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6:07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1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多数民办高校建校、发展历史短,办学机制尚未成熟,资金有限等问题,决定了招生和专业课教学才是其办学的重中之重。多数民办高校不会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投入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教学仍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

(一)教学意识落后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优化其个性品质,促进其人格的发展健全,然而多数民办高校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学生在校期间不出大事,活着就好,这不仅加大发生心理健康危机事件的机率,还让很多处于心理问题潜伏期的学生错过了最佳教育时间,得不到应有的、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二)教学投入不达标

《教育部、卫生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教社政[2005]1号)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安徽省2009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按照生均每学年10元的标准安排专项经费计算,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民办高校办学经费多数来源于学费收入,国家资助、社会资助少,多数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学经费投入都未达到标准,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简陋,软硬件落后等问题普遍存在,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工作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三)教师队伍缺乏专业性

根据《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实施意见》(皖卫疾控【2018】2号)文件规定,每所高等院校均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室),按照师生比不少于1:4000配备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的专业教师。然而按照这个比例开设面向全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教授课程的专职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多数民办高校选择兼职教师加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队伍,辅导员自然就成为其课程教学的重要力量。可是授课老师所储备的知识水平是保障课堂教学水平的根本,然而并非所有的辅导员都拥有心理学的专业背景或者是接受过相关的课程培训及实践训练,专业教学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学生必要的求知需求。

(四)学生学习动力不足

很多学生由于高考失败考入民办高校,因此自卑情绪较为严重,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和高中朋友联系,总觉得会被别人看不起,都希望通过考研、考证或者获奖等其他方式来改变自身的尴尬处境。由于这样的心理,多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都选择在专业课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他们认为专业课成绩才能够决定其后续人生的发展,对于类似心理健康教育这样的公共基础课程都只抱着敷衍应对的态度来完成学习任务。

(五)混合学习机制待完善

所谓混合学习是指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新型学习方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多数民办高校完全舍弃了传统课堂教学,只保留了线上学习一种方式。学校开课前并未进行过数据采集和分析,未真实了解过学生的需求、偏好、学习状态等特征,因此民办高校的线上学习不能满足共享教育资源、自主学习、个性学习评价等要求,只是提供了一个刷课平台。为获取学分,大多数学生利用各种旁门左道迅速刷完课程,其心理健康知识的真实获取量仍是零。这种所谓的混合学习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对策分析

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要以学生为主体,真正从学生自身实际需求出发,贯彻助人自助的理念,鼓励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概念,灵活运用各种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能,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成长。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授,要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将心理调节技巧运用到现实中,指导行为、改善困境。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改善现状,提升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课程定位

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学专业课程是有很大区别的,多数民办高校教学体系里,它只是一门公共课基础必修课,因此对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学习要求不是特别高,不需要学生去研究过于深奥的心理学专业概念和专业理论,重点是掌握一些和日常生活、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它更多的是一门应用性强的行为指导的课程。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化繁为简,很多心理学概念是很难理解的,教师要能结合实际,注重启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领悟知识、掌握技能,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会用、能用。

(二)提升重视程度,完善教学机制

国家及省级教育部门多次下发文件,要求各高校改善心理健康教育的生存环境,可是民办高校很难达标,导致课程教学效果差。因此民办高校首先应逐年增加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建立专项账户,专款专用。按标准建设心理咨询室,改善心理咨询环境;更新教学软、硬件设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建立合理的考核及激励机制,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有很多是由辅导员兼任的,因此民办高校应该考虑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况纳入到辅导员考核体系,并适当提高其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的考核比例。改变教学评价形式,要以生为本,做到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改善大班教学的教学条件,提升教学效果。

(三)拓展培训渠道,提升专业水平

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不断提升专、兼职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力,才能适应新常态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学校应多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深入本校优秀教师的课堂,鼓励教师利用互联网多学习、多参考其他高校的优秀课程,丰富自身教学经验。另外学校应提供多元化的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充实基础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储备,与时俱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专家化发展的趋势。第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是一项关于人的工作,教师自身的态度、行为、情感表达方式等都会成为一本活生生的教材,成为学生最好的学习范本,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师需要具备健康平和的心态,自信阳光、乐观开朗、拥有正确的三观,真切的用自身去教育感染学生。

(四)创新教学形式、做实新型教学

“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日趋成熟,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课程不一样,不仅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课程来完善自己,教师也可以通过教授课程来发现问题,特别是一些潜在的还未发生的心理问题,提前做好工作,让每一个问题学生都不被忽略。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不应完全舍弃传统的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是单纯网络授课替代不了的。访谈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喜欢心理学课是因为有意思,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时打破传统的讲与听的关系,实现师生合作、共同学习的关系,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学校应鼓励教师拓展教学形式,如室外素质拓展训练、体验式教学、游戏教学、行为训练等,让学生可以在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中充分释放其心理,进行学习感悟,将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贯彻“助人自助”的教学理念。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2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校教育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入,大学生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加剧,致使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各高校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该课程教学也因此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式和手段。本文立足于课程实效性目标,着眼于课程建设,对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效果。

1 课程定位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心理异常现象。这就将心理健康意识放在了首位,是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实际相符的。从我国的现状看,很多学生在中小学阶段从未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说跨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几乎是空白。所以,依照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宗旨,从入校之日起就应该使学生接受系统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需要和社会要求出发,在大学新生中开展以心理健康必修课为基础的普及教育,其他各年级开展以选修课为辅的系列教育、以活动化课程为补充的实践训练、以报告讲座为拓展的学术活动,从而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2 课程目标

   

与一般课程比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其特殊性。首先,从教学效果的时间性角度分析,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现实性,不但要对大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影响,而且更应在大学生当前的生活中发挥现实性作用。其次,从教学效果的针对性角度分析,主要在研究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可能产生心理问题的领域进行指导式教学,以切实提高大学生应对现实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从教学效果的表现形式分析,其教学效果具有综合性,即通过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践能力,而且应使其具备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进而为其未来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打下科学的心理认识基础。因此,该课程教学结果的表现形式应具有认识内隐性与行为外显性相结合的综合特征,这就决定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以围绕着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来确立,即课程教学既能提高大学生科学认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又能增加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冲突和问题的实践技能。

