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15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1

记者:贾秘书长您好,听了您的总结报告深受感动。请您谈谈课题组秘书处具体职能。

贾云海:我们的工作是带领大家去脚踏实地地做几件事。做真正有益于学校的发展、真正有益于我们学校校长的发展、真正有益于我们教师的职业化专业化成长的事情。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培养出适应新时期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我国基础教育“名师、名校、名校长”之基本特征及其价值取向研究》课题组针对中国的优质教育(重点在基础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整合、提升和发展,以期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教育决策和规划提供帮助、为学校发展与管理提供思路和指导、为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帮助,让更多的学校成为名校(或更高层次的名校)、更多的校长成为名校长(或更高层次的名校长)、更多的教师成为名教师(或更高层次的名教师)。

记者:请您谈谈课题组秘书处的定位。

贾云海:这是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个关于我们秘书处的定位:我有必要为大家做一个解释。秘书处的任务大体分为三块:第一,为大家做好课题方面的服务;第二,在课题研究方面我们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专业性的指导;第三,对各个子课题校所取得的课题成果以及好的办学经验由我们来搭建一个平台,大家一起来分享课题的研究成果,来促进我们学校打造名师、名校长,为促进学校的成长做一些贡献。

我们还可以请一些专家到学校去,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交流和指导:一是对北京优质的高校资源、研究院资源等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大家有了好的研究成果,我们用合适的途径,能够让大家的成果让更多人得到分享。类似的,大家可以提相关的要求,我们也会主动联系大家。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提出的只要是合理的需求,我们一定会尽我们的所能去满足。如果我们能力不到,我们会尽量去整合资源,来促进课题进程的开展。

第一,调查总结相关的研究成果;第二,分析提升;第三,对于战略和策略方面总课题组提出模式,促进课题的有效开展;具体的工作推进有以下四个环节:(一)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二)树立分步实施课题的研究以及及时向总课题组做汇报;(三)验收与交流;(四)积极对课题成果进行转化与推广。

记者:请您谈谈如何打造名师、如何促进学校的发展、如何使校长成为名校长。

贾云海: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组织相关的培训,包括校长培训、中层领导的培训以及具体学科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校长在专业化发展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第二,我们在教育部旗下的教育官方网站——中国基础教育信息网已经达成共识,我们会把课题会员校的相关情况以及我们各个课题的开展情况链接到教育部的中国基础教育信息网上去,展示学校,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展示学校的一些骨干教师,促进他们在各个方面的成长,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第三,我们编辑出版“三名”课题的研究图书。课题组专家老师的工作比较忙,更多的精力放在具体的教学研究指导上。没有太多精力去梳理教学成果,把自己的办学经验进行总结起来。秘书处帮助大家进行梳理、整理,把大家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我们大体列出:名校长、名师、教学案例等一系列的书籍,我们会陆续出版,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参与子课题研究的老师和学校的成长。二是让其他的学校能够分享我们的成功经验和课题研究成果。在这些方面,我们秘书处成员在具体工作中会及时和大家联系。

秘书处还有一项务实工作——开展相关的一些培训,目的在于如何把以北大附中校长赵鈺琳为代表的,在全国有声望的优秀专家的宝贵经验,落到教学工作当中去;如何把以北大附中为代表的全国名校的成功案例与大家分享,促进学校自身的发展。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课题组的专家团队。

贾云海:我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有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陶西平;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司长,国家副总督学王文湛;北京大学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陈才明;北京大学教授,原北大附中校长赵钰琳;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陈如平;中国教科院理论研究员陈金芳;香港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多元智能研究专家孙庆均;教育专家、《中国教育专刊》特邀编辑张怀曾;《班主任》杂志原主编王宝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常务副校长翟小宁;江苏常州中学原校长丁浩生等。

记者:请您谈谈老师应具备什么样的教学风格才能使学生们容易接受。

贾云海:多元智能评估系统:第一,多元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我在中学遇到这样的案例,比如在我们的老师授课的时候,我们的校长也会进去听课,我们其他教研组老师也会去听课,那么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反映,这个老师多好,这个经验是不是可以推广一下?这个学生多么踊跃,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是可以推广一下?我们大家了解多元智能以后,我们会发现,往往我们这样的做法也不一定完全正确。有的人语言智能强,有的人内省智能强,有的人逻辑推理智能强,有的人音乐智能特别强。但是都是某一个方面强,那么我在开展课堂调研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老师,他上课也很平常,但是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他,所以他的教学效果也不错的。但是听课的时候往往听不出来他出彩的地方,我们在听课的时候,他当着听课老师的面对不做作业的同学动手,该学生嘿嘿地笑着说,老师我一定完成作业。其他老师都不知道他这样的教学办法好在哪里。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学习他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交作业,该老师把学生叫到办公室,刚抬手要打他一下,学生说“老师,你洗手了吗?”这个案例说明了:前一个教师人际智能强,后一个老师不具备这种个人魅力,没有和学生之间达成默契。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推榜样,那么是不是不现实呢?应该说每一个老师的智能倾向都不一样,那么老师应该具备或者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第二,要思考的是学生层面的。有些校长曾问过我,课题组专家资源很多,专家也都讲得非常好,能不能派两个专家到我们学校,帮助我们出两个清华、北大?这种心情我是能够理解的,但是我们下了更多的工夫,做了更多的事情,那么就会真的促进咱们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吗?也许按照正常的教学可以考上清华、北大,但是,训练后也许考不上了,为什么呢?也许我去训练的时候,有的语言智能强,有的内省智能强,有的孩子天生就不服管。我们不能用固定的风格培养。

记者:请您谈谈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贾云海: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若让孩子自然发展,最后孩子只能泯然众人;若想让孩子超凡于他人,成为精英,家长的任务就是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组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精英少年计划是我们从斯坦福大学引入的一个课程,对现在低龄外出的现象,表示非常的担忧,但是我的理解这是家长无奈的选择。我的孩子今年初三了,我仍旧考虑上国际高中,还是普高,我考虑是否从初三就出国,还是高中再出国,还是上了大学再出国,我作为一个家长,我希望她能早一点出去接受更优质的教育。但是同样作为家长,我担忧她:她的心智不太成熟,价值观没有形成,出去3-6年以后,回来还是不是我的孩子。我有点担心。家长确确实实在做无奈的选择,学校里面能做的事情,如果我们直接去做ip课程,那么孩子未来面对怎样的一个选择呢,参加国内的高考没有办法,所以我们这个天赋少年计划是否让他实现,既要让他学自己的课程,同时让他能够在第二课堂上设立一些美国的相应的课程。这样给孩子的未来多一种选择同时他又不是一个无奈的选择。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课题组具体实施方式。

贾云海:开展课题研究,诊断研究主体存在的问题,提取课题研究的价值点:一是通过总课题对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研究,在调查、梳理、总结和吸取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名师、名校、名校长的特征、标准和成长、发展的规律,并提出加速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的战略和策略。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分析了解影响区域、学校发展的因素,提取课题研究的价值点,进行深度研究,提供解决方案,促进区域、学校的快速发展。二是设立课题组秘书处,协调课题组与区域、学校的有效互动。负责落实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和任务,负责与子课题承担机构、课题实验基地、课题成员校的联络、沟通、组织工作,并协调各部门机构的工作。推进课题研究和推广管理工作,组织协调专家指导组、理论研究组、实证研究组、课题实验基地工作,确保课题研究和成果应用同步协调。三是设立子课题,建立课题实验基地,使课题研究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通过与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合作,针对区域特征和当地教育战略规划,设立子课题,选择区域内一些具有一定条件的中小学,作为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的实验基地,在课题组的指导下,实施《名校、名校长、名师建设工程》,积极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探索如何促进名校、名校长、名师成长和发展,及提升层次的战略和策略。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课题组有哪些子课题。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2

研究开发适合县域内的校本课程,并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有效结合,对推进县域内校本课程的实施,使得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理论意义。深化县域内中小学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概念及意义的理解,并进一步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2、实践意义。在校本课程研发的阶段,对与内容相关的、符合学段学生特点的活动进行整合性分析,在课程实施阶段使不同学段的学生能在此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个人情感意识以及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体验。

一、明确目标,研究出行之有效的整合模式。

为使经济落后的县域,实现三级课程可以开足开全,又不会造成学校负担,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的形式来实现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整合,为达到这样的研究效果,本阶段特制定以下目标:1、加强县域内各中小学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意识。2、以点调动所在学校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培养教师课程研究的能力。3、熟悉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配合县域内各方面的特色进行材料收集工作。

二、明确研究内容与方法,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

通过对全县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与研究确定了以下内容:1、收集县域内的文化背景、经济基础、人文地理等资料。2、利用县域特点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3、校本课程的开发阶段中研究“如何与不同形式的活动进行整合”。4、课程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适当调整。

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经过多次会议与整改决定运用:1、查找文献法。查阅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该种课程开发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2、走访调查法。调查县域内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的各方面信息,总结实施经验。3、个案研究法。确定以尚义县风土人情,家乡特点比较浓郁的内容为校本课程的内容涉及方向,以尚义县档案局撰写的《尚义志》蓝本编写符合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4、行动研究法。边制定课题研究方向边走访各学校,通过座谈、调查的形式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计划及实施方案。5、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课程研究的原则、路径和基本模式。

