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自然因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1:32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1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作为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和人文要素的相互关系学科,由于研究对象特性,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是研究审美对象,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素养。就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与科学美因素来看,自然美更多的是指地理教学中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具有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带给学生不一样的美感,而科学美则更多的是反映自然界的和谐。传统的中学地理教学中,对于美学教育资源的重视程度不高,利用效率不高,在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地理学科中的自然美教育因素和培养措施

地理教学中,由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外形、结构和色彩处于不断变化状态,通过奇特、对称以及节律等自然有序组合,形成了十分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是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审美教育资源,可以带给学生深刻的审美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应该尽可能选择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去了解地理知识,切实挖掘地理事物潜在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诸如,地理教学中,不同自然景观可以带给学生不同的审美体验,泰山的雄伟,衡山的秀逸,黄河的壮阔等,这些自然景观均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审美教育资源。针对此类教育资源的整合,应该尽可能选择直观手段来帮助学生去了解地理知识,通过显形的手段加深学生的审美体验和理解,在形象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抽象思维,深入探究地理现象形成发展规律,对于学生后续审美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对于显形教学手段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加强野外观察和实践,揭示事物美感。在中学地理教学中,野外观察作为地理学习的一种特殊方法,同时也是学生审美结构完善的主要动力。在野外观察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深入品味其中存在的美感元素,获得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提升审美教学成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感受自然美,获得丰富的情感w验。其二,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事物外在美。在地理教学中,由于学科特性,野外观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探究地理事物本质内涵前,需要充分了解地理事物的美感因素,运用图片、电视和网络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去感受学科中的美。需要注意的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敏感性,能够积极参与其中享受美,满足当代教育要求。

二、地理学科中的科学美教育因素

科学美主要是在自然美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够领会的和谐,本质是反映自然界的和谐,揭示自然界的自然环境、人类和自然环节和谐发展的规律、特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科学审美教育价值。诸如,在探究全球自然带地带性分布规律中,可以深入分析海洋表面盐度变化规律,并将其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是如何运用水循环和水平衡规律来调节水时空分布。从中所了解到的自然秩序和自然规律,促使学生可以深入感受空间结构的和谐美,对于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显性化教学中,可以利用地图来展示空间内容,将空间结构和谐美展现在学生面前。由于地图是由线条、色彩和图例十分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揭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一种特定形式,可以呈现出更加缤纷复杂的空间,构建一个秩序和谐的空间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可以更加深刻的感受地图的整体布局和谐美,将其作为地理信息掌握的载体,并作为美学欣赏内容,深入感受其中的科学没内涵,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审美素养。

三、结语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2

地理知识主要集中在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中,但是我们翻阅依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材,发现是这样编排的:第二单元的导言中提到自然环境是生活的基本条件,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生产和生活资料,对于自然环境这个概念也没有作具体的解释,接着介绍了地形、气候、河湖这三个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在第三单元就开始引导学生得出“不同区域的人民都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这一基本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其实并未真正理解自然环境的内涵,也不知道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不成熟。而自然环境是地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我们知道概念是进行判断、推理的依据,地理概念则是导出地理结论的逻辑基础,是地理知识体系的逻辑起点。如果学生没有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概念的本质,就很难发现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判断、推理也会失去依据,更别提地理学科基本观念、学科思想方法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了。而学生在学习中只有抓住地理学科的基本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这一主线,思考时才能更具有目的性、组织性和灵活性,才能提高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自主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见,自然环境究竟是什么?其基本要素有哪些?这些问题是我们教学的关键,是历史与社会教师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解决的问题。

要理解自然环境及其基本要素有哪些,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环境。环境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环境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我们通常所说的环境就是指人类生活的环境。按照环境的属性,可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科院地理所集体编撰的《现代地理学词典》对自然环境是这样解释的:“地球表层指与人类直接有关的一部分地球环境,其范畴〔围〕大致上始大气对流层顶,下至岩石圈上部,包括大气、水、岩石、生物在内的特殊圈层。”这个特殊的圈层即自然地理环境。通俗地讲,就是指环绕在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哪些?不同教师对基本要素有哪些及如何命名上就存在分歧,甚至同一教师在前后授课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的表述也是不统一的,这源于教师自身对自然环境基本要素理解的模糊。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一课为例,有的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时是这样呈现的:“湄南河平原生产水稻的条件分析:平原—提供广阔的肥沃的土地;河流—提供充足的水分;气候—夏季风带来丰沛的降水;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和温度。”同样是《稻作文化的印记》这课,另外一位老师在分析湄南河平原水稻生产的条件又是这样呈现的:“纬度带———地处低纬,阳光充足;气候———热带季风气候、高温多雨;地形———冲积平原、地势低平;土壤———土壤肥沃;水文———水网密布、灌溉方便”。

两者相比较,不难发现老师在表述自然环境基本要素时,有时候是比较混乱甚至是错误的,第一位老师在分析第一个条件时,用了“平原”这个词,而平原只是五大地形之一而已,把它与气候等同,显然是不科学的。另外,在分析时,这位老师还提到位置—低纬度有充足的光照,其实,前面在讲气候这个因素时,已经提到了高温,在这里又出现,不仅浪费课堂时间,还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表述上,不同老师之间也存在差异,第一位老师用了“河流”,第二位老师用了“水文”,还有老师用了“水”,在选择自然地理要素的专业术语时我们应当尊重长期以来在地理学上形成的传统,取“水文”更为恰当。这是因为,仔细回味“水文”这个概念,我们发现这个概念不仅包括“水”“河流”等物质性方面的含义,还能体现其运动状态、功能等方面的含义。还有老师把湄南河平原的地理位置也归纳为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但根据“划分的各个子项应当互不相容”的逻辑规则,这种归类应当是错误的,因为地理位置是造成气候等因素不同的原因,地理位置与气候等因素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不是并列关系。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上册综合探究三中还提到“区域的自然条件包括这一区域的地形、气候、河流与自然资源等”。《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为: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而教材中自然资源应该指的是狭义上的自然资源,是指实物性资源,即那些天然物质和自然能量的总和。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学生只要能理解到自然环境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文、土壤、自然资源等就可以了。