3 课程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同于专业课程,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具体的技能和本领,还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所以课程的内容一定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各高校这些年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广泛调查,结果均显示,大学生的主要的心理问题依次为人际交往问题、学习问题、情绪问题、恋爱与性问题、自我问题和生涯规划问题等[1]。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安排上,还应该考虑到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目前,高校开设的有关“心理”方面的课程很多,如《人际交往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健康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心理学》等。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课程名称不一样,但讲授的内容大同小异,致使不少学生重复选课。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过程,在高校师资紧缺的情况下,这样的做法显然不符合高校的办学原则。当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多开一些与“心理”相关的选修课,但学校必须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防止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混乱。尽管许多课程对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有帮助,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最系统最直接地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因此各高校应优化学校资源。

4 教学方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单纯的知识课,而是实际应用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师生互动课。所以,在教学方法上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切忌为了达到知识结构的完整性而“满堂灌”和“一言堂”。课堂上积极的师生互动是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带着自身的实际问题进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有机会提出自己的疑惑与问题,在教师的指引下共同讨论,从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互动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要勇于创新,针对学生的特点,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重视学生个体经验,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实效性。课堂理论讲授、心理测试、心理影片录像教学、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讨论、演讲、辩论、训练、新概念作业、网上辅导等,都是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

5 教学评价

   

许多高校在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时,忽视该课程的专业特殊性,常常以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来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表演性”,如,任课教师的语言表达等;在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则主要关注笔试分数的量化评价,忽视对实际心理技能和心理健康维护能力的评价。这种评价导向使许多大学生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发生方向性错误,只突出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相关技能的发展,影响了课程教学目标的真正达成。

   

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在客观上给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了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在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特别是学生学业评价中,以单一考试的量化手段对大学生的学习进行分等划类的传统评价方式是不恰当的。该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必须采用自我参照标准,引导大学生经教学之后对自己在生活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性评价,建立一种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新的评价体系,这不仅是课程评价的基本要求,还是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的历史不到20a,但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许多高校都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但还有不少问题尚处于探索阶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将对切实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能产生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3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健康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从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关的调查研究和近期媒体介绍的大量案例中不难看出,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因此,在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很有必要。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原则

1.教育性原则。教育性原则是编写《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教育性原则,要求教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为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服务。大学生心理教育是帮助大学生维护心理健康,防患于未然。

2.发展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反映《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一方面帮助学生预防、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帮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心理问题,科学地对待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生活奠定和夯实心理健康素质基底。

3.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体现的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对心理学知识在具体问题具体情况下的具体应用。通过活动性课程的演练,引导大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技能训练方式方法,达到及时解除心理问题的目的。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体现出“个性的特色”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心理特质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在总目标的大背景下,课程要体现出“个性的特色”。体现出“个性的特色”需要教师在课程实施之前确定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标。表现性目标是指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的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这种目标主张重视自我意识的提升,重视差异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在于能够深入个体的内心世界,窥视学生的心理需求,控制好目标变量,在教学进程中实现课程目标。

(二)师生共同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完成

心理健康教学过程是一个自我组织过程,从教导式转向自主式、对话式、探索式的活动过程,是一个消解、转化、升华、从无序到有序的动态过程,是师生之间共享经验于智慧,共享知识与意义的对话过程,是学生在体验中“倾听自己内在本性的呼唤”的过程。教学过程实现了师生平等。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而是要求学生延缓对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他们正在体验的一切,在共同的反思中获得彼此的理解。师生共同致力于教学过程的完成,具体做法可采取:

1.讨论分析法。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讨论分析法,学生可根据资料与经验对生活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不少学生对恋爱问题有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在大学不谈恋爱是人生中的遗憾”,等等。因而导致的问题则是:对恋爱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有的失恋后情绪低落,影响了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可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讨论主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讨论题目: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什么是爱?何时谈恋爱为最佳时机?当你真的失恋了,该怎样正确对待?等等。讨论的方法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分组讨论、辩论式讨论等。学生展开讨论、辩论,教师最后做出总结。

2.案例分析法。可把学生在自我认识、学习活动、情绪、人际交往、恋爱、个性等方面的问题综合成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然后师生就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矫正办法等一起展开分析讨论。案例分析法在课堂中的效果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因此,在选取案例时,应注重从学生关心和渴望了解的问题入手,力求使选用的案例具有现实性、代表性、生动性。一个优秀的案例会引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思考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达到了教学目的。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通过特殊的戏剧化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境下的自发表演为主,使学生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和激发处理问题的灵感。角色扮演时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发性、即兴性,创造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学生减轻心理压力,认清自己的问题,才能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再现出来,即兴表演,当场发挥。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讨论,最后进行总结。

(三)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隐性课程通过间接、内隐的方式,将教育目的隐藏在校园生活和教育环境的体制与气氛中,通过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来实现教育的作用。传统的心理健康显性课程教给学生的是认知层面的知识,与显性课程相比,隐性课程作用方式所具有的潜在性与见解性、作用过程的无意性与渗透性、作用效果的非预期性与二重性,作用结果的体悟性与深刻性,为心理健康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内在的可能性。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可以完善该课程的形态载体,变单纯知识技能型课程为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相融合的课程。

1.校园心理环境的营造。心理环境是指对人的心理事件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校园心理环境也就是校园中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全部空间。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它特有的象征性符号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某种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使学生耳濡目染地内化在自己的心理世界。校园心理环境主要包括校园文化和开展的心育活动,校园物质文化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包括校园的环境布局、建筑物的造型装饰、教学设施的配置管理、树木花草的种植培育、图书馆建设、教室宿舍内部的陈设布置等,在加强和改进校园物质环境建设时应注意统筹兼顾,考虑到学校将来的发展方向,定位要准,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并注意学校各区域划分的功能特点,以方便学生为出发点,尽量做到学习、生活、活动区既相对独立、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有机统一。要注意环境设置的人性化,花草树木优美的布局合理的点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同时一些温馨的提示让学生感觉有家的温暖。