三、研究工作顺利进行,取得硕果累累。

课题研究筹备工作开始以来,先期进行了一部分调研,作为县级教研部门,对通过对学校课程设置和课程开发两个方面的调研,解决过程中不断研究整改,取得了很大的收获。

1、前期调研,制定整合模式。

如何能解决全县中小学在校本课程开发和研究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经过总结以上问题决定制定一种以“教材统一―活动各异”为模式的课程形式,即:制定一套全县各中小学通用的校本课程教材,而学校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性的)制定适合自己学校实际的实践活动,这样既减轻了学校课程开发时多种不便,又不影响学校课程实施中体现办学特色,更可以做到教育均衡发展。

2、确定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作为课程,要想让每个学校进行实施必须具备实施的准则――《课程标准》,结合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进行研究,制定出《坝上一隅,灵秀尚义》校本课程标准低年级版、高年级版,为下一阶段实验校进行课程实施有章可循。

3、针对课程,筛选课程内容。

通过多种研究方式:走访法、查阅资料法、观察法等多种形式,对尚义县的历史、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收集。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将收集到的比较枯燥的文字进行润色,配合小故事、小神话等多种文体以求达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

4、以点带面,提高教师研究水平。

县域内各小学的教师在课程研究与评价方面有很大欠缺,教师对这方面的工作积极性不高,态度不端正。经过研究与实验校的合作调研,部分实验校的教师已经对这项工作的态度有所改观。在组织教师收集材料时,所有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与成员们合作讨论,并有效地删减内容,对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四、研究中的问题与困惑

1、理论指导不到位,研究容易进入误区

因为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对课程开发的流程不熟悉,导致在研究过程中走弯路。研究初期成员及实验校的的教师没有系统的接受关于校本课程培训,研究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现象。课题组出现这些问题后,及时组织成员进行培训,包括:课程研究方面、校本课程相关知识方面、研究方法方面等等。使成员更快的进入课程研究工作中。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3

【关键词】农村初中校本研究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3-0140-02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广泛实施,给学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教师的角色、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成为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开展校本研究就成了学校的首选策略。

一目前校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现状

由于课程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不断进入大家研究的视野。通过这几年的校本教研,笔者认为发现问题与取得成绩一样重要,因为问题意味着探索和思考,意味着研究正以积极的态度推进新课程;问题也意味着今后工作的目标,它让进一步深化校本教研的工作明晰化了。

1.学校领导和教师认识模糊,重视不够

在推进农村初中校本研究中,我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对开展校本研究的必要性认识模糊,借口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师研究能力薄弱、专家匮乏而对此项工作敷衍了事,尽管各项活动开展了,但教师消极应对,仅有活动的形式,没有取得活动的实效。

2.专业研究人员指导支持的力量不足

农村初中教师在实践中最期望得到专业研究人员和教研员的直接指导和帮助。现实中这样的指导和帮助机会很少,由于缺乏指导致使一些教师出现不尽如人意的情况:(1)选题过大。由于一些教师缺乏选题技巧,选择的课题偏大。例如“教学方法的研究”这样的大课题不具有可操作性,无从下手。(2)课题名称表述不明确。任何课题必须有一个名称表述其所要研究的问题。课题名称应该明了,使人一看就能对课题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3.校本研究真教假研,流于形式

校本研究的重要载体是课堂,因此以听课、评课、案例研究等为抓手,以课为切入点,扎实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是各学校实施校本研究的重要形式。但从目前农村初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来看,较普遍存在以下情况:(1)交流合作的话题少。教学是实践的艺术,校本教研的话题应该集中在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上。然而实际的教研现状却是:在内容上往往是政策、会议的“传达式”,教师间互动交流很少,教师表现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真教假研。(2)关注课堂教学的情境少。校本教研着眼并解决课堂与教学情境性、复杂性、有限性的问题,才能帮助教师在“过程中”真实成长,所以,教研不能脱离课堂和教学实际。(3)问题解决的研究少。校本教研必须紧密联系学校实际,从教师的课堂起步、教学新问题入手,边教边研。而农村初中校本教研现状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研究寥寥无几。

4.校本研究难以发挥先导作用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很多农村初中的办学理念。深入的研究活动,对广大教师全面领会新课标精神、正确把握教育科研方向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当前农村学校在开展校本研究中存在一些现象,却使教研的先导作用难以发挥。(1)功利思想重。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各级领导普遍较重视。于是,围绕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课题规划,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才搞课题研究,带有明显的急功近利的色彩。(2)重成果,轻过程。教育科研的实施,是一个从假设到验证,再调查研究、经验概括、实施推广的过程。它追求的是实践中的探索,注重的是过程中的实效。但是,一些农村初中开展的研究活动,却存在追求形式的多、注重过程的少,忽视实施过程的历练,方案和报告写得详之又详、尽善尽美,而具体操作过程避重就轻,蜻蜓点水。

二解决校本研究存在问题的对策

1.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增强校长和教师的研究意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研究的积极性

首先,建立健全学校的校本研究网络。农村初中校长要充分认识开展校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构建校长负总责,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等职能部门实施具体管理的农村初中校本研究网络,是学校顺利开展校本研究活动的重要保障。其次,切实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教师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教师本身的发展,不但是学校教育力量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农村初中认真组织开展校本研修活动,立足本校,充分发挥教师的团体智慧,创设教师间相互关爱与合作、相互切磋与交流的氛围,培育崇尚反思、学习、实践、研究的文化,就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为实施新课程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为教师的主动发展和专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使学校真正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地方。

2.积极争取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指导,邀请专家作课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在校本研修过程中,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专业研究人员(教育专家、教研员、科研员、名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支持与指导。从目前情况看,教育专家、城市规模较大的学校教师与农村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之间进行合作研究的裂痕十分突出,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很少有机会与专业研究者之间就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共同探究,教育专家对规模较小的学校教育实践的理论支持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由教育专家(课程理论专家、学科教学专家)、教研员(县级教研员、科研员)、学校专家(名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三级校本研究专家指导队伍,依靠专家引领,推进校本研究。

3.解决校本研究真教假研、流于形式的问题

首先,加强教研组建设,让每位教师拥有明晰的发展目标。在教研组建设与发展的研究中,要把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明确地提出来。以“品牌教师”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追求目标,各教研组制订与其配套的目标与措施,与每位教师的教学研究相呼应。教研组内形成一种沟通与交流的环境,教师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发展。其次,让教师心情愉快地工作,让教师在研究中实现超越,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中碰到的真问题,经自己的教学方法、手段、探索、研究、实践解决真问题。这种行动研究的过程,十分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化发展。

4.让校本研究发挥先导作用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4

今天,我们在江苏省盐城中学召开全市教育科研课题工作推进会,出席这个会议的有:市教科院、各县(市、区)教研室全体教研员,全市四星、三星高中、实验初中、实验小学负责教科研工作的主任,市直各学校分管教科研工作的校长、主任,承担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和省教研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我们还将刚刚申报江苏省第六期教研课题的有关同志、市教科院教育发展所兼职研究员们也一并请来。在十六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在认真总结“十五”、规划“十一五”的时候,我们召开全市如此规模的一个专题工作会议,目的就在进一步动员起来,整合全市范围的科研有生力量,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推进盐城教育科研的崛起和繁荣,促进盐城教育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将我市教育推上一个新台阶,推进一个新阶段。

上午,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省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彭钢所长亲临盐城指导,向我们介绍了“十一五”期间江苏省教育科研工作的新方向与新格局;刚才教育发展研究所的张荣兴同志向大家通报了我市“十五”期间规划课题和教研课题的研究情况,并且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科研工作作了具体部署;会上我们还听取了东台市教研室、江苏省上冈中学、盐城市第一小的经验介绍。今天这个会议,时间虽短,但是内容很丰富,需要我们学习和反思的东西很多,大家回去以后要进一步消化,予以贯彻落实。下面,我代表市教育局再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全市教育科研和课题研究工作的决心与信心。

“十五”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之下,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我市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持续的发展。在全市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张书记说:“在这些年盐城的各项事业发展中,盐城人民受益最大的是教育的发展;盐城各项事业之所以走在苏北前列,最基础的是盐城教育始终走在苏北前列。”这是盐城教育的光荣和自豪,也是对我市全体教育工作者最大的肯定和支持。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看到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客观地衡量,与我市教育整体的水平相比,我市教育科研工作还相对薄弱,无论是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师的科研素养,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苏南相比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又首先表现为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差距。在苏北地区,我们的教育是走在前列的,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响亮地提出“在苏北地区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奋斗目标,但在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上,我们并无优势可言。徐州的“无差别教育论坛”享誉全国;刚刚建市不久的宿迁市,经济总量不及盐城一半,但“十五”期间科研起步很快,起点也较高,他们的60项省级规划、立项课题,112项市级课题已经全部结清。面对苏北兄弟县(市、区)百舸争流的发展态势,我们压力很大。差距令我们反思。实践早已证明,教育光靠蛮干是没用的,没有教研活不了,没有科研活不长;教育要服从规律,向研究要成绩,向科研要质量;良好的教育,应该是规模和质量两个轮子一起转动,教学和科研比翼双飞。然而,我们实际工作中的科研短腿现象,仍然成为当前制约我市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力。20*年上半年我市二十几个课题参加省“十五”规划滚动课题申报,结果连一个重点课题也没有评上,它给我们研究的质量敲响了警钟;江苏省第九批特级教师评审,南通市推荐申报37人,成功36人。我市推荐了41名申报者,15人被淘汰,科研成果相对不足是主要原因,教训是深刻的!

