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十篇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十篇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2:10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1

一、前言

科技的发展不光带来技术上的进步,更深深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甚至引发艺术形式的革新。数字媒体艺术就是将计算机图形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艺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数字通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支持,并不断的引发表现形式上的多样性。现阶段数字媒体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数字影视、电脑动画、数字插画、数字特效、网页设计、网络游戏、数字音乐及视频短片等。

数字媒体艺术将传统的平面、静态化的传统艺术转化为更加动态和综合化的形式。由于在创作、承载及传播方式上的改变,数字媒体艺术在审美上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特征。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要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新兴的艺术媒体,不像传统的艺术依据载体和材料,它主要依据计算机支持下的数字技术,它的特点具有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主动性、兼容性、使用性、参与性、互动性、游戏性。随着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倾向于大众化、人性化和智能化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

(一)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性

数字媒体艺术以数字技术为支撑,数字技术将艺术从传统的单一媒体跨越到多媒体,改变传统艺术的静态化和平面化,向动态化、多元化发展,二维平面也延伸转向三维立体空间。数字媒体艺术的不断发展给人们带来不断创新的视觉体验,进而导致观众产生不同于之前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意识等。数字媒体艺术借助数字技术的强大功能,不断创新的艺术行为,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二)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主动性

根据现在美学理论的潮流,只有缩短审美距离,数字媒体艺术才能加快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区域。数字媒体艺术必须改变传统的艺术感性创作形式,选择一个理性的创作形式,推动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相融合的发展。理性的利用数字媒体艺术充分调动欣赏者生理和心里需求,进而缩短欣赏者与创作艺术之间的距离,只有消除这种距离才能让欣赏者真正走进艺术作品内,才能主动的参与改变作品,在审美的过程才能由被动变主动。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兼容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兼容了传统艺术的美学特性,同时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传播和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入影响。从此传统美学结合数字技术的呈现出科技创新艺术的魅力形象,逐步形成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形式。数字媒体艺术的兼容性,是众多艺术形式美学体结合数字技术的形成的别具风格的审美。

(四)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使用性

数字媒体艺术是由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大多数的艺术作品都具有使用功能,这也是它强大的实用功能。比如:影视作品、网络作品等应用在各种被需要的产品。使用性也是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传统艺术形式的最大特征,也是其能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五)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参与性、互动性

数字媒体艺术的欣赏改变传统的单方面模式逐步向你走进,并向你作出回应,提倡你的参与。只有在情境中才能与欣赏者进行思维上的沟通,才能影响欣赏者的对艺术的思考和审美,进而实现了在艺术审美上的参与性。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不在是作者的作品,而是欣赏者参与艺术互动的“作品”。

传统的艺术欣赏者的审美感知仅限于作品框内,因此只能为欣赏者提供一个单一的框架互动平台,而数字媒体艺术可以让欣赏者在欣赏的同时与作品联系在一起,欣赏的同时就是参与的同时、互动的同时,甚至完全进入“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自失”的状态,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这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六)数字媒体艺术审美的游戏性

数字媒体艺术逐步消解经典艺术的性质规范,追求一种调侃性的话语,网民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实则为了娱乐自己,再则才是为了娱乐别人。因此,只有在美学精神上消解来自理论和道德的压力,才能更多的趋向于游戏性,就像网络艺术中的网络游戏和FLaSH都是以游戏为发展方向。

现在网络游戏的表现手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逼近现实,凭借现代的科技含量逐步发展成为最富魔力的娱乐形式。现在网络游戏逐步朝向人机界面装置的艺术方向发展,加大人机交流的方式的多样化,进而消解人与计算机的距离。目前,FLaSH也是具有突出的游戏性特点的网络艺术,比如:mV、网络广告等,其中动画短片和游戏等强调的是题材的创意和动画的画面处理与设计,进而呈现一种生动的形式来传达网民对自己生活的看法,从而减少商业性的约束,达到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做自己喜欢的作品的目的。

三、数字媒体艺术审美大众化

现代美学观念的存在,是因为现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艺术产生的开始只是少数人参与,而如今艺术活动变成一种流行,这种流行是艺术形式的终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只是意味着人们对数字媒体艺术审美意识已经大众化,但并非是数字媒体艺术大众审美意识的终结。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依据主要以传统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为媒介载体,这种传统的审美理论与现代文化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在理论和现实之间有一定的区别。

现代美学的审美理论在二十世纪存有争议,现代美学认为审美是欣赏者在欣赏艺术时可以充分得到精神享受,通过艺术形式来判断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过程和来区别其它现象;学者认为数字媒体意识是后现代文环境中产生的艺术形式,因此创作和欣赏的方式是后现代现象的一种表达。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对已存在的媒体资源的选择,形成对传统价值的冲击,在数字艺术创作中冲破了权威的非权威的界限,创作者获得了一种在传统艺术中无法获得的新的尝试,争取让欣赏者更易接近数字媒体艺术,从而吸引更多的欣赏者走进艺术,只有更加大众的审美才能增加创作者的受众,进而增加创作的难度。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2

星传媒体集团大中华区Ceo

拥有超过18年亚太地区广告行业的从业经验。于2010年1月被任命为星传媒体集团大中华区和北亚区首席执行官。她负责集团在中国、台湾地区、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和日本的整体运作和战略发展。加入星传媒体集团后,通过加强策略产品的提供、吸引最优秀的人才、确保客户得到市场上最优惠的价格等等行动,继续巩固加强在关键市场的竞争优势。

从单纯的媒体购买转变为设计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这其中的关键是简化对消费者的理解,并实时地向他们传递有意义的品牌体验。

中国的媒体格局在2011年经历了诸多变化和发展。数字媒体的发展虽已是老生常谈,2011年的不同之处是,营销人更多的关注如何在传播中运用数字媒体。我们发现,数字媒体之前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角色,到如今情况已经转变为,在与其他类型媒体合作方面,数字媒体掌握了话语权。

在星传,“扬子•星传中国志”项目为每一个星传人的思想带来了转变。针对27个省、510个地区的14000名消费者,“扬子•星传中国志”项目是目前所做的关于中国低线市场调研中最完备的一个。我们真切地看到数字媒体革命正在席卷全国。“扬子•星传中国志”项目揭示了数字媒体的“全国”效应,表明数字媒体已经紧随户外和电视之后,达到率排名第三。同时揭示了另一个现象,即无论消费者身处哪个城市,他们都愿意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数字媒体上,“我的电脑就是我的电视”说明了一切。各式各样的屏幕改变了消费者和品牌互动的方式。通过了解这些消费者行为习惯,我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为客户传递信息设计更加有效的方式。

过去一年对于星传来说是值得记忆的。在ReCma2010营业额排名中星传名列第二,除此之外,星传赢得了由Campaign亚洲举办的年度最佳媒介商奖。我们的客户名单中又增添了20个新客户的名字,同时长期客户依然保持对我们的信任。

迈入2012年,在延续消费者体验的宗旨下,我们一直朝着从媒体策划转为体验策划的方向迈进。从单纯的媒体购买转变为设计与消费者的互动关系,这其中的关键是简化对消费者的理解,并实时向他们传递有意义的品牌体验。

随着电视成本的增长,广告主的预算向其他媒体倾斜,例如数字媒体,对于媒介方案的透明度和评估系统也有更高的要求。最终这些要求还是要落实到媒体方。实际上,跨国公司的这一要求在全球其他市场均可获得满足,因此他们可能因为在中国市场投放无法得到相应的保证而不再向中国预算倾斜。因此,2012年对营销界来说将是追求诚信之年。

2012年营销风向标

Q:请简单总结2011年工作心得?a:充满活力的,川流不息的,形态万变的。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3

一、数字媒体自身:结构性伦理道德风险

我们环顾身边,从移动终端的高清流媒体播放到实时监控的电子穿戴设备,数字媒体触手可及,几乎无处不在。当我们习惯于、沉浸于它们所提供的技术性便捷时,几乎很难再自觉地去审视、反思它们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显然数字媒体为我们带来的远远不止于便捷的生活,更有深刻的颠覆性变革。

整体而言,数字媒体最为核心的特征为:互动性、无限性与全域性。“互动性”强调了数字媒体在传播方式上颠覆了传统上一对一、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实现了多对多的网状传播结构。无论一对一,还是一对多,都具有明确的传播方向。而数字媒体的网状传播结构决定了传播者与接收者的角色分野变得模糊,信息传递方向呈现出多维特征。在数字媒体的网状传播结构中,每个个体都是其中的一个节点,既接受信息,同时生产信息、传递信息,实现了互动。数字媒体以“比特”为单位承载信息,体积小效率髙,“无限性”强调了数字媒体信息的海量呈现。在数字媒体的网状传播结构上,每个节点即每个社会个体都成为了信息的生产者,信息总量的几何级数的增长速度是惊人的。“全域性”意味着数字媒体的传播范围不再局限于某个区域,而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 理论上,信息的传递不再有屏障与区隔,可以顺畅地送达全球的每个角落。总体而言,数字媒体时代的信息生产与传播呈现出如下图景:在海量信息的背景下,无限的社会个体参与其中,以平等的角色定位保持着互动与反馈,信息在不同文化间形成了新的内容或者超级文本。

