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的含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5:18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1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结构;课程;再认识

1引言

“建筑结构”是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指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听完课后还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决,尽管学习了课本内容,但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并不能很好理解和自觉运用结构知识,即缺少基本的结构意识。作为任课老师,这种现象引起笔者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目的、内涵和教学方式的思考。面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要求,笔者认为应从所授课程和授课对象两方面入手,研究“输入”和“接受”的认知规律,做到知己知彼,目的是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结构意识,而不是固守课本,照本宣科,沿用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2相关概念

2.1建筑结构。在汉语中“建筑”一词有多重含义。狭义上,最通俗的理解便是日常所指的房屋;另外,还有作动词用时指建设筑造之意。广义上,“建筑”一词有在哲学中“上层建筑”的使用,指得是相对于经济基础的社会关系,有政治和思想两个方面。[1]“结构”一词用法也相当丰富。从微观的物质组成分子结构、原子结构,到宏观的天体、宇宙结构;到社会生活中经济、家庭结构;以及撰写文章的结构关系、汉字书法的间架结构等等。“结构”一般是指组成一个整体的各个部分的组织方式和相互的关系。如果把“建筑”和“结构”这两个词放在一起,那么它的含义便有了特指。建筑结构——建筑物承担外力的部分,以及它们的构造。我国《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给出了“建筑结构”的定义:“组成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包括基础在内的承重骨架体系”。[2]可见“建筑结构”是研究建筑物的承重骨架部分的组成方式和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2.2建筑学专业与建筑结构课程。对于建筑学专业,对建筑结构的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一般建筑学本科的学制可以达到五年,所学课程众多。主要包含了工程技术和人文艺术两个大类,而建筑结构就属于工程技术类的专业基础课。如果说建筑学课程体系是一条河流,那么建筑结构是众多源泉中的一支。由于中文的一词多义,对于“建筑”这个词可以借助archi-tecture,Building,Construction这三个英文单词来理解。architec-ture的翻译是建筑学,其含义是人们对即将创建的环境进行设计和规划以满足物质和精神需求,包含功能的布局、空间的组织、以及形式的美观等方面,可将其作为“上层建筑”,归为指导思想的层面来理解。Building的翻译是建筑物,其含义是一栋楼房,实实在在的物体,可以将“建筑”的这一层次,理解为建筑的“本体物质存在”。Construction的翻译是建造施工、建设、结构,其含义是将建筑材料进行组合达到所需的要求,在这一层次“建筑”可以理解为“物质基础”。可以看出“建筑”的整个过程,是在“上层建筑”的设计和规划下,利用物质材料进行建造,形成实实在在的物质实体。“建筑”一词的含义清晰的分为了三个层次。建筑学专业的工作侧重固然是“a”,但好的设计必须拥有对设计对象本体的充分认识,才能够是有源之水,否则只能是凭空想象;建筑师只有对建造的过程深刻了理解,才能设计出可以建造实现的建筑物;有了物质实现,这在建筑的艺术表达层面,也使美观和思想具有了实际载体,利用结构作为造型的手段也是当今建筑创作的潮流。所以建筑学学生学习建筑结构课程是必须的。

3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及培养目标

3.1建筑结构课程的内涵层次。早在古罗马时期,建筑师维特鲁威就提出了建筑设计的三大要素:“安全”、“适用”、“美观”。从目前众多教材可以看出,建筑结构课程的教学往往简单地把土木工程专业的多门专业课,如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进行删减压缩,合并成一本教材。其主要的逻辑,是在“安全”的范畴内结合材料知识,进行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计算验证,属于相对微观层面的内容。而在宏观层面结构的“适用”问题,教材中却很少讨论,导致建筑学专业的学生还没有建立基本的概念,就进入到了无尽的公式海洋和计算中,继而丧失学习兴趣,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在“美观”这一原则中的内容,即结构所带来的造型能力,更是几乎没有提及。建筑学专业学生对于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笔者认为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从宏观的角度对结构进行认知,知道什么是结构以及常见结构类型;然后,从中观解决方案设计时的适用、甚至造型问题,学会在设计中对结构进行选择,根据不同的建筑功能以及造型选择不同的结构形式;最后,在微观层次能够进行简单的验算,掌握一定的计算能力,解决常见的工程问题。人类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一般来说应当是从宏观向微观,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所以对于建筑结构课程教学来讲,如果遵循如此的规律,想必会有更好的效果。3.2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其主要的目标应该是认知,然后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最后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在如今应用型教学指导思想下,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建筑结构教学,重心应放在课程层次前两个方面——宏观认知和中观应用,学习的重心是为了更好的设计,而并非微观层次计算能力的过度训练。

4建筑结构课程教学的再认识

对建筑学专业的结构课程进行了分析之后,很明确其是有层次的,那么教学工作便不能够只强化例如计算能力的一面,而应该根据课程的层次,多方面立体化的来进行。4.1教学原则。4.1.1奠定理论基础。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奠定建筑结构的理论基础,是建立结构意识和应用结构知识的前提。有了一定理论基础才能够更好的应用结构知识进行设计工作,甚至完成结构的计算工作。4.1.2注重实际应用。学以致用,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现实的意义就是在设计中具有结构意识,注重结构问题,在将来的实践中能够良好的与专业工程师沟通。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去应用。4.1.3引入技术进步。新的技术是教学的有利工具,专业课程的教学要能与时俱进。在如今信息化新技术的时代背景下,课程的教学也要尝试将新的技术引入,教师要及时进行知识更新,掌握新技能并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来。例如Bim技术,可以利用软件让同学们在计算机中进行模拟的建造结构,加深对结构生成的过程的理解。4.2教学内容。根据建筑结构课程层次分解,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对基本结构的认知、结构的应用选型、结构的计算。基本结构的认知包含了结构的基本概念、当代常见建筑结构的类型;结构的应用选型结合设计了解和掌握何种类型的结构适合何种建筑,满足其功能和造型的需求;结构计算,是在力学和材料知识的基础上,训练常见结构类型的计算能力。4.3教学方式。4.3.1讲授、考试。对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讲授法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最大的信息量在一定的时间内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在结构课程中,有很多基础概念需要学生掌握,所以这部分内容必须存在。进行考试又是检验和评价学生对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它能够给学生记忆和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技能带来外界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在建筑“安全性”原则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验证的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很有意义。4.3.2发言、讨论。打牢基础知识的同时,如果教师能够布置任务,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课后自主研究,从结构的角度去认知和点评一栋建筑,并在课堂上向所有同学进行介绍,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的结构课程,能够将课堂氛围变枯燥为有趣,能够提高同学们学习的自主性,将过去的被动听课状态转换为主动的研究和探索。并且课堂的发言还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表达能力,这点也是建筑学专业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重要能力。这种方式针对建筑结构在建筑“适用性”的原则的学习比较有效,可以使学生达到自主认知和理解的目的,什么类型的结构形式适合什么类型的建筑类型,有什么特点,设计时要注意什么问题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4.3.3实践、应用。建筑学专业现在常见的授课模式是设计课和理论课分离。通常一门理论课授课完毕,学期末进行考试,整个课程就结束了。但理论课最终对于设计的作用却无从检验。建筑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是设计,将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中,这是基础课的最佳效果。在设计课中如果能够穿插结构知识的具体专题,进行知识强化训练,有助于同学们有意识将结构知识运用于设计中,而不是学习完了,就将书本放到一边,理论脱离实践。例如高年级的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设计课程,就可以进行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专题的强化,将其模块化嵌入到设计课中去。这种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大块的知识进行分割,让学生在专题的设计中消化吸收相对比较小的知识点并付诸实践。

