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护理要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6:57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1

        1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1.1敏感的自尊

        人的价值感和自尊心紧密联系在一起。老年人具有较深的资历和阅历,喜欢周围的人恭顺他。可是一旦住院,处处受约束,当不甘“任人摆布”的心理与现实发生矛盾时,自尊会变得更加敏感和强烈,也极易受到伤害。

        1.2孤独感

        老年人因病住院,对周围的环境感到陌生,家人往往因工作、家庭等事情不能陪护,医护人员又不能时刻照顾在身边,情感脆弱的老年病人极易产生孤独感。

        1.3焦虑、猜疑和恐惧

        病人的焦虑主要来自身体不适、家庭因素、经济压力、医院环境等方面。恐惧主要来自疾病对生命的威胁。病人怕误诊、误治,怕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带来的不适。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影响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判断。老年人若长期处于此种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导致心理失衡,直接影响治疗,不利于身体康复。

        1.4退化表象

        (1)自我中心加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前提,常被指为自私自利;(2)依赖性加强:老年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降低,需要别人的照顾,但过分依赖使老年人对自己能做的事也懒得去做,这种心理不利于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兴趣狭窄:只关心自己的身体,不仅对以往兴趣事物表现淡漠,更无增添新兴趣的动机;(4)强化角色:老年人往往在病情好转或接近痊愈时,仍然安于患者角色,小病大养,自信心减弱,不相信疗效,对原来担任的社会角色恐惧,不愿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对待老年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尊重他们,不要用床号代替姓名,不要勉强老年人改变他们长期形成的习惯和嗜好。经常向他们讲解创建和谐社会奔小康中的成就,介绍报刊登载的关于社会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和防止衰老的措施,使他们既认识到衰老是一生中生理发展的必然过程,又懂得延长寿命的科学方法,从而对恢复健康树立信心。

        2.2生活环境护理根据老年病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应安排一个与之相适应的舒适安全、安静、防止各种噪声生活环境。夜间睡眠时,室内最好保持有弱光,以防夜间病人起床时发生意外。

病床应低些便于老年病人下床。地板应平坦、干燥、防滑处理、以防病人摔跤。病人床上被褥要轻,衣着鞋袜要适宜。   

        2.3个人清洁卫生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表面小动脉硬化,汗腺萎缩,分泌减少以致皮肤干燥、脆薄、有皮屑起皱纹,易于破损、干裂,而引起感染。故老年人每天应用中性肥皂擦洗皮肤,并给涂以油脂,受压局部给予按摩以增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对某些老年病人生活习惯较懒散,护理人员应协助和督促他们更换衣服、洗脚、剪指(趾)甲,注意个人卫生。   

        2.4营养与饮食护理牙齿是对食物进行机械加工的器官。老年人常有牙齿脱落或有龋齿、咀嚼不便,应给予软食并应指导注意饮食的均衡。老年人基础代谢降低,运动量低于年轻人,每日的热量摄入应相应减少,蛋白质以豆、肉、鱼、蛋、牛奶等为主,脂肪供应以淀粉为主,并应多食含维生素、钾、钙、水果和蔬菜,钠盐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0g。为增强肠腔运动机能,应给病人适当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少食胀气的食物。在烹调方法上,要注意色、香、味,照顾到病人的口味,习惯和爱好。在进食时应指导病人细嚼慢咽,咀嚼时避免讲话,防止因空气进入而引起哽噎,每顿饭不要过饱,最好少食多餐。吸烟和过量饮酒对老年人不利,嘱病人戒烟酒。   

        2.5适当活动老年病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往往好静不好动,特别是住院时间较长的慢性病病人,在疾病恢复期,护理人员应劝导病人进行功能训练,宜根据病人的爱好,组织他们在室内外散步、下棋、打拳。并进行指导以增进其身心功能。对一些久病卧床的病人应经常给予被动运动,如更换卧位,活动肢体,以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和肺部呼吸通畅及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2.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老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感觉系统功能降低,机体反应不敏感,对疾病的痛苦反应不明显,有时病理改变严重,自觉症状轻微、不典型,在出现两种以上的疾病时,一种疾病有可能被另一种疾病所掩盖。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点,善于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及时注意病情变化。在询问病史时,老年病人由于耳聋记忆力差,而回答病史含糊、主诉不明确,因此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情,协助诊断。

        2.7用药护理应根据老年病人的用药史,慎重用药,密切注意药物过敏反应,特别是对慢性病病人因为用药品种多、剂量大、时间长,加之本身肝肾的吸收、排泄功能减退,所以要特别注意药物过敏的发生。据统计老年人发生药物反应的人数是一般成年人的2倍多,因此用药必须慎重,对老年病人可先给予略低于成人的治疗量,然后根据病人的反应,调整药量,发现有药物不良反应时应立即报告。输液时应注意输注速度,并定时记录出入量,必须注意病人的心、肺、肾功能情况,防止发生肺水肿。   

        2.8加强预防保健及护理咨询老年人由于机体不同程度的衰老性改变,容易患病,故医护人员在病人住院期和出院后均应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他们了解引起疾病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只认识到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适当的运动、合理的饮食和禁戒烟酒等对增进机体功能、防止动脉硬化的重要性,并进行预防保健知识的宣教,为老年人服务。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2

【关键词】老年病;临床护理;带教模式

随着我国加速向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老年病护理已经成为临床护理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名合格的临床护理人员既是技术工作者,也承担着组织、管理的角色,培养优秀的临床护理人员,可以为老年病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本文中,以我带教经验,探讨老年病房临床护理的带教模式,这对于提高临床护理的带教效果、提高老年病临床护理的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1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分析

当前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日趋成熟,这为提高整个护理行业临床护理的成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老年病科与其它科室的临床护理带教相比,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人在工作实践中,采取了Cp带教方法与pBL带教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实践证明,效果比较理想。

在带教期间,我就目前比较常用的带教模式进行了调查实证研究,将教师分为分别采用Cp教学与pBL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一对一带教的模式、目标教学方法,对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带教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每种教学带教方法各有50名学生和50名带教老师组成,共50名带教教师、50名学生。从患者反映效果来看,Cp和pBL教学方法患者满意率达到了92%,而目标教学方法、一对一带教模式分别为60%和70%,Cp和pBL教学方法优势十分明显。该方法的实施程序是:首先,由示教师老师将分配到老年病科的护生分配给各个带教老师,护生与自己的带教老师进行初步的沟通;由老年病科的带教组长介绍本科的特点及一些共性的病理知识,比如,临床病种、医护常识等等,然后,每周安排一名护士对实习护生进行小型讲座两次,主要围绕老年病的特点、症状、护理的要点等等,这些主要是运用了Cp带教模式的优点。其次,在完成前面带教“课程”的基础上,运用pBL教学法的模式,以病人的疾病为基础,以实习护士为核心,具体的带教老师为引导的带教模式,向学生展示安全护理的要点、与老年病患者沟通的技巧以及具体的临床病症及表现等等,让实习护士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第二天便由带教老师进行理论考核、评分,以便实现不断提升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Cp、pBL两种教学方法,取长补短,在培养合格的护生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老年病科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实施策略

老年病临床护理带教Cp、pBL相结合的带教模式,与传统的带教模式相比,效果更为明显,但是,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的带教效果,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策略。

2.1上岗前培训老年病房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是一个不熟悉的环境。部分护理人员存在着认识偏差,存在好奇心理,因此在临床护理带教前,应当对护理人员进行岗前培训。重点培训老年病房的服务态度、机构特点、各种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及目标、基本临床护理技能、应急方案的培训等。尤其是要强调老年病房的服务理念、病房特点、纠正护理人员的理解偏差,正确引导临床护理人员的思想认识,克服胆怯心理障碍。通过对其岗前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更好地诠释护理角色。