校园制度文化为健康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政策导向。校园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在高校办学理念指导下所形成的校风和一系列行为规范。它通过各项校纪校规、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际交往活动、学校所组织的各项活动等体现出来。

校园精神文化是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无形之手。精神文化的主旋律,首先要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2.要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为主导。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一种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件大事,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要以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为原则,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使大学生感受到健康心理教育氛围。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要求

(一)教师心理素质的优化

从系统论观点看,教师的心理素质是一个复杂的非平衡开放系统,在对教师自身发展和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方面,都起着关键作用。从隐性课程的角度看,教师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身心健康水平来影响学生,实现着“以心育心”的教育过程。教师良好的心境、乐观的态度、高尚的精神风貌都在有意识的传递和无意识的表露中,影响着学生的情绪状态。

(二)课堂心理气氛的激活

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中,有一种存在于教学活动之中,能被全体学生所体验的气氛,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这种弥散于教室的气氛是隐性的,它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持学生良好的情绪状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课堂心理气氛的激活,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辅导技能。教师以鲜明的节奏调节教学活动,以富有激情的语言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娴熟的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赢得尊敬与信任,一个宽松而不涣散、严谨而不紧张、妙趣横生的课堂气氛油然而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8-6.

[2]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Z].2001-3-16.

[3]陈丽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要求及方法的探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4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145-02

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通知要求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为必修课。笔者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贯穿始终的教学理念进行了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目标要分层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目标是多层次的,可以表述为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前提下,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预防心理危机、适应现实环境、促进自我发展和成长三个层次的目标,分别表述为基础性目标、中级目标和最高目标。

1.基础性目标

基础性目标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预防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与危机,纠正一般偏差行为,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自我评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使其具有一定的心理调适能力。

2.中级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通过这一教学目标的实施,使大学生通过自我了解,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科学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设定与自己气质类型和性格特点相符合的大学生活计划和目标,避免好高骛远。

3.最高目标

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与和谐个性的发展,提升其价值感与心理力量,提升积极生活理念与幸福感,促进内在潜质、潜能的开发,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高目标。这一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的组成部分。在现有基础上,通过努力,最大程度地接近这一目标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追求。

二、教学内容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心理知识的传授,不能只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授与学习。目前,不少公修课的教材内容偏重知识性的陈述,更多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理论的发展沿革,沿袭了心理学知识体系和科学逻辑,忽略了知识的应用性和实际操作与体验,远离了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逻辑和实际生活逻辑,从而导致大学生学习期待与学习内容不匹配,以致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在动力不足[1]。

目前,由于没有国家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各院校课程内容的设置较为随意,教学内容因教师个人的专业水平、主观经验和知识取向而不同。笔者所在高校,开设的心理类公选课程包括了“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际交往心理学”、“成功心理学”、“生涯规划学”、“生命健康教育”、“管理心理学”共七门课程。不少大学生本来喜欢学习心理学课程,选课时抱着“一定要选修一门心理学”的期待,结果因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的学习期望不相协调,不少学生感到失望,也导致教师缺少对该课程教学的满足感与价值感。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以学生需要为导向,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为基础,从而适应上述三个不同层次的目标。

1.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基础性教学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目标与定位应当围绕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定位。为实现基础性教学目标,在学习内容上应着重安排以下内容: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观念的认知;了解心理异常的一般心理与行为表现;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能够初步评估自我状态,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和心理咨询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到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合中级教学目标

维护心理健康、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融入与适应现实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中级目标,课程内容也应服务和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设置。大学生自我意识与探索、自我情绪管理、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以及大学生学习心理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主要教学内容。

3.课程内容设置要适应教学最高目标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最高目标是促进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成长。课程内容设置应安排以下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生涯规划、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大学生幸福感培养与提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大学生了解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确立在大学期间自我发展的能力目标;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和未来职业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进行时间管理,建设性地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获得自我提升与成长。

三、教学方法要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方法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法基本处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阶段,“粉笔+黑板+ppt”是主要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多以灌输方式讲授,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没有体现,其参与性较低。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体验达到“领悟”,进而能够“自省”,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能够在生活中“自助”。

1.把团体心理活动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团体心理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团体成员之间通过互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相互分享其团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从而达到使每个成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和成长的目的。首先,团体中的每位大学生有着相似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也有着或者有过相似的烦恼和困惑,团体能够为成员提供理解和支持的团体氛围,可以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同龄人之间也更容易习得新的观点和行为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合理的团体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感知、领悟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感受,增进对生活、对世界的思考,达到调整认知方式和情感体验的教学目的。

2.把心理拓展训练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心理拓展训练也是一种参与式、体验式的学习方式,它强调在特定情境中给参与者提供心理体验与领悟,帮助参与者在拓展活动中达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和悦纳自我的目的,达到理解、互助、支援和形成团队精神的目的,以打破旧的、建立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心理拓展训练不同于强调体能的素质拓展训练,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场地,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安排到室外场地即可进行,既增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也能够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自己的心理变化,认识自身心理潜能,增强自信,更好地达到预期的体验式教学的效果。

3.心理咨询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强调让大学生进行充分讨论,即通过教师对案例进行具体描述,再现当事人经历的事件与情境,引导学生对当事人所处的情境及纠结进行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与心理调整思路,促进学生的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提供的案例必须有现实性,案例事件必须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联系,以学生生活现实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兴趣。其次,案例当事人不能为目前的在校生,也不能通过嫁接事件进行讨论,而应当对人物和空间都进行加工,即人物和地点都不能透露真实信息,以保护当事人的权益。第三,案例讨论要注重对学生观念和价值倾向的引导。当前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倾向是多元的、多变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观念加以辨别,对学生进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避免案例可能带给学生的消极影响。

