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十篇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十篇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3:54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1

我认为这一主题前半部分是理念,是理论方法,是实践工具;后半部分是践行,是学而致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也是我们开展本次主题教育的最终目的。两者一脉相承,相互统一,又相辅相成。

下面,我就本次研讨主题谈必点体会,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

一、要准确把握其思想内涵。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即民本思想,我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正处于此。它在我国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就要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三个一切”科学内涵。就要坚持我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源泉所在、立场所在、力量所在、方法所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要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加强学习,搞好调研,保持斗争精神,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奋斗。

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如*局长所说,就是要“将学习与教学改革、依法执教、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有效结合起来,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要“坚定执教初心”,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想问题、作决策、定政策、抓工作,都要做到心中有民、将心比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众所周知,按照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我们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就是要求我们是“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我们就是要认真对照检查,深刻检视剖析,真正把自己摆进去,把问题找出来,确保主题教育不空、不虚,高质量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真正发现并破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对看得见、摸得着的切身利益问题,感受最直接、最深刻,也最需要解决。如果这个问题长期解决不好,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因此,我们党员干部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着力点,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与期待,多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

怎样“解决本地本单位改革发展稳定突出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局长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动员大会讲话中,谈的最多,最后三大项内容都有所涉猎,很具指导作用。下面主要谈我们镇是怎么做的。

二、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为契机,加强政治学习。在正常党员业务学习,做好党员学习笔记的基础上,****在9月12日以来,共组织党总支动员大会一次,党课两次,不同主题专题研讨四次,同时要求各学校将这一主题教育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出各位教师写好笔记心得外,还组织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纪念建国七十周年红色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时间,在全镇教育系统掀起了政治学习的热潮,努力借此使每一位师生“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

三、借鉴科学方法,创新工作思路,保证解决群众突出问题实效。

要坚持“一线工作法”,走群众路线。要深入群众走进群众,加强调查研究,真诚与群众交流,自觉拜人民为师,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坚持问题导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紧盯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到我们教育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要让人民群众评判工作业绩,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既做显功、也做潜功,使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人民和历史的检验。

在这一点上,在我镇党总支研讨中,我就反复强调,校长要一线指导决策,跟各副职及主任一道到学校分包年级,进入教师群体和学生及家长当中,每人每周必须与分包年级教师和学生进行座谈,深入了解教师和学生思想动态,发现解决问题,化解冲突矛盾。我也在研讨中,首先开展了自我批评,往往借公务繁忙,下基层跟教师和学生及家长接触交流太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更不够,以后我一定要身体力行,率先走出办公室,走到群众中间,真正做服务型校长,为民办实事,为民解决实际问题。

在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基础上,积极推进“点对点工作法”。“点对点推进法”就是项目式管理,清单式推动,专班式攻坚。在学校管理中,就是各学校领导根据根据具体分工,拉出工作清单,对准时间节点,对准目标任务,采取有效措施,重点发力攻坚,及时现场解决,并不断做好总结反馈。

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我们提出“牢记教学中心使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主体思路,强调“以教学为中心”就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教育质量就是我们办学的生命线。每位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危机与使命意识,牢记教学中心使命不动摇,不偏移,把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当做我们的不懈追求。

三、着力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1、对成人校、教研办及教育组所有成员严格了考勤管理,采用现代化考勤管理办法,成人校尽快安装了指纹考勤管理系统,要求按时按点上下班,成人校、及教育组成员随平山县温塘学校教师签到,并对成人校、教研办成员加多了工作任务,对大家和一般老师一样,查出勤,定量化考核,彻底解决了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出力,成人校教研嬉称“养老办”突出问题。

2、深入各学校一线,广泛征求教师意见,协助各学校校长完善学校章程及管理细则,要求各学校依法治校,依章办事,努力上精细化管理,上教育教学质量。随后教育组会结合各学校管理考评细则,督促指导,检查考核。

3、督促各学校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教育及节假日值班及学校周边治理等安全工作,先后组织各校长安全工作会议三次,组织辖区各学校保安,并邀请***保安公司与各位校长召开迎国庆学校安全工作研讨会一次,拟定《保安工作手册》一份。与各校长签到消防安全责任书,要求各学校与各科任教师、班主任、功能室管理人员签订“一岗双责安全责任书”,努力增强大家安全防范意识,打造平安校园。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2

全市中小学校统一制作公开监督电话、行风校风热线公示牌,将市局主要领导、学校校长办公电话,市局和学校办公室电话、举报电话等予以公开,各学校要在学校传达室或校大门口醒目的位置悬挂公示牌,并设立公开监督电话管理机构,制定工作制度,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工作时间内公开监督电话畅通,及时受理来话反映的问题;市局在胶南教育信息网设立“行风校风热线”专栏,接受并回复群众发至专栏邮箱的电子邮件,工作日每日接收。同时市局将根据上级要求适时广泛开辟更多的信息交流反馈渠道,主动征求意见建议,确保各项重要决策的科学、公开、透明。

一、明确职责

1.市局成立公开监督电话和行风校风热线工作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室(对内称教育系统公开监督电话和行风校风热线管理中心,以下简称热线管理中心),各科室要确定一名具体参与工作人员;各学校成立相应组织领导机构,明确责任处室和具体工作人员,确保公开监督电话、信息畅通。

2.市局公开监督电话和行风校风热线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指导、督查相关工作;热线管理中心负责公开监督电话和行风校风热线反映问题的接收、登记、分类、转办、回复、督办、建档、情况汇总分析;各职能科室负责职责范围内问题的答复或处理。各学校要设立公开监督电话,安排专人及时接听来访电话,建立来访电话登记制度,对来访电话内容、时间、来访人及联系方式、反映的问题等认真做好记录,在第一时间上报学校领导,及时给予来访者反馈答复意见或处理意见,并对来访者对答复意见的满意程度进行记录,做好需落实事项的回访工作;按时完成市局转办的有关事项的答复和处置。

3.教育公开监督电话和行风校风热线拟设二级责任部门,共同负责相关事务。

(1)一级责任部门(热线管理中心)

①受理教育系统公开监督电话、行风校风热线有关方面的咨询、投诉、意见建议等问题。

②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记录、分理、建档后,及时传递给有关二级责任部门,并责成二级责任部门限时提出回复意见,做好群众来访电话、热线的回复工作和满意度记录。

③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向二级责任部门通报,并将有关问题整理汇总报市局领导。

④搞好统计、汇总、信息资料分析,为市局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2)二级责任部门(机关各科室,各学校)

①指定专人为教育公开监督电话、行风校风热线二级责任部门专办员,负责处理答复本单位接听的公开电话。

②负责处理热线管理中心转办的公开监督电话、热线反映的问题,并将答复处理意见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反馈到热线管理中心。

二、工作流程

4.受理。市局热线管理中心和各学校分级负责各自范围内的行风校风热线和公开监督电话的受理。对受理的问题,按咨询、投诉、意见建议做好分类、登记,并及时报请单位主要负责人阅批。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相关职能科室、学校负责提出答复意见或处理意见。行风校风热线工作日每天接收并及时登记、报请领导审阅、转办;公开电话工作日及时接听,并认真记录来话内容(包括时间、来话人姓名、联系方式、反映问题的详细内容等),建立完备的来访电话分类登记台帐。

5.办理。被授权接收来访电话、热线的职能科室和工作人员,在接到来访电话或热线反映问题时,要立即做好详细的来访内容记录。凡能马上答复和处理的,应立即予以答复和处理,并将答复内容以及来访者满意程度做好记录;对一时情况不明或无法当即答复的问题,接收来访电话或热线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内容书面报单位主要领导批转,有关科室或人员及时着手调查处理,并于3个工作日内将调查处理结果和回复意见经单位主要领导阅批后,转接收来话或热线的职能科室予以回复。投诉、举报类事项,要深入调查,秉公办事,调查处理结果要公平公正,确实存在问题的要立即整改,办理回复时限为5个工作日。对于情况相对复杂,不能按期完成的事项,有关办理单位应提前提出延期申请,经领导小组批准后,适当延长办理期限。对于注明紧急程度的事项按相应紧急程度答复时限办理。对于建议类事项,要认真对待,合理的意见建议应及时予以采纳和借鉴。

6.回复。办理群众咨询与投诉时应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做到件件有结果、事事有回音,按照规定回复时限和紧急程度予以及时回复,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解答问题要全面清晰,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和蔼,暂时解决不了的,要做好耐心地解释工作,取得群众谅解。需要调查了解的事项,由领导批转相关职能科室或相关学校调查了解形成书面答复意见后,报经局领导审阅同意,由热线管理中心统一回复,并对回复事项的内容、满意度做好记录。各学校受理的来访电话,由学校责成本单位职能处室统一回复。