2.2推选优秀的带教老师带教老师作为护理人员的启蒙老师,其品德、工作作风势必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首先,带教老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还要具有临床护理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耐心教导学生,身体力行教授临床方法及经验,确保临床工作有序高效的运转。带教老师制定岗位培训计划,对护理实习人员热心教学,同时也要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整体素质,充实专业知识,以带动护理人员自身素质。此外,老师还要注重因材施教,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努力学本领,灵活掌握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实践经验,使得教与学有机结合,营造良好的带教环境,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带教结束后,应对其进行理论知识和工作实践的考核,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护理岗位。

2.3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协调能力做好与老年患者的沟通、交流,能够尽快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有助于为他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医护临床护理服务,加快他们身体康复的速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与病人的沟通尤为重要,是一种心理疗法。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加快老年病人的身体康复。护理实习人员进入临床,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缺乏实践经验,形成与老年病人之间沟通障碍,这样会延误病情,因此,带教老师需要教授实习人员包括怎样接近病人,怎样表达自己,如何与病人建立起良好的情感,与老年病人之间的有效沟通能够获得老年人的信任,会加快老年人的身体康健。同时,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病人,了解病人的心理需求,注意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做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且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学习,多多锻炼,提高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和病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2.4结合科室特点具体带教,进行综合考评利用优质资源,选择优秀的带教。老年病的临床护理情况复杂,老年病房的病种种类繁多,也各有侧重,但是老年病人都有共同点,包括老年病人的心理特点、生理疾病、基本的护理程序和健康培训等。每天带教老师都要对护生进行基础护理示范,言传身教,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还有每两周安排一次护理查房,教导护生应当检查临床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并认真做记录,记录下各个病房的老年病人的疾病侧重点,以便日后进行重点方面的护理与学习,这样既减轻老师的负担,又能使护生提高职业水平,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最后实行综合考核双评,由带教老师填写实习护理人员考核评价,着重对学生的职业品德、护理水平、学习的态度、沟通协调能力、对待医患的态度这几个方面进行点评,打出分值,同时,实习人员也会对带教老师的执教能力、业务水平、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评价,通过这种形式的互评,既能提高教师的带教水平,又能对实习护理人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雪莉,李玉肖,李碧妍,等.新时期临床护理教学方法的探讨和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9(5):60.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3

 

关键词: 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应对

1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智力、记忆力、感觉均减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谢功能、排泄循环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且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

2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受限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易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资历大、经验足,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不服老,固执己见。住院以后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倍感孤独、寂寞或循环重复诉说一件事情,情绪反复无常,像常说的老小孩。

3护理措施

3.1基础护理

3.1.1生活护理

是各项护理的基础,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房间清洁安静,使患者心情舒适,保证充足睡眠。

3.1.2护理操作

操作前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操作时尽量做到轻柔,准确熟练,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3.1.3饮食护理

老人牙齿脱落,嚼而无味,消化能力减弱,食欲缺乏,因此饮食要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食多餐,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1.4安全护理

患者身体不适时,如头晕、头痛时应卧床,避免走动防止跌倒受伤,并发其他疾病,需有人陪护,交代改变体位动作宜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

3.1.5用药护理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缓慢,血药浓度增高,易蓄积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特别慎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根据肝肾功能作相应调整,用药前严格查对,正确给药,尽量让老人熟悉用法,用药时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

3.1.6锻炼指导

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适当进行活动以老年人能耐受为原则。

3.2心理护理

3.2.1加强舒适护理

老年人就诊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适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应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始终,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降低因疾病带来的不愉快程度。

3.2.2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让患者信任,需经常与其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沟通,使病人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1]。

3.2.3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及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对周围人的言语举止非常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病情密切观察的同时,要做到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给予指导,解除精神上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3.2.4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求出发,让护士有足够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被动变为主动。

3.2.5关心老年患者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外,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个人心理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

【参考文献】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及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老年人占患病人群的比例逐渐增加。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形成了老年人比较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状态,成为护理上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健康面临新的挑战。患者的护理应做到腿跑勤一点,观察细一点,关心多一点,行动不便时多帮一点,做到对每一个病人心中有数。

1生理特点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机能的减退,智力、记忆力、感觉均减退,呼吸消化功能、代谢功能、排泄循环功能均下降,免疫功能明显下降,易感染各种疾病,且病程长,康复慢,并发症多。

2心理特点

老年人由于器官老化及疾病的原因导致身体各种功能受限以及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变化易产生悲观失望等不良情绪。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且敏感多疑。有的因资历大、经验足,喜欢得到周围人的尊敬,所以对护理的要求高,一不如意就产生急躁情绪,甚至不服老,固执己见。住院以后一旦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就倍感孤独、寂寞或循环重复诉说一件事情,情绪反复无常,像常说的老小孩。

3护理措施

3.1基础护理

3.1.1生活护理

是各项护理的基础,病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房间清洁安静,使患者心情舒适,保证充足睡眠。

3.1.2护理操作

操作前耐心细致做好解释,操作时尽量做到轻柔,准确熟练,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痛苦。

3.1.3饮食护理

老人牙齿脱落,嚼而无味,消化能力减弱,食欲缺乏,因此饮食要适量,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少食多餐,营养丰富,多食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饮食,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3.1.4安全护理

患者身体不适时,如头晕、头痛时应卧床,避免走动防止跌倒受伤,并发其他疾病,需有人陪护,交代改变体位动作宜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而摔倒。

3.1.5用药护理

老年人随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肝肾功能降低,药物清除缓慢,血药浓度增高,易蓄积致毒性作用。因此,必须特别慎重合理用药,用药剂量间隔时间根据肝肾功能作相应调整,用药前严格查对,正确给药,尽量让老人熟悉用法,用药时密切观察,避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疗效。

3.1.6锻炼指导

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锻炼方法,适当进行活动以老年人能耐受为原则。

3.2心理护理

3.2.1加强舒适护理

老年人就诊最大的希望就是要求得到最舒适的医疗护理服务,因此应将舒适护理贯穿于护理程序的始终,使他们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佳状态,降低因疾病带来的不愉快程度。

3.2.2理解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始终以和蔼可亲的面容,热情中添几分平静的表情来接待他们,介绍医院的环境、主管医生、护士,消除紧张陌生感;尊重患者,让患者信任,需经常与其交谈,了解其思想情况,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全面沟通,使病人感受到温暖、诚恳以及自己被尊重[1]。

3.2.3鼓励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有些老年患者对疾病产生悲观失望情绪,护理人员要鼓励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正确面对及认识疾病,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不服老心理,患者对自己机体功能产生恐惧失望,对周围人的言语举止非常敏感,因此护理人员在对其病情密切观察的同时,要做到给予病人积极的暗示,根据患者不同的性格给予指导,解除精神上的压力积极配合治疗,达到治疗的目的。

3.2.4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

确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一切从老年患者的需求出发,让护士有足够时间贴近患者,使护理观察被动变为主动。

3.2.5关心老年患者

关心老年患者需给予其精神支持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老年患者因病住院,可因原有生活方式改变而倍感不方便,但又不肯经常求助他人,因此老年患者的住院生活更需要得到护士的细心关照。护理老年患者除勤快、细心、耐心、周到、不怕麻烦外,还要充分考虑其特点和习惯,如把物品放在老年患者的易取之处,考虑老人的饮食特点的同时尽量满足老人的口味,不勉强老人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安排好老人的休息、睡眠。此外,病室设备和布置也需考虑老年人人性化的需要,如病室放有轮椅,走廊和清洁室设有扶手,地面干燥不滑等。对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个人心理特点和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使老年慢性病的患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2]。

【参考文献】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5

一、老年人的健康问题

1.身体健康状况较差

老年人随着增龄引起一系列复杂的退行性变化,导致全身各系统的功能逐渐下降。据统计,60岁以上老年人大多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