4.把心理测验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课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常用的心理测验是心理量表测试。专业的心理量表科学性强,信度和效度高,能够帮助大学生客观深入地了解自己。使用心理量表测验要配合当时的教学内容,比如讲人际关系章节时,进行人际关系的测试,使学生在了解自己人际关系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教学中过多使用心理测验,导致课堂气氛冷淡;还要注意量表的选择,要选择专业的、信度和效度可靠的量表;测试结束,要给学生以科学客观的解释,有常模的要给出常模以便比较。

四、教学理念要以解决问题为依归

受大众化观念的影响,有些心理健康教育者和学生个人观念中的心理健康即为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健康教育即为解决和预防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位在解决心理困扰、心理冲突的层面,忽略了个体和谐发展的潜在心理能量和精神力量的开发和提升。这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具有明显的问题化和疾理化倾向,与促进个体和谐发展、促进潜能开发、提升个体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有显著差异。

首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注重培养和提升个体积极的心理品质,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心态来看待每一个人。对于个体而言,积极品质的提升也同时预示着相对应的消极品质的下降和消失,如当一个人自信上升时,自卑感自然就降低或消失了。

其次,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倡导积极的教育价值观、学生成长观、教学成效观,主张通过教师的积极行动,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软环境,唤起和引导学生的积极学习、积极参与行为,鼓励、启发大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调动其学习和成长的内在动机。同时,积极心理学主张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自主判断、学会选择,学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这些锻炼,促使学生提升能力,提升自信,促使其和谐发展,从而达成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5

学习型班集体是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借鉴学习型组织的先进的管理思想,结合学习型班集体建设的目标与原则,方法与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为丰富高校德育的内容提供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

学习型班集体;建设思路;发展途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班级是大学生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组织载体。学习型班集体是在学习型组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学习型组织”理论在班级建设中的应用,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还丰富高校德育内容,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适应新形势、新考验、新挑战的现实需要。

1学习型班级建设的内涵

199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彼得•圣吉(peterm.Senge)在他的代表作《第五项修炼一一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theFifthDiscipline)中首次提出“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他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并非天生的,是后天学习得来的。学习型班集体是指在学习理念的指导下,通过“五项修炼”营造班级的学习氛围,即改善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班级同学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坚持自我学习和共同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人格的成长和追求班级的共同进步。

2学习型班级建设的目标与原则

2.1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中首先要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要始终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武装大学生思想,深入开展历史国情教育,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要积极引导学习型班集体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使他们中的先进分子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2.2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以班集体发展为基础

班级是构成高校的基本单位,良好的班风学风不仅能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普通的学习群体强调个人任务,缺少共同责任,难以形成一种积极的协同作用。而学习型班集体应强调以班集体的发展为基础,激发学生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合力意识和合作精神,鼓励班级同学积极参与团队学习,共同分享学习方法,使班级同学能够通过畅通的渠道交流情感,反馈信息,以完成班级的共同发展。在一个互助友爱的班集体里,成员个体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和激发,不仅可以促进个体的成长,还可以增强班集体的整体活力。

2.3学习型班集体建设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不仅要在专业学习上有所建树,还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决策执行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引导学生踏踏实实进行全面学习、锻炼和积累,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运用心理学知识建设学习型班级

3.1坚定超越自我信念

超越自我即自我极限的突破。学习型班集体中的自我超越建立在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让班级同学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将个人潜力发挥到最大。首先是需要建立个人愿景。新生在入学后第一学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通过客观的观察和理性的分析,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坚。其次是保持创造性的张力。增强愿景与现实的差距形成的力量。确立个人愿景后,坚定学生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毅力,从而实现班集体的自我超越。

3.2改善传统心智模式

改善心智模式即改善人心理素质和思维方式。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需改善高中被动接受知识的思维模式,改变陈旧观念和局限的思考,更新观念,逐渐适应大学生活。在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中,对自己的思维进行反思和改善,根据实际情况修正自己的行动假设,并定时的与班级同学进行交流,敢于否定自己,突破极限,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挂念。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既要讲理想信念,也要讲个人需求。尊重班级的进步的同时,也尊重同学的个性发展。

3.3创造共同愿景文化

共同愿景是班级全体同学拥有的共同目标,是在个人愿景建立的基础上建立的,得到班级成员的认同,同时也包含了班级成员的个人愿景,是整个班级的奋斗目标。共同愿景的建立把班级的发展目标和学生个体的价值观融为一体,有助于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让班级成员有归属感,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愿景要渗入到班级的日常活动开展中,并引导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同心协力进行奋斗,使班级同学感受和意识到自己在学习型班集体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3.4加强团队学习能力

团队学习即在学习型班级中不但要重视个人学习,更要强调团队合作,借助团队的智慧,改进学习方法,强化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通过日常的学习和讨论,小组竞争等方式,让学生自由互动交流、共享学习资源,寻求学习伙伴,共建学习合作平台,创造良性的合作竞争氛围。实践证明,当团队共同学习时,个人成长的速度会比其他学习方式方法更快,团队整体也会有相对比较出色的表现。在良性的合作竞争氛围中,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的激发的同时也能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3.5坚持系统全局思考

学习型班集体的建设应坚持长远、系统、全局的观点思考,将班级看成一个动态的系统,在班级遇到问题时,不仅要考虑班级成员的个体作用,还要考虑个体的相互作用,从班级顶层建设的角度出发,对所涉及的因素进行权衡协调。系统思考是学习型班集体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班级同学系统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以获得班级的集体进步。

参考文献

[1]刘青,周青.高校构建学习型班级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0,(07):08.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6

一、提高高校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就高校管理者和教师来说,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尤其是要澄清两种认识误区与偏差:其一、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不需要开设专门的课程,或仅将其作为应付检查和评估而设置的浮动项目;其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认为没有必要再另外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师资建设