三、健全制度

7.转办制度

(1)热线管理中心对无法直接解答的问题进行记录、分理、建档,并及时转至相关二级责任部门,要求其限时办理或提出回复意见。

(2)各二级责任部门专办员接到热线管理中心转办的事项,要及时上报单位领导,认真研究办理,并将办理结果或答复意见在规定时限内报热线管理中心。

8.催办制度

(1)热线管理中心根据转办事项的紧急程度,分别为“一般”、“紧急”、“特急”,并在转办单上注明。

(2)答复时限:

①紧急程度为“一般”的事项,通常当日予以答复;需进一步了解核实情况或需单位集体研究确定的,应于3个工作日内回复来访者;

②紧急程度为“紧急”的,须当日内予以答复;

③紧急程度为“特急”的,须立即进行答复。

9.反馈制度

(1)热线管理中心受理的公开监督电话、热线事项由热线管理中心负责统一回复。

(2)各二级责任部门对热线管理中心转办的事项,需在规定时限内将答复意见或处理结果及时反馈至热线管理中心。

(3)各学校受理的公开电话(学校办公室、校长室电话),由学校研究答复或处理意见,并由学校授权职能处室统一回复。

(4)市局办公室受理的公开电话,能立即答复的应立即答复,不能立即答复的,要做好电话记录(时间、来访人及联系方式、所反映问题的详细内容等),及时转热线管理中心安排处理。

10.督查制度

(1)热线管理中心负责督查落实各二级责任部门的答复、反馈情况,并汇总各二级责任部门的答复、反馈情况;负责检查督促各学校公开监督电话管理制度、职责分工、电话记录、回复处理意见、来话人满意程度等方面的管理和建档工作。

(2)推行首问责任制。热线管理中心要对首个接听、接收群众反映问题的单位、个人以及转办、处置、回复等有关工作程序进行监督。工作人员必须做到热情、公正、高效、诚信。各单位在接听、接收群众来访电话、热线过程中,要按照“首问负责制”的要求和本办法有关工作程序的规定,确保来访信息无落漏,所有来访有落实。

(3)强化热点问题分析,努力提高工作效能。热线管理中心、各学校要根据群众反映比较集中和强烈的问题,认真组织调查研究,定期召开行风校风建设工作专题分析会,分析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的成因,研究制定预防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与措施;针对工作中查找出来的行风校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办事程序,促进依法行政;要总结经验,完善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畅通机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完善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行风校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3

(一)健全组织机构,强化组织领导。在县委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镇迅速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李吉虎为组长,党委副书记为副组长,其他党委班子成员为成员的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活动的组织领导、组织实施、组织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确定专人承办活动相关工作。此外,领导组还下设四个分别由党委班子成员牵头的综合保障组、宣传简报组、课题调研组和督导联络组和六个督导组,明确各自成员和职责,严抓落实,确保了活动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完善工作方案,加强活动动员。按照中央、省委、县委开展活动的文件精神和要求,我镇及时研究制定印发了《中共乡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意见》等10个指导性文件,并为参学单位和人员配备《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笔记本》。10个指导性文件分行业对教育活动内容、形式、时间安排、目标任务、方法步骤等都做了具体的说明和规定,简洁明了,可操作性强。3月13日,在县委第八督导组的指导下,我镇召开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县委关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会议精神,科学部署了全镇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细节,并对镇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进行了初评。在6个指导组的指导下,全镇14个党支部均于3月下旬按要求召开了动员会,认真学习研究实施意见,准确领会和掌握活动精神和要求,切实做好群众工作。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镇党委及各党支部充分运用会议、专栏、标语、led、短信及走村串户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央、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及时反映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特别是由党委领导编写的《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群互动三字诀》内涵丰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新阳村文艺宣传队将其以快板形式在多个村(社区)和单位表演宣传,成为教育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群众好评,为推动教育实践活动的积聚了正能量。

(四)注重联系实际,扎实开展学习教育。为了使我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工作扎实开展,我镇及时下发了教育学习的要求,对第一环节作了详细的安排部署,并落到了实处。

一是领导班子带头学。从党委书记做起,带头给机关党员和到村给村组干部、党员上党课,目前已为机关干部上3次党课,为8村1社区各一次党课;党委班子成员也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头为所联系的党支部上党课。并在党课之余积极到村入户进行调研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建立台账,抓好督办落实。此外,党委书记自参加石海文艺学堂的学习后,还带头将文艺学堂书法班开至镇机关,为值班同志配备书法、绘画用具,让值班领导带领其他同事利用晚上时间,练习书法和绘画,使在值班的同时提升自身素养。

二是干部职工集体学。自党委书记带头上党课之后,镇党委还坚持每月举行两期干部夜校课堂,组织全体镇机关干部职工、部分村(社区)干部及企事业单位负责人集中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汇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学习教材进行了系统学,还先后组织观看了警示片《苏联20年祭》、教育视频于丹教授讲座《感悟中国智慧,构建和谐心灵》、纪录片《焦裕禄》、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基层党组织工作案例视频等,并组织学员们结合所学内容,相继开展了“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什么”、“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基层工作怎么干,服务群众怎么做”、“剖析个人‘’表现形式”等专题大讨论,以增强干部学习效果,提升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

三是业余时间抓自学。为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理论素质,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专门编写了《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资料汇编》,还精选了100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优秀影片,均传至工作群,要求机关干部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抓好自学,并写好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镇党委书记和副书记分别对党委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村(社区)负责人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了阅改。

四是督导小组促实学。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下设的6个督导组进行了集中学习培训,要求在各党支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及时了解掌握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情况,传达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有关会议精神及工作要求,并向所督导党支部提出工作意见建议,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发现和分析存在的问题,督促抓好落实。

五是理论考试测学。学习教育环节后期,镇在全县范围内率先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测试,对全体镇机关干部、村(社区)三职干部、部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社会组织及非公经济组织支部书记共计70余人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检验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学习成效,深化干部们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五)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查找问题。为更好的开展好此项工作,镇党委始终围绕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针对存在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在全镇范围内多渠道、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促进干部正确认识思想和工作不足。

一是召开各级会议征求意见。在机关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机关党员干部、离退休老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建议;在村(社区)召开村组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大会,就工作开展方式方法、干部作风等方面向参会人员征求意见;在企业召开座谈会,就党政窗口的服务质量、干部作风、办事程序等征求意见。

二是开展“民主评议、公开承诺”活动。镇党委敞开教育实践活动的大门,鼓励干部讲实话,说实情,让普通干部和人民群众来参与、来监督、来评判。制发《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函》到各党支部和镇属企事业单位,以边学边改的方式认真对待从各层面收集起来的意见和建议。

三是开展交心谈心活动。全镇各党组织带着问题敞开心扉、以诚相见,真心诚意谈,注重见人见事见思想,主动亮明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诚恳指出对方的问题,互相交换对班子存在问题的看法,深入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特别是领导干部按照“四必谈”的要求,把思想谈深谈通,消除隔阂、形成共识,并在与干部的交流中征求对机关管理、民生工程推进等的意见建议,为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打下基础。

四是积极深入基层调研。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课题调研组成员围绕“服务群众、民生优先”的工作思路,通过下村组、到田间、进农户等方式征求意见,多听“不中听”的话,多看“不顺眼”的事,多种渠道、多层次地征求了群众对党委班子成员及党支部成员关于落实“八项规定”和“”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另外,各党委班子成员还各自深系点对村上的产业发展、基础建设、项目推进及民生等方面问题重点调研,虚心听取基层党员和干部群众对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镇群教办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梳理汇总,形成了《民生诉求台账》、《困难群众台账》、《维稳台账》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等系列台账,落实责任人,定期跟进更新工作进展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六)坚持边学边查边改,立查立改初见成效。镇党委班子成员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深刻剖析,带头在开展反复征求机关职工、普通党员及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对照八项规定要求,认真查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目前查找到党委班子在“”方面存在的问题15个,征求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21个,查找到班子成员“”方面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62个。

一是针对制度不规范、执行不严等问题,镇党委多方征求意见,确保制度规范,执行到位。如针对机关管理松懈、工作纪律和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党委及时修订机关各项管理制度和下村工作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公务用车制度、办会办文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由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边查边改、严格执行,通过主动到村组调研、进农户访谈,真诚查找问题和不足,并主动担任问题整改的牵头责任人,立行立改。

二是关于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方面的水、路、沟渠及民生相关问题,党委领导带头制定整改时限、落实措施,做到服务群众到位,让整改落实的过程成为提高能力的过程、执政为民的过程、服务群众的过程、改善民生的过程。如收集到群众期盼新阳村、鱼池村和中棉村有近4公里的断头路急需要连接和拓宽、整治后,党委领导立即争取上级支持,及时组织群众参与“一事一议”相关工作,目前涉及土地已基本调整完工,各村集资工作也完成,通过公开遴选落实了施工单位。而征求到玉联村群众反映“玉五”路部分路段垃圾池不足,倾倒垃圾不方便,且无路灯照明等问题后,镇党委经过实地察看,立行立改,落实专门人员和经费保障,新建设了8个垃圾池方便群众生活,优美环境。同时,协调投入资金为“玉五”路沿线安装了路灯,亮丽了玉联村。