数字媒体在与社会的互动共生中,逐渐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当下的社会呈现出知识化的权力结构与网络化的深层结构,整体而言已经数字媒体化了。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认为,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在数字媒体的文化浸淫下,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全域化传播导致了对于信息整体性与结构性的诉求,并以多对多的网状结构进行传播。这些特性无形中增大了数字媒体所面对的伦理道德风险。一般而言,伦理道德风险因素存在于每个传播节点上,多对多的网状结构带来的传播节点呈几何倍数的增长,相应的需要承担的伦理道德风险大幅提升。与传统媒体相比,数字媒体的传播结构决定了其各个方面与环节都渗透着伦理道德风险因素。

例如数字媒体推动了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革命,“用户生产内容’’(UGC)的方式发展迅猛,已经展现出未来挑战传统方式的架势。一方面,主流媒体中由普通百姓提供的内容巳经占据了相当的比例,诸如新闻爆料、手机拍摄的现场视频等;另一方面,在网络媒体中已经出现了定位于“用户生产内容”的专业网站,例如Youtube、优酷等。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出发,“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本身包含着巨大的风险。按照媒体内容的传统生产方式,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员按照标准的流程生产媒体内容,经过传播渠道上的“把关人”的筛选与规范才能最终与广大受众见面。而“用户生产内容”的方式下,每个社会个体都能参与其中,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参差不齐,专业化的程度更是无从谈起,在内容生产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加入了大量的个人的价值判断、情感因素等,在传播过程中以多对多的网状结构实现了对传统“把关人’’的僭越,实现了立体式的传播。对比前后两种方式,显然“用户生产内容”所包含的伦理道德风险要高很多。

2014年8月9日发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县弗格森市的迈克尔?布朗枪击案,美国主流媒体片面引述了社交媒体上所谓目击者的见闻,导致了事态的紧张甚至不断升级,最终引发了当地的大规模抗议行动,军警、装甲车、催泪瓦斯、橡皮子弹统统使用以平息暴乱。回顾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数字媒体是难逃其咎的。吉布林说今年的早些时候,美国司法部提出了一份报告称,所有声称自己看到了迈克尔?布朗向警察投降的目击者不仅撒了谎,甚至他们当时都不在能够目击该事件的区域。事实上,这起枪击案根本没有可靠的目击者。只有警察达伦?威尔逊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他声称布朗袭击了他。上个月,《华盛顿邮报》承认他们过多地依靠社交媒体去报道弗格森事件,结果导致他们的报道不准确,很有可能误导了大部分的美国民众。换言之,媒体在努力通过推特(twitter)和脸谱网(Facebook)等社交媒体保持与全世界实时新闻的关联时,正在以这样的方式而结束:放弃从17世纪新闻业诞生便出现的核心原则--在出版之前确认报道的准确性。”

二、数字媒体社会化:放大伦理道德风险

数字媒体的社会化意味着它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进人了更深的层次,将直接导致人的数字媒体化与社会关系的数字媒体化。社会个体之间、社会个体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认识与关系将完全依赖于数字媒体的呈现与建构。你看到与认识的世界不再是现实世界本身在你主体意识中的投射,数字媒体成为了你与现实世界间的中介。在数字媒体的社会化过程中,伦理道德风险被逐渐放大。

人的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化过程有赖于家庭、学校、同辈、环境和媒体,并且家庭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在人们早期的认知发展阶段,家庭便开始培养信念、价值观和理想等内容。随着媒体的发展,上述的情况逐渐发生着变化。当下数字媒体已经跃升为人们社会化的首要影响因素。数字媒体以处处易见、处处可得的特征无孔不人地进人了每个人的生活中,从婴儿、孩童,到少年、青年,直至中年、老年。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趋势还将加剧。移动互联技术和穿戴类电子产品的发明与普及,数字媒体将进一步地蚕食每个人的个人空间,成为人们与社会交往的主要途径。以往人们所熟悉的邻里间的相处、学校的课堂教育、同辈间的交往、与环境间的对话,统统被数字媒体重塑。换言之,人们逐渐习得与认识到的是数字媒体化的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局部的、个体的伦理道德风险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变得扩大化、普遍化,甚至是政治化和社会化。数字媒体对于整个世界碎片化的呈现形成了扭曲的社会化,形成了孤立的、偏激的、区域性的、有失平等与平衡性的社会化。以电视媒体与数字媒体之间的区别和变化为例,这样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传统的电视媒体在内容和传播范围上是明确的和可控的,譬如美国电视媒体的“有线”与“广播”之分。“有线”电视需要付费订购才可观看,因此在节目内容上的尺度会更大,受众对象是有针对性的,传播范围是局部性的。“广播”电视则面向更广泛的受众对象,节目内容尺度很谨慎甚至趋向保守,传播范围相对更广。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有线”电视还是“广播”电视,传播范围只是相对而言局部与广泛,本质上都无法与数字媒体传播全域性相提并论。数字媒体真正实现了全域性传播,信息内容可以被送达世界的任何地方。加之数字媒体的互动特性(跟帖、评论等),进一步增加了其中的伦理道德风险因素。于是在局部传播被全域性传播彻底打破后,信息内容在不同区域间、不同国界间、不同文化间流动时,潜在的矛盾与冲突便凸显了出来。数字媒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放大风险、转嫁风险甚至制造风险。

再以美国的总统大选为例,奥巴马的竞选之路显示了数字媒体的价值和力量。董庆文、肯尼斯?D?戴和拉曼?多尔说奥巴马的竞选团队使用新媒体技术和互联网引导了一次有效的竞选活动并从中得利。团队开发了一个吸引人的、大信息量的、有说服力的网站,将人们吸引到奥巴马的竞选上。完成注册后,每个选举人会马上收到一封来自竞选团队的邮件,其中的信息是关于奥巴马、竞选的结果、捐赠的请求……”[2]2016年又是美国大选年,希拉里?克林顿已经明确表示将竞逐总统。与以往的宣传造势的方式不同,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团队最先将目光投向了数字媒体。一则《开始了》(GettingStarted)的竞选短片出现在了视频网站上,经由社交媒体的链接与分享,该片以病毒传播般迅速红极美国网络,甚至已经跨越国界成为了中国的网络热词。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的后续动作,想必与数字媒体也定会有着密切的关系。可见,数字媒体已经深刻地介人到社会的整个结构和运行中了,其面临的伦理道德风险被放大了。

三、文化价值多元与伦理道德标准单一:无法回避的现实

由于地域、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当下地球上呈现出了文化多样性的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和谐共生的理性因素,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弥合甚至激烈冲突的对抗性因素。正因于此,整个世界呈现出了当下全域性稳定与区域性对抗并存的整体特征。不同的区域文化,对应着相异的伦理道德标准、社会架构和体系。数字媒体消弭了传统媒体间的区隔、地理区域间、国家间、文化间的边界,使得信息真正实现了全域性传播。理想的状态是多元文化打破了主流与区域、区域与区域间的隔阂,在碰撞与融合中逐渐实现不同地域、民族、国家的和谐共生,身处其中的每个社会个体能够自由地接触到任何一种文化与思想。但是现实的情景是上述边界、区隔等的突然消失意味着既有传播秩序的颠覆,有可能导致多元文化间的传播由理性交锋变为盲目对峙。也许这样的冲突与对抗是实现最终和谐状态必须经历的阶段。

“查理周刊事件”源于刊载了有关于伊斯兰宗教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画,引发了宗教极端组织和人士的威胁、暴力行为。若从文化价值的多元与伦理道德标准单一的矛盾维度切人,穆罕默德乃是世界多元文化中伊斯兰宗教文化的地位崇高者,而《查理周刊》刊载的漫画的价值判断是从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出发的,其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在数字媒体时代,一方面议题在全球层次上呈现统一化,传统上的区域性的问题成为了“全球议题”;另一方面社会个体仍然在国家、文化、意识形态层面呈现出碎裂化,无法实现统一。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的价值判断去看待伊斯兰宗教文化,必然迥异于伊斯兰文化世界自身的价值定位,甚至会被认为存在严重的歧视与侮辱。当然“查理周刊事件”是上述矛盾非常极端化的表现,并且不排除宗教极端势力的蛊惑与煽动,但是对于上述矛盾的尖锐性需要有足够的、理性的认识。

四、保持交流的“对话”姿态:一种务实审慎的态度

数字媒体由于自身的传播特点带来了结构性伦理风险,并经由媒体社会化的过程使得伦理风险增大,形成了文化价值多元与伦理道德标准单一的矛盾现实。“查理周刊事件”再一次以惨痛的事实提出了这一不容回避的现实命题:在数字媒体时代,如何面对媒介伦理的现实困境?