5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建筑和结构的内涵,肯定了建筑学专业学习建筑结构课程的必要性;进一步分析建筑结构课程,发现其内在宏观、中观、微观的层次内涵,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从宏观到微观,教师的教学也应该分层次进行,对于建筑学专业更应该注重被忽略的认知和应用层次的训练;最后,思考对于建筑学专业结构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应当多元化的训练学生不同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将知识能够应用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对课程的再度认识带来的只是理论的想法,更多的工作还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进行尝试和检验。

作者:文博单位:三江学院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2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载体;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的含义

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建筑文化则是建筑师通过建筑这一媒介来体现特定时期的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物质方面看,指城市、乡村、建筑物、园林、道路等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从精神方面看则指通过物质(即空间环境实体)体现出来的建筑理论、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概括地说,建筑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四个方面:1.建筑载体,即建筑实体的形式,可见的,是完成的环境的一部分;2.建筑实体形成的设计方法,指简单的建筑设计方法论;3.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流派等;4.建筑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哲学观和审美观等。

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剖析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建筑涵盖广博而深远的艺术思想。以下试选择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园林造园中的“留水口”作具体分析。

2.1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最具广泛性的传统居住模式,而事实上在南方也存在着这种建筑方式,如浙江、重庆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在室内室外之间划分出过渡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这些具体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见的东西,即前面所讲的载体。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2.1.1低层次的理解“围合”的设计手法,即将四幢房子沿周边布置,追求一种较为封闭的、以“我”为中心相对安逸的空间。

2.1.2中层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创作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经说上》:“宇东西家南北”),尽管在房间布置上也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但合院的“共享”是不争的事实,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体现。

2.1.3高层次的理解传统建筑对“亲情、人情”价值及“天-地-人”思想的体现。中国文化讲究“家族崇拜”,即对先祖包含有莫名的敬仰与畏惧,从某种意义上讲先祖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传统四合院注重“内-外”分隔,强调“墙”的重要性,通过“墙”的作用使空间一分为二,从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别的庇护,体现一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独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间的渗透,形成“内-外-外”的空间关系,以此在心灵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护,体现一种开放活泼的思想。

2.2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体水面的边岸留出若干水弯,形成水体源流畅通、延绵不断的错觉。这种处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闭感,增添了水体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2.2.1低层次的理解“不尽尽之、不了了之”设计手法,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以“不结束”来结束、“不闭合”的闭合。

2.2.2中层次的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治.园说》)的创作思想,即力图不留人工斧迹,追求自然的美。

2.2.3高层次地理解“天人合一”、“无为”等价值观、自然观及哲学观的综合体现。

三、现代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应该以现代的材料、工业化的建造方式、简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设计者的个性体现现代建筑文化。事实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强,通用性也越显著。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仅仅知道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中便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层次的创作思想,甚至高层次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则将对我们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构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将设计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每提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以下就建筑空间谈一点看法

3.1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建筑设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顶等的造型,而实际上是根据使用需要对空间的划分和分隔。这种“实体为实、空间为虚”的虚实关系是对建筑空间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表现为场所(即空间的视觉中心)、路径(即空间的方向性或导向性)及范域(即空间的限定范围)。而对建筑空间更高层次的理解,则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组织及设计,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既而由艺术意境升华为某种思想境界。

3.2现代建筑空间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现代绘画讲究变形、讲究表现画家个人的情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就可发现;现代艺术重视抽象的形体美,抽象绘画、抽象雕塑兴盛一时,成为现代艺术的象征,而在中国在晋代文人士大夫就开始了对抽象形体美的重视,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园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意味。可以说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样,从传统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体、特征、造型;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对外界的感受,着意于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中国传统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幢”,再由“幢”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也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和延伸。中国传统的“大”建筑不是庞然大物,而是虚实相间的建筑群,设计时既要考虑实的部分也要考虑虚的部分,组合方式十分自由灵活,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导向性;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其建筑内部空间要求越多,建筑的体量也就越大,室内外空间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建筑形式着重于形体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和形式美。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融合的结果。

四、结束语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逐步从低层次的设计构思转向高层次的设计构思;从掌握简单的设计手法过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建筑师第三十九期

[2]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的追问》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建筑学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3

 

关键词:中国传统园林 建筑符号学 能指 所指 继承

1、理筑符号学

   1.1建筑符号学的历史沿革

   建筑符号学脱胎于符号学。20世纪初,索绪尔皮尔斯,分别提出关于符号学的理论。索绪尔的理论对符号的能指与所指进行了定义,启发了后来的符号学家们,被认为是现代符号学之父。而皮尔斯虽然没有系统阐述符号学的著作,但却对符号学赋予明晰的定义。在索绪尔与皮尔斯之后,德国人恩斯特·卡西尔认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所有具体形式,都是符号活动的产物。美国人苏珊·朗格则延续了卡西尔的符号学理论,为符号学美学一文艺符号学莫定了基础。莫里斯提出符号学由符用学、符构学、符义学三部分组成,被学术界普遍承认。

   20世纪50年代末,建筑师考艾尼格等人将符号学引入建筑学。其后,勃罗德彭特、詹克斯等人也进行了相关研究。文丘里、布朗等人则对建筑符号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探索。

   今天,建筑符号学在众学者、建筑师的实践与研究推动下,基本框架得以建立,大多数人所接受。

   1.2主要的符号学理论及与其建筑的关系

   我们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只要有人的意识参与,事物的存在着理由和意义。观察不是单纯地“看”事物的物理过程,人在“看”的过程中必然加入了主体的理论背景等因素,于是事物便被赋予了意义。同样,人在创造事物的过程中也必然有意无意地赋予造物意义。意义是如何产生的?如何使意义的传达成为可能?这类问题正是符号学所研究的。建筑符号学以符号学理论为基本出发点,甚至大量地直接应用符号学理论。在此,先介绍三种比较重要的符号学理论系统:

   1.2.1索绪尔符号理论索绪尔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对后来符号系统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索绪尔理论的核心所在,是符号的组成要素,即能指与所指。能指是指符号的形象,所指则大约可理解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如理念、情感、思想等。所有人造物都包括了有能指和所指,这就决定了“建筑能被理解”这一基础,并影响了建筑理论。

   1.2.2皮尔斯的符号理论在皮尔斯的符号理论里,符号活动其实是一种事物与其他事物联系、被解释的过程。他讲符号划分为三个层次一第一层次是即符号本身;第二层次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具有双重关系;第三层次是符号与其代表的内容与解释。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有助于人们对于“认识”和“解释”的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影响了建筑中的设计与解读的理论。

   1.2.3莫里斯的理论莫里斯把符号学分为符构学、符义学和符用学三个部分。符用学是主体部分,包含了符义学,而符义学又包含了符构学。这三个层次,与皮尔斯符号理论的三个层次基本被视为是相当的。这就进一步使建筑符号学更加完善。

   1.3建筑符号学的重要概念

   建筑符号学将建筑视为一种符号,其大前提是确信建筑意义的存在。那么人们是如何理解建筑意义的?它有着怎样的含义?人们是如何接受建筑传达的含义的?又通过何种机制去表达思想?这种种问题,正是建筑符号学所要回答的。下面举出一些建筑符号学里的重要概念:

   1.3.1能指在建筑中能指可理解为建筑的空间、形态形式、构图等等。人的感觉确定了人类可接受的建筑表现特征如韵律、色彩等。

建筑的能指是有一定规律和限制的。

   1.3.2所指建筑的所指可大约理解为建筑的内容。山于社会文化、规范等种种因素的制约,建筑的内容一所指,并不是随意的。

   1.3.3图像符号建筑的图像符号指建筑形式和内容间存在着形似关系。

   1.3.4指示符号建筑的指示符号指建筑的形式与内容间存在这一种实质性的因果关系,如墙体往往代表分隔。

   1.3.5象征符号建筑的象征符号指建筑形式与内容建立起来的任意性关系,如之前玻璃幕墙作为美国办公楼的代表,幕墙和办公建筑间其实没有天然的关系。

 2、理筑符号学视野下的中圈传统园林

   分析中国传统园林常常用到以下一些方法:园林各要素的拆分、组合研究,文化背景研究,诗画意境的分析,历史沿革的研究,园林建筑空间分析。这些分析研究,都希望知道“中国传统园林之为中国传统园林的根本”一它的本体、它的特征一并从中得到启示。

