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施工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39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1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大量的建设,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道路桥梁,也得到了很大发展,由于我国山地和丘陵众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需要通过建设隧道才能通过,而隧道位于地下,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施工机械化程度不高,施工环境条件恶劣,施工人员素质不高等因素,是使得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隐患多,必须采取多重安全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隧道施工的零伤亡,故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下内容将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进行研究和探讨,以供参考。

2、隧道工程的特点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隧道工程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作业种类多,综合性较强。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多项工作同时协作完成任务,例如掘进、支护、通风换气、照明、出渣、排水等。可见作业的种类较多,工作的综合性比较强。第二,地质条件变化复杂,施工作业比较危险。作为地下工程,隧道施工过程受到地质条件的很大影响。而地质条件通常十分复杂多变,地址围岩变化十分常见,围岩的变化、地下水、溶洞、泥石流、涌砂及瓦斯地层等不良地层地质无法预见。这就导致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突况概率很大,如果没有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处理好这些突发问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直接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隧道施工的作业环境十分危险。第三,隐蔽工程多,突况不可避免。由于隧道工程是地下工程,虽然在进行施工前会对地形地貌进行勘探侦查,但是由于地区面积大,地形变化难以预见,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况是不可避免的,这就导致隐蔽工程数量较多,经常需要紧急处理补救。第四,施工作业空间狭小,环境较恶劣。通常隧道施工的作业空间都比较狭小,由于其的作业量很大,施工设备不但数量多而且体积都比较庞大,例如施工机械、通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照明设备以及各种水气电管路管线。这些设备会占用很大的作业空间,使得原本狭小的空间更加狭窄,同时由于一般隧道施工的作业人员数目比较多,所以施工过程中相互影响干扰较严重,而且在地下作业施工阴暗潮湿,粉尘噪音污染都不可忽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逃离疏散都比较困难,工作人员的环境条件十分恶劣。

3、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研究

根据本人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隧道工程施工应从如下几个方面采取安全措施:第一,制定各级岗位的安全责任制,参加施工的领导干部、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都必须遵守执行。要规定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填报各种安全统计报表,分析安全动态,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经常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对严重违反施工安全规则、危及安全的工点,应要求工地立即纠正,必要时停工整顿,直至复查合格后方可复工。施工各工班间,应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交班人应将本班组工作情况及有关安全问题向接班人详细交待,并记载于交接记录簿内,工地负责人、领工员,应认真检查交接班情况。第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学习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设计标准和施工方案,不断更新知识,正确组织指导施工;严格要求每个作业人员遵守安全规则,按操作规程办事,进行正规化、标准化作业。隧道作业的机械工、爆破工、喷锚工、风枪工、电工及安全员等特殊工种必须进行岗位、专业培训,经过理论和实践考核,取得合格证书后方能上岗。第三,强化爆破安全作业与瓦斯治理。钻爆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掘进循环进尺、爆破材料和出渣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技术,根据预测的岩性及时调整爆破参数,必须严格控制周边眼间距、外插角、装药量等参数及装药、连线的质量,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及超欠挖数量。当穿过瓦斯地层或从其附近通过而围岩破碎、节理发育时,必须预先确定瓦斯探测方法,及时监测瓦斯浓度,加强机械通风,采用超前周边全封闭预注浆等防止瓦斯积聚;使用防爆安全型机械和电器设备,爆破作业使用安全炸药及毫秒电雷管等,以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第四,选用正确的开挖方法。优先考虑采用全断面或是少部分的开挖方法,以便减少隧道施工工序的干扰,有利于机械施工,并尽量采用新的施工工艺和方法,以保证施工安全。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适宜的特长隧道应优先采用掘进机法施工。对于钻爆法施工的隧道,Ⅱ级围岩可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Ⅲ,Ⅳ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深埋V级围岩隧道可采用微台阶法施工,部分大断面隧道的洞口浅埋、偏压段可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第五,加强地质勘察和监控量测工作。隧道应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作为设计的前提条件,也要密切关注施工期间的地质情况,定期进行tSp203地质超前探测,以了解前方围岩特性,制定详细的施工预案,杜绝各种突发性地质灾害;尽量选择稳定的地层,绕避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极为复杂或严重不良的地质段。第六,制定施工应急预案。施工中发现隧道内有险情时,工班长、领工员必须立即在该地段设计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依据应急方案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若情况严重,应立即将工作人员全部撤离危险地段。第七,环节控制,支护到位。在施工中。技术、质检人员全程跟班指导、监控,把好每一环节质量关。严格控制一次开挖进尺和隧道超欠挖;加强控制拱架的标高、偏位、竖直度、间距以及螺栓连接。锚杆的长度和方向及注浆效果,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密实度、背后密实及混凝土强度;加强控制环向、纵向、横向排水管的安装,防水板的挂设和焊接,止水带的纵向和中心偏位,确保支护质量及技术措施到位。严格执行设计文件及施工规范要求。充分发挥质监体系的作用。坚持施工中的自检、报检程序。狠抓过程控制,提高施工工艺,将工程做精做细。第八,超前预报,实时监测。对隧道施工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地质现象,结合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和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超前地质预报方案,明确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预报的内容、预报频次、实施计划,配备符合信息判断、数据采集与处理、预报成果报告编制等技术要求的先进仪器和能够胜任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的技术人员。同时,将超前地质预报工作纳入工序管理,严格按超前地质预报方案实施。超前地质预报显示地质条件异常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4、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分析了隧道工程的特点,随后对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措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表达了观点和见解。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并注重借鉴国内外类似工程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为隧道工程施工安全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工程》黄成光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2

关键词:铁路工程;隧道;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铁路隧道施工的工程量比较大,所以在铁路隧道工程中应该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同时因为铁路隧道工程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因此施工单位应该综合分析各项影响因素,从而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最大限度的减少安全隐患,确保铁路隧道工程可以顺利完工。

1、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分析

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在地下环境中开展,特殊的施工环境决定了隧道工程施工作业实施期间所面临的技术难度。以下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作业实施期间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具有连续稳定的特点

隧道工程作为一种典型的线性工程项目作业类型基本处于固定状态,工程数量分布有一定的均匀性这也就是说在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有条件组织布置专业性、流水性的施工作业。且隧道施工在洞内开展,较少受到外部气候条件的影响施工开展比较稳定。

2)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应变的特点

由于隧道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涉及到的穿越地层的问题导致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度高,前期勘察阶段难以完全明确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故而施工方法需要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做出灵活的调整与优化。

3)隧道工程施工管理具有干扰的特点:隧道工程工作面比较狭小厂般仅设置有进口段、出口段两个工作面,由此使得各个施工工序相互之间存在明显的干扰问题濡要施工管理在组织上密切配合,及时消除工序相互之间的不良影响保障施工安全、稳定。

2、铁路工程隧道施工难点

铁路工程隧道施工是一类结构较为特殊的工程,其施工难度大,受环境因素、地质因素影响大,而工程难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隧道工程通常建在已经存在了极长时间的应力场介质当中,一旦进行施工,必然会对应力场造成破坏,而原有的应力场被破坏之后,如果不采取妥当的措施,极容易引发塌陷等问题的出现;