三是关于基层党建方面存在阵地建设不完善,组织建设不规范的等问题,领导班子带头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接受和整改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能解决的问题,抓好巩固和提高,防止反弹,对难解决的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努力找出症结所在,防止久拖不决,避免活动结束“旧病复发”。如针对鱼池村党支部和老年协会党支部这两个后进党组织的整顿,镇党委落实专人深入走访群众、真心与党员交流,充分听取意见后专题分析后进原因,制定详细整顿措施、落实整顿责任人,明确整顿时限要求扎实整改。

四是在收集到群众反映民生政策实施不规范、村务公开不及时等问题后,镇党委立即落实,规范政策实施程序,严格要求村务组务及时公开,确保政策公平、公正落到实处,让群众满意。如收到群众反映实施城乡低保政策有不公正、不公平、不公开的问题后,镇党委认真分析、研究,推行在全镇范围内由群众对低保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决策,还权于民,并形成制度,带头做好服务,为农村排忧解难,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

通过查找问题,还及时修订党委议事和决策制度,党委班子继续推行重大事项开干部职工大会、一般事项召开班子会讨论的民主决策制,以健全规范管理、整肃纪律作风、提升能力素质为推手,以开展“五帮村、走基层”活动以及“双岗双责”为载体,进一步深入到群众中开展结对帮扶和“党员义工日”活动,查找在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征地拆迁、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活动的针对性。统筹兼顾,把活动开展与依法治镇建设法治及普法宣传落实相结合,与当前各项目标工作任务紧密结合,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

二、工作成效

(一)思想认识有了新提高。镇机关干部职工普遍提高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自觉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总要求贯穿自身工作和生活的始终,自觉将好干部的标准时时对照。

(二)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镇机关干部自觉将工作能落实、群众能满意作为工作的基本要求,主动工作多了,被动接受少了;敢于担当承诺多了,推诿躲避少了;协商办法多了,闭门造车少了;群众满意多了,回头路次数少了,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切实做到务实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三)工作作风有了新转变。通过学习和自查、自纠,全镇各级党员、干部切实推进作风转变,从工作中打印、复印不浪费一张纸,办公中不浪费一度电、一滴水,到食堂用餐时不浪费一粒粮食做起,镇机关干部职工到村组、走农户的情况多了,溜岗走读的情况少了;学习的方式方法内容多了,娱乐的闲情少了;总结的经验教训多了,抱怨的情绪少了;解决的问题多了,拈轻怕重的少了,干部队伍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投入为民服务的各项事业。

(四)工作落实有了新面貌。全镇以党的群教活动为契机,着力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博玉路硬化、小学迁建、旅游公厕等重大项目推进较为顺利,河畔村党群服务中心、镇中心文化站等民生项目正在奋力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工学结合有待强化。部分党员、干部学习欠主动,特别是部分农村党员、干部利用工作之余时间主动学习坚持不好。镇机关党员、干部负责具体事务多、必须参加的各种会议也多,特别是领导层面,不断开会、处理文稿、领取工作任务,导致真正的走村串户、落实任务的时间比较紧。

(二)查摆问题还不够深入。通过征求意见和查摆问题,对“”的危害认识比较清楚,但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存在着思想误区,在查找问题时总是找不准、找不全,出现“问题清单”报了又被反复打回来再找的情况。

(三)边学边改任务需逐项落实。虽然制定了边学边改方案,有的整改内容也完成了,但相关的制度建设还没有跟上,急需补充完善,以便建立长效机制。

(四)帮扶方式和措施有待优化。针对困难群众,主要以临时性帮扶为主,“输血”式短暂改善其生活状况,但具有针对性、综合性、长期有效的帮扶措施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经济贫困问题。

(五)财力困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多而无力解决。征求到的如去年6.30暴雨冲毁的道路和水利设施多达二十余处需要整治、恢复等问题,虽然已解决整治了一些,但因本级财力极为有限,希望能得到上级实质性政策或资金支持,以便有效解决影响农村长期发展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下一步主要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县委、督导组的统一要求和我镇的活动方案安排,严格执行流程,强化工作力度,扎实有效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各阶段工作。

(一)继续深化学习教育。把学习贯穿于教育实践活动始终,在前段学习基础上,继续深入学习上级关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会议、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强化联系实际学、带着问题学、深入思考学,认真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4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教育局成立了由局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室主任以及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各层次的工作会议,及时研究部署工作。各基层学校也相应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层层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了对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领导重视,主要领导亲自抓。对上级批转的举报情况,教育局实行了领导轮流阅批、包案制度。局长坚持每月亲自处理一件反映问题,分管领导认真处理案件,与当事人建立联系,耐心疏导,化解矛盾。对重要案件,及时听取处理情况和报告,使“市长热线”反映的问题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重点案件能够按规定时限办结,按时上报。三是建立工作网络,实行目标管理。年初,教育局与各学校签订《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和工作责任,在学年中间抓检查督促,年终抓考核评比,保证了工作责任的落实。

二、建章立制,规范操作,认真完成工作各项任务指标

根据《*省处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在区政府和“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建立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受理“承办单”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一是及时对“承办单”进行登记、批转。“承办单”送达教育局之后,“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内对反映问题进行登记,及时批转到相关单位,规定办结时间。并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切实妥善地解决问题。市长公开电话开通以来,区教育局共受理160件次。办结率达到100%,反馈率达到98%,群众满意率达到98%。二是做好群众反映集中问题的调研工作。针对“市长热线”中群众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区教育局建立了专门档案,定期组织回访,向他们讲明政策、做好思想工作,及时消化矛盾。同时,教育局定期召开安全稳定工作会议,认真分析、排查不稳定的因素,及时发现倾向性问题,做到情况早预报,问题早处理,苗头早控制。去年以来,重点针对落实民转公教师待遇问题等4个难点问题,研究了解决措施,把矛盾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杜绝了来区到市上访、进京去省上访、重复上访等问题。三是坚持落实工作的基本制度。建立健全了包括接访工作制度、紧急事件处置制度、登记归档制度等工作基本制度。教育局坚持月报制度,每月对“市长热线”反映的内容进行归类、分析;同时,坚持每半年对受理的“承办单”进行一次总结,每年对教育系统“市长热线”情况和不安全因素进行一次通报。

三、超前工作,化解矛盾,努力降低量

近年来,我们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控制矛盾的源头上,克服坐等群众来上访再调处的被动做法,通过加大治本力度,超前预防,及早妥善地化解各类矛盾,从而降低了量。一是改进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今年以来,我们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局领导班子到基层走访活动,通过走访学校、教职工家庭,广泛听取广大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采纳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每年元旦、春节前,教育局都开展帮扶救助送温暖活动,全区学校都对生活困难的教职工进行走访慰问,采取措施进行帮扶,收到了良好效果。二是推进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教育局在全系统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制度,只要涉及群众利益、群众关心的行政行为,都进行公开。通过健全制度、推进政务公开,有效杜绝了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滋生,防止了问题的发生。三是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解决热点问题。针对“市长热线”反映的热点问题,教育局结合行风建设,采取了有力措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决预防和制止各种公款吃喝、收受礼品等不正之风;不断加大教育乱收费治理力度,规范了学校收费行为。今年以来,反映领导干部作风、乱收费问题的“市长热线”较去年同期有了大幅度减少。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5

教育整顿能否取得实效,核心和关键在于顽瘴痼疾整治。小编整理了在全市公安机关查纠整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材料,希望大家喜欢。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公安机关查纠整改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省市县三级教育整顿办主任会议和全市政法机关教育整顿推进会议精神,总结前段工作,对查纠整改环节各项重点任务进行再强调、再部署,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举措、压实责任,持续推动教育整顿向纵深开展。

刚才,X同志通报了前期工作情况和下步工作打算,讲得很好,我都同意,大家要全力以赴抓好推进实施,确保各项目标措施真正落到实处。教育整顿工作启动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压茬推进学习教育、查纠整改各项工作,全市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思想发动广覆盖。坚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引领,常态开展党纪党规学习和警示教育,印发《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实施意见》,进行多轮次、多层级思想发动,不断增强查纠整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市公安机关开展谈心谈话达X人次,谈话率达X。二是自查自纠无盲区。制定《顽瘴痼疾整治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引》,开展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全市公安民警预填报X人次,累计梳理问题X件、X人,为正式填报和后续组织查处、专项整治指明了方向。三是组织查处零容忍。坚持开门整顿,严格落实“一案一档”“一线索一档”要求,拓宽线索收集渠道,实行双向查办模式,目前收集线索X条、涉及X人,其中X条重点督导件均由局领导包案。四是成果转化见实效。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积极开展大走访活动,听民意、办实事、解民忧,“我为群众办实事”氛围日益浓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我们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短板和不足。一是思想认识还未“到底到位”。少数单位对教育整顿规定动作,不研究、不协调、不落实,存在漫不经心、等待观望、应付过关思想,有的甚至对政策把握不准、出现误区。二是宣传发动还未“入心入脑”。部分单位对“自查从宽、被查从严”的政策理解不到位,没有做到深入宣讲、不断灌输、触及灵魂,有相当数量的单位自查自纠问题为零。三是问题查纠还未“走深走实”。部分民警向组织交代问题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不能如实坦诚彻底地交代;个别单位责任缺失,没有起到教育、引导、规范的作用,导致上报问题质量不高、数量不多。四是整改推动还未“落实落地”。个别单位对问题排查投入精力多,整改落实投入精力少。对这些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家务必要清醒认识,尽快拿出针对性整改落实举措,以真查真改、立行立改的实际举措推动教育整顿取得实效。下面,我再强调五点意见:

一、持续学、深入学,增强思想教育引领力。

教育整顿开展扎不扎实,查纠整改到不到位,首先看思想教育是否真正入心入脑。要坚持把学习教育贯穿始终,坚决摒弃“过关交卷”思想,切实做到以学促查、以学促改、边学边改,确保查纠整改有力有序。一是做好育警铸魂文章,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牵引,把政治教育、警示教育与查纠整改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奋进新征程、忠诚保华诞”实践活动,研究制定一系列方法举措延伸学习教育,持续深化政治轮训,灵活运用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专题辅导等形式,教育引导民警真正把“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烙印在心中。二是做好警示镜鉴文章。坚持以案说法、以案说理、以案明纪,注重收集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让有问题的民警看到希望、争取从宽处理,让拒不主动交待问题的民警受到触动、受到警醒,真正明白“小病不治、大病难治”“悬崖勒马是正道”,从而卸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以洗心革面的姿态投入工作。三是做好谈心谈话文章。严格落实“五个必谈”要求,层层开展谈心谈话,做深做细思想工作,明确界定自查自纠的具体内容,做到讲清原则底线、讲清查纠方式、讲清严重后果“三个讲清楚”。要深入细致阐明“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导向,教育引导、帮助感化有问题的民警彻底打开心结、放下思想包袱。对举报投诉多、执法问题多、苗头隐患多的民警,要针对性反复谈、深入谈、严肃谈,主动向组织讲清问题,争取从轻处理。

二、全覆盖、零遗漏,把握自查自纠窗口期。

自查自纠工作月底就结束,之后就是组织查处,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明白“不讲清问题是过不了关的”的道理,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真正激发自查内力动力,让新老问题到此为止、翻篇清零。一是强化领导带头的示范效应。层层压实各级公安机关主要领导的第一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示范引领作用,带头自我开刀、自己查摆、自我剖析,对照标准逐一排查检视,真正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见行动,为广大民警树立榜样、作出表率。对组织发动不到位、民警自查不深入的部门单位,要督促落实重点“补课”,坚决防止雨过地皮湿,决不能浮在面上、流于形式。二是强化个人自查的过关效应。各单位要认真组织民警填报,重点聚焦整治顽瘴痼疾内容,按照《全市公安队伍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及《工作指引》,逐一对照填报内容、填报范围,把好填报问题的质量关、数量关、时间关,抓紧时间主动说明问题,争取从宽处理,严禁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严禁把工作作风和工作态度的表象问题作为自查填报的内容。三是强化宽严政策的引导效应。要用足用好《适用“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的实施意见》赋予的政策空间,精准掌握“自查从宽、被查从严”认定和处理的具体标准,综合把握民警违规违纪行为发生的时间节点、“自查”时间早晚、供述态度是否主动彻底等因素,结合一贯表现,在法律、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度做出处理。对那些经反复教育引导仍不主动交代、故意隐瞒的,甚至对抗组织、逃匿毁证的民警,依纪依法顶格处理。

三、讲法治、重事实,提升组织查处精准度。

当前阶段,必须把案件突破作为重中之重,发挥组织查处的威力威慑,循线深挖、重典治乱,迅速在全局上下掀起一波高潮声势。一是拓宽线索渠道。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要通过涉黑涉恶案件倒查、重点案件交叉评查、涉法涉诉案件清查、智能化数据排查,以及梳理12345热线、信访事项反映问题等方式,发现执法司法案件疑点,全面收集各类线索,建立线索受理情况总体台账。特别要注意的是,案件线索的倒查、清查、评查、排查,既要重数量,更要重质量,“在精而不在多”,决不能查无战果、查无收获。二是加快线索转化。各单位要抽调优秀办案人员,充实审查调查力量,加快问题线索初核审查调查进度,对于能够达到立案标准的问题线索,提高办结质效,抓紧深挖彻查一批案件线索,抓紧推出一批重大战果,抓紧公开一批典型案例。对于达不到立案标准,但查实存在违纪错误的,实事求是运用第一种形态,及早提醒纠正。对有线索不查、久查不结、查而不公的,一经查实,严肃追责问责。三是把握查处重点。突出抓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两面人清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彻查、执法司法腐败深查和腐败行为严查,对涉黑涉恶案件中明显“案大伞小”“案多伞少”的,强化纪法协同,杀一个“回马枪”,深挖彻查“保护伞”“关系网”。对久访不息、久拖不决的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和群众反复、集中举报的问题,要提高核查的优先级,予以重点核查,把倒查评查作为信访案件结案的必经程序,做到倒查有结论、追责有力度、整改有措施、化解有成果,在全市形成有效震慑。同时,要做到关口前移、触角延伸,密切关注队伍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掌握队伍中出现的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跟踪关注不放心、不托底的人和事,坚决防止出现“边整边改边犯”的问题。

四、求实效、建机制,打赢顽瘴痼疾攻坚战。

教育整顿能否取得实效,核心和关键在于顽瘴痼疾整治。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聚焦用力、重点突破,全力推动顽瘴痼疾得到彻底解决。一是坚持“找病灶”与“查病因”相统一。全市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按照《顽瘴痼疾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研究细化具体整治内容,迅速组织开展一次大排查、大起底,全面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具体表现,分门别类完善台账,列出整改清单,明确整改时限。对纳入整治范围的顽瘴痼疾问题,要按照“定内容、定措施、定目标”要求,逐一拿出具体有效的整治措施。二是坚持“联动共治”与“开门整治”相统一。市局教育整顿办公室、驻局纪检监察组要立足职责,强化与省教育整顿指导组、各级教育整顿办公室、纪检监察部门的对接联系,不断畅通省、市、县三级沟通渠道,及时掌握重点线索、了解最新情况,确保整改工作高效开展。要紧密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向社会集中公布一批顽瘴痼疾清单,把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化解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要内容,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定期整治进展情况,通过整治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坚持“当下治”与“长久立”相统一。要坚持实践检验,明确评价标准,针对执法司法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薄弱环节、长期没有解决好的死角盲区,不能停留在纸面上抓查纠、查整改,要用执法实践和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等切身体验来检验。要更好地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力求发现一类问题、堵塞一批漏洞、出台一项制度规范,推动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确保整治见长效、不反弹。

五、抓统筹、严督导,织密组织推动责任网。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6

关键词:《阳光热线》、政务公开、广播、示范性

一、《阳光热线》

《阳光热线》节目由省民主评议办公室与人民广播电合创办,2002年6月3日开播,是全国省级电台第一个“政行风热线”节目。已经播出3600多期。在有限的30分钟时间里,节目每天邀请参加行风评议的省直51个职能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有关处室的负责同志轮流走进直播室,现场接听听众的热线电话,围绕某个主题,解答听众的政策咨询,受理听众对相关部门的投诉。在此基础上,职能部门针对听众反映的问题,立即派人深入各地,会同当地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认真调查,一经核实,立即解决。与此同时,《阳光热线》的记者现场追踪,即时采访,在第二天的节目中通报问题的处理结果。节目以其特有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而赢得广大听众的信赖和好评。节目的形式据了解,自开播以来,每期节目都有一万多人(次)拨打热线。

二、贴近性

对于电视台和电台来说,“新闻立台,内容为王”是铁打的规律。打造品牌栏目,内容既是重点,也是基础,既是品牌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担当媒体责任的载体。内容的取舍和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栏目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一个栏目要真正担当“推动发展、引导社会、教育人民”的重任,必须在内容贴近性上下功夫。

1.贴近政策。电台作为党的主流媒体,《阳光热线》作为一个品牌,它的节目宗旨、重点内容、阶段性主题都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省直政府部门的工作重点,有计划、有意识地主动设置议题。如2012年3月份,为响应省委“加强基层建设年”的号召,《阳光热线》特别策划十期节目,播出时间从3月到5月,从各个方面反映了驻村帮扶工作开展的相关情况,在全省引起良好反响。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出台前后,《阳光热线》都及时调整节目,特邀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参与,解读政策,阐释背景,统一思想。每有重大突发事件,《阳光热线》都迅速“改版”、及时跟进。禽流感期间,《阳光热线》特别邀请省畜牧局、省卫生厅领导,介绍相关防控知识,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汶川大地震和玉树地震发生后,《阳光热线》也及时协调省建设厅、省卫生厅、省红十字会等相关部门做客《阳光热线》,介绍情况、倡导募捐。大事面前总有《阳光热线》主动担当的身影,发挥了品牌栏目服务大局、引导社会的独特作用。