乌尔里希?贝克的“世界主义理论”也许能够提供启示,但是需要以批判继承的姿态从两个层面切人。其一,将“世界主义”置于历史的维度,谨防“世界主义”的“欧洲中心主义”趋势。由于文明发源因素的差异性,长期以来欧洲具有世界主义理论的传统。在早期的希腊罗马时代,世界主义是以希腊罗马文化优越感为基础的,其本质是区域性文化的放大。直至大航海时代,世界开始逐步进人欧洲化的进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大力推动了世界主义理论的发展。当下面对数字媒体时代的伦理困境,“世界主义”的确能够提供有益的视野与维度,但是要谨防“欧洲中心主义”的倾向,保证世界多元文化之间的平等。其二,“世界主义”的理性精神乃是对未来世界乌托邦式的描述。世界主义的目标是在保护区域性文化与价值的同时,寻求具有普遍性的统一标准。如何从理想逻辑落实于现实境遇,未来的路程很漫长。可以说世界主义理论更多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性的视角,而并非具体社会行为的操守。文化多元与文化共识,需要突破二者表层的矛盾与悖离,寻找深层的和谐与统一。在伦理道德的十字路口,多元文化间要互相尊重对方的价值,求同存异,和谐共生。用文化相对主义来取代民族中心主义,文化偏见与刻板印象都会相应地减少。文化相对主义认为不存在普世意义的是非对错的标准,它只能是一种给定文化文本下的判断。董庆文《跨文化交流意愿、自尊与民族中心主义》一文已经开始以量化研究的方式在现实中寻找转变民族中心主义的路径。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则更为微观,可以成为破解数字媒体时代伦理道德困境的行为原则。对话理论以承认世界的多元现实为基础,认为对话乃是人类生存的本质。对话要求主体间具有一种平等的姿态,但这并不意味着相同,而是充分尊重彼此间的差异与争论。在数字媒体的现实语境下,很多区域性问题逐渐世界议题化,媒体的表达需要谨慎地以对话的姿态展开,尊重文化、价值、意识形态等的多元化,在持续的对话过程中逐渐达成共识。继而,约翰?罗尔斯的“无知之幕”的概念给出了可供借鉴的策略。面对现实世界的议题,数字媒体应该自觉地将其置于剥离了所有社会角色与文化差异的“真空”环境中。唯此,媒体可以抛下既有的文化、价值、意识形态判断标准,才有可能消除偏见与歧视,维护社会的公正原则。

技术的进步始终未曾停下脚步,昔日科幻电影中的电子穿戴设备已经成为了可供消费的电子产品,就连数字媒体自身的形态也在发生着改变^在此趋势下,数字媒体的伦理道德困境还将继续加剧。文化价值多元与伦理道德标准单一的激烈冲突与对抗甚至会成为一种新常态。在上述理论、概念的框架下,数字媒体需要延伸出可供执行的技术性策略与标准,并在传播实践中不断地优化与推进,以积极的姿态去面对矛盾,寻求建立世界和谐统一的共识。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4

2006年底,辽宁日报传媒集团成为全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的首批成员之一,集团旗下的主力子报――《辽沈晚报》在2007年成为辽宁日报传媒集团实施“数字化战略转移”的核心单位。

从2007年6月15日全面升级改版的辽沈北国网开始,《辽沈晚报》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迅速确立了数字化战略大纲――充分发挥《辽沈晚报》作为信息采集、制造加工中心的功能,确立并巩固《辽沈晚报》作为信息权威者的主导地位,以报纸品牌影响力和搭建数字技术平台为核心,研究和开发多媒体信息及产品,构建以信息营销和信息增值服务为价值链的全新的报业经营发展模式,实现从区域主流平面媒体向区域权威公共资讯运营商转变,打造全媒体、全平台、全天候的传播方式。

这个战略的核心理念,《辽沈晚报》将之定义为“数字化服务”,我们认为:“‘服务’是一切形态的传媒产品的成长途径与工作外衣,只有为受众(包括读者群体与广告客户群体)提供高端优质的服务,报业媒体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占据上游地位,从而达成收获效益的目标。数字化战略的核心竞争力,就是高端优质的数字化服务。”

“服务至上”

为了突出“服务至上”这一数字化发展的核心指导思想,《辽沈晚报》制定了一项名为“eS工程”的诠释框架。“eS工程”的精髓是指“媒体在数字化时代为受众提供优质服务”,这其中“e”是“数字化”的代名词,“S”是“Service”(服务)的缩写。

媒体同其他行业一样,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是“效益”二字,“社会效益的最佳化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所有媒体都不可能回避的责任与目标。

收获“效益”的过程(或者说是手段),看起来有千种万种,但归纳起来,这千万种手段、千万条道路的本质都可以概括为“服务”。“eS”的偕音是“-S”,这样的解读是想进一步强调,《辽沈晚报》在探索数字报业的路途中,将始终把“S”(服务)置于第一位――如果不能提供令受众满意的“服务”,那么再精彩的多元形式、再高明的先进技术都很难实现“收获效益”的结果。

因此,《辽沈晚报》从提纯的角度重新定位了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轴心,将“服务”锁定为第一位的价值标准。这一价值标准的具体指导意义在于,《辽沈晚报》将在信息采集、制造加工、传播、多元营销等一系列环节中,时时处处奉守受众立场,以数字化技术为载体,以提供优质服务为终极方向。

服务第一将始终是eS(-S)工程的精华所在,围绕这一核心价值观,《辽沈晚报》在对eS工程进行第一次细分时,制定了“3e”法则,并以此来指导各种新媒体项目的开发与拓展。

“3e法则”

《辽沈晚报》制定的“3e法则”是指everymedia(全媒体)、everyplatform(全平台)、everytime(全天候)这3种传播方式,全力打造3e正是《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第一个阶段里要实现的目标。

一个报业实体的本质内涵是“内容提供商”,《辽沈晚报》的“3e”法则,嵌入在内容的采集、生成、、售后这一整套流程中,并对其中的所有环节产生指导意义。

everymedia(全媒体),指内容采集与生成在技术形态上具有多元性,简称“e-media”;

everyplatform(全平台),指内容在实施手段上呈现多样介质,简称“e-platform”;

everytime(全天候),指内容采集及在时间座标中没有断点,简称“e-time”。

3e是《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第一阶段里全力打造的传播方式,代表着《辽沈晚报》这一阶段的战略格局。

全媒体:打造多元化阅读体验《辽沈晚报》为了打造内容采集与生成环节中的全媒体效果,进行了社内资源链条的积极调整,目前报社已为所有一线记者配备了高规格的数码相机和DV拍摄机、为大批后台编辑安装了可以处理音视频文件的软件。

大量“双栖型”采编人员的出现,使得《辽沈晚报》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拥有了一支精锐的先锋队伍,也推动《辽沈晚报》在“内容采集及内容生成”两大环节的多元化特征,令受众获得的新闻与资讯开始带有越来越强的“多元化阅读体验”。除了传统的图片、文字与静态图表等形态以外,音频、视频、flash、流媒体图表等新式报道形态纷纷强势加入。全媒体所带来的多位一体的模式,使《辽沈晚报》的内容供应商角色更加突出,成为牢固扼守产业链上游的一个重要条件。

全平台:实现密级覆盖的途径“全平台”是《辽沈晚报》目前布局比较完整的一个层面。内容的呈现介质实现多样性,成为《辽沈晚报》在数字化探索中最重要的一面旗帜。纸质报、官方网站、手机报、电子e报、户外公共新闻视屏是《辽沈晚报》全平台的五大载体。

《辽沈晚报》的官方网站辽沈北国网正在朝着区域性、服务性、娱乐性、快捷性这几大主流方向进发,目前已成为对纸质主报最具补充力的一个延伸平台,与纸质主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

辽宁手机报收费用户突破20万,成为即时信息的一个巨大窗口;

《辽沈晚报》e报成为集声音、图像、动画、视频、互动功能于一身的数字报纸。不同于以往的报纸“pDF网络版”,《辽沈晚报》e报在完全再现报纸原样的同时,不但能随时点击版面上的新闻进行详细阅读,还可以根据读者自己的阅读习惯,按照事先设置好的“目录”自行选择。

2007年8月20日,《辽沈晚报》在东北地区首家推出户外公共新闻视屏,这种显示平台以巨型LeD屏的方式呈现,在传统的户外视频广告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植入了新闻资讯,使其升级为户外传媒。《辽沈晚报》新闻视屏的开播,成为业界影响广泛的大动作。它进一步贴近民计民生,不仅能把最有价值的本地服务资讯在第一时间送达至广大市民手中、更突破了报业及网站的一些先天瓶颈,具备了优质动态影像的功能。下一步,《辽沈晚报》准备筹建东北地区最大的户外新闻视屏联播网,覆盖本地主要商业、金融等核心地段,形成新闻联播效应。

全平台搭建到位后,《辽沈晚报》在数字化道路上便真正实现了“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次、多元”。而电子e报、网站、手机报和新闻视屏也通过细分受众群体与广布地理点位,在宏观和微观两大物理层面同步实现了密级覆盖的效果。

全天候:信息及资讯的24小时无间断采集与《辽沈晚报》数字报业战略下的各个项目,已在“内容采集”、“内容生成”、“内容”三大环节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天候”,在时间座标中没有断点。《辽沈晚报》的一线记者,通过最优配置方案,正在实现对新闻信息及服务资讯的24小时无断点采集、。

moJo团队(moBiLJoURnaLiSt动态记者)是《辽沈晚报》重点打造的一支新闻特种部队,首批moJo团队精选了24名一线记者,通过培训建立了“现场采集、现场播报、滚动发稿”的新式媒体工作思维。24名moJo平均每人每天发稿5条,发稿时间段完整覆盖每一个24小时周期。

《辽沈晚报》传统编辑部、《辽沈晚报》数字新闻部、辽沈北国网这三大编辑团队,组成了24小时持续工作链,三大编辑团队分别在一定的工作时间段内负责对各条战线记者发回的内容进行加工制作,并到相应的平台上去。

辽沈北国网上开设五个24小时即时更新的专区、辽宁手机报每天至少向20万订户发送3轮新闻信息及服务资讯、《辽沈晚报》LeDn示屏每日15小时不间断滚动资讯,三大终端平台的互补弥合,使得《辽沈晚报》的“内容”具备了全天候特征。

“增值链条”

全媒体、全平台、全天候传播方式的逐步建成,标志着《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战略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布局。在这些“巨内容”指引出了宏观发展方向之后,大量“微内容”紧随其上,数字报业将因此而拥有可持续的生命力。