   本文则试图从建筑符号学的角度出发去看待中国园林,希望得到一些新颖的视,从中获得历史沉积下来的智慧。在建筑符号学中,建筑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是最基本的部分,下面将主要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园林的能指和所指来研究它的特点。

   2.1中国传统园林之能指

   建筑的能指就是建筑的形式、空间等。中国传统园林的营造,注重开发了游人的感官体验,故其表现特征是饱满而充满变化的。这些特征基本取材于大自然与生活,故传统园林中“人的感官一建筑表现特征一建筑表现形式”这层层约束的关系是通达的。所谓“行、望、游、居”一居住要环境优美、舒适,出游、行走要方便,眼之所及都是大自然的景象一身心因此而舒泰,五感则得到满足。《园冶》就提到不少园林的空间、形式。如厅堂立基要“深奥曲折,通前达后”,说的就是空间布局的丰富性;“轩楹高爽,窗户虚邻”指出园林建筑必须舒适;造园需要一些趣味元素,如“多方题咏,薄有洞天”。另外,传统园林也注重使用者五感的开发,如“夜雨芭蕉,似杂绞人之泣泪;晓风杨柳,若翻蛮女之纤腰”,这里面就包含了视觉、听觉、触觉。其实,中国传统园林的特点不应仅用元素拆分的方法去逐个看待,应把之视为一个统一的人居整体,这个整体的能指一表现形式,是以自然意趣之通达、五感享受之交错为基础的。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4

1.1涵义

水文地质类型区,划分不同区域的方式,主要是依据岩层下面地下水的含水层形成原因;地质地貌的特征;地下水的分布形态;岩石结构条件等。分布区域划分后,各个区域都是独立的,或者是具备相对独立性。

1.2区域划分原则

①类型区的划分,应该做到方便操作,分类命名简单,同时为水政管理服务的目的。②类型区的划分,应该结合地下水化学类型进行。同时也应考虑地形地貌;透水性能;埋藏条件;含水层的介质类型等等。③评价地下水资源,可以为类型区勘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④地质成因的分析,可以协助勘查水文地质的类型。

1.3水文地质类型特征

划分水文地质类型区,应结合自身特征进行。各个类型区的特征性都是比较明显的。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首先,可以分析周围的水文地质状况;地质的情况。其次,分析水流流动特点;地下水的流域面积。同时在分析的时候,应指出在自身空间的范围内,地下水径流、自我补给、存储与运动的方式。

2.水文地质勘查中应注意的问题

2.1保证水文地质测定参数的准确性

①采用几何法,测定地下水的流向。判定地下水的流向,就需要对孔内的水位进行测量。②地质勘查工作中,应该测定地下水的水位情况。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应该判定是多层含水层还是静止的水位。有针对性的进行区别对待。若是多层含水层,就需要采取隔离的措施进行测量;若是静止的水位,就需要在稳定的时间内进行测量。③压水试验应该与工程地质测绘、钻探资料结合在一起进行。试验段的划分,应结合宕层的渗透特性进行。试验孔的确定,也要按照工程需要进行。试验的压力基数;最大压力;起始压力的确定,应依据实际需求确定。压力入水量、压力两者间的关系曲线应绘制及时。同时计算试段的透水率,最终确定p一Q曲线类型。

2.2深入研究水文地质问题

①地下水位情况。地下水位的分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别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补给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地下水位的最高值;水位的变化趋势。若地下水位的升级变化较大,就会发生比较严重的地裂灾害。进而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破坏,甚至造成建筑物损毁。水位的变化范围,若在压缩层的范围内,可能会导致地基强度降低。进而出现地基软化现象,最终导致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因此,应对地下水位的升降情况加以关注,避免对岩土工程产生影响与破坏。②含隔水层的情况。研究含水层的深度、厚度,以及含水层的实际分布情况。分析该区域的地下水赋存及渗透的影响;分析该区域的地层渗透系数;分析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情况等等。同时勘查两个水层的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以及流向。③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所处水系;平原与高原等,都是地理自然条件分析中考虑的因素。④地质环境。分别从基底构造;底层宕性;新构造运动等几个方面,进行地质环境的分析。

3.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

近些年,建筑基础下沉、建筑开裂与渗漏的问题较多,分析其形成原因,多数与地下水的因素有关。地下水的合理评价,可以有效的防控建筑问题,保证建筑的质量,我们应关注地下水对于岩土工程的影响作用。

3.1不同的地下水条件下,其评价的重点内容也是不同的。首先,在地下水位以下进行坑基施工,需要进行富水性、渗透性试验。同时还需要评价降水形成的土体沉降等问题。其次,若存在承压含水层的情况,就要在基坑开挖后,评价承压水冲毁底板的可能性。第三,若地基基础压缩层中有粉土与松散的情况,就需要评价管涌、腐蚀情况的发生概率。第四,当建筑物施工项目以岩土体作为基础的情况,应重点评价水对岩土体崩解、软化的作用。

3.2水文地质勘查,首先,应分析对于建筑物的作用问题;分析水的自然情况。其次,应分析水在受到人类因素影响后的变化;第三,分析水对岩土体的具体作用方式。

3.3重点评价地下水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对岩土结构的影响。我们在实际中,应分析、预测因岩土体质量问题,可能导致的危害。同时我们应该做到预防与防治并重。

3.4建筑的地基设计也与勘查工作息息相关。在进行勘查中,应将水文地质资料与地基设计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核。

4.结语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5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经济性分析

1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的含义,自从1973年发生世界性的石油危机以来,随着人们的认识上的转变,在发达国家它的说法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eneergysavinginbuildings,字面意思就是我们所说的建筑节能;

(2)energyconservationinbuildings,,强调在建筑中保持能源并减少热损失;

(3)energyefficiencyinbuildings,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建筑用能利用率,而不仅仅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

我国统称为建筑节能,但其含义也包含了提高建筑用能利用率。因此,建筑节能就是在保证和提高建筑舒适度的前提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

2建筑节能的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提高,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建筑总能耗己达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45%。我国现有建筑面积为400亿平方米,99%为高能耗建筑.且每年新建建筑近20亿平方米,其中95%以上仍为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建筑节能是响应我国节约能源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持久地开展建筑节能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2.1有利于缓解能源供给的紧缺局面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优质能源少,人均能源资源较少,与此同时,我国却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建筑能耗的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增长的速度,尤其是电力、燃气、热力等优质能源的需求急剧增加。我国的城市建设正处在快速增长时期,建筑用能缺口大,如果仅仅依靠加强能源方面的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并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发展需求和减缓能源供给的紧缺。如果从现在起对新建建筑全面强制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并对既有建筑有步骤地推行节能改造,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可减少3.35亿吨标准煤,空调高峰负荷可减少约8000万千瓦,能源紧张状况必将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因此,建筑节能己是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

2.2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炭的大量直接燃烧引起了日益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从全国总体来看,基于总悬浮颗粒和氮氧化物等大气主要污染物指标,北方城市污染重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而采暖期的污染值又随着气温的降低(即采暖燃煤量的增加)而升高。由此可见,建筑采暖是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北方城市采暖期大气污染的严重状况。