以《稻作文化的印记》为例,分析湄南河平原的自然环境时,结合教材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就可以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基本要素进行分析,接着探究稻作生产对人口分布、民居特色、饮食、精神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归纳出“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有重要影响”这一概念。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来讲解呢?心理上重视。教师要意识到自然环境在整个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3

各种自然带综合而集中地反映了地理环境的地带性结构。就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而言,具有以下基本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每个地带具有与纬线大致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的特点,或者说地理环境组成要素在地表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规律。不同纬度的地带,由于热量条件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方向,也显示出各种自然带的逐渐更替(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从沿海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是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产生的空间分异。

3.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变化,从而形成山地垂直气候带,呈现出自然景观的垂直带谱。应当明确,垂直带谱特征主要受当地气候条件制约,随水平自然带性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地说,由低纬向高纬,带谱组成逐渐简化;在同一自然带内,因山体基带位置差异、坡向不同,带谱组成的繁简、高度、厚度等差异很大。例如,珠穆朗玛峰附近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南坡明显复杂,北坡较为简单。

分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纵观全球地带性特征的表现,可得出如下结论: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高纬度和低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高纬地区:自然带依次为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和冰原带;低纬地区:自然带依次为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和热带荒漠带。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为明显。如中纬度地区:自然带依次为森林带、草原带和荒漠带。

凡与地带性分布相偏离的分布,或局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异现象,如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形起伏与太阳能的分布无内在联系。它们的形成来自地球的内能,受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的制约,既非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又非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被称为非地带性。地理环境中的某些自然现象,例如湖泊和沼泽的分布、绿洲的分布,都不具有地带性,而呈现为局部的、特殊的非地带性。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4

关键词:大庆油田;湿地;受损机理;自然因素;人为因素

一、引言

大庆油田湖泡湿地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腹地,是大庆市湖泊湿地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地貌为地势低平的平原,无山无岭,稍高处多为平缓的漫岗,平地多为耕地、草原,低处多为排水不畅的湖泊和沼泽。其地表水文表现为明显的闭流区特征。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境内湖泊、泡沼星罗棋布,但很多泡沼多为碱性泡子,碱性强、盐分含量高,未经处理不能做灌溉用水。嫩江、松花江分别从其西、南边界流过,为境内提供了部分淡水资源。通过排水系统将市区的自然降水和城市污水排入松花江。

近年来,大庆油田湿地面积减少、退化萎缩和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分析油田湿地受损机理,对区域湿地生态恢复有重要意义。

二、自然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

当研究某一特定环境中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作用时,人们往往偏重于某个单因素的研究,而忽略了环境中整体性的、最普遍的自然地理过的影响和作用。由地球的内能和外能共同作用的自然地理过程,不断地改变着地理环境的面貌和景观格局,大庆油田环境也亦如此。自然地理过程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地貌结构制约着大庆湿地的形成与演变方向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形成了松嫩平原沉降区,并汇聚沉降了巨厚的陆相碎屑物沉积层,构成了地质构造上的松嫩盆地的地质基础。作为地貌形态展现的松嫩平原,形成了安达――齐齐哈尔――白城子三角地带的盆地的“盆底”,即松嫩平原的最低区域。大庆油田就位于这个低三角区内。该三角区相对于周边地区的地貌形态来说,属于地貌上的“负地形区”,其西部为大兴安岭,北部为小兴安岭,东部为丘陵山地,南部为松辽分水岭,均为该区域的“正地形区”。负地形区的地貌格局造成区域内地势低洼,排水不畅,以及外营力的作用所形成的一些洼地,导致河流无尾、无出路,使本区域内形成规模较大的湖泊群,这是大庆湿地的主要成因。

负地形的地貌格局决定了在外力作用下,大庆地区不断地接纳、汇聚、堆积由四周正地形区搬运迁移的陆相碎屑物。“夷平填洼”是不可改变的自然地理过程中外营力作用的运动规律,只要这种正负地形差异格局的存在,就将持续地进行下去,直至夷平或填平。负地形的地貌格局也造成了地球化学过程中的易溶性盐类在本区域汇聚沉积的机制。来自正地形区的易溶性盐类(硫酸盐、碳酸盐、重碳酸盐等)遵循“盐随水走,水走盐留”的规律,富集于负地形区,形成了大庆地区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在现地质阶段松嫩平原地壳运动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从大庆地区的自然地理过程对区域内湿地的影响与作用的结果来看,其发展趋势就是湿地被填平、面积在缩小。

(二)有些湖泡出现的变浅、变小的现象

除人为干扰、污染、加剧富营养化作用外,也存在着由湖泊的幼年期成年期老年期的自身演化规律的变化,这是正常的自然地理过程作用的结果。目前,大庆地区的湖泊均已处于中老年期,因此,湖泊萎缩、变浅已成为大庆湿地演化的普遍现象。

(三)地带性因素对大庆湿地演化的影响和作用

任何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态和特征都受到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且地带性因素为主导因素,非地带性因素为干扰因素。从地理位置来看,大庆地区处于北半球温带半湿润西部黑钙土亚地带,位于温带半湿润地区西部而接近于半干旱地区的边缘地带。受大气环流、生物等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形成了本地区以地带性的植被和土壤为标志的自然景观类型――以羊草为建群种和优势种的草甸草原黑钙土生物群落,即本地区生物演化的顶级群落。这种地带性的自然景观类型标示出大庆地区自然环境演化的正向演替方向和基本自然规律。大庆地区所存在的沼泽植被、沼泽土壤、盐沼等景观类型是非地带性因素干扰的结果,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目前,大庆区域内,有些沼泽湿地已演变成沼泽化草甸和羊草草甸草原的现象,这实质是在本地区地带性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抗干扰现象,是自然景观类型在较稳定、较适宜的条件下,所发生的正向演替的结果。