2.贴近群众。群众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是衡量一个栏目是不是名牌的重要标准。没有听众的广泛认可、支持和参与,《阳光热线》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阳光热线》在其内容上始终关注民生,坚持以服务受众赢得受众。选择受众需要和喜欢的内容,解决他们反映的切实问题,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十年来,《热光热线》把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省直部门、群团组织逐步纳入节目,参与节目的省直部门由最初的50个陆续增加到现在的63个。不同时期,人们关注什么,群众需要什么,《阳光热线》就有意识地邀请相应部门的领导到直播间“定向”服务。年终岁尾,年货市场假冒伪劣有所抬头,就安排省工商局、省商务厅、省质监局接听听众电话,解决他们购买年货遇到的问题;十一长假前,组织省交通厅、省旅游局参与节目,介绍旅游线路、交通安全、维权常识;学生开学前后,安排省教育厅、省物价局,就教育乱收费受理听众投诉;联合省法院举办两次“帮您解决执行难”大型直播活动,帮助群众当天执结金额1000多万元。在筛选听众问题的时候,尽量选择具有普遍性和针对性的问题。在解答听众具体问题以后,还要阐释相关政策,起到“一人发问,万人了然”的效果。据《阳光热线》统计数据显示,通过《阳光热线》已解决听众反映的各类问题5.6万多个,退还各种不合理收费2.5亿多元,问题解决率和群众满意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创新性

《阳光热线》的创新性体现在架起了政府和群众间的桥梁,使得双方的关系通过节目这个平台变得和谐与正常。这种形式上的创新性使得节目贴近政策、贴近群众的宗旨得以深入延展。节目将群众反映的问题摆在有关部门面前,让群众直接能与主管这方面政务的机关建立起有效的联系,这种形式的形成与中国的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打破了政府与群众“对立”的关系。

1.播出形式的创新。《阳光热线》是电台和网络视频直播,听众既可以通过收音机及时收听,也可以通过网络视频观看,给受众提供了多种接收节目信息的途径。

2.播出地点的创新性。节目根据播出内容选择不同的播出地点,既有室内直播,拓展互动,也有户外直播,走向社会。室内直播。室内直播是《阳光热线》的基本形式,通过邀请省直各部门主要领导带领相关处室负责人轮流到直播间,通过热线电话直接与广大听众交流,解答咨询,受理投诉。户外直播就是把直播间搬到广场、公园、社区,厅局领导与群众真正的“面对面”回答咨询,当场解决问题。

四、示范性

1.节目形式的示范性。《阳光热线》开省级媒体与政府部门联手监督之先河,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并引起方方面面的广泛关注。一是政府通过节目可以实现阳光办公,政务公开,其次,群众可以通过节目反映问题,解决问题。中央十几家新闻单位先后对《阳光热线》进行报道。十多家省级电台和纪检监察系统的同志到河北电台参观学习、考察取经。目前,全国已有20多家省级电台仿效《阳光热线》开办了类似的节目,而且河南电台的《政府在线》、陕西电台的《秦风热线》、新疆电台的《新广行风热线》等还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品牌节目。业界和学界称这一现象为“《阳光热线》现象”

2.节目社会效应的示范性。节目倡导的政务公开得到了广泛认可,但同时其处理问题的形式亦是社会应当推行的,给广大群众普及,有问题怎么去解决。《阳光热线》通过电话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让后根据这些问题邀请相关的机关工作人员到节目现场予以解答,避免了中国典型的有问题到处乱撞的状况,疏通了群众与政府之间的“交流”障碍。

五、一点思考

《阳光热线》在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充实它的内容,扩展它的功能。目前《阳光热线》更多地是解决一些物质层面上的具体问题,大多是属于群众投诉,要求解决具体问题,发展趋势应当是扩大到精神和道德层面,应当逐步向建言献策方面转化,甚至可以增加一些辩论。《阳光热线》要上层次、上台阶,决不能满足于就事论事,还要就事论理、就事论法、就事论教。不仅要把热线办成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窗口,还要把热线办成普及法律常识、对民众进行民主教育的课堂,让更多的听众由为了解问题而听“行风热线”,变成为了学习知识、扩大视野、了解社会、提高民主法制意识而听热线。只有这样,节目的生命力才会越发长久。

参考文献:

1)王广文《阳光热线》的品牌建设与创新——在“责任媒体”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7

【关键词】群众路线;常态化;运行机制;高校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体党员的一次马克思主义自我教育活动。在经常性工作中走好群众路线,既是一种好的思想作风,也是应当一以贯之的一种好的工作方法。当前,高校党员干部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应该对照要求、查摆问题、及时整改,自觉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之中,避免教育实践活动成为一种运动、流于形式。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本身内含着,不仅要把群众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且要固化于制,把精神真正贯穿到决策中去,贯穿到思想行动中去,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

1党的群众路线的概念界定、精神实质与常态化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于6月18日正式启动。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教育。要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学习教育、听取意见,查摆问题、开展批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全体党员的一次洗澡治病的教育活动。群众路线不仅强调“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观和领导观,而且更加注重“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整体内容。尤其需要我们牢记的是,群众路线的根本目的是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不能有“旺季”与“淡季”之分,更不能一手硬、一手软,必须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积极构建常态化运行机制。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1]重视机制建设,是由党的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决定的。坚持群众路线常态化,把群众观点蕴含贯穿在一切工作的内容和程序中。以积极务实的做法找准穴位,切准要害,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切实把改进作风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外化为一种工作习惯、转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在实际行动中纠偏、整容、整形、矫形,彻底杜绝那些为求个人利益及本位思想而做表面文章的现象,打上预防针,增强免疫力,巩固教育实践的成果。只有建构内容协调、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党员干部联系群众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好的经验做法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防止政随人迁。

2当前高校在“”查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2.1“”方面存在的问题

2.1.1形式主义

在办学规模上,有的院校片面求大、学科专业盲目求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容,缺乏办学特色。在人才队伍建设上,有的院校重外部引进人才,轻内部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外聘院士和兼职教授一大堆,只是名义上装点门面而已。在评优评估上,有的院校检查多,评比多,指标繁杂,靠包装、弄虚作假,虚拟应对,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工作态度上,有的院校追求任务的完成、追求次数的多少,对群众的感受、效果的多少考虑得不是太多。对待工作有时只满足于完成学院领导交给的任务,常常求稳怕乱,重面子工程,轻实际成效,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建设。

2.1.2

有的领导干部联系师生不够广泛,渠道不够畅通,深入教学科研一线调研不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足,办法不多。在办公室听汇报看文件和资料比较多,关心师生尤其是倾听学生心声还很不够,对师生的想法和诉求知之甚少,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够。有的缺乏民主作风,听不进不同声音,容不下不同意见,不能很好执行民主集中制。有的对上阿谀奉承,对下趾高气扬,多为领导服务,不为群众办事,只唯上,不唯实,不为民。

2.1.3享乐主义

有的领导干部精神懈怠,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乐于小富即安,小打小闹过日子。有的领导干部不敢担当,怯于管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干事,对工作敷衍应付,得过且过,遇到矛盾绕着走,碰到困难往后缩,师生员工反映的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的领导干部工作精力投入不够,喜欢迎来送往,不愿在干事创业上下苦功夫。面对学校改革发展的难题总是从客观上找原因,不从自己的思想观念上找问题,习惯于拿老眼光看待新事物,拿老办法对付新情况。

2.1.4奢靡之风

有的公务接待过多,搞攀比、摆阔气,有铺张浪费和超标准接待的现象。有的科研经费使用率不高,科研成果共享不够,教学实验设备利用率较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有的公共资源分配不合理、浪费严重,“三公经费”开销过大,在经费的严格管理、使用公开和使用效果方面仍存在问题,未能把有限的资源充分用于教学、科研上。

2.2“”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彻底,政治素养不够过硬。对党的群众路线认识不深,群众工作经验缺乏,宗旨观念有所淡化,还没有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二是思想观念不够解放,创新招法不够多。没有把解放思想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落实到推动事业科学发展上;不愿闯、不愿试,怕出问题、怕担责任,导致时常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固步自封,开拓创新意识差。三是班子成员之间互相批评与监督力度不够。对对方目前存在或有可能发生的一些潜在问题(或不足)不能及时予以指出,或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四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淡薄。在平时的工作中,忽略勤俭节约的习惯的培养,把一些“小浪费”或吃吃喝喝看成是平常小事,要求不到位、管得不够严。

3高校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运行机制创新

3.1建立民主决策机制

民主原则,即我党的优良传统中的群众路线。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2]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和政策要走民主程序,体现民主的精神,拓宽民主的途径,丰富民主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可行性论证,广泛听取各个层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切实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群关系是血肉联系,不能(下转第331页)(上接第246页)淡化为骨肉关系,更不能退化为水火关系。高校党员干部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以学生的意见作为决策的参考性依据,真正做到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智,使决策成为全体师生员工的自觉行动,提高学校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水平。