2.3有利于保护耕地资源

我国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以上的人口。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耕地的占有量为1.51亩,仅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耕地资源匮乏。我国目前城镇住宅仍大量使用粘土砖。实心粘土砖不仅保温性能差,而且严重毁占耕地,消耗大量能源。全面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进行节能节地的新型墙体材料推广是我国目前建材行业的首要任务。建筑节能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材领域的墙材革新,对保护耕地和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2.4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舒适的建筑热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我国地域广阔,冬季南北温差极大,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相比相对恶劣。过去,我国并不重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气密性,大多数住宅的居住热环境差,影响到居住着的身体健康。节能建筑除了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空调设备之外,还特别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以及门窗的气密性,这样不仅能降低建筑能耗,还能显著地改善室内环境的热舒适性,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3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措施

在决定建筑能量性能的各种因素中,建筑的体型、方位及围护结构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直接的影响包括建筑物与外环境的换热量、自然通风状况和自然采光水平。不同的建筑设计方案,在能耗方面会有巨大的差别。下面列举几种建筑节能设计的技术措施。

(1)控制体形系数和窗墙比

从利于节能的角度出发,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3一0.4,不应有过多的凹凸面,提倡居住建筑进深12m、小面宽、避免夏季阳光射入室内。单层金属窗的夏季空调负荷是同面积240砖墙的5倍,全年能耗是36倍。设计皮控制好窗墙比,窗墙比由0.4减小为o.3,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年冷暖耗电量可减少约5kwh。

(2)窗的热工性能改善措施的经济影响

建筑的节能不仅与外窗的保温性能也与外窗的隔热性能密切相关,室内热量通过门窗损失占60%。当建筑平均窗墙比不变,外窗传热系数k值增大(保温性能减弱),住宅总能耗随之增大;当建筑平均窗墙比不变,外窗遮阳系数sc增大(隔热性能减弱),住宅年总能耗随之增大。长江中下游地区节能住宅和普通住宅相比,采用中空玻璃塑钢窗和断热冷桥双层中空玻璃彩铝窗这类保温和气密性好的外窗,每年节约用电20%。

(3)外墙热工性能改善措施的节能达标经济性

外墙热工性能的改善,要综合考虑建筑热环境质量与节能墙体材料改革等诸多方面,建筑外墙可采用外保温岩棉板系统。外墙外保温岩棉板系统,导热系数低、透气性好、燃烧性能级别高等优势,可应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墙的节能保温工程,包括外墙外保温、非透明幕墙保温和epS/XpS外保温系统的防火隔离带。这种外墙外保温技术提高了建筑的热稳定性,不但能使房屋冬暧夏凉,远离噪音,还可以避免墙体的裂缝等,延长了房屋的使用年限。在功能上和经济上一举两得。

(4)屋面措施的经济效果

采用岩棉保温层、玻璃棉保温层、泡沫玻璃或发泡水泥保温层代替常规的沥青珍珠岩或水泥珍珠岩作法,克服了屋面传热系数常大于屋面最大传热系数限值。

4节能设计的经济分析——以天津某住宅楼为例

采取节能措施,一般都需要增加建设投资。为计算节能投资的经济效益,我国多采用节能投资回收期指标,其含义是:采取某项节能措施的一次性投资与实现措施后累计的节能收益相平衡所需要的时间(年限)。计算时,一般以折合成标准的节能量计价作为节能收益。计算结果以指标数值较小的方案为优。

例如,天津一较典型的6层住宅,该住宅节能投资增加如下:采用双层塑钢窗比采用单层铝合金窗增加投资100元/m2窗面积,采用矩形多孔空心砖加保温砂浆比采用240实心砖墙要增加投资15元/m2墙面面积,采用岩棉板做保温层比简单保温隔热处理要增加投资50元/m2屋面面积。综合这三方面投资的增加,该节能住宅共需加投资约12万元(30.35元/m2),而1年可以节省空调采暖电费约四万元,所增加的投资在2.9年内即可收回。可见该节能住宅所采用的节能技术是经济合理的,值得推广。而天津对节能住宅和普通住宅进行比较,建筑节能安装单方造价增加远远小于土建单方造价10%这个标准。如果全年保持冬季18℃,夏季26℃的室内温度,一套100m2的普通住宅一年制冷制热的电耗约为90.7千瓦时/m2,而节能住宅可降至48.1千瓦时/m2,节约能耗一半。如果每年以9个月,每天使用空调12小时计,可节约电费八百余元。增加造价不需2年就可收回。

综上所述,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潮流,我国起步时间晚且相对落后,因此建筑节能研究是我国目前亟待深入研究的前沿应用型课题。建筑节能投入不多,且很快可以收回,其经济效益明显。建筑节能及可持续发展意识必须贯穿整个建筑开发流程的各个环节,将会拥有一个更加健康和谐、舒适宜人的生存、生活环境和空间。

参考文献

[1]吴家骝.建筑节能技术政策[J].中国建材,1998(7):16—18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6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软土地基自身的因素,其强度和土体结构极易受来自外部的干扰,并最终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正确认识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并加强对软土地基处理措施的研究,是具备现实意义的。

1软土地基概述

1.1软土地基的含义

软土是指淤泥质土或者淤泥,性质上是属于软塑状态到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大部分是在水流的冲击之下形成的,所以它的天然含水量就较高。所以软土地基就是指有软土特征的粉土与粘土这些空隙较大的有机土和细微颗粒含量较多的软松土所构成的。

1.2软土地基的特征

软土地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是天然含水量高,空隙大;第二是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第三是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第四是扰动性大,透水性差;第五是图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

2我国软土地基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现场的详细勘察

如果要处理好软土地基,就必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和水文的勘查,并且要及时收集相关资料。但在现实中,却存在在实际施工中不够重视的情况,进而导致工程的勘查资料不够全面和准确。众所周知,勘查数据尤其是有关水文条件的数据对工程后期的设计和施工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但是现实中的勘查情况却是只进行简单的常规勘查,或者是仅利用施工现场其他工程的勘查资料进行计算,这样的勘查结果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

2.2缺乏全面的施工准备

许多房屋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都要面临复杂的地基条件。所以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施工之前必须做好地基情况的分析,并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就无法对软土地基的涌水量和流沙情况进行科学地计算,容易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2.3未能充分理性认识硬壳层的强度

软土地基的表面一般会有一层强度较高的土层,叫做硬壳层。硬壳层的强度比较高,所以可以把来自地基表面的负荷进行很好的扩散,所以有必要在施工过程中对软土地基表面的硬壳层进行充分的利用。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地基处理工程的难度,同时也可以利用硬壳层的强度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没能对硬壳层的厚度进行详细的勘测和掌握,所以无法准确掌握硬壳层的位置,所以难以对其进行充分的利用。除此之外,如果未能正确处理硬壳层的强度,而是一味地进行软土地基的加固,也容易造成硬壳层的破坏,这样不仅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3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研究

3.1深层搅拌桩技术

深层搅拌桩技术就是指利用石灰、水泥、粉煤灰以及其他的一些添加剂,将含水量较高的软土质转变为具有一定强度的水泥土,从而达到就地成桩的目的。这种施工方法非常适合城市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因为这种方法不需要水下灌注,以及泥浆护壁等一些复杂的施工技术。同时,在施工过程中,桩柱和桩距以及桩径和桩体的排列形状等多个方面都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且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建筑原材料的要求较低,没有特别大的施工噪音污染,所以对施工周围的环境的影响也很小。

深层搅拌桩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保证送灰的均匀性和连续性,并且中间不可以中断,每根桩柱都要保障足额的喷灰量。因此,要保证成桩任务的完成,就需要在桩顶一米五的范围之内进行反复的喷灰和搅拌,从而达到水泥拌合均匀与土压实的目的。当钻头达到桩底的时候,需要将钻头在原来的位置旋转两分钟。