《辽沈晚报》以锻造“增值链条”作为“微内容”发展阶段的主要竞争手段,将一切围绕信息与资讯所产生的增值价值,都放置在越来越微观、越来越具像的工作中去实现。

延伸3e法则,成就增值链条主体部位 目前,《辽沈晚报》正在3e的基础上探索论证具有接续延伸意义的“第4e”和“第5e”。第4e是指everywhere(全覆盖),其含义为《辽沈晚报》提供的内容在地理广度和人群类别上完全告别死角区域,实现完全覆盖;第5e则是指everyDemand(全搜索),具体意为在售后环节中以数据库的形态提供强大的、无所遗潺的回访式内容搜索功能。

全覆盖与全搜索是对3e的有力补充及拓展。

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辽沈晚报》制作发送不同的内容套餐,其中辽沈北国网上的不同社区、辽宁手机报的不同产品包以及户外新闻视屏的不同时段,都因为“细分人群”而达到了“覆盖人群”的效果。从地理区域的角度来看,《辽沈晚报》主报的撒网式发行、辽沈北国网的社区化网络辐射、辽宁手机报的针对性细分用户以及户外新闻视屏正在建成的全城联播网,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毫无缝隙的笼罩力场。这个力场将《辽沈晚报》的目标区域悉数覆盖。在地理层面实现区域无死角,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的细分经营,两者相互结合之后,一举实现了《辽沈晚报》的产品“无所不在”的效果,这些从细微关怀的角度体现了“追加服务”的意义。

全搜索所提供的强大的数据库搜索引擎,通过自主研发的数据库,将此前通过各种平台给受众的所有碎片式信息,重新归类编组、集纳成辑,加工成可以多次使用的专业信息,然后遵循受众提出的“搜索”请求,完成第二个轮次的精准发送。这不但是对内容产品的二次营销,更直观展现了“售后服务”的魅力。

创建数字媒介广告部,巩固增值成果2007年8月,《辽沈晚报》从广告经营中心内部精选出一批骨干,正式创建“数字媒介广告部”。该部门职能专一,主要负责数字化战略下的各项新媒体的广告经营,同时配合数字新闻部展开各条战线的电子商务开发。

数字化新媒体的形态与市场都与传统媒体有显著的不同,《辽沈晚报》数字媒介广告部的成立,可以为《辽沈晚报》的数字化战略的销售环节提供强有力保障,更能凭借“点对点”式的专业服务实现可观的销售增值体系,从而塑造出《辽沈晚报》数字化发展的可持续生命力。

“奥运契机”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于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既是一次百年难逢的契机,更是巨大的挑战。《辽沈晚报》在制定数字化战略时,把“奥运契机”作为巩固既得成果的第一大本营,力求在本土奥运会的东风下,夯实数字化发展第一阶段的全部成果,并实现拔高。

2007年7月4日,《辽沈晚报》在沈阳的奥体首秀中推出了15小时全媒体直播,引起业界强烈反响。这次直播为《辽沈晚报》提供了经营e时代下的大型体育盛会的经验,也奠定了《辽沈晚报》在整个东北传媒界的奥运战略龙头地位。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5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推出这一系列新媒体形式,目的是为了满足日益变化的读者需求,目前烟台网民数量达到60万人,并且他们年轻而富有朝气,对新技术、新事物很敏感,他们越来越不满足于仅仅通过报纸获得信息,总在尝试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获得资讯。同时,他们的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变化,例如他们读报、看杂志的时间明显减少,他们参与网上购物的频率提高,他们接受网络广告的程度增加等等。

由于受众群体的习惯和要求发生变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认识到,要保持住和读者的亲密接触,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信息提供方式,向“跨媒体”方向发展。可以用“三个改变”来概括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媒体战略:一是改变内容呈现形式,二是改变信息传输方式,三是改变业务经营与拓展模式。通过这三方面的改变,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要为读者提供“文字+图片+视频+论坛(互动)”的“跨媒体”内容,并尽可能地让编辑、记者和读者互动起来,使报道更加贴近目标受众,让报社编辑和目标受众的生活紧密联系、息息相关。改变内容呈现形式

传统报业以报纸版面形式将文字和图片信息呈现给读者,随着技术发展,现在的读者越来越要求获得“文字+图片+视频+互动(社区)”立体化的信息资讯。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除了传统报纸和网站以外,又通过在2006年陆续启动的“e-paper”项目、“手机短信报”项目、“楼宇网络电视”项目、“数字报刊”项目等,扩展了内容呈现形式。例如“楼宇网络电视项目”目前已经安装了300多台液晶电视,覆盖了烟台市人口流量密集的城区、酒店、超市、码头、车站、大中院校等,对于突发事件,可以立即通过楼宇网络电视传递出来。

因此,目前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可以通过报纸、电视、手机、电子纸阅读器、个人电脑、网站、论坛等立体化形式向读者进行报道。

改变信息传输方式

由于报业主流目标客户群已经习惯使用多种娱乐和信息终端,因此作为媒体单位,必须学会为自己的受众提供多种获取内容方式的选择。

除了建设地区性门户网站外,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在2006、2007年又分别建设了“iDS(互联网分发系统)系统”和“第一新闻()数字报刊平台”。其中iDS系统由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和荷兰iRex公司合建,面向华北地区用户提供电子报投递服务。“第一新闻数字报刊平台”为山东省范围的数字报刊提供“在线阅读”、“下载”和“订阅”服务。

因此,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目前拥有传统物流渠道,又通过开拓“互联网发行”渠道,随时为集团业务拓展、尝试新运营模式做好准备。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6

现今的数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集中报道热门事件。他们热衷于从一些具体的事件升华到整个社会的层面,做出一种高度抽象的引申,迅速做出道德是非的判断,并由此判断引发出对社会道德现状的反思和追问。这种行为,理论上是媒体报道信息、舆论监督等社会职责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显示出一种过分的道德焦虑。媒介为了吸引眼球集中报热门事件,并将独立事件无止境的上升到整体社会层面进行“道德默哀”,这种泛道德化现象,不但不利于社会稳定,不能很好地解决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自由度增大、社会价值多元化条件下的伦理失序问题,而且还容易导致人们的道德茫然,甚至道德虚无。在刚刚过去的8月,因为有几位年轻女性遇害,随后又被各大数字新闻密集报道,被封为“黑色八月”。例如,新浪网就推出《如何走出少女的黑色八月》的专题,不但采用了血腥的网页封面设计,还对近期的少女遇害案进行详细地报道。对于社会治安、社会道德现状也是大加批评,看后让人毛骨悚然。这个事件中,数字新闻媒体在传播环节就表现出的过分焦虑。媒介报道事实本是其职责所在,但是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导致他们的报道会起到引导舆论的作用。数字媒体上充斥着对女孩被害事件的报道,在对于社会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更加重了社会没必要的恐慌。一件单独事件上升为整个社会层面的普遍性事件,随后对于整个社会道德的现状进行所谓的“彻底拷问”,除了让参与新闻传播环节的受众人人自危,对于社会的治安现状和现代人的道德水平再一次失望之外,其他正面效应微乎其微。

二、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产生原因

(1)数字媒体的特征更易引发媒介伦理问题

数字媒体传播过程中道德问题的大量发生与数字媒体技术的独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字媒体传播主体的匿名性导致其信息传播活动具有随意性,这样既使得数字新闻多而杂,又导致追责困难,一定程度上诱使人们采取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再加上数字媒体本身的开放性更使得很多充斥自由言论的网上社区诸如论坛、电子公告板等,成了数字新闻伦理问题的重灾区。

(2)把关人作用的削弱导致伦理问题

“把关人”作用指的是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相关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不同于具有严格编程序的传统新闻,数字媒介的把关人功能十分薄弱,这也是导致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高发的原因。数字媒介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再加上现在的数字新闻往往采用采编播同步的方式,及时性的需求导致数字媒介的信息,有时候来不及把关就被上传到网络上和手机平台上,严重削弱了把关人的力量。而传受合一的特性,让传播者和接受者合二为一,直接削弱了把关的力度。

(3)道德法律体系不完善导致伦理问题

数字新闻在传播环节的媒介伦理问题与数字媒介的道德法律体系并不完善有直接关系。如今,数字媒体的传播网络虽然已经遍布全球,但是迄今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全球性的数字媒体网络道德规范,数字新闻传播环节急需与之配套的全新道德规范。对于不断出现的媒介伦理问题,法律法规方面的规定也十分不足。2014年10月29日,国家规定将在全国新闻网站正式推行新闻记者证制度,将全国范围内的新闻网站采编人员纳入统一管理。这一举措虽然有利于规范数字新闻媒介从业者行为,但是为了彻底解决媒介伦理问题,需要的是一部统一系统的数字媒介法,在这个方面,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随着数字新闻传播环节伦理问题的层出不穷和数字媒体时代媒介伦理的新发展,加强数字新闻传播环节媒介伦理建设已经是当前媒介社会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从业者、行业和社会等多方面入手。

(1)加强数字新闻从业人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指的是运用媒体和技术信息的熟练媒体技能。现今社会的媒介伦理问题很多时候是因为媒介从业人缺乏应有的媒介素养所致。作为数字新闻的从业者,不但要具备传统新闻从业者需要拥有的素养,还有掌握更多。不但要加强增强信息的选择、甄别和加工能力,还要适应不断发展的网络技术,掌握最先进的数字新闻技术,不断地自我提升,满足数字新闻的媒介要求。