(四)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与作用

从大庆地区近20年温度和降水的组合变化趋势来看(图2-1),大庆地区气候显示出较为明显的暖干变化趋势。这样的气候条件使地表水、土壤水和潜水被蒸发损失较大,加剧了大庆油田湿地水资源供给的不足。年平均气温上扬,天气变化异常,高温增多,降水量明显减少,补给湿地水量减少等气候因素对湿地萎缩、面积减少起到了直接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三、人为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和作用

由于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人们从未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以致现在地球上几乎不存在不受人类影响的原始状态的自然界。人类活动尤其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的生产活动(石油工业生产便属于此种活动),对改变自然环境的速度是惊人的,其环境效应也是可观的。人类活动所产的环境效应大体有五个方面。

(一)改变了地表状态

人类的各项活动,可以把相当数量的岩石、砂土、水、植物等地表组成物质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或从低处迁移到高出,从而显著地改变了原有的地表状态,并造成了一系列的人为景观。如大庆油田的开发建设,在草原和湿地上建起了油田和城市;运来建筑垃圾、砂土填埋了湿地再建起了楼房;大面积的湖泊被道路、管线、堤坝切割成小片的水泡等等。

(二)改变了物质循环

人类改变物质循环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水的控制、调整以及水循环的改变便是常见的现象。油田上生产设施的布设,阻断了湿地集水区内地表径流的通道,湿地补给水源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土壤的翻腾,使地表水的蒸发量增大,进一步加剧了小区域的干旱程度;油田地表植被的破坏,使汇聚到湿地中的盐分增多,导致湿地水体的矿化度增大。此外,向湿地直接排放污水和倾倒垃圾也是改变物质循环的一种形式。

(三)改变了热量平衡

一定区域的热量收支,毫无例外地受到其下垫面状态的影响。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状态,也就相应地改变了地表的反射率和其它热力特性,从而改变了区域的热量平衡。油田开发使地表植被破坏,减少了绿地面积和湿地面积,导致小区域的气温日(年)较差增大,大陆度也变大。

(四)改变了生态平衡

人类活动总是不断地干扰着自然生态系统,改变原有的生态平衡,并以新的生态平衡所代之。起作用有的是正向的,有的是负向的。如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对草原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损害,减小了规模与面积,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并缩小了珍稀濒危水禽等鸟类的栖息地和停歇地。这便是对生态平衡的负向改变。

(五)改变了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

虽然自然地理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人类活动却可以改变自然地理过程的速率。如:向湿地中直接排放污水等污染物质,使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剧,必将加速湖泡湿地老化的进程;人为减少湿地的补给水量,使湿地萎缩,必将加速芦苇沼泽群落向草甸草原群落演化的速率。

四、结束语

大庆油田开发50多年的历程,对于大庆生态环境来说,是人地关系发展变化的过程。本区域由开发前的几万人生活的环境发展到现在几十万人生产生活的环境,不仅增大了本区环境的压力,而且人类的各种生产活动的频繁开展,成为环境中最活跃、最直接、最显著的影响因素,对环境的形态特征、景观格局必然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为因素对大庆油田湿地的影响与作用是很明显的。城市建设、石油工业生产的持续开展、直接占用部分湿地,造成部分湿地的消失;公路及油田管线的建设,既切割了湿地,又影响了地表径流向湿地的汇聚;在湿地上打油井或水井,油井和水井井场的建设不仅直接占用了一定面积的湿地,而且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损毁周围的一部分湿地;跑冒滴漏的落地原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浆液、污水及垃圾等污染物质向湿地接排放,污染了湿地水体,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功能。除以上生产活动对湿地造成直接的损害外,在油田上随意滥取土、滥掘土坑(包括个人偷挖坑取土的活动),毁坏了平整的地面和草地。生产活动对地表的碾压、挖掘、翻腾、覆盖等加剧了油田土地的“三化”,而对湿地周围相邻的生态系统的损害,也是对湿地的间接损害。

通过对大庆油田湿地受损机理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庆油田湿地受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人为因素,又有自然因素,虽然以石油生产活动为主的人为因素是第一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过分强调人为干扰、破坏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而忽视自然因素的作用或者忽视人为因素的作用,都是不客观不正确的。

参考文献

[1]王继富,刘兴土,陈建军.大庆市湿地退化的生态表征与保护对策研究[J].湿地科学,2005,(2).

[2]张国发,崔玉波,史典义等.大庆地区湿地现状及生态建设[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4).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5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是人口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人口学研究离开了生态环境因素,就无法正确考察、分析人口现象和过程,包括人口数量增长、结构变动、人口模式及其转变、迁移和流动、人口分布、城市化以及人口素质等问题。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1第一节人口再生产

知识要点:

1、人口再生产定义:

人口的世代更替过程(包括人口出生和死亡两个环节)

2、人口再生产类型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如不考虑人口迁移过程,这三个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应为: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类型有: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较高、自然增长率较低)

过渡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

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很低)

难点解析:

出生率降低原因:文明程度、人口素质提高

死亡率降低原因:生产力发展

自然增长率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由于人口的素质受生产力的制约,所以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受生产力直接或间接影响,所以说人口再生产类型与一定阶段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当人口再生产类型进入现代型后,由于人口逐年减少,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所以最后会出现人口的老龄化现象,目前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已经出现这种现象,而且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进一步延长,时代更替速度减慢。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人口出现负增长)

发展中国家:过渡型(部分国家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我国已是现代型)

全世界:过渡型(世界上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多)

难点解析:

人口老龄化会引发的问题: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

例题分析:

中、印、美、日四国人口现状相比较()

a.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美国的人口密度最低

C.日本的城市人口比重最低

D.印度老龄人口比重最高

解析:印度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日本是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定高于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和印度;人口老龄化是人口逐年减少造成的,发达国家的程度应该高于发展中国家。选择B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2第二节人口数量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数量的变化原因

①.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②.机械增长(与人口的迁移有关)

难点解析一:

考察范围越大,人口迁移的影响越小,全球而言,则不必考虑人口迁移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通过影响生育率和死亡率来影响)