2.家庭养老功能弱化

由于计划生育使单位家庭子女数减少,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青壮年人员的流动和外出就业,进一步恶化老年人的照料来源,随之而来的将是更多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疾病护理依赖于社会福利和社区服务。

3.社会因素导致老人心理障碍

老年人认知能力减退,使他们无法适应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产生无用感;生活事件如丧偶、退休、经济收入的减少、子女下岗等社会支持程度下降的老人易产生心理障碍。

二、老年社区护理现状

目前对于老人的社区护理,国内外都比较重视。国内外护理工作者对老人社区护理的研讨和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健康档案

建立健康登记卡,以引起社区住户的重视,同时便于医生了解管辖区人员健康情况,对曾患过疾病者,建立病历,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定期电话或登门随访。

2.开展社区护理知识理论教育

如我省就连续几年在全科护士培训时就专门开设有老年社区护理课程,以确保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到位,保证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

3.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护理

第一,是一般护理向社区延伸(门诊及家庭病床的护理服务等);第二,是社区护士参与预防保健(周期性体检、消毒防疫、预防接种等);第三,是社区健康教育及家庭健康访视;第四,是以社区护士的身份担负某些力所能及的社区卫生管理工作(签订卫生服务合同、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等)。为老人提供了一个集医疗、护理、营养、康复为一体的整体社区护理服务。社区医院各种健康资源共享,以帮助老人了解某些慢性病防治方法及健康常识,保证老人不脱离家庭和社会,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全面提高生活质量。

4.深人社区加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健康教育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举办专场讲座,内容简单易懂,讲解要形象生动;(2)随机性教育,护士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边实施边讲解,使病人易于接受和记忆;(3)示范性教育,针对老人对医学知识的认识不同,对某些技术的操作过程给予示范。

5.提供心理精神服务老年人

因为离开工作岗位,与社会各方面联系减少,心理变化较大,同时由于社会因素也会导致老人心理障碍。在长期的社区护理中,护士可能对服务的家庭知根知底,针对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性格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鼓励其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帮助他们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和健康利益,改善和提高其生命质量与价值。

三、老年社区护理展望

1.健康老龄化观点随着老年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类个体老化和群体老化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国1993年提出了健康老龄化观点,在实现健康老龄化的目标后,老年人能无疾而终,至少也会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得很短。现在发达国家老龄化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很高,有人提出人生里的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几个阶段,很可能最长的一个阶段将是老年。

2.家庭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将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单位开展.临终关怀事业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为老年临终病人和家属提供了全方位的社会卫生服务,对于为现代医学治愈无望的临终病人解除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维护人的至死尊严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3.康复护理日益受重视随着医学领域的拓宽,康复护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未来将会出现老年病医院和养老机构,内设多种服务项目。老年人选择的范围很广,使用功能上突出多元化、标准化,老人一旦住进来即可根据专业人员评估和本人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服务类型,享受全方位的护理。如老人特别养护:安排饮食起居,日间照顾,静养关怀,提供身体清洁;老年康复保健:除常规医疗、护理、养护服务外,提供预防性、治疗性和恢复性康复。

4.填补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为填补我国社区护理教育的空白,可通过继续教育,对已取得中专、大专文凭的护士进行社区护理理论学习和在拟成立的社区护理中心经过实践能力的培养,使之既成为具有社区护理的理论知识,又具有社区护理工作能力的骨干力量。同时应有计划地在数年内培养出一批较高水平,具有专科、本科学历的社区护理专门人才,使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与国际接轨。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6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特点;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283―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延长,人口老年化明显。老年患者的护理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从心理疏导、树立信心等方面提高老年人自我护理保健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现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其中住院的60例老年患者的临床心理护理特点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58-82岁,平均70岁。其中老慢支18例,脑梗塞10例,高血压12例,肺心病5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5例。本组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经过心理

护理干预后,老年患者自我护理保健能力明显提高,住院天数减少5-7天。

1老年患者心理等点

1.1孤僻、固执、多疑老年人在生理上呈衰退趋势,心理上有孤僻、失落感,变得敏感、多疑、易冲动,认为自己总是对的[1],生活中养成的一些不利于健康的坏习惯,如抽烟、喝酒贪杯、高盐和高脂肪饮食等难以改掉,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对别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戒心和不信任感。会产生对自己疾病的疑虑,有的甚至拒绝治疗和护理。

1.2焦虑老年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焦虑不安,首次住院的患者最为明显。他们对自己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何时才可以治愈都不了解,慢性疾病的患者久治不愈,长期受疾病的折磨,寝食难安,长期下去产生焦虑、悲观的情绪。有些老年人因对病情及医院环境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缺乏信任感,担心病治不好,怕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而焦虑。

1.3情绪多变:易发怒因周围环境变化而出现情绪高涨、低落、激动等,常计较他人的言谈举止[2],还有由于病种时间长,治疗费用多,经济负担重,家里经济条件差,又怕拖累儿女,自己感觉给家庭和社会带来麻烦而烦躁不安产生急躁、易怒的情绪。

1.4抑郁消沉引起老年人抑郁的心理因素很多,可因家庭矛盾、邻里关系不和等;有的老年人子女在外地工作,丧偶后孤身独处,生活无人照顾;有的老年人长期受病痛折磨,感觉康复无望;或个性内向、生活圈子狭窄,缺乏必要的思想和感情交流等,而变得抑郁和意志消沉。

2护理干预

2.1恰当的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指在护理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积极地影响患者的心理,以达到较理想的护理目的[3]。住院患者首先接触护士,他们心理非常焦虑,希望病情能够马上缓解,同时很多老年患者常年住院,对医护人员的要求相对更高,护士加强生活方面的护理,如安排老年患者集体活动、室外散步、相互交流经验等,以调节情绪,克服孤独感。对老年人已形成的不良习惯、性格,护士应多理解,给予耐心、鼓励、肯定的方式来改变,切忌生硬、强迫。心理护理是整体护理的核心内容,心理护理质量的高低决定着对患者护理质量的高低。

2.2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关怀

护理老年患者应有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热心。告知患者家属多来探视,关心老人、安慰老人,让老人感到不孤单,保持乐观稳定的心理状态。老年患者在生理上呈衰退趋势,心理上有失落感、孤僻,住院后,原已习惯的生活方式被打乱,适应能力差,会给老年人造成很多不便。因此,护士对老年患者更要细心,在精神及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尽量满足其心理需求,体现人文关怀。

2.3注重交流方式,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情绪,平时护士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患者态度温和,讲究礼节、礼貌,处处尊重、关怀、体贴患者。对老年患者称呼要有尊敬之意,言行礼貌、举止庄重、谈话耐心,回答询问时注意语速应慢,声音相对高。护士在交流时注意这些特点和形式,避免了沟通障碍。

2.4鼓励患者树立生活信心

指导患者正确认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注意保持平和、乐观、开朗的心态;怀旧是老年人一种积极的行为,有助于心情舒畅,鼓励老年人回顾人生[4];对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找出原因和症结所在,并逐一化解,避免不良心理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接受疾病事实,让患者对所患疾病有初步的认识,并加以心理开导,在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查对制度。熟练的技术操作等会给患者一个“放心”的态度,使他们产生一种信任感,治疗前做好每次操作的解释工作,提出疑问时要耐心热情地给予解答,让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社会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的今天,重视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实施因病而异、因人而异、完善的心理护理才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使患者更快地适应患者的角色,从而提高老年慢性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求护士不但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要具有端正的外表、高雅的气质、良好的语言运用技巧,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可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任芳.门诊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策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1):39-40.