鉴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殊性,高校应在“宁缺毋滥”的总原则基础上,将硬性要求(如专业、学历、科研成果等)与弹性要求(如综合素质、从事心理工作年限等)结合起来,选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无论是专兼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接受系统规范的培训,并将之纳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体系,这种培训,不仅要在岗前进行,还要在实施过程中常态化、定期化,要重视对班主任、辅导员等相关人员、教师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知识、技能培训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保障。

三、建立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一)建立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体系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学生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学生的心态得以正常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完善及人的全面发展,此目标应包含两个层面:发展性目标和预防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侧重于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和心理品质的培养,而预防性目标旨在帮助学生及时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健康心理,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适应和积极健康的情绪。

(二)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体系

内容是目标的载体,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要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一般包括:情绪管理、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压力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人格心理、生命教育、学习心理、恋爱与性心理等内容。其中,生命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尊重、珍爱生命,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健康地提升生命质量,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化,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与扩展。

四、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形式

(一)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

首先,应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为全体学生开设规定学分和课时的统一的或有本校本地区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传授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这是课程建设中最有效的途径,它具有系统、干预面广的优势。其次,还应开设依据年级采取“分层目标”的选修课,不同年级各有侧重点。此外,每所大学所处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传承、招生群体都有很大差异,这些特色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

(二)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讲授课、活动体验课、网络教学课和热点讲座相结合

在教学中需将学生“知、情、意、行”有机结合,除了传统的理论讲授课外,还应创设各种情境性的活动课程,如人际交往中的“盲行”,使学生体验信任与被信任,体验“用心”交流,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感悟。其次、挖掘丰富的网络资源,创设师生、生生间互动平台,进行广泛的立体化教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网站,开展参与式的特色活动、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拓展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行为训练法、小组讨论法及角色扮演法等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但要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还要注重学生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强调对课程的参与、体验与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选取日常生活或热门影视剧中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相应的理论分析、阐述和讨论,注重案例教学模式多样化;通过心理游戏、素质拓展、团体心理辅导等行为训练,如在时间管理中创设“拒绝他人”的情境,让学生学会说“不”,使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自我;鼓励学生就共同关心的话题畅所欲言、展开讨论,实现师生和生生互动,使学生更具有多元思维和包容心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模拟、心理剧、案例再现等活动,使其形成正确认知,塑造正确行为。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7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

S着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价值取向等因素的变化,高职大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极易发生偏离,心理健康指数下降。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对心理健康教育提起高速重视,结合《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进行探索与尝试。针对当前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掘和反思,并根据这些问题寻求更有效的课程改革途径,着力创新课程改革成果,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指数的提升,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综合素质良好的高职人才。

一、引入积极心理学,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核心

积极心理学倡导“使普通人受到激励,提升幸福感”,而这也是社会建设、经济发展、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与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高度契合性,只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来,通过个体的积极助力促进社会繁荣。

在积极心理学引导下,教育改革的重点在于拓展高职学生自身的积极心理因素,将其原有的或者潜在的积极个性进行深入发掘,尤其的向真、向善的力量发掘,从而构建起更积极的心理状态,以激发高职学生自身的优秀品质,促使其能够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来。通过对高职生特有积极心理因素的发掘,帮助其克服心理问题,从而建立起发展自信和创新动力,对未来生活有更积极、更美好的预见。

由此可见,在积极心理学的推助下,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与学生的真实需求相契合,从而激发其内在的积极因素,主动去探寻幸福路径,并能够从中主动发现、调整、战胜心理问题,从而实现标本兼治的良好效果。同时也利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对高职生的吸引力,促进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提升教育格局,拓展教育内容,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健康活力。

应用积极心理学的同时,还需要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突出能力教育目标,改变以往知识本位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使学生认识到能力才是未来发展竞争之本,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的发展实践相结合,从而获得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积极品质的内在力量,使高职学生幸福感有所提升,进而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

二、围绕教学目标,重新整合心理健康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中,需要以“使学生切实获取发现、锻炼和提升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能力”的目标为核心,摆脱现有教育体系的限制和束缚,在教育改革中解放思想,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而提出教育价值最大化,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以此优化教育成效。教育者需要对高职学生当前心理状态、发展规律等有全面认识,同时也要关注高职生未来就业、职场竞争、生活价值观取向的需求,以此作为积极品质培养的切入点。结合能力本位的培养理念,兼顾高职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实践能力等特点,将教学知识内容与教育规律、教学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实现“学中做、做中学”的良好教育格局,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常识,同时也能够切实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突出“学生主体”作用

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引导找准目标,并且通过项目和任务实践引导,促进教育目标的完成,以此体现出知识教育与能力实践的有效衔接。教师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进行细化分解,使之成为多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小项目、小内容,增加项目任务的可完成性,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的同时,实现课程教育与实践创新的有机结合。学生所掌握的心理知识将更具系统性,同时更具实用价值,学生能够将学到的心理健康知识应用与自我管理、自我调适、自我完善中,充分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进一步突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而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崭新教育改革格局。这一教育模式的形成,有利于体现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自有特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育的有效融合。

四、充分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手段

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走出教室才能拓展更广阔的教育天地,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掘高职院校现有教育资源,同时结合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心理调适与适应能力培养的实践活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拓展实践训练,结合学生的学习、实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设计与学生需求更匹配的项目实践内容,鼓励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发展需求等自主选择第二课堂活动意向,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鼓励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发挥,真正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实效。

结语

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有全员参与意识,学校要对教师在课程该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给予肯定和认可,对于教育改革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充分鼓舞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改革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肖征,曲丹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模式的探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6(05)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8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课题:济宁学院2012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SZZX03。