2)因为铁路工程隧道施工是一种以类比为主要技术手段,相关计算仅仅作为参考的工程,因此工程施工过程中,易出现一些突况,工程与其他一些工程相比,不可预见性更强,因此在进行施工过程中,一定要进行严格监控,以及时作出动态调整;

3)因为隧道内部结构受到开挖方式、支护结构所具备的刚度、支护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山体较为复杂,且山体结构受力不均匀的地段工程施工难度更大;

4)因为工程施工空间狭小,这使得工程各工序极易互相造成影响,导致施工环境恶化,如施工现场温度高、空气质量差、噪声大以及可见度低等,这使得工作人员情绪低落,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下非常不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6)安全管理体系不能很好运作。建设单位在监督检查方面存在懈怠,不能很好落实生产责任制,所以,不可能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功能。监理方在安全自控与监控上并无完善体系,风险评估机制并不健全,对风险源头不能严格管理。施工方忽视了安全部位的重点检查,未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未全面沟通,技术交底不彻底。

3、铁路工程隧道施工质量管控措施

3.1、切实做好工地实验室质检工作

3.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中工地试验室应该发挥的作用施工单位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就是工地实验室,其是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点环节,首先试验室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建设,其次试验仪器必须齐全,试验人员必须综合素质高,要具备较强的认真精神和工作责任心。对于施工过程中是否合乎规范,要通过数据来进行验证,对于其中不合格的施工资料,坚决给予取缔,不能擅自进行修改。最后试验室的质检过程一定要合乎规范、规定,最终做到对工程全过程进行超前质量控制。

3.1.2、隧道工程混凝土施工在工地试验室的检测铁路工程隧道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整个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点因素,所以为了保证完成优质工程,在混凝土的检测中实验室必须要做好。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对混凝土使用原材料进厂做严格把关检验;2)使用科学的方法对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进行抽检,密切关注混凝土具体工艺执行情况;3)除了对过去的一些检验项目(如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使用的钢材性能等)做检测外,还要对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筋性、抗渗性等耐久性等做检查;4)对混凝土密实度及强度进行测试;5)做好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及时对预应力数值进行动态调整。

3.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依据。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根据施工特点,并充分考虑管理和作业人员素质、环境等方面因素,确保所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完整性、可行性。

项目部开工初期就制定了《质量管理实施细则》、《质量计划》等质量管理制度,完善了质量管理体系,并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建立了隧道施工岗位责任制度、工程检查验收制度、质量例会制度、工程月度考核制度等,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规范验收程序、加大奖罚力度,使各项工作都能认真落实。

3.3、加强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材料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础,其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标准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和结构安全。

为了保证产品所需的各种材料质量符合要求,原材料采购前必须进行供方评价选择,以保证供货方具有满足采购方质量要求的能力,并能长期稳定地供应材料。并经常对供方进行评价,以便掌握供方的质量动态和市场行情。

采购的原材料规格、型号等必须满足设计和技术规范以及业主的要求,进场前需检验原材料的合格证或质量证明书,进场后由试验室按规范进行取样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检验不合格时,须按不合格原材料处理。

3.4、做好重、难点工序的质量控制

重点工序指对施工质量有重要影响、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或在工艺上有严格要求、对下道工序的活动有重要影响等工序或过程;难点工序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或在以往施工中容易出现质量通病施工质量难于控制等工序或过程。对重、难点工序的控制,除了进行常规监视、测量外,施工前还需对过程能力(包括人员、设备、材料、特定的施工方法和程序等)进行确认,确认这些过程有能力达到预期结果后方可施工。

做好重、难点工序的质量控制是整个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在隧道工程施工前期由总工组织技术部识别项目的重、难点工序为防水施工、隧道风机段2衬施工、管棚施工、超前支护管施工,并编制了重点工序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重点控制。

3.5、加强施工人员安全管理

由项目部统一展开安全管理工作,根据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工艺技术的实施要点,制定确保施工安全的技术方案,同时预测各种可能出现的危险点以及突发事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理机制。同时要求全体参与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工作交班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要求全体参与隧道工程项目建设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安全知识方面的培训工作交班同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铁路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并广泛地应用了隧道施工建设,所以我们必须要重视铁路隧道施工质量,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人们的安全,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彦春.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J].甘肃科技,2013,23:138-140.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3

关键词:隧道工程;安全管理;意义;内容;措施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流量的增多,对交通的依赖日渐增强,这也使得隧道工程的建设显得日益重要。隧道工程的建设在不占用地表面积的情况下,大幅度的减小运输压力,将大大有利于运输效率的提升,但是隧道因为在地表之下施工,工程施工条件十分复杂,施工的风险高,在复杂的施工条件下,如果对隧道的技术把握不好,如果再加上隧道施工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处理不好,管理不善,那会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隧道事故的发生已经给人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因此,加强随道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根据险道施工特点建立一整套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己经成为了险道施工中的当务之急。

由于我国风险管理在隧道领域应用较晚,这方面的理论和应用还不够系统和完善,仍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但是随着险道工程的不断增加和人们风险意识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隧道工程风险管理也会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一、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决策科学化。例如,胶州湾海底险道项目总投资32.98亿元,广深港狮子洋险道投资11.8亿,可以看出投资巨大是隧道建设的一大特点。任何项目如果不能够进行科学的决策,设计、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很有可能会导致投资的失败。对于险道工程项目一旦失败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将造成巨大损失。恶劣的环境条件以及复杂的地质情况使险道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重大灾害事故。董家山险道瓦斯爆炸事故、宜万铁路野三关险道突水突石事故、宜万铁路高阳寨险道将塌事故等一些其他的燧道爆炸事故己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对隧道工程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为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数据,使得决策科学化以及准确化,促进工程安全程度和利益的最大化。

(2)有利于降低事故发生,降低经济损失。隧道工程项目不仅工艺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受外界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影响较大,随着近几年隧道工程的不断增多,工程事故频发,通过隧道项目安全管理,可以对险道安全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宜万铁路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难修的铁路,而线上野三关险道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被称为“亚洲地质博物馆”。因此,铁道部要求对该险道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并于2004年,召开了“宜万线野三关险道工程风险评估及控制”的专家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分析出该险道涌突水、突泥是一项对安全性影响较为严重的风险。正如专家分析的那样2007年8月,野三关险道发生了严重的突水突泥事故,导致52名工人被困,所幸事先对事故的发生有所准备,经过紧张的抢救工作绝大多数工人被救出。

(3)是项目圆满完工的保障。险道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包括成本、工期、质量和安全四个主要方面。隧道工程建设有其环境的特殊性,极有可能出现事故,若事故发生就会导致项目损失,会对工程的进度造成影响;同时,严重的事故还可能会造成施工人员的伤亡。因此,隧道施工必须进行安全管理。项目之初,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制定应急措施,可以保证在施工中进行有目的的控制,将事故的发生或者发生后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了工程的成本,同时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隧道工程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的内容

实施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需要认真的执行,同时对于安全管理,需要掌握科学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的方案,不能进行无序的工作,需要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至少应该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建立好健全的施工项目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能够确保网络体系的正常运行。在隧道施工之前,对施工场地进行精确的勘测,对工程的整体概况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并对工程进行分析研究,将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空险环境和致险因子全都给挖掘出来,以便于以后对其的管理工作。避免因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导致施工出现安全问题。