[2]陈莺.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09,9(1):55-56.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7

关键词基层培训;老年护理培训;培训模块;课程评价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重的冲击,老年护理人才培养和专业教育迫在眉睫。2015年,我院接受日本笹川医学会专项经费援助,组织了对中国西部地区的基层老年护理培训班。培训班的学员由当地卫生部门推荐具有老年护理相关经验的护理人员。培训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老年护理能力,并在其工作的西部基层地域形成辐射。现将该次老年临床护理培训班的课程设计及效果评价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接受日本笹川医学会专项经费援助的16名西部基层老年护理从业人员。16名学员是来自西部地区的注册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26~49岁,平均年龄(34.31±6.00)岁;参加护理工作年限4~31年,平均年限(14.56±7.83)年;16个学员都有老年护理相关经验。其中学历分别为中专1人,大专8人,本科7人;职称为护士1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4人,副主任护师1人;护士10,护士长6人;医院级别为一级4人,二级12人。

1.2方法

1.2.1培训模块设计本次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1-3],与“培养能够形成地域辐射力的基层老年护理人员”的培训目标相结合,初步形成职业人文、护理管理与研究、老年综合征、老年综合护理、生理平衡与促进、专业技能模块以及护理安全七个模块的课程框架。邀请本院从事老年医学工作的医生、护士和护理管理者共计6人进行专家咨询,结合专家意见,课程模块最后确定为职业人文、护理管理与研究、老年常见病、老年常见病护理、生理平衡与促进、专业技能模块以及护理安全七个模块。1.2.2调查工具本次研究发出问卷16份,回收问卷16份,其中有效问卷16分,有效回收率100%。1.2.2.1一般资料问卷调查问卷由研究者自行设计,包括被调查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以及工作年限、职称、职务、工作医院级别等资料。1.2.2.2培训模块需求评价量表针对培训课程的七个模块设计调差问卷,量化被调查者对培训各模块的需求,按照Likert5级评分赋值(很重要=5分、重要=4分、一般=3分、不重要=2分、非常重要=1分),在培训前进行评价。1.2.2.3培训课程需求评价对全部的30个课程按照Likert5级评分赋值,评价对课程的需求,在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价。1.2.2.4课程授课效果评价量表对全部的30个课程按照likert5级评分赋值(非常认可=5分、认可=4分、一般=3分、不认可=2分、非常不认可=1分),在培训结束后就课程授课效果进行评价。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录入与分析。计量指标应用(x—±s)进行描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七个模块的需求评价结果

见表1。

2.2课程需求和授课效果评价

见表2。在课程需求评价中,排名在前五位的课程依次为磁性护理文化,压力管理,老年患者皮肤管理,如何预防老年患者误吸,老年人跌倒的管理;排名在后五位的是综述论文的写作,老年骨关节炎的诊断和预防,piCC置管维护,老年慢性疼痛药物的治疗进展,老年人营养管理。在课程效果评价中,排名在前五位的课程依次为磁性护理文化,压力管理,老年患者皮肤管理,如何预防老年患者误吸,老年人跌倒的管理;排名在后五位的是综述论文的写作,老年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老年慢性疼痛药物的治疗进展,老年骨关节炎的诊断和预防,piCC置管维护。

3讨论

3.1老年护理安全的课程需求是热点问题

模块需求评价中老年安全模块是排在第一位,均值(4.82±0.39)分。课程需求和效果评价中:老年患者的皮肤管理、预防老年人误吸、老年人跌倒的管理评分在排名在前五。这与王燕[3]在研究中阐述近十年老年护理文献热点分布是比较一致的。在临床老年护理的实践中,跌倒是造成老人事故伤害的第二大诱因,非致死跌倒所造成的医疗损耗与重大经济成本的损失是相当可观的[4]。压疮也是老年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压疮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5]。护理安全在老年护理中均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于春妮等[6]对270名护理人员对老年安全护理知识自我评价情况结果显示,护理人员自觉老年安全护理知识总体上缺乏。可见,老年护理工作者护理安全意识高,但是安全知识欠缺。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设置安全模块讲授老年安全护理的相关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3.2自我压力管理和磁性护理文化培训的需求很大

在整个课程需求评价和效果评价中,得分最高的两个课程是压力管理和磁性护理文化,均值为(4.93±0.26),这样的结果与国内老年护理现状有关。国内老年护理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有效工作时间低、工作环境恶劣,导致基层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的从业压力大、离职愿望高[7]。戴付敏等[8]在一个高年资护士长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调查结果中也指出高年资护士中仅小部分愿意从事老年长期护理服务(32.8%)。为基层老年护理人员提供磁性的护理管理,有利于把更多的护理人员留在老年护理岗位;同时,提供压力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有助于他们积极应对来自工作中的压力。

3.3基层老年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尚有待加强,科研授课需要因人制宜

本次课程中“护理综述的书写”,所请的专家是知名护理院校的知名科研专家,在我院的多次护理研究培训效果评价都非常高。然而在本次基层老年护理培训班的需求和效果评价该课程得分均为所有课程的最低分。无独有偶,吴园秀[9]、刘宇等[10]亦在文献中提及大多数从事基层老年护理的护士更多关注的是临床护理技能的培养,而对老年护理理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尚不够重视。可见,在做基层老年护理科研培训时一定要充分考虑授课对象的科研基础,因人制宜。

3.4piCC等成本高、操作风险大的护理技术在基层老年护理培训中需求较低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8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员;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常态化

目前,世界各国已相继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为老年人群,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优质的照护服务,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1]。养老护理员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适应时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新兴职业。与此同时,养老护理员队伍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也日益成为养老机构医务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其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建设日趋完善[2]。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相对较晚,在护理员队伍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有效的管理体系。我院自2009年成立以来,经过8年的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一套适应失能、失智老年人群照护需求的护理员队伍建设管理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护理员管理体系的建立

1.1建立护理员聘用管理机制

为了建立一支适应失能、失智老人照护需求的合格的护理员队伍,本院对前来应聘护理员岗位的人员一律进行面试,并制定准入标准:①富有爱心和耐心;②具有一定观察和沟通能力;③年龄在58岁以下,性别不限;④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⑤体检合格,无传染性疾病,无精神病史,无严重皮肤病。面试且体检合格者,须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用期学习,并取得《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合格后,与本院签订合同协议书,聘用期限为2年。

1.2建立护理员培训管理机制

本院向每位新入职的护理员发放员工手册,从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奖惩规定等方面组织护理员进行系统学习,使其明确工作导向,工作有章可循。手册内容包括:护理员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行为规范,职业技能规范,职业安全规范;护理员服务规范、环境规范、语言规范以及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规范等。我院实行边学边干和一对一的带教制度,由经验丰富、业务过硬的护理员以传帮带的形式对新入职及业务能力欠缺的护理员进行日常照护工作指导。同时,我院规定每周二、三为护理员学习培训日,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通过理论授课、举办讲座、观看示教片、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组织护理员轮流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技能培训。主要包括:老年常见病相关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能和抢救原则,防跌倒、防坠床、防压疮全程监护,鼻饲、留置导尿护理,气管切开护理,约束带皮肤护理等;将规范洗手[3]、灭火器使用、噎食急救、Ι级压疮预防护理、床到轮椅之间安全转移、更换床单、老人穿脱衣裤等7项操作规程列为重点培训内容。此外,护理部针对日常工作薄弱环节及时点评,有的放矢地开展培训工作。本院还定期组织护理员进行业务考试和比武活动,以夯实护理基础;积极开展对外业务交流,定期邀请相关专家来我院授课,同时选派优秀护理员赴新加坡、香港、济南养老机构参观学习,开阔眼界,与兄弟单位切磋业务,取长补短。