3.2孔内的深层强夯技术

孔内的深层强夯技术是一种处理深层软土地基的有效方法,这项技术处理软土地基的方式包含置换原理和挤密原理两个原理。关于置换原理是指通过碎石、砂等原材料来置换软土,这些碎石和砂等原材料和没有加固的部分形成一种复合型的地基,进而实现提升地基强度的目标。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孔内深层的强夯技术多采用掏孔、钻孔以及沉管到设计图预定的高度,接着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分别进行填料和强夯,最终形成挤密强劲的桩间土与承载力高的密实桩体。但是,由于桩间土被较大的力量挤向四周,桩间土由于挤密而达到水平的压缩,使得桩间土的地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升。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钻孔机需要保持应有的垂直度,但是垂直度不能超过钻孔深度的2.5%,成孔中心与设计标准之间的偏差不能大于桩柱的26%。在施工过程中,桩顶需要高出设计图纸中标高500~1000mm,其中,需要填充材料的数量、种类以及锤击的次数都需要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

3.3挤密碎石桩技术

所谓的挤密碎石桩技术是指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挤压或者振动使得软土地基的土体空隙比不断降低,软土地基的强度不断增强,从而达到处理软土地基的目的。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科学运用挤密碎石桩技术。首先,要采取措施科学布置桩位,根据桩位的实际位置进行取土成孔操作,接着将需要的填充料填充进去,用机械设备进行夯实,然后进行铺设垫层操作,最后将挤密碎石桩转移到下一个桩位上。为了确保成桩数据的精确性,在大面积的成桩施工之前,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成桩试验,保障桩机就位时的垂直度可以满足房屋建筑工程的需求,而垂直度与设计中的要求偏差不能超多1.5%。同时,为了预防断桩事故的发生,碎石中不能掺杂垃圾与植物残体等杂志。但是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体积大、超重的石头,可以先进行位移方面的处理。这种方法具有工期短、成本低、有效提升软土地基压缩模量与承载力的优势特征。

4总结

综上所述,软土地基处理是否得当,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因此,科学的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对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处理技术正逐渐的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是我们也要清楚的看到,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参与探索和实践从中获得地基处理的经验,为我国的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金小卫.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案[J].中国科技博览,2011,10(28):32~38.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7

【关键词】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含钢量;技术控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国家各项规章制度也日臻完善。土地出让方式的改变以及土地价格和国家各种规费的大幅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取了各种宏观调控措施,消费者购房也越来越理性,诸多方面都要求开发商在各个环节都不能疏忽大意。因此,重视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当其冲的就是土建成本,结构成本更要从严控制。

目前各项工程甲方都会不约而同提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指标,各设计院经营管理部门对此深有体会。除建筑设计方案之外,地产开发商常以单体建筑的含钢量作为衡量设计院水平的标准。地产开发商凭借多年地产开发经验在在洽商阶段会将含钢量指标写入合同条款,要求设计人员严格执行。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含钢量控制不仅仅是结构设计者的任务,同时还需要建筑、电气、暖通、给排水等专业的通力合作。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含钢量技术控制势在必行。本文总结了影响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因素和控制含钢量的技术措施。当前施工图阶段采用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选取适用的荷载、适当减少剪力墙数量、地下室采用平板式底板、结构构件采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混凝土,等等。

二、影响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因素

第一,平面体型的规则性和均匀性对含钢量的影响最大。即外挑及内收程度及平面刚度是否突变等均对X和Y轴双向的动力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两个方向的刚度差异会导致不均匀性,从而直接影响整体刚度和配筋,这也是为何平面布置较怪(例如风车型)的高层住宅比规整的高层住宅造价高的原因。

第二,竖向高宽比对含钢量的影响与第一条不相上下。高宽比大的高层住宅就像一根细长的竹竿立在空中,为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就要增强其侧向刚度,提高抗侧力构件含钢量,保证结构的侧向位移控制在规范要求的范围内,以满足抗震、抗风和舒适性的要求。

第三,总高度的变化对含钢量的影响也较大。由于高层住宅多为a级高度且结构布置形式为剪力墙或框支剪力墙结构形式,按照高层规范80米这个限值,凡是大于80米抗震等级的高层住宅就需要提高一个级别,随之含钢量也要上升。

第四,层高的控制和首层大堂是否设有转换层对含钢量控制也有较大意义。根据经验所得,层高每增加10厘米,含钢量则增加1kg/m2。由于转换层配筋量相当于2~3个标准层的配筋量且造成竖向抗力构件不连续,转换柱或墙体的配筋也较大,故应尽量避免转换。

第五,抗侧力构件的布置和建筑构造的细节控制对含钢量的影响不容忽视。构件布置合理就易使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相重合或接近,从而充分发挥抗侧力构件的抗扭刚度,控制扭转位移比在规范限值内,避免抗侧力构件数量过多或位置不合理造成多筋超筋现象。拐角窗、凸窗等节点大样采用全钢筋砼和端部构造柱+中间砖墙形式,含钢量则相差0.5~1.0kg/m2。

三、控制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含钢量的技术措施

其一,选取适用的荷载。当建筑物高度增加时,水平荷载对结构起的作用越来越大,除了结构内力明显加大外,结构侧向位移增加更快,弯矩和位移与高度成指数曲线上升关系。高层建筑结构都要抵抗竖向和水平荷载作用,但在高层建筑中,结构要使用更多的材料来抵抗水平力,抗侧力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问题。在地震区,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威胁要比多层建筑大得多。荷载输入值的计算是否正确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含钢量是否正常。填充墙开窗门洞处应尽量精确选取线恒载,不得随意加大。尽量采用轻质材料,减轻结构自重。高层建筑室内填充墙宜采用各类轻质隔墙。在高层建筑中采用轻质石膏板内隔墙体系,主要的土建结构造价要比传统砖石混凝土体系的土建结构造价降低10%左右,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轻质墙板容重仅相当于同厚度粘土砖砌体面密度的1/3,大大减少了结构荷载,降低了整个建筑梁、柱以及基础的截面积和含钢量。

其二,适当减少剪力墙数量。剪力墙暗柱箍筋形式设计时,尽量避免重叠,因重叠部分不计入体积配箍率。约束边缘构件小箍筋采用封闭箍,构造边缘构件在剪力墙高度2/3以上采用封闭箍和拉筋间隔放置。纵向钢筋可选两种直径,角部放置较大直径钢筋。连体方案建筑由于连接部位采用大开间剪力墙布置,减少了剪力墙数量,在满足规范限定指标的情况下,减少含钢量。可见加大剪力墙布置间距、减少剪力墙数量是减少含钢量的有效措施。因此,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优化设计,适当减少剪力墙数量,加大框架梁跨度,与建筑专业协商,开间布置避免错位,减少由于框架梁错位而增加的竖向构件。高层建筑地下室底板宜采用带柱帽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地下室其余各层、地下室顶板、裙楼和住宅塔楼的楼盖宜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楼盖。细部构件布置:当两轴尺寸接近时,采用双向板布置;当两轴尺寸差别较大时,采用单向板布置。

其三,地下室采用平板式底板。水平构件的布置应使传递荷载路径简洁,以最快的方式将楼面上的荷载传递到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柱、剪力墙等竖向构件传递到基础和地基。反之,如果采用平面布置则使得荷载需要经过多级次梁再传递到框架梁,这就使得荷载传递路线曲折不明确,使构件受力复杂,增加工程造价。地下室梁板式底板与平板式底板通过比较可以得知,以桩为基础的地下室底板采用梁板式结构要比采用平板式结构更可节省含钢量,如果柱网中添加了次梁,则不仅使施工更为复杂,而且还会增加含钢量,这在大量工程实践中已得到验证。