(二)做好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评估,制定风险削减计划和应急措施,实现对施工项目事故隐患的实时监控。通过风险评估为决策者提供风险水平定性或定量的结果,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风险的定量分析可以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法等方法。

(三)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科学的布置,充分的利用好人、物、环境,实行安全施工。隧道施工需要许多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认真设计好每一步的施工计划,让每一步都能够完美衔接,避免出现环节脱落现象,防止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项目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进行有效的安全宣传工作

隧道安全生产是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很大的关系。提高隧道建设系统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才能更好的进行安全生产。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相关性法律规范,让隧道建设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正确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对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内容深思熟记,将安全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对于管理人员,在大力发展隧道项目工程的同时,要把安全宣传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位,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隧道工程的发展稳步向前。在一些危险区域,比如说在隧道出口处,对进洞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讲解,并牢记于心,在洞口树立警示牌,标明危险事项,这样可以提醒进洞人员在进行工作之间了解安全第一的重要性。确保员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遵守规定,降低风险。

(二)做好预防工作

隧道施工工序繁杂,牵涉诸多方面的问题。在施工之前,要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潜在的问题做好预测并提出解决方案;了解隧道工作条件,进行地质、地形或者地物等的相关调查,掌控完备的施工信息,可以在施工时,有效的指导施工工作。同时,还要能够提前或者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有效的做好问题处理工作,还需要按相关规定认真执行,以免在险情出现时,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问题。

(三)加强隧道施工技术管理

隧道施工的安全实施通过隧道技术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得以保障。在制定施工方案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充分考虑每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执行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施工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技术手段,了解隧道的地质情况,比如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等,这样既可以探测隧道前方地质条件又能顺利进行施工工作,及时规避潜在的技术风险。

结语

我国在隧道工程中项目管理工作起步晚,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隧道工程建设时间短,受以往历史原因,隧道工程技术欠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开展,在西部地区一系列的隧道建设问题需要及时解决,这就需要对隧道建设中项目的安全管理投入更大的关注。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对隧道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进行深入的思科,采取有效的措施,顺利完成项目实施,更好地促进隧道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4

众所周知,对于隧道工程而言,其施工难度是有目共睹的,这种施工难度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渗漏水问题就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其对于隧道工程的影响是极为关键的,其不仅会对隧道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甚至也会对隧道施工的安全产生重要威胁,造成施工人员的损伤,因此,针对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渗漏水问题进行防治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防治不仅仅要体现在对于隧道工程施工之前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渗漏水预防上,还应该体现在渗漏水问题的治理上。

1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产生的原因

针对当前我国的隧道工程项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还是施工中出现的事故都会很容易造成渗漏水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对于一些隧道施工现场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一些工程来说,其出现渗漏水问题的原因更是多方面的,常见的渗漏水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当前的隧道工程大部分都是采用混凝土材料进行施工建设,而对于混凝土工程施工建设而言,其存在很多的问题会导致渗漏水问题的出现,尤其是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更是隧道工程中渗漏水问题出现的最基本的影响因素,而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问题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其形成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混凝土本身材料存在问题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密实度,进而可能产生裂缝,即使不会出现裂缝也会因为其密实度较低而导致渗漏问题的出现,当然,对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操作不当所出现的一些温度应力等问题也是形成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的重要原因。其次,对于隧道工程的拱墙施工而言是极为关键的,其不仅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隧道工程的安全,还能够有效促进隧道工程的防渗漏能力,相反,一旦其施工出现问题也会很容易造成渗漏水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在一些连接位置更是渗漏水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再次,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预留的一些孔洞也是导致渗漏水问题出现的关键因素,一般而言,针对这些孔洞都是需要进行恰当的处理以预防渗漏水问题的出现,而当前很多的隧道工程中都会出现处理不当或者是忘记处理的现象,进而形成渗漏水问题出现的重要隐患。最后,一些不良的外界环境因素也是影响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出现的关键点,尤其是隧道工程周围的地质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遭遇的一些雷雨等特殊天气等都会造成渗漏水问题的出现,当然,地震也是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的防治措施

2.1加强勘察测量工作的强度

因为隧道工程施工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前期的勘察测量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尤其是对于渗漏水问题的防治来说,这种勘察测量的结果能够提供最为有效的依据,保障渗漏水问题防治的效果,具体来说,这种勘察测量工作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对于隧道工程周围的土壤地质进行勘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能够切实保障隧道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之外,还能够避免一些因为地质问题造成的渗漏水病害,针对勘察结果中的一些不良地质,如破碎带地质、溶洞、岩爆区以及暗河等特殊状况在后期的设计施工中加强控制就会起到较强的渗漏水预防作用;其次,水文问题也是需要勘察测量的一个重点,尤其是对于地下水状况必须加强勘测;最后,还应该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特殊气候问题进行预测,必须加深对于隧道工程所在地气候条件的分析和了解。

2.2提高隧道工程的设计水平

对于隧道工程的设计环节来说,为了更好地保障防渗漏的效果,应该全面加强设计的有效性,提高设计的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加强对于隧道结构的设计,尤其是对于施工缝的设计必须进行慎重的思考,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其次,加强对于隧道工程的衬砌设计水平,尤其是对于其中所需要的配筋和受力状况进行严格的把关;最后,加强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设计,重点加强其收缩问题的设计,避免出现收缩以及沉降等问题而造成渗漏水问题的出现。

2.3加强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

因为很多渗漏问题都是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具体来说,首先,应该针对混凝土的施工进行严格控制和把关,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另外,还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实施,确保防渗漏的效果。

2.4加强对于隧道工程的监理

监理工作对于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保障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这种质量的保障作用也就能够有效地预防渗漏水问题的出现,对于监理工作而言,其最为主要的就是要加强对于设计以及施工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研究,切实保障隧道工程的质量。

2.5加强对于渗漏水问题的治理

对于隧道工程中的渗漏水问题而言,其最为主要的虽然是预防工作,但是对于渗漏水事故的治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也是降低隧道工程渗漏水问题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针对隧道工程的渗漏水问题主要采取的治理措施有截、堵、排等,其中排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因为只有把隧道工程内的水排出,才能够避免其产生更大的危害,一旦渗漏水在隧道内大量堆积的话就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影响隧道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安全。

3结语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5

关键词: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

abstract:Firstly,thispaperdiscussedtheanti-drainagedesigninrailwaytunnelconstructionprocessandtheactualsituationofconstructionfully,secondly,pointoutthestandardrecommendationsofthewaterproofinganddrainagedesignintherailwaytunnelactualconstructionprocess,andalsoanalyzedhowtousingeffectiveapproachesinconstructionwaterproofingandconstructionofdrainagecontrol.Keywords:railwaytunnel;waterproofinganddrainag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引言

当前时期,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增长速度不断提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国铁路隧道在施工防排水过程中所存在的渗漏问题日渐的严重,一系列的问题直接的影响到了铁路隧道的正常运营。虽然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相关部门也相继制定了关于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方面的措施,并且不同程度上也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效,铁路隧道工程在竣工验收过程中与制定的规定相符,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不断延长,铁路隧道漏水、渗水的现象还是会发生。那么,当前,该采取何种有效的措施对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过程中存在的漏水、渗水现象进行全面的解决,这已经成为了我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2.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与施工的现状