积极心理学主张从正向的积极的角度来研究与探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这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新取向。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不仅丰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思路,还为打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局面提供了理论依据。课堂教学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的特点,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将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2011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思政厅[2011]5号),文件要求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为必修课。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为基础来建设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针对传统消极心理学提出的。它研究的侧重点是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正向力量,而不是只关注问题。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点明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是“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主张利用心理学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忽视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取向的研究模式,力图研究和探讨人类的积极品质,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指出:“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范畴主要有以下三个层面。

1.主观层面――积极的情绪和体验

马丁・赛里格曼在《真实的幸福》(2002)中将积极情绪划分为三大类:与过去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满意、满足、尽职、骄傲和安详;与现在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即时的和长久的欣慰两类;与将来有关的积极情绪,包括乐观、希望、自信、信仰和信任。B・L・Fredrick(1998)认为积极情绪有拓延人的知―行的能力,并能构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消极情绪减少了这一资源,并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主观幸福感、快乐、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的新热点。

2.个体层面――积极的人格特质

马丁・赛里格曼和克里斯托弗・彼得森对个体的积极品质进行了研究,提出积极品质的6个维度及相应的24种品质,分别是:智慧,包括创造力、好奇心、热爱学习、开放性、洞察力;勇气,包括真诚、勇敢、坚持,热情;仁爱,包括善良、爱、社交智力;公正,包括公正、领导力、团队精神;节制,包括宽容、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谦虚、审慎、自制;超越,包括审美、感恩、希望、幽默、精神信念。研究表明,人类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

3.群体层面――积极的社会环境

基于群体层面的积极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建立健康的家庭、关系良好的社区、有效能的学校、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积极的组织系统。这是影响人类幸福的环境条件以及影响天才发展,创造力的培养、发挥等的社会环境因素。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将人的乐观、幸福感、好奇心、智慧和创造的勇气等作为实证基础来研究人的美德和潜力,以帮助所有人获得幸福为目标。这一理论的提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过于倾向消极价值取向的状况,倡导积极的导向,主张关注人们的自身潜能和优秀品质,致力于使人类更加幸福地生活与发展。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的,这容易让人产生“没有心理问题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解决心理问题”等等这样的误解。现实是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有心理问题的,这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受“抵制”,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设和实效。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构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二、积极心理学启示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服务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宗旨,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为目标。通过创设切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对活动事件做出积极解释,增进学生积极体验,发展学生潜在的积极力量,不断提高学生主观幸福感。

1.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体目标,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和促进个性的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大部分课程基本上是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预防和调节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能,课堂教学重点放在“问题”上,基本上以消极取向为主,这不利于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帮助人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就是为其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应是关注学生生命,培养积极人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心理健康知识,解决学生心理层面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和开发其积极的心理潜质,以积极的心态解读生活现象。有关研究表明,人的许多积极心理潜质是可以通过学习、生活实践而得以开发和培养的。

2.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不是单纯的心理健康知识信息的传授,而是侧重于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体验进而获得成长。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有自我实现的能力,个体有能力决定自我的最终发展状态,并过上一种相对满意、有尊严的生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上。例如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态度和动机、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自我评价和改变等。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注重实用性,关注学生潜能开发,促进学生的心理成长,选择大学生个性发展、学习问题、人生定位、职业取向、交友困惑、提升幸福感等方面的主题,从积极的角度解读负性事件,发掘负性情绪的积极意义,积极自我悦纳,加强“生命观”教育等。

3.教学方法――开放式、体验式为主

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主要是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正向力量的开发,重视积极参与和体验,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而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以讲授为主,案例为辅,尤其是理论和基础知识讲授过多,体验较少。即便是体验的环节,也有浅层体验多,深层体验少的问题。

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强调通过不同途径获得积极体验,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内化为指导行动的理念。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途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借鉴团体心理辅导中团体游戏的方法,通过学生们的参与和互动,达到对心理知识的领悟和技能的掌握。除此之外,还可以应用情景心理剧、录像演示等方法,这样通过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体验和自我探索获得的东西更容易内化为实际行动,并渗透到日常生活和学

习中。

4.师生关系――平等、和谐

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不平等的,甚至是对立的。教师是知识的载体,是权威者,是教学活动的主宰,学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心理成长。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教师的首要工作不是传授而是促进,是一个能影响他人的人;不仅教会学生学什么、做什么,更应该教会学生怎么学、怎么做,教会学生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肯定学生,赏识学生。给学生以尊重和赞赏,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体会自尊的存在。这样教师与学生建立的是一种平等的、和谐的关系。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教师是学生的伙伴和知心朋友。这样教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其心理需要;学生才愿意进行积极体验,敞开心扉勇于自我开放、积极探索。

积极心理学面向全体学生,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差异的辩证统一,强调每个学生的自我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发掘自身潜能,发展积极心理品质及自我成长力量。这种理念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示了一个崭新的视角,将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效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长远发展和学校的

稳定。

参考文献:

[1]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魏然.以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导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3).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新

中图分类号:G441

2011年,教育部C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对高等院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作出了相应规定:高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1]。按照教育部有关要求,各省教育厅也组织制订了相应的标准,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集知识性、技能性、互动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其教学形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2]。而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无论在教育对象上,还是在教学目的上均存在很大差异。笔者所在高校结合文件要求,开拓思路,创新应用多种教学形式,丰富教学手段,逐步探索出一系列适应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新途径。

一、联合兄弟院校师资,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

高职院校大多没有心理学相关专业,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常常会面临师资匮乏的情况。笔者所在学校既无心理学相关专业,也没有聘任相关专业教师。2011年初,接到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相关文件,尝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时,仅依靠学生处下属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4位兼课教师,需完成数千学生的授课,工作任务相当艰巨。2014年起,学校开拓思路,联合周边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兄弟院校,聘请了12位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中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兼课教师组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团队,为在校生开设每学期4课时、共4学期16课时的课堂教学必修课,并于2016年4月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挂靠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全面负责教学、兼职和外聘教师管理与服务工作。