(2)完善数字新闻行业自律

数字新闻传播环节的伦理问题多发与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缺失有很大关系。数字新闻相比较传统新闻而言,是新产物,相应的媒体自律信条、媒体自律组织等都不健全。传统新闻的媒介组织例如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侧重于传统新闻,对于数字新闻领域的监管和约束十分有限,所以,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组建数字新闻自己的媒介组织,制定适应数字媒体的行业自律条例,对于完善行业自律,解决数字新闻的媒介伦理问题是非常紧急和重要的。

(3)加强数字新闻的法治建设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7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少数民族新闻事业与国家新闻事业在技术与制度方面经历了整体性跃迁。同时,因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事业呈现出与内地和沿海相异的发展策略。此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已在少数民族地区获得一定发展,并日益走向国际电视市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政策,国家各项事业在“文化大革命”浩劫后步入飞速发展新时期。新闻事业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将“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口号身体力行,除将信息观念、“二重属性”引入新闻事业改革日程外,新世纪,面对媒体同质化现象,有人提出“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观念”。

少数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以汉语文和民族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少数民族新闻媒体,因受众特征和地域文化差异,除伴随国家新闻事业改革进行经历整体跃迁外,还呈现出与内地、沿海相异的改革策略:在频出“文化牌”的同时,进行地域联合。此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体由于贴近民族同胞,因此在少数民族生活中扮演着汉语文媒体无法取代的作用。

本文将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改革进程的历史性事件进行简要梳理,从而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一、新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里程碑事件

文化大革命后,“两报一刊”统治国家新闻事业的局面被打破,“千报一面”、消沉无色的新闻事业逐渐恢复生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除与全国新闻事业一起经历了经济信息增加、版面制作工艺提升等整体跃迁外,还摸索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迈入繁荣发展新时期的少数民族事业,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都经历着全方位改革创新。

第一,报刊类型多元化拓展

文化大革命时期“两报一刊”统治新闻界,地区党报版面减少,内容均为“两报一刊”的翻版或延伸。改革开放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口号的提出,以及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和邓小平“南巡讲话”,使科技新闻和经济新闻成为新闻改革的重点。以1979年为起点,少数民族省(区)级汉文和民族文字版科技报也陆续创立。在经济报道方面,除各少数民族地区新闻媒体加大相关报道外,1988年7月1日,我国第一张少数民族文字的商业报纸《新疆商业报》创刊,周刊。1984年都市报热潮开始蔓延至少数民族地区,为配合民族地区城市文化的发展,当年元旦,我国第一家少数民族文字晚报《乌鲁木齐晚报》维吾尔文版诞生。

在国家尊重民族语言文化政策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地区报刊日益注重民族文字的多元化。1988年国内唯一以汉、傣、景颇、傈僳、载佤五种文字出版的报纸——云南《德宏团结报》产生。

进入新世纪,2001年元旦,我国第一份中央级以少数民族为读者对象的报纸——《中国民族报》创刊,加强了民族宣传强势。同时,少数民族报刊开始谋略海外发展之路。首先是2003年《中国民族》杂志英文版创刊,足迹已远涉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新疆经济报》维吾尔文版和韩文版远销中亚五国,《辽宁日报》朝鲜文版登录韩国。而《云南日报》创办的《中国·云南-东盟》专版,成为世界认识云南的信息窗口,探索出了党报走向世界的一条新路子。

第二,广播电视集约化经营

“文化大革命”时期,少数民族广播电视的命运与报刊截然相反,不仅少数民族广播事业呈全面发展态势,少数民族电视也诞生于“文化大革命”后期。1983年四级办广播电视开始实施,1998年和2000年,惠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和“西新工程”起步,目前地处边疆的西藏和新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81%以上。

为应对四级广播电视伴生的同质化和资源浪费,2001年5月和6月,内蒙古电视台和新疆电视台通过与区内同级经济电视台和有线电视台合并,率先完成了有线与无线合并,且进行了频道专业化探索。目前,两台分别有7个和11个电视频道,服务不同民族语言受众群。

省(区)级卫视革新浪潮中,新世纪内蒙古、新疆与广西,三个自治区卫视分别以载歌载舞、草原文化和女性综合进行特色定位,打造了《天山艺苑》、《蔚蓝色的故乡》和《寻找金花》等品牌栏目,并将特色渗透至母台其余频道。

广播方面,少数民族广播经历了频率单一,向语言多元、频道专业化方向转变的过程。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为例,文化大革命后,电台增加柯尔克孜语广播,成为国内开办民族语言种类最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电台。五种语言广播再加上其汉语卫星经济广播、卫星音乐广播,民族特色浓郁,又不乏现代性。

2001年五种语言广播在电台网站“新疆新闻在线”实现在线直播。2004年新疆台外宣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柯尔克孜语《中国之声》和维吾尔语《中国之声》节目分别在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电台主频率播出。

第三,新媒体异军突起

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属于新型媒体。而上世纪80年代启动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工作,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顺利步入新媒体大军。

关于新闻网站。2000年5月,中国西藏信息中心(tibet.cn)正式亮相,通过整合全国近50家涉藏媒体新闻资讯,对西藏进行全方位展现,网站设有中、英、藏三种文版,被全球3000多家网站链接。青藏铁路开通当天,它策划的《天路》专题是唯一使用汉、英、藏三种文字发稿的媒体。此外,内蒙古电视台网站的网络电视入口(v.nmtv.cn/)提供母台全部节目的同步直播和往期点播。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已成为公认的“第五媒体”。以2006年4月内蒙古手机报创刊为标志,少数民族省(区)汉文彩信手机报陆续启动。当年11月,国内首部多民族文字手机诞生,为蒙古、藏、维吾尔等十种少数民族文字手机报的出现提供了技术支持。经过精心研制,次年11月,我国第一份藏文彩信手机报在甘肃诞生,为藏区群众提供每日实用新闻资讯。

此外,2004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公交液晶移动电视在新疆乌鲁木齐八条景观公交线上出现,内容以新疆旅游景点、民风民俗、人文历史等影片为主。

二、新时期少数民族新闻事业改革进程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经过三十年变革取得了跨越式发展,目前,报刊、广播电视和新闻网站均已形成以中央媒体为核心的多层次、多语(文)种的新闻传播体系。在电视这一“第一媒体”的带动下,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采编制作技巧日渐成熟。在广西卫视和内蒙古卫视的推动下,少数民族省(区)级媒体开始走上市场化经营路线,并致力于在国内与邻国进行媒介话语权建设。

下文将从内容制作、产业经营和技术革新三个方面对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在新时期的改革进程进行概述,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一,内容制作:注重自采自编,打造媒体品牌

改革开放后,媒体数量剧增,内容独创性成为媒体竞争力重要指标,自采自编内容的比例和质量受到媒体高度重视。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资源、民族文化与内地和沿海汉族之间的差异,原先以编译和译播汉语言媒体信息的方式,早已无法适应改革开放新时期民族群众的在民族文化撞击下的收视心理和日益多元的信息需求。

进入新时期,少数民族新闻媒体获得新生,为提高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少数民族媒体针对本地区文化差异和地域资源,纷纷加强本地新闻、实用农牧业资讯等方面自采自编,其中的民族文化和旅游板块,促进了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报刊方面。1978年后,内蒙古日报的蒙古文版通过加强自编自采建设,目前自制稿件约占全部见报稿件70%左右。而2006年西藏新闻史上第一份号外——《西藏商报》号外“火车来了”,在青藏铁路运营当日的出色表现,体现出在重大新闻事件的报道上,少数民族媒体已经有意识的加大自采量。该号外的第三版为记者亲历,全部为该报记者采写。

电视方面。由于电视的大投入和高技术等因素,少数民族电视在自采自编方面稍逊于报刊,但经过多次探索,广西卫视的《寻找金花》、内蒙古卫视的《蔚蓝色的故乡》以及西部十二省(区)、直辖市联播的《西部大开发》等栏目早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而广西卫视的《走进东盟》、内蒙古卫视的《索伦噶》也开启了一条少数民族电视媒体走出国门与邻国媒体合作的海外拓展之路。

第二,队伍建设,加强在职培训,塑造全能新闻人

为配合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多元化信息需求等因素导致的自采自编比例增加,少数民族媒体和当地新闻出版和广电部门在加强新闻人现代意识培养的同时,将在职培训置于重要位置。通过组织采编、翻译和主持人业务培训班,为少数民族省(区)媒体培养政治思想过硬、新闻业务精良、民文汉语皆通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以便更好地为少数民族群众代言。

报刊方面。1996年6月,《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开始实行编辑部量化考核办法。办法引入竞争意识、精品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了蒙古文版新闻人的市场运作理念,并避免了遗留多年的“稿荒”现象。

广播方面。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不拘一格的人才使用战略和公开选拔、竞聘上岗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了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竞争平台。目前,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广播队伍已经成长起来,成为广播宣传战线的主力军。其汉语都市生活频率作为台里的试点频率,在用人机制上,率先实行聘用制。

电视方面。新疆电视台在对新闻从业人员的培训方面表现最突出。2006年,电视台受国家广电总局委托举办了第四期少数民族影视剧译制人员培训班。当年还举办了首次全疆蒙古语播音主持人培训班和全疆哈萨克语电视采编人员培训班。此外,电视台还与中国传媒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传媒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新疆学院,致力于系统化培训建设。

第二,产业经营,引入广告理念,拓展多元盈利渠道

20世纪9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少数民族媒体在增强竞争意识的同时加强了广告刊发意识,并试水广告制和多种盈利渠道。

报刊方面。1994年,《内蒙古日报》蒙古文版结束了40余年的无广告历史,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广告宣传,并制定了广告人员管理制度。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广告既美化了版面又成为报纸创收的重要途径。