难点解析二:

生育率(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人数的比)和出生率(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的比)的关系

生育率高,出生率也高,生育率是衡量出生率的一个基础(生育率和出生率呈正相关)

①生育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宗教)起主要影响作用,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小

②死亡率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自然灾害)都有很大制约作用

难点解析三:

其中,环境污染对死亡率的影响是人类对环境先起破坏作用,环境再反过来影响人类的具体表现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表现:

①过度索取资源,造成资源、环境压力(人口增多,资源需求加大,利用程度扩展)

②过度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包括生产排污和生活排污)

例题分析:判断对错

①人口数量增长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唯一决定性因素

答:错误,造成环境污染的有两方面的原因,人口的数量和人口的素质,因此人口数量只是原因之一

②死亡率高的地方,生育率往往也高

答:正确,死亡率高,往往说明生产力水平、文明程度都较低,在此情况下,生育率会偏高。当然上述说法同时用"往往"二字避免了绝对化,因为有些时候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也会在一些特定的时段出现死亡率升高的情况。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3第三节环境人口容量

知识要点:

1、环境人口容量概念

简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在可预见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2、制约因素

①资源(首要因素,其他因素均通过影响它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②科技发展水平

③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后两者均通过影响资源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难点解析一:

为什么说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资源的数量决定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科技发展水平将影响资源的利用程度,可以使相同数量的资源能供养更多的人口,人口文化和消费水平的高低将影响一个人对资源数量的最低生存要求。所以说资源是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而科技水平和人口文化消费水平则是通过影响资源来间接影响环境人口容量。

3、环境人口容量特性:

①(长期的)不确定性:资源总数不确定,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在不断变化,因此不确定

②(短期的)相对确定性:在一定的历史阶段,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相对稳定,因此相对确定

难点解析二:

为简便,在实际中,通常以一种或几种资源所能供养的人口数作为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值。如用土地资源。

4、关于地球环境人口容量的三种看法

悲观:已经大大超过地球环境人口容量,并已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乐观:考虑到新资源的开发和资源利用程度的加深,认为地球不会达到它的环境人口容量

介于两种看法之间: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00亿左右,目前人与环境之间已经有了很多尖锐的矛盾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公布报告: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为110亿

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为16亿,7亿是我国的适度人口值

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之间的主要矛盾为:

①人均耕地少解决措施:控制人口数量,保护现有耕地

②人口与淡水解决措施: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4第四节人口素质与环境

知识要点:

1、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因素有:

(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起作用,环境反过来影响人口身体素质)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是影响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也有重要影响)

难点解析一:

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影响能力的变化

自然环境因素曾经是影响人口素质的决定性因素,但由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力度在不断加强,所以社会经济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自然环境的影响能力逐渐减弱。人口身体素质越来越取决于社会经济环境因素。

难点解析二:

对人口身体素质起作用的自然环境主要有两种:

原生环境因素(未受人类影响的自然环境,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缺硒导致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硒过剩导致地方性硒中毒;碘异常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

次生环境因素(受人类影响的环境因素,对人口身体素质的影响有:物理方面,噪声影响听力、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化学方面,化学物质会致癌变、致病变;生物方面,病毒、病菌、寄生虫卵使蚊子大量繁殖,引起疟疾、乙型脑炎等疾病的流行)

难点解析三:

社会经济因素范围比经济因素广,经济因素从属于社会经济因素。

2、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

文化素质高,资源观(资源利用充分、同时开发新的资源)、环境观(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保)、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念)先进,人口、环境、经济得以协调发展,呈现一种良性循环。

文化素质低,资源观(资源利用程度低,只能依靠现有资源,大量开采,必然造成资源压力)、环境观(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淡薄,对环境造成破坏)、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落后,人口激增、环境恶化、经济落后,呈现一种恶性循环。

例题分析: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①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导致人类对环境大量索取资源,又大量排放废弃物,造成环境问题的恶化;

②人口素质的低下,使得人口的环境意识淡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意环保。

难点解析:

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是实现环境保护的根本途径

人口素质提高,生育率必然下降,人口数量就能得到控制,环保实现

人口素质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保实现

高中地理人口与环境知识5第五节人口迁移与环境

知识要点:

1、人口迁移的概念

包括两个方面:

①人口在两个地区间的空间移动

②这种空间移动必须是永久性或长期的

2、分类

分类标准:地理范围、迁移方向

①地理范围: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小范围的有省际迁移、县际迁移)

②迁移方向:城市至城市、乡村至乡村、城市至乡村(逆城市化过程、知青下乡)、乡村至城市(城市化过程)

难点解析一:

知青下乡的原因:政策因素,为解决城市劳动力过剩的问题

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①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

②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的迁移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

③政治因素(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难点解析:

自发性迁移主要是由于哪些因素引发的?

答案: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战争

难点解析:

环境对人口迁移影响的变化

原始社会:为食物--农业社会:为土地--工业社会:为优化劳动力配置

4、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6

关键词:城市景观;生态景观;景观设计

城市景观设计更加追求生态理念,突出人类居住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的理念,生态景观设计是一种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有助于改善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不良问题。

一、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阐述

本文认为生态景观设计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本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宜居生态环境。生态景观设计已经成为城市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生态景观设计基于人本理念,以天人合一的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突出景观设计“真”、“善”、“美”的视角。生态景观设计突出对于人性的尊重,设计的景观满足城市人们心理需求,让城市人们体验精神的愉悦,生态景观的设计倾注人们的情感追求、文化需求,同时也能体现地域特色,给人带来愉悦的空间体验和享受;生态的景观设计能够增强城市人们的城市归属感,促进人们进行户外交流,增进人们的情感,创造出更多有效的户外交流空间;同时生态景观设计追求自然的原始状态,尽量减少对于环境的破坏,引导人们对于自然的态度,增强城市人们对美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也会更加追求舒适、惬意、环保、休闲、观赏、体验,实现城市人们追求自然美态,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生态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相关文献研究与整理,生态景观设计的影响因素众多,既包括人为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有城市经济因素、城市政治因素、城市的社会组织形态、城市行政管理体制、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城市的社会治理制度、区域民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本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产业经济区开发程度、自然环境、自然地形、居民受教育程度、居民的、城市空间效果、城市环境污染状况、整个环境状况、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城市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结合程度、城市空间的立体效果、城市视线走廊的开阔度与畅通度、城市空间的立体形象、城市空间意境景点、城市建筑高度、城市建筑体量、城市建筑色彩、城市中心位置繁华度、商业街的繁华度、已有城市景观、城市点线面的景观组织统一度、社会综合因素等。各个因素之间经过对比,生态景观设计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社会综合因素、环境状况、视觉效果,各个因素对于生态景观设计产生不同的影响和效果。