笔者所在学校学生人数近1万,必修课仍需开设大课堂教学,2-3个自然班合班上课。为增强大课堂教学实效性,兼职和外聘教师结合实际,创新应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活动中,就曾采用pBL教学法、体验式培训模式、案例讨论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心理健康课程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习知识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获取,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

二、每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全面开展心理体验课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程要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4]。这与“互动・反思・分享”型教学模式不谋而合,其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内隐知识理论和情境认知理论,其教学基本程序是: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5]。这也是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主要过程。

高职院校学生相较于本科学生,实践能力较强,更乐于参与体验性和互动性较强的活动。同时由于高职院校学生具有自信心低、情绪控制能力较差等特点,亟需进行相关主题的心理辅导和培训。笔者所在高校每学期在全院在校班级中开设心理主题体验课,一学期一主题,以班级为单位,全员参与。首先由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邀请相关教师和专家开展全校各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心理学基本知识、心理咨询技能、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心理素质拓展活动组织能力、相关主题活动开展方式和注意事项等。心理委员完成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后,回班级按照“参与一体验一交流一模拟一反省一点评”的模式,开展心理主题体验课,并将活动策划、总结和相关的视频影像等汇总成课程成果材料,上报咨询中心做课程考核。

心理体验课每学期4学时,和理论课一起构成学期必修课程,共8学时,0.5学分。截至目前,笔者所在学校已连续开展5学期心理体验课,主题包括团队建设、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生命教育、感恩教育等,收效良好,学生反响积极。

三、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心理公共选修课和慕课

除依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开设主干教育课程外,笔者所在学校还联合教务部门,每学期开设数门延伸教育课程。此类课程多为公共选修课,部分为专业选修课。课堂教学课程如《沟通心理学》、《幸福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旅游心理学》等,由学校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教师向教务处申请批准后开设,在校学生可自由选修,开课教师负责选修学生的授课和考核工作。网络课程(慕课)如《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社会心理学》、《消费心理分析》等,由教务处统一管理,供全院学生选修,设置慕课导师,管理课程修读和考核。

据调查,笔者所在学校学生对心理学相关选修课程的兴趣常常高于其他类型课程,每学期选课时,此类选修课程常常会出现一课难求的场景。以本学期为例,两类心理相关选修课程覆盖在校生一千余人,为心理健康教育主干课程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讲座

课堂教学之外,笔者所在高校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依托每年5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和10月的世界精神卫生日,开展心理活动月系列活动,将课外活动作为课堂的延伸,在全校学生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素质。同时每年定期举办十余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系统讲授心理卫生专业知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好评。

目前,笔者所在高校正在筹划制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拓展手册,将课堂教育课程、心理体验课、心理健康主题讲座和活动等,纳入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拓展教育规划,并写入培养方案,要求在校学生须按规定完成一定数量各类型教育活动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

[2]孙福兵.高校心理健康课教学模式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5,13:314-315

[3]张楠.大课堂背景下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对策[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4:206-207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篇10

关键词:SaRaR;参与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82-03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既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要途经。作为一门集认知、体验和分享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调整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困惑、优化心理品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宿舍人际关系紧张、就业、学业压力增大、失恋伤人自伤等心理问题事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如何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凝聚力,切实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落实好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中所提到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值得深入研究的一道教学课题。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别于专业的心理学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给予学生最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和自我心理保健意识,获得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作为学校公选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的是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学生之间个体差异较大,心理需求多样化复杂化,认知能力发展不均衡。在这样的教学任务和客观条件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势必要在目标定位、教学内容、实施方式、考核评价等方面走一条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的发展道路。

1.应基于学生心理成长而设定课程目标。与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学科课程不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本位课程,以学生的心理发展为核心目标,强调学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与能动性积极参与课堂,主导课堂走向,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实际感受,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互相启发学习,从而达到经验共享、学以致用的课程收获。因此,一般来说,理论讲授(占40%)、心理体验(占30%)、实操分享(占30%)的课程设计应交织贯穿于课程的始末。

2.应基于学生生活实际而设定教学内容。传统学科课程通过理论讲授教给学生间接经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生体验课程,让学生在课程体验中收获直接经验和真实感受,倡导学生在体验中总结技能技巧,学而用之。因此,教学内容的设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应选取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素材,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体验内心的变化,觉知其中的过程,达到共鸣和反省的效果,获得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技巧。

3.应基于师生平等对话而设定实施方式。传统学科课程设定的师生关系是“教”与“学”,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灌输状态,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师生共建、相互配合、共同参与的课程,强调师生平等对话、支持信任、共同参与。教师是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是提供相关案例和心理学知识的辅助者。学生是小组团队的参与者,也是团队活动的学习者。基于这样的角色定位而实施多样的课堂教学方式,才能够调动起师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活动氛围。

4.应基于动态发展而设定考评体系。传统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是预先设定的,大多通过期末书面考试完成最终的课程考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则很难通过书面考试看出学生的心理水平变化情况,因为学生的心理是处于动态发展、逐渐演变的状态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活动表现、情境反映表现,再结合学生互评自评、自我投射等手段加以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

鉴于以上特点和原则,拟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改革及实践中引入国际上项目管理领域常用的SaRaR参与式教学培训法,进而构建和实现个体学习、团队互动、整体提升的多层次心理教学体验及分享模式。SaRaR参与式(S-Selfesteem,a-associativestrengths,R-Resourcefulness,a-actionplanning,R-Responsibility)来源于参与式教学方法(participatoryteachingmethod),融合了参与式的学习理念,被广泛应用于机构管理、心理学、教育学等高效工作领域。其基本含义:S-Selfesteem即“个体自尊”,指参与者自身的价值观和权利应受到尊重,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要得到承认;a-associativestrengths即“集体力量”,指运用小组活动,使参与者在活动中互相启发、多向交流,充分发挥每个参与者的能动作用;R-Resourcefulness即“富于创造”,指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聪明智慧,为参与式培训提供良好的氛围;a-actionplanning即“活动计划”,指设计出有特定目标的培训活动;R-Responsibility即“责任感”,指参与者建立起对活动目标及内容的使命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活动成果。