其四,结构构件采用高强度钢筋和高强混凝土。一般的办公、住宅建筑荷载不会太大且要满足电线埋设的要求,板厚应该大于等于100mm,板的跨度不宜太小,应使板的配筋由内力控制而不是按构造配置。按此结果楼板配筋只有采用HRB335或HRB400才能达到节省钢筋的目的。采用高强度钢筋可以节省含钢量;而混凝土强度等级对减小配筋的作用较小。不管楼板是构造配筋还是计算配筋,采用HRB400钢筋都可降低含钢量。楼板结构混凝土及钢筋用量一般与建筑层数无关,采用新型楼盖体系和高强钢筋可以有效减少含钢量。采用高强度钢筋,简支边支座钢筋的数量没有减少。由于住宅板跨较小,采用高强度钢筋后,板底配筋大部分仍为构造配筋,因此,节省钢筋的数量比理论计算数值减少。实践证明,板垮越大,节省钢筋的数量越多。

四、结论

高层住宅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含钢量的控制需要从方案阶段开始到初步设计,注重结构概念设计,选择合理的结构体系,通过多方案比较和优选,确定经济的结构布置;在施工图阶段细化设计,选取适用的荷载,从地基基础、地下室、上部结构的墙柱梁板等全方位结构构件着手,在满足规范构造要求的前提下,确定构件的截面尺寸及配筋,做到结构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8

[关键词]软土地基;建筑工程;处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tH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148-01

1软土地基的定义及缺陷

1.1软土地基的定义

软土地基指的是通常情况下压缩量比较高、强度比较低并且含有一定有机物的软土层。因为软土层本身的特点,使得软土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强度比较低。此外,当上部所承担的实际荷载大于软土地基能够承担的抗压强度时,就会出现地基剪切破坏、塌方等问题。与此同时,由于软土地基具有流变性的特征,如果外部荷载比较大时,软土地基就不能承受较大的压力,m而导致大面积沉降的问题,以及地基失衡、开裂等现象。

1.2软土地基的缺陷

1.2.1沉降变形

如果软土地基承担的外部作用力、上方荷载比较大时,很有可能会导致沉降变形的发生,进而使得建筑物不能正常使用。如果软土地基发生了不规则的沉降,就会导致结构物间差异沉降、地面开裂等问题,此时外土地会隆起,建筑物就会失去稳定,最终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

1.2.2强度和稳定系数不高

从广义上来说,软土地基地压缩性比较高、强度比较低的软弱土层,将其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时,如果不能进行妥善的处理,就会使得地基失去稳定,进而使得楼层下降,严重时会发生倒塌的危险。

对软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软土地基是近年来建筑行业在进行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处理的前期准备基础工作。建筑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基础桩工作,而打好地基则是重中之重。但由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地质较软,承载力较差,如果不对其进行处理,则容易出现建筑裂缝、地基沉降以及建筑变形等现象,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和整体质量,威胁着居民与使用者的人身安全,更对建筑单位与企业造成极大损失。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前必须做好前期软地基处理等准备工作,从根本上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由此可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

2软土地基施工安全技术注意事项

无论软土地基施工还是其他施工工程,能够保证技术的重要条件与前提就是确保施工人员及现场的安全。安全生产不断被国家与各个建筑施工企业单位重视起来,并将安全生产添加到每一个环节制度中,为提高人员施工水准、效率及建筑整体质量奠定有力基础,因此,施工企业单位则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将安全生产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保证施工作业稳定、安全进行。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时,使用安全技术的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第一、建筑单位应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督领导小组,在日常工作中制定出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相关监管制度与标准,并通过对人员、施工材料、现场施工以及工程验收等进行现场监督,确保提高整体工程的安全,并按照安全与预防结合的指导方针为软体地基处理作业建立安全、良好的施工氛围,提高软土地基处理的质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软土地基安全隐患。

第二、建立专业的安全常识培训机构,对企业内部的施工人员、监管人员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常识的培训与辅导,通过对施工意外事故的学习,了解安全施工技术的重要性,并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与先进技术等技能的培训,在强化人员整体技能与素质的同时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确保软土地基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对于机械设备的详细检查、消防设施的详细检查、人员的详细检查、安全用电的详细检查等等每项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解决,坚决杜绝任何安全事故的发生。每天安排专职人员检查地基情况和施工情况,做好每天的安全日志记录。

3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强夯法处理技术

强夯法是处理软土地基的基本技术,它是指通过重物对地面的冲击作用,压缩土体空隙,提高地基承载力。在对地基的夯实过程中,多依照先周边后中间的顺序来进行夯实,同时做好相应的施工记录。一般来说,强夯法处理技术多用于含水量较小、地基空隙较大、黏性在合理范围内的软土地基环境中,其技术优势在于夯实力度大,加固深,可提升地基强度,防止地基沉降,处理速度快等等。但在饱和度高的粘性土或淤泥土质条件下,强夯法则不太适用,同时强夯法也会带来较大的噪声污染。

3.2换填法处理技术

换填法也是软土地基的常见处理技术,它是将地基下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软土层部分挖走,换填为性能稳定、强度硬度大、压缩性低、不易腐蚀的材料,将这些材料替换回填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压实,以满足工程对地基的实际需求,提升地基性能。通常情况下,回填的材料多选用碎石、卵石、砂料等。该项技术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实际操作简单,而且经济实惠。但该方法一般应用于软土地基厚度不大,2-3m左右的浅层软土地区。在具体选用该方法时需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

3.3排水固结处理技术

排水固结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把软土地基中的水排出,借此来降低软土空隙体积,让基土固结,提升地基承载能力。该项技术方法具有便捷、经济效益高等优势。在具体建筑工程实践中,常见的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有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等等。

3.3.1堆载预压法

该方法是事先利用填土荷载预压,使地基固结沉降,让软土地基的强度性能得到提升。当地基条件符合具体的施工要求后,再将荷载撤除。使用该方法时需要注意控制好荷载重量,避免破坏地基结构。同时由于该方法需要预压荷载,在控制工期方面需要特别关注,以免延误工期。

3.3.2真空预压法

该项方法是通过砂井的设置,配合上砂垫层的铺设,利用其封闭性将大气隔绝,通过真空设备将砂层气体排出,期间产生的气压使地基土块快速固结,因此该方法也一般多用在不含透水层的软土地基环境下。该方法的优势在于简单便捷、经济效益高,适用于大面积的建筑工程施工。

3.4搅拌法处理技术

搅拌法也叫深层搅拌桩法或水泥搅拌法,它是指通过由水泥浆体、石灰等材料所制成的固化剂,配合深层搅拌机械的应用,将制成的固化剂与软土进行均匀拌合,使这两者通过物理、化学反应来构成复合地基,提升地基的强度及稳定性。在使用该项技术方法时,要注意控制好水泥用量,同时对拌合环节进行严格控制。一般来说,该项技术方法多在含水量大的黏土条件下使用。该项技术方法的优势在于可减少沉淀、便于操作、对环境影响小、经济效益好、地基加固效果明显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是十分常见的问题,如果在施工时出现软弱地基,应当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解决。对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要求,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保证较高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9

【关键词】校园景观场所精神

场所感的营造是在现代规划设计中对于成果评价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在西方,1979英国皇家城市规划学会(Ripi)对于“好的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中,第一条便是“重‘场所’,而不是重建筑物本身”。美国也有类似的城市评价标准。中国是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的国度,对于场所感得营造贯穿始终,如故宫、府衙等皇家政府建筑感侧重于严肃威仪的体现,中国古典园林侧重于中国文化品质或文人气质的表现等等,在这一点上与西方现代规划思想不谋而合。在中国现代大学校园规划设计上,如果说总体规划决定了校园的总体轮廓框架,建筑设计体现出校园的硬性实体,那么景观的设置对于大学校园在整体上体现出的柔美感性,在细节上体现出的休憩舒适性就有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了。