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所涵盖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比如涌水地段的注浆堵水设计、细部构造防水设计、排水系统设计等等,当前,由于还要对地下工程的防水具有的特定功能不断的探索与研究,所以,目前我们所要面临的挑战就是该怎样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对防排水进行全面的控制与维护,这是一项繁重且急需解决的首要任务。同时,由于各个铁路隧道所处的位置都有着不同,因此,各个区域的铁路隧道地下水的变化与运动情况也大不一样,这会对铁路隧道的防排水设计造成一定的影响;由于各个区域的铁路隧道所处的位置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都不相同,从而使得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在设计上也存在着不同。我国目前的铁路隧道防排水设计与施工的实际情况不够理想,时常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其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

我国开展铁路隧道的时间比较早,那时,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通常是以传统的矿山法为主,可是,由于没有制定有效的防排水措施,所以,铁路隧道整体竣工后不久就出现了严重的渗水、漏水现象;我国铁路运输行业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开始采用新奥法的方式进行施工,铁路隧道的渗水、漏水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后来,随着我国铁路隧道的数量逐步增多,对于隧道的施工防排水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的标准要求

当前,我国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主要是以防、排、截、堵为一体,此项设计内容是根据各个区域的地理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进行的,这是新形势下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设计的基本内容;在对其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加强重视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要及时的观察所要建造铁路隧道周围的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天气情况,以及地表地貌情况;第二,要对周围的环境问题和排放地下水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进行全面的了解;第三,要特别重视铁路隧道的开挖方法以及它的衬砌设计。

4.铁路隧道施工防水与施工排水的措施

4.1施工防水措施

其实,铁路隧道施工防水的措施是很多的,比如有防水层防水、施工缝、变形缝防水、衬砌背后回填注浆等方法。下面对铁路隧道施工防水通常使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4.1.1喷射混凝土防渗

有诸多的因素会对喷射混凝土造成影响,为了使其具有较强的抗渗透性,有几个要求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重视的。首先,将喷射混凝土周围存在的岩石进行有效的处理;其次,将喷射混凝土背后空隙的地方进行注浆;另外,要充分的对喷射混凝土进行必要的湿润与养护,以此降低其裂纹程度;此外,合理的安排喷射混凝土之间的比例,从而全面的增强混凝土的抗渗能力。

4.1.2防水层防水

首先,选择合理的防水层;在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是山岭铁路复合式衬砌中的防水层,其对于提高铁路隧道施工防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防水层不仅可以有效的防止地层渗水进行入到二次衬砌之中,而且,还能够有效的将初期支炉与二次衬砌之间的关系隔离开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初期支炉喷射混凝土对于二次衬砌模筑混凝土的约束能力进一步降低,从而巩固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强度,使得二次衬砌混凝土的防水抗渗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其次,铁路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防水板的分区防水措施;主要将其划分成为一个个的小区,这样不仅可以使得二次衬砌实现了分区的防水功能,而且还可以将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所形成的接缝处的防水板进行良好的保护。

4.2施工排水措施

4.2.1排水盲管

所谓排水盲管,其主要以合成纤维、塑料以及合成橡胶等为原料,它的表面渗水能力与内部通水能力较强,用于减少地下水压力,排出多余水分,对于保护各种工程建筑不会因为渗透的现象而产生破坏。排水盲管通常具有三种:环向型排水盲管、横向型泄水管以及纵向型的集水管。环向型排水盲管所排出的水会通过纵向型的集水管进行聚集,最后通过横向型的泄水管向着中央排水管里进行排放。以下对这三种排水盲管进行详细的论述。

4.2.2侧沟

在铁路隧道的内部中,我们可以利用侧沟的方式将地下水全部汇集到一起,并且,也可将地下水全面的聚集到中央排水管之中,这样不仅达到了沉淀的目标,而且,还使得部分排水功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4.2.3中央排水管

中央排水管在铁路隧道中是最重要的排水管,它能够将铁路隧道床的顶部所聚集的水和铁路隧道底板下的污水全部都集中在一起。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时刻的注意中央排水管的管壁是否具有较强的抗渗,其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只有这样排水功能才会真正的得以实现。另外,中央排水管的总体坡度与单管坡度以及段落坡度之间应该形成一致性,同时,还要与设计标准要求相符,不能高低不等;中央排水管在安放好之后,应对其进行通水试验,如在实验过程中出现了渗水、漏水等现象,必须采取措施及时的对其处理。

5.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铁路隧道在制定施工防排水措施过程中应根据各个区域的地理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来进一步确定;通过实践实施,我们可以看出,铁路隧道的防排水工程属于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将防、排、截、堵进行有机的结合,而且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综合性的治理,只有这样,铁路隧道的防排水才会取得一定的效果。笔者主要对铁路隧道的防排水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从中得出了一些铁路隧道施工防排水的措施,不过,笔者的理论知识毕竟有限,因此,所提出的铁路隧道防排水措施肯定还不够全面充分,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与探讨;希望本文所论述的铁路隧道防排水措施能够对施工人员开展防排水工作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还希望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引起世界相关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杨军,黄秋山.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科技创新导刊,2009(08).

[2]张小华.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探析.中国科技信息,2008(12).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6

关键词:轨道交通暗挖隧道方法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况及地质情况

1.1工程概况

某暗挖隧道全长约700m,覆土厚度约10~12m,采用矿山法施工,正线设人防段一座,设施工竖井及横通道一座。

本区间衬砌类型为复合式衬砌,初衬采用喷射混凝土+格栅钢架措施,二衬采用模筑钢筋混凝土,衬砌之间设防水层。辅助工程措施采用超前小导管浆、深孔注浆、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封闭。

该工程位于市区,地上、地下均有障碍物和城市管网,且施工中涉及到排水及地下管线等多项地下工程,施工中需要协调和沟通的部门较多。同时该工程位于交通流量较大地段,施工期间需要合理解决施工区段道路顺畅。

1.2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本标段内沿线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人工堆积层(Qml)、新近沉积层(Q4a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四大层。

根据收集线路附近地下水位资料,由于地下水开采较为严重,施工区域45m深度范围内地下水类型以潜水为主。水位普遍较深,整体地下水位埋深沿东西方向呈漏斗状,漏斗中心地下水位埋深达55m,地下水位向东西两个方向逐渐变浅,水位埋深一般在25~50m之间。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区间未进入潜水层,地下水位埋深在38m以下,且未见上层滞水,区间不需降水施工。构造相对稳定地带,无新构造活动迹象。沿线地势平坦,未发现有泥石流、滑坡、采空区、岩溶、有害气体等不良地质作用。

2.各工序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1竖井施工

1、竖井施工方法

该暗挖隧道设施工竖井一座,竖井施工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地表以下1.0m为竖井井圈锁口范围,采用C40模筑砼。井身支护采用钢筋格栅+钢筋网片+喷砼+小导管联合支护。