电视方面。2003年,青海电视台和内蒙古电视台开始尝试广告制,分别将电视广告经营权委托至中央网络影视中心和上海开麦拉传媒。在具有稳定经费支撑的基础上,青海电视台推出首播剧场“润德剧场”,内蒙古电视台则致力于汉语卫视草原文化特色的深耕。

除广告制的收入外,少数民族媒体通过分类媒体整理资源,进行图书出版、光碟刻录等方式,构建了多元化的盈利渠道。

再次,技术革新,激光照排推广,卫星传输扩大覆盖

新时期,激光照排、胶印技术的采用,取代了存在千百年的活字排版方式,便利编辑操作程序的同时,使少数民族报刊呈现版面清晰,图文并茂等特点。1985年初,新疆日报率先从英国蒙纳公司引进一套激光照排机系统,次年投入生产。随后,激光照排技术在少数民族地区得以推广。

鉴于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边远、交通不便、有线网络建设困难等因素,为消灭广播电视盲点,在1984年我国第一颗通讯卫星试验成功后,首先考虑少数民族省(区)广播电视的“上星”传输。1999年,CBtV卫星直播平台(即“村村通”工程)正式开通,保证了民族地区中央和各省(区)级卫星频道的信号覆盖。2004年,延边朝鲜语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项目正式纳入“西新工程”,2006年延边卫视正式开通,成为国内唯一的朝鲜语卫星电视和唯一“上星”的地区级电视。

为方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媒体的信息传输,20世纪80年代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工作启动。目前,不仅几乎所有少数民族文字都能进入电脑,大多数都可在windows系统运行。2002年我国首台蒙古文彩色电视机下线并进入内蒙古市场,2006年国内首部多民族文字手机正式亮相,民族文字输入系统和媒体平台建设,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发展提供了便利。

结语:积极创新寻求发展途径

综观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改革发展进程,少数民族新闻事业虽然是在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上开始的改革探索,但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少数民族媒体在党和国家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少数民族新闻人的协力打拼,无论在采编业务还是产业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飞速发展,探索出一条少数民族宣传之道。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少数民族媒体伴随国家新闻事业进行的整体式跃迁,更注意到,少数民族媒体利用文化资源和地域优势进行的特色宣传,以及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等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

不容否认,少数民族媒体与内地、沿海等汉语文媒体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虽然少数民族媒体经历了整体性跃迁,并通过卫星传输,但各媒体的影响力大多局限于本省(区),具有贴近性的少数民族文字报刊因经费短缺正经历着数目日益减少的阵痛。诸如新疆经济报系、内蒙古卫视、广西卫视等取得规模性发展的少数民族媒体少之又少。因此,在回顾三十年改革成就之时,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少数民族媒体在采编业务和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未来改革途径,成为党和政府以及少数民族新闻人下一步的奋斗目标。相信在新闻改革四十年庆典之时,少数民族媒体的优秀改革案例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大书特书。

[注释]

邱晓琴为本文的成稿付出了心血,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通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白润生:《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8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技术;艺术本体

0引言

有人说艺术是反映社会的一面镜子,有什么样的社会,就会继而产生有之密切相关的艺术形式,随着数字科技的发展与电脑的普及,视觉工作者开始改变传统的以纸和笔记录社会变化发展的方式,开始使用电脑与数字科技来描述生活、表达思想、传播信息。一种被称为数字媒体的新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并在上世纪末获得了迅猛发展。是一个年轻、多元、高速发展着的新艺术领域,数字媒体艺术不是特指某一种特定的艺术形式,而是基于现代计算机数字平台创造出的多种媒体艺术形式。

1新时期数字媒体艺术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媒体发展的大环境下产生的新艺术形式,信息技术是数字媒体艺术产生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新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技术支持。目前学术界对数字媒体艺术的范围界定基本可以概括为:以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为支撑,革新艺术方式,打破传统艺术创作手段、传播途径与承载媒介,由功利到审美,继而在伦理界发生深刻变革的一种新型艺术形态。

数字媒体艺术的产生,是人们对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的结果,传统的艺术形式如版画。雕塑等只能满足人们的视觉需要,但是视觉只是人们多种感知方式之一,还有味觉、触觉、嗅觉等。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作品而言,永恒性与静态性是其明显特征,人们对于作品中所包含的信息只能被动接受,正是在这样的原有资源不能满足审美需求的情况下,数字媒体艺术应运而生,它不但能够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更高更快的传达信息,同时人们可以加入到其中进行艺术的创作,并且他们的参与体验作为作品的一部分被记录下来。

2新时期媒体艺术的特点

数字媒体艺术包含了多种学科的元素,导致科学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越来越不清晰。新时期的媒体艺术特点表现在:

2.1技术特征明显

所谓技艺,传达的信息是技术与艺术是分不开的,艺术的发展需要技术来做支撑,传统艺术由于其强大的感染力,技术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与发挥,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日益密切,技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技术,甚至发展到关注技术本身,因为这是实现艺术创作的必经途径。随之而来的是现代艺术对科学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技术成为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2数字化创作与表达方式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与展示都离不开技术,计算机的软件是实现艺术创造的工具,计算机硬件与投影设备是展示艺术作品的手段,与传统艺术作品不同,数字媒体艺术是以0和1构成的虚拟数据为承载媒介,而非实际存在的自然界物质元素。因此,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在作品的创作与展示上都有很大区别。

2.3信息传播途径多感官化

目前在电影院看故事片的人越来越少,视听感受强烈的动作、科幻电影受到了人们的青睐,追求多感官享受与真实空间感的数字化立体电影是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不是将人体感受机械撮合,而是在融合之中保留各个器官的不同。数字媒体艺术的多感官信息传播途径融合了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讯技术、音乐学、影视学、艺术美学等多种学科的艺术创作形态,最终协同为一体。

2.4数字媒体艺术的偶发性与交互性

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有时是由计算机操作程序进行控制,在此可以将计算机理解为创作者与观者的对话媒介,二者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在数字媒体艺术中,观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创作者,参与方式不同,感受到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同。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由于其交互性有偶发性的特征,这种偶发性的特点改变了传统艺术作品一成不变的形式,实现了艺术创造的多样性。

2.5数字媒体艺术的超越时空性与沉浸特征

沉浸感是和交互性处于同等地位的一个数字媒体艺术特征,人们在观看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中使用虚拟内容代替实像,依然可以使人获得真实的感受。同时数字化技术大大拓宽了艺术家的创作视野,使艺术创作范围得到极大拓展,甚至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进行艺术创作。

2.6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走向平民化

传统的艺术形式需要创造者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与特别的创作风格,而数字媒体艺术的诞生使创作大大改变了以往人们对于艺术创作的群体认知,出现了平民化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者,艺术创作不再是少数人的事情。

3数字媒体艺术出现偏离艺术本体的现象

3.1数字媒体艺术的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处于数字时代的当今社会用写作管理模式思维,将包含人在内的客观世界作为征服与控制对象,为实现管理的方便,导致世界日益趋同,丰富性与多样性减少。数字时代用封闭性网络进行构架,统领对人类发展有益的资源,在这个构架内,有已定标准引导人们进行艺术创作,所有的创作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而任何与协议标准不符的内容都会被过滤掉,数字时代的这种限制大大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制了人们的创作渴望,减少了艺术创作的独创性与多样性,艺术创作风格趋向标准化和同质化。

3.2过度信仰技术,偏离了艺术本体

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并不是艺术家的强项,因此他们在技术面前可能会不知所措,导致过分追求技术制作的完美而忽视了对艺术本身的关注度。尽管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并不清楚信息对他们自身有什么价值以及获得这么多信息做什么,但已经相信整个社会已经处于信息时代,我们身边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冲击下,人们开始怀疑自我独立存在的价值,甚至开始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系统将主宰未来世界,人们再难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分辨开来。

3.3艺术创作出现模块化问题

科技的发展对艺术创作有利有弊,计算机操作的便捷性与模块化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形式,很多人认为创作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有想法与创意就能够就行创作,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很多人在艺术创作之前不再进行积累与思考,而是希望利用计算机获得意外的创作效果。人类在人工智能中逐渐失去了独立的存在价值,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技术的制约,随着计算机实现合成功能越来越强大,创造性在艺术中也越来越少,艺术创作过分依赖技术会使其变成机械生产,有人预测,按照这样的形式继续发展下去,终有一天艺术作品也会像普通商品一样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4总结

数字技术改变了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并成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一个关键部分,但是数字技术有机械性的特征,如果将其作为进行艺术创作的主要实现形式,会导致艺术创作的多样表现形式和独特的艺术观念受到影响,艺术创作应回归到艺术创作的人类本体,打破观念束缚,实现思想的解放,使艺术创作不再受技术的束缚。

参考文献:

[1]朱润.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性研究[C].山东师范大学,200904.