1场所及场所精神

场所是建筑现象学的一个概念,现象学则属于方法论体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还原其“本源”。美国当代建筑师斯蒂文·霍尔的理解,认为如果特定的秩序(景观,构筑等物理结构)是外在的知觉,现象和经验则是内在的知觉,那么在一个构筑上外在知觉和内在知觉就是交触在一起的,当两种知觉达到高度融合的状态时,就产生了高于单纯前两者的第三种存在,即所谓的场所[1]。

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性和意义,即环境特征集中和概括化的体现。场所精神是一种总体气氛,是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通过定向和认同,人和场所精神之间产生互动。要使栖居过程有意义,就必须遵从场所精神[2]。重“场所”,而不是重建筑物的设计本质便是彰显场所精神,以创造一个有意义的场所,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意义,从而使人得以栖居。

2校园景观场所属性与特色

校园生活中包含着多种属性,需求孕育出供给,面对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种种需求,便产生出与之配套的设施。学习、生活、运动、娱乐、休憩是校园生活的五大需求。教学楼、图书馆承载着对于学习的需求的满足,就场所精神而言,仅仅满足功能或者说是对于学习空间的提供是不够的,满足更深层次的需要,营造出一种学习氛围或称之为学习感的无形精神与实体感受显得更为重要。

人具有社会性和自然性两个方面的特征,如果说建筑物代表着城市中人生活的社会属性,那么景观的设置则反应出人对于自然的回归,彰显出人的自然属性。此处的休憩需求,包含身与心的休憩两个方面,即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偏重对于安静、自然、舒适的追求,景观恰好能填补这一空缺。

中国对于景观的认知,往往将精神层面的含义寄托于其上,如梅、兰、竹、菊,分别代表着傲、幽、坚、淡四种品质,体现出借物言志的特征。就建筑而言,中国古典园林是其较为集中的代表,设计意图常透露出文人对于审美、品格、情操的追求。

虽然现代中国大学校园规划(包括景观)深受西方规划思想的影响,侧重外在所传递出的视觉直观感受。但景观所传递出的一些基本特质不会改变,加之中国人千年来中国文化的熏陶与积淀的审美偏好,仍然具有独特性,延续着中国特有的价值判断,从而使得中国校园景观仍然可以独具特色。

校园景观的构筑形式常见为:“植物+道路+构筑物(+水)”的形式。对于场所感的营造上,通达性与识别性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就上诉构成校园景观的四个方面来讲,通达性体体现在道路的设置上,识别性主要由构筑物来承担,而植物与水表现对自然的追求,注重人精神层面的感知与升华,这方面前面已经说到主要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就个人而言,对于景观的使用包含三个层面:⑴使人感官愉悦⑵使人驻足停留⑶使人静思联想。就多人而言,景观的设置包含⑴公共性⑵相对的私密性,两个方面。

3校园实地景观分析

本次选取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校区作为调研对象,选取片段分析其在景观场所感营造方面的得与失。

⑴场景一

该校区的景观设置,多呈现单独设置的特征,往往采取单独划出一片区域进行绿化景观的布置形式。如所示,多样的绿化加强了道路空间层次的多样性,使人的视觉所见事物更加丰富,避免了单板感。因道路与多种植被的布置,加之整体规划中景观区与建筑群的相对分离,两者区域划分较为明确,从而使得整个区域在识别性与通达性实现上较为满意。但构筑物的缺乏使得整个场景中的场所实体感大为降低,造成区域轮廓不清晰,没有汇聚点,从而使得整个场景的场所感呈现出离散感(图1、2)。

细节方面,对绿化的网格装划分,进一步丰富了景观的层次多样性,加强了道路的引导方向性,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由于没有使人停留的构筑物,从而使得整个景观的设置上,缺少了人活动的气氛。从而在景观使用的三个层面中此区域在多数时间下仅仅实现了使人感官愉悦的层面,呈现出满足视觉的感知的单一体验。

此景观区域的设计虽然具有多样的特征,在给予人参与、逗留的可能性空间几乎没有,从而变成真正视觉意义上的景观。从而造成在下课人流如织的情况下,景观区去无人问津的尴尬场面。

⑵场景二

如上图所示的区域为介于教学楼与宿舍区之间的生活干道。此区域的场所感相对于大门或教学区来讲,显得更加的安静、舒适,人的亲近感更加强烈。除了普通的树木意外,低矮的灌木,加之一些流动商贩的介入,使得此处生活化的气息更加浓烈。

在构成景观的几个要素中,同样构筑物的缺乏造成了一定程度场所空间汇聚与框架力度的模糊,但此处周围两边的挺拔的植被和可视为左右两边背景的教学楼和宿舍楼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此种不足,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空间围合和限定,起到了聚气的效果(图3)。

配合座椅与低矮灌木的设置,使得人有了得以停留休憩之地,和多样的植被组合。也为景观区公共性活动交流提供了某种可能性,但在景观设置中,对于公共性活动中小群体私密性的考虑上显得不足,使得在此处进行的活动常受到来往人群的干扰。

结语

人在场所里活动,事件在场所里进行。人与事件为场所带来意义。校园景观的设置,因充分考虑构筑景观的几个要素,以及通过这几个要素的多样组合更好的服务于实现其实用目的的三个方面,进行着人与事件在场所的不断交流,从而不断丰富着场所的形象与特性。校园的景观场所特性不是凝固具体的构筑事物上,而凝结在构筑事物所营造的整体氛围之中。

参考文献

[1]吴威.园林的场所精神初探.华中农业大学,2006.

[2]俞孔坚.追求场所性:景观设计的几个途径及比较研究.建筑学报,2000(5):32-34.

高层建筑的含义篇10

关键词:高填方路基;沉降变形;土石混填;离心模型

中图分类号:U2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引言

土工离心模型试验是近年来才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基本思想是用离心机来模拟土工构筑物的自重效应。它是将欲试验的土工模型置于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让模型承受大于重力加速度g的离心加速度作用,补偿因模型缩尺带来的土工构筑物原型自重的损失,从而保持模型的应力状态与原型相同或近似。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60g.t土工离心机,模型箱尺寸:长60cm,宽35cm,高50cm。结合研究的重点,土石混填路基离心模型实验主要做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研究:(1)土石混填路基在不同填料(土石比为100:0、75:25、50:50)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2)土石混填路基在不同填筑高度(20m、30m、40m)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3)土石混填路基在不同填筑工艺(分层强夯、分层碾压),即夯实功能不同条件下的沉降变形特征。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试验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路堤沉降变形与不同土石填筑材料(土石比)、不同填筑高度和不同施工工艺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实验基本资料及说明

为了更直观的研究土石混填路基在不同填筑材料、不同填筑高度、不同施工工艺下,路堤自身荷载的压缩沉降变形,离心模型的制作采用同一模型箱里一次成型两个模型(在模型箱底板面的中部垂直加一块与模型箱宽度相等的硬质木板,木板厚度d=2cm),观测点的间距为5cm,模型的高度、填料、边界条件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填筑工艺,左侧模拟分层强夯,右侧模拟分层碾压。因此,使试验模型具有可比性。试样填料物理参数依照重型击实实验获得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容重进行取值。本次离心模型试验的重心坐标参数:X=30cm、Y=22cm。离心率参照模型箱的高度以及离心机的额定功率设计。