2、竖井施工主要技术措施

1)为避免竖井变形,在竖井开挖及支护时,角部设工22a型钢斜撑,支撑纵向间距1~1.5m,近马头门处支撑适当加密。

2)为了密实初支与壁后土体的空隙采用壁后回填注浆。

3)当井壁上有涌水时,预埋胶管,把水引入积水坑,抽排出井外。

4)竖井支护同时预埋梯步预埋件。

2.2隧道开挖施工方法

该隧道标准断面采用台阶法施工,洞内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上部采用弧型开挖,预留核心土的断面面积应大于开挖断面面积的50%,确保掌子面稳定。开挖遇到沙层或不稳定地层应及时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拱部开挖每循环进尺0.5m,随即施作格栅钢架网喷砼初期支护。并在拱脚两侧设Φ42锁脚锚杆并与格栅钢架焊连防止拱部下沉,下部左右两侧交错开挖,及时连接钢格栅,并尽快封闭成环。

施工中应进行严格的监控量测,并根据量测结果来调整开挖参数。开挖时要由上至下逐层开挖,严禁欠挖、超挖。当穿越砂土地层时,首先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开挖进尺严格控制在设计要求以内。必要时缩小每循环进尺,保证开挖面的安全。

2.3超前注浆加固

为加固掌子面前方地层,保证开挖工作面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注浆措施。小导管沿拱部120度布设,环向间距为0.3m,水平倾角为15°。注浆浆液选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压力控制为0.3-0.5mpa。注浆采用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双控原则,单根小导管注浆量按照扩散半径0.25m进行计算。注浆结束后检查注浆效果,并对注浆薄弱部位进行补充注浆。

2.4格栅加工及安装

1、格栅加工

格栅钢架在地面工厂加工,加工时做到尺寸准确,弧形圆顺,格栅钢架焊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焊接成型时,沿钢架两侧对称进行,格栅钢架主筋中心与轴线重合,连接孔位置准确。

2、格栅安装

格栅钢架间距为0.5m,采用连接筋内外双层交叉布设进行焊接,间距1m。

2.5钢筋网片加工及安装

钢筋网片采用a6.5圆钢焊接而成,网格尺寸为150mm×150mm。网格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钢筋网搭接长度为1-2个网格,允偏差为±50mm。钢筋网应与隧道断面形状相适应,并与锚管和格栅钢架焊接牢固。

2.6初支后注浆

初支背后注浆注意以下几点:

1、初期支护完成后需要进行初支背后注浆,确保初支背后填充密实。初支背后注浆滞后开挖掌子面不能超过5m。

2、注浆采管长0.5m,沿拱部及边墙布置,拱部环向间距为2.0m,边墙环向间距为3m,拱部及边墙纵向间距均为3m,梅花形布置。

3、注浆压力控制为0.1-0.3mpa。注浆工艺同超前小导管注浆。浆液采用1:1纯水泥浆液,具体配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

2.8深孔注浆

本区间暗挖隧道矿山法下穿多处构筑物及管线管沟。为控制隧道掘进时的土体变形,增加隧道拱部的抗压强度及粘结性,保证隧道施工时上方构筑物及管线的安全,对围岩进行深孔注浆预加固。深孔注浆的范围是拱部初支外2.5m+初支内1m。采用双重管无收缩注浆工法,注浆液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浆液。注浆孔数为13个,深度为12m,单排布设,以达到稳固土体的预期目的。

3.监控量测

施工过程中为了明确工程施工对原始地层的影响程度及可能产生失稳的薄弱环节。并通过现场监测信息反馈和施工中的地质调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优化施工工艺,达到工程优质、安全施工、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应做好监控量测工作。

3.1初支位移量测

区间隧道的开挖,改变了围岩的初始应力状态,而由于围岩应力得以重新分布和周边应力得以释放,致使围岩产生变形,以致于横通道周边初期支护产生不同程度的净空内向位移。因此,洞室开挖初支后必须及时安设测点进行初期支护位移量测。并根据量测结果来判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稳定性。

3.2收敛量测

采用收敛仪进行量测,来确定洞室周边两点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计算出两点连线上的相对位移。

4.工程施工中主要对策:

1、工程实施前应对区间临近管线和建构筑物进行详细周密的调研,并应通过管线所属的管理单位了解掌握管线的现状情况,根据调研结果针对不同管线编制管线保护施工方案及安全措施。重点加强对有压管线及电力、热力、燃气管线的保护工作。对重点管线做好监测工作。

2、施工过程中加强掌子面前方超前探测工作,采用掌子面超前探孔和地面钻孔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确保施工前掌子面前方没有水囊存在。

3、施工过程中加强超前支护措施,采用先进的注浆工艺及设备,选择合适的注浆参数,确保注浆效果。施工期间加强对暗挖结构及既有管线和建构筑物的监测,编制专项监测方案并严格执行,发现变形超限及时进行相关各方论证并采取处理措施。

4、编制好隧道塌方的应急预案,做好应急演练工作,隧道内预备好足够的应急物资,加强隧道内照明和通风,确保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

结束语:在矿山法施工暗挖隧道时应领会并严格执行“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十八字方针”,同时出现任何特殊问题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只有做好这些,才能有效控制围岩的变形和地表及管线的沉降,确保施工质量及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3)《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7

以前工程界一直认为隧道及地下结构是抗震性能比较优越的工程建筑。然而近几十年隧道及地下结构的地震灾害实例不断增多。尤其西部山岭隧道洞口段因其地质条件差、覆盖层薄以及存在边坡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边坡地质灾害而更加容易受损,是隧道抗震的薄弱环节。如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隧道的震害现象尤为明显。宝成线、广岳线等铁路隧道及都汶公路、剑阁至青川公路的龙溪隧道、龙洞子隧道、酒家垭隧道等大量公路隧道由于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烈度约Ⅶ-Ⅺ度),都遭受了严重损坏。

1隧道震害原因分析

“5·12汶川大地震”中,隧道洞口区域震害主要为:洞口边仰坡垮塌、掩埋洞口;边仰坡防护、截排水沟开裂变形;洞口落石、局部边仰坡地面开裂变形;洞门墙及洞口附近衬砌开裂等,见图1和图2。

对“5.12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内的大量铁路、公路隧道震害进行收集并归类分析,认为其震害原因如下:(1)隧道洞口及洞口段是隧道工程的薄弱部位,由于地质条件差,在边仰坡开挖高陡或悬崖峭壁下的洞口,在隧道洞口工程处理范围外的岩石经长期风化剥蚀后,在地震过程中极易形成坍塌、落石等次生灾害,造成洞口堵塞,洞门结构开裂、错台甚至损毁。(2)修建年代早、技术标准(建筑材料、衬砌结构形状等)低,抗震设防标准低、部分隧道施工质量差以及隧道本身存在病害或质量缺陷等是造成“5.12汶川地震”后,衬砌出现病害或病害加剧的重要原因。(3)隧道震害的产生与隧道附近的地质构造、地形条件密切相关。(4)“5.12汶川地震”震级高,震中附近地震烈度远高于隧道结构的设防烈度,是造成震中附近隧道产生严重震害的主要原因。

2抗减震工程措施研究

以某单线铁路隧道工程为例,设计时速为140km/h,开挖跨度B=6.4m,隧道洞口段上方的覆盖土层厚度约为1B(6.4m)。衬砌厚度0.4m,衬砌密度为25kn/m3,弹性模量为32.25e9n/m2;围岩弹性模量150e6n/m2,密度19kn/m3,内摩擦角45°。计算地震烈度分别为Ⅵ度(地震力水平作用系数为0.1g)、Ⅶ度(地震力水平作用系数为0.2g)、Ⅷ度(地震力水平作用系数为0.3g)和Ⅸ度(地震力水平作用系数为0.4g)。根据地震系数法的基本原理,建立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得到在不同地震烈度条件下的衬砌结构弯矩内力,见图3至图6。