3.2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联系群众不能只是一个空洞口号,高校党员干部要真正放下架子,主动和学生沟通交流,这才是联系群众的最终目的。同志在建党九十周年报告上指出:“各级党政机关和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3]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员干部首先要“沉下去”,深入了解民情,接受群众咨询,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强化利益表达的主体意识,保障人民群众平等的利益表达权。其次要畅通渠道,让群众能直接联系到干部,疏通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通过法治化的利益表达方式,避免某些群体利益表达不理性甚至违法的现象。最后,还有搭建平等对话平台,让群众直接联系干部更畅通,积极发挥各类校内外媒体作用,重视各种社团组织、利益群体在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作用,使群众利益诉求表达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3.3强化监督约束机制

群众路线常态化,需人民群众“监督”全力助推。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会导致权力失范。只有敢于监督,常态监督,不良作风才会无处遁形。践行群众路线,就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民利,通过制度化的方法手段来健全自下而上的制约和监督权力的运行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侵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的发生。要把学生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标准,把能否解决好学生反映的强烈突出问题作为衡量领导干部作风转变的试金石。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拓宽作风建设的监督渠道,逐步形成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基于此,高校党员干部既要保持公仆心、平民心、平常心,公道处事,公平用人,公正用权,又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经常查摆问题、分析根源、整改落实、跟踪问效,切实做到转变作风摸实情、解决难题办实事、惠及民生求实效。

3.4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构建党的群众路线常态化机制,要把着重点放在考核奖惩上,进一步建立健全作风考核奖惩机制,以严格的考核奖惩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要求,针对本部门干部作风突出问题,结合干部岗位职责,坚持把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纳入平时工作绩效考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考核之中,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办法。要坚持为民导向,褒奖和重用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坚持务实导向,褒奖和重用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要坚持清廉导向,褒奖和重用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要把高校党员干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加强对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的督促检查,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成效的基本标准。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333.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8

一、江苏“三解三促”活动取得创新成果

江苏在新时期开展“三解三促”活动,能为领导干部与基层的干部群众搭建一个直接沟通、深入交流的重要平台,有利于增进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与支持。“三解三促”活动也为新时期江苏如何按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发展阶段的新变化,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再创一个黄金发展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创新成果和宝贵经验。

1.“三解三促”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

精心组织策划,“三解三促”取得了丰富的实践成果。深入基层驻点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前提,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三解三促”的成果表现在: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率先实践作示范。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到泗洪县上塘镇垫村和高邮市八桥镇金港村驻点调研。他强调,要围绕即将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贯彻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领导干部带着决策思路走下去、带着基层问题走上来。在“一下一上”中,提高科学决策水平,提升系统解决基层问题的能力。其次,困难和矛盾多的基层地点成为蹲点首选。从实施情况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第一线,加深了对江苏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对江苏落实“六个注重”、实施“八项工程”、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江苏在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中,要求所有领导干部下基层不事先踩点,不搞层层陪同,自付生活费用,直接下到蹲点的住户,在田间地头、基层站所、生产一线与群众拉家常、讲政策、议发展、听牢骚,在相互交流中增进感情。

加强政策引导,“三解三促”形成了创新的制度成果。这些成果表现在:一是“三解三促”常态化。在省委主要领导带动下,“三解三促”活动在省、市、县机关党员干部中产生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各市、县党政领导干部也纷纷行动起来,结合当地实际,深化“三解三促”活动内容,积极拓展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渠道,省、市、县三级联动,努力建设为民务实清廉高效的服务型机关。二是“三解三促”活动规范化。“三解三促”活动从省委常委做起,从省级机关抓起,县以上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两个月,其中驻村住户时间不少于五天。领导干部在离开调研点之前都普遍召开座谈会,通报调研情况,商议解决问题的办法;调研结束后,深入分析梳理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撰写调研报告和体会,研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江苏专门成立了四个督察小组,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领导干部下基层进行督察。三是“三解三促”活动制度化。“三解三促”是江苏切实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的重要举措,领导干部下基层将成为长期坚持的制度。

广泛宣传提升,“三解三促”收获了积极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表现在:第一,江苏在“三解三促”活动中,以强化群众观念为前提,增强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自觉性;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夯实做好群众工作的基础;以创新载体为支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拓宽渠道为重点,努力提升服务群众实效;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保障,强化联系服务群众的组织基础。第二,推动工作重心下移,使密切联系群众成为“三解三促”活动中党员干部的鲜明品格。“三解三促”活动注重求真务实,始终走群众路线,使“科学发展向上攀登、联系群众向下扎根”成为党员干部不懈追求。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逐级建立了联系点,并以点连线,以线扩面,构建零距离、无遗漏、全覆盖的党群干群联系网络,形成了各级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整体联动机制。第三,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三解三促”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领导机关成为关键。“三解三促”活动中,领导机关把群众的意愿作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把老百姓的评价作为最重要的依据。实践证明,“三解三促”不仅有利于改善党群关系,也是增进干群互动、促进科学决策的有效手段。

2.开展“三解三促”活动探索和积累了宝贵经验

领导带头蹲基层,群众路线在新形势下有新实践。基层需要干部,干部更需要基层,下基层的领导同志力戒形式主义,带着真情真心沉到最基层,将民生诉求作为领导机关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指向标,主动到发展困难多、民生难题多、社会矛盾多的地方去,坚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和特殊接待,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始终把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沉下去”,民情才能“浮起来”,满意度才能“升上来”。

找准问题察民情,在新高度上更好地凝聚科学发展共识。找准问题是推进“三解三促”活动的关键环节。党员干部在“三解三促”中深入基层,积极拓宽征求意见渠道,了解民意民情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涵盖全省基层各个地区、各个领域,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各级领导班子找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抢抓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实现科学发展提供了基本依据。

制度创新谋发展,在“三解三促”中最大力度为民兴办实事。活动之初,江苏就把“三解三促”活动作为创先争优、解决改革发展深层次矛盾的重大契机,把制度创新放在突出位置,紧抓不放。活动开展过程中,江苏注重依靠制度解决突出问题,注重把成功经验制度化,以制度形式把成功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把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作为巩固扩大“三解三促”活动成果的根本举措。针对调研中当前民生领域里能够解决但容易反弹的问题,江苏把解决问题和制度创新结合起来,着力从制度上找原因、堵漏洞,始终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重要位置,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中寻求突破性的制度和举措。江苏在“三解三促”活动中将执政理念和已取得的实践成果用规章、制度固定下来,执行下去,使社会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的约束规范,并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总之,江苏把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要求、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党员干部的岗位职责结合起来,与推进党建创新“八项工程”紧密结合起来,与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与建立基层联系点、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与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与推动本地区本单位的当前工作、与解决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实践证明,“三解三促”活动是转变领导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好办法,是机关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党性修养的好途径,也是锤炼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品质的好载体。

二、当前基层“三解三促”反映的相关问题

在“三解三促”活动中,基层党组织做到了在解放思想上有新飞跃,在提升能力上有新进步,在解决问题上有新成效,在创新机制上有新突破。但是,活动中也暴露出党群干群关系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需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

1.部分领导干部群众工作意识淡薄、素质不够高、作风不够实,一些“三解三促”活动有走过场的现象

调研中,许多同志谈到,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偏差、作风不够扎实,“三解三促”活动中少数地方仍变相进行层层陪同和特殊接待,使这一活动在少数地方和部门流于形式,这是直接影响党群关系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作为群众工作主体的部分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不够重视或片面理解“三解三促”活动,使这一群众工作被严重削弱。有的将“三解三促”活动片面理解为“走读”,以为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就是到群众中走一走、看一看,向群众宣传一下党的政策主张即可;有的将“三解三促”活动单纯解读为“办事”,以为“三解三促”活动就是到基层办几件实事、好事即可;有的将“三解三促”活动简单解读为“意见汇报”,以为群众工作就是将一些具体任务或决策交由群众讨论,收集意见后向上级汇报一下即可;有的以单纯的经济指标代替群众工作,片面理解“发展是第一要务”,以为只要经济上去了,“三解三促”活动也就搞好了。

2.“三解三促”活动暴露出一些领导干部的本领“恐慌”,与群众交流沟通的能力亟需提高

如何加快苏中经济薄弱地区发展,提高苏中全面小康建设的质量和水平,是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2013年“三解三促”驻村调研的主要课题。江苏省委要求从省委常委做起,层层带头、步步在先、处处示范,影响和带动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投入“三解三促”活动。但在一些机关和部门中存在不少问题,少数领导干部不愿意主动到发展困难多、民生难题多、社会矛盾多的地方去,不能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着力促进社会和谐。一些领导干部认识不到民生诉求是领导机关完善政策改进工作的指向标,不愿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集中民智。做群众工作“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还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中缺乏与群众交流沟通的能力,一些干部感叹“不知道群众在想些什么”,很多群众埋怨“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一些基层干部虽然生活在群众之中,但不能与群众打成一片,“与新社会群体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体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不到一起去”,出现“说话无人听、办事无人跟”的情况,削弱了群众工作的凝聚力。上述问题如果不在开展“三解三促”活动中及时从制度上加以解决,营造和谐党群关系将会是一句空话。