3.实验模型设计及说明

试样采用依托工程现场物理参数一致的材料,依托工程现场填筑材料来源于高填方路基两侧的隧道和路堑开挖弃渣,弃渣的最大粒径超过90cm。离心模型设计的最大离心率,试样用料的最大粒径,依据缩尺原理,设计为9.5mm。用筛孔为4.75mm、9.5mm两档筛控制试样粒径进行筛分,粒径小于的材料定义为土,粒径定义为石,试样粒径小于填料的含量()定义为土的含量,粒径填料的含量()定义为石的含量,选择了三个土石比例(:=100:0,:=75:25,:=50:50)的填筑材料进行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本实验进行了3组离心模型试验,共6个模型。

模型1#:填料土石比例为100:0,即素土。用重型击实曲线的最佳含水率w=9.5%、最大干容重,分层强夯侧(代号:aQ)压实度取88%,分层碾压侧(代号:a)压实度取78%进行试样计算与填筑。设计试样的含水率w=9.5%,aQ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a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

模型2#:填料土石比例为25:75,用重型击实曲线的最佳含水量w=8%,最大干容重,分层强夯侧(代号:BQ)压实度取88%,分层碾压侧(代号:B)压实度取78%进行试样计算与填筑。设计试样的含水率w=8%,BQ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B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

模型3#:填料土石比例为50:50,用重型击实曲线的最佳含水量w=6.2%,最大干容重,分层强夯侧(代号:CQ)压实度取88%,分层碾压侧(代号:C)压实度取78%进行试样计算与填筑。设计试样的含水率w=6.2%,CQ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C设计最大干容重,设计湿容重。

4.试验结果分析

4.1填筑材料相同条件下试验分析

4.1.1土石比例为100:0试验结果分析

填筑混合料土石比例为100:0(素土),试验模型设计即模型1#,模型在不同加速度、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关系见图1。

图1土石比例为100:0,填筑高度、填筑工艺不同的条件下沉降对比曲线

通过对图1沉降对比关系曲线分析,可以得到以下规律:

素土填筑路基随着填筑高度的递增沉降值变大,与文献资料结论一致;填筑体分层沉降规律显著,填筑体1/3填筑高度范围内的填筑体的沉降值较小;填筑体1/3~2/3高度范围内沉降值开始增大,分层观测的沉降值几乎一致;填筑体2/3高度以上的填筑范围内沉降值继续变大且分层观测的沉降值相近;最大沉降值出现在填筑体2/3高度以上范围内。

4.1.2土石比例为75:25试验分析

填筑混合料土石比例为75:25,试验模型设计即模型2#,模型在不同加速度、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关系见图2。

依据图2的沉降对比曲线,可分析得到以下规律::=75:25条件下,填筑体沉降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大而变大,填筑体1/3填筑高度范围内的填筑体的沉降值较小;填筑体1/3高度以上填筑体的沉降有所增大,分层观测的沉降值几乎一致;最大沉降发生在2/3高度以上填

图2土石比例为75:25,填筑高度、填筑工艺不同的条件下沉降对比曲线

筑体内。

4.1.3土石比例为50:50试验分析

填筑混合料土石比例为50:50,试验模型设计即模型3#,模型在不同加速度、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关系见图3。

图3土石比例为50:50,填筑高度、填筑工艺不同的条件下沉降对比曲线

由图3的沉降对比曲线,可以得到以下认识::=50:50条件下填筑体的沉降规律与:=75:25沉降规律一致,但是沉降值有所减小,相对于:=100:0条件下沉降值减小2/3左右。

填筑体沉降值随着混合填料中石的含量增加而减小,:=50:50时,用同一离心模型试验研究沉降规律效果不明显。分析其原因,由于石形成大空隙的骨架结构,土的含量不能满足空隙的体积,整体由石嵌锁结构为主,这与混合料的重型击实规律一致。建议混合料中土石比例:=75:25~:=50:50为益。

4.2填筑高度相同条件下试验分析

4.2.1试验分析

试验模型在,不同填筑混合料、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曲线见图1、2、3,可分析获得以下的认识:填筑体显示出区域性分层沉降的规律,下部区域的沉降值较小,中部区域沉降值开始增加,到了上部区域沉降达到最大值。

4.2.2试验分析

试验模型在,不同填筑混合料、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曲线见图1、2、3,可分析获得以下的认识:填筑体沉降规律与条件下的一致,下部区域的沉降值没有变化,1/3填筑高度以上的区域沉降值明显增大。

4.2.3试验分析

试验模型在,不同填筑混合料、不同填筑工艺条件下填筑体沉降对比曲线见图1、2、3,填筑体沉降规律与条件下的一致,沉降值增大。

填筑体在不同的加载条件下,沉降值随着模拟路基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沉降规律一致,分层区域性沉降明显,最大沉降值出现在上部区域。填筑混合料相同条件下,填筑体沉降与填筑高度相关。填筑体沉降相对于沉降增大3陪左右;填筑体沉降较沉降增大至4陪左右。

4.3填筑工艺相同的条件下试验分析

4.3.1分层碾压工艺下试验分析

试验模型在不同填筑混合料、不同填筑高度条件下沉降对比关系见图1、2、3。跟据沉降对比曲线,可分析获得以下的认识:分层碾压工艺条件下的沉降值随着填土高度增加而增大,沉降变化规律也分为三个沉降变化区域,分区规律与相同填筑材料、相同填筑高度的试验规律一致;土石比例的影响规律也相同。

4.3.2分层强夯工艺下试验分析

试验模型在同填筑填筑混合料、不同填筑高度条件下沉降对比关系见图1、2、3。分层强夯工艺下的沉降影响因数与分层碾压工艺下的试验分析一致,下部区域的沉降几乎没有变化,中、上部区域的沉降值明显减小。在模拟的填筑填筑高度为30m~40m、:=75:25~:=50:50条件下,分层强夯工艺对减小沉降的效果达到最佳。

填筑体在不同填筑高度下,分层强夯工艺下的沉降值比分层碾压工艺下的沉降值较小,沉降分布规律一致。在1/3填筑高度内填筑体的沉降与填筑工艺几乎无关,即分层强夯与分层碾压的工艺对填筑体沉降影响一致;填筑体1/3~2/3高度范围内,分层强夯工艺下的沉降显著的得到改善,沉降值比分层碾压下减小1/2左右;不同填筑工艺下的最大沉降出现规律一致,最大沉降发生在填筑体2/3高度以上的填筑范围内,但分层强夯工艺下的沉降最大值是分层碾压工艺下的1/2左右。填筑混合料相同条件下,填筑体沉降与填筑工艺有关;模型模拟路基填筑高度为20m时,分层强夯工艺能使填筑体沉降减小,但是工程成本增加。

5结论

由试验结果分析,可获得以下结论:

(1)模型模拟路基高度为20m的工况下,分层强夯与分层碾压的施工工艺对沉降的影响较小;模型模拟路基高度为30m、40m的工况下,分层强夯比分层碾压的施工工艺的最大沉降值减小1/3左右。建议路基填筑高度为20m以下时,可以不考虑强夯工艺。

(2)填筑混合料中的石含量是填筑体沉降变化影响因数之一。增大时,填筑体沉降减小;:=75:25的填筑体沉降值相对于:=100:0减小1/2左右;:=50:50的填筑体沉降值较:=100:0减小2/3左右;:=50:50的模型试验值已经接近读数误差,因此石的含量大于50%混合填料的模型试验值较难与误差值分辨。

(3)在模拟的填筑填筑高度为30m~40m、:=75:25~:=50:50条件下,分层强夯工艺对减小填筑体沉降的效果达到最佳。

参考文献

[1]马松林,王龙,王哲人.土石混合料室内振动压实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2001,14(1):5-8.

[2]柴贺军,阎宗岭,贾学明.土石混填路基修筑技术[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5.

[3]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土工研究所.土工试验技术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