当然,盐城教育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绝非偶然,我市的科研工作有自己的特色,张荣兴同志已经予以概括和总结,几家的典型发言也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目前重要的是,各家要看到发展中的不平衡,看到客观存在的差距,知不足而奋进。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随着高中新课改的全面实施,新的机遇正向我们招手。如果说,小学由于新课程起步较早,广大教师的整体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明显优势于中学,高中新课程改革如同一条新刷的起跑线,为我们的高中尤其是星级高中提供了新的机遇。在新一轮办学竞争中,如何以科研兴校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以校本教研为抓手,强化内涵发展,优化校园文化,提升办学品位,无疑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深思的问题。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的学校,一个没有独立承担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的学校,不是合格的实验小级、实验初中和星级高中;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不亲自参与教育科研的校长不是一个称职的校长,是没有内涵没有发展潜力的校长;一个不重视教育科研工作的县区,其教育质量也是无法保持稳定发展的。所以,希望我们的学校、校长、局长们真正行动起来,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内生动力。

二、以课题为载体,明确重点,切实增强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我市“十五”期间省、市级规划、教研课题300余项,应该说这些课题覆盖了我市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搞好这些课题的研究对推进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发挥出很大的促进作用。但从刚才教育发展所通报的情况来看,情形并不非常乐观。有些课题从申报立项后,就没有认真组织实施。在教育发生深刻嬗变和飞跃的今天,上述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与反思。

一要从更新教育理念上努力寻求课题研究工作的新思路。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工作的中心环节,课题研究出实效,将对地区教育质量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课题研究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更不是一些学校生存和发展中的一个点缀,它是实实在在的一种教育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那种将科研工作和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对立起来,认为开展研究对学校影响不大,是一种认识上的短视。有人说,南通教育靠的同样是加班加点,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到过南通的人都知道,南通教育现象首先是教育科研遍地开花的现象,是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在全省甚至全国首屈一指现象,然后才是南通高考现象。南通高考奇迹背后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研究的深入和把握的精妙。近二十年来,从南通走出来的名师是全省最多的,南通人写的文章也是各大期刊报纸的首选。由普通中小学教师而成为教育家的,放眼全国,也只有通师附小的李吉林老师。我有个感觉,不知在座的同志是否认同:做一个普通的教师或许不一定需要从事教育科研工作,但只有搞科研的老师,才有可能最终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为什么只有搞科研的能成为优秀呢?因为科研是个载体,它能把人从狭隘的经验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走向视野的敞亮和宽广,走向精神的丰富和厚重;科研是个武器,它能增强人的自信,改变人的思维方式,实现精神的突围。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之路上来”。现在,我们强调教育只有让学生“乐学”,教育才有生机和活力。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律。教师发展了,我们的教育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教师如果始终原地踏步,不肯学习,不思进取,只到评职称和晋级的时候,才匆匆忙忙地搞一些装点门面的华而不实的研究,盐城的教育的明天会怎样?这些教师所在的学校会如何?

二要从完善过程管理中努力寻求课题研究工作的新突破。

首先,要加强对学校课题研究的选题指导。我们说,学校要发展,教育科研少不了,学校研究什么却大有讲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主要目的在于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而不是追求理论的产出。这与大学以及研究部门的研究目的是很不一样的。所谓研究,缘起于对问题的思考,深入于对问题的追问,成功于在问题中创新。实效性才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生命。实施新课程后,大学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具体的趋向,而中小学中开展的课题研究反而有越来越大、愈来愈抽象的现象,这是个误区,要予以重视。宏观研究不是不要,但不是我们中小学校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课题研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基层中小学在强化管理,推进课题研究规范化的基础上,应该积极倡导“问题即课题”的思路,鼓励行动研究。科研管理部门要着力引导中小学校课题研究向这样“四个结合”靠拢:①课题研究要努力和有效提升学校的品质、品牌、品位结合起来。在研究如何提升学校办学品位和彰显学校文化特色上多下功夫,要积极开展卓有成效的校本研究,找自己的问题,说自己的话,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②课题研究要努力和打造优良的教师队伍结合起来。学校搞课题研究,课题只是一个载体和抓手,落脚点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成长、成熟应该是研究的第一成果,而且是最大的成果之一。③课题研究要努力和高质量地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新课程由小学而高中,其实施和推开本身就是一个大课题,没有现在的结论,需要所有人共同努力加以探究。从当前新课程在中小学实施的态势来看,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很多,关键是各地各学校能否结合自己的实际,在具体问题的探究中找到自己最佳的切入点,“真实的问题都在现场中,重要的是将这些问题变成课题”。④课题研究要努力和广泛地利用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相结合。一个课题从准备、立项到开展具体研究,需要调动各种有效资源。就一个具体学校而言,也许资源是有限的,它制约着学校研究的深入,但如果我们将眼光投放到学校所在的区域,就会发现有许多资源正在闲置着,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一些地方风俗、科研院校的专家群落、同行的既有成果等,在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这些资源要纳入我们的视野。总之,中小学课题研究的实效性,首先要从科学可行的选题开始,要降低门槛,尽可能地扩张课题研究的空间;研究的成果也不以论文多寡论优劣,重要的是看有多少人参加进来。要考充分考虑到研究展开的可行性,成熟一个搞一个,不要贪多求洋,也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小”,将课题研究等同于日常的教研活动。

其次,要加强研究过程的监管。课题研究要降低立项的门槛,但并不意味着研究可以粗制滥造,草率从事。课题研究的过程是由各个环节组成的,包括课题的选择与确立,研究方案的制定及组织实施,资料的搜索、收集与分析整理,成果的总结和推广等,这些环节充满着过程价值和意义,马虎不得。各级课题部门要强化对课题研究工作的全程管理,坚决避免开题和结题时轰轰烈烈,而具体研究过程清汤寡水,甚至连开题和结题这类程序性形式也没有的现象发生;要不断强化阵地意识,尽可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过程务实,结论真实;要完善各级课题研究资料的管理,教科院要将所有省级以上课题的研究资料,包括开题论证的过程记录和结题时专家的指导性意见全部整理上网,供大家学习和评判。

第三、要加强课题研究观摩和成果推广的力度。搞一个课题需要投放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究的过程是艰苦的,也是寂寞的,需要支持和掌声。对于一些学校有特色、操作规范的课题,管理部门要多多组织相关观摩和研讨活动,一是集思广益,相互切磋,完善成果,第二也是一个学习和推广的过程。不要熟视无睹,将基层学校宝贵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是体现研究过程价值的中期检查或评估,也可以是体现终极价值的年度研究成果展评。优秀课题成果的形成往往是一所学校集体合作的结晶,反映着一所学校整体的研究水平和教师群体的科研素质,来之不易,学校首先要将这些成果在校内予以推广和落实,同时要及时向市教科院和县(市、区)教研室通报。各学校的教科室要发挥好部门的职能,努力做好学校和教科院之间的上传下达工作。

第四,要进一步加强服务和培训工作。刚才讲了,课题研究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不少学校或教师对此有畏惧和畏难心理,对此管理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加以疏导和帮助。教科院、教研室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的管理部门,同时也是研究工作的直接参与者,教研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研究意识和指导能力,没有研究的指导是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没有研究作基础的培训和服务也是低层次的培训和服务。各级课题管理部门组织的课题培训工作要及时、务实,本着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靠船插篙,就近培训,分层培训,方法多样,踏实高效。

三要从加强骨干教师的培养上努力寻求课题研究工作的新动力。

高素质的教研队伍是课题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石与保证。队伍培养既要注意夯实全员参与的基础,更要加强教科骨干的跟踪培养与目标管理。针对我市当前各校之间科研发展不够均衡、教师之间科研能力存在差异的实际,要通过考核引导各校建立促使教师自觉参与教育科研的有效机制,开展科研知识普及活动。今天上午我们请省教科所彭所长来为大家做学术辅导即是活动之一,以后我们还将通过定期组织科研培训班、学术研讨、专题讲座、现场观摩、论文大赛等系列活动,进一步营造科研氛围,不断强化全员普及的层次和效果。当前形势下,率先建立一个科研的人才高地,让一部分科研骨干和积极分子先成长起来,发挥榜样的带动作用尤为迫切。市教科院鉴于目前教育发展所人手偏少、整体研究力量不足之现状,在全市范围内聘请了12名热爱教育科研、有宏观意识的同志为兼职研究员,这些同志是来自我们基层单位和学校的科研骨干力量,要发挥好他们的作用。近期,教科院还将以高等师范院校、科研单位和中小学骨干教师为核心组建“全市课题管理指导专家库”,这项工作要抓紧抓实。为充分发挥各地教科研骨干对学校乃至全市的带动作用,也为促进科研骨干在原有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市教科院要在全市范围内排队摸底,将那些科研骨干和热爱科研工作的科研志愿者从人群中遴选出来,对他们进行不间断跟踪管理和培养:一是要在全市范围内展示他们的科研成果,“盐城教育科研网”“名师风采”栏目首先要有他们的风采;二是定期组织他们到有关学校开设专题讲座,为他们的成长架设更多的平台;三是组织各种类型的教科沙龙活动,促进这些同志间的互动和碰撞。要让我市的一些名校长、特级教师加入进来,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邀请市外的一些专家学者一起参与;四是组织外出考察学习,不断拓展骨干人员的教育视野。

