一步加强制度的监督落实。2重视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护理人员在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和紧急抢救时,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医院感染与护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要做出高质量的护理,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质量第一,患者至上,一切以预防为主的观念,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项操作,确实保证工作质量。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预防医院感染中人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护理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使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及有关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3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建立医院感染三级控制小组,形成季控-月控-周控-日控的有效监控网,把每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位护士。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体制,完善考核制度,加大奖惩力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护理管理的主动性及护理人员的自我约束力。护理部应与医院感染管理科一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随时抽查和每月大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通过规范化护理管理,加强消毒隔离力度、强化无菌操作理念等各项管理。护理人员不能因工作繁忙而忽视无菌观念违反无菌操作原则,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无菌操作的重要性,自觉持久地坚持无菌操作原则。4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作用医院感染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倍感陌生,要搞好医院的感染管理,首先必须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培训,从而增强全体护士对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防护的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参与医院感染的控制、管理工作,为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自身作用[2]。护士长是学科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双重职责于一身,是医院管理队伍中不可抹杀的力量。由于各科护士长都是医院感染监控人员,通过每季度1次的医院感染监控人员会议及每周1次的护士长会议,把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有关文件精神等进行传达和落实。各科室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质量,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保存、使用及用后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都有赖于护士长的监督,因此,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应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强化护理环节管理。5健全合理用药管理抗菌药物使用不当与滥用是造成人体微生态失衡和医院感染的重要因素。护士作为抗生素的使用者,应首先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给药时间、剂量、浓度以及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等,熟悉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抗菌谱和配制要求,认真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临床反应,根据患者病情及时向医生提供停用和换药的依据,以最大限度提高抗生素的使用效果,减少耐药菌株产生,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必要的保障。护理部应定期进行抗生素规范化使用的教育和培训,以便从整体上提高护士的综合水平,提高其感染预防意识,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保证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水平不断提高。综上所述,护理管理与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关系密切,加强护理工作是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自觉性、积极性,确保护理工作质量,在控制医院感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护理管理部门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应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协助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开展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消毒与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等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实践证明,严格的护理管理手段,对控制医院感染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1]周勤.病房护士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实用医药,2009,8(4):22-23.[2]周宁宁.护士长在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8(17):8-9.(收稿日期:2011-05-16)(本文编辑: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