[2]李若岩.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与本体研究[C].艺术探索,201202(01).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9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利用计算机为核心的数字信息处理设备,通过各种软件,硬件创作平台,对艺术创作理念进行描述和实现,最终完成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追溯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人们根据数控机床的原理,将用绘画笔代替数控机床上的刀具这一设想变成现实,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平板绘图机,从此便打开了由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历史大门。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到艺术形式更为普遍且为大众所接受的新的发展形态。与传统艺术形式的区别在于,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种创作的,例如已经相当成熟的数字绘画艺术、数字影像、3D动画、数字音乐等艺术,都是依托计算机技术进行创作。众所周知,大多数依托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领域本质上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也不例外。用专业一点的术语来讲,数字媒体艺术采用了区别于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段——数字化,并且将这种创作依托互联网技术,使得艺术接受者或者说欣赏者通过网络感受到一种全新的艺术世界,这一全新的艺术世界本质是一个虚拟的数字化世界。了解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概念,不难归纳出数字媒体艺术的一些基本特点。1.1数字媒体艺术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对于数字媒体艺术的这个特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数字性”。不管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基础还是作品的创作质量,都高度依附于数字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数字技术的发展程度基本上决定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程度。数字媒体艺术已经不再像传统艺术那样,完全依赖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和艺术家将自己的创意通过自身动手物化成艺术作品的创作能力。一句话概两者的差异性就是传统艺术更多的是“人的艺术”,而数字媒体艺术更多的是“技术的艺术”。1.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更强的可交互性。数字媒体艺术基于数字技术存在,然后依托互联网呈现给这一艺术的欣赏者,这一点与传统的艺术创作方式一样。除了这个特点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具有传统创作艺术不具有的特点,那就是交互性。传统的艺术创作具有很明显的单向性特点,即艺术家们创作,创作的结果呈现给作品的欣赏群体。数字媒体艺术则使得依托数字化技术创作出的产品往往能够和欣赏群体产生交互的过程。举个简单的例子,大家都有过点击、打开网页的经历(网页设计和开发是数字媒体艺术中的一个具体应用实例),你每进行一步点击鼠标的操作,界面都会产生相应的响应,如点击打开一个视频的播放键,那么该界面就会响应你的这一操作即播放视频。这种交互性大大提高了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欣赏者的参与积极性。1.3数字媒体艺术具有虚拟性的特点。数字媒体艺术的虚拟性很好理解。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的创作离不开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尤其是在现如今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另一方面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呈现过程是通过互联网这个虚拟的平台呈现给大众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阶段

2.1计算机自动绘图成为可能。在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时提到过利用计算机辅助绘图仪代替人工绘图的世界上第一台自动绘图机,这一历史性的发明是数字媒体艺术的起源。它实现了由人创作到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的自动创作。这一发展阶段中另外一个具有突破性发展的要数在1963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伊凡•苏泽兰提出的使用键盘等输入设备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一系列绘图等操作,最终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所绘作品的绘图模型。特别是最终这一理论模型称为世纪可操作的技术之后,为后来计算机辅助绘图技术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一阶段已经基本实现了利用计算机代替人工进行自动绘图,但是这一阶段创作的图形仍然是以二维为主,并且还未使这一项技术可以成为艺术家们通用的创作手段,就更别说在大众中发展开来,当时能够操作这一技术进行基本绘图的只能是那些技术研发人员。2.2发展与应用均走向成熟。虽然说在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员中大部分还是科学家和工程师,而且作品还是以平面几何图形为主。但是第一阶段的初步探索为后期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相当大的贡献,因为数字媒体艺术的模型已经成型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实现。后来个人计算机面世,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技术性支持。有了这个技术支持,制约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就是它的“艺术性”还不够成熟。随着大量研发人员投入到新的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系统的研制中去,成果以突破了之前的二维创作限制进入到全新的三维创作时期最为突出。三维创作的大门被打开之后,利用计算机进行艺术创作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大批的商业性图形图像设计和排版软件面世,数字媒体艺术也进一步影响到传统的美术绘画领域,促进了计算机三维动画迅猛兴起。随着计算机动画的不断向前发展,数字媒体艺术还渗入到影视制作领域,尤其对影视特效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一阶段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媒体的艺术创作已经非常成熟,这就为数字媒体艺术在新时代—互联网时代结合时代特征发展与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3网络时代的发展。对互联网的认识首先要意识到互联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一个虚拟的世界。数字媒体艺术的独特魅力也正是因为它借助了互联网的这个平台并且依托高超的数字化技术进行创作,让数字媒体艺术在现如今这个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世界大放光彩。互联网使得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更加趋向于大众化。随着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在互联网上得到普遍应用,而且随着具有更强交互特点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以及现如今移动设备的高速发展都使得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大众化普及提供了条件。以上是从纵向的角度分别介绍了数字媒体艺术发展的三个阶段,有了这三个阶段的了解,就可以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进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此外,通过数字媒体艺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实例让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在这样一个依托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包括日常几乎每个人都要用到的网页信息浏览、各种游戏的娱乐、网络动画的欣赏等都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体现。此外,数字媒体艺术还在数字绘画、数字印刷、数字影视制作、影视特效、虚拟现实艺术、数字音乐、新媒体与数字装置艺术等方面均有卓著成就。

3数字媒体艺术的五大技术支持

通过以上的介绍,大家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身应该有了整体的把握和认识,作为数字媒体艺术本身的一个重要的特征—“数字化”,下面就着重介绍一下实现数字化创作手段的五大技术支持:文字的数字化、数字图形图像、数字音频、数字视频、网络与通信。3.1文字的数字化。文字是人与计算机交互过程中最基本的信息,要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处理、存储文字信息,目前采用的技术是对文字进行编码。最早的编码表示美国的《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简称aSCLL。常用的汉字编码采用GBK码,共收录了21886个字符其中汉字21003个。后面又出现了Unicode统一编码,从理论上讲Unicode编码能够覆盖几乎任何语言的编码表。解决了文字的在计算机与人交互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存储与转换的问题,就要考虑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将文字信息输入。最早的文字输入方法是键盘输入方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字的输入方式也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例如智能手机中的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3.2数字图形图像。数字图形图像是指由图像输入设备如数码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并以数字化方式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信息,可以是绘图、照片等。除了数字存储的特点外,数字图形图像的另外一个重要参数就是图形图像的色彩,色彩不仅要求强调色彩的亮度、色调、饱和度等基本属性还要注意不同的色彩空间。3.3数字音频。数字音频是相对于传统的模拟音频而言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已经逐步取代了模拟信号处理技术。数字音频是一个表示声音强弱的数字序列,通过计算机及相应的数字音频设备以二进制数字组合的方式记录和编辑声音,实现音频信号的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最终以数字信号存储到计算机中。当需要这些音频信号时,计算机还可以将存储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来的模拟信号然后输出用户所需要的音频。3.4数字视频。同模拟音频与数字音频之间需要转换实现,数字视频也是需要将传统的模拟视频通过一定技术实现转换为数字视频。设计原理同数字音频与模拟音频之间的转换一致。3.5网络与通信。网络最初只是作为一种用户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更加注重与用户之间的交互作用(互联网的交互性在上文已有介绍)。可以说数字媒体艺术的“艺术交互性”要很大程度上以来网络的这种“技术交互性”。最早的移动通信是依赖无线电的发明,如今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G时代。

4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数字时代新兴的媒体形式,是科学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有着自身独特的艺术创作手法和艺术审美特征。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媒体艺术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成就斐然。有些人会惊叹其发展的成就,陶醉于欣赏颇丰的艺术成果,有的人却发出了反对的声音,认为数字媒体艺术并不能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高度依托计算机技术的数字媒体艺术能够进行艺术创作吗?如果计算机能作画,那么要画家干什么?诚然,科学技术人员现在已经能够利用计算机,将自然界或者真实世界中的物象模拟得十分逼真,但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讲,从美术创作方面也只能说是美术创作上写实性绘画的成就。艺术的灵魂是创造,而创造的灵感来自于哪?肯定是来自于艺术家本身的艺术创意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创作冲动。因为有了创意,创作才成为了可能。其实创作就是将创作者的思维和意识物化的过程。从这个角度讲,技术手段是永远不可能代替人的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创作的。数字媒体艺术同样不例外。我认为,认识数字媒体艺术千万不能只片面的认识到其“数字性”的特点,同时还要把握其作为一门艺术的“艺术性”。这不光是艺术家们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特征的把握应有的认识程度,也是在如今数字媒体艺术更加趋向大众化发展的今天对大众的要求。时刻要认识到数字媒体艺术离不开人的审美意识才是我们对数字媒体艺术本质把握应该持有的态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深入领悟到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艺术特征?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说明数字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离不开数字媒体本身的特征。首先,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经典艺术相比是缺乏规范的,比如,在数字媒体艺术是带着娱乐性质的,例如,很多网民在网络上进行网络艺术创作,创作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自己和他人。数字媒体艺术还有一个特点是:从审美的角度讲,数字媒体艺术吸收了传统艺术中的美学特性,同时又深刻地影响着传统艺术的传播及艺术表现形式。数字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以及媒体传播形式的深刻改变使得数字媒体艺术更加大众化和平民化,这就引出了数字媒体艺术的另一个特点:具有较强的参与性。与单向的由创作者到受众群体的传统媒体艺术相比,数字媒体艺术更加鼓励人们参与进来。这种双向的参与是离不开技术层面的支持,比如:人机交互的发展。

作者:潘威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数字传媒与数字媒体的区别篇10

【关键词】数字短片;认识原则;媒介特性;媒介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6―0045―03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数字短片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我国的数字短片作为一种新媒介文化逐渐被关注,大量数字短片被生产出来,通过网络传播,影响很大。由于是新兴的媒介,关于数字短片的界定一直没有确定的范畴,所涵盖的范围甚广,对数字短片进行清晰的认识与界定显得很有必要。通过了解发现,数字短片的主体以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为主,他们既是数字短片的主要接受者也是数字短片主要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传播与传达的信息质量好坏取决于主体的媒介素养。文章探析数字短片的内涵及根据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条原则,深入认识数字短片,并根据其主体特点总结数字短片对当今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一“数字短片”内涵界定