四要从加强市县合作和网络建设上努力寻求课题研究工作的新保障。

课题研究工作不能搞单兵作战,只有在思维与思维的碰撞、经验与经验的交流中才能放大研究的效应。要充分发挥各(县、市)教研室及各学校教科室的职能作用,激活课题研究与管理的网络,形成新的课题研究合作机制。要建立学校教科室主任例会制度,将科研的触角延伸到各级各类学校,定期交流情况,分析问题,寻找对策。目前校本研究仍然是我们学校教科研工作中的一大薄弱环节,大家都在讲校本研究,都认为校本研究很重要,但校本研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在学校层面上实施,还不甚了了。为此,市、县教研部门和学校教科室要先行一步研究起来,加强对校本教研活动的指导。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市、县、学校之间需要加强合作,校与校之间也可建立合作机制,市县可以围绕区域特色鲜明、价值较高的课题组织若干学校进行协作研究,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研究共同体,集中研究力量协同攻关,以求得较大突破。当然,一些难度较大的课题还可以与高校、研究所之间展开合作,以增加课题的含金量。

三、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构建盐城教科研新特色。

现代教育学认为,支撑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大厦的四根基柱分别是社会舆论的支持、完善的教育立法、充裕的经费投放,繁荣的教育科研。社会舆论、教育立法、经费投放,或许我们说不上话,但我们完全在教育科研上大有作为。如何让研究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路径和常态的行走方式,当前我市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做。事情能否做成,领导是否重视是基本前提。有人说,教育科研是“一把手工程”,从强调调动领导参与科研工作积极性的角度看,这话很有道理。事实上,今天与会的课题主持人当中,就有一大批来自学校的校长、副校长、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领导亲自主持课题的研究,说明大家对教育科研的重视,这是一个极好的现象,也是我们盐城能够打好“十一五”课题攻坚战的可靠保证。各学校的“一把手”在总揽全局、统筹协调,整合各方面力量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你还有切实承担起领导科研工作的责任。领导对课题研究工作重视程度如何,主要看“四个到位”,即认识是否到位、管理是否到位、经费是否到位、教师评价方式改革是否到位。市教育局在适当的时候,可以对此方面的情况进行一次专题的督查和视导。

各县(市、区)教研室是基层的课题管理部门,要守土有责,切实负起区域内课题研究和管理的职责,要看到自己与先进县(市、区)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见贤思齐,知耻而后勇;要将课题管理工作纳入区域内学校考核尤其是合格教科室、教研室考核的重要指标,“十一五”期间,不参与省市课题研究,或课题立项后置之一旁从不展开研究的学校和单位一律不予推荐参加各级各类“创建”或评奖活动。星级高中、实验初中和小学是我市的品牌学校、窗口学校,集中了全市众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在课题研究工作中要带好头,发挥好示范和幅射作用,家家须有省级以上立项课题,并展开卓有成效的研究。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5

一、关于精品课题建设的基本认识

所谓精品课题,是指通过精心选题、精细设计,被省市级教科研部门立项后,能够精当操作、精彩呈现和精致管理,在实践中有所创新并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成果的课题。精品课题的建设和推进,可以全面提高教育科研的内涵与质量,引导教科研工作走向规范、专业与卓越;可以全面形成教育科研的优势、特色与品牌;可以全面加强教育科研的规划与管理,促进精品成果的产生。

《宿迁市教育科学规划精品课题建设标准》的一线指标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精心选题,选题要突出问题性、简洁性、适应性;精细设计,核心概念界定科学合理,论证富有逻辑性,思路、过程、方法具体合理;精当操作,操作的过程要突出计划性、完善性、规范性;精彩呈现,成果要注意多样性、规律性、创新性;精致管理,主要强调成员的稳定性、活动的经常性和资料的完整性。

二、学校推进精品课题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在推进精品课题建设方面,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即“以发展为目标,以创新为核心,以提高为重点,以服务为导向,以实践为根本”。

1.培养做精品课题的意识

(1)实践导向,精心选题。精品课题建设要从精心选题开始,选题要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导向,努力寻找与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结合点,在教学层面进行实践与研究,自觉抵制片面追求选题的“高大上”。学校目前的三十多个课题,均集中在课程与教学改革、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大多数直接指向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导向、设计体系、学习方式、课程开发、师生关系、质量管理等要素的研究。

2013年,学校共有三十余位教师申报了课题。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学校委托市教科所专家对课题申报书逐一量化打分,从课题选题、目标界定、方法选择等方面给予了客观中肯的指导性评价。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通报评审结果,让每一位申报课题的教师都明确优点与不足。根据得分,结合实际,学校择优逐级推荐上报。对于得分特别低的课题,待其修改完善后在下个年度重新申报。这种实实在在的做法,培养了教师精心选题的意识,优化了学校的课题申报工作,得到了市教科所领导的高度认可与评价。

(2)优化整合,注重过程。学校开展课题研究,要突出“优化整合”的思想,让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实施整合,与教师的专业培训整合,与学校的特色发展、制度管理整合。在课题立项之后,学校定期组织课题组开展集中培训和分组学习,要求教师心怀精品意识,注重过程性研究实践和阶段性研究成果的积累。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做到“学习―反思―实践―再学习―再反思―再实践”。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课题,在做课题的过程中改进日常工作,让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工作、学校运行的常态,积极促进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才、学校的发展。

2.提升做精品课题的能力

为了提升教师做精品课题的能力,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组织教师外出参加专题培训。学校鼓励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但强调在选派人员方面要遵循“三优先”:优先选派具有省市级学科荣誉称号的教师,优先选派教科研成绩突出的教师,优先选派承担课题研究的主持人、核心成员。

(2)邀请教科研专家零距离讲学。近年来,学校先后邀请了多名专家到校开设教科研专题讲座。专家们高屋建瓴地指出一线教师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深入浅出地帮助教师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教师做精品课题,起到了开拓视野、激活思维、提升能力的作用。

(3)承办大型教科研活动。学校积极承办省市级大型教科研活动,如:2011年,承办江苏省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和江苏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培训活动;2012年,承办江苏省苏派新生代教师优质课观摩活动;2013年,承办江苏省小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2014年,承办江苏省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和江苏省“送教助学”名师大讲坛,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学校承办的省市区级教科研活动达百余次。

(4)读书与写作。学校近年来扎实推进教师读书工程,每年都为青年教师购买市教育局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每个学期开展一次教师读书沙龙活动,组织一次教师阅读考核;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完成一本读书笔记。此外,要求教师每课一则教后记,每学期6篇教学随笔。而且学校每年组织十余次的省市级教学论文参评活动。

3.推广精品课题的研究成果

学校借助校园网、展板、校报等媒介,营造氛围,及时宣传,扩大课题研究成果的影响力与辐射面。通过与校本教科研、省市级教学竞赛、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相结合,着力培养课题组强烈的成果物化意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呈现和推广精品课题建设的成果,有效提升课题研究的专业影响力。

三、学校精品课题建设的推进效果

目前,学校各项课题都能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活动开展扎实,成果整理务实,参与研究的教师有强烈的成果发表及转化意识。

比如,学校的江苏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成功是一种习惯’主题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以及宿迁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内拓展阅读的实践研究”均已结题,与之相应,有多篇与课题关键词关联度较高的论文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6

----新课改背景下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目前校本教研的种种错区,阻碍着它的顺利开展。学校不能搞故作高深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应为教育科研搭建平台,提供强有力的抓手。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以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以教带研,以研促教”。教学和研究,两者齐头并进。校本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学校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本文通过反思,探索校本教研的运行模式以及在新课改中应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校本教研 信息技术 新课改 学校发展

 

一直以来,教育科研是教育界带有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教研被更多的人所接受,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但是,我们也发现,一些人搞校本研究,却游离了自身的教学实际,教学和教研“两张皮”,校本教研缺乏具体的目标任务,研不致用。这让人对校本教研的前景感到担忧。如何为校本教研搭建平台,促使它可持续发展,成为我们面前急需应对的问题。

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的具有56个教学班的年轻高级中学。学校抢占先机,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不仅化解了生存危机,而且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去年,我校以优秀的成绩顺利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暨部级示范性高中验收确认,跨进省优秀学校的行列。我们深深意识到,信息技术是教育科研的一只强有力的抓手。这不仅表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更体现在科研模式、交流方式的变革上。