1.3建立护理工作运行管理机制

1.3.1护理员组织管理我院实行由分管院长牵头的护理部-各护养区护士长-护理班长-护理员共同参与的组织管理模式。其中,由分管院长任护理部主任,全面负责本院护理管理;下设1名副主任,负责护理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各护养区分别设2名护士长和2名护理班长,护士长负责按照护理部每周质量检查内容对本养护区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护理班长负责按照每日工作流程巡视检查班组成员工作完成情况,护理员则负责每日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自查。1.3.2护理员工作模式管理本院实行24h轮班制,采用相对固定、包干到房的形式,以每2名护理员为一个单位开展工作,每名护理员负责7~8名老人的日常照护。1.3.3护理员岗位职责管理本院制定了明确的护理员岗位职责,主要包括:①负责老人洗浴、饮食、整理床铺、换洗被服衣物、协助翻身、大小便处理等基本生活护理,如实进行生活记录并予以公示;②负责随时观察老人身体状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向医生报告;③负责按照医嘱按时给老人服药,如老人发生便秘,必要时须进行抠便处理;④负责检查导尿管、氧气管等各种管道是否顺畅及更换日期;⑤负责病房及养护区环境卫生。1.3.4护理员操作流程管理本院专门成立由分管院长牵头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为护理员工作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及护理质量管理目标。操作流程主要包括:①每日操作流程:每日早晚为老人洗漱,清洗会阴;每日为老人量一次体温;每日饭前为老人洗手,准备就餐事宜;每小时给老人喝水一次,上下午各补充水果或点心一次;每两小时为卧床老人翻身扣背一次;每天与老人对话交流不少于30min;每日清扫房间,整理床铺;每日对老人生活、身体状况进行详细记录;每日参加早晚例会及工作交接。②每周操作流程:每周为老人洗一次澡,并换洗衣物及被服,如遇特殊情况则应及时更换;每周为老人泡脚两次,并及时修剪指甲。③每月操作流程:每月为老人理发一次。护理质量管理目标主要包括:①严格执行护理服务要求和礼仪要求,做到手勤、嘴勤、腿勤,说话轻、走路轻、动作轻,养成紧张有序、不拖沓的工作作风;②熟记受照护老人的姓名、身体状况、饮食习惯、性格爱好及护理重点;③老人身体、身穿衣服须整洁无异味,床铺整洁无异味,床柜衣橱摆放整齐无异味;④统一房间用物摆放,统一养护区清洁用具配置、使用及消毒,要求房间整洁,清新,无死角,清洁用品按要求交接,绿色抹布擦床头柜,棕色抹布擦窗台等。1.3.5护理员考核管理本院由护理部成立考核小组,每月对护理员护理质量进行考核,并实行“优奖劣汰”。其中日常考核占70%,年终考核占30%。考核内容主要包括:①工作规范、职业礼仪考核;②投诉、表扬,满意度考核;③安全事件考核;④养护区卫生状况考核;⑤业务考试及比武活动成绩考核等。在常规考核的同时,由护士长任督导员,定期或不定期对每一个护理员护理质量进行抽查,并将抽查结果纳入护理员考核内容。对出现违规问题的护理员根据考核标准按章兑现,奖罚分明,每年保持不低于10%的淘汰率。

1.4建立护理员监督管理机制

本院由分管院长组织,由护理部具体实施,建立完善了护理部-各护养区护士长-护理班长-护理员4级护理管理质控网络,采取多种方式对护理员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主要包括:①我院实行护理管理早晚例会和交接班制度。医生、护士、护理员每日共同参与交接班工作,不仅对前一日护理工作进行及时总结和评价,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同时也对当日工作的重点、难点进行及时沟通和交接;②护理部选拔具有丰富医养结合管理经验的护士长,在护理部领导下不定期对各养护区护理质量进行抽查;③建立夜间巡查制度,每周不定期对夜间护理情况进行突击检查;④每周定期召开全院护士长、护理班长会议,针对各护养区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及时研究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及整改措施,并对改进效果及护理质量进行持续关注。⑤分管院长每周定期听取护理质量与安全工作汇报,并不定期到各护养区巡视检查护理工作,对于护理不到位、存在的安全隐患等问题,能现场解决的,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沟通解决;现场解决不了或属于各养护区的共性问题,则在护理部每周例会提出。⑥由院社工部每月与患者及其家属就护理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及日常生活起居情况进行交流和满意度调查。⑦成立老人民主管理委员会,邀请部分老人和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进行监督,推动院务工作透明化。

2实施效果

2.1人员构成比例基本合理

本院目前拥有护理员105名,其中男12名,女93名;文化程度:高中20人,初中67名,小学18名;年龄:30~40岁11名,40~50岁52名,50-58岁42名;入职时间:1年以内20名,1~3年35名,3年以上50名。该人员构成基本满足老年照护人员在文化素质、身体条件及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2.2护理员职业素质及职业规范得到全面提升

通过严格的管理、规范的培训,护理员的工作能力和操作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在我市举办的多届护理员技能大赛中,我院护理员均取得优异成绩。同时,护理员的工作也得到了院内老人及家属的好评,表扬信、感谢信、锦旗和牌匾纷至沓来,调查结果显示,住院老人及家属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截止到2016年度,满意度达到95.12%,与2015年度基本持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院2015年获评青岛市五星级养老服务机构称号。2015年度,我省评选出3家养老服务名牌机构,我院成为青岛市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养老机构。

2.3护理工作中事故发生率明显减少

随着我院护理员管理体系建立以来,安全事件发生率逐年下降。统计结果显示,截止到2016年,我院共收治失能老人467名,卧床老人比例高达82.5%,较2015年增多7.3%,但压创发生率仅为1.49%,较2015年下降了1.1%,同时也大大低于一般医院的2.5%水平。此外,各类管道的管理是我院安全管理重点,我院对此项工作加强分析研究,制定了各类管道护理常规和考核标准,加大考核力度,大大降低了各类管道的脱管率。至2016年,尿管、鼻饲管、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和膀胱造瘘等非计划脱管率为8.89%、14.25%和0,均较往年显著降低(见表1)。

2.4管理效率大大提高

我院采用护理部-护士长-护理班长-护理员四级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护理管理工作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同时,也使质量检查督导常态化,在工作管理上形成了良性循环。2.5护理员文化生活得到丰富以特色文化带动护理院发展。我院在严格管理的同时,通过举办春游、春节联欢晚会、组织座谈等各种活动丰富护理员文化生活,增强了护理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3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3.1管理难度大

我院护理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知识水平较低,自身素质不高。护理员工作琐碎、繁重、风险较大,加上护理员队伍工作经验较少,往往情绪化比较强,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养老护理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理员感到活比以前要求标准高了,更难干了,管理难度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管理者要有耐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因势利导。一是要充分利用近期我市出台的对护理员的扶持政策,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二是要强化教育培训,使他们获得一技之长,使护理员的素质能够得到较大提高。三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护理员的归属感。

3.2安全养护需进一步加强

医养机构安全问题成为大家研究课题。我院同样存在老人安全风险问题,我院护理员与老人人数比1:4.5,护理员工作琐碎,经常有老人行为自控能力差,情绪波动大,不听劝阻,跌倒、摔倒造成骨折等情况,引起家属不满造成纠纷等。如何做好老人的跌倒、摔伤、走失等风险评估、风险全程管理,如何照料好有认知障碍但又能自我活动的老人,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我院收住多为插管老人,风险高、易出现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我院制定警示标示和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订制了11种安全标识带,统一规范了各种护理安全标识带的使用和管理,对护理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防范警示作用;如有男蓝女粉腕带、四防牌、深静脉置管、注意安全小心跌倒、夹闭尿管3h一次、约束带使用、胰岛素治疗、留置导尿、膀胱冲洗等标示,标识管理带使用成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一大亮点,得到了专家们的认可和肯定。