三、生态景观设计的途径探索

在城市中,采用什么途径设计一处处适用、生态、富有思想内涵的美观景观呢?人类一直在景观设计领域不断探索新方法、借助其他学科带来设计灵感,以寻找新方法、新途径。生态景观设计强调“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因此,城市生态景观设计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尊重自然状态,适当保留一定的原始植被

为了实现城市景观的生态设计,尽量减少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尽可能节约一切可以节约的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时,应该对于所选择的地址及其周边环境进行观察研究,对于周围的植被已经周边的地理环境形成一定的稳定性联系,说明这些原始植被对于设计景观有一定辅助帮衬作用,那就应该在建设景观时候,将其保留下来,不但能够节省假设成本,同时也保护自然环境,契合生态设计原则,符合天人合一的思想,同时对于不适宜保留的植被尽量进行移栽。

2、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保持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平衡

在城市人们对于宜居环境的强烈追求下,城市人们更加追求自然景观,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破坏了生态平衡,自然景观已经成为城市中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师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保持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平衡,在设计中,可以将森林带、风景保护地带、果园地带辟出,给游人或居民作为休闲放松的场所。像河流、小溪、山谷、丛林等自然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将其引入到城市景观中,并与人工湖泊、人工植被、花草协调起来,共同构成一处美丽的景观。这样就能使城市景观看起来更自然美丽,也保护并有效利用了自然景观。

3、生态景观设计要适宜美学要求,注重景观设计的意境营造

美,是人们在生活的自然环境或者人造环境中反映出来的综合性艺术感受。生态景观设计要将自然美和人造美完美结合,在有限的城市空间中营造样衣自然风光的园林风光,在硬质景观的周围设计富有自然美的城市配景加以调和,增加人们在工作之余缓解压力、愉悦身心、欣赏自然风光的场所;注重动静相结合,创造景观的意趣,增加娴静的景点,激发城市人们生活情趣;巧妙运用地形,充分实施绿化,构建人工与自然的和谐画景,促进城市景点设计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4、巧妙运用景观元素,实现城市景观设计系统

城市景观设计时,善于巧妙运用自然因素、文化因素、审美因素等景观元素,将这些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使得景观呈现不同表现形态及景观效果。针对土地使用和自然土地地貌的保护,重点除了建筑、城市构筑物等实体以外的开放空间以强化和改善美学及功能;同时对各类构筑、道路交通进行选址、营造和布局,并对城市街区、广场、公园系统、植物配置、绿地灌溉、照明、地形改造,进行生态规划和设计,重视绿化空间的布局与设计,注重生态敏感区的保护性设计等。总之,生态景观设计尊重人、引导人、关怀人,突出“人本理念”,促进了现代城市文明进程,适应了现代化的社会发展需求。

作者:张小龙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参考文献:

[1]高静,赵红斌.生态的景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景观设计途径[C].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7.

[2]王丁冉.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J].安徽农业科学,2010(27)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7

关键词:自然科学;生物学的;文化的;政治权力

正文:

这是对政治在宏观层面上的思考,或者可以说它是基于若干相关学科层面上来看待政治科学。政治科学不同于政治,研究的主体确是指向于政治的。

在迈克尔罗斯金《政治科学》一书中,其在开篇第一章便提到政治是一门科学,而对政治学的研究则为积累知识,意为科学的本义,指出政治科学是一门经验的科学,既收集定量的也收集定性的资料。政治作为一门科学,诚如罗斯金教授所说,“如果我们不能确定哪个因素对政治起什么作用,政治学又怎能称得上是一门科学呢”

一、哪些客观因素影响了我们对政治的研究

在文章第一段所设定的前提下,政治或者更准确到政治科学的客观影响因素似乎可以从大的角度上阐述为若干:

首先,政治科学作为一门统领科学,依亚里士多德这位学科创始人之意,几乎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有其政治背景。客观因素影响了政治,政治背后牵连到种种的客观因素,这本来就是一个相互联系,互成矛盾体的两个方面。于是,在政治科学这门统领科学研究下的政治,涉及所有其它的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包括历史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及心理学等。

这里需要阐述的一点为:在以往的众多研究中,包括罗斯金在内的许多政治学家都强调到了政治科学涉及所有其他的社会科学,在所列举的相关学科中也普遍局限在了社会科学领域。诚然,政治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份子,与社会科学中的其它诸因素之间的密切联系是最为显然也最为直接的,但这并不足以说明我们可以不提自然科学与政治科学的关系。笔者认为,自然科学对政治科学地影响可以直接的体现在研究方法上的改进:随着实证主义的兴衰,定量研究的意识深入了诸多政治科学家的意识,政治科学地研究方法也是不断地从自然科学领域中学习借鉴,一方面丰富了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技术,比如数学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影响。

其次,如罗斯金所说,像细菌一样,政治当中的有些事情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方式。政治对权力的关注,使他与其它社会科学区别开来。政治基于个人,是个人的政治;又基于整体,是集体的政治。这样,影响政治的因素从“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的生物学到“多数人是天生的墨守成规者”的心理学又到政治文化学以及对人类理性能力的认识等,都影响着我们身边的政治乃至长久以来的人类生活,并且将继续影响下去。