一、我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的背景

   我校创办晚,校龄短。既没有办学所需的优势资源,更没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我们认为,作为新办学校,我们因袭的东西少;教师年轻,有朝气,有活力,接受新生事物快!因此,必须审时度势,抓住新世纪发展的机遇,抢占教育改革的制高点。我们实施“科研兴校”策略,确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使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办学思路。简而言之,即“重信息、兴科研、建队伍、办名校”。

几年来,我们积极致力于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沿着正确的办学思路不断前进。为了有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学校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工作,构建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科研模式。强调教师应具备科研意识,树立“教师即是研究员”的新观念,不断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科研素质,促使教师由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教师转变,逐步形成校本教研制度化、全员化、信息化、课堂化、课题化的“五化”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和教育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化解了学校的生存危机,而且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促使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的形成,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二、我校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发展历程

   学校从开始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到实施数字化校园的构建和应用研究,从零星的探索,到形成一定规模的课题体系,正好反映了教育科研在我校的发展历程。

  1、从立项范围看,由“零敲碎打”到“全面开花”。2005年以前,立项的课题寥寥无几;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增多,部级、省级课题共8项,市级课题1项,涉及面明显扩大。

   2、从立项性质看,由“寄居人下”到“独立立项”。先前参加的课题,多为部级课题的子课题,没有独立的研究成果;2006年后立项的课题,则是学校独立立项,且多为部级、省级课题,档次较高。

  3、从研究方法看,从孤立研究到注重整合。研究走出了单一格局,2006年中央电教馆课题《“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与2007年立项的几个省级课题既各自独立,又遥相呼应,形成体系。

  4、从研究成效看,与信息技术结伴,形成科研特色。以信息技术为载体,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带动课题研究,逐步形成以信息技术、教育科研为载体的现代化办学特色。#www.haoword.com#

附:近年来学校立项课题一览表

课          题

级 别

审批单位

研究进程

《网络时代高中教师的教学观念与行为的实验研究》

部级

子课题

教育部

2002立项,已结题

《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

部级

子课题

中国教育学会

2003.3立项,已结题

《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

广东省

省教厅思政处教育教学研究室

2005.5立项,已结题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

部级

子课题

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

2006.4立项,已结题

《史地学科中现实感强的主题学习资源设计与开发应用》

广东省

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2006.5立项,在结题中

《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广东省

省教育厅

2006.5立项,已结题

《“数字化校园”与开放的信息化教学环境研究》

部级

中央电教馆

2006.12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言学科数字化学习策略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的实验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中期总结

《新课程背景下理科开放的数字化探究情景研究》

广东省

省电教馆

2007.5立项

《数字化环境下中学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汕头市

汕头市教育局

2008.6立项

 

三、我校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策略

1、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工作思路:

校本教研必须贴近实际,服务教学,不能故作高深搞脱离教学实际的纯理论研究,一定要有具体的目标任务,要以课题研究带动课堂教学改革,以新课改的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我们确定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为“教学科研化,科研课堂化”,“以教带研,以研促教”。研究方向是:①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模式研究;②新课程背景下数字化教学环境研究。内容和形式,两者齐头并进。校本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新课改的课堂、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课堂。

  2、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的组织与实施:

⑴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长、副校长亲自挂帅,担纲负责。

   自2003年以来,现职校长、副校长亲自主持的课题共6个,其中中国教育学会部级子课题《作文三步法教学实验》2004年已经结题,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道德研究与实验》、省教厅《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和《生本教育下的自德精神培养实践与探索》均于2008年结题。学校领导参与研究,带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⑵成立课题管理领导小组,从组织和管理上对课题研究提供有力的保证。

校长、副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教研室、教务处主任为小组成员,指导课题的具体实施,形成了由教研室规划协调、各学科组成员具体操作、电教中心技术支持的研究格局。

⑶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环境,提供研究物质保障。

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重新做好“数字化校园”的整体规划,着力打造五个平台:

①信息管理平台:依托校园网和移动公司“校讯通”系统,实施无纸化办公和家校联系,包括信息、公文传递等办公管理,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等教务管理,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管理的效率。

②信息交流平台:利用校园网新闻频道、科研信息网、德育网、专题学习网页,展示工作成果,宣传学校品牌;利用中国教育服务网建设科组博客圈,交流教育教学心得,抒写酸甜苦辣。

③教学资源平台:充实中央电教馆资源库、智能题库、Ftp服务器、数字图书馆等,做好资源的流通、共享。

④电化教学平台:在多媒体电教平台全面进入课堂的基础上,改造了二个连接internet的多功能电脑室,新装配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探究实验室;探究新课程背景下自主和谐的数字化教学模式,提高使用效率。

⑤校园卡应用平台:利用校园卡,解决出勤签到、图书馆借书、食堂、小买部划账等日常生活和学习活动,一卡通行整个校园。

这样,一个崭新的信息化校园已经跃然眼前,这些设备的投入使用,为实现教学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大大提高教学和管理的效率,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⑷提倡做学习型教师,构建课题研究与校本培训并行的模式。

根据新课该的要求,学校将校训由“益教益学,图强图盛”修改为邵华泽的题词“益学益习,图强图盛”,提出构建学习型组织,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

   ①“机制激励,制度保障”。制定了《校本教研制度》,落实培训计划。每年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优质课评比,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搭设平台。修订学校人才基金的奖教项目,设立科研成果奖。

②“进修学习、岗位培训”。不惜物力财力,全力支持老师外出考察、学习、参加各类培训。同时校内不定期对教师进行业务培训,广泛开展校本研究。

③“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积极邀请专家莅校开展学术讲座,将前沿理论、最新信息植入师生的心中。同时建立和健全新教师和青年教师帮教机制,在暑期进行新教师岗前校本培训,结对互帮,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④“校际合作,异地交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开展交流活动。在加强区域内校际合作的基础上,注意加强跨区域交流,与汕头、中山、番禺、江门、云浮等兄弟学校结成“五地十校”同盟。

⑤“案例研讨,行动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汇报课、公开课为载体,研究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和问题。研究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积极探究“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模式。各学科均建立起了学科资源库和学科网站,实行资源共享,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构建了教、研同步的活动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调整、提高。

   学校把信息技术和常规教学的整合当作校本教研的核心课题。早在2002年,我校就参与汕头市教育局承担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题《网络时代教师素质要求的研究》试验。为纠正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我们提出“强化主体性,突出实践性,激发创造性”的教学要求。

   实施新课程后,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优势互补的研究方向:要充分利用新课程改革的契机,进一步研究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如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强调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课件的交互性及其界面的人性化,使课件流向能够根据教学需要随意调度,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将知识迁移为能力。

   我们精心策划校性说课比赛、优质课评比,以评促研,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有创意的设计方案、课例。近年来,我校多次承担了市、区公开课任务和举行教学开放活动,全市有多所学校教师到我校听课、交流,我校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已在区域起到很好的辐射作用。

四、开展数字化教学校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1.探索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网络环境下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通过研究,各学科形成了一系列教学设计,积累了教学经验。

2.改造和自制了大批教学软件,创建专题学习网站,构建了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平台,使课堂教学得以延伸,拓宽师生学习和交流的空间。

   2007年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果斐然。在2007汕头市优秀教育网站评比活动中,学校门户网站被评为“汕头市十佳教育网站”,“呼唤生命教育网站”被评为“汕头市十佳教育专题网站”,“学校学科网”、“学校德育网”被评为汕头优秀教育网站。学校被评为2007汕头市最佳“数字化校园”。

3.通过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现代数字化背景下的信息素养和自我探究能力,全面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素养。

4.通过课题研究促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反思、总结,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三年来,教师科研成果、论文、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达49人次,市、区(县)级不计其数。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教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契合度及有效性不高,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2、教师虽能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开展教学活动,但课件的交互性及开放性不强,利用网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实践尚属初级阶段。

   3、由于校园网络的稳定性和终端机数量不足,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展较慢。

4、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探究、健康上网等养成性教育还须进一步加强。

   5.对研究过程中的定量评估数据收集、分析重视不够,削弱操作的实效性与评价的科学性。

   6.技术与教学艺术、技术与人文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反思和探讨。

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作用很大,但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影响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是一门艺术,不能过份依赖技术手段,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的技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

六、今后研究设想

   1、进一步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力求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提高研究的实效性。

   2、加强理论学习与技术指导,进一步深化课题研究,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水平。

   3、更新网络设备,提高系统稳定性,增购终端机,解决制约网络教学的瓶颈。

   4、构建学科网络学习社区,拓宽学生学习的空间,提高学生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学习的实效。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7

一、课程实施转向与教研制度转型

1.课程实施转向

有学者把课程实施的取向概括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1]。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指课程实施者“忠实”地反映课程设计者的意图,以便能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取向,是指课程设计者和课程实施者双方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些看法,以便相互都能适应各自的情况。课程实施的缔造取向,是指课程实施者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或实际情况来全面修改课程计划。如果说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所反映的,是视课程实施为教学的课程实施观,那么,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和缔造取向所反映的,则是视课程实施为变革的课程实施观。如果说课堂实施的忠实取向是工具理性在课程领域的重要表现,即师生是课程设计者实现其意图的工具,师生奴性地成为既定课程的执行者,居于被动地位,那么,课程实施的相互调适和缔造取向,则体现了课程领域的理解理性和解放理性,即课程设计者和教师相互理解、适应,课程真正成为师生双方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资源,师生从既定课程的奴性执行者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课程资源的自主利用者,居于主动地位。