4讨论

2015年11月,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更好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同年,国家九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这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重要的经济增长点。2016年7月,国家民政部公布了《民政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出促进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实现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有序共享,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在此过程中,建立高素质养老护理员队伍,成为养老照护机构高质量高水平服务老人的有力保证[4]。当前,社会对于高水平医养融合养老院的需求日益迫切。但是,养老护理员普遍存在的知识文化水平低,养老照护专业技能缺乏也是我们要面对的突出问题[5]。如何将他们变成有爱心、有较高专业技能水平、有团队意识的护理员,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课题[6]。我院的医中有养,医养结合模式对于一个养老院的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我院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建立起一套适应“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护理员管理体系,队伍建设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院始终坚持护理管理常态化,主要包括:①日常工作考核常态化;②重点部门、重点环节管理常态化;③夜间巡查常态化;④护理督导常态化;⑤护理技能培训和考核常态化;⑥安全工作专项管理常态化。常态化管理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此外,本院对护理流程及护理监督进行细化,如细化晨间护理,将人性化的服务语言和人性化的操作融入护理员对老人的服务中;细化夜间巡视内容及时间等;注重护理细节管理,要求护理员将小事做到位做扎实,通过小事体现大爱。我院在护理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紧紧围绕“服务、质量、安全”这个核心,按照工作计划和管理目标,从夯实医养模式的护理根基出发,在护理管理上狠下工夫。护理管理日趋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有制度、有规范、有评估、有考核,日常工作可追溯。通过对护理员工作的不断规范,让标准成为了习惯,让习惯符合了标准,提升了圣德护理员的整体形象。今后,我院将继续坚持和完善护理管理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护理员队伍,为老年人群,尤其是失能老人提供更为优质的照护服务。

参考文献

[1]谢红,王志稳,侯淑肖,等.我国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长期护理服务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14-16.

[2]崔霞.发达国家护理员发展现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119-121.

[3]张燕.医院护理员手卫生现状调查[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5):537-541.

[4]金云叶.康复机构护理员的规范化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3,29(7):524-526.

[5]王麒媛,姜殿翠,李公平.加强护理员规范化管理提高病员满意度[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4,25(3):110-112.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9

方法:对我院的老年病患者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优质护理,重视老年病的保健,并及时记录老年病的康复情况。

结果:通过提供全面的、有针对性的、人性化的护理工作,我院的老年病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结论:关注老年病的护理质量及保健,并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和必要的保健宣传,对老年病患者的康复有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老年病护理保健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1.361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1-0252-02

随着我国医疗机械的日渐发达,我国人均寿龄也在逐渐延长,近20年的调查发现,我国的人口已经趋于老龄化,对老年患者的护理和保健工作也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近些年的研究表明,老年病患者的意外事件发生率比较高,怎样做好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就老年病的护理与保健做了进一步的研究。

1老年病的特点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中,由于老年病患者本身器官性能的退化,心理的承受能力降低,认知能力的退化,社会角色及社会地位的转变等各方面因素的出现,让我们一直把老年人视为衰弱、没有价值、清贫的社会团体,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这种消极的老年其实观念也严重的影响医疗护理服务。因而,要探讨老年病护理和保健,首先要了解老年人。

老年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首先是老年病人身体机能的一系列衰退现象,比如说:学习能力下降,学习兴趣减少,记忆力减退,听力、视力下降,反应能力降低,活动能力也随之下降;其次是自身的病情比较复杂,一人多病,病程长,并发症也多,恢复慢,且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另外由于老年人随着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怒、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变化,老年病患者也普遍存在者固执、焦虑、孤独的心理问题,因而,对老年病护理的从业人员应该要重视其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存在的普遍特征,对可能发生的老年护理问题进行正确的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开展护理和保健工作。

2老年病护理和保健

2.1预防性的护理和保健。在老年人各种器官的老化趋势、功能降低和慢性病多的情况下,加上某种诱发因素的产生,很容易形成新的疾病。因此,在老年病的护理和保健过程中,应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提高护理工作的预见性,在重视原发病的护理基础上,注意相关并发症的出现,重视患者的患病史和用药禁忌,并定期为患者做各项功能的检查情况,有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病情,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器官的病变,并随身携带急救物品,预防紧急情况的发生,通过全方面的护理来保障医疗和康复效果。

2.2防止老年病患者护理和康复期间发生感染。提高老年病患者的护理和康复效果,必须要加强护理工作的预见性,重点是重视老年病治疗期间的感染。在治疗期间,老年患者处于相对集中状态,在密集的老年群体中,其感染率会增加,而且感染性疾病所导致的感染源也非常的顽固,因而,预防老年患者的感染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老年人的身体素质普遍差,免疫力较低,在开展护理保健工作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入侵,所以,护理人员要采取多种方式,或针对不同情况进行分散治疗、单独治疗。同时,要重视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定期对医院的各个角落进行消毒隔离,为老年病患者提供环境质量好的康复环境。必要时,要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科学的选择一些抗菌药物作辅助,保障老年患者护理和康复效果。

2.3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由于老年病的病程长,并发症多,用药多,见效慢,而且难以痊愈,这在无形中会给老年病患者造成一种不安,焦虑,恐慌甚至消极悲观的情绪,另外,还有长期的治疗给家人带来的种种不便,在经济上会拖累子女出现的内疚感,这些在治疗过程中表现为患者沉默寡言,拒绝与护理人员沟通,容易发怒且情绪波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给予理解和适当的心理引导,多向患者传播疾病的有关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排除患者的担忧,与患者家属沟通,使之配合护理工作,告诉患者更多的健康知识,丰富患者的生活内容,适当的安排一些户外运动,让患者能够健康生活,转换患者的注意力,消除患者的抑郁感。争取通过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来引导他们,促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坚持以药物为主,重视精神沟通的工作,并将其有机结合,使患者在最佳的状态中接受院内完善的护理和保健工作。

2.4重视精神疗法,在现代医学理论中,已经开始强调对患者的精神疗法,同样,老年病患者更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首先我们应该作为护理工作人员要有热情的服务态度向患者传达提供护理服务的强烈愿望,要用适当的语言沟通患者,引导患者,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要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为患者建立一种安全感。对老年人的护理与保健,其实是提高其生命质量的重要方式,科学的护理与保健不仅能够让有效的提高老年病护理和康复的医疗效果,而且还能够达到让领导放心,患者满意和社会肯定的效果,同时也提高护理的职业自豪感。

2.5提供综合性的老年康复护理,同时注重增强老年患者的自我照顾能力。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各方面的培训,掌握各种功能康复训练的方法,并配合专业的治疗医师对病人进行有关康复训练,使老年患者得到最大的功能恢复。重要的是,我们要清楚老人们也在积极的去做自己的事情,仍想证明自己还能够自理,能够更好的生活,针对这一想法,我们应该鼓励能够自理的老年人,在医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对于动作迟缓和智障等无法完成的老人,征求同意的情况下给予积极的帮助。

3结论

老年病的护理和保健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研究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优质的老年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实现健康的老龄化的战略目标已成为护理领域面临的新挑战。因而,我们要把握老年病护理与康复的前沿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巩固加以创新,有效的提高老年病护理与康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军.心理干预在老年病护理中的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03)