二、这些客观因素总有一个层次之分

科技的力量是不可小觑的。

对第一个影响因素而言,我们可以笼统的分之为两个方面——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内部学科的相互作用是最为直接、最容易被我们关注到的,也是我们关注最多的,在此,本文不予过多的讨论。而自然科学对社会科学尤其是对我们政治学的影响,似乎可以描述为最为基本的了。自然科学地发展,改造着我们周边的生活环境,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最为基本的客观条件,而且,哲学、政治学等的发展,也应该不断的引导着自然科学如何更好的改造我们的客观世界。自然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甚至直接影响人类社会的政治生活模式。

在第二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中,我们似乎也可以笼统的予以分类,即自然存在以及后天获得。自然存在包括了生物的、心理的诸多方面,而后天习得,则主要由文化因素组成,一定程度上也包括了理性或非理性因素。当然,这种区分并不是严格的,比如理性与非理性因素就是比较模糊的,理性的意义在于对自身存在及超出自身却与生俱来的社会使命负责,在自然存在抑或后天习得的却别中有一定的交叉。

就这两个客观影响因素而言,我们研究政治科学、政治、政治权力,乃至具体的政治事件,自然存在及后天获得两个方面的影响力是有区别的。自然存在的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是基础性的,而后天获得的因素对政治的影响则是更为直接的,也是我们发展政治所要切入的关键。其一,理性的与非理性的因素,人们的政治行为大都具有从众心理,并有理性的利己趋向,如何寻求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与尊重少数人的权利的平衡,如何看待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对人类理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特别是当理性碰撞到了眼前的利益时;其二,文化的因素对现实政治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任何政治制度、政治行为都存在于一定的文化中,中国式的文化传统深刻的影响了中国的政治传统,这也是思考各国政治不同之处的关键因素。

三、如何看待这些客观因素来改变我们的政治

美国的三权分立不适用于其他国家,但是行政权利的扩张确实普遍的。如罗斯金教授所言,生物的因素导致了心理的因素,而这又引起了文化的、理性的和非理性的因素,由此形成一张无缝的网。在自然存在上人类的共性很大,而在后天获得的影响因素方面,人类的不同就较为明显了。

在看待、研究政治方面,我们一方面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的自然科学基础下的物质社会给我们研究政治提供着不同的研究环境,甚至说,我们要有前瞻性的眼光来看待科学的发展,以哲学、政治学给予方向性的指导。另一方面,研究政治要充分认识自然存在的影响因素,政治与生物学、心理学有基础性方面的交叉,寻找人类普遍的共性,并予以科学的对待是一项极有意义的的事情。然后,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要想改变我们的政治使之趋于完善,在上述基础的前提下,深入对文化因素等后天获得的影响因素的渐变与改善则是最为关键性的,单纯依靠制度而没有文化支撑的改变是极其困难的,政治的变革应当是一项渐缓的进程,如何更好的塑造我们的文化,则是政府的理应予以重点对待的,由此,我们不得不重视我们的教育,而进一步完善政府的教育职能。(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8

(①西安科技大学,西安710054;②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安710016;③长安大学,西安710061)

(①Xi´an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Xi´an710054,China;②ShaanxiprovincialnaturalGasCo.,Ltd.,Xi´an710016,China;

③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1,China)

摘要:在工程项目建设决策中,环境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决策正确与否对项目的建设与应用产生重大影响。影响环境决策的主要因素有环境自身的因素如地质、水文物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等,还与企业对环境的控制能力有关。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与调研,并运用链杆平衡管理模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平衡管理,以保证产出比最大化。

abstract:environmentalfactorisaveryimportantfactorindecision-makingaboutconstructionprojects,andwhetherthedecisioniscorrectornothasasignificantimpactontheconstructionandapplicationoftheproject.majorfactorswhichaffecttheenvironmentaldecision-makingaretheenvironmentalfactorssuchasgeology,waterandothernaturalenvironmentalfactors,culturalclimateandsocialenvironmentalfactors,economicandenvironmentalfactors,buttheyarealsorelatedtotheabilityofthebusinesstocontroltheenvironment.thispaperanalyzesandinvestigatesthesefactors,andusesthechain—poleequilibriummodeltobalancethevariousfactorsaffectingtheenvironmentaldecision-makingofconstructiontoensuremaximumoutputofthebusiness.

关键词:链杆平衡管理;综合能力数;决策;环境

Keywords:chain-poleequilibriummanagement;numberofresourcescomprehensivelyusingcapability;decision-making;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019-02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项目建设往往只考虑其经济效益而忽略项目建设过程中和项目建成投产后对环境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项目的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因此,在项目建设前期对项目建设环境进行正确决策就显得越发重要;若决策错误,将会给项目建设,特别是建成投产后的项目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后果。

1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平衡管理模型的提出

随全面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也应由原有的粗放发展的模式向集约型转变,改变原有一味追求高利润,忽视建设环境决策、涸泽而渔的呼声不断高涨。为了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在项目建设前,应综合考虑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物质资源状况,消费水平等因素,同时也应考虑企业对环境的控制能力,如企业员工对环境的重视程度、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措施等。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力求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2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平衡管理模型的建立

2.1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平衡管理模型的原理

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企业本来的决策能力、企业对环境的控制能力等,在项目建设环境决策时,要全面细致的考虑关系到其决策的各种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环境自身的因素,二是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能力。环境自身因素与自然、社会、经济等各方面因素有关,而企业对环境的管理能力则与员工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劳动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新技术等因素有关[1]。具体的决策树如图1所示。

在进行环境决策时,通过以上决策树图可知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各个因素,并建立环境与企业之间的平衡管理模型,从而计算得各影响因素的综合能力数。为了把项目对环境的有害影响降为最低,且企业收益最大化,应使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与环境自身因素的综合能力数相一致。

2.2环境-企业平衡管理模型

平衡就是在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低,建成投产后能够正常生产,不会出现原材料供应不足,且使企业产出比最大化的现象[2]。