我国传统的课程实施以忠实取向为主。课程实施中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课程方面的原因,也有师资队伍方面的原因。在课程方面,课程结构单一,国家课程“一统天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课程计划中所占比重过低。课程开发和管理权力过分集中,地方和学校仅仅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而非课程开发者,师生双方自主利用课程的空间非常有限。在师资队伍方面,教师数量不足,教师专业水准不高。但总的来说,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是与在过去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我国基础教育的实际状况是相适应的,因而也较好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致使课程实施以忠实取向为主的情况发生了变化。课程结构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仅有国家课程,而且还出现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管理也由中央集权管理转变为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共管,地方和学校不仅是既定课程的执行者,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师资队伍不仅在数量上基本满足了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而且在专业水准方面也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些变化使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本身所具有的弊端暴露无遗。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教师所做的,不过是执行他人的目的和计划,从事他人提出的活动。构想与执行的分离,使得教师经过多年辛勤劳动而形成的技能都丢失了。而事实上,没有什么比失去对工作支配更容易引起异化的失落感了。”[2]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和课程实施忠实取向的弊端都说明:在变化了的条件下,继续坚持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既与基础教育的现实不相适应,也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有障于我国基础教育的继续发展。正是在这种条件下,转变课程实施观念――由视课程实施为教学转变为视课程实施为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取向和缔造取向,便是这种观念转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合乎逻辑的具体表现。

2.对课程实施转向的回应:校本教研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以及课程实施取向的转变,各地教研部门和中小学原有的“作坊式”或“单打独斗式”的教学研究陷入了困境,在制度结构和研究内容等方面派生出一些有待思考的问题。

在制度结构上,教学研究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部级教学研究、中观层次的区域性(地方级)教学研究和微观层次的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简称“校本教研”)。部级教学研究,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研究机构牵头和组织,各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和有关科研机构参与的教学研究制度。区域性(地方级)教学研究,是各省(市、区)、地(市)、县(县、区)组织开展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则是以学校为研究基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生的真实、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师生的共同发展为研究目的的教学研究制度。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条件下,三种层次的教学研究在制度结构中的权重是由上而下逐级降低的。部级教学研究的主要功能乃是对课程实施提出指导性意见,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区域的教学研究和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所关注的,只是如何逐级地忠实有效地贯彻执行这些意见。课程教材成了规范性的不可更改的刚性权威。教师和学生的任务是“教教材”和“学教材”,教学活动成为知识灌输和记忆的过程。教育知识成为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而不是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课程实施由忠实取向转变为相互调适或缔造取向。这种转向必然要求在教学研究制度中加大校本教研的权重,其理由是:第一,课程实施的转向,使三级教学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移。部级和地方级教学研究的重心应该是为课程实施提供指导性而非强制性意见,这种转变能为校本教研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校本教研所关注的,不再是如何被动地忠实而有效的贯彻执行上级教学研究机构提出的强制性意见,而是如何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课程教材成为一种有待利用的教学资源。“教教材”变成了“利用教材教”,教学活动变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建构过程。教育知识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重要资源而非教学活动的终极目的。要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前提条件之一是加强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第二,在课程实施发生相互调适和缔造取向转变的条件下,部级和地方级教学研究的天然缺陷使加大校本教研在教学研究中的权重成为必然。部级和地方级教学研究更多地是对普遍性的教学问题的理论研究,而对具体学校具体学科中存在的各种具体教学问题缺乏关照。因此,它们与实际发生的教学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所产生的弊端,如果说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中还不太明显,那么在相互调适和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中则暴露无遗。在忠实取向的课程实施中,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中心在于整齐划一地有效执行上级教学研究所提出的强制性意见,无须过分关注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相互调适和缔造取向的课程实施中,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所关注的重心是学校教学实践中的各种真实的、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而这正是部级教学研究和地方级教学研究的制度性缺失。

综上所述,以学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在原有教学研究制度结构中权重过低的现实,与因课程实施取向转变而产生的加大这种权重的需要之间产生了冲突,使教学研究制度陷入结构性困境。无疑,校本教研成为摆脱这种困境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创新现有教学研究制度,走向校本教研。

二、校本教研的本质和特点

1.校本教研的本质

把握校本教研的本质,关键在于对“校本”概念的理解。校本教研中的“校本”概念,是指教学研究以学校为基地[3],具体包含四层含义:教学研究的价值取向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本;教学研究的主体以学校教师为本;教学研究的对象以学校中真实的教学问题为本;教学研究的方法以行动研究为本。“校本”概念这四层含义可以通俗地表达为“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这种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教学研究所强调的主要有如下三点:第一,它强调以学校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研究主体自主地针对本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教学研究,强调学校教学研究的自主性和研究问题的特殊性、差异性,与校外研究者对他人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所进行的规律性教学研究相对;第二,它强调教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本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实际应用,以解决本校教学具体实际问题、提高本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归,与旨在提出某种教学理论或观点的教学研究相对;第三,它强调对学校及当地社区教学资源的利用,特别是校外专家的引领、与校外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具有开放性。据此,校本教研可以界定为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具体学校中存在的各种具体而真实的教学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服务学校教育教学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研究,旨在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

2.校本教研的特点

校本教研的特点主要可以从研究主体、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加以描述。

第一,校本教研的主导性主体:教师。校本教研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师、学生和学校行政人员。这三类教研主体在校本教研中具有不同的作用,居于不同的地位。学生和学校行政人员在校本教研起着重要的支持、配合和条件保障作用,居于非主导地位。教师是校本教研的核心,在校本教研主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双重角色,即教学活动的实践和反思者。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教师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实践任务。作为反思者,教师还要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反思。这种对教学活动的反思,赋予教师教学研究主体的角色。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的有机结合,使教师获得了一种特殊的职业生活方式:在研究状态下工作。这种职业生活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还使教师与一般的教学研究主体区别开来。一般的教学研究主体是对他者的而非自我的教学活动中的普遍性问题的研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和反思者的双重角色在一般的教学研究主体身上是分离的而非统一的,即一般的教学研究者主要是作为研究者而存在的。这种分离使一般的教学研究主体与学校情境中真实而具体的教学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的“隔膜”,并导致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横亘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双重角色,在化解教学研究主体与学校情境中真实而具体教学问题之间的“隔膜”,使两者融为一体的同时,还使教学实践真正地成为教学理论的可靠生长点。通过校本教研,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这是调动教师能动性,保证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最有力的内在机制。因而,校本教研具有能动性和实效性。

第二,校本教研的主要对象:具体学校的具体教学问题。校本教研认为: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真正的价值和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主张,教学研究必须“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即以学校为本,让教学理论专家、区县教研员、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下校指导”,引领教师经常性地交流教育教学经验,研讨本校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存在的或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类,一是学校办学理念问题,即学校哲学。二是学校师生素质现状与课程之间的适应性问题。三是改造学校原有的以学科课程为主的教学研究,积极探索综合课程的实施问题。四是与研究性学习相关的学校和社区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问题。五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开发问题。六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发展性评价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操作性问题等等。这样既使教师在专业引领和同伴交流中获得可资借鉴的教育教学经验,又有利于教师在便捷(可随时、经常进行)研讨中快速解决新课程推进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可见,校本教研具有针对性和便捷性。

第三,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方式:教学行动研究。行动研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方式,其基本特征有三,即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在行动中研究[4]。作为一种进行教学研究的活动方式,教学行动研究规定了教学研究主体的双重角色:教学行动者和教学研究者,即教学研究者所研究的对象是研究者在亲身教学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教学问题。行动研究的要旨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双重角色是吻合的。这种吻合的方法论意义是:教学行动研究是校本教研的主要活动方式。

推行校本教研,打破以前的学科教研界限,让各学科教师组成全校性的“联合舰队”,以问题(或课题)为中心实现“同伴互助”。加强小范围的校际交流,密切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联系,组成更大范围的“资源库”。引入“专业人员”的理论指导,鼓励教师自我反思、自我提高,乃是促进全校各学科教师综合素质不断提升,特别是担任综合课程的教师早日胜任所教课程最实效、最快捷的途径之一。校本教研,地点就在学校,可随时进入“鲜活”的课堂,观察学生学习,观摩教师教学。参与者多为本校教师,“介入‘校本教研’的‘专业人员’也是以平等的身份参与研讨”,因此人人平等、氛围宽松、交流机会多,从而使广大教师有了参与研讨的积极性。这表明,校本教研还具有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1-132.