三、推动“三解三促”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接

2013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江苏“三解三促”活动的内容和目标十分契合即将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建议把“三解三促”活动纳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中,同时在“三解三促”活动中不断丰富新的内涵。为此,要着力探索“三解三促”活动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间的对接形式,通过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找准问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订整改方案,切实落实整改措施,促使两个活动能够完美对接,收到协同推进、相互促进的效果。

在“三解三促”活动中进一步强化群众路线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就是要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在“三解三促”活动中,要不断充实新的内涵。要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通过集中教育、自我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有效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树立宗旨意识,努力解决作风不实不正不廉和腐化堕落等问题。在为民上,要突出解决思想问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观念;在务实上,要重点转变作风问题,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落实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在清廉上,要坚持严于律己、廉洁奉公,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坚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通过“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提升深化执政理念认识,建立和完善价值理念转化的体制和机制。

把“三解三促”活动作为江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践载体。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是基础,是前提,实践是手段,目的是要通过教育与实践,使党员干部更好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实践证明,“三解三促”活动是转变领导作风、推进工作落实的好办法,是机关干部密切与群众联系、加强党性修养的好途径,也是锤炼干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品质的好载体。因此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可以把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实践活动——“三解三促”活动作为江苏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实践载体。为此,在“三解三促”活动中,要强化廉洁政治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功能、强化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等内容,使活动更加体现为民务实清廉的特色,更加符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

因此,在制订“三解三促”下一步活动方案时,一方面,要创新活动的路径,通过民主生活、民主测评、民主监督等形式“照镜子”、“洗洗澡”,因人施教、因情施教、因事施教,真正触及灵魂,解决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坚持“三解三促”活动的成功做法,同时还要围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在实践中丰富“三解三促”活动的内涵。一是要在“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从而以纲纪严明的制度规范来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贯穿于实践为民务实清廉的全过程。二是要把为民服务、做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和基本职责。以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为抓手,推动基层党组织“功能转换”,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积极主动为民办事、带民致富、替民解忧。进一步完善各类为民服务载体,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三是要适应社会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把人、财、物等公共资源更多下沉到基层,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要进一步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基层民主范围和途径,丰富村(居)民自治内容和形式,保障群众真正成为村(居)事务决策、管理的主体。

切实落实并完善领导干部基层工作联系点制度,形成“三解三促”的长效机制。根据我们党多年来开展群众工作的实践经验,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坚持正面教育的经验和解决突出问题的成功做法,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坚持下去,并在长期坚持中不断加以完善。江苏“三解三促”活动初步探索了一套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方法、措施和载体。着重在形成“三个常态化”上下功夫:一是带着问题下去、找到答案上来的常态化。二是接触普通群众、掌握一手材料的常态化。三是解决点上问题、反思面上工作的常态化。我们党对贯彻执行群众路线有许多好的制度,一方面要加大执行力度,另一方面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建立完善新的群众工作机制。江苏省委主要领导在“三解三促”活动驻点调研中,非常强调“点”上调研对“面”上决策的作用,将“三解三促”活动着力点放在通过强化制度建设解决突出问题上。要通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对“三解三促”活动中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补充和完善有缺陷的制度,需要细化的制度,尽快制订实施细则,从而形成“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的长效机制。

推广“两先两再”的科学方法,把为民造福作为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最大任务,千方百计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两先两再”就是调研者先扎到最基层了解实情,再提起来梳理问题,先聚焦于点上获得更多的感性认识,再扩展到面上寻求一般的规律。这样,领导者决策的立足点就更牢靠了。这是“三解三促”活动的一大鲜活经验,应当长期坚持下去。真正把为民造福作为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最大任务,解决领导机关在作决策时,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情况不明、信息不全、调研不实而出现的偏差风险。基于此,应当进一步对什么人下去“三解三促”、下到什么地方去“三解三促”、怎么下去“三解三促”、在“三解三促”中干什么这四个问题进一步明确,明确开展“三解三促”不但要有形式,更要有务实的内容,必须深入到村镇、社区和基层单位去,重点到那些比较困难、经济薄弱和矛盾比较突出的地方去。在“三解三促”和教育实践活动中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要落实惠农政策,建立职工工资稳定增长机制,着力促进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等群体增收,让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二是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放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着力解决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招生收费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三是着力加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建设,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扎扎实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四是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五个全覆盖”,进一步推动社会保障扩面提标,推进城乡制度接轨,提高统筹层次,建立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五是妥善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妥善处理征地拆迁、劳动争议、涉法涉诉、环境保护、医患纠纷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合理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构建科学规范的“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成效考评机制。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是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以是否妥善解决问题作为考核奖惩的主要标准,完善考核评估机制,加强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三解三促”活动的考核内容是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干部作风建设的有效保证。下一步要努力使“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成为领导干部、机关干部的习惯和自觉,成为各级领导干部、机关干部履职述职的重要内容,成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要以“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针对集中教育活动和日常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的情况,对应制订可以操作、可以检查、能够落实的指标,使软要素带来硬效益。探索建立“活动按计划、经费进预算、考核有积分、奖惩看实效”的绩效考核机制。对考核指标的设置,能定量的定量,难以定量的,进行定性分析比较,最大限度地减少主观随意性。定量指标的主要特色是全面、量化、可比。定性指标主要考核基层群众对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度。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使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进一步树立。要确立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和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全面、客观、准确、公正地评价干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任免、交流、奖惩、培训、辞职的依据,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要运用指标考核形成的工作成果,对考核对象作出的综合评价和估量,把原则要求变成量化指标,不仅要依靠办事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刚性机制,而且要十分重视工作作风、工作态度等柔性机制。要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对办事低效、态度恶劣、消极怠工的进行诫勉教育或效能告诫,以弥补公务员奖惩管理上的缺失。总之,要以实际的工作业绩衡量干部群众路线的执行情况和群众工作的水平高低,推动“三解三促”活动和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显著实效。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9

1.认真研读规定的学习资料。每位支部党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史、党的十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在工作时的重要指示,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以及区委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等中央规定的学习读本,中央和省、市、区委关于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文件、重要讲话,以及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等内容。上述学习资料,4月上旬前应至少通读一遍。学习中的感想、体会、心得等应体现在专题民主生活会(专题组织生活会)的对照检查材料中,也可在学习研讨时进行交流(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提供学习资料)。

2.集中学习和专题研讨。(1)举办1次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辅导讲座。(2)举办1次党的群众路线内涵的专题辅导讲座(3)举办1次“”具体表现和危害专题辅导讲座,并举办1次部分损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通报剖析会。(4)围绕“三问三观”(即弄清“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内容,开展3次交流讨论活动,具体讨论主题为:“学习陈其伟,争当联系群众的贴心人”、“践行四下基层,争当为民服务的好干部”、“推行五个一线工作法,争当干事创业的排头兵”(5)安排1天时间,组织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村“之路”展示厅现场观摩学习和接受教育。其中,4次集中学习和3次专题讨论适时召开,每次专题讨论安排若干位同志作主题发言;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村“之路”展示厅现场学习安排在4月上中旬进行。(落实单位:局活动办牵头,各党小组配合)。

3.开展上党课活动。4月上旬,局领导班子结合个人学习心得和工作体会,重点围绕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解决“”问题的具体要求,设定1个主题,在分管股室、挂钩企业或联系点为党员干部上1次党课,与基层干部群众进行交流。(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

二、征求意见工作

1.书面征求意见。3月19日,结合召开我局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和民主评议局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方面情况,书面征求对局班子及成员改进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见建议(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

2.座谈征求意见。4月上旬,由局支部书记庄玉兴主持召开座谈会在粮食系统离退休老干部、基层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和群众代表中,面对面征求对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特别是局领导班子及成员改进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见建议(落实单位:局综合股负责)。

3.走访征求意见。3月下旬至4月上旬,结合“四下基层”工作,组织开展以“转作风、访民情、解民忧”为主要内容的“三访四解”活动(“三访”,即访社会民众、访特定群体、访重点对象;“四解”,即解民忧、解民怨、解民惑、解民困),深入下属基层企业、挂钩村居、项目工地等一线,与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交心谈心,征求意见建议。活动中,每位局领导至少安排1次接访群众、安排1次到基层现场办公、安排1天到基层单位蹲点调研、走访1次特定对象(主要包括离退休干部、基层党员干部、贫困户、上访户)。走访时,要做好访谈记录并进行梳理。走访结束后,将梳理材料及时报局主要领导审阅。涉及班子作风和对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同时抄送区委活动办进行汇总(落实单位:局活动办)。