在实际当中的计算采用环境自身因素的综合能力数与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相等的方法[3]。具体方法如下:

(SC)环境=(C1D1)/(a1m1)×S(1)

其中(1)式中:

(SC)环境—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

a1—地质、水文、气候等自然环境的限制程度(按其影响程度取值为:严重6、一般4、轻微2);

m1—当地文化、风俗习惯,是否有保护文物等的不利影响(按其对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程度取值:5、3、1);

C1—当地的物质资源状况(按工程所需资源的丰富程度得分:7、5、3);

D1—当地消费水平(按项目投产后当地及其周边居民购买其产品的消费水平分:高6、中4、低2);

S—当地经济发展,劳动力结构等经济环境(按经济环境对项目建设及建成投产的促进程度分为:优7、良5、中3、差1)。

(SC)企业-环境=(C2D2)/(a2m2)×e(2)

其中(2)式中:

a2—企业文化对当地文化的适应程度(按其适应程度的取值特别不适应5、一般适应3、适应1);

m2—企业员工对环境的重视程度(按员工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取值:特别不重视5、一般不重视3、重视1);

C2—企业投资决策的能力(按其能力的高低分为:高5、一般3、差1);

D2—劳动者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按优良中差取值8、6、4、2);

e2—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新技术(按新技术的多少分别取值为7,5,3,1)。

建立平衡时,对于项目建设的环境决策,当(SC)环境=(SC)企业-环境时,项目既可以保护环境,避免资源浪费,也可使企业的产出比最大化[4]。

3工程实例

某省粮储企业拟新建一批储粮仓,该工程项目可供选择的建设地点有a、B两地,两地的各因素得分如表1所示。

该企业对环境的各项控制能力如表2所示。

①(SC)环境的计算:

(SC)环境a=(7×6×7)/(2×3)=49

(SC)环境B=(5×6×5)/(4×1)=37.5

②(SC)企业—环境的计算:

(SC)企业—环境a=(5×6×5)/(3×1)=50

(SC)企业—环境B=(3×8×5)/(1×1)=120

很显然,(SC)环境a≠(SC)企业-环境a,

(SC)环境B≠(SC)企业-环境B;

(SC)企业-环境a>(SC)环境a;

(SC)企业-环境B>>(SC)环境B。

③对比选择。

应选取环境自身综合能力数和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综合能力数相等的方案,当然,当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略大于环境自身综合能力数时最好。但是,当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比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大的太多时,则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时,若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过大,也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本例a环境的综合数为49,企业对a环境的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为50,有(SC)企业-环境a>(SC)环境a,且(SC)企业-环境a比(SC)环境a大的并不多,而(SC)企业-环境B>>(SC)环境B,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故而本例中建设地点应选在a地。

4结论

通过以上工程实例可知,环境-企业平衡管理模型在项目建设环境决策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可为企业选择项目建设地点提供参考,并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也避免资源的浪费。①环境-企业平衡管理模型能够帮助企业准确地进行项目建设环境决策。该模型可以准确分析出影响项目建设环境决策的各因素的综合能力数,并根据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和企业对环境的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的大小关系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平衡。②环境-企业平衡管理模型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若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略大于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时,证明企业与环境大致平衡且企业能够很好的控制环境,但当企业对环境控制能力的综合能力数过大时,则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同理,若环境自身的综合能力数过大,也会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③在项目建设前期,进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调查时,利用环境-企业平衡管理模型来进行会更加直观方便。

参考文献:

[1]魏杰.企业前沿问题--现代企业管理方案[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2]李潘武,边真,马昕,李博渊.链杆平衡管理模型在施工进度控制中应用[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9

   地理学广泛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它是一门既可以开阔眼界,又传授了看待事物、分析问题方法的学科。自然地理主要介绍大千世界,古往今来地质地貌的变迁;人文地理以人地关系为核心,探讨人们在一定的自然、人文环境中,人类政治、经济、旅游、宗教、文化的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休漠说过:“一切学科对于人类或多或少地有些联系,任何科学无论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归人性。”在当前新课程实验中,新的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思想和素材,这使得地理课成为实现素养教育的重要课堂。

   一、中国传统文化、信仰和人文精神要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不断吸纳其他文化形态又不断进行自我调适自我更新的文化,它是由不同地域文化,例如,齐鲁文化、燕赵文化、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岭南文化、巴蜀文化、关中文化、三晋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佛家文化为辅,并涵盖各种文化形态,例如,法家、墨家、名家等多种思想体系以及各种民间信仰、知识、习俗等而形成的一种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重人伦、重道德、重入世、重实用理性的人伦道德文化。

   古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其中就含有启蒙的人地关系的合理内涵,而儒家主张“礼乐合一”“美善相乐”,又把“仁”当做审美理想的核心,强调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含有更多的人伦成分和浓厚的封建、政治色彩,因而缺乏对环境、对生命的广泛关注。道家主张“游于自然之道”“返朴归真”“清静无为”,试图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起混沌的和谐。

   (二)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主旨是:执着地追求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高扬人的价值,追求人自身的完善,谋求个性解放,并坚持理性,反对迷信和盲从。如果从社会和个人两个角度看,“人文精神”至少包含这样两个基本要素:第一,从社会的角度看,主张人生而平等,人的价值高于一切。要保证人的肉体和精神的自由,维护人的尊严;第二,从个人角度来看,主张人要完善心智,净化灵魂,懂得关爱,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生活品位。

   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

   (三)信仰

   信仰是人的存在的无意识状态的社会性表达,是本质意义上的文化,信仰也是一个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方式,是人的理性化过程,信仰反映了最普遍的人性价值。中国民间谚语说:敬神如敬已。我们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即“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都是我国当今社会提倡的信仰,都属于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的丰富和发展。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建立一种崇高而真实的信仰后,人生境界会得到提升,胸怀会变得更加宽广,恒心与耐力会得强化,面对社会才能有一种正常的心态,受之社会,回报社会。

   片面宣传财富,形成了广泛的拜金主义;不能做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平等,无法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联系,这是造成社会系列问题的根源。