[2]阿普尔.2000年的课程:张力与可能性[a],瞿葆奎.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31.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8

安徽省枞阳县项铺初中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现有学生1300余人,教职工70余人,随着教育投入的逐步加大,学校基本建设和硬件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学校的“软件”水平却难以令人满意,在年复一年的单调枯燥的常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教育教学质量陷入了发展的“高原期”。如何激发教师教学工作的热情,让教师体验教育工作幸福,整体提高师资队伍专业水平,已成为学校工作中首要破解的难题。2011年春,学校开始了破冰之旅,向全体教师发出了“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倡议,走上了农村初中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自主探索之路。

一、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首先,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符合育名师创名校的学校发展要求

“育名师创名校”已成为当今学校发展的共识,其要义在于学校要通过创建来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其核心是师资队伍建设,名师是教师队伍中的带头人、促进者。从教师的个人发展来看,追求事业的成功,成为行业的佼佼者,成为名师也是教师个人的希望。所以,“育名师创名校”,能达到学校集体与教师个人双赢的理想结果。校本小课题研究就是让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这就是我们当前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主要宗旨。2.符合新课程改革中的理念更新要求新课程改革是新时期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新课程改革多年来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教育理念陈旧,教学手段落后,没有落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纲要》语)的要求,正如俗话所说“穿新鞋走老路”,这种惯性与怪圈必须要打破,如何打破?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做法,走出一条符合当代教育要求、适合校情的新路子。这就是我们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具体任务。

3.符合学校当前中心工作任务的要求

学校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师是每项教育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是这个根本任务的落实者,所以抓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是我们学校的一贯主旨。当前我们学校的基本建设已有了一定的水平,学校对软件建设方面有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经费加以保证,也是我们学校发展自身的“软实力”的最佳时期,学校总体工作可以转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来,学校所有教学人员应该心无旁骛、专心教研,促使自身教学业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可以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这是我们开展小课题研究的初衷。其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是教师个人有效开展当前工作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小课题研究更易与日常工作实践结合。有句话说得好:“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校本小课题研究的本意就是立足学校、学生和我们教师的现实情况,选择起点较低、涵盖面较小的工作内容,开展自己的研究,所以这是面对教师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发生在学校、学生当中的事件进行的研究,既不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增强对本职工作的兴趣。我校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目标是“人人有课题、处处是课题”的全面研究状态,自2011年春发动了全校教师参与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以来,共设立了18个课题,其中学校管理类1个、学生管理类4个、学科教学类13个,都是我校教师自行确立的,大部分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属一线教师的原生态研究;学校提出基本要求:只要是原创的,是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的思考,一般都能够通过,所以教师没有很大的压力,也不需要造假。

2.小课题研究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既然是课题研究,不论大小,都有一个选题、观察、分析、论证、结论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去观察、阅读、思考、梳理、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眼光会更敏锐、思维会更清晰、观念会变化、方式会创新,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教师的专业水平因此会不断提高,也就达到了专业成长的目的。

3.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打好基础。校本小课题是在学校内部进行的,层次不高、起点也低,只要教师能以认真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去不断追求精致,以小成积大成,教师的研究层次就会越来越高,自我要求也会越来越严,这也就为下一步申报更高一级的课题研究奠定了人力基础,学校会因此成为教育科研的基地,就会获得上级教研部门的不断支持和帮助,彻底改变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原平台”状态。

二、探索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实践模式

为搞好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我校在实践层面上作了一些探索,力求建立符合我校实际的操作模式。主要做法如下:

1.全面动员。我校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两个组织,加强领导和指导,以求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增加教研意识和管理能力,确保活动正常进行;通过不同会议的宣传发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要求全员参与。我校现有85人次参加了本次小课题研究活动,基本做到全员参与、涵盖所有学科。

2.拟订方案。制订了两个方案和一个意见,两个方案分别为《项铺初中小课题研究方案(试行)》和《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一个意见是《立足岗位,促进学校发展的小课题研究指导意见》,通过这些方案向广大参与教师明确活动的程序和要求、研究的范围和学校的各种支持形式。

3.专家引领。主要是请进来与走出去,与专家面对面、与成功者面对面的交流,每学期外请教育理论、课题研究实践方面的专家来校作一次报告,每学期组织一次课题组长到开展此类活动较好的学校观摩学习。2011年,两次邀请县教研室教师来我校作指导,参加我校的开题会议,并组织课题组长到安庆十六中进行观摩学习。另外,我校全面开通互联网络,加强了学校网站、图书室和期刊阅览室的建设和开放工作,便于教师阅读文本,能与专家作精神对话,力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4.过程管理。一是做好开题会议,通过典型示范、专家点评指导和培训,营造氛围,了解课题研究的基本流程,全面培训参与教师;二是过程展示,在研究过程中,将一些做得比较好的课题组的阶段性成果加以展示,让各课题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三是结题验收,根据学校研究方案规定时间要求,收集完善结题材料,送交县教研室审阅,并组织校内学科骨干教师和县教研室教研员一起对已结题的课题进行评审、确定奖项。通过这些环节活动开展,规范整体研究行为,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水平;为确保小课题研究落实到位,我校将课题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的范围,加以督促检查。

5.奖励促进。学校制订了《项铺初中“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促进方案》,采用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予以促进。在精神鼓励方面,主要是对参加课题研究的人员提供考察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对研究有成果的课题组颁发奖证,纳入到职称晋升和评优的加分范围,并优先支持获奖组申报更高层次的课题;在物质奖励方面,对结题的课题进行分类评奖,并给予一定金额标准的物质奖励,对参与阶段性成果展示的课题组给予一定活动经费的奖励,对在正式教育教学类的刊物上发表的课题研究论文,给予稿酬翻倍的奖励;但所有经费补助都必须是在课题顺利结题之后才能享受。通过这些不同形式的奖励办法,积极引导广大教师参与到小课题研究中来,这些奖励使参与研究人员感到了自己研究成果的价值、体验到研究成功的愉悦。

通过这些管理办法,我校目前已有一半以上的课题顺利结题,得到了县教研室认可,也鼓舞了我校课题研究组成员的士气。已结题的课题组,正在积极地申报下一轮的校本小课题和县、市级课题,校本小课题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三、进一步明确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的要求

通过对阶段性的校本小课题研究活动的反思,要提高校本小课题的研究质量,必须对参与人员进一步明确相关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要有科学的态度。提高对课题研究的意义认识,端正研究态度,确保其科学性。一是真实,要按照研究的方案去做,用真实的案例和数据来分析论证、结题;二是规范,虽然是小课题研究,但也要规范的操作,如,研究的程序设计、过程中的调查与实验都要符合规范要求;三是精炼,对研究中所取得的材料,要有一个思考与梳理的过程,向外展示有价值的成果,所有的研究成果不应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是有自己的思考、加工和提炼的过程。

2.坚持“立足校本”的原则。校本小课题研究是立足于学校现实状况、教与学实际情况,不贪大求洋,力求实效,要对学校发展、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成长有利。校本小课题研究的不仅仅是教师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还可以向学校管理方面延伸,如,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方面,这些方面也可以课题的形式加以研究,更好地促进学校管理和班级管理的改革和提高。

3.力求做到小中见大。首先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求在研究中,以系统的教育思考,确定研究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是教学活动的关注点和关键点,是教育教学思想和方式改变的突破口,要求我们将小课题研究放到大的教育理论和时代背景中去;其次要在小的研究中反映的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依据,在选题之始和在结题论文中能反映出来。要达到小中见大的要求,关键是每一个研究者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校本小课题研究,再次地系统和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来指导实践,通过实践中的案例、行动来对理论的实践验证和经验的升华。学、思、行是达到这个要求的有效方法。

4.争取研有所成。有头有尾,有行动就要有收获,在研究之始要认真谋划,制订切实可行的方案,在过程中坚持不懈,不因困难和挫折而半途而废,做课题研究肯定会遇到困难,太容易的事往往没有价值,在结题时要认真打磨研究的结果,对研究成果要不断完善,并积极地向外投稿、参与论文评选活动,力求得到更高层次的认可。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9

关键词:技工院校;科技资源整合;案例

一、引言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各类要素的总和,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因素。技工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所占份额不大,技工院校数约占中等职业学校总数的四分之一,但技工教育由于更加贴近经济、贴近企业,具有专业教育学市场化改革的原始动力,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体系中最为活跃。截止2011年末,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共有学校13093所[1],在校生2205.33万人。至2012年年末,全国共有技工w校2892所,在校学生422.8万人[2]。江苏省技工教育改革起步早、力度大、步伐快,走在了全国技工教育改革的前列,改革成果丰硕,为全国技工教育改革的贡献率较大。截止2012年末,全省共有技工院校126所,在校学生28万人[3]。在一定区域和时间范围内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的探索和实践,为比较系统地实施全省技工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江苏技工院校发展中功不可没。

二、技工院校科技资源整合的案例分析

技工院校科技资源整合工作一直在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区域实施着,如全国技能大赛集训专家组、教练组的建立,全省技工教研活动的定期组织实施等。从2012年起,江苏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大规模地组织实施了全省技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为进一步提高全省技工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理论先导、决策咨询和实践服务等功能,2012年江苏省人力资源保障厅在全省开展技工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立项申报工作。对课题申报提出了三原则,即科学性原则:课题研究必须正确运用科学原理,准确把握教育规律,具备科学价值;在教学科研上要有新发现,或填补某领域的空白,或纠正某方面的误论等等。实用性原则:课题研究以解决技工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升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技工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为目的;选题要围绕技工教育教学工作中需要解决又力所能及的问题,课题研究内容要实在,要具有教育教学实践的针对性,对改进教学实践有指导价值。创新性原则:课题研究要有创新意识,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针对技工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合理运用新方法、新理念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路、新途径。编制了技工院校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指南,包括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等12个方面。