从图3至图6中可知:隧道衬砌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衬砌在共轭45°方向上弯矩内力值较大,而拱顶和仰拱中心却相对小的多,即内力最大值多发生在边墙与仰拱衔接处,隧道断面面积发生突变时的拱腰也是较大内力值位置。这两个部位是隧道结构的薄弱点,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应予以加强。

隧道抗减震主要工程措施如表1所示。

3结语

在对“5.12汶川地震”影响范围内的大量铁路、公路隧道震害收集、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归类分析,得到以下经验:(1)隧道埋深较浅的洞口段是隧道地震破坏的主要部位,隧道洞口段边仰坡的垮塌、坍滑、危岩落石是对运营安全影响最大的震害,同时应加强隧道洞门、洞口段结构,不应采用端墙式洞门。边、仰坡的防危岩落石设计也应纳入抗震设计范围。(2)隧道区域实际地震烈度与设防地震烈度相适应时,隧道洞口段衬砌结构基本不产生震害,建议对高地震烈度区隧道进行抗震能力验算。(3)“5.12汶川地震”等地震显示了,隧道洞口坡面以外地震过程产生大量的次生灾害,如:山体崩塌、危岩落石、流坍、滑坡复活等,建议增加对洞口不良地质,如:滑坡、岩堆、顺层,以及洞口其它在地震过程可能产生次生灾害的地质条件进行地震安全评价,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4)洞口软硬围岩接触带、松散堆积体地段应重点设防,必要时应扩大衬砌断面,以便发生震害后可以及时进行修复,避免大拆大改。(5)隧道衬砌应采用曲墙带仰拱的衬砌形式,震区隧道应设置变形缝,变形缝间距根据围岩状况调整,同时在隧道洞口段采用钢筋混凝土等延性结构。

参考文献

[1]张蔑.隧道震害综述.铁道工程建设科技动态报告文集[C].中国铁道出版社,1993.

[2]潘昌实.隧道地震灾害综述[J].隧道及地下工程.1990,Vol.11(2):1-9.

[3]wangwL,etal.assessmentofdamageinmountaintunnelsduetothetaiwanChiChiearthquake[J].tunnelingandUndergroundSpacetechnology.2001,Vol.16:133-150.

[4]宋胜武.汶川大地震工程震害调查分析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8

【关键词】地铁隧道施工;洞内降水;真空降水;辅助措施

随着中国经济的急速发展,超大型城市应运而生,但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问题成为了制约城市经济发展的难题之一。以地铁为代表的轨道交通,成为解决超大城市交通拥堵病一种重要手段,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以北京为例已开通地铁里程超过500公里,预计2020年达到1000公里。

北京地铁大部分穿行于市区繁华区域,而北京地区地质条件又以厚度较大的第四系堆积物为主,地下水位埋藏较浅,暗挖隧道施工往往受到地下水渗流作用的影响,极易造成隧道内涌水、流砂,严重则引起隧道结构坍塌,造成质量及安全事故,所以暗挖隧道施工往往需辅助于隧道外降水工程,但由于区域地质条件复杂,在多层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影响下,隧道内常出现局部残留涌水,对结构施工造成较大影响,因此降水洞内辅助措施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

1.工程背景

1.1工程概况

北京地铁X线某区间出入段线采用暗挖法+明挖法施工,区间结构埋深为0~15m。隧道自上而下地层情况为:粉土、粉质粘土、粉细砂、粉质粘土、中粗砂。隧道底部偏上主要为起伏不平的粉质粘土隔水层,中拱上部大部分为粉细砂层,隧道底部以下部分区域揭露中粗砂层。

1.2场区地下水情况

本场区内主要赋存二层地下水,自上至下分别为第一层为上层滞水,仅部分钻孔揭露,第二层为潜水。

第一层:上层滞水(一):含水层岩性为粉土②层、粉土③层以及局部填土层,水位标高为22.02~21.11m,水位埋深3.4~4.7m,该层水分布不连续,透水性较差。

第二层:潜水(二):含水层岩性为粉细砂④3层,钻孔揭露含水层厚度0.4~3.8m,水位标高为14.24~11.82m,水位埋深为10.35~13.38m,分布较连续。

2.隧道暗挖过程中受到地下水影响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2.1受到地下水影响原因分析

隧道暗挖段主要受到潜水(二)影响,隧道开挖大部分处于粉细砂层,并且局部隧道底部偏上存在连续的粉质粘土隔水层,隧道与地层关系见图1。暗挖施工过程中,在隧道底部粉细砂与粉质粘土交界面,出现无规律的层间涌水,伴随有流砂现象发生,初支结构后面底部出现局部流空,锚喷混凝土困难,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且有造成上部粉细砂层坍塌的风险。

本工程采用隧道外抽渗结合管井降水,在隧道两侧按6米间隔均匀布置,施工过程中,降水井水位监测结果均满足降水设计要求,可排除降水工程不利造成的影响。由此,在结合地层情况分析可知,层间涌水位置为粉砂层与粉质粘土交界面处,受粉砂层渗透性不良及粉质粘土隔水层起伏不平的双重影响,导致潜水(二)层难以疏干,当隧道结构面临空时,水在自重作用下向临空面流出。

2.2处理措施

在出现粉砂层流砂后,引起了隧道中上部粉细砂层坍塌,增加了初支及锚喷的难度,严重拖延了施工进度,并且从地面沉降监测点监测数据反馈的信息分析,流砂亦加剧了区域地面沉降,对周边环境及隧道施工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及多次论证,决定采用洞内真空管降水辅助措施,在隧道底部断面粉砂层与粘性粉土交界面及交界面以上50cm处对称布设真空管,斜下向外侧打插,真空管单根长度为5m,外倾及向前下倾角度均为30°。

集水主管采用Φ75mm钢管,按0.5m间距布置支管连接口,支管采用Φ32mm钢管,管身按10cm间距梅花型布置6mm透水孔,管外螺旋包100目滤网,降低粉细砂流失率。

2.3降水效果

采用断面真空降水处理措施后,通过真空抽水,在断面开挖前超前将层间涌水排走,使断面开挖时基本处于无水作业状态,减小了由于层间涌水渗流引起的流砂对结构施工及安全的影响,加快了工程进度,并且由地面沉降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可知,通过该措施对地面沉降的控制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结语

1)在暗挖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结构处于含水层与隔水层交替出现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往往在隔水层界面常出现层间涌水,特别是上层含水层颗粒较小,渗透性差,通过洞外降水的方法很难达到疏干的效果,因此为减少由于层间涌水渗流而造成流砂等影响,在洞内采取的真空降水措施是必要的,是对保证结构安全、顺利施工及减少沉降对周边的影响有着积极作用和良好效果的。

2)在结构施工前,通过分析隧道所处的地勘资料,可初步预判出结构易受层间涌水影响的范围,可酌情考虑不采用全隧道范围洞外降水,而是在重点区域采用局部洞外降水配合洞内降水的措施。这样既可以降低工程成本,亦可减少抽排地下水量,降低由于工程降水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洞内真空降水措施沿洞壁两侧底部布置,大大减小了降水管对结构开挖施工的影响,并且在施工过程中降水管可反复利用,降水工程维护费用低。

4)暗挖结构施工过程中及时进行超期探测,根据探测结果灵活控制降水管数量及抽水情况,做到边超期探测,边布置降水管,边抽水,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及资源浪费。

参考文献

[1]工程地质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张建奇.降水措施在第三系富水砂岩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3(8):76-78.