老年人护理要点篇10

关键词护生;老年护理;就业意愿;五年制高职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6)02-0063-05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指出,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已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为14.8%,老年慢性病患者突破1亿大关[1]。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和慢性病化相伴随,老年人的健康照护需求将急剧增加[2]。高职护生的培养是老年护理人才的重要保障之一,在本次质性研究之前,通过问卷调查732名五年制高职护生,323(44.1%)人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原因依次为老人难沟通(54.8%)、工作辛苦(38.7%)、老人不卫生(18.9%)、工资待遇低(18.6%)、工作不稳定没保障(18.6%)、工作无挑战性(15.2%)、不受人尊重(9.3%)、老人无趣(9.0%)、不准备从事护理工作(8.7%)、与老人相处不愉快的经历(7.1%)、其他(3.4%)。本研究旨在通过目的性抽样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式的质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探索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老年护理教育提供依据,为改善目前老年护理行业人才短缺的现状提供参考。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某高校高职护生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护理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生,能充分表达自身感受并同意受访。访谈16名护生,其中,男生4名,女生12名。本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见表1。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受访对象说明本研究的目的、方法和保密原则,在受访者自愿的原则下签署《研究参与同意书》,访谈内容在受访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进行同步录音,并注意保护受访者的隐私[3]。以每例受访者为个案进行个人访谈,每次访谈的时间为30min~50min。中心问题是“谈谈你对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的认识;谈谈你对老人的印象;你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吗?为什么愿意或者不愿意?你认为老年护理人才短缺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在非诱导性提问的基础上,鼓励受访者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访谈时研究者认真倾听,注意观察受访者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并及时记录。研究样本量以受访者的资料重复出现,且资料分析不再有新的主题呈现为标准[4]。在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整理访谈资料,将访谈录音逐字逐句转化为文字,并进行整理、分析,最后提炼出主题。

2.资料分析方法

采用Colaizzi[5]的现象学资料七步分析法,包括:仔细阅读所有的访谈记录;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将编码后的观点进行汇集;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返回受访者处求证。

3.研究的严谨性

为避免样本的同质性,选择不同性别、年级、常住地、学习成绩、照顾老人意愿、实习见习与否的护生为访谈对象。为减少霍桑效应,访谈前笔者已受过质性研究访谈技巧培训,已通过预实验,对访谈时如何把握访谈内容及访谈节奏有较好的认识。在研究过程中多次采用合众法,结合访谈、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连续、反复地分析资料,并将整理后的资料返回受访者处,核对资料的真实性,从而提高资料的可信度。

二、调查结果

(一)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原因

1.对老人有深厚的感情

对老人的同情和对自己(外)祖父母的深厚感情。H2:“如果我们都不愿意照顾老人,等我们父母或者我们自己老了,谁来照顾!”H10:“主要觉得老人挺可怜的,在养老院得不到家人的关爱,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我希望能对他们有帮助。”H8:“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看到老人就会想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觉得很亲切,愿意照顾他们。”H12:“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累积,会很有智慧,我喜欢与老人交谈、相处。”

2.职业的责任感

老人是护理服务对象的一个特殊群体,照顾老人是护理人员的职责。H2:“看到老人生病了,很可怜,需要更多的关爱和照顾,我们是护士,这是职责所在。”H4:“我开始做一些诸如清理老人大小便、会阴擦洗等操作时,是很不情愿的,但做多了也就习惯了,不会想那么多,这是我的职责,总不能让老人躺在大小便里吧。”H10:“我觉得老人没有什么不同,照顾老人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

3.职业的价值感

在照顾老人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护理职业价值和自我价值。H9:“让老人在我们的精心呵护和关爱下安度晚年,这是护理职业价值的体现。”H16:“我认为照顾老人挺好的,我喜欢做这样既能够帮助别人,又能够养活自己的工作。”H5:“特别是一些失能的老人,更需要关心和照顾,我们的社会特别关注‘优生’,但是同样应该关注‘优死’。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照顾,能让老人有质量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我认为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4.看好老年护理事业前景

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给老年护理事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H9:“从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老年护理行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我是个男生,想有更多的发展空间。”H8:“既然国家现在缺老年护理人才,应该会有政策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愿意从事的人少,如果我去从事的话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H5:“我认为老年护理事业应该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我自己还想毕业后回去办个老年护理院。”

5.就业压力因素

五年制高职护生从学历层次来说,相对本科、三年制高职护生就业处于弱势。H2:“我们现在就业压力大,有的医院明确说不要五年制高职护生,老年护理也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就业途径。”H4:“我们医院安排实习时,就没有排我们急诊室和手术室,说我们心理素质不好、怕出事。我们毕竟学了五年护理专业,无论从动手能力还是知识基础不比三年制的差。我会因为就业的压力去到养老机构工作,总不能让父母供我读了五年书,最后失业吧。”H8:“现在的工作不好找,如果有机会,我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

6.个人意愿

与其他护理相比,部分护生更愿意选择老年护理。H8:“如果有关于隐私方面的操作,我宁愿选择给老人做,给年轻人做,更尴尬呀。”H10:“老人的生活护理多一些,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相对容易护理。”H16:“我觉得比起照顾小孩,我更愿意照顾老人,小孩子更难沟通。”

(二)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的原因

1.对老人的偏见

一是护生对老人的偏见。多数护生表示不愿意照顾老人的原因主要是:老人难沟通、爱唠叨、老人脏,样子很难看。H1:“老人很固执的,难以沟通,观点也比较陈旧,难以改变。”H7:“老人对待事物的看法和我们不一样,无法沟通。”H13:“老人爱唠叨,总是喜欢反复地说很久以前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H3:“如果老人(个人卫生状况)干净清爽的还好,有的老人邋里邋遢的,不想去照顾他们。”H11:“我最受不了老人身上有一股气味。”H3:“实习时,我看到一个很老的老人,身体都缩在一起了,觉得很恐怖。”

二是社会对老人的偏见:护生对老人负面的看法多是来自于自己的(外)祖父母和社会媒体的报道。H6:“我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相处还挺好的,但是经常看新闻上说:老人素质比较低,比如公交车上有的老人会倚老卖老的要求年轻人让座。”H14:“现在都说老人跌倒了不能扶,否则就会被讹上,觉得老人很难缠。”H15:“我自己的奶奶现在老年痴呆几年了,性情变得很古怪,生活也不能自理,我妈妈照顾起来很吃力、很累,所以我不愿意照顾老人。”

2.对老年护理工作及养老机构的偏见

一是对老年护理工作的偏见。老人因疾病的影响,会存在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现象,生活护理会比较多。H15:“医院的病人生活上还有家人照顾,而养老机构就全靠护士了,那样会很辛苦。”H3:“有很多失能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要做很多的生活护理,如大小便的处理、洗头、洗澡、口腔护理、会阴擦洗,整天做这个,想想都难以接受。”H11:“现在上基础护理课,清洁护理这章节我都很排斥,如果每天都做这些,我肯定不愿意,也会被人看不起。”H13:“我最受不了的是护理老年男性病人,进行一些隐私部位的操作,会觉得心理有障碍。”

二是对养老机构的不了解、不认可。H13:“我不知道有养老机构,应该和我们身边的福利院差不多吧?”H14:“俗话说养儿防老,养老机构应该是无儿无女的人才会去的地方。”H15:“我奶奶生病就是家人照顾的,如果家人比较忙,也应该请人在家里照顾,我们不会送她到养老院的,她也不会愿意去养老院。”H1:“我不会送家里老人到养老机构,但是自己老了还是愿意到养老机构去。”

3.工资福利待遇方面因素

护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工资待遇方面问题。H1:“如果养老机构的待遇和一般的综合性医院差不多,我不愿意去,付出的更多,待遇更好才对。”H7:“老年护理的工作本身确实比一般护理更辛苦,所以如果付出和回报能够成正比,我愿意付出的,不能让我拿着比一般医院低的工资,却做着更辛苦的事情。”H14:“我不是不愿意奉献的,但是我也要生活、也要发展,如果医院能提供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好的发展空间,我还是愿意选择老年护理工作的。”H3:“如果我做了护工或家属做的事情,就应该得到相应的待遇,现在好多护工的工资比护士都高,如果把请护工的钱给我们作奖金,我还是愿意做的。”H6:“如果能有合适的工资待遇,多一些假期,多一份保障,良好的人际环境,我还是愿意从事老年护理的。不仅仅是为了钱,因为这是生活必须的成本,而且工资也是对我工作价值的肯定。”