数字短片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物,在媒介大量扩张的时代成为新媒体重要内容。数字短片在年轻创作者的手中很快形成消解意义、边界模糊、适应现代社会碎片化生存的特点。数字短片也是影视工作者为了称谓一批特定的电影电视作品而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事实上,在所有与影像有关的词典中都没有“数字短片”这一词条,只有《电影词汇》对短片有这样的定义“正式文件只提出了长片(1600米以上)和标准规制短于1599米的短片两种概念。在实践中,分为短于30分种的短片、短于4分种的超短片(不足100米)和在30分种到1小时之间的中长片(900米到1600米)等类别。”[1]关于数字短片,业内也有学者在文章中做了相关界定:

“数字短片是遵循一定的创作方式和审美特点,运用数字化创作手段所创作的具备单独流通信息的包括多种动态影像表现形式的影视作品。”

“数字短片是用数字技术制作的短片,它属于新媒体艺术的范畴,包括了很多动态影像的表现形式,如DV直拍的短片、实物动画、三维动画、平面动画、Flas等艺术形式。”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如台州学院单仁慰学者从数字短片的制作、播放平台和市场化渠道角度,认为“数字短片是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借助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多种播放媒介盛行起来,在短时间内播放的数字影视内容。”[2]数字短片包括影视短剧、艺术短片、网络短片、mV、专题片、广告短片、手机短片等。

笔者根据前人对数字短片的界定,结合专家、学者以及普通民众对数字短片的认识,认为数字短片应兼具如下内涵:

第一,从创作到传播均采用数字化手段;第二,经由一定的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第三,使人产生审美的愉悦并具有一定主题表现;第四,声画兼具的动态影像。

数字短片因为其制作和传播形式不同,有很多类型,不同学者之所以对数字短片界定各异,源自于各自从不同层面对数字短片进行界定。在此,笔者从题材、制作方式、传播载体三个层面分别列举当前数字短片类型。

根据题材表现不同,数字短片类型可分为:影视短剧、艺术短片、mV、专题片、广告短片、宣传短片等。

按所选制作手段的不同,数字短片在类型上又可分为:DV短片、实物动画、三维动画、平面动画、flash短片等艺术形式。

从传播载体角度也可将数字短片类型分为网络短片、电视短片和移动数字短片(包括手机、mp4、公交移动电视)等。

二数字短片特性分析

1媒介认识原则角度分析数字短片

为了更深入了解作为新型媒介的数字短片的媒介特性,根据威尔伯•L•施拉姆认识媒介的八条媒介认识原则[3],下表列出数字短片和传统媒体代表广播、报纸的比较。

(1)从刺激感官角度

媒介符号的通道通常包括听觉、视觉或是其他,数字短片和电影、电视一样是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刺激感官,而传统媒体广播、报纸刺激感官的通道均只有一种,分别为听觉、视觉。

(2)从各种媒体接受反馈的渠道和速度不同角度

数字短片接受反馈的渠道和速度明显要多与广播和报纸的反馈渠道和速度。无论是网络上的数字短片或者是手机数字短片,都能获得在线的评论或者及时的反馈。

(3)不同媒介对传播活动可控性不同角度

在大众传播中,总体而言网络环境下的数字短片也和报刊一样可控性要强于广播和电视。对于数字短片和报纸,可以灵活控制续,而广播和电视可控性差,只能被动接受。

(4)不同媒介使用不同的讯息代码

从讯息代码角度区分不同的媒介,数字短片的讯息代码主要以声音图像等形式出现,比以文字或者语言形式出现的传播媒介直观、形象。从讯息代码看,数字短片和电影电视类似。

(5)不同媒介的信息增值能力不同

媒介的信息增值能力,即有不同的信息覆盖和信息分享能力。数字短片和广播、报纸相比,不但能够被许多人分享,而且视听媒介还可以为文盲提供一定的便利。

(6)不同媒介保存信息的能力不同角度

广播传播转瞬即逝,而印刷媒介在保存信息方面占有优势,数字短片如果处理得当也具有较强的保存信息的能力,如可以以数字光盘的形式保存或者存储于电脑硬盘,但和报纸相比,数字短片保存信息能力具有一定的风险性。

(7)不同媒介克服弃取的力量不同

不同媒介克服弃取力量不同,即不同媒介的传授双方管理紧密度不同。例如,我们可以打断阅读报纸的活动,一定情况下可以打断正在观看的数字短片,打断正在收听的广播的活动却要费劲的多。

(8)满足专门需要的能力不同

大众传播媒介在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方面迅速而且有效,但在满足特殊、专门的需要方面较差,尤其是视听媒介。

2冷、热媒体角度分析数字短片

根据麦克卢汉对媒介的分类,媒介有冷、热之分,通过这样的区分,他强调了运用媒介的重要性。热媒介是能够“高清晰度”地延伸人体某个器官的媒介,清晰度是指媒介所提供的信息充分、完善的程度。根据他的分类,数字短片可看作是热媒介,他们没有留下很多空白让受众去补充和完成,接收者不需要动用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因此,热媒介需要受者参与其中的参与其中的程度低。冷媒介,传递的信息少而且模糊,在理解之际需要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的配合,如补充、联想等,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电视电话漫画谈话等属于冷媒介,数字短片不属于其中。

三数字短片主体情况分析

数字短片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独有的媒介特性。由于拍摄数字短片需要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以及需要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目前数字短片制作者主要以青年群体为主。对国内最大的数字短片网站,三杯水DV文化网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DV创作以青年为主,其中创作者主要为大学生,即便是民间DV其内容也是大多以大学生活为主线[4],或者创作者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

另外,从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短片大赛的举办到各大高校电影协会的成立,投入到数字短片创作中的青年学生逐年递增。从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网站了解到,“高校数字短片大赛暨数字短片创作学术研讨会”2007年举办以来,至今已举办三届,参赛作品数几乎呈倍数增长。

虽然这只是一个省级的比赛,吸引的是省内一些高校大学生,以及部分省外高校学生参加,但还是能够看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投入到数字短片的创作中来。数字短片的主体为青年,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既是数字短片内容的主要接受者,也是数字短片的主要创作者和传播者,所传播和传递内容的优劣、积极与否取决于主体的媒介素养,因此,数字短片的特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有着深刻的意义。

四数字短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1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

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教育学生了解熟悉大众传播资源的内容,理解大众传媒的本质,掌握运用传媒的基本技能,学会管理自己的传媒事务和传媒生活,建立与传媒合理互动的关系。我国对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关注始于1997年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卜卫发表的论文《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4]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首开《媒介素养》专业课。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媒介素养”课程。

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主任陆晔教授指出:“相对于欧美和港台地区由民间组织、教育研究机构、公共媒介、政府组织等共同推动的社会运动,目前中国内地所开展的有关媒介教育的尝试,其社会影响力和效果都还十分有限。”[5]因此,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深入关注任重而道远。

2数字短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启示

数字短片是新媒体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所特有的媒介特性,以及多元化的传播渠道,自由的拍摄手法等都对青年尤其是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启示颇多。

(1)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媒介教育的体验性

媒介素养是人的实际素质和能力,单纯依靠理论说教和道德教化很难提高,一定要结合实际展开教学,强化学生对媒介运用的切身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远远不及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有效。[6]制作数字短片的过程是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良好途径,因为制作数字短片涉及到视频、音频等媒体技术的操作和使用,以及内容正确和积极与否的判断。大学生制作数字短片也可帮助其大致了解新闻媒体的工作性质,帮助其确立理性的批判性思维。通过数字短片的制作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化媒介教育的体验性。

(2)鼓励数字短片创作,强调媒介教育的多元性

大学生思维活跃,富于创造性和想象力,对媒介发展中的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一部数字短片的制作,不仅涉及到技术的运用,声音的感知,也包括剧本的创作,大学生有着良好的创造力,若能各司其职,发挥各自的优势与长处不仅可以创作出符合审美的优秀作品,也有助于开发各自的优势智能。同时,随着网络技术及媒体技术的发展,不可避免得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平台,尤其对于青年而言,这是展示自我必不可少的工具。大学生是自我表现欲望较强的人群,数字短片的出现,再加上数字短片的非专业性和制作成本的低廉,使得它被众多有思想的大学生所青睐,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诠释这个世界,表现自我感知的魅力,从而帮助大学生找到自我。

(3)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媒介教育的探究性

目前多数学校媒介教育的师资来源于新闻类或教育技术专业,师资的紧缺必然会影响课程开始情况。在媒介素养教育中,可以定期聘请媒介从业人员开展讲座、学术报告等活动。通过选修课、竞赛、学生社团、社会实践、媒体参观、媒体见习等多种教学形式,营造积极的氛围,引起大学生的重视和兴趣。当然,在媒介教育中数字短片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对于网络上流行的数字短片了解颇多,若能借由数字短片自身的力量,不仅能够引起兴趣,更因为这些数字短片主要由青年制作,容易引起共鸣。若内容不健康或者思想倾向不正确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从而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当然,大学里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更重要的是教学的设计以及物质保障、制度建设、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数字短片对其的启示只是冰山一角,无论是对数字短片的深入研究还是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都值得相关人员长期关注。

参考文献

[1](法)玛丽-特雷莎•茹尔诺,曹轶译.电影词汇[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125-126.

[2]单仁慰.多媒体时代下的数字短片――从制作、播放平台和市场化看数字短片[J].电影评介,2008,14:75-76.

[3]董璐编著.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15-118.

[4]任儆.在大学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J].电化教育研究,2005,(4):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