[3]建设部综合勘察设计研究设计院,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张在明.地下水与建筑基础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9

关键词:公路建设项目;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技术

公路建设项目的隧道工程在施工设计初始阶段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隧道施工建设线路、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结构等,这些因素均会导致隧道洞口布设位置位于山地的一侧坡脚处或山沟沟谷的一侧,进而致使隧道洞口建设项目在建设施工之后容易形成埋设深度不够或承载压力不平衡等问题,导致隧道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施工速度下降。公路建设项目的隧道洞口施工是公路建设环节中最为复杂的,也是安全事故多发的步骤。正确选择科学合理的隧道洞口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极为重要,这直接关系到隧道洞口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在隧道洞口位置进行开挖作业时应该使用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且改进隧道洞口施工方法,最大程度地降低隧道洞口工程项目的土石方开挖量,争取降低人为施工对山体稳定性造成的影响,从而有效规避山体滑坡等山体失稳现象。不仅显著降低隧道洞口防护工程的布设量和布设面积,减少了隧道建设成本,并且降低了对山体植被的损坏,有效保障隧道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

1公路建设项目隧道洞口施工中的不良因素

公路建设项目隧道洞口施工建设中的不良原因主要如下:首先,隧道洞口位置位于埋深较浅和承载压力不平衡等地段。隧道洞口的位置受到地形和地质地貌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都会存在埋深较浅和承载压力不平衡等问题,导致隧道外形呈现马蹄形状,因为隧道洞口周边地形不对称和地层地质条件不均一等原因,导致隧道洞口处的结构两侧承载压力不均衡,从而形成了埋深较浅和承载压力不平衡等问题。埋深较浅和承载压力不平衡会直接提升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难度,要是洞口工程的施工方式采用不合适,周边防护设施布置不合理,很容易造成隧道洞口位置出现山体滑坡等安全问题;其次,隧道洞口周边区域的表层水和地下径流汇聚,隧道洞口一般位于山体的沟谷和山洼处,这通常都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位置,地层的地质构造比较破碎。这就给隧道洞口施工的后期安排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位置尽量避开山体的沟谷位置和山洼处,建议选在山体斜坡的进洞口,并将山体的径流引出,增强隧道洞口位置的排水和防护设施。

2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要注意的问题

公路建设项目的隧道洞口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四点:①隧道洞口工程进洞口隧道开挖作业之前,应该派遣专业的技术队伍对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貌和地层地质条件进行调查,避免盲目建设隧道,减少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产生的安全事故;②当隧道洞口工程施工遇到山体滑坡较多的地段时,应当在隧道洞口的顶端位置进行转载卸货,使用帷幕灌浆方法进行滑坡处置,保障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安全;③隧道洞口工程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按照先开挖软岩石后开挖硬岩石的顺序进行,短距离、弱强度爆破循环,要使用紧凑的支持原则,避免在施工中不合理地提升循环次数;④施工队伍应该增强洞口孔界面的实时监测,隧道洞口顶端和洞口施工初始阶段在采取防护支撑措施之后,进行长期观测,并采集精确度较高的监测数据,实时反馈到施工监管部门,以提升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安全性。

3隧道洞口工程施工原则

隧道洞口工程在进行建设施工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①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应该遵循浅深度暗开挖方法的施工原则,详细为监督管理先行、严格控制灌浆、降低工程尺寸误差、增强工程防护措施、尽早封闭不安全区域、增加工程测量监测频率;②隧道洞口工程在进行开挖作业时,应该采取低烈度爆破、人工开挖或者机械自动开挖等形式,有效降低对隧道洞口周边区域山体稳定性的破坏。为了确保隧道洞口工程旁边山体的完好性,需要充分利用周边山体的承载压力能力;③隧道洞口工程在建设开始之前,应该做好各类建设环节的附加措施,在隧道洞口工程开始修建之前,应该较早做好洞口工程周边区域地形地貌和地层地质条件调查,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工程周边区域不良地质灾害事故,施工之前做好排水措施的布设,特别是在土壤含水率较大的区域和在雨季施工中,尽可能降低山体斜坡处的开挖,有效保障施工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在施工之前编制比较完善的隧道施工方案和计划;④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建设单位应该重视洞口位置的防护措施和结构加固措施,加固措施一般指的就是提前灌注浆,加固灌浆方法包括地表注浆和洞内超前钻孔注。

4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的技术

4.1施工准备

隧道洞口工程开始施工之前,施工建设单位应该对洞口工程的施工图纸、建设材料和施工现场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和仔细调查,认真调查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位置、地形地貌和工程地质及其水文地质条件,并在施工之前认真研究洞口工程的钻孔施工图纸和隧道进洞和出洞位置的地形地质条件等。施工建设单位在准备施工之前,应该依据工程的整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综合考虑本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依据施工单位和施工机械仪器等条件选择合理的施工计划、施工程序和施工组织设计。

4.2施工过程中环境保护问题

隧道洞口工程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最大程度地降低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规避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环境破坏,可以采取工程保护措施,比如边坡防护设施和排水设施等。隧道工程进行进洞施工时,建议采取湿土法、通风排尘、清除有害气体等措施,避免隧道洞口位置出现生态环境污染问题。重视隧道工程弃渣的处置,尤其是大型的隧道工程,建议降低工程的压力承载标准,保障周边环境的生态安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合理排出废弃水,避免废水污染周边环境,可以在洞口周边设置若干个沉砂池,工程施工产生的废弃水经过净化后再排出。

4.3洞口工程施工

隧道洞口工程在进行进洞作业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山体边坡的破坏,实现生态环境进洞,这样不但可以确保隧道进洞工程的安全,还可以降低山体斜坡出现滑坡灾害的概率。洞口工程施工中还应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提前准备施工中所需的工作人员、施工机械和施工材料等必要人力物力。在过程施工过程中应该及时检查隧道洞口工程进洞口位置的地质地貌和工程地质条件,收集施工区域的地质监测数据,开展科学合理的施工,避免施工建设导致的安全事故。进洞作业之前,应该及时布设排水工程,主要包含截排水沟,排水台阶等设施。在进洞口位置容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崩塌等安全事故的地区,应该及时进行防护措施,找出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措施进行防护。隧道洞口的封堵作业应该根据隧道洞口的过程结构以及地基基础等条件进行施工,工程的监理总工程师检查合格之后再进行施工,以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为了有效降低施工对山体结构的扰动,首先应该隧道洞口工程的施工安全,采取措施加固边坡和基坑等,确保山体边坡的稳定,环境退化明洞、洞口堵住部分建设项目完成后应该先实现进洞口再挖掘洞,再进行其他项目。隧道工程的明洞应该采取对称回填的措施,规避施工对山体结构的破坏,保证堆砌体承压能力达到设计标准。明洞回填坡面的表层应该刮毛,降低其摩擦系数,布置排水设施,明洞回填土体的厚度应该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隧道洞口位置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这是经常发生山体滑坡的位置,应当根据施工现场的地形地质条件,避免产生地表塌陷等安全事故,不断增强工程的施工安全性。