4.接访征求意见。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位局领导干部采取每周一、每月15日定时定点接访群众,主动约谈干部群众,阅看群众来信等方式,认真征求群众意见(落实单位:局综合股负责)。

5.谈心征求意见。3月下旬至4月上旬,每位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各股室主要负责人以及各下属企业的主要领导逐一谈心交心,了解对本人、对局领导班子、对局党员干部队伍改进作风、践行群众路线的意见建议,帮助其找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队伍在“”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落实单位:局活动办)。

6.网络征求意见。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通过开通局教育实践活动网上信箱和微博客、局长信箱等网络平台,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我局改进作风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综合股配合)。

三、专题调研工作

局领导班子要结合工作分工,牵头组织分管股室或联系挂钩企业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如何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解决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问题、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和制约发展的问题等,确定调研课题并深入进行调研。调研时,每名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系点、深入群众,主动了解掌握第一手真实资料,组织力量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并积极推动调研成果转化运用(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综合股配合)。

四、边学边查边改工作

1.认真梳理问题。4月上中旬,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从各方面听取的意见建议中,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查找班子、个人和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方面突出问题(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

2.研究解决问题。4月上中旬,局领导班子对照查找出来的“”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从中梳理若干项作为重点,作为边学边改项目,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整改期限;各位领导干部确定1-2个个人边学边改项目,认真抓好整改,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开局亮相、取信于民(落实单位:局活动办负责)。

3.着眼制度建设。从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就着手研究改进作风的具体措施和制度规范,用改革的办法使作风建设的成果制度化。根据中央和省、市、区委要求,适时制定出台一些相关的制度(落实单位:局综合股,相关股室、部门配合)。

线上教学问题及解决办法篇10

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内涵

(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新阐释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把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写进了党章。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其理论精髓是不变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应该与时俱进,丰富发展。刘云山指出“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几个重要点,只有理解这几个点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暗含着二维结构――先锋队(党)与群众,党的依靠力量是群众,群众的组织引导者是先锋队(党)。高校作为一个由管理者、教师、学生组成的有机共同体,其中党员干部是管理者的主体。因此,高校群众路线的二维结构就是党员干部管理者――师生群众。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就是要求高校党员干部管理者应全面贯彻坚持以师生为本的群众路线,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发挥党在群众路线中的主导作用。

(二)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功能

2013年6月21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教育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是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强大动力、改进作风转变职能的重要机遇。”群众路线为高校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力量源泉和领导方法,是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保障。首先,群众路线为高校改革发展提供方向保证。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过曲折历程,时至今日,对高校发展究竟“为了谁”这一关键问题需要进一步把握。一切为了群众,为民办学是高校改革与发展中各级党组织应该牢牢把握的根本方向,要重视师生群众的切身利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保障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提高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其次,群众路线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力量源泉。一切依靠群众,告诉我们要办好高等教育,就必须依靠师生。去行政化一直成为国内教育界呼声很高的议题。去行政化的本质是放手发动群众,实现教授治校。高校汇聚了众多的人才,应该充分调动师生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志讲过,校领导心中装着学生,这所大学就有希望。最后,群众路线为高校改革发展提出了方法论指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应该成为高校党员干部管理高校、引导高校发展的根本方法。高校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才能找到真问题;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从群众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实际方法,避免教条主义与闭门造车。充分了解广大师生的迫切需求,充分发动广大师生的群策群力,才能保证政策的合法性、适应性。

二、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现状

(一)高校群众路线的实践现状――以a、B、C三校为例

自2013年6月全国高校启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w地区各高校积极实践群众路线,在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破解制约学校内涵发展的难点问题上取得了初步成效。课题组对w地区3所高校(1所省属重点本科,1所市属重点本科,1所国家示范高职)进行了调查发现:a、B、C三所高校紧紧聚焦“四风”问题、通过成立群众路线实践领导小组、开通群众路线专题网站、组织各类专题学习会、实践推进会、意见征集会、群众座谈会等途径查摆问题,并修改旧制度、制度新制度以巩固实践路线的成果,具体措施见(表1)。

(二)高效群众路线的实践成效与影响因素

近一年多的群众路线实践成效显著,w地区3所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宗旨意识、群众观点得到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问题得以纠正;一批与师生群众和学校事业发展密切相关突出问题得以解决等。调查组以信任度、满意度为指标,分别检视党员干部群众路线实践行动影响与效果,对a、B、C三校师生群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路线实践有力地提升了党员干部在师生群众心中的形象,提高了信任度。党员干部开展群众路线的一系列实践行动,解决了多数师生的合理利益诉求,满意度大幅度提升(见表2)。

表2a、B、C三所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前后群众信任度、满意度调查

时间

效果群众路线实践前群众路线实践后

aBCaBC

师生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度63%67%64.5%85.9%84.8%83.9%

师生干部对党员干部的满意度67.6%71.3%77.6%79.7%87.1%86.4%

尽管群众路线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形式主义并没有彻底根治,官僚主义对高校民主管理的影响仍然存在。在调查组访谈过程中,一部分群众反映“中央的群众路线思想是好的,但在实践中有变味的趋势,走群众路线,变成整治群众。一些制度的修订不但没有变得科学,反而更加不合理。”以a校绩效工资改革为例:a校近几年发展迅速,特别是学校科研取得巨大进步。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整体水平,a校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加强了对教师科研水平的考核比重,导致一批教学突出型教师的工资待遇不升反降,严重打击了教师认真教学的积极性。分析原因,我们认为影响群众路线实践成效的主要因素有:第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缺乏对群众路线思想的认同。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有相当部分高校党员干部对和平时期的群众路线、群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在工作中放松了这方面的要求。第二,缺乏制度保障,目前高校群众路线实践处于探索阶段,很多配套制度没有跟上,阻碍了群众路线的实施。第三,受限于目前高校管理体制的限制,高校的体制本质是高校内部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利益分配和权力之间的协调关系。体制不合理,则权责不明,给群众路线实践带来诸多困难。

三、高校群众路线实践的长效机制

以党员干部为主体的管理者践行群众路线,为实现高校有机体的整合提供了价值规范与方法指导。脱离群众路线的实践,则会引起校园混乱与冲突。冲突理论认为化解高校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与对抗,保证群众路线的长久实践,根本方法是制度约束。制度带有全局性、稳定性,管根本、管长远。“四风”问题都是积弊顽症,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也容易出现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破解作风问题反复性和顽固性的难题,制度是最管用的办法。此外,在社会学制度主义看来,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适宜性逻辑,制度建设不仅包括了规范性的制度,同时也应包括文化-认同要素,培育群众路线组织文化是制度建设的最高境界。

(一)建立健全师生群众利益表达和利益协调制度

“一切为了群众”,要求把广大师生的利益放在首位。首先,要制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的工作制度。高校党员干部要深入教师办公室、学生课堂、学生寝室,了解师生的利益诉求。其次,要建立畅通的师生群众利益表达渠道的工作制度,信息化时代,高校党员干部既要充分开发利用信息化工具,如微信、热线电话、微博、电子邮件等,让师生群众畅所欲言,又要保证师生群众有更多的与领导面对面座谈、交流反映的机会。最后,要建立健全利益协调补偿制度。所谓众口难调,面对广大师生的不同需求,既要照顾到大多数人的利益,又要及时对少数人利益受损的情况予以适当补偿,以维护高校的公平正义,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决策制度

“一切依靠群众”,高校广大师生是我们党员干部一切工作的力量源泉。要相信并组织师生群众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一方面要扩大师生群众参与决策的机会和条件,使广大师生更多地参与高校决策。对于涉及面广、事关学校改革发展大局、与师生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在决策前通过座谈会、论证会等形式,听取专家学者、民主党派、教师学生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另一方面要组建教授决策智囊团的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专业团队在决策中的作用,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专业化的建议。

(三)建立健全执行监督制度

美国学者艾利用森(G.alison)指出:“在实现政策目标过程中,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制度执行是否充分,一方面取决于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更取决于是否存在对制度执行的有效监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高校制定的各项政策制度,必须在执行过程中接受广大师生群众的监督,并不断根据师生群众的意见进行修改,使之逐步完善。既要从制度规定上明确师生的监督权力,又完善高校信息公开制度。保证师生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问题全面深入的公开,党员干部办事的程序、制度,真实准确的公开。此外,党员干部要善于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有效的监督平台。

(四)建立健全激励评价制度

有效的群众监督能够及时发现高校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歪风邪气,但制止四风问题,还需权益激励与责任惩罚兼容的均衡制度。首先要改进高校党员干部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联系群众考评制度。群众路线贯彻得怎么样,师生利益维护得怎么样,广大师生群众最有评判资格。改变过去封闭式、自话自说的考评模式,增加师生群众评价在党员干部考核中的分量,把师生群众的认可度作为考核党员干部德能勤绩的重要依据。其次,要不断创新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对服务群众好、群众公认的党员干部,优先提拔重用;对群众意见较大的党员干部给予通报批评、免职处理,对问题严重的党员干部,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