经评审委员会评审,申报课题114项中,有54项课题符合条件,准予立项。立项的涉及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的1项,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12项,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8项,技工院校管理创新与实践研究2项,技工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机制研究3项,校企深层次合作的探索与实践研究5项,技工院校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与运作管理模式研究2项,技工教育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建设和管理的研究1项,技工院校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研究8项,技工院校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平台的体制机制研究0项,技工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5项,其他6项。

全省126所技工院校中,共有23所学校及无锡市技工教研室均有课题被批准立项。按立项课题的数量分,7个课题的1所,为盐城技师学院,占课题数的12.96%;4个课题的4所,占课题数的29.63%,分别为常州技师学院、南京交通技师学院、江苏省交通技师学院、南通工贸技师学院,;3个课题的4所,占课题数的22.22%,分别为宿迁技师学院、徐州工程机械高级技工学校、江苏经贸技师学院、常州技师学院、扬州技师学院;2个课题的5家,占课题数的18.52%;1个课题的9所,占课题数的16.67%。按立项课题单位类型分,副厅级建制的省重点技师学院6所,占立项单位的26.09%;其他技师学院11所,占立项单位的47.83%;高级技工学校3所,占立项单位的13.04%;技工学校2所,占立项单位的8.69%;市技工教研室1家,占立项单位的4.35%。按不同单位立项课题数分,省重点技师学院立项课题20个,占课题数的37.04%;其他技师学院立项课题24个,占课题数的44.44%;高级技工学校立项课题6个,占课题数的11.11%;技工学校立项课题2个,占课题数的3.70%;市技工教研室立项课题2个,占课题数的3.70%。

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全面组织实施课题研究,是对全省技工院校进行大范围整合的一次有益尝试。特别是比较系统地列出了涉及技工教育改革的12个选题方向,引导全省技工院校的科技资源向这样的12个重点方向进行集结,有利于引领技工教育改革和前行的方向。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江苏省实施技工院校科技资源整合,省重点技师学院发挥着领军作用,包括重点技师学院在内的各类技师学院是主体,占立项单位数的31.48%,承担立项课题占81.48%。因此,要重点加强以省重点技师学院为代表的技师学院科技资源在技工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作用。此外,市级技工教育机构是区域技工院校科技资源整合的牵头人,参与其中,其作用不可小觑。

三、盐城技师学院科技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家校合作的课题研究篇10

行政推动:“课题促进工程”全面开展的根本动力

行政推动是开展业务活动的先决条件,临渭区教育局在行政推动方面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落实课题研究“一把手”工作制。成立了局长任组长的“课题促进工程”领导小组,将课题研究确立为一项重点工作,纳入全区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局领导班子和股室负责人都是区级重点课题行政主持人,而且有自己的包联学校,学校校长是学校课题研究的第一责任人。区教育局定期召开校长专题汇报会议,研究解决共性问题。

二是建立完善了“三室联动”的课题研究管理体制。该区在区教研室设立“课题促进工程”办公室,作为课题研究的业务设计和指导部门,把区教育局教育股作为课题研究的行政推动部门,把督导室作为课题研究的考核评估部门,建立了“三室联动”的课题研究管理体制。

三是组建区校两级课题研究专家指导团队。该区以区内特级教师、省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和教研员为主体,隆重召开动员大会,组成了“课题促进工程”专家指导团,形成了区级课题研究专业引领力量。各校也选拔骨干教师充实到教研管理岗位,承担学校课题研究的业务指导任务。

四是确定不同学校的课题研究重点。该区要求“质量工程实验学校”、“教育科研明星学校”和“区级基地学校”必须申报市级以上的规划课题,一般规模的中心小学、初中和各高中必须申报区级课题,其他完全小学要有校级核心课题,一些规模较小、教研力量相对薄弱的教学点要以中心校为单位积极开展课例研究和专题研究。

五是提供课题研究的经费保障。临渭区每年设立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薄弱学校和基地学校图书资料配备,以及课题研究先进学校的奖励。同时要求学校也要按照不低于5%的标准设立专用经费,满足课题研究工作的需要。

专业指导:“课题促进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推手

专业化的指导能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方法,临渭区教研室在专业指导方面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组织编写课题研究材料。在课题研究起步阶段,临渭区教研室编印了《课题研究指南》,向教师介绍课题研究的方法,向学校推荐合适的选题。将骨干校长外出培训的感悟汇编成《心灵的悸动》和《它山之石》两本册子,为教师实践操作提供借鉴。同时,还将每年课题研究获奖成果分学科编成文本集,供教师交流学习。

二是举办不同层次的专题培训班。2010年以来,临渭区教研室先后5次组织专家报告会,主题涵盖“中小学课题研究的方法”“省课题带动战略”“课题研究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内容,全区校长、教研管理人员和课题组核心成员从中获得了课题研究的基本理论。临渭区教研室还安排教研员组织了6次教研骨干培训,内容涉及课堂教学的转型趋势、学校教科研活动的管理、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等,增强了学校课题研究团队的实践操作能力。为了提高骨干校长的课题研究活动策划能力,组织骨干校长和教研员赴浙江培训,整理了“有效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观察技术”“课例研究”等专题对教师开展了专题培训。另外,一些学校也积极创造条件,聘请国内特级教师、知名专家、高校教授等来学校为教师作培训。系列培训活动整合了各种资源,打造了专业引领队伍,培养了课题研究的骨干力量,满足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是规范指导课题研究过程。在选题上,临渭区2010年秋季制订了《课题选题的十二条要求》,指导学校选题。2011年秋季,区教研员指导学校根据《小课题研究的一般程序和方法》选题,新年度的课题趋于“小而实”,更加切合教师实际。在立项上,组织了区级课题立项论证会议,专家组根据课题负责人的课题方案解读情况,对课题假设、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提出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区教研员还参加区级课题开题会议,分别从管理和学科的角度提出建议,提高了课题实施过程的实效性。在实施上,2010年底,区教研室总结推荐了“提出对策、形成设计、课堂验证、对策调整”的课例研究模式。2011年4月课题研究现场会前,区教研员深入相关学校,指导课题组从问题出发,制订有效策略,选择典型课例,进行实践验证,组织课后研讨;活动中,区教研室组织全区骨干教师观摩,教研员结合活动案例作点评,为课题研究活动的开展树立了模板。在结题上,区教研室加强了结题论证和实际考查两个环节的指导。论证环节由专家组根据结题报告和答辩情况,对课题的总结提炼提出改进意见;实际考查采用查阅资料、师生访谈、课堂观察等方式进行,专家组进行现场指导。

四是整合资源提升课题研究水平。先后组织包联学校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现场会、课题研究基地学校现场会、“高效课堂”研讨展示活动等,加强校际之间的业务交流。还建立了网上交流的广阔平台,区教研员建立了27个学科QQ群,共有2300余名学科教师参加,全区各校建群103个,参与教师达到5000余名。

强化管理:“课题促进工程”规范实施的基本保证

一是完善课题研究管理的各项制度。修订了《临渭区教研教改课题管理办法》和《课题研究工作考核评估细则》。各校也完善了各种制度,规范了课题研究工作的开展。

二是坚持课题研究工作月报告制度。要求学校按月填写课题研究月报告单,上报本月工作进展、典型做法、存在问题和解决的措施等。区教研员有针对性地调研,每月下发课题研究工作简报,介绍好的做法,指出存在问题。

三是定期组织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区教研室定期组织基地学校校长汇报课题研究工作,交流工作经验。先后组织课例研究研讨会、高效课堂研讨月活动、课题研究交流观摩现场会、课题研究推广应用实践月等展示活动,促进学校课题研究活动的常规开展。

整体提升:“课题促进工程”深入开展的必然结果

“课题促进工程”的实施,带来了学校教研、教师发展、课堂教学等方面的系列变化。

校长的教研意识进一步增强。各校长积极参与问题调研和课题筛选,深入教学一线为教师上示范课,指导课题实施和结题工作。学校设立了专项经费,不断更新教研设备和器材,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校长和班子成员参与教研的时间大幅增加,学校用于教师培训和科研活动的经费支出比例大幅提高。

教师的教研热情得到有效激发。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教研活动逐步打破“主题不明确、话题不集中、研讨无共识,问题无对策”的局面,有了明确的主题。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由不愿说到愿意说,由不会说到会说,由会说到说好,研究潜能被激发,教学经验被激活,专业知识被扩充,参与各级科研成果评选活动的人数大幅度增加。

学校搭建起教师成长的多样化平台。在课题研究中,一些学校纷纷建立有助于教师个人反思的多样化平台。一是举办校刊、校园网站,展示教师个人优秀研究成果。二是组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活动,使同伴之间的研讨交流更加常态化。三是注重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固化与传承,整理了系统的优秀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为校本培训提供教材。

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课题研究逐步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师过度的不当的“教”正在淡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的学习方式逐渐凸显。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逐步规范了课堂教学流程,课堂教学开始由无形走向有形。教师课堂观察与评价更加客观,更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