4.社会认同感低

对老年护理价值的不认可,认为老年护理技术含量低、是照顾人的工作。H7:“从事老年护理有点像保姆的感觉,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没有成就感。”H11:“护士的社会地位本来就不高,老年护理的护士地位就更低了。”H6:“我觉得老年护理工作脏点、累点,我都不怕,但是就因为做了是脏活、累活还让人看不起,觉得难以忍受。”H1:“我是个男生,社会上会有一些偏见我受不了,说照顾老人是伺候人的行业。”H3:“养老机构一般影响力比较小,我觉得在大一点的医院上班比较有面子,哪怕辛苦一点也愿意。”

5.个人心理、家庭方面的因素

一是情绪压抑。H6:“老人多是慢性病,已无恢复的可能,容易情绪不好,所以每天面对这样的病人会觉得很压抑。”H13:“护理老人时间长了会对老人产生感情,老人去世了会很伤心。”H3:“之前在老年护理院工作过一段时间,那里窗帘都是关上的,里面的感觉是没有白天和黑夜,每天面对着身上插满管子,没有多少生命气息的老人,觉得很压抑。”H1:“老年病复杂,很难康复,没有护理一般病人康复后的成就感。”二是自信心不足。H6:“老人的血管难打(针),怕自己技术不行,打不进去。”H11:“我觉得照顾老人需要那种有耐心、脾气温和的,我的性格不适合。”H7:“老年病复杂多变,症状又不典型,病情观察比较难。”三是害怕医疗纠纷。H1:“怕自己做不好,老人的子女会怪罪,经常有媒体报道说有的子女平时不管老人,但老人一旦在医院里出了点问题,就会敲医院一笔钱。”H3:“老人比较怕死,身体也很脆弱,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怕自己陷入纠纷。”四是家庭方面的因素。H3:“我想选择大的综合性医院上班,这样会对自己的家人有所照顾,这也是我选择护理专业的主要原因。”H15:“是父母帮我选择护理专业,我不喜欢做护士,以后想改行。”H14:“我是不排斥到养老机构工作,但是家人肯定会反对的,我还是要尊重家人意见的。”H1:“我是个男生,本来社会对男护就有歧视,如果我再从事老年护理,可能对我以后建立家庭都有影响。”

三、讨论

五年制高职护生从事老年护理意愿高于尹乔莉[6]报道的本科护生,五年制高职护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就业要求相对较低,如果给予正确的引导、教育和培养,将会成为老年护理工作的重要后备军。

(一)加强学校和实习医院老年护理专业教育

加快老年护理教学改革。首先,《老年护理学》多为考查课,学时少、要求低,教学方式单一,社会实践活动少。应增加学时,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与老年护理院、养老院、医院老年科的校企合作,建设老年护理实训基地。其次,仅一门《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无法满足社会对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老年护理学》的教学内容应根据老人的护理需求,结合老年护理的岗位需求,对老年护理的知识、技能进行合理的取舍和整合,构建老年护理专业课程模块,开设老年护理特色专业[7]。除了老年护理专业知识外,还应包括护士人文素质修养、老年心理护理学、与老人沟通技巧和老人基本生活护理的实训等方面的内容。再次,临床实习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护生职业社会化的开始,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护生[8]。所以实习、见习医院的带教老师应加强对护生的引导和专业思想教育。

调查显示,护生不愿意照顾老人的主要原因是老人难沟通,护生与老人有“代沟”,再加上老人的视觉、听觉等感知觉的功能减弱,造成沟通出现障碍。国外的医学院校将《人际沟通》课程作为必修科目[9],邱大石等[10]调查结果显示:老年护理专业教育最有必要设置的人文基础课程是《人际沟通》,以注重护生与老人的沟通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培养。在访谈中,护生多是考虑薪资待遇、个人发展,但是奉献、服务社会意识不强。老年护理教育要培养正确护理专业核心价值理念和奉献精神,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护生对老人及老年护理工作的偏见主要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媒体的影响,教师应增强自身的影响力,消除偏见,让护生正确认识、对待和评价老人及老年护理工作。护生担心照顾老人会面临生死离别和受负面情绪的影响等,所以要注重生死观教育和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培养,提高护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调适能力。

(二)加强舆论宣传工作

社会认同感低是影响护生选择老年护理职业的重要因素,护生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应加强舆论媒体的宣传,呼吁全社会重视、尊重老年护理工作,提高老年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护生与老人接触不多,对老人的认识多来自于家庭和社会媒体,但是现在媒体对于老人的负向宣传比较多,比如,老人跌倒不能扶、碰瓷等,让很多护生对老人产生偏见,不敢去尝试老年护理。应加强媒体的正面宣传,提高老人的社会形象。同时,老人的自身素质也有待提高,现在的老人多数在小的时候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建议设立各类学习及培训项目,如老年大学,增强老人的社会参与性,倡导老年人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提高了老人的综合素质,还丰富了老人的精神生活。养老机构还不能被认可和接纳,传统的观念把养老机构等同于福利院,把老人送到养老机构会背负“不孝”的恶名,而老人也会觉得被送到养老院就是被子女抛弃。对老年护理也存在偏见,认为照顾老人的工作就像保姆,所以应加强宣传,让社会了解、认可、接纳养老机构和老年护理工作。

政府应加大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不仅仅是子女的事,更应是政府和社会的事。政府应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资和政策方面的支持,由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出资,提高养老机构的配套设施和老年护理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会吸引更多优秀的护生到养老机构工作[11]。所有参与访谈的护生都表示,不愿意从事老年护理工作不是绝对的,如果有较好的福利待遇和发展空间,还是愿意照顾老人的。所以,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提高工资待遇,加强社会保障,提供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在职称评审和聘用方面有优先的条件。这样就会把很多优秀的人才吸引到老年护理队伍中来,不仅能够解决老年护理人才短缺问题,还能提高老年护理质量,让我们的社会老有所养、少有所为。

参考文献

[1]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3.

[2]李春玉,刘姝,陈宏吉.讨论我国老年护理现状和发展方向[J].护理学杂志,2014(3):1-3.

[3][4]李峥,刘宇.护理学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7-224.

[5]Colaizzip.psychologicalresearchasthephenomenologistsviewit[m]//VaileR,Kingm.existentialphenomenologicalalternativesforpsychology.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78:48-71.

[6]尹乔莉,张先庚,林琳.在校护生从事老年照护意愿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7):1-3.

[7]陈四清.高职院校开设老年护理特色专业的探索[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7):1998-2000.

[8]齐艳.临床护理教师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08(5):149-151.

[9]makoulG,Schofieldt.Communicationteachingandassessmentinmedicaleducation:aninternationalconsensusstatement[J].patienteducCouns,1999(2):191-195.

[10]邱大石,龙纳,杨志丽.老年护理专业教育需求与课程设置的调查性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6):115-117.

[11]杨莘.老年服务机构护理人员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14(1):6-9.

abstractthroughinvestigationofthefive-yearhighervocationalnursingstudents’employmentintentionofengaginginelderlycare,itisfoundthatthereasonsfornursingstudents’unwillingnesstoengageinelderlycareincludetheirbiasagainsttheelderly,elderlycareworkandpensioninstitutions,aswellasthefactorsofpoorwages,lowsenseofsocialidentity,individualpsychologyandfamily,etc;thereasonsforthenursingstudents’willingnesstoengageintheelderlycareincludetheiremotionstowardstheelderly,theirsensesofresponsibilityandvaluetowardtheelderlycareprofession,thepromisingcareerdevelopmentandtheeaseoftheemploymentpressure,etc.therefore,highervocationalcollegesandhospitalsofferinginternshipshouldstrengthengerontologicalnursingeducation;Socialmediashouldenhancethepositivebroadcasttheelderlyandgerontologicalcarework;thegovernmentshouldprovidetherelevantpolicysupportandincreasecapitalspending.