   基于功利信仰的教育观造成了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存在着实质上的选拔教育和淘汰教育的现实与知识无法转化为有效生产力、创新能力弱的现实间的矛盾。

   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人文教育思想和素材

   (一)传统文化教育

   1.教育要点。孔子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博学到明辨,求知的阶段,最后笃行是实行的阶段。这种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许多复杂的地理问题有着现实的意义。

   许多地理事物往往受多重因素影响,要把握好地理事物,必须分析清楚其中的若干影响因素。广泛学习是必要的基础,此外还要掌握正确的分析方法,辨别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掌握主要的影响因素。

   2.教材中的地理原理示例。(1)人类活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区位因素的分析(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第一章~第五章)。(2)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和差异性(见: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教材第五章)。

   人类活动(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商业活动、交通运输、地域联系等)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内涵,各种人类活动的区位选择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成为地理研究的主要问题。影响区位的因素很多,一类是自然因素,例如,地理位置、气候因素、水文因素、地形因素、自然资源状况等,另一类是人文因素,例如,文化传统、科技因素、劳动力因素、政策因素、交通运输因素。不同的事物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区位选择不同,会造成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一般地理事物都要选择一个综合效益最佳之区位。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经济,但不容回避,许多地区在修筑道路和建设开发区问题上就有很多失败的区位选择的例子。例如,某些地方花费巨资修筑了宽敞的十车道柏油路,道路设施一应俱全,然而人们发现路上跑的主要是马车、拖拉机等;建设经济开发区也成为发展农村地方经济的一个常见行为,地方政府把大量耕地开辟出来,建立了经济开发区,进行招商引资,然而若干年后,这些开发区依然只有一个开发区大门和附近的招商办公楼,土地已经杂草丛生,偶有兔子、老鼠出没的景象……决策出现了重大误差,因而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案例]如何购置一套满意合适的商品房。

   模拟购房是一次区位选择的学习过程。

   影响购房的因素包括房屋的价格、付款方式、房屋的户型设计、房屋的环境、交通条件、生活便利程度、房屋小区的配套水平等,其中学校、商场、医院等设施也成为很大的影响因素。住宅位置的选择要涉及区位的原理――一般购房人群家中都有中小学生,因而也要考虑住宅附近是否有学校,学校的教学和管理质量如何,交通状况如何,与商业区的位置远近,最好远离网吧等。具备了这些知识,就可以选择出最佳住宅。

   近一年多来,全国部分城市楼市价格飞涨,排除商业因素以外,也与购房者不成熟的购房行为有关,部分购房者是二次或者三次购房,可能的原因是对原有住房有多种多样的不满意。于是不得己,在房价一片高涨声中加入购房大军,经济和精神上也由此可能会受到很大损失。房屋区位因素分析方法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二)人文精神教育

   1.教育要点。地理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教育有多种体现,其中探究人类与自然界如何和谐相处是其中一个重要问题。要达到“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不破坏自然环境的自我更新能力”这个目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具备科学的观念,而这种观念的建立就要通过人文精神教育来完成。

   地理学研究的课题之一是资源、区域的开发与保护,其中区域经济的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似乎是一对矛盾,然而人类却无法回避,开发和保护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成为人们主要解决的矛盾。

   2.教材中的地理原理示例。(1)区域经济开发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北大荒的开发与停止(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材第二章)。(2)可持续发展原则――生物公平性原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第五章)。

   [案例]我国北大荒的开发与停止开发。

   观点一:开发的理由。

   上个世纪中叶,我国粮食曾一度不足,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中国成立后,不断开辟新的耕地,扩大种植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北大荒是我国东北三江平原的俗称,土地平坦,黑土肥沃,主要为沼泽、沼泽化土地和冻土,冰冻期长,人烟稀少。对北大荒的开发主要是解决地下水过高问题,通过修建、疏通地下水通道,降低了地下水水位,肥沃的土壤变得干燥,适宜大面积种植小麦,由于面积广大,地形平坦,适宜机械化耕作,北大荒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单产和总产量都位居全国前列,年产量最高达到70亿公斤。由于常住人口较少,这里成为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观点二:停止开发的理由。

   北大荒的原生态是湿地。北大荒湿地有以下作用:

   (1)与地下水的交流,即补充地下水或来自地下水。这个功能十分重要,如果地下水得不到补充造成水位下降,会使地面沉降,危及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安全。

地理的自然因素篇10

1.对林业经营思想的认识

1.1对森林内涵的模糊认识林业离不开森林,它不仅为林业生产提供原料资源,而且为林业生产提供场所。但我们对森林的了解,对森林的发生发展规律的认识还很不够。我们认为森林是具有地域、生物及功能的综合含义的生态单位,只有从这3个方面来理解,才能完整地认识森林的内涵。森林之所以成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就是由于它的内涵具有主体特征。

1.2对造林营林目标的模糊认识当前造林面临的不只是树种单一和适地适树的问题,而是一个构筑完整的生态系统问题。目前正在开展灭荒活动,把消灭荒山作为绿化达标之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消灭荒山的具体细节问题。

1.3关于生态与经济分割的问题我国已在实施生态工程,将来还要搞几个大的生态工程。过去还曾提出建设几大用材林基地建设,如造纸林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等。自然界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给一个地段确定营造某一功能林,是脱离实际的。60年代在南方建设用材林基地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小老头林”成片,破坏了当地的原生植被,造成了生态环境退化,违背了生物多样性原则。有的地方还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改造成杉木纯林(清堂林),林中植物只剩下5~6种,生态遭到严重破坏,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2.生态经济学原理及其实践意义

德国的“接近自然的林业”和美国的“生态系统的林业”,其宗旨都是为了恢复天然林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纯自然的天然林已不复存在,不能设想把人类和自然分开,因此要把人类的经济活动融于自然,也就是人类的经济活动生态化,构筑一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是由生态因素和经济因素构成,而生态系统(生态因素)则由生命因素和环境因素构成,这个生态经济系统的框架只能依附于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