4.4辅助工程措施和洞口开挖

隧道洞口工程的提前防护措施主要包含:提前导管、钻孔灌注、锚杆,表层灌注加固较早预付等。辅助工程措施的实施运用应该依据建设规范进行施工,避免出现山体滑坡和隧道塌方,所以应该认真依据有关规定实施,严格检查,认真记录,避免出现以次充好的问题。隧道工程地质断面的地质条件不好区域,应该增强防护措施。隧道洞口工程进行开挖爆破时,依据围岩的认定为爆破拆除工程。在进行洞破环节中,隧道建设应依据地质较早预报或隧道建设监测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严格控制工程的开挖土方量。

5结束语

公路隧道洞口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可以提升公路项目的施工建设质量。以后在比较复杂的施工条件下,不断采取先进施工方式和手段,显著提升隧道洞口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施工水平,为我国公路项目施工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岳.高水压富水山岭隧道设计思路及工程建设施工分析[J].南方农机,2015,46(5):59+61.

[2]党飞飞.高速公路施工中的技术环节管理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167+178.

[3]冯博.公路桥梁涵洞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4):63+73.

[4]吴荣锋.隧道洞口施工技术[J].铁道工程学报,2008,(11):57-61.

隧道工程施工措施篇10

关键词:公路隧道;塌方事故;预防措施;整治技术

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发生通常是由土质条件不良、地下水丰富、防护手段不当、施工措施不当(挖坡脚、边坡开挖后长期暴露,未按设计的防护措施施工或施工中偷工减料)等原因引发的。很显然,引发施工塌方事故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种。在发生施工塌方事故后,我们要准确判断引发事故的因素的性质。自然因素引发的塌方事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预防。人为因素引发的塌方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这类事故多由施工人员造成。因此,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是避免塌方事故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是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事故之一,也是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们要对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进行预防和整治,有效控制公路隧道的施工质量。文章将对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并对相关技术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过程进行简要的阐述。

1公路隧道塌方的原因分析

公路隧道塌方最根本的原因是公路隧道施工工程本身就是一个危险行业,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危险源。有些塌方事故是因土质或天气原因造成的,有些是人为原因直接造成的,还有一些是因质量问题间接造成的。公路隧道施工工程行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关,因此,对塌方的防治和整治也是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岩石的完整状态或破碎程度、岩石的风化作用、地下水的作用都会对公路隧道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水是造成施工塌方和使隧道围岩丧失稳定性的重要原因之一。造成塌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自然、地质原因,包括围岩变化、地质灾害等。通过对各种塌方事故的研究我们发现,地下水会使塌方加剧,大约有45%的塌方源自地下水的影响。因为水流会使围岩的强度和应力状态发生改变,由于孔隙水压力变大,所以小结构面上的有效正应力会随之变小,如果围岩具有软结构面,那么填充物会在水流的带动下流走或者让夹层变成液态,这些情况都会降低岩体面结构的抗剪强度。同时,地下水产生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使得岩石的强度变得很低,特别是那些质地较软的岩石,而如果遇到泥土部分,它们会将泥土转化成液态甚至带动泥土流走。(2)人为原因,包括施工中偷工减料、外界破坏等。一些施工单位对工程塌方是很喜欢的,因为一旦工程塌方后,无论是改变设计方案还是增加施工量,都会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的利润报酬,因此,一些施工单位会不遵守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擅自改变支护方式、开挖方式,在管理上也十分松懈。面对这两方面的原因,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防治隧道塌方事故。鉴于此,在施工时,要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采用不同的隧道施工技术,并提前制订隧道塌方事故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同时对公路隧道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2公路隧道塌方事故的预防

造成隧道塌方的具体原因有以下两点:(1)土体边坡大于土体自然休止角时导致土体平衡状态失稳塌方。(2)土体浸水后内凝聚力减弱,形成松散土体后失稳坍塌。这是土质边坡坍塌的主要原因。石质边坡塌方的主要原因是顺层向裂隙发育,且丧失下部支撑力。公路隧道塌方事故预防措施的制订要视隧道所运用的施工方法而定。如果隧道施工运用的是暗挖法,就要在隧道施工的同时做好超前地质预报(比如超前探孔、红外探测等),同时对隧道周围的岩石进行监控和质量测量。另外,隧道施工时,还要采取加强支护措施(比如设置锁脚锚杆、大管棚、小导管及超前锚杆)。这些措施能起到支撑隧道的作用,并且在施工时能尽快形成封闭环。如果隧道施工运用的是明挖法,我们就要及时做好地表沉降观测和边仰坡支护等。同时,还要根据隧道规模、地质、渗水、埋深、瓦斯浓度、地下水以及特殊地貌预测塌方情况。

当前,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出现得越来越频繁,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一事故的防御设计。从目前社会对岩土工程安全的关注程度来看,岩土工程勘察中的防治隧道塌方设计就是提高隧道各方面的能力和岩土工程抗塌方技术水平。这部分内容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要部分。因此,我们应认真、严谨地研究隧道抗塌方设计及其关键技术,促使岩土工程实际勘察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我们要做的是,适当增加岩土工程勘察方面的科研人员,同时还要深入分析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防治和整治措施和技术,以保证隧道的安全。

3公路隧道塌方整治措施和技术

公路隧道塌方的处置方法有许多种,需要有针对性地制订方案。首先需要了解实际情况,才能制订相应的处理措施。公路隧道塌方整治的基本技术是使用大管棚支护。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塌方整治方法,其主要施工工序为撑子面反向回填喷射混凝土封闭撑子面管棚施工上台阶开挖及支护阶开挖及支护下台阶开挖及支护二衬。下面简要介绍渗水过多塌方整治技术。对于因渗水造成的塌方,首先要做的是超前钻孔、红外探水和超前地质预报。为避免二次塌方,需要及时清理隧道,并通过迅速喷浆来封闭坍塌体和边仰坡。这是整治塌方的紧急措施。然后对能观测到的主要部位的沉降和收敛进行监控和分析。待完成上述工作后,要及时排水,并作管棚注浆处理。如果水量较大,必须先通水,但前提是保证不发生二次坍塌。当隧道中无积水时,隧道就有了空隙。这时,就需要进行注浆回填。在注浆时需注意,要根据塌方的规模来估算混凝土的用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中常常出现的塌方现象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地质和施工水平的问题会造成塌方,而有时施工时人们出现的一些判断失误,也有可能会造成塌方;塌方事件带来的危害是非常可观的,有时我们甚至认为在公路隧道建设甚至所有的地下工程建设中,塌方是最能危害到现场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的一项事故。塌方事故是很难治理的,如果不能针对事故发生的情况行实地分析,就很难将事故完全治理好,有的时候还有可能造成一边整治一边继续塌方的状况。为此,文章主要对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进行了分析,并阐明了塌方事故的严重性,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使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霍玉华.浅埋公路隧道施工塌方事故的预防与整治技术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