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活动的中心地位,以参与者的身份了解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体察自身的问题;以学习者的身份学习从各个角度和层面看待问题,学会听取他人意见,主动交流并分享自己的经验以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组织者与参与者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创造力,还以其尊重平等的基本原则,使活动参与者达成共识,在赞美、鼓励、建议、讨论的氛围中,实现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将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摆脱传统学科课程单一化平面化模式的窠臼,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实现自尊平等、集体合作、富于创造、设计活动、充满责任感的五位一体的深度沟通,从而达到全员参与、小众深入的良好效果。

1.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中心任务,充分体现自尊平等(Selfesteem)的课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为首要任务。按照学生对心理教育课程的需求,将选修此课程的学生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对心理课程有兴趣、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获得较多的心理知识和技能、心理素质整体较好的学生;第二类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心理困惑、希望通过课程学习寻求纾解的学生。根据以上类别可设计两级课程目标。针对第一类学生,以预防和发展为主。即可以通过理论讲授、案例讲解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对心理知识有基本的掌握,对如何处理自己的心理问题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在此基础上,通过强化正面案例、调节不良情绪等方式,让学生对发展健全的心智、人格产生需求,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三自”发展性目标。针对第二类学生,以辅导和帮扶为主。即通过心理测验和课堂观察发现此类学生,通过课堂表现和课下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问题并进行轻重判断,对于程度较轻的学生可在小组活动中有重点地帮扶,如帮助他们发现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学习调整心理状态,对心理问题进行适时矫正等。对于程度偏重的学生,建议他们前往心理辅导中心进行咨询辅导,及早干预心理障碍甚至是心理疾病,注意保护学生心理隐私,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心理问题,不夸大不忌讳,多用鼓励、赞美的语言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课程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受到了平等尊重的对待。

2.以既有经验为一切活动的基础,展现集体合作(associativestrengths)的内在精神。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其中的一个特点,就是承认并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经验共享、整体获益。首先,贴近学生的既有经验安排教学内容。以本人所上的《青年健康心理学》课程为例,在9周18学时内,安排课程概述、生命意义、情绪管理、合理认知、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健全人格、成就自我共八章教学内容。这八章选取的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是激活学生既有经验的外部条件,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分享动力。其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在活动中构建新的知识和经验。学生的既有知识和经验是宝贵的课堂资源,外在的知识经验能够与之重组构建,形成新的经验,从而实现经验优化。在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主题讨论、调研报告、辩论赛、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开展小组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必须与他人分工协作,强化互助意识形成团队凝聚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贡献自己的既有知识和经验外,还源源不断地吸纳其他成员的知识和经验,而在与他组的竞争中,不断面临知识互碰的撞击,通过一系列反复的交互作用重构自身的知识经验。

3.以问题为导向,实现信息交换,追求富于创造(Resourcefulness)的参与式氛围。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信息交换可以使信息翻倍,相互启发能够营造头脑风暴,而这一切的发生,要以问题为导向。单个的学生在课堂上听讲,因其思维的封闭,产生的信息是少量、零碎而独立的。运用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通过开放式的思维碰撞,实现信息交换,互相启发,产生的信息是大量、有关联和可叠加的。以头脑风暴活动为例,教师选定一个开放性问题,学生根据问题畅所欲言,自由联想,教师不加评论地将学生的所有想法记录在黑板上,最后引导学生对所有想法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其中的特点,选出问题的最优方案并加以总结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身参与,了解了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一开放、快速的思维训练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交换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叠加生成出更多、更新、更富于创造性的信息,为拓展思维、启迪思路开创了局面。

4.以实施活动为主线,突出活动设计(actionplanning)的核心地位。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品质是在活动中展示和发展的。陶行知“做中学”的教育理念给予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在教育中实施活动,在活动中升华教育。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从具象看,就是由一个个精彩活泼的活动串联而成的。角色扮演、头脑风暴、情境创设、案例分析、辩论赛、调研报告、团队心理训练、问题盒子、列表法、画图法、问题树、交换位置法等等,这些活动设计的主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合理认知能力、分析批判能力、承受挫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在这一主旨下,设计活动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选取学生较为缺乏的活动进行设计并实施。当学生在活动中出力有不逮时,教师不应指责评论,而应该进行指导、示范、推动;当学生在活动中出现困惑、遇到困境时,教师应辅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消除困惑、走出困境,使课堂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自求发展的平台。

5.以过程体验、重在参与为准则,培养学生参与的责任感(Responsibility)。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能取得多大的实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真实参与,这与其体验感受的强弱程度成正比,是学生活动参与责任感的有效指标。学生在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下,以活动为平台,积极主动了解自己、他人及外在世界的各种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与教师对话、与组员交流,获得大量有叠加价值的信息,运用各种能力得出有价值和参考性的答案。这一解决问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推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巨大动力,责任感越强,参与度越高,体验感越深,实效性越大。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着重在参与过程而非考试结果,课程评价也应放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体验,倡导培养学生参与的责任感,而非获取学分通过考试的功利态度。

通过引入并增加SaRaR参与式教学法的比重,研究并实践学时比例为“理论讲授40%:心理体验30%:实操分享30%”的创新教学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实效性。首先,SaRaR参与式教学法优化了教学模式,使单一、单向、平面、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向集体、多元、立体、开放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转变,以活动之名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其次,有效实现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重构经验。通过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安排教学内容和课程主题,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能够使学生的既有经验与外部经验进行重构,产生新的有叠加意义的经验,实现经验重组与优化。第三,有效提高学生认识自身心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SaRaR参与式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增强心理体验、提高认识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填鸭式”、“知识灌输式”的应试教育向手脑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能力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转变。

参考文献:

[1]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7,(8).

[2]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

[3]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

[4]尹文芬,李余良.参与式教学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与应用[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